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精选(九篇)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第1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案;课例

1、引言

新课改的实行,让“关注学生”的理念得以更广泛的推广与实行。为了能够改变以往学生学习存在的困苦状态,对于新世纪的教育来说,必须突破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这一形势下形成。通过实践应用表明,“学案导学式”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学案导学式”教学还可以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因此,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做出调整。

2、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

2.1概念

学案是指由教师涉及编写的,师生共同组织完成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学习方案和学习材料的总称。导学就是指导学习,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的方式方法。简而言之,学案导学就是一种借助于学案的教学方式。

2.2操作程序与原则

学案导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导向、导学、导练以及升华阶段。导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学案,准备教学材料;导学阶段开始进入学习阶段,根据学案内容进行精讲、点拨、答疑,并对学案内容进行讨论;导练阶段是对学习阶段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加强练习及反馈学习成果等;最后升华阶段则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拓展、深化及应用的过程。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学生为主导原则、指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可控性原则。学生为主导的原则指教师创造教学情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指导性指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因素。层次性表现在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因材施教和利用学案进行问题探究的提问要有层次性。可控性是指控制学生探究问题的方向和进程。

3、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式教学例析

初中化学课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原理课、实验课、化学方程式及用语课、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复习课及试卷点评课。实验课是化学课的重点,概念原理课是化学课的基础,复习课是化学课的重要环节,因此着重介绍这三种课程的学案导学例析。

3.1初中化学实验课学案例析

化学实验课学案例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通过实验证明假设成立与否,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将知识点运用于实验当中。据此,我们可以将实验课学案设计为三个步骤:第一,回顾已学实验涉及的知识点;第二,引导学生对知识点提出合理假设;最后根据假设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首先回顾氧气制取的过程,具体包括KMnO4 ,HZO溶液和MnO2的反应条件、原理、状态、装置以及收集装置、验满方法,经过回顾让学生总结实验室气体制取的研究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是按和思考,如思考已学过的实验反应中如何可以获得CO2气体,根据已总结的多个实验,让学生进行操作。如碳酸钠或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或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等。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哪个实验更适合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原因。然后讨论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接下来对反应装置与容器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习反馈,巩固实验程序。课堂练习可以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如下列哪些装置是用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请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步骤进行排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什么?最后对整堂课进行评估总结与反馈。

3.2化学概念原理课学案例析

概念原理课学案的设计也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然后利用已有的概念原理进行解答,让这些原理概念直观化、具体化。

如质量守恒定律学案例析。首先通过具体的知识点回顾,如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化学反应式,过氧化氢的分解等,从原子、分子角度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然后通过填空题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阅读教材,如对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物进行前后的对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据此再准备一个探究实验,如在空气中燃烧镁条,创设问题,让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及结果,并对此结果进行解释,提出改进方法。

3.3化学复习课学案例析

复习课是连接旧知识,延续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复习课中复习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制定复习目标,复习重点、难点以及方法明确复习的内容。复习过程中,通过小组竞赛,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分组进行总结和完善,如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等,然后通过教师对经典例题的讲解,如除去银粉中少量铜粉,可以加入何种试剂。最后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2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 原电池 教材研究 教学案例 教学方案

引言

高中化学教材中提及的“原电池”这一知识点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简称,是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的重要交集。因而,教师对“原电池”这一知识点的合理安排和讲解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化学本质,了解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更能使学生将化学这一抽象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1.原电池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大多采用实验手法,即通过实际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形成知识概念。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教师以铜锌原电池为主线,基于教材讲述伽伐尼青蛙实验、伏打电池及丹尼尔电池的历史由来,清楚阐明铜锌原电池的理论概念。之后,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两个课堂实验:第一,用舌尖感受水果电池的电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伽伐尼青蛙实验。第二,完成原电池的设计,包括探究更换溶液、电极和闭合回路对原电池形成的影响,以及无锈贴片与酚酞食盐水的反应等。

以实验为基础的原电池知识点讲述意在还原历史上科学家们的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巩固知识,并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从以往教学实际和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来看,教学方式改革是成功的。

2.基于教材知识点对原电池教学问题的分析

2.1现有的两种教学观点

针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知识点,一种观点认为电池是充分利用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同时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不清楚,因此以教材为指导在教学中加入理论证实实验必不可少,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建立关于原电池的概念。第二种观点认为教材中认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知识点的本质在于讲述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教学重点应当放在构建学生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实验虽必不可少,但必须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区域进行,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2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材在知识点的阐述上有着广泛性和概括性特点,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梳理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这其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

