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9 15:44:19
第1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全部接受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比值(f/t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经直肠前列腺6点+可疑区域活检检查。结果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60.3%病例发现异常回声结节,65.5%显示前列腺异常血流。本组前列腺癌psa、psa+f/t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直肠指检的检出率分别为69.0%、82.8%、60.3%及39.7%。结论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能增强活检过程穿刺的导向性,有助于增加活检阳性率。5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前列腺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经直肠前列腺活检
前列腺癌被认为是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二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及部分临床资料,探讨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5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全部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年龄50~91岁,平均(70.2 ±9.3)岁。
2.穿刺活检适应证
①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0 ng/ml;② 4 ng/ml<psa≤10 ng/ml,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 ≤0.15;③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肿物或可疑肿瘤结节;④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回声结节或彩色超声显示前列腺内局限性血流信号异常增多。
3.方法
(1)仪器设备
惠普hp8500超声诊断仪,带穿刺槽架的直肠探头,频率6.0~7.5mhz。美国bard公司的自动活检枪,18 g穿刺活检针。
(2)超声检查及穿刺方法
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探头尖端涂适量耦合剂,外罩安全套,将探头缓慢插入直肠。观察腺体形态,左右叶是否对称,包膜连续性,是否有局限性隆起,测量前列腺大小,同时观察前列腺内部回声及有无可疑结节或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前列腺内部及可疑病灶血供情况并作记录。采用前列腺系统6点+可疑区域穿刺活检法[1]:在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矢状切面,分别在前列腺的基底部、中间及尖部各间隔穿刺3点共6针,加可疑区域1~2针活检(可疑区域:低回声病灶、不均质稍强回声区、血流异常丰富区域)。见图1。穿刺完毕后用食指压迫穿刺点约 5 min,同时用一块无菌纱布塞入肛门口内止血,嘱患者端坐2 h,并常规用止血、消炎等药物预防出血及感染。
结 果
58例患者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回声结节35例(60.3%),其中低回声结节33例,稍强回声结节2例,位于外腺15例(均为边界欠清,欠规则低回声),内腺20例;发现前列腺增大48例(82.8%);内部回声均匀5例(8.6%),欠均匀29例(50%),不均匀24例(41.4%)。彩色超声检查血流显示65.5%(38/58)前列腺血流异常,直肠指检阳性23例,检出率为39.7%(23/58)。58例患者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直肠指检结果与病理对照见表1。psa+f/t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见表2。表1 三种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略)表2 四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结果比较 (略)注:psa+fpsa/tpsa的诊断标准为psa>10 ng/ml或4 ng/ml<psa≤10 ng/ml,fpsa/tpsa<0.16。
本组病例血清psa水平为2.6~484.7(70.9±51.8)ng/ml其中5例超声显示精囊血流丰富,考虑前列腺癌累及精囊,与磁共振检查结果一致。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的诊断标准为发现异常回声结节。
讨 论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trus可以近距离观察前列腺周边区,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组织结构,显示腺体内和包膜动脉,了解血管走行和分布。前列腺癌可发生在前列腺各部,研究证明,80%的前列腺癌发生于外腺,其中70%位于周围区,10%位于中央区[2]。本组trus检查发现35例异常回声结节中,15 例位于外腺区,20例位于内腺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位于外腺区的15例异常回声结节全部为前列腺癌,20例位于内腺区的异常回声结节中仅有2例为前列腺癌,其余18例是系统活检发现为前列腺癌,而结节穿刺病理为增生结节。35例患者中,31例psa大于 10.0 ng/ml(psa正常值为 4.0 ng/m1),4例psa为4 ng/ml<psa≤10 ng/ml,但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0.16。内腺区的病灶与增生结节混杂难以识别,导致部分前列腺癌检出困难。trus 结合psa水平对 pca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据文献报道结合使用矫正psa的方法如f/tpsa、psa密度、psa速率、移行区psa等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的敏感性[3,4]。
前列腺癌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不整齐的低回声结节, 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恶性腺泡聚集加之缺乏基质介入所致[5],少数表现稍强回声。本组位于外腺的15例结节均为边界欠清,欠规则低回声。发生在周边区的前列腺癌常发生在近边缘的3 mm范围内,较早向表面隆起,声像图显示周边区腺体局部隆起。与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一样,前列腺癌血管大多增多,trus可以清晰显示腺体内血管,肿瘤异常回声内可见血管伸入,少有血管绕行;部分前列癌仅表现腺体内血管聚集。有文献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显示前列腺癌病灶内异常血流[6],这由恶性肿瘤病理特征决定,前列腺癌病灶内的新生肿瘤血管较正常前列腺组织丰富且形态异常,通常表现为走形扭曲、动静脉瘘等;当肿瘤累及精囊时,声像图显示精囊区血流丰富。 前列腺癌在组织学上有两种类型:①结节型或结节浸润型(70%);②浸润型(30%)。结节型或结节浸润型表现为低回声,有的在低回声中央,还出现高回声坏死区。浸润型无明显边界,声像图较难发现,小病灶容易漏诊[7]。当周边区肿瘤与周围前列腺组织灰阶差太小或浸润型癌无明显边界时超声不易识别,前列腺癌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应用是诊断较好的方法。
总之,经直肠前列腺勒多普超声检查能增强活检过程穿刺的导向性,有助于增加活检阳性率。直肠指检、psa、游离psa/总psa比值(f/tpsa)、经直肠前列腺多普勒超声及经直肠前列腺6点+可疑区域活检的联合使用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丰力,赵留存.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 2005,34(5):550-562.
