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

第1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防汛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做出新的贡献。

下面,分两个部分讲,首先讲防汛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1周年,也是我市实施经济总量再翻一番的起始年。应对危机、发展经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防汛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进入4月以来,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局部强降雨过程频繁发生,一些地区遭受严重洪涝和山洪泥石流灾害,为我们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敲响了警钟。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识今年的防汛形势,做好防大汛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迎战可能发生的大洪水。

(一)天气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时间增多,气候变化起伏大、差异大,不仅导致局部暴雨、山洪等灾害呈现强度增加、频率增多、影响增大趋势,也增加了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监测预报的难度,防御难度也不断增大。从气候情况看,4月我市气温变化明显,全市平均气温为8.2℃。上中旬高温段较常年高4.7℃,居建国以来同期高温的第2位;下旬低温段较常年低2.4℃,居建国以来同期低温的第11位。5月气温变化幅度很大。4月全市平均降水49.8毫米,是历年同期32.6毫米的152%;5月全市平均降水33毫米,是历年同期61毫米的54%。从2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情况看,当前库容2.7亿立方米,是历年均值的136%。据水文部门分析,今年我市辉发河、细林河流域可能发生中等洪水,挡石河、牤牛河、温德河、漂河、金沙河、、饮马河、霍伦河流域可能发生中等偏小洪水;亮甲山水库可能发生中等洪水,星星哨水库可能发生中等偏小洪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降水比历年稍少。但是天气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局地暴雨成灾的可能性。

(二)安全度汛的任务非常艰巨。我市蓄水工程多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及技术条件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加之运行多年,缺少维护资金,致使工程设施逐年老化,一些水库渗漏和淤积严重,影响了水库安全功能的正常发挥。从1997年至今,已有2座大型水库、19座中型水库经鉴定为三类险坝。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水库工程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还有许多问题不容忽视,全市500多座小型水库中仍有61%属病险水库,对防洪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今年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多,22座大中型水库中有11座开工建设,94座小(I)型水库中有48座开工建设,除险加固工程点多面广,而且在时间跨度上正值汛期,给安全度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其他由乡镇、村屯管理的小水库和塘坝,缺少相关技术资料、技术人员和专人管理,安全度汛难度很大。41处重点险工险段工程只是进行了临时性处理,大部分工程标准低、设施陈旧、隐患大,不适应安全度汛需要。加之由于多年围河造地,致使中小河流、水库下游河道河床抬高,行洪段面缩窄,行洪能力减弱,若发生洪水,很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三)应急反应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近年来,防汛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一些地方防汛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个别领导对防汛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抓的不实;防汛预案体系还不完善,有些预案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遇到险情难以启动;有关方面协调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建设、抢险装备等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防汛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不强,难以适应防洪抢险的需要;防汛无线通信设施落后,我市的防汛无线通信电台大多是七、八十年代购置的,设备老化,带病运行,很难保证通讯畅通。同时由于我市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洪水,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年年防汛不见汛”,防汛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甚至存有侥幸心理,致使对防汛工作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干部调整交流,有的领导同志刚刚到任,有的到任时间不长,对防汛业务熟悉程度不够,对防汛知识了解掌握不多,指挥、调度和决策能力不强,特别是缺少实战经验,这些问题亟需在下步工作中认真解决。

总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今年防汛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放松警觉。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把各种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各项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扎实些,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今年我市防汛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突出抓好大江大河和大中型水库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用水需求。总的目标是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标准内洪水不溃堤不垮坝不决口,确保全市安全度汛。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工程的防洪标准。要加大防汛工程投入力度,抓紧抢修病险水库和江河堤防险工险段,加快应急工程建设,尽快恢复和提高现有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切实增强防洪抗灾能力。能在主汛前完成的工程,要争取时间,抢抓进度,保证质量,抓紧完成。对主汛前难以完成的工程,要严格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切不可出现人为因素造成新的隐患。我市水库多,病险问题多,除险加固工程多,水库安全度汛任务非常艰巨,要加快除险加固进度,切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保证度汛安全,不可麻痹大意。同时,各地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防汛工程作进一步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查,采取切实措施堵塞漏洞,提高工程的安全标准。

第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各地要组织技术力量,根据水情、工情变化的新特点,认真总结防汛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各级防指成员单位和小(Ⅱ)型以上水库都要制定防洪抢险预案,并报各级政府和防办备案,确保防汛抢险有序高效。特别是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要制定详细的紧急转移方案,设置必要的警示牌,抓紧抢修紧急转移通道,添置通讯报警设备,并组织相应的实战演习,确保遇有强降雨时人员及时转移;在水库防守方面,要进一步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和度汛预案,严格执行水库运行方案,切实加强实时调度;在学校安全方面,要认真组织制定学生逃生预案,向学生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要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做好城市防洪、排涝的调度和指挥工作;对在建工程,要在科学安排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做好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同时,要把那些位于暴雨区、山体滑坡易发区、村镇上游和交通干线沿岸的水库以及尾矿坝作为防守的重中之重,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第三,加强监测预警,超前做好防范工作。要狠抓监测、预报、预警三个环节,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一是实施全方位监测。各级气象、水文、防汛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的发展变化,加强监测力量,加密监测频次,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做好雨情、水情、灾情的监测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搞好群防群测。二是提高预报准确性。要及时分析会商,增强预报的预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气象和水情应用系统建设,做到水文、气象、防汛等监测手段的资源共享,及时准确做出滚动预报,尤其要加强局部突发性灾害的预测预报,准确分析灾害的影响时间、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为防汛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及时预警信息。要因地制宜,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无线通讯等形式,传递雨情、水情和灾情,及时向群众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

