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典籍范文

中医典籍精选(九篇)

中医典籍

第1篇:中医典籍范文

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存世的中医古籍超过一万种。这种珍贵遗产是中医药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中医药学继承和创新的主要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每一个中医从业者,无不是从中医经典学起。中医古籍不仅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更是中医临床坚强的基石,提高临床疗效的捷径。古今大凡著名医家,无不是在谙熟古籍,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成为一代宗师的。步入21世纪,中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离不开继承,而继承的第一步必须是熟读中医古籍,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如何从浩瀚的中医古籍中撷取有代表性、有影响、有地位、有价值的精品,策划出适应市场,满足读者需求的中医古籍来呢?下面笔者就以我社策划出版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为例,谈谈中医古籍选题策划的问题。 一、抓住机遇,抢占先机 2005年,为了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中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该计划主要内容是要精选培养200名左右中医人才,在新世纪形成一大批中医临床大家,为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再做贡献。并提出“读古籍,做临床,做名医”的培养目标。当时,我们得知这项计划后,立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围绕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做文章,开发选题。我们先从“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必读书目(70余种)中精选了中医临床各科人才必读的20种重点古籍,在我社已出版的中医古籍基础上重新整理出版,编成第一批“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该丛书出版后立即产生很大反响,重印率非常高,其中《血证论》、《伤寒论》、《理虚元鉴》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即重印三次,读者购书电话不断,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我们又将余下的50余种作为第二批出版,仍热销不减。为继续引领图书市场,我们及时召开专家座谈会,在研修项目书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认真遴选,优选出20余种研修书目以外的、涵盖中医各个学科的、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并被视为实用的临床必读的重要古籍经典作为第三批必读书予以出版。至今,“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已出版105种,自出版以来市场走势良好。 二、准确定位,合理设计 本套丛书是为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做,不难看出这套丛书读者群的定位为中医临床人员,其宗旨是为了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中医,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该丛书的读者定位决定了其框架要与以往的中医古籍图书有所不同。在框架上,为便于临床人员学习,我们在每本书前增设了导读,先对该书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学术特色等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在学习该书前对其有个初步了解。古籍图书一般没有索引,这给读者查找相关方药或病症带来不便,为此,我们在每本书的后面增设了方剂索引或病症名索引、药名索引,便于读者研习时查阅和检索。 三、精选底本,严谨校勘 因该丛书是为培养优秀人才而设,故对古籍的版本、原文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每种医籍均由各科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勘,为读者提供精准的原文。在内容上,考虑中医临床人员的学习需要,一改过去加校记、注释、语译等方式,原则上只收原文,不作校记和注释,类似古籍的白文本。对于原文中俗体字、异体字、避讳字、古今字予以径改,不作校注,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体悟真谛。 四、导读诠释,发皇古义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每本书前撰写了导读,介绍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学术特点、学习方法,以及临床指导意义,对书的内容提要钩玄,启迪读者。把名医名家的经验和学术思想加以凝聚提炼,萃取精华,突出“法”与“术”,以求“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之效。在介绍古代著名医家生平、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的同时,阐述该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读经典,做临床”,在启发“读”的同时,导读在“做”上也下了功夫。为此,在导读中重点介绍学习方法和临证思维方法,以指导和提高临证实践技能。根据读者反馈的信息,在中医古籍出版中撰写导读,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意。每篇导读的字数并不多,但抓住了学习中医古籍的切入点,取得了启发读者学习和思考、引人入胜的效果。 五、一流作者,塑造精品 凡是精品图书、品牌图书、畅销书,作者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选择“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整理者的时候,我们颇费心思。最后我们决定依靠全国高水平的中医文献专家队伍,其中大部分专家都参加了我社20世纪80年代中医古籍整理工作,他们拥有珍贵而翔实的版本资料,具有较高的中医古籍文献整理水平,同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使该书成为精品图书和畅销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注重装帧,内外兼修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精品图书完美的追求。这套丛书的封面采用了如同黄金的黄色为底色,以意境深远的淡淡的山水画为主基调,体现了中医的深邃与幽远。名医名著,高山仰止,经典宏论,旨趣无穷,给人以阅读的欲望。在版式上也作了一些创新,加了书眉和纹图,一改过去单调死板之嫌,在保持中医古籍特色的同时,增添了活泼新颖之趣。这一设计使该丛书在承载学术价值之外,还具有了重要的历史价值;不仅现在畅销,也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2篇:中医典籍范文

关键词:中医经典;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2-0049-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TCM classics in promo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practice by combining reading TCM classics and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efficiency of studying and reading TCM classic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ability of acquiring TCM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cultivated, which can enhance TCM educatio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Key words: TCM classics;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practice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培养中医临床人才需重视“学经典,做临床”,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开展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注重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学习型人才[1]。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阅读中医经典,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中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都具有实际意义。

