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精选(九篇)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

第1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促进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一要转变发展理念,从做大、求规模、重形式向做强、求效益、重能力转变,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向眼光长远的长效机制转变,从偏重硬件设施建设、市场容量扩张向兼顾服务提升、质量改进、环境和谐、低碳高效、集约有序转变;二要转变发展策略,从只重视单方利益最大化博弈向寻求生产、研发、流通、服务多方共赢的战略合作商转变,从只重视流通企业的销售额、毛利率,向追求流通企业的盈利额、纯利率转变;三要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手段,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向精细化的、重视资源优化程度、重视资源运用效率的发展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向注重依靠人力资本转变;四要转变流通模式和技术,从传统的落后的流通经营模式向现代的先进的流通经营模式转变,从零散采购、分散配送、非连锁化经营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化经营转变,从重视引进国外流通技术向追求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转变;五要转变商品市场类型与定位,从注重有形市场、显性市场、传统市场、低附加值市场向注重无形市场、潜在市场、新兴市场、高附加值市场转变;六要转变流通产业结构布局,从流通网络疏密无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向流通网络体系完善、结构布局合理转变。“十二五”时期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构建保障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业,实现流通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跃,完善与健全流通业法律法规。为此,要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培养流通业人才,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尽快建立多种渠道、多种业态、内外贯通、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必须建立包括政策法规行政管理体系、国内流通体系、国际或地区流通体系及其支撑保障体系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要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把外贸和内贸,商流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货币流都考虑进来,按照流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制定政策,改革现有的以工业或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现有政策资源,支持包括流通业在内的服务业综合发展和业态、模式创新,改革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支持流通业与工业、金融业融合发展,鼓励流通业集聚发展;要加快建设城乡对接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消费品流通体系,包括钢材、矿石、粮食等在内的大宗商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体系,内外贸一体化的国际化流通体系。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财政、税收、土地保障体系、应急保障体系等。

以贯彻“国九条”为契机,促进物流业及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物流业,是转变流通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国九条”是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保证。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扩大税收试点,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问题,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清理并降低过路过桥费,为配送车辆进城通行提供便利,切实治理“乱罚款”,制定大件运输管理办法,实事求是解决车辆运输难题,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与此同时,要以商业与物流业有机结合为切入点,以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内容,构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产业组织中心,发展“商贸物流城市”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使城市获得服务于区域的集群化产业发展能力,创新商贸流通产业的扩张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商贸物流业应整体推进,系统建设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改革创新商贸物流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扶持服务创新与技术进步,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关键项目建设,完善发展政策与措施。

多管齐下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第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合作组织+农户”的渠道模式,提高农民参与度;大力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以物流为中心整合流通渠道,建立物流基地,积极推广农产品电子交易类平台。第二,要充分发挥不同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继续发挥集贸市场的便利功能,大力发挥批发市场的集散、配送、库存调整等功能,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导向、风险转移和资源配置功能。第三,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冷链系统,切实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第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机构和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网络,以及有效的农村信息市场监控机制。第五,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第六,加快农产品流通立法,尽快出台《农产品公平交易法》等相关法律。第七,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第八,强化参与者、监管者的品牌意识和安全意识。

加强流通理论、流通制度、流通组织、流通模式、流通技术、流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流通理论创新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商品理论创新、产业理论创新、流通产业结构理论创新、流通劳动理论创新、渠道和环境理论创新、流通产业体系理论创新、流通分析方法创新。在流通制度创新方面,要推进流通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改进和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为实现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在流通组织创新方面,要构建现代化流通平台与高效率流通网络,谋求使流通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培养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一定实力的流通实体。在流通模式创新方面,要鼓励大型电子商务运营商创新海外营销模式,扩大跨国交易平台的辐射范围,并在业态创新、物流革新、价值链拓展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流通技术创新方面,要发展科技支撑体系,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快电子商务从网络销售平台向提供技术、支付、物流和营销支持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转变,努力建设符合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具有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在流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要坚持流通需求导向,制定流通人才培养政策,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现代流通规则、精通现代流通管理的人才。

