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高校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高校人才培养

第1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实践表明:仅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势必降低高校的运行效果和教学质量。从平时管理情况看,同样的教学设施、同样的管理条件、同样的运行模式,人才多、素质好的学校管理水平就高,教学质量就好。为此,高校要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观,把培养高校人才摆在突出位置。

1.要树立人才先行观念。新的形势任务、新的工作特点,对高校教学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坚持用新的理念指导工作;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管理的特点规律,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眼前与长远、教学与育人的关系,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要树立中心牵引的理念,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高校生存的基本要素,紧盯“育好人”这一目标,围绕质量这一核心,谋建设、抓管理,促进高校人才的生成。

2.要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适时调整发展目标,应当从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从培养知识型、职业型、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学习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围绕前沿发展,全方位实现人与岗位的有机结合,以学习管理知识和本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高校各类人才的科技素质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精通技术、善于管理,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

3.要抬高人才培养起点。要抬高培养起点,提高培养层次。首先,选才的基点要高。在选才上,不仅要注重思想基础,更要注重文化知识;不仅要注重当前需要,更要突出长远的使用价值。其次,要强调科学文化基础。要尽量提高学历门槛,扩大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比例,既重视第一任职需要,还要注重其发展后劲,从而扭转人才培养层次低的状况。再次,要突出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素质。要把培养的重点从重传统知识、重一般操作技能转到重高科技知识、重智能上来。

二、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健全高校师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受一般人才成长规律的制约,又具有自身所特有的规律。由于高校师资人才需求量大,成才周期长,知识更新快,因此,在继续坚持走走出去、请进来,抓好送校培训途径外,还要针对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本单位实际,探索出人才培养新路子。

1.要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相结合。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的速度日新月异,理论学习对提高人才的素质能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推动工作的理论基础;注重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本职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严肃认真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多学习、少应酬,多奉献、少计较,坚持工作高标准,努力争上游、创一流。[

2.坚持教育培养与监督管理相结合。育才是用才的基础,建立高素质师资人才,必须抓好师资人才培训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改进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认真抓好高校师资人才的二次培养和培训。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起,加强对人才选拔使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建立和完善人才考察公示制度和差额选举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使德才兼备,深受高校教职员工拥护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薄弱环节,不断改革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保证人才选拔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3.坚持守好“入口”与把好“出口”相结合。在竞争中择优,是推动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方法,高校各部门选配人才,要按照“总量控制、缺一补一、定岗定位、优化结构”的原则,以人员选取的有关规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对确定的选取对象认真进行思想审查,开展专业技术考核,实施管教能力考评,组织身体素质体检,严格人员选取的程序和标准,切实把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术精、管理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选取到重要岗位中。健全能者进、庸者出、强者上的优胜劣汰机制,对工作平庸、不适宜工作岗位的人员及时调整,注重梯次配备和专业搭配,达成能力互补和整体合力,促进师资人才新陈代谢,增强建设活力。

三、科学配置使用人才,营造高校师资人才培养环境

要使高校快出才、多出才、出高才,达到结构合理、梯次配备,形成良性循环,必须营造有利于高校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合理用才。使用人才,既是人才培养的目的,也是一种最好的培养手段,使用人才是一门科学,使用好了就能使人充分发挥才能,用得不适当、不及时,就会造成人才浪费。从近年来高校人才的选拔使用情况看,仍然存在着学非所用的问题,高校用人要坚持以德为先、合理用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善抓亮点,想方设法让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让人才学有所用。当前有些高校尽管引进了一些高学历人才,但由于使用中不注意专业对口,使有些人才用非所学,发挥不了应有的才能,造成人才资源浪费。高校领导干部一定要了解人才所学专业知识的特点,对人才对口使用,要破除论资排辈思想,对优秀年轻人才要敢于大胆起用,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2.注重留才。形成一支过硬的师资人才,不仅要抓好培训,更应合理留退,保证新老交替,梯次搭配,人才稳定。从近几年实践来看,师资人才的流失是造成一个高校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为此,高校对人才要以长为路,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能包容个性、尊重特点、善待差异,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允许人才在工作中失误或失败并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切实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

3.善于储才。储备人才是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要根据编制员额建立结构合理的技术师资人才,每年都注意保留一些新的技术骨干,要坚持从“苗子”抓起,本着早选苗、早育苗、早定向、早培训的原则,搞好超前培训,要舍得把用得顺手、工作能力强的人才送到高层次院校深造,进行人才和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李茜.洞悉需求市场开展人才培养[J].金属世界.2004(4):27~28

[2]余瑾,曾冬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2(12):72~74

[3]李立斌.湖南高职院校师资人才建设问题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9~92

[4]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第2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 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47-02

引言

正如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但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理论多而实践少。教学中很多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主动性,不爱动脑筋积极参与教学,也不爱动手亲自实践活动;通过长期这种灌入式的学习,倒是加强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能力,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却被白白扼杀了。部分高校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视的不够,没有形成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和大胆尝试创新的研究氛围。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创新”被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定义为“创造性的破坏”,创新应该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创新包括很多内涵:从无到有、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发展是创新;能推陈出新,打破常规的也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新颖,新颖的程度会决定创新的层次与水准。创新教育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要努力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我们认为创新人才通常应该具备学习及思维的独立性、研究及实践的独立性。

