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精选(九篇)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

第1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生活,宛如一部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便组成了绚丽多姿的生活:宛如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个个亮丽的小音符,便组成了色彩缤纷的生活:宛如一本波澜起伏的小说,一个个惊奇的情节,便组成了曲折离奇的生活。

记得那一次,我和王红在草地上玩游戏。只听“哗啦”一声,我回过头去,原来是清洁工的垃圾车倒了。我捂着鼻子,对王红说:‘‘走吧,去我家再玩吧。’’可王红却摇了摇头,说:‘‘宇唯,我们应该乐于助人,老师不是讲过吗,你忘了?我现在要去帮忙,你不去帮忙,你就先回去吧!’’王红说完就跑了过去。我不愿过去受苦,便在一旁看王红出丑。只见王红一袋一袋将垃圾拾起,清洁工也在捡。可太阳却丝毫不留情面,火辣辣的照着清洁工和王红。不一会儿,他们便累的满头大汗。这时,清洁工说:“小朋友,剩下的让我来捡吧!”“我不累”王红说。这时候,我跑了过去,对他们说:“剩下的还是让我来捡吧!”地上的垃圾袋都被我捡起了。清洁工向我们道谢,然后拉着车走了。

这件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但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中。

四年级:王宇唯

第2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

“肉肉”是我们班一名男生。虽然学名早已名扬六年级,却已很少有人叫。我们都叫他“肉肉”。他并不像肥肉那样招人厌烦,有时还显得挺可爱。他人长得胖乎乎的,小鼻子小眼小嘴,他一笑,眼睛就不见了。屁股向外撅着,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稍微活动一下就头冒汗珠。

他生性好动,上课有时说话,有时搞小动作。因为顽皮惹了不少祸,也挨过老师多次批评和教育。他在我们眼中是个“笑料”,然而有一次却干了一件大家意想不到的事。

那天是教师节,天气阳光明媚。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都在议论:给老师送什么礼物。有的同学说:“送贺卡!”有的同学说:“我做个书签!”有的同学说:“咱们好好学习,报答老师,就是最好的礼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快活!下午,快上课了,个别同学带来了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互相展示着。这时,教室外面有人大喊:“快看!那是谁呀?”我们赶忙跑到阳台上,只见远处那么一大束鲜花,像小山一样向前移动,大家的眼光随着鲜花在移动,他慢慢朝教室走来,大家瞪大眼睛张大嘴:“哇!”这时我们才发现,他是我们班的肉肉--康宇航。他只是向大家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便走上讲台,把那一大束花放到了讲台上,就坐到自己位子上去了。大家“呼”地一下涌上讲台,对着那束花纷纷议论。“这么一大束花呀!”“这花真漂亮呀!”……

我没想到,康宇航竟然做了这样一件事。讲台,是各个老师的战斗岗位。他把鲜花放在讲台上,这就表明他把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献给所有教他的老师!他,是个心地多么纯洁、善良的同学呀!

第3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社会是一片云,社会上芸芸众生就像凝聚成云的小水滴。身处社会的成千上万的人反映出社会的好与坏,亮与晴,新与旧……我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它是当代社会腐败的见证。

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清晨,我随着妈妈乘坐公共汽车,去县医院。到县医院挂了号,见时间还早,便在二楼的电梯前的座椅上休息。突然,一个中年男子映入我的眼帘。只见大大的红字:“超重!”那位男子看到这两个字,眼睛里像燃烧着一团怒火焰,大声喝着:“谁快些给我滚下去!”电梯里一片默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下去。他突然指着一个小孩:“你,快给我下去!”小孩哭了,眼泪像开了闸门的水,源源不断。那个男子又开始咒骂……这时我看见那些年龄稍小一些的都下了电梯。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心里此起彼伏:“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没想到竟然有这样出持强凌弱的现象这一些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据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血管里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五千年的中华传统就这样被毁了!我的肌肤浸润着中国的血液,我们的灵魂里注入的是中华民族的泉水。可是我们的思想怎么会如此肮脏?”