1 阅读中医经典的必要性

中医药经典著作记载了历代医家研究总结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成果,是中医药学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是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的文献宝库。中医药学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学科,经典著作是它的本底资料,本底资料发掘研究不够,学科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逐渐失去它的优势与特色。阅读中医经典著作,可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名医的用药和方法,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专业水平、中医药大学教学水平和中医医疗水平,ε嘌中医高层次人才、临床型人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调查中,98%的读者都认为中医经典书籍阅读在中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疗、科研思路、中医发展也都证明了中医人对中医经典书籍阅读的重要性[2]。

研修古代医学文献,不难发现,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换言之,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习医多有所成。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作用,在中医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推崇。新中国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成长历程和术业,都说明阅读经典对指导临床的重大作用。李如辉将《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所录97位著名中医药学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87位约占89.7%,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3]。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建立中医思维,提高领悟能力,是中医人成才的必由之路[4]。

2 培育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资源极其丰富,身处大数据时代又面对着信息爆炸呈碎片化的趋势,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越来越重要。在中医药高校里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授学生获取有效文献的方法,使学生主动阅读文献并能融会贯通中医知识指导临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还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具备了信息素养,才能更主动积极地从古籍中、从网络中获取中医知识,不断关注中医事业的发展或从古典中医文化中提炼、挖掘、创新。只有具备了信息能力才能自由获取信息,为己所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中医经典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疑难字句、章节理解等,还可以将信息能力发挥在临床、科研上,深度挖掘中医经典古籍,挖掘古代名医名家的经方验方。

3 中医经典阅读结合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

“注重经典,突出临床”将成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5]。《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都是以经典古籍为基础,选读其中的经典章节,教授其中的理论思想和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其义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经典专用辞典,如《黄帝内经词典》《内经辞典》《伤寒论研究大辞典》《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等,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除了针对单一古籍开设的课程外,还有《中医各家学说》等研究中医历史上的医学流派、各家学术思想及经验特点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延展性、广泛渗透性、学术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6]。由于各家学说的内容繁杂,纵横交错,必须具备专业的信息意识,运用中医药古籍检索工具。在课后,对各学派、医家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使学生活跃学术思想,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维水平,增强实践能力。下面以宋金时期形成的河间学派代表医家刘完素为例,论述中医经典阅读与信息素养相结合的实践。

3.1 传记检索

检索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传记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医家的学术专长、行医风范和重要著作等,并对其人其术产生学习兴趣,对学派总论形成框架认识。传记资料可通过人名辞典、史书、地方志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如从《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历代名医百家传》《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金史・刘完素传》《河间府志》等书,了解刘完素的字号、生平简介、从医缘由和撰书之由等趣事,还可知其阐发了《内经》病机与运气学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临证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擅用寒凉之品,且传人众多,撰书多达十余本,学术影响广泛,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2 著作检索

对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尤为重要,特别是著作原文的检索与阅读,能补充大量课本上节选章节和著作提要以外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其学术思想全貌。医家著作可通过古典书目和现代书目进行检索,如从中医药专科书目《中国分省医籍考》中了解河北省地方志里记载的刘完素著作,包括医经类4本(《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素问元机原病式》1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类2本(《伤寒直格方》1卷和《伤寒标本心法类萃》3卷),方论类2本(《十八剂》、《治病心印》各1卷)。《中国医籍考》则注明了著作的存佚,列述了序跋,对有关考证提要敷陈大意,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著作进行阅读,如注明刘氏的《素问药注》已佚,对《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则列述了刘氏的自序、程道济序、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的述评和《四库全书》提要等内容。由于当代出版的中医经典多有错校误注,若需要中医古籍的原作阅读,可通过《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查找馆藏或查阅丛书,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除在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处藏有明刻本,还可参考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金刻本的影印本,《刘河间医学六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库全书》等丛书中也编有此书。

3.3 临证、医案检索

通过临证、医案类古籍资料的阅读,可充分了解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结合医理医论悟出临床心得。刘完素有病机学说、火热理论方面的著作,还著有医方专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该书对《黄帝内经》61种病证结合临床经验一一立方以治。除了阅读医家本人的临证著作以外,还可以通过综合性医案类书获知医家对某些验案的心得与见解,如《续名医类案》卷28载有“夏暑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后贤刘河间创议迥出诸家,谓温热时邪,当分三焦投药,以苦辛寒为主”。

3.4 门人、私淑著作检索

阅读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门人、私淑者的著作,可以从侧面了解该医家的学术影响力及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医籍考》根据中医学科体系和文献内容将书目分为9类,考证严谨,对中医学源流颇具价值,如卷三十二方论十中,刘完素的《伤寒直格》就编有其门人马宗素在《伤寒医鉴》中对本书的注解,马宗素的《伤寒医鉴》、镏洪《伤寒心要》则列在刘完素著作《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后。丛书是根据专题或相关书籍汇编而成,《中国丛书综录》里可查到《刘河间伤寒六书》有马宗素撰书一本,并附镏洪和常德所编之书。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医家对医书的注释本,如薛时平的《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了解后人对该医家的学术认知及评价。

