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精选(九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第1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 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品味重点词句,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环境导入

1、谈话导入,回顾前课内容,由青海高原的环境异常的苍茫、恶劣,带领学生回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出示高原的一些图片,再加上独特的音乐渲染,使得学生在图片和音乐的情境中很快便能进入角色,感受到高原上恶劣环境。]

2、然而,就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上,却有着一株柳, 一株作者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柳,一株让作者发出这样感叹的柳。

[设计意图:因为“神奇”是个重要的字眼儿,写出了柳树的坚强。于是我抓住题眼,从“神奇”直接导入,让学生说说柳树神奇在哪儿。]

3、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轻轻打开课本。

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

1、快速找到直接描写这株柳形象的段落。(第五自然段)(出示)

2、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来。(生自读)

3、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来读,并且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1)“两合抱粗”有多粗啊?咱们两个来演示一下。(让生表演)

[设计意图:在读准读通课文段落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感受柳树的粗壮,这样也让学生感受柳树在热烈环境中成长的不易。]

2)这么粗壮的柳树你见过吗?……这是一“奇”。

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是写它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你们看到过铁锭吗?这种色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铁锭现在不太容易看得到了,颜色很暗淡。说树干和树枝像它一样的色泽,像它一样粗实而坚硬,奇怪吗?

3)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

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我们平原上的柳树是这个颜色吗?这又是一“奇”。

解释“锻铸”的意思,从这个“锻铸”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谁来读读它的这一“奇”?

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这句给你什么感觉?

2)“巍巍然”和“撑立”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4、读到这,这株柳树的样子就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出示)这是一株( )的柳树。

有感情朗读第五小节

三、引发想象,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

1、(出示要求)默读六七两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2、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写什么?拿出笔来,把其中反应它“神奇”的语句画下来并读好它。

1)读了这句,这株柳的“神奇”之处在哪?

3、交流。

师:哪些语句看出柳树在高原上撑立不容易?拿出笔来,把重点的语句划下来。

师:还从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了?

师: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读到哪个词语哪个词组的时候特别有感受。自己读。交流

[设计意图:抓细节描写感悟,圈划批注,静心默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围绕细节描写深入阅读,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斟酌,来感受柳树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受到启发。]

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种执着,一种信念。这些词不正是对“撑立”的最好诠释吗?面对这样一株柳,难怪作者要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是发自心底的敬畏!

师:我们通过这样两段文字,深刻地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让我们读好这两小节。(配乐读)

师:作者的思绪一发不可收拾,由高原之柳想到了谁?家乡柳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出示家乡柳树图片,配乐讲述)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展示平原柳树的形态,老师讲述平原柳树生长的环境,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感受到两种生活环境的形态上的差异,这样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产生对高原柳树的敬佩之情。]

文章要赞颂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这儿却写家乡的柳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发挥想象。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平原柳树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师:同一株柳树,生活的环境和命运不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也不一样。棵柳树抱怨了吗?

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交流

捧起书,一起读最后一段,读出你对柳树的敬畏和赞美,读出它的生命伟力。

师:你们想不想再去看一看这道壮丽的独特的风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柳树样子的话。这一回你们读的时候

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指名生读

师:这回你知道为什么它能长得这样的高大、粗壮了吗?

生交流

师小结后再读句子: 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师:这就难怪作者在开始的时候要写这样写,咱们一起读。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解释词语“伫立”表示是长时间地站着,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肯定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困难才活下来的。

四、拓展

1、读着这样的柳树,我想起了一个人(板书:人),一个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霍金,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40多年,但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乐观向上,勇敢顽强,不断求索,终于写成了科学巨著——《时间简史》。读着这样的柳树,我还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了吗?【交流】

……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谈感悟体会,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一种由柳及人的感悟和解读,让学生由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进而能够理解柳树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师:是啊,这株柳不正是这些人的化身吗?他们用坚强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老师希望这种精神也永远地伫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3、最后,我有三句话要送给大家【出示】 齐读:

1)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3)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总结

第2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近日,听了一节六年级的阅读课,执教者所上的课文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堂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到描写这株柳外形的语句,让学生说一说外形神奇在什么地方。接着,让学生尝试角色扮演“干旱”与“寒冷”,想象说一说自己会怎样来对待这株柳树,这株柳树又是怎样挺过来的,相机学习文中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并练习朗读;然后,读一读文中具体体现这株柳顽强精神的语句,采用分组读、自由讨论的方式来感受语言: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体会课文最后“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的意思,感受作者内心对这株柳树的敬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人也如同这株柳树,运用改写句子的方式来表现对这些人物的赞美。

