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意文化产业概述范文

创意文化产业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意文化产业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意文化产业概述

第1篇:创意文化产业概述范文

(一)研究背景

创新产业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的发展历史已经将近有一个世纪了。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不少国家便已经意识到了创新产业潜在的巨大能量,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本国的创新产业作为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跟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标,以文化创意为根基的产业模式也如春笋般涌出,像新闻出版、广告会展、设计服务等,西方国家都已经做得十分成熟了,且这些行业的发展现状也证明了创意文化产业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数据显示,这个时期很多传统行业都呈现下挫的势头,而只有创意产业表现除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此之后,各国经济为了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了推进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领域,这也是我国近几年开始重点培养创新产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泉州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是一块孕育文化创新产业的好土壤,将泉州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培养的城市,让泉州先把创意文化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城市创意文化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二)研究意义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我们发现,在知识经济结构下,文化创业不仅是走出危机的先导行业,同时还能实现经济快速加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前行。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创意文化作为新兴产业重点推行是必要的。首先我国是文化古国,拥有悠长的文化背景,有发展创意文化天然独厚的优势,另外,可以增强我国国力,在面对经济危机时能顺利度过。而泉州作为我国众多文化城市中的为数不多的将创意文化作为重点培养产业的城市之一,在创意产业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将泉州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意义的,除了帮助提升泉州创意文化发展水平,还能从中折射出创意文化未来发展之路,对我国整个创意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概述

泉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政府对其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特别对文化产业的核心———创意文化期待值更高,泉州市政府还提出“文化泉州,创意泉州”的文化理念,立志要将泉州打造成全国创意文化城市的“弄潮儿”。泉州市政府说到做到,为了发展泉州创意文化,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2010年起,泉州市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计划每年出资约2000万元,用于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并对这些文化产业实施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拉动社会资本,并建立了大批创意文化的产业区,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这些举措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09年9月底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做名录,及梨园、提线木偶的频频出访赢得国际国内专业人士的认可,都证实了泉州是适合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看到泉州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由于我国创意文化实践经验较短,尽管泉州有着天然的优势,可由于没有适当的指导,泉州的创意文化发展之路还是走得很艰难蹒跚,那些取得的成就更像是昙花一现,无法持久,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处于青黄不接,缓慢爬坡的阶段,并没有持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泉州创意产业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浓烈的创意氛围

大家都知道,其实文化说白了就是一门艺术,搞艺术是需要气氛的,特别是创新性产业中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这些,如果没有浓烈的气氛,是难以诞生优秀的作品。此类行业的人才大部分思维活跃,想法较多,可是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此类行业的需要一定氛围下,大家进行想法交流,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会产生有创新性的想法。而目前,泉州的创意氛围很冷淡,大家对创新也只是纸上谈兵,有着宏伟的规划跟目标,可是真正落到纸上的,真正有出产品的却不多。

2.缺乏优秀的创意人才

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新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包括人才的专业性及素质,否则是难以诞生高质量的产品。而目前泉州这方面的人才是很匮乏,即便是有这方面技能的人才他们从业经历也比较少,水平也大部分停留在帮助别人做较低层次的动画加工而已,创意策划等后期环节人才几乎是没有。虽然该课程在我国各大高校现已陆陆续续有开设,泉州也有,可是因为课程新,起步晚,市场认可度并不高,因此报考相关专业的人也较少,再加上相应的师资力量及匹配的教学设备也跟不上,缺乏培养人才的土壤,谈何培育文化创新性人才?

3.缺乏有力的资金条件

任何新型产业的发展都是需要资金注入才能运转起来的,通常政府在最开始的时候会拨款培植新型产业,但是光靠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市场节拍,招商引资,将产业“盘活”,才能保证文化创新产业的持久性。目前,泉州的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还都处于创业阶段,因为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业务渠道及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些企业的发展都十分缓慢。这两年,泉州在文化创业产业方面合作较为密切的是台企,可由于两岸一直没建立起规范的行业规则及相关协会,创新产业涉及的版权合同内容等形式都无法达成共识,一直搁浅,还有创新产业的运作和资金流动不通畅,两岸缴纳税额差额太大,政府也迟迟没有做出相应调整,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外商对泉州创新产业企业的投资。

三、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规划产业,营造产业氛围

产业氛围之所以一直无法凝聚起来,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产业规划不合理,建议泉州政府应该利用政府职能合理规划这些创新文化产业,让这些企业融入到市场中,接受市场的考验,比如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既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政府对创新文化的上端与下端行业也做好规划,让这两端的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创新产业才能运转起来。逐渐的,政府要减弱自身的主导作用,逐步退回到辅助的角色,如作为主办方建立创新产业的协会及展会,邀请企业参加,或者举办相关比赛竞赛,充分挖掘泉州本地的创新文化,掀起一股创新热潮,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甚至可以将创新产业企业聚集在为他们建立的创意产业园里,让他们可以零距离交流,也能彼此进行文化创意贸易,从点到线到面,让创新文化产业全面覆盖整个泉州。

(二)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创新

行业与其他机械行业不一样,创新行业要想进步主要依赖的就是人才,泉州政府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加强各大高校关于文化创新课程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制定合适的文化创意人才引入制度,可以模仿新加坡跟香港的优才计划,对此类型的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人才展示平台,让引进的人才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引入外援,可以提高泉州创新文化发展,此乃权宜之计,泉州政府还是应该将重心落在本地人才的培养上,俗话说:一方土养育一方人。毕竟本地人才在泉州土生土长的,对泉州本土文化有着深切的体会,此类人才对泉州特色的创新文化能起到引航的作用。另外,培养人才方面,要朝着复合型人才走,即具备设计、制作、营销及管理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此类型的人才能贯通整个创新产业链,推进泉州创新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合作体制,完整产业链资金的缺乏