第四,强化防汛调度,确保江河水库万无一失。要加强江河、水库的科学调度,所有水库都要按照防汛法规和纪律的要求,服从统一调度,做到政令畅通,局部服从全局、小局服从大局,确保防汛指挥调度畅通无阻。要统筹调控水库和江河堤防,合理避让洪水风险,确保大江大河和水库万无一失。同时,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兼顾上下游的利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落实好专业抢险队伍和民防队伍,加强居民联防,及时向部队通报情况,充分发挥人民和武警部队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击队和骨干作用。

第五,强化避险措施,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要加强地势较低的城镇、乡村、学校、厂矿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制定严密的防范预案,明确防、抢、撤的范围、地点和方式,并将人员转移避险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县、乡、村、户,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不打乱仗。进入主汛期后,各地、各相关部门对水库大坝等防洪工程要加大巡视力度,特殊时期对险工险段加派专人死看死守,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近些年我市局地暴雨多、强度大,小型水库工程库容小、汇流快,极易发生垮坝,给下游造成灾害。因此,特别要加强对小型水库的防守,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城市要切实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及时疏浚排洪沟渠和下水管道。工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防汛措施,存在洪水淹井隐患的矿井,在暴雨期间不得进行井下作业,安全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山区和丘陵地带要特别注意防范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一旦出现险情,迅速启动预案,及时转移群众。

第六,提升应急能力,做好抗洪抢险准备。一是要抓好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各地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调整、充实防汛抢险队伍,并逐一登记造册,明确工作责任。同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抢得住。二是要抓好抢险物资的储备。要根据防汛任务和可能出现的灾害,落实好各种防汛物资,做好各项抢险准备。防汛抢险物资一定要足额储备到位,并登记造册,明确储备地点、种类、数量、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一旦发生险情,随调随到。三是要加快防汛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省、市、县异地会商和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信息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依据可靠、决策科学,为防汛调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

目前,我市已经进入汛期,做好防汛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严明防汛纪律,为全市安全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强化领导责任。为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市(州)、县(市)区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均为地方行政首长,张市长任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省里的要求和《防洪法》、《防汛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汛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认真组织研究落实,切实担负起防汛指挥工作的重任。今年我们继续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对设防城市、主要江河堤防、重点险工险段和小(Ⅰ)型以上水库,都分别确定了市、县两级包保责任人,近期将由市防指和市监察局联合发文,并将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防汛责任人要认真负起责任,切实履行职责,深入工程一线,准确掌握汛情,实行科学指挥调度。

二是要落实部门责任。防指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主动做好防汛的各项工作。水文气象部门要及时分析预测天气趋势和江河水库水情动态发展,并及时有关气象、水文等重要预报预警监测信息;水利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和综合职能,搞好指挥调度和督促指导;农业部门要针对水旱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指导帮助农民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发改委、财政部门要及时下拨应急工程和抗洪抢险救灾资金;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测报工作;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救灾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产、生活;公安部门要加强防汛抗洪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交通部门要做好汛期车辆调度,确保防汛指挥车辆通行和防汛物资的及时调运以及公路、桥涵的安全;卫生部门要搞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宣传部门要对防灾减灾做出及时客观的报道,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他各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承担起应尽的防汛职责。驻地和武警官兵要继续发挥优良传统,担当起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是要搞好协调配合。在市防指的统一组织和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共同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要站在全市的高度,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要服从大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绝不能推诿扯皮,贻误战机。要加强信息沟通,实行信息共享,搞好分析会商,为科学决策和有效指挥提供依据。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切实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各县(市)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辖区内防汛抢险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市防汛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对各地、各部门的防汛工作进行再部署,对防汛措施进行再落实,对防汛物资进行再检查,发现问题的要及时解决,发现隐患的要及时整改,发现不履行职责、不按制度办事、不遵守防汛规则的要严肃批评,情节严重的要予以通报。要加强防汛值班和通讯设备的检查,防止脱岗、漏岗和通讯不畅通现象的发生。汛期各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级防指领导必须保证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组织抢险救灾。

五是要严明工作纪律。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决服从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命令,决不允许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对因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要严明水库调度纪律。水库调度必须以水库自身安全为前提,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调度运用方案,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的调度指挥和监督。各地、各部门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绝不允许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遇有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可以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对水库实施统一调度,各水库必须坚决服从指挥和调度。

总之,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严阵以待,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总量再翻一番提供有力的保障。

