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据库工程范文

数据库工程精选(九篇)

数据库工程

第1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EPC工程

一、工程总承包(EPC)的概述

EPC工程项目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也是成功运用这种模式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目的的典范。曾经因其建筑工程承包业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建造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项目而著称于世。EPC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的基础。

EPC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首先视为投资项目,而且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优先次序出发。在指定专业分包商时,通常只规定基本要求,以使建筑师、承包商共同寻求最经济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参与竞争,一般都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包。由不同的专业分包商负责各个工作包的设计、制造或提供材料与构件并负责施工与安装。分包商的设计工作由建筑师负责协调,工程构件、设备制造或供货、施工由总承包商协调,而在大型项目中,通常由管理经理(CM)负责协调。虽然这种协调对施工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但仍然有许多一时难以确定或未预料到的问题留给专业分包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逐步解决。专业承包商必须保证其分包部分的工程施工与其他分包商的工程在设计和管理上的准确衔接。这种双重的协调反馈、依靠项目相关各方均能遵循公认的控制程序、规范和技术标准。

EPC模式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依靠广泛使用成熟的通用技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会为解决同样问题发生重复劳动。专业分包商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通用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能够在短期内及时供货的材料、半成品与构件。

二、工程总承包(EPC)的优劣

1、优点

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有着自身的优势,采用EPC工程的方式不但可以对分包商进行阶段性分包方式,工程项目通过分包的方式,可以让工程提前投产,从而降低管理费,并通过总工程的承包的方法降低利息及限制价格上涨。并且整个项目只存在一个承包商负责,这能够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减少了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和解释争议引起的变更。

由于单一承包商进行管理,总承包费用减低,并且承包商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能够对整个工程进行更好的管理。

2、缺点

采用EPC工程的方式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其一,业主无法参与建筑师/工程师的选择,同时对最终设计和细节的控制能力降低;其二,由同一实体负责设计与施工,减弱了工程师与承包商之间的检查和制衡作用;其三,工程设计可能会受施工者的利益影响。

此模式适用于成套生产线项目,此类项目的业主目的和要求明确,项目成果容易考核,项目承包商责任和风险大,但利润高。

三、EPC工程数据库建模方式

对项目进行的总承包公司根据项目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满足项目工程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库管理的方式对EPC“交钥匙”工程承包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采用EPC工程数据库建模的 “交钥匙”承包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由于项目自业主承包给承包公司以来,承包公司与业主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整个项目能够早日建成投产,承包公司承担着整个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责任,并承担了前期融资的大部分风险,总承包商必须对项目建设管理具有决定性的控制权。因此承包商会要求各个分包商根据自身的优点,进行分阶段承包,然而再次分包商接受项目的同时,没有统一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分析与管理费用的统计,整个项目的费用将会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总承包商所产生的费用将会远远大于预估的金额,造成严重的损失。

(2)各种工程的项目建设业主都会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是集中于产量、电耗、热耗、粉尘排放和产品质量。但是采用EPC工程管理的模式的方法,则业主只要通过审批初步设计方案实现对生产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的控制,其余具体设计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作可由总承包商负责,业主可以通过竣工达产达标考核的方式保证其取得合乎要求的生产线。即业主只需要考核整个工程最后的结果如何就能够满足,但是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总承包商如何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采购原材料价格上的优惠政策。这将是整个EPC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采用数据库建模是总承包商控制原料价格总要的工具之一。

结束语

单纯的工程施工业务利润逐渐降低,承包商的业务开始朝着项目的前期和上游发展,利润重心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转移。在整个工程建设模式的转变过程当中,承包商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控制,这可以采用数据库建模的方式。数据库可以将项目所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项目规模、业主要求、自身控制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等因素都制约着建设模式的选择。EPC工程数据库建模的方式将会成为我国对项目管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中国交通报,2003.7:1-3

[2]马胜利。工程总承包是这样走来的[f].施工企业管理,2008(7):6-7

第2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1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的数据库建立

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库建立的整个过程中最开始就需要对计算机基础框架进行设计,并且同时需要对计算机中的数据库进行改进,而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是需要通过网络这个媒介来作为支撑,要不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系统数据库的搭建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整个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之间需要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最终才能使系统的软件运行,同时也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的安全性。在软件工程数据库一开始建立初期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应用范围,这样就能够高效地做好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在初步形成了数据库的总体构架之后,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功能的完善,提升整个软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并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当这个软件在不断更新升级改进后它的功能将会越来越人性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在抵抗外界的干扰方面也是会做得更好,此外数据库也要及时进行更新以免出现使用故障问题。编程技术是形成计算机数据库的基础,各功能的协调是解决软件技术问题的主要途径,软件在开发出后投入市场让用户进行使用中要有效利用好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资源,使得软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自动更新,来解决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增加一些必要的功能。在做软件过程中工程师要合理的选择汇编语言,然后进行软件框架的编程,这样就能更好的做出所需的软件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数据库文件建立

2.1类型比较

数据库需要处于读取的条件下才能对数据库的文件进行建立,为此在数据库进行数据建立的最初阶段需要做好对比工作,防止出现在读取的过程中出现数据的丢失却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通常采用对比的数据读取方式更能够保证数据读取的稳定性,同时在文件读取出现问题时也更能够直观的发现问题,也更能够找到合适的类型。在文件读取时要做到节省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并且短时间地对数据进行读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保证软件运行的流畅度和稳定性,更不容易出现运行故障问题。

2.2创建数据库

一般情况下是在文件建立之后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并且在创建之后系统将会对访问的权限进行限制,会限制用户之后的相关操作,特别是在当系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时,由于权限限制的原因将需要对各方面进行调整,需要更加有效的关联才能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有较高的保障。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可以采用分模块的形式来对系统的多个功能进行逐一控制,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提升数据库各功能的稳定性,保证系统的流畅运行。而一些在外部安装的软件就相对来说在对数据库创建时简便很多,在对外部软件进行安装时可以采取私人模式的安装方法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同时需要根据软件的具体特征来建立合适的数据库,保证数据库中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此外还需要不断对编程技术进行改进。为了能够保证系统在系统出现问题数据丢失的情况下保证系统快速的快速恢复运行,需要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做好备份工作。

