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高职科研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高职科研工作计划

第1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职教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1、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教专题的调研工作。重点开展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调研,并对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

按照教育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公告精神,动员各地学会和下属机构积极参与,并对职业教育战略专题调研和《规划纲要(草案)》展开大讨论,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学会网站开辟《谋划职教改革发展》专栏,并开展“我为职教献计献策”征文活动。

2、配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学会积极参与会议相关筹备工作,并做好会后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德育工作委员会为主)

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年内上报国务院审议”的安排,配合教育部相关司局,参与修订工作。

4、配合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工作,积极参与相关研究、试点工作,并作为《规划纲要》的课题研究。

5、迎接国庆60周年,学会和分支机构举办庆祝活动。高职研究会组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物与机构评选”活动。

二、开展职教学术研究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职教社会影响力

1、围绕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制定学会2009年工作计划,召开2009年工作会议。

2、以“抓住机遇和挑战,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题,举办2009年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策划,进一步提高年会质量。年会期间召开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3、举办第二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拟成立的民办职业教育分会负责)

4、举办首届 “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农村与农业委员会)

5、举办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表彰活动。

6、修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草案),启动第二届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学术委员会)

7、举办第五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开好“2009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三、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完成以学会名义开展的部级的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做好学会2008-2009年度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并出版《优秀成果选萃》。(学术委员会)

做好教学、德育、管理、高职、农村与农业、轨道交通、卫生、职高等分支机构开展的科研教研课题工作,以及相关的评奖活动。课题研究和评奖活动中,要把提高研究和活动的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2、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新教材编写、审定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计划委员会)

3、办好各分支机构组织的“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务须做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广泛参与、提高水平。

组织好教学工作计划委员会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以及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举办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办好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支持分支机构办好农业、医药、护理和轻工食品等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5、配合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在天津举办第七届全国职教现代技术装备(教材)展览会。

6、合作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搞好期刊编辑、高职、商科、德育、学生、管理、卫生、轻工、教材等分支机构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论文水平。

启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优秀职业教育硕士(博士)论文”评选活动。

四、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决策服务

1、继续组织力量进行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别由农村与农业、少数民族、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

2、就当前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应对,举办高层次形势报告会,加强行业学会间的沟通联系。(轨道交通委员会为主,相关行业协会配合,秘书处协调)

3、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题,继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办好管理、高职以及其他分支机构举办的相关课题研讨和培训。

4、开展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高职研究会举办“与高职毕业生在一起”的主题会议。

5、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职业指导专项调研,做好职业指导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6、配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做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报告”的编纂工作。(师资专业委员会)

7、继续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机构调查,筹备职教科研工作会议。开展中专学校实训能力建设专项研究和精品专业建设方案展评。(科研、中专委员会)

五、开展国内外校长教师培训,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

1、继续组织学会和分支机构开展的职教院校长和教师的国内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

开展东西部职教合作交流和调研。(职业高中、卫生)

2、继续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组织好研讨和经验交流。(培训交流部为主)

3、继续组织职教工作者和教师赴国外(境外)考察和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负责)

4、筹备举办2010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学术委员会负责)

继续开展职教装备国际交流。搞好商科、轨道交通、医药、轻工等分支机构的对外交流活动。

5、组织开展对香港职业教育的考察,加强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益

1、办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各地方学会、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都应成为网站的地方编辑站,学会网站要加强对其指导和帮助。推动学会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办公和网络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2、扩大和健全学会组织,增强学会活力,改进单位会员入会办法。重视吸收民办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为会员单位。做好理事会已同意成立的新分支机构的申报工作。

3、加强学会下属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总结和计划制度,不断提高组织和活动水平。制定《学会工作规则》,加强规范化管理。

第2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共设置岗位7个。具体是:1、局长,2、副局长(正科级),3、副局长(主任科员);4、主任科员,5、副主任科员,6、科员(一),7、科员(二)。

(一)局长:洪亚智,履行局长职能。主持科技局全面工作

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执行党的科技政策、方针和地方的其他有关规定;

2、主持拟定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意见;

3、负责开展全市科技进步及乡镇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4、组织实施全市科技计划。组织本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组织开展国家、省、市科技及其他项目的申报与项目中期督查管理工作;

5、领导科技外事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科技管理的内接外联,切实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与合作;

6、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市场建设;

7、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强县建设;

8、负责单位的班子建设和队伍管理;

9、负责单位的党务、财务等的行政审批工作;

10、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二)副局长(正科级):,履行副局长(正科级)职能,协助局长抓好乡镇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分管科技计划、科技外事、科技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主要职责:

1、拟定全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做好本级科技项目立项计划工作;

2、负责协调做好年度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3、负责组织本级科技进步奖项目评审及推荐申报上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审核工作;

4、负责做好推荐上级科技成果与科技合作等重大项目审核等工作;

5、负责做好科技交流及抓好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孵化园区建设等工作;

6、负责全市技术市场建设,配合发改局等有关部门抓好成果对接等有关工作;

7、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负责本级专利产业化项目的申报、立项与管理,抓好本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推荐申报上级专利产业化项目、审核推荐申报上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8、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及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

(三)副局长(主任科员):,履行副局长(主任科员)职能。协助局长抓好队伍安全与稳定及国防科技动员等工作,分管农业社会科技发展。

主要职责:

1、协调全市农业科技发展,拟定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2、负责本级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对申报上级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与申报上级重点农业企业、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推荐、审核工作;