第2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响应总理号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大智库中率先出版“互联网”智库系列图书,本文摘选自全国首部详解“互联网+”理论框架的实践著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100ec.cn/zt/kjyrh)。据目前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线热销中,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国内一线互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主任曹磊、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长陈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互联网金融专家郭勤贵律师、传统企业转型专家卢彦联合编著,堪称“豪华”,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以下是本书抢先试读:

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新形态,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互联网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带来的创新形态演变,本身也在演变变化并与行业新形态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如同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以及Fab Lab及创客为代表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群体创造。可以说”互联网+”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提出也引发创新2.0研究群的热议。“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涵盖了当下创新2.0研究与发展中的新工业革命(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放开源、众包众筹、创客浪潮、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热点趋势。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常态”下实现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也将紧跟”互联网+”演进和发展的脉动,并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创新2.0是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强大引擎,要将当前在中国大地正在掀起的创客的创新创业大潮引导其使用互联网及创新2.0这个利器,以期完成中国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为“互联网+”时代为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做好开局。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威客等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工业生产、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Android这种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封闭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注重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以”互联网+”为大背景的创新2.0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激发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从科学创新2.0来说,我们应看到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在智能测控、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的创新,推动产业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从技术创新2.0来说,应借鉴工业4.0采用“虚拟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物理化的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应用技术,让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实现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个性化产品定制。从管理创新2.0来说,应注重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重视配套体系、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让中小企业也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立足创新2.0时代,我国必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把握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趋势,借鉴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推动我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智造强国”的转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庆国教授、张楠副教授及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结合创新2.0研究社群的讨论以及本栏目去年的相关内容,就2015年创新2.0十大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和点评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演进。创新2.0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的交互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政府、社会、民主治理、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应该把握这种趋势,推动企业2.0、政府2.0、社会2.0、合作民主、智慧城市等新形态的演进和发展。总结创新2.0研究社群一年来各位老师、专家的讨论,我们总结了2015年创新2.0研究的十大重点方向。

方向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

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思维是当前创新2.0研究与实践推进中的一个热点。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并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创新2.0推动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创新2.0模式演化趋势,及其互动机制研究值得高度关注。

方向二:开放开源与创新2.0。从开放源代码、到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的趋势。连电动汽车特斯拉都开源了,连政府这个最保守的组织都尝试开放数据了,连中科院也要开放科研、开放知识管理了。创新2.0时代的开放数据、开放源代码、开放知识如何发展演进并推动共享型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还有@崔之元提到的“点混合所有制”、“点共产主义”。

方向三:“新常态”下的创客浪潮与创新创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扩散推动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新技术革命浪潮会同经济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带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新格局。”新常态”强调走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道路。

Fab Lab及其引发的全球创客浪潮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引发了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的转变,推动了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的构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放创新带来新机遇。创新2.0所蕴含的以人为本,注重用户创新、用户体验正越发凸显其价值。

方向四:下一代创新推动下的新工业革命发展与趋势。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都是创新2.0形态下的工业新形态、新趋势,我们如何应对其机遇与挑战?在工业发展领域,英美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提出工业4.0。德国期望在实施工业4.0时按创新2.0的模式实行颠覆性创新(工业1.0-3.0是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工业4.0是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通过构建”虚拟-物理系统CPS”以建设全球一流制造强国。我国十八大后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需在创新2.0指导下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制造强国”。新工业革命汇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

方向五:创新形态演变下的智慧城市研究。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应注重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等智能基础设施的构建,还应借助创新2.0理念,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日益被智慧城市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如何推进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中的指导和应用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方向六: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2.0。在政府治理领域,创新2.0重新定义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政府应服务而非掌舵更非划桨,应把握这种政府服务模式及形态演化的趋势,同时注重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使能者的角色,通过政府数据开放、维基、微信、微博等web2.0的应用以及开放数据、云端应用推动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