一方面是因为泉州的合作体制存在缺陷,比如优惠力度不足,工商税务方面繁琐,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另外就是产业链不够完整,外来投资家对泉州的创意产业信心不足,担心产业链的不完整容易导致资金链的断层。因此,泉州政府需要整合泉州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将设计、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还有产品体系都要串起来,每个环节都要完善,最后做到环环相扣,流程井然有序;在合作体制的改革方面,要大刀霍斧,去掉一些繁琐的流程,对前来落户的创新企业给予“绿色通道”及其他优惠,如免租,一定时间内的免税等,投入资金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还能享受别的优惠政策,并且新落户的创新企业如果有创新产品的推出,要打上泉州的标签,泉州政府也会给以奖励,如此一来,加强互相合作,方能互利共赢。

四、结束语

第2篇:创意文化产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改造;源和1916

中图分类号:[F2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狠狠地推进了一大步,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的不断转型,所谓的工业遗产便产生了,记录着城市的过往;创意文化产业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受到极大的追捧,所需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大但收益却不可估量,代表着城市的未来。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在历史文化传承、空间结构利用、降低新建成本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2 相关概念

2.1工业遗产

根据《下塔吉尔》中的定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此外,工业遗产通常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备二次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2.2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

创意产业园是工业遗产保护型再利用的绝佳模式,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改造经验。工厂旧建筑多为不合时宜的工业遗存,一般做法是拆除后就地建造新建筑,即使未拆除,荒废后很难再次发挥其功效,而厂区的地理位置较好,不加以利用又浪费了资源。工业遗产的LOFT(即仓库、阁楼)结构对于创意空间的营造具备先天优势,非常符合创意产业所需空间上灵活多变、独特个性的要求。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成功案例

3.1国内外相关研究

早在19世纪中叶,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就引起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正式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英国的研究最为突出和丰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创造了以往的辉煌成就,也引发了如今工业遗存的相关问题。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及利用研究、保护研究、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为主)研究等三个方面。

我国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则相对较晚,在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方面采取的是实践带动理论的发展方式,在借鉴了大量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些优秀研究成果,在管理利用、改造方式、模式探究方面都有涉猎。

3.2成功案例分析

3.2.1英国Clerkenwell

Clerkenwell是英国最新兴的创意园区,位于伦敦东北部,属于典型的艺术家开发模式。一批年轻的创意者和企业家的入驻使得原来的废弃工业仓库被再次利用起来,逐步发展成为艺术家们公认的伦敦最好的创意园。现进驻的几百家设计企业以设计公司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或新媒体公司为主,还包括多媒体音乐剧院、展览馆等,园区的艺术中心时常举办的前卫展览和行为艺术展等都展现了Clerkenwell的强大包容性。

3.2.2上海同乐坊

上海同乐坊是集国际性、文化性、互动性于一体的艺术创意和时尚休闲空间。以“整旧如旧+后现代设计元素”为宗旨,拆除破旧的水泥墙,保留钢制框架和具有旧工业时代标志的建筑构件,融入亮丽色彩、玻璃幕墙、金属装饰等后现代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意改造。高层旧厂房改造以LOFT挑高设计的形式为主,多租与企业做办公之用;低层厂房则和其前方空地结合形成小广场,满足餐饮、休闲、娱乐企业的需求。

4 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改造与设计特色分析

4.1园区基本概况

4.1.1历史文化概述

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蜜饯厂于1916年由庄氏兄弟创立,是泉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厂房的代表,也是泉州重要的工业遗产。20世纪八十年代源和堂繁荣发展,其生产制作的蜜饯深受海内外华人华侨的追捧,然而随着泉州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厂外迁,老厂区便逐渐走向衰落,留下了大片荒废的旧厂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源和堂”已成为泉州文化的组成部分,源和堂老厂区在泉州人民仍然具有一定的情感地位。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纪念,园区名称保留老字号名称并加入创立年份,命名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

4.1.2区位与规模

园区位于鲤城区新门街,毗陵休闲街区,交通便利。总规划面积18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规划区域包括原源和堂蜜饯厂、面粉厂、油厂、麻纺厂、电视机厂等老厂房。整个园区建设招商分三期进行,目前第一期的招商工作完成,逾6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已经入驻经营(三分之二为设计类企业),吸纳各类创意人才500多人,目前第二期的各项工作正在开展,园区将有更大的包容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在此集聚。

4.1.3改造原则与主题定位

旧厂区以“保留、改造、新建”为改造原则进行规划:厂房、办公楼的钢架结构和LOFT阁楼基本结构相似的区域保留;旧建筑修补、装饰,适度改造;添加产业元素和创意元素,现代化配套设施、休闲绿化区规划新建,保留原有的闽南建筑风格,融入创意点,打造一个文化产业的创意综合体,一个集创意产业集群、现代创意服务集群、创意生活商业集群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创意园。

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的工业遗产改造特色探究

郭延信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省泉州市 362021

摘要:工业遗产的改造现如今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议题,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则是目前最时髦也最有利的做法之一。本文以泉州百年蜜饯老厂改造成的“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为例,归纳总结了整个园区的建筑风格、创意主题、空间布局的特色,并对园区内一些成功的改造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改造;源和1916

中图分类号:[F2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狠狠地推进了一大步,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的不断转型,所谓的工业遗产便产生了,记录着城市的过往;创意文化产业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受到极大的追捧,所需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大但收益却不可估量,代表着城市的未来。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在历史文化传承、空间结构利用、降低新建成本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2 相关概念

2.1工业遗产

根据《下塔吉尔》中的定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此外,工业遗产通常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备二次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第3篇:创意文化产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成都创意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并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随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其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有关创意产业的新观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创意产业的真正内涵,学术界还有不少争论。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的带头城市上海对创意产业的定义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提供广泛就业机会并创造财富的产业,具体指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

成都目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创意产业的概念,但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中提出目前重点发展四大行业:传媒业、文博旅游业、演艺与艺术业、创意设计业。以此看出,成都目前对“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未作明确界定。

