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鲁迅先生的资料精选(九篇)

鲁迅先生的资料

第1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巨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联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西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外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承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制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制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第2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前些年遇到张家瑞的画集,看到他的木刻作品。凡是涉及鲁迅的,都显得很温和,从来都不是紧张的、黑暗感的。完全是另外的路子。2005年,他把手拓藏书票十六帧赠送给鲁迅博物馆,其中都是与鲁迅相关的作品。每一幅鲁迅的肖像都慈祥清丽,四周是朗然的光照。即便是肃杀的场景,依然流动着温润的爱意。一幅鲁迅在“五四”前后的头像很特别,借鉴了教育部时期的一张旧照。在认真还原着苦楚中的内心的同时,却又增加了宁静感。黑白的反差并不大,神态是安然的。作者眼里的鲁迅是大爱的普照,寂静里的沉思,不都是怨怼之情,而是含着对人世间无边的悲悯与爱意。画家从这个角度揣摩鲁迅,留下的是他自己的声音。我被作者的笔触打动了。那一刻才认识到,鲁迅的多意性,我们先前在艺术里表现的还是太少。

新文化运动九十余年,我们与它久违了,关于那个时代的议论,却从未停止过,也难有齐一的结论。后人看前人,总是难以回到现场,夹杂着自己的背景经验是自然的。我有时候查阅那时候的资料,常有种难言之感,历史是后人的书写,总要遗漏些东西,比如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还有人文地图,都值得一阅,可以矫正我们思想里的教条。前几日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听友人讲鸦片战争史,眼睛一亮,许多材料都是新的。我们过去只信史家的话,没有亲自浏览旧史料,从西洋图书里的材料资料里,就能望到另一个晚清。战争并非都是锁国傲慢所致,帝国主义的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我们知道得很少。读史与读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理解前人时多换几个角度,结论就不一样了。

“五四”改写了中国命运。士大夫的那一套渐渐退出,革新者突然走到台前,新文化出现了,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式表达。可是对其过程,我们向来知之甚少。它是如何出现的,思想的集散地是怎样形成的,都可细细研究。即以鲁迅为例,他的精神潜伏与喷吐,智慧的高妙与奇绝,不都像文学史家描述的那么枯燥。历史是趣味的存在,艺术家颇能体会一二。忧患的思想家,多是有柔情的游子,张家瑞刻画的鲁迅,对史学家不妨说是一个提示。就历史的讲述而言,我们可调试的空间,不独新旧之差,亦有深浅之别也。

第3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许广平与鲁迅的结合

许广平是广东番禺人,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州一个大户人家中。1923年10月,鲁迅先生兼任了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学校(后改名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讲师,每周讲授一小时的中国小说史。许广平当时是国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思想进步,她最喜欢听鲁迅讲的中国小说史,所以每次上课她都争着坐在第一排,并积极向鲁迅提出问题,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1925年3月11日,已担任学校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在与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斗争中感到压力很大,她便给鲁迅写了一封信,请鲁迅给予支持。从此他们便在斗争中相互支持,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特别是在1925年8月8日,当杨荫榆在报上刊登《女师大启事》,称刘和珍、许广平等15名进步学生为“恣意扰乱,极端破坏”,并计划将这些学生押解回家时,鲁迅挺身而出,让许广平等进步学生住进了北京西三条胡同的家中。1926年3月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书记的率领下,北京各界群众5000多人到天安门广场集会,声讨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刘和珍、杨德群等40名进步学生,在段祺瑞执政府前惨遭枪杀。鲁迅非常愤慨,于4月2日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声援进步学生的行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久,鲁迅的名字就上了敌人通缉的“黑名单”。

1926年8月26日,鲁迅先生应好友林语堂之邀与许广平结伴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教授。许广平则到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1927年1月,鲁迅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许广平任他的助教。这年4月15日,广州的反动派受上海四一二事件影响,也开始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大屠杀,逮捕了中山大学许多进步学生。鲁迅愤而辞职,于1927年10月3日与许广平来到上海,正式开始共同生活。随后,鲁迅谢绝教学之邀,担任了《语丝》杂志主编,帮助柔石等进步文学青年创办“朝花社”,平时主要从事创作。

许广平在1919年投身时,就是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的编辑,认识鲁迅后又在鲁迅办的《莽原》周刊上发表过许多文章。到上海后,除了在生活上照顾鲁迅,她还为鲁迅查找资料、抄写文稿、校对译著等,使鲁迅专心写作。由于得到妻子许广平的大力帮助,鲁迅后期10年的创作成果,竟超过了以前的20年。

出版《鲁迅全集》迫在眉睫

鲁迅先生与世长辞后,许广平决心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1937年4月,她先将鲁迅1934年至1936年的杂文13篇编成《夜记》出版。接着,她就开始筹划出版《鲁迅全集》的事宜。

鲁迅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文化界进步人士中享有极高的声望。郭沫若当年在《持久抗战中纪念鲁迅》一文中指出:“对于恶势力死不妥协、反抗到底的鲁迅精神,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目前的浴血抗战,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文汇报》的一位资深记者曾这样写道:“抗战爆发,对于鲁迅先生,谁都有更深切的悼念。原是那一支正义的锐利的笔,要是今日还健在,至少也可以胜过数十万雄师的力量吧。”由蔡元培、宋庆龄发起成立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也在《鲁迅全集》编印出版启事中说明:“编印出版《鲁迅全集》,其目的在于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

作为鲁迅夫人的许广平心里清楚,鲁迅生前也曾有汇集、整理和出版全集的想法,并亲自手订有两份著述目录,一是分为“人海杂言”“荆天丛草”“说林偶得”的总目,一是分为10部的总目。然而,要想出版《鲁迅全集》谈何容易!当时的中国系,对新闻出版控制非常严格,出版个人全集要报批,特别是鲁迅的一些作品集属于当局查封的重要对象,所以内政部迟迟没有答应出版《鲁迅全集》。鲁迅逝世后第九日,许寿裳致许广平信称,刊印《鲁迅全集》,当“有政治关系”,“务请先向政府疏通,眷念其贡献文化之功,尽释芥蒂,开其禁令,不得自由出售”。

