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

第1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考试 无线电设备 作弊 防治

引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出来。在我国各类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关乎考生前途与未来。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日渐带有了高科技含量。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不断翻新,且屡禁不止,甚至发展到一些不法分子以此为职业,为一些考生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已严重破坏了国家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如何预防遏制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制裁不法分子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现状,提出治理作弊的各种相应措施,对当前各类考试的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情况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无线设备考试作弊现象屡见报端。据统计,自2008年起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开展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行为的工作中,共发现作弊信号7000余个,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考试作弊案件2000余起,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无线电作弊信号6000余次。媒体报道,2009年全国司法考试,北京在首场考试时,就查获一名利用无线电作弊的女考生及其同伙。2011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发了题为“考研作弊调查”的报道,反映四平市研究生考试利用通讯作弊的情况。广东江门市公安部门破获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机动车驾驶证学科考试作弊案。

要探讨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首先应了解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具体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原因。

(一)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

1.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操作流程。一般而言,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作弊,大部分是有组织的团伙作弊形式。据历年来公安部门破获的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作弊大致流程是:首先由不法分子购买电子设备,安装调试,之后让个别考生带入考场,一般是开考后,利用佩戴的微型摄像机偷拍试题,将试卷扫描传输出去,外面一些专业“”在附近接收试题,迅速作出答案,再把答案通过无线发射器(如对讲机或手机等)发射信号传给作弊考生身上的微型接收器。

2.常用的无线电作弊设备。目前较普遍的利用无线电作弊设备有手表式、纽扣式、钢笔式微型摄像机;装有液晶显示屏的指针式手表、格尺、像皮,以及小豆粒大小、微型口腔骨传导耳机,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声音的无线隐形耳机等;手机、对讲机等发射设备。

(二)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特征

1.作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方式多在场外使用小型对讲机发射考试作弊的内容,参与作弊的考生用接收器转音频转发器,隐形耳塞收听答案,所用的接收机有的外形似钱包,有的像眼镜盒,隐形耳塞仅有小豆粒大小,不易被直接发现。

2.作弊的区域具有分散性。传输信号使用的设备位置不固定,每一考场有时出现多个同时作弊信号源。作弊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涵盖所有频段,多数使用非标准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发性。信号扫描难度大。

3.作弊时间短暂,作弊成功率比较高。发射作弊信号时间很短,一般间隔报送答案2次,每次发射时间不到1分钟。

4.作弊现场周边电磁环境复杂。高楼产生的电波反射,定向查找和压制干扰信号源难度大,给无线电测向、定位和查处增加了难度。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产生的原因

1.高校的逐年扩招,毕业生的日益增多,社会工作岗位的相对减少,使得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能拥有本科、研究生等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则在社会竞聘中占有优势,于是一些投机取巧者,就会尝试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等级的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

2.在历年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中,有个别考生学习成绩不佳,或者严重偏科,凭真本事希望不大。只能采取作弊手段,侥幸过关。

3.近年来随着无线电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电发射设备、针孔摄像机、隐形耳机等本来只能在反特、侦探、间谍等影片中才能看到的东西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无线电作弊提供了技术手段。

4.网络迅速普及使作弊团伙能较轻易通过这些平台组织起一批“”为其答题。而作弊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作弊团伙取得联系,购买其想要的答案。因此网络及家用电脑的普及为作弊团伙提供了组织及交易平台。

5.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各地催生出考试作弊团伙。一套简易的作弊设备价格从500元~1000元不等,单科答案收费从2000元~5000元不等,而作弊成本不过百元,如此高的暴利促使不发分子走上作弊团伙的道路。

二、现阶段在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方面的缺陷

(一)无线电监测人员及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基层无线电监测人员不足,监测设备数量有限,在高考、司法考试等大型多考场考试中,难于同时对每个考场进行多个频段监测。

(二)无线电监测设备功能滞后,无法全频段对各类无线电作弊进行有效压制。作弊团伙使用的电子作弊器材改良升级换代迅速,出现很多新产品。考场内的电子狗几乎察觉不到一些改良的新型无线耳机。

(三)作弊者警惕性越来越高。一发现监测车及监测人员便马上停止发射,监测人员一离开作弊信号又开始出现。

(四)电子产品市场监管不力。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三无”产品,在电子产品市场及网上极易购到,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方便。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一)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已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竞争,扰乱考试环境和考场秩序。

(二)严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即便考生通过作弊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并不能衡量该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更不利于今后学习和工作。

(三)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为了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无线电监测部门购置了大量的设备,每年还要进行设备升级和业务培训;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为制止和打击非法制销作弊工具、散布广告信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存在安全隐患。擅自占用和非法使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电磁环境,干扰航空导航、公安、消防、护林防火等重要无线电通信业务,对无线电通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隐患。

四、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措施探讨

只有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严肃考风考纪,特别是预防和杜绝高科技作弊,是一项全社会都要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并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当前有限的人力和设备等问题尚未解决,利用高科技作弊,仍然在各类考试中存在。在现行法律体制下,解决考试作弊问题还存在很多缺陷,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下面笔者根据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大无线电监测部门的监控打压力度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无线电监测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考试中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根据电子产品市场升级换代状况及时升级更新现有监测设备,做好业务人员的培训,搞好经验交流,确保无线电监测在国家各类考试中发挥巨大作用。

2.全方位覆盖,全频段监测。要配齐配强监测设备及车辆,做到考场全方位覆盖。考前应对考点及周边进行全频段电磁环境监测,掌握考点周边区域内频谱占用情况、信号特征等参数;在考试期间对可疑信号进行比对排查。移动监测车与便携监测设备相互配合,搜寻可疑信号,及时锁定目标。对作弊信号进行大功率、全频段、强抑制, 震慑违法人员,迫使其终止作弊行为。

3.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无线电监测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全国考试的契机,通过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无线电监测的力度,曝光查处作弊案件,震慑舞弊的违法分子,减少和杜绝作弊行为发生。

(二)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考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考生的诚实守信及家长的道德水准是决定考风考纪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高科技作弊的关键。应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守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从源头预防作弊的发生。

考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考风考纪工作的成败。一是要对考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使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克服麻痹大意、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发现情况及时制止,严把“监考关”。二是要对考务人员展演当前各类新型作弊电子产品,使其熟悉掌握其形态及作弊手段,准确判断作弊行为。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击作弊行为

1.加强电子设备市场监管,杜绝作弊工具泛滥。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违法生产流通。工商、公安、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执法,认真监管生产和销售环节,减少或杜绝这些设备流入市场,从源头予以根除。

2.借助外界力量,共同打击考试作弊。在考试期间,教育部门或考试承办单位要积极与公安、无线电监测等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查处各类无线电作弊案件。也可以探讨发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特长和人员众多的优势,组织参与防范无线电作弊。

总结

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是新形势下无线电监测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掌握各种类型的无线电信息传输与监测最新技术,应用高科技反作弊监测手段,加强对考场周边各类传输信号的监测,严防高科技作弊现象发生,打造良好、公平的考试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婧.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查处考试作弊的几点心得.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第2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 中国; 审计路径; 交易实质分析法

财务舞弊是财务主体对实质性和重要性财务事实等会计信息进行故意谎报、错报的一种行为。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国内某些企业,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超常规发展和获得超额利益,接二连三地出现财务舞弊的丑闻,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属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它们的财务报告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同时,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披露无论是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大众的公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该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揭示财务舞弊问题,深究财务舞弊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提出财务审计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主体,通过案例分析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重现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信心,切实实现证券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当前,财务舞弊通常是利用会计信息的披露或者虚假会计信息等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信息蒙蔽。舞弊行为多种多样,如对于重大事件的不披露或延期披露、费用舞弊等,不管何种舞弊行为,大多是以“利”为其终极目的。

(一)上市公司自身利益的需求

通常为了提升公司对外形象,上市公司把二级市场的股价状况看得较为重要。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与该公司的经营状况、成长业绩、管理者决策水平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等呈正相关。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在财务报告中做手脚来提升或维持公司形象。

(二)上市公司高管个人利益的满足

因为在很多企业中,薪酬激励机制等直接和公司的业绩相关,有的高管或员工还会持有公司的股票。有些高管在高额配比指标的诱惑下,为了追逐短期经济利益而不惜进行财务舞弊,铤而走险。

