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外教育范文

国外教育精选(九篇)

国外教育

第1篇:国外教育范文

活动理论视野下的行动导向教学研究

国外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述评——制度有效性的视角

丹麦“普通成人教育项目”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荷兰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无条件的和有条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奥挑利MODUL学校办学简介

加拿大成人职业教育的递演历程

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

浅谈德国“双元制”下的企业培训及其借鉴意义

凯兴斯泰纳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选择一种技术导向教育的原因:管件领域和工业领域的一次访谈研究

职业培训公共质量监控的比较研究——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例

欧盟基于文化整合取向的成人教育政策举措

新校训

欧盟中小学教育跨国培训项目成效显著

新加坡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多校推行环境教育

印度崛起企业大亨竟相兴起办学热

美国:诠释职业教育时代价值

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

林德曼的成人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论蒙太奇思维与高等职业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职业教育的探析与借鉴

美国提高社区学院非传统学生入学率的举措及启示

论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和特点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的演变

理解职业技能与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美国本土人士和非本土人士间的区别

政策导引措施保障: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澳大利亚科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与创薪

英国高中职业资格证书改革探析

中加荷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新加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政策比较研究

让科技支持紧随科技发展

美国新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探究

关于制造业劳动力的发展

马来西亚:满足技术员需求量全力推动技术教育

美国力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纳米比亚增加对职教与培训的投入

印度计划建立1000个新的技能开发中心

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将召开首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会议

“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会议将召开

诺尔斯教育培训思想浅析

巴班斯基差生与优生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克拉申输入理论与二语教学

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的启示——以“对口升学”培养模式为中心

韩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启示

学习和技能领域政策的不断变化对教职工的影响

奥地利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借鉴

丹麦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历史与现状

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形成及特点分析

欧美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与管理机制比较研究

在线实践课程

瑞典高中职业教育改革新动向

浅谈挪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4H教育与我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之比较研究

瑞士、德国职业教育的几个特点与新趋势

第2篇:国外教育范文

德国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条是小学――文理中学一一大学,这是一条直接升学的道路,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另一条途径是小学一一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一一职业学校,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小学生上完四年级后就要被分流,根据每个人的综合情况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尤其是作为学徒,或者说某些专门职业的培训,开始学习的时间越早就越能够更好地掌握技巧。

德国特有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体系可以让学生学习联系实际,学前与企业签订协议,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还可挣到实习工资。

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较高的学员聘用率。

在德国,上大学并不是青年人成材的必由之路。德国联邦政府数据显示,每年有60%的德国青少年选择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据统计,2010年初,德国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种类达348种,共有170万青少年选择了职业教育,其中最受学员欢迎的职业培训是工商类职业培训,占49%;其次是手工作坊类职业培训,占38%;其他领域的职业培训,包括农业、公共服务、自由职业、家政服务以及航运等。

英国

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今天,技工培训成为英国政府教育政策中备受重视的一环。在英国,一提到技术学校,人们首先会想到遍布英国全国的大学技术学院。这些学院都属于政府资助、大学与用人单位支持以及民间基金会资助的免学费的学校,专门为14岁至18岁的少年提供全日制的专业技术培训。

每所大学技术学院的学生人数在500人至800人之间,上课时间与普通的全日制中学没有差别。但从本质上说,大学技术学院是为那些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理科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实验班”,侧重于理工科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为高级技工培养梯队力量。

在大学技术学院,如果学生14岁入学,经过两年学习后,其实际技术理论和操作水平将远远领先于普通同龄学生。除技能培训外,基本知识培训如英语、数学和科学等,也是大学技术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

大学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可报考大学,二是可以申请更高级别的企业学徒计划。这是因为一般学生毕业后,其专业技能可以达到三级或四级资格,即中高级技工的水平,如果他们选择不上大学,可以经过学徒计划学习后成为专业技术工人。

除此以外,英国政府资助的技校项目还有成人再培训学校、工作室学校等,为地区或全国重要项目用人单位提供短期技能与知识培训。行业组织和慈善机构在英国国民的技能培训环节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如英国的工人教育协会。这家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的慈善机构,目前是英国最大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之一,拥有超过9500个兼职课程,每年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培养7.4万名学员。

日本

日本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一直在国际上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内活跃着的大量高技能人才。

第3篇:国外教育范文

一位美国语文教师准备给学生上情景课,他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告诉他说:“老师,您的鞋带松了。”他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学生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观摩者看到这一切,很是不解,后来问他:“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他回答道:“因为我将饰演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那学生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要保护他这种热情,及时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知道。”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为那个美国教师的做法鼓掌。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应该像那位教师那样,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热情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鼓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时我们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勉励的话语,就像和煦的阳光,驱散了学生心中自卑的乌云,照亮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他们向上的力量和源泉。作为教师,对待这些学生,我们要不吝惜鼓励信任的眼神表情,多给他们赞赏激励的手势动作,多给他们褒奖肯定的话语。只要我们善于把握这些关爱细节,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就可以让他们迸发出自信和勇气,走向进步。

英国重视培养读书习惯

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即使在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英国人每天读书的时间仍然在不断增长,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从3分钟增加到了7分钟。今天的很多英国人在出行时虽然包中多了不少时尚新产品,但依然少不了一本书。在乘坐地铁或飞机时,英国人打发时间的首选还是读书。每年的3月6日是英国的读书节,经典文学作品成了英国人的最爱,他们认为,阅读经典著作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来源,这些著作不管写于何时,都有着超越时空的品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也进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时代,电视、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大中小学生的最爱。和英国人相比,我们的闲暇时间大多靠看电视、上网、聊QQ、玩游戏、逛街消费购物等度过,其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逐渐丧失,阅读能力明显下降,以至于出现图书资源的闲置、图书阅览室“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

受英国人读书的启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应从学校抓起,我们应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构建书香校园文化,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气质修养,塑造健康的个性和人格,通过他们带动家庭和社会读书。

首先,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我们要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现在的学生,酷爱各种流行歌曲、网络游戏。我们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我们可先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经典名著,适当介绍其中的精彩部分,让他们对这些书籍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时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竞赛和读书讨论活动,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等。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主动阅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二是开展文学等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拔几个写作能力强、书法绘画好的学生组成编辑组,成立班级读书社、文学社,组织全体学生交流自己收集、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小知识,介绍自己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等,然后编辑成报,供学生阅读学习交流。学生养成了阅读和查阅资料的习惯,就会主动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三是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读书心得体会,定期组织交流、讨论,以此激励他们自觉阅读,从而开阔视野,丰富大脑,增长能力。

第二,加强图书阅览室、网络室的管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图书的管理、更新等工作,注重图书的质量。一是注重作品思想性。用时代感强、思想积极向上的作品,促进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有趣味,他们才爱看,有知识,他们看了才有收获。三是注重科学的创新性。科幻和传奇作品,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科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发明创造的动机和行为。四是注重时代性和生活性。要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有时代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图书、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其环境、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欢来,经常来,让这里成为他们的乐园。

第三,搞好图书馆的对外开放工作,增强其社会化服务功能。为让更多的人能够进行阅读提高,查找资料,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可实行定期对外开放,以增强其社会化服务功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校图书资源的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其他社会图书馆的藏书量、硬件设施和相关条件又不能适应社会大众阅读、查阅资料的要求,所以,各学校应积极拓展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免费或优惠开放服务,以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促进全社会阅读风气的有效形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应多方努力,有效利用图书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让他们从沉迷网络游戏、追求时尚享受中走出来,走进图书阅览室读书学习。再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崇尚读书,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气质修养,塑造健康的个性和人格,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中华书香文化。

日本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梁威副院长曾经出访日本,去一所学校参观,在教室里与学生们闲聊,询问学生班里哪位同学学习最好。结果学生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问梁院长:你指的是哪个学科?

答:国文。

问:你指的是哪个方面?

答:朗诵。

问:你指的是朗诵什么?

答:诗歌。

结果,梁院长足足问了15分钟,竟没有问出班里到底谁的学习最好。而在国内,仅用了60秒,就能获知班里谁是学习最好的。

看了这则寓意深刻的消息,我不仅陷入沉思:我们定位学生学习好的标准是什么?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往往单纯以考试分数、升学人数来衡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仍以抓重点学校教育,提高本地教育知名度为由,为重点学校招生开绿灯,片面抓升学率,造成重点学校生源过剩,其他学校招生困难的恶性循环。这样,使得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得不把培养少数能升重点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课堂中,偏爱“优生”,歧视“后进生”,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教师手拿新教材,仍用旧方法,教学过程“满堂灌”或“一言堂”,教学方法是“注入式”,学生学习无个性,成了学习的“奴隶”。特别是那些被人们所认为的“后进生”,小小年纪就被标上了学习不好的标签,从而丧失了自信,出现“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的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日本的教育评价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单看他的分数,要采取多元智能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可根据学生道德素养、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设计出具体可行的评价细则,并制作成相应内容的评价卡,如道德卡、学习卡、行为卡、体育卡、健康卡、卫生卡等,每一种卡里包含该项目的具体标准和内容。学校可先把评价卡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熟悉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然后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上做好记载,并评出各阶段、各个单项标兵来。学生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也能被评为“星级”标兵。

第4篇:国外教育范文

关键词: 动画专业;问题;建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 “朝阳” 文化产业。 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 在影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质量的各种因素中, 人力资源匮乏是其中重要环节。 我国的动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 到 2012 年, 我国有超过 1000 所高校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 每年有超过 50 万的动画专业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 但是, 我国每年仍有 15 万左右的动画人才缺口, 出现了企业招不到人、 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要求而不能就业的局面。[1]分析美国、英国、 日本、 韩国、 澳大利亚等动画专业教育开办得较好的国家的成功经验, 反思我国动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提高我国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人才需要,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国外动画专业教育情况。

美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早, 是一个以动画电影为基点带动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的典型国家。 美国动漫产业由于有雄厚的财力和先进技术力量的支持及完备的市场化组织, 使其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虽然起步晚于美国, 但已成为了当今的动漫大国, 其动漫作品不仅占据了东亚和东南亚市场, 而且突破重围, 大举进军欧美。 其动漫产业种类之丰富, 涉及影视、 音像、 出版、 旅游、 广告、 教育、 服装、 玩具、文具、 网络等众多领域。

韩国虽然是动漫产业的后起之秀, 但是动漫产业的产量已占全球相关产业的 30%, 成为世界第三的动漫产业大国。[2].