方向七:创新2.0时代的合作民主机遇与发展。创新2.0是科学2.0、技术2.0、管理与制度2.0共同塑造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重申依法治国、重提群众路线。如何走好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构建创新2.0时代的制度环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在民主治理领域,应把握创新2.0时代合作民主的新机遇,超越”直接民主的失败、协商民主的无力”,推进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通过云计算、维基、社交网络等技术和社会工具的应用,基于创新2.0让公众更自由和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度地参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协同,实现基于新技术的协作共治、群体智慧和公共价值塑造。

方向八: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建构。知识社会的创新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创新形态的转变,也重新定义了用户的价值和开放的意义,推动了对创新生态模式的认识。如何实现政府2.0转型,如何适应这种创新民主化趋势将”用户”更深入的纳入协同创新体系,发挥用户的作用、特别是领先用户的作用,推动政、用、产、学、研合作,从过去的企业垂直组织间的合作演变成创新生态模式,从”产学研”、”政产学研用”迈向面向知识社会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第3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一、苏沪两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上海、苏州两市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确定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到2007年,上海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了6000亿元,达到62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金融业增长33.4%,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增速均达2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已经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苏州市在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服务业也在大踏步前进,10年间,苏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翻了3番多,苏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国33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6,增长速度居第9,同时也是江苏省第一个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的城市。

二是服务业态新。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创意产业等生产业的同时,沪苏两市也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上海市注重将零售商业经营业态向创新型、混合型和专业型的业态发展,通过买断经营或开发商业品牌形成经营特色。苏州市在金融服务方面设计并推行了全新的订单融资方式及票据管家、融资租赁、现金管理和企业理财等。

三是集聚能力强。目前上海市仅创意产业园区就有75家,引进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创意设计企业。苏州市仅在现代物流、产品市场、科技创业园、中央商务区等4个领域就规划建设了1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四是投资结构优。2007年,苏州市服务业投资超千亿元,达1144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9.2个百分点。除房地产、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同比增长29%和110%外,以物流、仓储、会展服务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更快,仓储业、商务服务业投资以3.5倍、2.1倍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50%以上,其中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

二、苏沪两市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通过学习和考察,我们感到,苏沪两市特别注重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平台,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有效地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注重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

上海市为解决服务业密集市中心、定位雷同、功能不适应等问题,从2004年起,借鉴国际大都市成功经验,突破土地、资源等瓶颈制约,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探索发展途径及运作模式,努力探索一条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和集优发展的新路子。几年来,先后编制了《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制定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有效促进了各类资源的集聚。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转变,结合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开发,重点打造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功能与形象的黄浦江、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和城市商务走廊。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强势产业,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是依托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在郊区规划建设一批以生产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苏州市编制了《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苏州市现代服务业五年倍增计划》,提出了载体倍增(5年内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增加两倍)、项目倍增(品牌项目翻番增长,项目总数超过3000个)、贡献倍增(服务业增加值5年翻两番)。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意见》,在市场准入、税收、金融投保、土地供应、就业与再就业等方面提出了优惠政策。20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服务业“五个一批”建设的发展战略,即: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现代物流重点企业,完善提升一批大型产品交易市场,塑造一批服务业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至2007年底,苏州市已有30家重点集聚区,入驻企业近36000家,就业人数超过23.5万人,营业收入达1054亿元,完成投资203亿元,上缴利税85亿元。

2.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是建设产业园区(基地)。通过改造废旧厂房,鼓励开发商建设办公楼出租、企业自行建设等途径解决动漫创意产业企业生产、办公场所问题。如上海市杨浦区的滨江创意产业园就是利用原有的旧厂房,改造建设而成的;同济大学附近的63号工场则是由开发商牵头,按BOT方式建设写字楼出租给动漫创意企业建设而成的,“8号桥”创意园区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厂房,运用新的设计和模式改造,为历史的留存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园区汇集了与创意相关的各行各业,促进了设计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形成,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时尚聚集地。

二是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苏州市在建设苏州国际科技园过程中,配套建设了软件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测试中心,协调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起到科技孵化器作用。上海市杨浦区则专门设立了上海市知识产业园,在帮助企业落户的同时,还有效地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产品营销等问题。