[2]rifkin md ultrasound of the prostate: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prostatic disease[m].2nd ed.philadelphia:lipicottraren,1997:62-217.
[3]kobori y,kitagawa y,mizokami a,et al. freeto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ratio contributes to an increased rate of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screened using a psa level of 2.1~10.0 ng/ml as a criterion[j].int j clin oncol,2008,13(3):229-232.
[4]sǒ zen s,eskicorapci s,küpeli b et al.complexed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psa derivatives for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in men with total psa between 2.5 and 20 ng/ml: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eur urol,2005,47(3):302-307.
[5]vincent r,laurent g,benott g.extensive biopsy protocol improv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rostate cancer[j].j urol,2000,164(2):393.
第2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超声检查;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
目前,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PCa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已居第2位。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quantification,VTQ)技术是通过发射推动脉冲波使感兴趣区局部组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剪切波来获取组织的弹性信息,它能够提供组织硬度的绝对量化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VTQ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超声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5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5±7.5)岁(术后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4例,前列腺增生症36例),男性正常志愿者1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40.20±3.85)岁,均无前列腺疾病病史。经方差分析,各组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仪器:使用西门子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内置VTQ技术,4C1探头,频率4 MHz。操作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先行前列腺经直肠二维超声(TRUS)检查,对前列腺进行测量和描述,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对直肠超声发现有异常回声结节部位,同时应用腹部探头启动VTQ成像模式,选定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避开前列腺内钙化区等,嘱受检者屏气,静置3s,按update键,仪器自动演算出反映剪切波速度的数值(单位:m/s),并显示在屏幕右上方,同时还显示ROI深度(单位:cm),待图像稳定后定帧、存储。同一病灶重复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后将图像及数据存储供分析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检验结果以(x±s)表示。各组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P
2 结果
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前列腺增生36例,前列腺癌14例。各组患者检查结果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得出:前列腺癌结节VTQ值平均(2.35±0.96)m/s;前列腺增生结节VTQ值平均(1.88±0.87)m/s;正常前列腺组织的VTQ值平均(1.23±0.49)m/s。前列腺癌结节VTQ值要明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结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VTQ技术是应用超声换能器向感兴趣区发射低频脉冲波,使感兴趣区局部产生横向运动的剪切波。对组织受声脉冲触发后产生的横向剪切波传播速度进行测量即声触诊组织量化,通过剪切波的速度大小来反映感兴趣区域组织的硬度,组织的弹性或硬度与病变的病理结构密切相关,张吉臻[1-4]等在研究中发现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测得的前列腺周缘区组织弹性模量分布基本符合临床上公认的疾病的硬度变化,即正常前列腺
3.2与以往的静态、准静态弹性成像技术相比,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克服了探头施加压力大小,频率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前列腺结石会提高周围组织的硬度,因此在测量组织VTQ值时,避免结石区以免造成假阳性。而良性病变内并发的钙化、炎性肉芽组织也可以使病灶硬度增大,这也是造成弹性成像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3.3前列腺良性结节多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炎性肉芽肿、梗死灶、结核结节等少见。前列腺恶性结节多为前列腺癌,淋巴瘤、内胚窦瘤等少见。良性增生结节多见于内腺,少部分见于外腺,癌结节则相反。本研究中每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6-10点穿刺法采集病理标本,在弹性成像提示较硬的病灶靶向穿刺,记录穿刺点VTQ值。研究显示VTQ值偏高的病例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于VTQ值偏低组。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影像检查诊断技术的提升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普及应用。但影像检查技术水平的提升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也使得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本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VTQ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症及正常的前列腺组织,为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无创、可靠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向^,刘振湘.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2014,5(9):1324-1327.