鲁迅的家原租住在上海大陆新村,因鲁迅去世后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手稿,为防止派人来搜查,许广平在青年作家萧军的帮助下悄悄搬家,将鲁迅的手稿和家中物品搬到上海霞飞路霞飞坊64号,然后将其隐藏在厨房墙角煤堆里。上海沦陷后,鲁迅手稿的安全更是受到严重的威胁,无论是让特务还是让日本人搜去,都是无法弥补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尽快出版《鲁迅全集》迫在眉睫。

《鲁迅全集》出版计划最初受挫

为了尽快出版《鲁迅全集》,1937年初,在许广平和好友许寿裳、台静农、胡愈之等人的筹划下,成立了以蔡元培、茅盾、周作人等人为主的《鲁迅全集》编辑委员会。鲁迅的作品以前大多是在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但由于此前北新书局曾因版税纠纷与鲁迅对簿过公堂,此次出版《鲁迅全集》显然结果难料。

根据这种情况,许广平和“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便希望其时中国出版界的龙头老大商务印书馆来促成此事。因蔡元培先生是鲁迅的好友和老乡,鲁迅当年到教育部工作,就是蔡元培提携所致。所以许广平特请蔡元培出面与商务印书馆接洽、推荐,又请马裕藻、许寿裳两人通过胡适转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先生帮忙。胡适在担任“鲁迅纪念委员会”委员之后,许广平曾与胡适谈及鲁迅遗作的出版计划,即鲁迅生平译著约50种,其中再三考订之《嵇康集》《古小说钩沉》等。这次马裕藻、许寿裳二位先生请胡适先生鼎力设法,请商务印书馆帮助出版。此前鲁迅曾撰文“骂”过胡适,但胡适并没有计较,忙写好一封亲笔信,请王云五全力帮此大忙。许广平拿到胡适写给王云五总经理的亲笔信后,便匆匆找王商谈,王是胡适交往圈中的重要成员,见信如见人,当即表示“极愿尽力,一俟中央批下,即可订约,进行全集付梓”。当时计划将鲁迅的全部文字(200万字)分为10册,采取精装本、普及本两种版式出版,并表示“在稿件交出后四个月或六个月内,即可出书”,对许广平要求“影印及排印二部亦完全同意”。然而,由于北新书局还有心出版《集外集拾遗》《鲁迅书信集》(普及本)等,并对出版《鲁迅全集》也顾盼有意,所以拒绝让出鲁迅著作的版权,使商务印书馆出版《鲁迅全集》的计划泡汤了。此后,蔡元培亲自致函商务印书馆要求订立出版契约,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复函同意出版,又因抗日战争爆发,使得《鲁迅全集》出版计划再度受挫。

第一部《鲁迅全集》最终问世

为了尽快出版《鲁迅全集》,胡愈之在环境险恶、经济拮据、出版发行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办起了名为“复社”的出版机构,用来出版《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他还考虑到当时政治条件下,《鲁迅全集》的出版会受到当局的干扰,便想到请“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主席蔡元培题写《鲁迅全集》的书名,当局就不敢对这部书怎么样了。1938年4月,胡愈之由上海去香港,向“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正、副主席蔡元培和宋庆龄报告《鲁迅全集》的出版计划。蔡元培即席挥毫写了“鲁迅全集”4个大字,6月1日前还写了《征订〈鲁迅全集〉精制纪念本启》和《鲁迅先生全集序》。蔡元培在序中给鲁迅以极高的评价,称鲁迅为新文学的“开山”之祖。胡愈之这一“招”果真灵,凭蔡元培在内的资历与声望,避免了当局的干扰。许广平也为《鲁迅全集》写了题跋。

如何解决出书资金不足问题?胡愈之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除了普通本廉价发行预约外,另印需预付100元一套的精制纪念本。靠这笔预付款筹集了资金,来印行《鲁迅全集》普通本和纪念本。在胡愈之、茅盾、巴金、沈钧儒、陶行知的热心号召下,先后收到来自祖国内地及南洋、美国一些爱国人士和华侨的多笔购书定金,终于解决了出版的资金难题。

当时,上海很多印刷工人很敬仰鲁迅,虽然大批工人失业,可一听说要出版《鲁迅全集》,他们热情很高,主动降低收费。在鲁迅亲友和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下,从1938年4月开始,在禁出红色书籍的“孤岛”上海,仅用不到4个月时间就将600万字、20卷的第一部《鲁迅全集》出了甲、乙、丙3种版本:其中甲种纪念本是布脊烫金,整套装楠木箱;乙种本是红布烫金,属精装本;丙种本为普通的平装本。乙种纪念本编号印制200套,定价200元。甲种纪念本售价为50元。普及本的开本与正文和纪念本相同,封面大红纸面布脊精装,正文报纸印刷,售价为8元。由于普及本是通过预订的方式发售的,定价8元属价廉物美,其时许多新文学作家都预订购买了普及本的《鲁迅全集》,以示学习和纪念,无意间也收藏了一种珍贵的新文学版本。

1938年8月10日,20卷本的《鲁迅全集》正式发行,正如许广平在《〈鲁迅全集〉编校后记》中所说:“六百余万言之全集,竟得于三个月中短期完成,实开中国出版界之奇迹。”这奇迹的创造,除百数十位学者文人以及工友,为全集挥毫、排校外,也得力于鲁迅生前多位好友与复社同人的百般努力。如果没有胡愈之的奇谋和努力,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情况之下,如何能在短期内顺利出版20卷的《鲁迅全集》呢!《鲁迅全集》的出版,达到了“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之目的。许广平、蔡元培、胡适、胡愈之等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

许广平的最后岁月

完成了第一部《鲁迅全集》的出版后,许广平仍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她积极为抗日将士募捐,为《上海妇女》《妇女界》《上海周报》以及《申报》副刊《自由谈》《文汇报》副刊《世纪风》等报纸杂志撰稿,并发表了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宣传。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日军开进上海租界。一周后的凌晨5时,许广平在寓所被捕,关押在北四川路日本宪兵司令部,后又被转送到有“杀人魔窟”之称的汪伪的特务机关“调查统计局”。

