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

第1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主张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以及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激发人的优秀品质与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作为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二战”以来消极的疾病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本主义理论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 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 总结与展望

第2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参考文献:

[1]王登峰.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2.

[2]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5):856-863.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4]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50-51.

[5]Alan carr.Positive Psycholigy[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3.

[6]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1):56-57.

[7]任俊,叶浩生.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56-863.

[8]郑雪,王玲,邱林,严标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2).

第3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评价;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04-03

近十多年来,西方心理学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关注构建人类的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修正了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构建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现实背景

从1879年单独成为一门科学之日起,心理学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第一是心理疾病的治疗;第二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第三是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治疗精神疾患和研究心理问题,以及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当时心理学家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上,致使传统主流心理学被误认为是“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时至今日,这种“临床心理学家”的数量超过了其他专业人数的总和。

值得肯定的是,消极心理学发现了许多有效的诊疗方法,在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没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心理健康。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心理学产生了,积极心理学家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积极心理学把心理学长期被遗忘的两个使命重新提上了日程。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的最早研究。后来随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性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为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对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视。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为了能跻身于主流的心理学领域,Seligman等人一开始否认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的关系。但从两者的理论主张上不难看出它们的渊源关系,两者几乎拥有相同的研究主题,都重视人的积极层面,如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马斯洛称为健康人格)等。

2002年以后,随着理论和研究的发展及深入,积极心理学改变了原来的态度,也开始承认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定的渊源。另外,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来看,积极心理学在人类进程和潜力开发方面与建构主义心理学是相同的。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里,未来的大多数心理学家不应该是悲观的病理学者,而应该是积极建构人类精神的促进者和培养潜力开发的专业人士。另外,从建构主义心理学那里,积极心理学还学会了防止乐观偏向,即不盲目乐观,而把握现实性乐观的理念。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以1967年Wanner发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心理学家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幸福感研究已发展到多种理论框架的整合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Diener,他最早的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2000年,Diener发现了先前的观点的不足,于是他修正了他的一些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所持的一种肯定态度。同时,他提出人的气质、人格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宏观条件如社会关系、经济健康状况与幸福感存在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体验,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研究者从认知、跨文化、人际关系、进化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快乐的人与不快乐的人在社会信息加工上的不同,还有快乐与收入水平、亲密的人际关系、等的关系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跨文化的和时代变迁(进化)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Buss从事物进化的角度指出,快乐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同时提出了提高人的快乐程度的建议: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 (不适应、嫉妒、竞争性选择等),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婚姻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快乐是影响人心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人类只有对其充分关注,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爱、工作能力、勇气、交往技能、美感、坚持不懈、宽容、创新、理想、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积极的人格特质中,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性和乐观。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发展能作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Ryan认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内在动机、社会性发展和幸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认知评价得以实现。

乐观也引起较多关注,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乐观的人总是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Seligman在“习得性无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习得性乐观”的观点。Seligman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 。另外,Peterson通过研究乐观主义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他把乐观人格特质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在一定条件下,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对人的生活、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容易使个体产生乐观偏差,忽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他人的风险小,盲目乐观而不现实。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受。但Sandra和Schneider于2001年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为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似乎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三)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的外部条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社会环境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环境,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还有积极的社会小环境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如同伴、老师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

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人的积极品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良好社会、积极社区和积极的组织对人积极品质的影响。在造就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和发挥的环境因素上,许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更多的是来自培养而非与生俱来,Sternberg等人认识到了积极的社会环境是人为创设的。他们依据创造性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策略,主要包括鼓励假设性的质问、允许含糊和不明确、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进行定义或重定义、对创造性的想法和产品进行奖励等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评价和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空间,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给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使心理学致力于社会人变成正常人上升为使普通人过得更幸福。过去消极心理学作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研究,但它在心理研究的方向上却出现了偏向,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正好修正了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的许多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改变了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心理学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

积极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它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同时,它也批判了“消极心理学”的观点,如认为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的消极、被动的人性观,把人喻为动物和机器。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不久,它的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尽管积极心理学吸收了消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和后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的研究。首先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导致它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只有十几年,其发展的历史较短,到目前为止还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具体表现为方法如何整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等。目前积极心理学只涉及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些概括和笼统的理论,对于具体的操作和实证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探索,其实积极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积极心理学学科由于本身兴起历史的相对短暂性和复杂性,加上人类心理的多变性,如何吸取已取得的心理学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也是积极心理学家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教育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而传统教育强调的教育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但在过去的时间里,教育者经常会碰到许多难解的困惑,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时,与之伴随的新的错误、问题和缺点又出现了或优点消失了,就像人的“好动”与“活泼”总是共存的。所以说,在对待有错误、问题和缺点的学生时,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应该去认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面。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里,教育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因为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没有自己思想的盲目服从者、接受者,而是要创建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另外,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激发和强化所有人积极的人格特质,要求教育尽可能地建设一个积极的教学环境,当这种环境的激发和强化使学生的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1]Martin E.P.Seligman.Learned Optimis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98.137~173.