3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

3.1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存储模式选择

分区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库存储模式状态,但是这项功能又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问题。数据库的存储的作用就是对用户的各项权限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这种访问权限是被分为多个访问级别,不同类型的访问用户,进入系统的页面信息也会有所区别,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建立了文件类型数据库后,更加有利于文件的访问,在进行系统的功能设计时需要重点针对这一方面,要做好合理优化系统资源,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3.2数据库文件的加密保护

文件加密主要是防止用户的个人重要信息被他人盗取而采取的保护措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对用户的信息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来设置,在用户进行使用时需要设置登录密码来保证信息安全,同时在登录数据库时也需要密码,这类分等级分类型的密码设置可以保证技术人员高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保证数据库和用户的信息不会被木马等其他病毒攻击窃取信息,损坏计算机系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加密选择来解决,通过结构优化来解决功能冲突问题,最终保证系统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3.3数据存储模式使用方法比较

使用方法的对比过程影响着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在软件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不稳定运行的状态,最终技术人员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在网络如何进行选取完全看之前设计时的功能选择,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决定的,最终可以达到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解决策略在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系统这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在保障数据库的信息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般性的软件技术问题,在这种模式下软件都能稳定运行,此时在系统获得到信息后能够自动进行选择分类,这样就能保证数据库调动数据的效率和速度,同时软件也会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自动更新,而这都需要各系统间高效配合才能实现。同时系统会对各模式进行筛选,找出其中的问题,优化整个运行系统。

3.4开发设计中的编程技术选择

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是选择哪种编程技术的重要参考标准,得到编程技术能否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有保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通过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编程来解决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当系统出现不稳定时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软件不会出现较大的功能问题影响到软件的正常运行。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问题诊断时也要针对性的进行检查,保证系统能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下持续安全运行。所以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编程技术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编程技术选取的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要选择最为适合特定软件开发的编程技术。在一开始的软件开发阶段遇到问题可以对软件开发的基础框架进行优化,以保证之后的开发能够有效进行,这就对编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程技术能够实现软件特定功能的同时也要保证软件的安全性。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获得发展,因此在很多非计算机类的工程领域内也越来越需要懂得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人才,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面对这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一开始学习都会有所困惑甚至退却。本文就关于数据库系统做了详细的说明,希望对相关的使用人员有所帮助,也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学习方法。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范丽萍.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64-165.

[2]张程誉.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6).

第3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技术;数据库设计;价值;实践分析

积极了解软件工程技术的主要特点,在软件开发中,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全面掌握软件产品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创新数据库设计方式,认真阅读软件设计说明书,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保存下来,进一步强化数据库设计的有效性。将软件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在数据库设计环节,及时分析软件设计的可行性,保障软件系统安全,对数据库进行及时考察,有效提升数据库设计的有效性。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数据库设计,制定开发计划,保证界面清晰,从而被客户接受。

一、软件工程技术在数据库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在数据库设计中积极运用软件工程技术,可以将软件工程技术的优势及时体现出来,促进数据库设计水平的有效提升,更好的保障数据库设计效果。软件工程技术的运用,不仅是数据库设计工作的技术需求,还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软件工程技术代替传统的设计技术,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分析数据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正确把握数据库设计工作要点。[1]在运用软件工程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最佳的数据库设计效果,这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数据库设计中软件工程技术的运用途径

(一)软件工程技术在可行性分析中的运用

将数据库设计任务及时划分,如资源管理服务器设计、桌面版设计、手机版设计等多个部分,充分运用软件工程技术进行软件开发,架构客户端-服务器,采取移动网络、无限网络等途径来促进软件系统更新和升级。[2]为保证数据库设计的有效性,加强对现代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的运用,及时采集相应的设计信息,将基本信息记录下来,便于积极打造高品质的设计成果,通过社交网络来搜集相关资料,加大对软件工程技术的运用力度,进行在线采集,并对软件可行性的设计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只有这样方可更好的满足现代用户需求。[3]本地数据库支持模块,对于服务器消息管理界面、数据库备份、界面恢复、列表管理等方面加强可行性分析,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主要目标,网络通信支持模块,及时完成身份验证,构建远程操控数据库,更好的确保了数据库设计的有效性。

(二)软件工程技术在项目开发中的运用

项目开发过程中积极渗透软件工程技术,及时明确项目开发方案,根据项目开发实际工作任务成立项目小组,小组内有二十名技术人员来负责项目开发,完善现有的项目开发方案,及时储备更多的技术型人才,由此组建一支项目开发团队。[4]了解数据库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特性,从根本出发,保证系统应用开发与创意设计的有效融合,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认真制作编码,形成一个完善系统,进行测试验收,掌握技术规范方面的内容,引导客户进行系统维护,比如在计划编制阶段,技术人员及时设计一个可执行的进度计划,以项目需要满足的商业需求为考虑,严格遵循技术要求来完成数据库设计,并及时进行有效的质量验收,将验收质量过关的系统及时移交给产品。[5]在总结阶段,及时进行产品接收,在此环节,人员及时发现在数据库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及时整改,总结工作经验,将现有的技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更重要的是将技术资源、源程序、全部技术文档等移交给管理部门进行统一保管。

(三)软件工程技术在用户需求分析中的运用

及时明确运用数据库可以做什么,运用软件工程技术来分析用户对数据库功能的需求,尊重用户的需求,尽可能将用户需求体现在数据库设计中,确定数据库设计与其他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细节,掌握软件设计的有效性需求。[6]将用户需求及时分类,如:软件原型、使用策略等,及时构建数据库模型,强化结构化分析,运用数据模型来描述实体与图之间的联系性。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具体内容,并以书面形式准确描述用户对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制定软件工程标准的生命周期,将生命周期中内容不完善的地方及时修正过来,逐渐使其成熟。还要考虑系统功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数据需求、系统性能需求、升级需求等内容,由此生成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尽量将用户需求都体现出来,始终坚持界面简化、功能完备的基本原则。

三、结语

在数据库设计中积极运用软件工程技术,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全面掌握软件产品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软件工程技术分别运用在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用户需求分析等过程中,及时保证数据库设计的有效性,对于服务器消息管理界面、数据库备份、界面恢复、列表管理等方面加强可行性分析,掌握软件设计的有效性需求,运用软件工程技术来分析用户对数据库功能的需求,最终确保系统界面简化、功能完备。

参考文献:

[1]王璐.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的设计原则与方式[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175.