3、负责全市科技普及和科技宣传,抓好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科技兴海及农科教结合工作;

4、负责市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

5、负责科技情报所的管理与队伍建设;

6、负责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7、负责本单位的安全与队伍建设;协助局长抓好国防科技动员工作;

8、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及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

(四)主任科员:吴建友,履行主任科员职责,分管高新工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工作。

主要职责:

1、协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市工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2、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和本年度科技工作意见;

3、研究制定全市高新工业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对本级工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和审核。抓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基金的申报及管理,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的申报推荐、审核工作;

4、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

(五)副主任科员:王金龙,履行副主任科员职能。协助局长抓好思想政治等工作。

主要职责:

1、协助抓好全市科技普及和科技宣传,抓好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科技兴海及农科教结合工作;协调全市农业科技发展,拟定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2、协助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3、协助局长做好乡镇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4、协助抓好科技干部队伍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5、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及完成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

(五)科员:,履行科技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

1、协助制定全市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全市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工作意见;

2、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及火炬计划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负责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的项目材料筹措准备工作;

3、负责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省、市工业领域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发展、火炬计划和新产品试制计划;

4、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类高新科技园区有关工作。负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

5、管理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研所,提出民营科技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负责民营科技机构、科技企业的认定及统计工作;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六)科员:,履行办公室主任及科技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

1、负责机关政务的综合协调、督查及行政管理工作,有关文件的起草,会议组织、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管理、保密工作;

2、负责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机构编制、人事、劳动工资、教育培训、计划生育、老干部管理和工作人员的考核、晋升、奖惩、任免、政审等工作;

3、负责市自然科研系列和局所属单位工程技术系列职称的评审推荐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年度考核工作;

4、组织实施乡镇科技进步考核,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资料收集编撰及考核验收工作。开展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5、组织有关部门拟定全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汇总全市各类科技计划,研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进行监督、协调指导,负责科技统计分析工作,研究提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与实施;

6、参与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经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推动科技经费的财务改革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负责归口单位科技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

7、协助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进步奖申报、评审、复核等工作;

8、统筹规划,管理科技事业发展基本建设;

9、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二、科技情报所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

共设置岗位4个。具体是:1、所长,2、工作人员(一),工作人员(二),工作人员(三)。

(一)所长杨淑芬:履行所长职能,主持科技情报所的全面工作。

主要职责:

1、主持拟定全市科技情报所编制以及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和科技信息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科技信息网的维护与更新;

3、履行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

4、协助科技局做好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科技管理工作;

5、协助抓好单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履行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能,负责生产力促进中心年报统计和技术市场工作,协助所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

2、协助做好科技信息网的维护与更新工作;

3、协助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4、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做好科技信息网管理、维护与更新工作;

2、协助所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抓好市科技信息的更新完善等网站建设工作;

3、协助科技局做好电子政务及计算机管理及党务、政务有关工作;

4、兼任科技局、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财务出纳,做好单位的财务工作;

5、协助科技局做好高新工业科技与信息化发展的科技管理及国防科技动员工作。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做好科技信息网管理、维护与更新工作;

2、协助所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项目申请咨询、制造业信息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产业调查、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的服务;

第3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32-02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注重突出实践教学、强化社会参与办学的特色,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色,组建适合学院发展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必要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发展情况以及普遍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浅谈如何组建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文章从目标与要求、方法与步骤、组建重点、组建内容及组织保障等监控点等展开,构建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为主、外部教育教学环境质量保障为辅,内外部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一、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组建的目标与要求

(一)目标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全方位、全程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涉及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质量监控中的各项指标体系确定必须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奖惩结合等原则,克服随意性,力求该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高职院校可根据学院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相应的指标,并协调各种保障要素,力争将影响学院办学质量的诸因素有机地协调、统一、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机运行,形成全面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学院应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实行顶岗实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在保证对日常教育教学过程监控的基础上,需融入企业参与度、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评价、现代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等主要监控内容,必须适应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

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组建的方法与步骤

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可由负责质量控制的部门制定学院质量控制主要监控点,各相关部门结合监控点及本部门工作内容,成立教学督导组、教学运行组、素质教育组、运行保障组、综合监控组五个质量监控工作小组,分组制定监控细则,由负责质量控制的部门组织研讨分析并汇总,进一步明确责任,初步组建出适合学院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实施。

三、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组建的重点

着重抓住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监督、控制、调整,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组建教育教学输入质量的监控计划、教育教学辅助保障质量的监控计划、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的监控计划、教育教学输出质量的监控计划,围绕招生、基本办学条件、服务质量、课程、专业、师资、教科研、学团工作、顶岗实习、社会评价这十个监控点实施展开。教育教学输入质量的监控计划主要工作重心和内容围绕招生工作展开;教育教学辅助保障质量的监控计划主要工作重心和内容围绕基本办学条件、服务质量、师资和教科研四大方面展开;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的监控计划主要工作重心和内容围绕课程、专业和学团工作三方面展开。教育教学输出质量的监控计划的工作重心和内容围绕顶岗实习和社会评价两方面展开。

四、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组建的内容

(一)教育教学输入质量监控计划的组建

教育教学输入质量监控主要体现在招生工作中,包含招生计划制定调整、招生宣传工作、招生计划完成效果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招生之前,各部门对于投档和专业调研情况进行招生专业及录取计划调整是否合理到位;招生过程中,各部门按照要求完成招生宣传的准备是否充分,组织、实施、反馈、调研等力度是否到位;第一志愿率;新生报到率;录取新生文理科比例以及新生录取成绩、分科成绩等。

