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精选(九篇)

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

第1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中国联合商报》:中国纺织企业面对今年的不利形式,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外,您觉得中国的纺织企业自身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

李健:我国纺织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在于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大原料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点行业调整,推进结构优化;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纺织出口企业一方面,要稳定低端市场,稳定定单,不要让定单太快的流失,同时,企业的生存利润主要集中在中端市场,要积极开拓中端市场,保证生存利润,对于大型的有条件的纺织企业,要大力发展自有品牌,逐步迈向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寻找差异化发展空间,创新是根本,开拓思维,开阔眼界,在设计上适当调整。前两年主动调整的企业,其现在的生存压力能稍好一些,这就已经给没有调整的企业树立了榜样。

《中国联合商报》:中国纺织行业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纺织大国来讲,我国纺织企业的优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健:对于中国纺织企业来说,存在着很多优势。首先,我国纺织企业的产业链是非常完善和配套的,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灵活的经营方式,中国一定会完成从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其次,在我国纺织行业中,有许多高级技术人员,中国纺织业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产业提供了人才基础。再次,我国劳动力素质高,劳动效率高。这些都是纺织企业在困境中的优势所在。

《中国联合商报》:近两年内,您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测?从长远来看,您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何展望?

第2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经受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纺织行业也一路艰辛。为了战胜困难,政府相继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及促进轻纺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为纺织行业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2009年,纺织行业仍将面对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原材料价格的剧烈变化、我国金融税收等多项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中国纺织在新的一年如何打破困境创新突破,企业发展战略怎样才能和国家政策密切吻合获得一致发展?

为此,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导,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纺织》杂志主办;欧瑞康纺织集团、北京天彩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协办的“中纺圆桌论坛2009年会”于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应对金融危机确保行业发展”。探讨2009年中国纺织经济增长趋势与对策选择。

会议邀请了国家财政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就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了高端交流与智慧对话。由于纺织业界对2009年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高度关注,有300多位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年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杂志社社长陈树津表示,中纺圆桌论坛2009年会把主题定位在“应对金融危机,确保行业发展”,这也是大家关心并且期待能有所认识的课题。中纺圆桌论坛作为行业性高端论坛,从2005年底启动以来,已经连续开办四个年头。这个论坛活动的重要特色,就是抓住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主线,运用业内外高端智慧资源,以灵活的形式,多主题、多领域、多角度地探讨行业内外重大课题。目前“中纺圆桌”品牌已先后登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郑州城市,已经在行业内形成影响力,并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

分析形势 指点迷津

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对2008年纺织业的形势作了总结,分析了2009年行业经济增长的走势,并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的对策。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专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以及纺织企业的代表,也就国家拉动内需财政支持、宏观金融货币政策与企业融资对策、纺织出口的国际环境以及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王天凯指出,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出现下行趋势并面临重重困难,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国际经济形势恶化,消费需求疲软;第二是人民币升值加速,出口压力增大;第三是要素价格波动,企业成本明显增加;第四是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难以正常运营;第五是2008年我国GDP仍然保持平稳增长,但面临下行的风险。

王天凯表示,根据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依然处在负增长或者经济明显放缓的时期,纺织行业的出口仍可能要出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同时也会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和倾斜,同时我们要看到,纺织品出口也存在一些有利的条件,市场需求萎缩对行业出口形成较大压力,但是从市场基本面和竞争格局看,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今后,极具潜力的内需市场将为纺织业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

各抒己见 争相献策

参与本次年会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言和进行相互间的对话,对如何促进2009年纺织业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赢来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发言代表普遍认为,2009年出口困难将进一步加大。由此,内需市场将成为确保纺织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谈到如何推进纺织下乡的问题上表示,纺织业在农村网点很少,农村的消费水平也较低,要拉动内需是很有必要下乡的。可以这样运作:支持返乡的有纺织厂工作经验的农民工,他们对纺织很熟悉,可以做零售商店或者加盟店,给他们政策和物质的支持,多办一些零售店,经营适合农村消费水平的产品,这将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也是对农村最有力的支持。

欧瑞康纺织集团首席执行官福格伦德博士着重谈到了企业如何应对不利的形势,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中国客户给我讲,在最坏的情况下,仍然坚挺起来的人是最英雄的人,现在我想我们会是这个最差的情况下最坚强的一个。”他表示,企业必须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包括优秀的管理、执行和产品质量控制,要对生产管理的整个流程进行优化,加强资源整合和提高效率,寻找适合企业实际的盈亏点和平衡点,以渡过这次难关。

江渡纺织集团董事长徐卫民对出口困难深有感触。他说,由于外需下降和订单转移,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的体会是:单子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价格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同时徐卫民也对政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国家多出一些阳光普照的政策,比如能不能把具体对一些项目的支持,转化为政策上支持,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实际利益,避免了只有少数企业能拿到国家扶持的项目,而大多数企业只能望而兴叹的局面。此外,政策要公平,不公平的政策会加大行业的风险,不利于行业信心的提高。

第3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需求不旺信心不足

近日,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在国际棉花会议上表示,“1―4月份我们棉织物形势较好,但是从棉纺织工业协会掌握的情况看,5月份形势不容乐观。1~4月份,我们主要出口的市场情况,东盟市场出口比例比较高。市场运行情况,从成品价格走势可以看到3月份之前原料、棉花,企业出厂的棉纱都保持比较强的势头,但是到了4、5月份都出现快速下跌。”

