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第1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6 、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7 、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

8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 9 、手有感觉的功能,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10 、眼、耳、鼻、舌、手(皮肤)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

11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12 、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DD 水作为观察的主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

13 、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14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15 、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16 、能根据纸的主要特征分辨、区别周围纸质和非纸质的物品,感受到纸的多样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17 、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

18 、能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19 、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

第2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教者 徐文龙 费金忠  

2006年 2月 13日

次课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烃和烃的衍生物6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2、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为例,使学生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原理加以应用。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世纪金榜》部分习题 

 

 

 

 油脂、蛋白质和化学实验61、使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3、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世纪金榜》部分习题 

 

 

 

 (二轮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用语6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2、使学生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使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和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和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一 

 

 

 

 

 

 

 

次课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二

------化学平衡理论6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使学生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六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三

-------电解质溶液和分散系61、使学生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溶液的pH的概念,电解质的强弱概念。

2、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原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

3、使学生了解胶体等分散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1、盐类水解原理

2、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

 《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七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6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2、使学生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九、十 

 

次课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2006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及评讲6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之一------有机物的性质及结构61、使学生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各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3、使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各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一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之二------有机推断及合成61、使学生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掌握各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

2、使学生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3、使学生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1、 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2、 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二 

 

 

 

次课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化学实验之一

------实验制备和检验61、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使学生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仪器、试剂、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3、使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2、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五 

 

 

十一

 

 化学实验之二

------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61、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1、化学实验的记录

2、设计基本实验方案。《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二十五 

 

 

十二

 

 化学计算61、使学生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浓度的计算。

4、使学生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5、使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燃烧热的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3、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突破》配套练习专题十六 

 

 

次课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十三

 

 200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及评讲6    

 

 

十四

 

 化学、技术和社会61、使学生了解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2、使学生了解臭氧层的破坏的原因。

3、了解新型材料、超导的运用和纳米科技。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危害和防治历年高考相关题型 

 

 

十五

 

 高考各题型解题方法归纳和总结及解题规范学习61、通过方法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各种题型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通过规范教育,使学生在解题上更符合要求,语言表达更准确。化学用语和计算题的解题规范历年高考相关题型 

 

 

 

 

 

 

 

 

 

次课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十六

 

 模拟试题练习和自由复习及答疑6    

 

 

十七

 

 自由复习和高考6    

 

 

十八

 

       

 

 

第3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体现学校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目标,使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百花园三部分。

全册安排课文32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本册教材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本册课本仍然采用"分流识字"的方法安排生字,共有生字550个,其中要求会写的300个,其他的只要求认识,不作考核要求。

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习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基础。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小练笔。

三、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度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四、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五、爱国主义教学结合点

1、《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等课文,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珍贵的教科书》、《群众也在淋雨》两篇课文,热情讴歌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伟大品格,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

3、《电脑棋手》、《走马灯的奥秘》主要培养学生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第4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9月7日,教育部、财政部召开通气会,启动支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60亿元,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择1所地方高水平大学进行重点建设,促进这些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工程实施三年多来,已开工近3.5亿平方米,占规划改造的98%;已竣工3.1亿平方米,占88%。其中中西部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且人口稠密地区已开工1.4亿平方米,占这类地区规划改造的98%;已竣工1.2亿平方米,占86%。

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90所,录取2.5万名。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试点高校和招生数量稳步增长,总计公示入选考生19.8万名,录取10.7万名。

8月29日,教育部、中科院在北京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21所“211工程”建设高校和中国科学院31个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计划由科苑学者上讲台计划、重点实验室开放计划、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大学生暑期学校计划、大学生夏令营计划、联合培养大学生计划、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人文社科学者进科苑计划、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计划、科苑学者走进中学计划等10个项目构成,形成系列行动方案。首批有80余家中科院研究所、50余所高校参加。至2012年底,高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试点单位已达63家。

9月14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其中目录内专业249种、目录外专业386种)调减到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

9月22日,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成立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面向全世界招生和聘用教师,并规定50%的学生必须来自国外。8月17日,教育部批准筹建昆山杜克大学,10月11日,批准在深圳筹建香港中文大学两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截至目前,我国本科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5所;高校还内设有中外合作二级学院37个。

