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鲁迅作品简介精选(九篇)

鲁迅作品简介

第1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一、奖项设置

鲁迅文学奖包括七种文学体裁、门类,分别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

二、推荐标准

鲁迅文学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世界和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鲁迅文学奖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三、推荐范围

1.根据《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推荐参评的作品均应为在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由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中文作品,由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发表的中文作品。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2.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应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3.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除小小说外)和报告文学以单篇作品参评。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中的小小说作品,以出版的诗集、散文集、杂文集、小小说集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作品和作品集均可参评。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限内出版且其间创作的作品应占结集字数的1/3以上(若书中未予标示,则每篇作品须注明首次发表或写作日期并由推荐单位出具证明)。结集参评的作品,须拥有合法出版书籍的统一编号和版权页。不接受多人作品合集、选集参评。

4.中篇小说指篇幅在2.5万字以上、13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指篇幅在2.5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中的小小说指篇幅在2000字以下的小说。推荐材料中须注明字数。

5.参评文学翻译的作品,文体不限,中译外、外译中均可。

四、推荐办法及时间

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可推荐本地区本系统作家的参评作品,各文学出版社、文学报刊社可推荐本单位发表和出版的作品。

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各网站可推荐本网站的参评作品,参评作品须为已完成的作品,推荐时需注明本网站拥有参评作品的独家版权并加盖公章,并附上本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复印件。

各推荐单位推荐的篇目,每个奖项不得超过5篇(部)。

各推荐单位请以公函方式列出推荐作品名单,并填写“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推荐表”(内容包括800字左右作品简介和200字以内作者简介,并加盖公章),连同作品寄送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每部请寄送五份。参评文学翻译的作品,需附上原文复印件两份)。请在邮件外部标明参评作品的类别,如“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作品简介、作者简介须同时报送电子文本,请按参评体裁、门类分别发送至各奖项指定的电子邮箱(邮箱附后),并视为同意授权将这些内容在网上公布,供公众阅读。

本届参评作品推荐时间为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以邮件寄出地邮戳为准。

五、评奖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25号中国作家协会 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3

电 话:010-6448998764489989

传 真:010-64221879

联系人:赵 宁 郑苏伊

电子邮箱:中篇小说:.cn

短篇小说:.cn

报告文学:.cn

诗 歌:.cn

散文杂文:.cn

文学理论评论:.cn

文学翻译:.cn

对各推荐单位和作者的协作支持,谨致衷心感谢!

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第2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关键词】鲁迅;儿童文学;翻译;童话

一、引言

儿童被当作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灵需要被呵护,也需要有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然而在近代的中国,像“郭巨埋儿”,“王祥卧冰求鲤”等类似的故事,都在训导孩子无条件地当孝子,为父母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如“郭巨埋儿”讲述了为了专心致志孝敬父母,除掉障碍,郭巨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活埋掉,这是何等的荒谬。在西方,这几乎可以算的上恐怖故事了;在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国,类似的儿童读物、类似的传统故事,却作为光辉的典范,向孩子灌输。受到类似思想熏陶的中国孩子,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未来令人堪忧!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话;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谨慎,做起来也十分烦难。”鲁迅说中国没有所谓意义上的童话,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外国。

鲁迅建议青年都应“别求心声于异帮”,正是这一主导思想,使鲁迅不仅自己留学于日本,吸取异域文化,更是积极地介绍外国文化到中国来。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外国文化的作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在吸收借鉴中,创建新义艺,创建新人,翻译被鲁迅赋予了重任。

鲁迅决心翻译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把外国儿童文学引进中国。他的译作主要有:[荷兰]望・蔼覃长篇童话《小约翰》、[匈牙利]至尔・妙伦系列童话集《小彼得》、[苏联]班苔莱耶夫中篇童话《表》等。这些童话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跟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主题也很明确,或张扬“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奴役和压迫,或讲述在新型的社会中儿童如何成长。鲁迅说童话的主题如果太沉重了,是很不好的,刻板的说教就更可厌。他希望童话在文字活泼,情节能吸引孩童,符合孩童心理要求的前提下,能给孩童一些好的教益。

二、鲁迅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代表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926年,鲁迅翻译了童话《小约翰》,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鲁迅说:“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也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是一部颇有深意、意象开阔的童话作品,用简单透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揭示的却是有关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流露出欧洲文人特有的思辨天赋,对启发孩子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自身的思考来说,确是一本好书。相对来讲《小约翰》思想性不那么沉重。这是鲁迅翻译前期的作品之一,主题多是主张博爱,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等。

后来的鲁迅童话翻译的后期,主要翻译作品有《小彼得》、《表》等。鲁迅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时代性、现实性、战斗性明显的表达出反抗的、革命的意识。例如,《小彼得》描写了小彼得摔伤躺在床上不能动以后,屋里的煤、火柴、水瓶等讲给他:穷人怎样受苦受难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富人怎样欺压享受,把快乐建立在穷人痛苦之上的见闻,鲁迅希望通过对这类童话的译介告诉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民“在人类的世界里,永久之春也会来的吧。只是他们应该由战斗得到!”。