基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当代的高等教育要以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为根本,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热情为切入点,进行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层次结构人才的需要,进行制度及模式创新,进而形成适合本国国情、有利于高级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个性特征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构建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根本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及其方法体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策略培养创新人才:

(一)更新传统的教育观,能够坚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经济发展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也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但是,我们发现目前的大学课堂大多数还是依靠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还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没能够充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坚持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从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过渡到鲜明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从而真正实现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成学生的学为中心;尽量从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只有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才能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要充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创造能力。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因素对创造能力的影响往往比智力因素本身会大一些。因而,高校及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巨大作用。学生的个性特征越是突出,他的创造能力可能就越强。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我们既要讲究共性又不忘记个性。人才的培养会折射出社会的共同需求,可同时不能无视个性的存在,不然的话,就可能使我们将来会缺少更多的独具特色的高等院校、有独创见解的学者以及有鲜明个性的高级科技人才。

(三)需要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和精心指导。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只有教师心里有了创新的观念,才能在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时充分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逐渐形成创新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学识及学历和不断展开科学研究来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使得教师学会如何引导学生研究发现问题和帮助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率越来越快了,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改进自身的思维方式,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能够发现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引领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创新精神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水准,一定要发挥教师的先锋和表率作用。

(四)敢于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底蕴,也需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合理地安排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把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中能够及时补充本学科最先进知识,逐步扭转教学内容过于老化陈旧及其不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适当问题情景,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启发大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充分锻炼大学生独立思维、言语表达能力及快速应对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注重现代化技术在发挥大学生创造性中的作用,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在教学中适当及时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这些手段都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注意评价学生知识性内容的掌握,还要评价能够体现学生独特见解的内容。同时,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平时课堂的表现、课程作业完成、创造性的研究学习,以此来激励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和勇于创新的强烈欲望,一点一滴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大力提倡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具备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开展科研活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能够把科研中所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日常教学中,使得所教的学生能够获取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鼓励高校经常性与各大企业合作,科研、教育与生产一体化机制的融合会使高等教育直接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高校了解生产与科研的最新前沿,既让大学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又有助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可是,目前不少的高校及科研人员及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苗头。教学工作本来就应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必须认识到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日常工作的突出地位,尽可能地制定相关的制度,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对科研的决定意义,通过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良好循环机制,积极发挥教师和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意义,同时,又绝不能忽视日常教学使命,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二、结束语

德国总理赫尔佐克说:“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市场上的位置,取决于其人才素质和如何有效地推进创新。”高校的教育必须创新,创新的教育必须建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能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具体细节。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依赖高校自身管理体制的改进、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以及全社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科技飞速发展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饶明如,钟莉华.新时期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3]杨福运,徐佩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4).

[4]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6]朱晓东,戴悦.高校创新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A Research on the Cre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第3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42-01

现在社会上人们发现,进来中国的IT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大多数都不能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对于这种现象,当前有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一些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体制问题,认为中国对IT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对专利著作权保护的力度不够;有的认为这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有的认为现在大学生不好就业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本人认为上述观点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观念上和方向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在应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反应僵化而缓慢。

一、对计算机专业地位的重新评定

计算机,我们大多数人把它称作电脑,它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却日益凸显。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都离不开它,也由此引申出了许多相关的行业,如软件制作、视频动画、信息通讯和电脑游戏等等,并且在社会上这几个相关的行业也曾火爆一时,计算机行业也曾被社会各界关注,同时广泛认同计算机行业前景一片美好,以至于学习计算机的人数也不断加大。但不要忘记,计算机无论再怎么变化,它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工具。然而“满则溢,极必反”,过热之后一定会出现过冷。现在IT业的火爆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好好的理性分析一下,我们不应该把计算机当做一个工学学科来对待,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大众化的理论课来学习。这一观点曾经为许多学者指出来过,但因为,其中牵扯到太多的利益链条和太多的利益群体,没人支持是必然的结果。

二、高校计算机入教学体制需要改良

现在各个高校为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基本都是一个样子,本人在一些高校中专门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上的专业课程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年所开设的是一些基础课程MacroSoft office 2003、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有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启蒙课程像C语言、passical语言等;第二学年开设了一些图形图片处理和动画制作的课程像photoshop和flash,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VB等,就是汇编和数据结构等;第三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就是应对现在信息市场上流行的应用型软件,类似如.net、JSP、ASP、3DMAX、MAYA等;第四学年由于大多数学生要实习,所开设的课程并不主要,课程内容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这么多不同的课程,就这么累计起来,分派在高校学生4年或3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禁要问一下,我们这么教学生最后掌握了什么?我不说学校这么安排课程不合理,它既然存在那就有其合理的价值。但是,从学生的口中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答案,其中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或是工作没有任何意义;2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处于不了解,不明白,静观其变的观察态度;1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知识非常有用(这10%的学生是已经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还有27%分学生为了继续考学,而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发表任何观点;还有极少数选择其他原因。这说明了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体制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曾经有人认为,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应当满足当代的市场要求,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本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市场的需求是瞬息万变的,而高校的培养目标也能瞬息万变吗?本人的观点是,高校要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应当是一个学习型的计算机人才,他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有着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带有极强的求知欲望的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培养目标。