[2]Martin E.P.Seligman.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3]Snyder C R,Lopez S J.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745~

750.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w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2and2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2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2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2、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3、积极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塞里格曼(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观察/保持距离阶段;b.调查阶段;c.处境鼓励阶段;d.语言表达阶段;e.扩大目标阶段。

四、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标志是1961年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1962年成立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等。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

2、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积极心理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土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以及治疗观上,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

(1)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继承,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和创造性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制约性,而积极心理学则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拓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许多类似问题,把那些难以量化,难以实证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具体化,并进行实验或实证性的研究。

(2)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不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那些表面化的东西。在具体方法上,他们并不排除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统计分析,也采纳解释学、启发式的方法,既重视现象学的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也重视系统的研究。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本主义学家往往又暴露出它以意识经验现象学分析来反对实证的主流心理学的倾向性,这就必然缺乏有说服力的科学材料的支持,造成它所主张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设想和它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产生矛盾而无法解脱。而根植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完善,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这一点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里格曼的研究起点“习得性无助”以及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主观幸福感就可窥见一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就不只是单纯的科学实证,实验的量化方法,也不是单纯人本主义现象学,存在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3)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是人格的成长目标,可以说是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渊源。赛里格曼说,积极心理学长期以来总是致力于修复病人损坏的习惯,损坏的动机,损坏的童年和损坏的大脑,期望通过修复病人的这些损坏部分来治愈病人。积极心理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出发点以及治疗目标是相似的,但前者又对后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积极心理学采取以解决冲突为中心的,以现实能力为依据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处境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如果我们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非指导性的治疗,强调患者自助的作用,那么我们则认为积极心理治疗是指导性的治疗,自助———教育———心理治疗三位一体的模式。它不仅重视来访者的作用同时也重视治疗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治疗能更具有结构性,治疗双方能有更好的互动。

五、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和不足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和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积极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把人比作机器和动物,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动要么有环境决定的被动的、消极的人性观,它注重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的诞生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导向。

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积极心理学刚刚兴起不久,尽管它吸收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但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很多,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例如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研究只有一些笼统和概括的理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另外鉴于心理学学科历史的短暂性、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和人类心理的多变性,如何吸收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积极心理学的许多研究结果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因此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研究还有待加强。最后,从传统消极心理学100多年的历史来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因此否定消极心理学而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消极心理学还是积极心理学都不能片面化,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KennanM.SheldonLauraKing.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LazarusRS.Copingtheoryandresearch:Past,present,andfuture[J].PsychosomaticMedicine,1993,55(3):234—247.

[4]严标宾,郑雪.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9.

[5]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1—21.

第5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主观满足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02-01

积极心理学是近些来年逐渐兴起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在吸收借鉴已有的成熟心理学研究手段的基础知识,以更加科学的检测手段、更加完善的实验手段,深入探究以美德为代表的人类积极一面,呼吁今后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研究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的有点,实现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的转化,再次基础上,不断提升人类整体的素质,提升人类的 生活质量与水平,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现状

心理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背负起一种社会责任,并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帮助人类,取得社会的进步、自身的发展、生活的幸福。解除人类心理上的疼痛与精神上病痛、为普通大众寻找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对天才的发掘是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几百年的历史当中,心理学不断发展,不断地帮助人类获得心灵上的解脱、精神上的释放、为不同的人找到了不同的幸福生活、培养了诸多社会人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偏离,为了抚平因战争而受伤的心灵,愈合战争的伤痕,心理学在研究的重点与实践的方向上不自觉得向前者转移,忽视了后者的要求,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学的这种偏离对于帮助当时的人们走出战争的阴影,迅速的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心理学的这种过度的关怀,而是希望心理学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能够挖掘自身的能力。这种社会诉求不断强烈,心理学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开始对自身的研究领域与探究重点进行转换,将自己的研究重点与服务对象放眼于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一部分痛苦的人,将更多的努力放在帮助人类获得幸福生活方面。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摒弃,而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扬弃”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有效地测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研究方法进行创新,这使得积极心理学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并以自身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类要求的理念与实践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与喜爱,从而实现了积极心理学的转型。使得积极心理学更倾向于应用、更倾向于发展与进步。

二、心理学意义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出一种人文主义的人人本思想,提倡人性的解放与回归,与传统心理学治标不治本的片面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力求回归到心理学最开始的目的与功用上,从而实现心理学在社会意义上的作用,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积极心理学关心的重点是如何把人便成人,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真真意义上的社会人,实现人的社会学价值,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社会的同一,人类社会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社会模式、生活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不再像自己的祖先一样为了生存而绞尽脑汁,优越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条件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享受着舒适的生活,便捷的交通,高速的网络,但是如何才能获得一种幸福的生活,则困扰着绝大多数人,积极心理学正是力求帮助我们找到幸福的途径,完成当前心理学最为紧迫的时代使命。

