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农业范文

绿色农业精选(九篇)

绿色农业

第1篇:绿色农业范文

“绿色”成为主色调

家住济南洪家楼的王月文老人,14日一大早就赶到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在销售区流连忘返,选购自己中意的农产品,手中的购物袋装满了东北产的黑木耳、四川产的方便米饭、海南产的水晶柚等等。“已花了好几百元了,还没买够呢!”

全国各地的好东西摆到了自己家门口,自然不能错过。许多济南市民是先饱眼福,后饱口福,各个特产展柜前都围满了观众,问这问那,从产地到食用方法,一一了解清楚。当听工作人员说是展品,不卖,都流露出些许失望。

今年参展的所有农产品均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特优产品,可说是全国各地的精品、极品集大成,既是农产品交易会,也是名牌交易会、精品博览会。

在四川展区,有手撕牦牛肉、方便米饭;在贵州展区,有用橡籽树树籽制作的冷面;在山东展区,许多观众看上了蔬菜饮料和即食海参、鲍鱼。

逛逛各个展厅,满眼的词汇是“绿色、营养、天然、健康”等等。健康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商家的卖点。

会展期间,各地频开新闻会,纷纷打出“绿色牌”,极力推介自已的家底。山东省安排了胶东刺参鲍鱼、沂源名特优农产品、胶州大白菜、鱼台大米等8场推介会,吸引了大批采购商和参观者。农交会上,众多的国内农产品贸易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国际采购商到会参观和洽谈,交易成果显著。据统计,为期5天的本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达345亿元。

顶端产品渐次亮相

航天育种的黑土豆、被誉为“小麦育种革命”的矮败小麦、国际最新型的H5N1基因重组禽流感灭活工程疫苗等许多农业高科技成果亮相农交会。

矮败小麦,是集世界上最矮小麦的矮秆性与农作物中雄性败育最彻底的太谷核不育性于一体,是中国独有的小麦遗传资源。矮败小麦接受其它品种的花粉后,它的下一代矮秆株为雄性不育,非矮秆株为雄性可育。特点是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是开展轮回选择育种的理想工具。在参加北方冬小麦区域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创出每公顷产1073吨的高产纪录。

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济麦20”,也引起与会者的兴趣。据农科院专家介绍,“济麦20”在2004年到2005年均列小麦授权品种全国推广应用面积前五位,用它制作的面包和面条,品质可与美麦和澳麦相媲美。具有抗寒、抗旱、抗倒等突出特点,是118个中国小麦品种中惟一抗秆锈UG99小麦的品种。

与会的农业科技界专家认为,农业强不强关键看种子,“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谁的良种化越高,谁的品质越好效益越高。

不仅种植业如此,畜牧业、渔业同样如此。为了让自己的展位更吸引人,北京一家畜牧公司把自己培育的优良蛋鸡品种孵化成仔鸡摆进了玻璃柜。公司人员介绍,这种鸡下蛋多,个大,蛋质好。

为了突出“科技引领现代农业”这一主题,本届农交会专门设立了科技展馆,内容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部分,共展示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52个,新技术28项。

山东农业备受关注

中国农交会首次走出北京在山东举办,荣幸之外,亦非偶然。

几天来,许多参展团负责人或外地客商都有一个共识:山东农业、山东农产品在全国叫得响,不可小觑。

四川参展团负责人谢时辉认为,四川、山东都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四川传统农业多一些,山东农业开发的深度更强,科技含量更高,高效农业很突出。一些领域两省可以合作搞开发。

河南省高度重视本届农交会,除省领导外,全省18个市的分管副市长、农业局局长全来了。河南省农展馆馆长冯天福告诉记者,虽然他对山东并不陌生,但在新闻会上,听到山东农产品年出口额达到80多亿美元这个消息时,仍感惊讶。他说,这证明山东农产品质量好,竞争力强。

台湾省这次参展阵容也不小。曾永长国际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永长1992年来过山东,时隔15个年头,他感觉山东农业变化太大了,无论农产品名气还是质量控制,有许多地方值得台湾借鉴。他认为鲁台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山东的土地资源优势,加上台湾的技术和管理,一定能结出好果实。

其它省市农业品牌的发展也让山东深受启发。河南是著名的农业大省,粮食总产量多年来居全国第一,去年已突破500亿公斤,被誉为“中国粮仓”。近年来,他们提出“由中国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大搞粮食深加工,现已由粮食大省变为粮食深加工大省,为“国人厨房”增添了思念水饺、三全速冻汤圆、大象方便面等全国名牌。

第2篇:绿色农业范文

第一,加强观念引导。首先各级政府应深刻意识到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的迫切性,应在加强绿色农业区域生产总体规划、引导农民正确决策上多下功夫。其次,围绕绿色农产品的特点加强对公众的介绍和引导,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最后,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政府部门应对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或生产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继续搞好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培训。