(二)教育教学辅助保障质量监控计划的组建

1.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条件的监控主要体现在学院日常运行过程中,包含资产、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机房多媒体语音比例、图书资料阅览室比例等。为结合学院办学目标与定位,进一步突出学院办学理念与发展建设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的监控:学院办学目标与定位;学院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学院机构设置,人员匹配情况;办学经费收入与支出结构,教学经费、专项经费、科研经费等投入与使用状况;办学资产生均占用状况;图书资料比例、更新比例;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阅览室座位数比例;校园网占用状况;实践实训基地数量、条件等是否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的规定,是否能保证学生实际操作的学时和质量等。

2.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监控主要体现在职能部门岗位职责与制度、计划与总结、工作作风、资产管理、安全管理、服务团队建设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职能部门的机构健全,结构合理,岗位职责与制度健全与合理性;职能部门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年度和月度工作计划与总结;教职员工队伍建设与管理、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资产与财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宣传报道、网站、档案报表等管理;教职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创新;向社会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状况;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开展状况等。

3.师资队伍。师资队伍质量的监控主要包含生师比、学历职称比例、专业结构、培训进修、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生师比;学历学位比例;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师资专业结构;师资培训进修;专业课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结构;专业课教师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时间;“双师”素质、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比例;人才梯队建设等。

4.教科研。教科研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教科研立项、教科研经费、教科研成果、教科研团队、教科研平台等几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年度科研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专人负责;教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审定批准;教科研经费支持与保障;教科研成果的展示与奖励;教科研团队建设;教科研平台建设等。

(三)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监控计划的组建

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监控体系是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点,围绕“教学”与“学生”两条主线展开,包括课程质量监控、专业质量监控和学团工作质量监控三个方面。

1.课程。课程质量的监控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与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改及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课程设置前期的调研考察;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审批;教材的建设与选用;师资配备;课程实施过程的检查与调整(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教学大纲的实施、授课计划、教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与试卷质量等);课程评价及反馈体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精品课程、优质重点课程的建设等;

2.专业。专业质量的监控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与发展目标、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工学结合的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合理配比;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学生掌握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基本技能)、职业关键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央视扶持专业等建设;师资配比等。

3.学团工作。学团工作质量监控主要包含学生教育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团组织管理、学生宿舍管理、素质养成建设、学生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学生思想教育与主题活动;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学生资助(评优奖惩工作、勤工助学金、奖学金、助学金等)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学团组织工作的安排与管理;学生素质教育养成计划的建设与发展;学生业余活动(社团)方案的设定与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团队建设和发展等方面。

(四)教育教学输出质量监控计划的组建

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职业能力、必备知识、基本素质的养成。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开展工作结合的结合学习模式,教育教学输出质量的组建,可从顶岗实习及社会评价“双率一度”着手,有效监控。

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主要包含管理模式、顶岗实习情况、获证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监控: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制度的健全与合理性;顶岗实习过程掌控力度;获证率;用人单位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人数;顶岗实习单位接受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顶岗实习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主要包含对口就业率、高端就业率、社会满意度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控:就业率及就业层次;对口就业率;高端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社会对学校综合评价。

五、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组建的支撑与保障

学院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组建,应引起学院的高度重视。学院应专门成立“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院长担任,负责全面指导和管理教育教学运行中的质量监控的工作;副主任委员由分管质控副院长和分管教学副院长担任,委员包括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院系负责人,负责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各项实施工作;各院系成立“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实施小组”,负责本部门的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监控与保障工作。在负责质量监控的办公室设置质量管理监控岗,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监控与跟踪工作。同时,结合学院自身特点,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教学运行组、素质教育组、运行保障组、综合监控组五个质量监控工作小组,各组结合工作重点制定本组监控细则,由负责质量管理与监控的职能部门组织研讨分析并汇总,明确责任,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顺利组建并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娟.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第4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05-03

虽然担负着高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一些年来,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步向多元化迅速扩大,但完善可靠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没有真正形成,致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人才难以保证。这不仅是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小视的瓶颈,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配置好相应的课程资源,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其差异性体现在它有极其鲜明的人才培养的职业背景和职业特点。与同一系列的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又具有明显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满足社会中的某些职位(组)技术技能和专业品质的特点,体现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有一定职业经验,适应就业生存的必需。二是满足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掌握终身职业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专业素质和技术领域开发所必须掌握的理论框架。三是符合高等教育这个本质属性方面,还应当体现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学会思考和生活技能的职业人的素质,为学生的完满人生奠定坚实基础。[1]

二、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上,要反映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发展,在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设计方面,做到科学化;与此相适应的配套教学管理,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发出人性化的选课程序,选课进程和学分安排要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现该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体现围绕该专业而构建课程群的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实验教学。结合生产应用培训(学校),并在学校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立起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对独立的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社会需求。在开设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把行业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来,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和目标。形成基础、能力、专业的合理比例的课程群,使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更加显著的时代性,逐步形成主动适应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集群。

2.和谐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这个大前提。同时要让所有学生达到“智、德、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生理年龄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在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观念和行动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并让学生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

3.体现实用性。按照办学特色而制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科学技术应用与开发为主体。基本理论知识传授部分,讲明概念,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突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应用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岗位技能。

