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明清砚屏造型设计探究

明清砚屏造型设计探究

摘要:砚屏是屏风的种类之一,形状与放置在案上做装饰用的小屏风相似,制作材料以玉石、漆木为主,其形制小巧而轻盈,做工精美而细致。作为明清时期很受欢迎的传统工艺品,其发展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与文人雅士思想的结合。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砚屏造型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结构、材质、工艺和装饰四个方面入手,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图片资料对明清砚屏的造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砚屏的鉴赏,使人们了解到明清时期砚屏的造型艺术,增强人们对其艺术价值的认知。

关键词:明清;砚屏;造型设计;工艺结构;装饰材料

关于砚屏出现的年代,相传于汉代即出现了玉雕制的砚屏,但无明确记载。宋代文人赵希鹄著有《洞天清禄集》,其“砚屏辨”里有提到,砚屏在宋代之前并未出现,砚屏上的文字多镌刻在砚的底部和侧面,苏轼和黄庭坚是砚屏是最初制作者。文人在进行长时间书写时,为了防止砚台里的墨汁风干过快,将砚屏放置在砚台前方可用于挡风;另一种作用是为了保护文人的眼睛,古人坐在桌前书写或作画时,砚台里的墨汁通过烛光的折射,易产生眩光,而使用一块小屏风则能起到障蔽作用;此外,将砚屏放置在书桌上,也可以保障了文人书写的私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砚屏的主要功能被人们淡化,人们更追求砚屏的衍生功能——审美功能,无论屏心还是底座,装饰元素开始增多,观赏性进一步被发掘,功能性相对弱化。到了清代,以上的三种作用逐渐削弱,砚屏最后作为装饰的工艺品陈设在室内。

1对明式砚屏造型的研究

明式家具被誉为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1-2]。屏风的发展进入了盛行时期,砚屏的整体风格秀丽雅致、沉稳精致。

1.1明式研屏结构

明代的砚屏形状和尺寸均沿袭了宋代,在赵希鹄《研屏辨》中,记录了砚屏尺寸为“高尺一二寸”、“阔尺五六寸”[3],这说明砚屏的比例是近似于黄金矩形或正方形,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能够使人们对砚屏外观造型用也居多,主要的装饰手法有漆雕、描金、描漆、描油、填漆等[5]。为龙泉露胎水月观音小砚屏,通身施青釉,质感温润如玉,胎色与釉色形成鲜明对比。景泰蓝在明式砚屏中也有所运用,因砚屏尺寸较小,故显得更为精致;为景泰蓝砚屏,屏框及底座以铜板制作成铜胎,饰以掐丝珐琅,在边框及屏座鎏金处理,采用了线条流畅的莲花纹样作为装饰;整体色彩鲜艳,与屏心部分的玉雕温润色泽相融,突显装饰性。漆雕又称剔红,因其工艺流程及其复杂,量少质精,故而在古代多为皇室贵族的陈设品;砚屏运用漆雕工艺,构图平衡和谐,雕工圆润饱满,雕饰层次丰富,边角圆润,富于体量感,通体髹朱漆。镶嵌工艺始于商代,在明代运用到砚屏上的有石、玉、螺钿、百宝嵌等。

1.2明式研屏装饰

对于屏心来说,其间有对本体的自然性装饰、文字装饰以及图形装饰[6]。如图1所示,屏心内镶嵌一块天然的理石,质地光滑细致,墨色浓淡相宜,纹理如薄雾氤氲,具有传统的水墨意境。(图3)中,研屏本体为象牙屏板,正面是人工雕刻的十头鹿,“十鹿”谐音“十禄,寓意吉祥;背面则是明末书法家楷书文字。通过雕刻手法对象牙屏板进行图形、文字装饰,不仅表达了砚屏本身的传达的美好意愿,也表现出其材质良好的光效感,既不改变本体象牙的色泽,也不增添其他的装饰物,通过展现材质天然的美感作为一种隐性装饰。在本体上剔雕山水人物图,浮雕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受[4]。砚屏在宋代时期形制已经基本确定,故明代匠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装饰元素进行细化和丰富,出现了“披水牙子”这一构件,加固了砚屏底座,使之更具稳定性,符合力学原理。砚屏底座连接两个站牙部件与屏座横档之间的部件称为披水牙子,牙子前后两块带斜坡状,并雕出纹样装饰。此外,在砚屏主体四周出现了“攒边”的构造做法,即将屏心中间部分装在用格角榫攒起来的边框之中,可以保持屏心材质的纹理和色泽的整体效果。明代画家谢环绘画的《杏园雅集图》,在画作中出现一张束腰长方桌,桌上摆放文房器物,其中出现了方形砚屏,屏心为云石攒木框,坐蹲式的屛架,整体效果沉稳而古雅。

