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化检验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施工管理现场施工工程监理
一、前言
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的时代正以空前快速的步伐走向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被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1”和“0”代码进行管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时代又被称为数字化时代。而作为工程监理这个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工程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逐步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提高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将是监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监理模式及其特征
由于笔者的孤陋寡闻,至今还未见到关于数字化监理模式的权威定义。而目前所谓“数字化监理”,最浅显或最直观的一种就是通过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较重要、关键点位上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情况传送到现场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用于监视工地的施工进度以及安全情况。但笔者认为考察监理是否是数字化监理模式应具备以下特征:
1、监理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监理模式与传统监理模式最大区别在于其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主,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信息(如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监理中各种函件以及工程照片、音像等)均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既可以由单台计算机处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传递和处理。
2、监理资源虚拟化。数字化监理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监理,其监理资源的共享是数字化监理模式的不二法则,各个监理公司在维持自身特有的一定量的实体资源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互联,跨省市、跨单位的互借互阅来建立虚拟资源,将各自不同的资源作为监理网络的一个节点,最终实现资源无限扩大。
3、监理档案无纸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在项目监理实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档案均是能被计算机相关软件处理的文档文件或电子文件。而对于非监理产生的纸质载体的监理档案则用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项目竣工后利用光盘刻录机刻录成光盘,便于永久保存或连接入网,实现远程访问。
4、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化监理模式由于其形成的信息是数字式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进行同时多向传递,形成传递网络。而且通过因特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远程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监理公司总部可以随时对承接不同区域、不同地方监理任务的监理部实现远程监控。还可以利用网络可视电话功能,实现远程会议来解决、处理问题。
5、信息检索智能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在资料、档案的检索中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检索,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若对以前的监理档案进行查阅,只需放入光盘,轻点鼠标就行。若需查阅资料,只需登录监理公司数据库或相关监理网站便可。
6、用户使用方便化。监理单位内部用户(包括领导决策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及时调阅有关信息,当机立断完成各项决策。而外部用户则可以随时查阅监理单位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概况、工程监理业绩、人员专业配备及获奖情况等),为合理、快捷地选择监理队伍提供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从上述特征可以得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定义:以数字化信息为基本内容,以数字化设备为管理手段,以网络传递为利用方式的一种新型监理模式,最终形成现代高新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无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专家系统。
三、数字化监理模式的系统创建
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监理模式,并使之形成科学的专家系统是今后探索的重要问题。因为其建立既要考虑信息时代的要求,又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没有现成的数字化监理模式经验环境下,在借鉴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初期建立途径可分四大模块:
先以监理公司为节点。各监理公司根据各自项目规模、特点以及施工情况,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条件好的可配备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笔等,利用上述设备,按照监理的“三控一管一协调”要求形成监理的管理信息,然后进行分类、筛选、存储。
1、模块一:现场监理控制的远程监控。通过预先设置在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等关键点位上的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实况传送到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监理人员根据需要及时存储。若发现违规操作及时抓拍并粘贴于监理联系单、通知单上,发送给施工单位要求整改、纠正。特别是在工序或部位需要监理旁站时,可实现多工作面、多工序的监理同步旁站,监理只需1人查看计算机屏幕即可,省去较多地人力,且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监理人员在巡视、平行检查时可利用数码相机将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等施工情况拍照后接入计算机进行编码、配文字说明,形成档案资料与验收记录一并永久保存,在今后需要时可以一目了然,真实再现历史。另外,出现质量隐患时能做到用事实说话,有很强的说服力,当施工单位纠正完后再拍照留样,形成前后对比,处理问题闭合,突出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当遇到重大问题时可将取得信息(如照片、录像、文件等)通过网络传递给公司,便于公司及时了解、掌握,果断处理。
2、模块二:计算机处理文档,实现无纸化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最终是通过文字和图表来反映的,而文字、图表编印又是日常工作处理的主要内容,从监理工作开始的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会议纪要,到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以及监理记录、监理发出的各种函件、通知单等,都可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来处理。按照预先建立的各文档标准格式和内容,分类归放到相应的文件夹内,还可利用Windows能使用长文件名的特性,清楚明了地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使用。而对于监理月报、汇报总结、演示演讲、专题纪要等所用到的提纲、图示图解可用PowerPoint来制作,与投影仪配合使用,形成图文并茂的监理档案。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传递来的纸质载体文件则及时用扫描仪录入到计算机内,形成电子监理档案,从而完成监理档案载体形式上质的飞跃,实现无纸化管理。
3、模块三:计算机辅助管理。投资、质量和进度方面计算机辅助监控是监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效率、节省资金和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的捷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绘图和信息加工功能,能有效地进行辅助管理和监控,如编制工程预算和月度付款审核;排定和优化工程进度计划与投资计划,进行计划与实际对比监控;记录、跟踪质量监测信息,分析对照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质量监测知识库或专家系统辅助监理人员按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监理工作,甚至对工程项目的有关参数和特性利用AutoCAD或3DS来模拟实现。
4、模块四: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监控。因为每个建设工程监理涉及的信息多,如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建设项目招投标、合同文件、施工索赔、工程投资与使用、质量测控验收、工程进度、监理资料、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文件资料等,这些信息量大且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由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对于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信息作为共享资源,可自己开发建立,也可从第三方获得,如联入中国建设信息网。另外对于不同项目形成的监理档案可联入公司的主服务器,与公司内部其他项目联网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而且公司领导也可通过因特网、宽带数据网随时查阅公司所监理各工程的基本概况,在建工程各种数据、图片,各工地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同时给予相关指示,而不受区域、时间的限制,即减少人员、简化手续,又大大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引进数字化监理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笔者认为是可行的。一方面数字化网络技术在我国已臻成熟,建筑业引进这项技术几乎不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支撑;二方面运用高新技术进行行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各个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且业内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三方面从经济角度可更为直接的看到,几年前还被不少人视为“奢侈”的数字化网络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关键产品如摄像探头、数码相机及数码录音笔的价格也均在千元以下。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建设监理推广数字化监理模式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一是改变目前监理在工地的高负荷、高强度的“巡回式”管理模式,使得现场监理人员大部分精力不再用于现场巡视,而将多余的精力针对现场实际提前进行预控或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关。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相应减少人员配备数量。
二是提高监理的工作效率、精度和实时性。就传统的工程现场监理而言,效率不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少的管理行为都是滞后的。以质量控制为例,一般都要等到错误或违规行为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甚至还需要延迟另一段必要的时间,才能有效纠正。而运用数字化监理模式,则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质量问题。