10月10日,印发实施《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从2004年起,我国举办孔子学院,目前,已在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35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65.5万人,专兼职教职工达2万多人。

11月27日,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从2013起至2020年,每年选派3万名优秀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三区”支教1年,培训3000名骨干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为“三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博物馆等4个基地被命名为“四星级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岛滨海学院博物馆等25个基地被被命名为“三星级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至此,山东省被命名表彰的三星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达到85个。青岛滨海学院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标本、字画、陶瓷、根雕等藏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近三年,学院在基础设施建设、购买科普展品、科普活动经费等方面先后投入2600余万元,配备专兼职科普人员37名,面向校内师生和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年举行科普展览活动达60余次,参观学习者达40000余人次,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育人功能。

来源:山东省科协

第5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天津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0506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为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发挥了龙头作用[1]。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早期沿用苏联体制下的“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后期逐步发展壮大,并向欧美国家的“城市规划专业”靠拢,在城乡统筹的大格局下目前已扩展为“城乡规划专业”[2]。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重心的转移,城镇化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从“简单增量”到“优化存量”、从“生存空间”到“复合空间”等方面的转变[3-4],目前处于一个“双重转型”(发展阶段转型与体制转型)与“双重滞后”(政府管理滞后与社会管理滞后)的特殊时期[5]。而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怎样平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自身特征和新环境、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是下一步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顺应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的专业特点[6],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就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工作的关键。对此,各高校已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例如:阳建强等[7]提出“以课程设计与相关理论为主线,技术、人文与认知、实践并行,微观―中观―宏观循序渐进,强调从基础教育(本科一、二年级)到专业教育(本科三~五年级)转型的两个重要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杨俊宴等[8]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通过开放联动式、协作研讨式、师生交互式、情景再现式四种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万艳华[9]提出以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为主体目标,以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为核心内容,工程、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多学科知识并重的专业教育模式;施德法[10]提出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等。

针对上述学科发展背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在2004版、2010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2015新版培养方案,这也是第一版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规划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本文通过重点梳理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015新版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改革的重点与特色,旨在探索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初,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规划与设计及建筑设计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城乡规划师。方案注重从综合能力、设计技艺和创造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较为广博的知识面。从培养目标和计划可以看出,该方案重点在揭示城镇建设发展和人居环境整体优化途径及其基本规律,以塑造学生的物质空间环境规划理念为核心。当然,除此之外,该版培养方案还注重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综合学科的特点,将课程划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创新与研修类六大模块(如图1所示)。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张 赫,等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探索――解析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1.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规划学科名称、工作内容等的变化,方案中与“乡村”规划相关的课程内容明显不足,特别是乡村规划、存量规划等新兴知识内容相对滞后。

2.学分分布不尽合理

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市规划专业还是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时期,因此,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方面的课程比例分配过于均质,受建筑学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尤其是城市规划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后,专业学时比例不突出,难以体现自身专业的学分分布重点、特点和要求。

3.部分类型课程选择性较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2010版培养方案中创新与研修类和集中实践类课程(见图1)的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且多分布在本科三年级以前,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积极性。

二、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

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起点和关键阶段。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应及时跟踪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拓宽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视野,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向,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正是在城乡规划实践、理论和教育的新形势下,面对专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次教学改革成果。

具体而言,制定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的理念是:

(一)实现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11],并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培养专才到培养通才或通才有专长(即有某项或几项专长的通才)的转变[9]。由此,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城乡规划专业正是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提出了突出实践类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多口径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策略。

(二)紧跟专业教育发展步伐,引领专业课程建设

针对《城乡规划法》中对“城乡”概念的修订、增补,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1]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相关要求,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中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补充和完善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增充乡村规划、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项课程;二是,建立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教学变化和要求;三是,在遵循专业指导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天津大学自身特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培育未来行业领军人才

面对未来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发展趋势,适应城乡建设步伐放缓、追求精品的行业发展趋势,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强调了存量规划、实践案例评析等实际课程建设,使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与调整后的专业名称相一致,满足了行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型未来行业人才。