三、教育学意义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将促进人类的发展视为自身的终极目标,对心理学做出新的解读,认为心理学应该回答什么是人,人类追求什么的问题。新兴的积极心理学一方面反映出心理学对自身发展方向的修正,另一方面反映出时展的新要求。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开始逐渐的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从过去那种过于重视学生的量化分数,转变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完善的健康人格,在强调以积极合理的方式,既实现教学活动的目标,又能追求教育本身的价值,这种教育上的诉求逐渐与积极心理学结合起来,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将积极心理学引进到教育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观。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积极心理学促进了教育学理论与时间的发展,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教育学之中,能够开拓教育学研究的领域,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更新教育学理论。保证了教育学的健康与发展,从教育层面,帮助人们寻找通向幸福的手段与途径。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意义。帮助教育学不断更新自身,符合时代的要求,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着健全人格的全面人才。

结语

积极心理学提倡我们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与生活方式来面对社会生活,解决心理难题,并对心理难题不断地做出新的解答,通过一些途径与手段,不断激发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德,不断发扬人类拥有的积极力量,使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之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积极心理学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其在教育学与心理学上的重要作用,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相关热搜:心理学  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分析

20世纪末开始,西方学者积极推动积极品质的研究,希尔森和玛丽(1999)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西里格曼(2000)在《真实的幸福》中用“Positive character”取而代之。其后,经过狄、米哈伊、贾米森、西里斯曼等人的努力,积极品质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国内外学术界近20年的主要积极品质理论进行回顾与评析:第一,对积极品质研究的产生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二,对积极品质研究的角度进行区分与分析;第三,对积极品质培养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现行积极品质研究的缺陷以及可思考的范围。

 

一、态度的界限——积极与消极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消极层面,更多地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认为积极情绪是消极情绪的衍生物,消极情绪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积极情绪。“积极(Positive)”一词在英文中是“正面、肯定”的意思,它来源于拉丁语(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弗莱德里克森(1998)提出拓延—构建理论假设,将人的情绪初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部分,积极情绪有愉快、兴趣、满意和爱等,消极情绪有悲伤、焦虑、抑郁、愤怒等。他认为积极情绪的体验能拓展个人的瞬间思维——行动能力,这可以构建和增强人的生理、智力和社会资源,而消极的情绪体验则限制这种能力的发展;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建立心理弹性和产生向上精神,增进心理健康。自此,西里格曼等人开始倡导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培养人的创造力,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西里格曼更是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促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修复生活中最坏的东西转移到建立正面的、积极的品质”。希尔森和玛丽认为人格特征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Positive Personality”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并认为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西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认为“Positive personal trait”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和自决等构成。两年后他起用“Positive character”(积极品质)一词,并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的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在某种意义上,西里格曼是将美德和力量与积极品质等同看待的,对美德和力量的考察也成为积极心理学兴起后研究的重点。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强调从正面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发掘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回应,使“积极”能够打断“消极”的垄断地位,成为当代主流心理学关注的价值核心之一,而这一辩证的过程也使心理学对“积极”内涵的理解较以前深刻得多。

 

二、意志的体验——感受与特质

 

在关于积极品质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积极品质应该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狄认为积极品质为积极的情绪体验,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支持这一观点的国内学者不乏其人,蔡华俭(2008)认为幸福感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且幸福感具有稳定性、主观性、整体性三个基本特征。另外也有学者关注幸福感这一积极品质的获得途径。严标宾与郑雪认为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呈现不同的能力,家庭、恋人、室友、朋友之间关系对幸福感影响程度依次减弱(郑雪、严标宾,2006)。另外,社会关系网络也会影响主观的幸福感(郑雪,丘碧群,2006);而李静(2007)则认为异性朋友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影响最大,其次为母亲和老师。郑宏志(2005)认为对于老年人,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都达显著水平,即任何的社会支持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生活事件因素对幸福感获取的影响也广受关注。韩永红(2007)的调查显示,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相关,并且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解释力。王极盛等(2003)的实证调查却发现,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体上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与学习负担重、不喜欢上学、遭父母打骂、与老师关系紧张这四项生活事件明显呈现负相关。王平,王晖等(2008)对高中生的幸福感调查与王极盛的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学习压力致使高中生的幸福感降低。与这些学者关注积极体验不一样,一部分学者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变量,也不是离散的变量,它应该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固有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优点和美德。这部分学者又分别关注不同层面的特质表现。一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交往技巧、美德、感受力、创造力、天赋、宽容、勇气、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发展了西里格曼早期提出的“人格理论——乐观型解释风格”理论,并把这一理论和六七十年代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等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这些研究正方兴未艾。二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宏观、中观、微观意义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特质。宏观意义上如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制度等;中观意义上主要涉及个体的交际圈与生活圈;微观意义上则主要研究个人的核心生活圈,即家庭组织系统特质。瓦兰特(2000)等人的研究显示,生活环境系统对个体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积极的生活环境系统促使个体形成与之对应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而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却与个体智商、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没有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另外,赖安德和德慈(2001)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而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系统,后者提供了特质标准与满足的方式等。但由于群体积极特质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多个领域,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理论。双虎(2009)根据2001-2008年在全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关于积极品质的研究论文共203篇)统计也显示,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较少(共16篇),只占总体研究的7.88%。不过,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中,主观感受与特质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邱林,郑雪(2006)认为人格能够有效稳定地预测主观幸福感,他们发现外向性格是预测积极情感的主要指标,而神经质是预测消极情感的重要指标,情感平衡是外向性格和神经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而另一个特质,自尊,也被广泛地用于预测幸福感,两者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外显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吴明证、徐维东,2005;谢威士、张雯,2007)。与外显自尊相对的则是内隐自尊,当个体的外显自尊显著时,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而外显自尊水平处于低水准时,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三、学习的可能——先天与后天