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岗位配置数量及工作人员主观积极性、责任心很重要。首先领导要清醒认识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实验室检测工作收费是目前单位收入之一,从科室设置来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
1.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个人业务技能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高低与保证检验质量有至关重要作用,对卫生检验人员应给予一定的自和发展空间,使其按专业的特点加强自身的业务建设[2],要鼓励大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业及相关知识培训及实践操作考核,必要时针对检验专业的操作性强,经常性组织操作技能培训、比试,要形成一种业务技能比、超氛围,全面提高自身检验水平。
1.2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配备要合理由于卫生检验的技术性强,难度大,涉及面广,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低下,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实施工作计划,所以卫生检验人员在数量上发展缓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年增加的卫生检验任务与卫生检验人员的数量很不适应。卫生检验人员繁重的检验任务,直接影响着卫生检验的质量控制[3]。要结合国家对机构设置人员数量要求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合理配备检验人员,避免人少事多而不求精的局面,同时认识到培养一名专业人员不容易,最好不要轻易对检验人员进行其他岗位调整,确保检测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1.3人员素质要求检验工作是一个高度严谨的科学实践操作过程,实验过程中不得有丝毫虚假和含糊,检验人员要求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和一定专业技术能力;要不断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求具有敬业精神;严格操作规程,对一些责任心差,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教育直至调离工作岗位。
1.4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健全和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积极性。有效的健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4,5],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使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及工作危机感加强。目前实行的绩效考核实际是按人分配的机制促进了只要出勤,干与不干一个样,会者多干,不会者少干或不干,不干没有错,多干出错反受罚的怪异现象[6],严重影响了检验工作的发展及检验质量。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卫生检验的重视和检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顺检验科和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关系,使检验人员能在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如在实际考核中充分考虑多劳多得、工作技术含量高、学历及资质等因素;同时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一些责任事故要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这两个机制的建立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只是进行责任追究,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有很大的打击,反而会对检验质量有不良的影响。
2充分认识对样品采集、送检、流转、贮存、保管的规范管理
实验室建立样品的唯一标识系统是样品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是每个样品在检验过程中识别和记录的唯一的标记[7]。在整个样品采集、送检、流转、贮存和保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要求操作,确保样品不损坏、不丢失、不混淆和不变质,同时必须按要求详细登记相关信息,切实认真、细致做好这些工作在整个检测工作中至关重要。
3充分认识仪器设备在保证检验质量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很多检测项目都依赖于仪器设备的检测分析,仪器设备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8]。因此,实验室应对所有仪器设备建立固定台账;建立唯一性识别标识;对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情况要进行详细登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溯源,在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确保仪器出具的结果处于可控及可信范围,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尽量购置一些高精端仪器设备。
4充分认识标准品及实验环境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目前有证标准品的普及,大大促进了检验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检验质量。实际工作中最好采用有证标准品及内控样;检验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足够的实验场所,合适的环境和符合有关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实验室[9],实验环境也对检验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要从科学、实用及安全多角度考虑改善实验环境,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环境要求必须满足,从而保证检验质量的科学、有效。
5充分认识参加能力维持对保证检验质量的作用
经常性的参加由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市疾控中心和由本中心等单位组织的检测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工作,为保证实验室对外检测能力,实验工作人员独立检测能力,证实某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在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时,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提供满意的证据。
6充分认识检测工作及报告发放与检验质量的关系
检测工作及报告发放实际上是和人员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再次重点进行强调,目的是为了体现人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及数量配置合理性的影响之大,检测工作全程都受到上述因素影响。结果报告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在报告发放前报告编制人员要认真细致对所有记录进行归类及核实及实事求是地按要求进行报告编制;检测者、审核者及报告签发人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认真细致进行系统性分析,确认签字,否则前面的种种努力也将是白浪费。
关键词:动画实验室;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传统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偏重技术性,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该行业在就业中,则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的这种以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弄弱,致使动画实验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本不足以满足专业需要。项目式实践教学将项目引入到影视动画的教学实践当中,按照项目来安排教学步骤,模拟企业运行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动画企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这种将所学知识融入到项目中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学校与社会标准间的脱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之间适应的茶具。本文拟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实验室,使实验室建设和项目式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将项目引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实行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若是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首先,在项目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大,在教学中,连贯性大、缺乏评价标准,种种现象都会导致学生不能坚持、项目夭折等后果;其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参与系自愿,大都是个体项目,学生受益者较少,团体合作机会更少,并且,参与项目没有固定场所,使学生缺乏归属感,都会导致动画实验室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没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可遵循的项目操作流程,这些情况都给项目式教学和动画实验室建设带来了阻力和困难。
二、解决方法
以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动画实验管理项目组,有优秀专业教师带领,根据年级和专业分布项目,并将项目分成各子模块,分发给个人,实行项目考核来检查学生的项目制作完成情况。建设并累计项目资源库,及时更新数据,与时代接轨,并创立项目指导教师工作组,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1.以实验室为基础,根据动画专业的特点,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组项目的选择和师资匮乏是实践改教学方式的基础。以专职、兼职等形式将一些优秀的实验人员纳入实践教学当中以充实教师队伍,项目按年级和经历的不同由易到难安排,并由有经验的教师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拆分,决定具体的实施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起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2.制定动画实验室实践项目运行计划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专业水平和特点安排一些初级项目,如剧本创作、场景设计等,在大学三年级进行动画片的分镜实验这一类的中级项目,往后可以安排一些暗度更大的项目,项目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具体安排,并根据项目来源的变化适时调整实验室运行计划。以我校动画实践项目为例,项目的设置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以教师申报的各级科研课题,二是学生申报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实验项目,三是企业项目,按由易到难的方式给学生分配项目,保证每位学生的参与。对于难度较高的企业项目,这一类一般有时限,应挑选一些业务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交付并可从中盈利,让学生体验职场的艰辛和欢乐。3.学生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填写项目实践报告学生按照项目的进度写项目实践报告,教师根据项目实践报告来指导学生,并根据报告、项目难易程度和效果来进行成绩考核。项目实践报告可采取电子档形式,用以进行成果展示。4.建立项目资源成果库,为以后的项目实践提供资源保障。根据历年学生项目的实践情况,逐步建立学生的实践项目初级、中级和高级库,不断的丰富项目资源,为动画专业学生的项目实践课程提供资源保障。
作者:李春杰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贺阳,李茂.动画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型研究[J].艺术与设计.