笔者认为,“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创意产业是在传统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呈现与传统文化产业不同的新的产业形态,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中的创造性得以独立出来并创造财富,形成了以创意理念、创造性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因此,创意产业不应该局限于文化产业领域,而应将制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也划归于创意产业。即创意产业应包括文化艺术创意、数字高科技创意、工业技术设计创意,并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创意经济创始人约翰・霍金斯曾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价值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在英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凸显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英国。作为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至2000年,英国大约有12.2万个不同类型的创意产业公司,约占企业总数的7.6%,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位居各产业之首。目前,英国的创意工业政策是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

2.美国。创意产业在美国发展迅速,美国将文化创意产业称为“版权产业”。美国是全球版权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其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美国的影视业和软件业也发展迅速,在国际市场中优势明显。2002年,美国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2540美元,约占到全国GDP的11.97%。据2007年初统计,纽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已近30万人,创意经济从业人员平均年薪也要比其他产业高出2万美元。

3.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在亚洲是创意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有60%以上的日本动漫作品中在全球播放,在欧洲播放的日本动漫甚至达到80%以上。日本以动漫、游戏等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201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举措,把文化产业定为重要突破口,促进产业出口。

4.韩国。韩国是亚洲各国家中较早认识文化创意产业有巨大经济收益的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将创意产业纳入政府主持发展计划。1998-2002年间,由韩国政府推动的工业设计振兴计划不仅提高了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使韩国设计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在此期间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增长了25%。

(三)我国发达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香港于21世纪初开始研究创意产业,香港贸发局于2002年9月公布了首份《香港的创意产业》研究报告。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3月,香港创意产业聘用员工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的3.7%,创意产业已成为香港经济一个重要的增长点。2005年创意产业思潮开始影响我国各大城市。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创意产业”写入其中,开始真正重视和认同这一新生事物。近年来,创意产业在一些大城市迅速崛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纷纷建立了创意产业集聚区,并将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引擎,形成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

1.北京。北京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至2007年,北京市创意产业资产总计7260.8亿元,全年实现收入4601.6亿元,比2004年增长 86.5%。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北京创意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初步核算,2009年创意产业占GDP比重为12.6%,现价增速达11.2%,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目前,北京创意产业经济增加值已超过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成为新时期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产业。

2.上海。上海是我国内地最早发展创意产业并且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2006年,上海了国内首个城市创意指数――上海创意指数,为研究和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工具,形成了创意产业的上海研究范式。目前,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总体实力最大、产业形态相对成熟的城市之一。据统计,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总值达756.84亿元,占全市GDP的7.5%。至2006年年底,上海已打造出75个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各类创意类企业集聚。截至2008年年底,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达1048亿元,年均增幅2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7.66%,创意产业正成为上海经济增长中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到2015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100亿元,将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左右。

3.杭州。据测算,2008年杭州的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为579.8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2.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2009年杭州市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42.43亿元,增长15.0%,高于全市GDP增速5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2.6%,居十大门类现代服务业之首。2008年,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截至2009年底,杭州市创意产业新兴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已达到130万平方米。

4.深圳。2004年,深圳市提出“文化立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并提出构建“设计之都”的目标。2008年11月19日,深圳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短短几年,深圳市创意产业快速发展,2002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规模约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2.5%,到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531.3亿元,占全市GDP的6.5%。目前深圳正致力于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第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概述

2006年,成都市政府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数字娱乐业作为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措施。在《2007年成都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抓紧建设国家级的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传媒集团快速发展,尽快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大型文化企业,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2007年成为了成都的“创意文化年”,成都创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至2008年,成都市创意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595.6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4%,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已超过全市经济增速。2009年底《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O9―2012)》将近期目标定为将成都在3年内打造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

从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09年底《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成都市各级政府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力度逐渐加大。在《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中推出加强统筹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产业政策、培养引进人才、完善统计体系、编制专项规划等7大保障措施,优化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为成都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创造了条件。

二、成都创意产业的困境与问题

虽然当前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创意产业园区也呈现一片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阻碍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并及时解决,将决定着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前途。

(一)缺乏创意氛围,市场需求不成熟

创意经济属于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是创新和研发领域中的一种经济类型,因此,同其他所有创新性产业一样,其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优良的创意氛围。

成都家具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新都、崇州等为主产区的家具产业集群,年产值近300亿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家具生产基地。成都拥有2000多个本地家具品牌,但大多数成都人在购买家具时不会关注“成都造”的品牌,因为与沿海地区相比,成都家具在技术创新、艺术设计、产品研发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成都的家具业设计互相抄袭,产品多拷贝香港和欧美,或左抄右改,重制造轻设计的风气经久不散。2009年掌上明珠“质量门”事件让企业终于认识到了产品研发和设计的重要,2009年末掌上明珠以数十万年薪聘请设计总监并吸引了数千名专业人才求职。目前,成都的家具行业已经意识到了家具行业未来应该重视创新、研发,应用创意、用文化去增加家具行业的附加值。

据统计,目前成都几万家工业企业中,只有三家工业设计公司,十几个设计人员,还年年亏损。许多工业企业创新意识淡薄、设计能力较弱,以模仿改良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亦不重视创意设计,忽略了创意设计带来产品的高附加值。

创意源于需求,当前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不成熟,制造业、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创意需求,这就抑制了创意的源泉。因此需要政府、媒体加以引导,引导制造产业的创意需求,鼓励制造产业与创意设计对接,让创意设计真正的成果化、产业化,而不再是“曲高和寡”,让创意产业在优良的创意氛围尽快地茁壮成长。

(二)缺乏个性、特色,创意产业严重同质化

当前成都的动漫游戏发展迅猛,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成都有游戏动漫开发、营运和专业人才培养等企业21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约3万人。2009年成都数字游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占国内产业总量超过10%,同比增长120%,为成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利的经济环境优势。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成都的动漫企业虽然数量多,从业人员也多,但由于缺乏原创,大量模仿日本,照搬、抄袭现象严重,产量急剧提高,但创造不了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多是在为别人加工,作为世界动漫“加工厂”,与欧美日韩的动漫游戏设计相比,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如何在创意产业中凸显成都的个性,结合成都的城市特色,形成品牌,以个性的原创,形成自身的产业链和规模效益,是当前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一个障碍。