当时许多从事儿童文学的人或翻译西洋童话,或记述古代传说都只注重有趣上下功夫,却没有了解当代儿童问题的实质,他们供给儿童的读物却在向儿童传递种种毒质:忍受侮辱,听话的孩子,神仙会给他富贵幸福的奴隶观念;孩子偶然间拾得一只宝匣,可以帮助幸福的侥幸心理;善有善报的迷信心理;老实人得到巨大遗产,发现金矿的拜金心理等。直至鲁迅生命晚年翻译的《表》终于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变,是人们明确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是旧制度的钥匙。

1935年,鲁迅翻译了苏联班台莱耶夫中篇小说《表》描写了沾染许多陋习的流浪儿彼蒂加偷了醉汉的表,因想去换钱而矢口否认,后来被送到教养院,小心翼翼地藏着表,最终在集体生活教育感化下,送还了表,逐渐走上了正轨的故事。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充满了清新的教育思想,而在情节上又波澜起伏,悬念叠生,鲁迅在《・译者的话》中翻译了日本译者的序言,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同感:“我希望读者向游历异国一样,一面鉴赏着这特色,一面怀着涵养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的心情,来读这一本书。我想你们的见闻就会更广、更深,精神也因此磨练出来了”。

鲁迅翻译的《表》剥开了重重封建之网,以崭新的内容,崭新的儿童形象,立足在现实的土地上,提供给儿童及家长、教育家一份健康的精神食粮。同时更带动了作家的创作激情,拓宽了作家的创作领域,无产阶级受苦受难的儿童形象逐渐走入作家创作视野,他们由生活的低层而跃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儿童文学研究专家陈伯吹说:“这是向儿童文学注了一针新的血液,从而产生了新的蓬勃生长的力量。”《表》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范本。有了这样的范本,中国作家从模仿到创作,很快写出了以童工与流浪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影响较大的有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少年印刷工》、叶圣陶的《一个练习生》、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王鲁彦的《小红灯笼的故事》等。

鲁迅还鼓励和带动别人也来关心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他曾热心支持周作人研究童话。周作人写的两篇论文《童话研究》和《童话略论》,就是由鲁迅推荐,在当时教育部编的月刊上登出来的。孙用翻译裴多菲童话叙事诗《勇敢的约翰》,鲁迅亲自当校对,并多方联系刊物发表,四处碰壁,最后总算由上海湖风书店出版了。

三、总结

鲁迅积极投身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结合小读者们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本,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翻译创作了许多适合中国儿童的文学作品。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中国的许多其他学者也开始关心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并积极投身其中。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一方面使作家打开眼界,了解和认清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翻译与创作又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许多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影响。把外国儿童文学中丰富的营养和“精神食粮”拿过来,让中国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2]鲁迅.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A].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M].希望出版社,1988.

[3]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第3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一、 “作者介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将“知人论世”理论的运用仅仅局限于“介绍作者”这一固定模式,而忽略了“人”和作品、“人”和学生、“人”和教学的联系,从而导致了作者与我们阅读教学之间的“割裂”。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师们习惯采用的“作者介绍”方式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 程序固定,教学环节被生硬割裂

“作者介绍”环节往往介于课堂导入和研读课文这两个环节之间。不少语文教师只是走“作者介绍”的过场,把“作者介绍”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从高考考点看就是“文学常识”),而忽略了“作者介绍”和前后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于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精彩的导入之后,是与导入内容无关的作者介绍,作者似乎是被教师生硬地拉入到课堂的。这种“被拉入”现象,不仅使导入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使课堂前后环节内容脱节,破坏了教学环节的流畅展开,使得文本学习缺少整体感。

(二) 内容干瘪,作者形象被符号化

通常的“作者介绍”往往是作者信息的罗列,在笔者接触到的很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一般不外乎作家人生履历、创作概况、政治思想等。这种浅层面和公式化的介绍,忽略了作者应有的才能、志向和情趣,忽略了作为交流对象的作者的血肉,作者被概念化、抽象化,成了远离作品、远离读者的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面对这样的“被符号化”的作者,学生内心恐怕只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和陌生感,而很难激起与之对话的意愿,从而也就很可能影响到文本的解读。

(三) 教师把握了话语权,课堂教学主体“错位”

“作者介绍”,调换一下词序就是“介绍作者”,谁在介绍,毋庸置疑就是我们教师,于是,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者,或者滔滔不绝,或者一句带过,或者兴之所起,或者凭个人喜恶……学生默默地听讲,机械地接收。教师决定作者介绍的相关内容,却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收,参与度并不高。

笔者以为,这样的“作者介绍”与孟子所言的“知人论世”的出发点其实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目标,还要考虑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生硬的作者介绍虽然可以实现积累文学常识的知识目标,但是通过作者联通“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感受作者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情感目标则很难达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目标则往往容易落空。

二、 “走近作者”阅读教学的尝试

既然孤立的“作者介绍”不能产生良好效果,那么我们能否采取其他的符合“知人论世”原则的呈现方式来达成阅读教学的多层目标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不再是单一地“介绍作者”,而是通过多种手段使得学生“走近作者”。

(一) 调动储备“走近作者”

对于作者的相关信息,学生是有收集整合信息的条件和能力的。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完全不必越俎代庖,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学习,而是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学习。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是完全可以找到作者的相关资料的。

我们可以以鲁迅的教学为例,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主题,不同的学生对鲁迅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达到“走近鲁迅”的目的,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前,笔者请学生把原有的关于鲁迅的知识储备作一个整理:(1)列出你读过的鲁迅的文章(包括教材内篇目与课外自读篇目);(2)找出你最喜爱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果不喜欢,谈谈不喜欢的理由;(3)讲讲你知道的有关鲁迅的故事。