第二,加强绿色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来说,可由国家农业部主持,依据各省区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及其决定的生产优势,对绿色农业制定带指导性的区域发展宏观规划;然后各省区、市县参照国家宏观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做出具有本区域特点的中长规划。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或农业部门,定期绿色农业产业政策,指出哪些生产是属于加强扶持及保护范围的,哪些生产是属于调整范围的,让广大农民群众心中有数,并以此为参考,做出理智正确的微观决策,将分散的生产经营,纳入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轨道。

第三,建立规范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构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应把握以下三关:一是生产基地选址关;二是种植过程无害化关;三是农产品残留毒物检测关。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市场和需求,在农作物、畜禽、水产的优质高效新品种选育上重点突破;二是要围绕新品种选育做好与之配套的良种良法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三是要围绕产后保鲜、贮运、加工、包装的各个增值增效生产环节开展相关的技术攻关;四是要围绕优质名牌产品抓好高新技术示范与普及培训工作;五是要积极地、有选择地引进名特优稀品种资源与相关技术、设备;六是要加强和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第四,加强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除了与其他产品共有的特点外,更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对于出口产品,急需建立进、出口国相互承认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使其畅通无阻,以减少损失。

第3篇:绿色农业范文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

虽然绿色农业生产在我国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到目前为止,对绿色农业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果我们从发展绿色农业是为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所谓绿色农业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既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都市农业等各类农业的否定,而是抛弃各类农业模式的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容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绿色农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绿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是,尚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业信息化建设又是绿色农业发展较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信息化也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也就是说,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政策法规信息化;(2)农业经营信息化;(3)农业市场信息化;(4)农业科技信息化;(5)农业环境信息化;等。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1)以高科技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2)相互渗透,具有开发性;(3)促进规模经营,具有高效性;(4)引进竞争机制,具有挑战性。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绿色农业的技术创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还是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以及绿色农业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都离不开农业信息化,都要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农业信息化为我国绿色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增强农业积累;通过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积累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也逐渐起步。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承认,目前的状况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绿色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强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农业信息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但是绿色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中国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经历了研究探索(1990—1996)、试验示范(1996—1998)和应用推广(1998—2004)三个历史阶段,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开发了“863”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200多个网络农业专家系统可供农民直接使用。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立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直接向农民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已具雏形。

但是,绿色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严重脱节;二是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尚停留在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三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此外,人才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不仅难以把既精通现代农业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门人才吸引到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来,就连农村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壮年也涌向了大中城市,而不愿留在家中务农。加之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导致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队伍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绿色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具规模,但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很薄弱

农业部建立起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全国有3100多家农业网站与此建立了链接,其日均点击率在全球农业网站中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农业部。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有4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上网的计算机有1.7万多台。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并以此为基础,正在逐步健全农村产品检测预警系统、市场监管系统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三个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各地农业部门的政务工作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行政效率显著提高了,有的还实现了办事程序、过程及结果的三公开,强化了服务型政府的工作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有人大胆预言,未来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并列的三元经济模式,足可见信息化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不少农民和农村干部对信息化特别是绿色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信息强国”的意识和信念。部分农民及农村干部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凭个人经验操作,捕捉、分析市场信息能力不强,对市场反应迟钝,信息意识较为淡薄。由此造成对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且资金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错误。据有关资料表明,2002—2020年,我国初步实现信息化,大概需要经费128.95亿元人民币。而现有的资金投入量严重不足,尤其是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软件开发和信息采集、加工、的资金短缺。同时,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计算机设置、传递、处理等设备陈旧,网络速度慢等弊端。

(三)绿色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不断加强,但机制尚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已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疟疾等领域形成近40个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内部信息共享机制。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对国内外市场供求走势进行分析预测。从2003年开始面向社会推出《农业部经济信息日历》制度,定期各行各业信息,目前全国4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中介组织、95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240万个农村经济人都可以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一站通”供求信息联播系统覆盖全国93%的县,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

同时,绿色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机制尚不完善。首先,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网络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利用,更新速度慢,信息开发性和共享程度低,数据库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其次,信息标准化程度不高。目前,尚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各地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互通互联性不强,出现了横向“信息孤岛”和纵向“网站雷同”的问题。再次,信息资源的开发推广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对于全国的广大农村来讲,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科学指导的程度,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还没有引起农民的积极响应。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还没有达到实用水平,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而适应性差。