[2]林海敏.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184.

[3]王鹏远.基于人才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9):204.

[4]徐亮,陈潇.数据库设计理论在软件开发中的有效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46.

第4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工程数据库;数据库;体系结构;管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071-02

Project Databas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HEN Yi-ro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The project data base can realize the data share,data safety and the data high-effect usage,the go along introducing fundamental project data base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ir system structure developing trend,and the technology to project data base and developing premise condition mainly analyse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Key words: project data base;data base;system structure;manage a function

数据库系统是随着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发展而产生的。从50 年代末开始,数据管理技术就一直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和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宽,数据库技术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工程数据库系统就是数据库技术与CAD/CAM技术结合的产物。

1 工程数据库及其特点

工程数据库是适合于CAD、CAM、CIM地理信息处理、军事指挥、控制通信等工程应用领域所使用的数据库。

工程数据库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它的主要特点:1)具有独特的数据模型,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复杂的数据类型; 2)支持动态的版本管理和集成管理;3)具有丰富的语义关联;4)支持日常事务管理;5)具有友好的用户接口和良好的相容性支持。

工程数据库与管理数据库很相似,但是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它们的具体差别如表1所示。

2 工程数据库体系结构

1)C/S体系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结构是一种构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将数据库的不同软件划分到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并建立网络上的客户机P服务器进程通信,使两端软件合作完成数据库应用。其优点是:①能够充分利用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能力等资源; ②系统有较大的灵活性; ③容易提高系统的性能(服务器性能提高或增加服务器的数目可以使系统整体性能提高);④系统连接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减用户;⑤系统有较大的可维护性,一个服务器失效,其他服务器可以取代其部分功能,仍然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会使整个系统瘫痪。

2)B/S体系结构

B/PS 是由传统的两层C/S结构发展而来的三层C/S结构在Web上的应用,即浏览器Web/服务器(Browser/Web/Server)的三层结构。B/S体系结构是把两层C/S结构的客户事务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由单独的一层来处理,把任务均衡地分配给了Web服务器,这样客户机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在B/S三层体系结构下,表示层( Presenta2tion)、功能层(Business Logic)、数据层(Data Ser2vice)被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第一层是表示层:Web浏览器。第二层是功能层:具有应用程序扩展功能的Web服务器。第三层是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在BPS体系结构中,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而且极大地简化了客户机工作,在客户机上只需安装、配置少量客户端软件,服务器将负担更多工作,对数据库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

3)C/S结构与B/S结构的比较

与C/S相比,B/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开发和维护成本低;客户端不再负责处理复杂计算和数据访问等关键事务,只负责显示部分;采用的标准是开放的、非专用的,保证了其应用的通用性和跨平台性;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影响其它层的功能,系统改进非常容易,灵活性好;B/S系统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了一层Web服务器,可有效地防止用户的非法入侵;不存在移植性问题;界面统一友好、易于使用。

4)多级数据结构

工程数据库采用多级的数据结构。一般的工程数据库使用三级数据库结构,主要有全局公共的数据库、工程项数据库和设计库,如图2所示。全局数据库主要是存放公用的标准数据;工程项数据库主要是存放与该项目相关的数据,设计好以后,可以进行转储;设计库是存放设计者需要的数据,设计好以后,可以卸载。

3 工程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工程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主要分为三类: 1)非1NF数据模型;2)基于语义的数据模型;3)在传统的数据模型上扩充的数据模型;4)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非1NF数据模型(即扩充E-R模型)主要是用一种规范化条件:子类、超类、概括、特化等手段,将现实的事物用数据库表现出来。常用的非1NF数据模型有两种:第一种数据模型的扩充是NF2型,第二种数据模型的扩充是取消1NF,这两种扩充支持的语义关联虽然比较少,但它们的查询语句易于用扩充的SQL来表达,便于用户使用。

语义数据模型是适应更强表达能力的概念数据模型而产生的,它使用七种语义模型循环、递归的描述过程,把复杂的数据类型作为其基本的数据类型,而且支持统计操作,从而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方便。

在传统的数据模型上扩充的数据模型通常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关系和网状混合模型,第二种是关系和层次混合数据模型,第三种是函数数据模型。前两种结构都是通过使用关系类型的多元实例把大关系划分成若干小关系,由于是用结点表示的,要求其关系或数目固定,因而其灵活性较差。最后一种数据模与程序语言和数据模拟两方面有关,它不是一种结构模式,也不对应固定的实行手段,它主要基于两种概念:对象以及函数,所以处理起来相对较灵活。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是基于对象、类、实体的数据模型,它具有面向的对象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分为元组对象结构、集合对象结构和列表对象结构。具有计算完备性、可扩充性和持久性。这些特性对工程数据的管理是非常适合的。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工程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上面综述的四个方面必将在工程领域中不断有所进展。

4 构建工程数据库的工具及产品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工程数据库技术。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CAD/CAM 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Pentium芯片和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出现并流行,以前只能运行在工作站上的CAD/CAM软件现在也可以运行在微机上。由于微机的价格远远比工作站低,性能也不比中低档工作站逊色,并且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DOS、Windows 3.x、Windows 95/98等操作系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微机平台为普及CAD应用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4.1 CAD/CAM 软件特性

1) 采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是新一代微机版CAD/CAM软件的共同特点。现在,个人计算机已经具备了与中低档工作站竞争的实力,再加上其价格低廉,使得普及CAD应用成为可能。Windows平台上的新一代CAD/CAM软件基本上都采用典型的Windows界面和操作规范,同时由于DDE和OLE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CAD/CAM软件可以与Windows平台的其他软件进行动态数据交换,也可以在不退出CAD/CAM软件的前提下嵌入(或链接)其他应用程序的对象。