下面,我讲一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纳入了年内必保完成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提高认识,完善措施,加强领导,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全市大规模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11年起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了。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高标准、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了当年的工程建设任务,并全部投入使用。全市共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49处,完成投资4310万元,解决了9.91万农民群众饮水问题。我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和省、市媒体的关注以及受益群众的好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当前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基层个别领导干部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高,片面地认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民群众热情不高,组织发动有难度,干不好还会挨累不讨好,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造成了全市饮水安全工作进度相当不平衡。二是宣传动员不到位。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很多,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更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是部分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对这些政策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发动群众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致使许多农民存在着模糊的和片面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工程进展较慢。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我市自2001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以来,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691处。所建成的工程经省里正式验收的还不到200处,特别是早期所建工程多数外业不达标,内业资料不完备,给下步验收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四是建后管理工作亟待解决。在建后管理方面都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各县(市)、区和乡镇还没有建立健全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的管理机制,现有的管理制度大多只停留在日常管理层面上,保证长效运行的核心机制,诸如管理主体、水价核定、水价计收等核心问题,目前都没有确定。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年我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又艰巨,总体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时间紧:从现在算起按省里的工作时限要求,到10月末工程全部完工,总体时间不足5个月,剔除主汛期和秋收的时间,有效施工期仅有3个月的时间。去年这个季节已经形成了施工建设高潮,而且今年的工程量远远超过去年,工程启动施工要比去年晚近两个月。开工晚主要是省里对今年要解决的人口数和投资计划始终未定,特别是将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人口纳入其中,给各地在规划可研以及施工方案编制上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工作量,各县(市)、区的工程实施方案由市发改委和水利部门刚刚审查批复完,致使今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拖延滞后。

任务重:一是需要解决饮水安全的人口数量多。全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17.66万人(含2012年四季度新增的2.2万人),是去年已解决人口数量的1.8倍,仅需要解决的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饮水困难人数就达12.25万人,而且移民人口的现居住地与各地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村屯之间情况错综复杂。二是工程投资额度大。今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投资9630万元,是去年投资总额的2.3倍。近期,省发改委又下达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省级重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给我市的投资计划为1032万元,主要用于2005至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配套资金。加上此项投资,今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达到1.0662亿元。三是水源工程建设数量多。今年需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源工程264处,是去年工程数量的1.8倍。四是去年四季度新增任务还没有全面完成。去年年末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扩大投资规模,为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增加投资1222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2万人,需建水源工程42处。截止到目前,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工,有35处水源工程投入使用,还有7处水源工程未能投入使用,其中磐石市6处,丰满区1处。工程进展快、完成得好、并提前投入使用的是桦甸市和市,今年1月份就已经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受到省里的通报表扬。

要求高: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纳入市政府年度30项重点工作之中,按季度进行考核。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各县(市)区、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真正把安全饮水工作当成一件大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

二、明确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做好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总的要求是:大力度,高标准,保进度,保质量,保工期,务必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千方百计保工期。由于今年开工较晚,因此在施工环节上不能按部就班,要打破常规,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选择专业队伍施工;要科学安排施工,倒排工期,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各地要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到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把握灵活,在遵循总的工程规范建设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工程快启动、早完成。要建立工程建设进展周报告制度,建设高峰期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办公室要增加调度频次,及时通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完成。

第二,要坚持工程建设标准。国家和省里不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投资,由2001年的每人96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543元,并从今年起国家取消了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县以下资金配套,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因此,各地在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材料的选购上要高标准,绝不允许打折扣。

第三,要合规使用建设资金。今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投资项目资金,必须加强监管,切实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市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市及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对中央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负总责;各级政府分管领导要积极履职尽责,对分管行业的中央投资项目资金安全管理和有效使用负全责;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系统项目建设中央资金的管理使用负直接责任。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中央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监察,对资金拨付、资金流向、资金使用、资金管理、资金效益等开展全程跟踪检查,切实保证中央投资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有效。中央预算内新增的解决安全饮水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改变资金用途。如果发现有挤占、截留、挪用中央资金或浪费中央资金的情况,市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将责成相关责任单位立即纠正,并停止拨付后续建设资金,收缴已拨付的中央资金;对因工作不力、管理不严或操作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四,要统筹安排项目。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按规划严格控制,按批准的方案严格实施。要按照全市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好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建设与实际相符合,与规划可研相一致。要切实维护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计划的严肃性,严禁随意调整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确需调整的,必须报经原批复单位批准。由于今年各县(市)需解决移民人口数量较大,在实施过程中情况也较为复杂,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对已建成水源工程的村屯含有移民人口的按已解决人口对待;对已纳入今年规划的移民人口今年能解决的要尽力全部解决,少数解决不了的纳入明年实施计划中;对已纳入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当地多数群众不同意施工建设需要重新调整的工程项目,要由县(市)、区发改委和水利部门联合行文及时上报。

第五,要严格项目组织管理。各县(市)、区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突出抓好建设用地协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各项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各级水利部门作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单项工程前期工作,分级负责把好设计审查关、技术指导关、建设质量关、资料整编关、竣工验收关,扎扎实实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程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对已建成的工程由市发改委、水利部门牵头,抓紧组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要责令重建整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浪费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努力把饮水工程建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第六,要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抓好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效益是根本。各地要在总结以往农村饮水工程运营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形式,切实把农村饮水工程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对受益户较多的村组供水工程,可发动群众建立参与式合作管理组织,由合作组织负责工程的管理维护;对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联乡、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或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运营;通过创新体制,搞活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管好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的积极性,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第七、要认真做好明年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在全力抓好今年工程建设和已完工项目验收工作的同时,提早着手做好明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做好编制工程建设年度实施方案的基础性工作,对项目建设地要早规划、早论证、早确定,做到有的放矢,为更多地争取明年建设资金和尽快开工早做准备。