动漫是英国创意产业和技术发展扩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其劳动力构成涉及创意和传媒产业的许多分支, 正在国际上获得到越来越高的声誉。

澳大利亚是欧美游戏、 影视产业最重要的海外制作基地之一, 其制作实力和产品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蜘蛛侠、 指环王等大片中相当高比例的特效镜头, 都是在澳大利亚制作完成的, THQ、 ILM (IndustrialLight&Mag-ic, 工业光魔 ) 等世界一流制作公司也在澳大利亚设立了分部。

以上五个国家, 要么动漫产业处于世界前列, 要么拥有动漫产业需要的一流动画人才。 形成以上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与其国内先进的动画教育水平密不可分的。

1.美国动画教育特点。

美国的动画教育,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根据现代动画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点, 将学校分为专门培养动画艺术人才和动画技术人才两种, 但在课程上非常注重交叉。 学习动画艺术的学生, 必需研修有关计算机图形图像类的课程; 学习动画技术的学生, 也必需研修美术专业的课程。 教师则一般来自行业内部有经验的实际制作人员, 以传授实际创作经验为主。 美国动画教育具有开放性、 实践性和团队性的特征。 与中国动画教育的单一性不同, 美国的动画教育大部分会与其它专业结合。 比如艺术与动画的结合, 计算机技术与动画的结合, 影视课程与动画的结合, 等等。 不仅如此, 美国动画教育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培养模式的灵活性。 首先, 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专攻方向。 例如, 有的学校只提供动画特效的学习, 有的针对艺术电影的拍摄等。 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学校; 其次,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动画专业, 学习期限也较为灵活。 例如, 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 可得到一个专科学位, 通过四年的学习, 可得到一个本科学位。

2.日本动画教育特点。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动画专业教育, 在东京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科大学、 早稻田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办了相关专业, 并且在数字好莱坞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 日本国内的动画专业, 在课程设置上将动漫科目与数字基础技术教学相结合, 课程科目既包括基本的动画运动规律、 动画造型设计、 动画场景设计等课程, 也包括网页设计、 绘图软件、 摄影加工等数字基础技术课程, 还包括营销、 经营等拓展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 在师资上, 动画专业教师都是活跃在动漫业最前沿的专家。 并且, 各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之间不断加强协调和沟通, 本着 “有特色、 多样化、 提高整体水平” 的原则, 各校建立既竞争又协调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和业界人才需求间搭建良好桥梁。 本着结果为重的教育理念, 把握动漫行业重点环节, 培养重点人才, 构建高、 中、 低结构动画人才。

3.韩国动画教育特点。

韩国政府除了对动漫相关企业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倾向扶持外, 还同时对教育加大投入和扶持。 如在韩国国立大学的公州大学及私立大学的祥明大学、 西江大学、 世宗大学、 延世大学、 中央大学、 韩瑞大学、汉城大学和弘益大学等一共 9 所大学里, 都开设了动画硕士学位以及课程, 还在中央大学、 西江大学和延世大学里开设了博士学位以及课程。 在这些大学里,其专业教师拥有宽泛的创作自由和研发环境, 而学校更为学生配备了领先于企业的先进设备、 软件和技术师资。 韩国动画教育的最主要的特征, 也表现为与相邻专业的融合教学以及注重实践教学。 韩国高校中的动画专业学生, 在学期间申请若干年的休学, 到海外研修, 或到动画公司进行实习、 工作一段时间, 再重新回到学校中完成学业。 灵活的休学制度为韩国动画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加上韩国动画教学较为完整高效的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 使韩国动画教学培养出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保证,从而推动本国动画游戏产业的发展。

4.英国动画教育特点。

秉承高等教育高度自治的传统, 英国各动画高等教育机构在规模、 历史、 宗旨等方面差异极大, 但其中的就业导向和创新导向原则却高度一致。 这一特征在动画这样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就业导向使高校在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师资等方面体现出一致性目的———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 给予学生完善的就业指导, 最终帮助学生顺利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 而创新导向则主要体现在动画专业教学、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 伦敦艺术大学的动画艺术教育的特点是以创意培养为主、 技能培养为辅, 课程设置以市场和行业需求为基准, 教学目的以学生就业为根本, 注重实践, 注重个性, 重视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方法, 因此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3].

5.澳大利亚动画教育特点。

首先, 澳大利亚将动画与影视、 交流设计、 表演、音乐、 舞蹈、 创意写作、 戏剧、 视觉艺术、 时尚等方向并列于创意产业学院之下, 其专业定位非常独到。 一方面, 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动画的创意性与产业性特征, 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在招生时能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 这一定位为动画专业提供了丰富而合理的并行科目, 方便学生通过选修或者旁听课程扩展自己的相关知识结构, 也为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动画作品创造了便利条件。 其次, 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画专业基本上不安排课程考试, 而是依靠作业作品评分。 理论类课程通常要求以个人或 3~5 人的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特定论题撰写论文, 并在学期末用现场演示的方式向教师和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论证过程, 其参考书目、小组讨论记录、 现场演示及表现等方面都会被作为评分依据。 实践类课程的作业通常是一个小型的制作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计、 制作并完成该项目。 第三, 注重与业界的交流。 动画专业的教师大多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从业经验, 同时, 经常聘请正在各大公司任职的专业人员兼职担任辅导教员, 将业界最新的信息带入校园, 将最前沿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 将课堂与产业紧密联系起来。 第四,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只占较小比重, 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而非灌输, 学生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方能达到课程要求。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 动画专业的图书馆每天开放到晚上 10 点 30 分, 机房更是24 小时开放 , 创意产业学院还单独配备了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供学生使用。[4]

二、 中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国动画教育缺乏高水平的教师 , 与动画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师往往是业界精英的状况有很大区别。

动画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一是一些高校自身培养或从其它相近专业科系转过来的教师;二是高薪外聘的在动画企业中具有一定从业资历的业界精英。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 他们互有长短, 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动画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巧, 特别擅长于“生产线式” 入门级的教学 , 但是对于深层次的动画制作技术往往不是很在行, 实际操作能力略显劣势; 而另一部分从动画企业聘请过来的业务骨干, 有着最新的实践操作技术, 却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 技术层面及其过硬知识层面欠缺, 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作为一名优秀的动画教师, 其从培养到成熟有一个固定的生产周期和规律, 除去先天的职业禀赋, 还必须积累一定得动画制作经验和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 才能够有效地把制作的技巧转变为教学的技巧。[5]

2.教学条件相对滞后, 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动画艺术是一门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许多动画动作不能准确地完成, 无法在教学中展示和实践, 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动画专业的相关设备和专用软件都比较昂贵, 且又极容易被升级和淘汰, 所以动辄几百万、 上千万的设备投资,使动画专业的建设往往遭遇资金上的困难。[6].

3.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与动画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较, 中国动画教育面临着与其它专业同样的问题。 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不高, 无论是资金、 人员, 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都不够, 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对产业与教育衔接上出台的政策力度不大有直接关系。 企业不能够从支持教育方面得到实惠, 或短期内得不到想要的利益。 因为,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 动画专业在教学上还采用传统的工科或艺术类教学模式, 没有形成完整、 规范、 有效的动画教育模式, 导致现在大多数毕业生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职业技术能力却比较差, 企业不得不对其重新进行培训。

三、 发展中国动画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政府高度重视动画专业建设 , 给予政策 、 资金支持。

一直以来, 中国政府非常注重对动漫产业的扶持,给予了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除了对产业的支持外, 应加大对动画专业教育的支持。 可以借鉴韩国、 日本的成功经验, 首先加大对国内高校的政策资金投入,扶持建设一批国内动画专业的重点学科, 然后制定政策引导拥有动画专业重点学科的大学带动其它大专院校的动画专业发展。 同时, 加大对动画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不仅仅将资金投入到重点大学、 重点学科, 还应对培养动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给予相当的资金投入幅度, 并制定鼓励政策。 基于动画专业教育的特点, 决定了其必须要有大量的设备资金投入。 国家可以在各个地区选取比较有实力的高校, 投入专项资金, 建设层次相对较高、 贴近产业实际的共享型的高端动画专业生产实训基地, 满足该地区相关院校的动画专业教学需要, 满足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硬件要求。

2.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育一批行业精英教师综观以上动画教育发达的国家, 几乎都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动画行业精英教师队伍。 而优秀的动画专业教师队伍的缺失, 正是中国动画专业教育发展水平滞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 要通过实施不同的培养途径来打造自己的动画专业师资队伍。 第一,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 在国家大力推动动画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 高薪聘请国内动画业界的精英成为学校的专职教师; 第二, 对现有动画专业教师进行技术培训, 通过送到国内顶尖动画专业学校学习、 送到知名动漫企业进行深度培养, 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在国外著名的开办动画专业学校开展长期进修, 等等方式, 来完善动画专业师资队伍; 第三, 借鉴澳大利亚动画专业教育模式, 大量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 并把兼职教师纳入专业教学工作, 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产学合作, 开展国际交流。

要引入新的校企合作机制。 比如, 可以让国内外知名企业投入人力、 财力与高校合作开办动画学院, 企业既从中享受到人才成果, 同时享受到办学的实际经济效益。 最终, 实现让动画专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 企业实际工作案例变成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贴近工作过程。 另外, 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国内开办动画专业高校可以与国外高校积极接洽, 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 采取把教师引入国内、 把学生送出国外等各种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式, 提升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国外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 动漫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 其发展需要大量合格动画专业毕业生的支撑。 分析国外动画专业教育优势, 解剖我国动画专业教育, 对推动动画专业教育质量提高具有一定作用。动画专业教育的真正成熟, 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需要从事动画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 更需要动画企业的积极参与及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瑛 .中外动画教育现状与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2]赵晓春等。美日韩动漫产业比较及对我国启示[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4)。