朱北娜表示,以6月10号与3月份相比,纱的价格已经下跌20%,布的价格跌了17%。因为原料价格的持续下跌,严重影响了棉纺织企业的市场信心,观望情绪浓厚,下单比较谨慎,市场总体需求不旺。目前一些企业也通过非棉纤维减产的方式进行运行。

这一点,正与本刊记者从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得到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记者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目前山东德州地区中小型纺纱企业限停产企业在60%左右,剩下的企业也是眼看着赔钱,但不敢停产,只能硬撑着,因为停产后再招工就太难了。

据部分纱企负责人分析,目前纺织企业困难重重且看不到回暖迹象,按6月中旬皮棉采购价格和棉纱销售价格推算,纺织企业仍然是亏损的,他们认为,近期棉价上涨空间很小,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大。

“棉价从去年最高时期的33000元/吨,到近来的23000元,吨,对于我们这些棉纺织企业而言,说不亏损是不可能的,但是因为去年一年的效益几乎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最高值,从目前而言,我们只能说是在吃去年的利润。”谈到现状,安徽省安庆市清怡针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明明表示。

“从今年的形势来看,全年棉纱、坯布的销售肯定会受影响,加上现在受国家金融政策调整以及限电政策的影响,很多小企业都无法存活,但是很多企业是不可能停产的,因为失去工人的代价太大了。”丁明明表示,对于清怡针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企业而言,其实最痛苦的不仅仅是原材料涨价的问题,“工人工资是最头疼的事情,我们的工人基本工资平均在2000元/月左右,加班有单独的加班费,而且是当天加班当天领现金,而且一些有经验的车间工都已经拿到3000元/月,这又进一步压缩了我们的利润空间。”

山东:痛在心上

棉纺织产能在全国排第一的山东省,在棉价急跌时,受冲击程度自然不会小。

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棉花价格下跌,对纺织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已派出两队人马,由副会长带队,奔赴全省各地紧急调研。如今,全省棉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困难重重,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限产或局部停产状态。”

夏志林表示,“纺织厂的生产有周期性,一般要存3个月左右的棉花,原来存的棉花平均价格大约29000元/吨,现在生产明显会造成亏损。客户下单,都是买涨不买跌,现在市场销售低迷;即使有下单,也要晚提货。纺织厂库存增长,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

山东菏泽一家棉纺企业老总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旧库存未消化,新库存却还在增加,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停工,如果停工,就会导致熟练工种的人才流失,一旦行情好转,如果没有熟练工,又耽误事情。现在我们的确陷入了很大的困境,而且纱价还在天天下滑,真是没办法。”

资金紧张,企业库存增加,订单减少,提货量缩减,企业不得不为生存而担忧,再加上人力成本高企及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今,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艰难。

而在困难面前,纺织行业自身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服装基本上是以贴牌加工为主,靠量的增长来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正是多种因素的集聚,使得纺织企业的微薄利润在棉花价格的变动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低潮期会持续多久?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指出,目前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他分析,这些经营风险大体有几块,第一块就是资金,第二块就是通货膨胀。对纺织业而言,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就是煤、电、油、气等。因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很多地方大干快上,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增长,所以对一些基本的生产要素需求也猛涨,再加上一些高耗能行业的抬头,造成了这些要素的紧张,中国纺织行业也同样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和压力。而且今年在用电这方面可以说是淡季不淡,高峰来得比较早,今年二季度可能这方面的压力更大。

孙淮滨认为,纺织业还有一个压力来自于市场,今年全球经济处在缓慢复苏爬坡的阶段,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经济体国家,美国经济目前具有不稳定性,而欧洲一些主流国家虽然不错,但欧洲债务危机拖累欧盟欧元区经济,此外日本大地震、核泄露,也导致经济大伤元气,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通胀压力也很大,同时北非战争动乱、油价飞涨等等,故此中国纺织业当前面临的经济环境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第4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Abstract: Chinese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constitutes the main industry for active trade balance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n the recent couple of years, such brilliant industry is suffering the "depression" period due to a seri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such as, the appreciation of RMB, the decreasing textile products' export drawback, the great increasing of production cost, American subprime crisis, etc. All the barriers mentioned above will b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o introduce the thesis statement that the thorough reform of Chinese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should be realized by expanding the occupancy of domestic market and restructuring the industry itself.

中国作为全球纺织行业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纺织品出口总量占据全球的2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然而,近两年来,在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减少、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美国次贷危机、贸易壁垒等诸多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三大困境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具有重大影响。到2008年7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6.8271元人民币。以此计算,3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1%。对纺织服装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纺织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的下降。有关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将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通过相关计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行业利润率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中国作为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大国,主要以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和低档次产品为主。随着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以“物美价廉”为主要竞争力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外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纺织服装产品成本增加,越南印度等国家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发展迅速,也促使中国损失了大量国外订单。就国内而言,曾经以价格低廉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在江苏常熟、苏州,上千家中小民营纺织企业相继倒闭,还有一些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下苦熬。

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

2008年CPI数值不断攀升,1~7月,CPI同比增长均超过6.3%,8月CPI同比增长4.9%,为2007年7月以来涨幅最低值。自2007年4月份起,在CPI同比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衣着类的价格同比却在逐步下降。2008年7、8月同比下降分别为1.4%和1.1%。也就是说,在内需市场上,物价普遍上升了,衣服鞋子的价格却下降了。纺织服装价格上涨乏力,对于产业层次低、依靠低价竞争的中小企业,这种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其次,1月1日开始,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纺织业作为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的典型代表,这次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巨大冲击。

同时由于全球能源价格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原料成本的提高,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致使三年来服装面料、辅料价格上涨了20%,从而进一步压缩了纺织服装业的利润。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4月爆发,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发生以来,对各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股市债市剧烈波动。伴随着油价大幅上涨,通胀加剧,信贷紧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加大。

