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中华孝道歌词精选(九篇)

中华孝道歌词

第1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12年7月14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湖南省浏阳市龙伏镇尚埠村的家里,在为90岁的母亲吴美华举办的寿宴上,跪拜感恩。“娘说,儿啊,读书时家里穷,让你受苦了。儿说,您80岁生日我工作忙,没回家,对不起……”“到了祝寿的时候,周其凤动情地跪在母亲的面前,紧抱着母亲,母子两人抱头流泪,足足有10分钟,这感人的场面看得当场很多人落泪……”浏阳市龙伏镇尚埠村村支书周极端说起当时的场面,他说这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次周其凤回家祝寿,在当地业已传为美谈,很多家长们都拿这件事来教育孩子要孝顺长辈。

周其凤拜寿跪母,有的人认为是故意作秀,不值得连篇累牍的宣扬;有的人认为作为人子,运用最原始的礼仪去跪拜生他(她)养他(她)的母亲,以此来感谢对母亲的养育之恩,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尊崇孝道、传承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的构成可以理解为:孩子小时,父母在上面呵护着他(她);孩子长大时,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又背着父母。“孝”字的构成,体现着父慈子孝、人间亲情。

我认为身为人子,无论你长大后做多大的官、拥有多少的财富,在父母面前你仍然是个孩子,是父母永远的牵挂。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世界上最为圣洁、最为伟大的情感!有着“孝官”之称的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有首题为《为善乐》的诗歌:“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当先。

古今多少事,教人结善缘,

善者有善报,恶者以恶还;

善恶隔千里,差在一念间;

第2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身体力行倡环保

生命需要绿色的背景。刘一祯由衷的感慨环保的重要,并真心向中国的每个公民推崇这种绿色的生态理念。由著名曲作家孟庆云、词作家张名河联手为她打造的一部大气磅礴的作品:倡导环保、保护水资源――《长江源》,就是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唤起了人们身为华夏子孙的豪情。

有媒体称,刘一祯是演唱中国绿色歌曲的第一人。她常向人说:“人类需要绿色,音乐也需要绿色。让我们用爱心筑起一道绿色长城,用真情去呼唤绿色时代早日到来吧。”

德艺双馨香的辣妹子

三湘大地的钟灵毓秀给了刘一祯这个湘妹子秀美的容貌和清亮的歌喉,绿色军营的庄严肃穆更让她有了军人的铮铮铁骨。

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刘一祯形成了大气、简约、主流的演唱风格,在歌坛上独树一帜。凭着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和表现力,刘一祯被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誉为“天籁之音”。她对艺术追求精益求精,演唱时情真意厚,音质清丽纯美,音色丰富,高亢嘹亮,穿透力强。她的歌声不仅脍炙人口,更得到了音乐界专家、舆论媒体给予的无数赞誉,是中国民歌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自2004年开始,刘一祯连续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随国家及部队演出团体出访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演出,并多次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慰问演出,经常深入基层部队慰问演出,参加各地卫视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刘一祯把她甜美的歌声和独特的音乐魅力传递给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赢得了基层官兵、普通观众和各界媒体的喜爱和好评。

2001年、2004年、2007年,刘一祯克服素有“生命”之称的恶劣自然条件,3次登上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雷达站哨所为官兵战士们进行慰问演出。

孝敬父母,关爱老人

在致力于文艺事业的同时,刘一祯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多次参加慈善义演、捐款捐物。她是中国敬老爱老宣传大使,3年来她陆续慰问了全国12个城市九十多家敬老院和福利院,把大部分工资都用于敬老宣传和购买慰问品。

2008年春节,家乡湖南郴州“雪灾”,她捐款10万元,“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她捐款20万元,并参加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场抗震救灾公益演出。

她用她的歌声和行动,在宣扬一种美德:“孝”,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孝敬老人。她在自觉自愿地奉献这一切,因为她真切地感悟“孝”是善良,是宽慰、是心安、是甜蜜、是一种博大的爱。讲孝、重孝、则家和,家和则民安。

刘一祯说:“孝顺是疼爱,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帮父母忙忙家务下下厨。父母生育养育了我们,教我们做人扶我们成长,此情此恩终生难报。作为子女,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重父母,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父母快乐幸福1”

2010年10月29曰晚,刘一祯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孝敬父母”主题音乐会,拉开了全国高校巡演的序幕。

第3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1】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穿越中华五千年岁月悠悠,走过新中国六十六载冬夏春秋。道德讲堂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传承而来,与时俱进。今天,道德讲堂以其孔孟之道的文化内涵和文明诚信的时代标签在和静县第三小学二7班震撼开讲。 欢迎大家参加本期和静县第三小学二7班道德讲堂。 今天的主题是:百善孝为先。

当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小事完美诠释着百善孝为先,当一句句暖人肺腑的话语诉说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美丽诗篇。孝这个字,经历了时代的轮回与变迁,承载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款款而来,开启了蕴含着新时代孝老善爱道德宣言。 今天的道德讲堂分开场一问、唱歌曲、学模范、谈感悟、诵经典、做承诺、留感言、送吉祥八个环节。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开场一问。 做一次反省,大家现在默想自省: 你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

立志先立人,有德才能行,同唱道德歌,文明向前进。让我们共同唱响《公民道德歌。》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歌曲。请大家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公民道德歌》。《公民道德歌》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爱国又守法盛世享太平明礼讲诚信不负天下人团结友善一家亲勤俭自强万事兴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中国好传统 大家来继承有爱有恨有责任是非两分明同唱道德歌文明向前进和谐社会中争当好公民敬业奉献勇创新建设祖国为人民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敬业奉献勇创新建设祖国为人民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请坐下。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学模范(身边人讲自己孝亲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段短片《视频:孟佩杰-有妈就有家》当道德化为一种坚持,无怨无悔;当孝心成为一种行动,任劳任怨,即使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可她的笑容依然无比灿烂。她,就是孟佩杰,一个用孝心赢得尊重的女孩。孟佩杰用她的执着与坚持告诉我们,点滴小事,就是成就伟大背后的简单。当我们回首昨日,这样的简单也存在我们的身边,许多老师正在润物无声地践行着孝老善爱,正在用一点一滴的简单铸就伟岸。首先有请崔金梅老师为我们讲述她的孝亲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孝敬老人,就是让他们多一点快乐。故事又会让我们感悟什么呢?