首先,教材中对原电池这一知识点进行阐述时涉及两个概念,即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转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确定二者谁才是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找到教学重点。

其次,教学安排是有限的,实验室实验模式也较为固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安排中让学生对原电池构成这一教材内容形成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成了现实问题。

最后,原电池实验是建立在抽象概念基础上的,对于电子定向移动、实验中硫酸锌溶液中锌将失去电子等现象无法用肉眼证实,对于理论概念不扎实的学生而言是一个理解难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障碍。

3.基于教材的教学方案的确立

我们对现有教材中原电池涉及的知识点、典型教学方法及教学中的问题有了充分了解和分析,基于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合理教学方案。

3.1教学重点的确认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原电池反应试验的重点在于阐述当氧化还原反应当中电化学键重组和电子处于无序运动时,化学能将转化为热能,而电子由无序转为有序的定向运动时则产生电能。在教学中应当结合以往遇到的问题将重点放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解与结合、电子的传递证明及化学能转化三个方面。

3.2基于教材的教学设计

教材中关于原电池实验有以下阐述:锌粒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锌粒表面有气泡,感受到试管外壁发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以锌溶液为媒介电子产生了转移,但由于电子的无序运动,因此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继而引出使电子直接传递给溶液中的氢并转移能量的问题,并提出假设:用导线连接锌和氢量溶液,意在通过导线完成电子的转移。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子无法通过导线完成转移,因此研究过后确定需将导线的另一端加设一导体才能使氢溶液获得电子。由于导体的不同,其电子传递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决定选择锌、铁、铜和石墨等材料分别进行试验,并将导体浸入稀硫酸中观察电流针的偏移情况。

实验中,我们将原电池的反应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种,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点阐述的全面性,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导线的链接,实现了电解溶液中电子的转移,证明了电流的存在及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可能性,达到了教学目的。

结语

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框架,同时指明了现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要点,仅有教材是不够的,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诠释教材中理论的、抽象的内容。本文以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知识点为例,强调教材与教学的联系,并提出在理解教材和掌握教学中所遇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教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为今后各年级和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标杆。

参考文献:

第3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目前,国内外工业设计专业都开设了工程技术类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程技术意识,提高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产品创意和产品设计质量,为学生建构系统性的产品设计知识体系。针对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作者引入案例教学进行改革,选择机械基础课程作为教改试点,通过编制原理示范型案例、设计项目练习型案例,训练学生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教改反馈建立课程案例库,最后推广到其他工程技术课程中。教改实践证明了基于案例法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案例法 工程技术类课程原理 示范型案例

项目练习型案例案例教学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应用于法学教育中。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界也开始探索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工业设计不同于工程设计,不是依靠科学公式、计算、技术手册开展设计工作,对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并不要求深入到技术细节。,更多是需要了解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使用技术,并能够和技术专家协同工作。

一、编制原理示范型案例

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选择若干个知识点,如杠杆机构、连杆机构、螺旋运动机构、弹簧机构、齿轮机构等。以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为案例,如指甲钳、移动门、晾衣架、卷尺、开瓶器等,编制出原理示范型案例,在课堂上用于讨论分析技术原理。例如,用于讲解螺旋运动机构的原理示范型案例。

二、原理示范型案例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原理示范型案例的产品实物、照片、运动原理示意图、视频等都被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由于不涉及到机构运动原理的数学公式和参数计算,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能够理解技术原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列举出更多相同或者相似的产品,从而掌握了工程技术知识点。

三、布置项目练习型案例作为课程作业

基于原理示范型案例中的技术原理,教师可以布置项目练习型案例作为课程作业。让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日常用品进行设计改良,从而将工程技术知识与工业设计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应用工程技术知识的能力。例如,利用弹簧夹紧机构设计的新型多功能肥皂夹。

四、案例化教改的反馈和修正,建立课程案例库

在案例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效果反馈,不断修正原理示范性案例和项目练习型案例。此外,需要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安排3至5个原理示范型案例,形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案例库。

五、案例化教学模式推广到其他工程技术类课程

教师应将机械基础课程的案例化教学改革经验,通过课件、案例库、作业、案例化教材等形式固化,推广到工业设计其他工程技术类课程中,如产品材料与工艺、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基础等。从而提高工业设计专业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工业设计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结语

笔者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案例法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以下成果:第一,克服了学生对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恐惧和厌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第二,通过原理示范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设计情境中,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第三,通过项目练习型案例进行产品再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素养。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案例设计中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社会文化、市场分析、艺术审美等知识,更加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网状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注: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面向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技术案例设计及教学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

[2]章劲鸥.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基于”定积分的概念”的教学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

[3]刘里立.国际法案例教学的缘起与实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4]蔡学森,于繁华,戴金波.案例法在操作系统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8).