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的大环境下,服装作为人们生活的耐用消费品而言,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股市的大幅度下滑,金融市场萎靡。这导致人们在纺织服装产品上的购买能力普遍下降。从而对纺织服装业产生影响。

蓄势待发应走三步棋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这是多年来中国服装业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期望转变的行业现状。凭借此次的行业危机,中国纺织服装业有望实现产业整合与升级。

扩大内需

中国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均以出口为主,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不惜通过价格战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订单,造成竞争无序,严重损害了企业和行业的利益。过去,仅凭出口退税,很多中小服装公司均有利可图。但由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诸多困难,单纯依靠低廉的价格已经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致使很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因此,曾经很多企业使用的“外贸赚利润”的策略已经破产。具备了一定资本积累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内需市场。

中国作为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服装的需求量是相当庞大的。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人对服装的需求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品牌公司未能在逐年扩大的内需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国内品牌的产品设计能力低下和管理模式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人的整体消费模式有关。

很多国内品牌企业抱怨“国内服装市场已经呈现白热化竞争形势”,因此想在这片“红海”中站稳脚跟已并非易事,更不用说寻求企业的发展了。而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国外品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有以Fast Fashion闻名的ZARA、H&M等,也有一些在本国走低端路线,以中高端姿态步入中国的公司,他们渴望在中国服装市场尚未成熟的阶段分一杯羹。这些公司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外,国人对国外品牌的盲目推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内需市场在不断扩大,而我国品牌寻求发展还是需要依靠企业在产品设计和整体的运营管理方面加大改进的力度。同时也需要呼吁国人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支持。

海外并购

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从而引起的全球经济萎靡,一些国外的私营企业和机构正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对外投资成本,均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并购机会。

2007年末,雅戈尔并购美国ELLWOOD旗下香港新马集团,此项"拓荒性"举动在业界率先引发传统产业竞争力突围方式的探讨。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使我国的大型服装企业走出国门,利用被并购品牌已有的海外市场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打开通往海外的门户。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在设计、管理、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国企业快速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方法。

目前,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困难。首先,国内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并购行为。其次,进行跨国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虽然,商务部称,政府应提供税收便利以及放松外汇使用的相关管制,使"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发行外汇债券进行融资;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签订经贸合作、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为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目前,拥有海外并购实力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还比较有限。

雅戈尔的此项举措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开辟了一条新路,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革新性尝试。此种方式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企业经理人的具体实施。

产业整合

由于此次纺织服装业整体面临的危机,从积极方面来看,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一次“洗牌”,很多不具备资本积累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一些不具备长远目光的企业经理人也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下风。

中国纺织服装业只是从去年开始才出现了颓势吗?其实不然。产业中的危机、问题早已存在多年,很多服装公司的利润在不断降低,但由于还存在利润空间,大部分企业的老板都固步自封,不会寻求转变。因此,从去年开始的诸多问题的集中影响导致行业利润的大幅降低,致使很多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这也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整合的内在需求。

进行产业整合,就是通过供应链整合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往往是相对多个企业而言的,除非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否则很难构建其自身的供应链,因此,供应链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链条连接。

所谓产业链(Industry Chain),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因此,产业链的含义范围大于供应链。产业链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于经济板块联系的加强以及产业复合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5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金伯杨,杨震澎,魏中乔等学者(2010)在《纺织企业文化胜经》《纺织企业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简明教程》等作品中认为,随着中国的入世,纺织企业正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纺织企业的双重挑战,而市场竞争已更趋向企业文化的竞争。在国内和国际的纺织同行中,已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价值追求和经营理念,充分体现了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新趋势。

(一)主要经营者对企业文化的意识开始逐步增强金伯杨认为:企业文化开始引起一些经营者的关注,在一些单位开始改变过去主要由党组织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来开展的局面,企业文化逐步被一些经营者所理解和接受,形成了一些能体现经营者管理理念的管理思想,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企业文化意识和底蕴的经营者,他们都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思考,并能亲力亲为,自觉建设企业文化。如三枪总经理苏寿南的“发展三枪、永不满足”、春竹总经理张焕祥的“创新创先”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二)企业文化进入了超前谋划和系统设计的新阶段杨震澎认为:一些企业开始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从过去无意识形成和总结式提炼为主,从过去简单地总结提炼以往沉淀的企业文化,进入了超前和系统设计的新阶段。如申达股份公司形成了《申达宣言》,三毛股份公司正在积极构划三毛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三枪集团在建成三枪工业城后对企业文化正在作新的思考,友谊企业发展公司也把形成企业核心文化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构划。

(三)企业文化更注重内在价值观和外在形象力的一致性魏中乔认为:企业文化趋向个性化发展。不少单位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改变了过去闭门造车、缺乏个性、笼统口号式的表述,开始追求企业自身的个性特点。如体现纺织战略进攻特点的三枪集团“永不满足”;体现时代创新特征的春竹精神“创新创先”;体现产业特性的民光精神“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事”;体现鲜明价值取向的汽车地毯厂精神“对大众负责,让大众满意”;体现奋斗目标的联吉精神“永创一流”等。近几年上海纺织参与上海市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评选的企业,改变了过去仅仅注重企业外观形象的塑造,开始注重从挖掘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上探索企业的发展动力,在建设纺织新高地的同时,坚持形成发展中的企业文化核心内涵。