三、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在办学思想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秉承天津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原则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综合培养,积极响应城乡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培养适应城乡建设发展,能够胜任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与开发、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规划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适应中国当代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厚基础、广视野、精技能、高素质,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变革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总课时(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为3 08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为54周,占总学时比例的20%,创新研修类课时304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7%。课程延续原分类方式,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和创新研究类等六大类别。相对于2010版培养方案总课时略有增加,创新研究类课时比例提高。修订后培养方案总学分为266分,其中选修课88分,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214.5分。相对于原培养方案,增加了选修课数量,提高了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兴趣的课程选择度(如图2所示)。

(三)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特色

1.协调课程关系,搭建课程体系,强化课时的合理分配

在原培养方案中,公共课主要集中于本科低年级,专业课则以三四年级为主,造成学生在不同年级的课业负担差距较大,且相关课程前后脱节。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秉持公共课逐步减少、专业课逐步增加的原则,并考虑课程的相关性,延长基础类课程分布周期,将基础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并通过对现有专业课课程内容数量的删减调整,增加低年级的专业概论类初步课程,将原集中于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合理分配到各个学年,从而形成了新的以低年级的初步入门到高年级专业领域前后相衔接的特色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同时也保证了各个学年课时分配的均衡和选择余地(如图3所示)。

(1)建立以设计课为核心的各类课程相衔接的特色课程组织架构。在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探索以城乡规划设计为核心,衔接城乡规划理论内涵和应用实践的课程群整体建设思路,形成了从本科三年级至五年级贯穿始终的教学组织框架,从而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绘图技能的培养,实现了综合学科的拓展学习。例如:在三年级课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学习阶段,结合设计课程内容,相应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场地设计、城市设计概论、环境设计概论等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同样,就四年级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乡村规划等设计课程内容,开设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乡村规划原理、区域规划概论、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相关课程,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设计课相结合,并通过前置理论课程、伴讲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清晰地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4所示)。

(2)增设实践调研和实践评析类课程,强化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为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对本专业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规范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和评析,克服该类课程评分过程的难点,天津大学新版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完善。例如,在二年级暑假增设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调研与建筑遗产测绘实习,丰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野外考察实践的选择余地,将历史文化名村、名街等纳入特色调研对象。在本科五年级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习之后,增设城乡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课程,要求学生公开讲述实习体会和成果,公开点评实践效果。

(3)鼓励师生创新,扫除学分认定障碍,在课程组织上激发教学改革动力。为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设计的前沿理论和创新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为解决传统教学中设计竞赛、workshop等非课程环节类设计难以量化工作的问题,在新版培养方案中,特别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学科竞赛和联合工作坊等任选课程,鼓励不同的师生团队,根据创新设计和合作交流的需要,灵活选择该创新类课程和学分,从而将分散的课外设计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激发师生教学改革的动力。

3.改革学时设置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基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建立了三大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其包含对应指导规范中10大核心领域的专业必修课程的“核心模块”“相关课程模块”以及5个“推荐选修模块”。除了改进、增设乡村规划原理、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城市社会学概论、城市存量更新规划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城市规划前沿导论等课程外,更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应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主题性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从思辩式教学向案例式(Case)教学转变,从教育过程管理向教育目标管理转变[12]。具体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配置中增设了实践调研、学生案例教授、课下实践训练等课外学时,并适当提高其比重,从而为新开课程探索课题讨论式案例讲授的教学方法预留了空间。

四、结语

在当前城乡建设领域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在积极分析学科发展和本科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认真审视原版培养方案的不足,着眼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立足未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式,并在教学安排、课程组织和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积极探索,以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推进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姬凌云.论思维方法的塑造――城乡规划专业高年级阶段培养探索[J].华中建筑,2015(7):181-184.

[3] 赵万民,李和平,李泽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规划师,2003,19(5):71-73.

[4] 覃盟琳,黎航.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转型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4-156.

[5] 陈前虎.《城乡规划法》实施后的城市规划教学体系优化探索[J].规划师,2009,25(4):77-82.

[6] 张良.谈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5(2):180-181.

[7] 阳建强,王承慧.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转型、重构与拓展――以东南大学城市规划教学改革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 杨俊宴,史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探索[J].城市规划,2014,38(12):53-58.

[9] 万艳华.面向国际化的城市规划教学改革[J].规划师,2006,22(8):59-61.

[10]施德法,郭莉,张学文,等.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26(1):62-67.

[11] 石龙海.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4(4):34-35.

[12]白宁,段德罡.引入规划设计条件与建筑计划的建筑设计教学――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改革[J].城市规划,2011,35(12):70-74.

