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四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我们高中学生来说,对高中有机化学的认识还比较窄,我们一般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方式,从而对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及其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以提高高中生的有机化学知识水平。但是,我们对有机化学思维的形成一般是建立在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的,进而提高我们运用有机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有机化学学生思维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这些思维障碍主要是来自教学方式不完善,进而就会影响我们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建立。
1.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在高中生形成对有机化学概念的认识过程中,他们一般是先通过已知的知识结构对外界吸收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形成一种能够掌握的知识体系,以便高中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种情况下,已知的知识就会在高中生的思维中发挥积极作用,导致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出现分化和进行重组等,使得高中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一般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化学思维教学,而是以教师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缺乏能力解决实际的有机化学问题;第二,当新接收的知识与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不相符合时,这些新的知识就会受到严重的排斥。因此,一旦教师的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造成新旧知识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统一,从而影响高中生形成较好的有机化学思维。
2.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突破策略
2.1因材施教,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为中心,认识到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认识的差异,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的培养,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学生形成有机化学思维障碍。当然,教学的目标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使得高中生明确有机化学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高中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因此,提高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意识是突破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2.2突破高中生的常规思维,消除思维定势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重视有机化学知识的教授,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的思维问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这对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至关重要。同时,为了更好地消除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思维障碍,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前了解学生的产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有机化学思维定势。当然,有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有机化学教学,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规的有机化学思维。通过不断暴露学生的思维问题,以消除消极的有机化学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当然,教师还积极促进学生进行有机化学思维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是帮助学生突破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
2.3结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实际,积极渗透诱导
在进行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使得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思维问题而改变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解决其有机化学思维定势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加应该结合有机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渗透诱导加强突破高中学生的有机化学思维障碍。同时,教师应该重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使得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时能够保证课程的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水平,以高中生为主体,培养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思维。
3.结语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习题课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作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习题教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习题指导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此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的引导和传授,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以基础知识为主体,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高中化学习题课堂,教师要进行专门的设计,以教材内容为基准,习题练习内容要和教材所学内容相匹配,并且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习题课堂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弊端,例如习题设置过于基础,过于简单化,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自大的心理,有些习题难度过大,复杂程度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以上两种设计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要设计习题课程,以基础知识为主体原则,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二、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习题内容
高中化学习题课程是通过教师对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围绕习题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习题掌握得更加详细,就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教师要坚持习题课设计原则,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习题设计。为此,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充分结合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原则,问题的探究要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生受到高考的巨大压力,一切都以高考为目的,一切学习活动都要以高考为目标进行开展。为此,化学教师也应抓住这一特点,针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习题训练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化学习题,在习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化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有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若以系统观来看课堂,那么它的要素就由教师、学生、环境等要素构成。信息技术能极大地改善师生间信息传播与互动的形式,因而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也会随着之得到改变。高职院校最典型的是把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在教学里。传统的课堂里,教师只能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统一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在课上最重要的任务是听课,然后利用课下时间做练习等,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那么就去找老师或同学请教。而在现代的课堂中由于信息工具的改进,教师可以把整个教学内容拆分为一个个地知识点,把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做成微课放到互联网上。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这些微课,扫除一些浅层次的概念、知识点等。之后,教师再可以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答。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充足的时间,就可以做一些传统课堂难以完成的事情,如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
