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践能力培养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践能力培养教学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内容很少,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在工作中出现空有成套的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或出现低级失误的现象。因此用人单位也在招聘人才时绝大多数要求必须要有工作经验。这种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解决。探索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增强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现有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提出关于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实践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授课方法;教材内容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远程教育

0引言

近年国内高校有很多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都面临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压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不例外。除了帮助学生寻找实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设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和课堂内容,给学生创造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是根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弊端的根本途径。

1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当时的社会发展使得人才市场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旺盛,促使高校纷纷开设了这个专业,这在之后的十几年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1]。但是随着国内企业的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的接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在授课内容和理念上只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目前高校教学内容里实践部分的缺失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学校认为学生应该去用人单位获得和积累实践经验及能力而用人单位则只接受能马上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因此各高校纷纷开始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近几年关于以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越来越多,但是旧的教学理念带来的很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得教师对教学新方法的实践受到限制。因为绝大部分教师本身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专业的认知也停留在理论层面;教材的选择余地不大,无法在短期内找到理论和实践内容比较理想的教材;课堂授课方式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对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没有改变;缺少学生实践的对口合作单位,学生寻找实践机会困难。

2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应用性强的专业,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法律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结合实践课程,掌握解决基本工作问题的方法[2]。可见专业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应用理论的实践能力。因此目前实际教学中只重视理论部分的做法必需采取措施加以改变,才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是企业和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而人才的合理开发和科学使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元素[3]。最后,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使用标准日益升高,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培养出适合市场要求的人才,才能让学生顺利就业。

3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3.1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运用理论的机会

在我国的高校课堂上,理论教学一直是贯穿整个教学时间的,学生的参与方式仅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基本是迫于成绩的压力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这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机械的记忆,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深度思考,更谈不上可以联系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基本方法。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3.1.1结合课堂理论内容、选取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中的理论内容,教师可以寻找针对性强的经典案例,案例的提出首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案例问题上,鼓励学生讨论案例并提出自己的想法[4]。通过思考和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适当进行点评并引入理论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理论对于解决案例的作用原理。这种学以致用的理论学习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创造了交流和实践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学习理论对工作的意义,增强了学习的动力。3.1.2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和讨论。情境模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思考和参与的兴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一种考验。教师可以根据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进行情境设计[5]。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工作状态下自己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探索如何决策和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和同学对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针对涉及教学重点理论的环节进行分析和讲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效果。通常在情境模拟过程中,学生们都表现得兴致勃勃。但是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控制很关键,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表现,避免偏离主题。

3.2布置社会实践和调研作业、改进学业考核方法

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考核办法还只限于考试成绩,单一的考核标准体现不出来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行。追求考试分数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这基本决定了学生本身只热衷于牢记教材的理论内容,懒于思考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意义,进而形不成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针对这一现象的改进学生学业的考核标准势在必行。具体可以增设实践能力的考核部分,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调研报告,给学生的实践成果打分并计入学习成绩。在给学生布置实践和调研作业时,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保证学生的实践和调研紧密联系专业内容,而不要流于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经过教师指导完成。这种考核标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3丰富教材的实践内容和案例、布置课外学习内容

现有教材的内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内容都无法完全满足培养优质专业人才的需要[6]。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相关的经济、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内容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领域每天都发生很多变化和事件,了解行业的动态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拓展学生获取最新专业相关领域知识和行业动态的手段。教师应该寻找适合学生学习和阅读的课外读物,给学生课外阅读建议或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写读后心得体会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3.4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

要想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真正的工作环境下的锻炼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学生缺乏专业对口的实践机会是普遍存在的事实[7]。基于这种现状,学校应与用人单位探索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让企业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来获得适用于本单位工作岗位的优质人才。

3.5创造条件丰富教师队伍自身的实践经验

我国的高校教师普遍没有对所授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要求对教师也是一大考验[8]。教师所在学校应创造实践和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亲身实践或通过与职场专业人士的交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可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岗位上的工作人士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践部分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给学生和教师都创造了向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4结语

步入社会即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学生未来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的保障。各高校的教师应该勇于接受挑战,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和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丽艳,曾晓楠.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00192-00193.

[2]潘泰萍.关于应用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提升实践能力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7):250-252.

[3]杨世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J].考试周刊,2016(93):9-10.

[4]郭璇,胡孝贵.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为例[J].江西化工,2016(4):47-50.

[5]易丹,张玲,李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1):68-69.

[6]张晓艳,徐艳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情景模拟教学改革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6):120-122.

[7]杨冉.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创新[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59.

[8]张小鑫.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设置的若干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7(9):194.教育教学研究

作者:曹喜平 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