(四)开始注意研究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一些纺织企业逐步开始研究、吸收和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纺织企业系统对创建学习型组织也开始有所研究和实践,比较多的是从企业内部的学习型团队抓起,逐步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使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从以上学者们的研究中,笔者进行了归纳:纺织企业在构划整体发展战略时,正在把企业文化列入总体框架中,用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思考,系统上把握,提出适合纺织工业新特点、新要求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尤其是从文化角度提炼精华,从内涵层面纵深思考,从形象上拓展和提升、提高纺织工业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综合竞争力。所有上述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为积极开展纺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研究与探索,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良好的内部条件,但在实践中纺织企业文化建设中却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加以改进与创新,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关于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分析

二、当前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的分析(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思考和理性提炼不够胡晓清(2010)在《中国建设现代纺织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中认为,一些企业比较注重对企业的外表改善,重视企业环境的整治、形象的设计,但对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无法进行系统思考与规划,对核心理念的提炼还不够,造成企业文化活动虽热热闹闹,引人注目,但缺乏根本、实在、细致的建设。调查表明,虽有80%以上的单位提炼了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但缺乏个性挖掘、雷同的多,难以体现企业对市场体验的切肤之痛及对未来发展的创新追求,导致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进入深层次和实质性操作,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党组织和宣传部门一般的号召和活动,处于应付的、零打碎敲的活动形式中,导致企业文化凝聚力、号召力不强,仅仅只停留在对员工一般精神口号式的鼓动上,企业文化还不能真正从员工的精神追求、行为习惯和企业的管理方式上体现出来。

主要成因:一是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建设投入精力和深入思考不多。纺织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使不少企业陷入暂时的困境,现实的困难使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到底有多重要、管不管用等问题发生怀疑,企业经营者精力过多地注重于日常具体事务的处理,而不愿考虑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二是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忙于解决企业的生存和稳定问题,由于受到精力的牵制,无法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经营思想等深层次层面的问题,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深入系统地思考与运作。

(二)企业员工的参与热情不高

黎红雷(2011)的调查显示,职工对企业精神或价值观的知晓率一般在40%左右,最高的企业达95%以上,最低的只有20%左右。还有一些企业的岗位行为规范没有作一句话的个性化浓缩提炼,岗位行为规范内容繁琐、难记,职工知晓率普通不高,流于形式。主要成因:一是企业内部的各个群体出于各自不同利益的追求而发生分化,企业经营者(老板)、管理层(白领族)和工人(打工者)的人生追求上的不同,在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出现裂变,企业文化的统领作用趋于弱化。二是纺织企业职工文化层次相对偏低,女工数量较多,劳动强度较高,且人员流动性大,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不是很高,大多数职工认为企业文化是很深奥的东西,是企业领导考虑的事,职工只知道干好工作,期盼企业稳定,满足于有岗位就行了。三是企业经济困难,资金匮乏。对企业文化无法进行必要的物质和人力的投入,企业也不愿意在企业文化上化钱,经营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难以接受国内外最新企业管理新知识、新理念的培训,企业也没有必要的人力研究和规划企业文化战略,使企业文化处于放任自流的自然状态。

(三)对企业文化的精神价值导向认识尚有欠缺董艳玲(2011)在《传承与创新》中认为:目前,不少企业领导及主管企业文化建设的干部在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没有从企业管理的理论层面,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去认识企业文化。企业所有制的变化,纺织企业建立以股份制、多元投资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越来越多,代表不同产权利益的群体出于各自利益的驱动,使国有企业原有的人文基石和价值追求受到极大挑战,难以形成一个各利益群体都接受的文化价值理念。

她认为主要成因:一是近年来纺织企业的改制、兼并、重组,企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企业间的文化发生冲撞,在企业脱胎换骨的过程中,“破”的文章做成了,“立”的文章却未见成效,新的企业精神文化体系难以形成。二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缺少投入,综合竞争力偏弱,缺乏发展后劲,领导对企业长远发展缺乏自信心,功利心太强,比较看重眼前的、实际利益,对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的文化发展战略考虑不够,热情不高,有的仅仅理解为是凝聚职工的精神口号;有的理解为是企业形象的外包装;有的套用概念,把企业文化当作框,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有的甚至理解为是组织员工的文娱活动等。因而,在实践中跟着感觉走,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把企业文化当作时髦的标签。

三、纺织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许多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缺陷就是缺乏个性,盲目模仿。但是,纺织企业文化若无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既不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也不能给职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起不到纺织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因而,纺织企业应大胆变求同思维为求异思维,追求自己的个性,善于挖掘本纺织企业特殊的精神,使纺织企业文化独具特色。在培育纺织企业文化的特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产品特点创造纺织企业文化

刘光明(2011)在《纺织企业文化》一文中认为:纺织企业的产品既是纺织企业员工生产经营的对象,对其最熟悉,关系最密切,也是社会公众了解纺织企业最直接的媒介,因而结合产品,提炼或宣传纺织企业文化,更容易得到认同。如唐山集团以生产唐装为主,老板刘春来提出了纺织企业的“纺织精神”.