4 中医经典阅读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意义

阅读中医经典与培育信息素养相结合,实质上就是中医药专业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在高等中医院校教育过程中,中医药学的学科综合性要求中医药大学生具备对整个医学相关学科的信息获取能力,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以院校教育为主、与中医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本科阶段的专业分配,到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定位,在此阶段学生必然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提出更专业化、更具体化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更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来支撑[7]。然而,调查显示本科阶段的信息检索教育对研究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缺乏针对具体科研任务应用电子资源信息进行检索、判断、归纳、总结、创造的能力[8]。所以,在本科阶段通过阅读中医经典培养兴趣爱好,将经典理论、名医医案了然于心才能融会贯通,同时具备较好的信息意识,较熟练的信息能力,才能将古籍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配合,才能触发新思路,才会对中医药研究有所帮助。

阅读中医经典与培育信息素养相结合,还能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中医人才。通过高等中医药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新,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宽阔视野的高质量人才,信息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医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甚至今后事业的发展与成就[9]。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对中医临床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

5 结语

中医药院校应大力提倡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研读中医经典,勤求古训,提升信息素养,锻炼信息能力,继承、发扬中医特色,指导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做好科学研究,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的通知[EB/OL].[2016-09-10].http:///Page/NoteDetail. aspx?id=132&d=2.

[2] 何红珍,袁俊枫,陈岚.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经典书籍阅读需求调查――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38(2):48-51.

[3] 李如辉.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1): 26-27.

[4] 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 2009,28(4):4-6,71.

[5] 成玉,徐姗.《伤寒论》案例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9):122-123.

[6] 张星平,赵琰,安冬青,等.加强重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建设[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8):520-522.

[7] 陈春林,伍利,刘娟.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6):78-79.

[8] 王瑞祥,何永.基于科研需求的中医院校研究生信息素养调研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5):46-48,56.

[9] 孙玲,刘松林,李欣,等.信息素养与中医药专业素养结合的教学实践初探[J].中医教育,2011,30(5):57-59.

第3篇:中医典籍范文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22

2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计划及本科专业课程,提出分层、分型、联合的“二分一联”三维人才培养方案,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和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古典文献;古籍数字化;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数字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3

0 引言

“古籍”是对古书的雅称。古籍作为宝贵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智慧与财富。古典文献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了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1 数字时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问题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称为数字时代。

古典文献学是有关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并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这个“实”,就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文献学”的概念最早是1920年由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提出,但是以“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立名,则创始于郑鹤声、郑鹤春1930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至于以“古典文献”作为学科,则始于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文献以及其他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而所谓“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显示,34%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走出书斋,使学术研究有益民生,贡献社会,是人文研究的本义。

古籍数字化作为新世纪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新增长极,现阶段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家大规模投资,而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尽管已有学者关注到古典文献及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可还未与人才培养微观结合,尚缺乏一手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中国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2.1 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概念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美国教育部CIP-2000分为17大类: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疗卫生、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法学、建筑学、艺术学、公共管理、传播与新闻学、图书馆学、神学、职业技术;我国现为13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方式及其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声誉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再次颁布新专业目录,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整合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基本专业和应用语言学、秘书学2个特色专业。2005年以来,中文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主要是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2014年度已达1 089个(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3年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之后,直到2005年,增加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2个点,才有6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十一五”期间,与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数量相比,“古典文献”在2007年增加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3个后,近5年再无变化。

3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6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见表2)。

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制高点。20多年来,我国先后分5批批准54家单位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见表3)。

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5个。目前有151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其中2010年增列84个)。以郑州大学的博士点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为例,印证目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缺失。

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原与中国古代文学为同一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第10批),2007年招生。其培养目标提到的博士研究生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网络文献检索、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等,实为博士生共同要求。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古典文献学专著研究、文化学概论;专业课:国典章制度研究、出土文献与文学思想研究、“文选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选修课:中国文学经典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版本目录学、中原文学文献研究、考古学、思想史,主要与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学、考古学相关,对古籍数字化课程还缺失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古代文献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能够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研究手段,进行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的人才。专业方向为古白话文献研究、域外汉学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宗教文献研究、辞书文献研究等,虽强调专业外语,但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仍较为传统。

4 中国古典文献学人才培养三维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中国古典文献学科要多元化发展。

4.1 分层培养的维度

4.1.1 办好现有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高校首批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积淀很深、专业度高,应发挥优势。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两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虽然设置较晚,但依托该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颇具实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三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点,特色鲜明。总体而言,本科阶段还是按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办学为好。

4.1.2 培养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2011年,共有72所高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招生(只有9个本科点),本硕结构倒置,虽可广取英才,但大量生源专业基础不牢。因此,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鼓励跨学科报考,改革考试科目,并增加技术型导师。

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但博士、硕士的区分度还不够明显。而就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人才而言,还没有一家培养单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科招此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除外),学科新增长点不多,创新不足。对照国家“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当前的情况是政策鼓励、教育需要、产业要求。

4.2 分型培养的维度

研究生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等不同培养类别,一般以学术型为主。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不低于30%。中国古典文献学除跨学科招生、建设双师型队伍、设置古籍数字传播或电子文献学方向之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制定古籍整理与数字化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案,面向行业招收从业编辑人员,以提高古籍数字出版人员的学术素养。

可以借鉴相关专业中医医史文献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等24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点招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更为创新,设信息化方向。

