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爱情哲理名言精选(九篇)

爱情哲理名言

第1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1、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3、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

4、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5、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6、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7、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8、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1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3、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1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15、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8、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19、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第2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1、智力取消了命运,只要能思考,他就是自主的。

2、人凭借思考而能变成神。——法国浪漫抒情诗人拉马丁

3、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

4、思则睿,睿作圣。——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5、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德国哲学家尼采

6、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7、见唐·刘禹锡《天论中》。这几句大意是:用眼睛来看事物,只能看到事物粗略的概貌;以智慧去看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的细小精微之处,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几句以精辟的语言点明了看问题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目来看,仅能得其外形;只有深入体察事物内部的结构,看到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这几句说明凡事应多想一想。多分析分析。

8、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思考名言

9、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10、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思考的名言

11、恐怕你们不常想吧。在一年中想两三次的人已经不多。我每星期总想一两次,所以名闻天下。——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

12、过分冷静的思考缺乏感情的冲动,也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保加利亚剧作家小说家瓦西列夫

13、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4、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美国物理学家兰姆思考的名言

15、虚伪喜欢躲藏在最高尚的思考之中。它从来企图脱离思考,因为思考能使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高尚的美名。——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埃德蒙·伯克

16、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这两句大意是:喜好学习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领会其中的意义。《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题赞:“《书》缺有问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意思是说:“《古文尚书》关于黄帝的传说缺失已经很久了,但黄帝散佚之事却时时旁见于其他记述中。不是喜爱学习并能深入思考的人,很难领会其中的意义,更难于向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论说。”正由于此,司马迁根据古文和诸子的论列,编撰了《五帝本纪》。现在——常用于表述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17、哲学是思考的显微镜。——法国作家雨果

18、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19、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中国应用数学家谈镐生

20、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21、民众不思考就是政府的福气。——德国元首纳粹党党魁希特勒

22、永远积极思考!——李阳

23、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首要素质是思路清晰。……指挥混乱,行动迟缓是管理人员缺乏果断思考能力的表现。——罗杰·福尔克

24、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思考名言

25、在艺术创作中,第一个意念最佳;在其它的事情上,反复思考的结果最好。——布莱克

26、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书,便不值得占书架一席之地。——拜耶思考名言

27、哲学是们进行思考,推理和想象的思维形式,也是人类生存的真正的价值所在。——查·埃利奥利思考名言

28、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

29、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沃勒

30、一个人,才会停下来思考。——知名女歌手何洁

31、生活中没有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值得思考的大事。生活需要认真思考,也值得认真思考。——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思考名言

32、智力享受的方法很多,而且各种各样,我是指明智而有教养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生活就是思考。——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33、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美国作家爱默生

34、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低级指挥官的主动性创造必和大胆独立思考是很关紧要的。——哈克特思考的名言

35、人们都是凭天性思考,按规则说话,照习俗办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36、一个凡人应该思考凡人的思想而不是不朽的思想。——古希腊喜剧剧作家哲学家埃庇卡摩斯

37、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思考的名言

38、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39、我引用昆德拉这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被领导听见了,他就说:一定要把该上帝批倒批臭!——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

40、假如别人和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的。——美国神学家琼·爱德华兹

41、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42、明·吕坤《呻吟语》只有安静下来以后才可以思考,静止的水才可以映出完整真实的影像。

43、总裁是头,没手脚有耳目,主要功能是思考的不是动作的;干部是身体,没耳目有手脚。——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曾仕强

44、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美国作家爱默生

45、安而后能虑,止水能照也。——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呻吟语》

46、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思考的名言

47、稳坐权力宝座的人很快就会学会思考安全问题,而不是图发展这一治国的最大的课题。——美国诗人詹·拉·洛威尔

48、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第3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摘要: “哲学终结论”认为,传统哲学本体论由于对“一”与“普遍”的重视,导致现实中具体存在的遗忘。而要解决问题,必须使哲学与诗缝合。巴迪欧认为,今天哲学终结的根源恰恰是哲学与诗的缝合。要拯救哲学,就必须将哲学从诗中解缝出来,重建本体论。新本体论的建构只能由数学来完成,因为数学中的集合论真正解决了“一”与“多”、“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

中图分类号: B56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7)03033007

Key words: Alain Badiou; suture; unsuture; multiple truth; mathematics ontology

Abstract: The theory of “the end of philosophy” thinks that the concrete existence is forgotten in reality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ontology paying attention to “one” and “common”.So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make philosophy suture with poetry.Badiou thinks that the root of the end of philosophy is the suture of philosophy and poetry today.So in order to save philosophy,make philosophy unsuture from poetry and rebuild a new ontology.The new ontology is only constructed by mathematics,because the set theory of the mathematics really s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 and “more”,“universal” and “special”.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问题纷呈,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性,并试图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对策。在对现代性诸多问题的反思中,尤以对哲学形而上学的批判影响最大,这是因为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各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当然,哲学也曾因此而在历史上一直居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并赢得“科学的科学”“一切学科的女王”等称号。然而,在今天,哲学却遭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像语言哲学、存在论、分析哲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还有人喊出“哲学的终结”。带着对哲学命运的深切P切,法国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阿兰・巴迪欧大声质问道:“哲学终结了吗?”《哲学宣言》就是其与“哲学终结论”抗争的宣言。巴迪欧通过回到柏拉图,将哲学奠定在数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拯救被反哲学家们终结的哲学。这种从数学思维视角来拯救哲学的探索,为人们在熟知的框架之外思考哲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缝合”:哲学的终结

本体论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传统哲学无不是以本体论为主干,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也是因对本体论的不同批判而形成的。因此,西方的哲学形而上学也就是本体论,对于哲学的批判也就是对本体论的批判。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然而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逆流,其中以意志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语言学、存在论、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为代表,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本体论来了个釜底抽薪,致使几千年所垒筑起来的本体论大厦坍塌。既然作为西方哲学支柱的本体论已不复存在了,那么“哲学的终结”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其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出现“语言学转向”的时候,“哲学终结论”就已初露端倪。“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家们就渴望诉诸超历史的(或至少是普遍必然的)定义、标准和理论来为文化及其所有产物奠定基础”。[1]36自笛卡尔开始的整个近代哲学都是在寻找和奠定这样的基础。因而,哲学的任务就是要为知识奠定阿基米德点,为人提供行为准则。这一阿基米德点和行为准则在传统哲学家看来就是事物的一般和共性。而语言学的转向,就是从对语言的分析入手来诋毁哲学本体论所苦苦寻求的一般和共性。维特根斯坦认为,传统哲学的语言是晦涩的,追求的东西是模糊的,然而日常语言并非如此,“每个词都有一个意义。这一意义与该词相关联。词所代表的乃是对象。”[2]3所以,哲学家们所寻求的能够用来辨认事物共同特征的一般性只是徒劳。

伴随语言哲学批判而来的是后学对本体论的攻击。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元叙事,所谓后现代就是对元叙事的不信任。利奥塔认为现代性是用“元叙事”来将自己合法化的,而用来合法化的“元叙事”无非是政治叙事和形而上学叙事。政治叙事是一种启蒙叙事,形而上学叙事则是德国的思辨哲学,由于政治叙事受形而上学叙事决定并体现着形而上学叙事,因而真正为现代性合法化的则是形而上学叙事。但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尽管一向为科学提供合法化的证明,可它自身的合法性又何在?由于作为“开创科学先河的柏拉图式话语本身就不科学”,[3]41因而哲学的合法性必然遭到怀疑。正因如此,利奥塔宣告“哲学的大厦已经坍塌了”。[4]83利奥塔的做法,无疑为“哲学终结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福柯用系谱学揭示传统哲学追求的永恒性和一般性是不存在的,人类也不过是活在自己的历史中而已。反基础主义者罗蒂也认为传统哲学所追求的真理根本就不存在,因为知识并不存在所谓终极的基础,而只有社会的约定。与后学并肩作战的是存在论,尽管存在论在本体论上还有所保留,但它们也已改弦易辙、另辟蹊径。存在论宣布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是一种对存在遗忘的无根的哲学,为了拯救存在,海德格尔试图将哲学与诗进行缝合,认为唯有诗才是通向哲学本体论的途径,主张“人要诗意地栖居”。这一系列对于哲学的攻击和批判,无不是指向传统本体论对于绝对、普遍和“一”的追求。

难道“今天的哲学真的已走到穷途末路了?”“哲学真的终结了?”“哲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一片反哲学声中,巴迪欧却宣布:哲学不仅没有终结,而且仍有存在的必要,特别是在这个被“后学”诋毁而丧失了普遍性信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哲学的存在。《哲学宣言》就是巴迪欧向“哲学终结论”发出的挑战书,同时也是为终结“哲学的终结”、宣布哲学未来走向的宣言。

