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精选(九篇)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第1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内控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政策,四年时间过去了,大部分单位已经完成了行政体制、人员编制的转换工作,但是如何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文化产业单位的综合实力,使其为既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又符合现代文化传播规律,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财务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设置上未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

不相容职务分离是财务内控的一个基本要求。一般说来需要不相容职务分离主要有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复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但是多数转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没有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依然延续着以前的机关事业单位的通行做法。但是从财务内控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再加上职工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就有可能出现舞弊行为。

2、“一支笔”审批制度导致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风险控制。

现代财务内控的核心要求就是权力的互相控制、互相制约,但是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还延续“一支笔”审批的制度。这种方式表面看来似乎能够对各项业务实施严格控制,但实际上这样并不符合现代财务内控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要求。同时,一支笔的控制方式会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如果现有制度对行使该权力的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那就可能导致腐败情况的发生。

3、现有财务内控流程与企业运作的所有环节联系不紧密。

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内部目标、计划、指标体系设置上出现脱节现象,预算指标设定成为企业内部上下级、各部门利益的博弈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分析和控制力度不足、预算准确度较低。而且在绩效考核上缺乏成熟的战略规划,战略发展目标量化、分解、推导关键业绩指标的过程不清晰,导致关键业绩指标对价值驱动要素的衡量不全面,弱化了考核的力度。财务内控的最终结果也不能及时反馈到各级管理者以帮助决策。

4、现有财务机构缺少独立性,使得财务内控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

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虽然进行了转企改制,但实际上现有的组织结构依然以劳动分工、科层结构和职能主导为特征,呈现出金字塔形状的集权模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下行政体制色彩。财务内控的层级看似很多,但是实质上没有人真正对财务内控的问题负责,推诿扯皮、效率底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财务机构缺少相对的独立性,使得财务内控成为空中楼阁,无法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5、财务内控制度均为描述性的文字,缺乏清晰的工作流程图,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内控制度依然采用了文字描述性的文件,缺少清晰流程图,并制定规范的表单样式。这种单一的表述模式不利于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和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多数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颁布出台基本都是发现管理中出现了某种问题,于是相应地出台一个办法来规范。因此,企业需要对现在所有的与财务内控有关的文件、规范、通知进行梳理,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一次系统的、彻底的“立、改、废”,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6、全面预算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认识上的问题,虽然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了转企改制,但是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认为全面预算只不过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岗位的人员无关。而企业现有的“全面预算”不够“全面”,从总体上看,预算编制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上,而几乎不涉及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而且由于未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责任中心划分清楚,责、权、利相结合不紧密,导致部门间协调不够,职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不高,收益率较低。使得全面预算的管理“晴雨表”、“指南针”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7、内审部门监督缺位。

内部审计是财务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督、评价财务内控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更没有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相应的职责。在实际管理中内审部门的“缺位”使得企业财务内控机制缺乏有效监督,也不能及时发现差错和舞弊,更无法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二、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加强财务内控的建议

1、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许多管理者的思想深处,还认为自己还是事业单位,把自身还定位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缺乏风险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过度集权,内部各部门都对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比较重视,而对横向的同级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太在意,致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互动性不够,协调性较差,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明确财务管理权责

由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原单位划转过来的,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内控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财务内控就是些制度、文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管理层关系不大,更与企业全体职工没有关系。管理层对财务内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财务管理权责不清,对于有利的事情往往争先恐后,而一旦出现问题或是需要承担责任时,则大都互相扯皮、推卸责任。因此管理层必须提高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保持信息沟通顺畅,避免财务管理中出现“真空”区域,造成资源浪费、决策失误和负面影响。

3、规范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地规范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关系的有力制约手段。财务内控的目标是为企业寻找有效的减支增效之源,一个缺乏预算或预算管理松懈的企业注定要在低效率和低效益中走向失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通过制订和执行全面预算,不断用量化的工具将自身的经营环境、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全面预算管理所提供的绩效考核理念与方法,使企业在许多方面的计划有了数量化和货币化的指标,便于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各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

4、营造重视财务内控的环境氛围

财务内控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控制环境,只有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环境氛围基础上建立的财务内控体系,才能成为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企业在实施财务内控体系过程中必须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和企业文化,使忠于职守、勤奋尽责、遵守制度、照章办事成为每个职工的行为准则。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使财务内控体系发挥其效能,有效的解决制度失灵的问题。

5、改进财务内控流程,与业务环节紧密衔接。

如同现代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一样,一条流程清晰、操作规范、结构完整的流水线可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财务内控也同样如此,必须要有清晰、规范完整的控制流程与现有业务实行紧密对接,才能保证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效果。按财务管理的业务内容进行设计和规范,系统性的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逐一的风险评测与排查,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提示,使财务内控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执行力,实现控制目标。

6、建立内审部门,保证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效果

内审部门的建立是强化内审制度,保证财务内控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有效评价财务内控体系效果的主要手段。该部门要独立于被审部门,才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更加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及时地发现内控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企业不断完善财务内控体系,使财务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财务内控水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财务内控人员队伍是提高企业财务内控水平的必然之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按照《会计法》和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选配财务人员,把好“入口关”。制定财务人员考核任用管理制度,在重点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章显中.企业预算控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COSO委员会:”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COSO.

[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心合.企业财务控制实务前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刘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M] 北京:商业出版社,2004.