[5]刘卓,汤州.对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工程基础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

[6]滕佳华.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

[7]孙远波.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论工业设计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刘小龙.产品设计专业材料与工艺实践课程的探索[D].北方工业大学,2011.

第4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 导学案 教学环节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92-02

一、优化导学案编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的精髓是“因材施教”。以“导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基础,通过教师指导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或较高层次的同学指导较低层次的同学依据符合自身发展的学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例如在选修课中探究“碱金属元素”,在学习目标、课前导学、例题分析、拓展练习和课后的分层测试这几个方面都进行了分层设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导学案”的学习;在设计“导学案”时,将三个层次的内容都集中在一个“导学案”上,体现了“递进”的思想,学生在完成了自己所在层次的学习任务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更高层次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整个“导学案”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来理解和掌握碱金属元素一节课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来把握学习的进度。

[复习衔接]碱金属元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为什么把它们称作碱金属?

[明确目标]

A层目标:1.能够对一些常见的碱金属元素判断其所属类别,并能够对其进行命名;2.初步记住常见碱金属元素的一些基本物性、化性和通性;3.初步记住碱金属元素的活动顺序;4.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操作要点;5.了解检测、鉴定及鉴别金属元素的方法。

B层目标:1.能够对一些常见的碱金属元素判断其所属类别,并能够对其进行命名;2.记住常见碱金属元素的一些基本物性、化性和通性;3.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4.初步能够通过焰色反应判断金属元素类别,并记住检测、鉴定及鉴别方法。

C层目标:1.能说出碱金属元素的类别,例举常见的碱金属并能写出化学式、命名;2.熟记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及通性;3.能运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理解、分析碱金属的性质差异及递变规律,熟记特性。

[学习重点](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碱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单质还原性、金属性的递变性。

[学习难点](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相互关系。

[方法指导]

1.学习一族元素的基本方法:(1)学习一族元素中一种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为代表,顺推本族元素其它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2)元素的组成结构:要求会画出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性质:了解物理性质(密度,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其中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是金属共有的通性);化学性质(A.从物质属类(酸、碱、盐、氧化物、氧化剂,还原剂)去分析物质所具有的性质:酸性一碱性,氧化性一还原性,稳定性一不稳定性,其它特殊性质。B.分析一个化学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的要求会改写成离子方程式:若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则要求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来分析该方程式;部分反应还可从反应现象来分析其属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4)用途:化学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5)制备:由化学性质推导该物质的制备。(6)检验:能默写该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7)保存:有特殊保存方法的需要记住。

2.在课前须完成导学案的课前导学部分。

3.根据各层次学习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做好知识点笔记。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有效促进自主学习

利用“导学案”有效实施教学基本环节是:摸底补偿学生自学问题互动练习反馈整理小结

例如在选修课中探究“碱金属元素”前,教师提前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课前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摸底,主要从学生上一次课的作业来分析,根据学生对旧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及授课方法。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有所了解,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及时组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

课堂导学过程简述如下: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推断;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3、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4、焰色反应;5、学法小结;6、例题练习。其中在“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中可以这样安排:(1)做出推测:其它的碱金属____与氧气、水反应,铿与氧气、水的反应比钠的____,钾、铷、铯与氧气、水的反应比钠的____。(2)收集实验事实;(3)分析实验事实;(4)得出结论;(5)整合运用:①若用R表示碱金属元素,则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如何书写____;②碱金属由Li到Cs越来越活泼,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那么生成的碱的碱性强弱如何呢?碱性:LiOH____NaOH____KOH____RbOH____CsOH(填>或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钠及碱金属元素的学习,概括出学习同族元素的一般规律,及时进行学法小结。

在“例题练习”环节,教师拟题也要做到精炼而有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在学生练习后及时进行分析讲评。例如: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钠原子最外层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表现为氧化性;

②钠在化学反应中常作为还原剂,与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剂的水中,溶液会变红;

④钠与酸反应时酸消耗完之后,再与水反应;

⑤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钠,一块投入水中,一块用锡箔包住,在锡箔上刺些小孔后投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第5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化学教学 案例设计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36-02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的高中化学导学案设计和应用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导学案的体会。

一 新授课导学案设计案例及分析

案例: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3课时)导学案设计及分析

1.明确目标,新知定位

学习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原理;(2)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

学习重、难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基本反应原理。

2.策略指导,预定学习方案

学习指导:实验法、演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3.加大知识储备,温故知新

材料一,2004年4月15日晚,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在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进行稀释。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在与英法联军作战中,首次使用氯气攻击对方,开了战争史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先河。

以上事例说明氯气有 ,能与 发生反应。有哪些性质 。

该部分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加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过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

4.指导预习,探求新知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探究学习。

第一,制备原理。实验室通常用 和 共热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

第二,制气装置(以MnO2与浓HCl为例)。一套完整的气体制备装置应包括哪几个部分?