这样的准备过程,可以让学生都动起来,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奋度。学生掌握的各种关于鲁迅的信息在课堂中碰撞融合,从而使得自己可以“遇见”更为熟悉、更感兴趣、更加全面丰满的鲁迅。这时,鲁迅也就不再是远离学生的教学材料里的鲁迅,而是被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激活”了的让人亲近的鲁迅。阅读自己亲近对象的文章,学生会更有兴趣。

在了解了学生对鲁迅相关材料的掌握情况后,笔者根据学生提到的对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评价,因势利导,请他们根据鲁迅的爱憎看看《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自然而然就看到了文中鲁迅对逝者的痛、对卑劣者的恨、对麻木者的批判。这样,笔者就把了解作者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活了学生的个体思维,融合了课堂的有利因素,不仅使学生能走近作者,而且通过走近作者而走进文本,从而实现了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向,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结合文本“走近作者”

第4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一、师承古风

鲁迅的书籍设计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师承古风,他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有异于别国风格的我们民族的书装作品来。鲁迅首先提出可以更多运用民族图形,他认为在中国艺术中,青铜器、秦汉瓦当、拓片和画像石等,都有着极其优秀的图案纹样和人物描写。譬如,他在《论旧形式的采取》一文中讲到:我们有艺术史,而且生在中国,即必须翻开中国的艺术史来。采取什么呢?我想,唐以前的真迹,我们无从目睹了,但还能知道大抵以故事为题材,这是可以取法的;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 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 ”鲁迅自己的设计就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1923年,他以汉代石刻云纹图案装帧了《桃色的云》一书封面,便是针对民族风格的尝试。图案与书名相吻合,简洁而灵动。在散文与诗集《心的探索》的封面上(图一),鲁迅选择龙形与云纹作为书封主题图形,几个魔仙飞腾于云间,围拢着四字书名,一种构成的形式美感跃然纸上。在该书的目录页他加以注解:“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以此说明他的装饰用图源自各种墓门画像图案变化组合而来。

1927年,《华盖集续篇》的出版,让人们又见识了鲁迅设计中的趣味性,他在书名“华盖集”上加盖的红色方形的“印章”是“续编”二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金石味,新颖生动,主次分明,实乃独具匠心的一款设计。此外,诸如《唐宋传奇集》等的装帧手法,这些作品无一不是鲁迅对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尊崇与汲取。由此,他也曾提醒正在从事艺术实践的青年,在研究欧洲名家作品的同时,也要更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新年的单张的花纸等等。不难看出,鲁迅主张在书籍设计中画面有纯粹的装饰效果,以表达书刊内容的象征和寓意性。这种吸收民族艺术因素的观点和理念在当时社会开了新风。后来,不少艺术家的设计作品都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的启示,创作出大量具有本土特色书籍设计作品来。其次,他还用传统的线装古籍形式包装饰外国画集。而这些传统图案与形式经过鲁迅的文化思想和艺术修养,也注入其个人意趣,最终以更贴切的形态一一出现在他的书籍装帧作品中,充满主体意识,极富表现力。

二、新的形与新的色

20世纪初期,在艺术思潮的东风西渐中,鲁迅也并无固守传统,而是广泛采纳和吸收西方艺术的有益之处用以艺术创作当中。例如,他在评论陶元庆画展时写到“要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他凭借良好的美术素养,从广阔的西洋美术全景观之中,独具慧眼,撷取优秀之作,大量介绍了国外的书刊插画及黑白画,引进外来装帧艺术,这些资料为我国当时的书籍设计领域呈多元化创作局面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使中国在原有悠久的书籍艺术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鲁迅还提出了“用版画装饰书籍 ”仅是鲁迅与柔石主办的《艺苑朝花》上就先后介始了诸多流派的艺术家,以博采众长。他倡导的木刻效果,适合师法,可用作封面设计。由鲁迅编选并自费出版的《引玉集》,就收录了苏联11位版画家的作品。其封面图案红与黑的对比设色也成为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1931年印行的《铁流》和《毁灭》封面中,鲁迅将木刻插图置于中心位置,上方排列中文书名和西文作者名,下部为译者和出版社者名。人们仿佛从图中人物的神情就能读出他们的心态和命运,整体设计独具个性特征,厚重素雅,给人以力与美的视觉感受,使封面设计气象达到一个新境界,这种设计风格曾影响了一批年青书籍装帧艺术家,为民国时期的旧书衣上留下重彩一笔。

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由鲁迅翻译并承担封面设计,以圆形的抽象图案上,设以两种绿色,下部缺口处,嵌入双线描式美术字“艺术论”(图二)。在恬淡宁静中见意趣,整体风格有着西方构成主义的色彩。这种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中国较少见,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域外小说集》一书系鲁迅与周作人二人合作翻译,此书经鲁迅设计封面后充满异国风情,画中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神缪斯,装帧方式大胆采用毛边装,古意尽现。鲁迅对西方构成艺术的移植与参考还表现在《萧伯纳在上海》《壁下译丛》等的书籍设计上。

