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对有宗教信仰患者的特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75名在职护士,采用结合参考文献自行设计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得分为(125.41±24.67)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量表的4个维度中,信仰认同得分最高,评估能力和实施能力次之,宗教知识得分最低。其能力与有否参加过宗教相关方面的护理培训、本人宗教信仰情况,从事的护理岗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较低,需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护士;宗教信仰;知信行;调查分析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其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对于信奉者在社会中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我国信教人口逐年增加,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宗教信仰者也在增加,而对于有宗教信仰的患者而言,其病情也会受到宗教信仰文化的影响,产生各种特殊需求。温州市有“中国的耶路撒冷”之称[2],有数量庞大的宗教会堂,信徒众多,但目前有关本区域护理人员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等相关调查研究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对有宗教信仰患者的特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5年8~9月将本院在职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175名随机整群抽取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女174名,男1名;年龄20~25岁45名(25.71%),26~34岁90名(51.14%),35岁以上40名(22.86%);学历:大专及以下28名(16%),本科147名(84%);职称:护士47名(26.86%),护师96名(54.86%),主管护师及以上32名(18.29%);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1~5年90名(51.43%),6~10年43名(24.57%),10年以上42名(24.00%);参加过宗教方面知识培训者8名(4.57%),未参加培训者167名(95.43%);有宗教信仰者56名(32.00%),无宗教信仰119名(68.00%)。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医护人员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的标准,本课题组参考相关文献[3-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主要从事的护理工作、本人有无宗教信仰、有无参加过宗教方面的护理培训、参加宗教方面的培训愿望情况等;第二部分为护士对宗教信仰知识掌握和认可情况调查表,设为四个维度(40个条目),分别为宗教知识(8个条目)、宗教信仰认同(12个条目)、评估能力(10个条目)和临床实施能力(10个条目)。每个条目运用Likert5级计分法,从“做得很差”到“做得很好”分别计1~5分,总分40~2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越好,反之越差。将每个条目平均得分值作为判定标准,均分值按小于3分、3~4分和大于4分分别表示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低、中等和高。为确保问卷内容质量,本问卷邀请温州医科大学多位护理专家的指导和修订,问卷总体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62,折半信度为0.892。1.2.2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到各护理病区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经被调查者知情同意后,要求被调查者如实自评,匿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7.2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状况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具体5个维度分析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信仰认同”,条目平均(3.46±1.06)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宗教知识”,条目平均(2.82±0.73)分。在40个条目中分析,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我会保护患者的宗教信仰的隐私”,得分(4.0±0.93)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我能够掌握不同宗教信仰患者的饮食要求”,得分(2.51±0.64)分。

2.2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对宗教信仰知识掌握和认可

情况比较不同职称、年龄、学历、临床护理工作时间的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得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参加过宗教相关方面的护理培训、本人宗教信仰情况和从事的护理岗位在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总分为应变量,将学历、职称、年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参加过宗教相关方面的护理培训、本名宗教信仰情况及从事的护理岗位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本人宗教信仰情况、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和从事的护理岗位。

3讨论

3.1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的意义

患者作为疾病的承载者,具有社会文化属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理解、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各不相同,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关注人与社会、环境系统层次,护理也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向人性化、个体化、多元化发展,既满足健康需要又注重生命质量[6,7],CullifordIS等[8]认为良好的宗教精神护理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康复和控制。随着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临床上遇到多元文化背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有宗教信仰患者在就医期间往往存在以下问题[9-12]:(1)不同宗教信仰患者的世界观、隐私保护、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往往需要不同护理照顾方式;(2)在患病住院期间一些因有宗教信仰产生的特殊需求,患者不知如何表达或不敢表达,或故意隐藏,由此可能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护理和诊疗;(3)护理工作者缺乏相关宗教知识和关怀意识,本调查发现参加过宗教方面知识培训的护士仅有8名(4.57%),不知准确评估患者的文化方面需求,进而不能制定和提供更适合的护理决策;(4)一些护士忽视患者文化差异性护理需求,在护理过程中经常拒绝或无法提供该类护理需求,甚至发生触犯患者文化禁忌等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对有宗教信仰的患者特有的文化照护需求能给予准确评估,保证高质量护理具有重要临床实际意义。