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上海市成立了创意产业协会,苏州市成立了动漫行业协会、创意产业协会,向会员企业提供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市场发展趋势、产业经济预测等信息情报,建立创意产业的交流平台。

通过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和行业组织建设,促进了创意产业业界的合作,形成研发商、运营商、销售商及周边服务商紧密联系,创意、制作、开发衍生产品以及商业销售产品一条龙的循环系统。

3.注重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服务业工作方案》,着力推进总承包、总集成、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研发与创意服务、咨询服务、专业售后服务等重点领域。2007年,全市184家重点生产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完成利润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3%。目前,上海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制造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形成总集成总承包商向服务集团转变;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非核心企业业务的外包,培育生产业市场。此外,各类开发区逐步成为制造业、生产业共同集聚的发展区域,工业园区逐步向产业园区转化。

苏州市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含创意产业园)、中新科技城、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生物纳米基地等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科技提升的特色功能区,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服务业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而言,缺乏的就是人才。因此,两市想方设法多途径地吸引和培养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切实搞好当地服务业人才培养。苏州市为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专门在国际科技园区内设立软件学院,为园区内企业培养订单式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上海市在《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提出了对文化、金融、物流、港航、信息服务、会展等领域引进跨国公司总部、研发机构等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引进高层次、国际化和紧缺急需服务人才的,优先办理《上海市居住证》。

三、加快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 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

服务业集聚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提升中心城区产业能级、集聚辐射功能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以及降低交易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发达省市结合实际都制定了或正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2007年初着眼于振兴发展全局,做出了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制定出台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和《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2008年又下发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全省服务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从目前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来看,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比重达50%以上,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我们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采取“1+n”和“一主多辅”的发展模式,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1+n”是指一个园区集聚多家企业。“一主多辅”是指以一个产业或一个领域为主,其它多个产业或领域向其集聚。

2.功能定位,合理布局,重点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平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未来几年,我省应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生产业为重点,抓住企业和人才两个关键,积极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进行建设。根据当前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应重点发展以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是中央商务集中区。以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为核心,以金融、保险、证券、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区域。重点布局在市区人口规模较大、人均收入较高的城市主城区。二是软件服务外包集中区。以软件开发、生产、服务和出口为核心,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集聚的区域,重点布局在软件产业已具备相当基础和规模的地区。如长春、吉林和延边。三是创意产业集聚区。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为主体,主要利用城市内的保护性开发建筑或存量土地和资产,通过创意设计和改造,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场所。另外,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主要载体,建设动漫产业集聚区。四是现代物流集聚区。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体,以物流园建设为主要形态,重点布局在空港、铁路、公路枢纽性站场周围,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有效集中的区域。五是休闲旅游集聚区。以城市观光和农村休闲旅游为主要形式,形成两大集聚带。城市观光旅游主要是结合9个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形成观光旅游带;农村休闲旅游主要是对已建成的“农家乐”在服务、卫生、餐饮住宿条件等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鼓励二人转演出、农产品展销等向其集聚。此外,在延边朝鲜族、伊通满族、前郭蒙古族等集聚地建设具有民族风情和特色的“农家乐”,形成集旅游、民族文化、小商品市场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六是科技创业集聚区。以科技服务为重点,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的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七是产品交易集聚区。以产品批发为主体,以集中管理、租赁经营为主要形式,依托有形产品,在产品集中生产地或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枢纽附近,集中布局以电子商务、产品展示、产品交易、批发零售、研发设计、旅游会展、价格、储运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八是工业集中区服务平台。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在园区内建设若干个服务平台,为众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技术服务、培训等服务。

在全省建设好以上8个方面的服务业集聚区,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成立由相关部门牵头,分管省领导挂帅的8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组,编制一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和8个专项集聚区发展规划,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争取利用3到5年的时间,建成100个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加强培养和引进现代服务业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第4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机制选择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

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3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以下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说明。

1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称的现代农业。以色列是个资源贫国、人口小国。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4亿美元,占经济总产值的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以色列在农业资源及其匮乏的条件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农产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领先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高产种养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多倍体繁育技术及光热网膜技术,等等。