三、尽力与经心

鲁迅在给陶元庆画展前的序言里称赞其 “对于笔触、色彩和趣味,是怎样的尽力与经心”。其实,这也是鲁迅设计态度的真实写照。他从事书籍设计也极其认真投入。但凡是书装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封面扉页和字体,版式和插图、从开本到纸张,从后期装订到印制等等,他都要经过悉心研究一再斟酌,有时连标点的位置都加以考究。作家施存蛰谈及鲁迅请他刊印一副铜版画肖像,单是校样,在鲁迅的挑剔下就反复四次方勉强同意。这种对印制的讲究从他给朋友的信件中可见一斑:“ 这回《彷徨》在上海的再版,颜色不对了 就如同别人将我们的文章改得不通一样。”他尊重书籍作者的同时也关照读者心理,由他经手编排的版式中,行距与字距都较宽,为的是让读者不伤眼力,容易阅读并便于批眉。因此,他为了使得书装特色更趋于精细优美,鲁迅亲自从德文书上描摩来各式图案,先用半透明的纸拓印,纹饰或线条等细节部位再加以补绘,积累之后以备用于书刊的装饰性题花之用。

第5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美国旅游规划学家因斯克普说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业已日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1]不可否认,当今旅游业已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城市的部级旅游景点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绍兴自古以来人文风雅、景色秀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绍兴作为旅游之乡,其文化底蕴十分久远。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完善各项部级旅游景点的设施,笔者认为,合理开发利用高校资源,将旅游景点开发与高校资源相结合,提高旅游景点的硬、软件设施,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一、不容忽视的软件力量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2]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故里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需要具有绍兴特色的人文情怀、体现以人为本的软件设施。笔者在研究调查中发现,鲁迅故里仍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鲁迅故里特有的文化内涵得不到体现,导致与周边文雅的人文环境格格不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改进原则,结合当前国家提倡的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笔者特提出以下将景区服务提升与高校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设想。

(一)作为一种充满历史沉淀感的文化,鲁迅文化逐渐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失去它原有的光泽

现有的地方高校文化应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继续发扬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鲁迅笔下有着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倘若能将《祝福》、《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具有鲜明人物特色的小说,通过场景的衬托和人物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能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到小说中的人物特征和深刻主题。故此,鲁迅小说的舞台场景表演,能生动形象地将故事情节和灵魂思想传递到游客心中,更好地发扬和宣传鲁迅文化。可以采用的方式为,地方高校的话剧社定期到现场表演相关的主题话剧。这不仅能增加鲁迅故里的看点,丰富其人文情怀,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虽然鲁迅故里门票已经实行了免费制度,但讲解费用依然不菲,于是许多游客选择了自行游览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游客中存在着广泛的走马观花现象,无法深刻领略鲁迅文化的内涵。为了同时满足对鲁迅文化的学习和讲解费用最低化的双重需求,笔者认为景区内可以增设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团队。景区可在高校进行讲解员选拔工作,分为中文讲解和外语讲解两大部分,招收对讲解工作有兴趣并有能力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为景区提供免费的讲解工作。志愿者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被合理安排在景区各坐标点。他们既充当讲解员的角色,帮助游客更好的理解文化背景,又充当解答者的角色,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如各景点的方向位置。这对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景区人力成本的节约带来了方便,达到了互利双惠的效益。

(三)景区内垃圾桶的设计和摆放并不具备和鲁迅故里大背景相吻合的文化特色

景区内的垃圾桶各式各样,并不统一,而且许多垃圾桶存在破、旧、脏的现象,与充满人文气质的建筑格格不入。并且景区没有提供独具特色的鲁迅故里的地图(景区入口角落里的石碑简介地图过于注重美观艺术,线条复杂,许多游客表示无法看懂,而门票上的直线式简易地图又太过简单,另外景区门口的店铺只提供绍兴市地图并没有鲁迅故里地图的兜售)。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美术人才的资源,设计出既具有绍兴特色又能宣传鲁迅文化的垃圾桶以及独具匠心的特色手绘地图,放在售票处供游客选购(建议可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既能给美术生实践运用、展现才能的机会,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向游客宣传绍兴的文化实力。

(四)目前,鲁迅故里景区的游览是免费的,但仍需领取门票

笔者建议,在门票的设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资源,将它设计成邮资门票,并设计出特色邮戳,即在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增加副券,充当门票使用。可充分利用门票的正面宣传鲁迅文化,包括他的生平简介、文化精神内涵、作品内容摘要、人物形象画等;至于门票的反面,游客只需撕下副券,写上想说的话和地址邮编投进景区内的邮筒即可向亲人朋友传达祝福。这种特色门票可以充当景点的“名片”,游客可以收藏也可以邮寄,是在全国宣传鲁迅文化绍兴特色文化、扩大景区知名度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从郭沫若故居、南京总统府、毛泽东纪念园等先例景点中得到印证。

(五)绍兴独具特色的黄酒文化在鲁迅笔下有着深刻的体现

在鲁迅故里的步行街上,有着许多家黄酒商铺。但经调查研究发现,除了特地来买黄酒的游客之外,外地的游客很少会购买如此重的黄酒。但即使游客不能带走黄酒,却能带绍兴独特的黄酒文化。黄酒店可以利用简易的传统酿酒工具,现场讲解黄酒酿造的过程,让游客感受到黄酒文化的魅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酿酒专业(如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景区的黄酒店进行讲解演示工作。既能推广黄酒文化,又能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