(二)通过厂名、商标、品牌体现纺织企业文化宋光华,王文臣(2010)在《纺织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一文中认为,商标、品牌属于纺织企业文化的表层,这种表层文化能够也应该反映纺织企业的深层文化。在信息时代,消费者并非一定去直接接触产品,通过品牌、商标可以推知纺织企业精神,纺织企业也可以通过商标、厂名直接、形象地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如深圳华为公司的“华为”名称,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奋发有为的中国人”,正好与该公司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和爱事业”的纺织企业精神相契合。

(三)要把握纺织企业发展的特殊历程进行纺织企业文化建设谭伟东(2011)在《西方纺织企业文化纵横》一文论述了不同的纺织企业,经历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一样,能够针对纺织企业发展的特殊阶段,面临的特殊困难,或本纺织企业员工的共同弱点进行文化建设,就能够体现出特色。论文格式如陕西伟志公司创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入厂前,工人生活普遍较苦,并对老板带有体制遗留的敌对情绪。总裁向炳伟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互帮、互学、互爱”的纺织企业精神,尤其从感情上、物质上关心职工,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及时发放工资。这种精神使职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但物质上的关心和奖励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虽然职工在最初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回报了纺织企业对他们的关怀,但向炳伟发现这种热情逐渐被某种东西稀释了。因而,在纺织企业发展阶段,伟志公司将纺织企业文化的核心定位在“爱国、爱家、爱他人”上,提升了纺织企业文化的层次,不仅关心职工个人,而且要求职工热爱家属,孝敬父母,关心集体,善待消费者,回报社会,并以“评孝子”、“顾客不满意就退货”等具体行动贯彻之,既凝聚了职工,在社会上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纺织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陈炳富,李维安(2011)在《纺织企业伦理学概论》中阐述了纺织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要求纺织企业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把握纺织企业自身的特点,觉察到纺织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精神需求,感知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从而提出纺织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纺织企业家要有极大的胆略。创建一种新文化,意味着破坏一种旧文化,而文化具有积淀性和不易改变性,让人放弃熟知的文化并非易事,没有大刀阔斧、勇于变革的精神,也就不会塑造出全新的纺织企业文化。纺织企业家要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善于用独特的概念、独特的形式表达纺织企业文化,传播纺织企业文化。我们又不禁想起了海尔的“激活休克鱼”文化,姑且不说它的内容与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单是这种表达就非常独特,让人过目不忘。因此,纺织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还要依赖老板不懈的探索,不断地创造。

结论

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的变化,纺织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强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管理,是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纺织企业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是管理学界和纺织企业家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

第6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成本;纺织;竞争力;关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039-02

成本价格作为影响纺织产业链条的重要因素,长期受到纺织进出口企业的关注,尤其是2012年以来,国内人工成本上升、能源价格走高、人民币升值、税负沉重等多方面成本因素,对纺织进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整个纺织产业链信心形成打压,不断考验着纺织企业的承受能力。

1 原料价格异常波动影响纺织企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公告称:2012年5月份,涤纶短纤价格继续下滑,已跌在11000元/吨左右;粘胶短纤价格难以停止下滑,继续小幅下跌。受纺织原料价格下滑以及下游订单不足影响,主要纺织纱线价格也均处于下调态势。其中纯棉纱价格欲涨不能,反而出现降势;涤棉纱受原料成本影响,价格有下调倾向;人棉纱受黏胶短纤价格下调影响,价格频频下滑。

原材料价格下跌,棉纱价格的变动让人捉摸不定,使很多高价位囤棉的纺织进出口企业损失惨重,这些企业必须消化高价囤积的原料,因而难以通过降低出厂产品价格来享受此轮原材料下跌带来的优势,导致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在所难免,很多企业只能面临亏损的窘境。同时,由于收储政策对国内棉价的托市,使得内外棉花价差逆转往年的格局,内外倒挂且价差急剧拉大,使得我们的纺织进出口企业使用着全球最高价的棉花,因此接单能力下降。棉纺织行业的特点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比较低,原材料的波动对企业影响较大。棉花等纺织原料的采购成本,基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70%以上,故原料尤其是棉花的采购对于国内棉纺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 纺织进出口企业面临更大成本风险

2012年以来,纺织行业出口形势较2011年进一步恶化。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显示,服装出口192.9亿美元,下降2.5%;纺织品出口119.4亿美元,下降2.6%。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成本带来终端服装涨价周期的持续,加上内外棉价价差高企,导致海外订单流失;另一方面是与房地产关联较高的家纺需求受调控政策影响,需求下降明显也抑制了订单量。

订单方面,3月份纺织企业多反映基本没有恢复的迹象,按照往年,3月份是比较传统的接单季,2012年的不乐观形势实属少见。4、5月份是棉花消费的传统淡季,企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目前虽然美国的订单由前期下滑转为稳定,但对欧出口仍旧面临压力。出口不行,许多企业转向内销,但是内销并不好做,出口有退税,而内销要面临更大的税负。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2年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量同比下降0.18%,虽然服装商品平均单价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5%,而1~2月份服装零售额累计增长6.1%,创下历史新低,零售量累计同比下滑4.23%。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18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4%。

3 成本价格是纺织进出口企业竞争力关键

2012年纺织行业开局虽然总体保持平稳,但行业仍面临一系列风险,包括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困难较为明显,订单减少、员工不足、资金紧张、转型困难,成本价格对纺织进出口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是欧债危机持续升级,对国际市场需求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结构恶化,消费信心低迷,制约了纺织服装需求,牵连发展中国家服装出口增速降低,相关产业链配套需求随之放缓。预计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需求不足及竞争压力将更加突出,上半年行业出口数量将低位或负增长。此外,发达国家在危机的刺激下对制造业重新认识,开始推动制造业回归,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而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高端市场缺乏竞争力,中低端产品优势又不及东南亚国家,市场份额下滑比较明显。

二是2012年纺织行业将继续呈现内销市场为主走势,但社会投资增长减速、出口拉动经济力度减弱、经济结构主动深化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调,消费增速较上年可能减缓,将直接带来衣着消费增速减慢。