当然,巴迪欧对于哲学命运的宣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并非无视现今哲学存在的问题。巴迪欧指出“在今天的法国,仍然有生命力的哲学不多了,尽管在其他地方,毫无疑问,哲学还依然健在。可以说,我们伸出十根手指就可以轻松地数出幸存的哲学的数量了。”[5]3哲学确实患病了,“还可能在走向死亡”[6]56。但哲学今天的危机,并不意味着哲学的死亡,因而任何关于“哲学的终结”的论调都为时过早,都是肤浅和轻率的。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不是忙于宣告哲学的终结,而是拯救哲学,终结各种关于“哲学的终结”的论调。

巴迪欧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认识到“哲学终结论”不过是自尼采和海德格尔以降诗人时代的产物。海德格尔试图以诗来拯救哲学,然而恰恰是诗将哲学推向终结的边缘。因为在尼采和海德格尔之前,作为哲学四个前提之一的诗“不过处于哲学踽踽而行的领域内的语言的领地,在诗中,关于存在,关于时间的命题得到实现。”“诗人并不打算取代哲学家的位置,他们并不写作明显关注这些功能的作品。”正因如此,巴迪欧说:“在尼采和海德格尔之前,诗还没有成为哲学优先缝合的前提,它仅仅被看成将辞藻同经历结合在一起的艺术”。[5]44然而,自尼采开始,诗人便开始对哲学进行报复。我们知道,自柏拉图哲学开始,诗人就与哲学家存在着紧张的关系,柏拉图就曾让诗和诗人臣服于严肃的思考之中。“但自尼采之后,所有的哲学家都自称为诗人”。[5]45这样,诗便优先地与哲学缝合起怼N侍馐亲魑哲学前提之一的诗,一旦与哲学缝合就遮蔽了哲学与其他前提(数元、革新的政治和爱)缝合的可能性。诗的一手遮天给客观性构成巨大威胁,而哲学与诗的缝合在存在论中已经实现,巴迪欧认为,“赋予海德格尔思想巨大力量的正是以其诗性的解构超越了哲学上对客观性的批判。” [5]49在诗的隐喻里,真理程序中的主客体的“客观性”框架被消解了。所以说在诗人时代,诗人的作用就是去建立一个接近存在与真理的路径,而正是这条路径摧毁了客观范畴,诗的祛客观化,最终将我们的时代变成了一个无方向的时代。没有了客观性,也就意味着传统哲学中的主体和真理都面临着被抛弃的命运。

在巴迪欧看来,诗人时代哲学与诗的缝合,诗消解了哲学中的客观性,造成传统哲学的真理与主体都不复存在,最终哲学也不再是寻求和坚持真理的形而上学了。而语言学的转向又将语言置于核心位置之上,更是使哲学变成为多余。因而,巴迪欧断言,从哲学与诗的缝合逻辑来概括,“直到今天,这些东西导致了当代哲学的荒芜”。[5]67尽管如此,巴迪欧并不悲观,而是坚信哲学并没有终结。正如A科恩说的:“哲学的长期性是人类自我能力的深刻反映;正是这种能力使得哲学思维对人类未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人类存在,就离不开哲学思维。”[7]7585巴迪欧也认为在无导向性的时代中,我们反而更需要哲学的存在。也因如此“在今天,才有可能,也如此有必要去解放哲学,并宣布哲学的复兴”。[5]53

二、“解缝”:终结“哲学的终结”

在巴迪欧看来,诗人的时代,海德格尔宣判了哲学的终结并以诗来拯救长期以来一直被哲学形而上学遗忘的存在,然而最终作为感性形式的诗也未能拯救存在。海德格尔曾在一次访谈中哀叹到:只有一个上帝能拯救我们。同样,在后学的狂轰滥炸下,怀疑论和文化相对主义乘虚而入,占据了哲学的地盘,致使哲学在后现代社会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然而,怀疑论和相对主义尽管将人们从普遍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也并未因此而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反而导致人们因普遍性缺失而产生信仰危机。因而,如何克服信仰危机,重塑人们对于普遍性的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巴迪欧认为必须终结“哲学终结论”。

既然诗并没有将存在带出困境,后现代主义也未能将人们引向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那么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只有让哲学重新登场。当然,哲学的重新登场绝非是哲学的“返乡”,而应是哲学的一次“远征”。正如巴迪欧所言,“这个世纪如何认识他自己的运动、他自己的轨迹?当我们重新回到这个源头,即对新的严格的建构,以及在其开端处的流放的经历。可以用一个古希腊词语来概括这些意义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这个词就是‘远征’(anabase)。”[8]89在希腊人那里远征是一种迷失,同样今天哲学的“远征”也是源自于哲学的迷失。回溯哲学的源头,巴迪欧认为“从哲学上考察哲学史,几乎我们同时代所有的人都赞同宣布,哲学史已经进入了哲学终结的无穷无尽的时代之中。其结果是导致了一种‘哲学的疾病’,我们应当命名一种再定位:哲学不再明白它是否还有一个合适的地位。”[5]85哲学之所以会在近代走向迷失乃至于趋向消逝,那是因为“从黑格尔到尼采,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各种缝合所支配的”。[5]37在巴迪欧看来,这各种缝合就是哲学与其前提――数元、政治、诗和爱的缝合,“自笛卡尔以来就把存在、真理和主体这三个结节概念与哲学的条件捆束在一起的一步。”[9]90而今天哲学的“远征”就是要同各种前提条件解缝,所以,哲学已不再是一种缝合,而是一种反缝合,因而“解缝”就是对“哲学终结论”的终结,是哲学复兴的前提。那么,哲学如何才能与其自身的诸前提进行解缝,这需要我们再一次去构想它的四个前提(数元、政治、诗和爱),只有这样哲学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对于巴迪欧而言,既然哲学的“远征”是哲学的复兴,复兴的前提是解缝,只有解缝才能终结“哲学终结论”,那么,能否实现解缝就成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巴迪欧看来,哲学的解缝是要有关键性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奠定其意义的关键性事件发生的话,这些不过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巴迪欧坚信:哲学“尽管其仍然与悬置的或漂浮不明的命名一致,尽管其记录了每一种前提的痕迹。这就是数元、诗、对爱的思考和革新性政治的事件,这些事件决定了哲学的回归”。[5]54在近代哲学中,由于哲学的四个前提:科学(实证主义)、政治(马克思主义)、诗(从尼采到今天)长期对于哲学的“绑架”,致使哲学一直遭受质疑。打破这种局面,实现哲学与各种前提的解缝,则需要科学、政治和诗中关键性事件的发生。而在巴迪欧看来,这样的事件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因而哲学的解缝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还是必然的。

在巴迪欧看来,来自于科学前提中的关键性事件,则是从康托尔到保罗・科恩的集合论的提出和发展。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在于它“第一次用一个清晰明了的概念彻底并论证地说明了什么是不可识别的多元(multiplicité)”。[5]54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存在学说的核心问题是不连贯的多元。”[10]30这个不连贯的“多”即不确定的“多”,在巴迪欧看来,无论是唯名论还是先验论都没有真正把握。(当然这也是哲学在现代遭致批判的重要原因)唯名论拒绝了无限中漂浮不定的溢出,只认可可以命名的多元才能实存;先验论虽然规制和固定了溢出的漂浮不定即承认了不可认识的东西,但却拒绝了溢出和漂浮不定是存在的规律。然而,唯有集合论的类性的多元,“将不可认识之物作为所有真理存在的类型,并坚持认为漂浮不定的溢出就是存在之真,存在之所为存在。”[5]56由于是溢出,因而所有的真理都执着于事件的无限生产,而不能被简单还原为现有的知识。因此,集合论为哲学中的非连贯性的多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