①发生装置② 装置③ 装置④尾气吸收装置。

思考与交流:(1)为什么用分液漏斗装盐酸?又让盐酸缓慢地注入,而不是一次将浓盐酸注入烧瓶里?(2)为什么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要缓缓加热,不能强热?(3)如何检验氯气的生成?如何检验氯气收集满了?(4)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这个实验中,除杂这一步除了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外,是否还有其他试剂可选?

第三,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排液法: ;排气法: 。

第四,几种常见尾气的处理装置。

这一部分的教学,以导学案的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反馈、评价总结,教师的引导点拨为主流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演示了以MnO2与浓HCl为例制备Cl2的实验,观看了氯气泄漏事故的视频。主要采取小组汇报,个人展示,搭档评价,集体评议,教师总结完善的方式进行。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师生关系融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体会了自主求知、合作探究的喜悦。

5.梯度练习,课堂检测、课后巩固、能力提升,知识能力双达标

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检测练习。练习题在设计时要少而精,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80%左右的题目,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梯度,以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同学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双达标。

二 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体会和反思

1.要设计好导学案,让导学案真正能为教学服务

发挥好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在钻研教材、研究课标、熟悉学情的基础上悉心准备、精心设计、细心修改,制作出符合学情的创新导学案,不能一味地照搬现有的成品导学案。不符合学情的导学案,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让老师和学生力不从心,浪费时间和精力。

2.正确合理使用导学案,让课堂更高效

第6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一、结合课本实验,理解实验相关知识,形成实验方案设计的思维导向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潜移默化,由量变促成质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教材中的典型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加强实验设计思维的培养。

【案例1】离子检验或物质检验型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必修1》第21页“活动与探究”栏目: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均可用作化肥,它们都是白色可溶于水的固体,探究这几种盐中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问题1:这些物质中有哪几种离子?

问题2:■、Cl- 、■选用什么试剂检验?有什么现象?如何把实验过程用文字描述出来?

问题3:K+用什么方法检验?具体操作如何?

问题4:检验离子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拓展:四种盐如何区分?请画出流程图。

[方案]

延伸:如何验证白色固体是NH4Cl?请写出实验方案。

离子检验或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根据各种离子或物质的某些特性对离子或物质进行检验,熟练把握各种离子或物质的性质,并把握实验方案设计的技巧,进而设计合理的方案。

【案例2】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方案设计流程如下:铁屑的净化制取硫酸亚铁溶液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计算产率。

设计这类实验的整体思路:从原料出发,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对温度的控制,先得到目标产物,即粗产品,接着对粗产品进行分离提纯,是这类实验的重点所在。寻找分离提纯的最佳方案,使所得产品纯度高,产率大。

【案例3】原理验证型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设计方案见表1。

这类原理验证型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明确反应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一定的实验条件,控制单因子变量,最终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从以上这些典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实验设计思想方面的素材,教师应深入挖掘,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实验方案设计思想。每一个成功的实验其设计思想总是包含着对已有知识的灵活应用与创造性的科学构想。

二、结合课本实验,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原则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流程包括:知识铺垫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形成方案方案优化规范表达。“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小组讨论,各小组形成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类制备方法:酸碱法

第二类制备方案:电化学法

方案8:电解法――Al为阳极,Cu为阴极,电解氯化钠溶液。

方案9:原电池法――Al、Cu为电极,浸没在通入空气的NaCl溶液中。

各小组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对比方案1~7,从制备1mol氢氧化铝消耗酸碱量来看,方案7消耗酸碱量最少,从实验室操作的便利性看,通入气体的操作较为烦琐。对比方案8、方案9,从反应速率来看:方案8>方案9,从能源消耗来看,方案8>方案9。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方案7为最佳方案。

由此看出实验方案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三、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实验素材,加以适当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验证性实验是用以验证已学过知识的正确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来获取知识,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利。因此,教师应精心安排,积极钻研,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通过探究实验来获取新知识。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有位教师很巧妙地将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当时的课题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教师在处理书本中“活动与探究”这个栏目时设计了这样一张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实验方案的设计