(四)绿色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但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履行政府信息服务职责,全面探索信息服务模式,并逐渐走向制度化。农业部建立了信息日历制度,220多项信息通过部属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农业部面向全国的数字广播(DVB)系统,定期向社会;在全国推广实施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入户项目,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检索化、立体化、形象化。各地创造出“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下乡”、“农报110”、为农服务热线等多种信息服务模式,这些创新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为打通我国绿色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和农村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方面进展缓慢,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进一步增大,信息化服务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体制上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突出,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部门与信息化建设部门因利益问题难以融合,导致各信息媒体之间难以集成整合,缺乏一个宏观调控体系和统一整体布局。绿色农业信息化体系的法律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网络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能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访问价值大的网站并不多,而且农业为主的城市倾向严重,地域分布不均,涉农企业、生产和经销大户入网率低。信息传输链条短,难以深入农村地区,部分地市县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尚未建立起来,不少乡镇村和涉农中小企业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化的沟通手段。信息化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第一线,致使农业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现象十分严重,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被阻断,难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发展既要使绿色农业产业信息化,加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科技进步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又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不断提高绿色农业信息化水平。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宏观调控。只有在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正确指引下,农村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杠杆,首先要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尤其要保证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立法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信息化立法工作,使绿色农业信息服务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挥政府的权威规制作用。当前要重点抓好“金农”过程建设,健全和完善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三个应用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不断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

(二)大力培养绿色农业信息人才,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期实现对信息化农业的有效运营和维护。其次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再次,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科学研究。在农业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加强农业应用信息系统和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进行先进信息技术的系统组装、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发。同时,要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作为周期长、风险大的弱质产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而更需要多方面、高质量的信息支持。而目前农业信息网站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信息量缺乏,且已有的信息中,缺乏丰富、时效、多样的信息。因此要在农业信息的质与量上进行改革。一是要提高信息质量,挖掘信息潜在价值,集中力量开发推广精品库和应用,使得网络能真正吸引用户,进而成为农业用户生产、销售的依赖。二是开发信息要有行业标准,采用标准数据库浏览器。三是要扩大信息数量,促进信息多元化。农业生产者不但需要产中的科技信息服务,还需要产前、产后的市场信息服务,需要政策法规信息及农业相关信息。农民只有全方位掌握信息,才能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才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游刃有余,才能做出正确的生产和销售决策,从而获得较好的效益。

第4篇:绿色农业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市场

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重要前提,同时绿色食品作为生态农业构建成果的重要载体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经济价值。

1生态农业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提

绿色食品的生产研发尤其注重市场导向原则,并且严格检测产品安全、监督生产环境。在整个研发环节中必须始终依靠先进的技术、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合理规范的耕作技术作为绿色食品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前提。生态农业在国内的广泛推行,给绿色食品的研究提供了必要保障,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其次,借助对农村地区科教文卫等多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民自身素养的提升,为绿色食品项目的推进提供良好的条件;最后,借助对“因地制宜”准则的落实,对生产结构及农业整体布局进行科学优化和调整,从而令农业生产更加有序、合理,最终有助于农业生态的改善与提升。除此之外,有助于全面展现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生产力水平,进而全面增强农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在深加工、精细化作业等方面进行拓展。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治理,同时注重对农药、化肥等的科学利用,大力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展开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上述各项策略满足了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需求。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功的载体、纽带

2.1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两者间存在紧密联系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获得更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之所以要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不断改善,并营造更佳的生态环境是为了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凸显出两种基本倾向,具体而言:①不注重农业生态效益,仅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由此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加剧,通过破坏环境换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行为在今后势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②尽管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了生态效益,却对经济效益缺乏足够的分析。绿色食品不仅是有效提升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把生态效益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成果的重要载体。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两者间存在紧密联系:前者促进了后者的研发生产;反之,后者又推动了前者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因此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功的载体和纽带。

2.2推广绿色食品有助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进程

良好的生态环境、严谨有序的质量标准及生产操作规范对于绿色食品的开发至关重要。施行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削弱工业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环境的破坏力。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范,能够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的作用。普及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对绿色食品有益

国内劳动者在悠久的农业耕作中,有效应用并归结出不少典型的生态模式。比如:采取措施提高抗灾害能力的生态模式。这一模式注重农业生物的有序性及多样性,进一步有效防治了病虫害的出现,也有助于控制因滥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又如,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是养殖业、种植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清洁工艺模式:各工厂排放出的余热,释放出硫、氮化合物等经由回收与净化加工利用,此兼顾环境与生产的工艺即为“清洁工艺”,很多工艺共同组成了整个工程体系,从而成为“清洁工程”。上述各模式给绿色食品的生产与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能够直接运用到某种食品的开发上,同时还可按照普遍原理及某些特殊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重组设计,最终构建起崭新的生态模式。

4结束语

综上,文章主要对生态农业建设与绿色食品的发展、两者的作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指出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绿色食品的生产、研发提供了技术、物质等条件;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又对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不断推动生态农业向更高水准演进,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玉香.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2014(8).