2) 采用COM 技术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是国际上为提高软件稳定性和开发效率而引入的重要技术。现今推出的Windows平台的CAD/CAM软件都或多或少地应用了COM技术。通过使用现成的组件,软件开发商可以避免软件开发中许多烦琐和困难的基础部分,从而可以从较高的起点出发,大大缩短CAD软件上市周期,这样容易取得竞争优势。同时,由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使得微机CAD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得以增强。

3) 采用UNIX特性

新一代微机平台CAD软件充分吸取Unix工作站软件的精华。诸如参数驱动、特征造型、动态导航、二维与三维双向相关、STEP标准和动态图形显示等这些比较好的特点已经被微机平台软件吸收。

4.2 流行的CAD/CAM软件

1) AutoCAD

AutoCAD 是Autodesk公司的主导产品。Autodesk公司的软件产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制作、视频游戏开发以及Web网的数据开发等重大领域。

AutoCAD 是当今最流行的二维绘图软件,它在二维绘图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群。AutoCAD有强大的二维功能,如绘图、编辑、剖面线和图案绘制、尺寸标注以及二次开发等功能,同时有部分三维功能。AutoCAD提供AutoL ISP、ADS、ARX作为二次开发的工具。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如机械、建筑、电子)中,一些软件开发商在AutoCAD的基础上已开发出许多符合实际应用的软件。目前,Autodesk公司已经AutoCAD 2000。

2) MDT

MDT是Autodesk公司在PC平台上开发的三维机械CAD系统。它以三维设计为基础,集设计、分析、制造以及文档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从设计到制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MDT主要功能特点:①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实体造型,用户可十分方便地完成复杂三维实体造型,可以对模型进行灵活地编辑和修改;②基于NURBS的曲面造型,可以构造各种各样的复杂曲面,以满足模具设计等方面对复杂曲面的要求;③可以比较方便地完成几百甚至上千个零件的大型装配;④MDT提供相关联的绘图功能,提供完整的模型和绘图的双向联结。MDT为AutoCAD用户向三维升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5 工程数据库体系结构的发展

1) 第一阶段是基于主机的计算机系统

在基于主机的计算机系统中,各终端通过串行通讯接口线路与主机相连接(一个终端占据一条通讯线),一台主机对系统的各种资源与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主机分时地对各终端进行扫描访问,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与系统交互作用,来执行自己的处理任务。

这种集中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好处是:管理容易,数据的保密与完整容易保证,而且系统建设成本低,但是它的缺点是对业务变化的适应能力、系统的扩充性以及可维护性较差,当主机出了故障就有可能引起系统的瘫痪。2) 第二阶段是PC与传统的网络技术相结合,即文件服务器结构

20世纪80年代由于PC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由共享的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网络传输介质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在这种应用中,所有应用程序和数据都集中在共享的文件服务上,而不是驻留在实际使用它们的客户计算机上,当用户需要时,相应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就整个地从文件服务器上下载到计算机上。

在这种结构中,比基于主机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简单、用户界面友好,并具有一定的可伸缩性。但是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当用户数增多时,网络的通信负载明显增大。

3) 第三阶段为客户机P服务器方式

PC 机或工作站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系统把这些计算机设备划分为服务器与客户端,以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能,服务器主要用于信息系统的管理与服务(一般由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系统来承担);客户机主要提供给用户来访问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用户只要通过客户机与网络上的任何服务器预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对它们进行访问。

4) 第四阶段是在CPS 体系基础上扩充的包括客户、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构成的三(多)层结构

三层结构是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基础上的扩充,它将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各种各样的部件分为三层服务:

①客户端服务程序:在用户计算机上提供用户界面。

②应用服务器:它驻留在客户可访问的网络中心,为任意数量的客户应用提供公共的数据服务。

③远程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每一层服务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协同运行,并且通过局域网甚至Internet共享数据和相互通讯。

6 结束语

工程数据库并非是一个仅仅存储数据的简单信息库,因为这实际上与传统数据库没有两样。工程数据库实际上是一个“以大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附加在这个数据库系统之上的、从存储的数据库信息中获取数据、并能利用这些综合数据为用户提供经过处理后的有用信息的应用系统”。如果传统数据库系统的重点与要求是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将数据存进数据库中,那么工程数据库的重点与要求就是能够准确、安全、可靠地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经过加工转换成有规律信息之后,再供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数据库将深入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高效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甲寅,赵东辉.工程数据库技术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通信技术,2001.12(4).

[2] 杨秉岐.航测工程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测绘标准化,2006(1).

[3] 乔淑云,孟凡荣,李来喜,吴庆.工程数据库体系结构的应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3).

[4] 宛延].面向对象与关系型数据库争论[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2.1.

第5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 数据库; 管理信息系统; ERP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6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98- 03

0 引 言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一般会开设有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ERP三个方面的课程。在不同的学校,对这三门课程的叫法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数据库类课程,有的称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有的称为“数据库设计与应用”;ERP类课程,有的学校称为“ERP原理与应用”,有的称为“ERP应用与实施”等。不管叫法如何,课程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因此,在本文中舍去其叫法上的差别,将其简称为“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ERP”。

之所以将这三门课程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一方面是因为这三门课是紧密相关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数据库的应用,ERP是一个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这三门课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门课;另一方面,在工业工程这个专业,存在三门课程知识点的划分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关知识点的重叠。

本论文基于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对这三门课程的内容和课程实践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设计。

1 工业工程专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要求

目前,工业工程分有经典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经典工业工程主要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和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数据库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的众多应用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在企业管理领域,数据库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企业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必不可少的支持工具。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技术。这里的相关技术是指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即如何使用数据库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重点包括3个方面:数据的存储、处理和查询。