此时此刻,我们还在为刚才的孝老善爱而心潮澎湃,请大家把手放在胸口,闭上眼睛,问一问自己:周末、节假日,你经常跟父母一起度过吗?你喜欢听父母唠叨他们的往事吗?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谈感受。

生活积累了太多的认真,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回首过去的种种,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慨,请老师们畅所欲言。师谈感受

第五个环节:诵经典

百善孝为先,齐声诵经典。就让我们在孔孟之道中接受洗礼,在孝经、论语中净化心灵吧。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资料,请看屏幕,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 做承诺

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我们感恩父母,珍惜现在;在孝老善爱的引领下,我们践行大爱,承担未来。

请大家全体起立,跟我承诺:

身为子女,我郑重承诺,我将牢记孟子的孝亲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违色难尊奉养,聆听陪伴勤探望; 孝老爱亲践于行,善思善行暖八方。

第七个环节:留感言感动就不远,让爱无限绵延。有心就不远 梦想总会实现。千山万水,沿路会留下纪念。

最后,我们进入送吉祥环节也许我们不善言语,但沉默不是唯一表达爱的方式。也许,我们相对无言,但心中却涌动着千言万语。一样的生命和呼吸,一样的蔚蓝和碧绿。请大家为父母写一句祝福的话语。

在经典的浸润下,我们立身行道,孝老善爱。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下面,有请领导为老师们赠送经典,让经典在我们手中传递。

坚持吧,坚持就有收获;努力吧,努力就有奇迹! 请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一棵棵孝老善爱的大树,终将枝繁叶茂,苍翠欲滴! 和静县第三小学二7班道德讲堂孝老善爱到此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再见!

【2】道德讲堂主持词

大家下午好!传播发展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欢迎大家来到育才小学道德讲台,我是主持人刘玉姣。

20XX年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在当前开展的这项活动中,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其中为民放在了首位,这充分说明只有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一心为民,我们党才能更加繁荣昌盛。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奉献点亮人生。一提到奉献,大家就会想到雷锋同志的一句话: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奉献是一种不计报酬的给予,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我为人人。

本期道德讲堂一共包括八个环节:一自我反省、二唱道德歌曲、三学道德模范、四发心灵感悟、五诵道德经典、六行崇德礼、七送平安吉祥、八一堂一善事。

第一环节:自我反省。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自我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请大家静默两分钟,在心中问自己,我对教育的事业忠心吗?我对教学的努力够吗?我对学生的爱心真吗?(2分钟后)通过与自己内心的交流,相信老师们都已经有了答案。

第二环节:唱道德歌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并非为了获取而给予,因为给予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快乐,用歌声传播道德,让文明永驻心间。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唱道德歌曲。请全体起立让我们在优美的伴奏声中,一起唱响这首《爱的奉献》。

第三环节:学道德模范。

谢谢大家,请坐。

就像歌词里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今天我们要学的道德模范是谁呢?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同全县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重病,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就是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学道德模范。(播放有关焦裕禄的视频)

3月18日,在兰考调研时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第四环节:发心灵感悟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座丰碑。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这是焦裕禄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说到这里,大家内心一定有很多的感受,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发心灵感悟。哪位老师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发言

感谢老师们的发言,焦裕禄同志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学习焦裕禄精神,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敬业、实干、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第五环节:诵道德经典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精神世界的财富,是历久弥新的杰作。学习经典需要持之以恒、世代传承,让我们诵读圣贤经典,聆听伟人教诲,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诵道德经典。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泰伯》,其意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齐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六环节:行崇德礼

道即为路,德即为得;善行善得,恶行恶得;大行大得,小行小得。下面是第六个环节:行崇德礼,全体起立,请大家向德字行注目礼。礼毕,请坐。

第七环节:送平安吉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下面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送平安吉祥。

请各位老师将一句祝福的话和你的感言写下来,并把它贴在祝福墙上,让我们祝福大家厚德载物,平安吉祥。

第八环节:一堂一善事

奉献是美好的传承,是大无畏的精神,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让人赞颂,无私奉献的人让人称赞。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一堂一善事。本次活动后,请老师们实践我奉献、我成长、我快乐的活动。

道,源于教育;重在传承;贵在坚持。希望我们通过道德讲堂,洗涤心灵、感悟道德,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为培育下一代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本期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朋友们,下期再见!

【3】道德讲堂主持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四年一班道德讲堂。学习先进人物,讲述身边故事,传承中华美德,我是主持人勾梓萌,我是主持人宫佳欣。

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 我们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诚实守信,做美德少年。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诚信是社会和谐的纽带。

今天的道德讲堂共有七个环节: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诚实守信正如一缕灿烂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此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让我们用洪亮的歌声一起唱出我们对生命最真挚的承诺。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让心充满温暖。在20xx年的春节,人们会记得,闪耀着诚信与道德光辉的信义兄弟孙东林和孙水林。下面,我们进行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看短片。 每年的五月二日是诚实节,是人们为了纪念一个美国小男孩埃默纽而设立的。每当这一天来临时,美国的父母就会带着他们的孩子怀念埃默纽。正是因为他把诚信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所以许多年过去了,人们都不会忘记他。