[3]许文骏,王萍,就业导向与创新导向下的英国动画高等教育[J].美与时代(上),2012,(2)。

[4]任泉。澳大利亚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第5篇:国外教育范文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教育

引言

如今,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不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师资紧缺、素质偏低、教学设备简陋等。建国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主要受俄罗斯的影响。本文将从俄罗斯的音乐教育下手,浅析我国所受的影响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弊端。

一、俄罗斯音乐教育

(一)音乐艺术在俄罗斯的地位

在俄罗斯,音乐是社会意识、文化的中心,俄罗斯又可称为音乐国度。音乐艺术得到广大的俄罗斯人喜爱,并且俄罗斯人大都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俄罗斯拥有大概15万个博物馆及俱乐部,其中包括80所音乐厅和180所儿童剧院,并且这些场所也向收入微薄的普通百姓敞开大门,比如:学生、老人及军人。在俄罗斯,凭借学生证可以享受90%左右的博物馆免费政策,音乐会也可享受半价以上的优惠。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无论是在俄罗斯的教堂还是街头巷尾,与音乐总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堂,牧师的诵经声与音乐合为一体,让人沉迷其中,大家一起的合唱也是形式之一;在街头,总不缺少流浪艺人的身影,常常能够吸引许多人围观欣赏。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生活已离不开音乐艺术,使得音乐艺术丰富了基本所有俄罗斯人的业余生活,潜移默化的造就了音乐艺术在人们心里、在俄罗斯的地位。

(二)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模式

俄罗斯人喜好音乐、拥有较高音乐素养也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俄罗斯的音乐教育自成体系,别具特色。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的形式,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和活动获得感觉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生活和学习,从而使人变得更完善和谐。近现代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模式始于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学校改革”。1840年颁布的“学校法”中,确立了“教区学校”、“州立学校”和“省立学校”三级教育体系。19世纪60年代,由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人士的“自由教育思想”主张的广泛传播,以及俄罗斯民主思潮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等一大批音乐家们的音乐创作以及音乐社会活动,以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及音乐作品。音乐课程才逐渐开始作为必修课和独立的科目出现,音乐教育得以发展,并对以后的俄罗斯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艺术教育问题,美育课作为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内容的观念开始得到了确立。1918年7月27日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决议中指出:“音乐,同所有其他课程一样,应成为儿童普通教育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从此以后,音乐课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的俄罗斯音乐教育分为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和补充性音乐教育。强制性音乐教育分为学前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仅从孩子抓起,而且在学校课程都是免费的,但是是必修课,主要采用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学大纲。补充性音乐教育是中俄两国最大的差别,具体会在后文谈到。补充性音乐教育分为校外音乐学校教育、中等音乐学校教育和音乐学院等艺术学校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校外音乐学校教育完全在政府监控下,拥有专业师资队伍,在课程安排、音乐教材和学费上全国统一;完全采取自愿,有兴趣就可以报名上课,学制为7年。中等音乐学校主要培养中等熟练程度的音乐职业工作者,学制4年;音乐学院、音乐师范、艺术学校主要培养作曲家、演奏家和演唱家,学制为5年,相当于中国的专业音乐学校。

二、俄罗斯音乐教育对我国的影响

(一)俄罗斯音乐教育模式的引进

中东铁路修建成后,大批俄国人来华工作,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难民涌入中国的哈尔滨、新疆、上海等地来华的俄国人中不乏有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及芭蕾舞演员等,他们将俄罗斯音乐艺术带到了中国,使俄罗斯音乐艺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由大量苏联专家引进了不同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先进教学系统到中国。苏联音乐教育模式与中国进行融合,虽唯苏联教育理论是尊,但中国的教育事业确实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改革开放以后,从音乐院校和演出团体中选取了大量的优秀青年教师及精英,送往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等苏联高等音乐学校进行深造。后来他们学成归国,大多数人都成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栋梁。并且,我国大量翻译借用苏联的教科书,大量照搬苏联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连课堂教学的环节也都机械地仿照苏联,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比如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学大纲不仅在俄罗斯人尽皆知,在中国也影响巨大。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当时经济贫穷落后,物质匮乏,对很多本该精益求精的音乐教育事业做了简化处理,只能说学到了俄罗斯音乐教育的皮毛。

(二)我国教育改革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21世纪之前,虽在时期音乐教育被忽视,但是后来依旧复苏起来,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是在2001年,全国开始实行了至今仍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大纲被废除,制定了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了音乐课程新理念,设计了新的音乐课程总体目标,课程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改革使音乐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九年的义务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上对于音乐教学并没有做出指标性的要求,导致全社会对于音乐教育持不重视的态度。

三、我国音乐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义务教育下的音乐教育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当今的整个社会以及学校都对音乐教育不重视。在小学、中学、高中,整体的音乐教育不连贯,有重复现象,对于一些理念知识重复教学,缺少一个系统性。并且在大多数学校,对于音乐课采取减少课时甚至停课的行为,将课程安排给数学、语文、英语等考试课程。在大学高校中,除个别音乐或艺术学校把音乐课程当做必修课来教学,其他学校一般都只当做一门选修课来进行教学。而当今高校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思想流行,并且由于大学之前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多数学生音乐基础差,选修课无法教授较高深的知识,成了公共音乐欣赏课。少数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在学校无法学到有用的知识,只能选择校外的私立培训班。而我国政府对此的管理与俄罗斯相比不够严格,导致音乐教育培训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培训价格也日益昂贵,成为对音乐真正有爱好或者学习差的学生的一个升学之道,使得艺术生较低的理论知识成绩就能考取大学。而艺术类学校学费高的惊人而社会上呢,音乐厅和剧院的数量不仅严重缺少,而且一场演唱会的门票价格十分昂贵,音乐欣赏成了一种奢饰品,音乐教育更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事物。

(二)城乡差距过大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音乐老师的师资严重落后,不仅数量紧缺,而且素质较低。很多音乐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有的音乐课程甚至由班主任或语文数学等其他任课教师教学,同时,学校的教学设备十分简陋,中小学的音乐老师混日子,这对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无疑起到了严重的制约效果。而在城市中,音乐教育的条件就会好很多。学校不仅配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比较齐全的教材设备,还有许多的合唱团,组织各式各样的音乐比赛,很多的家长也会让孩子从小学习弹钢琴等音乐艺术。

四、建立中国特色音乐教育

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建立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音乐教育。

(一)加大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树立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国家重视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才会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整合教育资源,将农村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器材建立起来。我国普通中小学校教育可以在完成义务艺术教育的同时,进行艺术加深教育。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另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那些有兴趣继续学习艺术的学生进行特长培养。音乐师资的培养应该是音乐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特质决定着基础音乐教育的走向。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先行者。但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却恰恰相反,高等音乐教育被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牵着走,所培养的师资不能完全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这是高等音乐教育多少年来向专业院校看齐所带来的结果,一时很难改变。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任何教育都应一脉相承,这也应该包括音乐教育,我们不能让基础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脱节,从招生到培养都应高度重视高等音乐教育“职业性”和“专业性”的兼顾。

(二)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思想是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思想。随着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的不断发展,再到音乐人类学的确立,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别国的音乐文化我们确实需要了解,但最重要的是对自己音乐文化的熟悉和掌握,否则会在这纷繁复杂的音乐文化里失去自我。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喜爱听音乐,但是喜爱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的国民音乐教育要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如果我们要建立自己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就要加强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否则枉谈民族特色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设想。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不要等到丢失自己的民族音乐才追悔莫及。结语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依靠开拓的思维和先进的科学方法,引进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建立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永武,郁正民.以俄罗斯音乐教育为鉴——对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现存问题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4,02:60-61.

[2]李晓莹.俄罗斯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二十世纪上半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130-131.

第6篇:国外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

Abstract:Basedontherelevantliteratureofteachingefficiencyofforeignteachers,thispapersumsupandcombsthebasicconnotations,mainfeatures,generalcontents,maintheories,hinderingfactorsandimprovingstrategiesoftheteachingefficiencyofteachers.Italsopointsoutthemaincontributionsandcontradictionsofthepreviousstudies,andputsforwardtheemphasisofthisstudyinthefuture.

Keywords:teacher;teachingaction;teachingefficiency

一、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界定

直接定义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概念几乎没有,但相关概念相当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师”(effectiveteacher);DonaldR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HarveyDaniels等的“最佳课堂教学”;KathrynCastle(2006)的“自治的教师”(Autonomyteacher);RobertJ.Marzano等的“有效课堂”(Classroominstructionthatworks)。所有这些说法,几乎都没有对自身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识到“优秀的”、“不错的”、“时髦的”、“主流的”这类含义。实际上,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定义,大多是对其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理念特征。KathrynCastle(2006)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把教学作为教育学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教师自治行动的取向;是否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1](P1094)。

二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体素质特征。W.C.Bably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sympathy);仪表(personalappearance);谈吐(address);诚恳(sincerity);乐观(optimism);热心(enthusiasm);好学(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vitality);公正(fairness);严谨(reserveanddignity)[2]。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1999)则认为,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人性格特征包括热情、热心、幽默、可信任、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励、支持、有条理、灵活、适应性强、博学等方面[3](P299)。

三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StanleyJ.Zehnand,JeffreyA.Kottler(1993)从3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1)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arelationshipspecialist)。具有真实的、无偏见的、同情的和乐于接受学生的态度;注意用眼神接触,用人体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支持性的、显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关注学生的策略。(2)营造真诚关心的气氛。有效的班级交往规划;促进全体学生有效交往;规范有效交往的实践。(3)一名帮助者(ahelper):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情学生[4]。

以上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所应该具备的行为特征,但并非就是教师行为有效性本身。