[7]张文贤. 21世纪100个会计学难题[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第2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企业文化;竞争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21-1

企业文化是一种竞争文化,是指企业从建立到发展,在各种经济活动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精神核心,以企业制度为骨架的,具有凝聚和发挥企业员工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为目的的一种精神文化,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规范。

一、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向心力,利于塑造企业向上、团结的企业形象,并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企业文化”,有利于塑造事业单位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文化的规范作用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精神约束。事业单位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完善,但是,仍然不能尽善尽美,将所有的规范都规定在其中。当明文的规章制度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时,就需要道德的力量进行约束,弥补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的不足。

(三)、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坚实的精神支柱,在事业单位建立“企业文化”不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而且可以凝聚人心,增强事业单位职工的认同感,促进事业单位职工将个人价值与单位价值、社会价值融为一体,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

(四)、企业的影响作用

在事业单位中推行“企业文化”,不但会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办公效率,而且还可以树立事业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且也会影响社会公众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促进社会和谐。

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由于结构冗杂、办公程序繁琐,已经较难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在事业单位中推行“企业文化”就成为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效果相得益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旨在建立“权责明确、产权明晰、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在事业单位中推行“企业文化”,减少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干预,使事业单位面向市场独立经营并独立承担责任,事业单位机构根据市场经济进行设置,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高事业工作效率,保证事业单位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在市场经济制度改和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更应当引进“企业文化”中的竞争文化,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增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明确公共服务目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在事业单位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使事业单位及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人员的人认同感,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建立“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领导对单位“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

事业单位办事程序仍然是遵循传统的办事程序,程序繁杂,事业单位领导对“企业文化”了解程度不够,认为在事业单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宣传一下就好,殊不知在事业单位建立“企业文化”对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文化体系的重要作用。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了解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了解比较模糊,基本停留在基本的认识上。基层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事业单位就很难从基层做起,建立统一的、体系完整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就很难获得工作人员的认同。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很难凝聚,难以形成统一的、属于事业单位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在事业单位建立“企业文化”的对策

(一)、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文化是整个事业单位、尤其是单位管理层的意志、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提高管理层对事业单位“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为了推进事业单位“企业文化”建设,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当努力学习,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带头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管理层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领导力和感召力,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有助于增强职工的相信力和凝聚力,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管理层各个领导要切身参与事业单位的文化体系建设,促进事业单位建设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认知。同时,事业单位管理层也要对“企业文化”形成独到的见解,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建设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文化体系。

(二)、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精神面貌的整体体现,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从基层做起,加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增强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事业单位的凝聚力。

第3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

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2002年省直事业单位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还不包括专项经费)22.8亿元,占财政支出总支出比重高达23.7%。

中央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原则和框架都已十分明确,即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定位、分类,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给范围偏宽的问题,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仍然干扰多多,困难重重。综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难点有:

难题一: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事业单位设置需从公共产品供应入手,各国学者公认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标准的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如同时不具备这两个标准则属于私人产品,但在现实中有的产品只具备其中一个标准,有些产品两个标准都具备,但又不够充分,一般将这第三类产品划分为准公共产品。而科学划分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科学设置事业单位和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的前提基础,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难题二:如何科学、合理定编定岗。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是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核定经费,给“粮”给“奶”的基础,而事业单位编制,又是由人事编制部门来核定。造成人事改革、财政资金供给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动全身”。目前事业单位行政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普遍套用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事关人事、财政、单位、员工三家四方,一旦在编制核定上动真格,缩减财政补贴范围,同在事业单位一条船的上上下下都会想方设法“严防死守”,争取缓减,遭遇“伤筋动骨”的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软化”重新配置资源的改革。合力改革攻坚干扰多,困难重,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难题三: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大于前两项改革,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难题四:配套改革不同步,相互制约。事业单位的保障机制配套是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问题。现在我省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机构要撤、并、转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解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

难题五: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和消化。改革是有成本的。事业单位改成聘用制,或者减员,或者推向“社会化、市场化”,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而事业单位改革不像企业改制,能够通过破产、固定资产变现等方式补偿下岗职工。目前普遍观点是要推行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来解决富裕人员问题,但是不同单位条件相差甚远,除了高校和卫生系统拥有众多在校师生和病员及家属,行政后勤管理和经费来源有规模效应,其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比科研院所、文化馆团等容易的多。而大多数事业单位行政后勤工作社会化、市场化难度较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

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从局部上升为整体和进入攻坚阶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推进性特点。即事业单位改革集资源整合、产权制度、投资体制、经营体制、财政供养体制、用人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深层次改革,现出整体推进的态势。

1、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实行不同的财政供给模式。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推进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经费渠道进行全面清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和经费自给能力,重新界定财政供给范围和财政供给形式,实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扶持力度。从性质和职能上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

行政管理类。具有行政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对于这类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将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政府部门;难以划归的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依照公务员的制度管理,经费由财政核拨,所有执法收费均转为政府规费,全部上缴财政,与部门支出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

社会公益类。从其公益性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两大类事业单位。

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指为了国家的公共目标、实现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提供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自然、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尖端前沿技术研究、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防疫。此类纯公益事业自身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私人不愿承担也无力承担,基本上由政府“兜底”来办,经费主要靠财政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规模,科学设定岗位,搞活内部用人机制。

准公益事业单位是指既有公共目标又有私人目标但偏重于公共目标、能实现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而提供的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科技开发类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育场馆等事业单位。这类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其发生的耗费部分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费取得一定的补偿,对其仍应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采取财政补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政策,政府相应地进行定额或定向给予财政补贴。对其收费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保证公益性事业的运行不偏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标。

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提供具有排它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如应用技术性研究设计院所、地方一般性剧团、电影制片厂、非学术性杂志社、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各类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人才服务、出国服务、招待所、培训中心)、各类协会、学会、专业技术学校院、地方性医院、康复中心及各类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具有组织收入强,收入相对稳定,其发生的费用完全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取得收入来补偿并取得利润。要彻底转为企业并改制,应与财政供给脱钩,由市场调节。对于一些转制确实存在困难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过渡时间,采取逐年减拨经费的方式,逐步推向市场。要大力发展这类事业单位的民办、合伙制、股份制形式,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发展既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又不需要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2、加强清理整顿,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我省的财力偏弱,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优化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和设置事业单位,发挥更大社会效益。应根据区域经济和公用事业的需要,采用撤、并、转、建等办法,对事业单位总体布局进行调整重组,保证资金向社会发展具有前导性作用和社会亟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的事业单位集中。

