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混龄教育范文

混龄教育全文(5篇)

混龄教育

第1篇:混龄教育范文

【关键词】混龄教育;学前教育;改革;意义

混龄教育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重要的教育模式,其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并且对幼儿的社会品质、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更加符合幼儿的发育和成长规律,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1混龄教育概述

学前混龄教育主要是将不同年龄的幼儿混编在一起,实现幼儿之间相互模仿和合作的教育形式。在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2016年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独生子女依然是当前家庭的主旋律。因此,很多幼儿园逐渐推行混龄教育的方式,希望采用以大带小的教育形式,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当前,我国幼儿园在混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对学前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2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2.1促进幼儿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可以引发相互模仿和合作。一些年龄较小的幼儿喜欢玩耍,认知能力较差,不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是通过与大龄幼儿的玩耍与模仿,可以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混龄教育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当前,混龄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年龄太小,怕被大龄的幼儿欺负,或者担心经常和年龄小的孩子在一起玩,影响大龄孩子的发展等。但是通过相关研究和分析,大龄幼儿在面对小龄幼儿的时候,会以姐姐或者哥哥的身份主动照顾他们,自动的维护小龄幼儿,向他们传授一些积极的行为。在赢得他们尊重的同时,提高大龄幼儿的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整理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特别针对一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环境优异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混龄教育,并且对大龄幼儿和小龄幼儿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开展分层指导,提高所有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2.2创新教育形式

我国学前教育的传统形式是按照孩子的年龄分班,每个班级的孩子年龄相仿,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其弊端慢慢显现,不能充分满足独生子女幼儿的跨年龄沟通需求。采取混龄教育,每个班级的幼儿年龄不同,在尊重幼儿差异性的同时,可以满足幼儿的沟通需求,并且强化学前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当前,我国一些公立幼儿园较多,每个班级的幼儿数量基本在40人左右,并且按照年龄进行分班,采取混龄教育,虽然班级人数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可以方便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的跨年龄沟通需求,促进所有幼儿的共同发展。

3优化混龄教育的相关对策

3.1加强推广实践

当前,在国外的学前教育中,混龄教育已经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混龄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教育行业一定要加强推广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且设置教育试点,根据幼儿园的经济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差异,有选择的开展混龄教育。针对一些公立幼儿园,其师资力量以及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幼儿数量也比较多。因此,可以适当的开展混龄教育,结合幼儿园自身实际,定期的开展相关活动,并且根据教育效果适当的延长混龄教育时间。

3.2健全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传统的学前教育体系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和家长与混龄教育尚不认同,相关制度和规范没有完善。因此,国家一定要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体系,综合考虑制约混龄教育实施的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制度,进而为混龄教育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3.3转变家长观念

混龄教育将不同年龄的孩子分在一个班级,很多家长对于混龄教育存在误解,并且对混龄教育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怕自己的孩子年龄小受到欺负,或者年龄大而影响发展。因此,想要实现混龄教育的推广,一定要转变和更新家长的观念,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幼儿园要通过开放日、联系手册、幼儿园观摩、工作栏、亲子活动以及家长会等活动,加深家长对混龄教育的了解,并且支持混龄教育,参与到班级的教学中,给予幼儿园工作以支持,进而对混龄教育树立信心。

3.4强化教师团队

在学前教育中,幼师是开展教育的主体,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混龄教育对幼师的要求也更高,幼师不仅要掌握和了解所有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开展分层教育,进而保证所有幼儿的品质与个性共同发展。幼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而满足混龄教育的需求。

4结语

总而言之,混龄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关键理念,同时也是幼儿教育创新的要求。新时期下,我国教育部门一定要充分重视混龄教育的实践与推广,并且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建设幼儿园实施,提高幼师团队的教学水平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偲.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151-152.

[2]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02):40-43.