二、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内容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内容的描述,笔者根据收集的资料,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的专业表现、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专业表现。波士顿学校委员会(BostonSchoolCommittee)(2006)提出了教师教学行为的8个维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职业主义(Professionalism):主要指模式化的职业行为,包括工作职能、区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序以及在多样性的社区里的工作目标;(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负责任的学习共同体;(4)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5)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和策略;(6)实质性知识:具有广泛前沿性知识,关键概念、事实、相关的研究、质疑的方法,具体到各自学科的交流风格等;(7)发展性过程的监控与评估;(8)反思、合作和个体成长[5]。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结构。CharlotteDanielson(1996)认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要创造出学习者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使学生能够从事重要内容的学习,并使所有师生感觉到尊严和荣耀。一般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结构体系有4个板块,每一板块标志着教学的不同侧面。(1)教学计划和备课。包括选择教学目标;展现教学内容、资源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展现内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等内容;(2)课堂环境。包括创建尊重与和睦的课堂环境,形成学习的文化氛围,课堂程序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具体环境布置等内容;(3)课堂教学。包括清晰而准确的交流、提问和讨论技术,使学生认真学习,给予学生反馈、灵活性和反应性;(4)专业职责。包括教学反思、保持精确记录、家庭交流、对学校和学区的贡献、专业成长和发展、专业主义展示等方面[6]。

三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技能技巧。Cruicshank(1990)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涉及到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内容。包括“创设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指导时间最优化;提问题;提供清晰的指导;注意学生的进步;提供反馈和强化”等7个方面[3](P318)。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提出了最佳课堂教学的6种教学行为技能:整合性单元;小组活动;呈现式学习;课堂工作室;真实体验;反思性评估等等。它有助于创建最佳课堂教学[7](P7)。

三、区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与无效性的标准

教师怎样的教学行为才具有效性或无效性?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关于课堂教学应该增加和减少的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或减少无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增加的因素:(1)体验性、引导性、操作性的学习;(2)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气氛;(3)强调学生更高级的思维,学习某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4)选择为数不多的几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掌握研究该领域的方法;(5)让学生花时间去阅读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创性和真实性的书籍;(6)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完成设定目标、记录、管理和评估的任务;(7)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决定书籍、写作主题、学习伙伴和研究项目;(8)在学校建立并运用民主原则;(9)关注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情感风格;(10)组织合作性活动,将教室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社团;(11)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通过个性化的活动不把学生分别孤立起来;(12)在常规课堂上给学生以特殊的帮助;(13)教师要扮演多样性、合作性角色;(14)依靠教师对学生发展所进行的描述性评价[7](P3)。

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减少的因素:(1)面向全班进行的教学指导,如演讲;(2)学生被动活动,包括静坐、聆听、接受和吸收信息;(3)对教室里的安静状态给予表扬和奖励;(4)要求学生将课间时间用来完成工作表、练习册、或者仍然坐着,做其它功课;(5)对覆盖每个领域中的大量材料作蜻蜓点水的介绍;(6)死记硬背事实和细节;(7)强调学生分数和学生之间的竞争;(8)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9)采用某些特殊方案对学生进行筛选;(10)采用并依赖标准化测验[7](P4)。

虽然这一研究不是直接论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但对于我们区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和无效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内部机理是什么?除了上面所述的教师个体素质、课程结构与教学技巧等影响因素以外,还有以下方面的理论成果:

一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的本质。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FredKorthagen,JohnLoughran,TomRussell(2006)通过对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教师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7个基本原理:(1)学习教学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竞争的过程;(2)学习教学要求认为知识是有待于创造的学科而不是一个已经创造的科目;(3)学习教学要求从关注课程转向关注学习者;(4)学习教学是在师生共同探讨中进行并得以促进和加强的;(5)学习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与同伴合作;(6)学习教学要求中小学,大学和实习生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7)学习教学要求教师教育家在自己提倡的教学项目中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在示范作用中得到强化[8]。这7个原理可以说是对教师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本质的恰当描述。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的思想变量。不同的思想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具有不同的影响。佐藤正夫(1987)从教学史论的角度,认为必须扬弃与统一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提出了“学习课题系列学习”的思想,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问题与课题,使学生直面矛盾与障碍,引起学习动机;(2)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课题的目标与条件,抓住真正意义上的问题;(3)使学生探讨适当的解决原理、方法与手段,计划解决活动;(4)实施解决活动的计划,实现问题与课题目标;(5)检验、评价、总结学习结果,使学生进一步练习与应用[9]。虽然这一思想对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过程的思想有所超越,但仍然带有传统教育中的程式化习惯和明显的杜威教学过程思想的痕迹。

当前比较流行、且大家比较接受的当属建构主义。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指导原则,包括:(1)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2)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3)寻求并重视学生的观点;(4)课程设置要适于学生提出假设;(5)在教学背景下评价学生的学习[10](P43-103)。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

三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的环境变量。许多人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受教学环境的制约。KennethM.Tyler,A.WadeBoykin,TiaR.Walton(2006)通过欧洲与非洲文化差异在课堂学生学业成绩的表现的研究,得到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与文化环境具有高相关性的结论,并强调“个人主义与竞争能力”的欧洲文化与强调“合作与活力”的非洲文化相比,前者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比后者的更具有突出表现[11]。因此,随着教育的国际化与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离开文化考量谈老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没有意义的。CliveHarber,JeffSerf(2006)则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探讨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他们以英国与南非两个国家为对比,主要通过两国文学、其它证据和(大学生)实习教师的面试等手段,得出教师教学有效性与民主政治有密切关系的结论[12],并且指出现代教育结构、教育实践与教育的民主要求存在矛盾。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2006)探讨了课堂中的人类学接触(Humancontact)问题,发现教师将与学生的接触作为他们教学的自然过程。这种接触沿着两个轴心进行:第一个轴心表示参与者的教师是如何认识背景及背景是如何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联系的。第二个轴心表示有关人类接触的谈话显示在教学中是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的[13]。这个研究对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五、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之策略

关于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大致有如下几方面成果:

一是认知改变策略。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2006)研究了通过教师教育者,改变未来教师的理念与行为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与传统教师教育方法不同的5个维度:(1)变通的、灵活的和非固定背景下的专业报告,而不是复述详细精确的事实及固定背景中技术的精确运用;(2)学习中的调节作用而不是向学生传递信息;(3)学生是认知网络活动中的积极建构者而不是信息的接受者;(4)关注明确的问题及其多样性解决方法,而不是着眼于运算程序的应用和单一的正确答案;(5)关注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在此环境中,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赞赏自我调节的学习,其他的学生也是学习的来源[14]。可见,这些观点与传统观点相比,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是学习合作策略。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2003)提出了学生学习合作分析,即CASL(CollaborativeAnalysisofStudentLearning)。CASL是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围绕学生学业标准目标,帮助教师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加深理解教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体系由4个要素组成:(1)反思探究的框架;(2)合作探究的文化;(3)CASL的探究阶段;(4)促进、领导和支持CASL,如制度安排、行政支持等[15]。可见,合作成为教学过程或者教学过程就是合作的具体教学形式,这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实现途径。

三是反思、建构性策略。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2006)提出教师教学行为发展系统包括教师的经验、反思、学习结果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16]。因此,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强有力的学校环境的支持,学校政策要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提高注入具有挑战性与冒险性的要素。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的建构主义策略是:(1)鼓励和接纳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2)运用原始的、主要的以及可操作的、互相作用的材料;(3)运用诸如分类、分析、预测和创见之类的认知术语;(4)根据学生的反应实施课程与教学策略;(5)先了解学生对即将交流概念的看法;(6)鼓励学生参与到与教师和同伴的对话中;(7)激发学生研究的手段是提出富有创见、开放的问题;(8)注意学生最初的详细阐述;(9)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最初假设相矛盾的活动中,继而鼓励他们讨论;(10)提出问题之后为学生留出等待时间;(11)为学生提供建构联系及隐喻的时间;(12)频繁使用学习循环模式,培养学生好奇心[10](P125-145)。总之,教师经常反思自身行为,考量不同教学行为、假设、信念和观点,沉稳深邃地考察教学环境、随机应变地把握教学局势并采取相应策略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坚守的重要思想。

四是课堂实践策略。JosephCiaccio(2004)提出了“完全积极策略”。意谓使教师明显地看到教学的积极方面,避免或消除消极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满足彼此的需求;改变起反作用的情绪;结束行为问题;帮助后进生;运用积极学习策略等5个方面[17]。KathrynCastle(2006)研究了新手教师如何作为一个教学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自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7个自治的主题:(1)对错误问题的察觉;(2)质疑;(3)从他人那里寻求答案;(4)冒险;(5)反思到自信;(6)增强对学生理解的理解;(7)采取行动[1](P1094-1103)。RobertJ.Marzano,DebraJ.pickering,JaneE.Polloch(2000)提出了9种有效课堂教学指导策略:(1)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2)总结和笔记;(3)提倡努力和给予认可;(4)家庭作业和练习;(5)非语言表征;(6)合作学习;(7)建立目标和提供反馈;(8)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9)问题、线索和先行组织者[18]。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归纳了实现民主课堂的主要技巧,包括热情倾听、积极参与、高度注意、谦逊、相互性、共同商议、正确评价、信心、及自治(autonomy)等方面[19]。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标准相比,最近的研究强调课堂教学更具有反思、建构与批判的韵味。

五是教师教学档案袋策略。CatherineDeRijdt,EvaTiquet,FilipDochy,MauriceDevolder(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学档案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还检测了教师对于教学档案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学档案是一种能够带来重要积极影响的工具。它能够激发教师去反思他们的教学行为,寻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改善课程材料[20]。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1)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特征、内容体系及实现策略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2)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以一定的专业实践体系及其标准为基础,否则教师专业化就无法与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等职业的专业化相提并论。(3)教学行为有效性不只是依赖于教学理性思维的规则的按部就班的操作性程序,它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不只限于教师与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等职业有相似之处,更在于它与其它许多职业如政治家、人类学家、公共关系者、演艺者等也有相似之处。所以,虽然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学行为遵循一些公共教学准则,以使自身行为具有本行业的特殊标准,但是,标准与准则在多样性文化、政治与生活环境中很难发挥作用,应变思维才是教师教学行为更为需要的。KennethM.Tyler等(2006)课堂的文化差异研究,CliveHarber等(2006)的课堂民主政治研究,CareyE.Andrzejewski等(2006)的课堂人类学研究等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以上研究也存在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行为具有自身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质,教师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我们必须坚持教师教学的现代性理性设计,需要有一定规则性知识与程序结构,以此完成教师行为的专业化要求。也就是说,教师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模式化与自动化;另一方面教学活动的复杂性需要我们采用更多的反思性与建构性思维与策略,以应对变动不拘的教学环境的要求。由此,教师教学行为已经超越课堂时空范围而导致教师专业化特征的淡化。以上两方面构成了教师行为有效性研究的矛盾性。

本课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是关于哲学思想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关系及相关策略研究,以此应对未来变动不拘的教学与外部环境。因为随着教学环境的国际化与文化多元化,任何一种模式化的教学行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都显得蹩脚。对教师个体来说,一种在自身教学哲学指导下的应变性教学显得非常必要。二是关于拟像背景下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行为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以此保持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的时代性与未来指导性。因为以往的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在课堂教学背景下进行研究的,而课堂教学是在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人类进入拟像时代,教师教学范式及其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许我们的研究成果会成为拟像时代下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提高的桎梏。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解决前述矛盾性。

[参考文献]

[1]KathrynCastle,Autonomythroughpedagogicalresearch[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

[2]王连生.教育概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276.