单单从教学流程来看,课前教师对课文有了非常深入的研读,因而教学能围绕对“这株柳”的精神和象征意义的学习展开i同时,教师也作了精心的预设,这从课堂上教师采用大量的教学策略以及多样的教学引导手段能鲜明地感受到。可是在听课之后,笔者还是觉得这是一节遗憾多于成功的课。不仅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浮于表面,每一环节华丽却匆匆走过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粗糙,青海高原的这株柳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教师完全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当做教学的出发点,课堂上由教师指定着学生学习的流程,按照教师的指令来断章取义地找出重点句,或者形式化地谈感想和触动,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同一平面上运动,情感游离于课堂之外。溯本求源,这节课l的失败是由于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忘记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解读错当成学生的解读,这样在教学设计时“深入深出”,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不能真正融入文本,学习效率当然大打折扣。

据此,笔者想到,教师的文本解读千万别忘学生视角。也就是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除了要以一名教师的视角来理解文本,读出文本内涵,把握文本情意,同时感知文本在语言、表达上的个性特点之外,还更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视角来理解感知文本,探求学习的兴趣点,关注学生走进文本的最佳切入点以及学习的重点、难点,这时的文本解读不是为了教师的“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进行的,这样的解读才能让教学不再成为教师的“个人秀”,学生只是为了配合教师,甚至很多时候只是看客,而是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更自然贴切地与文本对话的角度出发。还是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为例,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就应抓住课始作者提出的“神奇”和“望而生畏”两个词语来展开教学,“神奇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为什么会望而生畏?”“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神奇而又让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这样的教学是朴实的、真实的,同时也是与学生学习的视角相统一的。

如果只有教师眼中对文本的解读,那么课堂将永远让学生慢半拍,甚至无法进入课堂学习的真实情境。这是因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感悟能力与教师相比,怎能相提并论?只有以学生的视角走进文本,展开文本学习,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第3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关键词: 语言运用 优化问题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堂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那么,语文为什么而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基于此,我们能够肯定:语文课堂问题为了学生学习语言,开启思维,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问!然而,纵观当下的课堂教学,可谓“问题”多多,一位语文老师在每一节语文课中会向学生提出数以十计的问题,然而,事与愿违,这些课堂问题设计往往高耗低效。

小学生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学习语言,大概有三个过程。第一阶段,认识语言,即领会文本的核心,文本语言表达了什么;第二阶段,启迪思维,即让学生明白原来这里用这个语言是表达这个意思的,进而提高理解能力;第三阶段,运用语言,即指导语言在这里表达的作用,初步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认识上的缺失直接导致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失守,在解读和感悟的漩涡中晕头转向。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语言经历的三个过程决定着课堂问题设计也要有这样三个过程。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此问题作了一些优化实践活动。下面笔者试结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优化问题设计。

一、为学习语言而问——问题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为夯实理论基础,改善认知结构做铺垫。

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入手,紧扣标题进行问题设计可以纲举目张,观照全文,通透全文,对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有很大作用。上课伊始,我便听取学生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轻轻松松就可以深入解读文本。当学生提出:“这株柳有什么特别之处”时,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提炼出“主干”问题:“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从标题入手,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即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删繁就简,专注关键词,认识文本语言,体会柳树的“神奇”。问题设计删繁就简,构建清晰的文本网络,夯实学生的语言认识。

从每个主干问题中细化出来的问题即为“支”。通过围绕主干问题,我们添枝加叶,使一节课的内容既具有条理性又很充实,学生也会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由易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问题的设计,教师须要研读文本,由点及面,生成台阶式的问题,从而和学生个性化地、由表及里地研读好文本。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性和扩展性,过分简单,或者一味复杂都不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致其丧失听课的激情。

二、为启迪思维而问——问题优化应在启迪思维、解决困惑的基础上控制把握课堂,为顺利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央视主持人柴静在谈到采访的方式时说:“电视采访有个相对特殊一些的要求,在人和人交流的缝隙里,提问得象钉子一样锲进去,机会可能就那么一下,如果心念芜杂,时机一过去就没了,会扎到钢板上,或者扑个空。”教师和主持人在某些时候具有角色的相似性,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数量,进行“点穴式”提问非常必要。准确、适时的问题如火花般点亮学生的思维,燃起智慧的花火。这种形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启迪学生思维、解决困惑,一个问题是一个点拨,一个启示,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深入思考,为顺利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教学课文的最后阶段,我提议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在学生读题之后,我并未让他坐下,而是追问道:“你想强调什么?”在这个问题的点拨下学生与我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一株。

师:为什么?