4.集成性原则。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很好地实现学校内、外部环境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实现有机融合,优化配置。研究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和短学期课程。在学生就读期间的总学时中,公共选修课程,要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内容的整合、呈现方式、编排顺序,都要合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各二级办学单位,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上,体现其办学的目标,形成亮点。

5.灵活的原则。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产业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确保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地位的同时,站在市场的前沿,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及其研究成果,对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做好合理的调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级化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之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的矛盾。

6.操作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因此,制定人才计划时,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实践操作这个环节,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学生修读的总学时当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40%以上。减少示范性教学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验。学生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时间,相应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要单独开设,使学生得到更加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7.产学研优化组合原则。产业(行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相联合,打造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当积极主动地赢得企业的参与,获得科研机构的支持,三方形成合力。高职院校各二级办学单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形成过程中,应当通过二级办学单位和学校层面的两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充分酝酿、讨论和论证,使人才培养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反映生产企业的真正需求。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大胆创新,突破“先通识课后专业课;先理论课后实践课;先学历课后工种操作课”固有的教学模式的藩篱。学生所学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以及有关工种考试课程,职业技术能力鉴定工作在高职院校也要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学生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也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做出合理安排。“学工交互、学研交替、企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

1.有关课程的词源。“课程”这个词的开源:在中国,课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宋年间。孔颖达为《诗经》作疏时(“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就曾经是用过“课程”这个术语。他说:“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后来,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在其著作《论学》当中,也多次提及“课程”这一术语,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等。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的开源,来自于拉丁文的意思是“轨道”(赛道)、“学习过程”(研究的进程)。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倾向于“道”,有的倾向于“跑”。倾向于“道”,则强调学习内容的设置,促进了后来的学科中心论的发展;倾向于“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感受,促进了后来的儿童中心论的发展。

2.有关课程的若干定义。(1)课程就是这门课程实施教学的具体科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又可以分为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广义课程是指人们所有的学习科目。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具体的学科科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把课程当作是“道”。(2)课程就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所有教学元素和它们诸元素之间的运动进程。教学元素不仅仅包含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习者,还含有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3)课程就是预先想要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实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过程。(4)课程就是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学生自身所感受到的意义,而不是事实、知识、信息单纯的呈现。较少受到“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课程安排的限制。(5)课程就是对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再生产,也就是对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这方面来看,课程就是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学校生活当中的体现。(6)课程就是对社会的革新。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生适应或服从于社会,而是使他们勇于营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3.课程设计和安排。课程设计和安排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所有教学科目、实施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时间进程,进行全面的组合和合理的安排。从学科专业教学的这个维度上来看,人才培养计划是对某个专业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规划后,编撰而成本专业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具有导向型和方向性。而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人才培养计划当中的核心,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根基所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条不紊的教学工作方面。课程的设计和安排要与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在生产实践、经济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设计方案,转化并推广到一线去,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理论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高素质的社交技能。培养在某一领域能够独当一面、完成好专门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该专业的培养计划,体现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讲,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其“职前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安排成将来职业行动的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课程也被称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研究,使他门可以学会完成职业生涯中某个专业的核心任务;通过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从事该职业的专业资格。那么怎样建立起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模式群呢?学习领域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群,它是完全用某个职业的核心工作任务为根本,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这是由“工作区”的具体典型的任务,转变而来的,通常表现为抽象与具体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性学习任务,其核心特征是确保整个工作任务过程的整体性。学习领域课程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来自于极其具体的职业领域,是理论与实训高度融合的整体性学习任务。这个课程集群的建设,需要引入专业化的课程研发方法和研发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也就是引入先进的专业研究和技术发展计划,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和实训专家座谈会,通过全面的职业准入、职业资格鉴定与研究,按“照”职业发展的规律和模型,重构学习领域模式的全面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集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学习和工作态度,以及文化素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技能或能力的要求上面。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社会,科学和技术不断更新,社会职业岗位处于相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之相应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变化。所以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不仅着眼于目前的就业需求,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基于专业职位变化的适应性。同时,现代化大生产,往往使得许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团队,进行整体性的活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全面而专业的职业组成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解危机的能力、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也要把这些非技术(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当中,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课程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

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要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别的技能水平。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也应包括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当中。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其内涵是质的变化,是在以往经验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提升。目前,大部分工作岗位均是科学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有机的组合。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唯有具备了科学理论技术,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所以,高职院校所设计的课程,应该包含占主导地位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实践运用所需的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国际通行的分类法,可将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而前不久,英国教学理论研究专家――罗米索斯基对此项分类方法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即从另一个角度,把技能分成创造性的和再生性的。可再生技能的特点是在技能重复的活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大的变化,体现在固定程序操作的模式,比如利用计算机精心打字。创造能力的特点是在技能活动方面,要预先制定计划并使用任务绩效理论或在决策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灵活性和权变性。电脑和其他高科技的出现,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在生产和应用领域也日益增多。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其职业发展和定位是高技能岗位,这就要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比例较高。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设计中,要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3]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孔小利.研究高职办学规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第5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____年度,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落实城关镇____年度辖区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和奖惩办法(镇党字[____]2号)文件给我局制订的职责要求,为促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实施履行了科技部门应尽的职责。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局党组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党组书记任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下发怀科党组[____]8号、怀科党组[____]9号和怀科党组[____]15号文件,在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机关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落实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二是组织了由机关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在每月办公会上,把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加以督办落实。三是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的一项具体工作任务,年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评定工作人员考核等次,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任务。

