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政治教学探讨(10篇)

高中政治教学探讨(10篇)

第一篇:基于问题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平时,我们学会要分析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问题难度要体现层次性,并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问题学习的始终。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学习;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是我们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过程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并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其好处是,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同时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解答思想政治学习中的问题,并由问题学习来发展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或经济生活问题,使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问题解决技能。首先,我们要了解和把握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式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基于问题学习的重点是以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问题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教师要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主导作用,不断地指导和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中去。将问题学习法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始终明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发展和训练思维。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掌握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动权。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的发现,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所在,也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我们要多设计一些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思想政治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思想政治知识思考问题的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的学习能力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让他们做到精准掌握知识要点,把握知识脉络,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比如,在教高一政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我们要求学生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了解消费的类型,让学生正确认识贷款消费。可列举最近南京、苏州等省内大城市房价暴涨的事例。对此,我们可以设计讨论题:假如你父母要去南京贷款买房,结合你家庭的实际情况,说说你的意见和看法。对于贷款消费你有何感想?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呈现了多元化、时代化的特点,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命题者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要求在高考中凸显出来。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正确解答问题。比如,在教高中经济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时,我们要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和措施,正确认识和领悟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涵。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逐渐培养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预先可以布置问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党为什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怎样加快我国的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问题难度要体现层次性

对话式、讨论式、合作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问题解决方式可以作为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于问题学习的几种方式。基于问题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把教学目标问题化,通过系统地设计一系列问题活动,创设一些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切实体现层次和梯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体现主导作用,经常给予学生指导。教师在设计训练时,在兼顾创新性和新颖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基础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还要注重学科本质问题认知。教师要善于感觉和观察,充分挖掘学生在问题学习方面的潜能,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灵动活跃,使得我们的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升。比如,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我们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同时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此我们可分层次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如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当下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通过层次性的问题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坚持创新实用的理念,力求教学高质高效。我们要倡导高效自主学习理念,紧贴教学政策与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夯实基础知识,进而提高能力。教师通过不断了解反馈,及时适当地做出纠正与探讨,以此洞察学生对一些政治概念和原理的领会与把握效果,实现教与学情感的立体碰撞。我们要创设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双赢。基于问题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要把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分析与概括、判断与推理、归纳与小结等能力贯穿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认识客观规律和发现客观规律。

五、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问题学习的始终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探索,认真指导和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和反思工作,阶段反思和过程反思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从而能够融会贯通。我们要经常和学生一起思考,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达到复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在问题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绕过思维拐点,最终能够攻破思维的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问题引领式的活动设计,会促进和推动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例如我们应该立足于生活,从实际出发,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经济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始终坚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兴趣和动力,使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总之,我们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让问题学习成为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打模式。我们要用睿智打开学子的心扉,用理性指明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之道。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持之以恒,我们基于问题学习的课题研究一定会成功的。

作者:施凯 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第二篇: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在全面实行新课改之前的高中政治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践中往往过度关注于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的有效结合,因而也就难免会导致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随着目前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应用活用案例、设疑提问、创新教学等策略来实现对学生分析、逻辑、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其知识内容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因此也就导致课堂教学显得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被动式的学习也就常常出现,但是政治课程又是作为高考科目之一,要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使之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便至关重要。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将就如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具体的策略方法。