二、信息化教学的定位融合与高职院校教学的总体思路
根据《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近期组织了2015年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校内选拔赛。在信息化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教师利用信息工具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难以解决或者高成本解决的问题,从而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和价值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息化教学,也就是常规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传播技能、方法。较早年代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包括制作word、PPT,以及后来的视频录播、电子教材等。第二层面是教学的信息化,也就是用信息化的方式推动教育发展,其中包括了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及应用软件、数字资源内容。简单来说,硬件、软件、内容、整合方案的信息化教学改造,适用于信息化技术薄弱的高职院校改造教学项目,也应该渗透在职业能力培训、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教学里面最重要的教学是方法思想,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如果不能解决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不能达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妄图通过教学方法来达到目的的改革,无非是进入另一条歧途。
对于信息化教学很多高职教师争论不休,教育派、技术派各有纷争。有的提出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有的提出技术能更客观推进教学。简而言之,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学手段背后的数据,而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例如,微课制作不是单纯的视频制作,如果太花哨反而会喧宾夺主,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连续性。所以,教学设计才是重中之重,技术只是辅手段。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生成,是情感的相互渲染,是同伴的协同成长,是品格影响下的自我萌发,是知识传递后的个人思索。教学的本质需要回归到教学者和受教学者,以及受教学者之间。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支撑
教学信息化是教学技术中的重要研究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知道教学环境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知道用什么样的媒体,什么样的师生交互,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是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21世纪是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相当高,一是为了响应教育部对改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要求,必须培养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二是使高职院校跟上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从教育信息化层面来讲,为教师提供内容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非常重要。比如可以使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表达方式。如今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物投影、交互式白板运用广泛,为教学带来了便利。再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投资信息化教学设备是为了建设现代化校园,也为学校能可持续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保障。
(三)信息化教学有益学校校风氛围建设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要符合学校的实际,充分考虑学校的现有的教学管理特色,符合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某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大量的微课和微课制作工具,也开展了许多微课竞赛和名师赛课活动。且不论这批微课的质量如何,火热的背后反映的是学校和教师为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把微课作为一种教育内容资源形式应用到高职教育环境中。信息化教学除了能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外,使其具备个性化特征才是从业教育行业的人员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新思路
(一)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可以尝试利用开放信息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尝试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模拟开放性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明确自身欠缺的能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教师分析学生在模拟场景的优缺点,就能确定学生胜任用人单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从而明确教师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课程体系。
(二)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信息化教学目前来说是为了迎合国家“三通两平台”的政策要求,当前建设更多的还是硬件以及软件系统,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办公的手段,但是目前效果不太乐观,更多的设备和系统还处于休眠阶段。如何激励教师让教师具有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才是当前教育信息化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信息化教学是大趋势,高职教师所处的环境相对中小学老师要非封闭一些,他们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实践可是说是相当深入了。要开展信息化教学,大环境已经具备,移动互联网和自带设备的普及,信息化教学工具设备反而是其次的。根据调查,城市内高职院校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并有小部分学生拥有平板电脑,对于一个学校或是教师来说,真正需要的工具设备只需要少而精。实则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重要的。一个教师具备互联网思维对开展信息化教学相当重要,这样就可以免费的、可分享的、随时随地展开教学。
(三)教学应用平台和服务的建设与高职教育模式的融合
信息化教学的魅力,(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就是在教学应用平台和服务中轻松地展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并根据设计教学状况,做到应用平台和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推进作用与效益。信息化教学无非是更高效省时,使学生在激烈的学业竞争和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而在这个快捷主义盛行的时代里,信息化教学其实是获取新奇信息的渠道,而不是内容本身。内容,必须靠生产者的想象力去生产。教师要适当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摆脱大时代中的浮躁与虚无。例如,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教师在训练学生编程技能的同时,也要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仅限于编程的一些技法,应该从学生阶段总体的培养目标上去看待编程,利用教育研究中一些既有的结论,包装计算机专业编程教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是由多重成分构成的,包括理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协调能力、自理能力、社会能力、是非道德判断力和精神愉悦能力八种。学生编程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创造力等具有独特的价值。国内外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提出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观点,这一观点越来越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同。在培训的内容上涵盖了变量、计算机语言语句、程序界面设计等,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协作式学习等,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注重信息化教学的“社区”模式学习
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晋升渠道,任何的班级授课制都是利弊参半的。相对于师徒教学制,班级教学中教师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状况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使教师不在场,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激发,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些特别的设计,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利用一些网上的学习社区平台或微信平台等,营造一个高互动的虚拟学习社区。这就要求在面向大多数学生教学的同时,关注那些学优生和学差生,设计与开发一系列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如视频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等。
四、结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2-0035-02
笔者是一名从事了7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在思考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及个性化教学方式。现将笔者对信息技术教育个性化思考总结如下。