应撤消的单位:按照政事分工的原则,原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已明确收归行政机关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已经过时或消失、成立后未正常运作的事业单位;“三无”事业单位(无明确职责、无办公场所、无在编人员);职责不明确,与主管部门业务没有相关的事业单位;任务严重不足或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对撤消的事业单位,财政不再供应经费。

合并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相同或相近、重复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及功能萎缩的事业单位;同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数量过多,任务相近,必须整合的事业单位。合并的事业单位,重新核定编制,并按合并后的事业性质、职能重新界定财政经费渠道。

3、建立编制管理和预算管理紧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经过调整、合并、撤消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要精简编制、重新核编,按其性质、职能和编制数重新界定财政经费供应政策,建立编制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基本要求是:编制部门、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编制和财政部门进行核定编制,确定经费供给形式。这样,使编制、人事掌握编制计划,财政部门掌握经费预算等相关标准,达到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目的。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让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将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不同于政府部门的人员管理制度和福利制度。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业单位分流到社会和企业的人员,单位没有为其上社会保险,必然带来如何建立及计算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问题,应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保证“出口”畅通,让“进口”与“出口”良性循环起来。改制单位的保险征缴向企业保险过渡,养老保险和医疗单位和个人各交一部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进入失业社会保险;继续执行国家有关公积金政策。凡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额和差额的事业单位职工,其改制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被撤销的全额和差额事业单位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视同缴纳。原事业自撤销之日起,其社会保险费用均由个人承担。今后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向差额拨款型和公益型事业单位铺开。

5、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保障改革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除了要撤并部分职责不明确,规模偏小、工作任务交叉和设置不合理的事业单位外,还要在一般事业单位人员(含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进行精简。因此需要想方设法筹措改革成本,解决改制分流和职工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事业单位筹措改革成本的资金的渠道可以有如下:一是财政每年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改制单位土地出让金;三是单位资产出售资金。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可用于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职工安置费从净资产中剥离,由改制企业一次支付给职工,也可通过资产量以实物形态入股。改制前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经劳动部门核算确认后,从资产中予以扣除,并缴至社保经办机构。改制单位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以及未纳入社会统筹的退休职工按政策规定的退休费,要从净资产中一次性剥离出来,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用要按有关文件规定在资产中剥离。对落聘职工应以内部消化为主,对解聘人员实行解聘风险补偿。

6、加快事业单位分配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改革关系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和事业单位的活力。根据中共十六大精神确定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原则框架加紧研究,加快人事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门别类,细化有关规定。建立事业单位职员制,根据能力和贡献大小,拉大分配差距,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特点的工作考勤制度的改革方案。建立奖励金制度,对做出优异业绩、成果的人员以重奖;事业单位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提取一定比例的净收入用于对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与报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科技人员可以用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出资入股,参与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可试行职工内部“参股”,年终分红的做法。

7、加快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对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财政对固定岗位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对向企业化转制的事业单位赋予人事聘用、流动的充分自;对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国家资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科研机构,赋予充分的人事管理制度自;半公益事业单位实行内部置换岗位制度。行政管理人员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后勤人员岗位可以互相置换,其人员工资待遇由单位结合原档案工资标准、按现岗位自行确定发放。

三、不同行业改革的具体设想

(一)教育单位实施“确保中间,放活两头”的改革方略。即对九年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办学新路;而对幼儿教育则坚持走社会化办学的路子;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教育要坚持成本化办学方向,采取公办民助、股份合作、民办等多种办学形式,走联合、兼并、挂靠、合作之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编制新标准,经费由财政核拨。同时抓住乡镇撤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机,适当合并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高等学校。主要解决机构、人员臃肿和生师比、生员比不合理的问题。针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产业化特征,以学校服务社会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后勤服务规范的社会化运作,后勤服务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使之从单位的管理难点、经费包袱成为单位重要的增收源。职业学校各类成人高校、成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干部学校、函授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精简编制,抓大放小,实行经费自给,确实要扶持的财政给予定额或定项补助。

(二)医疗卫生单位县属、乡镇医院等医疗机构,政府继续扶持防疫保健机构的发展。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所(站)和妇幼保健所要进行整合归并,实行院所合一,精简机构和人员。医院(疗养院、门诊部)、保健院(所、站)要进行优化重组和结构调整,采取“售、股、租”等多种形式,变政府独家办医院为职工、社会力量和政府投入相结合的办医形式,变传统管理为法人治理。基本支出自行负担,大型设备和仪器添置由政府适当补助。卫生事业单位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争取2-3年完全过渡为面向社会事业性质的自负盈亏独立实体。

(三)文化、新闻出版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对公共图书馆、文物、公共博物馆等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定岗,控制人员总量。经费由财政核拨。对以优秀传统剧目表演为主的艺术团体等具有公益性,又可不同程度地实行经营运作的文化事业单位,赋予充分的人事自,提高流动岗位所占的比重,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对经营性的影剧场所、剧团,通过改革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可合并成立镇广电文化中心。文管办和文化稽查市场队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在严格控制编制的前提下,核拨经费,保证宣传文化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1号),文化新闻出版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待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后施行。当前根据中央和全省治理报刊工作会议精神,各级要切实做好报刊散滥清理整顿工作。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的刊物,必须赠送的部分,经核定后,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其余所有杂志社、报刊必须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在清理整顿中经批准改为内部刊物的,其经费由部门自行解决。

(四)对我省公益性科研所进行整合,对重复设置的科研院所,可按照大学科的范围合并同类项。对必须由政府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经费由财政拨款。公益类研究和开发并存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以提供公益为主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也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然划分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进行运行和管理,其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其他科研机构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五)涉农事业单位按照“一稳定三提高”的原则。即稳定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技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要求,采取留、并、放、转的办法,根据乡镇实际,实现政事、事企分离,将事业单位所承担的执法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转移到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实体一律从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对面向农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生产的、防疫、畜牧站、种子站、机械、行业监督指导等单位,理顺管理体制,调整布局和结构,适当合并,形成精干高效、优质的服务网络。提供无偿服务的,经费由财政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其他农业经营服务单位,经费自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扶持。