一、活用案例,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能够对具体事物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是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之一,对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析工作,来促使学生能够逐步的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能够切实了解到认识道理的过程。例如,在教授《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对学生列举部分日常生活之中所普遍存在的事件,以促使学生可将抽象性的理论性知识内容能够同具体实际相联系,达到对知识内容的具象化。近年来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摔倒老人讹诈路人的情况被大量报道,对此教师可搜集近年来所出现的各类相关新闻报道事件,与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并就其中所存在的文化因素展开具体的分析,同时再引用一些正面报道,展开正反两面的分析,指出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然这一传统文化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挑战危机,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分析的思维能力。此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若遭遇此类事件时到底应不应当伸出援手?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认为不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应当予以帮助,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有一名同学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在遭遇具体事件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若周围有成年人应向他们求助,并及时报警;若周围没有可求助的成年人,同时老人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则必须伸出援手”。此名同学在发言后,其观点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通过对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入探讨,有效的实现了对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设疑提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设置适当的疑难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日常教学活动均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对此,通过设立相关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确保学生理解了疑难问题,同时及时寻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在通过设置安排合适的具体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最终促成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够紧密结合具体课程,利用问题难度的不断升级,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开发与提升,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成就感,并且还可感悟到政治学习所带来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生活处处有哲学》一课之时,笔者在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提出了以下两项问题:“有同学知道哲学道理都有哪些吗?”“而哪些生活现象当中同时蕴含有哲学呢?”,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们便开始在大脑中搜索相关的记忆,还有部分学生进行局部范围的讨论,一些学习小组也在开始将所提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记录,由此也就促使学生对哲学理论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增强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密切关注,成为了一个个生活有心人,进而也便能够给予今后相关课程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提出适当的学习问题不但可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有效的调动起来,并且还可就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处理来加深学生的思考,使所学知识对学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对学生开展思维能力培养工作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而要促进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则首先应当利用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创新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以往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对所学知识的被动接受地位,学习积极性较差。对此,教师应当依据所教授的具体内容与学生个性特点,来革新课堂教学方式,给予课堂教学工作注入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教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之时,可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在课程开始前可选出8名学生,分为两个辩论队,并给出辩题“信用卡消费是否正确?”正反方就自身所持观点在辩论开始前广泛搜集资料。在课堂辩论环节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同学甚至也自主展开了辩论探讨。借助于此种教学形式的应用,学生在创新性教学方面,个人主体地位发生了转变,随着辩论过程的持续进行,辩论深度的不断深入,在学生的个人思维观念当中也慢慢产生出了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利用创新教学形式,不但可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结束语在高中教育阶段,政治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要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便应当采取活用案例、设疑提问、创新教学等具有浓厚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使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并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永中,吴新芳.让思维之花盛开在政治课堂——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思维的亮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35).

[2]李昌明.基于学生发展的构建高中政治创智课堂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A1).

作者:刘琴凤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一中

第三篇: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方略

摘要:校园问题背后是价值观问题。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思想政治课堂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增强价值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从价值认知转变为价值信念和价值行为;通过对话-互动提高学生价值认知的水平和价值选择能力;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力,提升价值转化效能。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高中生;政治课堂

所谓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调节、动力作用。不成熟的价值观会导致心理免疫力低下、心理承受力脆弱,错位的价值观让人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笔者认为,校园欺凌、考试作弊等校园问题的背后是价值观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正在完成对“我是谁”的认识与建构,因此,这个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生活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堂应该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根据价值观教育的特征、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设计,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价值观。

1创设情境,增强价值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信念是价值认识和价值情感的结晶。价值情感是实现价值认知向价值行为转化的重要条件。反观我们的教育,往往存在着重理性知识传授,轻感性体验内化的现象。似乎只要传授的相关知识是正确的,就一定会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实践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的价值行为都离不开情感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价值情感体验。人的情感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价值情感体验,以实现培养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创设有效的情境,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比如,“叙利亚5岁男童空袭中死里逃生他的眼神刺痛了世界”的视频,会增强学生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珍爱之情;“疫苗之殇”的情境会让他们在心中憎恨伪劣商品及违法行为,增强对诚信和规则的渴求意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情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成功背后的故事又让民族精神走进他们心里等等。鲜活的情境让学生情动于中,使价值认同、价值肯定的情感反复出现和体验,在内心巩固下来,成为价值行为的推动力,实现价值认知到牢固的价值信念的转变。

2对话—互动,提高价值认知水平

价值观教学更适宜以开放对话的模式进行,主要基于高中生的特点和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机制。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追求平等、自由,寻找人生意义感和存在感,反感甚至对抗成人的空洞说教。互动对话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推理、理解、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并被个体内化。对话的内容要源于生活。高中生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丰富多彩的时尚生活尽收眼底,迅速变化的节奏紧追紧赶,微博、微信与他们不可分割。纷繁复杂的生活给了他们开阔的视野,多元的价值观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惑、质疑、茫然、混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道德认识的变化乃是人们遭遇道德上的冲突引起的。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对话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互动对话。比如:在学习“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节时,笔者设计了辩论课,辩题是:经济发展要注重公平/经济发展要注重效率。在辩论中,学生们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自己的价值判断(注重公平/注重效率的重要性),也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批判(忽视公平/忽视效率的危害),他们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也重构了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价值观:在经济建设中,应该把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发挥它们内含的优势和长处。