第4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主体,行政人员的管理培养也是不能忽视的,他们是高校正常运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在高校正规管理实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各高校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才战略工程,按照“强化管理、注重培养、放手使用、完善机制”的思路,突出行政人员特点,狠抓行政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技术精湛、作风纪律严明、骨干作用突出、身心素质良好的行政人才队伍,在不同岗位发挥强有力的骨干作用,确保高校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管教,奠定行政人员成才基础

我们应该始终把行政人员的教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抓教育,重管理,严纪律,夯实行政人员成才基础。

1.坚守角色,强化行政意识。所谓行政意识就是行管人员对行政工作的认识程度,是行政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作为学校行政人员要特别关注工作的严密性、严肃性和保密性,做到没有形成决议的事情,不乱讲。属于本职范围的事情义无反顾地做好,保持领导的权威和学校工作的权威,为学校工作的整体推进,出力献策。行政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要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为教职工服务,在管理中应审时度势,做到以人为本,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格,“甘为孺子牛”的服务意识,去协调领导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工作正常运行,得到顺畅和科学发展。

2.突出主题,强化思想教育。着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和新时代行政人员思想多元化特点,按照区分层次、统分结合、多法并举的教育路子,采取集中专题教育和个别随机教育相结合,突出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狠抓政治理论、责任使命和遵纪守法等专题教育,大力开展“为人民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教育活动,强化广大行政人员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的意识,激发行政人员队伍立志成才,建功岗位,实现^生价值。

3.依据规章,实施正规管理。坚持把严格管理作为行政人员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注重抓好经常性管理,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考勤制度,突出抓好行政人员的日常养成,注重细节培养,加大跟踪检查力度。有效地防止行政人员管理出现“真空”或放在“空档”上。要求坚守岗位,保质保量完成岗位任务。针对行政人员队伍出现的松散和违纪问题,及时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出“重拳”纠正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行政人员述职制度,每月、半年、年终,以支部大会的形式,安排行政人员就管理和履职情况进行述职,进一步强化行政人员的规章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

二、抓培训,促进行政人员成长成才

对于行政人员坚持专业对口,若不是专业或技能对口的,必须坚持先训后用、不训不用的原则,以人才能力提升和素质增强为目标,以实现岗位需要和满足任职要求为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缩短行政人员成才的周期。

(一)岗位对口强化。积极在行政人员队伍中开展群众性岗位、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结合本职工作,定目标,加压力,注重一专多能,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和规定,实行轮岗锻炼,有意识地安排行政人员组织教学,使他们在学习中丰富知识,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加强对外交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路子,加强行政人员的培养,每年适时组织行政人员到友邻单位参观学习,有计划地选送财务、人事、教务等专业技术人员到院校学习深造,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同时,聘请其他院校和相关部门人员到本单位讲座辅导,组织行政人员参加各类函授、自学考试,鼓励大家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优化人员结构,以各种方式与更高层次的院校联办研究生班,实现资源共享。

(三)坚持结对帮带。坚持新老结对,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对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素质较强的优秀行政人员赋予帮教任务,实行以老带新、以老教新,新老互学,着力从组织、管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定期进行检验性考核,使其尽快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有效地促进行政人员人才队伍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

三、抓机制,激发行政人员人才活力

1.严格进出。我们坚持把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既懂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行政人员安排到重要岗位,通过 “重用”,使行政人员有“用武之地”;通过发挥作用,促进人才生成。在实施行政人员选取前,按照“总量控制、缺一补一、定岗定位、优化结构”的原则,以行政人员选取的有关规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标准为依据,严格行政人员选取的程序和标准,切实把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术精、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人员选取到行政人员队伍中,严把了行政人员“进口”关,确保了行政人员“胚正苗优”。

2.严明奖惩。坚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对行政人员实行目标管理。着重把行政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完成工作任务好坏、安全工作情况直接与行政人员的入党、评选优秀党员、优秀个人挂起钩来,严格奖惩,对表现优秀和工作突出的,按学院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破格使用。反之,对违纪违规、不服从管理、工作严重失职的一律取消年终评奖资格,视情进行严肃查处,通过严明奖惩,极大地调动了行政人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3.目标考核。每月量化考核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小心跌入“量化陷阱”:大而全的量化、事后的量化、琐碎细节的量化。要有目标导向、成果导向与计划导向,要建立起员工行为与学院目标的正相关关系。

四、抓落实,强化责任心与激发创造性。

1.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创新意识。一是观念要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就迈不开步子。在新的形势下,工作对象、内容、手段、条件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要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必须更新观念。二是要有力争创新的精神状态,就是要有一股实干精神。要完成工作任务,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三是工作方式要创新。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任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