(六)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分为三类。(1)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经费由财政核拨。实行目标责任制或承包责任制,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如市政管理、园林绿化和环卫单位。(2)经费自给,有条件的转制为企业。全民事业单位直接转为全民企业单位,如市政施工、园林设施施工、苗木花卉生产单位,对重大项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3)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为股份制企业,或破产和撤销。

第4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事业单位经过多次改革,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已有所变化。文化事业单位面向市场的自我发展活力有所提高,推动了我市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其体制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缺乏竞争力,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文化生产率势在必行。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根据经营性和公益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改革;按照效率的原则,创新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把政府的管理转到宏观管理上来;改变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持方向和方式,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实行以项目支持为主的文化事业支出制度。

一、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在20xx年底以前,除保留少数社会公益性文艺院团外,大多数经营性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艺院团要实行合并重组;对文艺院团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改革方向

(一)正确分类文化单位

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现代都市文化功能,具有文化基础性作用,或具有很强的文化导向功能,并无法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并无法从市场中获得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经营性的文化单位是指能够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遵循市场法则,并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二)分类改革不同类型的市直文艺院团

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改革:

1、经营性市直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

已经企业化运作,或已经实行文企联姻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办理事业单位注销手续;作为独立企业法人的要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尚未转制,亦未企业化运作,但具有面向市场、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文企联姻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与原部门脱钩;按照有利于平稳转制,有利于转制后文化单位发展原则,大胆探索采取多种有效转制形式,如联合、控股、参股、兼并、承包、租售,具体操作可采取整体出售、分拆出售、先租后售、职工持股、股份制、解散等形式。实行转制范围、转制形式、出让对象全面放开。改组转制后的文化企业将以政府采购方式和市场经营模式完成市政府有关重要文艺演出和文化交流任务,承接社会文化任务,

2、公益性市直文艺院团继续保留事业性质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舆论导向功能,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现有文化单位,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形成一支精干队伍。这些文化单位可以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后,由原部门(单位)继续按事业单位管理,政府继续给予支持。

对于即提供公共服务,又有经营性业务的混合性文化单位,要将公共服务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其他文化单位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要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配合进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要根据文化单位体制改革需要进行,要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条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化单位要实行合并重组; 对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然后企业化转制。

三、配套改革政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文化行政部门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主要进行社会管理转变,从封闭式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式外向型管理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的研究和制定上来,放在加强市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上来,放在强化社会服务,维护群众利益上来,放在加强依法行政,抓好行业监管上来。

(二)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的文化单位,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新的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承担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任务,按有关规定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提高面向市场服务的能力;主管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通过参加机构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这类科研机构达到改革目标、经有关部门验收并重新核定编制后,国家对其增加人均事业费投入。

(三)做好社会保障的衔接工作。

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的职工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当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

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当时的企业人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原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用事业费或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事业费的单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支付养老金。离退休人

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出。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

转制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四、财政配套政策

政府财政要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按“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在文化事业费总额不低于改革前,并按照国家法定的增长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改革政府文化经费投入方式,调整文化经费投入方向,建立新的文化经费投入机制,以提高财政文化支出的效益。

调整投入方向。改革后的文化事业费主要用于支持提高人民基本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具有文化导向性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

改革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方式。建立国家文化计划项目招标制度,国家以支持项目为主,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支持扶持文化精品项目的生产,使文化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后的文化生产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5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权多元化 改革路径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单位,即为公共事业服务,隶属于国家的一些事业性质的部门;另一类是经营性的产业。它以生产的产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实现它的价值。因此,中央规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改制中要分别对待。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主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实现。随着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产权构建也成为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的关键。

一、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现状分析

产权指所有权和从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其他财产权构成的财产权系统的统称。所有权本质上是一定社会中财产权在法律上的表现。一旦从法律关系领域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它就演化为产权关系。产权的“法律规定”和“契约”原则,体现的是制度安排,其内涵要比所有权宽泛得多。

产权多元化指企业的产权关系由原来的一元转为多元,由产权的集中转为分散,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产权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具体到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其主要实施途径是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互相参股形成文化产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股份制文化企业,改变文化单位国有产权单一的局面。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是目前浙江国有文化企业产权体制创新的焦点。

浙江省经营性文化单位以“创新体制、转化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基本方向,按照分类分布和“单位性质要转变、劳动关系要转换、产权结构要转型”的要求,一批经营性国有文化试点单位已经实行转企改制。

2000年至今,浙江省共组建了8家国有文化集团,经过体制改革试点后,产业经营得以拓展。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本部及所属9家出版社、期刊中心,除浙江人民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其余全部实行“事转企”改革。杭州市确定了杭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7家改革试点单位,共有5家单位列为省级试点。目前,7个试点的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后,文化单位存量领域的产业发展潜能得到释放。浙江省文化宣传单位探索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将经营业务剥离组建相对独立的经营公司,同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不同的性质、类型,采取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民营资本进行改制的股份制公司使得文化单位呈现产业产权多元化特征。

浙江省经营性国有文化试点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呈现以下新趋势:

1 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由点到面全省范围内展开

2003年浙江省省文化厅等六个省级试点部门和杭州、宁波两市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05年浙江省又决定全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目前改革工作正在由点及面地展开。杭州市的改革已经由文化演艺、新闻媒介、出版发行扩大到卫生、体育社科等大文化系统,各区、县(市)60%经营性文化单位已经转企改制。宁波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从10家试点单位扩展到全市所有宣传文化单位,从市级扩展到11个县(市)、区,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扩展到整个宣传文化领域,从存量改革扩展为用新的体制机制发展增量。