3发挥教师的引导力,提升价值转化效能

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由于成长的背景、生活的环境、知识水平、利益等不同,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自然不同。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民主、平等、自由、尊重的原则。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各种刺激无处不在的时代,缺乏经验的学生需要成人的引导,需要明确的思想方向,需要正面生活经验构成的正能量。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当学生固执于自己的错误认识时,以曾经的经验、真实的事例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当他觉得“新的证据和理由胜过他一直以来的所有理由和证据,他就会弃暗投明,轻装上阵”;当学生出现思维上的漏洞和盲区时,用苏格拉底式的设问、反问、追问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重新选择;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教师要巧妙地搭设台阶助他到达彼岸;当学生浮于感性认识时,要诱导学生把对价值观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内心体验,以达到情理相通、知行互动。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坚决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我说你听,我讲你服的说教。实践证明,奉送真理只能导致课堂的沉默。二是反对忽视引导,陷入价值相对主义的藩篱。首先,价值观多元化不等于价值观没有对错。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是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没有教师的引导,会使尚在困惑中的学生迷惘,不知何去何从,导致学生错失重构价值体系和进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南出版社,2001.

[2]AnitaWoolfolk.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朱小蔓,刘巧利.尊重价值观学习特性——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3).

[4]石海兵.论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12).

作者:张志湘

第四篇: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漫画;应用;意义;建议

一、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这是因为高中政治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感性思维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在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觉非常吃力,而漫画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解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由于政治课理论性较强,难免会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一些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具有抵触情绪,加之有些教师也难以把握教学的切入点,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漫画可以有效增强政治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形象展示深奥的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诸多政治学原理和知识,理解难度较大,然而通过漫画可以将这些难以理解的原理进一步直观化,让学生能更加轻松地理解、学习。同时,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而推动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

3.促进政治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漫画具有图文并茂、便于理解的特点,对于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有助于政治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漫画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可以更直接地表达观点,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漫画的措施建议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发挥漫画的积极作用,需要教师结合政治教学的现状,加强教学方式创新,合理运用漫画这一教学手段。

1.漫画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学以致用是当代教育提倡的一种重要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漫画教学手段,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加强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漫画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政治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充实政治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政治学习成绩的提高。当然,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政治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漫画与政治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漫画,可以有效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热情,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过于重视漫画的娱乐功能,要注意加强漫画内容与政治理论知识的结合,不能喧宾夺主,忽视了漫画教学的政治性。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漫画也要注意贴近理论知识,关注社会热点中所反映的政治理论。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漫画需要结合政治教学目标,以政治理论知识为载体合理开展漫画教学活动,结合政治教材理论知识合理选择漫画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高中生在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借助漫画,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国情,增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漫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运用漫画这一教学形式需要结合课堂具体情况。一节政治课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课堂导入,所以,加强漫画与政治课堂教学的结合,首先,需要加强漫画与课堂导入的结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应用漫画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效果。同时,运用漫画,还能够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通过漫画引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融入政治理论的学习过程。其次,在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用漫画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政治理论教学的难度,通过漫画的应用可以让政治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和形象,进而让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漫画,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永贵 单位:武威市第五中学

第五篇: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检测

【摘要】有效检测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实施“题海战术”,加大学生负担的无效、低效检测现象,如何进行有效检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有效检测可以是多维度的,笔者主要探讨的是课前检测、课堂检测和课后检测。课前检测是温习旧知以了解学情的策略;课堂检测是巩固新知,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课后检测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有效检测

有效检测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实施“题海战术”,加大学生负担的无效、低效检测现象,如何进行有效检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有效检测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学生自测,也可以正规闭卷考试。在这里笔者结合我校分层次教学实践和自身教学实际,主要就新课教学的不同环节来探讨以下几种形式的检测。

