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ITP发病机制中医研究论文

ITP发病机制中医研究论文

1体液免疫与ITP

早在1951年Dr.w.Harrington就发现在ITP患者体内存在某些能破坏自身血小板的物质,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介导,现多数学者认为50%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该抗体分别属于免疫球蛋白A、G、M、C4、C3等,称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而以IgG最多见。佟琳如对112例小儿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均有所增高,尤以PAIgG最为明显,阳性率达85.7%。Karpatin等报道PAIgG而且PAIgG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经过治疗后,多数患者血小板数值有所回升,而PAIgG则降低。

2T细胞亚群失衡

辅助性T细胞(Th)与抑制性T细胞(Ts)是维持体内T细胞亚群间的平衡和免疫稳定的中心环节。近年来一些学者对IT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研究,多数结果显示,辅助T(CD4+)细胞减少,抑制T(CD8+)细胞增高,CD4+/CD8+比值降低。T辅助细胞(Th)与T抑制细胞(Ts)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诱导所形成的T细胞网络,是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中心环节,它们之间的平衡,决定免疫反应的发生。ITP时外周血循环中还可出现CD4+CD8+T细胞,这是一群逃离了阴性选择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正常情况下处于无能(anergy)状态,在发病时被激活,参与自身抗体的产生。

3无效血小板的生成与ITP

无效血小板生成是指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加,体积增大,成熟障碍,但血小板生成率降低。有报告表明,ITP患者中大部分都存在巨核细胞的成熟障碍,可能与血小板相关抗体作用于巨核细胞,影响其增殖分化和正常成熟有关。由于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有共同的抗原性,同样受到抗体的作用而发生成熟障碍,血小板抗体不但加速破坏场所相关抗原,部分患者巨核细胞也可能受到抗体的影响而发生量和质的改变,巨核细胞生成障碍导致血小板减少。葛娟观察65例ITP和20例正常儿童骨髓巨核细胞内出现其它血细胞的现象,结果两组骨髓巨核细胞内出现其它血细胞的白分数无明显差异,急性ITP患儿每例巨核细胞数均低于慢性ITP,而巨核细胞内出现的血细胞分类中急性ITP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ITP以残核占多数;提示儿童骨髓巨核细胞内出现其它血细胞,可能骨髓巨核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

4中医治疗

中医对该病已逐渐有明确的认识,确有优势,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激素的用量及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中医治疗ITP的主要问题:

①辨证治疗的过程中主观性较强,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临床辨证分型的规范化指标,各家的辨证分型标准不尽相同,致使有些研究结果不一致;

②证型研究中“关系”或“相关性”的文章,并非真正相关性的研究,没有经过统计学相关性检验,只能算是分布规律的初步观察,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③虽然有些实验室检查指标对ITP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客观反映,但由于机体复杂-性,一些指标只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因而,可能造成单一指标结论的不一致;

④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化的临床实验,使一些结论可能偏差;

⑤目前对ITP客观化研究限于单一指标,缺乏多指标的合参。

5小结与展望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急、慢性ITP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及基因医学,采用先进仪器和实验技术、方法,制定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设计,积极开展ITP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探索出与ITP证候具有特异性联系的实验室指标,才能使中医对ITP认识得到广泛认可,亦可促进中医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李志静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