2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意愿和步伐加快

浙江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民营化程度较高,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得到调整。2007年,全省已有文化企业4万余家,涉及影视、印刷、艺术品经营、会展等10个行业,投资总规模逾230亿元,总收入达3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广厦集团、横店集团、宋城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中对民营资本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主导产业等一些列问题进行了明确说明,为浙江宽裕的民间资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鼓励一批文化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广厦集团、横店集团、雅戈尔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分别以不同方式参与了一些文化单位的改革发展。2006年课题组和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处合作的“宁波市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意向调查”中,在被调查民营企业中,在文化产业领域已经有投资项目的有占9.9%,有计划投资文化产业领域的占88.3%。

二、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产权多元化就是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文化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文化单位活力,通过有偿出让国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对产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方式,其核心内容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代之以一种多元化的共同所有制结构。在浙江省文化单位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1 参与文化单位改制的民营企业获得平等主体待遇的问题

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单位的改制,遭遇政策性限制。民营企业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不能获得实际的控制权,因而削弱了他们进入文化单位改制的热情。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在竞争中权利义务不对应,影响改制的文化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将导致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市场化程度,更受制于产权主体状况,难以形成真正的竞争格局与态势。

2 改制单位思想解放不够,影响了和民营企业的合作进程

改制单位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更新,对民营企业有看法,甚至有陈见。认为与民营企业合作就是资产流失,总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认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不是心血来潮,就是急功近利。因此,在谈判认识、合作协议条款、改制后单位组织结构中,两者的合作是不平等的。有些协议内容,并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制定。民营企业始终处在被动的从属的位置,民营企业的利益往往被忽视。

有些改制单位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浙江省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单位的改制往往是政府相关部门“拉郎配”的结果。在改制过程中,许多改制主体缺乏改革动力,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改制阻力很大。往往是民营企业热情高涨,改制合作文化单位态度冷淡。广厦传媒参与浙江歌舞剧院改制过程中,浙江歌舞剧院内部思想不统一,有些问题讨论一年之久还没有形成共识。以至于雅戈尔集团参与东南商报的500万元资金,广厦集团参与浙江歌舞剧院改制的2800万元资金,一年后还一直闲置在银行的账户上。

3 改制进程相对滞后,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在改制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

要探索和解决,比如董事会与经营层职责不明,缺乏外部董事及监督,经理层市场化评价和选拔机制还不完善等等,以至于有些改制文化企业经理层形同虚设。

4 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改制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职工的身份置换问题。事业编制改为企业编制,退休待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都会出现较大的落差,改制的阻力相当大。浙江歌舞剧院要完成改制,其成本大约需要4000万元。剧院自身显然是无能为力,而广厦传媒势必也要等到浙江歌舞剧院完成事转企后,对其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核销及职工安置费用提留后的国有净资产进行评估,并折算成其股本,广厦传媒即按照股比结构投入现金,完成新公司的注册。由于歌舞剧院改制资金和保障政策得不到落实,使得原定的改革方案难以实施。

5 改制政策不配套,信息不对称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非常广,土地、人事、资产、福利保障等方面,每项工作都回避不了,都要一一落实解决。中央、省里和市里出台了许多文件,但具体运作起来,参照标准很难确定。一些职能部门对文件精神的领会不一致,各级职能单位的意见不统一。比如土地问题、养老保险问题,银行贷款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无法获得银行方面的支持。如电视剧生产,国外有版权抵押的行为,我们的银行没有相应的评估体系,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上的问题,无法判断其产品的预期价值。资产评估和审计方面,往往是以改制单位说了算,而民营企业则一知半解。对民营企业来讲,面对很多国有单位里的问题。几乎就是雾里看花。

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杭州市政府组建杭州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被授权经营杭州市经营性企事业单位。浙江省文化单位国有资产普遍采取授权经营形式。但是文化单位的资产经营情况、资产质量情况和资产监管情况都不清晰。

三、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

1 对浙江省国有文化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

鉴于长期以来的事业体制而形成的国有文化单位普遍忽视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存在着资产和债权、债务不清,家底不明的问题,建议对国有文化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清理债权、债务,界定产权,进行资产评估,对国有文化单位的资产状况,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需要评估的无形资产,需要核销的坏账和逾期的库存数额,以及人员结构和社会保障状况、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核实企业资本金,测算改革成本,为制定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总体方案提供依据。

2 把浙江省经营性文化单位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

从文化体制改革具体实施和操作的角度看。“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其边界还不十分清晰。在此情况下,为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步伐,应当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把三类国有文化单位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一是演出、娱乐、会展、影视、音像、体育健身等竞争性文化行业中的国有文化单位:二是科技、财经、汽车、时尚等非意识形态的国有垄断性行业的传媒单位;三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文化行业中除了少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国有文化单位,包括近几年来组建的仍具有事业性质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上述三类国有文化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较高,都是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营利性文化行业。

3 竞争性文化行业中的国有文化单位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对于浙江省演出、娱乐、会展、影视、音像、体育健身等属于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清产核资、界定产权,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结合国有文化资本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股份制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革。

――少数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演出集团、影视集团等),应当在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的“增量”投资或转让部分国有“存量”资本而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造,从而有利于国有资本继续在这些行业发挥引导性作用。

――中小型国有文化企业。采取包括经营者和职工自愿投资人股的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造,或国有资本退出的方式。以及租赁、承包等非产权改革的方式搞好搞活;鼓励各类优势文化企业采取跨地区、跨行业的收购、兼并、托管、联合等形式发展壮大;对于少数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实际上已经失去经营能力的国有中小型“空壳”文化企业。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坚决实施政策性的破产关闭,以避免国有资本继续流失。

4 非意识形态国有垄断性传媒单位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对于浙江省科技、财经、汽车、时尚等非意识形态的国有垄断性行业的传媒单位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界定产权,从“事业体制”分离出来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等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革。