[3]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StanleyJ.ZehmandJeffreyA.Koggler,OnBeingaTeacher,CorwinPress,INC,1993.

[5]Adoptedbythebostonschoolcommittee.February1,2006.

[6]CharlotteDanielson.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M].张新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8-52.

[7]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最佳课堂教学案例——六种模式的总结与应用[M].余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8]FredKorthagena,JohnLoughranb,TomRussellc.Developingfundamentalprinciplesforteachereducationprogramsandpractice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20-1041.

[9]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18.

[10]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同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1]KennethM.Tylera,A.WadeBoykinb,TiaR.Waltonb.Culturalconsiderationsinteachers’perceptionsofstudentclassroombehaviorandachievement.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98-1005.

[12]CliveHarbera,JeffSerfb.TeachereducationforademocraticsocietyinEnglandandSouthAfrica[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86-997.

[13]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Humancontactintheclassroom:Exploringhowteacherstalkaboutandnegotiatetouchingstudent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1-12.

[14]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Theteachereducatorasarolemodel[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7,(23):586-601.

[15]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学生学习合作分析[M].方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14.

[16]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Mentoringbeginningteachersinsecondaryschools:Ananalysisofpractic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55-1067.

[17]JosephCiaccio.完全积极的教学——激励师生的五种策略[M].郑莉,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

[18]RobertJ.Marzano,DebraJ.pickering,JaneE.Polloch.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M].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

第7篇:国外教育范文

当前的国际形势变化促使我国加快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对外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外语教学力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1]因此,提高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中外各国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对本国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外各国对外语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各有其特点。为了探索一种更合理、更系统的培养模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国外语教育提供更高水平的师资,研究比对中外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1.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准入方面

在我国,师范院校总体上存在着生源不足、质量不高的严重问题。许多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2]所以报考者中,特优学生不愿报考师范,尖子学生很少,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工作太辛苦;一生平淡,生活圈子小;只能传授知识,工作没有创造性,缺乏挑战性,没有前途,无成就感。可见,特优学生对师范院校还不认可。而在卢森堡的师范专业生,特别是外语师范生其分数要求特别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特优学生也多。在韩国,各大学也能按照自己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招生标准灵活招生。以大学教育协议会实施的大学综合评价认定为主,并公开评估结果。

2.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方面

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摄取知识的能力、利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的培养模式:“经验+反思=专业成长”,即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反思,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就能得到持续的成长。

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美关系密切,“美援”流入台湾,因此,台湾的教育受美国的影响较深,教育模式与美国相似,教育理念注重务实,实用性较强。

3.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方面

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等。在我国,只注重专业文化素质,忽视了政治思想素质,弄得“人去楼空”。而在日本或韩国,他们除了具有专业水准,还与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3]邀请海外“英语通”[4]作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灵活应变。

4.外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编写方面

在我国,基础教材变了,有条件的学校从小学中年级就开始上英语课,这些学生上到大学,对英语教学就会有比现有教材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现阶段使用的部分教材内容明显陈旧,知识涵盖面过于狭窄,而且一套教材总是少数人编,多数人用。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新教材的特点,勇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采用“非结构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积极组织教师完成。

在台湾,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教材的编写也由以前的方便教师如何教,改为协助学生的认知发展,教育论文一些课程知识指导性的内容,给教师留有很大空间让其发展。

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教材出版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进行教材编写的并不是出版社内的专职编写人员,而是签约作者并开设专门的教材编写专业。

5.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师资水平方面

当今世界,“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和世界公认的办学理念。

日本非常注重师资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文部科学省探讨面向21世纪日本师资培养的理想方法,主要改革措施有延长师范教育年限、改革师范教育课程、重视新任教师的研修教育、加强在职教师的研修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文部省试图通过教师的培养、任用和研修三个环节综合把握师资培养。从2000年开始积极推进改教工作,在内阁大臣下面建立了教改国民会议。

在韩国,为了加强师资建设,各大学增加在外留学人数,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多英语教授都有过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的经历,有着丰富的语言体验和能力。

台湾在欧美师范教育的影响下于1994年出台了《师资培育法》,对师资培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师资及其他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育,由师范院校设有教育院、系、所或教育学程的大学校实施。”它为台湾的师范教育增添了活力,也壮大了师资队伍。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教师所熟悉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已不适应当前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也应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做一些合理的、必要的重组和调整,引进和培养既有较强的外语语言能力,又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方向知识的外语人才,充实和提高适应新形势教育需要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6.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策略方面

韩国和我国一样,家庭对子女接受优质的教育和追求名牌大学的期望值很高,升学竞争非常激烈。针对这种情况,韩国教育部认为,必须实施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综合教育。他们进行有步骤地提高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最佳有序的累积过程,采取以旧引新,训练讲究分步设置障碍的方法,把握好两者之间的“适度”关系;[5]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这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课程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需要指导教师统一管理学生。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训练、实践独立地去获取知识,从而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并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自学、自练的最佳模式。

7.外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实践方面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环节。教学实施的重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分析、评价和探讨。课堂教学行为中最基本的、最易观察的就是教学技能。它可分为导入、讲解、提问、直观演示、多媒体使用、总结和评价学生等技能。本次活动强调教师教学技能是否具有层次性、是否清楚明了、是否反映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

第8篇:国外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支出;三级教育;GDP;GNP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和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00-2002年分别为1.95%、1.89%和1.98%,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实际投入不到应该投入的一半。如果按照4%的比例,江苏省各级政府三年总短缺额达到592亿元。更为令人吃惊的是,2004年所占比例又下降到1.9%以下,而如果按去年全省GDP达到15000亿元计算,这意味着去年欠下的短缺额已经超过300亿元。从全国来看,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由1993年的867.76亿元增长至2002年的3573.36亿元。但是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1%只是增加到2002年的3.41%(见表1),九年间增长一个百分点都不到。到200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没有达到4%的目标,尚存在着90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缺口。

表11993-2002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相关指标

年份财政教育支出(亿元)财政支出(亿元)GDP(亿元)财政支出占GDP比例(%)财政教育支出比例(%)

占财政支出占GDP

1993867.764642.3034634.413.4018.692.51

19941174.745792.6246759.412.3920.282.51

19951411.526823.7258478.111.6720.692.41

19961671.707937.5567884.611.6921.062.46

19971862.549233.5674462.612.4020.172.50

19982032.4510798.1878345.213.7818.822.59

19992287.1813187.6782067.516.0717.342.79

20002562.6115886.5089468.117.7616.132.86

20013057.0118902.5897314.819.4216.173.14

20023573.3622053.15104790.621.0416.203.41

注:资料来源:①《中国统计年鉴2003》②财政部主页(..)

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重也越大。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以1993年数据为例,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22.9美元,发达国家为108.9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3美元,不发达国家为8美元,我国为10.77美元,仅略高于不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表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单位:%)

国家和地区19801985199019941995

世界平均4.84.84.84.95.2

美国6.74.95.25.4

日本5.85.04.73.6

法国5.05.85.45.96.1

印度3.03.53.93.63.4

巴西3.63.84.61.652

中国2.512.41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前者来分析比较。

根据江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2004年4月对徐州市的调查,在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的半年间,该市农村有8206名初中生辍学,初中年辍学率在有的县达到6%。而在另外一些辍学更严重的地区,初中阶段三年的辍学率超过20%,远远超过教育部门所公布的数据。辍学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对于收入而言就学成本过高。基础教育的个人支出比例高低与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成反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高等、中等和初等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对基础教育重视的不够,对其投入相对不足,对高等教育投入比重过大,使教育投资内部结构不甚合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见表3)。从与美国的比较中可见,我国对小学教育投入仅为0.05,比美国低0.08个百分点,对大学投入为1.93,比美国高1.72个百分点,由于在基础教育上的缺位与高等教育上越位现象并存,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各种初等和中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巴西、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日本、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表3生均日常教育经费占GNP比例的国际比较

国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美国0.130.350.21

英国0.150.270.42

法国0.190.270.41

日本0.140.160.49

韩国0.120.170.06

意大利0.140.230.45

巴西0.110.121.10

印度0.110.150.83

中国0.050.151.93

表4财政教育支出三级教育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国家初等中等高等

中国33.042.315.4

美国38.137.524.4

日本32.332.119.0

印度41.829.117.0

法国23.745.919.8

巴西30.834.120.6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从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来看,我国的教育投入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教育支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梯级分布,且梯次差距日益增大。1992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为东部的2/3,而到1995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仅为东部的1/2左右,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地区支出的5.7倍,2001年为5.4倍,同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1∶0.41∶0.26。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开发落后地区、支援落后地区发展,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西部的开发,德国东部的十年建设等。在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中,财政政策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综观前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分析及国际比较,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提出几条思路: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

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府财政投入应优先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其次,对教育投入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而我国目前3%左右的比重与之差距甚远。因此,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其次,预算安排时,要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二)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