(三)当地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干预

当前,上市公司所在地域的地方领导为了个人政绩和地方利益,地方政府以保护伞的角色,对上市公司进行操控,进而满足当地政府或领导的私欲。如政府帮助“带病”过关的云南“绿大地”丑闻、五粮液集团的关联交易等。

(四)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动机

美国企业的融资特点较为突出。首先表现为对于直接融资较为偏好。在金融体系的相关背景下,美国企业较为倾向于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早在1971年创建“二板市场”(NASDAQ股票市场),以大规模资金支持或直接融资途径对相关高科技企业进行扶持。我国的相关历史表明,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因也是融资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较为青睐的融资渠道也是通过股权融资。因为股权融资可以带来较为充足的现金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

(五)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亟待加强

一些会计人员热衷于追求经济、物质等利益实属社会的诟病。正常工作中,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的会计人员,由于不能端正职业操守,逐步放弃了职业人格的尊严和良好的职业形象,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参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随意对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变造、伪造以及毁损等,此外,大肆挪用公款、监守自盗等也不乏其人。长此以往,不但会使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逐渐弱化,而且企业自我约束力也会逐渐下降,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经营和发展。

二、惯用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由于利益驱使,上司不顾及公司形象和长远发展,实施财务舞弊,如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瞒报关联方之间巨额资金占用及拆解行为;虚增资产;虚假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事项;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本文以虚构收入、虚增利润为例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分析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公司业绩,最具有表现力的当属收入构成中的主营业务。因而,利用主营业务进行财务舞弊也显得是司空见惯。通常流程是:上市公司杜撰故事客户诱骗注册会计师起草正常销售合同。

例如:银河科技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连续在本部和关联方企业运用虚增销售收入、按比例虚增销售成本等舞弊手法粉饰其财务报告(见表1和表2)。

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审计路径研究

随着资本市场财务丑闻的连续涌现,审计业务也不断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尽管审计方法各异,但亦有其科学的共性所在。我国也审时度势,于2006年颁布了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的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经过对国内外相关经典案例的研究,结合从业实际,笔者认为,做好审计应对策略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总体应对策略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业务也相对复杂,因此,仅仅依靠对审计准则的严格执行,不能够规避巨大风险。由于舞弊、误报以及经营的不规范等常隐藏在审计技术和利益取舍之间。对于利益的取舍,我们可以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等措施加以降低或消除;而对于审计技术,则需要我们利用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正如经典论断,即“现代审计是一种循环递推的、证据驱动的、基于判断的风险评估过程”。

1.克服经验主义,审慎评价风险

作为注册会计师,应该始终保持着审慎的职业怀疑态度去面对审计业务的每一个过程,要竭力克服依赖于财务经验这一惰性心理。在接受相关委托时,要严格考察和评判被审计客户的信用,这对于审计风险的降低具有较好的效应。

2.质疑审计证据,确定高风险领域

随着客户经营活动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于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行业经验以及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审计能力。尽管财务及审计舞弊的行为一再受到监管当局的严格监管,但是舞弊行为由于利益的驱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脚步。作为财务审计的主体,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告等进行审计时,一定要以质疑的思维、审慎的态度去评价相关证据的有效性。审计过程中,通常要对下列情形引起足够的警觉,如审计证据自相矛盾,审计证据明显造假以及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等情形。因而,注册会计师为了确保审计质量要具备适当的职业怀疑精神以及高风险领域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3.深挖客户经营信息,抵制利润操纵行为

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表明,充分了解客户的经营信息,对于审计风险的判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行业、公司规模等的差异,各公司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等各异。审计师在最初的审计阶段不能把重点仅限于对客户经营风险的评价,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客户详细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如客户诚信度、行业背景、管理者动机以及经营战略等的分析。在此后设计执行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分析力度,以对前期的评价结果进一步验证或。审计中要充分调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警惕,从企业经营的不同方面进行判断,以利于发现企业的舞弊痕迹。

4.详测内控制度,深挖舞弊端倪

从众多舞弊案例总结来看,它们存在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存在着漏洞。而当前提倡的效率审计则是基于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在审计执行中,审计师要通过内部控制评级标准有效评估、审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从中发现其是否有舞弊行为。与此同时,对企业内控进行评价时,审计人员还要尤为关注公司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适时打破所谓的“姻亲关系”。审计分析中,如若发现企业内控存在重大漏洞,应该重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舞弊识别技术分析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中,通常的舞弊识别技术有多种,如期后事项分析法、税项分析法、分析性复核法以及交易实质分析法等。本文以交易实质分析法为例加以阐述和分析。交易实质分析法是在审计实施中,通过公司的经济业务现象来分析发现其经济实质的一种方法。相关舞弊行为如调整会计科目、财务记录复杂化以及关联交易等,以东盛科技为例:

在东盛科技2007年报审计意见称:该公司由于持续受到资金紧张的困扰,未能按照预期计划投入资金,市场推广及促销活动受到限制,广告策略难以实施。这实际上有力地戳穿了东盛科技的舞弊行径,即东盛科技想通过归还的占用资金支付数亿元或市场费用及广告费的假象。实际上,这种舞弊行为可以从其报表中直接反映出来。通过表3可以看出,东盛科技从2006年到2007年在“主营收入”降低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却激增了20 069万元。通过交易实质分析法分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所带来的赊销款项的增加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在其2007年报表中也不难发现,东盛科技在拖欠员工工资等近亿元的情况下,竟然还允许供应商的欠款,不得不让人生疑。

根据表4中显示,应收款名下的差旅费、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东盛科技在对外公告中声称由于广告费用未及时投入和支付影响了品牌的推广。该公司不顾公司业务的发展却依然允许大量个人欠款的拖欠也不合乎逻辑。同时,在该公司经营中,曾经出现过大量资金被大股东侵占的事实,因此,在审计实施中,应该重点审计它的资金流向。

(三)对容易发生舞弊项目重点审计策略

1.针对虚增收入的审计方法

上市公司在财务造假时,虚增收入是其常用的方法之一,此时,其公司现金流则会表现为非常态化,笔者就现金流相关项目予以解析。

(1)现金的审核程序

盘点现金是审核程序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上市公司如若发生现金销售行为,就应穿行测试分析公司的薄弱环节所在,如收款控制措施以及现金收款制度等。对于当前所存在的虚假银行回单舞弊行为(上市公司与开户银行合谋),不但要进行穿行测试,还要有效查阅其电子银行信息。

(2)分析应收账款项目

企业经营中,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通常要进行扩大销售,而扩大销售的前提就是赊销。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信用的一种体现。在现实中,一些企业通常会利用应收科目及相应的坏账准备科目等进行财务舞弊。笔者认为在审计执行时,第一,要严格关注企业的应收款项是否居高不下或急剧膨胀。如若始终居高不下,账面利润的可靠程度则令人怀疑(有坏账嫌疑);如若是急剧膨胀,则可能存在大量的赊销现象,因而要确认收入状况。与此同时,还要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如若存在较大差异的话,则存在舞弊的成分较高。第二,要看大股东是不是企业应收款项的主要债权人。审计中可以依据财务信息附注中的披露情况,查看每一项重大收入的金额及现金流向和交易对象。如果发现大股东就是主要债权人,则可能该企业财务存在舞弊行为,即大股东为了转嫁财务风险、获取流动资金而进行了关联交易。此外,函证应收款项时采取余额函证、发生额及销售条件函证等方式进行。

(3)分析存货

鉴于企业繁多的存货、复杂的交易成本以及较为分散的存放地点等特点,部分上市公司则会利用存货这一途径实行财务报表的舞弊。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审计业务的难度。笔者认为在审计存货科目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审计中若发现某些存货账户、成本核算账户以及相关原始凭证有异常现象时,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二是遇到特殊情况时,可聘请审计师或审计专家进行虚假存货的识别。

2.针对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公司外担保的审计方法

在对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公司外担保进行相关审核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程序:一是函证借款信息,落实借款是否存在,函证时应列明完整信息;二是利用上市公司所申办的“银行贷款卡”核查贷款明细。

3.关联方资金占用舞弊行为的审计方法

在整个审计环节最重要的一环是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最终控制人)基本情况的详细掌握和了解。因为新审计准则中明确要求审计师对客户及客户所处的环境有清楚的了解,以识别和发现其中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这里所指的外部环境恰恰是指大股东及关联方。相关案例表明,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风险高,应给予特别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注册会计师可通过查阅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以及其他较为重要的会议记录等审计程序对关联方交易进行识别;二是实质性测试被审单位的关联方交易,相关内容可包括交易价格的公平性、原始凭证、劳务支出、购销活动以及被审单位会计报表附注是否对关联方交易予以披露,披露是否完整等;三是对以确认的关联方交易进行审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各国证券市场的财务舞弊行为极大干扰了市场的正常运营。当前,尽管财务舞弊行为变化多样,错综复杂,但是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随着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会逐渐透明,大众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权益也不断会得到应有的保障,进而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促进和维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Anup Agrawal,Jeffrey F.Jaffe,Jonathan M.Karpoff. Management Turnover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nges Following the Revelation of Fraud[J].Journal of Law&Economics,1999,42(4):309-342.