[2]师国强.绿色食品引领生态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

第5篇:绿色农业范文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理念的普及、膳食结构的提升以及饮食文化的演进,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在呼和浩特,来自农家的猪肉价格比一般的贵50%,出自牧区的羊肉价格比农区的高80%,农家鸡蛋比场养鸡蛋贵两倍多,且都很抢手。我区的自然条件较好,几乎所有的农、牧、林、水、沙产品都具有天然的优秀品质,粮、油、肉、蛋、奶、果、菜等样样都经得起对比检验。不仅如此,来自全区近7000多万亩旱作农业区和10多亿亩草原上的农畜产品,基本都是绿色产品;全区近百万亩设施农业和数百万头(只)集中舍饲的牲畜,完全有条件实现绿色生产。即便是千家万户的灌溉农业和设施牧业,在市场高价对绿色产品的高额回报之下,也不难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大多数品质优良的绿色农畜产品,并没有卖出与品质相符的好价钱。传统的“坐等客上门”的经营思想和争相压价的恶性竞争,使得农牧业绿色优势无从体现。那么,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据专家保守估计,即便按国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的八折来衡量,我区现有销往区外的绿色农、畜、林、沙、草产品市场价值也应在2000亿元以上。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价值怎么实现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其出路很简单,那就是“打好绿色牌,做好营销业”。“打好绿色牌”,首先要从做好“三品一标”这项基础工作起步。所谓“三品一标”就是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和原产地标识。“做好营销业”,就是要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绿色农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实现绿色农畜产品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及其自身的价值兑现。

目前全区各地都在有意识地选择和发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优势的绿色农牧产品,比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盟市的羊肉、牛肉,河套地区的小麦、瓜果,通辽的“两黄”即玉米(可增产100亿斤粮食)和黄牛,乌兰察布的土豆,赤峰的鸭子、驴、鸡,呼伦贝尔的草原鸡(计划“十二五”末达到2000万只,销售收入大约20亿元),乌海、通辽、阿拉善的沙地葡萄(“十二五”末预计可达20万亩),鄂托克旗的螺旋藻(年藻粉产量3,500多吨,产量占世界产能50%),开鲁的红干椒,大兴安岭地区的蘑菇、木耳、蓝莓果(呼伦贝尔市野生的蓝莓果占世界产量的90%)等。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以绿色食品为主的高端消费群体已经形成,而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进入绿色消费行列。从供给端来看,我区以草原畜牧业和旱作农业为主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早已规模化并正借助科技走向成熟,设施农业的绿色化生产也已起步,现在的关键是营销环节跟不上形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绿色农畜产品营销体系,已成为我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处长)

第6篇:绿色农业范文

促进新疆农业跨越式发展,必须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新疆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充分利用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环境,加快农业市场化步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着力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做强新疆优势产业,全面提升新疆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经营组织方式转变。

加快新疆农业市场化条件成熟

市场化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新疆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市场化条件逐渐成熟。各种农产品及加工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50公斤,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菜篮子产品丰富多彩,农产品市场供需两旺。农业资源丰富独特,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的2.6倍。作为绿洲灌溉农业区,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农产品特色突出,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形成了以防洪、灌溉、调水为重点的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6000多万亩,标准粮田建设、节水滴灌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可控性高,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8%,位居全国前列。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援疆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为新疆农产品疆内外销售创造了条件。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富农举措逐年加强,以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口岸市场等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市场不断发展。新疆地缘优势明显,地处内地和周边国家两个大市场的结合部,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有17个对外开放一类口岸。201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划定了123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范围,明确采取一系列支持政策在2015年前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把两个经济开发区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一切都为加快新疆农业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市场开拓为龙头,推动新疆农产品疆外营销