其根源主要在于财政收入在GNP中的比重偏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我国的政府收入,除了列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之外,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大量的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由各地区、各部门自收自支,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状况,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问题上,有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收入虽然总体上说并不少,但财力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财政部门能够调度的仅限于预算内收入这一块儿。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的安排上捉襟见肘。(2)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类政府收入由于自收自支,不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其管理自然处于混乱状态。不仅本应花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被挪用、挤占和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通过种种途径,相当一部分预算内收入被转作预算外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安排上的困难。(3)即便通过一些非规范的途径,如集资、摊派、收费、统筹等取得的制度外政府收入,已经用之于教育,由于未列入预算,亦不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之内。这部分的政府教育支出,也就不能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数字中得到反映。

(三)优化三级教育结构

在我国,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另一方面人均GDP还很低,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且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在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人到收益率低的部分,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并使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加剧。因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采取自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办学。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应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提高义务教育中公共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在公共教育经费占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比重中,应该使义务教育的比重最大。很多国家义务教育都是完全免费的教育,而我国虽然说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只收杂费,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情况下,只要开了杂费这道口子,对学生的乱收费就很难避免了,所以很多家长抱怨我国的义务教育只是“名义”上的义务教育。为了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积累,避免社会收入进一步两极分化,国家完全有责任完全负担所有义务教育经费。即使我国目前的财力对于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可能有些困难,起码可以在小学先实行,或者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先实行,然后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再将范围逐渐扩大。

(四)解决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问题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目前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体制为:基础教育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和省级通过转移专项基金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但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没有法定财力加以保障,对教育的支出主要依靠本地财源,“中央请客、地方出钱”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应按分级财政体制的要求,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尤其,中央政府具有教育财政负担的最终责任,通过平衡各地区之间教育条件(特别是基础教育条件),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享有均等教育机会的责任与义务。鉴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为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应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完善分税制,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使中央财政从中东部地区再适当集中部分财力,向西部进行转移支付,弥补贫困地区财政的教育收支缺口;横向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支出经济分析[M]杨丹芳上海三联书店2001

2.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梁伟真《经济经纬》2004年第6期

第9篇:国外教育范文

【摘要题】改革与发展

【英文摘要】Inseminarson&n

一、讨论的趋势

社会关于高等教育的讨论,在不同的时期中通常会集中于一个或两至三个大的问题。各种希望、担心和活动总会把为数不多的几个问题推到引人注目之处。高等学校中的人们虽然深知科学的复杂性,但讨论起高等教育问题,也不能免俗。这些重点问题总是短命的,大多数议题只有五年、最多十年的寿命。流行一时的口号性词语可以决定优先讨论的事项并导致流行的举措。在其特定的视野中,整个高等教育也具有了新的形象。当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受到特别关注时,可能若干改革已经付诸实施,但通常是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一问题仍然构成某个大问题之中一个问题,那么改革就没有完成。有时改革措施真正开始实施时,所针对的问题已被淡忘,资源也被用于对付新的问题。当然改进的尝试还在继续,但通常已不具备理想的环境条件。

在过去的30~40年中,各国高等教育政策讨论的重点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忽略经济发达程度、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差别,我们真的怀疑,国际上相似的高等教育问题与改革议题是否真的来自于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倒很可能是一些超越国家的机构或有眼光的超前理论家,在世界上散布着高等教育讨论的传染病菌。世界上大多数专家和决策者似乎也愿意接受这些时尚性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语汇。迄今我们经历的这些讨论和改革重点包括教育与经济发展、机会均等、教学与培养、面向实际、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知识社会等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核心的议题。对此我们不禁也要问,这场讨论以及相应的活动是否不久也会终结?这场讨论之所以持续这么久,是否是因为全球化问题的介入?

关于什么“化”的说法,表明过去存在一种有问题和不足的状态,因此有变革的必要和机会,而且实际上已有变革的趋势,但这一过程还没有走到尽头。

当然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或者对一种趋势、一种政策和措施取向的分析,并不一定与支配社会讨论的规范性观念相一致。当然也不能说,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它忽视文化特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导致质量的下降乃至新帝国主义倾向等。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即国际化带来的机会多于危险。

二、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

当讨论到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问题时,在欧洲就首先会碰到三个概念:国际的、全球的和欧洲的。如果说到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目标,这三个概念就成为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1]

这三个概念在两个方面非常接近。首先,三个概念都包含一个观点,即高等学校将会、而且应当比过去更少一些国别的特征,知识将在更大的范围中传播,跨国界的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加,高等学校会更多地受到世界性因素的影响。其次,三个概念不仅用于表示高等学校活动环境的变化,而且也表示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特征。

但三个概念从一开始也有一些区别。首先,它们都有特殊的基本含义:[2]

——国际化意味着跨国界的活动的增加,但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原则上不变;

——全球化通常隐含这样一种观念,即国与国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

——欧洲化则是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一个区域性观念,在讨论中更多地被看作是国际化的组成部分。

其次,不同的概念往往与不同的现象相联系:

——与国际化相联系的一般是人员的流动、学术的合作、传统的知识移植和国际教育等;

——欧洲化也强调人员流动和合作,但同时还涉及区域内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以及各国体系的多样性和差异(如“欧洲维度”、“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等),欧洲高等教育与其他区域的差别(如“欧洲堡垒”等);

——全球化则首先与市场调控、跨国界的培养计划以及商业性的知识转化相联系。[3]

这里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回答的问题,如国际化与全球化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互冲突?全球化的挑战会使国界消失,还是恰恰相反,会导致新的、更具国家特性的高等教育政策?国际化和全球化在保存与取消国界上的冲突是否必然与以上所说的现象相联系?人员流动是否也是全球化的内容之一?跨国界的培养计划是否也属于国际化的内容?

这些问题我们先不去讨论。下面我们会看到,公众讨论中的用语本来含义就不确定,也不会长期稳定不变。目前,公共讨论中的全球化概念有取代国际化概念的趋势,但两个概念最初的差异却日渐为人们所忽视。

三、高等学校国际化——并非新现象

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化,这一说法多少让人费解。大学是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国际性机构。大学所创造的、所保存的和所传授的的知识在许多领域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在本质上是非国家性的。大学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积累所有地方的知识。科学家常常具有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家来说,国际上的认可被看作为是对其成果质量的最高荣誉。

但细一观察就会发现,高等学校处于知识的国际性和本国特有的结构、组织和培养制度两者的张力之中。[4]而且,国际性人员交流的活动在目前的国际化浪潮之前还十分有限。比如在不久以前,富裕国家的大学生中仅有大约2%的人去国外留学,高层次人才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就业者更少去国外工作。[5]

历史学家的研究使我们注意到,高等学校只是在19和20世纪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的特征。如有人估计,在17世纪大约10%的欧洲大学生有国外留学的经历。[6]这样看来,我们今天似乎应当讨论高等教育“重新国际化”问题。

四、国际化——并非渐进的变化

大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表明,国际化这一概念并非用以表示一种所希望的或已实现的渐进的发展,而更主要的是表示一种质的飞跃:[7]

——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那种国际化的尖子大学在上,国内大学居中,底层是地区性低水平大学的格局,已不复存在。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一些新的词汇如glocal或glonacl都反映这一趋势。

——高等学校中的国际化活动已不再是特殊的活动,而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经常性、系统化的部分。

——国际化活动不再是边缘性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些仪式和孤立的外事办公室之中。国际化已成为中心事务,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涉及国际化问题,外事处的工作也比以往更多地与其他领域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

这里不过是举一些事例。很显然,在这方面将会出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国际化政策与措施的对象

留意一下迄今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和分析,便会发现总是会涉及到五个方面的问题:

——知识的维度,特别是知识非均衡转移问题;

——关于国外对大学学习成绩的承认问题;

——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行为主体的国际或本国取向;

——世界上高等学校的控制问题(各国政府和团体的地位,以及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和全球化的势力)。

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但并不是要详细展示发展的趋势,而主要是探讨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讨论所依据的种种基本观念。

六、国际化中的知识因素

迄今为止,学者还没有提出一种普遍接受的关于知识维度分类方法,用以恰当地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但有一些有关的尝试,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留学的收益的分析,通常区分出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上的收益。[8]

基于对欧洲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人员流动的多年研究,我想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我认为,关于国际合作与流动的收益应当分为科研、教学和学习三个范畴:知识的转移;国际性知识和国际性能力;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

知识的转移:在交流、合作和流动的国际化过程中,一般学科(即不是针对国际问题的专门性专业)的知识能够更多、更集中、更快地在国家之间得到移植。这里通常是垂直性的知识转移,就是说,知识从一个所专有或水平较高的地方流向一个在此方面知识贫乏的地方。知识的转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的,如媒体、人员的流动、合作、跨国的培养计划等。

国际性知识与国际性教育:一些知识领域专门针对国际性、远距离的、跨国界的和比较性的问题。比如外国语言研究、区域研究和国际法。在国际化的时代,这些专业当然发展尤为迅速。同时在另外的专业,即不专门指向国际性的专业中,国际化和比较性的能力也得到加强。[9]

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教学、学习和研究一般会由于创造性的讨论而提高质量。在与其他人的对话中,不同的看法会相互交锋,从而会增加经验的积累。我们学会相对看待我们过去的观点,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会比较性思考和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些也完全可以发生在自己国家内部,甚至邻里之间。但国际化的交流和流动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渠道,使学生能更容易、更强烈地获得对固有国家观念提出有益质疑的经验。增加国际合作和流动可以看作是提高学术反思能力的一种战略。这一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包含着一定的危险,或者说,危险是不可避免的。

在国际合作和流动中,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这三个范畴的期待是不同的,但三个范畴适用所有的专业。

七、知识转化的规则与国际化

要讨论目前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中知识转化问题,就必须谈到知识转化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我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我们应当采取的战略措施。

知识的转移与货物和其他服务的转移有着原则性的差别。在货物和其他服务的转移中,给予方在转移中有所失去。当然他们也得到回报,回报至少补偿了所失去的,通常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知识的转移中,给予者仍然保有其知识。学术交流具有这种无所失的特性,科学知识可以自愿、公开、而且在原则上是无成本地给以传授。其中惟一的损失,即不再独自占有相关的知识,也由于注明知识的来源和提高给予者的声誉而得到补偿。

