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药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药临床应用

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放化疗,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放化疗治疗之后,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在开展放化疗治疗之前肝肾功能正常,血小板>100×109/L,外周白细胞>4.0×109/L。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75岁,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8~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为患者开展放化疗治疗之后,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开展EPO、G-CSF、成分输血等常规的支持治疗,并要配合开展营养支持、保肾、保肝护胃、止呕等对症治疗,若患者存在严重的毒副反应,还需要开展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方案开展治疗,方药组成为甘草6g、干姜15g、枸杞子15g、菊花15g、当归12g、鸡血藤15g、升麻10g、姜半夏10g、白术9g、茯苓12g、炒谷芽30g、炒麦芽30g、陈皮10g、女贞子15g、太子参15g、党参12g、黄芪30g,将其制成丸剂于饭后服用,3次/d。

1.3疗效判定:

在患者开展治疗期间,每隔3d检查一次血常规,对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参数变化情况予以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实施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83±17.25)×109/L、(98±11.65)g/L、(2.16±0.92)×109/L;观察组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92±15.61)×109/L、(105±10.92)g/L、(2.56±0.86)×109/L,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参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中医治疗理论中,认为恶性肿瘤与痰毒凝聚、气滞血瘀、邪气留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正气虚损等有关,放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但是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中的骨髓细胞产生一定的杀伤作用,从而导致骨髓的造血功能遭到破坏,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对化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有研究认为,化疗药是一种热毒药物,可以导致人体的正气受损,导致患者御邪力下降,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脾肾虚损、气血亏虚的现象。开展放化疗治疗之后,积极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开展治疗,白术、黄芪、党参具有益气健脾补虚的作用,苦参具有生血的作用,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参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将中医药治疗方案应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现象,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申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