 

19世纪末,关于人格的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才开始出现。弗洛伊德通过深入探索人格结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类型与人格障碍等形成了完整的人格理论系统。他强调遗传与本能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人的心理发展进程是关于性的发展进程。同时,他也强调人需要将不愉快的能量释放从而获得快乐,当能量无法释放时,就会移置于其他领域或其他对象,导致新行为的产生;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以此形成,甚至一些艺术、宗教、科学成就等也被解释为满足特殊的性欲和一般生理需求的产物。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中,社会文化是本能宣泄的结果,而不是人格发展的影响因子。许多学者表示认同,斯通(1995)认为人格是由基因决定,人的一系列人格特征已经在基因中形成。雷德利(1996)发现遗传对人的性格有影响,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中存在着D4DR基因与人类性格有关,它决定了一种喜好追求新奇的性格。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敢于冒险、追求新奇方面的得分较高,这些人容易兴奋,善变,激动,性情急躁,喜欢冒险,比较大方。D4DR基因较短的人,与之相反。随后大量学者(K.Guthrie,1997;M.Abner、W.Adolph,1998;L.Alan,2007;陈晓娟,2009;任俊,2009;马甜语,2010)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的进一步解读,将有更多的人格基因被发现,个体是否拥有积极品质在出生一刻已经被决定。20世纪以后,随着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格天生”就一直被质疑,品质决定论也销声匿迹。费罗姆(1995)反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能量移置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霍妮(1996)认为人的发展受环境所制约。沙利文(1997)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格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形成。卡丁纳(1998)主张文化观点,他认为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人格,对人格的评价也会因由文化而不同。福利特(2000)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并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行为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总之,他们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产生决定性作用,反对把人格单纯地看作是遗传与生物本能所衍生与驱动的生物人;强调社会角色、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文化模式与社会制度都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而积极品格更是源于社会文化因素,因为积极一词本身就是与社会互动才有意义的词语。

 

21世纪后,人格的研究开始综合先天与后天的作用,并且这一特点也逐步表现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上。谢尔曼(2003)重新使用“品质”一词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积极是一个过程体验的行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一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的关注和追求,促使心理学家多方寻找促进个体积极状态产生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心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品质研究最早源自于心理学对 “消极—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研究,在不断的探讨中,积极品质的概念得到极大扩展,产生众多概念,而所有的概念都存在着以下共同点:(1)积极品质强调对品质的开发,而不是对问题疾病的治愈;(2)积极品质相信人类具有对美好的向往以及走向美好的能力;(3)积极品质的品质定义是多元的;(4)积极品质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在积极品质概念扩展的基础上,心理学开辟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即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大领域就感受与特质、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划分,但又相互联系。通过增进积极体验,个体才能够形成积极人格并得到良好发展,而积极人格的形成也会促使个体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一方面决定其自身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为积极体验的获取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护。积极品质一开始被认为是由基因决定。而后,行为心理学兴起,环境因素得到极大的提倡。现在,积极心理学更多地认为,积极品质的形成一部分由一定的基因条件决定,也有一部分由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事实上,由于遗传基因的无法改变,积极心理学更提倡通过后天的积极干预来形成积极品质。尽管积极品质的研究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视角”,其主张从个体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品质概念的拓展与测量以及对积极品质的培养。但,对积极品质的研究并没有对其自身的哲学假设进行讨论,即对人性本善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几乎没有做出探究。

 

2.积极品质的研究来源于国外,因此国内的研究也继承国外之理论与经验,大多是一些介绍性的文章,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思想。也有一些探索方法的文章,但以宏观探讨居多。国内对于中国人积极品质的研究也多参考国外,但“积极”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会因文化而发生很大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一种积极优秀的品质,但在西方文化的话语系统当中却不是。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总结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特点与成长规律等是中国积极品质研究的重要主题与方向。

 