生:因为高原上只有一株柳树,看不到其他柳树了。

生读。

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它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

师:柳树竟然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

生:因为它原来是平平常常的,现在已经不平常了。

生:因为它是唯一一棵柳树,经历过很多折磨的。

师:我懂你的意思了,这株柳树能够在高原上生存下来,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所以要强调这一株柳。看来你们都读懂了这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信息更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及时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住时机,用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将学生引领至更美妙的语言体验中。把课堂生成转化为课程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适时提问,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徘徊不前时,采用艺术化的追问,及时初解疑窦,让学生顺利走下去;另一方面在学生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反问,打开理解上的关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得研讨结果明晰。

三、为运用语言而问——问题优化应在知识发生、发展关联处升华,在探究意识上提升,为推进语言运用服务。

语文为什么而问?——为学生学习语言、开启思维,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言”、“开启思维”属于理解范畴,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当下的语文教学太重视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即语言学习的一、二两阶段的学习,忽视了运用语言的训练。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吴忠豪教授指出:“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来看,运用语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教学力度至少应该等于、甚至超过理解语言的教学。”所以,学语言是为了用语言,言语能力的获得靠言语实践。语文的痕迹不是课文内容,而是语文的知识、方法和策略。学生学习语言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得先让其感知理解,再结合生活去思考、去理解。课堂上,老师要尽量在完整的语境中来输入,然后,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多种类似的语境中练习、熟悉,以至运用语言。学生在熟悉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思考并归纳语言规律,最后把语言学得透彻,达到灵活运用。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适当引入开放式问题,对于课堂问题的优化,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放式问题相对于封闭式问题而言,没有明确的指向性,需要学生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说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思考。如“你联想到什么?”“你感悟到了什么?”等等。开放式问题可引以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分析,鼓励学生自由讲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他们带入自主探讨的氛围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在此基础上,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机会。

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开放式、具有想象空间的问题。在学习这株柳的生长过程时,我范读课文后,说道:“我在读这段文字时脑海中不时会出现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我仿佛听到了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刺骨的风雪割过柳树的身躯,可是这株柳却顽强地伫立在风中,默默承受着风雪的洗礼。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你们也捧起书,读一读,把心静静地融入文字中去。”在我类似语境的创设后,适时抛出开放式问题后,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仿佛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中,和这株柳同环境,共患难,积极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达到了规范、准确、灵活运用语言的效果。

扩展性问题具有延续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开放式问题灵活性大,适应性强,适合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回答,很多时候可以畅所欲言,容易迸撞出思想的火花。它不仅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在新的语境之中尝试独立运用语言,使得语言在“入乎其内,化乎其中”之后“迁移运用”(贾志敏先生的语言学习三部曲)。

真正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积极启迪学生思维,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课堂问题设计才是高效的问题设计,才是课堂、学生真正欢迎的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设计,能够使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相互启迪、碰撞,不仅能成就学生的精彩,还常会提升教师的思维水平,叩击教师的心灵。

参考文献:

第4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古诗词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62-02

作者简介:周习云(1980―),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双溪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琅琅上口的语句,修远厚重的底蕴,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独特的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穿插古诗词,会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中,发展具有古典特色的审美情趣,培养敏感而又灵动的情绪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激活体验――穿行于文本与生活之间

古诗词洗练、浓缩的词句,蕴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触。有一部分诗词,它们就来源于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日常作息中或温馨、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感因子,极抽象而又传神地勾勒出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情景。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吟诵相关的古诗词,画龙点睛地为文本标上精简、鲜明的注脚,凸显本阶段文本教学的关键,使得课文中描绘的生活与学生更加贴近,促使学生激活自身的相关生活体验,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一文时,当讲到嫦娥飞上月亮后,笔者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嫦娥在月亮上该是多么思念后羿?当后羿在月圆之时仰望天空又该多么思念他的妻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经历,说一说会在团圆时刻想念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适时地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突出诗句中“倍”字所透露出的无限思念之情。