Research and reform 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analysis of new bachelor study program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in Tianjin University

ZHANG He, BU Xueyang, JIA Mengyu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第6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传达校行政领导及两组长会议精神,制定年级组活动计划

学期开始,认真传达贯彻学校各级领导工作指示精神,年级组在认真总结高三上学期工作得失之余,深刻领会了校领导的指示,以校长的工作思路为指导,高三后期工作要求为中心,结合高三年级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年级教师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制定出了有关备考、月考、家访、课外辅导、尖子生的关爱、指导后进生的帮扶和高考心理调适等计划。

二、采取措施,狠抓高考备考

高考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关系着亿万家庭和学生的命运前途,也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声誉,因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高三年级的管理,学校先后组织了高三年级教师参加省、州高考研讨会、交流会和高考心理调试会,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取其之长,为己所用,由校长、教学副校长和教科处主任蹲点高三年级组,指导和督促高三年级的管理,深入了解情况,适时研究备考问题。

为了赢得更多的高考复习时间,我们放弃了寒假、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抢时间认真完成新课教学,在2008年10月全面进行高考复习。为了使各学科均衡发展,年级组调整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各科都安排了一个晚自习,110、111班提前半小时晚自习。各科任教师对自己的复习都有周密的备考计划,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负责人,科任教师共同协调,互相帮助,相互督促,以学生为本,认真详实复习的细节,使各学科教师的备考计划得到不断完善,充分有效的落实。

另外还要求各科负责人督促和指导科任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复习资料,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充分发挥资料的作用。

三、认真组织两次省检测及三次月考,做好分析和总结。高三学年共进行了十二次统一考试,其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多磨练,熟悉感受高考状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努力的目标。

本学期共进行三次月考和两次省检测,从考试的成绩统计来看,我们属于头小,身子细,尾巴大的状况,但州教育局的指标是二专上线率为33%,需上线140人左右,一专的上线率为49%,需上线31人,三本的上线率为52%,需上线21人,这是迄今为止的最高记录,任务相当艰巨,我们难完成,教师们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们年级组全体教师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淡化指标,努力落实备考,争取比2008年高考有所突破,向指标冲击。在这样的认识下,每次月考检测都作了年级、班级的成绩汇总,详细的质量分析,统计出每一小题的得分情况,同时发动学生自己找出差距,提出改进的措施。在教科处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对两次省检测以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我们只有文科语文和文综地理高于州平均水平,其余科目均低于州平均水平,无论是按州总分计算,还是按各科总分数以上人数计算,与允中、州民中、市一中、市四中乃至勐海一中等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年级全体教师明确自己的位置,但没有放弃,找出存在的真正问题和原因所在,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全组师生通力合作,奋力搏一搏,共同以自信的斗志迎接2009年高考。

四、管理、交流与督促齐头并进

高三的后期管理目标是:多给予关爱、多给予鼓励、多给予心理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后期的工作要求是:平衡提升两头、重抓中间。

年级组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不放松学生的思想教育,各班级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进行纪律教育,理想教育,使学生具有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使年级各班级学生稳定思想,保持到高考前一个星期。通过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始终未出现大的问题,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考试。二是把高三降低着力点,更多关注三本二专层次的学生,提升上升率,对特长生和关注对象进行分类分层承包,安排教师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活动。首先校长亲自关注高三学生,把省一检成绩理科400分,文科420分以上的学生作关注的对象,通过个别谈心,小组交流及部分动员等方式,了解、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动态,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鼓励,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斗志,增强信心。其次年级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把理科300分至400分,文科320分至420分的学生及特长生专业上的学生作为关注的对象,分成若干个师生承包互助小组,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承包的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每周与他们的交流不少于2次,并做好记录。另外两个快班的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检测总分在400分以上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动态,发现问题,争取科任教师的协助,给予学生最大的关心和帮助。平行班的五个班主任关注总分在300分以下的学生,确保这部分学生思想稳定,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使他们顺利毕业。三是加强专业过关的特长生的文化科目的辅导,采用多种渠道、方式,如“一日三问”、“高三特长生专业过关学生高考动员大会”、“每学科安排一位教师在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专题辅导”等,帮助、督促特长生专业和文化双提高。四是关注学生高三后期复习考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各班级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心理调适的主题班会,请原高三有经验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学校还请了玉溪师院附中的心理专家对高三全体师生进行高考心理调试讲座,每次月考结束后,各班开展“月考反思与学法交流”等活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充分调节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很多学生的心理紧张感小了,学习动力、自信心也有了,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