3.积极心理学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待进一步归纳、整理。虽然积极心理学只诞生了短短十余年时间,却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没有很好的总结,没有形成合理的理论体系,使得人们无法系统地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全貌。关于积极品质培养路径也没有一套全面的体系。

 

第7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

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从此揭开了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序幕,宣告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及实践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还应重视普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中积极的方面,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将促使心理科学对人性更科学的理解以及更有效的干预,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兴起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教育范式,是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积极心理教育吸取了积极心理学当中的积极思想,强调运用受教育者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提高其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的崛起,拉开了心理教育从障碍性、治疗性研究转向发展性、积极性研究的序幕,宣告了一种新的理念和范式:积极心理教育的诞生。

积极心理教育的脱颖而出,使其瞬间成为备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教育思潮对我国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心理教育也应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势在必行。我国心理教育范式的建构也开始转向积极心理教育,这符合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趋势。众多研究者开始引进西方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一时间,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关注再到加强的发展历程。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比我国起步早、投入多,我们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在引进过程中,由于文化、习俗和地域等差异,难免会出现“不兼容”现象。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到底有多强?能否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范式?这是研究本土化的起点。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一直备受实践者关注,但确很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回答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两个问题:即为什么本土化和如何本土化。

一、积极心理教育——为什么要本土化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可以译为民族化、本地化和本国化,从语意上说,是指使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指的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时,不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而是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等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选择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本土学生,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积极心理教育起源于西方,在理论引进和实践过程中,不能离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否则自然会“水土不服”。因此探索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丰富并拓展本土心理教育理论

心理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如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表明对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和情绪体验的重视。以后,历代许多学者的著述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从王国维的心育到蔡元培的全面发展再到燕国材的心理教育,展现了我国心理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些传统文化为以后的心理教育提供了参考。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进入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先后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落后。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对源于西方的积极心理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可以丰富并拓展我国心理教育理论,为心理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吸收并转化国外心理教育成果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还处于创始阶段,当前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基本都是引进西方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舶来品,再加上本土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心理学理论。虽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本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但在理论和方法上过分依赖西方而少有创新,在观念上仍然是单纯的拿来主义。积极心理教育产生的短短几年间,国外积极心理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已从弱到强且从研究到实践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收其先进理念、借鉴其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转化国外积极心理教育成果,使其更具本土特色,更好地为本土服务。这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本土化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三)了解并解决本土心理教育问题

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是针对西方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下的人们而设计的。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很可能会产生不适应。而本土化就是为了切实地描述、分析、解释及预测本土人群的心理现象与行为倾向,进而建立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此来教育他们。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本土化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仅仅只是把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理论和工具引进来,然后不加改造就套上去加以使用,而没有注意中国人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心灵世界。面对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问题,比如神经衰弱、隐匿性抑郁、躯体化、网络成瘾、气功和迷信诱发的精神障碍等,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心理角度,用本土化的研究倾向深入有效地探讨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问题,阐明并改造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形成对中国人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切实解决本土化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就是让我们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二、积极心理教育——如何本土化

目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比较多的是对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的推介。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给学校心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大挑战。一般来讲,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异质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过滤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再维持原来的模样。因此,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走本土化发展之路。

(一)兼容并蓄,批判性吸收西方成果

我们认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应该有一种开放、外向的积极姿态与自我梳理的勇气与警觉,而不是简单的对抗或背离。无论人们是否承认,“本土化”研究都是以西方理论的既有存在为前提的。无论是积极心理教育理论还是实践,西方国家都走在前面。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不应全盘移植西方。因此,以全面审视的眼光看待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尤显必要。因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时,必须在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其与本土心理教育进行融合和转化,以此去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这样才能避免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与此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创造性利用,而不是盲目照搬。总之,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建构既需要以中国的问题为本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又需要深入西方文化精神的内部借鉴其经验得失,并在二者良性互动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研究新范式。

(二)本土改造,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

心理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客观的测验或评定,才能掌握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是适应于本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与西方的测量工具和技术相异。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是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标准化测量工具和有效的干预技术。不但如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根据我国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背景对这些成熟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以此形成和发展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特有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尤其是对测量工具的编制,一定要基于中国常模进行修订。否则将会出现格格不入的现象。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本土化心理教育方法的最初尝试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即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而建立的本土心理干预技术。未来,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点是继续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