在绍兴地方高校,有众多的专业都涉及绍兴特色文化,比如方言学、越剧文化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也设有话剧社、口才社、吴越文化研究社、越剧社等相关优秀社团。地方高校的学生们在课堂中亦在课余的生活中感受着浓厚的绍兴文化、鲁迅文化,可以为鲁迅故里景区的人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因此,若能将景区建设与高校文化资源进行对接,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必能得到旅游景区人文内涵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的硬件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在这个旅游业兴旺的当今社会,如何打造出人性化且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景区不仅需要将具有审美功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各种方便游客游览具有实用价值的设施也必不可少。这些设施在公共空间中营造出一种舒适氛围,提倡以人为本,使游客的游览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使游客们更好地了解风景中蕴含的人文文化。景点中常见的石凳、饭店、监视器、路灯、指示牌、厕所、垃圾桶等等,都是方便游客观赏游玩的必要设施。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周全的环境设施两者兼备的景点,才能成为反映城市文化、时代特征和历史底蕴的代表性景点;只有对景点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得许多优势得以发挥。完善景点的设施将会使景区更加人性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重复游览,且能更加大力弘扬绍兴的深厚文化。如何从与地方高校文化资源对接入手改善硬件设施,笔者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景区内各式店铺不符合鲁迅故里的文化特色

通过对景区内各式店铺种类的统计,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店铺极不符合鲁迅故里的文化特色,如珍珠店、玉器店等。为了能更好的带给游客直观的文化视觉和独具特色的精神享受,景区中可以还原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店铺,又如孔乙己常去的咸亨酒店。店铺可以提供茴香豆、绍兴菜和黄酒,并还原里面的场景布置(柜台、木桌凳、粉板、铜钱等)和人物形象设定(孔乙己、掌柜、伙计),让游客身临其境,使之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上感受鲁迅笔下的人物,感受绍兴特色文化。另外,可以增设免费看书、有偿喝茶的书屋,书籍类型包括鲁迅的文集、国内外学者对鲁迅的研究性书籍、低龄儿童阅读的连环画和小人书等。景区可与地方各高校合作,大学生可将店铺经营作为创业的第一步,并将所赢得的利润全部投入景区建设,这既为大学生今后创业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又能完善景区内的店铺规划。

(二)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在公厕和室内休息室的音乐设置上,建议可以由地方高校文学专业的学生,以及高校广播电台的各类学生组成志愿者,增设鲁迅的说书评书项目,或者具有绍兴文化特色的地方乐曲。既能给游客舒心、新颖的享受,又能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从细节上陶冶人们的人文情操。对于景区环境,也可以和学生党员取得合作,对景区进行义务打扫,给游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三)鲁迅故里的游客中心有轮椅、雨伞、婴儿车供游客借用

据调查,只有轮椅1辆、婴儿车2辆、雨伞16把,而且借用时间都不得超过3小时。一般而言,如果只在鲁迅故里进行走马观花式游览,3小时足够;但如果想要细细品味黄酒文化、想要在咸亨酒店喝酒吃豆聊天、想要在书屋看书小憩,那么3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是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因此,建议增加借用设备的数量,并且延长借用的时间,只要当天在景区关门前归还即可。

鲁迅故里是国家AAAAA级景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绍兴重要的人文博物馆之一。它作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建筑风貌,还是故居的文化内涵,都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意义,保护鲁迅故里、改进景点不足之处对于传承绍兴悠久历史文化,发扬鲁迅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对鲁迅故里的硬、软件改善能进一步发挥鲁迅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地发展绍兴旅游产业。通过对鲁迅故里景点的改善,能使其更好地迎合市场,促进绍兴历史文化的传承,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第6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鲁迅先生的挂图。

2.收集鲁迅先生生前韵资料。

3.课前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鲁迅先生挂图)同学们,有一位名人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但他的精神却时时让我们感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他、了解他。他是谁?(生答。)

师:对,他就是鲁迅先生。谁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他的了解。(生答)

师:看来每个人眼中的鲁迅先生都是不一样的,老师也想来

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如果你认为还有补充,请说出来。(补充略。)

师:鲁迅先生一生用文字救国救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样一位在世人面前的“战士”,在生活中又呈现了怎样的一面呢?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周晔眼中的伯父是怎样一个人。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师: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哪件事让你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把这种感觉说出来?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好,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伯父”鲁迅,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精品细读,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从这一件件的小事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自主调整以下顺序。)

(一)说《水浒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采用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

2.在读书方面,作者听到了鲁迅先生说的什么话?(“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3.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谈碰壁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怎样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壁碰扁的吗?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三)救治车夫

1.情景表演。

2.鲁迅先生救治车夫后,为什么脸上“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

(四)帮助女仆

1.指名读。

2.女仆说的话表现出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

3.从女仆和车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师:现在大家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通过这些事,谁来总结一下,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师:好,老师再给大家一些时间,请小组内的同学自由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第7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关键词:影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接受研究

20世纪有两位德国哲学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中的一个决定了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的转变,而另一个则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史,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便是马克思和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诗人和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与恶的彼岸》、《权利意志》等。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尼采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次觉醒:20世纪上半叶他有力地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文化,而后,他又以新的思想穿透力再一次冲击了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新变种――左倾教条主义,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自己生存的历史与现实环境进行了再一次的痛苦反思。