这个小镜头发生的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社会的这片洁白纯净的云全被这些人给玷污了。我所看到了的这件事正是活生生的例子。但愿这样的悲剧不会再上演!

第4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我的生活是一台摄像机,就让我为你们播放一个最令人难忘的镜头吧——

上个暑假,我、表姐、堂哥、姑姑一行四人去了一次北京。这几天我过得十分愉快,我还不能忘记这样的一件事。

那天,我们坐车准备去中国军事博物馆。一早,我们就候在车站,等着车的到来。

不到几分钟,公交车就疾驰过来,我们迅速地走上了车。没想到,这班车里的任何地方都挤满了人,许多人都站着(包括我们),我真不知道我能站多久。

一站又一站,大家都说度日如年,现在我可是度站如年啊!我在心里喊着:我坚持不住了。

就在这时候,好像有人看透了我的心思。正巧,我站在他坐的座位前面。这位叔叔站了起来,用微笑了提醒我坐下。我来者不拒,立马坐下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心头,我真是感激不已,我那已经发麻的双腿似乎得到了安慰。

再说那位叔叔,他离开座位时,又转过头向我微笑,我心里又涌出莫名的感激。

第5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这时,陈老师面带微笑,冲我招招手,喊道:”景曼,过来一下。“我应声走过去。看到陈老师手上拿着一个不锈钢水杯和我的水杯很像,就问:”老师,这水杯是我的吗?“陈老师笑盈盈地说:”这是你妈妈送来的。“我高兴的接过水杯,打开杯子,看到是一大杯满满的水,便大口大口地喝起来,”真是救命之水呀!“我小声嘟嚷着。因为我喝得太猛,直到喝得杯子见底时,才品出有股清香味来,发现这是一杯甜甜的蜜糖水。

就在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么炎热的夏天,妈妈却不顾一切,跑这么远给我送这一杯蜜糖水……

我想:妈妈的周到和对我的爱护,是旁人无法比拟的,妈妈对我的牵挂也永远不会停息。正是因为她对我那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我才得以从呱呱坠地的婴儿,茁壮地走到今天。她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体谅我的错误,把最无私的爱一丝不剩的爱给予了我。而我,有回报给她了什么呢?只有更加努力学习了。

第6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关键词:时代变迁;人物群像;电影语言

从《小武》到《世界》,再到《三峡好人》,一个名字以一个导演的身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他就是被业界称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贾樟柯。在他的电影中,贾樟柯勇敢地、真诚地展现了一群在时代变迁过程中的真实的人物群像――他们的迷茫、恐慌、孤独、理想、挣扎。在这些真实人物群像的展示中,在这些深刻内涵的表达中,贾樟柯始终坚持自己的电影手法,如同坚持他不变的文化视角,而这些手法也渐渐变成了他的标志性电影语言。贾樟柯电影的时代变迁、关注小人物等主题分析和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分析是目前研究中的主要角度和方向,本文则侧重对贾樟柯电影展现变迁时代下真实人物群像的电影语言进行案例分析。

一、贾樟柯电影人本角度的基本概述

贾樟柯,山西省汾阳县人,1970年出生。1996年他完成了第一个短片《小山回家》,并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香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最佳故事片奖,也初步奠定了他的电影美学方向。此后,他拍摄的《小武》以平等、朴素的写实视角表现社会底层生活,展示了一群在社会转型冲击着的小城里的人们迷茫的生活状态以及不同的人物命运走向,真实地再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伤痛和恐慌,展示了其深刻的文化根性和敏锐精准的艺术感觉,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接着,他又拍摄了故乡三部曲的另外两部《站台》《任逍遥》,分别探讨了人在历史变革中的位置和人在人际关系里的地位及变化;此后他又拍摄了以揭示人与生存环境关系为表达核心的《世界》,2006年在拍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展现了在三峡建设中,千年古城奉节正承受着历史的变化以及那些生活在此的人们所承担和所承受着的一切。2007年、2008年两年中,贾樟柯又陆续拍摄了《我们的十年》《二十四城记》《河上的爱情》等故事片。回顾贾樟柯所有的这些故事片,我们不难发现,人本位的关注视角是其始终坚持的。他的电影真实地活现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那些鲜活、立体、和我们一样或相关,久久感染我们的人物群像。