这位教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很巧妙地处理了“活动与探究”这个栏目的教学。既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将课本中相关结论转化为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变化规律或验证某一结论的常用科学方法。书本上的知识凡是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或探究的,都应启发学生思维,认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甚至还可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和设计能力。

【案例】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Na、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钠、镁、铝,用砂纸磨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三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三支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实验二】 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金属性逐渐 。

第7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课堂认知;学科价值;科学方法;学科体系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21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的多元,究其根源是追求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如何在多元中寻求整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以下笔者以“醇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为例,尝试在课堂认知中引导学生体验学科价值、形成科学方法、构建学科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热情。

“醇的性质和应用”是苏教版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一节内容,在该版《化学2》中曾安排乙醇与钠反应、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等内容[1]。在此继续学习它与卤化氢、消去及分子间脱水等反应,并由此将乙醇的性质推广到醇类[2]。

1 以学科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化学,不仅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也要让他们切身体验“为什么要学”,不仅感受化学的“有趣”,更要认识化学的“有用”。如果学生体验到化学如何深刻地改变着他们生活,认识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也许学习化学就不再那么枯燥了。在教学中,可通过挖掘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在解决自然、社会问题及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1 “醇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引入片断

师:乙醇有着广泛的用途(媒体展示:乙醇作为饮料、燃料、工业原料、消毒剂、溶剂等应用的图片),你觉得乙醇哪些应用最能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

生:工业原料,因为它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师:乙醇广泛应用于化工合成,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生1:乙醇能跟很多物质反应,如金属钠、氧气、乙酸等等;

生2:乙醇可用含糖物质发酵获得,来源很广泛;

生3:乙醇在环境中可降解……

师:既然乙醇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利用乙醇为原料能制备哪些物质呢?你能分别指出乙醇在这些反应中的断键位置吗?(学生思考、讨论……)

乙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此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从灿烂的酒文化、酒精在人体内的转化、酒精的用途等方面,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在案例1,教师通过对乙醇用途的概括,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乙醇应用中所起的作用,由此突出乙醇作为工业原料在有机合成中的价值,促使学生对乙醇的制备、性质及在自然界中转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认识到化学如何利用常见原料制备乙醇;如何深入研究乙醇的性质,使之得到更合理、更广泛的利用;如何以乙醇为原料创造更多新物质,改善人们生活。至此,学生从经验中激发的兴趣会及时转化为对乙醇性质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通过回顾乙醇应用于生产的转化及相关反应中的断键位置,将乙醇的结构、性质及反应原理等学科知识与自身关于乙醇应用的经验建立起实质性联系,不仅体验到知识的社会价值、领悟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同时也学会以双重视角来审视化学知识,即从资源利用的社会视角与化学反应原理的学科视角,来整合自己在《化学2》曾经学习的关于乙醇性质及应用等内容。通过案例1的引导,不仅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及应用价值,同时也促使学生将已有经验与本课将要学习的乙醇应用于生产卤代烃、乙烯、乙醚等内容形成整体,达到学科知识与学科价值、学习任务与学习兴趣的有效整合,使兴趣与探索意向指向核心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果说《化学2》以“食品中的有机物”为主题,有效利用了学生的经验来学习乙醇的性质,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思想,那么,在《有机化学基础》中,则是进一步彰显乙醇的应用价值,并以应用价值来巩固与 加强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学习兴趣,展示了“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 在探究中领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有机化学中,高中教材一般不涉及反应的历程,而是依据实验探究,利用产物验证等方法来确定反应事实,以实验经验促进对物质性质及反应原理的理解,由此,在实验编排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与研究智慧,有时这些研究的思想与方法会以比较隐晦的方式蕴藏于探究过程,需要教师细心把握并灵活运用。

案例2 “乙醇与钠反应原理”的课堂讨论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乙醇与钠的反应,并验证产生的气态产物是氢气。现请大家思考,有什么方法能验证乙醇与钠反应的断键位置?

生1:利用一定量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反应的乙醇与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若为2:1则说明反应发生在羟基上;

师:××同学的方法可行吗?(学生肯定)××同学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分别用有乙基无羟基、有羟基无乙基的物质与乙醇进行比较实验,如分别用乙烷和水……(后经同学的争议与讨论确定为:乙醚和水)

师:在此,我们通过增加或减少可能与钠反应的基团(变量)进行比较实验,再结合归纳与推理得出结论。照此思路,在理论上还可以选择什么物质与乙醇进行对照实验?

