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韩医教育对中医教育的启发研究

韩医教育对中医教育的启发研究

2014年韩国人迎来《东医宝鉴》出版400周年,据韩国文化遗产组织2009年8月初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7月31日将其申请的《东医宝鉴》初刊本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已5年。值此之际,本文通过对韩医的历史渊源、教育体系等进行介绍,以了解韩医教育发展之现状,从而对我国中医本科教育有所启示。

1韩医历史源流

韩国与中国比邻,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传统医学领域也不例外。韩医学是指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为理论指导,在临床上施行辨象施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根源于中国传统医学[1]。按中国史书《周书》记载,在百济(前18年-660年,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的官制中有“药部”,其所用的药物与当时中国基本相同,即“五谷、杂果、菜疏及酒醴、肴馔、药品之属,多同于内地。”[2]公元2世纪末,《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传入朝鲜半岛,与当时的朝鲜半岛医学相互融合发展成其主流医学。当时百济医书中有大量关于“白附子”、“人参”等的记载,唐《新修本草》、《海药本草》中也有记载朝鲜半岛所产部分中药传入中国的情况[3],说明当时中医在朝鲜本地已有一定发展。公元6世纪末新罗(公元前57-935年,朝鲜半岛国家之一)统一朝鲜半岛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中医药在朝鲜大地上从理论到应用不断充实发展,并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相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现今的朝鲜医学。公元1613年,《东医宝鉴》完成,标志着朝鲜医学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至19世纪初,医学家李济马运用中医学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东医寿世保元》一书。该书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为理论指导,形成了在临床上施行辨象施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1],该学说被认为是朝鲜医药学的代表,为朝鲜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6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医疗改正案》,其中明确取消原来的“朝鲜医学”称呼,改称为现在的“韩医学”。

2韩医教育体系

韩国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均开设于综合大学中,与其他专业相比,韩医学招生质量比较高,韩医系规模不大,招生数量有限,却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报考,考取韩医的难度比较大,如庆熙大学韩医学院招生分数与韩国最好的大学国立首尔大学相当。每年考进韩医系的新生里,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大集团干部、记者,甚至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4]。韩医学的考核比较严格,在学习过程中设有年级考核制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故每年学生落第者不少。韩医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国家保健福祉部(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韩医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韩医资格[5]。

2.1专业设置

韩医专业均为6年学制,分为预科教育2年,本科教育4年两个阶段[1]。采用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即用学分来计算学习成绩,用学年来计算学习经历。必须读满相应的学年,才有资格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其中预科教育的课程有4类,一是公共类课程,包括国语、外语、体育、伦理、国史、哲学;二是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的课程,包括社会学概况、经济原论、心理学等;三是相关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史、东洋哲学等;四是与专业有关的必修课,包括韩医学概论、韩医学汉文、医学史、解剖、发生学、生化、生理、组织、本草学总论等。本科教育的课程分两类,一类为基础课,包括本草学、黄帝内经、东医病理学、经穴学、方剂学、伤寒论、诊断学,以及一些西医课程,如: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等等;另一类为临床课程,包括东医(即韩医)肝系内科学、心系内科学、脾系内科学、肺系内科学、肾系内科学、针灸学、妇人科学、小儿科学、外科学、精神神经科学、筋骨科学、四象医学、眼耳鼻咽喉科学等。此外还有一些西医的课程,如:临床病理学、临床心理学,放射学,应急处理、法医学等,但所占比例较少。韩医专业本科4年教育中,韩医课与西医课总课时的比例为2.81∶1[6]。学生通过6年的学习,毕业后可取得医学学士资格。毕业后可参加国家每年在1月份进行的韩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政府签发的“韩医师资格许可证”,凭此证可以参加工作或开个人诊所[7]。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或为进入医院成为专业医师进行为期4年的见习(即修炼医),但因为高额的学费等,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比较少[8]。

2.2临床实习

韩医学生的实习是在3年级第2学期和4年级全学年,其中3年级第2学期每周实习4学时,4年级全学年每周实习20学时。实习分为门诊和病房两部分,门诊实习随老师待诊。病房实习和修炼医、住院医师一起进行诊疗、讨论。此外在假期学校还经常组织义诊、参观等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韩医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再到有资格接受并同意接受自己为“修炼医”的医院任修炼医,即韩医师专业素质教育(见习期),再进行1年的一般见习和3年的专科见习,加上本科阶段的实习,至少有5年半的临床实习经历,可见韩医比较重视临床实习。其中一般见习1年,为普通修炼医,一年过后,可继任“专门修炼医”,时间是3年。修炼医只能在病房工作,不能独立承担门诊任务。修炼结束后,由所在医院院长签发修炼证书,此证书对开业与就业同样有效力。比如专门修炼医凭借修炼证书就可以开设专科医院,或者在医院和个人双方同意继续合作时,可以在该医院正式就业,承担主治医师的工作。而本科毕业后仅有“韩医师资格许可证”和普通修炼医修炼证书者,只能开设普通医院[6]。

3对中医教育的启示

3.1生源质量

纵观韩医教育,不难发现其生源质量比较高,重视临床实践,这是其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与此相比,中国中医专业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参照北京、上海、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简章,一本、二本均有招生,与国家最低分数线相比,其招生分数线不会太高,如2013年上海市全国统招第1批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05分,文科为448分[9],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第一批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5分,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10],稍高于全国统招分数线,北京、广州情况类似。全国各地中医类院校有20余所,本科专科均有招生,而且对海外留学生的门槛较低,如201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医本科(5年制)学士课程招生入学条件为:高中毕业或以上;新版HSK4级≥195分[11](新版HSK总分300分,笔试分为6级,4级词汇量为1200词,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12])。所以,在生源质量方面中国中医专业学生不占优势。

3.2考核淘汰

韩医大学教育,每年设有年级考核制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被淘汰,所以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动力也很足。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中医大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专业课的考试,考试难度也不高,淘汰率也很低,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混日子、混毕业的思想。

3.3见习实习

对于本科教育的课时安排,两国中西医课时比例基本一致,但韩医学生有1.5年的临床实习,而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实习为1年,在这一年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寻找工作而放弃临床实习,因此实际在本科阶段临床实习时间很短,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韩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实习结束,通过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却不能马上进入医院工作,先要接受韩医师专业素质教育,再进行1年的一般见习和3年的专科见习。我国上海等城市近年来才实行医学毕业后的临床轮转培训制度,推行本科毕业生3年,硕士毕业后2年,博士毕业后1年的临床轮转培训,考核制度较严,能通过考核进入临床培训基地的学生比例较低,对能成为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要求也较高,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大有帮助。

4结语

通过对韩医教育的初步认识,反观中医,我们应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国粹,但因中医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标准还没有很好的建立,中医队伍存在的良莠不齐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的声望并束缚中医的发展。我们认为“优生源,重临床,严标准”才是中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中医教育成为真正培育理论与实践基本功均扎实的中医人才的摇篮。

作者:金永梅 张慧卿 杨延龙 苏永华 凌昌全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