一、课前检测:了解学情

我所在的校正在实施分层次教学,其中高二年级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次为普通班,B层次为重点班,其他为A层次班。我带的两个班都属于A层次,这个层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针对这一情况,我通常在刚上课的5分钟的时间内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问以检测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压力就是动力,任务驱使总比没有任务或者轻描淡写的布置任务的效果好的多。复习提问就是任务,有了这个任务,才能驱使学生主动复习。问题设计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因而,教师设计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能激发学生兴趣。具体说来,提问的内容主要是上一堂课的内容,也可以将某些知识点结合时政热点的进行适当的拓展;提问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但要进行循环,一个学期下来,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问时要让所有学生合上课本,被提问同学如果回答有误差,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或更正,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通过复习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情,以便课下帮助学生补缺补差;另一方面可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感能激发人的潜能。课堂上学生有了适度的紧张感,上课时就会认真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紧张度的方法有很多,当堂检测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听课的效率也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学生会出现“走神”的现象。所以,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可以在重难点问题讲授之后以提问的方式进行随堂检测,也可以在课堂小结后集中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上课时的紧张度,激发学习潜能。通过课堂检测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及时纠正,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课堂检测的结果也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听课效率、学习成果和调整课堂紧张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当然,检测习题的设置非常重要,从量上看,一定要少而精;从内容上看,既要兼顾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过关与巩固,又要关注难点知识的突破,还要考虑到易错点和学生易遗漏的知识盲点。既要巩固知识,训练双基,又要适当延伸,拓展课外,提升能力;从题型上看,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设计要合理,由于时间有限,主观题不易太多,且材料叙述要精练;从检测方式上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一点一例的训练,也可以在当堂的新课上完后再进行限时训练。总之,题目设置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层次性,材料选取要典型且具有时代性。另外,当堂检测之后还要当堂评讲,尤其是主观题,要在评讲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训练有效,才能有助于知识的识记、巩固和应用,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课后检测:查漏补缺

1.尝试记忆的听写

课堂上许多老师讲解后,多以为学生能理解,又继续“新的内容”,结果是:许多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说就不全面,一做就不完整,这表明学生暂时理解了的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尝试记忆是让学生在记忆初期脱离书本,摆脱依赖,增强记忆效果的一种方法。尝试记忆的默写是尝试记忆的延伸,是检验记忆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暴露记忆问题的抓手。尝试记忆的听写,是学生不断利用自己的记忆能力再现记忆效果的书面形式,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整合复习内容,夯实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听写暴露记忆中的问题(记忆不完整、书写马虎、错别字等),强化记忆重点,完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我通常在一课内容上完后,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限时听写训练。听写内容一般是按《考试说明》上的考点来设置单一角度考查的简答题,有时也会根据需要设置成多角度考查的论述题。例如,在《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结束后的听写训练中,我设置了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剖析。开始听写前,我要求学生将听写本拿出来,将课本和有关的复习资料都收下去,真正进入状态。听写训练实施以来,我一直坚持自己一一批改,做好典型错例记录,而且还打上分数,一一登记在册。虽然有些辛苦,但是这样可以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便于对症下药。一以贯之,能促使学生及时复习,引导学生凝神定气,进入课堂“致静”的学习状态,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至关重要。

2.课后同步自测

在每节课后,要求学生利用自习时间进行同步自测,以巩固当天学习内容。自测题型除了常规的单选题和材料题,还可以是填空题。利用填空题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扫除盲点,利用十个左右的单选题和一道主观题进行答题速度、规范性以及答题技巧的训练。自测完成后,学生自己可以参阅参考答案,如有疑问,可个别咨询老师,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应统一讲解,及时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3.单元检测