4.3 联合培养的维度

无论是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还是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尚未见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学科方向博士生,也未见与古籍数字化出版企业的联合培养。也就是说,目前可供利用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电子古籍数据库开发企业,还未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高端人才培养范围,“研究生计划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要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切实优化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

面向出版企业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走出书斋”,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引领社会需求。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较方便地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及研究手段,从而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实现真正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跨学科研究不仅成为了解历史客观实际的必要,而且成为真正的可能。因此,培养方案应考虑以下内容: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术带头人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重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能开出古籍数字化方向的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拥有培养古典文献数字方向研究生所需要的文科时间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

5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大型数据库、图书编撰、出版和阅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中国古典文献学三维人才培养范式的守正出新,必将带动“古籍电子文献学”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增益全新的研究领域。未来,与数字出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共同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因此,学术转型不可矫枉过正,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是古籍数字传播的根基,仍然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标识。

参考文献

1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 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4 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4-04-22

6 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著.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中医典籍范文

    1 中医古籍的学术地位、临床价值及文化内涵

    1.1 学术地位

    流传至今的中医古籍历史悠久、灿若星河。随着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完善、成熟和革新,中医古籍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诞生,标志着中医学理、法、方、药学术体系建立,涉及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药物理论、辨证原则等,从此建立了中医学一以贯之的学术范式。晋唐时期,中医进入了实用经验的发展阶段,临证方书增多,临证专科着作涌现,《脉经》、《千金方》等中医诊断、炮制、本草、方剂、临证等专科着作的出现,均显示了晋唐时期中医学重视临证实用的特点。宋元时期,随着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更大规模地校正出版了中医书籍,此时,以官方形式编写的大型医书以及个人专科着作等,均在晋唐时期实用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显示出了更多的理论探索和总结的特点。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学派逐步形成,金元时期出现了着名的金元四大家,在医学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的传统延续和创新时期。一方面,传统仍在延续,专科理论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原有传统学术范式的框架内,出现新理论及新方法。随着西方医学的不断传入,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和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中西汇通着作相继出现,标志着中西医交汇融合时期的形成。

    1.2 临床价值

    中医古籍,像一颗颗镶嵌在中医发展历程中的珍珠,蕴藏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至今仍在临床实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大凡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中医古籍着作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着作的研习。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有创见,各成一家之说,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而言,无不发韧于《内经》。而仲景之《伤寒》、《金医》等为临床医学之源泉,仲景书大师掌握了辨证论治之大法,治疗之常变。可见,中医典籍的临床价值,它们是中医学的根基,是临证必备之书。

    1.3 文化内涵

    中医学是古代多学科知识得以综合运用的体现,其中,除全面总结了养生、防病、治病等医学知识外,还蕴含着哲学、天文、气象、生态等内容,文化信息十分丰富,且主要是通过中医古籍来负载和体现。所以,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医古籍既是以理解生命为特点的高深医学着作,又是荟萃我国古代百科知识的灿烂文化精品,是中国文化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2 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现代意义

    2.1 对世界医学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

    中医古籍创立了与西方医学迥然异趣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其独特的医学思想、医学方法及诊疗技术日益引起全球关注,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主要特点。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其方法论,如脏腑组织官窍之间按照五行规律相生相克,既协同作用,又相互制约,彼此联系成一个整体诊断时,可以根据局部的病变,确定整体的治疗方法,进行动态的、个体的、具体矛盾具体分析。这种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当今的西方医学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和启迪。当西医对抗性疗法日见弊端,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时,西医的还原论思想却进入瓶颈阶段,中医的自然、和谐、平衡的理念,切实的疗效自然必然吸引着世界各国人士的目光。

    因此,中医古籍承担着中医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载体,它的对外翻译,对于西方人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医,对于世界医学的完善和补充,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目前英译的中医古籍种类己多达50余种,足见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古籍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人们了解中医的渴望也日益迫切,对中医古籍历史的研究,可为当今中医古籍英译提供鲜活的历史范本,更好地指导中医古籍英译工作,提高英译的质量,从而有力推动中医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医学的共同进步。

    2.2 对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医古籍文献文字深邃、古奥,所承载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许多人对其望而却步。就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成为翻译者的第一个难题。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中医名词术语,很多都直接来源于中医古籍;在中文概念上,由于文字的衍变和发展,本身就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特点,如何辨析清楚,这是翻译的首要前提;从文化视角来说,很多名词都是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外化和体现,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在英语中几乎找不到对应词,如何恰当地翻译出医学思想,保留其文化特色,又是一道难题。

    中医术语的规范,是中医药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特别是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开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是,很多研究没有对深厚中国文化进行深入地理解和参透,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医学的思想和理论精髓, 更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梳理,可为当今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3 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具有促进意义

第5篇:中医典籍范文

【关键词】脉经性质医经

《脉经》魏·王叔和撰。就该书的性质而言,日·丹波元胤的《中国医籍考》将其著录于“诊法”类。中医学界多承此说,认为《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之脉学著作。然该书自序曰:“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因此,该书系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经典医籍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是一部汇集魏以前医籍之大成的经典著作。本文拟从七个方面论述《脉经》当属医经类著作的性质。