2.要抓工作落实,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学校行管人员的内在条件。所谓责任意识就是对工作的一种内在的负责意识,它要求行管人员有一种认真负责的觉悟和精神,对自己的工作要尽职尽责,从平时工作的点滴中渗透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做及时的补救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经常做认真反思和反省,力求把工作做的更好,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保证全方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5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前提下,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分析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会计模拟公司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传统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历来就是以知识传授为最高目标,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储存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形势发展,且缺乏实践性知识。可见,传统教育模式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特点很明显,它对创新能力开发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改革传统教育方面有了一些举措,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仍具有一定市场,其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仍然在沿用。

(二)现行评价制抑制了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首先,我国高校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做统一、简单的要求,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一层层的过级考试使学生陷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考核是检查和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单一的闭卷考试十分呆板而僵化,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关,甚至获得高分。这样的成绩不仅不真实,而且还挫伤了学习刻苦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对教师的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教师的研究动机不是改进教学质量,也不是发现新事物或新思想,而是为猎取声望、升级和加薪。这不仅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甚至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三)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表现在:第一,教师的控制欲望强,在教学过程中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第二,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足。究其原因,教师无瑕创新和不敢创新是很大的制约。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和精力,但事实上教师没有这样的条件。由于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尤其近几年,各种形式的学位班、课程班猛增,教师疲于奔命,无法顾及创新。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授分会对110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的不完全统计,在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共计1960人,其中教授243人,副教授674人,讲师745人,助教2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2人,硕士学位428人,学士学位1361人,大专以下(含大专)109人。从总体上看,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偏低,教师队伍结构不甚合理。

(四)理论脱离实践 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而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也正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往今来,所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而我国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承。诚然,传承知识是教育的任务之一,本无可厚非,但若过于注重,则必将压抑教育的另一功能――创新素质的培养。轻视实践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忽视实践教育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基础。据调查,对北京等15所高校近2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知识文化素质方面的主要缺陷,被列为首位的是“理论脱离实际”。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如(图1)所示。(1)会计模拟公司。模拟公司作

为一个企业实体,对中小企业提供记账、管理咨询等服务。同时模拟公司为它的主要经营者和主要工作人员提供了接触和体会实际财务工作的机会,即它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企业开办的主要目的。运行中它全部由学生管理,向企业提供服务,接受教师和会计学院的指导和智力支持。此外学生模拟公司模拟了全真的记账公司的不注册实体,具有实用性、创造性、通用性等多种特点,它设计不同层次的业务,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核算环境中,通过业务的运行、账务的处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模拟公司中工作的学生通过大量较为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分析和判断,能创造性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体现。模拟公司不仅仅具有实用性、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具有通用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毕业后能很快地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2)企业。企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实体,也是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它是会计模拟公司的客户,没有它会计模拟公作者简介:

张淑慧(1976-),女,山东潍坊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司将失去提供实践环节的机会。它对服务结果的反馈将影响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同时,需要委托业务的企业在考虑是否委托模拟公司时,除了考虑节约资金等问题,还需考虑是否相信学生的能力、模拟公司的诚信和完成任务的满意程度。因而,就企业而言,他们选择模拟公司,可以节约资金,解决本公司的规模限制等的问题。(3)会计学院。会计学院为模拟公司提供智力支持,促使他健康发展,也通过企业的反馈结果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修订和完善教学任务,以使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会计学院拥有强大师资力量来支持模拟公司。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学生模拟会计公司拥有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的支持。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6人,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是一支朝气蓬勃、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学术骨干”2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拥有社会工作业务,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因此他们应该能为学生模拟会计公司提供业务来源和智力支持。(4)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主要业务靠利用老师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由老师推荐提供。企业可能对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是一旦有老师作为坚实的后盾,希望委托会计模拟公司业务的企业或公司就会放心把业务交由学生来操作完成,因此,老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对模拟公司给与大力支持,带领学生成员顺利接到业务,开展工作。而且,老师也是纠正成员平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来源地。(5)学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将影响自身能力的高低。而他们能力的高低又决定模拟公司经营的成败。目前,重庆工商大学的模拟公司拥有

丰富的人力资源。学院高年级学生都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据不完全统计院学生现已获得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书的129人,获得上岗证证书的75人,03、04级通过单科注册会计师考试7人,8科次。2008年12fl这次已报名参加会计上岗证考试和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各为131人、137人且大多数参加了我院专门举办的培训。其中很多学生都具备了从业资格或将要获得从业资格。