2美国——人少地多的大规模集约化兼世界领先生物科技并称的现代农业。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农业的生产率极高,农业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以确保其农业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达农业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处沙漠荒原还是丘陵山地,无论是地少人多还是资源贫乏,其现代农业发展都离不开以生物科技为支撑。所以,借鉴上述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同经验,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正确选择。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选择

在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方向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机制选择问题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企和农业组织是处于研发和推广的主动地位,而广大农民则处于接受的被动地位。高效的创新、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从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机制。

1政府与农民

要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现代农业的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直接体现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的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成果出现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国的科研成果上,同时,也反映在农科的推广程度及农民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企业与农民

企业可以分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科的创新企业来说,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销售新产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通过其对农产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上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补充,可以看出农民在接受应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3农业合作组织与农民

第5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产业政策;全球化;能力建设;国际竞争力

产业政策理论已形成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随着古典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产业政策曾一度被视为影响市场机制自由运行的障碍而饱受批判。然而上世纪末,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在解决拉美经济危机及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无所作为,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希望通过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并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推行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政策,使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传统意义上产业政策的产生及其特征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相关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置,并使资源按照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重新配置,是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性目标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传统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挑选赢家、严密保护、直接干预三方面。在执行产业政策过程中,政府往往出于一定的政策目标考虑,针对特定产业乃至特定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在对外贸易方面,为改善国际收支,政府往往会制定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通过选择征收高额关税及推行非关税政策对本国市场实施严密保护。早期的产业政策帮助一些国家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在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产业或企业产生较为明显的租金,导致政府及其机构出现普遍的寻租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陷危机中的拉美经济是最鲜明的例证。因此,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遭遇普遍的怀疑,这直接导致“华盛顿共识”的产生。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对产业政策的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导致以贸易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终结。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日本、东亚、拉美等国仍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针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跨国公司在本国的直接投资、本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等方面设置种种限制,通过严密的贸易保护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然而,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融合的加速,全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欧盟、东盟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在推动区域协作发展的基础上,打破了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所设置的限制。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也摆脱了单纯以要素禀赋为标准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转而考虑不同国家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这方面来说,现代产业政策理论也必须克服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着眼于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特定产业升级,实现特定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时的动态调整,从而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实现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升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上世纪末,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在大规模生产系统中,研发与营销等非生产环节成为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在这阶段,创新与研发、区域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协作这两方面在产业政策理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不断产生的各项新的要求,导致近几年西方经济学中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

三、现代产业政策的新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泛采用产业政策的拉美国家与东亚诸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货币危机的困境,这就把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推向灭亡。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不断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举措,也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的产生。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现代产业政策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征:

首先,现代产业政策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教育、培训与研发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重要议题。随着创新经济学及演化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摆脱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把创新科技发展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推行公共教育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等,从而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确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等公共方面投入的力度,扶持一些外部效益较高的创新部门的发展,从而产生全社会性的创新浪潮,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在这方面,欧盟产生之初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明确规划了欧盟各国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随后的《博洛尼亚宣言》以在民族国家内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作为其行动的根本目的。“里斯本战略”的制定更是明确了欧盟各国要通过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最终确立欧盟各国在国际领域的整体创新竞争力,保证欧盟能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克林顿政府围绕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政策则更鲜明的揭示了能力建设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其次,现代产业政策打破了传统产业政策偏重于供给推动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而转向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传统的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挑选赢家的机制,通过许可证、直接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改变相关产业的供给结构与供给水平,从而实现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在传统产业政策阶段,政府采购固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其更多是满足政府自身的消费需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在现代产业政策阶段,公共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创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各国政府可综合运用公共采购手段,消除创新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分担其创新成本,或利用公共采购创造一个自由市场无法在短期形成的需求规模,从而保障企业的创新行为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以刺激企业创造行为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政府利用其所占有的知识存量对某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期后,就可以明确向各市场主体,也就是公共采购活动的供应者提出其创新方案的具体功能、成本及质 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指明方向,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这样,公共采购就可从需求的角度着手,起到引导创新行为的作用。据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在许多领域,公共采购比直接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更能激发创新。在目前金融危机之时,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公共采购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一时期,利用产业政策手段,从需求角度促进社会创新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各国尽快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