[2]李昌强.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5):103-104.
第3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整理1996年4月至2003年1月在通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确诊的225例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资料,包括患者年龄、DRE、PSA、TRUS,部分病例包括磁共振(MRI)49例以及CT39例等检查资料。对单项PSA、DRE、TRUS、MRI、CT以及PSA结合DRE和(或)TRUS等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以及PSA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病理采用Gieason分级系统,分为高分化腺癌(Gieason评分2~6分)、中分化腺癌(Gieason评分7分)、低分化腺癌(Gieason评分8~10分)。
1.2统计方法采用美国Stata7.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2结果
本组确诊前列腺癌时平均年龄(71.7±8.1)岁(46岁~91岁),平均PSA值(42.9±52.4) ng/ml 0.5~360。PSA(>4.0 ng/ml)对前列腺癌的单项诊断阳性率93.3%明显高于DRE及TRUS的阳性率(分别为72.9、55.6)%。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8、56.4)%(表1)。PSA结合DRE或TRUS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提高,分别为99.1%(223/225)、98.2%(221/225),3项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则达100%;DRE结合TRU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欠佳(86.2%,194/225),显著低于PSA与DRE或TRUS结合的阳性率。表1PSA、DRE、TRUS、MRI和CT的诊断阳性率以及不同分化程度前列腺癌的分布
项目PSA(ng/ml)DRETRUSMRICT≤4.04.1∽10.1∽≥20.1阳性阴性阳性阴性阳性阴性阳性阴性例数153465
64611251004362217(%)(6.7)(15.1)(28.9)(49.3)(72.9)(27.1)(55.6)(44.4)(87.8)(12.2)(56.4)(43.6)高分化261610中分化8212734低分化572267分化程度不同的前列腺癌在不同PSA组中的分布存在差异(χ2=26.5682,P=0.000),在PSA≥20.1 ng/ml组以低分化为主,其他组则以中分化为主。
3讨论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PSA、DRE、TRUS等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DRE方法简便,以往前列腺癌多通过DRE发现前列腺硬结而进一步检查确诊,文献报道DRE异常者,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高达54%~62%[2]。本组全部确诊患者的DRE阳性率达72.9%,提示DRE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DRE也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1]。但DRE发现的肿瘤在病理学上多已为进展性或分期较晚,在DRE结果的判断上也存在检查者的主观因素,DR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TRUS能正确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有助于判断肿瘤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DRE。本组全部确诊患者的TRUS阳性率仅为55.6%。由于前列腺癌TRUS表现有低回声72%、等回声27%以及高回声1%等不同表现[3],TRUS检查受操作者经验技术影响较大,其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超声造影剂已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4],将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3%、87%。
PSA是目前前列腺癌诊断主要指标,特别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可以提前5~10年。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以及预后与血清PSA值有明显的相关性。PSA的阳性预测值与诊断正确率均显著高于DRE或TRUS[4]。本研究也证实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优于DRE或TRUS。然而,PSA并非前列腺癌特异性,有15%~25%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在正常范围。血清PSA也可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以及经直肠操作等而升高。本组6.7%的前列腺癌患者PSA正常,仅以PSA异常筛查病例,将有相当数量的前列腺癌患者漏诊,也会有较多的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穿刺。本组资料显示:PSA结合DRE或TRUS可以显著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应参照血清PSA值,结合DRE与TRUS检查对前列腺癌进行筛查诊断。
Naragan等[2]研究认为,PSA水平是预测精囊受侵和淋巴结转移的最好指标。随着PSA水平和Gieason评分增高,前列腺癌穿透包膜的比例也逐渐升高,如果PSA>20.0 ng/ml,这一比例将近30%。本组结果显示PSA越高,前列腺癌病人的分化越差,近半数的前列腺癌患者PSA≥20.1 ng/ml,并且该组低分化癌居多,提示我国较多前列腺癌患者有预后不佳的临床病理特征。因此应重视PSA筛查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作用。
MRI有较高的分辨力,可较早地发现病灶以及较准确地预测肿瘤对前列腺包膜及包膜外浸润、淋巴结、骨转移的影响。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阳性率(87.6%),明显优于CT(56.4%)。CT因为灵敏度不高而诊断价值有限,尤其是对A、B期前列腺癌诊断帮助甚微。