下面请杨诗雨给我们讲述埃默纽的小故事 。

感谢杨诗雨的精彩讲述,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春秋大义,大道明德,尽在经、史、子、集,尽在明经圣典。古哲先贤留下无数道德经典格言,今天我们就诵读其中的一段。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说感想。通过刚才的听看说,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话想说,那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谢谢这几位同学,能与我们分享你们的感悟、心得。诚信如甘露,社会若大地,甘露缺失,大地将出现裂痕;诚信如水,道德若船,诚信人越多,社会公德水平就会越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个讲诚信、守承诺的人。

第六个环节,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伸出你的右手,握紧拳头,郑重地和我一起许下一个诺言。

第4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必然面临着如何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对高校使命的认识,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历史的命题。而要解决好这一命题,传统文化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就凸显重要。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引领来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较为弱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较为迅猛,但其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甚至缺失也是不争的现实,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甚至背离“人的全面发展 ”的教育目标。具体表现为:第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注重实践,使得学生轻视人文,缺乏高尚道德指引,行 为不文明,精神空虚,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人、集体以及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够,没有责任感。第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专注专业学习,使得学生未能全面拓展能力,人格品质不健全,社会适应力较低。第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因缺乏对价值观的系统学习和体会,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念庸俗化,人文价值较模糊,学生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缺乏文化修养,科学上、学术上独立思考能力不足,逆境及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低,缺乏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通过传统文化引领来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继承与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其最终建立社会责任感。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民族的重任,首先必须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的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国文化大厦的基石,其内涵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是民族的象征。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急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得以加强,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气质,进而形成健全人格,并为最终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激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演变过程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学习越多,历史底蕴就会越深厚,才可能有新,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越多,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理性。

二、湖北工程学院的实践探索

湖北工程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工程特色凸显的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中国孝文化之乡,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乃人伦之始、众德之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与命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湖北工程学院多年以来,立足中华孝文化资源,履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以孝切入,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出了一条以孝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之路。

(一)建立机构,推出读物,打造孝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各种载体

2007年,学校设立了全国高校首家专门研究孝文化的学术机构――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配备了专职研究人员。中心现已成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省教育厅孝文化研究系列项目70余项。先后推出了《中国孝文化概论》(2012年,人民出版社)、《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201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以及《中国古代孝论文选注释》、《中外学者论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以及《中国孝文化与当代社会》、《多维视野中的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海玉潋――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孝坛金言――中外学者论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系列孝文化宣传教育著作等数十部计500余万字。《湖北工程学院学报》还创办了国内高校学报首家“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自2006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2014年成为教育部社科司共建特色栏目。2015年,受孝感市的委托,学校组织专班创作完成《中华孝道歌》系列作品,由《孝廉歌》、《孝德歌》、《孝诚歌》和《孝亲歌》等组成。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孝文化精神大餐。

(二)举办孝讲堂,搭建大学生的学习平台

学校2007年开办“向善向上从孝敬父母开始”大学生道德讲堂,邀请谭之平等孝老敬亲全国道德模范、国际知名孝文化学者做报告,每年举办讲座20余场。自2003年起,学校把孝德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从2011年开始,将孝德纳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让中华优秀孝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学生中开展“颂经典赏民乐品香茗”孝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以孝文化经典作品为诵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中华优秀孝文化。学校开设了《说孝》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年12月,《说孝》视频公开课被教育部评为部级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建立了全国高校首家中华孝文化专题网站,开展网上孝德教育,中央电视台四套“走遍中国”栏目对此予以了重点报道, 在2014年度湖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评选中,该网站被评为“十佳专题网站”并荣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奖”。学校将优秀孝文化作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视频选题的主题,在校园网展播。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多次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明网话孝义、弘孝德。学校十分注重搭建孝文化国际交流学习平台,从2007年开始,连续多年举办国际孝文化研讨会,让大批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孝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三)开展孝实践,搭建大学生的修行平台

2009年学校分别与湖北省监狱管理局、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湖北省孝昌县、云梦县等签订了中华孝文化研究与实践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了“孝德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到监狱、社区、学校和农场等宣讲孝文化,接受孝教育。举办“孝行月”,开展“在‘微孝’行动中成长”敬老助老服务活动和“青春与感恩同行”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探访离退休职工、去福利院看望老人、扶老人过马路、给父母师长发慰问短信、写感恩书信等方式开展“微孝”活动,评选校园孝敬之星。学校把弘扬中华优秀孝文化作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回到家乡开展各地孝民俗文化资源状况、孝德传承情况调查,引导学生从家中行孝开始,践行孝道。学校注重把孝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建设之中,形成“春晖湖”、“明德楼”、“孔圣广场”等孝文化教育系列载体,使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求学的路上怀德尚美,感恩报国。

(四)树立孝典型,搭建大学生的示范平台

学校每年在在校学生中开展评选“春晖学子”系列活动。“春晖学子”是湖北工程学院学生的最高荣誉,知孝行孝是当选的基本条件,全校学生投票参与评选,每年评选一次。学校不断推出“身边的感动”,发挥示范效应。2011年7月,我校新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2009级学生田强为远在上海的一位12岁白血病患者两次捐献骨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田强被誉为“90后最美大W生”。学校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懂得感恩、勇于担当、奉献爱心”的田强精神,从点滴做起,修为德行,回报社会,奉献祖国。学校还不断发掘“背父资教”的何家坤等校友中的孝行典型,用校友的孝行事迹激励学生。

三、结语

由此可见,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充分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平台,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履行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职能。

参考文献:

[1].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2]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 ):56―61.

