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教师范文

音乐教师精选(九篇)

音乐教师

第1篇:音乐教师范文

音乐教师一定要会论文联盟作曲,肯定有很多人会说这是不太现实的。但音乐教师要懂作曲,恐怕内行和外行的人都要点头认同了。就拿世界上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代表人物来说,如: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镇一等,他们不但是音乐教育家,同时也是作曲家。中国目前有许多优秀的音乐教师,也都喜欢和精通作曲。

那么,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是怎么安排的?音乐是怎么与万物万情紧紧相连的?音乐是怎么使人在欣赏与学习时产生联想的?……一句话,能精确"拆析"音乐,并理解其重点与内涵的,就非得借助"懂作曲"这一基本功。下面就音乐教师与作曲的关系做一些简单的论述。

理论作曲的主要内容是充分了解音乐元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及其各种组合后产生不同音乐的方法与理解。例如:音高是通过音的不同高音而产生的不同亮度及色彩来反映音乐的,简称"亮暗相间"等等。懂作曲的教师能很清晰地把音乐的组成元素及其组合进行"拆析"。不懂作曲的教师就只能说个音乐的大概情感与气氛。音乐教学也就无从"精细",教学方法也就不能"画龙点睛"、"引人入胜",教学也就缺少"深度"。

音乐老师在教学时,如能正确理解音乐元素的组合规律。就可以大大发展学生的扩散思维。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音乐中的元素做不同组合,来反映不同的物与情,让学生通过引申、填空进行音乐创作,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教音乐与其他艺术课程联系起来,这样的音乐教学学生一定很喜欢,整个教学全面、多样,充满着"乐"趣!

学生的"乐"产生于喜欢、参与、创造。而这三点都离不开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元素的组合。一个懂作曲的音乐教师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而学生易领会的东西就能去接受它进而去喜欢它。产生了兴趣就有了参与音乐活动的欲望,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就开始进行发展思维的音乐创作活动。我曾让学生用两种速度来演唱《勇敢的鄂伦春》,唱完后学生就知道"稳"的速度,像鄂伦春人威武的样子,而"快"的速度像鄂伦春人在骑马穿越丛山峻岭。然后我请学生用不同速度的歌曲音乐组合来创编鄂伦春人的音乐故事。有人编故事、有人即兴创作简笔画,还有人用不同速度哼唱歌曲进行配乐,最后还有学生自编一些表现鄂伦春人威武勇敢的以及骑马打猎的舞蹈动作。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仍意犹未尽。

以上主要讲的是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机利用作曲中音乐元素的安排与组合,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这些属于单旋律作曲。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以后还要学习多声部的音乐创作,这对于提高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合唱教学水平及训练小乐队的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2篇:音乐教师范文

久旱逢甘露。初闻新学期的人事安排,我担任音乐教学任务,一如就业新人,由喜悦到紧张到惶恐。喜悦是因为终于可以得偿夙愿;紧张是因为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但是从未参与本学科教学方面的研修,对教材不熟悉,不了解音乐教法,担心自己不被学生适应,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惶恐则因为喜欢,所以害怕失去。

拿到课本的我如新教师一般既紧张又兴奋,认真又详细地熟悉教材、查资料、备课、钻研教法、练琴……直到上课前一分钟还在准备中。有同事笑我:“你是新老师吗?还这样认真,领他们玩玩唱唱不就得了?农村学生懂什么?”我笑了笑,很多人不理解我的行为,音乐既是副科,非升学科目,何必认真。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投入更多精力。因为曾经没有机会,所以更懂得珍惜现在。和我的学生一样,我曾经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学生,正因为仅会唱唱玩玩,才更渴求专业的音乐知识。知识容不得马虎。对学生、对自己都是责任。责任不分主、副科。所以,我绝不能让我的学生重蹈覆辙。

第一课终于到来,当孩子们叽叽喳喳、喜气洋洋地步入音乐教室时,我的紧张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孩子们的热情很高、很开心、很放松,这是我从教思想品德课没有的现象。音乐可以让人放松,可以舒缓、净化人的心灵,音乐课本就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在上课前,我简单地向学生做了自我介绍,又向学生明确了学习音乐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到音乐同其他学科的区别。接下来就是常规学习:这节课我们学唱《大海啊故乡》,课前导入我展示了各种关于大海的图片,让他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大海,并配上海鸥、海浪、号角的声音,在学生欣赏这些精美图片、侧耳聆听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从各个角度说说大海的美……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问题回答得也很精彩,但接下来的环节却差强人意。