(三)创意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行业间协调配合的平台

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成都也对创意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购买天府软件园办公用房按基准价出让,整层购买优惠5%,整栋购买优惠10%,租用天府软件园办公用房享受房租补贴。” “入驻天府软件园的软件企业,免费使用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免费获得基础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此外,软件企业出口除享受国家的外贸出口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高新区的出口补贴政策。并且对相关申报项目有无偿资助或者贷款贴息,对高级人才的引进也有专门的奖励办法。

这些优惠政策也起到了不少作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为载体的数字游戏动漫产业集中发展区。但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例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较弱,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等。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创意一经公开后就可能成为人们轻易地复制、抄袭的对象,原创者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保护,创意产业也就丧失其蓬勃的生命力。

同时,创意产业种类繁多,与众多的行业之间联系错综复杂,产业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对各行各业的渗透越来越深,如果不同行业的主管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就不利于创意产业的资源整合,无法形成完善的创意产业链,无法带动周边产品开发。而当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虽然对创意产业不同行业及不同类型的创意作品或产品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法律上不够完善,不够合理,未能够根据创意产业链分别制定创造、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政策体系,缺乏知识产权研发、转让的政策体系,缺乏知识产权交易的商务平台,导致创意产业的发展步入瓶颈。

(四)创意领军人才稀缺,结构不平衡,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不够成熟

创意产业源于人才的创造力、技能与才华,其主要构成元素是创意个体的智慧、才华和创新精神,因此,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统计资料显示,纽约创意产业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我国创意人才不足就业人口的千分之一,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目前,高端创意人才的稀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创意产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成都创意产业人才的总量虽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但创意高端人才稀缺,人才结构失衡,缺乏将创意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制约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与北京、上海、深圳的创意人才吸引政策相比,成都在工作环境、发展机遇和待遇方面的吸引力均存在差距,成都人才引进政策的不够成熟使北京上海集中了中国优秀的创意人才,而成都的创意产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整体实力不强。

其次,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存在培养模式陈旧,培养渠道单一等问题。目前,虽然成都已有几所大专院校在进行创意人才的培养,但在中规中矩、因循守旧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是无法培育出来创意人才所需要的头脑灵活、异想天开和特立独行的。

此外,由于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的急增,当前从业者以设计、策划编辑等单一人才为多,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又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复合型人才则严重缺失。因此,仅仅依靠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可能满足创意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应大力开展创意人才的职业培训,由相关企业以及培训机构联手开展职业培训,将学位和证书课程教育结合起来,多渠道、多种类培养创意人才。

三、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融入成都城市个性特色,发展成都特色的创业产业

城市个性主要是强调不同的城市之间应像不同的人一样具备自身独有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能为人感知的客观存在的个别特性。城市个性是和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密不可分的。具有灿烂悠久的天府文明的成都,浓缩了千年的人文历史,同时,成都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汲取、浓缩了几千年的道家养生之精华,形成了具有多元的文化气质,各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和谐共存、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个性。因此,成都发展创意产业应注重城市个性的发掘,发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意产业。

1.立足传统历史,发展成都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及数字媒体、动漫游戏、影视演艺等产业

成都拥有金沙遗址、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墓葬等古蜀文明遗址,可以从传统华夏文明中汲取灵感,开发具有浓郁成都特色的古蜀文化旅游。目前,成都对金沙遗址、宽窄巷子、锦里的旅游开发是比较成功的,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应以古蜀文明为特色进一步开发与之相关的影视演艺。而且可以依托成都动漫制作技术优势,开发带有古蜀文明特色的动漫原创作品以及衍生产品体系,同时与媒体机构合作,打造以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国家的成都动漫品牌和企业品牌。

2.发扬“道”家休闲文化,发展休闲特色的旅游、数字娱乐、演艺艺术、创意设计等创意产业

美国权威人士预测,休闲经济将成为全球的下一次经济浪潮,休闲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国休闲学专家杰弗瑞・戈比曾说,艺术家是典型的工作与休闲合一。成都是目前中国发育比较成熟的休闲城市,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仅把传统的“道”家休闲文化继承下来,而且结合现代化的脚步,给休闲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道家思想不仅注重身体、物质的生活质量,同时注重人性的自由,心灵、情感不受束缚。这种“道”家休闲文化环境最适合艺术家、创作者静心思考,以提出有创意的新设计和有创意的新想法。

因此,今后成都发展创意产业应该贯彻“在休闲中创造,在创造中休闲”的理念,将“道”家休闲文化与创意产业巧妙结合在一起,发展休闲创意旅游、数字娱乐、演艺艺术及创意设计等具有休闲特色的创意产业,为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使成都成为“休闲创意之都”。

3.融合各地的创意智慧,凸显包容的城市个性,使成都的创意产业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活力

成都文化是移民文化,最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融合”的氛围,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包容性极强。据统计,四川历史上约有9次较大的移民迁入活动。这些移民把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各地的文化“移植”到了成都平原,并且互相兼容,乐于探索、创新,形成了成都开放兼容的移民文化。

因此,成都应大力发扬“包容”这一城市精神,不仅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而且融合各地的创意智慧,用开放的心态吸收来自先进地区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使成都的创意产业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二)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打造完善的创意产业链

从世界各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各国政府均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了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当前成都市创意产业链很不完善,研发设计与生产、销售之间联系不紧密,这就要求有相关组织机构来担当中介,为产业发展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隔阂。

1.由政府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专职负责创意产业政策的落实

首先,可以由政府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创意产业政策的咨询、管理服务,涵盖所有的创意产业领域,从而实现创意产业管理上的高度统一,形成专业服务网络,为创意产业的研发设计、展示推广、销售交易、融资担保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使成都的创意产业规模化,经济化。

其次,政府可以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避免侵权和重复创作,促进创意交流,并且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及时反馈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企业与个人的知识产权意识。