日本人之所以逮捕许广平,因为她是鲁迅夫人,熟悉活跃在上海文化界的左翼名人。他们妄想从她的身上打开缺口,将进步的上海文人一网打尽。敌人机关算尽,终究是竹篮打水。在狱中他们先用欺、吓、哄、诈、骗、脱衣等手段,后改用打骂、罚饿、拷打以至电刑等酷刑。许广平被折磨得死去活来,面对敌人,她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用智慧、斗志和惊人的毅力与敌人周旋,据理力辩,不畏斧剑鼎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敌人找不到真凭实据,不得不在关押了76天之后,让内山书店为她保释。

第4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鲁迅死因之谜,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悬案,曾一度引发了人们对此的好奇。长期以来,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民间传说,一直都认为鲁迅最后死于肺结核病。“鲁迅死于肺结核病”这个错误的结论不仅掩盖了鲁迅非正常死亡的真相,同时也掩盖了鲁迅死于须藤医生误诊、误治的真相……

死于自发性气胸

其实,早在1949年10月,周建人先生在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撰写的《鲁迅的病疑被须藤所耽误》一文中,就对鲁迅的死因提出疑问。然而,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在《收获》杂志上发表 《关于父亲之死》一文重提鲁迅之死因,点名指责当年给鲁迅看病的日本医生须藤。这篇文章在国内外媒体广为传播,引起国人普遍关注。

对于鲁迅死因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1984年2月22日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市第一结核防治院组织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读片会,他们邀请了上海市23名著名的医学专家对鲁迅1936年6月15日拍摄的一张X线胸片进行了阅读和讨论。读片会报告说:双肺上中部可见许多纤维增殖性结核病变,左肺中部大片干酪性病变,左上肺第二肋间外带可疑薄壁空洞,两肺重度肺气肿,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肺大泡,左下肺更严重。两上胸部均有胸膜增厚,以右侧较为显著,右侧胸膜腔中等量积液。

这次读片会最大的贡献在于,首次明确了鲁迅肺部病变的性质,尤其是左侧严重肺大泡,其破裂后可引起左侧自发性气胸。这才是鲁迅致死的直接原因。专家们认为,鲁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左侧肺大泡破裂使得气体进入胸膜腔引起自发性气胸,压迫肺和心脏致死,同时认为这种病在当时也并非不治之症,如果能及时救治还是可以治好的,遗憾的是经治医生并没有这样做。

长达48年的鲁迅死因之谜终于揭开。“鲁迅不是直接死于肺结核,而是死于自发性气胸”,这一结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鲁迅死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须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鲁迅死因的研究一直是。2002年,有学者根据上海市23名医学专家对鲁迅生前X线胸片的报告结果和他个人的研究结果,对鲁迅死因的习惯性说法提出了质疑,引起轩然大波,遭遇严厉的批判。有人竟然提出,鲁迅死因问题是涉及中日友好的政治问题。至此,关于鲁迅死因的研究被迫中止。

近些年,笔者对鲁迅的死因问题进行了一些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鲁迅的病历、日记、通信,以及报刊、书籍中与鲁迅疾病及死因相关的资料,重点是鲁迅逝世前半年内即1936年3月~10月的病情变化,包括诊断、处理措施等。记录如下:

3月2日下午,骤然气喘,诊断为支气管喘息,注射一针,药名不详。5月18日~30日,发热近20天,其间须藤来诊大约10次。6月15日拍摄X线胸片,并从右侧胸膜腔中抽出黄色半透明液体100cc。8月7日共抽水3次,每次200cc,曾注射Tacamol一针。8月13日,咯血,注射止血药后咯血停止。10月17日,尚能步行400米去友人家,当晚11时上床休息。10月18日,突然发病,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纤弱,吸气短微。左胸下半部有高而紧张的鼓音,两肺哮鸣音。心脏越过右界,横经约半指许,体温为35.7℃~38.0℃,脉细120次/分钟,呼吸46次~59次/分钟。当时诊断是:胃扩张、肠弛缓、肺结核、左胸湿性肋膜炎、支气管喘息、心脏性喘息。处理措施包括:注射解痉止喘药3次后,从10时起每隔2小时注射一次强心针,吸氧。10月19日凌晨5时,最后注射一针强心针。5时25分,逝世。

应该承认,鲁迅生前确实患有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鲁迅在其书信中曾写道“从少年时即有肺病……但当时竟不医治,且不知其重病而自然痊愈者,盖身体底子极好之故也”,“我生的其实是肺病,而且是可怕的肺结核”。

从鲁迅的病历看,1936年3月,56岁的鲁迅病情日渐加重。他甚至难以坐起来,体重最轻时只有37公斤。此时,鲁迅的好友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为他请来美国肺病医生托马斯・邓恩,邓恩医生诊断结果是结核性肋膜炎,肋膜里积水,建议马上抽水。邓恩医生认为,如果积极治疗、休养,鲁迅至少可活10年,否则,不出半年就会死去。而须藤医生一口否认邓恩的诊断,直到1个月后才承认,并开始给鲁迅抽胸水。此后,鲁迅的病情似有好转,10月初已可以外出活动。

医家之悲哀 病家之不幸

鲁迅生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这是事实。早在日本求学时,21岁的鲁迅就开始吸烟,而且抽烟很厉害。现在,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冠心病等,但在解放前,人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1925年~1926年间,鲁迅曾多次尝试戒烟,可惜一直没有成功。1936年3月初,鲁迅曾经发生过一次骤然气喘。这是否可能是自发性气胸所致?因为当时没有拍照X线胸片,故无法证实。

须藤全名须藤五百三,是日本医生,当年他在上海密勒路开办了一家私人医院。1933年6月,鲁迅开始与须藤交往,两人关系比较密切。从1936年10月初到鲁迅逝世,一直是由须藤医生负责为鲁迅救治。