[2]徐英.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模式研究[J].院校风采.2013.
[3]蔡友.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途径研究.实习实训论坛.2011(15).
2020年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园林绿化水准的建议意见
近年来,x县以自然生态和人工造景为依托,以县城道路和河流绿化为纽带,将各类绿地相联系,构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在绿化树种上坚持“适地适树”、“乔灌草搭配”、“针叶树和阔叶树相呼应”。道路绿化建设上,采取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发展,保持道路绿化覆盖率,因地适树选择树种;庭院绿化建设上,实施“见缝插针”、“退硬还绿”、“拆墙透绿”工程,将庭院绿化向街道延伸。目前,x县85%的单位庭院达到绿化标准。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园林建设,邀请x、x、x等地专家,先后编制了绿化美化、城市供热、道路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20多个专项规划,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街一景,细到一草一木,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全覆盖。但是,笔者经过2年的调查研讨,认为x县的园林绿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
一、经济实用、自然生态是园林绿化的主导
经济实用、建设生态城市为主导思想,认识小城镇的生态优势及地方特色。小城镇的生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地方性强,小城镇是一个基本上由当地人构成的空间实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在环境建设上容易获得高度认同;尺度小,小城镇具有人们生活和工作步行可达的小尺度,可以减少大城市中机动车流量带来的空气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城外是乡村,小城镇的周围通常被乡村田野和自然山水景观所包围,是天然的
“田园城市”;低消费,小城镇在物质生活方面较大城市简单;低能耗,可以节约大量的调温用能,同时具有很好的使用太阳能的条件。因此,要科学规划,促进有序性建设发展。
二、目的要明确,突出特色
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减噪音、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改善城镇小气候条件,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这一目的与要求,见议不应建设指导思想模式、规划观念盲目仿效大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洋、求快,不但使城镇绿化无法形成其独特个性优势,而且花费了很多资金,要突出地域特色、绿化材料特色、栽植与抚育特色,特别是地方树种的修剪与养护特色。克服植物群落景观单调现象,不顾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冷漠乡土树种,盲目引进外地观赏植物等。用草本植物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万寿菊、凤仙,一串红、鸡冠花、鸢尾、萱草、矮牵牛等等。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因此要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建设绿地时,一方面要争取使用符合《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要求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要靠在养护管理时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对植物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草坪可采用耐践踏品种,提倡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如萱草、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玉簪等,效果很好。
三、重视管理,建立高素质的养护队伍
建管并重,完善政策性保障机制。重建不重养,管理水平落后,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前期的绿化资金投入就浪费了。这就要求绿化养护经费要足额到位。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是小城镇绿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已成为制约做好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大城镇绿化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同时,要加强养护工人的养护知识培训,一支好的养护队伍是做好养护工作的关键,现在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定岗定人。另外,要加大宣传绿化的传力度。要精心组织,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在舆论导向上和提高意识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和动员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爱绿行动,人人有责。
四、强化配套措施
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中环境意识落后,使后期的管护难度加大。在喷灌、滴灌、照明、护栏、廊道等配套设施上,加大投入与管理,有利于管理和节约成本。
总之,坚持经济实用、自然生态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
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规模适
度、规划科学、特色明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要牢牢
把握住这一方面,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
一、公共文化民生的理论内涵
所谓“文化民生”,就是指在文化生活领域中的人民生计,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文化需求。文化民生问题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1]。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就是在形而上学层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心理层面,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农民逐渐摆脱狭隘意识,迷信意识,封闭意识,成为具有开放意识,科学意识,公民意识的现代新型农民;在现实层面上,就是努力保障和实现人的基本文化权利,这是推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视域内,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保障,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基本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还包括经济权利、社会和文化权利。三种权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夏勇教授认为,“无论权利体系有怎样的发展,都丝毫不意味着晚近出现的权力比早先的权利更为重要,早先的权利通常是更基本,更可靠的。”[2]这意味着,这三种权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人权中的权利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权利,其他的权力势必难以得到全面充分的享受。文化权利包括: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公民开展和创造文化的权利。(1)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就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基本的文化场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这就是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国家公共文化设施。如各种图书馆,各类博物馆,以及文化馆、体育馆等等基础设施,实现自己享用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公民文化权利。因此公共文化民生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为人们享受这些文化成果提供条件和保障,实现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2)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如果说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是人们被动地享用文化成果的话,那么文化参与的权利体现的则是人们的主体性。公民未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活动中。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生活,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文化获得满足,并且促进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发挥自身的文化主体作用,实现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3)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权利。公民能够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就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过程,也是实现公民参与文化政策制定权利的前提。公民不仅要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而且还能够监督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惠状况执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权利。