二、加强学习,明确任务。一是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关于全面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和新修改的《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市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口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精神,深入研究本单位履行计划生育职责情况,提高全体干部自觉意识,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认真落实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相关工作任务。二是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争创文明单位相结合,在文明创建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计生文明管理服务水平,在干部职工上下营造计生文明舆论氛围,有效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文明创建取得明显实效。我局连续三届获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获全市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全省科技系统政务宣传先进单位、全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履行职能,落实措施 。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各项科技政策相结合。一是在全面总结科学技术“十一五规划”中计生工作取得成效基础上,继续把人口健康领域科学技术纳入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重视和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新技术,获得专家评审通过。二是在制定____县农业科技示范户管理办法和在全县重点创新课题征集时,把人口和计生纳入条件和重点支持内容。三是在培育科普示范村、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科普示范先进单位建设上,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评选认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激励计划生育科技研究创新。在科技工作中,力所能及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人员申报奖励和成果服务,召开人才暨科技工作大会,表彰奖励优秀科技成果,鼓励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创新和新技术推广运用,激励了广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四提高计生文明家庭地震应急意识。一是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全民普及活动,提高计划生育家庭防震避灾意识。我局印制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手册万余份,由各乡镇群测群防员负责分发到各村使地震科普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第6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 职业生涯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65-02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统计,从1993年开始,我国研究生人数18年来增长了近14倍,在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形下,研究生也随之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较之本科生,研究生已失去明显优势。以海南为例,2009年研究生毕业生556人,2010年588人,2011年792人,就业率虽从32.91%增长到59.22%,但仍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不仅海南如此,吉林、四川、广东等也出现该现象。

2 职业生涯辅导的概念界定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至20世纪 90 年代中期才开始传入我国并认可和接受。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从 2008 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职业生涯辅导”,也称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美国学者雷蒙德・伊诺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经历的与工作相关的经验方式,工作经历包括职位、职务经验和工作任务。在国内,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仍是众说纷纭。笔者赞同,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如何在一个职业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对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就是研究生在充分认知自己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审时度势,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的整体性的规划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概念是随着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概念。西方学者麦克丹尼尔斯提出,生涯辅导是指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通过辅导人员协助,引导个人探索、评判并整合运用下述有关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有学者认为,“生涯辅导,指由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结合了不同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帮助个人了解自己,了解教育环境、休闲环境与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增进个人的幸福,进而谋求社会的福祉。”笔者认为,是指了解和掌握被辅导人的基本情况为前提,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根据被辅导人自身实际,制定辅导规划,是引导被辅导者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从而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正确地选择职业。具体到研究生而言,是指针对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性格、兴趣、能力、职业探索等各种条件因素,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辅导的过程。

3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必要性分析

3.1辅导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专业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较之本科生,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科研教学的能力。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方能更全面地认识专业、树立专业自信,继续明确学习目标。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

3.2辅导有利于调整就业心态

研究生知识层次较高,所花成本较高,期望值也高于本科生,对自身职业定位也高于本科生,往往导致大多数研究生最后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以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可以对就业形势、行业趋势、职业发展等有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解社会、了解专业、了解职业,更重要的是了解自身,进而调整就业心态,树立职业自信,以适应社会发展、职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可以避免了职业选择的单一性和盲目性。

4 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现状困境

近年来,各高校在“职业生涯辅导”理念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但对于研究生层面而言,基本上就业指导工作均是依托于本科生而进行的。换言之,研究生这一群体基本上是被涵盖的群体,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为辅的一种就业指导的理念和模式已经形成。研究生就业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着现状困境。

4.1职业生涯辅导内容流于形式

就目前各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而言内容普遍陈规化和传统上的程序化。对于研究生这一群体在人才、物力、财力的配备上远远低于本、专科生的平均标准,工作方法和思路上仍然是停留在简单的政策解读和咨询,各种手续的办理上,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既定流程。并未为研究生的即将毕业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作为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继而就导致与市场的需求脱轨,更别说是为研究生做职业生涯的辅导。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因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把握市场动态,审时度势是为研究生提供职业生涯辅导的前提。所以,从这一层面而言,难以深入地为研究生提供就业辅导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加之,没有迅速地掌握到研究生在了解或认识市场后的所呈现出来的状况(主要如心理上适应和接受等),没有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辅导。

4.2职业生涯辅导机构缺失

目前各高校都设置“就业指导中心”,这个部门基本上负责了所有毕业生的各项管理工作,甚至包括了职业生涯规划协会、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等这样一些在名称上有所区别,但实质工作性质和内涵上并无区别的组织。就业指导中心里会设立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就业指导中心的精力往往集中(上接65页)

在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上,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被弱化了,就业指导的成效也不明显。在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中,似乎更注重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发展,对于其他的一些工作而言,甚至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一种状态,如心理和就业指导等并不受重视,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设立负责研究生就业指导的机构。有些高校设置了研究生工作部,下设研究生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通常都是人手有限,对全面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往往力不从心。

4.3职业生涯辅导的个性化不足

职业的选择会根据个人的特性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年龄、家庭、学习背景、职业规划、个人需求等都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职业生涯的辅导应当要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就目前对于研究生辅导而言,人员紧缺,必然导致了个性化辅导的缺失。这也是就业率和满意度上,比起专、本科生而言较低的原因所在。在研究生中广泛提倡和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形成意识和需求,根据个性化的探索、合理科学地设计不同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典型范例。

4.4职业生涯辅导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过去,研究生的数量极少,研究生也是各大用人单位争先抢取得人才或者是直接成为高层次人才进行引进,研究生并无工作之忧,所以并不需要辅导,如今的形式已不同,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工作对研究生而言并不是唾手可得。正如上述所提及的,高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而言,在学生工作上这块的人员配备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有些高校只有一至两名研究生的专职辅导员,基本上对于职业生涯辅导这一块,并无专职人员,并且其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主要由年轻辅导员和其他非专业的学校员工组成,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是很丰富,甚至有些更谈不上专业化水平,缺少一支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研究生就业指导队伍。由于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学校、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

[3]许自豪.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北方文学,2012(7).