第4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直肠;穿刺活检;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就是在男性前列腺组织中产生的恶性肿瘤,是由于前列腺腺泡细胞生长失去控制的结果。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故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能造成患者疼痛、不能正常排尿、功能受限等影响[1]。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地理和种族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欧美国家等发达地区,它作为男性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在各种癌症的死亡率上居第二位[2];在亚洲地区,虽然发病率较西方国家较低,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环境等因素影响,前列腺癌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9例经检查疑似为前列腺癌并实施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9例经常规检查疑似为前列腺癌并实施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年龄59-89岁,平均年龄(69±2.2)岁;具有尿频、尿急、疼痛等临床表现。诊断符合2011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的穿刺标准[3]:①直肠指诊(DRE)发现结节;②B超有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出现或MRI有异常信号出现;③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4ng/mL。其中直肠指检(DRE)异常者71例。全部患者行出血时间、血糖、凝血时间、血常规等常规检查,不能进行检查及穿刺的患者包括有严重痔疮、有出血倾向、狭窄者。
1.2操作方法使用PHILIPS HD11彩超仪,配有穿刺架的腔内探头,美国BARD公司的自动弹射活检枪MG1522,美国BARD公司的MN1820一次性使用活检针。所有患者在手术前一周停用使用抗凝药物;手术前1天服用抗生素或行穿刺前静脉推注抗生素,手术前一晚使用无渣食物,手术前1小时灌肠清洁;不必空腹进行检查,保持膀胱尿液量尽量较少。手术时,患者卧于左侧,做屈膝抱腿姿势,臀部置于床边并朝向操作者,用碘伏对直肠内进行消毒,并将适量耦合剂涂于探头尖端,套上无菌乳胶套,装上灭菌的穿刺架,然后将探头轻轻地插入直肠,对前列腺做全面检查,了解前列腺大小、形态、体积及内腺体积,检查前列腺内有无结节,观察其血流情况,着重检查外腺。穿刺采用定目标穿刺与系统穿刺相结合,既超声检查如发现可疑病灶时,测量其大小,先在每个可疑病灶处穿刺两针,如果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按着标准6点系统穿刺常规在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线矢状切面尖部、中部和底部各穿刺一针,由于前列腺癌绝大部分发生在外周带,故对外周带、移行带彩色多普勒有异常血流部位应重点穿刺。把穿刺中得到的活组织置于盛有4%甲醛溶液的活检瓶中,将编号、姓名及穿刺部位注明,送检。手术后患者需多喝水,口服抗生素1-2d。并记录患者手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穿刺活检结果在89例经常规检查疑似为前列腺癌患者中有52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占58.4%,前列腺增生或伴发慢性炎症37例,占41.6%。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血尿1例,占1.1%。未给予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3讨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目前术前诊断前列腺癌的唯一方法,其中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能动态观察穿刺针的路径和到达所需取材部位,所取组织直观、准确,能够避免误穿尿道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前列腺癌在灰阶超声中大部分表现为低回声结节,部分表现为等回声结节和高回声结节,CDI则表现为病变内部、肿块周围血流信号丰富,呈环状或团状,尤其病灶区呈非对称血流增加,穿刺中对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可疑结节或异常血流分布区追加穿刺,有利于确诊前列腺癌。在患者进行穿刺时一定要避开明显血管结构、尿道及前列腺周围组织。
本组资料显示,在89例经常规检查疑似为前列腺癌患者中有52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占58.4%,前列腺增生或伴发慢性炎症37例,占41.6%。另外本组89例患者中术后血尿1例,占1.1%。未给予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手术后并发症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能直观、准确地了解到患者体内情况,与没有引导相比能够避免在取样过程中手术器械对患者体内各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随着并发症率的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具有检出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患者创伤轻等特点,是安全可靠、容易被患者接受、准确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在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上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侯卫华.超声诊断以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一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0):926-927.