三是国内棉花市场行情扑朔迷离,储备棉如果采用“成本+利润”抛储,将带动国内棉花价格上涨,国内外棉价差继续拉大,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化纤价格受棉花价格、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影响,可能呈现震荡态势,加大下游企业运营风险。

四是纺织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明显,抽样显示八成以上企业用工短缺,工资涨幅20% 以上。招工难、留不住和改善职工生活待遇等,均使企业用工成本呈现刚性上升趋势。尤其是工人工资的提高对企业产生较大压力,导致今年的生产成本大约涨15%以上。

五是纺织中小微型企业依然面临融资不畅、融资成本高、订单数量不稳定等问题,尤其出口加工型企业,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条件下,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这类企业过多关停,将直接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相对提高,出口产品的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我国纺织进出口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主要优势是价格上的优势,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削弱了企业产品价格优势。另外,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使出口企业直接遭受外汇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应收外汇账款越多,企业在结汇时损失就越大。

第7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一、11月份纺织品外贸景气指数小幅下滑。

1.部分外贸纺企订单不足。按往年惯例,11月份一直是绍兴县外贸的旺季,但按目前的国际形势,外销订单仍显不足。部份绍兴外贸企业订单开始趋淡,预示下月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部分国际超市企业的倒闭造成绍兴县一些外贸纺织服装供货企业订单和合同的损失,直接导致外贸订单明显锐减。

2.有些外贸型纺企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链风险。尽管中东和南美市场订单依然较多,但由于是中低档市场,出口效益受限明显。因资金流转困难,有些外贸企业依然面临生存危机。因绍兴县有些外贸企业大多采用贸易融资、借贷融资的方式,受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信贷紧缩等影响,绍兴县有些外贸型纺企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链风险。外单明显减少,银行授信延缓,这大大加剧企业资金链紧张程度,致使外贸景气指数比上月仍有小幅下滑。

3.欧美市场出口风险加大。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欧美客户的支付能力和信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贸公司相应也调整经营策略。在经济景气时,先发货后付款是可行的;现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再这样做就有很大的风险,甚至会亏本。外商拖欠债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欧美外商已经很难在本国的银行贷到款,因此他们开始大量采用赊账的方式与中国企业做生意,拖欠一年半载的时间,而有些外商在拿到中国厂商的货物后就立即宣布破产。在随后的清算过程中,这些货物反而成为买家的资产,而中国的生产商又不是优先债权人,从而调入了外方的陷阱,货款难以收回。致使欧美外单锐减,接单风险加大。

4.纺织企业外需市场仍有缩水。国际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让绍兴纺织服装企业面临严峻考验。11月纺织企业普遍反映出口困难,外单不足,部分外贸型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外需市场仍有缩水,对一些长期依赖外需市场的企业来讲,这无疑是一次严峻考验。

二、11月份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小幅回升。

1.纯棉蜡印花布一枝独秀。目前,在棉纺织上下游产业链普遍低迷的态势下,纯棉蜡印花布一枝独秀,产销呈逆势攀升走势。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的浙江宝纺棉麻印染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以纯棉真蜡印染面料为主,该系列产品在西非多国市场非常热销,来自尼日利亚、贝宁、多哥等国的出口订单源源不断。虽单价仍在小幅提升,但客户还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比大众面料仍有攀升。同时,研发的带蜡烫金印花布和发丝蜡纹2个高档产品,不仅附加值较高,而且深受非洲外商所欢迎。

2.产品附价值依靠研发和创新实现。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但绍兴县新乐纺织有限公司销售额受影响不大,订单仍应接不暇。这家企业年生产中高档衬衫面料达1800多万米,许多国内外名牌衬衫都是他们的客户,研发符合国际潮流的创新产品,国际营销地位快速提高。新乐面料产品80%的价值依靠研发和创新实现,每年推出自主设计上千个产品,提供给服装企业选择。他们还与意大利米兰国际服装面料设计研究中心紧密技术协作,通过消化吸收,不断研发新型衬衫面料,价格比大众面料明显提升。

3.通过内外销并重,实现两条腿走路。绍兴一些品牌服饰生产企业在欧美市场出口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全力调整营销策略,通过内外销并重,实现两条腿走路。部分面料出口虽然受阻,但现有的服装订单销售利润等指标仍保持10%的增速。并抓住目前原材料价格低廉的时机,并按意向订单适度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4.高支纯棉面料成为国际名牌首选。绍兴县节能减排逼出奇效,一些纺企从意大利引进低污染、低能耗的高支纯棉织机,取代原有的喷水织机,专门生产高支超精细纯棉面料。并与上海纺织科技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出80支莱卡纯棉面料、毛棉混纺等多种新产品,目前又新增了100支、120支等高支高密高档纯棉面料。80支纯棉面料的利润比40支纯棉面料要高出三分之一以上,比普通白坯布售价高出70%左右,意大利等国的国际名牌服装企业纷纷将其作为首选面料。

预计12月份出口景气指数呈小幅回升走势。面对绍兴纺企和轻纺城市场订单减少、批量减小、服装企业下单变得越来越谨慎的现状,国务院于11月19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的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措施,使绍兴纺企和轻纺城经营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国六条”为困境中的纺织业带来利好,绍兴纺织业在困景中将带来转折性嬗变,迎来冬日最大的一股“暖流”。减轻税费、提高出口退税率、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等措施都是实打实的利好,有着极强的行业前景改善的预期推动,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行业景气将有所改观。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大众服饰面料出口跑量依然不容乐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绍兴已做出“早应对,早调整”的决策,把纺织品出口市场从欧美市场转向亚非拉市场,并在非洲设立了两个纺织工业园区,为绍兴纺织企业抱团式、产业链式“走出去”提供了平台,现在绍兴全市已有70多家企业,到泰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开辟中档纺织品市场。 在开辟境外新市场的同时,绍兴又有30%的纺织出口企业还以扩大内需为抓手,把目光瞄准了国内市场,以产品适销对路开辟国内市场营销份额。在这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形势下,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步伐,关键还是要提高产品在质量、品牌、科技含量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出口企业必须放弃粗放型跑量发展之路,做精做细主导产业,在新产品研发、创新创意花型面料研发、品牌培育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掌握国际市场主动权。开辟多元化新兴国际市场营销份额和扩大内需,是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