三、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市政府主管领导是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所在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项目管理,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调整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分管农村工作的副秘书长及市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卫生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重大事项。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是要强化督促检查。各级政府要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分级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纳入政府工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对不能按时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县(市)区在年终农村经济综合工作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三要抓好典型示范。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树立一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样板和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均衡发展。

第2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近年来,磐安县抓住“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契机,投资1.4亿元,完成12个集镇供水工程,及356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的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受益人口达17.5万人,98%以上农村人口的饮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被群众称赞为最满意的实事。

二、管理经验

随着工程的运行,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工程使用无人管、管理人员水平低、农户用水不收费、维修养护不及时,修理经费没保障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磐安县通过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经费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人员培训、严抓考核落实等措施,全面推行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于2011年9月,磐安县被列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达标县。主要经验有:

1.抓政策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磐安县先后出台了《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设立工程长效管理基金,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长效管理考核补助、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维护升级、管护人员培训、管理机构日常经费等。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较好地调动了乡镇、村干部的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2.抓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

磐安县在2006年就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首先由县编委批准,专门设立了农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负责编制全县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工程建设管理,指导、监督饮用水设施的建后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其次,成立了乡镇分管领导、乡镇水管员二人工作小组,会同集镇水厂管理人员一起负责抓好本乡镇的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同时,磐安县高度重视村级水务员队伍建设,落实各村饮用水工程专职管理人员。根据2006年开始实施的“百村饮用水经营权改革工程”,对已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明确规定水厂经营者为管理人员,并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未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饮用水长效管理,村委会出具任命书。通过县、乡、村三级任务分解,确保级级有组织、层层抓落实,为长效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3.抓队伍培训,确保有能力办事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培训工作是基础。乡镇、村级管理人员不能过培训,基本上不具备工程管理水平,无法开展日常维修与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净化设备使用、消毒设备的操作、长效管理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知识,确保长效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抓机制完善,确保有章理事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既要建得起,更要管得好。磐安县在前几年通过调研,创新了“竞标建设、产权拍卖、长期承包”三种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磐安县按浙江省农村饮用水管理有关规定,重点抓好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管理:

4.1明确运行维护管理责任主体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明晰农民饮用水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检查、检修与维护。目前,全县12个集镇供水工程和356个行政村饮用水工程中,有10%采用公司化进行管理,有40%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有50%由村集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4.2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供水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运行管理费用,促进农民节约用水,我们在农村推行有偿供水的管理机制。按照不同的投资主体,合理确定水价。集镇供水的水价制定及调整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水厂向县发改(物价)局提出书面申请,由县发改(物价)局负责核准和监督;单村自建自用的供水水价由村委会自行确定,报县发改(物价)局备案。目前,全县有90%以上的行政村都已实行有偿供水。

4.3扎实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我县突出抓好源头和龙头两个重点环节的水质监测工作。水源源头的检测从2008年初开始,委托金华市水文站检测,成为全市最先开展所有集镇供水水源检测的县市。目前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一年共12次,每月编制水资源质量通报。2011年开始,县水务局委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12个集镇(受益99个行政村)和56个行政村,进行出厂水、管网末稍水的水质检测,每村每年二次,枯水期与丰水期各一次,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饮用水。

4.4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

为了做好农村饮用水突发事故处置,编制了《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落实了小型泵站、管材和配件、常用应急消毒药剂等应急物质储备,确保及时有效处置水质污染等突况。

第3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一、抓降雨监测,全力做好库塘挖掘潜力增蓄工作

其时,从去年入春以来,县范围内降雨比往年明显减少,大部分地区呈现出降雨少、汛期短、蓄水少、气温高等旱情特点,特别是10月以来,持续出现极为罕见的干旱少雨天气,全县平均降雨量仅有6.7毫米,县境内降雨量创有观测纪录以来最低值。同志结合雨季提前结束、降雨严重偏少的实际,积极主动请示汇报干旱情况,在确保中、小型等蓄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于10月上旬采取及时下闸蓄水、维修外流域引水渠等措施,不断挖潜蓄水能力,争取投入增蓄资金35万元,带领水务系统的干部职工经过100多天的努力,全县库塘蓄水量由9月中旬的5458万m3增至12月底的6969万m3,增加了1511万m3,仅小河尾水库和白格龙水库就增蓄了58万m3,超州防办下达的蓄水任务969万m3,为抗旱保人饮提供了水源保障。

二、抓水源工程,确保人饮和灌溉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针对持续发展旱情态势,同志始终把加快抗旱应急水利工程建设、查找人畜饮水备用水源、健全组织机构作为工作重点,全力做好抗旱保人饮工作。10月12日至17日,带领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开展水源水量情况调查,全面寻找人畜饮水备用水源,全县共查找第一备用水源点17个,为编制供用水计划和抗旱应急预案作收集整理数据准备。12月15日,按照水务部门的职能职责及时调整充实了以水务局局长为组长、局机关8个股室和下属5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水务局抗旱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工程管理、灾情调查、供用水秩序维护、督查、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和面上机动应急、乡镇供水、水河尾片区、水库4个抗旱设备抢修组,领导小组人员按照实施方案和抗旱救灾制度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截至目前,在秉烈乡、喜古乡等7个乡镇的46个自然村新建了397口人饮小水窖和27件66.6km管引工程,修复了水毁水利工程122件,修复供水管道8km,完成了32件水利工程的疏通岁修,黄龙坝片区中低产农田改造工作已近尾声,为抗旱保人饮、服务用水和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三、抓方案制定,积极主动应对旱情灾情