――由国有传媒单位投资经营的非意识形态媒体,根据其行业地位和经营状况,分别采取吸收相关社会资本,改组为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或由经营者和职工投资人股,同时吸纳社会资本,改组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

――由国有和民营两个方面事实上共同投资、合作经营,双方合作和经营状况良好的非意识形态媒体,应在界定产权、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改组为由两个以上出资人投资入股的股份制企业。

――由国有传媒单位提供刊号,而由民营资本事实上承担全部投资运营资金并实际担负日常管理运营工作。双方在合作中问题和摩擦较多的非意识形态媒体,则可一步到位,使国有资本有序退出,为民营经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

5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单位文化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投资经营行业的传媒单位,尤其文化产业集团,集中了浙江省文化产业相当一部分优质资产和优质资源。对于这些文化单位,应该对其产业体制形式做出特别的制度安排和必要的技术处理,从而有利于最终实现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的历史性转变。

――对于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少数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要害单位,以及主要承担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有传媒单位,继续实行国家财政支持的事业体制;对于该行业多数可以产业化但同时又或多或少涉及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母公司。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以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有控股、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目标的产权多元化改革。

――对于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可以有选择的吸收社会资本,组建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

股份制公司。积极鼓励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促使以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迅速发展壮大。

四、推进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 的对策建议

1 改进产权结构政策,确定多元产权文化企业各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

在产权多元化文化企业中,不论是国有经济主体还是非国有经济主体。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应一视同仁,取消差别或歧视政策。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共同促进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中根据投资额的多少享有相应的收益权和决策权。明确国有经济主体和非国有经济主体的同等法律地位,国有经济主体在企业中不享有超越其他经济主体的“特权”。特别是行政特权。

2 加强国有文化改制单位人力资本市场化改革

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存在大量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有的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有的是被体制束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付出必要的代价及早地解决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问题,使它们成为增值的人力资本。文化企业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一样,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文化企业的生产过程。人力资本应该参与收益分配。必须注意的是,要区别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之间的转换。

3 进一步吸引非国有产权主体,放宽投资领域、拓展融资渠道

浙江省民间资本雄厚,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民营文化企业对参与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强烈兴趣。因此要积极支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同时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外商,在继续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和利用包括港澳台资本在内的境外资本以直接投资方式参与经营性文化单位股权或资产改制。培育和发展各类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控股、参股、委托、债转股等方式。加快文化企业形成多元持股。

5 完善经营性文化企业产权交易。规范产权交易市场运营

――完善浙江经营性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其系统化和网络化水平,大力培养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制定加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国有产权交易管理的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经营性文化企业产权改革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资产评估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认定向公开、公正的产权交易市场竟价招标评估转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产权转让中的暗箱操作、低估贱卖等问题。

――制定政策。促进文化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股份制改造和合并整合,鼓励产权交易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强化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营和管理。

第6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一、当前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现状

为了激活文化市场,我国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第一是进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全面采用聘用制,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机关人事制度分离开来,实现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让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各司其职。第二,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发展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从2003年开始,国家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发行、出版、电影单位转企改制。其中包括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广电网络等。第三,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政府主导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革命纪念馆等公益性单位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广播、电视、党报党刊实行事业体制和转企改制并行,改革以后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调整文化产业布局,提高文化竞争力。在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的同时,对企业、产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发展了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集团,将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新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了文化竞争力。这一方面吉林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做的比较成功。从2003年吉林省确定为改革试点任务,成立了吉林出版集团、长影集团和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吉林出版集团连续5年在全国整体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

二、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创新

当前,虽然我国文化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只有创新才能打破发展瓶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明确文化事业单位和政府之间的职权划分,减少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直接干预,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不再负责具体的事物,而是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发展方向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将隶属于文化部门的经营性企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转到企业集团相关的主管部门。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政府部门制定专项文化资金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深化转企改制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电脑、手机的广泛应用,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报刊杂志单位纷纷倒闭或者宣布破产,但是新媒体却蓬勃发展起来。因此,国家近年来,加大力度扶持了新媒体的发展,调整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结构。2015年1月1日开始,国家对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的且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网站,颁发记者证。网络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又一新的媒体。此外,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优势,在政府的引导下,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让国有企业经济参与社会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源和利用它的影响力,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的组织形式。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企业之间可以联合成立经营性文化产业集团,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文化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政府为中心的比较单一的发展模式,一般政府采购、委托经营、服务外包。在新的形式下,应该转变当下的发展模式,变成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不仅能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吸引社会其他经营主体加入到文化产业中来,激活文化市场,文化事业单位也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并进行有效地经营管理,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比如政府部门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文化企业在申请相关项目的时候,对企业融资、资质认定等方面应该给予国有文化企业一样的待遇。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娱乐、文化教育、艺术品经营、广告电影制作、博物馆、展览馆以及互联网网上服务经营场所、包装印刷等领域。目前,电视媒体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地方电视台存在着产业化不足,事业化过重的现象,严重制约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由于电视台属于地方政府的喉舌,它不能完全市场化。所以电视台实行部分制播分离,就是将非时政性的栏目制播分离,面向市场组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引进社会资金,由制作公司单独制作电视节目,改变传统的电视节目自制自播的方式,推动电视产业专业化、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近年来,各大电视台的现象级电视节目,都采用这种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该节目是由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录制的,由浙江卫视播出。

第7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诉求。《决定》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围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决定》做出重要部署,特别强调指出,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要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拓展出版、发行、影视企业改革成果,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要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

响应党中央号召,国家财政部已经决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政策将从五方面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五方面包括:第一,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第二,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第三,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创新财政管理方式,努力提高文化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第四,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第五,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壮大文化建设整体实力。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打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做出了部署。如何落实,如何攻坚,最重要的是把握关键点、找好突破口。