在爱的秩序上,可以说,拉康的作品构成了一个事件。因为拉康运用精神分析学,使爱成为了一种真理的建构,有着某种本体论的维度。在拉康看来,正是爱在邂逅之中让存在本身崭露出来,但爱永远不仅仅停留于邂逅,邂逅只是爱的开始。爱不应该是一见钟情,而是一种磨难中的坚守和忠诚,因为在爱中始终存在的是两个相异的个体。实际上,拉康谈论爱就是要表达一种二的思维,“通过滑离了大写的一(Un)的统治,让二(Deux)成为思想,而爱永远承受这一形象。”[5]58这也就是说,爱并非是两个相互差异的个体融合为“一”,而是相互差异的两个个体形成的一个‘两’。而爱之所以需要忠诚,就是因为它需要忠诚来保证差异性的同时,又能使差异性可以形成为一个“两”。所以爱“不是将一个人同另一个人绑在一起”。[5]71而是一种无限的差异,“一种相遇,一种宣言,一种忠诚,从而最终能够把这种无限差异改变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存在。”[11]88其实,拉康的这种二,在巴迪欧看来,它的日常表达形式就是辩证法。因而,拉康的重要性在于他使大写的一的形象在二中解放,这不仅处置了爱的类型悖论,而且解决了主体与真理的问题。因为二不再是从天而降,而是事件之后的东西,“没有什么比二更困难的事情了,没有什么比二更能同时服从于偶然机会和忠诚的劳动了。”[5]66这种对于二的思维的阐释,使已被诗所消解的主体重新获得了生机。也正因如此,巴迪欧认为拉康的爱的问题就是一个事件,因而也是一个哲学复兴的前提,因为它真正打破了哲学中的绝对主义。在巴迪欧看来,20世纪世界的共同法则就是二(Deux),“世界展现为二的模式,这里排除了一致性屈从和组合性平衡的可能性。”[8]41

巴迪欧认为,在政治秩序方面,1965―1980年的这段历史则构成了一个关键性的政治事件。其间发生的“五月风暴”、中国的“”、伊朗革命、波兰的工人阶级和国民运动(“团结工会”)之所以被称为政治事件,是因为事件是额余之物,而它们在历史发展之中相对于历史进程而言都是一种溢出物。当然,也正是这些作为溢出物的事件参与了对哲学的解缝。在巴迪欧看来,“哲学是可能的,正是因为哲学并不存在历史或者在政治上合法化,而仅仅只是去思考肇始于蒙昧事件所重新开启的政治的可能性。”[5]60所以,政治性的事件其意义在于促发我们重新去思考政治的未来。

尽管哲学与诗的缝合促使哲学走向终结,但在巴迪欧看来,在诗的秩序上同样也是有事件的发生,而这个事件则是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作品。尽管生活在诗人时代,同样还是作为一名诗人,他却与同时代的德里达、伽达默尔、拉库拉巴特等哲学终结论者要求哲学与诗缝合的观点截然相反,而是主张诗与哲学的解缝。他希望诗能够放下缝合的负担,也希望哲学能够解除诗的那些压倒性的权威,真正走出诗的哲学拜物教,从而使诗在今后的思想路途中,能够“与数元、爱和政治革新肩并肩地待在一起。”可见,诗与哲学缝合的中断并非意味着诗的中断。在巴迪欧看来,策兰的诗的最大意义是提出了诗“在时代的无意义无方向之中,不得不去面对意义”。[5]6163因而,策兰的诗构成了一个事件,将哲学从诗的绑缚中解放出来。正是这种解放,从而使得终结“哲学的终结”成为了可能。

综上所述,巴迪欧通过对哲学的四个前提数元、爱、政治和诗中所发生的关键性事件的阐述和分析,指出了哲学解缝的可能。正是有了哲学的解缝才能迎来哲学的复兴。

三、数学本体论的建构:哲学的复兴

在巴迪欧看来,无论是现实的需要还是哲学的功能和作用,都提示着哲学不仅不能被终结,而且必须要复兴。当然,哲学的复兴也并非是旧哲学的回复,而是新哲学的建构。在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危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巴迪欧提出回到柏拉图,重建哲学本体论。在柏拉图主义遭致批判的今天,巴迪欧为何要求回到柏拉图并声称自己所拥护的哲学姿态就是柏拉图的姿态?这当然与巴迪欧对新哲学本体论的认识有关。巴迪欧认为新哲学本体论的建构只能依靠数学,而柏拉图是唯一对数学及数学与哲学关系进行正确认识的人。在柏拉图哲学中,数学作为一种思想,要远远高于诗,因为诗只是一些华丽的感性辞藻,无法把握绝对的真理,而唯有数学的纯粹思想形式才是通往绝对的通道。正因如此,柏拉D曾“将诗人――无辜的智者的帮凶――排斥在哲学奠基的规划之外,将数学上对无理数的处理纳入到他所谓的‘罗格斯’的视野之中”。[5]72然而,这种被柏拉图所高度重视的数学却在哲学终结论者那里遭致批判,柏拉图主义也因此而成为 “哲学终结论”所要终结的重要方面。

在“哲学终结论”看来,柏拉图用数学来思考哲学,将诗排除在哲学之外,使意见遭受真理的浸淫,最终导致现代社会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正是基于此种认识,柏拉图主义似乎成了一切罪恶的渊薮,在斯大林的哲学辞典中,柏拉图是奴隶主的代言人;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柏拉图是导致存在遗忘的元凶;在当代政治学中,柏拉图成了极权主义滋生的摇篮,等等。这些对于柏拉图的数落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反传统哲学就要反柏拉图主义,而反柏拉图主义也就要驱逐数学,从而使诗回返哲学,与哲学缝合。在巴迪欧看来,哲学史上将诗与哲学缝合的“缔造者”是尼采。尼采曾将柏拉图视为西方精神疾病的代名词,反对柏拉图就是反对西方的精神疾病。在哲学终结论者看来,西方精神疾病的症状集中体现在真理问题上,要治疗柏拉图主义无异于治疗西方的真理。如何治疗西方的真理?关键在于对数的舍弃,如果“不能坚决地对数进行憎恨的话,这种治疗就不会是彻底的”。[5]75因为数是柏拉图主义所有疾病寄居的硬壳,只有揭去这层硬壳(“面具”),才能彰显具体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一切对于哲学本体论的批判,无非是要拯救现实的具体存在。无论是尼采还是维特根斯坦,对这些“反哲学家来说,个人生命的痛苦与痴狂见证了思想始终纠缠着短暂的现在,出没于身体的极度痛苦之中。”[12]16所以,思想是与短暂的现在相关,而并非是没有期许的未来和永恒。因而,作为追求永恒、绝对和普遍的数学是永远无法关涉到现实中具体而短暂的存在。正是基于对数学的此种认识,巴迪欧认为“反哲学家都自愿屈服于一种诱惑,即对数学的蔑视”。[12]19

追根溯源,终结论者对于数的批判无非是要控诉哲学本体论在“一”与“多”的关系问题上对于“多”的不公。在巴迪欧看来,“一”与“多”是所有可能的本体论的首要条件,如何处置二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哲学发展的路向和命运。“几个世纪以来,在展现出来的存在的思想上,哲学使用两个辩证的对偶范畴,而这些对偶范畴的介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裂痕:这两个对偶范畴分别为一与多,整体与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对大统一体(Unité)和大总体(Totalité)之间关联和断裂的考察,是所有思辨本体论的保障。”[10]81然而,在哲学史上,无论是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康德的“物自身”,还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都是以“一”对“多”的压制来解决“一”与“多”的关系问题。尽管传统本体论这种对于“一”的崇敬曾给予我们普遍性的信念,也构成我们信仰的支撑,但它却又是以牺牲一个个鲜活的多(特殊性)为代价的。由于西方哲学本体论是由柏拉图的理念论所开启的,因而柏拉图主义在“哲学终结论”那里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在巴迪欧看来,“这些对柏拉图的怨恨,所有对柏拉图的解构都是有问题的。”[5]73

在今天,要想哲学复兴,必须治愈反柏拉图主义的病症。在巴迪欧看来,这种治疗恰恰又是需要数学来完成,而自康托尔到科恩的数学集合论实际上已为我们开启了这条道路。康托尔用集合论来思考无穷问题,通过“计数为一”的运算法则为我们呈现出纯粹的多。然而,在康托尔的集合论中,“计数为一”的运算法则是无法把握非连贯性的多,因为每下一个元素的到来都是我们无法预测的。数学家科恩则在康托尔集合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类性”概念。作为一个数学术语,“类性”在科恩那里是指“类性集合”,实际上是要表示类性的多,并以此用来解决自康托尔提出的集合论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无限多元的问题。由于康托尔按照“计数为一”的运算法则来阐述存在的多,那么无限始终是在有限之中,因而最终还是无法给出一个真正的纯多(非连贯性的多)。而这个非连贯性的多,其实就是一种“不可判定”“不可识别”的多。在巴迪欧看来,科恩数学中的类性集合就是表示这样的多,“‘类性’积极地意味着,那些没有被区分的事物,实际上是情境的普遍真理、其自身存在的真理”。[10]327“类性”揭示的是非连的多,巴迪欧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是这种多,“如果非用一个范畴来标记我的思想的话,那既不是康托尔的纯粹的多,也不是哥德尔的可构造性,更不是空(通过空存在得以命名),甚至不是事件(在事件中,什么是非在者在[whatisnotbeingquabeing]的补充得以发生)。这个范畴应该是类性(generic)。”[10]15正是认识到类性多元思想能解决传统本体论中一直没有正确对待的“多”的问题,巴迪欧开始将类性真理的建立作为自己数学本体论建构的主要任务,认为类性真理可以拯救哲学本体论。