一、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伴随着电脑从稀有到普及的发展,笔者深深感受到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变化。2005年参加工作时,电脑在学生家庭中还很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很低,同时学生对以电脑教育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充满兴趣,对教师熟练操作充满敬佩、对电脑充满好奇。还记得当时的学生对五笔打字输入充满向往的情景。当时教师和学生都感觉上信息技术课是一件愉悦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变化。学生不再佩服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也不再喜欢需要背诵字根才能输入文字的五笔输入法,因为有了搜狗、QQ输入法。学生之间的层次也日渐分明,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听得耳烦,而部分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继续这样老套上课就出现个别学生逃课或干脆在班里上自习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曾苦苦思考,开始的方法是实行高压政策,每节课点名,对于不来的学生通报批评,告诉其班主任。高压政策的后果是学生来了,但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没有兴趣,不喜欢听。作为教师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如坐针毡的感觉,这时的学生怎么办,闲着没事就扣键盘,砸鼠标,微机室损毁严重。
学生变化了,教师只有两条路可行,一种是按原来老套的教学方法,“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一种是改变自己的套路。这时我们信息技术组的思路是改变。
二、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
根据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大胆的实施改革,实行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一是不参加高考,改革的成败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同时也并不会引起领导的特别注意,而改革成功则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重大发展。二是信息技术课有电脑,电脑是智能化设备,很多工作可以让电脑替我们教师完成。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但电脑可以替人去完成一些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其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电脑里可以开一个“博物馆”,让学生根据需要在里面畅游,教师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去监督促进学生的成长。真正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课堂的组织者的转变。
三、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硬件方面,笔者用微机室的电脑组建了一个局域网,其中选了一台性能较好的电脑作为服务器。软件方面,系统软件安装windows2003系统,应用软件用了开源的Discuz! 社区论坛软件系统。关于组建局域网和windows2003系统大家都很清楚,笔者就不赘述。下面重点说一下Discuz! 社区论坛软件系统。
Discuz!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特点:
1.Discuz!是全球成熟度最高、覆盖率最大的论坛软件系统之一。这一点保证了我们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Discuz!是一套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用户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编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和安装,在互联网上搭建起具备完善功能、超强负载能力和可高度定制的论坛服务。Discuz!的基础架构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 Web 编程组合 PHP+MySQL 实现,是一个经过完善设计,适用于各种服务器环境的高效论坛系统解决方案。这一特性可以使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多地关注论坛的内容而不是关注软件的编写。
3.Discuz!有免费服务的网站,有关于网站的问题可以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省略/去找答案。
4.Discuz!还支持视频功能。
5.使用者可以在完全遵守最终用户授权协议的基础上,将本软件应用于非商业用途,而不必支付软件版权授权费用。这一条很关键,作为边缘学科学校不可能投入太多,免费使用对我们太重要了。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3―0079―01
高中化学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在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现对此作一分析与反思。
一、 误区
1.“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自由学习”。教师对“自主学习”缺乏正确理解,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迁就、放纵学生。整节课教室内乱哄哄一片,对学生的交流、汇报、发言,教师既不指导、也不示范,只是一味地赞不绝口,“你说得很好”、“太好了”、“真棒”、“太聪明”等。不断地“拓展课程资源”,介绍“化学资料”,学生对课本内容、结构还没有整体了解,就让学生学习课外的书本、报刊等资料。
2.“合作学习”就是“小组学习”、“自愿学习”。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为:只要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与监督,学生的合作能力低,合作习惯差,导致合作形式化的现象。教师宣布交流,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说话,谁也听不清楚谁在说什么。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甚至趁小组活动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学习变成只有少数尖子生主讲,后进生被动听或者根本没听的局面。
3.“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体现新课改的唯一方式。不少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观念认识肤浅,认为在课堂上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体现课改精神,否则就是传统,守旧。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在教师刚提出问题时便自信地举手回答。但老师却要求“小组讨论”,结果学生只得放下手,假装“讨论”。殊不知,过多的“小组讨论”不仅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能力,反而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二、 反思
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会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要求。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过去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是与被动、机械学习相对而言的,它有三个过程,即自我监控、教师指导、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由“他主性”学习变“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教育的“被动性、依赖性、同步性”,自主学习有“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三大基本特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伙伴及学习问题,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持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乐学、愿学、会学。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在形式上使学生理性的排列方式有了变化,使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的活动,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有效性。每个学生不但要自己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学生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学生都学好、学会为目的。教师则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奖励或评价。因此合作学习具有“互动性、集体性、责任性、社交性”四大基本特点。合作性学习,需要教师花时间精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教师要经常性地、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表达,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算法思维;信息;编程化加工;算法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学需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现行江苏使用的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因教材篇幅所限,保留至教材中的都是经千锤百炼的“精华”,而具体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比较少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教材本身,就容易让学生变为机械的知识存储者,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容易被遗忘;而如果在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自发地参与课堂实践,并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课堂效率不但大大提高了,而且学生也能“知其所以然”。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逐步提高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