二、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原则
十报告中强调要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锁闭状态,实现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由政府主导模式向参与式治理模式的逐步转变。”[3]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平适度原则
十报告中强调:“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表明党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更公平”,要求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能够保障每个公民都公平地享有公共文化资源、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并公平地享有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遵循公平与适度原则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不受城市与农村、地域、性别、年龄、族群、身份、贵贱等因素的限制,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需求导向原则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认可和尊重多元文化是保障群众多样性文化权利的基础。人民群众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越广泛,内容越丰富,层次越多,越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权利。因此,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要尽量通过系统的调研,真实的掌握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文化需求,并从这一需要出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使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和维护。但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是盲目供给,而是切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阶段,切合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的程度。因此,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并以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社会协作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强调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当下,政府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要转变自己是垄断者的文化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已经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享受文化发展的文化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享受文化创造权利的精神需求。所以,“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精神应该是,政府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4]政府应由公共文化产品的单向度的文化产品 的“垄断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为文化产品的“购买者”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组织、企业等私人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例如,在农村推广的“送戏下乡”活动,吉林省文化厅主要负责监督审查活动开展的流程、内容等,具体的事项则由承办的大剧院等企业负责,这样一方面使政府部门的工作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得到宣传,同时还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办法。因此,政府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发展,构建社会协作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
三、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途径
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人才:推进制度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推进社会建设,为是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
推进队伍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支持要素
公益性事业建设活动的效益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在建设主体和参与主体方面亦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在项目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是前提,是基本的力量,但在持续运行中,社会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1.以志愿者的服务为依托,发展农村文化的内生动力。一个只有政府关心、没有社会参与的公益性活动是缺乏社会基础的,当然也是难以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吉林省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热心人和文艺骨干。他们通过自己办文化大院这个综合性的载体,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例如,吉林省双辽市敖卜村的赵玉发利用自家的房屋搭建了小剧场,自掏腰包平整了自家门前的园田地办起了文化大院,组建了几十人的小剧团和秧歌队,他们常年坚持演出,在当地颇有影响。目前像赵玉发这样的农民自办的文化大院在全省有1000多家。
2.尊重农村文化发展规律,深化农村文化用人机制创新。按照国家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对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站)人事改革的试点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公共文化服务急需的专业人才,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文化人才,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的“断层”问题。尊重农村文化发展规律,深化农村文化用人机制创新。具体建议:第一,正确使用现有文化人才。立足农村现有人力资源,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农村基层拥有一批年龄偏高,但是文化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文化人才。吸纳上述人才进入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人才特长,给予重用,并委托他们筹建群众文化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吉林省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第二,制订激励措施,对于在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较大成果,作出较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推进制度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要素
摘 要 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包括初创企业。然而初创企业的文化环境又具有独特性。本文对于初创企业的文化环境的理论视域进行了诠释,并对其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创业文化 文化环境
一、企业文化的界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包括初创企业。然而对于初创企业,因为业务模式还不成熟,还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思想,所以无法形成自己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但这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阶段,就如同一个儿童开始接受各种观念和思想,如果在性格形成的这个关键阶段能够灌输优秀的思想和方法,那将来成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企业也是这样,比如索尼的井深大,于1945年在日本战败后的废墟中创立索尼时,做出了一件罕见的事情:为这个新创的公司确定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包括明确的价值观、企业目标和管理方针,这些都是索尼公司文化的核心。40年后,索尼CEO盛田昭夫重新阐述公司的理念时,称之为“索尼的先驱精神”。这种精神起源于公司创立之初,近半个世纪基本不变,成为了公司重要的指导力量。索尼的井深大,在创业之初就为公司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可谓高瞻远瞩。
二、创业文化的界定
通常对于创业文化的理解,按照硅谷模式,主要指的是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 从构造来看,如果说企业文化的构造有三个层次,即内层文化、幔层文化与表层文化。那么,创业文化的构造也可以看成是由价值观、组织制度与标志品牌三个部分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价值观部分是内隐的、处于深层状态的文化,是创业文化中的内核。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理念、信仰,才能表明创业文化的群体拥有共同的创业导向,才能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体,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组织制度部分,处于创业文化的第二层次,即幔层文化。它发端于创业文化的深层。这一层次的文化,起着教化人的作用,它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从而使创业文化的价值观部分得以贯彻和实现;标志品牌部分,处于创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表露在创业者及其创业产品等相关事物表象上的文化,属于“外显文化”。这个层次的文化,可以表露在创业者的行为举止上,尤其是经营管理者的言行举止上,也可以表露在产品的货真价实、创业行为的诚实守信上,表露在创业环境的可持续性的文明创业上,表露在渗透于创业者身上的求实、冒险、团结、拼搏等创业精神上。可以说,这个层次的文化实现了创业文化由内到外、由虚及实、虚实结合的形态更迭。