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1.欣赏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2.歌曲的力度是怎样变化的?3.速度、情绪又是怎样的?4.整体音乐表达什么样的感情?5.歌曲分几个段落,什么特点?问题提出后,学生出奇地静,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无邪地望着我,没有积极思考、认真分析的行为。这和前面的环节差好多。有几个活跃的男生乱说一气,课堂气氛降到冰点。我无法对他们的行为做评价,于是给出正确答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练习打节奏,孩子们伴随着钢琴伴奏学唱歌曲,当我强调挺胸、抬头、口形打开、保持气息顺畅等唱歌技巧时候,他们你看我、我看你,笑作一团。我教师生涯中的第一节音乐课就这样在落魄中结束。

课堂中的不顺利让我很着急:“以前的课也是这样吗?都涉及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学生的乐理知识如此匮乏?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应该采用怎样的解决方法?”想想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还是太心急了。他们太缺乏乐理知识,所以不明白,回答不上来,不敢表现。是我太怕他们失望、怕他们不喜欢我的课,在对他们还不了解,还不清楚他们的音乐知识情况时,就急于将乐理知识灌输给他们,一味注重教学环节的紧凑,在设置问题时,虽然想了很多,却忘了课堂的主角――我的学生。学生对音乐知识到底了解多少?学生乐于接受和喜欢的上课模式是什么?当我把这些问题弄明白时,才能按方抓药,否则只会使孩子不求甚解、机械记忆。教育最终服务的是学生,不论是思品还是音乐都是为智育奠定基础,通过“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于是第二节课,我对常规教学进行了改动,从基础知识出发,引导他们学习音乐常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因为懂了,所以更乐意上台演唱,再利用多媒体充实课堂、活跃气氛。

第3篇:音乐教师范文

《乐记》曰:“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欣赏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小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小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和升华的作用。音乐教育,能使中小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其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音乐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以介绍音乐宝库的精品为重要内容,最易于向“德智体”三方面渗透,并对“德智体”具有辅导和促进功能,使“四育”协调发展。它主要通过聆听和讲解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是每一个人提高自身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及有关科研证明:音乐对人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获得与形成,有着极有成效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力是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帮助改善的;同时,实践证明,音乐对非智力素质,如意志、性格、理想、世界观、美感等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音乐教师要从哪些地方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呢?

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始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于是,我大胆地向校长提出了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的想法,并拟定了一个方案交给校长,很快便得到了他的支持。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筹备,艺术节终于成功举行,这是我校举办的最高规格的一次艺术节。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很快喜欢上了我,他们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竞争的意识,无形中也燃烧了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必须懂得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本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教育的本体隶属于艺术教育,不仅它的内容体现着一种独特的艺术美,而且在健全的国民教育机制中还肩负着审美教育的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最基本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绪共鸣实现的。人们可以从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

由于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还需要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力,因此,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音乐教育也因此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阶段,而必须掌握一定技能。

艺术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愉悦的心理效应。这种复杂综合的心理过程体现在艺术教育中,变产生了“寓教于乐”的共性规律。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音乐以优美的旋律和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类、愉悦人类。当然,音乐教育绝不能停留在纯生理的听觉官能情感上,而是要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感性”升高至“理性”层次,从而使学生更加领悟音乐内涵,感受艺术魅力,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

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但也不排除空间的体验。音乐结构首先要考量的是音与音之间的关联。音乐中没有任何曲风的要素能够独自存在。相反,高音与低音的差距、节奏的对比、赋格中主题与反主题形成的张力、各调性不同的音色,都会浮现一个空间。在巴洛克音乐里,特别是巴赫的音乐世界,空间的体验会浮现一个层级的观念。举例来说,从高音到低音的转移、从流动性弱到流动性强的改变,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都可见到空间的转换。