本文以该教材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化加工》为例,揭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的编程化加工》第一节,以典型的交换算法示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知识的真谛。由于高一的学生对“算法”这一块没有基础,在算法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参与,并进行合作学习,进而深入思考、发现规律和掌握精髓。如,“交换语句”是程序设计最基本的语句,在该语句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如何写代码,而是让学生首先进行分组并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化为具体思维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三人一组,如X同学、Y同学、M同学。然后请其中任意两位同学从身边拿出一样东西,如X同学的“圆珠笔”、Y同学的“课本”,那么,如何实现“圆珠笔”与“课本”的交换呢?(前提是每位同学自始至终最多只能有一样东西)。最后,同学们知道了第三个同学的重要性,借助于M同学,才能成功地完成该实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过程转化为VB语句:“M=X:X=Y:Y=M”。可能有少数同学对这个实验认为还不够形象,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实验来举例呢,当我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时,同学们兴致更高了,举手示意要上来亲自实验。考虑到机房内的安全,笔者动手演示了这个实验。实验设计如下:在A杯里装满了水,B杯里装满可乐,用什么方法可将两个杯子内的液体进行调换呢?由于先前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参与了交换实验,第一时间就有同学想到要再拿一个空杯子(假设为C)。先将A杯的水倒入C杯,把B杯的可乐倒入A杯,把C杯的水倒入B杯。接着请同学们快速写出算法语句:“C=A:A=B:B=C”,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操作、合作、观察、分析和推理,由形象思维转化到具体思维,理解并掌握交换两个变量的重要方法。
四、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的能力
“策略多样化”一词自新课改以来就屡见不鲜。在教学时,我们也常常为了达到“策略多样化”而努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尝试从多种思维角度去设计算法,提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对于求最大公约数的问题,在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时,可利用以前所学的方法,在学习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后,就可求较大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算法思维可提高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有序性和可执行性,尽管可能没有直接的方式达到目标,也能够迅速地采取算法思维进行分析,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算法这一章所应得到的能力之一。
五、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需有效地进行分组与合作学习
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在必修教材中属于比较难的内容,如:算法中的“排序算法”“递归算法”“枚举算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需通过有效的分组与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每个学生或学习小组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在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中要学会协调沟通、要与人合作。最后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提示、互相补充共同完成学生任务。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围坐”,围坐在一起的学生不一定就真的合作了,关键的问题是老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合作”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作为例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达到由课内的获取到课外的提升。从“学会了”到“会学了”,真实地体现在学习中合作,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解决策略
引言
对我们高中学生来说,对高中有机化学的认识还比较窄,我们一般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方式,从而对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及其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以提高高中生的有机化学知识水平。但是,我们对有机化学思维的形成一般是建立在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的,进而提高我们运用有机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有机化学学生思维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这些思维障碍主要是来自教学方式不完善,进而就会影响我们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建立。
1.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在高中生形成对有机化学概念的认识过程中,他们一般是先通过已知的知识结构对外界吸收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形成一种能够掌握的知识体系,以便高中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种情况下,已知的知识就会在高中生的思维中发挥积极作用,导致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出现分化和进行重组等,使得高中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一般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化学思维教学,而是以教师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缺乏能力解决实际的有机化学问题;第二,当新接收的知识与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不相符合时,这些新的知识就会受到严重的排斥。因此,一旦教师的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造成新旧知识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统一,从而影响高中生形成较好的有机化学思维。
2.高中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突破策略
2.1因材施教,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为中心,认识到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认识的差异,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的培养,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学生形成有机化学思维障碍。当然,教学的目标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使得高中生明确有机化学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高中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因此,提高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意识是突破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2.2突破高中生的常规思维,消除思维定势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重视有机化学知识的教授,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的思维问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这对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至关重要。同时,为了更好地消除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思维障碍,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前了解学生的产生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有机化学思维定势。当然,有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有机化学教学,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规的有机化学思维。通过不断暴露学生的思维问题,以消除消极的有机化学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当然,教师还积极促进学生进行有机化学思维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是帮助学生突破有机化学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
2.3结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实际,积极渗透诱导
