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县级职教中心的转型发展思考

县级职教中心的转型发展思考

【摘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县级职教中心作为国家中职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培养新型技术工人、技术农民等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县级职教中心要主动顺应国家新的职业教育规划,积极推动转型,不断解决自身发展的桎梏,实现新的大发展。

【关键词】县级职教中心;高技能人才;转型发展策略

一、目前县级职教中心存在的问题

1.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但离市场经济要求还存在差距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促进下,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呈现出了多样化,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中高职对接、升学班、校企合作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在一定时期满足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家长、学生的需求,也具有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是多数学校仍然把对口升学、学历教育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仍然是存在专业定位不准、办学思想守旧,忽视了市场的需求和培养技能人才的特点;教育对象仍然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没有将农村劳动力、企业员工等作为培养对象,还是主要依赖政府的支持,办学自主性不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2.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师资不足

职教中心的核心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的师资应该以“双师型”为主,应该侧重于实践教学的职业技术技能教学。由于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历史,多是在普通高中基础上组建而成,学校的原始师资缺乏实际的职业技术技能,另一方面职教中心的师资聘任受现有人事聘任的相关政策(包括编制数量和专业需求等)限制,难以引进紧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当前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受到教师水平的制约。

3.专业设置不适应区域产业功能调整的需求

通过对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调查分析发现,许多专业体系也比较完整成熟。但专业的布局缺乏合理性、各县职业教育中心在专业设置上都追求“小而全”,大部分职教中心开设专业没有经过调查,通过感性的认知来设置,存在盲目性。有的县级职教中心因为成本以及硬件条件原因只开设成本低、对实训硬件要求不高的专业,或者盲目上马高大上的热门新兴专业。不能充分考虑自身办学条件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当地的特色区域产业经济相脱节。新开设的专业没有专业优势。

4.生源质量较低,教学管理难度大

现阶段下,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高中录取落榜的学生和“分流”阶段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理论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态度和思想不端正,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少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这些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要安排大量的人员用在管理上,来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保证办学质量。

二、现代经济条件下县级职教中心的转型发展对策

1.探索县级职教中心新的办学模式

县级职教中心在要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第一,要充分合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积极营造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第二,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第三,要立足实际,大力推动专业建设,更新技术技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四,要进入市场,加强与企业、行业组织的联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第五,要面向社会,参与社会生产,向社会有偿开放设备、厂房等教学资源,弥补办学经费。

2.坚持产教融合,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一是要根据县域经济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贴近企业,贴近市场,深化校企合作,加快课程改革步伐。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和专业建设,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二是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农业类专业建设,培养有技术、会生产、懂经营、留得住的新型农民。

3.根据产业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不论是现代农业知识还是工业生产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县级职教中心必须积极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培养要与时俱进,要及时的有计划系统的开展教师专业培训,要依托企业共同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弥补学校培养的不足。二是选聘优秀专业人才到校任教。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县级职教中心教师的吸引力,吸引企业中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提高技能教学水平。

4.加强宣传引导,使学生树立职业良好的职业观念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宣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宣传大国工匠的典型实际与伟大贡献,让学生对职业有正确的认识,改变长久以来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低下的固有观念,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技能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与职业素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

参考文献:

[1]杨伟红,宁永红,郑敏贤.近二十年关于县级职教中心载文统计分析及研究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2):237.

作者:王红梅 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