第8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从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的生产、出口、投资和效益四项基本指标可以看出,纺织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只有纺织产业链终端的家纺和服装等少数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生产增速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467.13亿元,同比增长10.9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686.37亿元,同比增长10.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44个百分点。1~7月,主要大类产品中,化纤、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36%和10.75%,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84和3.50个百分点;纱、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2.91%和11.83%,增速较上年同期仅提高了1.73和0.31个百分点。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海关快报数据统计,1~7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总额为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出现负增长,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5.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出口总额同比增幅8.0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829.3亿美元,纺织品出口544.7亿美元,同比均下降0.2%。纺织行业服装出口额主要依靠价格贡献,而纺织品出口额主要依靠数量贡献,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测算,1~6月,我国服装出口价格同比提高6.68%,数量同比下降3.85%;而纺织品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02%,数量同比增长2.76%。

投资增速减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纺织行业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163.98亿元,同比增长16.8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4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7945个,同比减少9.35%。但中、西部地区新增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7月中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8.72%,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48%,较上年同期提高0.4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9.74%,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99%,较上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区域结构调整加快。

企业效益下降 亏损增加

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1147.93亿元,同比下降1.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1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4.43%,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为18.19次,同比下降4.94%。企业亏损面为18.39%,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3%。棉纺、化纤行业利润呈现负增长态势,1~6月,棉纺、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00%、52.27%。受国内外棉价差影响,普通纯棉纱企业全部亏损,缺乏棉花进口配额的棉纺企业运行困难。

总之,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不足,加上棉花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化纤原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致使大量纺织企业陷入利润降低、经营困难的局面。而使用天然纤维原料的行业,包括棉纺、毛纺、麻纺和丝绸在内,经营尤其困难。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统计,迫于成本压力和订单不足的双重影响,棉纺行业限产停工现象突出,最新调研显示,约30%棉纺大型企业限产,50%中小棉纺企业停产。化纤行业虽然总体开工率在80%以上,生产较为平稳,但企业效益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被迫通过“自律”的方式维持经营以期度过难关。

上半年全行业不利因素增多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不但包括国内外市场的整个外部环境萎缩明显,而且直接关系到纺织企业生产经营的原料、劳动力等成本因素的制约也难以缓解。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国际市场消费主体的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消费信心长期低迷,制约了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本外流的情况,经济运行风险一再加大。

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造成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转移至其他国家。1~6月,我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37.75%,较去年同期仅提升0.85个百分点;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72.8%,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个百分点,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在美、日市场所占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国内销售增速趋缓

1~7月,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0%,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1~7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仅为11.3%,低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受内需增长减速影响,纺织行业内销增速明显放缓,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内销产值25770.28亿元,同比增长12.4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0.34个百分点。

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

尤其今年进入5月以来,国内棉花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内外棉价差甚至高于5000元以上,严重减弱了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棉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大幅减少的同时,棉纱、棉布进口逐渐增加,直接影响国内棉纱生产和棉花需求,长期看,不仅不利于发展我国的纺织工业,也不利于对棉农利益的保护。目前纺织企业对棉花抛储政策十分关注。希望国家采取灵活应对的措施,让抛储起到稳定棉花市场的作用,缩小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的价格差,为我国纺织企业调整国际战略赢得空间。

原料价格波动难以应对

纺织纤维原料价格波动对行业运行的影响巨大。进入8月以来,新棉丰产预期显著,国际棉价的持续下跌,内外棉价差又突破5000元/吨。巨大的棉价差距,让棉纺行业经营困难,拿不到配额的企业出现减产甚至倒闭。

化纤原料的价格不仅受棉花价格的影响,而且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联动明显。从去年棉价下降以来,化纤行业也相继出现不景气的局面,今年上半年曾一度出现利润总额下降50%以上的情况。近期,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化纤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但后续增长乏力。而原油价格的波动也将加大企业运营的风险。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常态,有效化解不断增加的劳动成本已经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期任务。根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各项要素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用工成本增加最为突出,81.7%的样本调查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49.9%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10%~20%之间,12.4%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20%以上。在抽样调查报告样本企业中有63.9%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中部地区的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76.5%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成本的大幅上升不但降低了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成为推动企业向东南亚国家大量转移的主要因素,如果纺织企业向东南亚转移过快,势必影响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012年下半年:起暖回升路漫漫

今年下半年我国纺织行业是否能够出现较明显的回升,不但取决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也与我国纺织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国际市场前景不乐观

国际市场的基本面可以从美国、欧盟、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形势得到启示: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然而今年以来却凭借其在全球货币的主导地区得以恢复,无论其币值还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下半年,美国有可能成为传统市场中复苏最明显的国家;日本市场在今年表现的较为稳定,下半年有可能继续延续;欧盟经济是传统市场中最糟糕的,而且危机重重,难以预测。新兴经济体是最具活力的国家或地区,然而今年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较快的国家普遍出现本币大幅贬值、资本外流的状况,经济风险很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7月中旬最新的预测中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0.1个百分点至3.5%,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