2010年自治区大力实施新疆农产品市场开拓以来,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办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农产品交易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内地重点城市巡回大巴扎行顺利推进,推动新疆农产品“走出去”已见成效。三年的实践证明,以走出去到销地举办展会、建设新疆农产品展销平台,提升新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推动新疆农产品外销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1年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出疆农产品总量达到674万吨,剔除棉花及棉粕333.4万吨、番茄酱42.9万吨外,其他特色农产品及瓜果出疆销售量达到297.7万吨,占当年特色农产品(番茄和辣椒除外)及瓜果生产量1061.6万吨的28%。实现了新疆农产品成功“走出去”,新疆农产品的优质、美味、营养、绿色已被北京等特大城市居民认同。今后几年,充分利用各种展会的品牌,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扶持,企业主体”思路,简化办展程序,创新办展形式,加大宣传,推动新疆农产品走向全国。在“提升层次、延伸广度、增加深度”上下功夫,在加强现有展销展示窗口和平台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援疆机制,协同19个对口援疆省市,引导和支持疆内外企业,在各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新疆农产品的专销区,在各大城市超市设立新疆农产品展销专区,在各大中城市建立新疆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加盟店。同时,采取政府协调企业主办的方式,加快物流、仓储及配送网络建设,加大与各省市政府协调,争取在国家已有“绿色通道”政策基础上,拓宽享受绿色通道产品品种范围,保障物流畅通,减少运输成本。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重新疆产品市场话语权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新疆棉花与加工番茄已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甜菜、加工辣椒、特色瓜果、林果等特色产品在全国已占有较大份额。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都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今年总产量有望占全国总产的一半,新疆作为全国甚至全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地位凸显。2011年全疆加工番茄生产量达88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番茄酱产量近100万吨,出口量已占到世界贸易量的25%,番茄红素在全国已享有盛名,并深受大众欢迎。但是,近几年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种植农民的利益,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新疆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提高优势产品的市场话语权。一是突出抓好棉花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棉花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的地位,积极争取中央部委支持,从棉花种植、收储、初加工、精深加工等各环节入手,着眼长远发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于棉花种植,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思路,重点抓好三方面:第一,建设标准棉田。在国家连续几个五年计划支持新疆棉田建设的基础上,以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二五”棉花工程建设项目为契机,统筹编制《新疆标准棉田建设规划》,划定棉花种植区域,确定棉田建设标准,协调国土、财政、发改等部门资金,争取用5—10年在新疆38个棉花主产县建设2500万亩标准棉田,稳定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第二,加快棉花良种培育步伐。棉花种植要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必须通过育种来根本解决。要面向棉花机收机种、提高单产、抗虫防病目标,加快适用品种选育和培育、试验、推广,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机采棉品质等次下降多的问题,确保单产提高、成本下降、效益增加。第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机遇,争取国家在棉花种植方面完善补贴、奖励等政策。粮棉油肉是支撑社会稳定的战略性产品,中央一直高度关注其生产。目前粮油肉已有较为完善的生产补贴及奖励政策支持,唯棉花除有良种补贴和临时收储价政策外还未开启其他政策。可以积极争取中央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增加棉花生产资料补贴、增加棉花节水滴灌补贴等,实施种棉大县财政奖励。二是抓好以加工番茄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加工番茄是“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典型,也是加工番茄种植的唯一出路。但因其产品以出口为主,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大。做大做强加工番茄等特色产业,在做好新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理清整体发展思路,建设重点,配套措施的基础上,首先要壮大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政府可以支持相关协会建立应对市场大幅波动的“市场调节基金”,在国际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时收取,反之拨款补贴。其次推动特色产品种植农户、加工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成员内部团结与自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障企业和农户利益。第三是加快特色产品品种选育培育,依靠科技促进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新疆名牌产品

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点及部门分工,确定了从2010年起自治区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保护,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单位、企业)。并且,对于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在相关项目立项、企业技术改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意见》实施三年来,极大地调动了新疆农产品及加工品企业创名牌积极性,推动政府、企业、市场协力打造新疆名牌产品,成效非常明显。目前,自治区涉农注册商标达1万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商标品牌达511件。与此同时,针对新疆企业规模小,发展历史短,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新疆品牌多、散、小,品牌难以做大做强,集聚效力不足的现状,今后几年在继续抓好《意见》实施,鼓励企业争创名牌的同时,学习浙江、黑龙江等省做法,加强资源整合,合力培育区域品牌。一是编制品牌战略规划。着眼长远与全局,确定思路与目标,突出重点产业与区域,落实相关措施,推动品牌建设。二是整合品牌。坚持市场导向,以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为基础,按照“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不同商标”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的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三是合力推动。按照“政府支持,协会牵头,企业主体”共同推动整合的思路,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市场协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牵头组织,同类企业参与,共同研究建立区域品牌。四是加强监管。对已有品牌加强监管,防止假乱,对已整合了的品牌加强监督,防止仍然各自为政不维护公共品牌行为发生。五是循序渐进。培育名牌需要时日,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遵照市场法则,优胜劣汰,逐步培育知名品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全国城乡居民公认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前,全自治区已认证绿色食品75个、有机食品16个,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620万亩。新疆自然条件独特,具有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势,各级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采取奖励、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程序,积极申请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不断提升全疆农产品知名度。

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推进绿色新疆品质农业建设

加强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标准化技术应用水平,有利于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群众绿色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疆远离内地,运输距离长、费用高,新疆农产品“走出去”必须走中高档产品路线才能有竞争力。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绿洲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富足的耕地资源都为发展“绿色新疆,品质农业”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农产品品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不仅要加强生产过程标准化,而且要加强产后加工分级分类标准化。推进农业标准化:一是大力促进“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园)建设,加快推进“三品”生产,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质量可追溯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引导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及自治区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二是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大力推行“支持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编制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培育一个品牌”的机制,通过编制发放形象直观的农业生产模式图以及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途径,指导农民应用农业标准化技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主体率先应用农业标准化技术,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产地标识、包装标识、认证标志等制度。三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农产品品质提升、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地方标准研制,努力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四是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GAP、GMP、HACCP、ISO9000、ISO14000等管理体系认证,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国际接轨,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退出、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五是加强对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全面推行农产品例行检测、初级农产品农(兽、渔)药残留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制度,依法加强对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识标注以及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兽、渔)药残留限量等标准实施的监督,依法加大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农产品的查处力度。六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业标准化教育与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农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培养一支农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和推广队伍。