那么一种积极的创业文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 第一鼓励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第二开拓进取,包括对于商业冒险的勇气;第三容许失败;第四团队精神;第五学习精神;第六开放与融合,在全球参与竞争与整合,使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商业精神相融合,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相融合,从而通过知识价值的发掘实现商业梦想。
三、初创企业的文化环境的构建
我们知道,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来自其背后具有辐射性的企业文化的支持,如可口可乐的美国文化、劳斯莱斯的贵族文化、万宝路的牛仔文化、白兰地的田园文化等等。因此,创企业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创文化,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创立和发展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打造了强势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作为根基,企业就不可能真正基业长青。这里有个观点要确立:企业文化是可操作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对创业者尤为重要。创业者要避开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以后才考虑的事。相反,初创企业必须找准核心理念,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统一的思想基础。对于初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企业的核心理念
虽然初创企业的企业文化还在摸索和形成过程中,但是企业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核心理念。这点至关重要。没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而使企业发展变得盲目。而且企业要常常和员工沟通愿景。愿景是:我们企业将成为什么。而战略目标是:明确什么时间能达成什么具体目标。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好的愿景,很容易在股东、员工及相关利益者之间达成共鸣。如果没有规划共同愿景,战略管理就很容易在一大堆项目的混乱选择中消失,而各部门的变革,会因为没有人知道变革将带领企业走向何方而变得毫无意义。给员工一个兴奋的蓝图,用愿景激发员工变革的欲望,使员工愿意提供帮助,这是战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初创企业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
(二)创业团队要充分沟通,取得利益共同点和价值观导向的一致性
创建企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创业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不仅可以统一思想,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整个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使团队成员的利益共同点和企业的价值观导向达成一致,这对于初创企业的健康发展将会非常有利。
(三)创业者要合理发挥企业文化缔造者的功能
在企业的创业初期,企业文化就是创业者个人能力的文化,这个时期的企业创业者在企业的决策中起到了舵手作用。他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奠定了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模式,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创始人的人格化。
(四)注重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经过共同愿景的规划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种支持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就初步建立起来了,但这仅仅是开始。企业成员要从了解价值观阶段,到高度认同企业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也就是说,企业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的执行力,有几个要素要注意:
1.领导团队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企业文化。这需要高层们以身作则,真正成为执行企业文化的先行者,并且具有对于企业文化的变革的勇气和决心。
2.绩效管理与薪酬文化要服务于企业所要确立的理念,使员工的业绩与激励的方向一致。所以企业要不断地有意识地向员工表明,新的战略是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绩效的,让他们自然地体会到这与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联系,从而愿意坚持这种企业文化价值观。
3.创立团队的良好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职业境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主动协助他人和组织,实现整体工作目标,使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于初创企业,创立团队精神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企业在初创期,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职责不太清晰,很容易导致相互推脱责任,丧失团队合作精神。针对这种状况,初创企业在进行员工考核时,要注重团队激励,加大对于团队精神的考核,并把其作为奖励和晋升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使管理制度的“硬”性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软”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充分体现良好团队精神的企业更能够基业常青。
4.注重创新学习。初创企业需要把创新学习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企业文化绝不是短期就可以收到成效的,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这样,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这种良性循环将给初创企业发展的厚积薄发带来巨大的能量和动力。
参考文献:
[1]Pinchot,G. Entrepreneurship.Hair&Row.New York.NY.1985.
[2]Histrich,B.D.,Peters,M.D. Entrepreneurship:Starting,developing and managing anw enteupdse.Irwin,Chicago,IL.1998.
[3]Antoncic,B.A.,Hisfich,R.D. Clarifying the intrapreneurship concept.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3.10(1):7-24.
[4]石崇宝.关于创业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律师文化\伦理底线\误区和危害
导 言
有关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律师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专家、学者和律师界同仁,就什么是律师文化,律师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进行律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搞好律师文化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和看法。其中,将律师个人的伦理、道德、品行、素质、礼仪和水平作为律师文化的基本核心和内涵的论述和观点,不能说不具有相当的深度见解。但是,考察学界有关律师文化及律师文化建设的论述,笔者认为,在什么是律师文化和应当建设什么样的律师文化这一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其别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道德误区”,这些误区不但会使律师文化建设误入歧途,而且对律师事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因此,在深入开展律师文化建设的今天,有必要从理论上厘清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中的道德误区,给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一个正确的定位。