第7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 个人所得税 纳税筹划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深化,政府对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建设发展加大了投入,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达到215.66万人,比上年增加4.51万人,较1991年增加114.77万人。同时,通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绩效工资等多项改革的推进,高校教职工的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中将高校纳入了重点征管的高收入行业。有鉴于此,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研究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2011年9月起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这意味着原有的一些筹划方法需要实务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改。

2.目前高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2.1 对纳税筹划存在错误认识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纳税筹划的目的认识不足,即对纳税筹划应是在合法前提下的合理节税,认识不够清楚。一提到纳税筹划,就片面的认为将纳税最小化作为筹划的最终目的,忽视了随之带来的纳税风险。第二,对纳税筹划的管理部门存在误解,认为纳税筹划就应由财务部门单独承担。该认识忽略了财务部门作为学校决策的执行部门,无权也无法单独对学校的收入总量、分配制度等作出决定,因而无法独立完成纳税筹划的所有工作。

2.2 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无法从全局对个人所得税缴纳作出合理的筹划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是采用根据教学、科研的计划和进度来安排工资薪金及各类津补贴的发放,从而造成了薪酬发放的严重不均衡。例如:有的学校按照教师每月实际承担的教学量来发放课酬,造成有的教师每年实际发放课酬的月份数只有8个月。这样的发放方式导致在该时间段由于收入总量较高而需要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另外的4个月却因为不发放课酬导致收入总量较低而缴税较少,有的甚至未达到免征额,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教职工带来了损失。

3.高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具体内容

通常情况下,高校教职工的工资薪金所得在总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同时,学校作为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人,对工资薪金进行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以下将以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为重点研究对象。

3.1 高校教职工收入构成分析

绩效工资改革后,高校教职工的工资薪金收入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财政统发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

② 奖励性绩效工资:包含课酬(教学人员)、岗位津贴(教辅行政人员)、交通补贴、误餐补贴、会议补贴、指导费(毕业论文、研究生、实习)、班主任津贴、科研秘书补贴、党支部工作补贴、加班费、年终奖、节日费等。

③不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的其他各种津贴补助:科研项目评审费、成人教育课酬、引进人才奖励、科研奖励等。

3.2 高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和原则

按照税收筹划基本原理,高校个人所得税筹划的目的和原则分别如下:

①纳税筹划的目的。

在不违背国家《个人所得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并运用多种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职工税后收益最大化,以及个人和学校的纳税零风险。

②纳税筹划的原则。

高校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原则应遵循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即合法性、前瞻性、成本效益性、适时调整性。

3.3 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按照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下将从计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等几个方面筹划,具体如下:

3.3.1 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法》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免征或减征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进行了规定。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些优惠政策降低税基,即减少应纳税所得总额,进而减轻税负。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保政策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增加医保、公积金的缴存数来减少工资总额,从而减少纳税。

3.3.2 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工资薪金发放均衡

高校工资薪金收入除每月固定的财政统发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外,其他收入由于大部分学校都按照实际的教学计划、课时量来安排,造成发放的严重不均衡。收入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税负的不均衡。

因此,高校应该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放计划,使工资薪金发放均衡。这样不仅有效的达到了节税的目的,对教职工合理安排每月的房贷还款、生活、教育等支出也有较大好处。

3.3.3 工资薪金福利化

把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非可现金化福利,既可满足教职工消费,又可减少个人所得税缴纳。由于为教职工提高的是非可现金化的福利,而非直接发放实物,从而不必纳税。工资薪金福利化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形式:

⑴为教职工提供住所或承担房租。⑵提供免费的膳食。⑶提供办公用品和设施。⑷提供免费的交通服务。⑸为教职工子女设立教育基金。

第8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工学研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69-03

高等职业教育既要进行高等教育又要注重职业的培养教育,坚持服务的宗旨,面向就业,坚持科学研发和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方针。要求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研究”和“学工结合”想结合,把学习、工作还有研究探索相结合,互惠互利,并且解决当前各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培养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和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开发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园林技术专业发展的“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

一、高职院校中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职业院校关于农林类的课程多数设置为:园林生态学,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学,园林规划和观赏植物学这几大专业课;并且,还有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这几项课程安排,包括:理化基础,艺术设计基础和植物学基础。这些课程的设计未能摆脱学科模式,课程的设置仍以学科为中心。这种课程结构只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课程的设置没有能够体现行业的发展,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化,偏重理论知识的评价,忽视实践技术技能的评价;校企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种植业核心技术标准,分析园林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型课程标准。学校应按照园林企业的要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改革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是构建合理、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的行动指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有别于普通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等培养的技工人才。“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全面的从事园林工作的职业素质,掌握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技术技能,从事园林领域内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与学生人文素养融合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现代园林的发展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开设园林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诗词鉴赏、摄影、茶艺文化等限选课程。