内需回暖寄予厚望

2012年下半年,内需市场仍将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受国际经济仍然低迷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与去年相比仍将有所减缓,市场信心难以大幅回升,内需市场活跃程度整体仍将低于上年。但是,随着近期货币政策放松及物价回落的效果逐步显现出来,预计下半年衣着类内需消费增速有望逐步提升,对纺织行业的拉动作用也有望较上半年有所增强。

但据目前判断,由于市场上半年需求整体不足,企业产销近期将延续放缓趋势,利润继续下滑。而且由于上半年很多企业的库存增加,即使下半年市场复苏,也会由于消耗库存而无法将企业经营转好的迹象马上反应到经济数据上。因此,如果下半年内需市场开始回暖,企业有望在近一到两月内先消化库存,继而出现稳步回升。

棉花是道坎

今年,棉花政策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尤其明显。从5月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突破5000元/吨,整个棉纺行业乃至纺织工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原料成本压力,目前仍无有效缓解的迹象。我国新年度收储的价格早已确定,而就棉花种植、天气等状况判断,今年又将是一个棉花丰收年,因此,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预计,国内外棉价差可能进一步拉大。

如果近期国家没有出台有效解决内外棉花价差问题的政策,我国由棉花为结点的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将继续下降。棉纺企业亏损、停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影响化纤、服装等相关产业,而首当其冲的是广大中小型企业。

多管齐下促平稳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较为不利的情况下,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行业和企业要通过自身调整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足、原料价格波动等一系列挑战,确保行业平稳运行。

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

鉴于目前国内外棉花差价大和国际棉花资源充足的状况,建议增加滑准税进口配额发放并向纺织企业倾斜。吸取2010年棉花拍储助推棉价波动的教训,在今年放储时不将棉花收储和管理成本转嫁到棉纺企业身上,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限价放储。另一方面,加大对棉花良种培育和棉花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高国产棉花的市场竞争力,稳定棉花生产,避免棉花市场生产、供应和价格的大起大落。

加快企业技改和创新

企业经营困难的时期也是加快调整的有利时机。希望国家利用预算资金对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高档面料、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支持。加强对行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不但对大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给与支持,也重视惠及广大中小企业的产业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联盟等给与支持,加快纺织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稳定国际市场兼顾中西部产业转移

支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营销推广,稳定出口市场份额。尤其支持纺织优势企业在产业链高端领域的“走出去”,对国外原料基地、研发中心、品牌收购、营销渠道等给予信贷优惠或设立对外专项资金等。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广大中西部的崛起需要大量东部产业的转移,在国外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国家需要加大中西部产业政策力度,鼓励沿海纺织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各地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支持自主品牌企业建设营销渠道,拓展国内市场。

第9篇:最新纺织业面临的困难范文

xx年是我们xx公司极具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一切都似乎突如其来又让大家充满无奈。全球经济寒流对市场的萧杀清晰可见,受国家原棉宏观收储政策的影响,令纺织行业顿陷困境,高价收储导致内外棉价严重倒挂,每吨4000元的价差令海外出口棉商垂涎三尺。虽然原棉受到国家配额管制难以大量涌入,但棉纱进口却不受约束。海外低价棉纱持续涌入,无疑给国家收储原棉造成冲击,而高价收储更会导致国内棉企丧失国际竞争力,最终产生“损了中国,肥了全世界”的结局--订单继续向东南亚及非洲国家转移,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的棉花价格甚至低于我国棉纱价格。

中国乃发展中国家,内需跟不上,如果在年底国内内需不能持续增长,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说远的,江浙一带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织布企业已经停产,规模小一点的企业开始卖机器,说近的,周边多数纺织厂已经停产、放假......

伴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给纺织企业带来新的希望,保护民族产业是新一代领导人的战略构想,国库棉的放储将逐步得以实施,调整纺织品进出口关税将会给市场带来蓬勃生机!

大家知道xx公司建厂于xx年,经过xx年xx人的勤奋努力,积攒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员工队伍,市场也逐步趋于成熟,xx的品牌效应在社会上根深蒂固。

公司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占领和开拓新市场、开发新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xx精品建材城和彭州市高端家纺项目在土地手续、前期工程设计、施工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在新厂房建设方面,强化管理,狠抓进度,推动了工程施工顺利、快速进行,预计在年底,各项基础工程将全面完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跨越困难证明我们xx人是一支同心同德、能征善战优秀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公司董事会向所有干部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做的是咬紧牙关,迎接新一轮的曙光!

在这关键时刻,公司顶着巨大亏损压力,作出承诺:绝不停产放假,让我们员工的生活能得到基本保障!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依然是豪情满怀,首先是我们要认真的应对当前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的场合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危机,重振国内经济发展的信心。人生难免有冬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意的时候不必过于悲观,得意的时候也不必过于张扬,冬天会不会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准备好棉袄和食物,只有“未雨绸缪”,做好过冬粮食和棉袄的准备,这才是最重要的,才不至于被动,危机里面有挑战、更有机遇。危机不可怕,但企业没有准备就真的很可怕。我们必须直面这场挑战,向成本控制要效益,向品质保证要市场—— 尽管当前纺织业受到寒流的影响正在逐步展露出来。而经济动荡时期,是对行业的一次大洗牌,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并能够从容应对的企业,能够顶得住压力,经受住考验,经受住风雨的洗礼,才能实现企业脱胎换骨的转型。在风雨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坚强!

让我们继续同公司一道,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