每课或每单元内容教授完后,紧扣本课或本单元重点内容亲自命制检测试题,并及时批阅讲评。试题难易要适中,难中易要合理搭配,针对A层次班的学生情况,应以基础题为主,适当拔高,但不易过难。评讲试卷时,要根据典型错例的书面记载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对于典型错例中易犯错误的重点例子要着重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检测情况适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改进自己的教学。之所以要将检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因为人的遗忘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早在十九世纪后期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根据这条遗忘曲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习新知后时间间隔20分钟保存量为58.2%;时间间隔1小时保存量为44.2%;时间间隔8小时保存量为35.8%;时间间隔1天保存量为33.7%;时间间隔2天保存量为27.8%;时间间隔6天保存量为25.4%;时间间隔31天保存量为21.1%。由此可见,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教师在结束新课前,留出时间进行课堂检测以帮助学生及时回忆、复习、反馈、补偿则效果最佳;在学习新知8小时后,应通过自主检测(先填空以熟悉课本,再进行限时训练)复习补偿;在1天后即第二天新课之前进行课前检测以温故知新;两天后利用自习时间进行听写训练可以补偿记忆;一周左右进行单元检测则可以进一步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检测是为了了解学情、巩固新知和及时的查漏补缺,而不应成为教师批评学生的借口。挫伤学生积极性的检测一定不是有效检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待效应”。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罗森塔尔效应”就是说明这样的道理。学生并非都是天才,老师应该通过激励信心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生在经常受到激励鼓舞后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肯定学生,不轻易对学生说“不”。“不”意味着一种否定,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课前检测的复习提问和课堂检测的提问时,我经常会对学生说“请×××同学与我们分享一下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这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同学”“请×××同学谈谈你的真知灼见”等等;而对学生的回答我最常用的评语就是“很棒”“很好”“很不错”“有见地”等;即便回答错误,我也会说“这次准备不充分,下次再接再厉”“与正确答案有点差距,请坐下来再好好想想”等,很少对学生全盘否定。每次听写检测和单元检测后,对于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我都会及时表扬,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则多加鼓励。这种做法包含着一种期待的色彩,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取得进步。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以上这些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记录下来,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铮《心理学教程》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5年8月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版2003年11月

[3]邱勋蕃新课程课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15)

[4]赵再锋试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

作者:杨冬翠 单位:安徽省宁国中学

第六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课堂教学工作是教与学协调一致、互相合作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有效互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工作中蕴含了大量的理论性知识内容,且专业性的概念语言相对偏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显得有些吃力。对此,教师应当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合理、适当的应用好语言艺术,可有效增强政治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本文将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人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方式。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则可借助于教学语言来实现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情感,以及启发学生的思维。通常来说,受制于教师自身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所展示出的个人语言艺术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或表现为风趣幽默、或表现为逻辑严谨、或表现为通俗易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知识本身较为枯燥无趣,而要想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便应当注重一定的教学语言艺术,以促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据此,下文将以高中政治课堂为例,就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展开具体的阐述。

1教学语言应加强科学性、规范性

思想政治课程的日常课堂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相关的专业性概念语言也偏多,要加强对概念及理论内容的准确表述,力争做到精准无误,严禁出现含混不清的情况,这是语言科学性的核心要求。对此也就需要广大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就必须要针对各个知识点内容进行精确、详细的讲解。例如:在讲授关于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此两者在整体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等有关问题内容之时,首先必须要确保此两者所处的市场地位是完全平等一致的,均需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要求,均需要在法律条款的限制性规定基础之上进行公平竞争;然而此两者在我国的基础经济制度当中的地位及作用价值却并不完全相等,公有制经济体制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基础性经济制度,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在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就必须要加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以促使学生能够明确此两者的市场地位以及各自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据的地位,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此二者的差异性。

2教学语言应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借助于声音的大小及语言速度的变化,来提高语言的表现能力与吸引力,以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牢牢的吸引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由被动性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性的掌握知识,同时还可积极的融入进课堂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发现自身所存在的学习问题,并通过思考、讨论与提问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货币概念内容之时,依据理论概念我们了解到“货币是由商品所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向学生讲解这一概念内容之时,教师应当于“固定”、“一般等价物”、“商品”这三处位置刻意的提高音量,减缓语速,以重点突出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注意到这些内容,并由此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如为什么是“固定充当?”,又或是“什么事一般等价物?”等问题,对此学生可结合相关的理论概念内容,同时再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向教师提问,进而清楚、确切的掌握“固定”概念所具备的双重性内涵,一方面通常采用金银等物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另一方面一般等价物也被固定在了金银之上,进而学生也便能够准确的掌握货币和商品,以及一般等价物这三方面之间的相关性。