三、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我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收集相关的资料,精心设计课件,图书室留下了我的足迹;为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道具。比如:我在教《我是草原小骑手》时,课前找了很多关于蒙古族的资料,把这些制作成幻灯片,还学习了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我把这些传授给学生,发现他们很爱学,课堂上气氛也活跃。总之,在每一节课前,我都会下功夫做好课前的准备,在上课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愉悦的情境,通过甜美的歌声,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充分发挥律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好动,于是我(下转96页)(上接95页)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律动,体会音乐内在的美,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歌曲后,我再让学生即兴表演,使他们再一次体会歌曲的美,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学生也能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第4篇:音乐教师范文

一、以现代音乐教育思想为指导的专业技能基础

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故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的手段,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故我们音乐教师应通过对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音乐学科各相关理论的学习,从而形成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并以之为指导,研究新音乐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学同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关系,加强对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并展开学习,奠定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坚实音乐专业能力基础,保障音乐教学的基本需要。

(一)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唱是一个优秀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歌唱是人类原始的、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唱歌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乐器演奏技能

乐器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钢琴是音乐教学的首选乐器,故音乐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弹奏能力,能够根据歌曲旋律、曲式风格与情绪要求,正确选择和编配伴奏,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为创造性地音乐教学活动服务。

(三)识读乐谱技能

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读乐谱能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也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

(四)创作技能

音乐新课程增加了“创造”的教学领域,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包括了一切创造性音乐活动(即兴音乐表演、自制简易乐器、编配伴奏音型、简单的歌曲创作等)。

(五)指挥技能

指挥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音乐技能,包括合唱指挥与乐队指挥。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常见形式,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很普遍。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各种乐队日益增多,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以拓展现代音乐教育为思路的艺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及职业素养

现代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综合”。即以音乐教育为本,广泛综合其他相关文化领域的共同元素,整合成音乐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艺术素养完整和谐发展的空间。在一些部级或省级的音乐比赛中,我们的选手在技能展示方面都表现得较为出色。拓展现代音乐教育,首先要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形成教师的艺术通识通感能力。其次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同音乐教学的联系,为音乐教育现代化打下基础。再者就是加强做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及文化素养。

(一)加强音乐教师的文学语言艺术的培养

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诠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美育的功能也将大为削弱,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精辟凝炼把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在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乐中,接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

时代的发展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的需要,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不仅是文化知识,还包括教学艺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丰富了音乐教学媒体的资源,使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增添了许多新鲜的教学元素,使抽象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感性、活泼生动,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加强做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及文化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的教师。

三、以发展自身潜能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音乐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教师成长的后劲。它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自身潜能为目的,以开展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教科研意识的培养,各级部门的重视和相关机制的建立而实现。

(一)获取、处理信息能力

这是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充电器”。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一方面必须把握知识跳动的脉搏,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获取和处理大量信息的工具。

(二)学科整合能力

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互相的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结合小学音乐教育,教师应该重点开展地方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社会、自然景观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学习。从而培养自身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能力。

(四)教育科研能力

第5篇:音乐教师范文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音乐课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实践证明,在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对大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历年来,在高校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科学家、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及政府的各级领导。国外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波恩、普朗克都是高水平钢琴演奏家,化学家居里夫人也是一位业余钢琴家,俄国的化学家鲍罗丁是一位蜚声于世的“星期天作曲家”。我国当代的科学家中,李四光、梁思成、华罗庚、钱学森等,对音乐都很有研究。他们酷爱音乐,并从音乐中启迪思维,迸发灵感,从而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

公共音乐课在高校教育中具有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然而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音乐课趋之若鹜,有的仅仅是为了学分而来。对一所理工科大学的调查显示,74%的学生觉得公共艺术课没用,但却会选修这门课,因为听听乐曲就可以轻松拿到学分,对大学生很有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地位,有的高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而选用本校有艺术特长的教师来开课,一些思政专业教师甚至会拉点手风琴的数学教师也承担音乐课教学,这使得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呆板,把音乐艺术教育降格为音乐技术教育。许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认为识谱是学习音乐的一把钥匙,不用特别强调对音乐的兴趣;也有的觉得不以识谱和乐理知识为主就不知道该教什么,以至在音乐欣赏课上也是一大堆概念的讲述。许多教师不知道为什么教音乐课,怎样教音乐课,怎样评价学生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正在鸡肋化。