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是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效形式。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仅每年安排自治区财政资金2500万元支持合作社发展,2011年还下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明确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支持、保障措施。对全疆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到2011年底,全自治区已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113个(其中被农业主管部门认定为示范社的605个),入社成员26.8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67.2万户,两者占全疆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49.3%,仅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好的浙江省低4个百分点。但是,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中80%以上农产品统一销售的只占15.6%,80%以上投入品统一采购的只占10.8%,而浙江省这两项的占比分别是38%和30%,单个合作社经营实力及盈利水平更无法与浙江相比。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空间还很大,应在注重规范管理夯实发展基础的前提下,落实好《意见》要求的政策,突出自治区级示范社,着力扶大扶优扶强,以此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深入推进规范建设,夯实提升发展基础。建立合作社认定和复评制度,全面实施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五化”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合作社章程、工商登记等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化合作社认定标准和程序,实行每年一次复查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适时启动示范县创建工作。二是深入推进环境优化,拓展提升发展空间。按照《意见》要求深化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研究实施现代农业补助政策,支持大学生领办或进入合作社,努力实现自治区级示范性合作社引进1名以上大学毕业生。制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开展合作社信用评价工作,适时向社会公布评信结果。学习先进省市做法,研究提出合作社创办加工企业的相关税收减免和扶持政策,促进合作社向加工领域延伸。三是深入推进机制创新,加快提升发展进程。重点推进联合重组。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资产重组为手段,鼓励和引导同类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创新经营机制。在坚持合作制组织基础上,形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引入承包制、经济责任制、成本核算制、职业经理人等,在合作社内部形成“激励—制约”机制。创新营销机制。组建合作社联合会,由联合会组织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开拓国内外市场。

以农业信息化为引领,建立新疆农产品生产销售监测预警体系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新疆农业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快,已经在农村综合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以新疆农业信息网为重点的农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农情监测、农经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生产信息系统已有基础,特别是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疆农业遥感中心”,构建了农业生产遥感监测系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客观性、及时性的监测,监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真实可靠,为建立新疆农产品生产销售监测预警体系打下了基础。以农业信息化为引领,突出服务为本,按照“整合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建立新疆农产品生产销售监测预警体系,对农业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信息服务,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能力与水平。一是建立农产品生产监测预警体系。统筹种植业农情信息、农经信息、植保信息、遥感信息等监测网络,按照“共同建设,各记其功”的原则,协调布置监测网点,统筹安排监测经费与任务,建设农产品生产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对种植作物从土壤墒情、播种面积、作物长势、病虫害监控、灾害预警,到产量预测、收获进度、投入成本等系列监测,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二是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统筹市场信息、质量安全监管、绿色食品等监测网络,按照“统一布点,各为所用,协同分析”原则,构建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田间出售、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大中小城市超市等农产品价格监测网络,持续监测市场销售及价格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同时,加大对进出疆农产品数量和价格的监测,为政府调控市场及引导生产服务。三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及市场分析报告制度。对农业生产形势按季节编制并向相关部门报送分析报告,同时通过新疆农业信息网对外,对农产品价格实行大宗产品日公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适时公布。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推动新疆农业创新发展

第7篇:绿色农业范文

李雪梅是一个太原女孩,2004年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毕业后,学计算机专业的她被上海一家软件公司聘用,担任程序设计员。由于每天坐在电脑前紧张工作,时间一长,李雪梅就感到两眼酸涩,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患了在白领中相当流行的“电脑综合征”。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经常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多看看绿色植物。回归自然,其实也是李雪梅所向往的,然而时间和条件总是不允许。

之后不久,公司组织郊游,看到景色秀丽的绿色原野,同事们兴奋地议论起来。如果能到乡下生活,每天享受田园气息,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李雪梅发现,其实现代都市人大多跟自己一样,有着浓郁的田园情结。

李雪梅住在一座单身公寓的顶层,一次她到天台上散步,看到大片灰色的空地,不由得眼前一亮:如果在这上面铺一层厚厚的土。不就可以种植花草和瓜果了吗?很快,她雇人背上来一些肥沃的黑土,就像模像样地在楼顶上建起了一个“小菜园”。

李雪梅托人买来种子,然后又是浇水又是施肥地忙活起来。她先种了自己最爱吃的草莓,没过几个星期,叶子间就开出了一朵朵银白的小花。不久,叶丛中探出了一个个青色果实,然后由青变红。摘下一颗塞到嘴里:味道鲜美无比。

时隔不久,李雪梅种植的黄瓜和西红柿也喜获丰收。有时一天能摘10多斤。自己吃不完,就干脆送给同事和朋友,还向对方炫耀:“这可是我亲手种的。不用化肥、农药,绝对绿色环保!”