3教学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由于理论概念性较强,学习起来没有具体的目标对象,课堂教学常常会显得较为枯燥乏味,课本上的知识点内容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若要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注意力,就必须要确保语言的生动、形象,方可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方便的理解与掌握,学习起来相对也会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其学习主动性也将会被有效的调动起来。例如:在讲授《政治常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学要求需要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以及基础理论,掌握有关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民主与专政、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对此教师便应当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点内容,还可利用古诗词等编制出绕口令等形式,来促使学生更加方便、快速的掌握相关的概念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广泛的应用社会生活中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来导入到知识概念教学活动中,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展开思考。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内容时,便可采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来导入到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哲学本身就蕴含于社会生活当中。采用生动形象的艺术性语言形式,可以促使枯燥无趣的政治理论能够被具象化、形象化,可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巩固。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言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对语言艺术的合理应用,只有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规范方可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显著提升。并且还可借此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有效激发,促使学生能够借助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来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进而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程莉.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软件:电子版,2016(4).

[2]林伦学.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中学,2015(1):209-209.

[3]孙淼.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薛涛.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12-213.

作者:张娟 单位:山西省新绛县第二中学

第七篇:微课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愈为广泛,但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研究及应用都较少。因此笔者拟归纳总结微课程在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中的应用研究,为微课程在高中政治教学研究领域提供借鉴和展望。

关键词:微课程;《生活与哲学》;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微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三种称呼,研究的方向、角度、定义各有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1960年,微型课程即Mini-course的概念被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的研究人员首先提出,这种课程由一系列半独立的课程单元或者短期课程所组成。1993年,美国北衣阿华大学化学教师McGrew发表文章A60-secondcourseinOrganicChemistry,这是微课程的雏形。这一课程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引入美国的课程改革。1998年,微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依托信息技术实施学科教育的理论模型,这主要以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TheMaster-planforITinEducation(资讯科技教育总计划)”为代表。在这一计划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相关设备以及向学生普及新的学习策略的素质,该计划目标定位于培训教师自主构建30分钟至一小时的微型课程(Micro-lesson),这种微型课程基于信息技术,同时用于教师讲授特定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容量小、分属多门课程的教学材料、教学单元。进入21世纪,美国学者DavidPenrose在2008年首创了被称之为“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即Micro-lecture,这也是微课程概念的最早起源。他认为“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时长约5-8分钟,主题鲜明简洁,学生可以运用网络工具随时使用这些学习资源”。在他的理论中,微课程被称之为KnowledgeBurst。他同时提出,如果能够获得相应的作业、资源、讨论的支持,微课程就能够获得与传统授课模式相同的效果。从国外微课程出现的趋势来看,微课是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碎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的必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教育品质的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总之,国外微课程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对国内微课程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学者爱陶最先开始了对微课程的相关研究。他于1985年1月在《教育科研通讯》上发表《什么叫微型课程》。但随后的二十几年里,对微课程的研究几乎是没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探索,人们开始关注微课程。目前,我国对于微课程研究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是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城市进行微课程教学实践,而且微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也几乎处于起步阶段,微课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微课的应用和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从理论上来看,国内关于“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的代表性理论如下:普遍认为胡铁生发表《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的文章,率先提出“微课”,开启了中国微课化的历程。他认为微课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而“微课程”则不仅包括相关的课程资源,还应该涵盖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是指,特定学科知识的教形式。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的定义更为简明,他提出,微课程的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展现出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短时间、小容量的方式集中说明一个小问题或者一个小知识点。国内微课程的领航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认为,微课程是一种网络在线的教学视频文件,5分钟左右用的长度,不包含解说,文字组成部分包括有文字(300字左右)、音乐和图像,这是一种新的介于传统的文本和电影之间的阅读方式,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音乐根据内容,以轻音乐为主,画面干净简洁。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给微课的定义是,它的教学目标是阐释解决某一知识点,目的是满足学习或教学应用,表型形式是以“短小精悍“为特征的在线视频。从实践来看:在胡铁生等人的推动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微课比赛活动,微课实践应用工作迅速开展,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探索。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微课”参赛作品;2010年11月8日,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在辖区8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启动“基础教育电子书包”项目,该项目是贯通教师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教学测试、作业评价五个环节的网络教育平台,资源是基于网络学习资源,载体则是各种移动信息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是微课的一种新形式;2012年11月,教育部启动“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至2013年8月结束,大赛征集到的参赛作品内容丰富,尤其突出了对深化高效课堂建设的思考;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启动了“凤凰微课”项目,同时还设计和开发了可支持微软WIN8版、苹果版、安卓版的移动微课学习资源。2014年3月开始,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的高校师生参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开展关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与此同时,微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也逐步建立完善起来,其中的优秀代表有:“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展播平台”、“中国微课网”、“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国家开放大学”等。在微课实践的推动下,微课研究的数量迅速增多,以微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自2011年1月年至2013年12月的微课论文有199篇,从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的微课论文有7345篇。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微课程的理论、设计、开发具体应用、管理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笔者在百度搜索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分别得到了约18700000、718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微课”、“微课程”等也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截止到2016年4月底)但是由于政治课的特殊性,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微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对其应用研究仅限于一些硕博论文。因此,微课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需要专家及一线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此推动解决和完善政治教学中的不足。