第7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情况;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金翠云(1978-),女,浙江江山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汪晓男(1971-),女,黑龙江五常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A2012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11-03

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在21世纪,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其目的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引导学生自主选题、组建实训装置,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调试,以培养大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一、SRT发展概况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最早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提出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UROP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UROP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运行体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本科生科研训练。目前,UCLA设有2个“本科生研究中心”,分别在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生命与物质科学两个领域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3]在90年代,随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两所大学开始对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组织并提供服务,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4]

在我国,清华大学于1995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于1996年开始正式实施。1998年,浙江大学开始试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5]随后一些高校也陆续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加入这一行列。

北京化工大学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7年起实施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08年起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这些由国家、省部级、校级组织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努力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经过约6年的运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SRT实施情况

1.组织管理

SRT计划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统一实施,设有校院两级组织机构。校级指导小组由校教务处聘请的相关学科、教学科研水平高、治学严谨、德高望重的教授组成,他们来自各个学院及教务处本科教学督导组。其具体职责是: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各学院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项目实施效果,评选优秀成果,并对SRT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院级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小组由院级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担任组长,各系、中心主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担任委员组成管理指导小组。其职责是:全面规划学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负责本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审核、监督、实施、评价和验收。

2.项目实施

(1)课题来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新举措。为使学生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能切实得到锻炼,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所选课题的意义、可行性、创新性、应用价值等几个方面。选题要充分体现课题的基础性和合理性,又使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课题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课题。随着本科导师制的推进,我院每年有近2/3的本科生参与导师制。这使得很多学生可以较早进入导师的课题组,参与科研活动。在科研训练的申报过程中,课题的立项可以源于导师课题。教师课题的优势在于它来自于教师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一定积累,其可行性和应用价值都有所保障。实施过程也较为严谨。对学生而言,不论从项目立项还是项目实施,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学生接受规范的科研训练,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可以分担具体工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又能够更好地予以指导,相互促进和提高。

二是学科竞赛相关课题。我院近几年对学科竞赛的投入比较大。对于各类竞赛由专人负责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学科竞赛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将学科竞赛的成果转化也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竞赛的开展,结合SRT计划,由竞赛指导教师将学科竞赛内容转化为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申报和实施。这类课题因操作性强,另外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还能参加与之相关的学科竞赛,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比较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是自选课题。自选课题一般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自行设计项目的研究内容。学生自选课题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鼓励学生自主立项,但自选课题必须是可行的、有价值的。根据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类课题兴趣浓厚,会投入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

四是外部课题。为了进一步拓宽项目来源,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SRT计划的项目还可以来自企业。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推动下,我院与多家企业制定联合培养计划、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在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院与多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申请与合作企业相关的课题。学院也会密切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和实施。

(2)项目申报。项目的申报每年一次。一般学校会在每年的10月组织申报工作。为了做好组织和宣传工作,我院在每年的9月会面向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做科训计划启动和宣讲会。通过宣讲会,让学生较为系统了解SRT计划的目的、意义,如何选题、申报、实施、验收等,以及相关的奖励政策。通过适时地宣传和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避免部分学生盲目跟风的现象。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院组织答辩会,由院级SRT指导小组对项目的选题、研究意义、可行性、预期的研究成果等各方面进行审核,根据项目的总体情况,给出国家级资助、校级资助、不予资助三个级别,并将建议资助的项目上报校教务处。对于学院推荐的国家级资助项目,学校还会进一步组织校级评审专家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再次审核,最终确定是否资助。

我院对SRT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指导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为人师表并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参与SRT计划的学生主要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学院并不会根据学生成绩限定申报资格,仅要求每位学生只能作为1个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申报,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于科研训练计划。