管理信息系统是数据库的典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是通过数据库来存储管理的。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对工业工程的专业人才来说,既要掌握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又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与管理相结合的运用方法。但是工业工程人员不同于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不需要对系统的开发技术有深入的掌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管理的需要,担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规划的角色,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以符合企业的管理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对于工业工程人员来说,必须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特点和难点、开发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当前主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运作原理以及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应用的领域和层次,可以划分出很多种类。其中,ERP是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应用中的典型代表。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企业已经实现了ERP的管理模式。从软件技术角度来看,ERP的技术就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综合运用,但是,ERP不仅仅是一种软件,更重要的是ERP代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因此,ERP知识的掌握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2 教学内容设计

2.1 培养目标设计

基于以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分别对三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拟定如下。

2.1.1 数据库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应用数据库进行信息存储、处理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以及数据库的操纵与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数据表的规范化设计方法以及各种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处理技术,为后继管理信息系统和ERP原理课程的学习铺垫基础。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实现技术方法、步骤及过程,能够利用信息化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承担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协调和建设工作。

2.1.3 ERP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ERP市场和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了解ERP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征,掌握ERP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培养其从事ERP系统操作、管理、应用与实施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2 教学知识点设计

三门课程在内容上是相互衔接的关系,其关系如图1所示。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是ERP的基础。在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还有其他的相关应用和系统,在此不做赘述。因为这三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导致相互间的边界不是太清晰,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知识点划分不合理,相互间出现知识点重叠,从而造成整体知识结构的混乱。比如在数据库课程中就过度强调信息系统的开发,反而导致学生对数据库本身掌握不够透彻。

2.2.1 数据库知识点设计

在数据库课程中,重点是数据库本身,是要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练掌握SQL语言和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因为数据库软件种类比较多,不可能一一讲解,因此,选择较为常用,而且容易入门的数据库软件SQLServer。SQLServer掌握后,学习其他的数据库软件也会非常容易。

(1) 在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方面,需要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掌握数据模型的概念,通过这几个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对数据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关系的概念、关系的键和关系的完整性;掌握函数依赖、关系模式分解、范式和规范化的概念。这几大知识点是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是进行数据库的建库、建表的必备知识。

(3) 在SQL语言方面,需要熟练掌握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e Language,DDL)和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尤其是数据操作语言中的Select语句,是以上语言中,使用频度最多,变化最大,难度最高的语句,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在掌握以上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掌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概念,能够编写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4) 在数据库软件使用方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操作SQLServer软件,能够利用该软件进行建库、建表、定义约束、编写SQL语句、编写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执行数据的备份、还原和数据的导入导出。

其他未提到的知识点,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作适当扩充,以了解认识为主,比如:关系代数、关系演算的概念,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不用花费太多课时。

2.2.2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数据库课程基础之上的后续课程。因此,在该课程中将不涉及“数据库本身”的知识点,而是基于数据库课程中已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其他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点将聚焦于“技术”层面,即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而与管理相关的知识将在ERP课程中展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建设方法概述;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测试、运行与维护。因为本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很有可能会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来,所以整个知识点的划分,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展开。

(1) 在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建设方法方面,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该部分的讲解中,可以给学生展示多种不同的、在企业中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比如:ERP系统、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在进行这些实例系统展示时,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仅是展示,不需要详细讲解。因为,此过程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感性认识。

(2) 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测试、运行、维护方面,这些知识的安排完全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展开的。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能够安排一个设计实例,比如常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规划的知识点讲解完后,即以该实例系统的规划为演示,加深学生对系统规划的理解。系统分析部分的知识点讲解完后,以该实例的分析为演示,以下各阶段类似。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讲授,能够让学生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较好的认识,从而帮助其在工作当中更好地应对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

2.2.3 ERP知识点设计

ERP课程是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后继课程。ERP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实例,因此,ERP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的方法,就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所讲授的系统设计开发方法,所以,这些技术层面的知识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已经包含,而ERP课程将聚焦于“ERP管理”和“ERP应用”方面。不同行业的ERP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工业工程专业主要是面向制造行业,因此,选择制造行业的ERP模型做讲解。

ERP管理方面主要针对ERP本身的相关概念、理论、思想以及在企业中的选型和实施的讲解。主要知识点有ERP的发展历程、作用、管理思想;ERP的相关概念;ERP的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车间作业管理、成本管理以及ERP选型和实施等方面。因为这些知识点比较理论化,因此,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最好有一套实例系统配合展示,比如金蝶或用友的ERP软件,或者自行开发的ERP系统。

ERP应用方面是指使用ERP软件的技能,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实践课程来完成,通过该部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ERP管理理念的理解,并能够掌握ERP软件的使用方法。该部分的组织需要一套实例系统作为实践平台,比如上面提到的金蝶或用友的ERP软件,或者自行开发的ERP系统。实践过程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单人实验,每个学生独立实验,完成ERP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练习,该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对ERP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第二阶段为综合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小组成员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协同完成,该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有全局意识,从整体上理解ERP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3 实验平台设计

这三门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配套的实践环节。三门课程的实验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在数据库课程中,上面提到数据库的软件选择SQLServer,因此实验平台也选择SQLServer,该软件也是后继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的实验软件之一。SQLServer目前也有多个版本,比如:2000、2005和2008。其中2000版本和2005、2008版本的界面差别比较大,但使用模式还是一致的。因为这些版本在企业中都有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时,要根据实验室的配置情况,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他版本给学生做辅助介绍即可。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有Java平台和 .net平台,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Java平台的难度较大。因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或大二会学习Visual Basic课程,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选择目前较为流行的 .net平台,该平台支持VB语言。在 .net平台上选择和两个实验环境作对比,因为这两个环境代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架构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目前,这两种模式企业应用中都存在,其中B/S模式越来越成为开发的主流。因此在实验中,可以略偏重于B/S模式。在数据管理层面,采用SQLServer数据库。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所在单位,主持了一项教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研究》,在该项目中,设计了一套可重构信息系统开发套件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平台之一。

该平台的目标:① 能够提供多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展示,拓宽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认识的广度;② 能够提供快速的系统开发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过程。摆脱枯燥的代码编写,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标,该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 基于该平台可以构建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常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CRM、OA、HR等,以及其他小型的管理系统,如工资管理、图书管理、学生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等。从而保证有足够的管理信息系统实例为学生做演示性实验。