再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剪枝的学问》一文,笔者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光鲜红润的桃子时,你还会想到什么?有学生想到了王大伯辛勤劳动、挥洒汗水为桃树剪枝的情景,并吟出《悯农》一诗。笔者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劳动时的模样,激发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和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提升内涵――穿行于情操与涵养之间

“文章不是无情物”,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而充沛的情感,这些情感背后充盈着各种崇高和伟大的精神,是一种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正能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具有深刻而长远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这其中的价值,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文中人物品格,感受人物伟大情怀的时候,以契合主题的古诗词对文本主旨进行进一步的渲染和提炼,在进行文化传承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让他们的内心荡漾起起伏的波涛。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诺贝尔》时的拓展环节,笔者先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诺贝尔在逝世前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他为什么这么做?2.你觉得诺贝尔奖是什么样的奖?然后择机点明诺贝尔奖是对世界科学、人文成就的最大认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诺贝尔奖的重大意义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蓄足情感的基础上念出《杂诗》中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古人迫切的呐喊和殷切的希望,更深入地体会诗人那种忧国忧民、渴望人才的心情,鼓励学生发奋学习,树立好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抱负。

再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次抱母亲》时,考虑到学生受到心理年龄的限制,缺少这方面的体验和经历,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真情,唤醒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恩,笔者根据这一教学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对母亲的情感激发并表露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烛光里的妈妈》的配乐声中,深情地朗诵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在悠扬动听的乐曲声中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之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说一说当母亲生病或劳累时,你是怎样帮助或者照顾妈妈的?之后心里有什么感受?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叙述中强化内心对自我的积极肯定,固化学生的感恩行为,使学生体会到其实只要自己一分的付出,就能够让妈妈感到十分的幸福。

三、把握契合点――穿行于开篇与铺陈之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声鼓点,要能在学生心灵上敲出最有力的声音。将古诗词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以熟悉的古诗词点化学生脑海中沉淀的相关画面和情境,为后续的教学铺陈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扣住题眼,结合课文的标题或者开篇文字,启发学生回忆与之相近或相符的古诗词,寥寥数言,就可以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与呈现画面、音乐渲染相结合,迅速渲染出满含期待的氛围,再引领学生走进美文中去。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青海高原一株柳》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有关描写柳树的古诗词。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艳阳天下尽情吐绿的柳树展现出的生机盎然的情景,以及《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散发出暖暖春意的柳树,由此再引入课文中那一株青海高原上的粗壮柳树,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通过《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中背景知识的揭露,点明青海高原自然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强化反差,在文章的铺陈环节,着力引导学生研读这株柳树巍巍然的外在风貌和青海高原的苍凉与严酷,为学生感受这株柳树中所蕴含的顽强精神做好心理铺垫,为学生概括出本文中的人生哲理积累感知和体悟。

四、感受情趣――穿行于灵动与厚重之间

古诗词不仅文字简练、音律优美,而且含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语文课堂精巧而又大气的框架,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的内涵。教师可以尽情渲染课文中的情境,同时利用古诗词帮助学生从一幕幕具体生动的画面中,学习用洗练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也可以古诗词为引领,使学生带着散发古韵的文字走进文本,在情、文交融中加深体会,“目视其文,心同其情”,用心灵去触碰作者笔下所描绘的各种真切情感。

第5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一、链接积累资源,在回忆中促生成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生积极的思维就会把平时积累的信息表达出来,教师要抓住这些积累的信息合理地开发,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达成对文本的深度认识。例如《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最后一小节:“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一位教者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你同意课文最后一小节的观点吗?

生1:我同意,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卧薪尝胆》中越王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的故事,勾践这样做不是屈服,而是为了将来能报仇雪恨。

师:这名同学紧扣课文最后的句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表达他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认识。湘机出示“不是……而是……”的句式练习。你也能从平时的积累中用这样的句式来理解这句话吗?