二、展现人物群像的电影语言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讲,人物群像的积累和叠加是贾樟柯电影具备深度表达的基础,当然想要更丰富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群像还要依靠扎实的电影语言,而且前提是要符合现实主义真实美学的创作规则。贾樟柯把摄影机运动、画面、声音等叙事手段加以灵活运用,清晰地、极具感染力地呈现出时代变迁下真实的人物群像,所谓独具匠心、颇显功力。

(一)摄影机运动

镜头,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导演影像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组合元素之一。在电影化叙事中,摄影机运动中产生的丰富的镜头是叙述事件、表现人物的基本手段。

1.肩扛镜头

在贾樟柯的经典电影中可以明显看出带有些许纪实风格的镜头,肩扛镜头就是其中之一,它在揭示人物生存状态,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同时,具有真实的纪实感。《世界》中,第一个镜头就是肩扛摄影机完成的。肩扛摄影机跟随舞蹈演员赵小涛穿梭于演出后台工作间,既展现了故事中人物的基本生活状态,又以鲜明的纪实感在开场就为本片奠定了影像风格。同时,镜头的晃动感再加上演员时近时远的动作不定向,制作了一种眩晕感,刻画出了《世界》中的人物内心的慌乱,也使观众陷入了一种不安。

同理,在电影《小武》中,自称为“手艺人”的小武出场同样采用的是肩扛镜头。小武招手搭乘一辆小巴,在小巴中选了一个空位坐下,以自己是“警察”蒙混买票并趁邻座熟睡之际偷了钱包。这是第一场戏的主要内容,肩扛镜头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故事发生的空间特征,交代了小武的社会身份,也展示了他的不定的生活状态和躁动的心理活动。

2.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固定镜头的使用随处可见,这是他电影语言特征之一。和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中大量的固定镜头一样,深受这部电影影响的贾樟柯也十分热衷这种深沉、冷静、客观的镜头表达。

《站台》中,第一个镜头就是一群老乡在站台里讨论着他们身边某某鬼混死亡等方面的事情;第二个镜头是舞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接着背对镜头一个女报幕员上场;第三个镜头是大全景式地展示了演出的一部分节目;这三个镜头都是固定镜头,包含小县城的时空信息、县城人们的精神状态,主要叙述的对象为县文工团等一一进行了展现,同时也提示了观众静下心来慢慢走近他们的生活。这个固定镜头是对具体群体进行关注和表现的,通过一群人的集体命运来讨论人性与现实的,这几个固定镜头就已经奠定了群体意识的关注焦点。固定镜头除了让观众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电影里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人物事件等,在表达人物前途迷茫、内心失落等方面也很有感染力。

《小武》中,小武为梅梅买来缓解肚子疼的热水袋,然后并肩地和她坐在床上。梅梅唱起了《天空》。这个固定镜头中,迎面的光线有些刺眼,两个人坐在一起但是两人看上去有些不清晰,在这逆光的框框中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迷茫的,两个人未来也是迷茫的。不知道此时的阳光能否给他们不安和孤独的内心带去温暖。这就是贾樟柯试图传达出的真实人物的无望与期待。如同贾樟柯所言:“我们的摄影机不动,我们愿意直面真实,尽管真实中包含着我们人性深处的弱点甚至龌龊。”