第5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一、中华古典诗词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涵

医乃仁术、贵在“仁心”,渐已成为一种共识。大家都不会怀疑对于医学生的人文道德教育而言,“仁”是最核心的内涵和命题。何为“仁”?中国文化具体到汉字都博大精深,从解字上看二人一体乃为“仁”,“仁”就是他者与我合为一体的一体观,他痛亦我痛、他乐亦我乐,彼此时时体谅、处处尊重,因此而生发一种慈悲的大爱。在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到这种情怀的重要性,也常会去思考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这份“仁心”。

教师当然可以借助案例、文本的阐述,启发学生的大爱情怀,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仁”这种高尚的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养成是有次第的,它的根基便是我们往往因为太过日常而不会特别关注的“孝心”。“仁”这一博大爱的情怀,正是从家庭最天然、最基本的“父子亲爱”开始的,试想一个对父母都不能真正做到爱心、爱行的人,如何能对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人生出真正的爱。正如古训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

因此,生发医学生的“仁心”,如果绕开了对“孝心”的培养和关注,那便是一种没有根的嫁接,背离了自然规律,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可能我们用了很多的事实和方法在某一刻打动了学生,却不能很成功有效地使之内化为本心的自觉。古典诗词赏析对医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也要特别注意这点。古诗词当中确实有很多启发“爱”的名篇,但是我们要在这种种美好的“爱”中――爱亲与友、爱家与国、爱自然及万物,找到关乎“爱”的原点――“孝爱”的篇章,着重深化和升华,如此才能更好地纵横延伸,培育“仁”的大爱境界。

古典诗词里启发“孝爱”之心的诗,有的是医学生在大学以前学习过的,比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对于这种自小了熟于心的亲情诗,大学里再赏析虽重复,也未必不可,但必须另辟新径,更多地引向实践的新层面。比如考虑到大学生大都开始尝到别亲离乡的滋味,教师可以引领他们回忆分别、关注每一次的分别,甚至亲自体验穿针引线、密密缝的感觉等,以实践来生发新意、升华情感。

更重要的是在古典诗词的丰富矿藏中,从来就不缺乏启发医学生“孝爱”之心的经典作品,教师完全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去遴选佳作,给医学生带来崭新的体验和深刻的启示。

关乎孝亲之爱的古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诗经》,如《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3]便细腻展现了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的抚育,字里行间淌满作者深切的忆念和不能终养的沉痛。

到了诗词最繁荣的唐宋时期,更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孝亲”诗,许多名家都从不同角度,妙笔诠释着人间的“孝爱”。比如白居易的《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4]

这首诗通过对慈乌鸟丧母后种种行为的细腻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慈乌对母恩的深切感念,最后笔锋一转指向现实中的某些人,对比之下其心尚不如禽,禽中的慈乌则堪与孔门中以孝行著称的曾参作比。这首诗对慈乌之孝刻画得精妙而传情,完全可代入读者的情感细细体会,所有的描绘最后铺垫出“人或不如鸟、而鸟胜人”的慨叹,题旨引人深思。

如果说《慈乌夜啼》是从正面引领学生“孝爱”情感的佳作,那么白居易的另一首诗《燕诗示刘叟》则以汲取教训为旨,负面展现了不孝的苦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细腻呈现父母对儿女泣血之爱付诸东流之后,戏剧性地指出此乃人生的复制,引出对“不孝”的警示。全诗如下:“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5]

这是白居易擅长的讽喻诗,因受现实中真实人事的触发而创作,不直写人事,而是以燕子的故事来启示当事者、警示读者。诗人用大量细致的笔墨描写了梁上双燕艰辛的育儿过程、浓浓的爱子之情以及子羽翼丰满后不再归来的思子之伤,却在末尾说道:“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看似对悲痛的燕子而说,实是点醒当事人,即诗序中的“叟”――儿子现在所做的不正是你当年所为?而你正在遭受的一切,不正是当年也让父母遭受过的吗?整首诗无论是对双燕育子之劳和育子之情的细绘,还是对思子之悲的刻画,亦或是最后点醒当事人的一番言语,都有很多演绎的空间引导医学生去品味和思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正如前面分析过的,如果说“爱”是人间的大道,医者的大道,那么孝爱恰恰就是这个大道的根本,而中国的古典诗词从来就不缺乏“孝爱”主题的作品。对于医学生的古典诗词赏析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用心发现和关注以“孝爱”为内涵的经典,从一切“爱”的原点――孝亲之爱,去培养医学生的爱心,在“孝爱”情感的坚实基础上,提升其他爱的情感、孕育“仁爱”的高尚境界。

回观实践,在以古典诗词赏析来提高学生的情操方面,我们已经习惯并熟稔于用它来启发学生爱国、爱集体、爱人民等情感,但对于最重要的一切爱的基点――孝亲之爱,却有所忽视,而这恰恰是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最重要的基石。

二、中华古典诗词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

古典诗词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但对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而言,它却是一个无尽的富矿需要去开掘。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有一个共通的问题是:在古典诗词鉴赏时,我们往往不能回避一些已经被反复学习过的“大家”,因为如果刻意避开他们,就等于避开了文学中的经典,避开了古典诗词中最深刻的一些内涵。可是这些“大家”对于医学生而言往往会因为过于熟稔,而失去了鉴赏的兴味,尤其在从小学到高中以升学为主旨的教育中,对这些名家的解读常常会被概念化、类型化,冲击了学生的审美兴致。对于课程紧、学习压力较大的医学生而言,如果古典诗词赏析失却了独具的美感,不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舒缓,对作家作品第一眼便相看生倦,又何谈进一步引入深层次的内涵。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常常不仅有深刻性,更具有丰富性。我们在引导医学生赏析一些熟悉的名家时,如果用心、全面、立体地去观照赏析对象,则完全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角度、新的话题,打破约定俗成,避开“烂熟”,激发起学生崭新的解读热忱。