针对继续扩大的旱情旱灾,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抗旱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同志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局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再次组织18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0年1月19日至28日包乡、逐村、逐户开展水量、缺水人口等旱情信息调查工作,配合各乡镇到人畜饮水最困难的集镇、村寨就近地区查找第二备用水源点,帮助和指导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全县的“水家底”。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县情乡情村情,组织人员力量拟定了《县县、乡、村抗旱应急供水方案》、《县2010年上半年供用水情况分析报告》、《县2010年抗旱应急预案》、《县2010年重大级(ⅱ级)抗旱应急响应实施方案》等工作措施,为县委、政府有效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抓措施落实,全力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第4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为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安全正常运行,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正常用水需求,根据上级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规定,现就农村公共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开展农村公共供水工程集中大检查活动

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工程运行管理,落实专人深入工程现场,组织供水单位、村委实地对各自辖区内的所有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是: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是否存在污染源;水源地及供水设施附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水源井、蓄水池、泵房等重要供水设施是否采取上锁等安全保护措施;供水设备、设施、供水管网、入户管路和供水水龙头等是否落实保温防冻措施,尤其是规模化连片供水工程的保温防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二、落实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措施

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对本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登记备案,按照《市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和各镇街制定的公共供水应急预案,责成供水单位、村委在规定时间内清除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停止水源地及供水设施附近有可能影响供水工程安全的活动,对造成破坏的要予以恢复,对水源井、蓄水池、泵房等重要的供水设施采取上锁等安全保护措施;对易冻的水泵、闸阀、水表、管道、户内水龙头等采取填充、安装保温材料、管道培土加厚、集中供暖等措施进行保温防冻。排查的安全隐患和工程落实情况要于1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区水务局。

对已安装消毒设备的项目村,要以镇为单位与区公安分局做好二氧化氯发生器原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工作,同时做好消毒设备的调试与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各镇要落实消毒设备的管护责任人,管护责任人名单、设备运行情况要于前以书面形式报区水务局。

第5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标自查情况

目标一: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

完成情况:始终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整治。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源头在我县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

目标二:健全县、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县、乡镇、村三级食品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完备。

完成情况:食药监系统机改后,县食药监局挂食安办牌子,承担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筹组织协调职能。按照上级食药监部门要求,在乡镇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乡镇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协调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配齐农牧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全县89个行政村和9座寺庙各一名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农牧区食品药品监管网络进一步建立完善,协管员、信息员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县、乡镇、村监管力量进一步充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目标三: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4次。

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县食药监局共组织参与9次宣传活动,并将宣传活动与群众工作、日常监管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手机报、门户网站、电视台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使宣传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县食药监局组织开展了“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主题宣传日活动、“标识标签”主题宣传、“安全用药、关注老年”“健康直通车”等相关宣传活动,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550份。

目标四: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完成情况:2014年,县食药监局在县委、县政府、上级食药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食品“亮剑行动”、“食品添加剂”“肉制品”、“卤制品””等10余次专项整治活动,联合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了“农村食品四打击四规范”、“农牧区及五小场所”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各部门间协调配合,进一步排查了我县食品安全隐患。

目标五:严格依法行政,加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力度,投诉举报件办结率达100%,做好食品安全案件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县食药监局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立案19起(食品流通环节16起(其中酒类4起)、餐饮环节2起、药品1起),结案18起,结案率达95%。共计罚款6.9858万元,其中流通环节6.4万元、餐饮环节0.4万元、药品环节0.1858万元;截至目前,共办理群众投诉举报2条,餐饮1条,药品1条,均已办结,办结率达100%。

目标六: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及时处理食品安全事故,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查处。

完成情况:县食药监局切实结合监管工作和我县实际,制定详实可行的食品安全食品应急预案,明确职能职责,确保事故发生时能立即响应和启动;为能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县食安办(食药监局)及时组织县食安委成员单位于11月16日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演练,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流程和各食安委成员单位职责,全面了提升防控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处置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6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一、工作要点

(一)突出抓好农村食品安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政府责任网、部门监管网、群众监督网”三网建设。力争XX年底在全区所有街道、镇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街道、镇对本区域食品安全负总责,行政一把手为本辖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食品安全分管领导负责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综合管理,推进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社居委、行政村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群众监督资源的整合,落实工作保障,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2、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监管,重点开展“两边五小”(城市周边、校园周边,小作坊、小市场、小餐馆、小超市、小食品店)和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的食品市场专项整治。继续深入农家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农村家庭集体聚餐卫生的指导,对乡村厨师进行登记造册,开展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二)狠抓种养植源头治理,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水平。

1、大力开展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以及生产过程的治理,采取查处打击和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种苗、农药、饲料、兽药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广使用高效低残农药、兽药以及无污染添加剂。大力整顿农资市场,规范市场准入管理,加强农资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抽检,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学选购和使用农资水平。

2、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使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覆盖率8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增长达40%以上。