一、从历史看

1.秦汉为医经与经方分立时期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其“方技略”著录的是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书籍,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其中房中、神仙两种,章学诚在《校讐通义·汉志方技》中指出“房中、神仙,则事兼道术,非复方技之正宗矣”。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时医学图籍主要分列为医经、经方。其中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类著作共计七家,二百一十六卷。其小序言:“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指出,医经是记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类书籍。以《汤液经法》为代表的“经方”类著作共计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其小序言:“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指出经方是记述利用中药组方配伍制成方剂的一类书籍。医经与经方分立,体现了当时学术发展的状况。

2.汉末为医经与经方融合时期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晋·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中亦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张仲景参考《素问》六经分类理论,又禀承《汤液经法》之方剂,开创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将理、法、方、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伤寒杂病论》改变了长期以来医学理论与临床技术相对独立的局面,是医经与经方相融合的划时代的经典著作。

3.魏晋为医经、经方与针灸融合时期

《易》曰:“观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见矣。”何谓聚?皇甫谧曰:“事类相从,聚之义也。”因此,叔和“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脉经》一书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经典医籍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是一部汇集魏以前医籍之大成的经典著作。该书首次将医经、经方、针灸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使临床治疗从单一的方药,发展到方药与针灸相结合。如《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寸口脉洪大,胸胁满,宜服生姜汤、白薇圆,亦可紫菀汤下之。针上管、期门、章门。”从这种意义上分析,将《脉经》定位于脉学专书,实谬矣。

二、从命名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脉,衇,或从肉。”“衇,血理分衺行体中者。”段玉裁注:“理分犹分理……衺行体中,而大候在寸口。人手卻十分动脉为寸口也。会意。”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人相应的观点,体现了中医学的鲜明特色。自然界的水系,对应于人体,则是人体中条条经脉。“脉”指血分理斜行于体中的分支经脉。可以说,《脉经》之“脉”即指人体内的经脉。

叔和认为,脉学理论精深微妙,脉体难以辨别。切脉的错误会直接导致治疗的失误。以此名书,并非只言脉,而只是为了强调经脉的重要性。正如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指出:“详此文,其书虽曰《脉经》,不仅言脉而已。唯因‘脉理难精’,故特以此命名,示持重耳。”

三、从书目著录看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将《脉经》著录于“明堂经脉类”。《通志·艺文略》则将其著录于“脉经”类,而《通志·艺文略》的“脉经”一类,实际上是继承《汉书·艺文志》中的“医经”类,收录理论性医学著作。《国史·经籍志》则将《脉经》著录于“经论”类目之下。据此可知,早期书目将《脉经》作为医学理论性著作,属“医经”之范畴。

四、从撰写原因看

据《脉经·自序》,王叔和编写《脉经》一书有三个主要原因:其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叔和认为,脉学理论精深微妙,脉体难以辨别。切脉的错误会直接导致治疗的失误。其二,“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叔和认为,医药是性命攸关之事,不能有一毫之疑。其三,“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叔和认为,前代遗留下的医学文献难以利用,且流传不广。“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鉴于上述三个原因,王叔和乃“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著成《脉经》一书,庶使末学“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这一目的,这不是一部诊断学专书可以做到的。

五、从成书基础看

叔和《脉经》,除根据《黄帝内经》及扁鹊、张仲景、华佗诸家所撰医籍外,还广泛参考了多种前代医学著作。今从其具体内容中可见者有。

(1)《素问》、《针经》,见卷三及卷六引经文。

(2)《四时经》,见卷三。

(3)“扁鹊曰”、“岐伯曰”等,见卷四第五。今皆不见于别书,盖当时均有单篇别行之书。

(4)《张仲景论脉》,见卷五第一。

(5)《扁鹊阴阳脉法》、《扁鹊脉法》、《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等,均见卷五。

(6)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条文,则分别见于卷

七、卷

八、卷九中。

(7)医律、热病阴阳交部、热病并阴阳部、少、厥逆部、阴阳竭尽部、重实重虚部、阴阳相附部。以上诸名,见于卷七小字注文,皆不见别书著录。然其内容,大都见于今本《伤寒论》中,亦或仲景弟子所撰《四逆三部厥经》,所收乃师《伤寒杂病论》中部分条文,今亦别无所据,尚待考。

(8)《仲景评脉论要》,见卷七。详此部分条文,大都不见于别书,疑系张仲景别有论脉之书,亦或系原《伤寒杂病论》中部分内容。

(9)《手检图》,见卷十。

考上述所载之书的性质,大多归属于“医经”类。叔和之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次文献整理工作,即在吸收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进行的整理工作,就其性质讲,亦当属“医经”类。

六、从编撰体例看

“类书”者,将多种文献分类汇编以供查寻之书。《旧唐书·经籍志》标以“类事”,宋《崇文总目》始名“类书”。类书具有收录内容广博,以杂见称;片断摘取原文,内容不完整;分门别类编排,便于检索等特点。