[2] J C Burton,W Roberts. A Study of Auditor Changes[J].Journal of Accountancy,1967(4):6-31.

[3] Beattie V.,Fearnley S. Audit Market Competition:Auditor Changes and the Impact of Tendering[J].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98(30):261-289.

[4] Francis J R,Wilson E R. Auditor changes: a joint test of theories relating to agency costs and auditor differentiation[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8,63 (4):663-682.

[5] 刘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监督与约束对策[J].会计之友,2012(8).

[6] 刘明辉,韩小芳.“谴责”能否促进财务舞弊的公司改善公司治理?[J].财经问题研究,2009(2).

[7] 尹平.论安全目标导向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J]. 会计之友,2011(34).

[8] 翟胜宝,郑洁,盛明泉,陈小君.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9]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 莫觅达.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高管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王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5).

第3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考生;考试作弊;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60-02

从近几年来全国的教育考试中发现,考试作弊现象突出,考试环境十分严峻。

从考试作弊方式上,群体协同作弊现象较为突出。从这几年的考试中,考生考试作弊人数呈上升趋势,考试作弊案件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作弊方式复杂。有的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千方百计寻找作弊“空间”,有的考生与社会人员由于相互利益驱使,双方一拍即合,形成相对稳定的“作弊链”,有的有组织、有预谋、分工明确服务“一条龙”的群体协同作弊。

从考生认知心态上,心理方面发生偏差较为明显。由于受社会上营私舞弊现象潜移默化的熏染,使一些学生在思想上误入歧途,在道德标准上产生模糊认识和“好逸恶劳”的思想,他们的荣辱之心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这种扭曲最突出地表现在考试作弊方面。有的作弊考生心态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害怕羞耻,变得比较坦然,似乎考试作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作弊考生抱有侥幸心理,仍然愿意冒着“一门作弊被发现,当年全部成绩作废的风险”;有的对学习的功利性太浓,对考试缺乏正确的认识。

从使用作弊工具上,快捷隐蔽,作弊手段“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考生作弊的手段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逐步走向高科技、智能化。考试前,一些作弊考生便开始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策划、制定“作弊方案”,以便在考场上大显身手。考试中,他们从原来的手机、呼叫器接收答案,到针孔摄像头、内藏接收仪器的“钢笔作弊器”、隐形耳机,到如今的神奇作弊[镜、作弊笔、作弊表、钱包接收器等先进的作弊设备器材在考试中派上了用场。利用数码拍照技术迅速地将试题复制下来,通过电脑网络和短信群发技术将试题答案在短时间内发给不同地区的众多考生,使作弊变得更加简便迅速。

国家的教育考试,涉及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强化对考场舞弊行为的防范,减少和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考试的具体行动。针对上述特点,我们认为要从强化教育考试管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净化考场环境等方面遏制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1.强化考试管理,扎实打好教育考试工作的基础。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扎扎实实打好教育考试的基础,是防范考试作弊的重要环节。第一,成立考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考、副主考职责,并根据考务工作需要设立各方面的工作机构。对各类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任务、责任,保证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效防止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等现象;第二,加强考生的档案、网报信息管理。档案管理者、计算机操作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严禁监守自盗,不能履行职责,从制度上、技术上堵塞各种漏洞,加大监管措施力度,使不法之徒无机可乘;第三,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组考队伍,从选聘监考、巡视人员工作上入手,切实选聘政治素质高,负有责任心,熟悉考试业务的人员担任监考、巡视工作,同时要积极抓好岗前业务培训工作,做到熟悉本次考试的操作规程、考试要求,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挂牌上岗,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参加监考工作。

2.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对考试的认识态度。注重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诚信应考光荣,考试作弊可耻”的信念,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层次的人格水平和正确的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二是要把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考试上有不良心理的,要通过上心理咨询课、心理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心理上的输导和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等心里方面的不利因素,促使他们正确对待考试,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考生考试作弊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把思想教育和考试法规教育结合起来。考试法规是规范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人员,从事和参与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人员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在对学生思想教育中,要牢牢抓住思想教育不放松,同时在思想教育时,也要重视抓好考试法规教育,自觉把考试法规教育融入思想教育之中;要加大考试法规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辅导讲座、案件分析、学生座谈等形式促使学生真正对考试法规的理解,充分认识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树立良好的考风,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净化考场环境,创建和谐教育考试平台。考试安全是高校招生工作的第一要务。各级招生委员会要始终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对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细化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进一步提高考试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进行。为考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要做到考前认真清场,统一编排考场、摆放桌凳,统一发放草稿纸,以清除作弊的种种客观诱因。积极配合公安、无线电管理、通信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加强对有组织的团伙舞弊、雇人代考或替考、利用互联网及无线收发装置等通讯手段传播涉嫌泄密或诈骗信息、非法兜售高科技作弊工具等行为的联合防范和治理;要加大高科技反作弊设备的投入,采取技术手段,对考场实施监控或屏蔽,阻断考场外非正常的无线通信联系;要专门成立由考试管理机构、无线管理委员会及公安部门组成的防范高科技作弊无线信号巡视小组,分赴各考区,在考点周围巡回检测。及时屏蔽和干扰不良信号,尽可能杜绝考生作弊,把考试作弊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扰乱考试秩序的不法分子进行查处和打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Z].教学[2009]2号.

[2]蒋极峰.严惩作弊维护考生权益 高考需拿出法律武器[N].中国教育报2007-09-5。

[3]茆琛.重庆女教师贩卖英语四级试题答案被判4年刑[OL/EL].新华网,2004-12-14.

A Brief Discussion on Feature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heating on Education Examination

JIANG Cheng-yu

(Xiangyang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 of Hubei Province, Xiangyan, Hubei 441021, China)

第4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利弊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对所谓的城乡规划的定义,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的规划,具体说来,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部署和实施的管理。在十报告中,对于中国的城乡规划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加注重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要一如既往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在中国城乡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好的地方,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一些弊端。正确认识到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是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步。下面就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一些利弊进行分析。

一、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从宏观层面上重视中国的城乡规划

国家从宏观层面上重视中国的城乡规划,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有专门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中国城乡规划的相关事项、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使得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法律依据。此外,从这些年来国家对于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的重视,出台与完善相关的政策,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等,就可以看出,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城乡建设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城乡规划尤为如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践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在城乡规划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不会脱离现实情况。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城乡规划的指导,不仅仅是在于城乡规划本身,还在于对整个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上,不仅仅在规划上,还在于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可以从整体上把各种资源因素联系起来,全局把握。这有利于城乡规划的进行,因为城乡规划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与建设的设计,不单单在于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上。所以,从客观上来说,中国的城乡规划也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二、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弊端

(一)在中国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盲目模仿的现象突出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步伐,对于城乡的规划建设,没有突出本地方的特色,盲目地模仿其他大城市的现象较多,这样就会出现城乡建设“同质化”问题,一方面,这样既丢失了自身的优秀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特色,甚至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原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另一方面,这样的盲目模式,还会把其他地方的城乡建设中一些不好的存在的问题也带过来,这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城乡发展建设,容易造成新的问题,例如土地问题、污水问题等。在规划的过程中看似没什么大的问题,到实际的运作或建成后就显现出来,最后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中国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官僚化”现象严重