认清形势,明确改革目标和路径

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按照“二分法”的思路,改革的目标和路径清晰起来――就宏观而言,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体制;就微观而言,就是要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政策扶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实行企业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这其中,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蕴藏着巨大潜力,只要体制机制理顺,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发展壮大。例如,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北京儿艺,2004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从事业单位转为公司法人。通过建立先进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盘活外部资源,激发内部活力,北京儿艺实现了惊人飞跃:201 1年演出场次增长7倍,总收入增长100倍,主要演员月收入过万元。像这样的典型案例在全国并不在少数,但急需要我们将个别经验推而广之,在推广实践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持续攻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单位都是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各级政府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依据行政指令,而不是群众需求和市场导向,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

“通过养人而养事业的实质是财政补贴,而且是不计产出的补贴。本以为通过养人可以把事业养起来,最终是把人养懒了,事业也无从发展。”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罗争玉指出。

国有文化单位从性质上说,是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从职能来说,主要是为了完成党和政府的宣传文化任务,而不是为市场提供文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这就决定了国有文化单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小、散、差成为普遍现象。以图书出版业为例,我国现有出版社共581家,图书营业收入约500亿元,平均每家不到一亿元。德国贝塔斯曼集团2006年营业收入达193亿欧元。我国图书营业收入总和抵不上贝塔斯曼集团一家企业。因此,必须要把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造成市场主体,使之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做大做强,满足民众文化消费要求。

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重点,致力于培育能够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转企改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整体转企改制,包括出版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绝大多数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等。二是从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再转企改制。如时政类媒体的经营单位。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3月底,全国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94%,新华书店完成接近100%,电影制片厂完成93%,电影公司完成88%,电影院完成89%,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88%,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完成100%,文艺院团完成31%。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将是下一步转企改制的重点。

如上所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成绩显著,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除完成既定目标之外,还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从搞活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到搞活公有制文化经济。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后,一些文化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但更多文化企业将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需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收购和兼并。

二是打破国有和民营的藩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并不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专责。公共管理理论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政府的责任不是提供公共服务,而是确保公共服务被提供。”就是说,政府的责任不是自己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也不是仅仅扶持国有文化单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是要通过购买服务,鼓励各种类型文化企业,努力为公众提供价廉物美的公共产品。

三是加快破解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的体制瓶颈,重点在文化产品创意生产、销售服务、银行信贷、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与监管制度等制约服务产业发展的机制环节改革创新。加快深化文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大对垄断性利益集团的体制改革、努力遏制并改变资源配置不公、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受限、行政以及行业垄断、潜规则公开化现象。

第8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关键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 管理制度 制度改革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以及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极快,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获得了大幅提升。相比之下,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发展,就显得较为落后,特别是在人事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问题,其问题主要包括员工思想过于闭塞缺乏应有的改革创新意识,员工的工作质量与绩效脱钩,工作人员没有工作责任感与危机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人浮于事。这些问题会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因此,管理者应该对现阶段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向企业化方向改革,以此提升自身工作质量。

一、对现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理念与意义

现阶段的行政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与国家的发展有所脱节,其根本问题在于管理理念的落后,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向企业化方向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最佳方法。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向企业化方向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学习一些先进企业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策略,明确各部门工作领域以及工作责任,并结合自身行政职能,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在组建人力资源结构时,应用聘用制方式,获取工作能力更强工作理念更加先进的员工。此外,应用聘用制完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构建,还能够起到优化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作用,进而实现将事业单位中对管理工作体系的认识,向管理岗位转化,将原有的行政管理理念向法制管理理念发展。此外原有的行政依附关系也会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应该通过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用更为科学的平等人事主体管理理念代替原有的行政依附关系理念。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自身用人理解还停留在“国家用人”理念上,这种管理思想很容易使管理者产生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懈怠,因此,管理者需要将自身管理理念向“单位用人”转化。建立企业化人事管理工作的原则有以下三方面重点,第一,将原本的长期固定用人制度改为企业化合同制度;第二,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性;第三,提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型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行政单位的人员配置数量较多,但其工作效率与人员配置不成正比。出现这一问题的只要原因在于行政单位工作者认为事业单位工作是一个“铁饭碗”无需在工作中努力求生存,同时,自己也很难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岗位提升。若想改变员工这种消极的工作理念,就必须从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入手。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改革的具体方向

1.改变现阶段人事管理工作理念。

中央政府为了优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已经拟定了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目标:在2020年之前,事业单位要将自身职能明确、加强自身运营效率、完善企业监管体制、建设更加科学的运营机制。在具体的改革思路方面,要求凡是负责行政职能工作的事业单位,需要向行政机构方向转型;而作为负责生产或者经营工作的事业单位,则需要将管理理念向企业方向发展。从上述改革方向指导中可以看出,国家希望将事业单位向企业化方向改革的战略目标已经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就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重新对自身工作进行定位,认识到管理制度改革转型对事业单位日后发展能够起到怎样的帮助,并且意识到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增加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当在单位内向员工进行工作体制改革教育,使事业单位整体达成改革思想共识。

2.完善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政策。

事业单位需要设法突破将人事管理体制向企业化方向转型的瓶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可以建立一些新的配套政策或工作要求。其具体工作方向应该以建立更加健全的员工工作评价与绩效考核系统,将职工的薪资以及福利与其工作绩效挂钩,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完善自身人事工作,增加人事的应招范围,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行政单位新入职员工完成人事,缴纳五险一金,将陈腐落后的“单位人”理念彻底颠覆,并向“社会人“方向发展。此外,行政单位需要格外重视内部出现的人事争议问题,严格执行相应的仲裁制度,进而使劳动争议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妥善解决,维护出现争议者各方的合法权益。

3.优化工作思想,建立单位工作文化氛围。

在事业单位完成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后,部分员工的思想理念会与改革工作产生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出现进一步激化,管理者需要对部分员工进行思想疏导,弱化其心中的负面情绪。同时,为了能够提高使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的感染力,并对员工工作思想形成持续影响,行政单位中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工作文化氛围。建设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管理者身先士卒,严格按照企业化人事管理理念来对自身进行要求,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向员工渗透人事管理工作思想。此外,管理者还应该仔细分析此前的人事管理工作与现阶段的差异,改变过去工作中员工的各种不良工作习惯与思想。