1.3明式研屏材料

明代砚屏用材讲究,质地优美,而云石砚屏颇受文人喜爱。砚屏材料有木料,如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石料,如牙黄石、祁阳石;玉料,如和田玉、翡翠;此外还有竹、陶瓷等。的砚屏以花梨木攒框,内镶嵌一片理石;砚屏主体部分使用了象牙材料,象牙质地细腻柔和,加上雕刻与打磨,更具圆润美感;(图4)的砚屏通体为龙泉窑瓷所制,右上镶嵌了圆形漆雕图案作为装饰;主体部分为白玉主板,白玉板上雕刻了双龙托起旭日的形象,极具皇家气息。

1.4明式研屏工艺

明中后期流行雕漆工艺,这种风格模式促进了雕漆工艺的极端发展,在陈设品方面应人物、楼阁、祥云,刻画得真实细致。对于砚屏底座来说,有自然装饰、线形装饰、图形装饰。自然装饰是将自然的形态作为装饰运用到底座形态中,再现天然之态;线形装饰则是用不同线经过反复、重叠、穿插做成不同的装饰效果。砚屏底座中间的条板做成几何形开光装饰,在视觉上减轻了本体的体量感,做到了砚屏整体的中心对称,整体效果具有通透、轻巧之感;站牙与立柱做成花瓶造型,底座线条流畅而简朴。图形装饰则是将不同纹理的装饰元素通过排序或镶嵌在底座上,雕刻纹样的题材有灵草、四季花、云纹、草龙纹、凤纹、缠枝纹、如意纹和花卉纹等。底座即运用了缠枝莲纹,意喻吉祥。此外,在底座立木和横木相交形成的九十度角处,运用了牙子装饰,如云纹牙子、卷云牙子等[7];一是为了美观,二是增加了其稳固性。

2对清式砚屏造型的研究

清朝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屏风家具的装饰性功能在这一时期被着重体现,不管是在用材、装饰,抑或工艺上都愈为讲究。砚屏的装饰功能完全替代了实用功能,相比于明式砚屏在造型上并无很大差别,主要在具体做法与装饰效果上有很大创新。

2.1清式研屏结构

清代砚屏与明代砚屏不同之处在于比例,明代砚屏多为方正,而清代砚屏尺寸除了方正的造型以外,还出现高挺、长窄,大小不一的形式,较明代开放了许多。此外,为了很好显示屏心材质的观赏性,在砚屏制作时,出现了舍弃明代砚屏屏心的外木框,直接将屏心插入底座中的做法,将屏心对准砚屏底座两立柱里的凹槽处,插下去落在横梁上,屏座和屏框即可组装成一个整体。(图7)砚屏为扁平长方体,心直接插在底座中,通过屏心和底座色彩强烈对比,凸显了砚屏屏心和田白玉温润凝莹的质感。

2.2清式研屏材料

清式砚屏较明式在用材上没有较大区别。清式所选的材质以观赏性极佳的玉石、珍贵的优质硬木为主;玉石中尤其是和田白玉为名贵上品;硬木仍以黄花梨木、紫檀木居多,其颜色偏深、质量较重,质地细密而结实[8]。此外还有石材、象牙、翡翠、陶瓷、竹等。屏板即为和田白玉,色泽洁白,致密莹润。

2.3清式研屏工艺

清代家具使用多种工艺结合,在硬木砚屏的制作上多用刷桐油或烫蜡方式处理表面;漆饰也广为运用,,有大漆嵌百宝、刻漆、漆绘、漆雕、黑漆描金、红漆描金等[9]。砚屏功能,其造型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明式砚屏在造型上形制精巧,古朴简洁,含蓄典雅;装饰得体,用材讲究;比例均衡,结构科学,特别出现了攒边的卯榫结构与有名的“披水月子”,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清乾隆之前砚屏的制作形式仍与明代相似,但乾隆时期及以后的砚屏造型风格追求庄严和富丽豪华。清式砚屏与明式相比,造型更为复杂,装饰更为丰富;用料不惜工本,技艺高超,将雕刻与镶嵌工艺运用到极致,但过于注重装饰,使得整体效果呈繁复、奢华之态,少了一点文人书斋里的文艺气息。研究明清时期砚屏的发展,对比现代人生活的忙碌浮躁,体现出古人生活的闲情雅致;砚屏发展至今已经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文化艺术,在选取材料、制作方法、装饰题材方面,可以不断地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生活习惯和审美观点,我们可以将砚屏作为室内装饰品对其发展创新,使其文化得以传递,重新赋予其一种寄托文雅生活的精神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保持一方淡泊心境。

参考文献:

[1]白瑰伟.文人用砚的设计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王世襄.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J].2010,(04):107-115.

3]吴界和.浅论宋代屏风艺术的特色[J].戏剧之家,2014,(06):305.

[4]田霖霞,应洁茜,吕九芳.中国古典家具造型比例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3):60-61.

[5]聂菲.中国古代漆器鉴赏[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彤晔.清代插屏造型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7]李雨红.中外家具发展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

[8]刘文佳.中国古旧木家具鉴别方法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9]于伸,牛晓霆,邵尉,等.木样年华中国古代家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0]赵畅,黄艳辉,张帆.大漆在家具中的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0):14-15.

[11]张福昌.中华民族传统家具大典综合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2]彭会会,王洋.明代家具辉煌成就的原因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7):26-27.

作者:周艺 宫艺兵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