(2) 该平台要具备快速的系统开发环境,突破从底层代码开发的模式。使得系统的开发不再是枯燥的代码编写,而是具有快速参数化的配置功能,通过参数化的配置,即可设计出不同功能的管理模块,既提高了模块开发的速度,也提高开发的趣味性。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上,而不是局限于代码的编写。

(3) 该平台不仅可以做为实验课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工作平台,可以让学生基于该平台开发各种管理系统或完善已有的管理系统,从而可以为该平台丰富更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例,为后继教学提供更好的素材。

在ERP课程中,实验平台可以选择国内较为著名的金蝶或用友ERP软件。本人所在学院购买的是金蝶ERP软件,单一的实验软件不利于学生对ERP的全面认识,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所有的ERP软件都是这个模式的错误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综合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提供其他模式的ERP,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ERP。

4 结 论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对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ERP三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实验模式进行分析设计,划分三门课程知识点的界限,使得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从而有利于整体课程教学的组织。因此,在各门课程的教学细节上,本文没有做详细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专业提供借鉴。对于该课程体系,本人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作进一步的持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志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 第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闪四清. 管理信息系统教程[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平,赵丽华,马丽. 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数据库;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1 背景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数据库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采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作为课程教学载体,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地位,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2 教学情境设计

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来自于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和技能,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契合。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进行岗位任务总结、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然后确定学习领域及具体内容,合理重组相关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数据库课程开发组走访了苏州、泰州、扬州等城市的软件开发等IT公司,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针对学生未来从事的数据库管理、开发、维护等工作岗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懂理论,会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偏重数据库技术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正确使用和配置数据库,并具有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维护的能力,为IT行业培养数据库管理员、后台数据库开发与设计人员。

2.1 教学目标设计

对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后,得出职业岗位面临的工作任务,然后对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得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①了解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②掌握关系的基本运算。③掌握SQL数据查询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及数据控制的语句模式及功能。④掌握数据库设计中的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设计方法。⑤掌握SQL Server的SSMS及T-SQL数据库定义、操作、管理方法。⑥掌握SQL Server编程基础、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⑦掌握数据库安全和维护技术。⑧了解基本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

2)技能教学目标。

①安装和正确使用及简单配置数据库的能力。②初步管理、维护及备份恢复数据库的能力。③熟练使用SQL语言维护数据的能力。④掌握各种查询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⑤能正确进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⑥掌握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设计能力。⑦掌握对表进行创建、操作维护的能力。⑧会使用T-SQL编写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能力。

3)职业素质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④培养学生守时、诚信、规范、责任等方面的意识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2.2 情境设计流程

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我们设置了4个学习情境,分别是DBA岗位基础知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创建和查询、论坛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维护、银行存取款机管理系统的复杂业务实现,具体情况见表1。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中,我们把主要知识点作为12个能力驱动项目放到情境中,通过对这些典型的项目实践来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所有的能力驱动项目分别对应于相应的职业能力,通过这些能力驱动项目的实施实现课程的能力目标。在这些能力驱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此来实现课程的素质目标。整个课程内容共安排60学时,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3 教学设计和改革

3.1 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中学,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于是,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具体做法:在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项目经理、数据库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维护人员等。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让学生熟悉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及沟通协作,体会企业中的团队协作规范,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导入和学习。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能力驱动项目,使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和技能有更理性和深刻的学习和提高。最后让他们通过情境体验后进行归纳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由模拟到真实变换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和技能。

以创建学生管理数据库为例,简单介绍整个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进行知识导人:教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基本概念,以此来实现知识的初步导人和学习。设置一个小案例,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2个步骤的实施,学生对本项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仅仅是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设置了项目实现的实践环节。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下发任务指令和项目任务书的方式来布置项目任务;学生接到项目任务后,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后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承担不同的岗位角色,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在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完成项目任务;各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汇报自己的体会与不足,并给出自评成绩;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给出评价成绩。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教师提供项目,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完整的流程组织教学过程,整个流程包括项目调查、方案决策、计划制定、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项目评价8个工作步骤,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得到项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文档,规范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流程、代码的编写。按照规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开发文档的撰写,以训练他们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积级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教学活动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3 考试方式改革

本课程采用期末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突出能力本位,强调过程考核,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70%。

对于过程考核,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指标,每个考核指标列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重点突出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号核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考核、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每个能力驱动项目的成绩,见表2。

4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颠覆了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式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4-7.

[3]梁小晓.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8):68-69.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 70.

第7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由于历史原因,广电网络有它的先天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网络不统一,双向改造问题,机顶盒入户问题。这些因素都给广电网络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何突破这些阻碍,让广电网络稳步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

2.联系

2.1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功能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分析、编码和统计。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能给广电网络工程和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广电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使用的GIS系统。目前看来,GIS在广电网络工程管理系统中起到极大作用,并且也直观的表现出数据,我们可以从GIS了解到网络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这不仅推动了用户的需求,也是技术发展的体现。

2.2数据管理在广电网络工程中的作用

不管是以往的手工纪录的数据,文件数据管理,还是现在的信息化数据库数据管理,都能协调平衡运营的各个环节,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数据管理在广电网络工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可以说数据管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管理工具。

(1)解决部门管理问题。项目开发涉及到项目设计,项目分析,项目实施等多方面的管理,因此,数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数据管理为部门提供了及时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反馈,使得各部门各项工作都有据可依,协调了部门之间的发展,保证项目开发正常的运行。

(2)解决了企业管理问题数据管理不仅仅提供说纪录的数据,更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做好对各部门的管理,需要数据管理的支撑。数据可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企业对各部门实时控制,让部门都有各自的指标,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降低了企业工程运营的风险。

(3)解决了广电网络工程中的成本问题一个拥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往往可以在合理的管理中省出一大笔的费用开销。采用规范化的数据管理方式,对企业工程的成本预算进行管理,可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了成本,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3总结