在通往知识社会的道路上,科学知识肯定还会不断增加。这将导致(知识生产)费用的大量增加。由于政府不愿像过去那样完全支付知识生产的费用,科学就必须自己寻求另外的经费来源。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科学在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也在提高。应用性的提高也增加了出售知识的机会。由于这两种原因,在知识转移的学术模式之外,知识转移的商业模式也日益重要,而且常常与前者发生冲突。

商业化的知识转移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国际化和全球化,但它在新的背景之下更加普遍。这种情况由于跨国界活动的增加而被凸显出来。按照传统的科学转移伦理来说,抢劫者信仰一种新的“罗宾汉荣耀”,据此,抢劫外国人,赠与本国人是高尚的事情,而被抢劫者认为,被外国人抢劫比被本国人抢劫更让人恼火。

八、国际知识转移的手段

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成为关于高等教育公共讨论中心的时代,如何使科学转移比以往更好地得到进行,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所强调的国际科学转移手段主要有四种:

——人员的流动;

——知识传播的媒体(书籍、信件、制造品、虚拟的交流等等);

——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合作;

——跨国界的培养计划。

这里重点说明一下第一种手段,因为在欧洲,人员流动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有特殊的意义。当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政策争论的核心议题时,人员流动在欧洲就最受关注。[10]毫无疑问,人员流动在学术职业和大学生中更受青睐。这里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与科学打交道的人对于新鲜和惊人的事物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处理预料之外的事情应当属于他们最重要的能力。他们因此容易认为,流动的经验会拓宽自身的能力。

在欧洲,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是与大学生国际流动密切联系的。欧洲共同体在20世纪70年代参与高等教育活动时,就坚持这样一种原则,即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不应减弱,而应当被视为一种特色。因此重点为大学生提供流动,使其获得国外经历的机会。成功的伊拉斯莫斯计划(Erasmus)与世界上流行的大学生流动模式有两点区别:[11]

——欧洲的大学生流动不是“垂直”流动,就是说,不是从知识的贫瘠之地流向学术的源泉,而是“横向”流动的,是在质量相近的伙伴之间进行的。教师甚至觉得,外来的学生从平均水平看至少不比本国学生差。难怪在“伊拉斯莫斯”学生看来,留学的成果首先不是接受专业知识,而是有了反思和比较的契机和眼界的开阔。高校在这种合作之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另外,欧洲内部的流动是一种“轻便的流动”。它不是距离遥远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流动,没有因风俗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文化震荡或猎奇激情。但不同的制度又有足够的差别,使学生能够开阔其眼界。

人员的流动肯定还会增加。流动在欧洲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国际性知识与能力也越来越被看重。但有一种预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人员流动的重要性会让位于知识转移活动。首先,因为在知识转移从极小规模发展为小规模活动的阶段,人员流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如果要让大量的学生、或许是大多数学生都接受国际化训练时,光靠人员流动就不够了。其次,留学中通常可以通过惊奇的经历来提高反思能力,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方法,特别是当高等学校没有系统性传授这种经验的方法时。但是,理解其他国家和观点的意义越是增加,高等学校也就越是要具有专门的传授这种经验的方式。

九、超越国界的学历承认问题

高等教育领域的所有学历认可问题,特别是以下的问题:

——对机构及其组成部分的认可,确定其为系统知识的权威部门,并准予其开设课程;

——发放证书,即对学习成绩作出社会认可的权威性评价。

在过去主要是各个国家的事务,不管它由全国的或地区性的行政机构,或全国性的职业和学术团体来进行。在多数国家中,国家在这一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因为这涉及到种种因素的平衡问题,如学术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学术的神秘化和公众对透明化要求之间的平衡,倾向于夸大其能力和成绩的个人与机构自身的利益和社会的普遍性质量标准之间的平衡,衡量学术质量的困难和社会消费者对质量保证需求之间的平衡。

有人认为,国际化可能会动摇和发放证书这一高等教育系统的根基。由于学术领域的质量判定总是棘手的问题,因此认证和发放证书在过去是一项重大的事项。如果知识经常性跨越国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认证和证书就失去了“天然的”的保证。

但这种结论下得似乎过早。因为在流动过程中,证书的认可,即在本国获得的成绩在接受国的认可程度,自然成为接受方某个部门要处理的事项,如高等学校负责认证将要接受大学生的成绩,顾主要负责认可大学毕业生的学历。这样,学历认可仍处于接受国的监督之下。只是国家在此不再是平衡性的机构。接受国或许愿意对国外取得的学历和成绩给予较低的评价,从保护国人的角度出发增加外国人来留学的难度,或者要求外国人交纳更高的留学费用,或为外国毕业的任职者提供较低的报酬。接受者即使愿意进行公正的认可,也很难把一种很不同的学历与自己国家效应的学历定为完全等值(所以经常有使学制相似化的努力,以减少认证的困难)。所以毫不奇怪,欧洲委员会在提出促进欧洲内部流动的措施时,特别指出各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有大量的明显的和隐蔽的障碍。

随着国际流动的增加,以及促进这种流动意愿的加强,当然就产生了一种对不同国家中科研、教学和学习进行中立性资格认证的需求。[12]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资格认证:

——大约等值法,我们可以认为,两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差不多相等,所以本国的中学毕业生去对方上大学,就应当享受对方国中学毕业生同等的待遇。或者我们可以认为,甲国中四年的学业与乙国四年的学业达到相近的水平;

——相对精确测量法,比如通过详细调查科研成功和学术声望,或测试入学申请者、大学生和毕业生的能力来衡量。

在欧洲,过去一般采用大约等值法。两个国家间或在欧洲理事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下的多国关于相互承认学历的协定,还有旨在促进欧洲大学生流动的学历认证措施都表明,大约等值方法是一种增进相互信任的措施,使在国外获得的学历很容易与本国或本校的学历被同等对待。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起,欧洲人在处理跨国学历问题时,看法有些改变。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不仅显示了对欧洲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高等学校之间的学术关系更多的关注,而且也意味着高等学校之间不再存在一种地区性的信任关系,而是一种全球性的竞争关系。如果认真看待这种观点,那么,那种大约等值法的功能便会受到影响,而运用大量指标进行测量的方法则会有更大的市场。[13]

近来我们也听到更多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的讨论,个别人还提出对世界上高等学校按学术声望进行排名。但总体看来,前一种方法更为普遍。特别是鉴于欧洲之外的世界对欧洲高等学校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欧洲更多的地方制定关于大约等值法的有关规定:

——1997年的《里斯本公约》试图使流动学生的学历认证比以往更加方便,要求高等学校对所有签字国的中学毕业证书给予认可,除非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不符合要求。[14]

——早在80年代末就有人提出实行“补充文凭”的建议[15],《波伦尼亚宣言》也建议推广这种做法。具有统一内容的学历证明可以增加透明度,促进相互对学历的认可。

——《波伦尼亚宣言》还提出,在欧洲应当用统一的学分来衡量高等学校的学习成绩,并出具相应的证明。这种做法现在已经在不少国家中实行,欧洲委员会从1989年以来推行的欧洲学分(ECTS)在欧洲内部的学生流动中已得到广泛实行。

所有的措施都应当使形式上的学历承认更为容易,其中学习的年限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单位。人们当然希望,形式上的等值应当也意味着内容上的等值。

当然,“信任范式”和“竞争范式”的对垒在欧洲究竟会朝哪个方向走,还不是很清楚。趋同性压力是否会保留信任在学历承认中的地位?学历承认“运动”会是否导致对各种“产品等级”的确认和规定等级的做法?等值规定在未来是否只适用于参与合作高等学校以及类似的高等学校与企业界伙伴之间?大约认证法是否就适用于大众性机构,而测量法则适用于尖子机构?或者其中一种方式会被普遍接受?

十、高等教育系统保持多样性,还是日趋同一化

在过去,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各不相同。即使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各自高等学校的入学率也大相径庭。在进入高等学校的途径方面,对普通教育年限的要求、学校类型以及入学的方式都各不相同。高等教育的结构,如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学制、学位的种类与层次等也多种多样。关于高等学校学习的费用,也没有多少统一性。还有,在学术人员的结构方面,如他们的任务、资格要求、职业成长过程等,都有很大的差别。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流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等教育经历了许多机构性改革。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中,高等学校向各种类型的中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开放,建立了学制较短的职业型高等教育机构,把非大学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升到大学的层次,改革学术职业的结构,取消和实行学费制,开辟了补充性的经费来源。在这一过程中有趋同的势头,也有一些差异化的倾向。

在日益国际化的时代,人们显然会提出一个问题,即到底应不应该寻求一种国际统一的方案。一方面各国之间的差别会成为学生流动与合作的障碍。如果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内容和机构相似,相互的学历认可会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差异也有其促进作用。欧洲大学生的流动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因为对差异的体验带来了眼界的开阔。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欧洲大学生的流动明显增加。而在这段时间中,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似乎并未构成多大的障碍。倒是各国内部的多样化被视为一种障碍,它为两个国家间签订互相认可高等教育学历带来了困难。而这种协定通常在合作的高等学校之间容易得以实行。

近年来,人们更多地感到,欧洲国家中各国高等教育内部的多样性在增加。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些人认为,随着入学人口的增加,高等教育多样性必然会增加,以适应大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动机、智力水平以及职业期望。另一些人则认为,在新自由主义的高等教育政策之下,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强了,因而导致了更大程度的分化。此外,全球化也被视为导致多样化的一个环境因素。

如上所说,在《波伦尼亚宣言》中,欧洲国家面对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不断的分化,提出使各国建立相似的高等教育结构,比如在培养年限和学位证书种类方面。[16]但问题是,形式的相近能否真的解决多样化带来的问题。重要的是,这种类似的形式能否使承认国外学历真的变得容易。问题可能不这么简单,很可能倒会在承认学历方面出现一个具体衡量学业成绩的浪潮。

十一、高等学校的战略与国家的调控

专家们一致认为,自8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在高等教育调控和高等学校管理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所有的欧洲国家,或先或后或多或少,国家开始减少对高等掌校的具体监督和控制,而更多地通过制定目标,通过以业绩为基础经费分配办法来影响高等学校。与此同时,各个高等学校更多地成为战略行为主体。他们也建立起管理系统,以加强自身的行政职能。高等学校评估活动的增加也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估是为了让学术的行动者和管理部门,以及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信息反馈。