在进行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使得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思维问题而改变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解决其有机化学思维定势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加应该结合有机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渗透诱导加强突破高中学生的有机化学思维障碍。同时,教师应该重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使得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时能够保证课程的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水平,以高中生为主体,培养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思维。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高中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进行和发展,对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但是,在加强培养高中学生有机化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之中,形成了一定的有机化学思维障碍,从而影响了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突破有机化学思维障碍,以便于提高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质量。因此,现阶段研究高中生有机化学学习的思维障碍及其解决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巍.高中生有机化学学习思维障碍的解决策略研究[J].课程探索,2015(06):114
[2]王后雄.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及其成因[J].化学教育,2013(27):115-116
[3]叶澜主,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6):1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社会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新媒体;校园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影响较大,马克思认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每一次变化,其影响均会波及高校,在社会中流行的各种观念和思潮,也会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体系中。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多元思想频繁交锋,普世价值难以形成统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校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广大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形成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并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学生的政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移位、道德失范、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上政治信仰模糊,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生活理想上追求物质享受,淡化艰苦奋斗;道德理想上提倡利己主义,重利益轻奉献,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和权利价值,社会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观念较差等等。
1.1 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实际运用存在不足
新媒体资源丰富、交流便捷,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微德育平台主题教育效果显著、特色鲜明、认可度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新的内涵,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即时性、效率性。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缺乏有力筛选与监管,网络暴力、错误思想及腐朽文化等信息造成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差等。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认识不到位,工作目标滞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要求,使得“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不能有效契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工作合力不能有效形成。
1.2 全社会重视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但高校施教水平不足、手段单一
党的十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据调查,截止2013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全面进入大众化稳定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随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在体制、风格、人员、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风格由防守应急转为积极主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结构单一转为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
但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源困乏、施教水平不一等原因,普遍存在学科专业结构失调、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部分教师认识出现偏差,不关心国家大事;教书育人中“重才轻德”;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重个人权威轻真情实感交流,造成师生间缺乏信任。加之部分高校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不够理想,缺乏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淡薄等等。以上因素都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优化措施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机遇。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就必须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进行系统整合,对不利因素找准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2.1 政府主导,调控优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积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党和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大环境的调控,完善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制度。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首先,注重社会公平,减轻高校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提出合理解决办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完善高校章程建设,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逐渐产生心理、情感的认同,进而内化成个人行为的道德自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挣脱各种负面价值观的羁绊,做一名“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立志成才”的优秀大学生。
2.2 加强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调控和运用,弘扬主旋律,规避不利影响
高校应有的放矢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内容上兼容包并,寓教于乐;形式上丰富多彩,集思广益;管理上监导并重,疏堵结合。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微文化运营管理体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应用技术水平。
首先,重视利用新媒体密切关注大学生动态。通过新媒体设立“网络舆情监测员”等,系统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其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将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再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开展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互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加强思想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妥善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化解矛盾,确保安全稳定。
2.3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打造和谐校园内外育人环境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而且要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首先,加强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整治,创建与大学育人理念协同发展、步调一致的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形成以政府指导落实、高校组织排查、校际完善紧密联系的齐抓共管模式,投入全社会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其次,强化高校物质硬环境与文化软环境建设。教育家苏霍姆利安斯基曾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完善校园物质硬环境的同时要凸显文化软环境的人文关怀,做到实用性与育人作用的完美统一。
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方案,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语
总之,社会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都有很多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工作者要主动探寻学生特点,适应正在变革的社会大环境,充分认识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139.