3研究展望

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充满说教气息,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的有效性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面临很大挑战。同时,大班额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并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存在困难。加之教育部目前在进行高考改革的试点和推广工作,高中思想政治在未来将以一门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根据浙江省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17年在浙江招生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少的是政治,涉及设限专业(类)的13%。这一现状必将给高中政治课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便可发挥其优势。系统地研究和探索微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将为微课程在高中政治教学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重大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新.基于高校微课教学的微视频开发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46-48.

[2]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5]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6]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作者:安小婷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八篇: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探索

[摘要]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近年来对于教学的方法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阐述了任务驱动法的理论概述,并对任务驱动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法;课堂气氛;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素质教学中,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书本中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更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对于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采用任务驱动法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对任务驱动法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任务驱动法的理论概述

所谓的任务驱动指的是以任务为主线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理论穿插在任务之中,在任务学习的带动下,使得学生能够评估自己的能力,进而再一次地确定学习任务。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能够改变以往政治教学中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政治教学中可以从情境创设、任务确定、执行任务、完成任务以及评价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情境创设

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高中政治学科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是四块必修的知识模块,教师要根据所学的具体内容寻找情境创设的素材。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该知识点紧密相连的情境。教师可以将该体制比喻成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用大拇指、无名指等进行命名,然后再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生活知识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分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情景,并且参与到情景环境的教学之中。

2.确定任务

任务的确定是任务驱动法在应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学习的具体内容,确定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求学生在明确任务之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找出答案。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考查教师制定任务的能力,要求所制定出的任务要有针对性、实践性。例如,在学习宏观调控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制定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任务系列,让学生依次来完成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在依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宏观调控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知。

3.执行任务

创设完情境、确定好任务后,最重要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角色,自身只是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而学生要充当教学的主体,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4.任务的完成

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一个学生乃至每一组的学生的任务完成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能够使得思维能力得以拓展,知识点得到补充,同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习的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

5.公正合理的评价

合理地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对于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质量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遵循少批评多鼓励的原则。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鼓励中指出学生的不足,在批评时要肯定学生的进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无论是对政治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任务驱动法本身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再加之相关领域对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入程度,因此不利于实际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的多个角度,从任务驱动法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使任务驱动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

作者:仝德军 单位:江苏宿迁市青华中学

第九篇: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教师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更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及时转变角色,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全面实施政治教学素质教育,以学生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价值取向,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政治;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注重这一理念在教学当中的运用。高中政治课程起着对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指导作用,更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改变以往教学观念,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浅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知观念

纵观高中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认知不够,也与教师没有找对方法积极的推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认为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强记一些知识点,也能应付考试,不必浪费平日的时间再学习巩固。而有些教师也觉得没有太多要讲解的内容,也就放任学生如此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就违背了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目的。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要利用政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树立学生的人生正确观念,只有人生观念树立正确了,培养的学生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希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从思想上转变学生认知观念,积极的投入政治学习中,让学生认知到,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分数,分数的高低不代表素质的水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素质性人才。让学生要认识清楚这一思想,积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努力借助政治课程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学生有自己的意识和思想,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刻的认知学习政治课程的意义所在,应该摒弃以往的依赖书本教学的单一模式,借助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挖掘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己去搜集相关课程的知识素材,拿到课堂上给大家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对时刻发生的社会想象要善于挖掘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找寻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合教材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也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精心重组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进步的一大特点,每个学生因为各个方面的因素会存在很大差异,一个模式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也需求多样化,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人才。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全面促进他们的发展。教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提前搜集相关材料,从预习中提炼出问题,拿到课堂上给教师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是说放手就不管了,教师就轻松了,相反,更要求教师的提高教学素质,要求教师更有亲和力,走进学生,给学生多沟通交流,分享学生学习中的乐趣,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的难题。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引导教学,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中,敏锐的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大力开发潜能,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教师还应该时常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正确对待学习,不要求和第一名比,可以制定计划,跟每个时段的自己比,只要自己进步了,就是成功的,消除学生的学习烦躁情绪和压力,从思想上正确对待自己,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