[2]张学群,陈钰仪,赵萍,等.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5):320-322.
第5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前列腺癌;B超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法;临床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0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64-01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外有学者在前列腺诊断过程中提出了6针穿刺术曾被认为是前列腺癌的诊断金标准[1]。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此种穿刺活检的漏诊率相对较高[2],在诊断过程中最好增加穿刺点数,以此来提高前列腺癌的确诊率。为了对B超引导下的10点前列腺穿刺法在前列腺癌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200例疑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200例疑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42-86岁,平均年龄为65.2岁。患者的PSA水平为4.1-443ng/ml,平均为14.98ng/ml。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为8.0-159.0ml,平均为43.21ml。
1.2方法采用超声诊断仪来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穿刺进行引导,直肠探头为7.5MHz扇形切面探头,用专用穿刺架,引导自动穿刺活检枪18G进行穿刺。术前准备术前2-3d无渣或低渣饮食,术前晚禁食,服缓泻剂常规清洁肠道,如不理想,术前晨清洁灌肠。穿刺前2-3d氧氟沙星或诺氟沙星0.2g,2次/d和甲硝唑0.2g,3次/d口服。操作方法患者左侧卧位,肛周0.5%碘伏消毒。超声引导下用18G巴德穿刺活检针穿刺。消毒用碘伏为洗得宝牌,含有效碘5000mg/L。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处理前,先对患者的精囊进行超声扫描,并对其前列腺的大小进行测量,然后用10点法来对患者进行穿刺处理,即在标准的6点穿刺法的基础上在外侧各增加2针。将各个穿刺点的组织标记出来,并送病理检查,在完成穿刺处理后,对其局部行3分钟的压迫,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不需要对其行压迫处理。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
2结果
本研究中有54例患者的穿刺结果为阳性,其阳性率为27%;在前列腺各部位阳性患者中有48例患者为尖部阳性,6例患者为中部阳性,40例患者为底部阳性,42例患者为外侧中部阳性,48例患者为外侧底部阳性,在前列腺区域的阳性分布情况为:14例患者为尖部阳性,6例患者为中部阳性,6例患者为尖部阳性,12例患者为外侧中部阳性,18例患者为外侧底部阳性各穿刺部位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穿刺活检是最为常见的诊断方式[3]。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前列腺癌一般是从前列腺外周带开始发病的,在对此类患病者进行诊断时,传统的6点穿刺诊断法的样本量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前列腺的确诊率[4]。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B超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法的诊断阳性率为27%,这与某些学者在其研究中所得出的26.6%十分接近。由此可见,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B超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患者前列腺的外侧中部、外侧底部以及尖部的穿刺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参考文献
[1]王林,何朝宏.前列腺系统10点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1):5-6.
[2]何敬海,高阳,王少春等.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2):121-123.
第6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前列腺;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
Clinical analysis of diagnosing prostatic cancer by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6+X” point puncture biopsy of prostate
DING Xiqi,LI Guang,XIANG Congming,SUN Jian.Department of Urology,Wuxi No.4 People’s Hospital,Wuxi,Jiangsu 21406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biopsy of prostate in detecting prostatic cancer.Methods Prostatic puncture and biopsy guided by transrectal ultrasound was performed in 40 patients suspected of prostate cancer.Results 21cases were prostatic cancer,15 benign hyperplasia,2 atypical hyperplasia,2 chronic prostatic inflammation.Conclusion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6+X” point puncture biopsy of the prostate is a safe and effecitve method to diagnose prostate carcinoma.