在数学本体论的建构中,巴迪欧所要建立的类性真理已不再是传统哲学中的真理了,他赋予真理以全新的含义,认为真理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知识,真理不是有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总是情势的真理,由于情势的存在是多,因而真理也必须是多,但这个多并非是一种给定,而是源于一种独特的程序,程序要运作必须有事件发生,即从情势中溢出的东西,所以所有的真理又都是事件之后的真理。由于情势中溢出的东西是一种不连贯性的存在,因而是“不可判定”“不可识别”的多,是任意的多,这个任意的部分正是情势的类性部分,而真理就是由这种溢出而产生的。所以,作为情势的真理必然是任意的多元,是在情势的不连贯性之中被创造出来的。巴迪欧认为,“从这样的真理概念出发,在事件之后的情势之中作为真理的类性的多的生产中,我们可以再一次承担其现代哲学建构性的三位一体:存在、主体和真理。”[5]81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数学中完成的,因为只有数学曾在其字母空洞的力量下,对纯多、无法预测的多的无限进行了刻画,因而数学才是构成思想的唯一可能。正因如此,巴迪欧断言:数学就是实际的本体论。

在巴迪欧对类性真理产生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类性的多元不仅构成了真理的前提,而且还是促使哲学成为思想空间的原因。“哲学是思想的场所,在那里,哲学说出了‘存在’真理,并声称诸多真理具有共存的可能性”,哲学的行为就是把握各种真理。[5]115同样,类性的多元也“奠定了多的柏拉图主义,让我们思考一种既作为独特程序多之后果,也作为在可命名的领域上的一个黑洞,或者一个抽离的真理程序,这让一种纯多的本体论成为可能,而无需贬斥真理,无需认识语言变量的构建性本质。”[5]78所以说,巴迪欧认为是数学最终使本体论成为可能,最终解决了本体论中“一”与“多”的关系问题。正是借助于康托尔的集合论,特别是科恩的类性集合思想,巴迪欧建构起数学本体论以拯救哲学。而《存在与事件》一书,就是在完成数学本体论的建构任务。

结语

巴迪欧用数学本体论的建构来拯救哲学,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在传统本体论中一直悬而未决的“一”与“多”的关系问题。如果说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最大问题是以“一”来漠视和排斥“多”,那么“哲学终结论”的问题则是以“多”来摧毁和消解“一”。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对待“一”与“多”的关系的态度,其实都是在绝对不相容的思维框架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其结果必然是要么导致绝对的专制主义盛行,要么是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泛滥,最终都是对哲学的本性及其价值的戕害。巴迪欧从数学思维特别是类性集合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与“多”的关系,指出任何“一”都不是“多”的对立面,因为“普世性必须接触各种差异、通过其分化的苦难表明它们能够欢迎从这些差异中得出的真理。无论男女,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最重要的是差异携带着像恩典一样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普世性。反之,只有在差异中识别它们携带着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普世性的能量,普世性本身才能证实其自身的现实”。[9]283巴迪欧这种对于“一”(普遍性)与“多”(特殊性)关系的阐释无疑为本体论的存在提供合法性的依据,也正因如此,巴迪欧对今天哲学的态度是“更进一步”或“必须前进”,[13]9697而不是走向终结。

尽管巴迪欧对于哲学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的数学本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本体论问题上“一”与“多”的矛盾和冲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数学本体论即使给予了“多”(特殊性)以颇多的尊重,可对于普遍主义的追求还是无法逃脱专制主义的嫌疑。这正是齐泽克将巴迪欧的思想视为康德主义现代翻版的原因,同样它也是巴迪欧用数学本体论来拯救哲学所招致较多质疑的根源。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用数学建构起来的哲学本体论大厦,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哲学?它是一种哲学的复兴还是向传统哲学的回归?这些质疑显然揭示出巴迪W哲学存在的困境,也说明了他并未真正为哲学的未来找到出路。尽管如此,巴迪欧对拯救哲学所做的努力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本体论对于我们认识哲学的本质和价值以及该如何来对待本体论和维护哲学的本性,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这个因本体论遭颠覆而导致普遍性缺失的时代,数学本体论对于普遍性的恢复和强调,有助于人们重建起对普遍性的信念。

参考文献:

[1]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JeanF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edge[M].translated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Massumi: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4]JeanFrancois Lyotard.Le Différend[M].Paris:Minuit,1983.

[5]阿兰・巴迪欧.哲学宣言[M].蓝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Alain Badiou.Infinite Thought: Truth and the Return to Philosophy[M].New York:Continuum,2004.

[7]A.科恩.哲学的终结:对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的剖析[J].王玉北,译.世界哲学,2004(1):7585.

[8]阿兰・巴迪欧.世纪[M].蓝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陈永国.激进哲学:阿兰・巴迪欧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Alain Badiou.Being and Event[M].New York: Continum,2005.

[11]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M].邓刚,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第4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2006年9月12日,总理一行抵达伦敦,对英国进行短暂的工作访问。

当晚,总理接受西方各大媒体的采访。其中,英国《泰晤士报》的一名记者问他:“总理阁下,您经常读什么书?思考哪些问题?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温总理脸上泛着儒雅的微笑.回答时引用了六句话,一是左宗棠23岁时贴在新房门口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二是屈原《离骚》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三是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四是宋朝张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五是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六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后来刻在他的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愈是深入思考,它在我心底的敬畏就愈是神奇强烈。那就是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规范。”

温总理这六句话立刻引起了英国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9月13日,《泰晤士报》以两个整版刊登了这次访谈,还破例用中文登出上述中国诗章的出处。一时间在海外传为美谈。有意思的是,11月13日,总理应邀出席全国文代会.在文代会上作报告时,又复述了这六句话。足见它们在温总理心中的位置。

左宗棠那副对联,写出了这位清末著名洋务派首领年轻时的追求与抱负:两手空空却忧国忧民,博览群书而心仪先贤。如此博怀难能可贵,令人钦佩,素有报国之志的自然感同身受。“长太息以掩涕兮,衷民生之多艰”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两诗,囊括了爱国诗人屈原和“知县书画家”郑燮心中强烈的爱民意识,以亲民为民著称的温总理,自然印象深刻。宋代大儒张载的座右铭颇富哲理,对国泰民安的期待呼之欲出,所以总理铭记于心。大诗人艾青写于抗战时期的《我爱这土地》,饱浸泪水地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大地对民族独有的眷恋,深深感染着人民的总理。康德的那段墓志铭.构筑出康德哲学体系的“十字架”――横轴是自然律,纵轴是道德律,一个是神奇宇宙,一个是个人心迹。这与中国古代哲学追求的“敬天爱人”、“天人合一”可谓不谋而合,博闻强识又纵观天下的温总理自然对康德这段名言深有同感。

罗曼・罗兰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引导的生活。”我们往深处想,总理心仪这六句话的缘由便不难显现了:其一,作为政治家.深谙文以裁道、诗以言志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道理,借用中外名诗名句阐述自己的观点,效果远比板着面孔干巴巴说教好得多;其二,他博览群书的习惯始终未变,身为大国总理,日理万机而不忘重温经典,此举既可从中汲取营养、升华领导艺术,又能陶冶情操、为繁忙工作“减压”,可谓一举多得:其三,所以对屈原、郑燮、左宗棠、艾青等人的名句脱口而出,正是温总理日夜殚精竭虑、奔波操劳、谋天下之福祉、忧苍生之疾苦的真情写照:其四,对张栽、康德两位哲学大师之言念念不忘,凸显内在修养之深和满腔人文关怀,所以会对权力、法律、道德乃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永葆清醒与敬畏。

第5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张小军者,陕西阎良人也,字思哲,号玉阶斋主人。

思哲少时,其父观其仪容,察其言行,判为诸昆仲之朴讷者。束发时立志于学, 嗜书,每遇名家著述,辄衣去重彩,食去重肉,必购之而后快。如是经年,文理渐通达,思致渐明睿。其人雅量高致,耿介磊落,同侪皆称善。

及长,会高考之年,思哲于同侪之中为翘楚,学业优良。然胸中之学养累积已厚,似欲喷薄而出 ,不有佳作,何申雅怀。遂辍学归家,闭门著书,如是一年矣,《爱的哲学》乃讫,文笔纵横,丰赡粹美,骨力奇高,哲思蕴藉。然伯乐难求,终未得付梓。