(三)夯实基础,加强本土化实践创新

心理教育范式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通融,而积极心理教育则体现出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对“心理教育”的研究和界定,从一开始就是实践取向或者问题取向。由于积极心理教育研究起步晚,早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引进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然将重点放在仿效西方,就非常令人费解和遗憾。本土化思维要求我国学者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和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些都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必然要求,离开这一点,无论是引进先进理论还是本土化建构,都只能是没有支撑的空中楼阁,这必将阻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因此,实践创新是推动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动力。“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教育文化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与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若在其中引入“积极因素”,必将成为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一大创新。积极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实践的又一大特色。而就积极心理教育开展形式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当的。我国学者王希永提出以下几种积极心理教育方式: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主式心理激励等。 依据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思路,我国研究者在不断加强积极心理教育实践探索和创新,走本土化之路。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本土化”与“国际化”运动是21世纪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共同的特征。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积极心理教育体系是一个迫切和重要的课题。积极心理教育从出现到发展不过十年时间,但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使其一跃成为当今心理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有学者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积极心理教育必定会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也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可以说,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进程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一)吸收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吸收和创造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核心,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国外积极心理教育的现有成果。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不能盲目排外,闭关自守,但也不能盲目照搬,全盘吸收。要把握好两者的“度”,要在真正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本土化发展。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吸收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实际上,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应该说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心理教育就特别注重发展智能、启发潜能、鼓励立志、锻炼意志等。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绝对离不开历史的积淀。然而,历史是发展的,积极心理教育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第8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心理学目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而在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欧阵营和以俄罗斯、芬兰为首的东欧阵营各自为首。东欧心理学提出的研究热点“主体心理学”强调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所有的研究都应来自活动,所有的心理特征都应来源于具体的情境才有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1.目前热门的心理学领域

1.1脑科学

心理学中的脑科学,就是研究心理的功能在大脑上的定位。今天的脑科学,我们可以理解为神经科学,包括认知神经科学、行为神经科学、以及临床神经科学等等。日本的脑科学发展计划也提出了脑科学的三大发展步骤: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我们认为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心理是脑的机能,未来我们甚至可以认识心理、保护心理以及创造心理。

1.2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主要是探索人心理机制的形成及其影响的一种研究取向。它在批判心理机制的传统理论和观点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和方法,试图用进化、适应和自然选择来解释人类信息加工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心理起源观主要有两种倾向,即内源决定论与外源决定论,进化心理学者对二者都持批评态度。首先,进化心理学反对内源决定论,主张尽管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并不是如某些内源决定论者所言,受某种盲目的本能或内驱力驱使,而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相对于内源决定论,进化心理学更反对外源决定论。外源决定论对于心理机制的基本预设是人生来是一个/白板0,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进化心理学称之为/标准的社会科学模式0。这一模式认为,只有文化才能解释人类行为、思想等方面的群体间差异和内群体相似性。其理由是:(1)儿童与成人心理结构的复杂性不同;(2)跨群体心理与行为在儿童期表现出相似性而到了成人期才表现出差异性。进化心理学认为,仅由此就得出人的心理源于社会文化或社会学习的结论乃是一种荒谬的推理,这就如同认定成年女性的发育是本地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和公众表征影响的结果一样可笑。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心理和生理机制并不都是与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而是在人类发展的某个时期出现的,是进化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认为,现代心理学取向常常采取二分法,把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生理与文化、本能与推理等对立起来,从而强调某种因素而否定另一种因素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武断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思维模式。有机体的任何表现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任何群体间差异和内群体相似性都是基因和为基因提供输入的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环境和基因一样也是进化的产物;有机体的遗传素质是环境因素起作用的前提。

1.3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2000年1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赛里格曼、卡里曼(K ahne m an,D)等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认为,科学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而实际上,二战以后的西方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滥用和性犯罪等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积极心理学称之为病理性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赛里格曼(Se li gman,M)认为,消极心理学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赛里格曼认为,消极心理学的确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譬如今天的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另一个事实却是尽管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和物质享受、更优良的教育和娱乐,而心理疾患者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增长。

2.未来的发展

2.1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兴起是跟世界上近年来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频繁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们间的相互理解。

Kagitcasi和Berry(1989)曾给跨文化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下过一个概念性定义:跨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不同的文化和种族集团中个体的心理社会机能的相似性和差异。跨文化研究主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以及儿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

2.2改文化移植取向为本土文化取向

由于我国的心理学起步较晚,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多围绕对国外发达国家已有的研究进行学习和完善。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本土化研究。本土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是:用国外的研究方法研究国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问题。第二是:通过自己的本土文化,建立自己的理论结构。进而研究自己的问题。心理学原为西方的产物,西方心理学本已觉醒到以往自然科学本身取向的不当,而开始思考调整未来的方向。国内心理学界,多年几乎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西方心理学前进,基于此,国内心理学今后的发展,誓不能再如过往般采全盘西方文化移植取向。而采用本土文化取向,在自己本土化的基础上研究国人的心理特征。

第9篇: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消极取向 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组织行为学