[ 关键词 ] 会计电算化 教学模式 实践性教学
高职高专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术和能力为主,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能力素质教育,因此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应是适合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电算化复合性人才,而非理论型、科研型、设计型人才,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应强调“实践性”,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
作为一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授课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反复实践,现就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引入了项目教学法,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遵循的原则,我们在整合过去的资源的同时,开发基于财务工作工程的教学资料,在内容设置上按照:1.情景设置;2.任务驱动;3.教师示范;4.学生实践;5.项目回顾。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巩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知识落实为关键。
二、手工模拟和会计电算化模拟的同步性
在教学计划设置上,把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按照在同一个学期,在教材上可以同时采用一套资料,这样学生可以将手工记账的结果和会计电算化得到的结果互相验证,以取得一致结果,同时还可以对比两种记账方式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业务处理程序的认识。会计电算化安排每周4学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效果的观察,把4学时安排在一起比分开的效果要好,如果安排一周两次,那么一次教师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少,使软件的学习衔接性大打折扣,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三、SAAS模式的引入
SaaS(Software-as-a-service)的意思是软件在线服务,SaaS的中文名称为软营或软件运营。SaaS是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作为一种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SaaS是软件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
因此我们在授课的业余可以让学生了解诸如用友的伟库网和金蝶的友商网提供的财务在线服务,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了解C/S和B/S架构的优缺点。
四、授课方式的改革
经过我们参观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实训室后,我们学到了不少经验,在实训室安排尤其是学生桌位排列上可以更加灵活一些,比如说四个人围坐在一组,在授课方式上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增强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得到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操作训练,熟悉整个业务流程,提高实践课程的整体效率。
五、ERP沙盘的引入
尝试沙盘ERP沙盘模拟实训,沙盘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做”来“学”。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在参与中学习,通过亲身实践体会深奥的商业思想。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必须利用所学知识去寻找市场机会,分析形势,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管理。在体验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每一位学生都会完全融入到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了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六、在线平台和远程操作的应用
学校近年来采用的“天空教室”开放式平台,促进了我校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多元化了老师授课的方式,满足了学生课堂讲授以外的学习需要,同时网络学习平台搭建在了一个开放式的服务器上,学生可以直接在宿舍或者校外直接登录进行学习。
七、加大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
增加实际中应用很广泛的Excel应用的教学和实训,比如增加强大的Excel数据透视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工具快速有效的处理各种数据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包”能力,使其成为智慧的会计人员。
八、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和财务软件公司合作,让学生通过参加会计电算化资格认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期末考试与认证资格考试一体化,实行无纸化考试,科学的考试测试方案,试卷自动评判,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对学校而言,由于考教分离,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又扩大了就业。对学生本人而言,既可以取到权威的证书,同时也是熟练操作ERP产品的有力凭证。
参考文献:
[1]许 娟: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商职业学院学报,2004.2
[2]元传伟 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
[3]王 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
[4]周 佩:电算化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