中国现代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都积极地接受与传播尼采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借鉴尼采的思想资源实际上成了中国知识界进入现代性思考的重要一环。中国现代作家不仅热心解读尼采的学说、翻译尼采的著作,而且还将尼采的思想融入进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或模仿尼采的格言式文体进行文学创作。对尼采著作的翻译活动肇始于1904年。这一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两章(分别题为《灵魂三变》、《小人之德》)。1915年到1919年期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尼采的文章,到前后,中国知识界翻译尼采著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矛盾、鲁迅、郭沫若、徐志摩、林语堂、郁达夫等都曾翻译过尼采的作品,可以说这一时期对尼采译介的主要力量来自中国现代文坛,正是通过这些翻译与传播,尼采的学说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乐黛云先生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写成的。该于1980年《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当时中国学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尼采研究热潮,因此该文章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运用考据实证的方法,以翔实的材料为支撑,以事实的考订为核心,堪称影响研究的典范。该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目的,即试图通过分析德国思想家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进而实现客观全面地评价某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接着作者对尼采的思想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尼采学说在中国的译介及接受过程:1904年尼采由王国维介绍到中国,他指出尼采学说的目的是要“破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随后鲁迅、陈独秀、蔡元培也对尼采学说进行了传播并将他的思想标榜为反抗封建统治的武器;后,尼采的作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但随着革命的发展,革命的方向渐渐清晰明朗,于是尼采的影响便逐渐减弱以至消亡;到了四十年代,尼采对中国“产生了全然不同的作用”,尼采学说被法西斯分子利用改造,变成了其维护反动统治,鼓吹战争,镇压群众的工具。最后,乐黛云指出,从尼采学说的传播和接受过程可以看出尼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随着时代和政治需要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作者具体论述了尼采对鲁迅、茅盾以及郭沫若的影响。在谈到鲁迅时,乐先生将尼采对鲁迅思想上的影响分为了三个阶段:五四前、五四后和三十年代。通过分析鲁迅的部分作品和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文章最终得出结论:鲁迅身上的“尼采痕迹”是显而易见的,鲁迅笔下的一些人物都带有尼采式的强者的色彩。在借助尼采的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封建思想与伦理进行激烈批判的过程中,鲁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文化“斗士”,因此尼采对鲁迅思想影响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茅盾曾经系统地研究过尼采,他的著作《尼采的学说》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尼采的生平和思想,茅盾善于批判地吸收尼采的思想,在尼采那里他找到了破坏一切旧习俗旧传统、唤醒民众的利器,所以说尼采对于茅盾的影响也是积极有益的。郭沫若也非常赞赏尼采的思想,他更加强调发扬尼采所提倡的内心的创造精神,他最具影响力的诗集《女神》(1921)的基本主题就是尼采式的破坏意识与创造精神。针对四十年代国统区出现的尚“力”尚“战”的战国策派,作者在文章的第四部分进行了批判,并指出陈铨所理解的“超人”为何与鲁迅所理解的“超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文章的最后乐先生指出:“任何外来思潮发生影响的过程都是这样一个选择、鉴别、消化、吸收、批判、扬弃的过程。人为地照搬或抑制都只能是表面的,不会产生什么真正深刻的影响”。这一结论点明了该文章的核心思想:一国文学或一种外来思潮的流传往往不是直线、等量的过程,总会出现一些变异,接受者必然会根据本土需要对放送者的作品有所选择、吸收和排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鲁迅早期对尼采的推崇和30年代与尼采思想的决裂恰好是接受者主动变异的例证。由于中国现代社会与尼采思想诞生的环境与时代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现代作家接受尼采思想时必然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姿态,吸收不同的成分。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这篇文章在掌握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比较和考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客观公允地评价了鲁迅、郭沫若、茅盾所理解的尼采思想以及其与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在本质上的不同,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影响研究的模式,同时也符合乐先生在文章开头提出的客观全面地评价某一历史现象的写作目的。在具体分析时,乐先生并未局限于传统的渊源学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接受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她注重接受者一方的主观能动性,从接受者一方出发考察其对尼采思想的解读、接受及改造动机,认为接受者并不是机械地接受外来的影响,而是根据本土需要吸收、接纳、改造外来的影响因素,因此她这里所谈的影响并不是一方完全主动的施与和另一方全盘被动的接受,而是经过接受者筛选和改造过的“影响”,这完全符合影响研究中对影响的定义。所以说,《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成功地运用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的研究方法,对哲学思潮影响文学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堪称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一个成功的案例。(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第8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关键词:批评讽刺;作品比较;译介问题;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21-02

日本近代杰出作家夏目漱石被介绍到中国后,我国学者对其的研究在前仅限于译本中的前言和后记;改革开放后相关的论文多了起来;9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公开出版的专著就有数本。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夏目漱石的作品就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于1905年在《子规》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译介到我国以来,引起了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界的广泛评论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集中在近二十年),已经发表的关于《我是猫》的研究文章有三十篇以上,我国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系统。本文通过对《我是猫》在我国当代文坛的研究概况作出分析,得出四大主要研究脉络,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理解与接受,对研究这部小说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批判讽刺视角