3.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相对于固定镜头而言的,一般的运动镜头分为两种,一种是方向上的横向和纵向运动,另一种是景深范围内的镜头运动。运动镜头的成功使用会起到一种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形成一定的节奏。在影片《世界》中,一个将近5分钟的运动长镜头展现了贾樟柯导演娴熟的空间技巧和流畅的场面调度,这个镜头里既充分展示了必要的信息,又坚持了真实的影像风格,对人物的内心和行为走向也做了很好的体现和提示。成太生二小带着从老家来北京的三赖、“二姑娘”逛世界公园,交流彼此近况。在这个运动镜头中,组合了固定镜头和移镜头,同时巧妙地运用了空间景深。镜头中首先出现了成太生,以他手指的方向三赖等依次进入画面,简单几句后,二小带着“二姑娘”朝纵深方向走去,前景是成太生和三赖闲聊。此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成太生他们两人的交流。后来,成太生呼唤“二姑娘”过来,几句对话后,他让二小带着“二姑娘” 去其他地方转转,此时镜头跟随两者移动到微缩景观桥为后景的画面,成太生等渐渐出画。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二小两人的对话呈现他们现在的观念和生活情况,二小以所谓商业机密不愿透露自己的月薪然后笑着走开的时候,镜头跟随移动,停留在“二姑娘”一个人站在画面的左侧止,此时二小已经出画,迷茫的“二姑娘”回头又看了看这个“世界景观”,此时镜头顺着视线方向继续移动,直至“二姑娘”停留在画面偏右的位置上。最后制造的这个画外空间也给观众带来了无穷的想象,还有画面中“二姑娘”脸上的无限惆怅和未来的迷茫。这个镜头中,通过成熟的镜头移动和演员走位的调度既扩大了完整流畅的画面空间,实现了四个人同一时空内的彼此交流,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观念、心理状态和人物与环境关系。他们距离世界如此之近,又如此遥远,表面上可以在毫无疆界的世界自由行走,实际上处于一种巨大的封闭之中,可见这个镜头充满哲学意蕴。他们是属于这个世界还是注定只能漂泊在这个世界之外,一群人边缘化和漂泊感的特征显露无遗。

此外,贾樟柯电影里诸多诗意化的空镜头在揭示人物焦躁不安的心理活动以及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方面都显现出深刻的表现力。本文不做展开论述。

(二)色彩、光线

色彩和光线的大胆设计和使用与贾樟柯纪实风格的电影并不矛盾,相反,贾樟柯在力求保持电影表现的真实性的前提下,把色彩和光线也发挥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和命运前途的角度上。

《站台》里,汽车在演出途中抛锚,当晚人们聚集在高山间的山谷里围坐,崔明亮起身走到河沟的一边,点起了一团火。寒冷冬天的夜晚,崔明亮在漆黑的大山背景下显得十分的渺小,人物在生存环境中的无力清晰传达出来,大片的蓝黑色彰显了苍凉。随着火的逐渐燃起,看到了温暖的色彩,相比大片的深黑色背景,温暖太小太短暂了。人们命运抗争的力量感和无法挣脱的现实感共存。

《三峡好人》中,沈红去舞场寻找等候斌斌出现,然而最后没能等来。紧接着一辆汽车在有些暗淡和朦胧的霓虹灯下驰过的镜头映入眼帘。这个镜头中,自然光线下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一辆小车孤独地行驶在弯曲的山路上。背景的霓虹灯闪烁着,在忧郁无望的黑色背景下跳动着些许的温暖。此时,镜头利用焦点的虚实制造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时而明亮时而暗淡的色彩处理真实又诗意般地表达沈红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清晰又模糊的焦点也暗示了人物命运走向的不确定性。这个镜头结合色彩光线的视觉感受和镜头运动的技巧细腻地诠释了人物。

第7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由辽宁省铁岭市拍摄的获奖专题片《小康路上的带头人》(以下简称《小康》),讲述的是银川区龙山乡七里村村党委书记王革新尽心竭力让一个落后负债村华丽变身为全国小康村的动人故事。片中镜头真实淳朴、形神兼备,尤以摇镜头的设计处理别有一番特色。

