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4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4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层递式作文教学的应用

【摘要】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支持。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发展,最符合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规律。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层递式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小学语文学科地位明显提高。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写作学习兴趣,是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实施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小学生的心智不尽成熟,对语文学习没有全面的认知,也没有相对明确的写作学习目标。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小学生愿意去写。很多小学生对作文有恐惧感,当他们爱上写作,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开发多种激发写作学习兴趣的方式。其一,教师可以从学生所写的作文中选择出一些优秀的范文,通过范文的朗读树立写作学习榜样,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与进步的动力,鼓励学生吸收他人的优势,明确写作学习目标。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作文都能成为范文,但对他人的表扬能够鞭策其他学生努力进步。其二,教师可以利用名人写作趣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文字的魅力,提高写作学习兴趣。其三,教师要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写作话题,让学生看到写作话题就想表达。比如“我与妈妈的争吵”能够引起许多小学生的共鸣,感觉有很多事情可以分享,这样一来,小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表达,积极地写作。

二、积累写作所用字词句段篇

语言知识的积累,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学习十分重要。在真正开始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做好语言积累。写作,是厚积薄发式的学习活动,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提升也正缘于此。写作所用字词句段篇的积极,需要在日常与学习中持续积累,长期有效的积累,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语文作文层递式教学的第二步,写作资料积极中,也有明确的层次,那就是按照字、词、句、段、篇等顺序积累写作素材。低年级小学生处于识字认字阶段,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重点放在好字与好词上。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意引入一些教学大纲内没有好字、好词,鼓励学生积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热点及其相关话题讨论,将与热点话题相关的好字、好词作为课外积累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三四年级,学生会学习一些古诗词,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背诵古诗词积累句段,更要在课文学习时将好的句子、段落标出来。像在学习《江雪》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写作用处,积累下来以描述空旷雪景。像在学习《第一朵杏花》时,引导学生积累“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样的段落,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见识。而篇章的积累,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感知获取个性化的写作素材,奠定好写作学习基础。

三、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积极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具备了写作文的基础能力。但很多学生生硬地使用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堆砌写作,使作文没有情感,没有内涵。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个人情感的载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感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个人情感与文字结合在一起,实现写作学习升华。首先,在学生有效积累了字词句段篇之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感悟能力的培养。在课本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写作背景与作者个人经历让学生与作者进行互动,理解课本文章中作者传达个人情感的方式。像在讲解《三顾茅庐》时,教师要给学生讲一讲三国故事,让学生了解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社会背景,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文章中字字句句与作者个人生活、想法的关系。其次,教师要组织生活感悟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情感的综合体。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将课前三分钟作为小学生感悟生活与感恩生活的演讲模块,让小学生在演讲分享过程中深入体会与感悟自己的生活,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小学生能够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四、形成语文写作技巧

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文字与情感,他们需求写作技巧的支持,以便于写作优美的文章,不只表述事实与表达情感,还要给阅读者以美的享受。首先,教师要关注题目设计技巧的传授。文章的题目对文章的整体审美性有很大作用,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快速吸引读者的眼球,给人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尽可能选择创新性的题目,标新立异,重视创新。像在写“亲情”话题时,有的小学生写“我的虎妈”,这一题目引人注目,质量较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自己积累的字词句段篇。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语言有机组织起来,不能为了应用好词好句生搬硬套。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应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整体形象度。像在写“我的虎妈”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比喻、对比、夸张与排比等手法,突出文章的创新性,让“虎”字在文章中大放异彩。综上所述,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改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小学生个人成长所需。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兴趣入手,关注学生写作学习技术与思维的形成,步步深入,步步简化,能够改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学习观念,促进小学生写作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枫.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开展及分析【J】.考试周刊,2016(68)

【2】黄惠.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7)

【3】欧学荣.“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教学研究,2016(03)

作者:姜娟娟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摘要】在小学综合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的学科教育往往是容易受到教师忽视的一项基础学科教育。特别是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方法和僵化的教育模式的束缚,往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上缺乏必要的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影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相关实际,通过本文来详细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相关的实践创新举措。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其他科目教学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包含了拼音、字词、造句、阅读、语法、口语表达和作文教学,这些共同构成了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内容。其中写作是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应用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格外重视作文教学。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一、小学语文作文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破题—练习的方式,教师结合教材,给出相应的写作要求,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再让学生进行写作,有时会在破题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例文。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简单直接,但是随着小学生接触面的不断扩大,也存在很多弊端。

(一)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而作文教学不积极创新的话,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总是利用一些过于简单的表达方式和教学方式,没有密切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环境影响,这也使得教学氛围相对枯燥,难以提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视野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方式往往只局限于课本内容,从教学视野方面来看不够开阔,无法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发展要求。而且,作文教学的题目、内容都比较传统,很少有创新,不能结合当前的一些热点,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形成固定套路,缺乏真情实感。