城乡规划本来还可以是一门专业学科,有专门的城乡规划人才,并且城乡规划对将来的影响深远,因此,要注重听取有个专家的建议,多方考证,甚至还要实地考察,这样才会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一些领导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果,搞出政绩,在城乡规划的决策过程中习惯于“一言堂”,不管该决策是否合理,是否从本地方实际出发,只要是对自己的仕途未来有利就可以了。这种不符责任的城乡规划决策,对于某些领导有利,但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利,结果只会浪费了老百姓的纳税钱,建成的工程又成了摆设。

(三)中国城乡规划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方法论,更是要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做到。特别是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城乡规划设计,虽然只是设计出一些方案,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城乡规划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与之前说到过的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盲目模仿的现象突出不同,这里主要指的是在规划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也就是对于一些重要的项目决策,在实施之前,没有经过详细的考察,没有遵从客观的数据,而是只凭借一些固有的经验,与学来的知识来设计,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四)不注重城乡之间固有的差异性

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要做到正确认识这一事实,争取通过城乡规划建设来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做到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在当前的一些城乡规划过程中,不注重城乡之间固有的差异性,也就是设计出来的方案,或者是不适合城市,或者是不适合乡村,大大影响了实际的效果。

三、结语

中国的城乡规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只有正确认识现阶段其存在的一些利弊问题,才会做到去弊扬利,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真正做到利用国家的有关政策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掉已有的弊端,规划出科学合理、令人满意的城乡建设图来。

参考文献:

[1]应巧艳,王波.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01).

[2]罗益.论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6).

第5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考试作弊;思想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43-02

各项调查表明,当前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损害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为了防范学生作弊,学院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思想教育方面对考生进行引导。教育工作者研究考生的作弊心理,从预防学生作弊到学生被发现作弊后的心理干预等等方面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指导、教育工作。下面将独立学院在学生考试作弊的思想教育工作现状进行较为全面地概述。

一、独立学院学生作弊现象概述

(一)独立学院办学特点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但实际上,财政给予独立学院很少甚至没有经费支持,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紧张,办学管理氛围也有别于普通公办院校。

(二)独立学院作弊现象

近年来,独立学院学生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作弊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学生作弊的手段无奇不有,防不胜防。

1.学生考试作弊的比重逐年增加

据某独立学院统计,抽样访谈了100名各年级的考生,在2009年期末考试中有过作弊经历的有65人,其中大三、大四学生有36人,所占比例高达72%;在2010年期末考试中有过作弊经历的有68人,其中大三、大四学生有38人,所占比例高达76%。学生考试作弊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一般以高年级学生居多。

2.作弊手段的高科技化及形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及功能的强大,学生考场考试作弊的手段呈现高科技化、多样化趋势。除了传统的作弊方式,例如夹带小抄、传递纸条、交换试卷等等方式,学生还利用各类高科技产品协助作弊,例如,用文曲星查找英语单词;手机上网搜索试题答案;无线耳机、橡皮无线电通讯器等工具传递试题答案。调查显示,除了考场作弊之外,甚至有学生在考试结束后伪造成绩单。

3.作弊对象不断扩大

独立学院的考试作弊已成了普遍现象。作弊不仅渗透到各类考试中,小到期中测验,大到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且作弊对象也在扩大,作弊不再是“差生”的“专利”,成绩好的学生会因为希望拿到奖学金或是得到入党的机会等等原因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行列。作弊的年级层也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被发现考试作弊,有时候甚至是群体作弊。

二、现阶段独立学院考试作弊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与中学思想教育联系不够密切

由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联系不够密切,以致许多的独立学院教育者并不清楚中学的教育情况,当发现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作弊现象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作弊的危害,而导致许多同学都将在中学养成的不良习惯带到独立学院的考场上。

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中学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学生是一群较为敏感的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诚信体系,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应多与中学教师联系,及时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与中学教师商榷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思想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接受教育,了解作弊的危害。

(二)考试制度不够完善

学校的诚信氛围,更重要的是依靠一系列缜密的制度进行维护。为了防范学生的作弊行为,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并严格执行。在考试制度中,应该规定好考试成绩的组成,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激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上课注意耐心听讲,减轻期末的复习压力,降低学生作弊的可能性。在考试制度中,还应该规范好学生的考试行为,对作弊者给予严厉处分。

(三)作弊处分不够公开、明朗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严厉处分考试违纪作弊的学生,但为了学生的身心以及未来的发展着想,教育工作者应该谨慎处理好处分工作。不能因为申辩过程过于繁琐就省略了其中的部分环节。教育是教导人向上,而不是给人以制裁,因此必须公平对待受处分的学生,让学生清楚意识到自己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能给作过弊的学生“贴标签”,在以后的考试当中对其加以不公平待遇例如提醒监考老师要特别注意某位学生。被发现作弊的学生,容易变得脆弱、敏感,自尊心却会空前膨胀,处分过程如果不当,容易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影响学生后期的发展。

三、现阶段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思想教育工作对策

从独立学院的考试作弊思想教育方案当中可以看出,为了使全院的学生都能清楚意识到考试作弊的利害关系,当前多数独立学院主要采取全院性教育与辅导员教育双管齐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的辅导和教育工作。

(一)考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工作

1.独立学院领导带头开展教育工作

针对独立学院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学院的领导会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院校的《大学生守则》、《考场细则》、《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的有关规定》等等文件,并结合实际的例子进行解读,力求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了解作弊行为的危害。

独立学院在打造学院文化的时候注重营造学院的诚信氛围。“把诚信教育纳入到独立学院日常教育工作中……首先从领导、教师做起,言必行,行必果,不因各种干扰因素破坏诚信规则,以制度化取代随意性。同时重视对教师的诚信教育,发挥教育为人师表的作用”[1]。营造学院的诚信氛围,让学生在入学之后及时了解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诚信运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2.独立学院教师统一思想,引导学生认识考试作弊的危害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可以给学生带去正面影响。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们应该在课堂上循循善诱,通过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回顾历史,思辨当下,展望未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诚信在人生中的意义。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关于诚信、作弊的辩论会,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最后再由老师对辩论会做总结,引导同学们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形成更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诚信做人的原则。

各独立学院都为每个年级设置相应的导师或辅导员,他们是在校园生活中,除了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之外,与学生最为亲密的一类人,因此导师或辅导员协助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能够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师或辅导员在日常生活“采取灵活的方法,对学生施加教育和感化”,“深入学生心灵,使其从思想上认识作弊的危害”[2]。

3.年级导师、辅导员对学生及时做好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信心

调查发现,许多想要作弊的学生,都是顶着过大的压力,或因为家长的期望太高,或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与同学比较相形见绌,在自我暗示中逐渐变得自卑。年级导师、辅导员应该多注意班上这一类型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私下多了解他们学习情况,协助他们做好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逐渐建立自信,慢慢消除心中作弊的不良念头。

在分析学生作弊行为的过程中,我们较容易发现作弊学生都有一个或几个协助他作弊的“同伙”。这些“同伙”协助他人作弊会出自不同的原因,但不能否认,正因为这类人的“协助”,帮有作弊打算的学生壮了胆。为了建立一个诚信的班级,年级导师、辅导员应多花时间、精力调查班上愿意协助他人作弊的学生名单,了解他们的动机,引导他们客观认识协助他们作弊对自身、他人的危害,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方式帮助他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4.发挥学生会、学生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

诚信做人的各项宣传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每个学生的身上。大学的学生会是属于学生的组织,学校鼓励学生会多举办各类宣传诚信做人的活动,用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与同学没有压力的交流中,更加坦诚地剖析自我,更为全面细致地认识自我,进一步稳固内心对作弊行为的看法并发现诚信的宝贵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先锋,是最具说服力的诚信榜样,学生党员可以在班集体生活中,推己及人,将诚信传播开,逐渐形成讲信用,不作弊的氛围。

(二)考试过程加强管理,尤其是过程监控

1.逐步完善独立学院的考试考核制度

为了使学生在思想上杜绝作弊,树立诚信做人的观念。学校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考风考纪严谨的求学氛围。为了建立严谨的求学氛围,各独立学院制定了更具权威的考试监督制度;改革考试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学生期末的成绩由平时分和期末考试的分数两部分组成;加大对作弊的惩处力度,防患于未然;考试期间加强监考力度,有的学校甚至还开设试验考场,没有监考员,关键就在于让学生被充分的信任,希望能为考生树立自信,自觉杜绝作弊。