三、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的能力

分析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现状,我们不难明白“开设大学公共音乐课面临首先要解决音乐教师数量和质量问题,需要大量的懂音乐、懂教育的人才”。也就是说要开设高校高质量的公共音乐课,需要一支具有现代音乐教育教学观念、懂得现代教育规律、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

第一,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应拥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储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首先,专业技能既包括外显的专业技能,如演唱、演奏、舞蹈、指挥等,又包括内在的专业素养,如对作品曲式结构的掌握、对中外音乐史的了解、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等。今天的大学生们有思想有智慧,他们总是在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审视你的业务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大学生在进大学前9%的学生参加过艺术专长的考级)。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作为大学音乐的普及工作者,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是不大现实的,但如果没有一身过硬的专业基本功,想在高校占有一席之地几乎是不可能的---“精深”是对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专业储备的直接要求。其次,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教育理论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笔者在对北京、上海近十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最为缺乏的是“生动的讲课方式”;在评价自己的音乐教师上课的实际效果时,有19%的学生持否定态度。高校公共音乐课教育理论的缺失,使得许多专业突出的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表达、教学内容的把握、学生情绪的调动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其三,广博的知识层面是指相对于音乐之外相当多的内涵和外延,即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指出:高校的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恢弘的艺术胸怀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学会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善于吸纳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从各民族的艺术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所以,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培养的并不是音乐家,教给学生的也不仅仅是音乐!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会给教师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宽泛的知识面给音乐教育带来更大的空间。

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知识储备的三大基石。它如同“金字塔”,音乐知识技能(特殊能力类)和教育理论技能(一般能力类)共同构成了宽厚的第一层,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位于第二层并形成塔尖。在这三大项中,前两项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最必要的生存储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渐进的并最终引领辉煌的第三基石。如果说,一个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靠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来立足,靠扎实的教育理论技能来增色,那么他必须通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

第二,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应有独特的课堂教学和较强的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实施能力。课堂是高校音乐教师最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复合能力,它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评价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要在课堂中,通过音乐的贯穿引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通过设计和组织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通过自身的教学给学生留下些思索。教师要有活用教学法,培养即兴教学的能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特征,大胆切入自己的专长,随机应变,以“无招胜有招”,勇创新招,开设一堂具有自身风格的音乐课。

音乐实践活动是由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它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有力手段,国外高校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以艺术实践的方式展开。组织音乐艺术实践的能力是每个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它需要音乐教师具有深厚专业知识技能的业务功底、较强的实际表达引导能力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应尽可能多的面对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中引导他们走近音乐,走近美,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勇于创造。音乐实践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将成为评判高校音乐教师工作实绩的主要指标。

第三,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科研教育精神。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音乐教育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高校音乐教师要时刻了解最新音乐的动态、知道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关注学生喜欢什么,才能跟上新音乐教育理念改革的步伐。在教学中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但是要作教育的抉择者,即音乐教师有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自由选择音乐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的权利,可以重新组织(或补充,或替换)让学生学到更好和更开心的音乐教学内容。

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音乐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音乐教师的创新能力,就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能力。音乐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需要、创造兴趣和创造激情,突破阻碍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源头活水”,不仅对教学内容即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课堂教学可操作行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

第6篇:音乐教师范文

关键词:音乐实践 高师音乐教育 意义 开展

宋代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他的《冬夜读书示子律》中写道:“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各国都采取措施,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比以往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音乐教育中,对具有音乐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的培养,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且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今后要走上中小学讲台的音乐教师,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和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我们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求,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中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课题。

一、高校音乐实践的主要包含内容

实践是通过改造客观对象来满足主观需要,在对象世界实现主观目的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一定的音乐实践活动予以表现和检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修养。在音乐实践中,大致可以分为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两大方面。课内实践活动包含教育实习、学分音乐实践等。课外音乐实践主要是一些校内外节目的编排、策划、演出等。如果说,在一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是对教师所传授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吸收和掌握的话,那么音乐实践活动则是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深化和提高。没有严格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艺术实践活动便失去了依托和根基。而适度、正常、健康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对音乐课堂教学情况的检验和考查,对教学工作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通过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启发、激励、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弥补课程学习的不足,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创新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音乐实践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审美体验