1936年10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记者在报道鲁迅逝世消息时,曾现场采访鲁迅弥留之时的实际情况,印证了须藤医生确实是将鲁迅的疾病误为心源性哮喘来医治的。从10月17日凌晨3时30分鲁迅气喘发作,到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去世,共26个小时,因为错误的诊断,其间一次又一次的抢救机会被须藤错失了。明明是自发性气胸,须藤却不予处理,任其发展与加剧。这不仅是医家误诊的悲哀,更是病家之不幸。

第5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摘要:作为女性,在内,她们有着同男性相区分的身体、心理构造,在外,她们又承担着异于男性的家庭、社会角色,所以,女性文学中最可贵的便是女性独特的审美体验,或竭力彰显或无意渗透出的女性情感、心态、审美特征、价值观念的特殊色彩。本文从女性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文字着手,整理出她们眼中的鲁迅特征,主要论及两方面,一是鲁迅作为一名异性的国文教师,给女弟子留下的印象;二是总结在女性印象中,鲁迅所隐藏的诸多“慈母特质”。这些都是首发而未曾被发现的。

关键词:鲁迅,女性,慈母特质

一、前言

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论文学成就,论影响力,不管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除了鲁迅,恐怕没有第二人再有如此至高的地位。他的著作,读者广大,研究者甚众;他的思想,引领时代,仍具现实意义。上至官方语境,高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下至民间,毛头孩童个个能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学院知识分子,更是将之视为“研究对象第一人”,在他生前死后,关于他的文字已多到不可计数,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无疑,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但我们想亲近他,毕竟,如此这般伟大的先生应该也是位人间的先生罢。

悉数,纪念、回忆、研究鲁迅的文字,多数为男性所作,鲁迅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崇高,他们不自觉地站在高处,赞颂鲁迅是民族英雄,是文学巨匠,大多都以同谋共事者的姿态呈现他们对先生的佩服、敬重情谊,钦佩先生是怎样的刚强不屈,敢想敢说,总结他的文学成就、革命精神之类,如“旧日学生”荆有麟《鲁迅回忆》中多现“先生嫉恶如仇”“博学而又多能”“有如此感召力”的概括性语言;弟子台静农在《他的一生是一首诗》中陈列先生“坚实的反抗精神”,“于中国学术方面,却作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关于中国文艺界的培养”等事迹;好友许寿裳在《回忆鲁迅》中更是以总结之笔赞叹其“改造社会思想的伟大”,“事物价值判断的正确”,“读书趣味的浓厚”。我们没有生在鲁迅的同时代,无法亲眼目睹当年先生带给人民的光辉,也无法切身体会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同读者想要了解先生的迫切愿望相比,上述的描述未免有些乏力,缺少些感同身受的生活情趣。

所幸,在这汗牛充栋的研究资料中,尚存有少量几篇女性的细腻文字,在这些文字中,女性展现出了同男性不一样的视角、情感和观念,她们多采用日常生活叙述模式,描述先生的日常生活及与其日常的交集等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伟人鲁迅作为“人间先生”的另一面,增加了先生所不为人知的诸多特质。虽然这些文字的存在为我们全面解读鲁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但鲜有人整理它们,也就更谈不上加以研究了。

如此一来,笔者更觉身担重命,只有竭尽所能。于这篇文章中,笔者仅选取鲁迅先生民国时期的女弟子作为研究对象,原是发现她们一拍即合地谈论着鲁迅先生生时留给她们的印象,那她们的印象是何样?有何共同之处?作为相对年轻的女性群体,她们对先生抱有何样情感?又是如何进行描述的?迄今为止,以上问题似乎还无人涉及,本文拟从这些女弟子当时所著文章(抑或是后期的回忆文字)着手,以搜集的书籍和学术论文资料为核心,来探讨这些问题。同时,也希望借此为另一个性别文学研究问题发轫:我们如何借别文化视角拓展文学研究的疆域?也就是文学研究者应持怎样的性别文化观来解读文学现象?当然,本文所涉之面狭窄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如能建立此问题,已是足矣。

二、他――“大”“先生”

一直以来,中国的“先生”都有“教师”和“男性”之意,鲁迅周围的人都爱称其为大先生,一方面源于他在家族中排行老大,另一方面想来也是为取上述两意。鲁迅的一生,先后在绍兴、北平、广州等多地任教书先生,不少听课的女学生后来写下了她们与先生相处的种种细节。对于女学生而言,鲁迅,一则是她们的国文课讲师,恐怕女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鲁迅作为课堂上的教师的形象罢;二则他也是女学生面前的异性老师,民国时期的鲁迅尽管能写出诸多警醒世人的文学作品,得到文坛的肯定,但他毕竟也是位男子,是异性。有趣的是,女学生们回忆课堂上的鲁迅,她们第一眼见到他――异性导师时候的第一印象,竟还差不多。

当时是女高师学生,后来成了女作家的陆晶清回忆说“鲁迅先生讲课,不是在讲台上旁若无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也不是用记录速度念讲义,而是在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无疑,女学生眼中的这位国学教师很是热情和称职,难怪,“听他课的人总是坐满了讲室”,在学校作讲演时都“人满为患”,“听众很快地围在桌子的周围,前面的坐着,后面的站着,密密层层的。”

鲁迅作为异性先生出现在女学生们面前时,都使她们“恐怕有点失望”白薇在惊知中国有一位文采巨匠鲁迅时,“在我的幻想中,以为他是极矫健俏皮的青年”,经过多番躲避不得已而相见时“我才看清他是我父辈般严肃可亲的长者”。大多数人,包括女弟子们在内,都是先看得鲁迅的作品,听闻鲁迅名声,后见到其人,先前对这位文豪必定有憧憬和幻想,可真正见到活生生的大先生,不能笼统地都在“失望”,但毕竟与想象不同。