摇中取“景”:宽幅全景式扫视,以人的落脚点为定点,将周围环境“尽收眼底”。摇镜头这样做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交代出环境信息、背景信息,为叙事做好铺垫准备;另一个是代替观众置身其中,营造一种亲身体验的真实感。可见,摇镜头对景物的展示更宽广也更饱满。景色镜头在专题片中常常被借以转场做空镜头使用,其本身就有对叙事逻辑承前启后的作用;而若用摇镜头进行展示,其意蕴和韵味的表达则会更加丰厚。比如,《小康》一片开头便“出手不凡”,用俯角航拍的方式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将七里村富裕后的新村新貌“摇动”出来,使林立的高楼、整齐的村道、绚丽的花草顺次呈现。镜头找到了一块刻有“七兴幸福广场”的石碑,顺着开阔的广场又从石碑摇移到随风飞舞的国旗。这些画面展示的都是全村巨大变化的缩影,片子的主题也自然而然地被引带出来。

摇中择“物”:“以物起”“以物落”,摇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物体,也可以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聚焦为物体的摇镜头在设计“摇摆”的动作上一般会着重考虑两方面要素:一是摇镜头的方向,分为水平横摇和垂直竖摇,这主要取决于客观物体的性状特点。二是摇镜头的速度,一般不会选择用较快的摇动速度,否则就失去了摇镜头给观众留有思考余地的意义。就仿佛人的肉眼在观察事物一样,从左到右,自上而下,镜头带领观众在认知事物的同时完成了对主题的思考。细心的观众会在《小康》一片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当画面切入新建成的高层小区,带给如同置身其中一样的感觉,此时镜头从高楼底部起幅顺着高楼向上摇至高楼顶部落幅,再从庭院里娇艳盛开的花丛开始摇移到整洁平坦的柏油村路,观众随着镜头中景别的连续变化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后来居上的小康村的新变化。

第8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镜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我班幼儿对镜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镜子的使用都有其切身的经历,他们在科学区角活动中都很喜欢玩镜子及其有关的游戏,还喜欢观察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中的别人、镜子中的事物……为了顺应中班幼儿的好奇心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我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尽情地玩镜子、做游戏、搞实验、找答案,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主动探究、亲自试验、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与创造,在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中获取与提升有关镜子的新经验,增强感性认识,体验更多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激发幼儿探究镜子奥秘的欲望,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人手两面镜子,指偶、毛绒玩具一只。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师: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件礼物,这个礼物可神奇了,我打开一看,那里面也有一个我,我对着她笑了笑,她也对着我笑,我摇摇头,她也摇摇头,你们猜我收到的礼物是什么?

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镜子?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小结:你们发现那么多地方都有镜子,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本领,就是能帮我们照到许多东西。

(环节自评:谜语导入,引导幼儿猜一猜,带领幼儿进入探索情境;接着,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讨与交流自己已有的经验与与众不同的发现,教师及时加以总结与提升,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作为猜到礼物的奖励,即将分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玩一玩

1.幼儿自由摆弄镜子,初步感知镜子的特征。

师: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能看到上面的东西吗?怎么看到的?

小结:把镜子稍微转一转,变换角度就能看到其他东西。

2.游戏:找找乐。

师:你能从镜子里看到我吗?

教师不断变换与调整镜子的位置与角度,从前至后,提醒幼儿不回头,从镜子里找到“我”。

师:从镜子里看看老师手上拿的什么?小兔子跳到什么地方了?

师:有了小镜子的帮忙,一下子就能看到后面的东西了。

(环节自评:在幼儿通过自己的五官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质疑之后,教师不断变换与调整镜子的位置与角度,从前至后,提醒幼儿不回头,从镜子里找到“我”――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幼儿提供的材料简约安全、可操作性强,幼儿在自己尝试与探索中初步获得了有关镜面反射的感性经验,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幼儿多角度关注镜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镜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照一照

师:一面镜子很好玩,两面镜子会不会更好玩呢?