一、文化与律师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什么是“文化”?依《辞海》的诠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同时,文化还有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性。依照唯物和辩证的观点,“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巨大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并且,“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发展连续性的基础”(2)。因此,所谓的“文化”,就个体来说,她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质、魅力、礼仪和水平等。就群体而言,则是一个组织的价值理念、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反映。从本质上讲,它不仅仅是一种信奉或者倡导,更不是一种包装和宣传,她应当,也只能是一种能够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一个群体(组织)在长期经营和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的话说,“文化”的内涵应当是一种“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是一种在长期的不断充实、发展和认同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要素的总和。毫无疑问,我们所讨论的“律师文化”,当是指狭义意义上的“文化”,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范畴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所谓的“律师文化”应当是指律师这一特殊的法律人共同体所共同形成,并存在于这一特殊的法律人共同体内部,服务于这一特定的职业和角色的执业精神、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特征有三:
首先,律师文化是以律师特有的职业性质和职业角色为基础并服务于律师的职业与角色。
其次,律师文化必然依附于律师这一特定职业,并通过律师的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律师的执业活动为平台,以执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素养、伦理、道德等载体来反映和传播。
最后,反映出律师职业性质和职业角色特征的律师文化不能脱离本民族的传统,并受本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所规范和影响。
二、律师文化的伦理道德表现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必然受到与这种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左右和影响。因此,不同的文化,特别是不同的群体文化所追求的,除了在一般意义上要符合普遍的、传统的,同时也是全社会所公认的普适性伦理道德标准外,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要符合仅为自己这一群体或职业所独有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的需要,并以此为特征和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底线伦理”。伦理道德学说中的“底线伦理”认为:所谓的“底线伦理”,是相对于一般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而言的,“是相对于人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而言的。人必须先满足这一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3)。不同的职业,都有着自己这一职业才具有的“伦理底线”,这一“伦理底线”是由从事的这一职业和由职业和自身的“角色”所决定的。律师作为一种“职业”当然也有自己的“伦理底线”。律师由于其职业性质所决定,使律师的伦理道德与一般的、传统的普适性的伦理道德始终处于一种互相矛盾的“悖论”旋涡之中。就律师个体而言“正义与功利、经济与道德、程序与实体、技能与伦理,这些矛盾与范畴在律师角色身上交织着、冲突着”(4):
“首先,律师职业伦理是一种由律师的角色和职业所内在的特殊道德,它的内容必须服务于律师执业技术与法律和法律程序,因此它是一种程序伦理、技能伦理,它是一种不必然服务于实体正义,但必须服从于程序正义的伦理道德。
其次,律师职业伦理是一种底线的道德规定,它是作为一个合格律师所必须符合的道德要求,而并不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高尚的人的道德指标。只要律师符合道德底线—职业的伦理要求,那么他(她)个体的利益与实质的非正义,也不受道德的苛责。
再次,律师的特殊道德与大众的一般道德存在着极大的分野。大众的道德是一种服务于实体正义的道德,对于个案来说,大众的要求是尽可能地发现真实与事实,尽可能地动用法律武器达到惩戒罪恶、发扬良善的目的;而律师的行为与伦理往往囿于程序,不能对案件表现平衡两造的公允的见解与立场,不能绝对地追求实质正义,律师往往信奉‘正义先于真实’,只有并只要程序允许的就是对的、善的,在大部分情形下,只有并只要为了委托人是对的、善的”。(5)
上述律师的道德悖论决定了律师的伦理底线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自己的职业和角色。因此,反映出律师特有的伦理道德内涵的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文建设,也应当以此“伦理底线”为基础,并服从于这一律师的“伦理底线”。这是我们讨论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现行律师文化理论的道德误区和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律师的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时,都认为律师是“手握正义之剑而来,以客观事实为最高境界”,律师应当“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是“扶正守道、仗义执言”的实践者,是“诚信本位主义者”,是“高尚道德的弘扬者”。因此,律师应当怀有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步天外云卷云舒”素养和品质。似乎律师就是天使的化身,圣人的下凡,完人的再现。不少的律师也往往以这样的理念作为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并且将这种理想的道德伦理作为律师文化的核心。笔者认为,这是对文化,特别是律师文化这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文化认识上的道德的误区:
第一、实体意义上的正义并非是律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6)。根据律师的职业伦理要求“是一种不必然服务于实体正义,但必须服从于程序正义的伦理道德”的准则,作为一个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当你为一个明知是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辩护,并通过高超的职业技巧而使你的委托人免受或减受牢狱之灾时,这个律师是正直、正义或者是不正直、不正义呢?即使在普通的民事中,我们为明知不在理的案件事实提供了在法律上足以成立,并为公正的法官所采纳而使本来不应该胜诉的案件得以胜诉时,我们又应当算是正直、正义或者不正直、不正义呢?需知:“刑法对于辩护律师而言,不意味着衡平、公正或适当的刑罚或报复,它意味着为他的当事人争得一切可以争到的东西”(7),而对于民事案件而言,“可以刺痛一个律师良知的案件,总会撩拨起另一个律师的美德。每一个案件都有两个方面,每有一个律师站在错的一方时,都有另一名律师站在对的一面”(8)。因此,如果将律师看成是一位追求包括个案实体正义在内的“高尚道德的弘扬者”,不但将使律师这一职业所必须具有的抗辩技能下降到冰点,而且从对当事人负责,从“为当事人争得一切可以争到的东西”这一律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来看,反而是一种不道德而不是道德。
第二、“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作为一个道德标准,应当放在律师这一职业框架中进行考量。律师必须“诚信”,诚信是律师的基本生命线这是毫无疑义的。作为律师,不应为招揽业务而架词挑讼,欺骗委托人,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问题是,律师这一“诚信”应当是在什么框架下的“诚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试想,如果一个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获悉委托人基于信任而告知的,包括委托人未被发现的违法事实在内的秘密时,律师是应当积极地上报给法官和公诉人,或者是为委托人严格保密?如果从传统的,一般的道德标准来说,基于“推诚而不欺”的道德准则,当然是应当积极上报给法官、检察官。但是,如果从律师职业角度来看,律师如果这样做的话,则就是一种对委托人信任的不“诚”,就是一种从根本上违背了“守信而不疑”这一律师的职业诚信准则。其结果,损害的不仅是律师这一执业群体的伦理和道德,而且将使社会对律师这一职业信赖度得以严重丧失。
第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步天外云卷云舒”不应成为律师所追求的素养和品质。面对瞬息万变的诉讼场景,律师应当怀有一种“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这是作为一名律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但这绝对不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步天外云卷云舒”这种化外散人的清悠和无为。著名学者孙笑侠说过:“人世上可能再没有什么职业比律师更充满矛盾的了。这尤其表现在律师的职业责任方面的多重冲突。律师一方面要面对委托人,承担市场意义上的法律义务;一方面要面对国法,承担国家意义上的法律义务;另一方面要面对职业共同体,还要承担职业意义上的法律义务。在中外律师发展历史上,这三方面都曾分别被作为诠释律师职业性质的关键词”(9)。律师正是在如何应对、平衡这三者的“绞杀”中形成了一种律师独有的“身份荣誉意识”。这种“身份荣誉意识”不仅体现在道德的层面上,而且也体现在市场意义的经济层面上。尽管我们不能抽象地宣扬“正义”,但是,当我们的委托人或所、辩护的案件遭到明显不公正的对待(起码也是我们自己认为是不公正的对待)时,律师的天职要求我们的,是应当以委托人的“荣辱”为“荣辱”而不是漠不关心的“宠辱不惊”和“去留无意”,这时需要我们的是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仗义执言”与强权抗争,而不是逃避现实的“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和“漫步天外云卷云舒”。这不仅是我们职业上的市场需要,而且也是我们职业上的道德需要。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执业过程中,的确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时,在激烈的争辩中突然听到一方的律师发出“这是当事人的事,作为律师何必如此较真”这样的话时,作为一名律师感到的不仅是剌耳,而且还剌心。如果我们将这样浪漫般的诗意作为律师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作为律师应当追求的文化内容之一,就不但不具备作为一名律师的基本素养,而且背离了律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因此,如果我们将上述这种普适性的伦理道德标准来作为我们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定位,必将导致下面两个不良的后果:
首先,以这种背离了律师的特定职业、角色所决定的“伦理底线”的传统的、一般的、用于对社会普通成员所适用的“大众伦理”道德标准作为律师文化的核心和定位,就无法在律师这一法律人共同体中形成“一种能够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而不能在现实中实现,从而势必使律师文化只能成为一种口号式的宣传和包装,使律师文化坠入庸俗化的泥淖。由于我们讨论的是律师文化,而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应当以律师的职业道德为标准的“伦理底线”作为追求和核心。这种“职业道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群体的道德,而非个人的道德”,“它是一种最低的标准,是一种被职业特征所规定的标准,而不是一种普适的标准”(10),他是一种共同的情感意识,其共同的指向是这一群体所追求和形成的共同“传统、利益、目标、荣誉、理想、义务、价值体认、思维方式、处事风格这样一些东西”(11)。尽管律师作为一个公民、社会人,也需要遵守和追求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伦理道德,如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珍惜职业声誉、尊重同行、公平竞争等等,这固然是需要的,但这都属于普通伦理道德规畴而不是律师这一特殊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律师的职业伦理只是对于律师的最低要求,是法定的底线。但是在这个底线之外,并不是不存在律师的值得信仰和追求的伦理目标。比如律师可以舍弃对价与经济考虑而免费为当事人服务,律师竭尽所能地资助贫寒的当事人走出困境,律师放弃自己的空闲时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与法律援助等等,但这些美德善行的表现显然已经超过了职业伦理的要求,或者说这些行为是在律师已作为一名合格律师的基础之上尽了更高的,个人化的道德义务。但是对于一种必须符合统一化、程序化要求的律师伦理而言,它的设定的合理化基础和理念应该是一种大多数的律师所能做到的,并且符合职业逻辑的情况下必须做到的标准”(12)。因此,在进行律师文化建设时,只有以这种为律师这一法律人共同体所认同的律师职业和角色所决定的伦理道德作为核心和追求,才能形成“一种能够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并为律师普遍所认同、接受和付诸实践。
其次,以这种背离律师职业“伦理底线”的标准来定位律师文化和进行律师文化建设,将使律师陷入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处境。律师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其言行和举止均“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由于职业的不同和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不同,这种法律职业外的视角往往是带有非理性、非程序性和非技术性的评判。加之在现实中确实有小部份律师连律师职业道德这一最起码的伦理底线都不遵守,诉讼中胡搅蛮缠,强词夺理;对委托人吹牛加欺骗;在律师界内部同行相轻相斗,搞同业不正当竞争,更助长了社会法律职业群体外的公众对律师持有一种另类的看法而使律师的形象大大受损。我们在打赢官司时不时碰到对方当事人指责律师为什么不主持公道而偏袒自己的委托人的责难就是最好的实例和证明。由此,当律师处于“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实现程序正义,又可能因为违反实质正义和要求”所相悖的两难境地时,就难免遭到社会公众的责难和诟病,受到社会公众的不公正看法和对待。因此,我们在进行律师文化建设时,如果不是以突出宣扬 “在遵循程序伦理之下,尽可能地对实体正义加以维护”这一律师职业伦理底线作为基本定位,理性地将自己放在律师这一特定的角色场景中来理解和考察,既不提出脱离现实的过高道德奢望,也不脱离一般道德常理的过分宽容,而是不恰当地自我“拔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必然误导法律职业外的公众对律师的不当期望而引起误解,其结果将导致律师形象的损害。而这,是与我们建设律师文化的初衷相违背的。
四、简单结语
笔者认为,对于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应当以“职业、角色、规范”这三个基本支点作为核心和基础,即在提倡以普适性的伦理道德标准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以突出律师特有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技能为核心和内容。在整个律师文化体系上,以律师职业角色为定位,,以追求程序伦理为基础,以严守律师职业道德为规范,创立一种有别于一般公众和其他职业的,具有律师这一法律人共同体所独有的,能够为律师这一法律人共同体所认同、推崇并能够付诸实践的律师文化。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在律师文化及律师文化建设上,起码存在着三个误区:1、体用上的误区,重形而轻神。只注重形式上包装与宣传,而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培植,使律师文化建设步入形式主义的歧途;2、道德上的误区。不适当地拔高道德标准,将适用于一般民众的、传统的、普适性的伦理道德标准作为律师这一特殊职业、法律人执业共同体的伦理道德标准,并以此作为律师文化的底蕴,从而使律师文化和律师文化建设走入另一歧途;2、传统承受上的误区,未注意文化的民族性和发展连续性的特征,脱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础,使律师文化缺乏应有的民族特色。因限于篇幅关系,本文仅就上述三个误区中的“道德误区”进行讨论,对于其他两个误区,不在本文的讨论之例,如有必要,将另文探讨。故命名为:“律师文化的道德误区”,特予说明。
注释:
(1、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33页。
(3)何怀宏著《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2页;
(4)(5)孙笑侠等著《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278页;
(6)田文昌《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载《律师文摘》2004年第4期巻首语;
(7、8)参见《辩护的伦理道德》一文的编者按,《律师文摘》总第7辑第60页;
(9)孙笑侠《律师是什么主义?》,载《律师文摘》05年第6期卷首语;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文化;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思政课的发展中逐渐遭遇瓶颈,而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良好课堂文化的缺失,这成为当前影响思政理论课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课堂文化建设中学生共同体的运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述
关于学习共同体,根据学者的研究,将其界定为通过社会协商方法进行学习的团体。从学习共同体特征看,主要表现在:①以促进学习作为愿景。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需进行学习资源、知识经验的分享,通过互助合作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②安全感与归属感较 强。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关系主要以信任为主,学习者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指责,能够真正融入整个团体中,安全感与归属感由此得到增强。③文化氛围浓厚。学习共同体在实际构建中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成员间的和谐关系都建立在彼此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凝聚力与感召力较强。由此可见,将学习共同体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中极为适用[1]。
二、课堂文化建设中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分析
课堂文化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将学习共同体引入课堂文化建设中,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弊端的重要途径。以思政课理论课开展情况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以“一言堂”“独角戏”等模式为主,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的氛围紧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此时,将学习共同体引入其中,师生间的关系将表现在平等、民主等方面,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完全可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程度提高。第二,学习共同体是推动课堂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学习共同体本身可作为用于指导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理念,且其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该形式下所构建的课堂文化将表现为:以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中心;团体合作模式应用;互助合作形式开展。这种课堂文化下,学生可针对思政课理论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进行探讨,在获取显性知识的同时,他们的隐性能力如表达能力、情感能力等都可得到锻炼[2]。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思政课课堂文化建设策略
1.课堂“时空文化”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理念指导下,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引入对话协商形式以达到构建课堂“时空文化”的目标。其中的“时空文化”主要指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通过对话机制所形成的具有开放、和谐与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构建中,首先要求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观念,将自身角色界定在学生的“倾诉者”“引导者”等方面。其次,应注意形成共同的愿景,该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设计中。最后,注重对话的有效性。课堂对话过程应贯穿于课堂始终,教师可结合思政课理论内容选取社会中的时事热点,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可使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更加浓厚。