马钰是鲁迅友人马幼渔之女,还是学生阶段的她当时喜欢看鲁迅小说,心里也一直怀着对鲁迅相貌的想象“在我想来,大概同小孩差不多,一定是很爱同小孩在一起的。不过我又听说他是老头儿,很大年纪的。爱漂亮吗?大概许爱漂亮……”后来无意当中,见到了鲁迅,她写道“我从玻璃窗外一看,只见一个瘦瘦的人,脸也不漂亮,不是分头,也不是平头。”这是一个年轻女学生对先生的印象,最直率而有意思。

女性们比如郁达夫妻子王映霞描述过初次见鲁迅时的印象“只见鲁迅身材不高,和蔼可亲,着一件灰旧夹袍,说话时带着浓重的绍兴口音。”蒋光慈的夫人吴似鸿曾作过这样的记叙“他那天穿了一件褪了色的旧布长衫,头发直竖,脸色贫血,瘦小而单薄。虽然眼睛不大,精神面貌却是年轻而活泼……”因为女性本身很注重外表,所以在她们眼里,鲁迅长相平平,个头不高,而且总是穿旧式衣服,不爱打扮,神情严肃,这样的男子应该算不上是个美男子。

虽然在长相上不能取胜,但与鲁迅相识时间长的女性都普遍愿意亲近先生,喜欢这样一位大先生。俞芳与鲁迅曾在北京砖塔胡同做过邻居,她的回忆从“初次相见,我觉得这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长者。”到“过了几天,我发现大先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再到“有时他主动和我们讲话,常问我们学习的情况,态度挺和蔼的,在他身上,没有一般长辈在孩子面前的那种威严。”

其实,“害马”许广平,不也是对先生经历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吗?先是听了先生一年多的课,无限地崇拜仰慕先生,便开始怯生生地给先生写信,再由生疏到亲切,由客气到无间,由憧憬的“神”到活生生的“人”,最后由师生到伴侣。这样的“大”“先生”有谁不爱呢?

三、他――“有如慈母”

“有如慈母”取自草明为逝去的先生写的《五十年祭》中“后来与先生过往多些时,我又发现他另外一种气质,就是对同志极端热情,特别是对革命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有如慈母。”其实,从女学生的回忆文字里静观鲁迅,他不仅只有对同志的热情“有如慈母”,这位血气方刚的男儿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带有“母性”气质,他体贴细致,整洁有序,疼爱儿童,同情妇女,甚至“神经质而怕羞”。

“有如慈母”是性情深处的鲁迅,是非与他亲密交往无法发现的特质,在此方面的述说,恐怕与鲁迅生活交集甚多的许广平、萧红、俞芬等人才是权威。

萧红,作为民国时期颇有才气的青年女作家,备受鲁迅的关心和爱护,不管在写作道路上,还是在生活之路上,都给了这位女作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据萧军回忆,鲁迅在写给同他和萧红的第一次见面的邀请信上,清楚地写明地址“梁园地址,是广西路三三二号。广西路是二马路与三马路之间的一条横街,若从二马路弯进去,比较的近”,细细看来,这是非常清楚和明白的了,连同路是怎样的走更近,都一一述说,那时候的鲁迅已是文坛上的佼佼者,是广大的青年们的精神领袖,而二萧充其量也不过是文坛小卒,是众多想要寻求鲁迅帮助的众多青年中的两个,鲁迅能那样认真对待彼此的见面,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实属不易。

鲁迅先生细心,考虑周到。他爱整洁,所有物品都摆放得井然有序,萧红和俞芳都谈起过鲁迅先生的书桌“鲁迅先生的书桌上陈设整齐简单,文房四宝俱全。”“桌子上有小砚台一方,墨一块,毛笔站在笔架上,”“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还有,鲁迅先生的孝敬也不在话下,“我们时常看到鲁迅先生出门之前总要到老太太房里来转一转,而且说‘阿娘我出去者’;回来时候也一定来转一转,说一声‘阿娘我回来者’”这“母性特质”里满含体贴周到的孝敬之心。

从女性的回忆文本来看,鲁迅先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但这种爱心不掺杂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怜悯施舍,而是与贫苦大众们感同身受。王蕴如(周建人夫人)在《回忆鲁迅在上海的片段》中讲述过鲁迅替保姆王阿花赎身,使王阿花恢复自由的故事;俞芳在《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中讲述鲁迅尊重体力劳动者,在经济和各个方面关怀保姆女工、人力车夫等贫苦人民的故事……她们的讲述,如同让我们看到了那时的鲁迅,如同一位劳苦大众的母亲,在面对同自己孩子一样苦命的其他孩子时,她的将心比心,她的设身处地,这就是一位劳苦大众的“慈母”啊!

鲁迅先生爱孩子,许羡苏回忆说“大先生原是很爱孩子的,还常常给她们买玩具。”不仅如此,因为鲁迅当时同俞芬姐妹们同住一个屋檐下,他经常耐心地教授她们些科学、医学常识,帮助她们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甚至教她们学做现代体操等。梅志(胡风夫人)的孩子还不到一周岁时,鲁迅送过三样礼物――一盒日本制的果酱夹心饼干(入口即化),一只赛璐珞的能摆动的玩具鸭子,一个尾部可以当哨子吹响的木刻小鸟。这是怎样的一番用心挑选,如果没有母亲般的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如何能如此细致、体贴?

鲁迅也怀着母亲的心去爱青年才俊,我们经常会将鲁迅定格为“青年们的精神领袖”“精神导师”,他爱护青年,青年们也爱护他。但如果把他称作是青年们的母亲,未免会惹来笑蔑,但笔者认为这丝毫不为过。最后引就一段端木蕻良记录的萧红与鲁迅的谈话:

有一天,萧红直古拢桶地问起鲁迅先生来:“您对青年们的感情,是父性的呢?还是母性的?”