(二)培养模式的调查问卷分析 本课题就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运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有关问题,针对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全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占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截止2008年1O月份全院学生约1344人的33%,收回有效问卷362份,占发出问卷的90.5%。其中2005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17.7%,2006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31.4%,2007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37.6%,2008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13.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分析。在校期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调查发现有65%的学生认为应该到社会上去实践,有28%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而有2%的学生认为通过会计实验课,有5%的学生认为应综合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走入社会,是获取实践经验的直接途径。但实际上,由于会计工作是公司中非常核心和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在短时间内信赖实习生,更不会把重要的会计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实习生在公司的实习期间的工作更多是做一些杂务,不能达到很好的实习效果,这是很多学生还未意识到的。因此,学校更应该创造让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使他们在踏入社会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否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的问题,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表示能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有25%的学生认为不能,而5l%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确定。从男女比例来看,有28%的男生认为能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高于女生11个百分点,而有25%的女生认为不能,高于男生4个百分点。这说明学生对此并不乐观,尤其是女生。要增强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笔者认为,学校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增强学生在踏入社会时的自信心问题,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与理论谁更重要的问题,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认为二者都很重要,有42%的学生认为实践更重要,有4%的学生认为理论更重要。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实践,而目前的教学方式没有能够满足学生的此点需求。由上述分析可见,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较为严重,致使学生在毕业时,面对工作中实际问题无所适从,不能很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表现出对自己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不自信。因此,学校方面应该想办法解决教学脱离实践的现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完善我们的经管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2)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观点分析。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否可行的问题,调查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可行但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5%的学生认为不可行,有1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学生普遍看好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对成立会计模拟公司进行教学的前景是否看好的问题,调查发现,有59%的学生表示看好,有14%的学生表示不看好,而有24%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知道。从男女比例来看,分别有59%的男、女生对此表示看好,分别有13%的男、女生对此表示看好。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成立会计模拟公司进行教学有发展前景。学生是怎样认为校企联合这种模式的问题,调查发现,有6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非常好,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24%的学生表示这种模式很一般,还有些弊端,还有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不好,实现的希望不大。此类问题说明会计模拟公司的未来是很多学生所期待的,但又不知道其发展前景,和学生本身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目前的态度是不明朗的。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实施问题,调查显示,有54%的学生表示愿意,有37%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只有l%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有8%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这种模式充满热情,这也给这种模式的实现起了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之余是否会投身于会计模拟公司的工作问题,调查发现,有47%的学生表示很期待,有43%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去,有3%的学生表示没时间,不参与,而有3%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学生是否参加过有关会计知识方面的时间工作的问题,调查显示,有49%的学生表示从没有,有42%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有3%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有关会计知识方面的实践工作。这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知识。学生创建会计模拟公司会遇到哪些困难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2%的学生认为经验不足,有28%的学生认为实际可操作能力差,有16%的学生认为管理水平低,而有36%的学生认为会同时遇到以上三种问题。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否有必要的问题,调查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有10%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有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有13%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还是对会计模拟公司满怀期待,希望能积极地参与到会计模拟公司的相关工作中来,通过在会计模拟公司的实践工作,可以让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更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更乐于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具体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并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探索。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 目前的教育重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课本知识和规章制度,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教学的各个要素――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来说,以上各个要素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节奏,从而达到高校的培养目标。

(二)尽快疏通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必须要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职业界的支持,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教育,使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可以多渠道地建立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首先当前可以更多地以政府部门作为中介,建立起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政府部门(如国家教委)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一些调查研究都是建立联系的好方式;其次,可以考虑发挥职业团体的作用。很多

职业团体对于高等教育一向非常关注,同时与实务界具有广泛的联系,它们可以在沟通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再次,可通过举办系友联欢,邀请实务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主动与实务部门接近,力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政府要从根本上变革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现状,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一方面弱化“社会本位”的管理体制,尊重大学发展的内有逻辑、维护大学自治是新一轮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层面改革的目标。在管理权限方面从集权走向分权。首先,要向社会放权,提倡社会参与,只有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办学,培养的学生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适度调节作用。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就实施制度创新的策略而言,现阶段可以先从“梳理和整顿”现有的内部制度人手,将废止现行的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制度作为突破口。从政策上、机制上引导师生提高学术水平,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同时,积极参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使学术水平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社会力量对校企联合办学的推动作用 在投资渠道上变多渠道筹措经费,发挥政府、企业、团体、私人各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在办学功能上增强对全社会的辐射作用,使职业教育机构由单一的常规教育向常规与非常规教育并存、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力一向发展,使职教办学机构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第6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厂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校厂所”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率有着诸多提升,其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建立更加良好的教育平台,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开放的办学模式,建立校企供求关系以及长效合作机制,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教育改革,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率。

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1.1现阶段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合理的培养模式。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极其模糊,办学特色不够突出,高职院校作为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机构,现阶段,诸多高职院校完全不明确其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一味的按部就班的进行理论课教学和学术性研讨,不注重对学生实践性的教育及专业对口性的训练。

1.2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严重就业形势

据2009年第六次大规模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66.7%,他们的专业对口率也达到50%以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全国每年招生超过330万人,占到全日制本专科高校在校生的将近一半,但是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其平均就业率不仅远低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更低。

1.3高职院校所教授科目与企业需求严重不符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并不注重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不跟随时代科技发展,从不创新,一直教授学生旧知识,旧科技,使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不符,学生从这样的学校毕业,其所学对他的就业以及日后生活完全没有用处,甚至造成障碍。

2.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1对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应就业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职业技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同时,也是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的最佳途径。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的高技术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具体的岗位需求,对社会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决定于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方式是否具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极大的加强企业学校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无形的人力资源,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教育中所欠缺的,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上,企业有着高职院校所没有的极大的优势。通过实行“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实行“厂学”结合,能够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