别出心裁建起“屋顶农场”

2005年3月的一天,李雪梅的朋友――上海一家贸易公司的孙老板打来电话。说对她的楼顶菜园很感兴趣。问她能否帮忙,在自家的露台上也建一个这样的菜园子,并答应出4000元筹建费用。

表面上看,建一个这样的小菜园很容易,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学问,比如首先得考虑楼顶的承受能力。李雪梅查阅资料得知。一般天台和露台的最大承受能力不能超过500公斤/平方米。上面铺垫的土层必须保持在80厘米以下才是安全的,而种植一般的蔬菜瓜果,土层有45厘米就够了。

其次得考虑排水问题。李雪梅的解决方法是。在菜园的围砖上留一个正对露台排水地漏的缺口,再在缺口处放置一块细密的铁丝网,这样可以防止泥土冲出来堵塞排水孔。她还从书刊上了解到,在土壤里加入适量炭渣,可以使农作物的水分和营养不流失……

根据孙老板的喜好,李雪梅帮他种上了小葱、迷你果等作物。时间不长,小菜园里就郁郁葱葱了。孙先生还亲手种了几株西瓜,没事儿就去欣赏把玩一番。过去他喜欢泡酒吧,现在则更喜欢在自己家的小菜园里,享受“桃花源”般恬静的时光。

当他和生意圈里的朋友谈起种植瓜果蔬菜的乐趣时,竟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不少人纷纷给李雪梅打电话,委托她在自家的天台、露台或公司楼顶上建这种有趣的菜园。因为业务应接不暇,2006年夏天,李雪梅索性辞去工作,成立了一家名为“绿色屋顶”的公司,专门为人承建“屋顶农场”。

由于业务不断,公司成立当年,除去各种开支李雪梅就净赚30多万元,这让她信心大增。

打造中国版“绿色屋顶”

由于李雪梅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十分周到、细致,通过口口相传,她的“绿色屋顶”公司渐渐有了名气。2008年2月的一天,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找上门来,他说:“我们公司开发的都是高档住宅楼,得让业主像住在花园里一样舒服,你的‘屋顶农场’正是我们需要的。不过楼房外墙光秃秃的。能否在上面也种出些绿色植物?”

在国内,最常见的方法是种植爬山虎那样的攀爬类植物,需要一两年才能长成。还容易招虫子。为解决这个难题,李雪梅向法兰克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请教。对方告诉她,德国的一些建筑,现在种上了一种新型生态植物墙,生长极快且不招虫子,在炎热的夏天还能降温。而且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漂亮形状。

李雪梅马上弄到了这种植物的种子。几个月后,当一堵随风飘逸的绿墙从图纸变成现实时,那位老总赞不绝口。当时正是上海最炎热的季节,李雪梅还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植物墙能够阻隔大量光热辐射,而且吸收消耗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醛、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事后,那家房地产公司又交给了李雪梅一个40万元的大型绿化承建项目。

至此,李雪梅又有了新的思路:房地产公司和酒店企业等大客户更讲究“外在形象”,希望能为顾客们提供一个立体的绿色生活空间,接单自然也更为容易。

第8篇:绿色农业范文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稳步推进,各级政府的教育天平开始逐渐向职业教育倾斜,各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各级职业学校在此东风的吹拂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和以前相比,硬件设施不但在量上有所增加,更有了质的变化。但令人沮丧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数量并没有因硬件的改善而增加,生源不足仍是困扰各职业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生源更是短缺,有的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这就好比是政府出资盖起了一座座别墅,里面却住着一个个乞丐,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思路存在着问题。

纵观各农村职业学校,目前所开的专业大都是计算机、数控车床、电工电子等所谓的热门专业,而自身又不具备开设这些专业的条件,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连自己都没有底气的专业,能指望别人来学吗?最后出现热门专业不热门,门可罗雀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农村职业学校应如何发展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呢?打绿色农业牌应不失为一妙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而目前农业生产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得农副产品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而这些不安全因素每时每刻都围绕在人们身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人们追求绿色食品的欲望越来越强烈,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即使是价格高出普通农产品几倍,人们仍是不吝金钱,争相购买。这样的例子各地都有但量却不多。这就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空间。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都毕业于农业院校,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是农村职业学校打绿色农业牌的有力保障。丰富的土地资源又为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场地。可以说,当前农村职业学校打绿色农业牌、发展自己的条件都已具备,就差发展思路的转变了。