再次,现代产业政策更关注在WTO规则的限制下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传统产业政策框架下,一个国家无论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都往往选择严密的措施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每个国家都通过紧密的商品贸易、要素流动和金融交易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存在已经不再可能。WTO的相关规则也限制关税、配额等传统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就必须在WTO及其他多边或双边协议的许可下,充分发挥全球市场的功能,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升本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集群及区域经济协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的一体化使欧洲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促进具有规模效应的技术交易。同时,欧盟范围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事业协作能力的加强、公共与私人部门研发行为资源共享性的增强、全欧洲层面金融体系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像欧盟这样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产业分工,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领域。

最后,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内,政府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直接管制转向在健全市场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则,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传统产业政策模式下,政府管制的功能往往会使其行为获得巨额的租金,而一旦政府机构的委托机构没能得到合理设置,或缺乏足够的监管机制,就容易诱使普遍的寻租现象,从而降低政府行为的效率,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成为新自由主义攻击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主要理由。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并不否认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而且在一些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还必须依赖政府的引导,来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后,政府的功能将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指定具体的保障机制,来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为避免寻租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必须强调对政府公共行为机制的有效监管机制,保证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另一方面,还要更加注重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在科学有效的政府运作机制的维护下,协调发挥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双重功能,最终保证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趋向探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对个人和国家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现代教育事业的管理有了新的要求,于是在20世纪初就形成了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为了服务于现代教育实践,同时又是在教育实践中经过不断创新完善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服务、吸收、融合、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体现了理论的创新性和可实践性。可以说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一套尊重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意义的教育管理理论,对于推进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探索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及趋向显得意义重大。

1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14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使人类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普及教育发展教育。18世纪工业革命后,社会工业繁荣昌盛,企业管理等新型现代管理理论逐渐形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了企业效率。这种现代管理理论的概念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去,推动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紧接着19世纪末的新科技革命,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教育管理方法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也促进了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形成。到了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了提高对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开始兴起。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平衡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以往教育中学校、老师的绝对权威,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同时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要在服务于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批评、创新、完善,形成多样化的、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

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及趋向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应该把握好发展特征及趋向,才能让其更好地服务业现代教育实践。2.1发展特征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包括:在吸收融合中发展、在层级整合中提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等。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初期借鉴了企业管理等各种现代管理理论、各种理论派别的管理理论,然后经过不断的吸收融合;在初步形成以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开始整合其他教育理论,从而实现对教育系统的科层职能进行全面的有效优化;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形成是为了服务于现代教育实践,同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不断革新除旧、推陈出新,然后又服务于教育实践,进行互动和结合,形成良性循环。2.2发展趋向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发展教育,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意义显著,其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向包括: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兼容整合过程中发展创新;注重理论实践性的实现等等。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意义重大,涉及的教育范围广泛,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对于教育管理的要求不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独立研究,使其不断完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吸收更多的新的管理理论,进行兼容整合发展创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育实践,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要切合现在的教育发展实践,使理论具有可行性,关注教育管理实践,使教育管理理论获得创新的坚实基础和动力源头。

3结语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为了服务于现代教育实践,同时又是在教育实践中经过不断创新完善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对于应对知识经济的需求、发展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在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探索道路上,我们要关注其发展特征,并把握好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增俊.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及趋向探析[J].教育研究,2004(11):9-14.

[2]郭景扬.现代教育管理的三大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2):5-11.

[3]王珊,苏君阳.走向现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权力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5(05):27-31.