第8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TPI系统 车辆工程 专业数据库 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在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引入TPI系统,有助于建设一套极具特色而又不失水准的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关于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实质上就是通过高校图书馆来实现这一建设目标,并通过全面、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云计算”等相关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主要依托力量,在结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结合着本校内部专业课程学科(在这里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与优势,最终以图书原始收藏的形式,建立极具特色、个性化的车辆工程专题数据资源体系。通过在TPI系统下的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建设,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增大学校的整体教学及其科研水平,不仅是在于车辆工程专题领域,在其它各个专业学科也是如此。

1 TPI系统简介

TPI――(Total Productive Innovtion)系统的具体含义就是指活动把责任下放到各组织结构层次当中,并采用分层、分组的工作形式。这种系统管理机制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管理中,在本文,重点针对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建设领域进行分析。在现代化社会的生产、生活、工作当中,TPI系统的最大优越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它内在的生产制造系统,同时还包括着网络平台、产品开发、协作配套、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也被世界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为标准的生产体系之一。TPI系统在国内的一些领域建设并不是多普及,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与发展,在不少高校的图书馆及其数据库建设过程中,TPI系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中TPI系统网络平台主要融合了IE、VE、PM、TPM、QCC、TQM、JIT等多种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改善手段。

大家应该对清华同方知网TPI4.5网络平台系统有所了解,TPI4.5系统平台就是基于这种非结构式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对于文档数据资源的优化处理,是一种集收集、开发、设计、于一体的互联网终端大型智能内容管理型的网络系统平台,在这个系统平台当中,主要以FTS――(全文检索服务器)为核心支撑技术,在检索环节中所采取的是一种当前比较流行的B/S浏览器,同时与先进的C/S服务结构相融合。总体而言,TPI系统就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化社会而出现并发展的,是一套基于网络平台基础上的知识仓库创建、生产、管理、维护、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具软件系统。

2 建设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意义、目的

2.1建设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实现高校、社会图书文献资源的标准化建库。我们也都应该很清楚,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要以整个社会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为基本坚持原则,尤其是对高校图书、文献、资料管理方面的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就是其目的之一,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也是标准化数据库建设的规范、标志所在。

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深加工、深处理。本文主要研究与阐述的就是关于本校“重点专业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建设,不仅是车辆工程专业课程的专题数据库建设,包括很多重点专业学科,对于深化高校图书文献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建设与强化本校特色馆藏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2建设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目的

首先,为了进一步丰富高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开发与建设专题数据库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与推动以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为代表的课程体系学科的发展,包括广泛的知识覆盖面、丰富多元化的数据文献资源类型、良好性能的文献学习资料检索系统等,这些都是促进高校学科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开展活动的重要数据参考来源。

其次,为了进一步增强与提升高校特色图书文献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图书馆文献资源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低下,这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以我校为例,很多极具特色的数据资源一般都是作为原创的一次性文献存在于学校图书馆的内部收藏之中,所采用的校内文献检索服务器及其下载方式受到了很多的局限性,直接导致着许多珍贵的、特色的数据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3 TPI系统下的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建设

3.1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框架的构建

关于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基本框架的构建,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并利用清华同方TPI系统,重点从资源建库、数字化加工、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网上等方面来进行。对于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我们根据其特点、性能来进行,包括数据文本、图片、视频、音像等领域,如表1。

表1 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字段信息

字段名称 类型 长度

题名 STRING 255

作者 MVCHAR 32767

关键词 MVCHAR 32767

分类号 CHAR 30

摘要 MTEXT 32767

出处 STRING 255

出版社 STRING 255

出版时间 CHAR 30

ISBN CHAR 30

馆藏链接 CHAR 254

3.2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数资源信息的收集与整合

在建设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信息系统平台中,数据才是资源数据库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于专题数据库数据信息资源的收集、引入、整合环节是非常关键的,数据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相当于数据库的质量,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资源引入情况的良好、完整、权威,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①确定信息资源的类型、种类,其中重点包括论文著作、科技报告、图书期刊等;②确定合理的数据收集范围,包括在专业学科、学术研究、时限范围、地域范围、文种范围等多个方面:③最后一点就是要确定收录信息的基本呈现形式,包括图片、媒体、网络、文字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3.3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加工处理

通过运用现代化互联网“云计算”应用技术,并根据当前的数字资源及其生成角度等领域来对其进行分析,包括原生数字资源、非原生数字资源。这里所说的原生数字资源具体是指互联网络中所使用到的那些广泛性的数字资源,还有资料数据库、网络资源、图像资源、电子书刊等;非原生数字资源包括像一些报刊、照片、手稿、胶卷、三维物体、印刷图书、录音带等等,对于这些数据资源的加工处理工作要尽可能使其符合CALIS标准体系下的数字资源整合。

首先,数据的分配及分类。基于TPI系统下的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在其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数据量较大等缘故,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科学的工作分配,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将标引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人员,这样方便工作人员加快工作速度、维护工作稳定。

其次,数据的标引及检查。标引及检查工作环节最大功能就是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TPI系统平台中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就是数据模板之间无法真正的实现相互兼容的基本现状。

3.4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信息资源的

关于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信息资源的,这是在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之后的一项关键环节,具体操作细节就是按照TPI系统中“内容工具”中的“Web向导”这项基本操作功能来进行相关的设置管理工作。此项操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以下两个功能:①数据库模板;②设置数据库的版权信息。其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防火墙的设置问题,通俗点讲就是系统平台与数据信息安全防火墙之间所存在的冲突,关于这一点的设置尤为关键,应该在系统服务器中本地连接选项“属性”中勾选高级选项并设置防火墙为关闭。

4 总结及建议

(1)总结。高校文献严重失衡已经成为了当前限制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众多高校图书馆文献、数据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象。本文重点以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为案例,对于高校在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与借鉴效果。经过本文的全篇概述,以及对TPI系统下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步骤,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一定要遵循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其项目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加的注重其中的实效性、持续性。

(2)建议。TPI系统既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那么也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数据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数据库资源不够灵活等劣势,但是我们应该切记的是,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社会效益,它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服务,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对其的宣传与推广力度。与此同时,TPI系统下的车辆工程专题数据库建设,应该遵循、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基于TPI系统平台的运营特点及其工作属性,应该为其配备专门的TPI网络系统管理员,并加强对系统管理员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与拓展,包括对用户权限的管理、数据备份、疑难问题、技术保障等。

参考文献

[1]张莉.企业车辆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甘肃科技,2011,27(10):25-27.