【Key words】Prostate;Prostatic cancer;Transrectal ultrasound;Puncture biopsy
作者单位:214062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我国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以及检测手段的增加和提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有多种方法有助于诊断PCA,但确诊还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因此,提高前列腺活检阳性率是关键。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现采用“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所谓“6+X”穿刺是指在前列腺左、右侧叶底、中、尖部各一针的基础上,结合B超在前列腺可疑区域增加穿刺X(一般为2~4)针。本研究总结了4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为本院2007~2008年住院患者,年龄51~89岁,平均68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选入:①直肠指诊(DRE)触及前列腺质硬或结节者;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PSA>4 ng/ml)而不能用其他理由解释者;③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TRUS)检查前列腺回声异常者。
1.2 仪器 采用GE公司LOGIQ 7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 6~12 MHz端射式腔内探头,配侧向穿刺引导架。活检枪为意大利普利塞18GX 200 mm活检枪。
1.3 操作方法 穿刺前一周起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常规检查凝血功能,穿刺3 d开始瞩患者进食流质,口服庆大霉素、甲硝唑片,穿刺前晚予恒康正清口服清洁肠道,穿刺前清洁灌肠。穿刺时患者取左侧卧位,穿刺前试用穿刺针无异常,常规口消毒后,在直肠探头上安装穿刺引导架,将探头插入后扫查,并将引导线对准所要取样部位,穿刺针从引导架孔进入到取样部位后取样枪响拔针。一般6针法即左、右侧叶底、中、尖部各一针。再结合B超前列腺可疑区域增加穿刺2~4针。6点穿刺以及X点穿刺得到的条状前列腺组织,分别放入不同的福尔马林溶液中送病理检验,穿刺后需注意患者体温及大小便出血情况。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止血药2~3 d。
2 结果
40例前列腺穿刺的患者,术后出现血便患者4例(10%),血尿患者6例(15%),未经特殊处理,1~3 d自愈,发热患者1例(2.5%),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3 d后体温恢复正常。病理切片中前列腺癌21例(52.5%),前列腺增生15例(37.5%),不典型增生2例(5%),慢性前列腺炎症2例(5%)。其中6点穿刺诊断前列腺癌14例(35%),X点穿刺诊断前列腺癌16例(40%)。
3 讨论
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测手段的增加和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等出现症状往往已到晚期,而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所以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临床进行治疗的依据。在前列腺的诊断过程中,直肠指检(DRE),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被认为是筛查前列腺癌最常规的手段。但病理诊断仍是确诊的惟一证据。
自1989年Hodge等[1]提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6点法系列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以来,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成为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的标准术式,被称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金标准”。但研究证明,系统的前列腺六点穿刺的假阴性率可高达23%~42%[2]。所以有学者主张8点[3]穿刺或者12点[4]、13点[5]穿刺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但考虑到增加穿刺针数将加大患者痛苦,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因此,笔者仍采用6+X穿刺方法。
本研究数据表明,如果采用传统6点前列腺穿刺法,前列腺癌阳性率仅为35%,而加上X点穿刺后,阳性率提高为52.5%,有明显提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6点穿刺相比,并无明显增加。所以,6+X穿刺优点在于:①相对系统的前列腺六点穿刺,增加对前列腺可疑区域穿刺针数,针对性强,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②穿刺较灵活,可根据穿刺时B超影像学提示,适当增加或减少穿刺针数,在保证穿刺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同时也应注意,即使穿刺未能发现肿瘤组织,而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告知1个月后再次穿刺活检,以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参 考 文 献
[1] Hodge KK,MceNeal J E,Terris MK,et al.Random systematic versus directed ultrasound guided transrectal core biopsice of the prostate.J Urol,1989,142:7174.
[2]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77.
[3]resti JC J r,Chang JJ,Bhanrgava V,et al.The optional systematic prostate biopsy scheme should include 8 rather than 6 biopsies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2000,163:163166.