(一)在中国历史上,医学与古典诗词的名家名作常常联袂。从小的方面来说,有些诗词名家因为个体的疾病经历或孝侍亲人的目的,对医学有特别的钻研,并常表于诗词。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的诗词名家都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他们的学养源泉或儒或道或释,或兼而有之。而儒道释三家向来有兼修医学、行医救人的传统,道医、佛医、儒医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因此很多诗词名家同时也是医学和养生方面的达人。

比如上文提到的白居易,诗歌创作中就有大量与医药学相关的诗篇,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他呈现在诗歌中的医学体悟,很多都来自于自身疾病的治疗经验,从养生到医理到治病,都有论及,其中很多方法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关注和借鉴。《试论白居易的医药学思想》[6]这篇文章对此做过较为详尽的分析。

又如,以爱国、豪壮的特质为我们所熟悉的大家――陆游,他不仅是一位有很多养生心得、并在实践中获益、特别长寿的诗人,更时常行医出诊,救治过大量百姓的医生,所到之处颇受欢迎和拥戴。他的养生经验和行医事迹,也在诗歌中有较多的体现。比如颇为著名的扫地诗――《冬日斋中即事》,“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7]即着力推荐了实用易行的扫地养生方法,清晰介绍了这一养生法的多重好处和功用。又比如在《山村经行因施药》这首诗里,陆游又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时常为乡间百姓治病、妙手仁心颇得百姓爱戴的情形。“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8]乡亲们看到陆游,都特别欣喜、夹道欢迎,都说“先生啊,您曾经救过我啊!”这个村的百姓甚至为了感念诗人的救治,为孩子取“陆”为姓,这在特别重视子嗣传承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多么隆重的感念!

除了较为突出的白居易、陆游外,把诗歌当成为医学养生等内涵表达载体的,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古典诗词名家,比如苏轼、刘禹锡、杜甫等,他们在医学养生方面都有不少出人意料的事迹甚至贡献。

古典诗词赏析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内涵和兴趣,将这些诗词名家兼医学养生达人介绍给学生,并选择相关的优秀诗词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诗词名家的医学风采,体味古诗词中蕴含的医学理念,打开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新视野,更多地激发出他们赏鉴的热情。

(二)除了结合医学生特点,从他们备感亲切的专业内涵入手,引入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还有很多其他的角度也可以尝试,让医学生在耳目一新的感受中,走近诗词大家。

综上所述,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其高度和广度往往是成正比的,温婉大气的李清照,也有过闺中的娇俏,以及不让须眉的气度;豪情万丈的苏轼、陆游等,也曾柔情似水。而这些灿若星辰的诗词大家,除了上文提到的,很多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外,还往往涉猎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等众多领域,并成就突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用心和耐心去发掘,就一定可以在看似过于熟悉、概念化了的大家及其作品背后,找到新突破口,给身处学业压力下的医学生带来崭新愉悦的审美感受,进而有可能在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中,让深刻的内涵随“细雨春风”潜入学生的心灵,更有效地被他们接纳吸收。

比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有两个熟悉的标签――豪放派和爱国,简单重复这种标签式赏析,无疑是兴味索然的。但是如果细心观照和发掘,就会发现这位宋朝词坛的代表人物,在这两个特熟的标签之外,其实还有许多丰富的立面,足以让我们找到激发医学生兴味的新视点。

仅就辛弃疾的创作来说,不仅有田园风十足的乡间诗词,可多重解读的经典情诗,还有在诗词名家中颇为罕见、喜感十足、打破一贯正统形象、以“戒酒”为主题的小品式词作――《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读者不妨一看:“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之即来’。”[9]

整篇词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酒杯的狡黠、词人的无奈描写地情态淋漓。即使词人以摔碎而威胁,酒杯仍因为熟稔好酒之人的特点而胜券在握,退下时不仅毫无恐惧还大胆埋下撩逗词人的伏笔,让人忍俊不禁。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与词人一贯英雄形象的巨大反差,堂堂丈夫竟被大胆的小酒杯弄得颇是无奈,占不得上风,一番对话神情毕现、充满诙谐。英雄词人褪去了熟悉的高大上,变得特别接地气。如果我们能从这首颇为优秀却很别致的词切入对辛弃疾的赏析,让医学生们意外地看到英雄词人下里巴人式近于平常、又十分谐趣的另一面,让学生产生亲切而陌生的审美感,再逐渐升华到那些富有深刻内涵的经典作品,稍加提点,便可以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兴致,在充满新意的宽松情境中让一些必需的情操春风化雨、润入心田。

总之,对于医学生而言,在古典诗词赏析中,教师不仅应当把“仁爱”之心的培养作为重点,更要特别注意具体地将“仁爱”落地生根在“孝爱”的基础上,从古典诗词种种爱的内蕴中,精选与“孝爱”相关的内涵,用心考量、设计和引导赏鉴,从这一切爱的原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心,才能“本立而道生”。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可以在古典诗词的丰富矿藏中,用心遴选有新意的“孝爱”作品。即使是学生已经熟稔的作品,也可以进入教育的视线,可以更多地引向实践层面生发新意。此外,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结合医学生专业学习内涵和兴趣,把这些诗词名家中的医学养生达人引荐给学生了解,把这些达人与医学相关的优秀诗词推荐给学生赏析,让学生因亲近而喜爱、因喜爱而热忱;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其他多个角度,以新奇为准则,以兴趣为导向,陌生化地引入对名家的欣赏,并将这种欣赏引向更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唐)李隆基注,[宋]刑爵梳.孝经注疏・圣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王云五著,马乘风(持盈)注译.诗经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谢思炜.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张英强.试论白居易的医药学思想[J].中医文献杂志,2001,(4).