传统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消极取向

组织行为学发端于Mayo等人所做的霍桑研究。从那时起,员工的积极特性与绩效之间的明确关系已为人们所认识。组织行为研究者发现,诸如正面强化和积极情绪等因素能够对员工的态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甚至幽默也能对绩效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然而,尽管有关人的积极特性的研究有如此好的开端。大量的实证支持以及显著的表面效度(显然自信、乐观的员工更富有成效),传统组织行为学领域却仍更多地聚焦于组织、团队、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不良等方面,如怎样引导和激励消极、懒惰的员工;如何纠正不良的工作作风、态度和行为;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冲突和应对压力、倦怠。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形,组织行为学家Wright等人认为主要是以往的组织行为研究过分强调“费效分析”的价值取向,即一切行为和政策都要以它们使组织付出的成本和给组织带来的收益为基础来衡量其效果和价值。Wright等将这种取向称为“忠于管理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应用研究主要是为了完成组织的管理层或所有者这个单一利益相关者群体所设定的目标。结果,另一利益相关者群体,即员工自身,则被认为只是在作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时才是重要的。这是极具有讽刺意味的,因为员工实际上是许多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忠于管理的观点”对以往组织行为研究中大量研究主题和焦点的确定以及研究结果的理解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直接和明显的影响就是上面提到的在应用研究中对负性方面的过分关注,即过度聚焦于确定组织中员工的不满、悲伤和苦恼等负性情绪所造成的金钱损失。

积极心理学运动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对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只关注人类机能和行为中负性、病态方面,而人们自身的优点和积极特性等能使生活有意义的方面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倾向的反应。整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始于三个目标,即修复已有心理疾患、预防问题以及发掘和实现人的潜能。然而长期以来,全社会都过分关心人们出现了什么问题,研究和实践的注意力也几乎全都投入到如何确定和治疗心理问题及纠错方面。几年前,以原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为首的一小群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一种积极的、用于发掘人类优点的取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他们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其目的就是想把心理学研究中的至少一部分侧重点从生活中最糟糕的事物转移到生活中的一些最美好的事物上。他们的使命是采用科学方法去发掘和促进那些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繁荣、兴旺的因素。

以工作领域中的绩效改进为目标,结合以往研究中严重的消极倾向,组织行为学家Luthans意识到有必要将上述的思潮和取向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中。他将这种以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全新的、积极取向的组织行为学模式称为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OB)。具体而言,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该定义包含了Luthans设定的用于确定POB所研究领域及概念的标准。具体而言,POB研究的概念不仅要与积极性相联系,而且必须对传统组织行为学领域而言是相对新异的,存在有效的测量和开发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有助于提高今天工作领域的绩效。其中易于开发这一标准要求POB所包括的概念是状态性的,因此就排除了传统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态度和动机等特质性变量,而且,POB所包括的概念既适用于管理者的开发,也适用于普通员工的开发。积极组织行为学家的使命即是发现、确认符合上述标准的积极心理能力,并将其与重要的组织结果联系起来。

POB所包含的子概念

符合POB定义标准的概念主要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恢复力(resilience)等,它们是POB取向最典型的代表。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一种信念。它是目前POB诸概念中研究最多、理论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这一概念最主要的理论家和研究者Bandura强调指出,自我效能感是积极性发挥作用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心理机制,人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并能阻止不理想结果的发生,才会有行动的动机。然而,除了少数理论研究者之外,它基本上为传统的组织行为学所忽视。自我效能感也非常符合POB的其他三个标准,即能够被有效测量、开发和提高工作绩效。

研究发现在有些情况下,自我效能感对个体成功的预测力要大于个体实际拥有的能力,这是因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个体就越有可能:真正地投入到任务中和迎接挑战;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成功地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或初尝失败时仍能够坚持下去。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如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使工作绩效提高了28%,而且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力也大于人格特质或工作满意度。

自我效能感的开发方法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给个体提供有关任务特征、任务复杂程度、任务环境等信息,并指导其如何更好地控制这些因素;提供培训以直接提高个体工作能力或指导个体如何恰当地运用能力去完成工作;帮助个体了解完成任务所需的行为的、分析的和心理的策略,如运用咨询和指导等形式,帮助个体理解行为策略、分析策略、心理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并学会适时加以综合运用;通过培训改变个体错误的归因,提高其动机水平;设置合理的阶段性目标,以获取成功的经验;运用积极的反馈方式,使个体感觉到组织的积极支持等。

希望

希望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设置目标,想出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并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的一种信念。它不仅仅反映了个体达成目标的决心,而且也包括了个体对能够制定完美的计划和确定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的一种信心。

临床心理学家Snyder等人的研究表明,满怀希望的人往往对既定目标更加坚定并受之激励;重视目标以及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乐于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和适应新的合作关系;在压力情境下较少体验到焦虑;对环境变迁的适应能力更强。这些方面对于今天的管理者和员工而言无疑是非常理想的特征。

尽管还未被直接应用于工作领域,但有关的实证研究均发现:希望的测量分数与工作目标期望、控制感、自尊、正性情绪、应对力和成就等呈正相关;管理者的希望测量分数水平与其群体或团队的收益率及员工的满意度和留职意愿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那些从事诸如服务工作这样压力较大的职业的人,如果他们满怀希望,则表现更好且满意度更高,更少地感觉精神疲惫,并更有可能留职。与自我效能感相类似,希望可能在某些类型的工作(如产品开发或销售)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希望的培训和开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发展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唤醒内部动机;使个体的才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参与目标设置,以获得其对目标的接受和承诺;鼓励员工设置和追求具体的、富于挑战性的目标;训练员工阐释目标并采用分步法将复杂、长期的战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步骤和阶段;训练员工如何开发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帮助员工开发重置目标的技能,它能使个体意识到当遇到不可抗拒的目标阻力时,不应继续盲目坚持,而是应对目标进行重置;训练员工对即将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心理预演。