萧红笑着对我说“这话,我老早就想问了,看来是一件小事,但它是关系到我们将来怎样刻划鲁迅先生的大事,是非问不可的大事。”

他接着告诉我说,鲁迅先生靠在藤椅上,手指夹着纸烟,吸了一口,沉吟了一下,慢慢地说:

“我想,我对青年的态度,是‘母性’的吧!”(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新民主主义论[N].解放,1940年3月15日

[2]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3]萧无寄.《在民国遇见鲁迅先生》[M].海峡书局,2014

[4]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第6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去鲁迅化 脱节 批判 质疑

古人说:“诗言志”,要有大的胸襟抱负,才能写得出来好的文章,否则只是一些无病之语。我们教育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真性情,而不是徒有其表,夸夸其谈的“君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1]钱穆在论及中国散文时,曾经讲过“五四以来,写文章一开口就骂人,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满篇杀伐之气,否则是讥笑刻薄,因此全无好文章。即如小说、戏剧等,平心而论,至今亦尚少几本真好的。只有鲁迅。”[2]。我们中学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篇目,让学生真正了解文学,懂得人生。而怎样才拥有真性情,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司马迁在写到孔子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3]我们语文教学,也并不是只要学文章,正重要的,还是学其人。高中语文教学也要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进步。无疑,鲁迅先生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一个载体。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鲁迅,但是他对中国人的思考、对中国人性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的。很多人批评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举动之后的拳拳爱心,也能感受到他的痛心。虽然,他的许多文章在人们看来是有些刻薄,有些杀伐之气,但是他有很多的好作品流传了下来。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的地位很特殊,许多的作品被人别有用心地解读或者说是误读。在很多人了解鲁迅、认识鲁迅、喜欢鲁迅的同时,鲁迅本人也深深地戴上了时代的枷锁,为他人做嫁衣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话语自由,也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时代问题,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被人做了颠覆性的诠释。虽然鲁迅不主张青年人去读他的文章,但是他确实是中国现当代为数不多的真性情之人,写出来的真性情之文。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4]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就有人清楚的认识到了鲁迅的作品的意义。当然由于鲁迅作品在一段时期被赋予了许多的时代任务,所以选入中学课本中的作品也非常多,以至于有人就提出,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太多了,并且其中有些作品不适合中学生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选入高中教材的鲁迅作品又有哪些变化呢?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中,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第一册中的《呐喊・自序》,第二册《祝福》和《拿来主义》,第三册中有《记念刘和珍君》和《灯下漫笔》,第四册中选入《药》,第六册中的《阿Q正传》,共有七篇鲁迅作品选入高中课本。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只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这三篇,而删除了其它的篇目。其实新课程改革,不是说要将以前所有的篇目都要保留,其实,我们以一种怎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是更重要的。减少也是一种进步,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其它优秀的作品,便于学生运用自己的鉴赏力和批判力,真正能做到自己取舍作品。怎么从鲁迅的文章中读出真性情,怎样引导学生去解读,怎样从现有的鲁迅作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自己探寻作品的真谛,是更重要的。

除了删减篇目,现有的篇目在学习的侧重点上也不同。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旧教材中,是在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要求是: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借鉴外国散文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涌现出一批散文大师和传世之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散文家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语言。《记念刘和珍君》所在单元中还有《故都的秋》、《道士塔》、《珍珠与泪珠》。可以说以前这一单元的要求比较空泛,没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侧重于让学生鉴赏不同时期的中国散文,但是这几篇文章的联系性不强,学生学习此单元,能学习到不同时期优秀的散文,但是不能形成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大致印象。这一单元这样随意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鉴赏。

而在新的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这个要求发生了变化:

这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在这一单元中选录的其它文章还有《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学习此篇文章,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对人和事的描写,怎样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而且在方法上也给予指导,对这类文章可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可以说,不管在课文内容的鉴赏上,还是在具体的方法上,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选取了一个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操作的一个侧重点,鲁迅的作品,之所以影响力大,当然在于他的独到的见解,而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是入木三分,我们当然可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精神内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单纯去学习它的思想内容,未免太过于局限,学生理解上也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从人物入手,就显得简单而且容易操作。

针对学生的课后习题也有了新的变化:

旧教材的习题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有关“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资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反动文人污蔑学生运动的情况,鲁迅和其他作家写“三一八”惨案的文章),做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理解,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点心得体会。

新教材的习题四:关于“三一八”惨案,除了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该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做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象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

旧的习题是指导性、限定性的,它限定了要学生查找的背景资料,虽然可以给予学生查找上的方便,但是它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忽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的培养。而新的习题是开放性的,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就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语言上的描述不同,更加符合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特点。

新的教材体系要求上有了这些变化,但是其它的题目和教学参考上却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比如在这篇文章的说明上,都有这样的要求: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的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的流言,无比沉痛的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教学建议也没有任何变化:

1、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要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

2、品位语言

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有些语句在揣摩之后,可以让学生仿写。……告诫学生平时写作文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

这就造成了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之间的脱节,虽然,教学参考不是唯一的教师备课的材料,但是它毕竟能给予许多教师以指导,那么变化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指导之间的矛盾就要教师自己去取舍,这其中必然会因为教师的自我认知而产生差异。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造成许多教师就按照教学参考上的指导,继续按照旧的思路来教学,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困难,很多人又会将这种困难强加于鲁迅身上,认为是鲁迅作品的问题。

新课程对作品选入的多样化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会给人更多的选择空间,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同时更加重视表达交流,给学生自主探究给予引导,对中外文化的名篇也进行名著导读等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教科书的引导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许多人以教科书为窗口,去自我发掘,去体味中外文化中的精品,并且受用一生。教育的主体是人,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我们不仅要熟知我们所教的内容,更要了解你所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辨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下药。如果说学生不喜欢,那么,我们应该首先调动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但如果说不排斥或者说喜欢的话,那我们更多的精力就应该放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上了。所以,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查和询问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鲁迅,不要害怕会损伤作品本身的魅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5] 以开放性的态度引导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有独特的感悟,才能真正读懂鲁迅。因为不同的人有对文章不同的解读,学生有权利去探寻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鲁迅,探求属于自己的那份认识。因为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东西是不同的,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而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学《拿来主义》时,鲁迅有这样一句话“或作人家的女婿换来的”,课文的注释是说这句话在顺带讽刺邵洵美,有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认为鲁迅先生在这里这样写是不是太过于刻薄了,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的嫌疑。我们不能为尊者讳,要勇于承认或者说去探讨这一类的问题。于是当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后就交给学生去探讨。有些学生去寻找“证据”。这样,学生对鲁迅就会有更清晰、更真实的了解,而不仅仅把他当作是教条似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了解鲁迅在现代人看来比较尖刻的那一面,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当然有时也会顺带伤及无辜之人。学生的理解是我们无法给与,也是无法替代的。这不仅不会损害鲁迅本人的声誉,而是对鲁迅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发展。而如何让学生寻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鲁迅,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批判意识,让他们有自己的心思,寻找属于他们的那一个独特的鲁迅。