2.考试时各部门做好考务工作

考试期间,学院领导做好全面的部署。试卷所在的保密室加强管理,分配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在考场中有监考人员做好考场的监考工作,在考试之前宣读考试规则,提醒学生关闭并上交手机,交由老师暂为管理,预防学生出现作弊行为,当发现作弊现象时能够及时提醒并阻止。考场外,考务人员采用各类先进设备对考场的磁场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有异常信号进行干涉,考务人员会在较短时间内查明信号的发出地点以及原因,并确认是否为学生作弊的信号。如果查明时学生作弊的信号,考务人员会与监考员取得联系,制止并查收学生的作弊工具。考试期间还可以对校园网络进行监控,关闭网络或是列出考试相关关键词,对其相应的信息进行屏蔽。

考试期间各部门密切合作,将考生的作弊可能性降到最低。以确保通过客观环境协助学生诚信答卷。

3.考生自我监督

经过了学院各部门以及学生内部的努力之后,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意识到作弊的弊端,逐渐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们互相监督,在考试的过程中适时暗示出现作弊“苗头”的同学停止不理智的行为。当同学屡禁不止的时候,考生能够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

(三)对作弊学生的处分及开导

“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分,事关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3]在教育工作中,考试作弊属于较为严重的教育失误以及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诚信问题,为此,对于作弊学生的处分就更应该谨慎、合理、令人信服。

1.给予学生递交申辩书的机会

当学生被发现在考场上作弊之后,学校应该给予该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及时启动学生申辩的程序,进一步了解学生作弊的真正原因,考核学生违纪作弊的情况。“教务处在此期间,应该秉承合法、公正、公开、参与、效率等原则,在考后5天内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的拟处分通知,告知学生在考试中的违纪作弊情节、学校即将给予的处分方案,并提醒学生可以在接到拟处分通知5个工作日内向教务处提出申辩。”[4]当学生提交申辩书之后,教务处相关人员应该进行全面地复查取证,重新审核学生违纪作弊的事实,根据情态的严重程度正式下发处分决定。

2.制定学士学位特批条款,鼓励受处分学生改过自新

许多独立学院在考试之前都会明文规定学生“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考试行为,保证考试期间的正常秩序,确保通过考试取得最真实的教学成果。然而处分并不是制裁,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作弊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分,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处分达到教育学生、协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改掉缺点的目的。因此,在处分学生的同时,学校相应地制定了学士学位特授条款,鼓励作弊学生在受处分后努力学习,积极改正错误[4]。

3.建立考试作弊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本着以人为本、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精神,及时科学地开展心理干预工作[5]。

学生作弊被发现、处分后,会出现许多的心理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健康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对作弊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危机源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有针对性地疏导学生。年级导师、辅导员在这个时候要发挥关键作用,要多为学生提供积极地信息,使学生尽快从自我否定的认知中走出来,重新评定自我。除此之外,学院应该建立心理干预档案,不定时关注作弊学生的心理动态,多为学生制造重新评定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多于他人交流,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扫除心中的阴霾。

参考文献:

[1]杨东.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诚信缺失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夏德恩.用“爱心”铸“诚信”——谈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作弊学生[J].中国德育,2007,(9).

[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2005-03-25.

第6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体育院校学生 考试作弊 原因 对策

1.引言

《辞海》将“考试”解释为:“学校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制度,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种常用测试形式,它不仅是检查学校教学质量的手段,选取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且是督促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考试,学校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并以此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改进学校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安排。然而,自考试这种形式出现,作弊就如影随形。我们日常所说的考试作弊,就是指在考试过程中,考试者为了获取高于自己实际水平的分数而采取的弄虚作假的种种不正当行为。在当今大学中,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蔓延,给学风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体育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予以剖析,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防治,是整顿体育高校教学秩序、治理育人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首都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找有关大学考试作弊、诚信的文章及资料50余篇,利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在中国知网查找相关文章,查找相关书籍15部。通过对以上文献资料的参考、分析、归纳,为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以首都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每个学校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5份,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8%。同时,还通过到宿舍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通过QQ、人人网网络资源等方式进行相关调查。

2.2.3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所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调查结果。

2.2.4逻辑分析法。

整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通过访谈及调查得知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科学推理和总结,从而得出相关结果。

3.体育院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常用方法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提高,在高校中考试作弊形式已经从传统的、常规作弊方法逐渐演变成高科技作弊,作弊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在对体育院校学生有关考试作弊常用方法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考试作弊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抄袭。

在考试中学生利用座位前后左右相邻偷看、抄袭他人试卷答案。在阶梯教室中后排比前排位置高,后排的学生就比较容易看到前排学生的试卷;以论文形式进行作业评定时很多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章的抄袭;在必修课理论考试中发现有学生利用课桌进行作弊,即事先将考试内容刻画或书写在课桌上,以在考试中抄袭。在问卷调查中,有474人认为在考试中抄袭是一种常见的作弊方法。

3.2夹带资料。

夹带资料进入考场,伺机进行作弊的形式在体育院校考试作弊形式中较为普遍。随着各种印刷技术的发展,夹带的资料越来越微型,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监考老师不容易发现,如缩微复印等。在问卷调查中,有423人认为在考试中夹带资料是一种常见的作弊方法。

3.3高科技作弊。

高科技作弊最典型的方式是手机短信。手机在大学校园开始流行之后,便成为考试作弊的有效途径。提前交卷的学生或预先知道考试内容的学生通过手机发送有关试卷答案的短信至约定学生的手机,从而完成考试作弊。尤其是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利用手机进行作弊的情况较多。除此之外,通过无线发射器发送无线信号至约定学生,微型耳机成为传送答案的有效途径。

3.4交换试卷。

在考试中利用监考教师无暇顾及之机,两个相邻而作的学生交换考卷抄袭,再伺机交换回来。这种方法一般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3.5替考。

在术科考试及各种补考、缓考中易出现此类情形。利用监考教师不熟悉学生的特点,让其他同学进入考场替代考试,在试卷上写上被代考者的姓名。

3.6其他。

除了以上五种体育院校学生最常用的作弊方法之外,还有诸如暗示、泄露试题、贿赂教师等作弊方法,但在体育院校学生考试作弊中不经常出现。

4.体育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在对体育院校学生进行的“你认为在哪些考试中最容易出现考试作弊的情况”这一调查中发现,在以下五种考试中经常出现学生作弊的情况(见图2):一是必修的理论课考试,二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三是随堂的开卷考试,四是实践课中的替考,五是补考、缓考及重修考试。因为这五种考试各有特点,其考试成绩对学生某些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成为考试作弊的主战场。通过对体育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交谈,发现目前导致我院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从主客观方面进行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主观原因。

4.1.1爱慕虚荣,投机取巧。

体育院校学生多年进行竞技体育运动,具备较强的自尊心,求胜心理较为强烈,好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同与尊重。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之下,一些学生产生了虚荣的心理,在考试中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以求取得好的成绩。通过与体育院校学生的交谈发现,因这个原因考试作弊的学生并不是考不及格,只是因为在平常的学习中投入不足,或者对自己取得好的成绩没有把握,但又急迫地想要取得好的成绩,所以便不惜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得好的成绩。在问卷调查中,有88%的学生认为,爱慕虚荣、投机取巧是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4.1.2追求利益,不择手段。

学习成绩是大学生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实施了学生综合测评条例,但考试成绩在其中的地位仍很重要。在大学中,评定各类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及入党资格等均会参考考试成绩和排名,因而学生对考试成绩就非常重视。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取得荣誉,一些平时不刻苦学习的学生便在考试时不择手段,而另一些平时勤奋学习的学生看到那些平时不用功经作弊取得高分的学生而感到不平衡,为了不被成绩差的学生赶上,自己也只能铤而走险,于是考试作弊变得越来越普遍。

4.1.3心存侥幸,蒙混过关。

这是学生考试作弊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心态,而且这种心态从学生决定作弊到作弊过程中贯穿始终。这些学生把考试作弊作为取得合格成绩或是较好成绩的捷径。尽管体育高校对考试作弊行为三令五申,学生也明知考试作弊违反校规校纪,但总是怀着侥幸的心理,再加上一些学生对考试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考试作弊行为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即使发现作弊行为也不会检举,甚至暗中“帮忙”,另有一些教师监考不严,这些都使得作弊学生心存侥幸,决定碰碰运气。