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与了解,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经验,即通过自身的实践所取得的认识;另一种是间接经验,也是就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得到的知识。具体到音乐教育中,我们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和感受,就是间接经验,为了将这种间接转化为直接,就需要一个平台和载体,音乐实践活动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例如我们对于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通过欣赏,掌握了其大致的艺术特征,但是如果能够深入到这些民间音乐的发源地进行采风,则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这些音乐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精神,让我们在认识上有一种本质的提高。又如我们对于《黄河大合唱》的欣赏,之前只觉得这部合唱曲气势宏伟,富于激情,但是只有我们真正演唱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被歌曲传递出来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所感染。这种审美感受,或者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或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个层次。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来亲自感受各种不同的审美体验,这对于个人情感的丰富,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前提性的基础条件。

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21世纪,创新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音乐实践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有着诸多的益处。在音乐实践中,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一种创新。也就是说,音乐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在音乐实践中,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加入的冲动,愿意在这个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情的展示自我,当他们对活动有着高涨的热情时,思维便处于高度积极的状态,帮助学生深入的钻研,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以此为推动、探求更好的方式和方法,获得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群体合作能力

音乐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很多音乐活动的开展,只靠一个人是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很多人、很多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予以完美的展现。学生们正是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了个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

[1] [2] [3] 

力,理解了相互尊重的必要性,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一场演出的举办,从场地的选择,到节目的设置;从人员的调配,到演出器材的提供,整个过程都要在大家的合作下,才能顺利地完成,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这个演出都难以进行下去,每个同学都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欣喜的看到了自己的对于这个临时集体的贡献,更在彼此的合作中建立了友谊,加深了理解。这种群体合作精神,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需要的。

三、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实践的思考和建议

.课堂实践——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

要想切实培养高师音乐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对现有的课程和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首先在课程的开设上,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的增补一些必修或者选修课程,供同学们进行选择。例如当今方兴未艾的音乐治疗学,很多有志于从事这类相关职业的同学,却因为没有合适的学习渠道,不得不放弃,如果学校能够组织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师为同学们讲课,或者针对同学们的学习意愿,主动地提供一些学习的渠道,那么学生们也就多了一个实践的机会。其次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单是音乐系,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高校都将实践类课程放在了大四这一年,但是大四临近毕业,很多同学或者忙于找工作,或者忙于考研,缺少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同时,仅仅靠大四一个学期的突击学习,也难有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建议能够在整个大学阶段中,用各种形式,持续贯穿的进行实践类教育,不一定都集中在大四进行。诸如对音乐教师职业的要求的学习、师范类音乐毕业生的主要择业等等,都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穿插进行。再次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校园内的音乐活动,本身就是音乐课程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大舞台,让学生们亲身投入到这些活动中来,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课外实践——搭建各类音乐实践平台

课外实践作为课内实践的有益补充,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音乐实践基地。音乐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深化音乐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和社会相联系的重要渠道。大多数师范类学校都有附属中小学,但是在实际中,却发现这一最方便的基地却和音乐系学生联系的很少,很多学生反而要到学校之外的学校去实习。所以要正视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充分利用之后,再对照相应的实际需要,建设一些实习基地。例如可以和一些歌舞剧院签长期的合作协议,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和事,锻炼其应对任何问题的胆量和各种环境下进行专业表演的信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就业,都是受益匪浅的。

第7篇:音乐教师范文

(1)写教学后记。新课改后,音乐课堂日显丰富与动态,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就非常需要教师课后把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把满意与否的环节和片段,把成功的感悟和失败的体会都及时地记录下来,作初步的思考和简要的分析,为进一步交流与反思提供第一手的素材。如某一初中音乐教师在其公开课《采茶舞曲》后,颇有感触地写下:歌曲《采茶舞曲》若单纯作为歌曲教唱,会略单调,我因加入了茶文化知识介绍,茶道表演,及采茶歌录像片段,并科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中体味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及茶歌与劳动的密切关系。她写的这些正是她这堂课成功之所在。