生2:蔺相如躲避廉颇不是害怕廉颇,而是顾全大局,暂时的忍让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为了赵国的发展。

生3:韩信胯下受辱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想着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

生4,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退让,而是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以退为进,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教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抓住一名学生阐述卧薪尝胆故事的信息,相机出示“不是……而是……”的句式练习,及时地启发学生,链接类似的积累资源,从而精彩生成了对课文最后一句内涵的深刻认识,让语言文字之花在课堂中精彩绽放。

二、链接生活资源,在感悟中促生成

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如果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将课文与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联系起来,那么生成的资源会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教学《我喜欢》一课时,我要求孩子先在小组里找一找生活中“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理解,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都找到了答案,然后一个个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起了例子。

缪听宇说:“一根火柴只能发出一点光和热,可是一把火柴点燃了,就会冒出很大的火花,照得很亮。”黄心仪说:“一台电风扇只能吹到一个地方,可是有很多电风扇,整个教室就能很凉快了。”这时,机灵鬼王浩站起来了:“可是,我不喜欢很多人一起学习。因为一个人不遵守纪律,就会把整个班的学习时间都浪费了。”这孩子,总是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关键是人心齐,会团结。但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观点,而是把他的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你们喜欢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吗?”“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人想到一个好办法,一个好点子,全班47个同学,就有47个好点子。”“但是,一个人浪费一分钟,全班就得浪费47分钟,所以大家要团结、好学,才是真正的力量大。”

一方面,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就会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且在师生交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问题、新目标,这种新旧问题的冲突往往就是生成的学习资源和研究资源。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从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实施的过程,从教到学再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正是生命课堂所追求的生成境界。也正是每位教师在课堂上应达到的最高教学境界――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相机调控,即时链接生活资源,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三、链接偶发资源,在意外中促生成

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位老师在执教《五彩池》这篇文章时,有一名学生提问:“五彩池适不适合游泳?”教者先是一愣,接着便即时调整了预先的设计,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判断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是否适合,二是池子的深浅是否适合,三是池子的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这样便能解决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这个问题了。”于是,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到了很多能证明五彩池不能游泳的证据。“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呢。比彩碟大不了多少”,说明池子大小不适合游泳。“水深不到三米,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说明大部分池子的水太浅,也不适合游泳。“水来自同一条溪流”,可能水是比较清澈的,但这样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有很多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景观吗?应该是不能游的。课文中还有“池底生着许多石笋”的内容,能使五彩池变色正是这些石笋的原因,这说明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是无法游泳的。

本堂课,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极富好奇心的问题,看似与课文无关,近乎“无厘头”。然而教者即时地捕捉到这一问题对研读全文的价值,果断地链接学生问题,不仅牵一发而“通”全文,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鼓励了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作为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善于发现偶发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教学价值,巧妙地以此为阅读的切入点,将偶发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错中求对,将意外转化为精彩。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智慧,让我们用巧妙的点拨、灵活的启发,给学生一个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创造出一种更高的教育境界。

四、链接想象资源,在情境中促生成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想象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沉浸在幸福的想象境界中,想象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如一位教师在教《青海高原―株柳》时,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一株柳的顽强生命力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此时,漫天风雪,天寒地冻,(配上寒风呼啸的音乐)一株柳是怎样抗争的?你看到怎样的画面?学生马上沉浸到想象的世界里,想象着狂风怒吼、雷轰电击的情景,想象着一株柳与积雪抗争的情景。接着同学们纷纷述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寒风呼啸,猛烈地吹向青海高原的这株柳,似乎要把大树连根拔起,而柳树挺起胸瞠站得更直;漫天飞舞的雪花肆虐地压弯柳枝,而柳树又笑着支撑起受伤的身体,昂首挺胸地屹立在风雪之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劈断了柳树的枝干,但柳枝毫不畏惧,坚强地鼓励自己重新抽出新的枝条,迎接新的挑战。这是多么顽强的柳树啊!还有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这株柳树:“让风吹得再猛烈些吧!让雪下得更大些吧!我要与你抗争到底!”在教师的鼓励和调动下,同学们纷纷交流在脑海中浮现出的柳树与暴风雪抗争的情景,使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此时教师相机出示句式练习:“不管( ),不管( ),这株柳树总是( ),所以它傲然挺立。”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的练习使这些即时想象得到进一步的整合,使青海高原一株柳顽强抗争的形象更清晰地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第6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柳树是具有顽强毅力的。

在青海高原环境非常恶劣。可是,这棵柳树却巍然屹立着,让我看着就望而生畏,我不由地想象它的生长过程: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这棵柳树因没有水,叶子都晒蔫了,地上还裂了许多缝,但这棵柳树没有放弃把根向下扎,希望找到水源。在雨天,雷电把柳树的枝打断了,它没有抱怨,而是尽快抽出新枝。在冬天,一场暴风雪冲刷过,他没有倒下,而是把根扎的更下希望能迎来下一个明媚的春天。