(3)中期检查。在项目执行的中期,学校将统一安排时间进行中期考核,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由项目负责人撰写项目中期报告,对项目进展情况、初步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及后期计划安排等进行总结,并由指导教师签字。学院组织科研训练计划中期检查评审会,各项目组以PPT及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向评审专家汇报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评审专家对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审核并给出指导意见。根据中期检查情况,及时发现实施较好的项目,予以肯定。对于实施情况较好的校级项目,学院可以推荐其升级为国家级项目,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经费资助。对于进度偏慢的项目也加强监督和管理。而对于进度不符合中期要求的项目,学院会对此类项目进行“黄牌警告”,酌情降低经费资助,并在后续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此类项目的进展。通过奖惩分明的中期检查制度,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从而确保SRT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4)项目结题。科研训练项目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旬进行结题验收。在项目结题时,各项目组需要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和工作总结,并由我院统一组织答辩,各项目组向院SRT工作小组进行汇报。我院SRT工作小组在所有结题项目中按照完成情况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项目上报学校。校教务处对完成优秀的项目组成员给予奖学金奖励。学校在每年的11月举办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成果展,对完成优秀的项目展示其成果,并将项目成果汇编成册,以论文集的形式在校报上出版。在结题阶段,对优秀项目成果的展示,不仅对完成项目的学生是精神上的奖励,同时也是宣传SRT计划很好的窗口。

3.训练时间和场所安排

科研训练计划的主体是本科生。本科生的课业相对比较繁忙,因此训练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才能保证科研训练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合理利用学习阶段性。科研训练计划的执行时间一般为1年。在10月立项之初,一方面学生在这个时期课业较轻松,而课题又刚立项,学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一阶段项目进展速度较为理想。而到了期末,由于很多课程都已结课,考试科目较多,学生忙于复习功课,在科研项目上投入的精力就少,课题进展在此时基本停滞。根据这种学习时间的阶段性,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将主要的研究训练工作安排在学期初,并合理控制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度。二是充分利用小学期和暑期。根据每年科研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学生课程安排的特点,可以将SRT计划和小学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相结合。学生利用小学期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小学期之后就是暑假,学生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加快课题进展进度。三是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对多数SRT项目,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项目已经结题。但我们建议对完成情况良好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的内容进一步深化项目的研究,结合毕业设计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深化科训课题,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为了营造良好的科研训练环境,校内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我院于2011年成立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基地,创新基地与传统的专业或通用实验室有所不同,是专为大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场所。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预约实验方式,学生首先根据课题、项目研究和竞赛训练需要向创新基地提出使用申请,经批准后进入创新基地,而在结题后须退出实验室,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主支配实验室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以及实验形式,实行自我管理。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完成其课题、项目所需的设备与器件以及基础维护。

4.相关政策

校级科研训练项目,学校一般给予2000元的课题经费,国家级项目每项给予8000-10000元的课题经费。学校对科研训练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即如果在中期检查期间,项目的进度缓慢,未达到进度要求,中期检查不合格,学校可以对此类项目予以终止,不再资助。而对于中期进展优秀的项目,学校会加大资助力度。在结题期间,对结题验收合格项目的项目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如研究成果得到应用,申请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等,学校会给予奖金奖励。对于结题验收合格的SRT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适量的教学工作量补贴。SRT项目的成果既可作为教师参评学校、学院教学、科研优秀奖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以鼓励教师的积极性。

三、SRT训练计划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不断完善科研训练项目运行管理体系,形成了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协调管理的体制,使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组织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使本科生及早接触科研,及早了解社会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科研训练项目,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可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近几年,国家对于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就以我院近5年实际获得的资助情况来看,我院获得立项资助项目97项(含国家级、校级立项项目),参与计划的本科生达345人次。立项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学院SRT立项基本情况

开展SRT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学生的小作品、硬件制作等15件,程序、软件设计12套,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第35届大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得铜奖的学生,在我校参加过相应的SRT项目训练;在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西门子杯自动化仿真挑战赛、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奖的许多学生前期也曾参与了SRT项目的基础训练。从反馈的信息来看,SRT训练计划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了科研创新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更科学更系统的指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完善项目过程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林,陆灵云,沈明霞,等.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1。

[2]葛亚明,宁红梅,刘俊伟,等.对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14-16.

[3]刘碧强,叶勇.基于SRTP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3):48-53.