1.幼儿人手两面镜子,自主探索。(提供指偶)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幼儿再次尝试,发现新的秘密。

4.幼儿小结:从一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另一面镜子里的东西。

(环节自评:一面镜子已经给幼儿带来了许多惊喜,两面镜子会不会更好玩呢?本环节引导幼儿在对两面镜子与指偶的反复操作与尝试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新秘密。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有趣神秘的衔接语言,层层递进的引导策略,不断激发与提升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思维与表达水平也得到不断促进与提高。)

四、找一找

1.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将指偶夹在幼儿的肩上或头上。

师:只要你听着音乐,闭上眼睛,小动物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2.幼儿尝试从镜子里找到答案。

师:哪个小动物和你做朋友呢?

幼儿尝试用两面镜子寻找答案。

师:今天,小朋友、小动物都和镜子玩了游戏,太阳公公也想和小镜子玩一玩,太阳公公照镜子会发生什么事呢?

教师带幼儿出去玩一玩。

(环节自评:“一次活动下来,教师不一定给幼儿一个肯定的、标签式的结论”,本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最后的环节旨在让幼儿的探究不因本活动的结束而止步,幼儿会在生活中继续感知,主动探索并积极分享经验,发现镜子更多的神奇之处,并进行经验与能力的迁移,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更感兴趣,保护与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延伸】

1.观察与记录: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镜子,引导幼儿借助辅助物品继续探究,并学习进行简单的记录。

第9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

关键词: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 视觉审美 空间塑造

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第一次将电影投射到银幕上时,世人由此开始享受这个“魔术”般的活动影像所带来的新奇感受,在放映之时,观众会为银幕上跑来的火车而逃出影院,电影到底是什么?达达主义代表人物伊西多尔·伊索曾经说:“电影是对现实事物一成不变的表达和再现”。电影的逼真性决定了电影本体具有记录性的特征,这一切又使得影视摄影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空间的复制,由此我们迎来了摄影中的定焦头、4:3画幅、主观镜头、移动摄影等等模仿与“人”的有关元素。

2010年,我做为摄影参加了河南影视集团和重庆大学电影学院联合拍摄的电影《各有所乐》,这是一部反映都市老年生活的轻喜剧电影。在拍摄中我与导演进行了深入沟通,坚持自始至终以现实生活角度来反馈真实,力求缩小创作痕迹,使观众被包围在剧情所创作的空间之中。摄影运动在影片拍摄中竭诚为调度所服务,其中一元素酣畅淋漓的解放了摄影师的“固定位置”,这便是变焦镜头,似乎这是老调重弹的问题,但是如果和当代影像艺术联系起来,它便更新了在影视作品中的位置,使得变焦镜头的生存方式趋向“投机取巧”起来。

人们的视觉审美与社会存在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镜头的发展与运用。影视摄影镜头按用途大致分以下几类:变焦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微距镜头等。《各有所乐》在摄影中运用了不同焦距的定焦头、标准变焦镜头、广角变焦镜头。 在影片小芸和夏姐在练舞那场戏中变运用了标准镜头,表现的场景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彰显一种自然、亲近感,有利于小芸对担心跳不好舞的内心细腻的展现,标准镜头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在老刘假装给老徐测验血液的戏中,老刘查看棉棒的特写,定焦头出色的展现了它的画面塑造优势,小景深细腻而不失层次,突出人物性格的幽默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成本的需求,变焦镜头在影视拍摄中被大量运用,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的范围,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进而大大缩短拍摄时间,降低拍摄成本,同时它又改变了画面的塑造方式,造成新的视觉变化,比如在老徐和老刘菜市场中谈论小芸的那场戏中,变焦广角突出了菜市场与人物间的关系,强化了市民性格,从而使得人物更加鲜活。但在没有特殊表达目的的影片它又容易流露出摄像机存在的痕迹,以致使观众容易走出影像空间,即所谓的“出戏”,影响影视作品的流畅性。