很多学生惧怕鲁迅的作品,有很多原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学上出现了偏差,很多作品一定要挖掘出它的深层含义和深刻内涵,一次次语文教学上的这种强化,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拉开与鲁迅作品之间的距离。我们在逐渐拔高作品的所谓意义的同时,其实是对作品本身的伤害,也会慢慢偏离作品。读者接受论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种拔高不是作者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得出来的感受,而是将别人对鲁迅的评价作为自己阅读的背景。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受方面的特点,阅读材料跟阅读者之间的适宜性不够,于是学生变得不再主动去读鲁迅的作品。“如果仅告诉学生有关问题的目标,既不提示学生应提取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从属规则(方法),也不提示他们应注意从何入手来解决问题,那么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几乎为零。”[6]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作品是值得阅读鉴赏的,更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鲁迅文章,应该不急于去体味其中的内涵,而应从文章的可感性入手,引导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去鲁迅化”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什么是“去鲁迅化”,就是将传统的附着在鲁迅身上的多余意义去掉,让学生去直接接触作品,从作品去认识鲁迅其人,而不是带着先有的观念、带着有色眼镜去读,学生可以将它当成一个个很有趣的文章去读。这是第一步,就是剥去过多的限制,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鲁迅思想的内核,是寻求一种精神的独立。语文教育不是政治教育,不是让学生去遵循某种社会共有的规范,而是进行一种精神浸染,获得一种独立性的认知和力量。如何正确认识鲁迅,并从这样的人物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交流,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而中国呢?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里,一定有孔孟、老庄,一定有李白杜甫,一定少不了苏轼。我想也应该有鲁迅,缺少鲁迅,我们会少一分清醒,多一份寂寞。当然因为鲁迅所处的年代,所以他的有些作品尤其是杂文,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他的某些作品的时代性,就拒绝接受,我们要承继其中属于中国的力量和独特的精神。

鲁迅的许多作品无疑就是伟大的,但是这种伟大,不是政治上的伟大,而是作为纯文人的伟大,因为他的文章有真性情,他的文章教会我们思考,让我们学会从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懂得为人的坚持和民族的尊严。就像泰戈尔曾经说过“微小的东西,把它留给我所爱的人;伟大的,则留给众人。”新课程改革,让我们重新阅读鲁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三联书店,2002(93)

[3]史记・孔子世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341)

[4]史记・孔子世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341)

第7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鲁迅研究月刊》,迄今已印刷出版32年。据不完全统计,从1926年到2010年,国内共出版关于鲁迅的研

究著作1650部,其中鲁迅生平及史料研究类著作357部,鲁迅思想研究类著作186部,鲁迅作品研究类著

作429部,专题研究及辑录类研究著作(含论文集和以书代刊类图书)678部。(详见葛涛《鲁迅研究著

作出版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16日第13版文化周刊·思想)这些研究专家大抵

专注于生平史料,艺术和思想开掘等,而对义务教育阶段包含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如鲁迅名、字及来历

等内容,往往惜墨如金,互相抵牾,有所缺漏。下面试举几例:

①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人教社语文七年

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②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881年9月25日诞生。(2007年3月12日人教网)

③鲁迅本名周樟寿,生于清光绪辛巳年八月初三日。(周作人《我的杂学》)

④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

十大文豪之一,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呐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面4条鲁迅资料:①和②,同属人教社,两者内容却不完全一致,后者多了一项:教育家。③和④,本

名与原名有何区别,语焉不详,易生歧义。②和③,鲁迅生日,一个9月25日,一个八月初三日,看似矛

盾。

下面,笔者试从古代文化常识和鲁迅生平详解鲁迅名、字及笔名的由来及含义,从而得出比较全面的鲁

迅名和字的演变轨迹。

(一)古代名、字的重要性

新中国建立后,国人大抵有名无字,而古代士人却是有名、有字、有号。

"从前那些名人,除了本名之外,还有字、有绰号(诨号、外号),有的还不止一个。"(王充闾《说名

道姓》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二00七年第十期P135)

阅读古籍经常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人物名字。书上出现的往往是字、号,而不是名。比如苏轼,古

籍上经常是坡,苏玉局,或苏子瞻。这是因为,在古代,古人尊对卑(君王对臣下、长辈对晚辈、

老师对门生、上级对下级。详见王充闾《说名道姓》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二00七年第十期P136)称名

,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者、学生对先生。详见王充闾《说名道姓》 中

华书局《文史知识》二00七年第十期P136)则称字。(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P965 中华书局1963年10

月第1版)

"旧时代,在书信往来,人际交往中,对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没有礼貌的不敬行为。尤其是对那

些有身份的人,如果直呼其名,轻则遭到奚落、耻笑与戏弄,严重的还会罹灾贾祸。"(王充闾《说名道

姓》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二00七年第十期P136)

因此,为了不让名字成为阅读书籍的一个障碍,给鲁迅名、字一个全面、权威的注释很有必要。

(二)书名樟寿二字的来历

鲁迅,小名阿张,书名周樟寿。

按祖制,"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P964 中华书局1963年10月第1

版)而鲁迅取名周樟寿却并非"由父亲命名",而是由在北京任职的祖父周福清(字介孚)命名的,而且

取字的时间也没有严格遵守祖制。这大致是取名字一事到了清末已有所变通,与取名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息息相关。周福清是"钦点翰林",从七品中书舍人。职位虽不高,却有接触高官和得到提拔机会。而父