2.2通过“校、厂、所”培养模式增加就业率

加强企业学校的联合,能够使得学生的就业方向直接在相关培养方案中得到鲜明的体现,是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直接的紧密结合在一起,较大的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缩短了就业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距离,更好的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与此同时,经过“校厂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毕业的时候,领到“双证”,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专业最新的技术知识,并运用于实践,通过“校、厂、所”培养模式可以大大增加对对口企业的相关了解,企业一方面可以找到合适岗位的学生,招收到学生后可以大大减少上岗前培训时间,极大节约企业招工成本。学校则可以提前预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人数,及时对生源作可支配的调整,确保所招都能有确定的工作岗位去向,提高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减少对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浪费。

2.3实践中形成“四融合、四结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借助“校厂所”合作育人平台,实现“实践教学、技术研发、产品加工、大赛培育”四大功能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室与车间一体、学习与研发一体、教师与工程师一体、作业与产品一体”的产教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实行“校、厂、所”培养模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极大的培养提高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技能技术的训练,注重技能操作,增加突发工程危险事故的应对处理能力,能够保证教育的相关真实实用性,使学生学到真正的一技之长。“校、厂、所”培养模式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熟技能的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减少学校对相重大型设备,及实践设施的投入投资,使得学校能将更多的钱投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以及师资队伍中。亲自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积累在企业中生产技能的具体经验,提高综合素质。这样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会具有过硬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收到认可,从而良性推动整个社会的的和谐、稳定、发展。

3结语

“校、厂、所”培养模式能够极大的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能大大减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成本,实现校企双赢。同时,能够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是人才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极大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王微微 林凯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钟凤芝,高波,王莉力.模具专业“校厂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3).

第7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厂中校;教师工作站;机制;高职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充分落实校企合作发展的现代职教理念,2011年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以往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与南京雨润集团确定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模式,建立了“厂中校”和“教师工作站”,探索其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1 建立“厂中校”运行平台,加强组织管理

1.1 建立“厂中校”组织机构。

“厂中校”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南京雨润集团建立的教学基地,为非法人机构、采取非独立核算财务制度。“厂中校”设校长、副校长,下设学生实习处、教师培训处、科技开发处、后勤处等,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人员职责,主要负责相关课程的教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合作科技开发、员工培训及联合对外服务等。

1.2 制定运行管理细则。

在“厂中校”组织机构的领导下,制定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运行管理细则,为了对雨润集团“厂中校”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进行客观评价,调动“厂中校”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制定考核与奖惩办法,实行考核奖惩制度。

2 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

在学院的引领下,各方在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江苏省内外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行业企业的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及立法机构代表管理人员等)组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 “厂中校”、“企业技师工作站”、“教师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平台,推进专业与行业企业开展校企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

2.2 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职业岗位任务的要求,以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的岗位设置、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等方面展开调研,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对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与企业专家进行探讨,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形成无缝衔接。

3 以订单式培养为切入点,紧密校企合作

对于人力资源需求较大的企业,有利于企业与学校形成“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学生,为企业储备人力资源,将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维系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学校与南京雨润集团实施订单式培养,在大一成立“雨润班”,班级形式为虚拟班,每个年级只设立一个雨润班,在各专业设立相应的小组。根据南京雨润集团企业生产条件,从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以保证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订单”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学结合中学生的频繁轮换,保证工作岗位的相对稳定性,弱化企业由于工学结合打乱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负担,另外能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对接,使企业成为学生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增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内在动力,也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4 校企共建教师工作站,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1 共建教师工作站。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南京雨润集团建立教师工作站,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校企共同投资购置教学设备,根据优势资源的组合形式,灵活地采用适当的管理模式。教师工作站每年可接受2-3位教师2个月以上锻炼。教师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申报与实施、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智力和研发支持;定期为相关企业员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知识的培训。通过教师工作站的建立与运行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机制。

4.2 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工作站中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技师)共同组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创新“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基地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源优势,解决目前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聘请南京雨润集团生产部门具有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管理等专长的、技术领先的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重点承担实践技能要求高的课程教学,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力度,同时,对兼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兼职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培养专任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协同参与来自企业的课题,进行食品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发等,以此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与综合协调能力,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市场意识与质量意识。

4.3 实施校企共同考核机制。

通过校企之间的“资源互换、优势互补”,建立校企共育、共管、共担、共赢的厂中校合作模式。在”厂中校“由企业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区(车间)及实习岗位,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及安全管理工作;现场实习指导教师并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指导书;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估,组建考核小组,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应知、应会考核,评定成绩。订单班学生的考核完全由企业组织考核;如果学生考核不合格未被录用,由二级学院组织考核,企业考核成绩作为参考。非订单班学生的考核由企业和学院合作实施,企业考核占70%,学院占30%。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考核合格后联合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明”。