总的而言,变焦镜头的运用已势不可挡,这也对当代影视摄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拍摄过程中镜头的“投机取巧”是一般电影逼真性的内在需求,变焦镜头的推拉需要和人物动作、心理密切结合,使其偷偷的来,悄悄的走,巧妙的运用变焦镜头不仅给拍摄提供巨大的方便,同时吻合电影的运动属性形成新的画面节奏,在影片小芸用绳子拴着老徐去跳舞戏里,单独展现老徐心理活动时,变焦镜头依靠老徐的运动缓缓的拉,稳定的“框住”老徐的近景,由于人物的运动,变焦的效果被很好的“隐藏起来”。

影像空间的塑造是架构画面的重要元素,不同的空间塑造方式展现不同的美学理念。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提出的蒙太奇理论、巴赞建立在电影本体论之上的"总体现实主义"电影理论、麦茨致力于运用后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及符号学来研究电影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即"画框论"、"窗户论"、"镜像论",这三种理论和影像空间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关系,“画框论”对影像空间而言显得较为封闭,银幕的周边即是故事的“框架”,人物与人物在框架的范围内传达信息,即使影像难免还有“框架”外的信息元素,但“框架”意识让创作者与观众始终被囚禁在一定长宽比例的画幅内。好莱坞大部分电影显现出此类特征,观众脑海里只有他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窗户论”将大大扩展了影像的空间,我们在房子里通过窗户“窥视”外面的一切,这个窗户可能是4:3或16:9的画面,但它不是所有的银幕,一群小孩从窗外嬉笑着跑过后,眼前是寂静的沙滩,那一刻我们或许看到画面左边跑过的孩子们,右边还有看着他们的父母快乐的微笑。

在费里尼《八部半》里面的公园里,长镜头下走过的人物让我们“看到”了整个公园的情景。“镜像论”让银幕的空间更加模糊起来,镜头不仅是对环境空间的复制,同时画面的界限延伸到角色以及观众的意识,它使得画面信息更加饱满,更加飘渺。 《各有所乐》中,老徐和老刘偷下棋,忽然听到门外声音的反应,变焦镜头随着两人动作运动至落幅,在两人做好测验心脏动作紧张的等待门外的人进来时,镜头缓缓地推了上去,这一刻不仅勾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也引起观众脑海对门外“影像”的想象,生动有趣。变焦镜头运用应当以观众视觉需要来认定,变焦镜头在变焦的过程中将产生画幅的变化,进而展现出新的环境空间,叙事中也会形成新的节奏,丰富了影像语言的展现。但一味的追求变焦效果,忽视观众视觉审美感受,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影像混乱感。

摄影镜头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更新,成像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创作者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焦镜头的运用。定焦镜头,在电影以往拍摄中占据了绝对性的霸主地位,因其镜片组接的结构原理使得成像比变焦镜头好的多,尤其在低照度下,色彩厚实饱满,层次过渡细腻,明锐度高、反差大,暗部色彩明艳,影片《各有所乐》中夜景磁器口老徐吃冰粉戏里,定焦头下的人物面部细节依然显得细腻饱满,为营造温暖的情感气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镜头的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光学结构也经历了不断的优化和进步,很多新技术,新材料用于光学镜头的生产,镜头的技术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高折射玻璃、非球面技术、萤石材料、超低色彩镜片、复消色差技术等等无不推动着技术进步跟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镜头的镀膜方面,通过不断改进,光的损失、抗眩光能力、色彩还原能力不断走向新的台阶。由此针对变焦镜头的运用我们需要一个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盲目的崇拜“定焦头”。正确而巧妙的运用变焦镜头,对电影画面的塑造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