(2)做案例分析。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教学现象,及时收集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并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也是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某一教师的欣赏课《春节序曲》,教师先以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画面导入,使学生沉浸在过大年的喜庆气氛中,而后以小组为单位、以各种表现手段创设春节的气氛,有的小组表演小品,有的小组表演舞蹈,有的小组写春联、贴窗花、放鞭炮真是好不热闹。但听课教师对本课却颇有争议,认为本课从表面看,学生又作诗、又表演、又舞蹈、又写、又画,什么都有了,惟独没有音乐。课后该教师对本课作了认真的反思,认识到本课中自己没有处理好“综合性与音乐性”之间的关系,“音乐课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音乐课的综合,要把握好‘度’”,并写成案例存档,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观摩他人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摩各级各类公开课,研究课、优质课,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笔者每次听优秀教师上课归来,总是感触多多,想想同样一节课,自己会怎么上,别人怎么上,其中的差距在哪里?通过不断反思,提高自己。

(4)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有条件的教师每学期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过程用摄像机摄下来,通过再现自己的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这种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是教学反思的一种较好的手段。笔者曾请一同事帮我拍一节课教学录像,看后简直“大跌眼镜”,“毛病”竟如此之多!之后有意识去改掉这些“毛病”,例如很多的“口头禅”,再看自己后来的上课录像,感觉顺眼多了。

(5)用网络论坛交流。现代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教师的交流反思提供了新的手段。在教师网络论坛中,来自大江南北的老师们可以消除地域屏障、学科界限、身份高低、平等的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和困惑,是一种很好的反思交流形式。目前各市区教研室多有专门的网页和论坛,如*区音乐教研网,*教师教研网等,都是教师很好的交流平台和精神家园。

二、三种有效的教学反思策略

(一)增强反思的意识。

作为音乐教师,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教师的学科视野仍需拓宽,综合课程素养和能力仍需加强。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其内容的综合化和弹性化,充分扩大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支配的空间。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在继续教育培训和日常课程活动中,注意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热点问题,自觉参与综合课程活动的实践与磨练,初中和高中的教师要互相了解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提高反思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是音乐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知识基础。缺乏理论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也恰恰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理论、参加新课程培训、听取专家讲座、参与校本研究、参加进修等形式,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使教学反思既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展开,又在反思中去把握理论的实质。

第8篇:音乐教师范文

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容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缴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出新的创意。我在教《粉刷匠》这首歌曲时,也让学生进行了边听音乐边作画的尝试。我说:“你们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打算怎样作画呢?”一个学生忙说:“我想象的房子应该建在树上,粉刷匠正往上爬呢!”另一个学生说:“我想象粉刷匠右手拿着刷子,左手拎着油漆桶,站在架子上正刷房子,房子应该是粉红色的。”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要画的房子是大蘑菇房,上边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丰富的想象力好像插上翅膀在翱翔。我这时地引导他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动手画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家按分好的小组边讨论边分工:“你画房子,我画粉刷匠,他画梯子。”只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欢乐的和谐气氛中完成美丽的图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之中。通过边听音乐边作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仅得到情感的体验,还培养和增强了实践能力。

二、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快乐的布谷鸟》这首歌之后,我借了一盘录相带,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的声相,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是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们争着说:“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歪歪扭扭地学起来。我说:“听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的最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尽情地做着动作表演,有的做出壳的动作,有的作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我还指导他们将《粉刷匠》这首歌创编为舞蹈。我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边唱边跳。开始,每组都站成一排,跳同一动作,没有什么创新的队形。后来,我引导他们可以让跳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舞,队形也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化。如:可前面一个人,后面五个人,组成一个三角形;也可图成一个圆圈,还可俩人对跳。我最后说,现在可以比一比,看哪个组编排得最好,老师将有“金五星”奖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展示。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得这样好,有的组排着队挥舞着刷子,按着节拍点得意地走进来,然后又变换成三角形翩翩起舞。还有的组准备了道具,从家里拿来刷子和小塑料桶,头上戴着帽子,四个人搭着肩随着音乐跳进来,那种认真劲和活泼劲可爱极了。每个小组编排的舞蹈都具新异,表演也很到位,老师一一给以肯定和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合作式的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练习作曲和创编音乐剧使其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是直接影响

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与活动密切相关,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音乐教学的设计应该多以活动为主,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其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我重点开展了作曲和创编音乐剧活动。