(三)课程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合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紧扣专业的发展变化,将时下最时髦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引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对不符合时展的课程和内容进行调整,并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

(四)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

将科研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教学课程与配套科研项目结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科研试验设计,并顺利实施试验项目。通过点(实训课)―线(课程实训)―面(生产性实训)―体(顶岗实习)一整套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科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融合

要求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与校内或校外指导老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或设计施工项目挂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毕业设计直接深入到科研或设计施工一线,负责具体的一项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行3年来学习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工作。

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教育体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并且作为一种办学特色,这是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载体,这就要求该体系要注意课程质量和课程特色,这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这些年江苏省各部门对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重视、支持和改革,要求学院不断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为主线;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中各工序确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园林行业季节性明显的特点,根据一个完整的生长季(一年)来安排人才培养内容,最终形成以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景观项目设计、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为核心能力的“四融合项目化的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分四个阶段安排文化素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另外,要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从教学上来说,要由浅及深;从项目来说要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从实训练习来说,要由简到难,逐步增加难度,增加学生的实践,“四融合项目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认知实训、非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组成。

(一)认知实训,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

在第1学期安排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军事训练、安全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诗词鉴赏、摄影等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的认识实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通过园林绿地、城市公园和园林企业现场参观、企业专家讲座、职业规划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和工作环境的感观认识,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行业、融入行业和规划职业。

(二)非生产性的基本专业技能实训,将现代园林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与职业技术课程融合

在第2~4学期,理论教学方面安排绘画、中外园林史、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测量等职业基础课程和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种苗生产、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工程(一)、园林工程(二)、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同时,在校内实训基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积极引入时下最流行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紧扣行业脉搏,帮助学生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用能力。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按“任务驱动+阶段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江苏中药科技示范园、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园林园艺系校内实训基地,合理轮流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技能训练,通过项目训练掌握专项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素质。

(三)生产性实训,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教师科研、企业技术与职业拓展课程融合

在第5学期,理论教学方面安排室内绿化装饰、园林机械、园林艺术、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监理、花艺与盆景技艺、茶艺文化等职业拓展课程,项目实战方面以单个项目生产任务的形式落实综合技能训练,在职业拓展课程中将教师科研、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与课程融合,以真实科研项目为依托来设置课程,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科技研发过程,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园林校企合作单位的研发生产计划,种苗生产方向学生分组安排到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腾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花卉的培植与研发,培育品种有兰花、蝴蝶兰、杜鹃花等多种;规划设计方向安排到泰州市格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作;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学生分组江苏星美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万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与管理、项目竣工图的测量与绘制和园林工程结算书的编制等工作。

(四)顶岗实习,将科技服务于顶岗实习融合

在第6学期,在高年级学生定岗实习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工作任务,联合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共同组建“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师生混编科技服务团队,采用“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专业科技服务。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各项培训和训练,提升他们的技能知识,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应对性,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胜任本专业的工作,增加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保障

(一)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他是“工学研融合”的一种形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联合地方政府、园林行业协会和园林龙头企业,打造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现已建成占地1500亩的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占地1200亩的江苏中药科技园和占地100亩的园林校内实训基地,使基地与实训室相得益彰,形成“课堂―试验场―种植场”、“学习―研究―工作”两个系统有机结合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二)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发展的资源的教师,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建双师工作站、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和实施“333”计划,鼓励教师申报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参与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将“科研”这一指挥杠杆完全纳入到师资队伍培养和考核体系中,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两者本质上有机统一,科研在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将“研”融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全过程,拓宽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才是培养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努力将科研成果与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吉文林,何正东,董海燕,等.农业高职“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3).

[2]彭龙慧,曹茂琴,丁菲.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共享结合课程体系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1,(6).

[3]姚连芳,等.高等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2).

[4]张源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

[5]丁金昌.科教结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第9篇:高职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1.1中国海洋科技管理机构

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海洋,新一轮“蓝色圈地”成为海洋科技竞争的热点。海洋科技既要体现海洋发展目标,又要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是我国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1]因此,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海洋科技强有力的支撑,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科技管理体制。中国的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海洋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已形成国家—海区垂直管理与国家—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在海区海洋行政管理中国家海洋局分别设立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作为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履行所辖海域的监督管理职责。地方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主要有海洋渔业和海洋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单一模式和其他模式。目前,我国现行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是以行业条条管理为主,根据海洋自然资源的属性及其开发产业划分权限。主要涉及以下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和机构涉海管理职能。

1.2中国海洋科技管理方式

现阶段,海洋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政府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范围的扩大,这也赋予了政府新的角色。政府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年)》依据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需要对海洋科技实施管理,是转型时期指导海洋科技工作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引领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海洋科技事业管理主要以海洋科技规划和计划的实施来实现。主要有:基础研究计划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和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国家海洋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重大技术问题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国家海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引导计划;提出对科技基础资源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专项资料和成果及时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重大科技专项。

1.3中国海洋科技经费来源

国家对海洋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长,海洋科研机构的收入逐年增长。2006~2008年,中国海洋科研机构科技经费收入增长96%,年均增长近40%,其中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占65%以上,海洋科技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2当前我国海洋科技管理面临的瓶颈