再次,政府可以建立创意产业商务交易平台,为创意设计找到出口,为工业企业的产业升级奠定基础,促进创意设计与制造的互动与对接,搭建创意产业的研发设计环节与生产制造环节的桥梁。以前,中小企业为避风险不愿花费过多的资金自行研发设计,通过搭建创意商务交易平台,不仅激发企业的创意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引导和鼓励创意作品和创意个体在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回报,及时转化为商业资本,带来经济效益,使创意设计不再“曲高和寡”,激发个体的创意激情。

在这个方面,宁波市做得很有特色。宁波市鄞州区企业百事灵政策咨询中心网站中开设的“工业设计市场”,专门针对创意产业的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对接搭建桥梁,对研发出来的成果加以推广和应用,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另外,政府应建立创意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提供渠道和担保,降低融资成本费用,为创意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环境。

2.采用多渠道模式,鼓励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创意产业链环节

第一,可以由政府出台鼓励优惠政策,依托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投资建设,也可以由政府投资,吸引社会的资本设立各种创意创新基金,为创意产业链的畅通提供配套服务的平台。当前,成都市可以依托创意产业园区,由政府部门集中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产业的研发设计、展示推广、销售交易、融资担保提供综合服务。

第二,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成都应该依托国际化的金融环境拓展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探索新形式的贷款业务,为创意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第三,还可以发挥传媒的作用,创办创意杂志,组织策划“创意设计”大赛,设立创意奖项,不仅鼓励原创,还可以发现、培养、选拔、评价创意人才,吸引创意高端人才的入驻,更可以引导创意消费,推动创意需求,打造成熟的创意消费市场。

(三)建立健全的知识保护法律体系及组织管理体系

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知识产权性,创意产业中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覆盖了设计、文艺、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诸多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的领域。发展创意产业必须首先建立起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

1.加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

首先,针对新形势下创意产业的特点,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展开系统研究,并根据成都市创意产业的特点考虑制定比较完善的地方性法规或指导意见,尽快弥补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真空地带”,如广告、电子游戏、动漫设计等,为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应围绕创意产业链的各环节,系统制定研发、保护、利用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尤其是创意研发阶段,参与者的参与及组织较分散,知识产权的侵权发生频繁,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较弱,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规和措施,将会极大地打击创作者个人的积极性。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创意产业链研发阶段鼓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对研发阶段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以促进创作者的创新观念,强化创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专业化的组织和监管

应针对当前知识产权多头管理的现状,尽快实施统一的管理,将创意产业相关的专利、商标、版权等合为一体,提高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效率。同时,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切实保护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3.树立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要加大宣传,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自身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促进企业和个人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和争端。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共享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对企业和个人的创意进行鼓励和保护,保障创意企业获得充分的利润,提升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四)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意产业开发、经营和管理人才

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于兼具优质智慧资源,其核心部分则是人才资源。成都已经有了人才培训和引进政策,例如对新引进的知名软件教育机构,在场地方面提供便利;对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对软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给予奖励等,但无论是人才引进机制和培训的鼓励政策均不够完善。因此,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和开发创意开发人才、创意经营人才以及创意产业管理人才。

1.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创意人才

首先,应该由市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全面的调查研究,从创意产业链的角度分别确定创作人才、制作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人才规格,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次,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力度,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和待遇,为创意人才搭建起多样性、包容性的发展平台。当前,创意人才的稀缺导致了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创造型人才的抢夺非常激烈,甚至陷入了互挖墙脚的恶性循环。成都可以依托休闲的文化环境,通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引进方式,集聚各类创意人才。

2.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专业界限,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

首先,政府提供平台,加强和促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培训组织之间的联系、协同和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高等院校自身资源,发挥科研机构的优势,利用企业的实验场所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衔接培训,不仅培养不同层次的创意产业人才,而且使各种领域的人才有机会接受高效的相关培训,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从创意产业链的角度分别制定创作人才、制作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战略,明确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创意产业最缺两类人才:一是创作人才;二是将创意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即经营、管理人才。由于我国目前对创意经济的研究缺乏系统的认识,对创意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传媒等学科体系,将创意人才的培养理解为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形成大量的毕业生求职受挫,创意人才严重缺失。要解决这种问题,就只有打破学科壁垒,打破专业界限,培养兼通艺术和技术的复合型高端创意人才。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开设创意产业相关的经营管理专业,专门培养创意产业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的高层次人才,以适应创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人才需求,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之,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有着良好的势头,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难免在发展中出现各种困难,能够及早地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必将使成都创意产业早日突破瓶颈,形成完整的创意产业链,带动周边产品开发,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M].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9(3).

[2]胥悦红,段晓斌.创意产业链的构建探析[J].商业时代,2010(4).

[3]程正中.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企业活力,2008(1).

[4]叶取源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6卷)[M].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1).

[5]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8(5).

[6]谢耘耕.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J].西部论丛,2010(1).

[7]张费微.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前言,2010(4).

[8]郑丹华.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个性初探[J].成都大

第4篇:创意文化产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主题公园;迪斯尼;杭州;体验经济;盈利模式

绪论

现代的主题公园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1955年迪斯尼开创了第一个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第二个迪斯尼世界出现在10年以后,从此规模不断扩大,一直到亚洲的东京迪斯尼乐园和巴黎的迪斯尼乐园,以及2005年建成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和已经审批成功计划于2014年完工的上海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一直代表着世界主题公园的最高水平,每一个迪斯尼主题乐园都闻名于世。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批大规模的主题公园,尽管这些主题公园各有特色,其文化内涵各不相同,但在某种程度上都延续了迪斯尼乐园的创作理念和手法,使得主题公园在世界的发展迪斯尼化。

在迪斯尼乐园发端、带动和开发模式的演化下,全球主题公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多样性、特色化的局面,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主题公园业在世界的发展相当之迅速,该产业逐渐成为全球性产业。

一主题公园概述

(一)主题公园概念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拟态环境塑造,从游乐园演变而来。17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以绿地、广场、花园与设施组合再配以背景音乐、表演和展览活动的娱乐花园,被视为游乐园的雏形。游乐园的理念很快由欧洲传至美国,美国迅速成为游乐园疯狂增长的沃土,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以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洛杉矶创造了一个愉悦世界的迪斯尼主题公园,迪斯尼主题公园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概念的主题公园诞生。