5 校企互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深入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形成了以1+1.5+0.5为基本框架的人才培养方案(第1学年在学校学习,第2学年和第3学年上半年采取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第3学年下半学年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由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毕业顶岗实习组成的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第2和第3学年进行的工学交替生产实习,使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的生产活动,提高校内实训已掌握技能的熟练度,实现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转变,获得工作经验。还可按课程进度完成一些在校内无法实施的实训项目,实现了校内学习和企业生产实习的互补。同时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提前接触企业的生产实际,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职业素质,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促进其校内学习和实训的主动性和效果,为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保障。相比以往的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6 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监督考核

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一起探索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做到学校、企业共同评价监督人才培养质量。

6.1 实施“双线管理、层层对应”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

”厂中校”的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给实践教学提出了学校和企业的“双线管理”要求。实践教学的运行要求各类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相融合、学院各类岗位工作规范与企业岗位工作规范相融合、静态教学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校企合作办公室与企业人力资源部、教学系部与生产部(车间)、专业教研室与功能班组相对应,形成相互融合、相互对应的关系。

6.2 加强生产与教学并行的教学过程监控。

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和教学并行,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分析并重新确定课堂实训、专项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监控关键点,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监控的有效衔接。建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点,明确各监控点的信息采集范围与内容,确定各监控点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相关职责,形成制度和文件。通过建立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对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情况的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第8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需求决定论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顾客需求,进而生产相应品,体现“市场调查”架构的“顾客—产品”的双向需求思维。根据需求决定论,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理念、功能、体制、评价和测量等。2.利益相关者理论由弗里曼于1984年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相关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校企合作之中的影响力及定位需求,明晰校企合作的功能。

(二)政策依据

1.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鼓励公民接受职业教育,《劳动法(2016)》指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就业,《职业教育法》中强调了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2.国家政策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2006年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6107号文),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度和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3.其他政策《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09年)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法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目标方向。

(三)现实依据

1.创新校企合作击碎校企合作三分化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课程实习、教学补充、基地建设等比较浅层的初级合作阶段,存在“逐利化”,学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延时性、艰巨性与企业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存在价值上的差异,造成校企合作“难产化”现象。2.创新校企合作聚焦人才培养的发展性校企合作必须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指导原则,架构师生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循环促进体系中的桥梁,促进师生在价值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思维的磨合与碰撞,便于形成师生良性循环教育氛围。3.创新校企合作定位社会发展的需求性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应以融合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解决教育、创新及市场分离的问题。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瓶颈

(一)学校层面

1.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觉悟不深部分学校缺乏寻求合作机会的主动性,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认识误区,难以准确把握学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更加不能提出规避校企合作带来的风险预警机制,激活不了双方的合作动力。2.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治理能力不强-54-探索与实践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式落后、办学思维较为固化。一是学校对内的治理能力。学校复杂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无法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学校对外的治理能力。学校对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定位、市场的需求方面缺乏敏锐的利益思维,不能赢得企业真正的信任。3.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不够部分学校对企业运作的模式和实习实训流程不甚了解,找不准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和学生监管的方向,导致对进入企业或者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学生的监督管理、后勤保障方面存在漏洞。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逐利化”现象导致参与热情不高企业作为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实体,亟待看到利益成果。同时,存在因学生知识结构不强、技术能力不够、劳动效率低下所造成的资源和物质浪费,甚至会出现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企业出现“望而却步”的现象。2.企业“战略性”眼光的缺乏阻碍合作发展许多企业存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能准确认识到自身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3.企业“教育化”意识的不强导致合作的不深入许多企业缺乏利用教育革新企业、行业发展的前瞻思维,缺乏利用科学知识武装企业发展的意识。企业未能清晰的认识到将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教育挂钩,认识不到教育可以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提升。

(三)师生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的不“鲜活性”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部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的捕捉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认识。成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理念受到高等院校学术性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性。2.学生队伍的不“踏实性”影响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缺乏争取成才的决心和毅力,存在想要坚持到底却又中途放弃的想法,进而造成责任心不强、半途而废,甚至好大喜功的表现,影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3.交往关系缺乏“情感化”导致校企合作的浅层性学校倾向学校本位,遵循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倾向市场发展,坚持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教师存在将学生送去企业就撒手不管的错误思想,企业存在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深度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建设