[2]尹峻.浅析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兼论“海西地方财政数据库”的建设川.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49―152.

[3]周建芬.应用TPI系统建设石油学科特色数据库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2):155-155,134.

[4]雷鸣.基于TPI系统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库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128-129.

[5]楼剑锋.基于TPI系统的教育特色数据库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3,35(6):115-117.

[6]徐楠,朱轶婷,陈惠萍等.基于TPI系统建构大学生优秀作品数据库[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2):38-41.

第9篇:数据库工程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益走上一个新阶段。而作为城市勘测的单位,每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测绘项目的工作,由此也就出现怎样才能做到这些项目的有效管理也就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之一。在我们传统所使用的管理方法中,使用纸质文档进行手工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批量测绘生产管理的需要。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经过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技术对测绘工程项目的合同、产值、属性、时限、工日和项目空间的位置信息等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把传统的工程项目实现具体化、空间化,实现测绘工程项目的分类统计、查询和分析,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我们管理的效率。

一、地理信息与数据库技术

1、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指的是关于空间地理分布的有关信息,我们用它来表示地表物体与环境固有的质量、数量、联系、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文字、图形、数字、图像等的总称。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采用信息点来表示该项目空间信息的位置,同时它还囊括了该项目的图像等其它重要信息。

2、Access 数据库

Access数据库是美国微软公司在1992年推出的一种以标准JET为引擎三维桌面型数据库系统,它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MIS系统开发工具,受到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界面友好、接口灵活等优点的影响,成为众多小型应用系统的首选数据库。

二、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1、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通常我们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做一个全面、详细的规划、控制和监督,并最终能够以最优的方式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过程。一般一个测绘工程项目从准备阶段到测绘成果的最终交付使用,可以划分为资料准备、实地作业、技术设计、成果交付、质量检查、工程费用结算等几个阶段,在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项目管理人员所主要关心的问题均是产品的质量、工程费用和工作进度等。所以,在每一个阶段或者工作中考虑最多的还是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强调工作的整体进度和工程款的支付等问题。测绘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常常会涉及到工作的时限、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2、测绘工程管理中数据类型分析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其会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项目的各方面信息。

2.2.1从数据的用途来细分,数据信息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种:

①用来进行计算的数据,比如说工日、工程费用、时限、工作量等方面;②用来进行分类、查询的数据,比如说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位置、项目类别、项目负责人、质量等级等;③用来进行补充说明的数据,比如说项目延期或者取消的原因等。

2.2.2从数据所表达的信息方式来细分,数据信息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种:

①用文字的形式和书面数字来表示的数据,比如说预算书、技术设计、合同文本、各类单据等。②用图形来表示的数据,比如说效果图、测绘成果等。而上述的这些数据能够集中在一起,由此而形成了数据库。

2.2.3工程项目数据库

工程项目数据库是指对于数据进行综合的收集、分类、计算加工、制表等处理以后形成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数据集合。在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中,绝大多数的数据都是使用的微软公司的Access数据库文件进行管理。

三、建立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

1、建立属性数据库

数据库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由于实行动态的控制,其往往会要求进行数据的收集时,数据须准确、及时、完整。工程项目的管理数据库应该做到简洁、明了。建库工作可以按工程项目进行,从最开始的招投标预算、施工准备、施工控制到最后的结算,分别整理各个程序中的数据,当然,也可以按数据代表信息的分类,这样更有利于进行方便的管理运用。本文采用后者,建立属性数据库结构如图1所示。

表1属性数据库结构

2、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在进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时,其是通过采集该项目的空间信息,并将其与其它的属性联系在一起。

四、主要管理功能

其主要是用于进行相关项目信息的项目查询与统计、输入与管理、工日的自动计算、项目收费、各部门或班组的产值、工日的自动分配、工作量等信息的统计查询、个人工日及参加项目等信息统计查询等。由于相关的项目信息不仅仅信息量庞大,而且还缺乏系统规律性,所以,信息管理功能要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1、信息的输入与修改

在把每个项目的相关信息输入录入到数据库时,信息的输入界面需要是友好状态,输入的信息和数据必须要准确可靠,要能有效的保证使用的效果,还能根据实际的变化情况及时地做出补充和修改。

2、信息查询功能

此项功能以项目的查询为主,能够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并得到满足用户指定条件的全部项目,然后将查询结果及时的显示给用户。项目信息项中的大多数信息都是可以用来作为查询条件使用的。

3、信息统计功能

该功能指得是按一定的条件对各个项目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包括项目类别、产值、数量、合同控制等等。另外,其还包括了部门或个人的工日和参加的项目、各类工作的工作量等数据。项目统计工作是经过系统提供给用户的交互界面来完成,查询的结果最终以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为用户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五、结论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对象是多方面的,它是一个兼具控制、规划和决策的复杂系统性工作。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方式对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能够让我们的项目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化和自动化,可以大量的节省管理成本,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如果能把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财务部门的系统性管理及资料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资料结合起来,就更能够发挥数据库技术在测绘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向明,覃继前,黄日娟.数据库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28).

[2] 蒋奔,陈璀.测绘工程项目相关数据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22).

[3] 殷敏,王式太,徐丹丹.测绘成果数据库的设计与入库[J].山西建筑.2010(04).

[4] 吴飞,刘宏发.矿山测量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J].矿业工程.2009(04).

[5] 赵广信,常耀广.基于线段和线路的地下管线数据库设计[J].城市勘测.2006(06).

[6] 马旭,殷耀国.红寺堡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05).

[7] 沈丽娜,高惠瑛,谭文波,黄春.土地流转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11(03).

[8] 李婧.稀土矿山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