3、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追溯制度。继续实施对蔬菜等产品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和氯霉素污染的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促进农产品污染源头追溯,促使全区XX年底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95%以上;饲料抽检合格率90%以上;水产品药物残留平均合格率95%。

(三)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监管,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

1、严格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实施28大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的市场准入,推动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加大对13类重点食品的无证查处工作,推动市场准入顺利实施。进一步健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档案,严格证后监管,严查无证生产。完善食品安全分类分片监管模式,认真组织开展强制性检验和专项监督抽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出厂检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监督抽查率均达100%。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和原辅料的备案审查、索证索票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企业的备案管理,备案率达100%。加强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审查制度,开展对部分试点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开展食品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制度,提高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自检自测能力。

2、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作坊的整治。研究制订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有关措施,落实产品目录管理和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小作坊备案登记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小作坊巡查制度;建立健全以街道、镇政府负总责、小作坊业主为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和街道、镇安监员、社居委、行政村协管员为巡查主体的责任体系。完善以“三员四图”为基础的分类分片动态监管机制,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普查普测、分类处理和建档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分类动态监管机制,加大对b、c类企业和重点食品的整治力度,加强对d类企业关停的指导协调,坚决取缔无证无照、不具备食品生产条件的企业。

3、深入开展食品打假治劣执法工作,加大不安全食品召回力度。组织实施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加强对儿童食品的监督检查。规范食品标签标志,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继续整治各种区域性、行业性的食品质量问题。

(四)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治,规范市场流通经营秩序。

1、严格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准入关,坚持先证后照,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确保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2、.认真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狠抓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的整治,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杂店、小摊点的监管力度,突出乡镇农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区域交界处等重点地区,突出粮、肉、蔬菜、油、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酒、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突出食品批发市场、食品批发户、食品配送、送货下乡等重点场所和环节,突出元旦、春节、五一、六一、端午、中秋、国庆、农家乐等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的专项整治,下大力气解决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食品,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积极推进“所村挂钩”的农村市场监管新模式,构筑农村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有效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检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

3、大力推广运用诚信通重要商品电子监管备案查询系统,建设现代化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通过推广运用诚信通系统等新方式、新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我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行之有效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新经验。

4、加大食品质量监测与快速检测力度,强化食品质量监管。针对近年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的食品和节日食品、农村食品、高风险食品,加大质量监测与快速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5、继续大力推进“三绿工程”建设。深入实施以“放心菜”、“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放心早餐”等为主要内容的 “三绿工程”,并向农村市场不断延伸。大力发展食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建立健全覆盖全区乡镇的食品供应网络。

(五)严格卫生许可,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

1、突出卫生执法重点,强化餐饮、学校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和执法工作,强化餐饮单位法人和学校负责人是本单位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改进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2、强化依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行政处罚,强化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继续开展“卫监”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3、推进对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规范食品卫生许可工作。强化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亮证的监管工作;加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粮、油、米、面的索证管理和餐(用)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执法工作;强化对食物中毒事件等违反《食品卫生法》行为的查处工作;继续开展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加强高考、中考学生饮食卫生安全监管工作。

(六)加强监管机制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1、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和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办法,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定期、联合以及前的通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和统一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开展食品安全信用单位的评选,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签订责任状,落实食品安全保证措施和责任制度,引导企业树立科学、正确的市场竞争意识。

2、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研究制订和修订包河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的要求,配套制定关于应急预案的操作规程,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组织开展演习演练,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危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的报告和监测系统,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高预警和防控能力。相关部门要确定各级事故应急责任人,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的规定。

3、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根据区政府与各有关部门、镇、街道签订的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我区XX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年底组织对各有关部门、镇、街道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察力度,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一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将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到街道、镇一级,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二是落实环节监管责任。按照“谁监管,谁负责”和分段管理的原则,分工负责抓好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推行部门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片区责任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三是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领导平台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揽、统筹、统帅的作用,强化监督检查、督查督办、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结合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和《XX-XX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底对各街道、镇和相关部门开展综合考评。

(二)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加强与各级政府、各监管部门的沟通,广泛收集食品安全监管与产品检测信息,并规范信息部门、联合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工作,积极利用媒体、简报、网站及时信息。

第7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监管工作基础

1.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转。充分发挥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确保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和部署及时传达到各村(居)委会和有关部门。加强综合协调和信息宣传,强化舆情监测和工作督导,完善事件处置程序和沟通报告机制,抓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督查督办,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修订完善食安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实现全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无缝隙。(责任单位:食安办)

2.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增强各村(居)委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每半年召开一次食安委全体成员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各村(居)委会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属地化管理责任,保障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责任单位:食安办)

3.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考核,抓好各村(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签订的《年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的督查,提升各村(居)委会、各有关部门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责任单位:食安办)

二、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保障能力

1.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企业自检、监督抽检和评价检测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的环境监测,提高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平台数量和运转效能,增加乳品等高风险食品检验检测频次,在大型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单位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提高科学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率。(责任单位:工商所、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

2.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进一步健全经营档案,落实索票索证和进销货台帐制度。规范职能部门监督档案,探索推行企业红黑榜制度,形成守信褒扬、失信惩戒的信用评价机制,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责任单位:工商所、食安办)

3.推进应急体系建设。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修订完善《街道办事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落实应急工作各项保障措施,普及食品安全应急知识。围绕四大环节,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救援演习,提高全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预警分析、应急处置工作水平。(责任单位:食安办、各成员单位)