详王叔和《脉经》,均是以多种别家之书为素材,以分类编排为体例,打破原书编次,重定部居,汇为一书。虽然与唐宋以后之纯工具性标准类书相较,尚不尽合,但此种编辑体例,当是受秦汉三国时期初期类书性图书编辑体例及编纂方法的影响,故亦医学中之早期类书型书籍。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称:“该书收集晋初及晋以前有关文献,‘各以类例相从’之体例,编纂而成,实则亦一类书型医书。”

七、从内容看

《脉经》全书十卷,一百零四篇,亦宋·林亿等校定本。其中卷

一、卷二及卷四论脉;卷三论脏腑;卷五载张仲景、扁鹊、华佗等论脉及察声色;卷六论五脏六腑病证;卷七载张仲景等论伤寒;卷八及卷九载张仲景论杂病;卷十为手检图。

该书述二十四脉之体象、辨三关阴阳、奇经八脉病、三部九候、脏腑病候及察声色等,内容颇详,特别是收载仲景遗论,尤为详尽。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该书“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当属“医经”类著作。宋·林亿盛赞此书曰:“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藏六府、三焦、四时之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其文约、其事详者,独何哉。”

因此,将《脉经》一书定位为一部脉学专书,不能全面揭示其学术价值的所在。《脉经》是一部汇集魏以前医籍之大成的经典著作,当属“医经”类。

【参考文献】

1王叔和.脉经[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3.

2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83.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76.

4张灿玾.针灸甲乙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

5王凤兰.汉末六朝医经和经方的融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2):934.

第6篇:中医典籍范文

【关键词】咽喉;中医;解剖;生理

人类的认识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中医学藏象学说与现代医学的脏器组织器官相比,虽侧重功能的阐述,但其对脏腑结构解剖的认识也由来已久。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于形体的概念居然是十分重视的。《内经》有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解剖”一词正是源于此;此外,古人对人体脏腑解剖也有较详细的描述:“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可见五脏的概念、六腑的概念、五官九窍的概念,应当说都是在解剖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早期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形体和解剖的基础上的,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而推广至对该现象和形象的功能概括,并逐渐形成藏象理论。

咽喉,古谓:“人之一身,惟此最为关要。”咽喉位居方寸之地,是生命活动的一个要冲,既是饮食气息出入之门户,又是多事之区,邪贼入内之关。《验方新编》云:“咽喉之患,最为险恶。”若咽喉失和,则百病丛生,危害极大。

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对于咽喉及其相关解剖结构、生理特点、治法治则等的描述颇多,且和现代医学中的相关内容相似,现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咽喉的解剖结构

1、咽喉的位置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胃之上脘为咽喉,主进水谷,在喉咙之后,肺之上管为喉咙,主气之呼吸出入,在咽喉之前。”这里的“咽喉”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口咽部,而“喉咙”就是我们所谓的喉咽部,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口咽部在喉咽部之前,喉咽部在口咽部之后的咽喉部位的解剖位置相同。其中“咽在后主食属胃,喉在前主气属肺。”“咽喉并行,咽至胃,喉至肺,均长一尺六寸,咽重六两,喉凡九节,重十二两”的记载与现代医学中口咽部与向下通过食管与胃部相连,喉咽部通过气管与肺部相连的描述也基本相同。

2、咽喉的组成及形态

现代医学将咽分为三部分:鼻咽、口咽和喉咽。清?陈修国在《医学实在易》中说:“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窍俗名气管,咽窍俗名食管。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 其中的咽窍、喉窍就是我们现代医学中的口咽和喉咽。至于鼻咽部,祖国医学也早有认识,如《灵枢》说:“颃颡者,气分之所泄也。”《集注》又进一步阐明其义:“颃颡者,腭之上窍,口鼻之气及涕唾从此相通,故此为气之所泄,谓气之从此而分出于口鼻者也。”说明颃颡,指的正是现代医学所称的鼻咽部。同时《康熙辞典》解释:“颃”是“咽”之意,“颡”是“额”、“头”之意,也正说明鼻咽腔是头额中咽腔。此外,《金丹元奥》:“何谓十二重楼?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黄庭内经?若得章》:“重重楼阁十二环。”务成子注曰:“谓喉咙十二环,相重在心上,心为绛宫,有像楼阁者也。” 也明确指出“喉咙管”有数节,与现代医学解剖中气管有14~16节的提法相似,并将“十二重楼”这一形态学上的特点作为“咽喉”的别称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典籍中,如清代喉科专书《重楼玉钥》之名,其义即指喉咙。此外,现代医学中使用的很多名称,如腭、会厌、悬庸垂等则直接来源于祖国医学相关著作中。这些关于咽喉位置、组成和形态方面的描述如此精细,而相关描述的内容又和现代医学如此相似,甚至诸多咽喉方面的术语就出自古代医家典籍,不能不说是古代医家讲究形体和解剖的事实依据。

二、咽喉的生理特点和功能

1、吞咽作用

《灵枢》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重订严氏济生方》说:“夫咽者,咽也……咽者因物以咽》。”《张氏医通》更明确指出:“咽在后主吞……为饮食之路,主纳而不出。”说明一切饮食之物入胃必须先经口腔入咽,方能进入胃腑,反之则欲食不能而饮食废矣。故前人有“咽为胃之关”之说。