生3:用乙二醇,如果它与钠反应的速率比乙醇快、生成的氢气比乙醇多,即可说明反应发生在羟基上;

生4:用过氧化氢……

生5:还可以用1H核磁共振或红外光谱分析产物……

(师生总结与评价,并选择可行方案进行验证……)

因乙醇钠的性质与学生经验相去甚远,教材对乙醇与钠的反应,只安排了无机产物氢气的检验,对于其反应原理,《化学2》曾利用钠保存在煤油中,而煤油是烷烃的混合物,来说明乙醇与钠的反应发生在羟基而非烃基上;以此经验为基础,本课教材将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安排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过程:观察乙醇与钠反应检验生成的气态产物水、乙醚、乙醇分别与钠作用的实验比较结合推理得出结论。在案例2,教师利用课堂讨论充分挖掘探究过程所蕴含的实验思想与科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将乙醇可能与钠反应的乙基与羟基氢分别进行替换,相对于乙醇,乙醚是减去了羟基氢而增加了乙基,而水则是减去乙基而增加羟基氢,案例中学生不仅能领悟其中变量减法、变量加法及实验对照的方法,并能将此方法作进一步延伸,提出用乙二醇、过氧化氢等物质与乙醇进行对照实验,有效拓展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开阔了科学视野。同时,其探究的结论也为后续将乙醇性质推广到醇类提供了经验基础。

若教师以单一的知识取向,认为乙醇与钠反应属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而放弃这一探究过程,或代之以简单的讲授、习题演练等,也许不会降低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成绩,但他们却错失了一次领悟科学方法的契机,而且相关的反应原理也可能因缺乏必要的经验基础,使学习演变为机械的接受。就学生的发展而言,科学方法有时比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费尼克斯(P.H.Phenix)甚至认为,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探究的方法,那么掌握过量的知识就没有必要[3]。

在后续乙醇与溴化氢取代及乙醇消去反应的学习中,可分别利用检验溴乙烷、乙烯等有机产物来说明反应的事实与原理,学生此前曾学习卤代烃、烯烃的性质,此处的检验不仅能巩固已有知识,也可促使学生在应用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 在分层螺旋中形成学科体系

在化学学习中,认识一种有机物,须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其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等;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并能反映微观结构。学生需领悟彼此关系方可逐步形成对物质的整体认知,学科知识也是在这种关系中形成其丰富的内涵。松散、琐碎的知识片断不仅难以理解与应用,也很容易被遗忘。因此,结构化与系统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及迁移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也是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但这是一种高要求的目标,对许多学生难以一步到位,需要在分层与螺旋的认知历程中逐步达成。

案例3 “醇的性质和应用”的分层螺旋结构

对于《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中涉及的乙醇及醇类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一是一步到位,在学习乙醇的每一种性质时,从结构上分析 其反应原理,进而将乙醇的性质及应用直接推广到醇类;另一种方法则如案例3将目标分层,先达成对乙醇性质比较全面的认识,而后从结构上分析与比较相关的反应原理,再将乙醇性质与应用推广到醇类,并认识醇与乙醇的异同点。两种处理方法均有合理之处,前者比较省事,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更适合于学业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大多普通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习群体,后者采用分层螺旋的编排方式,更有利学习目标的达成。

案例3中,教师通过四个教学步骤将本课目标达成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或者说进行三次“螺旋式”的循环[4]:(1)从学生对乙醇认识的弥散性经验中,挖掘指向化学学科实质的内容――乙醇的工业应用,并引发学习意向;而后回顾乙醇的相关性质、思考乙醇在反应中的断键位置,让学生初步形成对乙醇结构、性质、应用及相互关系的认识;(2)在此基础上,继续以实验探究乙醇的性质及反应原理,推测断键位置,进一步领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3)在学生形成对乙醇结构、性质、应用及三者关系的基本认识之后,再由个别到一般,对上述内容进行归纳与综合,从而拓展到对醇类的整体认识。在拓展时,学生会遇到与乙醇反应原理并不相同的醇类物质,诸如醇在催化氧化、消去反应中,其发生的条件及产物分别与其结构中α、β碳的位置相关,通过比较与讨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醇性质的理解,同时对性质与结构的辩证关系也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在上述三次螺旋中,醇的结构、性质、应用等问题及关于三者辩证关系的观念,会以不同的能力要求,在每一次循环中重现与提升,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即便不能达到全部的目标要求,也能对这一教学问题与观念有“全景式”的整体认识,虽在认识层次上有深浅之别。因此,这种目标的分层螺旋不仅能体现在认知序列上的循序渐进、分层达标;也可应用于相同学习时间内,不同能力层次学生之间的目标分层,从而让课堂实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当然,课堂认知价值的多元与融合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本文仅取一课为例,叙述其中一二,属管中窥豹。望广大同行能以此抛砖引玉,树立多元的教育价值观,进而构建多元、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9~72.