[7](宋)陆游.陆游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宋)陆游.陆游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第6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关键词:喻良能;梅尧臣;李康靖;互见诗

南宋诗人喻良能《香山集》(钦定四库全书本)卷七中收录《挽李靖少傅夫人》二首,民国续金华丛书本《香山集》卷七题目作《挽李靖康少傅夫人》,此二诗与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卷十六所收《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内容相同,唯有个别词句相异。本文认为,此二诗为梅尧臣所做,喻良能《香山集》系误收,现考证如下。

钦定四库全书本《香山集》此二诗为:

《挽李靖少傅夫人》

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萧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砘嵩幔车马几千蹄。

板舆曾至郑,灵此归周。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九原开y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民国续金华丛书本《香山集》此二诗为:

《挽李靖康少傅夫人》

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萧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砘嵩幔车马几千蹄。

板舆曾至郑,灵[此归周。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九原开y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苦孝子留。

二者不同之处有三:题目中一作“李靖少傅”,一作“李靖康少傅”;第二首颔联一作“灵此归周”,一作“灵[此归周”;第二首尾联一作“茅苫孝子留”,一作“茅苦孝子留”。

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宛陵集》此二诗为: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

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筑短萧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砘嵩幔车马几千蹄。

板舆曾至郑,灵此归周。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九原开y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此二诗与前 《香山集》具不同之处亦有三:其一,题目中作“李康靖少傅”,而非“李靖少傅”或“李靖康少傅”;其二,第一首首联中为“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而非;其三,第二首颔联作“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而非“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

解决此二首诗归属问题的关键在于两步:第一,考证出诗题中应为“李靖少傅”、“李靖康少傅”还是“李康靖少傅”;第二,考证出这位李少傅的生活年代,谁(喻良能或是梅尧臣)更可能为其夫人作挽歌。

首先,本文认为诗题中当为“李康靖少傅”,喻良能《香山集》所作“李靖少傅”或“李靖康少傅”皆误。理由有二:其一,两宋时期并无字号或谥号为“李靖”或“李靖康”,且官为少傅的历史人物。唯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有李若谷传载“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可知“李康靖少傅”当指“李若谷”。其二,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清)劳格《读书杂识》卷十二“喻良能《香山集》”条载“《挽李康靖少傅夫人》见《宛陵先生文集》十六”,劳格虽未详细论述,但可知前人亦多认为此二首诗是为李康靖少傅夫人所做的挽歌。

其次,本文考证李若谷生活在北宋初年,宋太祖开宝二年(969)生,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卒。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七“仁宗”条载“壬午,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李若谷,为太子少傅,致仕。”按:仁宗壬午当为宋仁宗庆历二年,即公元1042年。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六“仁宗”条载“戊子,太子少傅致仕李若谷,卒。诏以子淑在近侍,优赠太子太傅。”按:仁宗戊子当为仁宗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由上文《宋史》本传知“李若谷……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则可推出李若谷生于公元969年,即宋太祖开宝二年。

再次,本文考证梅尧臣生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卒于宋仁宗嘉v五年(1060)。四部丛刊景元本(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第三十三《梅圣俞墓志铭并序》载“嘉v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居八日,癸未,圣俞卒。”按:嘉v五年为宋仁宗庚子年,即公元1060年。《梅圣俞墓志铭并序》又载“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则可推知梅尧臣当生于公元1002年,即宋真宗咸平五年。

据韩立平先生考证,喻良能生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喻良能《香山集》卷九《戊子除夕追和陈简斋除夜一首》首联“世事年来已饱更,百年今夕两分平。”按:诗歌题目中“戊子”当为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由“百年今夕两分平”,可知喻良能乾道四年为四十九岁,乾道五年为五十岁,因此喻良能当生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加之《香山集》卷一六《永v陵》其三言“小臣生长宣和初,深仁浃髓沦肌肤。”亦可与其宣和二年出生互证。(见韩立平《南宋三诗人生年考》)

由上可知,李若谷与梅尧臣为同时代之人,二者同朝为官,存在交往唱和的可能。梅尧臣为李若谷写《李康靖少傅夫人挽歌二首》亦在情理之中,而喻良能与李若谷时代相差甚远,无交往可能,更不可能为其夫人写挽诗。

此外,这两首诗歌遣词造句的风格亦与梅尧臣相似,而与喻良能不同。现举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宛陵集》中数例如下:

天道何由问,秋风遍九原。(卷三《随州钱相公挽歌》)

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卷四《谢宾客挽歌三首》)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车。(卷七《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秋风箫吹咽,陇隧启云根。(卷十《叶大卿挽词三首》)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卷二十二《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笳声穿苦雾,陇穴启寒蓬。(卷二十三《李尚书挽词二首》)

龙归终合剑,凤去不闻箫。(卷三十八《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堂涂从此闭,何日卜丘原。(卷三十九《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卷五十三《张尧夫寺丞改Z挽词三首》)

上所引诗句中“秋风”、“遍九原”、“会葬千人至”、“箫吹咽”、“笳鼓咽”、“穿苦雾”、“终合剑”、“卜丘原”、“重卜九原安”等词句与《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中的“秋风急”、“苦雾迷”、“短萧齐”、“宝剑知终合”、“松门来会葬”、“车马几千蹄”、“九原开”等词句极其相似,亦可佐证《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当为梅尧臣所做。

综上所述,这两首诗的诗题当以梅尧臣《宛陵集》中《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为准,而不取喻良能集中“挽李靖少傅夫人”与“挽李靖康少傅夫人”之说。且此二诗应判为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而非南宋时期的喻良能所作。

参考文献:

[1][宋]喻良能.香山集[M].清钦定四库全书本.

[2][宋]喻良能.香山集[M].民国续金华丛书本.

[3][宋]梅尧臣.宛陵集[M].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四部丛刊景元本.