2、呼吸作用

《灵枢》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说:“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 《张氏医通》也说:“喉在前主出……喉系坚空,为气息之路,主出而不纳。”说明凡人体呼吸的气,均经过肺气之关——咽喉部位,方可完成。

3、发音作用

咽喉为七冲要会之门,而喉又为声音出入之处,属发音器官之枢,中医认为人的正常发音是由喉与咽、会厌、舌体、口齿和悬庸垂等组织器官所组成,正如《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庸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气分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4、防御(免疫)作用

中医认为,外邪入侵,主要靠两条途径,一是自皮毛而入,一是自口鼻而入。咽喉上与口鼻相通,既是饮食气息出入的门户,又是外邪入侵的关隘,因此咽喉既易受外邪侵犯而致病,又因此首当其冲的门户关隘位置而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咽喉的吞咽作用、呼吸作用、发音作用、防御作用都是在咽喉解剖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生理以及疾病病理总结出来的,是基于实质形体的功能的阐述。

三、咽喉疾病的治法治则

咽喉疾病的治疗主要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其中内治法主要是根据病因病机辨证,采取针对治疗,如解表法,清热泻火法、理气化痰法、化瘀法、健脾法、补益法等六种,外治法为中医喉科特色疗法之一,种类众多。

1、吹喉法

吹喉药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痰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如清咽消肿散、汉青丹、锡类散、冰硼散等,直接作用患处,效果明显。现代医学也有很多类似制剂和剂型。

2、吹鼻法

第7篇:中医典籍范文

【关键词】黄帝内经;教学;方法;模式

《内经》是中医古典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学生入门的必学课程。现代中医临床本科学生除了要学习中医外,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西医。因此探讨《内经》的教学方法、提高《内经》的教学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1重基础

《内经》是本经典著作,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义理深邃,很多学生刚接触时都觉得很难学,也没耐心学,更别说是背诵经典,况且内经理论来源久远,学生对内经里的理论感觉陌生,一旦产生质疑心理就很难再深入学习下去,甚至会对学习内经产生反感,从而觉得内经很死板、不灵活。笔者认为对于刚入门的本科新生,在为他们开设《内经》课之前,先要让学生对中医有一个了解。比如先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让学生对中医学有一个笼统的看法,再开设《内经》课,这样让学生有一个过渡平台,不至于一下子就步入经典的学习中。学习内经前,《中医基础理论》即是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继续向前走。《中医基础理论》可以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始,而《内经》就可以在大二开设。

2熟悉文言文,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

《内经》的文字都是文言文,对于现代的学生,刚接触不免会觉得深奥难懂,所以学生要多了解文言文,同时老师也要适时地加以指导。另外,课堂上教室讲授的内容有限,整本《内经》不可能一个学期就可以学习得完,中医是门古老的医学,学生要想学得好,就一定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学习《内经》,其他古籍古书也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看经典讲求看原文,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思想,更好地学习古人的理论。

3多联系,厚德博学

《内经》不是一本单纯的中医书籍,里面也涵盖了其他内容,如历法、气象、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地理、天文等,可以说《内经》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因此我们学习内经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疑问。学生要学好《内经》,就要多联系,多了解与《内经》理论相关的知识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历法学、地理学等。只有厚德博学才能更好读懂《内经》,读懂中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恰当地联系其他古代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浓厚兴趣。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可以多开设些与《内经》密切相关的学科,就如上面所说的《古代天文学》、《古代文化常识》等,让学生更了解中国文化,这样学习《内经》就不会觉得《内经》死板。

4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虽然与当时社会的变革、哲学思想的渗透、自然科学技术的影响不可分割,但作为医学论文的汇编,它的形成更与当时医疗实践的积累以有密切关系,因此老师讲课时一定要结合临床进行阐发。学生学习《内经》期间,要多实践,早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选择去医院见习,看看名医是如何看病辩证,体会《内经》对临床的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内经》的兴趣。在见习过程中如果碰到难题就应该主动查找资料或者请教老师。

5多创新

《内经》作为中医古典医籍,对后代医家的学术阐述有很多大的影响。当代中医学生要发扬传统,还要有所创新。对中医学要有所继承,还要有所发展,因此当代学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单纯只以理论知识授课,学生很难有所发挥。因此,当代的《内经》教学中,要改革《内经》课程的教学模式。

5.1感官多重学习老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口、眼、受、耳、脑等一起参与学习,通过感官的多重学习,加深印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2学生上台讲课先把整个班分成几个组,老师给每个组布置讨论课的内容,学生在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组员与组员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发挥电脑特长,把资料做成多媒体。讨论课上每组派1~2个组员到台上代替老师讲课,台下其他学生做好笔记,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讲课完毕后,台下学生要提出问题,台上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3拓展学生视野老师也可以邀请外院教授专家做学术讲座,拓展学生视野。老师在课外也要多查阅收集学术资料,并争取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讲解。