(一)协同联盟:发展双型人才

1.树立协同发展意识,发展研究型人才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科研技术合作需求的基础之上,双方在共同研究、资源互补、科学技术共享的情况下取得合作成果。如美国的科技园模式、英国的沃里克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模式等,借鉴这类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和考评机制,结合成教学生的特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帮助成教学生树立自信,引导他们端正态度,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之间的桥梁,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区的合作通道,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研发能力。其次,帮助成教学生培养从“探索自身--探索专业—探索行业—探索企业—探索市场—探索自身”的动态创新意识。最后,引导成教学生参与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过程,从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优化自我管理能力。2.树立联合培养意识,发展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技能的培训结合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如美国的辛辛提那大学的培养模式、英国高校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首先,提倡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执行,行业协会全程参与,将实践技能所需知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发展、市场创新的应用人才。其次,破解成教学生“闭门造车”心理,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将理论外化于实操,将实践内化为理论;禁止专任教师“固步自封”,加强教师与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开发专任教师的前沿思维和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市场的资源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二)供需搭建:完善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在需求关系、利益关系推动之下形成的育人机制,政府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技资源、市场的经济效益,是校企合作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动力支撑。但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是加强课程教学,完善课程设置。1.设置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设置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企业专家渗透到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防止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性、系统性,阻碍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实行校企联合制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成教研究所、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行业协会、学生代表参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技能为重点,选定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方案。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综合的知识技能体系;促使他们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的行业思维、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在对比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值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真正让课程设置“满意”人才培养目标。2.设置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依据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课程体系建立的实际教学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施教,突出重点。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是人才培养在专业上的理论基础,应该由学校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学科建设体系、学生发展规律等为核心来设计,企业参与制定,确保理论课程在其自身学科系统性前提下,保持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实践课程设置则主要以企业设计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形式,企业根据岗位能力标准、企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诉求为核心,强化教学实践性,通过实习实训模拟教学,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挖掘可参与课程设置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行业协会专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等重要人力资源,与时俱进的优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三)畅通体验:强化评价监控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必须畅通情感沟通与协调机制。1.加强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过程监控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首先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行业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次,评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评估企业所需岗位人才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最后,做好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健全学生自我评价、单位用人评价、社会需求反馈的机制,重视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将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程度与意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之中,注重多方位的评价结果。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与回报为基准,确立以学校、企业、政府、学生为主体的分析结构,综合评价各利益主体的实施与结果。实施是指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是怎样就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际合作的。结果是指针对四个主体而言分别帮助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比如,就学校而言,是否培养了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才,是否给学生创造了适应其全面发展的学习条件,是否为社会培养了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企业而言,有没有解决企业在员工培养、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是否实现了企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是否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与技术保障。就政府而言,在落实政策制度、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就业率以及协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是否做到尽职态度。而就学生本身而言有无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为学校、企业、社会创造价值,都是综合评价人才培养效果的核心。校企合作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主线,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结构、行业市场的需求与定位,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突破学校教育的“围墙”、以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联合各界力量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白逸仙.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3]吕荣杰,祁乐乐,高记,杨占昌.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2).

[4]吴启迪.吴启迪:开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6(Z2).

第9篇: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师资;专业课程;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63-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魅力所在。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中心工作。高职院校如何走内涵发展道路,通过开放办学,紧贴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规格需要,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具有36年办学历史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多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1999年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连续11年被评为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作为唯一专科院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5月,又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认为,质量是学校的根本,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建设“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吸引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构建以“双师型”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既是老师,又是师傅。高职院校教师的配备要按照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加大专业课、尤其是专业技能训练课教师的比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以培训本校专业教师、引进专业人才为主,聘请兼职教师为辅的做法,不断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安排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到企业进行挂职等,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采取如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技能竞赛、教师评聘中级职称需到企业锻炼半年以上以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等多项政策,组织教师到基地学习、实践,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有计划地对在教学、科研方面业绩显著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省内外高校的教学名师、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专家到校做兼职教授,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帮、带中青年教师。目前学校拥有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部级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教师18人,厅级以上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2%。“双师”型素质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数量和水平上充分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贴近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高技能人才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作为主要为生产、建设一线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院校要贴近市场需要,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及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和开发一些新专业,体现出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培养规格,能充分适应一线工作岗位的需要。市场需求代表着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认可程度,培养的人才管用不管用,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是否满足实际需要,只有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来,用人单位意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可以这么说,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定期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走访用人单位,联系人力资源机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最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什么程度他们最清楚,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充分的发言权。通过市场调查,学校可以及时了解本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和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趋势,找出自身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论证所设专业的专业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是否符合用户要求;教育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是否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是否满足用户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等等。同时,在专业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在稳定和发展自身长线专业的同时,适度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社会需求强烈、调整快、效果明显的短线专业,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对部分就业岗位比较明确的专业,一般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方式,直接按照岗位要求“一对一”进行培养,而对个别就业岗位不很明确的专业,要适当修正培养目标和规格,拓宽专业口径,以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长期以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充分联系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先后申办了不少新专业,特别是和用人单位合作,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申办设置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针对性强、需求量大,学校从资金、师资、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进行重点建设,确保这些专业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学校每年举行专业招生规模听证会,根据各专业近年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分析各专业的人才需求和未来的市场走势,确定专业的招生计划,该增加招生数量的及时增加,该压缩招生规模的必须压缩,实现专业结构、招生规模的动态化管理,开门办学,形成了以部级、省级和校级特色专业为重点和龙头、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专业建设有力带动了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学校“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循环。

三、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与理论知识,具有专业相关工作的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和支撑,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基本能力培养最终由课程来实现和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核心,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将课程设置为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体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将相关的课程整合成综合性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最新岗位资格要求,把先进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其次,强化综合实训教学环节。我们在先后投资8000万元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又通过建立产学合作办学董事会,依托和借用企业优势,建立了9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均占教学总课时的50%以上,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100%,满足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第三,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使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学生们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强化了职业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分别为90%以上,部分学生还拥有多个证书。第四,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学校有近半专业采取订单式或“2+1”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变单一的学校育人为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快,特色鲜明,很受用人单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