[2]王祖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7-71.

第8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还应该明确一点:留作业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会做题,考试得高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为未来社会,将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社会,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培育的人才,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创新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业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近几年来,我在给学生留作业时,每次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优化学生作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现谈一谈我的作业设计。

一、布置有针对性、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业

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毫无选择性的、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留作业时,我常常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的问题,使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前进、步步深入,最终能仿照老师的类似手段,独立的得出结论,甚至创造性的得出结论。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且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

例如在讲乙醇、醇类物质时,针对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原理,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写出分子式为 C5H12O的有机物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这些同分异构体中,哪些能催化氧化生成醛?哪些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解答此题需要弄清三个问题:

(1)饱和一元醇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不知道写法,同分异构体容易写不全或写重复。

(2)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和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醇的结构特点

(3)醇的消去反应机理和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的结构特点

有些学生做出了正确解答:

同分异构体有8种,分别如下

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先写碳链异构,再写羟基的位置异构

(2)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有: ①④⑦⑧ ,此类醇的同分异构的结构特点为:其―OH所连C原子上应至少有2个H原子,即应具有―CH2OH 的结构。

(3)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⑧ ,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与―OH直接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要有H原子,⑧中与―OH直接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既要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要学会运用知识,并且要不断总结归纳学过的有机反应机理,使所学知识不断得到升华,锻炼了能力。

二、布置实验探究性作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另外,中学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苯酚的弱酸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实验作业:如何验证苯酚与碳酸酸性的强弱?请先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加以验证。我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课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第二天,每个小组都交上了他们的设计方案。总结学生的实验方案有:

(1)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澄清溶液变浑浊,则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2)先向苯酚的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有无气泡出现,若无气泡生成再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澄清溶液变浑浊,则可证明碳酸酸性比苯酚强。(说明:酸性较强的物质可以制备酸性较弱的物质,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在溶液中生成时,溶液会变浑浊。)

学生的两种方案都可行,第二种方案最好。这个方案,既能验证苯酚酸性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又能验证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我给他们准备了必要的实验用品,利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完成此实验作业。

实验结果是:向苯酚的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浊液变澄清,但是不产生气体,说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而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有苯酚生成。

由此得出结论: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反应的原理:

这两个反应原理在中学教材上理解起来比较难,而借助化学实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作业设计也能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突破,并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这一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类似的作业我还设计了一些,例如,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白色晶体的检验,浓硝酸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遇到这类作业,学生往往乐此不疲。

三、布置归纳概括、总结性的作业

对于学生来说,善于总结与归纳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本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总结归纳的人,只有不断的总结归纳,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有独特的见解,才能有所成就。但是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种只喜欢记现成的结论、不爱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靠单纯记住别人现成结论的学生,脑子里只有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在做题时不能灵活应用知识,也就没有能力解决综合性问题,也决定了在求学路上不能走多远。那么加强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就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布置总结性归纳性的作业。先布置简单的总结性作业,例如,让学生总结有机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再布置较复杂的作业,比如总结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在讲有机物的性质时,及时总结一类有机物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慢慢养成以后,就可以总结归纳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而就可以根据需要,总结归纳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通过总结归纳,使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这种能力的形成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布置预习性作业

第9篇: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反馈

教学档案作为一种文件资料,包含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在高校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保存价值较高的音像、图片、文字等一系列资料[1]。教学档案管理就是对这一系列资料的收集、归纳、分类、保存及应用。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信息反馈也呈现着多样化的特点。对信息反馈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将其应用于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发挥着指导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档案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信息反馈在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存在形式