4.2客观原因。

4.2.1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

体育院校学生大部分为体育专项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乃至高中阶段一直进行体育专业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而文化知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进入大学后,要进行各种科目的文化学习,但是薄弱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部分学生往往在尽自己能力之后,还是不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取得至少及格的成绩,这部分学生便“被动”地在考试中作弊。这个“迫不得已”的客观原因使得学生铤而走险,不能不说是目前学生体育训练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这个矛盾的产物。在问卷调查中,有96.4%的学生认为因为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所以才会考试作弊,以求得合格的成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2.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不严是导致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主要因素。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本身是抓好考风建设的关键。一是目前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工作,教学不认真,随意停、调、串课的现象较为严重,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认真授课,但对学生缺乏管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经常旷课,不认真听课,学习成绩差,只能通过作弊来通过考试。还有个别监考老师不负责任,不能严肃对待监考工作,在考场上对作弊现象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样,作弊学生就会增多。二是命题不科学、考试方式不合理。考试内容尤其是公共课,死记硬背题较多,灵活运用、联系实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题少,再加上多数教师采用同一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题等),这反而便于学生之间相互抄袭,特别在选择、判断题上,更是容易使学生看到别人的答案。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授课、命题、阅卷教师往往就是同一个或几个教师,这就迫使教师必须同时扮演多种角色,讲课时要随时指出考试重点,命题前要划出范围,命题时又要使试题覆盖面趋小。诚然,这番“好意”是为了照顾学生,但却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缩窄,也使学生猜题、押题成为可能。考试前用划范围、划重点来迎合学生的错误要求,使他们有“备”而考。

4.2.3考试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体育院校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考试机构管理制度,但却存在考试机构管理制度职责不明或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罚制度。主要表现:一是对违纪学生处理缺乏严肃性,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是处理力度不够。二是监考机制不够健全。部分监考人员缺乏经验,监考不严,不能很好地维持考场纪律。另外,部分监考人员不负责任或碍于面子或不愿意惹麻烦或因对作弊学生受严肃处理而予以所谓的“同情心”,不忍心将学生的违纪行为当场揭穿。还有部分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替学生说情,纵容作弊。

4.2.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尽管整个社会都在高呼注重素质教育,但学生在校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硬性指标。奖学金的评选、优秀荣誉称号的评选、学位的获得等都与学习成绩挂钩,对学生的评价依据单一的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成绩的重视非同一般,甚至产生错误思想,为了取得优秀成绩不惜考试作弊,做出错误的举动。这样的评价方法直接导致极其恶劣的结果,对培养全面均衡发展、思想健康的社会主义人才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5.预防和杜绝体育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与对策

5.1加强学风教育,重视学生的日常学习指导与督促检查。

预防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治本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从个人的思想意识上明白学习的意义和道理。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教育其通过个人的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和突破;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建立一对一帮助小组,对其进行辅导和帮助,鼓励其慢慢赶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掌握知识,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心中有数,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学生中间要加强学风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日常教育、个别辅导、学先进等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风观念,在班级乃至全院端正学风,让歪斜的学风思想没有可乘之机。

5.2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台帐。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通过各种形式对大学生加强理想、道德和诚信教育,同时在每个学期要建立学生的诚信台帐,登记学生的诚信记录,将诚信记录纳入学生管理档案。在每个学期末,都要广泛动员学习,对考试作弊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前告知,并认真组织年级学生进行考试诚信签名。

5.3加强考试内容的主观试题,减少考试前命题划范围。

科学命题,减少客观题、死记硬背题目,增大主观题、综合论述题型的比例,采取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各种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还应将技能操作作为考试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可大大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5.4加强考务管理,严格考试纪律。

教育部在2005年3月29日颁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均予以开除学籍。在高校中,每年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校方开除。加强考务管理,严格考试纪律,树立正确的考试风气,让所有的学生明白考试作弊的严重性。

另外,还要严格监考制度。制定监考老师监考职责,要求监考老师严格履行监考义务,校领导和教务部门要加强巡考,监督监考老师的工作。合理设置考场,从客观上杜绝考试作弊条件。对考试过程出现的作弊行为应及时处理,并第一时间在学校内通报,防止出现求情等情况。

参考文献:

[1]邬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2]武汇.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10,6,(5).

[3]明哲.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浅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3.

[4]廖慧萍.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进行再思考[J].考试周刊,2010,(46).

第7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舞弊 应对策略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如今众多中小企业都在努力强化经营管理,但其中仍有一些企业的管理没有体现科学性与规范性,往往呈现粗放混乱的状态。如在会计财务管理方面,就存在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落实不到位、管控手段不先进,信息同步性欠缺、舞弊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现阶段,虽然出现了众多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但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会计舞弊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也具有了更多花样与形式,不仅影响企业经营与资金周转流动,还容易为国家的金融税收与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因而需要人们展开积极的研究,并探讨具体的应对之策。

一、常见的中小企业财务舞弊形式

(一)企业存货虚构严重

中小企业由于建设规模较小,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善配套存货仓库,大量货物的存放显得杂乱随意,不同货物购入后即转至销售对象,很多发送验收记录与凭证不全,因此会计核算过程并无真实有效的原始凭据,往往通过当期销售成本的计算去得出购入或生产入账数,这样无疑增加了存货量的虚假成分。很多中小企业在财务处理方面,多采用增购进货发票等方式达到虚增库存目的。对于需要计入的科目则常采用虚挂账款方式,因销售活动导致的货物转出,通过计算当期收入与缴税数额来完成对毛利率的预设,并通过这一率值去确定库存结转额度。如此操作之下,企业账面库存常与实际不符,大量数据的肆意虚构使得很多利润存在避税嫌疑,或已经构成避税事实。同时,中小企业常年会存在数十个应付款客户,这些客户中也很大一部分是虚拟存在,其应付账款数据也是虚假的。企业在现金充足的情况下,常会将现金转出冲销应付账款,一旦企业现金流受阻,就可能影响冲销结果,使得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直接导致企业的注销。

(二)虚增费用以调减收益

很多中小企业为逃税避税,不仅考虑在账面库存调整方面存在舞弊,还会在费用方面虚假报表来达到调减利润收益的目的。企业将股东、法人等个人所承费用努力并入企业开支费用中,并开具相应的发票进入账目。如今,发票管理体系在不断规范和完善,虚假增高费用的手段变得不再奏效。企业财务人员常会投机取巧,积极通过人工费用、场所费用和车辆租赁费用、公共财产或大件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等方面的费用虚增来达到增费减利目的。这些方式下实际缴纳的税款要远小于企业要真实缴纳的逃避税额。

(三)企业正常收入不做账

通常,中小企业完成产品货物的销售所得到的收入,都需要通过开具发票计入账目中。但存在一些企业,意图降低购货成本选择不开具发票,所有未开具发票的收入通常都不会做到企业的往来账目中去。还有些企业,她们在国税机构申报纳税后,在地税机构所开展的各种服务、劳务及租赁等活动收入也会不做账目记。虽然现阶段国地税合并等制度改革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收敛,但仍有涉事的企业出现。

(四)企业资本虚增明显

不少中小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商业信用,从而获得更高的信贷资金,或为了迅速提升资质满足政府或行业的监管要求等,常采用虚增企业资产、虚假提高收入、虚增企业资本等方式达到目的。资产或收入的虚增多数会在报表环节调整,而资本与之不同,常在账面显示。企业负债审查验证过程中,将注册资金挂入不同的应收款或投资科目直至企业停止经营活动。

(五)会计财务报表失效

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会计财务报表来向外界反映企业财务经营状况,方便外界了解企业,因此会计财务报表必然需要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中小企业常常会在这一方面形成会计舞弊现象,使得更多的会计科目信息失去使用价值。很多会计科目中的具体数值虚假变化,缺乏内在的关联逻辑,企业资金流向或损益都无法让外界获知,同时还有企业存续期间因账目弊病过多导致各种调整无法继续,直接选择注销企业后重新注册,掩人耳目。有些企业更是备有多套会计报表,一旦获得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融资,以及获得政府补助,就会尽可能虚增业务来提高收入资产假账;若考虑纳税事宜,则往往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收入或虚列成本费用实现偷税漏税避税。