4.优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增加行政事业单位活力。

提高行政单位活力,是进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为此,管理者首先应该将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主流方式,杜绝出现将员工牢牢钉在当前岗位上的“人设岗“管理现象,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来选择更适合相应岗位的专业人才。同时,事业单位必须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维护录用机制的公平性,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发人才涌入的积极性,并让在岗员工形成一定的危机意识。此外,管理者应该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给予适当评价,并将考核制度贯彻到每个部门每个层级工作中。为了能够使员工的上进心得到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应该为员工建立合理的上升通道,若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足以证明自己能够担任更为重要的工作,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将其安排到更为适合的岗位。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薪资的提升来刺激员工竞争更高工作岗位的意愿,使员工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激发。

5.严明事业单位管理等级。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工作者,需要将各层级的管理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在目前国内外管理体制较为先进的企业中,一般都使用逐级管理的方式来构建企业的管理体系。所谓逐级管理,就是指单位中的每一名员工只需要服从自己直系上级的管理指令。而作为管理者的管理范围也仅限于其直系下属。在事业单位应用其中的管理模式,能够让员工的工作范围与工作责任的划分更加明确,避免工作责任追究出现障碍。同时,也能够确保员工在工作时,不会因为承受多方管理产生混乱。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质量,关乎到自身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只有在科学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支持下,才能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工作,赢得民众对政府部门工作的认同。在此,希望本文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制度改革的分析,能够为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向,进而使我国行政单位的整体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以中国气象局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14,(6):15-17.

[2]陈文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12,(2):23-27.

第9篇: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264-01

一、关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定义及改革的重要性

1.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定义。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在本文的研究中既不同于事业单位也不同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是处于两者中间地位的一个概念。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主要根据财政资金供给状况界定,形成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

2.强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首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环节。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细分为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财政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这些改革的每一项都息息相关。

其次,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事业单位是提供、创建精神文明的平台,社会领域的发展能反映精神文明的提高程度。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必然影响到精神文明的提供质量和效率。

再次,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对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积极探索。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社会领域中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客观上都要求创新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原有的政府供给为主导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1. 政事不分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收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事业单位还存在政事不分的问题。国家既包办一切事业,又包办一切企业,造成了政事不分、企事不分、政企不分的情况。详细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机关包揽的职权过多。由于行政系统的主导作用,它一方面包揽了多多的职权,另一方面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执法权和监督权;其次,事业单位的法人制度还不够健全,通常要依靠政府各个部门;再次,政事人事管理不完善。行政事业人事一体化的问题,如套用行政级别对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管理,事业单位领导基本由政府主管部门委任等现象仍十分突出。

2.事业单位部门的行政化倾向严重。既然事业单位不是经济组织,就只能由国家来操办。国家要包办一切事业,就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事业机构。为了发展各项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并由这些政府部门去分头统管各类事业单位。在这个庞大的事业组织体系中,政府充当着事业操办者或所有者、事业行政管理者、事业经营者或运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扩大了政府的事业职能范围。国家包办并直接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营,使政府的事业行政管理机构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则要接受这些国家机关的领导,变成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一体化。

3.事业单位经费的财政供给不完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既然国家要包办一切事业,财政就只能统包供给一切事业经费。由于作为国家实现其各种职能所需经费的惟一供给者,因而财政供给的范围当然要与国家职能的范围相适应。另外,由于事业活动功能的非产业化,人们认为事业单位没有生产功能,也没有生产收入,因此,事业单位没有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来供养。国家不仅为事业单位提供一切事业经费的来源,而且还为事业单位制定了统一的事业财务制度,包括事业单位经费预算收支科目,事业单位预算级别,事业单位开展事业活动中有关事业经费的领拨、缴销、运用、管理、监督等具体规定,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等等。在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事业财务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既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费来源,也没有自主支配事业经费的使用权,严重压抑了事业单位广开财源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及改革思路

1.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应当是:第一,重新界定、调整、收缩和转换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一切事业的局面;第二,实现政事分开,改革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增强其发展活力,提高事业管理效率,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事业制度。

为了达到上述两个主要改革目标,可以采取下述改革对策:第一,在重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事业职能范围的基础上,将现有部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其向企业化、民营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收缩和调整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第二,实行国家事业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相分离,重新划分、调整和规范政府与事业组织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切实转换国家的事业管理角色与职能,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实现事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2.新时期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首先,由于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和系统的配套条件,前期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也难以按照原有的改革模式继续推进下去。我们认为,所谓改革,就是要对原有的社会主体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与角色及其相互间的权、责、利关系进行重新划分或调整。因此,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明确事业单位在我国各类社会主体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性质、特征、功能与目标等基本问题,重新划分和调整不同类型社会主体组织之间的界限,实现“政事分离”与“企事分离”,净化“事业”内容,收缩“事业”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改革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事业制度。

其次,要实现上述总体改革思路,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体组织分化及其社会活动分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政治化与行政化,导致了各类社会主体组织一体化,组织地位不明,组织性质混淆,组织功能错位,组织目标背离,组织行为扭曲,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体系和超越社会承载能力的“泛福利”分配制度,又造成整个社会权、责、利关系不清。

再次,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重构社会组织体系,分化社会活动,划分和规范各类社会主体组织及其相互间的权、责、利关系,使其各就各位,各行其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担其险,各循其规,各守其法,各得其利。具体说来,我们应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划分公益、互益与私益组织,正确区分公有与私有、公立与私立、公营与私营等不同性质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及其权、责、利关系,正确识与私务、公财与私财之间的界限,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改革的思路,找到改革的依据。

总之,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重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赵立波.我国公共事业体制转型初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