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病害防治

1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1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

首先,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18℃到33℃之间的水温条件比较适合白对虾生存,而且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但是在低于18度或是高于33度的条件下,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其次,盐度和酸碱度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10%-25%的盐度和7.6-8.5的酸碱度环境比较适合白对虾的生长。除此之外,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溶氧耐受能力有所不同,白对虾的溶氧能力会随着白对虾个体的长大而变小。一般来讲,南美白对虾的耐干适应性较强。由此也可以得出不耐干的白对虾定是患病的。

1.2南美白对虾的食性

南美白对虾喜欢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这也有利于它的生长。除此之外,南美白对虾的饮食习惯是晚上比白天食量大。晚上的食量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十。

1.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在白对虾引进回来之前,一定要将池底洗净消毒,最好是淡化养殖。水色多为绿色或是黄绿色。这样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脱皮。饵料和管理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和选择。选择白对虾的幼体时一定要严格筛选,检查一下白对虾是否没有携带病毒,尽量选择活动能力比较强、四肢健全的白对虾幼体,运输白对虾的时候要对袋子进行消毒,然后在袋子中注入新鲜的水,然后再将白对虾放进去。注入池底的不能直接就把白对虾放进去,要先将装白对虾的袋子放入池底适应半小时后再打开袋子。

2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

2.1烂眼病

烂眼病是所有品种的虾基本都会出现的病症,它的出现是由于养殖水底的致病菌或是饵料携带的病菌引起的。多是由于霍乱弧菌引起。防治方法要从源头入手,预防此病的发生。若是发现对白虾感染了此病,一定要先在池底放入免疫糖类和二溴海因,三天之后再用氟康和四黄解毒粉搅拌起来喂食给白对虾。连续服用七天。

2.2甲壳溃疡病

甲壳溃疡病主要是由于养殖白对虾的环境不好引起的。这种病症多出现在池底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或是养殖密度比较大的池底。通常是白对虾由于被捕捞的时候相互碰撞受伤,然后池水中的病菌趁虚而入,使白对虾换上此病症,这种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白对虾的死亡。防治这种病症的方法是要保持池底环境的洁净,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或是换水处理。养殖密度要根据白对虾个体的大小进行合适的调整,不能养殖密度太大,以免造成白对虾的氧气不充足。定期对白对虾进行检查,若是发现白对虾患上此病症,可以通过在饵料中加入低聚糖等药物进行防治。

2.3肠炎病

肠炎病是出现在水温较高的七八月份的一种典型病症,它是由于水温高的时候,残余的饵料或是未能及时清理的粪便较多,造成白对虾的呼吸困难,氨氮中毒等,是一种由于呼吸道系统受到感染而引起的病症。因此防止方法是在水温高的几个月里,及时地清理池底的粪便,为白对虾及时换水,保持池底环境的清洁,为白对虾提供新鲜的空气。若是发现白对虾已经感染了此病,则首先要用病毒速消和保肝泰等药物在池底进行喷洒,第二天对白对虾喂食复合维生素,大蒜素和清源等药物,坚持三到五天,就可以恢复白对虾的吸食能力以及营养吸收和抗菌能力。

2.4应激肌肉白灼病

这种病症也是高温季节的常见病症。病因是由于高温季节,水温的温差变化大,白对虾可能一时无法适应。并且高温季节,池底经常会有诸多气泡,若是捕捞强度过大或是池底投入一些不合适的药物,就很容易引起应激性肌肉白灼病。这种病症的症状是白对虾的肌肉白灼或是弯曲,不能恢复的话会造成白对虾的死亡。防治方法是对白对虾喂食氨基酸和虾蟹多维。

3结束语

如今,养殖白对虾已经成为南美地区一些人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南美白对虾的一些常见病症已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了。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有利于探索无公害、健康的养殖技术。要重视病害防治,做到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通过介绍烂眼病、甲壳溃疡病、肠炎病以及应激肌肉白灼病这几种常见的病症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常见病害防治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伟权.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J].海洋科学,1990(3):69-72.

[2]于林江,于奎杰,张乃禹.南美白对虾人工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潮沼,2001,32(5):575-578.

[3]王吉桥.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35-181.

[4]杭小英,周志明,李倩,等.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病害发生与水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91-192.

作者:彭栋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