3.2临床护理人员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现状分析

本研究显示,我院护士仅有8名(4.57%)参加过宗教信仰相关知识培训,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得分为(3.14±1.03)分,量表的4个维度中,信仰认同得分最高,评估能力和临床实施能力次之,宗教知识得分最低,表明我院护士对宗教信仰在内的多元文化护理培训较少,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急需对护士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进行培训,这与国内相关的调查结果相似。魏琳等[3]对上海市闵行区肿瘤医院12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士对有宗教信仰肿瘤患者认可度不高,处于认同感中等水平。户艳丽等[5]对长春市、广州市、呼和浩特市三级甲等医院的670护理人员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的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

3.3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年龄、学历、职称如表3、4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护龄和职称的护士,其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得分随其升高而升高,并护龄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具有相关性(P=0.018)。但组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人可以随着阅历和学历增长,工作经验逐渐积累增加可以提高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但若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相关培训等教育和实践并不能使护理人员得到有效的提高,达到临床要求。同时这也说明学校和医院都把培养重点都关注在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方面,而对护士多元文化的培养不够重视[3]。3.3.2护理人员宗教信仰情况如表3和表4结果显示,有宗教信仰的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显著高于无宗教信仰的护士(P<0.01),并与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具有相关性(P<0.01)。张悦敏等[13]的研究也显示具有宗教信仰的护理人员在实践、情感及总分上均高于无宗教信仰的护士。究其原因,有宗教信仰的护士本身的多元文化背景能充分认识患者的文化背景、地域、民俗特点等,考虑其文化背景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疾病,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护理需求满足度。有学者建议应组织不同文化背景的医护人员座谈交流,以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照顾技能[14]。3.3.3参加过宗教相关方面的护理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过宗教信仰方面培训的护士其宗教知识和应用能力显著高于未参加培训的护士(P<0.05)。开展对护士包括宗教信仰等多元文化培训,能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有利于与患者一起制定护理照看决策,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15]。俞海萍等[16]调查发现95%的患者希望医护人员掌握宗教基础知识,30%的患者希望由接受过宗教信仰培训的护士为其护理。这些提示医护人员应主动学习多元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照护能力,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更好地人文照顾。3.3.4从事的护理岗位本研究结果显示,从事ICU/老年病房的护士其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显著高于普通病房的护士(P<0.05),并与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具有相关性(P<0.05)。这可能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及其家属在面临生死时,他们会借助宗教对死亡的从容态度及来世观念,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开展[17],在ICU和老年病房护理人员较普通病房遇到此类的患者多,工作经验积累有助于提高她们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多种文化格局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主流,我国有宗教信仰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宗教信仰具有双刃性,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均表明,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合理对待,并善加运用[18]。本调查显示,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士参加宗教信仰相关护理培训比例较低,仅占4.57%,国家卫计委多次提出要提供与患者文化背景相一致的跨文化护理,强调护理服务应注重对患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19-21],虽然我国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多元文化护理在理论以及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将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切实地运用到护理临床实践中,却任重而道远,医院应根据各科室特点,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武州.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分析及启示[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1):113-115.

[2]申凡.中国超过一亿人信教[J].广角镜月刊,1998,307(4):96-98.

[3]魏琳.护士对有宗教信仰肿瘤患者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8):37-40.

[4]俞海萍,彭幼清,周琳.有宗教信仰患者的住院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2):858-861.

[5]户艳丽.临床护理人员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吉林:吉林大学,2011.

[6]洛桑德吉.综合医院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度的调查[J].西藏科技,2012,7(232):22-24.

作者:方建梅 张万里 陈丽莉 吴福连 林丽芳 陈小琼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内2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