二、中小企业财务舞弊产生缘由

(一)经济利益诱惑

中小企业常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让企业能够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大的利润,所以往往面对高额利益选择铤而走险,不仅会挖空心思寻找体制机制的漏洞,还常借助政策要求大打球,利用更多的会计舞弊行为提升业绩与逃税避税。

(二)财务管理粗放混乱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结构简单、经营决策权力集中等特点,不能与大企业在管理体制、人员配置和资金运作等方面相提并论。很多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首先就无正确的法律意识,对于财务业务的关联不加重视,岗位权责不够明晰,并没有建立有效管理制度。企业领导者常会左右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处理决策与过程。也有企业面对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并没有严格配置专职会计,而常用兼职或会计,导致众多业务单据管理不到位,很多账目存在造假抹平的过程。

(三)外部监督不到位

对于加强企业财会良性运作的国家政策或行业标准而言,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管理才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很多企业之间并没有良好的会计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这给了企业伺机造假随意报表的可能。同时,一些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大卫并没有加强实际审查管理,而仅维护程序的合理性,无疑为企业会计账目的表面造假提供了更大的理由。企业在出现问题后,接受的监管处罚对企业铤而走险得到的利益相比较小,企业愿意接受处罚去进行更多的违规造假行为。

(四)行业自律意识淡薄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财务会计数据既要经过内部人员核算,还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各专业组织开展审核鉴证工作,因此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中介组织机构都存在自律意识淡化的问题,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当前在会计行业中,大量从业人员并没有真材实料的会计从业经历,其资格证书的考试就存在含金量较低的问题,而且在学习中不注重掌握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或相关法律。进入企业后,所接受的继续教育也多数应付了事,素质难以提高,因而存在大量的被动或主动舞弊。对于中介服务机构而言,为规避风险对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鉴证审查也停留在表面形式,甚至有与被查企业之间的利益往来,导致舞弊信息不能及时披露,造成行业中的乱象横生。

三、应对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可行性策略

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问题解决,离不开宏观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完善,也离不开微观方面的企业财务改革动作。

(一)完善会计财务信息共享制,提高会计信息同步一致性

日益先进的现代科技让会计财务信息共享具有了更大的便利性,电算化的发展探索将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可以最大程度整合会计信息。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有效的会计财务信息平台,掌握与税务、金融、工商、财政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对等信息,利用更加公平开放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来保障会计信息的高保真性,阻隔会计舞弊的形成渠道,促进企业的财务活动依法合规。

(二)增强内外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舞弊造假的惩治处罚

可由财政部门组织,牵头各经济金融管理机构,开展更具严肃性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法律法规制度监督检查,对不合规不合法的企业制度进行清理。科学合理地设计行政审批、工商注册、信贷审查及税制改革O制度,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来源清白、方式正确、范围合理及审核规范,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科学规范性。行业与市场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质量抽查,增强监督处理力度,一经发现舞弊就要严肃处理涉案企业,不仅要重罚,还要勒令停业整顿等严惩,不断夯实法制基础,提高法律震慑力,无上限提升企业财务舞弊成本,有效遏制中小企业的不良行为。

(三)调动行业力量强化监管,营造健康的行业自律氛围

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对会计财务工作的监管。重视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上岗资格清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要进行清退。对在编在岗人员要组织岗位技能教育与法制教育,提供经典案例,增强行业内的人员对违法违规的危害认识。督促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行业法规的研究制定,同时要加大力度梳理相关法规的落实情况。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其中不合时宜的制度规定等进行整改或废除。提高企业内部专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准入限度,保障基础的财会管理体系,强化行监力度与执I水平,让更多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成为规范化法制化的试点与示范区,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四、结语

会计舞弊对于中小企业、金融行业、经济市场乃至国家发展而言都是相当严重的经济财务危,必须采取高压态势来杜绝和消除。全社会要保持高度的认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完善国家政策,健全行业制度,提升内外监管,打造自律氛围,促进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的根治,真正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力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作者简介:张峥(1988―),男,北京人,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参考文献

[1] 姜玫.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防范策略[J].发展,2013(8):90-91.

第8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考试作弊 现状 原因 治理对策

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体,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使原本不能上大学的一部分高中生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这些学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及学习习惯差,考试作弊现象相对普通高校而言更加严重。因此,分析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治理作弊的对策,对于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

(一)作弊手段的高科技化及形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及功能的强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的手段呈现高科技化、多样化趋势。除了传递纸条、夹带小抄、交头接耳、交换试卷等传统作弊方式外,还利用文曲星、计算器、手机储存试题及答案,利用手机耳机、无线耳机等无线设备传递答案,有的利用高科技将答案缩印在一张纸上,折成几米长的“手风琴”放在笔袋里,更有一些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伪造相关证件逃避检查。

(二)作弊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以高年级居多。

通过对某独立学院考试作弊情况统计,2004年到2008年该校总人数基本保持一致,2004学年期末考试作弊人数为41人,而到2007学年期末作弊人数达到了85人,其中大三、大四学生所占比例高达70%。另外在该独立学院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作弊的都是毕业班的学生。

(三)作弊现象大众化。

独立学院的考试作弊不是个别的现象,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作弊已经渗透到各类考试中,小到期中测验,大到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对象也在扩大,作弊不再是“差生”的专利,成绩好的学生也希望通过作弊能拿到奖学金、入党。

二、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一)独立学院生源素质整体不高。

独立学院录取分数一般较母体学校低80分左右,专科的分数则更低,学生基础普遍比母体学校差。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缺,学习自信心缺乏,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差,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学生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考试作弊给自己、给学校、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及家庭教育因素。

首先,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时期,新的制度尚在建立中。社会上的一些歪风吹到了高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一些丑陋现象强烈地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了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学生看到社会上存在知识贬值、个体暴富等现象,认为多读点书不如多挣点钱,勤奋读书还不如多拉关系、多走后门来得快。其次,目前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不高,一些人违纪、不守信得不到相应的惩戒。第三,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比母体学校要好,一些家长甚至给学生灌输“来学校无非就是混毕业证”的概念,因此学生为了把毕业证混回去,作弊也就成了其重要手段。

(三)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不能适应学生的基础。

1.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都是依托母体高校进行的,有的甚至是照搬,而母体高校和独立学院在办学思路、学生素质上都是有差异的,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活跃,文化基础较差,不喜欢呆板的理论课程,往往是被动地学习,出现逃课的现象甚至是抵触任课教师,但是为了毕业就不得不作弊。

2.教材使用不当

由于独立学院是一个新兴的办学模式,且办学的时间短,目前能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较少。普通高校的教材理论性太强,学生难以弄懂,高职高专的教材又不太适合一些独立学院的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定位。

3.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差及责任心不强

独立学院的的师资主要是由母体高校教师和自招教师组成,很多独立学院的教师是以母体高校教师为主,自招教师为辅。母体高校教师主要是秉承着母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较为老套,甚至很多教案都是共用的;自招师资大部分比较年轻,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要求方面并不能适应独立学院的学生,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做不到因材施教。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讨好学生,或者说是为了规避教学责任,考试前划重点,更有甚者直接将考试内容泄漏给学生,这样无疑是在误导学生考试作弊。

4.作弊处理力度不够

很多独立学院考虑到经济效益及学校的稳定,学生作弊后的处理是能轻则轻,能不处理就不处理。某独立学院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抓出了4名伪造考试证和学生证的学生,根据学校的规定是应该开除的,但由于学生及家长求情,领导又顾及各方利益,后来以记过的方式草草处理,甚至在部级考试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以及雷同试卷,按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开除的,也都不了了之。这样处理作弊学生的方式和态度只会让考风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5.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很多高校的考试仍然是以闭卷、笔试为主,往往是“一考定音”,考试的内容也是局限于课本、课堂的知识,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技能的考核。由于缺少平时过程的考核,疏于对教学过程的考查,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平时旷课,考前突击一下就也可以通过考试,结果导致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不利于维持教学秩序;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即使平时上课了也无法完全弄懂所学内容,期末只要稍有闪失便要补考,所以不少学生就铤而走险。

三、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治理对策

(一)提高生源质量,把好生源关。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招生都是踩线录取,尤以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更为明显。一些专科生进校仅200来分,这部分专科生大多在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懒惰,文化基础比较差,上大学期间学习也不努力,但是为了应付家长、应付毕业不得不作弊。所以独立学院应该逐步减少专科生计划,加大本科招生计划,从而提高生源质量。