《我是猫》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之作已是各界学者的共识。这部小说充满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所以我国日本近现代文学界的一些研究者一直把它归类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国当代文坛对《我是猫》的研究成果中有数篇是以其批判讽刺色彩为出发点的,从批判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文明批判等多个标题下笔,宏观又细致的阐述了该作品的批判讽刺之佳处。《我是猫》反映的是明治社会后期的社会状况:明治维新后,日本全盘吸收西方文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嚣张,保守主义、国粹主义猖狂,虚无主义泛滥。夏目漱石清楚地认识到了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以及人们精神上的诟病。他认为“现代日本的开化,一言以蔽之,可以归结为表面上跑的开化。”出于这种思想认识,夏目漱石创作了《我是猫》,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和生活状况,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文明开化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明治社会。这部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讽刺锋芒,深入的剖析和批判了阴暗腐朽的社会现状和愚昧丑陋的个人,被誉为“日本文坛上一部空前绝后、与众不同的杰作”。

二、两部作品比较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后,处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需要,对夏目漱石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与中国现代作家――尤其是鲁迅的比较研究,国内的论文在选题和内容方面有较大的重复性。夏目漱石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坛泰斗,关于二者的文学联系一直是两国学者评论研究的焦点。中国学者从两部作品比较的角度,论述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对鲁迅的几部作品的影响及其异同。日本学者竹内好曾说“中国近代作家之中,在日本最有名的是鲁迅,鲁迅的作品最有名的是《阿Q正传》。”“鲁迅和漱石在气质和天资方面有很相像的地方,鲁迅也有像《明暗》一样的作品,也有像《旅宿》、《梦》一样的作品。《阿Q正传》是接近于漱石的《我是猫》、《哥儿》的。”“周作人说,鲁迅在留学时代爱读漱石。并且说:作风虽不相似,但讽刺的笔致的轻妙曾受漱石的影响。鲁迅对日本文学除漱石之外并不重视其他。”《我是猫》与《阿Q正传》在表层结构和话语层次上风格迥异,但深入挖掘会发现两部作品存在着诸多的可比性。两位作家都将封建愚民政策下国民性格的异化作为艺术聚焦的焦点,力图通过揭露国民人格的麻木来唤醒人民的觉悟。另一部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也是与《我是猫》有着某种联系性,二者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及叙述者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另外老舍的《猫城记》、钱钟书的《围城》也是我国学者与《我是猫》进行比较研究的热点。《猫城记》,通过“我”误入“猫国”后的经历展示“猫国”可悲的现状。两部作品都是以“猫”为媒介,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各个方面做了批判。两位作者都是爱猫养猫之人,平时都对猫做了细致的观察,文字描写生动形象;二人都曾留学英国,受过英国讽刺文学传统的洗礼,归国后对祖国现状发出感慨进行创作。《围城》作为近现代的讽刺长卷,故事背景是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的国统区内。两位作家分别以各自生活时代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讽刺了他们不学无术、精神空虚,揭示了理想、责任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此外还有个别其它作品的比较论文,在此不一一列出了。

三、译介问题

在中国当代文坛,学者们对这部作品的中文翻译提出了多方疑问,已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吾は猫である译作《我是猫》在语法上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否传神贴切呢?在国内很多著述论文等或传媒中,已经广泛应用了这一译名,但是对于书名已及原作中主人公猫公所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吾”的翻译问题等,仍有各种讨论性的文章被发表。

《我是猫》在我国曾先后被翻译过三次,1958年出版的《夏目漱石选集》中收录了尤炳圻、胡雪合作翻译的,1993、1994年陆续出版了于雷和刘振瀛的译本。“同样一本《我是猫》,在各位译者眼中反映出的影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其所处时代的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几位译者都是国内优秀学者,在翻译以及研究原作时都力求在忠实和创造之间达到和谐,尽力呈现原作的真实面貌。然而完全忠实是很不可能的,无可避免翻译中的误读问题,在文本的翻译问题上至今仍是学者们研究讨论的课题。

四、创作思想

《我是猫》是用猫眼来看冷暖世间,那么猫在文本结构中的意义就值得探索。漱石用了极其幽默的手法对文中人物肖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了独特的幽默风格。《我是猫》的主题是批判现实主义,人物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那他进行创作的思想如何呢?国内对其早期创作思想的研究也有成文,漱石自小就摄取了江户文化和汉文化,留学时对西欧进步思想有所涉猎,晚年对道教佛教思想有了感悟。他创造《我是猫》是在日俄战争时期,政府对外侵略对内镇压,一些知识分子无力反抗,思想虚无;漱石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都倾注到了小说中。众所周知,漱石的汉学修养深厚,中国的儒学思想对他的创作也有着一定得影响;另外他的身世、家庭生活对其创造思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出生后就被送出做养子,之后又转借等,童年甚是辛酸,也使他养成了忧郁的性格,直接体现在了他的文学创作中。谢六逸翻译了夏目漱石的《猫的墓》一文,让我们了解到漱石对猫的深厚感情和创作渊源。

《我是猫》可以说是日本经典小说和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引起了人们对“猫文学”的兴趣。我国学者仍在孜孜不倦的进行学习研究,以上简单的梳理希望对广大学者了解《我是猫》以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研究概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现代日本之开化[M].讲谈社学术文库.

[2]伊藤整.夏目漱石研究[M].东京:新潮社,昭和33年.