(三)教学效果较差

总体而言,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别,在教学效果上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往往在教学方法上,没有顾及到小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状况,欠缺对小学生自身行为的有效判断。导致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上,流于形式的教学内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集中榜样分析法进行作文教学

集中榜样分析法主要是指集中性的举例分析方法。首先是寻找适合当前学生接受能力水平,和文字叙述能力水平的相对较好的作文范本,形成举例分析。例如句子结构、修辞手法、语句语病等,带动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找到作文方法,避免了空泛的表述和教学,具备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教学引导作用。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上找到自己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学会与自己相互联系比对的学习思维[1]。

(二)加强阅读积累,与写作结合

教师不能单纯的抛开阅读谈写作,这与语言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相互违背的。因此,需要积极通过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教师一定的挑选下,找准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符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文学作品和漫画集,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这些阅读活动,通过一定的转叙或者复述的锻炼,让学生学会讲故事,将小学作文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叙事能力锻炼起来[2]。

(三)加强实践活动,开拓视野

小学作文在进行叙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学生正在发展成熟的个性特点,结合对小学生行为判断,来找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能力中,也必须挖掘学生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那么就要求教师采取一定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切身感触,感受资深的情绪情感变化,通过接触春游、秋游、劳动实践、手工创意等活动,培养学生情感,开拓视野,引发学生对自身兴趣、乐趣、情绪的全面认知和了解,形成作文能力中对自身情感表达能力的锻炼。

(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小学语文作文的相关能力锻炼,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表述能力训练,而是反映出学生认知、学生思想活动、学生性格表现的综合反馈。一些学生存在心理上、行为上、认知上的各类问题,导致作文学习上的障碍,是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来加以解决的。一些学生并不是语言表述能力上的问题影响作文写作,而是自身性格上存在一些困扰,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关注,解开学生心结,形成交流,才能达到适合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教学目的[3]。

(五)采取综合性评价

对于学生的作文表现,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性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语言表述上的问题,做出综合评价。一些作文在思想上可圈可点,一些作文在叙事上表现有佳,一些形式较好的内容只是存在语病和叙述上的影响,都应当积极采取综合评价,形成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避免产生厌恶情绪,影响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较为集中影响着学生的作文学习,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特点,找准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兴趣学习,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成长,形成良好的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87.

[2]吴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33:38-39.

[3]廉爱敏.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34.

作者:李兴册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文明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的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更是受到了更高的重视与关注。小学语文作文也是课程中的一个难点,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棘手的一部分,在小学生思想不成熟,说话不通顺的情况下,老师要耐心的有方法的带领学生写作。小学语文的教育影响着我国的教育素质,因此在我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语文应积极采用新形势的教育方针与理念,摆脱旧思想,在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策略 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得到了新课改,在高度重视的小学语文写作下也应该跟着科学的脚步前进,不能向以往的老师的一样过度灌输,应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提高写作能力也要提高生活素质。

一、作文教学的难点

1.学生缺乏想象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才刚刚深层次的接触语文作文,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无法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完整的叙述。小学生在写作时通常写出来的内容杂乱无序、枯燥乏味,由此老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写作,应告诉学生,写作是对身边美好的实物或事件进行文字的表达,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所想所感等。在书写文字时要多加以修刻。在一些概念的写作时,学生的想象无法达到一定程度的深度,缺乏想象内容,在想象力的缺失、无法对一些虚拟的情景进行拓展,写作时不能完整的控制感情的基调,最终所呈现的语文作文是不成功的。因此,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其策略进行改进。

2.不知如何写

在小学生写作时,通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们应进行有效的策略分析。小学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的确定切入点,在写作的开端就思路不明确,不能为下文进行理想的引导。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注重对学生指导内容题材的选取,之后老师为学生引导一个情景的前提下,应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情景,带动学生积极的融入到想象空间,让学生切身体会其中的感情,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开头,从而在语文教学的中解决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对周边事物的观察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兴趣。学生们在喜欢写作的情况下,语文写作能力才会更有效的提高。在课堂上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文的题目下老师应先与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在给学生设定一个场景,在叙述过程中生动的描述,给学生进行情景带入,带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写作的兴趣。在写作结束后老师进行点评,对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鼓励,不足的地方侧面的让其改进,最后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完善作品,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制定写作要求

小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了,会形成一种习惯,所以要针对小学生写作制定要求。老师应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多掌握词汇,在写作中适当的运用。在阅读到好的文章段落时应巧妙的运用上,并积累下来。在老师给出的命题后,学生应理解老师的题目并加以拓展,灵活的运用老师所给的素材。小学生在思想不成熟的情况下,老师在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下学习写作。