科技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提升海洋科技综合管理能力面临更大的挑战。

2.1科技管理行政化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科技管理行政化导致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审批过程繁琐,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科研立项、评审、签订合同等诸多环节完成后项目经费才能到位。另外,各级行政官员对科技立项有实质性决定权,专家评审机制流于形式,评审太过频繁导致质量不断下降。在整体科研管理环境下,科研经费投入以政府为主,其他企业组织因缺乏信息或担心投资风险,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不高。这样科技资源掌握在政府或官员手中,项目申报、审批过程繁琐,行政化导致科研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都受到干扰,科研管理行政化严重。在高校科研管理环境下,行政化是制约高校科研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科研管理过程中越权干预学术活动,资源配置过程不合理。数量成为考核成绩和晋升职称的关键指标,造成学术轻浮和造假现象严重。总之,在适应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前提下,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要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实现去“行政化”,积极探索教授治校的高校治理模式,这样科研管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科技事业将取得进步。

2.2科技管理条块化十分明显

科研管理不仅要解决纯技术问题,而且要在适应中国经济环境和体制下,解决管理财经、行政和公共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科技资源分别属于若干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所服务,造成机构效率低下,不利于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形成稳定有序科研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使得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力量分配不均,更使得海洋科研活动在布局设置、规划方向、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成为海洋事业发展的“瓶颈”。

2.3科技管理机构设置不畅

我国的海洋科技管理系统主要由国家海洋局所属海洋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海洋研究所实验室系统,教育部下属的各大高校的研究所,农业部所属有关水产研究所系统以及各地方海洋与渔业厅(局)和科学院、高科技企业等组成。然而,在我国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的权责划分层面却暴露出了与实际管理需求不协调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政府海洋科技管理体制实现智能的有力执行、信息的畅通传递和运行秩序的良好协调,导致科技管理部门因缺乏沟通与合作,形成各自为政、服务于各自目标的局面。由于科技管理机构信息不畅会产生一整套科学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脱节,大型的海洋科技设备闲置浪费问题。海洋科技资金投入分散且无法形成完整的科技产业链条等诸多问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阻碍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

3国外海洋科技管理模式和体制

由于各国国情和历史问题,世界各国海洋科技管理模式和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的海洋科技管理模式有集中统一型管理模式、相对集中型管理模式和分散型的管理模式三种。

3.1集中统一型管理模式

代表国家有韩国、法国和波兰。长期以来,韩国实行的是分散的行业管理,经过机构改革和职能并入成立国土海洋部。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设立机构对全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制定规划进行高度集中的综合管理。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同法国科研部等部门协作,负责指导海洋资源开发有关科技项目,通过科研活动促进海洋产品的应用并且承担科研成果价值化及向公众传播海洋科学知识的职能。波兰的海洋经济总局是负责海洋事务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海洋事务方面的计划、规划、协调和立法工作,下设3个地区海洋局对全国的海洋科技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3.2相对集中型管理模式

代表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局负责美国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海洋渔业局是其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下设六个科学研究机构,形成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展全国的海洋渔业科技管理研究工作。加拿大是传统海洋强国,为加强海洋管理设立了海洋与渔业部管理全国海洋科技事务,其主要职能之一是促进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方面组织科研开发,实施科学研究计划。印度于1981年设立了海洋开发部,其职能类似于我国的国家海洋局,负责制定海洋考察计划,调查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管理和发放海洋研究资金等职能。

3.3分散型管理模式

代表国家有日本、英国和马来西亚。日本主要涉海工作主要分布在通商产业厅、农业水产厅、文部科技省等职能部门,没有专门负责海洋事务的机构。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了统筹协调海洋政策执行情况,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海洋开发审议会和大陆架调查及海洋资源协议会等专门的协调机构,加强海洋事务的管理。英国政府也没有统一负责全国海洋科学技术的部门与机构,海洋科技管理及海洋规划均按不同项目或课题分散在政府部门。为了有效协调各部委之间、政府部门和企业公司之间的工作,英国成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科技规划,加强政府对海洋科技管理。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州政府间合作和承担责任是管理海洋事务的主要方式,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统一的管理实施方案和规划。

4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海洋科技发展进入快速提升阶段,迫切需要海洋科技加快实现从支撑为主向支撑与引领并进的转变,对我国海洋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事业协调发展。

4.1完善海洋科技重大项目计划体系

我国的海洋科技管理主要以海洋科技规划和计划方式实现。“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齐全的海洋科学计划体系,主要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海洋专项(908)、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中的项目以及科技兴海规划和国际海洋科学计划合作等,促进了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海洋科技竞争和国家战略需要,要继续做好各类涉海科技计划的紧密衔接和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各沿海地区要按照发展实际制定海洋科技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切实加强海洋科技管理。继续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海洋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和成果评奖奖励制度,通过组织体系和制度创新,按照创新链和产业链统筹配置各类海洋科技资源。

4.2健全海洋科技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应完善海洋科技工作部门之间协调机制,组建统一海洋科技领导机构,强化各涉海部门、科技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协调机制,收集海洋科技信息,检查海洋科技项目实施。其次,建立海洋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工作的技术指导,协助制定海洋科技创新计划,评审海洋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再次,应加强宏观管理,把海洋科技创新纳入地区社会发展纲要,成立海洋科技创新协调组,组织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海洋开发相关专业,发挥专业联合优势,开展海洋科技创新联合攻关。

4.3创新海洋科技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