第2篇:混龄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新课程标准改革不仅影响到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高中、高校,还影响到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中,想要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园领导和教师应当采取积极的班级管理有效策略,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农村幼儿园面临的情况比城市幼儿园更加复杂,教师数量不足,缺少必要的学前教育硬件基础。在混龄班级中,教师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应用更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农村幼儿园班级现状分析

相比较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存在硬件、软件上的不足和缺失,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和幼儿培养。首先硬件方面:农村幼儿园存在较为严重的空间问题,大多数幼儿园缺少独立的教学区,教学空间比较拥挤,内部采光、通风效果有限;农村幼儿园比较缺乏教具设施,存在桌椅板凳高度不合适、床铺数量不足、家具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农村幼儿园在玩具上也有较大的缺口,可操作的玩具材料数量少、安全程度不过关、卫生程度难以得到保证;农村幼儿园中幼儿对班级环境创设的参与度不高,班级环境与幼儿的适应性有限。其次软件方面:幼儿教师数量存在缺口,一名幼儿教师需要面对数量很多的幼儿,存在对幼儿照顾不到位的情况;一个班级内存在多个年龄的幼儿,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幼儿展开班级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

二、新课程下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1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

幼儿刚刚脱离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教师想要与幼儿有效互动,更加顺利地与幼儿熟悉起来,就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指与幼儿家庭相似的环境,教师需要承担起父亲、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模仿模板和引导力量,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奠定基础。农村地区存在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从小被祖父辈养大,与父母的接触频率低、接触时间短,对父母亲的关爱有更高的渴望程度。早上入园时,教师应与幼儿微笑问好,用礼貌的问好和文明的用词来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意识,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为培养幼儿的德育教育奠定基础。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好适宜的学习生活班级环境,比如将幼儿的爸爸妈妈照片贴在班级墙壁上,让这些照片能够成为安抚幼儿情绪的环境因素,为幼儿打造更温馨、安心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助于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身心成长。教师还要为幼儿设置严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幼儿感受到规则、制度的重要性,给予幼儿成长过程中必要的“父亲”严格;有限度的宽容幼儿所犯下的错误,让幼儿了解到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改正错误或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给予幼儿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母亲”慈爱。为了让幼儿能够记住并掌握班级管理制度,将园内的一些日常规编写为各种儿歌,让幼儿能够根据儿歌内容记住各种班级规定,比如关于排队进出校园的儿歌,“你在前,我在后,一个跟好一个,整整齐齐排队走”等,这样幼儿能够更轻松地记住教师提出的要求。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园教育教学目的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是辅助幼儿成长的关键步骤。农村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受到来自祖父母的溺爱,往往不具备必要的自理能力,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自理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自己穿鞋、穿衣、如厕、使用筷子和勺子、叠衣服、叠被子、整理玩具等方面的能力。从易到难,小班、中班、大班幼儿需要的自理能力培养程度不同,农村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培养和要求,让幼儿具备必要的自理能力。在幼儿园混龄班级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幼儿的针对性培养,万不可对所有年龄段幼儿进行“一刀切”式的管理,避免让幼儿感到过难或过易,提高对幼儿的培养质量和效率。

3利用农村优势打造幼儿园班级管理

在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弱势,比如硬件条件差、教师数量少、幼儿混龄、教具和玩具缺口大等。同时,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很多教具、玩具材料都能够就地获取,幼儿拥有更自然、更具探索价值的生活大环境。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尽量多地利用农村当地的优势,为幼儿营造更舒适、温馨、安心的成长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将幼儿园周围的大山、树林、河流作为观察对象,为这些看似静态实则不断变化的景物为目标创作美术作品;或将生活中常见的家禽、家畜作为观察对象,了解生活常用词汇,锻炼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用落叶、花朵、麦秆、废旧纸张等材料自制教具或玩具,带领幼儿利用沙土、水、废旧木料、废旧轮胎改造户外活动场地,为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供基础和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歌、山歌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让幼儿的成长中有音乐的参与。农村幼儿园具备自己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不是用金钱去创造的,就地取材是农村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应对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好方法。

4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农村幼儿园受到幼儿家庭住址与园区距离的限制,有时会考虑建设成为寄宿制的幼儿园。但无论是否为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教师都应当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动态和成长情况,加强幼儿与家长的联系频率,避免幼儿对家长过于陌生。农村幼儿园教师可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获取家长的信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管理幼儿的生活、学习能力成长。如果幼儿教师不与幼儿家长做好沟通,很有可能教师在园内用几天、十几天培养起来的自理能力,在家内一两天的生活就能够将其迅速破坏掉,幼儿的自理能力始终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5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第3篇:混龄教育范文