想到这儿,我便想起了霍金。霍金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他还撰写了非常著名的《时间简史》。霍金还被人称为“宇宙之王”。可是在这成功的背后却有非常感人的艰辛历程。21岁的霍金在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1985年,又被疾病剥夺了说话功能,嘴已经歪成了“龇牙咧嘴”的样子。连医生都诊断他最多只能活两年,但霍金却一直顽强的活了下来。这种顽强的毅力和韧劲真是让我佩服的无体投地。

第7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提出: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从2010年开始我们沙口小学开始开展“引问教学”模式实验。“引问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引问教学”模式有四个步骤:“引导质疑,发现问题――引发交流,梳理问题――引领研习,剖解问题――引申探究,生成问题”。在这四个步骤中,“引导质疑,发现问题”这一步骤主要是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文本,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自主求知的状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引擎、思考的动力。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开端,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但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已经适应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在刚运用“引问教学”模式上课时,发现“引导质疑,发现问题”这一步骤进行得不太顺利,课堂上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学生要么缄口不言,要么信口开河:“为什么叫钱学森?烟台的海在哪里?吴承恩是哪国人……”所提问题缺乏思考,没有价值。要想使“引问教学”模式在阅读课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我认为“引导质疑,发现问题”这一步骤在整个模式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课文,学会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教会学生质疑,去发现问题呢?下面谈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从课题入手,去发现问题。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的题目。有的课文,课题极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引导学生围绕题眼提出几个疑问,然后围绕这几个疑问进行分析解疑,这样学生既乐于参与,又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何乐而不为?如教学课文《三打白骨精》,教师在板书课题之后,对学生说:“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当你们看到课题时觉得课文是紧扣哪个字来写?”学生众口一致“打”。围绕这个“打”字,你认为可以提哪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一石击起千重浪,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谁三打白骨精?为什么打白骨精?每次是怎么打白骨精?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还要三打白骨精?从“三打”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2)从文中的重点词语入手,去发现问题。课文中的一些好词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如果能教学生从这些重点词语入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既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又能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准确地使用词语。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有“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紧扣“神奇”一词展开提问,“神奇”是什么意思?这株柳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呢?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3)从课后思考题入手,去发现问题。课后思考题往往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由思考题发现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詹天佑》课后思考题:你对“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理解的?仔细阅读有关课文,画个示意图,给大家说说。由这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想出更先进可行的办法吗?学生通过画图、演示以及讨论交流中再一次感悟到“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从标点符号入手,发现问题。例如,《小草和大树》一文中两次出现“小草”和“大树”,第一次“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第二次“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 ‘大树’。”第一次没有使用引号,而第二次却用了引号。为什么这样?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去发现、去思考的问题。类似的情况,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这些看似平常处去发现问题。

(5)从文中的空白处入手,去发现问题。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提倡师生与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而我们现有的语文教材中本身就蕴含着许多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素材――文本留白。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文本空白,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给自己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再如《第八次》一文中提到布鲁斯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反抗。布鲁斯是怎样动员人民起来反抗的呢?通过引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进行再创造,长此以往,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

第8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一、情感激趣感受美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先有情趣,后有情感,儿童尤为如此,他们对于奇丽的色彩、生动的语言、悦耳的音乐等这些特定的情境,具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喜爱的情趣,进而才会对事物产生出发自内心的美的情趣。抓住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常注意通过创设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一种对美的浓烈情趣。这一点,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感受甚深:上课前我便在黑板一侧展示了一幅草原风光图,蓝天和白云、蒙古包和牧民、草地和野花、骏马和羊群,面对这如此奇丽壮美的景色,孩子们怎能不眼前一亮呢·上课伊始,我又播放了歌唱家胡松华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两首曲目,再一次让大草原那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景色浮现在孩子们的脑际。看到他们那凝神聆听的样子,我知道已经从视觉和听觉上抓住了他们的心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和作者一起领略内蒙古草原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感受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体验蒙汉情深。”这样的语言再一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终于以师之情激生之情,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而进入了一个美的教学情境,学生们也自然有一种深厚的学习情趣,生发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了较好的铺垫和准备。