信息反馈在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直接反馈,另一种为间接反馈,前者是为了满足原始信息在教学管理中的需求,后者可对教学活动进行引导。教学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学籍信息、教师教学活动信息及学校的基本信息,即教学条件、教学思路、师资情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校风学风建设、学科建设等信息[2]。这些资料作为原始资料,整合和保存主要服务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体现了信息反馈的直接反馈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管理水平就是分析和总结教学档案中的相关内容,以教学实际为依据,将教学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制定出来,以此作为高校的发展方向,合理进行师资安排,制定出教学计划,而这些内容体现了信息反馈的间接反馈形式。教学活动是承接信息反馈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媒介,促进教学信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结合,对现代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整体信息和个体信息关系利用缺陷具有弥补作用。因此,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信息反馈结合了特殊与一般,纵向与横向,提升其服务功能不但对个人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教学主线的确定及教学的整体评估奠定基础[3]。因此,信息反馈在教学档案管理中不但要具备普遍意义,还要具有指导性和典型性,以此合理应用教学档案管理信息。信息反馈在教学档案管理中也体现了长期性和短暂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以横向、及时反映教学活动情况,也是整体、纵向地对教学活动的梳理。由于教学档案包括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及学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而专业人事变动呈现复杂性的特点,造成了教学档案有较短的更新周期、较强的流动性、种类也繁多等特征[4]。而具有这样特点的教学档案管理信息是此时教学活动的最新、最实效的教学动态反馈,可以指导教学活动的方向,纠正出现的问题,为教学提供借鉴,为教学研究提供基础,促进教学决策和教学活动开展。

二、信息反馈的特点

由于信息反馈在教学档案管理中具有服务功能,因此,信息反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服务具有反作用。尽管教学档案管理中信息有较短的更新周期,有较强的流动性,尤其是服务功能及存在形式决定了信息反馈相比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稳定性较强[5]。伴随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学档案管理也实现了双轨化,档案管理也逐渐规范化,降低了档案安全问题的产生,以此促进了信息反馈的稳定性,以服务于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档案内容是信息反馈的基础,信息反馈的全部过程折射在档案内容中,但是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应关系。以教学评估档案管理为案例对这一特点进行阐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对普通高校进行评估的期限为5年,针对这一文件的颁布各大高校开展教学评估活动,以此形成了教学管理档案,该项内容不仅是对教学工作成果的全面反映,而且为高校今后的提升、教学评估及建设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资源。信息反馈在教学评估中关系着教学建设,并体现了管理与建设的关系,因此,体现了信息反馈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信息反馈在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同时也呈现发展的特点,比如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必须打破陈旧和落后的教学理念和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应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此必须以信息反馈为基础,对相关档案进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原始资料为依托,将有用的素材进行充分利用,以此将新的教学手段和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升实行的说服力[6]。伴随教学档案功能的不断健全,信息反馈的发展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三、信息反馈实践的关键

教学活动具有开发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教学档案管理也具有复杂性和开发性,致使信息反馈的实践也必然是开放而复杂的。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发挥教学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必须深入了解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基本构造。高校教学档案的基本构造实际上为一个信息反馈工程,既开发又复杂,通过信息反馈联系起不同类别的信息,将教学活动问题及特点映射出来。高校本科学科师资队伍教学活动及专业设置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教学档案室对其规律及教学活动的真实记载,形成了客观的构成种类。例如,有的研究者将教学档案从教学实践、管理、研究及综合学科与招生、实验室建设、课堂教学、学籍管理及学位、教学实践、教材、毕业生进行分类,每一项内容的信息反馈均具有复杂性,因此,各个种类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信息反馈系统更加复杂[7]。高力作为著名的档案管理学者对教学档案是这样认为的:教学档案的内容、规律及特点要与教学相结合,创新管理与尊重历史相结合,适应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同时也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针对信息这一方面,就是信息反馈具有开放性及复杂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人事变动档案接收及流通与档案整理更新步调不一致,档案整理不及时的问题长期存在。比如,如果年终考核、评聘职称及职务晋升要与教学档案归档相关,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就会提升工作积极性,具有责任感,相反,就会延迟档案归档。因此,信息反馈在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要将保管的年限及保管价值确定下来,并要树立长远的观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类原则、档案资料、目录编码,促进信息在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保持质量与数量动态平衡,对教学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对新的观点进行吸收,对缺陷进行补充,及时更新变动的档案,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力度。信息反馈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并以发展为目标,总结历史,从长远出发,不断进行创新促进未来发展,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服务功能科学化。这些均体现了信息反馈在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开放性的特点,同是也是解决教学改革中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促进学科建设。信息反馈在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存在形态及有效应用体现了其服务功能,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信息反馈在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教学档案。充分认识信息反馈,采用多种思维进行档案管理,充分利用档案利用的理论,并有效吸收来自各个领域的保存利用及信息传递方法,促进教学档案管理中信息反馈实现适用性、科学性、时效性,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在教学活动中信息反馈的服务功能,促进教学改革中问题的有效解决,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因此,提升教学档案的利用率,促进信息反馈功能的发挥,为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有效的基础,提升档案管理及教学管理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宪贞.浅谈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反馈[J].山西档案,2012,3:72~74

[2]刘萍.高校本科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教学档案管理与编研[J].考试周刊,2012,7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