2.生本课堂文化的构建
所谓生本课堂文化,其实质是围绕“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而构建的课堂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共同体中体会到安全感与归属感。这种课堂文化的实现关键在于理论课教学中能够设置较多问题情境,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课理论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与探讨,并由师生共同做好总结工作。需注意的是在归纳总结中,往往涉及评价内容,教师应选用更多激励性评价语言,这样才可使整个课堂文化更加和谐。
学习共同体的运用是构建良好课堂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实际建设课堂文化中,应正视学生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应用意义,利用其进行课堂“时空文化”与生本课堂文化的构建,确保学生在该文化下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文化、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是心理学文化意识演变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三者关系的不断反思与追问,得出:语言以及由诸符号所构成的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形式是探究人类行为机制的新视角。
一、心理学文化意识的演变
对人类行为机制的探索一直是人们锲而不舍的一个主题。人的行为在本质上是意识的,所以要探究人的行为机制,必先探究人的意识。这样,“意识”就成为研究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它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抽象不可捉摸。囿于此,研究者们所进行的研究一直以来未有多大进展。心理学过去百余年间的各学派,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学派,从内在的认知、经验、人格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人手来寻找人类行为的原因,但或受限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或受限于应用领域,未能有效而全面地解释人类行为之谜。
随着西方心理学“价值中立”的破产和跨文化心理学寻找普适性理论的失败,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与制约作用。这一转变,使人们把研究人类行为作用机制的目光聚焦到了文化上,出现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明确指出:“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就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个维度。”同时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又被认为是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这样,文化问题就从传统心理学的边缘地带进人了心理学的中心视域。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心理学,再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文化意识在不断演变。在这种不断演变中,人们不断反思与追问心理、意识、文化三者的关系,追问文化与人类行为作用机制的内在关联及这种关联背后的根源性的东西。
文化,在本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物质文化,诸如器物、房屋、工具、武器等,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方面;精神文化,它包括种种知识,包括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组织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一一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组织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在人类的精神改变了物质,使人们依他们的理智及道德的见解去应用时,物质才有用处;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是模塑或控制下一代人的生活习惯的历程中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以上所界定的文化的内容或者说灵魂一般都融汇于诸如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之中。
二、文化心理学: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
(一)理论观点及相关研究
早期的心理学把文化作为寻找普遍意义的心理规律要排除的“干扰因素”,主张“去文化”。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认为:(l)人的任何内在、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都不可能独立于文化的背景和内容。心理和文化彼此贯穿、相互映射、相互渗透。(2)“人类内在心灵的统一体”不可能被预先设定,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植根并依赖于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中。叹3)文化对心理过程来说是一种“先在的”和“决定胜的”因素。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认为文化从下述三方面决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第一,为了获得社会的承认,个体总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将那些指导和确定思想、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型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模型。第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成分或文化分支系统,常常决定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尽管这种决定很少能被意识所觉知。个体在接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一种相应的行为和文化模式。第三,文化模式不仅构造了人的思想,而且构造了人的感知。 社会文化模型、语言等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人们行为上的差异,这在本尼迪克的《文化模式》一书中已充分论述,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切实地能感受到。但是,是社会文化模型、语言等这些文化形式本身具有这样的特质与作用呢?还是它们本身代表着什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近年来,研究者们还从文化影响人的内在假设方面展开研究,认为这是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的较深层次,也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过程、知觉、情感以及行为方式。虽然有这样一种提法,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未具体展开。人的内在假设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它能否清晰解读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根源所在呢?
(二)评价与反思
文化心理学把“文化”引人了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解释,认为先于个体而存在的社会文化模型、语言、文化模式等,单方面决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但我们联系着人的实践性本质来看,“语言等所具有的实践功能,即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的作用,并不是它本身具有的,并不是作为它的物质形式的某种声音或图形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将自己的实践力量赋予它的结果。或者说,不过是因为它以特定的方式外在地表达了人的实践力量,从而才使他具有了形式上的某种功能”再结合着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人所具有的实践力量无非是指人的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实践力量实质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与作用,并且这意识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存在的,它们同时也与人的心理相互构建、相互界定。文化心理学的观点,对于语言等文化形式、意识、实践活动及人的心理这几个存在的关系方面,缺乏互动性的思考,只强调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难以揭示人类意识与行为的本质。
纵观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及与文化有关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多是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途径等方面大做文章。至于文化为什么能决定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根本原因方面,却没有较深的思考。我们知道,途径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是也代替不了对问题根源的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很多,但问题的根源却只有一个。虽然近年来人们考虑到了文化对人内在假设方面的影响,并且认为它是文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较深层次。但文化为什么能影响到人的内在假设呢?由于文化心理学单纯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以上问题它没法给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