5.4改变传统考试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卷定乾坤”,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以面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此部分的成绩可当做平时成绩,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找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论文的切入点,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辩论,也能够使学生学会怎么自主学习。

5.5敢于挑战权威作为学生,要精读《内经》中的文章,要以辩证的思路去理解《内经》,理解中医,敢于向经典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学术提出挑战,并在学习经典理论上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挑起“继承与发展”的重担 。现代医学迅速,中医与西医结合不一定就是无为的结合,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与西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有联系才有比较,但要注意要以中医的学习为主。

《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内经》教学方法新颖灵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内经》的教学模式,让经典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让学生更好地读懂中医。

参考文献

[1]吴元洁、吴南民、周美启,等.内经教学方法实践探讨[j].中医教育,2010,(4):36

第8篇:中医典籍范文

中国古代养生无论就养生家为代表的养生实践,还是养生学专著水平,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峰,而且,至今对我们科学养生仍有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养生的整体化,或叫统一性。中国古代养生理论认为人是一个小自然界,小天地。人的统一性、整体性是自然界统一性的表现。入的各个器官、各种功能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互相影响。如道德对精神情志的影响,精神情志对身体各器官运行的影响等等。同时,人与自然界也组成一个统一体,所谓“天人合一”。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四季变化,甚至月亮的圆缺对人都有影响。因此,养生要协调好整个系统的顺畅运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顺弯就势,这样,人才能平和顺祥,健康长寿。这个观点已被飞速发展的科学理论所证明是正确的,而且逐步成为人类共识。这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专业分割的早期医学对养生的认识要进步得多。

二是强调养生中的系统的辩证性。如果说统一强调的是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突出的是养生的客观性不可违背,那么这里突出的是养生中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养生著作中不但强调“天道自然”,而更强调“人道自己”,强调人在养生中的主观努力、个人修养对养生的重要意义。孔子就说过:“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已自取也。”这种养生理论给养生家的实践预留了巨大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创造无限丰富多彩的养生艺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易经》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它深刻的辩证思想,指明了古代养生的正确道路,在古代养生典籍中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芒。

三是强调养生的实践性。中国养生典籍中介绍了许多养生大家。他们都是养生的实践者,中国养生典籍的撰写者本身也是养生的实践者。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庄子等都是养生实践者,在那个年代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他们却都活了七八十岁。中国历史上著名养生家葛洪、吕坤、张君实、吕洞宾、高濂、孙思邈、陶弘景、陆游等,不但有丰富的养生学著作留给后人,自身也都是养生实践者,得享高寿。中国养生典籍就是无数养生家不断总结自己养生实践的结晶。这既是它的实用价值的体现,也是它走不出自己设定的怪圈的原因之一。

第9篇:中医典籍范文

非专业的人可以看看《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中医药学的原始经典。例如《黄帝内经》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释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从而养生、益寿、延年。这些经典的书籍建立了中医药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相学说”“藏象学说”,更可贵的是在两千年前,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入药部位和功能主治以及组方的君臣佐使原则,药物的七情和合、四气五味、归经走势、升降沉浮都做了详细记载。

中药书籍并不枯燥,甚至还很有趣。例如《中药通俗演义》这本书采用神话的形式,以神农采药为主线,药王治病为根本,将每味药都写成了故事,可读性很强。如第七回“尝甘草周身肿胀,茅根水神农康复”,就讲了炎帝和其女儿瑶姬将一小捆甘草加水煎煮,喝下后第二天却因副作用全身肿胀,神农在禾苗里发现了一种丝毛草,能治肿胀,遂让炎帝和瑶姬服下,不出两日,臃肿消褪。

还有一些比较宽泛的中药类书籍,例如《草药生活》(广东旅游出版社,理查德?马贝著)讲了草药的日常应用,例如护理身体(做面膜、晚霜等),放松神经(芳香药浴、中药足浴),美化家居(家用肥皂、地板护理),制作香囊(百花香、中药香囊),驱虫,还有自制草药餐(香料烹饪、草药煮菜、药茶、药酒、药醋)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实用书籍。

进得门来

《药学概论》全面阐释了药学专业,适合刚开始接触药学的学生,也是了解药学学科与药学职业的入门教材。这本书有各种版本,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药学职业发展为主线,以药物的发现、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等为线索,介绍职业内容及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引导专业学生的后期学习。这本书可供非传统药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合人们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药学知识及日常查找药学的主要知识之用。

有了一定基础就可以读读《植物化学分类学》了,这本书是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化学的结合,应当在学习了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分类学以及生药学、中药资源学后学习。读此书时应以经典分类学为基础来研究植物。

专业成就经典

《中国植物志》《中华本草》《实用中草药图本》《道地药材图典》《中药辞海》《中药材质量专论》等是中药文化的精髓。《中国植物志》很齐全,但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阅读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中医方剂大辞典》对我国上自秦、汉,下迄现代(1986年)的有方名的方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方剂检索而言,既有目录,又有索引,解决了检方的难题。以方源而言,对每一首方剂的方源进行考证,为读者全面了解方剂提供了便利,实属工具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