[6][元]脱脱.宋史[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7][清]劳格.读书杂识[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第7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刘一祯出生在湖南郴州市的安仁县。小时候,她就对爷爷摇头晃脑拉二胡的样子,以及那“吱嘎吱嘎”的琴弦声很着迷。在当地教书的父亲,也时常爱捣鼓一些歌剧唱片给她听。家庭的熏陶,使她4岁时便能哼唱《洪湖水浪打浪》、《刘胡兰》等歌剧唱段。10岁那年,她在当声乐教授的姑姑引导下,离开家乡,考入了湖南衡阳艺术学校花鼓戏表演专业。那时,父亲微薄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五口的日常生计,她的学费全靠母亲养猪、卖菜、种桔子凑齐。

学习之余,她常写信让父母不要过度操劳,要注意身体。每次寒暑假回家,她都要用节省下的伙食费买些时新食品或滋补品孝敬父母。1997年读完艺校后,她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声乐系深造。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进空政文工团,当了一名独唱演员。

“孝顺是疼爱/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陪父母唠唠家常散散步//赶上长假多带父母去旅游/星期礼拜常跟父母住一住//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常把爱当作儿女的礼物//父母的一辈子/吃了多少苦/孝敬父母/让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2004年,刘一祯演唱的《孝敬父母》,以其贴近生活、质朴动人的风格,成为继《常回家看看》之后的又一首孝亲敬老歌曲,也就是这首歌,让她一举成名,并于2005年1月当选为“中国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宣传大使。”这一年,她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内地歌坛十大新人歌手。

原来,2004年重阳节前,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在全国寻找一位端庄孝顺的女孩作为形象宣传员,中央五部门到处物色人选。那时,刘一祯演唱的《孝敬父母》已在全国热播,于是组委会把她作为候选人之一。在随后的评比中,《孝敬父母》的词曲打动了评委。当他们到刘一祯所在的单位去调查时,领导和同事都一个个地夸她,说她这只团里的“百灵鸟”,不仅品学兼优,而且是一位长期热心公益事业的歌手。网上对刘一祯的支持率也很高。为此,评委们毫不犹豫地选中了她。

走南闯北,“兵妹妹”用歌声孝敬天下老人

刘一祯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到一处演出,就到当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用歌声慰藉老人,给他们一个轻松快乐的心情。

“风和雨你经历多少/沧桑的岁月知道//血和泪你流淌多少/飘扬的旗帜知道//情和爱你倾注多少/祖国的江河知道//你看那江河滚滚万古流/巍巍青山不折腰//你看那山笑水也笑/五星红旗多妖娆//江山好/阳光照/中华明天更美好。”2005年,刘一祯又把这首音乐电视力作《江山好》,奉献给了为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著功勋的革命老前辈。听着这仿佛空中飘来的天籁之声,老前辈们个个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2006年,刘一祯被评为中国演艺界十大孝星。至今,她已走访了全国近70家敬老院、福利院,为上万名孤寡老人送去了甜蜜的歌声。

2005年盛夏,刘一祯随中央电视台“孝敬父母,关爱老人”公益广告摄制组来到湖南永州金洞外景地。广告片中她有淌水过河的两个镜头,一是童年时妈妈背着女儿,二是长大后女儿背着妈妈。拍摄中,身材苗条纤细的刘一祯站在小木船上,先是背着小女孩来回拍,接着又背起体重远远超过自己的老大妈,连拍了五遍,累得几乎快要趴下来。拍摄结束时,得知扮演“女儿”的那个小女孩出生几个月就失去了母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情况后,她马上给小女孩捐了1万元助学金,还表示要长期关心她的成长与学业进步。

2005年在北京松堂医院慰问时,她自费购买30多箱牛奶、水果送给老人。有一次在广东东莞东坑镇敬老院慰问时,因时间仓促,来不及去购买礼品,她就给在场的几十位老人每人送了100元钱。至今,她已为全国各地的老年人捐款捐物10多万元。2008年,她再捐15万元帮助汶川地震灾区人民,并不辞辛苦进行了多场义演。此外,她还在自己的家乡助养了10多位老人,每年花费几十万元。

爱心无限,乖女儿愧对家乡的亲爹亲娘

常年在外奔波的刘一祯,时时不忘关怀别的老人,对自己的父母却充满愧疚。这愧疚从她14岁时便开始了。那时,还在衡阳艺校上学的她因救火受伤,被送到医院。因为当时大家都把她看作是英雄,所以医生给她治疗的时候尽管很痛苦,但她一直告诉自己,“我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一定要坚强,不能哭”。因为她家里没有电话,学校只能将电话先打到亲戚家,亲戚再走很远的路将消息告诉她父母。第二天,当刘一祯看到走了半天山路,一身尘土一身汗赶到病房的父母时,泪水还是忍不住像决堤了一般流了下来。

第8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作为“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四场演出,山东临沂柳琴戏《王祥卧鱼》6月2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场上演。老实说,这是从6月14日“展演”开始后最无法让人容忍的演出了,江苏来的淮海戏《皮秀英》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大胆改造了剧本,并使用了“民族歌剧”的演唱方法,加入了时髦搞笑的语汇已经很令人失望了,没有想到山东的胆子更大,直接拿着新编的剧目就来展演。过去我一直对山西某些人刻意扭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愤怒,今天看来,远非一省一地如此。

一、伪“遗产”还反“传统”

柳琴戏《王祥卧鱼》是个新剧目,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得到的其演出彩排是2007年8月27日。

一个面对观众不到一年的剧目,就敢说自己是“遗产”,也真是不把“遗产”当回事了。《茶馆》《雷雨》都是经典,但是说“遗产”没有人愿意承认。

这个剧本是新的。民间只有一个故事,民间故事是以“口头文学”的样式存在的,流传了很久,山东省认定为是“遗产”是可以的。但是换了样式之后,就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再往“遗产”上靠是靠不住的。其次,表现手法是新的。唱腔,传承的少,创新的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唱腔都丧失了特色,唱成了“歌剧”。乐队,交响乐队加入。服装,完全是电视剧或话剧服装,彻底地抛弃了传统戏曲服装的样式。布景,是话剧或者歌剧的布景。表演,也完全话剧化或者歌舞化,戏曲程式化的精髓,一点不剩。这哪里还有一点传统的味道?只有45名职员的临沂市柳琴剧团,无力组织30人编制的乐队,菠萝车友交响乐队应邀参加了该剧的乐队伴奏。

拿这样的东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真的叫人很愤怒。

二、伪“艺术”还反“戏曲”

如果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要求,柳琴戏《王祥卧鱼》是不是一个好戏?我的回答是:不是好戏,是很差的戏。为什么?