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规范食品市场秩序

以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为重点时段,针对食品安全工作中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高风险产品为重点品种,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行动,着力规范儿童食品、老年食品、水产品、海产品、蔬菜、肉及肉制品、乳制品、火锅底料等食品的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切实预防“地沟油”回流餐桌。(责任单位:工商所、食安办)

四、坚持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市场监管

1.完善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村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强化社会监督网络建设,切实打造一支有组织、常态化、业务精的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责任单位:食安办、各村(居)委会)

2.强化日常监管。以市场巡查为抓手,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村市场,以农村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等专项整治,严打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责任单位:食安办、工商所、市质量监督所)

3.突出监管重点。积极引导农村食杂店向食品安全示范店转化提升,引导农村小市场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建设改造,加大对农村集贸市场蔬菜的抽检频次,严防农残超标蔬菜流向餐桌。切实抓好农村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农村学校食品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工商所、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

五、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1.强化种植养殖环节监管。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畜牧业、渔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统一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加强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批发市场为重点,强化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基地和规模种养殖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全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100%,产地检疫率达100%,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及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产地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三是加大对农药、兽药、化肥、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严格落实高毒高残留农药定点销售五项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档案检查,严厉查处生产经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以及禁用兽药、渔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动检站、食安办)

2.强化生产加工环节监管。

一是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依法审查企业生产条件,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二是加大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力度,建立动态监管档案,消除监管盲点。

三是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四是严格落实企业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和记录等制度,建立企业法人定期履责报告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自律,提高企业自我管理能力,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工商所、市质量监督所、食安办)

3.强化市场流通环节监管。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全面推行商品经营“一票通”制度,争取年“一票通”制度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开展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清理整顿,严厉打击无证照、超范围经营食品问题。

三是进一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季节性、节日性食品的监管,进一步落实食品经营自律“三条线”标准,提高食品经营业户的自律意识。

四是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五是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实施全面监控,确保食品质量可追溯、不合格食品全部退市。(责任单位:食安办、工商所、农业服务中心、市质量监督所)

4.强化餐饮消费环节监管。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制度,认真贯彻执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严格监督管理,以学校(包括托幼机构)食堂及周边餐馆、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认真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食用油脂、一次性筷子、集中消毒餐饮具等购进、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高风险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严防不合格食品原料、餐饮具等流入餐饮服务单位。认真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和公示制度,依法规范经营行为。(责任单位:食安办、工商所、市质量监督所)

5.加强生猪屠宰环节监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严厉打击制造销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联系市有关执法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加大对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养殖生猪,以及销售含违禁药物生猪肉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对生猪养殖、加工点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的生猪注水现象要一查到底,严厉打击,坚决予以取缔。(责任单位:经贸服务中心、食安办、工商所)

六、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1.加强生产经营者教育培训。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普及工作,使规范生产、依法经营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觉行为。重视对农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使农民自觉抵制使用违禁投入品,牢牢把住源头关口。(责任单位: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

第8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环保局200*年上半年污染控制处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按照局工作部署,我处对自身目标进行认真分解、落实。负责起草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2010)》,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治理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全面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整顿及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确定了32家限期治理单位,10家中水回用单位,30家节能示范单位;组织两次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80家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目前,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现将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制定《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年初,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要求,我处组织制订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6-2010)》,并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通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流域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五项工程,强化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确保流域水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同时,经过我处大量的调查摸底,健全了我市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库。结合国家规划,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将哈尔滨气化厂等9个点源治理项目、朱顺屯等3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项目及文昌三期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报国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目前我市三大类24个项目已纳入国家流域治理规划中,总投资约22.5亿元,争取国债支持6亿余元。

二、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一)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界工作。经调查,全市共有35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目前,依兰、方正等县已经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界工作,已报我处备案,其他各区、县(市)正在按要求进行划界工作。

(二)组织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进行整顿。四方台、朱顺屯两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放牧点已被取缔,已对较大的度假村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目前度假村已确立治理方案,较小的度假村由道理区政府负责马上搬迁;程家岗垃圾处理场的整治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之中。西泉眼确定了21家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单位,其中在坝里的11家餐饮服务单位已确定了集中治理方案,现正在落实资金;坝外的6家单位限期治理,其余的4家单位计划搬迁。磨盘山已形成了向市政府的汇报材料。

(三)继续开展湖库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宾县环保局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及二龙山湖库内的单位去吉林市松花湖进行调研考察,并最终确定了由吉林市环科院负责对二龙山13家企业进行治理,目前正在制定治理计划。道里区正在组织对太平湖内的单位进行调查,7月初能够完成。

(四)组织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治理项目申报工作。朱顺屯、四方台饮用水源地、西泉眼水库、磨盘山水库等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治理项目共落实了1.24亿的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

(一)继续抓好限期治理工作,巩固和提高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水平。年初以来,我们确定了包括哈尔滨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蓝星集团哈尔滨分公司、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等100家单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并依法对哈尔滨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等超标、不稳定达标排放废水的32家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其在期限内限产、限排,安装、改造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同时,我们对哈航集团等5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限期改造除尘器、型煤炉及清洁洁能源,实现烟尘达标排放,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二)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的煤堆、灰仓等集中堆放场所扬尘防护设施建设。目前,哈药、哈啤、世一堂等灰棚建设工程已完成;哈热电厂已将粉煤灰储灰场建设工程列入机组扩建项目及除尘系统改造的整体规划中,并确定治理方案,报总公司审核通过后即开工建设;哈航厂外道线灰场已确定治理方案,正待集团审核通过后开工建设。其它企业灰棚、煤棚建设工程正在实施中。