主题公园虽然走过近六十年的历程,但是至今世界关于主题公园的定义还是比较模糊,主要是因为主题公园的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变化。美国主题公园在线认为,主题公园通常面积较大,拥有一个或多个主题区域,区域内设有表明主题的乘骑设施和吸引物。美国国家娱乐公园历史协会指出,主题公园是乘骑设施、吸引物、表演和建筑围绕一个或一组主题而建的娱乐公园。主题公园传入国内后,学术界对主题公园也试图给其以准确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资源,它注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楼嘉军认为“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与服务设施为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作旅游主题公园,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造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尽管关注的角度不同,但所有学者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主题公园是一种人工创造物,有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建造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需要,具有综合功能。

(二)国内主题公园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主题公园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和丰富。国内主题公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一个主题公园是1989年落成于深圳的锦绣中华,随后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主题公园,数量上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国内主题公园已经有2500多家,题材从中外名胜、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山海人文、到休息那娱乐、科幻刺激等,发展区域遍及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城市,模不断扩大,投资不断上升。中国的主题公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与国外一百年的发展相比,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它对于丰富人们娱乐旅游内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主题公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行业初现端倪,成为丰富国内旅游产品和满足海内外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一支生力军。

二杭州主题公园发展概况

(一)杭州主题公园发展概况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主题公园建设方兴未艾,纷纷取得不俗业绩,经济效益可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杭州著名主题公园——宋城于1993年开始修建,面积40多公顷,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真实再现了南宋遗风。宋城抓住南宋文化特色,不断挖掘市场需求,提出了“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宣传口号。宋城开业后,大获成功,一举引爆了杭州的主题公园业,打破了杭州旅游业自古以来以西湖为中心、以观光览景为主要旅游形式的传统格局,同时也开辟了中国民营旅游业发展的新纪元,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数量不断增长的旅游者。未来世界娱乐公园也在次年即1994年建成开业,在当时可谓同高科技与参与性项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2公顷,总投资2.3亿元。刚开园时以其独特风格的建筑和不落俗套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园者,但是由于缺乏富有内涵的创意理念等问题,未来世界于十年后关门歇业。宋城与未来世界是杭州第一批主题公园,随后几年,杭州又建成了杭州乐园、山里人家、红灯笼外婆家、美国城、东方文化园、杭州新城DO都城等。

总体而言,杭州主题公园经营状况可以按下列方式概括:

第一,主题鲜明,经营良好的主题公园。包括宋城、杭州乐园。这类主题公园特色突出,位置较好,管理规范,使它们从同类景区中脱颖而出。

第二,主题无特色,经营一般的主题公园。包括山里人家、美国城、东方文化园、杭州新城DO都城等。这一类主题公园在杭州占大多数。

第三,经营较差的主题公园。如未来世界,产品创新不够,盈利模式单一是其关门的主要原因。

(二)杭州主题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最新监测表明,目前我国约有1000家主题公园,其中70%处于亏损状态,10%有盈利增长。仅在长三角地区,1998年至2007年,就先后有投资10亿元的江苏福禄贝尔、投资4亿元的上海环球乐园、投资3亿元的上海美国梦幻乐园、投资2.6亿元的杭州未来世界等多个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倒闭。

1主题不突出

国内主题公园市场就像一块大蛋糕,但是如何下刀让所有的旁观者犹豫不定。但是主题公园无主题则注定是死路一条。有的主题公园没有主题活动,纯粹搞成了游乐场,有的主题公园的主题品味低、游玩后就觉得毫无意义。大部分主题公园选择主题时还处于低水平的“模仿”阶段,全国范围内曾出现一点红,红一片的现象,很多主题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主题雷同、表现形式层次低的主题公园的重复建设给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最终影响到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是主题公园的核心和灵魂,要根据市场而定。国外的主题公园一般要进行严密的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以及相关软硬件条件进行调查,为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之后,国外的主题公园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市场,企业形象设计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可行性研究耗费时间也相当惊人,例如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的前期研究策划工作长达数年。在这样的严密策划流程指导下,国外的主题公园能够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使自己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设定了独特吸引人的主题。

2体验价值低

主题公园建成后,并不代表投资也结束,还需要陆续投入资金保证游乐项目的更新,要围绕主题恰当开发产品内容,满足游客对主题体验的需求。如在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内,贡多拉是威尼斯人的骄傲,一般木料选材、外面黑漆的质地、工序均与上等钢琴相同,座椅一定是高档羊羔皮,质地和工艺非常考究。贡多拉的经营者世代相传,坚持手摇。但是,休博园里的贡多拉,尺寸缩小近一半,改为电瓶自动档,船体制作粗糙,操作人员素质低形象差,完全扭曲了“贡多拉”形象,尤其给游客植入错误概念,使得该项产品策划严重缩水,与休闲主题相去甚远。另外还存在荷兰花街没有风车,黄金海滩没有沙滩,江南水乡没有桥廊的尴尬局面。再以“中西景观”这种以静态展示为主的建筑物复制品为例,这种主题公园除了个别规模宏大、有一定特色的建筑物能够满足游客的视觉享受外,剩下的大部分建筑物既没有文物型建筑的科学价值,又没有实用价值。由此,我们就不难想象出杭州未来世界这类“中西景观”静态展示的主题公园的落魄原因了。游客渴求自己能亲身参与,自己既是观赏者,又是被观赏者。通过参与,能让游客最大程度地介入、了解旅游,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因此,参与型的项目会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它是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

3门票价格偏高盈利模式单一

杭州市的主题公园门票价格偏高,动辄几十,上百块也屡见不鲜,景区内部重复收费、服务不周到等现象依然存在,加强管理、改善经营机制是主题公园发展的必由之路。杭州市主题公园在门票定价方面,要符合一般游客的消费水准,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客源制定不同的价位,采用一票制,改变过去重复收费的现象,主题公园像其他耐用品行业一样,必须先取得客户的业务重复。