我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望强,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特点,大胆地让他们练习作曲。六年级学生已能吹奏不少名家名曲,在进入音乐意境的同时,自己也往往产生作曲的冲动。为了让学生练习作曲,老师首先将自己谱的新曲做示范,再教学生利用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巧进行模仿练习,再用级进、小跳等音乐技巧就结合成一条旋律,或者让学生哼唱一首旋律,由老师代为写出旋律,并进行指导。通过多次练习,绝大多数同学放下作曲难的包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能谱写简单的小曲。

为提高学生作曲的兴趣和综合能力,我还指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创编音乐剧。经过调查,我根据全班每个学生作曲水平高低,节奏感强弱,有无舞蹈基础,语文写作水平高低等,按男女生的适当比例把他们分成六个等质小组,选取本组中音乐最好的同学做组长;音乐水平中等但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同学为副组长,让每个小组共同合作创编音乐剧,并在班上公开展示。例如:一个小组九个人,他们把每个学生的作品筛选后,选出一个学生创作的乐曲作为小组代表。让三个同学吹奏乐曲,再让三个学生根据这首乐曲的主题编排舞蹈,两个学生找适合本曲的打击乐做伴奏,一名语文好,朗诵水平高的学生创编这个主题的描述调和每一情境的串词,最后大家合作创编成一个可展示表演的音乐剧。通过合作创编与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开拓,提高了其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四、变教师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

以往音乐课的考评都由老师来评价。评价手段和内容都很单一,每个学生只要唱会一首歌曲,或者会演奏一种乐器就行,至于表情,动作,表演,台风则没有要求。考评时,只有台上的学生有事干,台下的学生因无事可做,免不了做些无关的小动作,考评往住在松懈的气氛中结束。这其中的关键,是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考评中来,只是教师唱独角戏。其实,学生同样是考评的主人,他们同处于一个年龄段,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会,有他们参与评价,不仅可弥补老师单一考评的缺陷,还增强了集体的亲和力,从长远角度看,也培养了他们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参与合作意识。

第9篇:音乐教师范文

首先,在课上,当教学生演唱时,我会去主动关注学生的声音。学生歌唱时,有时他们会偷懒,在学生心里,没有“什么叫好听的声音”的概念。可能跟自己的专业有关,我认为,好听的声音必须声中带情,把情和声融合在一起,我很多次在课上模仿学生懒惰时唱歌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比较,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能领悟到什么叫有感情的声音,也能很快地改过来。

.自己感觉走上讲台的这段短短时间里,还没有形成什么教学特色,我也只是按照我的理解和想法去给学生们上课。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做的还行,那就是在各个单元内容的教学中,我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素材,而会尽可能、大量的去寻找课外的与本单元或是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音乐等等。我希望结合课外的知识让学生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丰富的体验、感受。比如,在初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的学习中,我希望同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了解以及藏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了一些的介绍、藏族的服饰、饮食习惯、乐器、舞蹈、音乐、等方面,用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们对和藏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我觉得这样学生们在接下去的学习中才能更好的掌握课本中的歌曲及音乐,体会藏族音乐的特色。

二、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在教学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很多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问题。我现在带的是初二,学生们在初中阶段都有一些叛逆心理,我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在教学歌曲中,比如初二第一单元的《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从力度上来说A部分是比较弱的,B部分相对A来说力度稍微有所加强,最后A结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们从情绪、力度上都分析的非常好,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力度表现歌曲,但是一到真正演唱的时候,有部分班级的男同学就会故意扯着嗓子演唱,力度非常强,从头到尾用一样的力度来表现歌曲。我用了好多种办法也不见效,有时候这些学生觉得这样唱很好玩。我让他们对自己演唱的歌曲做个自我评价,他们都会说自己演唱的非常好,能很好表达歌曲中的意境和情绪;对其他同学、老师的评价一概予以否定,喜欢和老师唱“反调”。全然不顾这样扯着嗓子叫喊的坏处

,也根本表现不出歌曲的情绪。我现在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处理好这样的情况。

三,教学中的最大困惑。在教学上,尤其在教欣赏课时,我有时无从下手,我到底让学生在欣赏课里学点什么?分析曲式,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犹如听天书,根本听不懂,所以,一到欣赏乐曲时,很多学生不能去关注乐曲,我想原因出在我身上,我不能带领学生很好地听,这也是我一年来感受到的最大困惑。(单老师,不要因为我的困惑让我上欣赏课,我需要听课学习)

三、我最迫切的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