关键词: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幼儿

我们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实践始于1982年,第十个五年计划起,我园依托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9年的研究实践,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该课程荣获2018年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大连市一等奖。

一、探索与研究历程

1.摸索阶段(1982年-2000年)。初步摸索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内容及教育规律。"十五"之前,幼儿园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8年的实践探索,如编写了大量足球游戏、儿歌、歌曲,故事、教案,举办足球联赛,请球星来园交流等,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实践经验基础。2.初探阶段(2001年-2005年)。验证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可行性并构建课程雏形。"十五"期间,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足球队为实验组,邀请运动生理专家及足球教育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了幼儿足球训练及普及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方法。在验证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可行性的同时,探索出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完成了省级规划课题,出版了全国首个幼儿足球专著《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的雏形。3.充实阶段(2006年-2010年)。丰富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发设计出系统化的混龄幼儿足球队全年训练方案,首创了五大领域足球启蒙教育普及课程,使其从原本单一的体育健康活动发展为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将“环境”资源引人到课程体系中,通过创设丰富的足球物质环境,吸引幼儿去关注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同时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推进阶段(2011年-2015年)。推进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建构并尝试推广。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融合,研发了幼儿足球游戏课程;发掘足球启蒙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作用,探索出以足球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指导策略;探索出园所交流、送教活动、足球幼小衔接等多种有效的区域互动途径。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区域互动研究》及两项市级规划课题。5.完善阶段(2016年至今)。梳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并推广课程。在完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理论,并对前期研究和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形成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出版了《幼儿足球启蒙课程》一书。借助国家、省两级规划课题和两项学会课题完成幼儿足球启蒙教育模式的建构。

二、课程内容

以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动作技能理论[1][2]、课程理论[3]为依据,构建起始于足球又不止于足球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1.课程体系游戏化课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通过“五步式”足球游戏研发模式,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设计出小、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足球游戏,并设立每天固定玩游戏的时间。教师通过学习足球动作、研究初步的游戏方案、试玩、反馈调整、再次体验等,形成最终的游戏案例。融合化课程。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重视幼儿在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形成足球健康、足球科学、足球语言、足球艺术、足球社会在内的足球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如将足球的形状、颜色、触感、弹性等作为科学领城的内容,将唱儿歌、讲述足球故事、尝试解说足球比赛等作为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等。混龄专项训练课程。建立1学年32周的幼儿园足球队训练方案。利用每天早上7-8点的时间,采用小、中、大班幼儿集中或分组的方式,进行足球技能技巧及简单的战术配合的训练,足球队成员经幼儿自愿报名、教师推荐、教练选拔产生。2.实施体系环境创设。我们通过足球环境创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足球的兴趣。如设置标准的软垫足球场,以球形及其衍生图形装饰墙面、地面,用足球元素打造走廊、班级区角等,让幼儿一进到幼儿园就能感受到足球带来的视觉冲击。此外,我们还开展以足球为载体的同伴活动、师幼活动和亲子活动,通过人文环境,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足球普及。我们通过足球半小时活动、专业普及活动、五大领域园本足球课程实施以及足球队训练来推动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普及,让足球教育惠及每个班级的每个孩子。区域互动。区域互动是为了让足球运动惠及到更多幼儿园的更多幼儿,使他们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我们探索出的足球启蒙教育的整合推广模式。具体包括:走出去传递理念送教研讨,请进来特色引领观摩互动,虑长远幼小协同专业衔接。3.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依托行政支持和政策法规来保障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科学性。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在遵循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充分依据幼教相关政策法规来进行,主要体现在课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启蒙性、重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队伍保障。通过教师队伍、专家团队和教练团队的建设为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如自培教师,保证全园教师都能对足球有基本的了解,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获得足球教练员资格。物质保障。争取各方力量对幼儿园足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大力支持,多方面提供经费和设备保障,如配备专业足球场地、服装,购买课程教具等。

三、课程影响力

“以球育美”“以球促智”“以球健体”“以球强心”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始于足球又不止于足球,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是历练而来的一种精神、渐悟而来的一种文化、品味而来的一种生活。该课程在全国影响广泛:两次受邀参加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多次承办全国和大连市校园足球现场会;所编教材被内蒙、浙江、广东等多省市幼儿园使用;活动被国内外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教育部安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更是为我园题词“让孩子从小爱上运动、爱上足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目前我园在全国四个省设有实验园多个。

参考文献:

[1]陈琪.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7-317.