开发者在整个主题公园开发链条中只注重用“娱”的方式来回收成本,没有重视带动其他链节,如吃、住、行、购、游的共同发展,所以,造成了主题公园收入结构单一,主要以“门票”的形式来回收成本的局面。杭州未来世界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盈利模式单一,高额的门票会造成游客一次易的心理特点,即当游客花了大价钱买了门票后,就已经给他们造成了一种印象,认为园内所有消费都一定像门票一样被定了惊人的价格,因此游客舍不得再在园内进行其他消费,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主题公园消费的单一结构。像未来世界这样的主题公园没有足够的收益,也就导致没有足够资金开发新产品,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关门歇业。

三杭州主题公园发展历史机遇与区位优势

(一)历史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的重点任务的第七条“扩大文化消费”中指出:要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

在全国重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杭州市委制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杭州市的“蓝海”战略。杭州市政府目前大力扶持包括动漫游戏,艺术品类,文化会展等在内的重点门类,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杭州市委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每年会投入5000万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杭州先后出台《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实施办法》,并与七家在杭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提供贷款、担保服务、贷款贴息补助和担保补助及引导创投基金等具体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并且鼓励优秀文创企业上市融资。总之,杭州市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区位优势

杭州发展主题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杭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并且有着举世闻名的秀美风光。杭州既有自然和人文资源,又有充足的客源,是一座资源—客源型城市。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腹地,浙江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华东地区一个亿的消费群体是它的潜在市场,发达富庶的长三角洲是它有力的依托。主题公园所在的城市除了客源市场条件好以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城市对外公共交通,也即可进入性要好。杭州的旅游交通快速、交通、舒适、安全,使得杭州主题公园对这些城市的“向心力”不断增长,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长三角地区广泛游客游玩。同时,杭州目前正处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黄金岁月,一个人文杭州、休闲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杭州旅游休闲资源和周边旅游资源互相捆绑的合作优势,配合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政府投入2000多亿元建造“健康、活力、文明、谐美”的生态城市的决心,共同营造了主题公园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杭州主题公园发展策略

迪斯尼主题公园在世界范围内的叱咤,以及雄心勃发拟在中国大陆的又一番占领,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迪斯尼的到来极有可能推动中国主题公园的新一轮进步提升,它将是大陆主题公园学习的很好榜样。毗邻上海的杭州的主题公园也可以学习迪斯尼的一系列优秀管理经验。

(一)围绕主题不断创新

张广瑞指出:“主题是主题公园的灵魂,因为主题公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有创意的、高品位的主题思想。主题选对了,开发时就易形成自己独特个性,而且也能提升旅游者的审美品位。”

主题是主题公园的灵魂所在,主题的确定及其创意的新颖性是主题公园成功的一半。迪斯尼乐园从不固步自封,总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追求创新与发展,创意新颖,并成功运用高科技手段,常变常新,个性强烈,使迪斯尼乐园能够保持长盛不衰。主题公园的建设要树立独具匠心的观念,走出重复、雷同、照搬的工业化生产的误区。旅游景区是一种各具特色、内含丰富的特殊资源,它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需要独具慧眼、具有特色。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必须要选题准、构思巧、创意新,需要独具匠心,寻找市场空缺只有这样设计建设的主题公园,才是旅游精品,才有较强的市场生命力。选择一些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主题来兴建,只有在结合了大众文化与地方特色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建成经典优秀的主题公园。

宋城的成功,最大原因在于其主题符合浙江人再现历史盛世,寄托历史情结的审美情趣。加之宋城集团对这种主题的动态表达手法,弥补了静态展示文化的缺陷,这就赋予宋城以时代审美的特征。

(二)深化主题公园体验性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它关注的不再是产品或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而是顾客消费或使用的全过程。企业提供的不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是最终的体验,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主题公园是旅游业中的典型企业,其存在的根本和发展的动力来自其提供的新颖而快乐的体验。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主题公园的体验属性使得这个行业能够较其他行业更快的进人体验经济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已经到来。

为了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就要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固然重要,但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围绕主题进行产品创新是一个首要的原则。结合主题公园产品的特点及消费心理,提出征服消费者内心的“品位”概念,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是体验经济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还必须突出顾客参与。在体验经济中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体验,无形性和参与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不仅要强调旅游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更要调动顾客与顾客的互动。另外,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与技术,巧妙地将各种高科技手段与产品结合起来。学者B•约瑟夫•派思这样描述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当顾客要购买一种服务时,他购买的是一组按自己的要求实施非物质形态的活动。但是当他购买一种体验时,他是在花费时间享受某一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就像在戏剧演出中那样——使他身临其境。”

到宋城游玩的游客可以穿上宋代古装,观看民间艺人绝技,品尝麦芽糖、武大郎烧饼等民间小吃,或到打铁铺试试身手,和亲朋好友一起打糍粑,再到演武场上玩玩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古代游戏;宋城景区是具有浓厚宋文化气息的主题公园,宋城运用丰富多彩的表演将枯燥的文化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寓教于乐,使游客在观看表演和参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宋代历史文化,这也是体验服务的精髓所在。对于宋城的标志性演出—《宋成千古情》,也在与时俱进,09版《宋城千古情》,将推出全新的“曼妙江南”、“采茶新雨”、“踏浪钱江”等场景,展现江南水乡风情和古老杭州的独特韵味。敢于创新,专注创新,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成为宋城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