3.写生活内容

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培养他们的习作习惯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习惯把生活发生不同的事写下来,记录生活的有意义的事,留意身边的事物,在认真观察身边的细微变化或不曾发现的事时也会充实学生写作的内容。偶尔的突发奇想也可以记录下来,比如自己以后“想成为什么人”,“我为什么要学习”等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做的特殊的事、有意义的事等。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不仅仅提高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

4.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正是因为阅读量少,所以加强小学生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增加阅读量,不仅可以拓展知识加强写作内容,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在阅读时不仅仅是阅读,还要从中吸收有用内容,比如搜集写作素材,可以在写作时有一定自己的“信息库”可以采用。老师加强小学生的阅读量是必要的,让学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加强学生思想内容,为写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老师还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根据不同学生的喜好与特点推荐不同的书籍,全面的引导学生良好阅读活动。最后老师还可定期的让同学根据自己所阅读的心得进行探讨与交流,从而加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信心,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结语

在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在主动学习与被动学的比教下所获得的知识发挥是截然不同的。在我国注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2】葛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作者:姚冬梅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瓦窑镇新世纪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作文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写作的方法及技巧,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通过观察累积写作时所需要的材料,从而才能写出一篇有创造、有个性、有色彩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写作训练;日常生活;小学语文;观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不仅令教师头疼,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在写作训练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要么面对题目发呆不知从何处下笔,要么就是写作语言生硬、呆板,要么就是“流水账”式的作文,没有中心,没有重点。为什么小学生写作会出现这些问题?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除了缺乏生活经验以及在课内课外的阅读量少,主要还是缺乏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只有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生活、积极的联想思考、自由的想象,才能写出一篇成功和优秀的作文。

1激发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观察事物有兴趣,才能化成最强有力的学习动力[1]。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有效的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这个未知世界都充满了好奇感,尤其是对自己不知道或是不理解的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总爱刨根问底。为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观察能力得到提高,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教师只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比较喜欢的、比较好奇的事物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这样才能时刻保持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例如,在学校举行秋游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秋天美丽大自然景色的同时,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描绘出秋天的形状、颜色、声音、香味。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在游玩的同时,到处的看看、闻闻、摸摸等等。这样写作时才有内容可以填充,才能写出充实的作文。因此,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在写作文时得心应手。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认为最开心、最难忘、最幸福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在写作时就能更加丰富的素材可以利用。

2指导观察角度要全面,提高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学生想要在作文中全面的描述他们,那么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真观察。在认真观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2]。例如,描写动物时,可以观察其颜色、形态、本领、声音、吃食、居住、性情以及生活习性等特点;描写植物时,可以观察其外形、颜色、气味以及生长情况等方面;描写建筑物时,可以观察其结构、地理位置、外观、装饰等特点。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因此,观察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观察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以及学生的语文水平,精心的选择观察目标,并给出适当的建议,这样让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后,再认真的进行观察,才能提高观察的效果。

3传授观察事物的方法,提升学生观察培养效果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低级阶段,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任务,走马观花。因此,要想小学生保持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效果及质量,作为教师,必须传授他们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只有学生在正确的方法中学会观察事物,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3]。

3.1教会学生要进行有序观察:

观察任何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移动的,一般是固定某一个观察点,然后按照不同的方法与顺序进行观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从近至远,从下到上,等等。不同的顺序往往所观察的结果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这样才能对所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在描写运动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操场上运动会热闹的场面,然后观察每个比赛点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回到运动会的整体上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观察方法,还能培养学生有序的表达与写作能力。

3.2教会学生要善于比较观察:

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比较粗糙、比较马虎。在观察时,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不会认真的将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起来思考,更加不会去认真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何相同,有何不同?例如,在学生《乌鸦喝水》内容时,学生往往通过图片观察可以只是得出乌鸦口渴想喝水,喝不到水想办法,最后喝到水的一个过程。而忽略了从图片中乌鸦的表情、动作的对比分析中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而这一点通常是小学生在观察中特别容易忽略的地方。

3.3教会学生要发挥联想观察:

由于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灵活的运用,在学生有了观察事物的兴趣,并掌握了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多欣赏优美的语句,观察有意境的图片,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联想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具体生动、内容丰满的作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认真观察,才会在写作时有内容充实,才不会无从下笔,才不会泛泛而谈。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不仅要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以及景色,并从中感受做人处事的道理,感受景色的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利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对策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1).

[2]姜艳霞.浅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华少年,2016(10).

[3]王美君.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主动观察能力培养的路径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6(6).

作者:李雪 单位:化作乡红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