首先,剧本写作太没有才华,剧情推进缓慢,对白罗嗦,唱词苍白而缺乏文采。临沂市政府为这样的一个本子花上百万元打造,真的很可惜。同样是新编的,山西省的《傅山进京》的剧本水平,比这个高出百倍。

其次,这是“技术至上”的伪艺术。整个演出过程,亮点是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多媒体动画,光的闪烁,“雪花”的飘洒。技术是技术,艺术是艺术,不要本末倒置,把技术以为是艺术。

临沂康复研究会会长李金荣这样说:我从七岁就开始看戏,小时候看柳琴戏都是在土台子上演,那时柳琴戏的演出道具也非常简单,一个小锣,几把琴。而现在这部戏搬到了剧院里,加上高亢的音乐、绚丽灯光和精美的舞台布景,效果非常震撼。

李金荣是夸《王祥卧鱼》,但是我阅读他的文字,他夸的是技术,而非艺术。今天的技术手段一定比很多年前进步了不少,但是,艺术也一定退步了不少。

三、伪“现代”还不“人道”

说“遗产”不够,说“艺术”很差,我们在低一点要求,能不能“教育”人呢?

第9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是爸爸;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是妈妈;有两个人最伟大,那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皱纹深了,却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们,他们的手脚粗了,却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们;他们的腰肢弯了,却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们;他们的眼睛花了,却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演绎着多少像沈云英忠孝两全,狄仁杰望云思亲,缇萦上书救父,杨乞彩衣养亲,孟宗哭竹生笋,王祥卧冰求鲤这样动人的孝敬之歌。

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常言说父母的恩情似海深,是说它的深广厚重。说它是长江黄河发源地的小溪更为贴切,那么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源源不断,清澈透明,平凡、不起眼,只有当它流过八千里路云和月,流过一天一天的日子,最后才能成其深、就其大。在岁月的河边沿河行走,有了父母爱的滋润、浇灌,我们才不感到孤单、干渴。许多人对父母的真正爱往往产生在父母离开他们之时,望着那空了的病床,才真切地体会到失去父母时的悲痛。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

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是要常唤醒沉睡的良知。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可谓是事业成功,但他们更是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们希望你们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修养、丰富的知识,他们苦于没有时间去关照你们,教育你们,把你们送到北大附中,就是想让你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你们在这里安心学习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想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上课不专心听讲?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按时交作业?你们还有什么理由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羡慕其他学校的学生自由出入?有好多同学对学校的德育七条禁令和教学四条禁令很不理解,认为学校管的太严太多,其实这正是家长所希望的。想到这里,难道你还会跑到厕所偷偷抽烟?难道你还会躲到被窝偷偷发短信?难道你们还会隔着院墙打外卖?难道这就是你对父母的孝敬吗?

高二年级有一个同学,人很善良诚实,但学习基础差,上个学期末有退学的思想,结果是回家三天,他爸爸一句话也没有表达,但天天喝醉酒,孩子终于读懂了他爸爸的想法,又回到班级学习,从此,安心读书,认真学习 ,虽然他成绩现在还不是很理想,但他考试从来不作弊,能考多少是多少,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孝敬父母的行为。

羊有跪乳之恩,鹊有反哺之恩;父母之爱,恩重如山。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你们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给父母寄去一份祝福;假期替父母承担一项家务;陪父母一起散散步;和父母一块说说话;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时做上一张贺卡……你们要体贴父母,尊敬长辈,讲文明,讲礼貌,让父母舒心;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劳苦,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让父母省心;你们要勤俭朴素,提高修养,让父母放心;你们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优异的成绩,让父母开心;你们要同父母经常交流沟通,听从父母劝告,让父母顺心;你们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真诚待人,让父母称心;你们要常怀感激之心,常做感恩之事,献给社会爱心。

“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坚守不渝的价值取向,是炎黄子孙千秋不变的人格追求,也是对青年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你们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重任,更应该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把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用你们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出敬重父母、学会感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这不仅仅是社会赋予你们的使命,更是新时代学生的责任。你们是北附的学子,你们要用自己的行为回报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母校,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有“今天我以北附为荣,明天北附定会以我为骄傲”的豪情,希望同学们以满腔的热情、认真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让孝敬父母之花处处开放,让孝敬父母之情处处流淌。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就是祖国母亲,滔滔的江水,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路,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河水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在近代,当侵略者的铁碲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讲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祖国母亲在我心中。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暗杀者的手枪;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之中;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鲁迅先生穷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荐轩辕”唤醒了刀俎上的中国人,我们的前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这不是对祖国母亲的孝敬吗?奥运健儿奋勇拼搏,屡创辉煌,为国争光,不也是对祖国母亲的孝敬吗?

时光易逝,青春几何。我们虽然无法留住岁月,却可以让父母之恩永驻心中。同学们,你们要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孝敬父母,知恩感恩,争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先锋;努力锤炼品德意志,勤奋刻苦学习,争当发奋成才的先锋;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乐于奉献,争当报效祖国的先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 “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我们一定能够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倍加珍惜大好时光,充分利用良好学习条件,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中谱写光辉灿烂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