乐观

心理学家把乐观定义为一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性。乐观者做外部的(不是自己的错)、非稳定的(暂时的挫折)以及特定的(只是这一情境中的问题)归因;悲观主义者则做内部的(是自己的错)、稳定的(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以及总体的(会破坏他们所做的一切)归因。

研究发现乐观能够对身心健康、成就取向、动机等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因素能够进一步带来学业、体育竞技、政治和职业上的成功;相反,悲观则会导致消极、失败和社会疏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消沉和死亡。但有时候乐观也会产生问题。例如在一个组织中,乐观的管理者则可能疏于为实现目标制定必要的行动计划;乐观驱动的行为也可能会指向一些无意义的或不现实的目标。在某些工作中,至少适度的悲观谨慎是有益的。基于这些原因,POB提倡现实和灵活的乐观。而现实的乐观无疑是工作场所中的一种积极推动力。例如,乐观者易于被激励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其业绩也更好;有更高的满意度及士气和更低的压力感及离职倾向;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并给自己设定长远的目标;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仍能坚持不懈。在某些工作(如销售、广告、公关、产品设计等)中乐观尤为重要。

归因的暂时性和特异性(即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件)使得乐观具有状态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学习和开发。乐观的开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宽容过去”。管理者和员工应学会反思和接受自己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原谅自己的那些已无法逆转的过失;“正确评价现在”。感激和满足于自己当前生活的积极方面,包括那些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事物;“为未来寻求机会”。未来的不确定性可以被视为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因而个体应以一种积极、自信的态度迎接它。另外,在开发时还要注意 “适度”,即寻求现实、灵活的最佳乐观类型。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关于自己生活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与POB这一总括性概念相一样,主观幸福感也日益受到重视,这反映了人们注重美好生活这一社会趋势。

尽管主流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文献中并未提及主观幸福感,但在心理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的讨论却的确将工作及工作情境作为其研究领域之一,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有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存在直接的相关(平均相关系数为0.4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能够显著地预测5年后的工作满意度,但工作满意度却不能预测主观幸福感。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仅仅在组织内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而不考虑其组织外的生活,并不总能使员工满意,主观幸福感对于留住高绩效员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最近对诸如工作-家庭平衡等生活与工作关系问题的认识,主观幸福感对组织参与者的影响将会日益受到关注。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如远程办公、虚拟团队、数字鸿沟和全球竞争环境等工作领域所发生的变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表明社会关系和流动能够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进而改善工作绩效。因而在针对这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领域变迁而开发和管理主观幸福感时,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使远程办公者和虚拟团队成员与工作伙伴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在进行工作分派和职业生涯辅导时,也要注意使员工保持最佳的流动,使其专业技术、家庭和时间三者相互协调。

恢复力

恢复力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恢复力包含着需要人们在童年期和成人期都要不断学习的一系列关键技能,它的提高意味着成长、健康和幸福。恢复力的相关因素涵盖了人类自身大量的积极品质,比如自尊、自我效能、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能力、内控、高期望、自律、批判思维、热情、乐观、好脾气、敏捷、积极行动、高智商、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

恢复力对于组织行为学而言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至今,除了具有直接意义的应激研究外,将恢复力直接应用于工作领域的尝试并不多。但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高恢复力的个体更富有成效,恢复力与个体在各种生活经历中有效运作的能力具有紧密的联系。还有待确证的是领导者和员工的恢复力对组织效力和绩效改进的积极影响。POB所面临的挑战即是如何更好地理解恢复力,然后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开发其所蕴涵的巨大潜能。

恢复力的开发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风险聚焦策略,即专注于削减那些能增加消极结果可能性的风险和应激源;资源聚焦策略,强调和增加那些能增加积极结果可能性的资源;过程聚焦策略,即为了利用现有资源管理已出现的风险因素而调动自身适应系统的能量。

结论

本文在组织行为研究中提出POB的理念,并不是要否认传统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而是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一种积极定向的研究取向,提倡一种以优势、积极性为导向的管理方法,它要求组织确立一种高度重视积极心理能力的全新管理理念。此种理念一经确立,管理者真正将员工的积极品质视为最重要的财富,员工会因此而感到被信任和受重视,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和心理能力,那么一种良性的上升螺旋将就此而产生。这将为组织从这些积极心理能力中获取回报铺平道路,并将最终形成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2,16

2.Luthans, F.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6)

3.Wright, T. A.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idea whose time has truly come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3, 24(4)

4.鲁森斯著,王垒等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