第8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创新性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大学生

作者简介:龙春光(1965-),男,湖南溆浦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艾楚君(1976-),男,湖南平江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专项(湘财教指[2011]93号)、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j11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81-02

建立创新型国家,首要的是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本科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多次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等;在高等教育部分,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1]为了顺应这一形势需要,近年来高校除了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外,还采取了如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计划、大学课外科研计划、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效果。[2]然而上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各有千秋,如何最大限度扩大其应用效能,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开放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将现有国家、省、校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进行遴选,将部分项目以开放性实验形式开出,每年再根据需要进行更新,最终建立起具有滚动性质的开放性试验项目库,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开放性实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不足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它是指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其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获得实验技能、知识,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种实验形式。[3]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一本招生、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等行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的多科性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作为16个院(部)之一,现有5个工科类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88人。学院自2005年开始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学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弥补“指导性实验”教学的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4]但在该模式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参与人数不稳定(有时人多,有时人少)、实验经费紧张(耗材投入少)、教师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欠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或者宣传途径单一,有些同学不知道开放性实验;二是重复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实验少,实验项目和指导书多年来重复使用,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缺乏兴趣;三是没有给予指导教师相应待遇。开放性实验需要学生提前预约,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专门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指导老师大多为义务教学,只能象征性给予一点工作量;四是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有些正常实验的开设尚且勉强,开放性实验更是无法保证,事实上学校没有专项拨款,学院更没有用于开放性实验的专项经费;五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鉴于上述原因,开放性实验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

2007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5]之后,各省、市、区及各高校相继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2]例如,湖南省近3年间,立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33项,覆盖省内所有普通本专科高校,累计资助经费1274.4万元。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近三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1项、省级6项、校级22项,加上学校配套经费总额达42.4万元,对本科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6]然而,学院近三年共39个项目,就参与人员而言,大多项目组成员为3~4人,有些项目为2~3人,加上少部分同学同时参与2个项目,总计参与人数不足150人,仅为全院在读学生的8.9%,因此参与人数少,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其次,由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是以学生为主,项目经费全由学生使用,指导老师只有签字权。通常情况下在学生产生某种想法后找到指导老师,老师将从项目撰写、实验设计与实施、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结题等进行全过程指导,而学校或学院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工作量,因此指导教师积极性不够,常常会出现学生找不到合适指导教师的现象;再次,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没有统一的结题标准和要求,只是按照起初的项目申报书和中标后计划书中的预期成果来进行验收。如果项目难度较大而老师指导不力,学生会因为知识与能力的限制而心灰意冷,结果要么因为方案设计的失误,要么因为具体实施过程的盲目性,导致项目经费不必要的浪费,而完成结果却大打折扣。经不完全统计,学院现已结题的项目中有20%左右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资助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想效果。

三、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化的有益效果

鉴于上述原因,学院成立了由教学主管、学生工作主管、实验室主管、青年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学院现有国家、省、校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充分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和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地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即将现有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根据其难易程度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部分项目以开放性实验形式开出,建立具有滚动性质的各专业开放性实验项目库,从而提高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创新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指导老师的参与积极性,缓解实验经费的不足。

1.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从前文分析可知,最初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平均参与率仅8.9%,项目数较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参与率也只有14.2%。其后在该专业中进行了试点,在全部9个项目中选择了3个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项目以开放实验的形式开出。之后,项目组同学在班上将项目情况进行介绍,与此同时,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广泛宣传。结果2007级56名学生中,只有2名同学因病没有参加,参与率达96.4%,实施效果良好。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共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取得国家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省级节能减排奖1项,7篇。

2.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其驱使下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同时,青年学生争强好胜,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是项目组同学的兴趣使然,在同学中容易引起共鸣;其次,如果谁的项目被选中以开放性实验开出,项目组同学极具成就感。如果经过努力取得成果,更加引以自豪。材料成型2007级2位学生因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专利、而倍受用人单位青睐,这在同学中引起巨大反响。

3.有利于“开放性实验”项目创新性的提升和项目库的更新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要通过层层筛选与评估,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并在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才能胜出。因此,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以开放性实验项目开出,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滚动更新就改变了过去开放性实验的指定性和不变性,从源头上确保了项目的创新性和更新性。