越一年,思哲返校备考,而学业荒疏已久,不得蟾宫折桂。遂择渭师院中文系。方其时,思哲之初恋李氏,名清秀者,不知何缘故,与之劳燕分飞。思哲眷恋而不忘,大一之际,乃成《玉阶诗稿》。师院求学之际,思哲发奋读书,文史哲皆窥堂奥。遂援笔作论文。积年乃成《红楼梦与资本论》,《鲁迅随笔集》,《爱情审美学》,《青春独白,理性批判系列》,一时名震中文系,远近俊彦,咸来访之。大三之际,遇长安孟鑫,字梦影,号雨臣者,一见如故。畅谈古今,音书相往,知梦影同为长情之人,惺惺相惜,遂结为挚友,如是二年矣,取二人书信之往来,编集成册,是为《玉阶梦影》。

长安孟鑫撰

第6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大三下学期,江煜哲突然觉得,混了几年,是该学点东西的时候了,向父母交代是小事

,毕业后的饭碗问题最是关键。于是,他搬出了寝室,离开了那帮“足球王子”“飞车英雄”

之流的哥们儿,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租了一个小套间,租金不贵,每月300元。

从出租屋到学校,要经过一条繁华的老街,沿路的店面全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好又来

包子店就是其中的一间,独特的风味加上老板的和气,为包子店招徕了好生意。每天早上,江

煜哲都要来包子店买包子和热豆浆,其实他并不是很爱吃包子,只是站在热气腾腾的蒸笼架前

,他就会想起在老家小镇上开餐馆的父母。

火灾是在国庆后一个毫不起眼的夜晚发生的,一直烧到第二天中午。老街在一夜之间化

作了一堆惨不忍睹的瓦砾和灰烬,包子店也没有了。虽然这场火灾跟自己没有关系,经过老街

时,江煜哲还是感觉很震惊。包子店老板夫妇和那个拣包子的女孩都是很不错的人啊,怎么就

出了这样的事呢?江煜哲涩涩地想。

2、女孩

江煜哲!刚走到学校门口,江煜哲就被一个怯怯的听起来很陌生的声音叫住了。扭头的

瞬间,江煜哲差点叫出声来,是她,那个拣包子的女孩!天啊,她还活着!江煜哲内心深处生

起了一种莫名的欣慰和感动,颠颠地跑过去。

女孩显然还没从火灾的惊悸中摆脱出来,一脸的疲惫和迷惘,看上去很是可怜。她是怎

么知道自己的名字的?江煜哲有些奇怪,却没有问。每次经过包子店,他将准备好的零钱递过

去,然后接过女孩用塑料袋装好的包子就走,仅此而已,言语的交流几乎没有。

你没事吧?江煜哲很快就为自己的这句废话懊恼了,她好好地站在这儿,还能有什么事

?他觉得自己简直不配是大学生,可又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语言。

女孩什么也没说就开始哭了,先是默默地流泪,接着嘤嘤哭出声来。江煜哲想安慰她几

句,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觉得该为女孩做点事,就把她拉到附近的一家面馆,给她叫了一碗

麻辣牛肉面。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拉年轻女孩的手,这是一双很有骨感的小手,只是有些

冰凉。怎么就抓住了呢?他也弄不明白。

女孩的确是饿极了,也顾不得矜持,当着江煜哲的面,呼呼地吃得挺香。她告诉江煜哲

,她是进城打工的,火灾那天晚上一个人去市中区看国庆焰火晚会,回来时老街已经烧起来了

,她的衣服连同挣的2000多元钱全没了,连落脚处也没有,在街上转了一宿。说着说着,又伤

伤心心地哭了起来。

江煜哲很可怜女孩,她是火灾的直接受害者,可她不是老街人,政府的一切救济和补偿

都与她无关。他不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何况还是一个弱小的可怜女孩,更没有理由置

之不管。

3、与爱情无关

江煜哲把女孩大爱回了出租屋,他把唯一的卧室让给了女孩,自己搬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他实在没有更多的钱为女孩添置衣服,就把自己的衣服拿给她穿。好在女孩身材很好,什么

衣服穿在她身上都像摸像样。

两个跟爱情无关的男女住在一块,总会有一些别扭。每天半夜,江煜哲都会看见女孩穿

戴整齐轻手轻脚地摸向厕所,他虽然装睡,尽量不让女孩发现自己醒着,可接下来传来的奇怪

的声音,无法不使他擅长联想的脑子描绘出一些令人面热心跳的画面。他是一个正常的又值年

少的男孩,而女孩又那样漂亮,没有理由不去想。更要命的是,他再夜不能像以前那样坦胸露

腹任被子掉在地上也可以不管,更别说穿着短裤无所顾忌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了。

有时候他也卑鄙的想,这么无谓地付出,自己如果强行占有她,她也无话可说的。可她

只不过是一个农村来的打工妹,连做自己女朋友的资格都没有,说到底,自己只是同情她,仅

仅同情而已,他还没有傻到要将自己陷在一桩没有结果的感情泥沼中去的地步。

女孩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她说她叫黎泰姝,在这座城市没有任何朋

友和亲戚,所以她当初找了他,她是从他胸前的学生证知道他的名字的。说这些的时候,她怪

怪地看着他,看得他一头雾水。

4、她没有离开的迹象

没事的时候,女孩会极无聊的哼唱一些杂七杂八的曲子,坐在那台奔4电脑前,除了看电

影和听音乐,什么也不会,就连最简单的拼音打字法,江煜哲教了不下10次,她依然不会,整

个一木头脑袋。女孩说要去找工作,江煜哲自是赞成,不厌其烦地为她分析该怎样去求职,可

她一直不见行动,后来再提找工作的事,江煜哲就不再言语了,反正说了也是白搭。

突然有一天,女孩说不想去外面吃饭了,还没自己弄的好吃,想自己弄,最主要是划算

些。江煜哲想想也是,她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做点事。从此,江煜哲每天回来,女孩都做好

了热饭热菜等着他,味道真是不错,比食堂好多了。江煜哲却不会因此而感激她,自己供她吃

住,做这点事还不应该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煜哲渐渐紧张起来,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她可不想做一辈子活

雷锋,也不想那么高尚。

终于,女孩找到了工作,给一家写字楼做清洁,每月工资800元。令江煜哲不安的是,女

孩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她已经把这儿当家了。江煜哲突然觉得女孩很烦,有好几次,他横眉

冷目阴郁着脸坐在沙发里一言不发,故意做脸色给她。谁知,女孩却自得其乐地看肥皂剧,压

根就不看他,即使一个一点也不可笑的镜头,她也笑得前仰后合。江煜哲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她是一个人,总不能像一只猫儿那样一脚踢出去吧。

5、我听见了你的心跳

女孩开始用自己的工资支付房租和生活费,她说她不能太多到以来江煜哲。江煜哲听了

,差点没晕倒,既然这样,那就离开呀。可他没有这样说。终于过了春节,温暖的阳光充满着

城市的角角落落。一天早上,江煜哲一睁开眼就看见了女孩在阳台上的背影,阳光落在她飘逸

的长发上,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静雅之美。江煜哲翻了个身,不去看她。不可否认,女孩的确很

美,可他就是说服不了自己去爱她,哪怕一点点心动的感觉也不曾有过。

突然停电,目之所及的城市一片漆黑。半夜的时候,江煜哲听见了女孩的惊叫,以为出

了事,急忙起来点亮的蜡烛。女孩不知被什么绊倒了,半倚着身子斜躺在客厅中央,一双水灵

灵的大眼睛无助地看着江煜哲,楚楚堪怜,就想第一次在学校门口遇见时一样。江煜哲忽然有

种莫名的冲动,熄掉蜡烛,紧紧搂住了女孩。黑暗中,那具睡衣紧裹的躯体微微颤抖着,像一

只温顺的小猫,轻轻地靠在他身上。他的手贴着她瘦削的后背,能清晰地感觉出她的激动和渴

望。他有亲吻的念头,想抚摩想象过无数次的胴体,但最终克服了躁动的情绪。不爱她,就不

该毁了她,那太残忍了。

再次点亮蜡烛,江煜哲看见了女孩失望至极的眼神,看见了她无声流淌的泪。他什么也

没说,默默地回到了沙发的被窝里,不再看她。我听见了你的心跳!女孩轻轻拉上了卧室门,

扔下的这句话却让江煜哲反反复复直到天亮——听见了心跳,那又能代表什么呢?