(二)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目前,高校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取向和判断不正确,对于考试作弊很多学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逢人便“传授”经验,大谈作弊心得体会。学校有责任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学习观,提高分辨是与非、美与丑、光荣与耻辱等道德标准的能力;可以在校园内加大反作弊宣传力度,开展以“反对作弊,树立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团队活动,集中学习学校实施的《考生守则》和《学生违纪处理条例》及《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揭示作弊的本质及其危害,帮助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卑劣、可耻、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

(三)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

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而当前独立学院大多采取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的教材,真正适合独立学院的教材较少,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材迫在眉睫。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核心,甚至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而独立学院的师资大多是母体学校的教师,这些教师很多都不能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授课内容和本部一致,授课方法一样,理论知识过多,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培养和建立一批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培养适合社会的合格人才,实现独立学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教学和考核办法的改革力度。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因此,要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更新教学内容。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多传授一些新知识、新思想。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僵硬呆板的教学方法,多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找不足,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最后,强化过程管理。平时考核学生出勤率,课堂多提问多练习,多做实验多写课程论文,改变以往期末一考定音的局面,消除学生的投机心理。同时,改变期末考试方式,鼓励教师采取口试、机试、开卷、半开卷等非传统考试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减少书本上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作弊机会。

(五)规范考务工作,强化监考责任意识。

由于独立学院建立不久,很多规则制度也不完善,因此,首先,独立学院应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自己学院的考试管理制度和规范,做好考试宣传工作,强化考场管理,成立专门的考试督查小组,突出对规则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其次,监考教师也应该恪守职业道德。有些学生和教师关系较好,因此一些教师有时难免会做一些违反原则的事情。因此,考前应加强对监考教师的培训,让监考教师明确考试纪律,重视监考工作,端正监考态度,增强监考责任心。监考教师应严格执法,严把监考关,把作弊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加大作弊处罚力度,提高作弊成本。

独立学院没有财政拨款,经费完全靠自筹,一些学院只考虑短期办学收入,很多时候学生作弊后应当开除的不开除,应当留校察看的不留校察看,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从严治校、从严治考的方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通过各种途径,使每个学生对考试纪律和考试作弊后果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作弊者不管是谁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甚至开除学籍,对于伪造证件和在部级考试中作弊的应坚决予以开除学籍。通过提高作弊成本,增加道德风险,使作弊学生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谢丽霞.大学生考试作弊动因及对策研究[J].前沿,2006,(8).

第9篇:科学发展的利与弊范文

一、高校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原因

1.部分学生知识基础差、底子薄

高校扩招录取了一批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力、接受力不强,再加上不适应高校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易产生厌学情绪。平时不认真学习,又担心考试不过关,不能按时毕业,于是就会在考试中挖空心思、投机取巧,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

2.对作弊行为的性质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作弊无非是想考试过关,提高卷面成绩,而不认为这是诚信意识缺失、道德水准低下的表现,是对学校考风考纪、校风校纪的违犯。由于对考试作弊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致使有些学生在义气、虚荣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在考试中作弊。

(二)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

1.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表达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生动的课堂氛围、灵活的讲授方法、鲜活的讲授内容等,都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多数课程仍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与现实脱节,有些甚至落后很多;专业知识更新慢,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学非所用”“学也无用”的思想。[1]一旦学生有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在考试中欺瞒舞弊也就不足为奇了。

2.评价形式单一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还是卷面成绩,而学生的平时表现多被作为无关紧要的参考。由此所形成的总结性评价方式,以卷面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依据,无形中加重了学生对考试成绩的关注度。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想通过在考试中作弊蒙混过关;而平时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也想通过作弊取得更高的分数。“唯分数论”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大学生对考试目的的理解,使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3.命题流于形式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编制试卷。但是部分教师在编制试卷时往往十分程式化。一套试卷重复使用,题型多年不变。试卷中客观题偏多,要么是完全照抄教材内容,要么是课本上的例题或课后作业,答案是现成的。从而导致有些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临时“抱佛脚”,把教师明确强调的重点多复习几遍,不求甚解,只管死记。实在记不住的就想办法作弊。这些教材上答案已明确的考试内容为学生作弊提供了很大空间。

4.监考不严

监考教师疏于职守,不严格监考,是导致学生考试作弊的又一诱因。有的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看书、看报、说话聊天、用手机打游戏、收发短信、随意走进走出;更有个别监考教师不遵守监考纪律、不坚持原则,对考试作弊的学生睁只眼、闭只眼,包庇纵容。监考人员不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使一些学生心存侥幸,甚至使一些原本没有作弊想法的学生也滋生不良心理,无形中提供了更多的作弊机会。

总之,产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还有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负面教育现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采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尽量避免。

二、预防高校考试作弊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诚信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高校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应着眼于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学校要经常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等,营造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诚信新形象的文化氛围。教师要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品质言行的教育。通过诚信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提高学生对作弊性质及其危害的认识,使学生明白考试作弊并非一般的纪律问题,而是关乎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的问题,是一个人不诚实、不道德的具体反映,也是对其他参与同一考试者实际利益的侵害。要引导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律,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学生勤勉求实的学风和诚实正直的品格。[2]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大脑的认知活动,是学生自身知识的内化活动,是个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单方面使用任何强制性的方法都难以奏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运用所学原理、方法解答实际问题;或者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有准备的辩论或临时即兴的争论;或者要求学生当堂作一些探索性和创新型的作业练习等。[3]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同时,教师要注意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和学生接触,进行思想沟通,加强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习信心。

(三)增加评价手段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综合、全面,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形成性评价,淡化总结性评价,弱化学生对卷面成绩的关注度。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全面表现的评价,强调的是过程性、全面性、综合性。例如,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程度、参与系或学院组织活动的主动性、参与学校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特长或优势的发挥如何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参考因子。适度降低学科成绩在评优评先中的作用,减轻学科成绩在评价学生中的权重,既弱化了诱发学生考试作弊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为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肯定和展示,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利于考风的根本好转。

(四)深化考试改革

一是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试方法,灵活应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论文写作、案例讨论、实验分析、实训实习等多种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考试要以考核学生能力和素质为主,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二是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在命题上尽量减少客观题、现成题,少考查死记硬背的内容;而应适当增加主观题、综合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如果考试的内容在书本和笔记上找不到,无形中就减少了学生作弊的机会。三是考试前严禁各种形式的针对考试的辅导、划重点、出复习题等。四是重视形成性考核。诸如:平时的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实验报告、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讨论、小组学习以及课堂参与情况等,都可以作为形成考核成绩的参数。五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实行教考分离,充分利用试题库,随机组卷,并采用计算机阅卷,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五)强化考试管理

规范的考试管理对考纪考风建设起极大的推动作用。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考试中的各个环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是考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进行考风考纪教育,从思想上否定考试作弊的“合理性”。二是加强监考教师的选聘、培训与考核工作。选聘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监考。与监考教师签订责任书,建立考场责任制,明确树立监考是考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采用不同科目的教师、不同学院的教师交叉监考;将监考教师的工作情况直接与年终的考核挂钩。三是严格考场纪律。考试期间监考教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监考职责,严格遵守监考制度,不准学生带任何与考试相关的物品进入考场;对有作弊倾向的学生要及时制止并给予警告,对于无视考场纪律、已形成作弊事实者,监考老师要如实记录,并上报学校,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考试作弊者做出处理。四是加强对考试的巡视。校级和院级教学管理人员要分头巡视,加大巡考的力度,不给考生作弊提供条件。

(六)加大对作弊者的处罚力度

一是和学生家长共同实施教育。学校要把学生作弊的事实及对作弊者的处理意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减少学生作弊的机会。二是区别对待因作弊补考者和其他补考者。作弊者不得参加正常补考,并取消其评优、评先、评奖学金的资格。三是建立诚信档案。[4]在学生进校之初就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并标明诚信基点。入学初期每位学生的诚信基点都是一样的,然后根据在校期间学生的诚信表现来增减其诚信基点。学生的诚信档案应计入其学籍档案。

参考文献

[1]徐俊霞.对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的若干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0).

[2]江涛.杜绝高校考试舞弊行为浅议[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