(三)在医药、化工企业中开展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年初,我处组织22家市直管医药、化工行业企业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了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各企业已启动该试点工作。下步,我们将组织有关区县市环保局及相关企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技术工作培训班。

(四)在流域及重点工业企业中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我处负责组织对流域、重点企业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环境隐患排查工作。3月13日至17日按照省、市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市安全、城管、水务、供排水等部门成立了三个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组,集中力量深入到各区、县(市)和有关企业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77家存在问题的单位4月14日至4月26日,为进一步落实华建敏国务委员在我省考察批示精神,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部署,我们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前阶段排查出存在隐患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化工、制药、电镀等210家企业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的3家单位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这两次排查工作,仅全市环保系统就出动1500余人次,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5处),排查企业近千家。对存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无应急预案、应急设施不完善等环境安全隐患的80家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对存在违法行为企业分别予以了处罚、限期治理。目前已有40余家单位已完成环境应急预案制订、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应急设施建设等整改工作。其它的正在整改之中,我处将加大督办检查力度,确保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单位按要求按时限完成整改工作。

第9篇:村委会安全饮水应急预案范文

年初以来,按照局工作部署,我处对自身目标进行认真分解、落实。负责起草了《流域某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7—2010)》,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流域某江段治理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全面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整顿及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确定了32家限期治理单位,10家中水回用单位,30家节能示范单位;组织两次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80家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目前,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现将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制定《流域某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年初,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7-2010)》要求,我处组织制订了《流域某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7-2010)》,并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通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流域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五项工程,强化水污染防控工作,确保流域水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同时,经过我处大量的调查摸底,健全了我市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库。国家规划,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将某气化厂等9个点源治理项目、朱顺屯等3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项目及文昌三期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报国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目前我市三大类24个项目已纳入国家流域治理规划中,总投资约22.5亿元,争取国债支持6亿余元。

二、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一)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界工作。经调查,全市共有35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目前,依兰、方正等县已经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界工作,已报我处备案,其他各区、县(市)正在按要求进行划界工作。

(二)组织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进行整顿。四方台、朱顺屯两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放牧点已被取缔,已对较大的度假村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目前度假村已确立治理方案,较小的度假村由道理区政府负责马上搬迁;程家岗垃圾处理场的整治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之中。西泉眼确定了21家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单位,其中在坝里的11家餐饮服务单位已确定了集中治理方案,现正在落实资金;坝外的6家单位限期治理,其余的4家单位计划搬迁。磨盘山已形成了向市政府的汇报材料。

(三)继续开展湖库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宾县环保局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及二龙山湖库内的单位去吉林市松花湖进行调研考察,并最终确定了由吉林市环科院负责对二龙山13家企业进行治理,目前正在制定治理计划。道里区正在组织对太平湖内的单位进行调查,7月初能够完成。

(四)组织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治理项目申报工作。朱顺屯、四方台饮用水源地、西泉眼水库、磨盘山水库等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治理项目共落实了1.24亿的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

(一)继续抓好限期治理工作,巩固和提高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水平。年初以来,我们确定了包括某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某华尔化工有限公司、蓝星集团某分公司、中石油某分公司等100家单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并依法对某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等超标、不稳定达标排放废水的32家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其在期限内限产、限排,安装、改造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同时,我们对哈航集团等5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要求限期改造除尘器、型煤炉及清洁洁能源,实现烟尘达标排放,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二)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的煤堆、灰仓等集中堆放场所扬尘防护设施建设。目前,哈药、哈啤、世一堂等灰棚建设工程已完成;哈热电厂已将粉煤灰储灰场建设工程列入机组扩建项目及除尘系统改造的整体规划中,并确定治理方案,报总公司审核通过后即开工建设;哈航厂外道线灰场已确定治理方案,正待集团审核通过后开工建设。其它企业灰棚、煤棚建设工程正在实施中。

(三)在医药、化工企业中开展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年初,我处组织22家市直管医药、化工行业企业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了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各企业已启动该试点工作。下步,我们将组织有关区县市环保局及相关企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技术工作培训班。

(四)在流域及重点工业企业中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我处负责组织对流域、重点企业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环境隐患排查工作。3月13日至17日按照省、市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市安全、城管、水务、供排水等部门成立了三个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组,集中力量深入到各区、县(市)和有关企业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77家存在问题的单位4月14日至4月26日,为进一步落实华建敏国务委员在我省考察批示精神,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部署,我们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前阶段排查出存在隐患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化工、制药、电镀等210家企业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的3家单位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这两次排查工作,仅全市环保系统就出动1500余人次,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5处,排查企业近千家。对存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无应急预案、应急设施不完善等环境安全隐患的80家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对存在违法行为企业分别予以了处罚、限期治理。目前已有40余家单位已完成环境应急预案制订、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应急设施建设等整改工作。其它的正在整改之中,我处将加大督办检查力度,确保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单位按要求按时限完成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