6、爱情来了

英语过了六级,计算机过了国家二级,江煜哲终于成了一匹黑马。一家外资企业来学校

招聘,他的优异表现令那位胖胖的副总大为欣赏,当即拍板,学期结束后他就可以去上班。兴

奋之余,江煜哲想起了女孩,这些成绩,她应该功不可没。因为她的到来,才使得自己有了一

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跟小时侯在母亲身边那样。可感激跟爱情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就像苹

果和苹果树一样。

爱情好比一个人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总会有人不小心撞上你。江煜哲受聘于外企,

在小范围内自然就有了一点名气。他恋爱了,女朋友叫宋玮洁,外语系的毕业生。在那次招聘

会上,他们是竞争对手,各自都有不俗的表现,结果,宋玮洁落聘了,两人却从此相互倾慕。

再后来,他们恋爱了。

宋玮洁不是很漂亮,甚至比不过女孩,可她天生丽质的高雅和涵养,却是女孩无论如何

也比不上的。爱的就是这种气质,这是江煜哲想了N次的结果。第一次来出租屋,宋玮洁惊异

于居然还有一个比自己漂亮的女孩子跟男朋友住在一起。江煜哲解释,她便信了,因为他既然

有勇气带自己来,就证明他是君子。可她不愿跟江煜哲住在一块,毕竟两个女人守着一个男人

是一件绝对不可容忍的事。

江煜哲很为这件事恼火,自己有了女朋友,她不该再赖着不走。可她绝口不提离开的事

,只是脸上的笑容少了,变得生硬了。真是不可理喻!

7、我不能爱你吗?

一天,来了一个约莫30岁,穿一套皱皱巴巴的西装的乡下男人。大吵一架后,男人颓丧

的独自走了,女孩却躲在卧室哭了一下午。晚上吃饭的时候,女孩的眼圈红得很厉害。江煜哲

觉得有必要过问一下,于是问道:那人是谁?

关你什么事?女孩猛地将饭碗搁在桌上,冲江煜哲没来由地喉道。江煜哲还从来没见过

女孩发这么大火,本想狠狠说她一顿,以发泄这段时间来的愤懑,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因为他

看见了女孩满溢的泪水。半夜醒来,江煜哲发现卧室的灯还开着,隐隐约约有女孩的哭声。他

想去安慰几句,走到门边,想想还是算了,她那么怪,只有上帝才了解。

第二天傍晚回来,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却没有了女孩的身影。她突然消失了,这是

江煜哲所期望的,可一时之间,他还是觉得有些不习惯。

终于上班了。江煜哲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宋玮洁和他住在一起。周末,他回原来

的出租屋搬东西,准备退房。整理床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了被子下压着的一封信,是女孩留

下的,字迹歪歪斜斜,甚至有些凌乱。

爸要我嫁给阿坚,他家开着商店,很有钱,可我一点都不喜欢他,所以我逃了出来。人

海之中,遇见了你,我才知道爱一个人是多么幸福。你是大学生,不会看上我这个农村女孩,

即便这样,只要能天天看见你,我就知足了。噶安歇那场大火,使我跟你住到了一起,我知道

你不喜欢我,讨厌我,所以我加倍努力,希望能改变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你还是恋爱了,那

个女孩没有我漂亮,你为什么要喜欢她而不喜欢我呢?为什么……为什么爱情总是离我那样遥

远?我不该拥有吗?

我让阿坚来接我,我再也不想呆下去了。他来了,可我又不想走,我爱你,没有你,我

不知道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江煜哲,我不能爱你吗?江煜哲,我不能爱你吗……

第7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哲理常以格言的形式出现,好记,俏皮,以喻说理。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太阳如此宏大,也没忘记发热让小小葡萄成熟。

哲理让言语显出深意。

哲理归纳了生活却摒弃了细节。

哲理不是生活本身,是人对生活的期望。

什么地方需要哲理?

――职场、恋爱、人际关系。

如: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如:恋爱似梦游,夜行屋顶却安然无恙。如:来说是非者,必属是非人。

语言学家――比如乔姆斯基说过,哲学或许只存在语言当中,和生活没有关系。语言不过是语言。饮料里面的阿斯巴没有糖的化学性质,是甜味剂。很久以前它有一个比较俗的名字:糖精。

哲理如糖精。除了甜,它在身体里变不成肝糖原,不可能合成为磷酸,进而合成三磷酸腺苷变成动能。一个人,哪怕小指动一下,肌肉都要经过上述化学形态释放能量。人每天的心跳、体温、思考和运动都离不开能量也就是糖的支持。糖精无能量,只有甜。真正的糖比糖精实在,存在于谷物、水果之中,负责任。

夫妻这两个字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系统。涵盖男欢女爱、阿爹阿娘、耕田织布、司内主外以及经济共同体。情爱之亨只是他们的一部分事务,不是全部事务,干柴烈火只是比喻。赚钱养家也是局域事务,而非一切,“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也是比喻。

一切是什么?夫妻的一切是他们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所做的彼此相关的所有细节。庞杂、琐碎、不可预知,甚至艰难。感谢上帝让人类发现了婚姻制度,使他们在一个叫做家庭的系统里存活,把人类的寿命、智力、情感和爱心提高了一大截。

然而夫妻之间无哲理。格言家撰写的有关夫妻的哲理,譬如“秤不离砣,公不离婆”,均不达意。

其实上帝把夫妻的生活道路早已安排好了。这幅长卷在几十年中一点点打开,有桃花夹岸、草长莺飞;有寒泉冷涧、秋叶飘零;还有夕照澄静、落日圆融。

在次第打开的长卷中,每个人享受到独自享受不到的温暖、安全以及责任。男女在其中了解到自己和他人,了解到责任。

这里几次提到责任。是的,它值得思考。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组织,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资金和信息;越来越有效率,也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强调人的责任。

好夫妻承担以及培养责任,锻造人。这和儒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接近。布什总统差不多就是美国宪法和夫人劳拉共同锻造的。

“对配偶负责”这句话,注定了这个人的所有作为在朝一个方向走,涵盖诚实、劳动、健康、学习以及忠贞。这些话虽然不像格言,但切近人生也符合人道。

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负责。如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对过去不负责,一切归零;对现在不负责,自我丢弃;对将来不负责,过去和现在全都蒸发。

这是一个链条,人们都有幸生活在一个个链条上,像生物学所说的多糖结构。面粉对味蕾来说并不甜,却属于真实的糖――碳水化合物,给人能量。

第8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在遇到刘哲之前,我有过三次不咸不淡的爱情。正如有些男孩子说的,我过于耀眼了,他们担心无法把握我,才分了手。我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硕士生,一家知名房产公司的营销部主管,薪水可观,有车有房;我还具备足够让女人眼羡的美貌和气质。当然,我也任性、骄傲、咄咄逼人,我的光芒和锋芒让一部分男人自惭形秽,甚至有些害怕,从而退避三舍,而另一部分接近我的男人,我又对他们充满不屑和不满。

1998年初,在公司一名下属的狂热又不失脉脉温情的追逐下,我和他恋爱了,但这次恋爱只维持了一个月。他经济状况较差,对我百依百顺,我感觉自己只是找了一个男保姆,对他我激不起爱意,于是提出与他分手。他似乎没什么,倒有点如释重负,最后说:“高处不胜寒,你不是一般人敢爱的。”

后来,我和一位广告公司的老总恋爱了。但当我发现他至少和两个女人保持着暧昧关系时,我断然与他分手。他大言不惭:“男人难免要在外面逢场作戏的,我爱的只有你一个。”我冷漠地说:“对不起,我对爱情是有很高要求的,或者说,我要你对我们的感情负责。”他笑我老土:“这年头了,谁还把从一而终当美德。”但我就是“随便”不起来。

再后来我又和一个“金领”谈了两个月恋爱,对这个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连70%的约会都会被他突如其来的工作打乱的职业经理人,我很快失去耐心。虽然除此之外,他几乎无可挑剔。

这三次失败的恋爱,让我对身边的男人几乎失望。我甚至怀疑世上根本就没有我理想中的男人。我做好了单身过一辈子的打算。身边不乏有追求我的男人,但我冷冰冰地拒之门外。直到遇到了刘哲,一个被戏称“四有男人” (即有钱、有闲、有气质、有品位)的男人,我的骄傲才轰然倒地!