第7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不但要考虑创业教育的目标,还要考虑外界环境等综合因素,应着眼于大学生综合创业能力的提高。所以,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建立的科学合理就必须突出层次、突出重点。评价体系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学校提供的政策与环境,更好地为学生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服务。其次要考查学生学习关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在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认知领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通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学生的品质、个性等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质量不够重视,因此,在设计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把这些内容考虑在内,真正做到对教育质量评价的全面性。

科学性

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应该建立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指标体系,应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要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统筹规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次及各个子指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指导功能。

应用性

要从各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充分考虑现代服务业及创业教育的特点,尽可能使影响、制约创业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来;同时,重点考虑主导因素和关键环节,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这样就可以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还可以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能够确保建立的评价体系在教育实践中良好的应用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内容

在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效果的创业环境、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学生素质四个方面的因素,构建适合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1.创业环境评估

(1)硬环境。创业环境的硬环境评估主要包括学校的制度政策、提供的经费条件和提供的创业平台的评估,这些创业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是保障创业精神的传播、创业行为的开展、创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这一影响因素可以用制度政策、经费条件、创业平台三个指标来衡量,学校的制度政策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学校提供的经费条件是否允许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学校是否能为学生搭建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创业平台。

(2)软环境。创业环境的软环境评估主要包括学校营造出来的创业氛围、创业校园文化,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热情。这一影响因素可以用学术氛围、创业活动和激励机制三个指标来衡量,学校营造出的创业氛围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学校是否能定期举办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报告、座谈会、创业大赛等活动来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创业环境,学校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创业活动。

2.师资力量

师资背景是指教师的职称、教学经验、创业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信息,以此来判断教师是否有能力胜任创业教育工作。教师是创业教育直接的、主要的引导者和执行者,创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创业教育师资素质的要求必须很高。在欧美的一些创业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高校,大部分师资都是从各个领域聘请来的“创业导师”。师资力量这一影响因素可用以下指标衡量:教师职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教师的职称和教学经验是否有能力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教师是否具有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创业实践经验。

3.课程设置

(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制度的制定,这一影响因素可以用创业课程、经济课程、管理课程和法律课程四个指标来衡量。通过对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对于创业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创业相关的基本经济政策,了解如何进行人员管理,还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等。

(2)授课方式。以往的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把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衡量指标,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则是对这种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的颠覆。授课方式这一影响因素可以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指标衡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很好的互动起来,其中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部分,主要体现在课外创意活动、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科技文化活动的举办与效果,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立,为学生创业提供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创业基地及校企联合等。

4.学生素质

(1)基本素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条件决定了其创业活动性质和经营范围,也决定了最终能否获得成功。这一影响因素可以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两个指标衡量。在当今社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如从事行业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其次是身体素质,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很难做好每一件事。同样,非智力因素对创业者来说也很重要,如创业者的性格、人品和心理健康情况等等,如果创业者意志薄弱、或品质卑劣、心理不健康,都很难成就大事。

(2)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是创业者素质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即驱动系统。

这一因素可以用创业思想和风险意识两个指标来衡量。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其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出现,要懂得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大学生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败。

(3)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就是指成功创业的能力或力量。这一影响因素可以用实践操作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来衡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那他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也可以说他的创业能力大。

结论

第8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一、发展创新群众文化,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群文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弘扬新世纪的时代精神,努力开创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的新局面。否则,文化创新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我们文化事业单位,最终的目的是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以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说到底就是:一是出人才,二是出精品,三是出效益。

出人才,培养适应新文化潮流的文艺骨干。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必须要有一批叫得硬的文艺骨干队伍,群众艺术(文化)馆,必须通过各种服务形式,对工人、干部、学生、战士、农民的文艺骨干及爱好者进行培养、培训,通过这支强大的业余骨干队伍,向全社会辐射和展示,促进全方位的民族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

出精品,多年来我们努力创作有影响的文艺作品。艺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是内容积极健康,具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文艺作品,通过抓重点业余作者的精良作品,走出本地区,走向全中国。

出效益,就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在当地的文艺持续发展中,形成有关的文化环境和气氛,综合展现文化艺术馆的社会地位。如常年不断地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包括在当地产生较大效应的大型文化活动;配合本市、本地区的各项经贸活动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既能宣传繁荣当地的特色文化,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二、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在创新上狠下功夫

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社会存在价值。要在文化的多元化、大众化以及各种复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一定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把握了规律,才能利用规律,更有效地体现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省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我们群文工作者就是要取其民族文化之精华,去其发展中的糟粕,结合新世纪的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