二、精读品味鉴赏美

精读、细读,即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字、词、句、段加以认真推敲、鉴赏和评析,品味作者遣词造句、构筑文章的精当和技巧。我认为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必要的一种手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这株柳大约有两合抱粗……”这段话时,我先让学生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这株柳形态美的词语:“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生铁铁淀”“苍郁”,这几个词用得特别传神生动。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认真琢磨,细细体味其中的妙处:“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描绘了这株柳的粗壮高大。“生铁铁淀”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这株柳的质地之坚硬,色泽之暗淡。“苍郁”准确地显示出这株柳的叶子之苍翠。这样,学生在品味到作者用词造句的语言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这株柳充满生命伟力的形态之美。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精读,在他们的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显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人物、景色、情境和过程,由此而引发联想,激发想象,浮现出更多更美的形象,是一种能够熔工具性、人文性为一炉的教学手段,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想象拓展意境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更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之美。因此,我在教学中也较为重视这一点,在学生领会、理解了课文的同时,尽量挖掘教材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入文章的意境,接受美的熏陶。《荷花》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恬静清雅的荷花图,并设计了一项练习:我( )地看着荷花。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课文中的“我”怎样看着荷花,使“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满池的荷花一起舞蹈”。学生都看着画,各自体验了“我”看荷花时的心情神态,然后他们有的说:“我久久地看着荷花。”有的说:“我出神地看着荷花。”还有的说:“我深情地看着荷花。”……这时,我并不急于总结提示,而是让他们再听一段和课文内容相应的民族音乐,希望借助清远、飘逸的音乐这种“艺术形象”,让学生又一次感知图画中的“物体形象”,进而更充分地凝神视图,静静地品味着,进入了一种物我两望的境界。之后,他们又纷纷发言:“我仿佛觉得荷花突然长高了”,“我自己也摇摇摆摆起来了”,“我好像闻到了荷花的清香”,“我还觉得池水在叮叮咚咚地为荷花伴奏呢!”……越说越生动,越说越生动,越说越精彩。显然,学生们已经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已经入情入景,和作者一样对审美对象――荷花产生了共鸣。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不错的,我认为很大的原因在于能够充分启发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使感知美的表象分个丰满,拓展了意境之美。确实,只有让美妙的想象融入学生对美的理解,让学生懂得扬起想象的风帆,才能进入到作者苦心经营的意境之中去,并创造、拓展出一个更新更美的意境。

四、诵读升华体验美

第9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阅读教学时主要是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表现对象,让学生掌握写人、叙事、描写、状物等文章写具体的一般方法。

一、掌握把人物形象描写具体化的方法

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人物具体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的形象,是写人文章的主要特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中:“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作者通过对李时珍的动作——“接过”、“翻出”、“端详”、“扯下”、“放在”、“嚼嚼”;神态——“若有所悟”;语言——“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等具体描写,一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一心为民,对科学严谨认真的人物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再如:《詹天佑》一课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作者通过对詹天佑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他要修好铁路的坚定意志和一心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二、掌握把事情发展的过程具体化的方法

记事的文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具体地写出来的。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作者按“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的顺序把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的盗取天火的过程一层一层写了出来。而且每层还写出不同的景象:“无火”着重写了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盗火”通过写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动作,说明了他的勇敢机智;“受罚”通过对宙斯的言行及普罗米修斯受罚时周围环境的描写,让人们体会到了他所经受的残酷迫害和磨难;“获救”主要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甘愿受罚,无怨无悔的心理活动。这样写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具体生动,使人读了真实可信。

三、掌握把事物的形态具体化的方法

教学状物的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把事物的特征反映出来,这类文章包括描写静物、动物、植物等。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中,作者对柳树的描写:“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叶子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由于作者抓住柳树树干、树冠的大小,叶子、树枝的颜色、数量,树干和树枝的质地等进行描写,因而具体写出了这株柳树的巍峨高大和充满生命的伟力。

又如《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中对胡夫金字塔的描写:“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各车皮。”作者在上面这段话里,主要通过“146米”、“40层”、“230万”、“2.5吨”、“60万”等具体数字,说明了胡夫金字塔的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四、掌握有的放矢进行作文命题的方法

作文命题脱离学生实际,也是目前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出题,学生做”的那种命题形式,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因为这种命题把学生“框”的太死,常常使学生无话可说。因此,作文命题要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