第9篇:鲁迅作品简介范文

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反对封建的旧文学: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其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以现实人生为题材。写出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小说”,反映出社会时代的风貌。该会主办的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周报》、《诗》月刊等。翻译和介绍了外国文学,尤其是俄国和许多压迫民族的文学。同时注重出版新文学创作的《文学研究会丛书》。

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之多、影响之大,以及在流派发展特色上的鲜明突出,使其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团体。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1932年初《小说月报》停刊后,文学研究会也就基本停止了。

创造社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个著名的新文学团体,也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1921年6月创造社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他们是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该社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周刊》、《洪水》、《思想》及《文化批判》等十余种刊物。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是跟文学研究会的“人生派”相对立的“艺术派”。崇尚天才,表现自我,追求个性解放。强调“直觉”、“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倾向于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与他的译作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该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在文学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后期他们特别注重文学的使命,反帝反封建,对旧社会进行猛烈的抨击批判。并且注意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科学问题。

1925年后,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的作家发生分化。郭沫若等积极提倡革命文学,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主要成员郁达夫因与同人意见不合也退出了。同时,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初黎、李一氓等新生力量加入进来,创造社又有了起色。

创造社的活动一直受到国民党的忌恨,1929年2月被查封。

语丝社

语丝社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语丝社并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其成员是指刊物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语丝》周刊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任主编,鲁迅、孙伏园、周作人、林语堂、川岛、刘半农、章衣萍、钱玄同、顾颉刚、江绍原等为主要撰稿人。《语丝》成为鲁迅跟复古思潮和资产阶级“现代评论派”作斗争的重要阵地,鲁迅被称之为“语丝派主将”。《语丝》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短评、杂感、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随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随笔和短论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幽雅清新的小品文,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最具特色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1927年10月,《语丝》周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同年12月《语丝》在上海复刊,先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主编;鲁迅、周作人、杨骚、章衣萍、韩侍桁、陈学昭等为主要撰稿人。《语丝》在1930年3月10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才停刊。

莽原社和未名社

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由鲁迅发起和领导的文学社团,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莽原社的主要成员是在鲁迅指导下的李霁野、高长虹、向培良等几个文学青年。《莽原》周刊由鲁迅主编,注重“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1926年高长虹背叛鲁迅,分化出去,鲁迅便将停刊了的《莽原》周刊改为半月刊,交未名社出版。未名社的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共六人。后来李何林、王士菁也曾参与过该社工作。它是以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为主,兼及文学创作。特别着重翻译和介绍俄国文学与苏联文学,以及北欧、英国的文学作品。有专收译作的《未名丛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主要收获有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韦丛芜的《君山》,鲁迅的《朝花夕拾》等书。

未名社在反帝反封建方面比语丝社更激进,因此多次遭到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压迫,1931年5月停止了活动。

浅草社和沉钟社

浅草社是沉钟社的前身,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他们认为,当时的文坛犹如一片“荒土”,他们“愿作培植浅草的农人”。出版过《浅草季刊》。1925年初由于发起人林如谡出国,浅草社活动也随之停止。同年,浅草社同仁和杨晦、蔡仪等北京成立了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及法国的小说。创作方面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杨晦的剧作。这些作品多抒写知识青年生活的苦闷无奈,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鲁迅对浅草社和沉钟社很关爱,称赞他们认真踏实的作风,在他的《野草·一觉》中提到这两个刊物。在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又选了他们的作品,称赞这两个文学团体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湖畔诗社

1922年4月,新诗团体“湖畔诗社”在浙江杭州成立。代表诗人有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和汪静之四人。

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因而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创作的思想倾向,主要是歌唱纯真的友谊和爱情,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具有天真快乐的格调。他们写作抒情诗,尤其是爱情诗,风格清新活泼,自然天真,带有浪漫色彩:表现了对封建世俗勇敢反抗的精神,艺术上相当成熟,在文学界有一定影响。

1923年,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三人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之前出版过汪静之诗集《惠的风》,之后出版过汪静之的《寂寞之国》。这些新诗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朱自清在《诗集导言》中说:“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这一评论精辟地称赞了“湖畔诗人”的创作特色。

新月社

新月社是1923年成立于北京的一个新诗新团体。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西滢等。从事新诗创作的还有朱湘、饶孟侃、陈梦家等。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领域的派别。除闻一多外大多数人都是“现代评论派”,属于资产阶级右翼文人,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服务。胡适他们创办的《新月》杂志,攻击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有些文章甚至公开反对共产党,反对人民革命。鲁迅和其他革命作家跟新月派右翼文人笔战过。在早期新月派诗人曾表现过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愿望,在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中起过某些进步作用。

新月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创作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自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他们进行了创造实践,在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在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是新月社的成果佳作。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周扬、茅盾、丁玲等。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四十余人,其后逐渐发展。“左联”对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化运动起到重大作用。“左联”制定了为无产阶级革命副业服务的文学理论纲领,成立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会,系统地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倡导文艺大众化。创办《前哨》、《北斗》、《文学月报》、《文学导报》等刊物,宣传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国民党反革命文学)、“第三种人”(国民党反动文人)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提倡革命文艺创作,扶持文学新人,壮大了革命文学队伍。在创作上也取得了很大收获,如鲁迅、瞿秋白等的杂文,蒋光慈、茅盾、柔石、胡也频、张天翼、叶紫、丁玲等的小说,田汉、夏衍、洪深等的剧作。殷夫以及原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显示出左翼革命文艺的实绩,产生了广泛影响。

1936年初,为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宣布自动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