同时,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本地区各民族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进行精品文化的创新,以此不断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不断使我们各民族的文化风格更加鲜明,增强各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推动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就要紧紧围绕繁荣文艺创作这个中心点,科学规划,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

三、提高创新意识,处理好创新与积累的相互关系

同志说:“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巩固民族文化之根。”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历史积淀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继承和创新都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文化创新决不是空中楼阁,它是扎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中的。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创新是先进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推动建设、创新、发展本土文化的同时,必须客观地表现出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并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再次强调推陈出新,对原有时代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容,采用递进式的转换方式,使之能体现出新世纪文化进程的时代性。文化工作者所要反映的新时代精神应该是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新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更应有利于人民新生活、新文化及创新的特色,突出时代性,才能推动社会文化走向兴旺,人民生活走向繁荣,只有突出文化的时代性,才能够构建新型的文化价值体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文化方面。我们群文工作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着这样多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也提供了新世纪之初最新的机遇。面对文化事业发展所表现的复杂现实,我们必须要找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有效办法。在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实践过程中,迫切需要来自我们群文理论方面的相应理论做指导,来实现和达到新世纪新文化的更大繁荣。

第9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理念思路

[作者简介]蒋旋新(1949-),男,江苏常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江苏常州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Y09065)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05-03

构建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深入开展的系统工程。目前,没有现成的、可以直接移植套用的经验和范式,唯有创新之道,别无选择。但创新不是投资或者买,与运气无关,也不是陈列的商品,任人取舍,关键是要解决创新什么和如何创新的问题。其中,理念和思路具有决定性意义,否则,难以达到理想预期和实际效果。

一、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理念思考

(一)确立人本与市场结合意识

21世纪是人本主义复归风行的时代。传统以物质资源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让位于“以人为本”和知识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新模式。“我们正处于创造性的经济浪潮中,在这种经济中人本主义是获得成果的最神秘因素。”①适应历史转型的需要,职业教育应将人本主义精神贯穿于市场经济原则规律之中,这是实现教育本质意义与社会经济价值的必由之路。一是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增强“为人”与“育人”的宗旨意识,坚持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放在第一位。这是当代职业教育本质诉求与社会使命,也是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战略定位。二是面向市场发展,形成互动对接新机制。市场为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信息和就业机会,推动并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则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教育服务和人才支持,从而凸显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为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条件。因此,职业教育既要有人本信念,又要有市场意识,只有使两者达到高度统一,方能形成合力驱动,推动“人”与“市场经济”密切结合,有机衔接,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树立传统与创新合璧意识

从古至今,历史都是在已有基础上繁衍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传统,可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解说,但从本质意义出发,技术文化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创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这一文化历史传统,所以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首先,从职业教育而言,“传统”,是一个不同于学术教育的概念,属于技术文化教育范畴,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全部历史经验与文化成果的总和。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技术文化教育有不同的诠释、追求与实践,但只要社会生产需求不变,这一属性将永远不会改变。基于社会生产实际需要所形成的技术文化教育精神始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和支撑点,离开这一传统,职业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创新”,即指对传统借鉴与发展,实质是推陈出新。这是一个持续变革发展的过程。关键是立足现实环境与条件,不断增强教育创新能力,赋予其时代精神,即在理念上要体现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在办学上要建立与国家整体改革相一致的、具有职教特点的自主办学体制机制;在改革上要构建一个开放终身延续发展的新体系。这是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理念。

(三)加强本土与国际接轨意识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本土化基础和国际化发展环境,这是互为制约、相互促进、彼此统一的体系。首先是本土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对于创新来说,不存在尚方宝剑,也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创新模式。”②因此,构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与国情、社情、民情保持血脉的联系,特别是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方面保持中国特色与职教特点,即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城市化、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等,提供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和人才支撑。其次是国际化。这是世界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相对于德国“双元制”、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和新加坡“立交桥”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成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基础,所以不能“照抄照搬”。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的经验成果不可缺少,但目的是加强本土化建设、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这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根本理念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