刘哲原是我最好的朋友余洁的男友,余洁是我的邻居,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形影不离;大学毕业后我们一起进了这家房产公司。余洁是个典型的女强人,对事业的投入和疯狂让我自叹不如,几年后,她坐到了公司副总的位置。

2000年7月,余洁一脸甜蜜地告诉我,他和一个叫刘哲的男人相爱了。我们在一起时,余洁总会说起关于刘哲的点点滴滴。很快,我便对这个男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刘哲,33岁,博士生,一家知名外企驻蓉办事处的负责人,事业有成,才貌双优,品位一流,对感情认真且投入……但有时,余洁似乎对他们的感情没有把握,她一脸迷惘地说:“我不是他需要和热爱的那类女人。”余洁告诉我,刘哲是个孤儿,舅舅把他带大,他的成长没有幸福可言。也许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他。他阳刚,却有点霸气,他喜欢那种单纯透明、小鸟依人的女孩;他又有些脆弱,他曾经向余洁求过婚,说他很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有个贤妻良母式的太太,给他洗衣做饭,让从来没有享受过女人疼爱的他被一个女人像孩子似的溺爱着。余洁没答应他,余洁不是那种能放下事业、回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刘哲没有逼她,但他的失落显而易见。我说:“余洁你真蠢啊,这样的‘四有男人’简直凤毛麟角,如果我遇到这么好的男人,我就无条件向他妥协,毫不犹豫地嫁给他!”余洁苦笑着摇摇头。

第一次见到刘哲,是在2000年10月中旬,在余洁的生日聚会上。他穿着白衬衣,深色条纹领带,高大健硕、面容俊朗,非常绅士。这种气质,在他那个年龄的男人中,是少有的。余洁把我介绍给他时,他伸出手,迷人地微笑道:“我常听余洁说她有一个非常美丽而有才华的闺中密友,一见果然。”在手与手相握的刹那,我有片刻的恍惚。余洁招呼客人去了,刘哲无奈地耸耸肩:“没办法呀,余洁给我的时间总是那么少。”我便陪在刘哲身边,听他高谈阔论。他语言幽默,见识较广,有趣的是,他每啜一种葡萄酒,便能准确地报出它的产地和出产年份。我含笑不语,活脱脱一个安静而耐心的听众。我明白他喜欢这样。他婉转地说:“余洁太咄咄逼人了,我们在一起总少不了争执。”“不至于吧,余洁她?”我的语气对余洁有点责备的意味。其实我也是一个习惯指点江山的人,在公司,我的锐气是有名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下意识地去迎合刘哲。我有些心慌意乱。

舞会开始时,余洁陪她的一个个客人跳舞,美丽优雅且舞姿蹁跹的余洁是晚会的焦点。她冷落了刘哲,刘哲有些怅然若失:“余洁是个出色的女人,但做她的男朋友,太累!”我说:“我陪你跳舞吧!”他喜出望外。

刘哲舞姿出众,我们配合默契,到最后,有的舞者都停下来,观看我们的表演。刘哲显得很开心。我内心涌起了一种异样的甜蜜和骄傲。我是一个虚荣而自恋的女人,我感觉到,那一刻我身上的光芒,很大一部分来自刘哲。这样的男人太少!这么想着,我徒生莫名的惆怅和醋意。此后有男土邀我共舞,我婉谢,我暗暗对刘哲说:“今晚我只做你一个人的舞伴,因为你最配。”他温柔地凝视着我说:“小静,你和余洁是两种类型女人。”其实,我明白,我和余洁是一样的女人,但我没说什么,只是像小鸟一样依靠着他。舞会结束后,我要刘哲送我回家。他愉快地答应了。在车上,他说,余洁从不让他送她回家,她说这太误时间了。我居然脱口而出:“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刘哲含笑看着我,目光热烈。他顺势捉住了我的手,我没抵抗。我们的手相握着,直到下车时才分开。

余洁很晚才打电话来,听得出,她有些醉意。她兴奋说:“今晚又谈了两笔生意!”我却替她难过。我想起刚才和刘哲在一起的所作所为,很惶恐,很不安。

二、我扮演成他喜欢的那种女孩

几天后,我发现我的电脑出了毛病。我是懂计算机的,本来可以自行解决,但我却鬼使神差地给刘哲打电话,求他来帮忙。刘哲有些为难地说:“我正忙。”我道:“第一次求你,你拒绝我,那我多没面子。”他撑不住了,叹息道:“我最怕女孩用这种口气和我说话,算了,我向你投降。”放下电话,我便跑到楼下,给他买了一大堆吃喝。他来时,看到桌上的东西,大笑:“不就是修电脑吗,用得着这么讨好我的嘴?”我也笑:“第一次帮我,我得给你甜头尝尝,不然,你以后就不帮我了。”他边干活,我边往他嘴里塞东西,看得出,他心情很好。一个小时后,电脑修好了。

我说:“我们楼下有个烧烤摊子,味道一流,就是环境差点,愿试试吗?”刘哲兴致上来了:“是吗?我们家乡的玩意这么深得人心?余洁可从不吃小摊上的东西,但我却不喜欢在酒店吃饭,没趣!”这些,余洁都对我讲过,我知道,像我们这种每件衣服都在千元以上的人,常常把去一些为有钱人不屑的地方吃喝当成一种别致的乐趣,一种另类的品位。不然我也不会请他吃烧烤,我怎样变得这么有心计了?那天,我们边吃边聊,心情舒畅。他喝了好几瓶啤酒,最后有了些醉意。他眼神迷离地望着我:“为什么,余洁和你差别那么大?”我心慌意乱,却觉得有一种异样的幸福。

半个月后,余洁去广州出差。临行时,她告诉我,后天是刘哲生日。余洁送给他的礼物是一只名牌手表,她让我代交,并请我陪刘哲过生日。我说:“余洁,你就不能等刘哲过完生日再走吗?”她说:“工作上的事,拖不得。”

那天我到了刘哲的别墅,我给他做了一桌川菜,刘哲很惊讶。其实,有几样菜我是昨天才让办公室的一个大姐手把手教的。他有些失落地说:“川菜真好吃,可余洁每次都请我吃酒楼(这里酒楼大多没川菜),她说女人不应该把自己埋没在厨房里。”我便顺水推舟,让他给我找一个教做川菜的师傅。他目光热烈地看着我,说:“遇上你,是我的幸运!”我把余洁的生日礼物给他时,他很平静,或许这样的礼物是他意料之中的。我送给他的礼物是一只小陶罐,是我在一家陶吧花了大半天做成的。我说:“对不起,它太丑陋了。”刘哲动情地说:“我会把他摆在床头的。”刘哲收藏了上千张古典音乐的正版CD,在飘绕着音乐的屋子里吃饭,是我的习惯。在这一点上,我和他十分投缘。吃饭时,同事打来电话,让我回公司处理一件事情,我撒谎说自己发高烧正躺在医院里打点滴。我关了手机,对刘哲说:“我要陪你一天,什么事也拦不住我。”刘哲的目光骤然变得柔软无比。

又过了几日,刘哲打来电话,说他发烧,正躺在床上。我去楼下药店买了药,打的赶往刘哲的住所。当时正在下大雨,我赶到刘哲那里时,衣服全湿透了。我手忙脚乱地给他量了体温,还不算太严重,我长吁了一口气,让他服下药。刘哲感激地望着我,关切地说:“去洗个澡,把衣服换了,别把自己也弄病了,我会心的。”我进浴室时,故意没上锁,我有一种说不清的欲望和期待。我刚在全身涂满浴液,浴室的门开了,刘哲站在门口,我没有尖叫,连意外都没有。刘哲痴迷地望着我,语无伦次:“对不起,我想看看你的样子。”我坦然地在他面前开放着我青春的身体,他拥住了我,动作轻柔,像在拥抱一件精美的瓷器。我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脑子里一片空白。刘哲说:“余洁其实是个好女孩,但她不会爱人。”我仅存的一点不安和自责轰然崩溃,我说:“那我们就相爱吧,我能给你的比她多。”刘哲的眼睛变得湿润起来,他说:“你让我感觉到了,被人喜欢、被人重视、被人关怀、被人需要、被人纵容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况且,我又那么爱你。”我和刘哲如鱼得水地抱在了一起……

余洁从上海回来时,并没有意识到我和刘哲已经发生了什么,她依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留给了工作。我和刘哲频繁地约会,每次激情过后,我们也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不安和自责。我们共同伤害了一个我们爱着的人。但我却不甘心,刘哲在拥着我的同时,却对另一个女人恋恋不忘。我暗示刘哲,把我们的关系向余洁挑明,刘哲担忧地说:“你了解她的,她那么要强,我担心她承受不了。”这自然是原由,但我觉得,他似乎还没有完全被我打动,他还在我和余洁之间观望和权衡。而我完全占有他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我决定,对刘哲进一步施压。

我加强了对刘哲的爱情攻势,一方面,我频频约会刘哲,在他面前尽展千种风情,万般缠绵,让刘哲欲罢不能;另一方面,我对刘哲的关爱无微不至,一天要打数次电话给他,问寒问暖。有几次晚上,我还打车把从饭店买的热菜热饭送到加夜班的刘哲手里,这让刘哲不由得不感动。他甚至玩笑:“如果余洁能做到你的一半,我们就不会有故事了。”

以前每次,刘哲都要主动带上安全套,后来我悄悄用针刺穿了安全套,我得为自己找到更多的筹码,虽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不停地骂自己卑鄙,但刘哲已经让我彻底迷失了自已。

2001年3月初,从医生嘴里得知,我怀孕了。我心情复杂,百味难辨。我故作不安和紧张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哲,刘哲一时一筹莫展,只是说:“容我想想吧!”