[2]陈华东.体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6-107.

第4篇:混龄教育范文

1.报名注册不及时

各地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通过成人高考并被录取,但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对制度认识不清楚、经济不宽裕、不想读了等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时报到,有的是放弃了入学、有的是逾期后又申请入学等,使得学籍注册难以管理。

2.学籍异动不规范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转学转专业、退学等学籍异动情况发生更为频繁,且学生由于远在异地、不了解制度要求等原因甚至不履行办理学籍异动手续,这给教学工作和学籍管理造成很大不便。

3.无故缺课、缺考

成人学生边工作边学习,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经常发生学生不来上课、不参加考试、电话联系不上等情况,以后又要求补考,不想留级,这就使得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化运行。

4.考前拼,考后混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年龄分布差异大,有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只是为了评职称或方便退休安排等原因,“混文聘”的心理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时有存在,学生态度散漫,不尊重教师,不主动学习,甚至有打架闹事者,这使得学籍管理工作变得复杂。

二、加强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具体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工作实际,提出四点对策:

1.端正态度,明确责任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有着专业的管理机构、教师队伍和广大的生源,学校应严抓管理,树德育人,从管理者、教师做起,建立一支以捍卫教育、服务学生为宗旨的专业队伍,端正态度、明确职责;同时,应较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文化课,教师应将学习的重要性、尊师守纪等要求传达给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消除“考前拼,考后混”的思想,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制定制度,严抓落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籍管理制度应顺应社会的发展有所创新。因此,制定严格而又符合工作实际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重要保障。学校应从学生入学报到、注册学籍、学习管理、学籍异动到毕业管理各个环节制定出明确的制度要求,并编入学生手册,使得每一位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清楚明确学籍管理的具体程序和相关规定,自之日起严格执行,这样才有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行。

3.加大宣传教育,做好咨询辅导

学籍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多数是因为学生、教师或管理者对国家、学校的制度要求不了解而造成的,因此,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咨询辅导平台,如报考指南、专业选择辅导、学籍异动咨询等,这样就会给后期的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烦扰。

4.优化管理手段,基于WEB系统实现信息化、云服务

计算机已逐渐成为办公的必备工具,“无纸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烦琐复杂的手工抄写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利用基于WEB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将校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毕业生信息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查询统计以及代码管理等功能分别植入系统,从而将替代传统的手工劳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管理权限、优化管理结构;促进学籍资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促进教学服务的公正和公平等优势。从而提高工作的准确性、便捷性和高效化,实现真正的“无纸化办公”。具体功能如下:(1)代码设置:包括学校、教学点、专业、班级、层次、学习形式等代码的设置。(2)在校生信息管理:包括新生数据导入、在校生学籍信息查询、学籍异动等。(3)教学计划录入:包括本年度各学期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等。(4)学生成绩录入、查询、修改及学生成绩信息统计。(5)毕业生电子信息管理:包括毕业条件设置、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学历数据导出及打印。(6)学籍学业表的生成及打印。

三、小结

第5篇:混龄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日—8月1日我院收治的46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57±2.38)岁;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89±2.32)岁。两组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6],且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抗感染、平喘治疗,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等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7],每天两次,连续治疗一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雾化吸入过程中由护士全程陪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病情和哮喘相关知识,帮助患儿家属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因及护理要点[8];(2)发放宣教手册:在走廊、雾化室张贴宣教图,发放宣教手册,强化患儿家长哮喘相关知识[9]。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儿呼吸、心率等均降至正常水平,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及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为显效;呼吸、心率降至正常水平,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患儿症状无变化,且有加重趋势为无效。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等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

3讨论

调查显示,多数哮喘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使肺功能严重受损,部分患儿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更有甚者因未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亡[10-11]。为了提高小儿哮喘治疗效果,我们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提高患儿家属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儿科门急诊小儿哮喘治疗效果[12]。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1%,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采用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在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7):241-242.

[2]喻斌.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2):217-220.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