第7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前列腺是什么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形状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所以,前列腺有病,排尿首先受影响。前列腺是人体非常少有的、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的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
影像学在前列腺诊断中的应用
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一直以来是影像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前列腺影像学检查手段有超声、CT和MRI,超声和MRI应用较广,以MRI的图像质量区分前列腺解剖分区比前两者好,前列腺血管造影则可反映前列腺的血供情况。经直肠超声(TRUS)是显示前列腺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可以进行TRUS导引下的穿刺活检。因超声探头紧靠前列腺,可以得到较精确的声像图,能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包括前列腺的包膜和各个区带的结构,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前列腺病变的血流状态通过超声多普勒等技术反映出来,由于目前TRUS增加病人一些痛苦,不能广泛普及应用,因此对前列腺的充分显示和评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CT检查在前列腺疾病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常规CT很难显示前列腺内部的病灶,仅能显示进展期肿瘤以及周围侵犯情况,并且评价前列腺局部浸润的精确性较低。磁共振成像(MRI)已经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病变的最有效方法,在常规成像的基础上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区别前列腺病变的性质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MR波谱成像(MRS)、弥散张量成像(DTI)等新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显示出了重要的价值。前列腺MR检查已被大多数医院的泌尿外科医生所接收,并在有条件的医院广泛应用,有关前列腺疾病MRI诊断也在不断地探索之中。下面我就三种主要的前列腺疾病简单介绍一下。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前列腺疾病,病因未明,有人认为吸烟、肥胖及酗酒、、家族、人种及地理环境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全球人口老年化,前列腺增生的发病人数日渐增多,其发病率随年龄递增。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临床表现为:1.尿频:夜尿次数增加;2.排尿困难:尿线细而无力;3.血尿;4.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尿痛;5.膀胱结石;6.肾功能损害。因此,当老年男性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症状时,应首先排除前列腺增生。
如果男性出现上述症状,则可能患有前列腺增生疾病,建议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做直肠指诊,即通过触觉来探测前列腺的大小、形状、硬度,有无结节、触痛、波动感以及正中沟的情况。影像学检查,首先会让患者做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中央腺体增大、回声不均,初步判断患者为前列腺增生。接下来,医生就会要求患者做前列腺MRI检查,虽然MRI检查费用高,检查时间长,但是MRI明显优于TRUS检查。前列腺增生发生在中央腺体,MRI表现为前列腺中央腺体增大,其内信号不均,中央腺体可见片状、结节状异常信号,双侧周围带无异常信号改变,动态增强不均匀强化,MR波谱成像正常,枸盐酸盐峰值高,胆碱及肌酸峰值低。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是男性发病率第一和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男性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患者生存质量及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尤其重要。临床表现为:1.压迫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同。2.转移症状,前列腺癌可侵及膀胱、精囊、血管神经束,引起血尿、血精、阳痿。如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双下肢水肿;前列腺癌常易发生骨转移,可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
记得几年前,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患者来做胸腰椎MRI检查,我在诊断过程中发现他的胸腰椎有多处转移,询问他的病史,并无其他脏器疾病。于是我想到了是不是前列腺癌导致的椎体转移,马上建议他做前列腺MRI检查,结果出来了,MRI诊断考虑为前列腺癌,这样,就找到了原发灶。所以,有时前列腺癌首发症状为转移瘤。
如果临床医生怀疑前列腺癌,首先要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如果PSA大于10.0ng/ml有意义,动态监测PSA持续升高,则高度怀疑是前列腺癌;直肠指诊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非常重要,表现为前列腺被膜不规则,可触及石样坚硬肿块,如波及精囊则高度可疑;TRUS检查双侧周围带内出现局限性低回声区或群状光点;前列腺的疾病确诊MRI是必做检查,前列腺癌癌灶大多数位于双侧周围带,极少数癌灶位于中央腺体,T2加权像呈低信号,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呈高信号,实质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MR波谱成像出现异常,枸橼酸盐明显降低,胆碱及肌酸明显升高。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在50岁以下男性中较为多见,病变一般局限于外周带,前列腺炎综合征其实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而且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产生各种并发症,也可自行缓解。前列腺炎症候群:1.盆骶疼痛,一般位于耻骨上、腰骶部及会放射痛,表现为尿道、精索、、腹股沟、腹内侧部疼痛。2.排尿紊乱,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线分叉、尿后沥滴、夜尿次数增多,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分泌物等。3.障碍,包括减退、、痛、减弱及阳痿。
第8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经对疑为前列腺癌(PCA)患者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治检术,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疑为前列腺癌(PCA)患者24例。年龄51~83岁,平均70岁。临床多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血尿,部分可出现腰、骶、髋、臀等处疼痛,直肠指诊可扪入前列腺肿大,中央沟消失,两侧不对称,局部结节。