当然,刚开始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贪大,更不要指望学生挤破校门。而是要脚踏实地的从小做起,切实把自家的试验田做成绿色农业示范田,利用自身的优势,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农产品,并大力推向市场,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生产既不是多年沿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不是人们所说的“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力量在里面。不用东奔西走,也不用走南闯北,在看似廉价的土地上和貌似简单的农业生产中同样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必须以农业科技作为支撑。在讲究实惠的农民面前这无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肯定会有农民会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对送进来的孩子不论多少,也不论文化课基础如何,都要悉心传授,认真教诲,使他们真正掌握绿色农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毕业后再进行跟踪指导,直到他们取得经济效益为止。这些学生就是学校的活广告,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踏进农村职业学校的大门。农村职业学校的规模也一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步步走向辉煌。

第9篇:绿色农业范文

关键词:衡阳市农业;四化两型战略;绿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14

1.衡阳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绿色农业强调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形态与模式。

目前,在我国石油农业耕种方式给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土壤生产效率大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获得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而2012年湖南省也提出将“四化两型”战略作为我省未来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因此,衡阳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对上级政策的贯彻执行。

根据衡阳市政府信息门户网报道,近几年来,衡阳市政府将发展绿色农业作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但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作为投资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投资。2015年,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以重点扶持“10个领军型龙头企业、30个成长型龙头企业、20个特色产业园”为主的《2015年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方案》,注重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调动龙头企业提升产能的积极性;对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96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实行了“一对一”帮扶,年度投资112亿元。2016年度,衡阳市共审批第一批绿色发展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77个,绿色农业重点项目之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例之大,都比以往大有提高。

然而,尽管政府对绿色农业非常重视,并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较大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税收、贷款与保险等支持。但是对于规模较少的绿色农企而言,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它们受到的政策支持,远不能满足其融资需要。因此,融资难,仍然是绿色农业企业发展中的瓶颈。

2.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表现及成因

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主要表现为: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数量较少,融资速度慢。融资结构单一是指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以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融资为主,以政策银行借贷融资和财政资金为辅;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以债务融资为辅。与其它行业的企业或者同行业的非绿色农业企业相比较而言,融资成本要高一些。融资的数量相对于其科研与投资扩张对资金需要量而言,往往无法满足其需要。另外,现有融资机构放贷手续复杂,审批环节多,放款速度无法跟上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波动特点:小量多批,快借快还。

上述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因素,涉及企业、金融体系和政府产业政策三个方面。

首先,从企业本身的因素来看,绿色农业企业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高的特点,使其内源融资能力不强,外源融资成本高或难度大。由于目前绿色农业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与产量稳定性差,生产环节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还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不一致,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较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通较高,一般都比相应的传统农业产品的单位成本高3倍以上,销售价格高,一般人群难以接受。这些原因共同导致绿色农产品在国内的消费人群较少,资产获利能力不稳定,从而内源融资能力不强。另外,绿色农业存在着投资周期较长,固定资产占比高的特点,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绿色农业企业的生产技术非标准化以及保密性,使得金融机构对绿色农业企业的信用水平难以评估,从而导致放贷速度慢,贷款成本高。除此以外,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复杂性,消费人群的不明确性也使得企业难以吸引股权投资资金。据统计,衡阳绿色农业企业的资金80%是创业者自有资金,企业依靠自身的收余留存来扩大再生产,这无疑降低扩张速度。

其次,这些融资困境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有关。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涉农金融机构种类少,布局不合理,服务主体非农化。例如,原本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涉农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也将扩张的重心放在城市,以非农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且这些涉农金融机构从农民手中吸收的存款远大于其放贷给农业行业的资金,从而导致农业行业可供内部拆借、行业内流转的资金不足。

第三,政府的政策效率不高,导致薪水车薪。首先,尽管政府有扶持绿色农业的政策性资金,但是由于对绿色农业企业的认定,资金用途监督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导致政策性资金配置效率不高,部分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其次,政府直接投资资金选择的投资项目过多,影响了效果的突现;政府直接投资资金选择的价值链环节需要重新定位,应该以基础设施、技术研发、质量认证与监管环节为主。

最后,农业保险行业建设力度不够,无法为降低农业企业经营风险服务。

3.化解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当前绿色农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技术的稳定性、生产成本过高以及产品信誉缺失。而融资困境只不过是这三方面问题的外化。所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化解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

第一,政府出面组建生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支持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尽快促使生产技术成熟。并将研发成功的技术成果部分免费推广,造福整个行业,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

第二,组织科研院所,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一方面为整个行业树立标准,建立合法规范,以防企业之间的不当竞争;另一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提高标准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利于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我国绿色农产品的信任程度,避免“柠檬市场”产生;最后,向国际标准接轨,为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发达经济国家做好铺垫。毕竟,在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价值认知能力还很缺乏,导致国内市场的规模还较少,好产品无法卖好价格,产品出口必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支柱。

第三,为企业进行经营创新创造条件。首先,政府通过为订单农业的消费者提供风险担保来引导企业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化解市场风险和融资难题。其次,政府为企业融资创新提供条件。包括:允许企业用不可撤销产品订单融资;企业间可以集体互保融资;股权抵押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