(三)注重人文管理理念

“商业最成功的体现,往往是来自商业对人性化的关怀。”主题公园要想提供快乐的氛围,既要让员工感受到快乐,也要让游客感受到快乐。主题公园多数并没有给游客带来宾至如归自由自在的体验,服务人员普遍角色意识不强,工作状态略显疲惫,热情度不足,专业感不强。而迪斯尼主题公园在这一方面气到了模范作用,迪斯尼在乐园许多隐蔽的地方放置各种可爱的小道具,当游客们为了某个游乐项目排队等候或者玩累了驻足休息时,往往会突然发现这些精致的玩具,迪斯尼经常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对乐园的整个形象,包括颜色、声音、气味等都精益求精,他甚至雇人在乐园中巡逻,以确保公园内所有颜色都保持协调。这种严格把关确保了迪斯尼乐园的质量,细节安排上的贴心让游客们感受到了迪斯尼对待客人的诚意。情感化服务的实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观念,贴近市场,充分考虑到个体顾客的体验需求,充满人性温情地为游客创造情感体验,提升游客的体验价值。其次,情感化服务又是多元化的,通过细微化、延伸化、个性化、人文关怀等不断变化的服务,使游客产生愉悦、惊讶、激动、感动等情感体验,使被尊重的情感体验直达心灵,这样才能提高主题公园的重游率旅游专家普遍认为,一个主题公园的正常生命周期在7年到8年,通过科学的管理,生命周期可以无限延长。

(四)拓宽盈利模式

从投资的角度看,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这使得主题公园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而设立在主题公园内部的各种固定资产,在没有客流的情况下几乎一文不值。迪斯尼乐园的盈利方式有:门票、餐饮、旅游商铺租金、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销售以及其他收费的服务构成。整个盈利模式的架构是:以不断提升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在获得门票收入的同时,通过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获得二次盈利,又由旅游纪念品的发售进一步扩大迪斯尼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盈利模式使迪斯尼乐园具备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给杭州的主题公园盈利模式拓展予以借鉴:要引导游客多层次消费,就要对主题公园进行综合性开发,使旅游产品结构具有层次性。除了旅游和休闲,更重要的是其外部效应或外溢贡献,如交通、住宿、饮食、商业、金融服务等方面直接给城市带来的收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主题公园在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方面,其作用最为明显,即通过主题公园带来的大量人流,带动当地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运转,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更具生命力。

杭州乐园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开发之初,杭州乐园就没有被当成一个单纯的景区来开发。它由3个主题公园、1个氡温泉度假村,1个会议中心、2个网球和高尔夫球俱乐部以及天城旅游景观房产等几大部分组成。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和补充,组合成观光、休闲、大型演出、高级会议、展览、主题节庆、娱乐、运动、度假、养生、居住等不同功能。这些内容极大地增强了杭州乐园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功能,从而降低了对旅游观光门票收入的依存度。杭州乐园的年收入中,门票收入占了不到1/3。

(五)走主题公园品牌化道路

成功主题公园的范例说明,强烈的个性和突显的特色是主题公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品牌是吸引游客和回头客的关键。华侨城总裁任克雷认为,“已经成长起来的大型旅游企业、主题公园企业应较为理性地加速发展。创中国主题公园品牌是大计。”所以,主题公园应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坚持走长期、有效、不断发展的品牌之路,尽快把自己的主题公园变成名牌产品,为主题公园的发展系上安全带。

主题公园品牌化的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帮助识别企业产品,并与竞争者相区别;暗示产品特性和产品量;帮助游客避免风险;提高重游率和游客忠诚度。品牌实际上也是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升华、主题公园在开发之初就要形成一种概念化形象,获得轰动效应,树立品牌,增加无形资产,为以后主题公园产品的长期经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品牌保持方面,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企业发展要深谋远虑,目标明确,文化特色鲜明;必须认为品牌是主题公园产品的一部分;必须知道品牌是企业营销组合和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对品牌进行决策规划,认真落实。

(六)加强宏观调控

主题公园的竞争是企业行为,这就决定了政府的角色只能是方向的引导者和宏观调控者。自我国主题公园建设开始以来,我国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乏力,导向作用不强,很多地区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作跟不上或不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主题公园的开发也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指导性措施,特别是对于同一市场范围内出现同类型主题公园现象不加控制,对主题公园的市场准入审批把关不严,导致论证不足,盲目上马或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惊人。因此,加强政府引导、管理作用必不可少。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做法,从数量上控制同一市场范围内出现同类型的主题公园,这样做有利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全面地考虑主题公园的建设布局,使主题公园在空间布局上更加合理,不会造成主题公园之间在客源上的恶性竞争;二要政府进行宏观掌握,促使单个主题公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景区共同形成一个文化旅游圈,以便使主题公园的发展真正能扩大影响、降低风险。三要抑制开发超前于地区消费水平的主题公园的项目,拓展企业进行生态建设的投资渠道。因为企业大量主题公园开发的失败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对旅游业的形象破坏也很大,容易引发旅游业的泡沫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四要尽快制定《主题公园管理条例》,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经营条件,适时提供必要服务。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牢固的为企业服务意识,支持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如供水、供电、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治安、信息、通讯等。

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又在最近20多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根据世界旅游组织1997年作出的“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的预测,主题公园将是我国未来旅游产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是中国旅游必须长抓不懈的一个目标。

鉴于主题公园是为人们在参与中获得快乐的人造景观,是以欢乐为第一特征的旅游吸引物,有着异质文化、多样性和时代性强等特征,杭州市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比现在有较大提高时,适当建一些主题特色鲜明、贴近群众生活的主题公园,以丰富旅游资源和产品,活跃居民生活,还是有可能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江宁,周春发.世界主题公园现状及经营策略发展趋势[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BarbaraR.Lewis.ServicefailureandrecoveryinUKthemeparks:theemployees’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emporaryHospitalityManagement.2001.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楼嘉军.试论我国的主题公园[J]桂林旅专学报,1998,第9卷,第3期,Vol.9-No.3.

[5]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6).

[6]BaconPR.UseofwetlandsfortourismintheinsularCaribbea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

[7]ADYMILMAN.thefutureofthemeparkandattractionindustry:amanagementperspective[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1,40(2).

[8]朱宝莉.从文化角度浅谈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谐发展论坛,2007.146-147.

[9]王茂盛.大众文化影响下的主题公园规划[J]江苏城市规划,总第147期,2007.2,33-34.

[10]李文杰.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再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36卷第3期,(5).

[11]约瑟夫•派恩B.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2]郑宝华.迪斯尼对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J]商业现代化,2007.6,总第506期.

[13]冷志明.关于我国主题公园营销创新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