方法:所用仪器为彩色超声诊断仪,穿刺前1周停用抗凝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并自行开塞露清肠,术前2~6小时口服抗生素。穿刺时,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朝向术者并尽量靠近床边;常规消毒,彩端扫式(end、fire)变频探头(5~9MHz),配以专用穿刺架,自动治检枪射程22mm,Tru-cu式活检针(18G,外径1.2mm,内径1.0mm,针17mm),在彩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目标,迅速将治检针刺向病灶,在屏幕上见针尖到达病灶前缘即停针,打开保险,按动扳机,听到击发声后迅速退针,即取材完毕,一般穿刺3~6针。将取村标本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中,送病理检查;穿刺后嘱患者多饮水,并继续服用抗生素2天,观察术后反应,有异常者及时处理。
结 果
前列腺癌19例(79.17%),其中肿瘤最大经线≤1.5cm 13例(54.17%),1.6~5.5cm 4例(16.67%),弥漫性病变1例(4.17%),声像图未发现癌肿1例(4.17%),前列腺增生2例(8.33%),前列腺炎症2例(8.33%),前列腺不典型增生1例(4.17%),2例穿刺后出现少量血尿,1天后自行消失。声像图特点,见表1。
讨 论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加之饮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列腺特殊抗原(PSA)是筛选PCA的重要手段,有多种因素如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炎、前列腺按摩、膀胱镜治检、急性尿潴留、前列腺上皮肿瘤等也可引起PSA增高,因此,确诊PCA仍需病理学的证实[1]。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治检术是获得前列腺组织病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随机多点穿刺,包括可疑病灶部位,前列腺底、中和尖部分别进行穿刺治检可以提高早期PCA的诊断定率,有助于前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方法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9篇: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粗针穿刺;诊断
甲状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据报道,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已逐渐成为社会及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甲状腺癌早期并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导致该病术前确诊困难,部分地区术前确诊率甚至低于50%。因此,寻求一种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率的诊断方式以降低甲状腺癌漏诊、误诊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于甲状腺癌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分析其病理学结果,以评价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疑似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提示为可疑病灶,术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等检查结果无异常。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者;(2)术前曾接受化疗、放疗等抗癌治疗;(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认知功能、语言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共纳入84例甲状腺结节疑似病灶的患者,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24~70岁,平均(48.5±6.7)岁;结节直径0.5~2.6cm,平均(1.46±0.40)cm。本研究经广东省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所有患者或其直系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患者呈仰卧位,取枕垫于颈下,头部往后仰,以充分暴露颈前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Sequoia-512,西门子公司)对甲状腺及周边组织进行多切面扫查,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最佳穿刺位置。常规对穿刺点进行消毒,予以2%利多卡因局麻,于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超声示活检针到达肿块边缘后,确定活检针弹射距离无误后迅速按压活检枪扳机,随后将活检针退出。每处均穿刺3次,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并尽快送检病理。穿刺后局部采用医用纱布包扎压迫15~20min,超声再次扫描甲状腺及周边组织,确认患者无持续性渗血后方可离开。详细记录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结果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金标准”,评价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根据患者结节直径大小进行分组,分为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结果
84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成功,前列腺恶性结节61例,占72.62%,其中甲状腺状癌57例,甲状腺髓样癌5例;前列腺良性结节23例,占27.38%,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腺瘤2例。见表1。
2.2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金标准”,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9%、95.45%、97.62%、98.39%、95.45%。见表2。
2.3甲状腺结节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本研究中,结节直径
3讨论
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复杂,且种类繁多,大多以甲状腺结节为局部临床表现,根据甲状腺结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分为良性和恶性,而早期诊断恶性结节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脏器病变的病理诊断,为临床病理诊断中不可替代的必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粗针穿刺活检,取样较多,病变组织获取量大,穿刺成功率可高达100%,避免细针穿刺活检取样量少,导致活检失败率高,需二次取样活检而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