四、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都不尽相同,这也要求教师要实时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学习的氛围。主要以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以互动的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才能碰发出灵感。既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也能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于难点重点,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简化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比较便捷的掌握知识点,这种方式既能引起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应该利用实时政治,鼓励学生多看报纸,新闻,多观察社会动态,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去解释社会现象,自己有哪些感受和看法,需要做哪些方面改进,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做哪方面的努力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等等,以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拓展思维,积极思考,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在已知的层面上,找不同的看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学是学生生涯中重要的学习课程,起到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作用,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起到积极的思想指导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栋梁之才的作用。其教育意义的重大给广大高中政治教师提了教学警醒,要抛弃以往的追求高分低能低素养的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为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素养,更新教学方法,让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聂振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2]蒋廷春.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6)

[3]朱月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思考[J].科技信息.2009(12)

作者:孙勇刚 单位:邳州市第四中学

第十篇:高中政治教学中做到“生活化”

摘要:改版后的高中政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客观上要把教材研究透,能和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以此让学生更加直观,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增强学生学政治的兴趣。高中政治生活化能够为学生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内心感悟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所交集。笔者通过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对高中政治教学做到“生活化”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政治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究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也需要作出一点的改变,以适应当前教材的改版以及社会的发展。高中政治教学应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以及对待事情的态度上多下功夫,注意通过将课内知识引入到课外,让其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一线教职员工,我认为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而不单单是教给学生“死知识”,让学生自己从内心上认识到学习政治的重要性,从而喜欢上政治这门学科,体会政治中的魅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让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易于完成。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对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技能。

政治教学要想提升效果,就必然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更好的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加强理解。在生活化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说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看法。因为现在的高中生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能够通过电脑、电视、手机学到更多的东西,相对来说,思维也更加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自身的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做到师强于弟子,只有教师懂的多,能和学生探讨的话题就多,就更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另外,教师的技能增强,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于公于私,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是客观上的需求。

2生活化教学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更需要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毕竟他们是同龄人,相互之间的探讨研究也容易理解,不至于教师在语言的沟通上出现代沟。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多设置小组合作或者是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怎么看待金钱”“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章节,这些都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也最能激发学生谈论的话题,让学生的思想相互交流互换,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相互交流合作,让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内含具有更深刻的理解。

3生活化教学方式要开放,多运用生活中的素材。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包含的知识面广,涉及到的问题繁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教授政治知识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在课堂外也要引导学生学习。

3.1多鼓励学生看时事新闻,将所学知识和国家政策相联系

高中政治所包含的内容有些和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加上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出现厌学政治的情绪。而有部分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采用最笨的方法——死记硬背,但这只是应付考试,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没有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怎么改变这样的局面是教学的当务之急。这些不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时事新闻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深层次的理解,对国家政策的实施能有个明确的认知,时事新闻既让学生对国家大事有所了解,同时,更是让学生把政治知识和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相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论联系了实际,也提高了学习政治的兴趣。

3.2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会遇到种种问题,政治学科教会我们如何一种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遇到需要法律解决的事情,一些被侵权的事情,这些都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另外,学好高中政治不仅要有优秀的教师去讲解,更要把社会和家庭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好的政治教师能切实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他们的熟悉的方式把课程“生活化”,让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好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潜在动力。

4结语

生活化教学让高中政治不再单调乏味,也更易学生接受,教师要根据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生活化教学体验更深,以此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芹,左亦珊,曹春晋.高中思想政治实行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14(04):155-157+160.

[2]徐晓艳.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136.

[3]梁秋.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03):202-203.

作者:邱小荣 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