4.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经费,缓解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经费分别为2万、1万和4000,学校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还进行了1:1的配套,因此,这是一笔较大的经费。学院3年经费达40余万,材料成型专业共12.2万。通过加强管理,尤其是在材料成型专业进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化以后,全部实验耗材和部分维修经费得到解决,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缓解了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5.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中,中青年占指导教师主体,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思维活跃,容易和学生引起共鸣。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部分项目甚至选自青年教师的科研探索类课题,他们有了一定想法后召集有兴趣的同学共同参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弥补青年教师科研经费的不足;即使是学生的思想火花,如果引起青年教师的兴趣,也会对他未来的科研方向产生影响;如果将项目开放实验化,通过学生共同的努力去实施项目,无异于利用大家的智慧去进行探索,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引起青年教师的极大兴趣。学院现在已经出现了争做指导教师的现状。

四、结论

创新是灵魂,创新是生命,大学要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本文在分析开放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计划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将经过遴选的部分项目以开放性实验形式开出,通过试点取得良好效果,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这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3):81-88.

[2]周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综述之二,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4):4-5.

[3]周文真.大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6):124-125.

[4]张志芹.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17-119.

第9篇: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人文学科;课程设置;中职护理

2011年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做了一次重大改革,即考试涉及学科由单一的医学护理知识,增加了护理相关人文知识。对此,中职护理人文学课程设置就突显出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护考人文学科知识考试情况分析2011年以前护考分四个模块,内容主要是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含精神、老年、传染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五个部分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但从2011年起护考分“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模块进行,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在“专业实务”中新增了相关人文学科知识,即人际沟通、卫生法规、护理伦理、护理管理四门学科知识。2011年护考改革前后各学科考试情况如下(见表1)。

二、我校护理人文学科课程设置情况分析我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由卫生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行指委”)及各省教育部门统一编制。卫行指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最后一次修订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和《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均是在2007年,其后未有新的计划。针对此情况,各校在部、省所颁布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人才市场需求的状况,分别制定了适合当地人才市场需求的中等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1护考人文学科在各级教学计划中的开设情况

卫行指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及我校护理专业近三年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护考人文学科开设状况比较如下(见表2):

(1)教学计划滞后。护考于2011年发生了大的改革,卫行指委和广西的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2007年制定的,其后未有新的计划,与目前护考大纲比较,《人际沟通》《卫生法规》已设置,但缺《护理管理》和《护理伦理》,由此可见,教学计划明显滞后。

(2)课程设置缺乏根据。从我校

近三年修订的中职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3 年制)来看,不能说没有改革变化,如增设了《护理伦理》。然而,仍然突出地反映出课程设置滞后于护考大纲,且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护理管理》仍然未开设,2009年(级)前开设护考中占“专业实务”比重较大的《卫生法规》,到了2010年(级)只有计划却未开课,2011年(级)后被删除。此种情况,充分表露了课程设置时,对护考大纲及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课程设置及修订出现了明显偏差。

三、对策

1出台新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国家主管部门最后制定的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计划)距今已近五年,建议国家主管部门重新简括制订一个指导性计划,实现教学大纲和执业考试大纲“两纲合一”。

2优化人文社会学科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不足两年,而课程设置多达30门以上,特别是人文学科门次多,杂而不精,每门次的学时又少,授课有“蜻蜓表3护理专业部分人文学科课程设置

护考人文课程5相整合的课程5整合后的课程名称5原学时5名称5原学时5名称5建议学时护理管理505护理基础51805护理基础5186人际沟通5365护理礼仪5365护理礼仪与沟通551卫生法规5365护理伦理5215卫生法规与护理伦理536护理伦理5215/5/5取消5/点水”的现象,不少学科之间还存在交叉重复,如《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职业道德与法律》,《卫生法规》与《护理伦理》,等等。建议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对人文课程设置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具体如下(见表3)。

3学校应尽快开全护考课程

学校在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时,应以护考大纲作为一个重要依据,涵盖护考涉及的所有学科,对目前缺失的《卫生法规》和《护理管理》应尽快开课,以确保学校教学目标的达成,使教学与行业准入要求接轨。

对于护士专业的学生而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否合格是护士能否上岗的唯一依据,学校执业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也将成为教学主管部门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在构建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模块设置时,应尽可能涵盖护考涉及的学科,尤其是对基础差、相对缺乏自学能力的中职学生,要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最基本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春玲,季晓辉.新护士执业考试改革下中职护理课程设置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