当天晚上,我鼓足勇气,把余洁约了出来,我把医院的检查单推到她面前,低声说:“我有小孩了,是我和刘哲的。”

余洁愣愣地望着我,足足一分钟之后,她才惨然一笑:“我早就有预感,刘哲有了别的女人,只是我不敢相信,会是你。”我不敢与她对视,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见:“别恨他,都是我的错……”余洁冷冷地笑,打断了我的话:“输给你,我不冤。”然后,她离开了。我一个人在那里呆坐了很久。

第二天,刘哲找到了我,脸色铁青,他咬牙切齿地说:“我不是说过我会好好处理我们三人的关系吗?你这么做太过分了。”我反唇相讥:“不仁义的事,由我来做,不好吗?再说,你们根本就不合适,对余洁而言,我或许是在做善事!”刘哲被激怒了,狠狠地扇了我一耳光,鲜血从我的嘴角渗了出来,我凄婉地笑道:“我知道我很卑鄙,我也知道你会恨我,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太爱你。”刘哲心一软,搂住了我,柔声道:“算了,事已至此,我们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我终于完全俘虏了刘哲。

我找到余洁,嗫嚅着:“余洁,原谅我们。”余洁毫无表情,淡然说:“我不会恨谁,爱与不爱都是很自然的事。只是,小静,你能把你的戏在他面前演一辈子吗,我很清楚,你也不是他需要的那种女孩,只不过你比我愿意为他妥协,但爱情不是作秀,有一天你会发现,彻底改变自已,会比死亡还痛苦,至于我,你放心,我会好好的,爱情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三、在生活中长久地演戏,能演下去么?

2001年5月1日,我和刘哲在锦江宾馆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余洁来了,她握着我的手,眼里已没有了哀怨,她真挚地说:“到现在,我只能为你祝福和祈祷了,小静!”

在刘哲的强烈要求下,我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刘哲需要一个全职太太。他说,这是一种合理而优越的家庭模式。还说:“一个家里,是不需要两个公司负责人的,你得做出让步。”他不容置疑的表情,让我把“不”字咽进了肚里。再说,因为我成了余洁的情敌,公司上下对我都不以为然,我无法在那里心安理得地工作下去。

从此,我呆在家里,每天穿着干净而柔软的纯棉居家服,在宽大的房子里,为刘哲准备早餐和晚餐,把地板抹得纤尘不染,把他的西服和衬衣烫得不见一丝皱褶,跟VCD学做新的菜肴……

但几个月后,我就开始厌倦这种生活了。一个人的白天是难熬的,我无所事事,常开着音乐,一个人玩扑克。因为无聊,便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因此发胖,然后又费力地跳瘦身操把长出来的脂肪消耗掉。给同事打电话,他们言真意切地说:“做全职太太很好嘛,不必像我们为一点生活费熬更守夜!”我只好配合着他们,说是啊是啊,心里却又苦又涩。

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刘哲大男子主义气息较浓,处处显示自己的强大。连时,他每次都想表现得很完美,偶尔失败,他会非常沮丧,即使折腾到深夜,也要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我努力地顺应他,即使在感觉不太好的时候,也装出美不胜收的样子。他那么智慧,当然看得出我的心事,他搂紧我说:“小静,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女人。”我的心里却翻云覆雨,暗想,长期在一个人面前演戏,多累啊!

2002年年初,我和刘哲的女儿降生。三个月后,在刘哲的抗议声中,我断了女儿的奶,并请了一个保姆。我越来越无法适应这种单调沉闷的生活了。我提出想找份工作。刘哲执拗地说:“我需要的是一个贴心的小女人,而不是女强人,你不是心甘情愿地选择这种生活吗?这么快就后悔了?”他的话让我泫然欲泣,我爱他,我愿为他做很多改变,但我不想完全失去自己。我一下子就清楚了余洁当初的心情。刘哲声音变得温柔了些,他说:“我们能在一起,多不容易呵,你怎么越来越怠慢我们的爱情?”我有些不知所措,不敢再提这件事。

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久了,我以前的那种特立独行的个性终于凸现了出来,慢慢地,我们就有了一些小的冲突。比如有时我一点欲望都没有,我会拒绝他的热情,他讨了个没趣,生气地说:“你以前从不拒绝我的!”我说:“偶尔,我也会尊重自己的意愿和感受。”他一时语塞。当然,有时我心里感觉愧疚,便强迫自己和他缠绵,但从前的欢爱全无。

生活上我们也越来越不合拍,比如我开始抵触繁琐的家务,执意请回了一个保姆,我可能一个星期也不肯下一次厨。刘哲多次表示,他还是喜欢吃我做的菜,我却置若罔闻;有两次去他的好友家,他希望我穿得有女人味点,我却把他为我挑选的衣裙扔在一旁,坚持穿那种看上去很休闲随意的服装。这样的不快发生了几次,他就不喜欢与我一道出门了。

四、钓到“金老公”,最终一场空

2002年7月,在一个房产公司朋友的邀请下,厌倦了做全职太太的我,决定到朋友的公司做事。刘哲说什么也不同意。但见我态度坚决、势不可挡的样子,他无可奈何。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刘哲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不过,这却成了我们之间的芥蒂。他幽幽地说:“也许,我们怎么也找不回从前的那种过小日子的感觉了。”

我工作的最初大半年,很难打开局面,我只有比别人更卖力更玩命。每晚回到家里,就蜷在沙发里不想动弹。刘哲不是翻报纸就是看电视,很少主动做点该做的事。有时我忍无可忍,牢骚几句,他却得理不让人的样子:“谁让你去工作的,现在你除了钱多点,还得到了啥?咱家也不缺钱嘛!”我觉得他简直不可理喻,便不再搭理他。突然觉得,这个与自己同床共枕了近一年的男人,竟是如此陌生。和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困难,我们之间有了一层有形无形的隔膜。

有一次,他买了两张音乐会的票,让我陪他去。我却以还有一个重要的应酬,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他很难堪,有些不高兴地说:“你连拒绝我都不能含蓄和婉转点吗?你从前可不是这个样子。”我却不以为然。我想:我不能演一辈子戏吧。

2002年 国庆节之夜,我们事先说好出去吃饭,但我却突然接到一个重要客户的电话,约我去谈一笔业务。我跟刘哲打手机,还没说完,他就冷冰冰地质问我:“你还能做一个妻子该做的事吗?现在我在你心里算什么?”我也恼了,大声说:“你怎么那么自私,你就不知道体谅体谅我。”说完便关了机。

2003年4月,刘哲向我摊牌了,他平静地说:“在这个家和你那所谓的事业之间,你做个选择吧!”我没加思索地说:“我不想放弃其中的任何一种……”那晚,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我递给他一杯浓茶,他没接,竟提出与我分居。我也寸步不让:“分居就分居,我不相信没男人就不能活了。”他惊讶地盯着我看了半天,才吐出一句:“你怎么会这样子!”我想,我本来就是这样子,那样的爱情秀,我已做不下去了!

第9篇:爱情哲理名言范文

不少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为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兴趣、爱学习,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教学语言必须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会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要使语言具有幽默感,首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通俗、新鲜和富有社会生活气息。其次应注意语言的各种技巧,即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似的形象,诗朗诵般的激情。能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喜爱这门学科的持久和稳定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进入主动思考分析的乐学情景。实践证明,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放弃的教育手段。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模拟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学生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的画面演示,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具体的事物形象,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拓宽知识面,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使思想品德教学落到实处。如《保护环境》通过计算机演示恶劣的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滔滔的洪水冲毁粮田,冲垮房屋;沙尘暴侵袭北京,天变颜色,满街黄沙,人们在沙暴中艰难地行走……实情实景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多媒体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多媒教学方式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发展想象力。

三、创设意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意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语言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或悲或愤或热烈的意境,让他们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呼应。为此,要求教师情随境迁,情以文导,情以理发。如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就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意境:从鸦片战争的烽火到甲午海战的硝烟;从公车上书之壮举到戊戌六君子暴尸街头;从卢沟桥的炮声到渡江作战的号角……从这一幅幅悲壮激越的历史画卷讲去,一直讲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让学生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真谛,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

四、博引趣例,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