这一高等教育调控和管理方面的变化基本上发生在各国内部。指导这种改革的观念是国际性的,但变化的却是各国自身的调控系统。这种可用国际化和全球化来描述的变化在两个方面影响到了旨在加强高等学校战略地位的国内改革。

首先高等学校不再视国际化活动为边缘性活动,可以在主要的决策之余偶然地对付一下。高等学校越来越感到有必要制定其国际化活动的战略,并在制定任何战略性决策时要考虑其对国际化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欧洲委员会1997年推行的“苏格拉底计划”要求高等学校在申请资助时提交一份“欧洲政策计划”[17],这也反应了把国际化活动纳入高等学校战略决策的趋势。

其次,高等学校在逐渐减少对本国环境的依赖,不再仅仅在本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寻求自身的地位,而必须在国际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确定自身的地位,必须在管理和学术活动方面能够在这样一个超越国界的范围中有所作为。[18]

在欧洲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中,特别是涉及这两种变化时,也就是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化”提法逐渐取代了“国际化”的概念。从概念的变化可以看出两个新的动向:

——在数年集中讨论欧洲化问题之后,欧洲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欧洲之外。“波伦尼亚宣言”提出要创造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这并不是出于欧洲内部的需求,而是追求这样一个目标,即让欧洲大陆的高等学校在世界上更具吸引力。如此看来,“全球化”正体现了高等学校国际战略的世界取向。

——更多的人接受这样的观点,即高等学校的处境更多地取决于世界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而且,在国际高等教育关系中,相互信任的交流和合作成分在减少,而竞争和较量成分在增加。因此人们更加注意提供国际性的培养课程,关注与关贸协定相联系的一个讨论话题,即是否可以把高等学校活动与商业服务等量齐观。

不错,随着高等学校更少具有国别性特征,随着高等学校中信息技术重要性的提高,随着欧洲大陆大学对吸收欧洲之外大学生兴趣的提高,欧洲高等学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全球化”一词如此受到青睐,还是显得奇特。

首先,“国际化”的概念同样说明了与世界的关联。而且重视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早已有之,并非全新的现象,欧盟促进欧洲化的措施从来也不与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努力发生冲突。

其次,也没有迹象显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重要性的提高,各个国家自身的组织及相关条件的重要性会明显下降,而这正是全球化这一概念当初要表达的意思。高等学校关于其国际地位的战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本国经济状况,本民族语言的重要程度,本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如何,国家的大小等等。[19]各国高等教育政策似乎更多地借国际化为本国高等学校在世界高等教育中争取好处。原先的国内政策不断趋于国际化。

再次,高等学校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何以一定用竞争范式来取代合作与信任范式,也不甚清楚。或许不少高等学校如果能够在信任基础之上与合作伙伴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倒可以树立一种更佳、更成功的形象。

全球化一词的流行一方面表明了情况的变化,一方面可以归结于这一概念的“原始化”。这一概念更多地用以说明竞争和国际关系,但根本不去发问,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国家间的界限是否真的在消失。

十二、结论性思考

高等学校处境以及内部生活的国际化过程还在继续。但值得怀疑的是,这一议题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公共讨论中是否还会继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政策的议题通常是短命的,但实际的变化过程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90年代上半期,欧洲到处都在讨论国际化和欧洲化,按照当时观点,各国的特性在跨国界活动的增加的同时还会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当时主要关心的是增加大学生的流动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而且普遍认为,流动和合作在欧洲相对容易在信任其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各方在开放的合作中互相受益,大学生通过短期的留学经历可以开阔其视野、对通行的观念进行反思以及学会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

从90年代中开始,全球化的概念逐渐成为讨论的中心。一方面,这传达出这样一种意向,即应当更多促进超越欧洲界限的合作和流动;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各个高等学校应当在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市场上确立其地位,应当顺应科学知识转移商业化的趋势。

但问题是,全球化是否意味着不同国家特征的消失。在某些方面,面对国际化的趋势,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更加有自我意识、更具本国特色。另外一个问题是,在眼下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中,目光是否过多地投向操作管理层面,比如实际的决策和经费问题等,隐含地将世界仅仅视为“涡轮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20]许多概念,如知识社会、地球村、全球社会联合(globalsocialsohesion)、全球学习和全球理解[21]表明,高等学校的管理者面对世界性的环境条件,确立自己学校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同时,完全可以突破操作管理层面的问题,进而关注国际化和全球化中的种种实质性问题。

【参考文献】

[1]Blumenthal,P.,Goodwin,Smith,A.UndTeichler,U.(Hg.).AcademicMobilityinaChangingWorld[M].LondonandBristol,PA:JessicaKingsleyPublishers1996.DeWit,H..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ofAmericaandEurope[M].Westport,CTandLondon:GreenwoodPress,2002.

[2]Knight,J..InternationalisationofHigherEducation:AConceptualFramework.[A]In:Knight,J.unddeWit,H.(Hg.).InternationalisationofHigherEducationinAsiaPacificCountries[C].Amsterdam:EuropeanAssociationofInternationalEducation1996.VanderWeade,M..InternationalisationPolicies:AboutNewTrendsandContrastingParadigms[J].HigherEducationPolicy,14.Jg.,2001,H.3,S.249-259.

[3]Lenn,M.P..TheNewTechnologiesandBorderlessHigherEducation:TheQualityImperative[J].In:GATENews,3.Jg.,1999,H.2,S.2-3,6-8.Sadlak,J..GlobalizationinHigherEducation[J].InternationalEducator,10.Jg.,2001,H.4,S.3-5.

[4]Kerr,C..TheInternationalisationofLearningandtheNationalisationofthePurpusesofHigherEducation:Two,LawsinMotion''''inConflict?[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25.Jg.,1990,H.1,S.5-22.

[5]Teichler,U.undJahr,V..MobilityDuringtheCourseofStudyandAfterGraduation[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36.Jg.,2001,H.4,S.443-458.

[6]Neave,G..AnythingGoes:Or,HowtheAccommodationofEurope''''sUniversitiestoEuropeanIntegrationIntegratesanInspiringNumberofContradictions[J].TertiaryEducationandManagement,8.Jg.,2002,H.2,S.181-197.

[7]Teichler,U..InternationalisationasaChallengeforHigherEducationinEurope[J].TertiaryEducationandManagement,5.Jg.,1999,H.1,S.5-23.

[8]Opper,S.,Teichler,U.undCarlson,J..TheImpactofStudyAbroadProgrammesonStudentsandGraduates.[M]Landon:JessicaKingsleyPublishers1990.Davis,D.undOlsen,A.(Hg.):OutcomesofInternationalEducation:ResearchFinding[R].Canberra:IDPEducationAustralia1998.

[9]VanderWende,M..InternationalisingtheCurriculuminDutchHigherEducation:AnInternationalComparativePerspective[D].Utrecht:UtrechtUniversity,1996(Ph.D.Dissertation).

[10]附图Kommission.CooperationinEducationintheEuropeanUnion1976-1994.[R]Luxembourg:OfficeforOfficialPublicationsoftheEuropeanCommunities1994.Altbach,P.G.undTeichler,U..InternationalisationandExchangesinaGlobalizedUniversity[J].Journalof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5.Jg.,2001,H.1,S.5-25.

[11]Teichler,U.(Hg.).ERASMUSintheSOCRATESProgramme:FindingsofanEvaluationStudy[R].Bonn:Lemmens2002.

[12]VanDamme,D..QualityAssuranceinanInternationalEnvironment:NationalandInternationalInterestsandTensions[J].InternationalQualityReview:Values,Opportunities,andIssues.Washington,D.C.:CouncilforHigherEducationAccreditation2002.

[13]Campbell,C.undvanderWende,M..InternationalInitiativesandTrendsinQualityAssuranceforEuropeanHigherEducation:ExploratoryTrends[R].Brussels:EuropeanNetworkofQualityAssuranceAgencies2000.Kehm,B.M..BeziehungenzwischenInternationalisierungund[A].In:Olbertz,J.-H.,Pasternack,P.undKreckel,R.(Hg.).SchlüsselfragederHochschulreform[C].WeinheimandBasel:Beltz2001,S.261-274.

[14]CouncilofEurope.ConventionontheRecognitionofQualificationsConcerningHigherEducanonintheEuropeanRegion[R].Strasbourg:CouncilofEurope1997.

[15]Berg,C.undTeichler,U..UnveilingtheHiddeninformationinCredentials:AProposaltoIntroducea,SupplementtohigherEducationDiplomas[J].HigherEducationinEurope,13.Jg.,1988,H.3,S.13-24.

[16]Haug,G.undTauch,C..TrendsinLearningStructuresinHigherEducation(Ⅱ)[R].Helsinki:FinnishNationalBoardofEducation2001.Teichler,U..BachelorLevelProgrammesandDegreesinEurope:ProblemsandOpportunities[J].Yliopistotieto,29.Jg.,2001,H.1,S.8-15.

[17]Barblan,A.,Reichert,S.,Sehotte-Kmoch,M.undTeichler,U.(Hg.).ImplementingEuropeanPoliciesin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C].KasselWissenschaftlichesZentrumfürBerufs-undHochschulforschungderUniversitütGesamthochschuleKassel,2000(Werkstattberichte,57).

[18]VanderWende,M.,Beerkens,E.undTeichler,U..InternationalisationasaCauseforInnovationinHigherEducation.[A]In:Jongbloed,B.,Maassen,P.undNeave,G.(Hg.):FromtheEyeoftheStorm:HigherEducation''''sChangingInstitution[C].Dordrecht:Kluwer1999.Lauterbach,H..Internationalisation''''or''''Globalisation''''ofHigherEducation?ConceptualChangesinRecentDiscussionsandDocuments[C].zurHochschulforschung,Nr.1/2001,S.21-45.

[19]VanderWende,M..InternationalisationPolicies:AboutNewTrendsandContrastingParadigms[J].HigherEducationPolicy,14.Jg.,2001,H.3,S.249-25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