亲周伯宜,仅仅是个秀才,又住在乡下,在家族中地位不高。所以给长子取名的大事就由翰林祖父义不

容辞代劳了,且代劳得彻底,不光取了小名,书名,还提前取了字。

(1)"樟"字的来历

据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独家披露(今本人(鲁迅)已没,舍弟(周建人)那时年幼亦未

闻知,我所知道已成海内孤本,深信值得录存,事虽细微而不虚诞,世之识者当有取焉),鲁迅出生后

,家人给远在北京的周福清写家书,报告喜讯,请为长孙取名。周福清得到家书时,正好有一位姓张的

官客来访(有资料说,官客实为晚清大臣张之洞,或好事者附会之言),于是以"张"姓为鲁迅小名,就

叫阿张(浙江风俗,姓前加"阿",以示亲昵,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书名则易"张"为"樟"。

有人错误以为,鲁迅小名阿张,是因为与灶君(张单)生日相同,都是八月初三,于是把灶君的 "张"

姓作为名字。周作人特作文以澄清。

介孚公得家书报告生孙,其时适有姓张的官客来访,因为命名曰张。或以为与灶君同生日,故借灶君之

姓为名,盖非也。(《关于鲁迅》 周作人著《我的杂学》)

(2)"寿"字的来历

"寿"是新台门周家鲁迅辈排行的固定用字,除了鲁迅,弟弟周作人,原叫周櫆寿;周建人,原叫周松寿

,都带"寿"字。不过,排行用字一般用在中间,周福清却把它放在了末尾。周作人认为,这是他祖父忘

记了或不理会祖制。其实,在古代,已经有把排行用字放在后面的先例,周福清不是忘记了和不理会,

而是严格"按照谱系,如果姓名为三个字,那么,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有的是第三个字)体现谱系

第8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志趣相投“眼镜程”钟情北大才女

由立平1963年1月出生于北京,在父母的精心栽培下,他擅长朗诵、表演,从北京摩托车制造厂的车间工人,破格保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后进入北京儿童艺术剧院。他在话剧《星座》中饰演列宁,66场演出场场爆满,由立平一鸣惊人。彩排话剧《山那边儿》时,他被一位在全国到处找电视剧男一号的山东导演相中,由此“触电”。该电视剧播出后,著名导演齐兴家发现由立平适合电视剧《青松岭后传》男一号,以每集1500元的价格,与他签下总共10集的演出合同。38天,由立平完成了拍摄任务。这之后他片约不断,很快被观众熟知。

1995年底,由立平到照相馆冲洗剧照,由他饰演“眼镜程”的电视剧《京城镖局》正在热播。一位皮肤白皙、长发披肩的女孩盯着屏幕,不时被剧中情景逗得直乐。由立平问道:“这部电视剧好看吗?”女孩点点头,指着里面的“眼镜程”说:“这个算命先生很搞笑,男不男女不女的,却有股子认真劲。”由立平接过话茬:“这是我演的。”女孩懵了:“你演的?没想到遇上大明星了。”由立平不好意思起来:“什么大明星,就是一个普通角色。不过,这个‘眼镜程’其实是条真汉子。”女孩看看电视,再瞅瞅由立平,暗想:“这个人不俗。”

单纯直爽的女孩像一朵白云悄然飘进由立平的心空。当夜,他失眠了。一个月后,由立平鼓足勇气,拜托照相馆老板帮他联系一下女孩,他留下了BP机号码。老板从一叠相片中抽出一张:“那个女孩是律师,业余时间还在北大读书。三天前,她还来冲洗过婚纱照。”由立平听到心里“咯噔”一声,再一看照片,果然是那个女孩。老板察觉到了他的失色,说:“这是她双胞胎姐姐。”由立平瞬间心花怒放。可是女孩能否回复他,老板也难保证。

三天,犹如三年。由立平每天坐立不安。终于,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呼了过来,回过去,果然是女孩。由立平兴奋地要跳起来:“我请你到保利大厦看舞剧《红色娘子军》。”女孩爽快地答应了。女孩叫刘芳,辽宁抚顺人,是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业余时间在北大读法律专业继续教育。看着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刘芳感慨地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这句话,说得由立平心里暖乎乎的。

电视剧《马三立》在天津紧急开拍,恰巧刘芳的亲戚来京,由立平就把房门钥匙交由她保管,方便亲戚借宿。拍摄期间,由立平因事回家一趟,打开房门,以前凌乱的情形不见了,屋内整洁有序。刘芳看着他发愣的样子,笑了。回过神来的由立平将她紧紧抱在怀里:“从看到你第一眼,我就感觉你是我要找的人。”刘芳则觉得他勤奋成熟,颇有孝心,便答应了他的求爱。

1997年,他们结婚了。一年后,有了女儿,由立平更加努力赚钱。在山西长治拍戏期间,他过于投入,被摔成综合性骨折,肋骨断了5根。由立平忍受着剧痛,嘱咐刘芳:“千万别告诉母亲。老人刚犯过心脏病,情绪稳定很重要。”刘芳眼含热泪答应了丈夫,隐瞒了这个消息。时间长了,婆婆想念儿子,经常问刘芳:“立平什么时候拍完啊?他从小就身体弱吃得消吗?”刘芳安慰老人:“他好着呢,再过个十天八天就拍完了。”

为了让婆婆开心,刘芳将三里屯老房拆迁获得的40万元赔偿款全部给了老人。同时,他们在老人住处附近租了一套楼房,便于照顾起居。老人把赔偿款存到银行里,每个月算计着涨了多少利息。有了这个念想,老人心情好起来,脸上越来越有光泽。两个月后,由立平觉得继续隐瞒下去反倒加剧母亲的牵挂,就乘夜色回到家中。他对刘芳说:“我要坚强地站起来。”大病初愈,走路依然有点异样,由立平不敢见母亲,就在刘芳的搀扶下练习走路,一天在房间转40圈。直到看不出来腿瘸了,他才去看母亲。

结婚十周年纪念日,老人把一直替儿子保管着的银行卡郑重地递到刘芳手中。她说:“孩子,你是真心过日子的人,银行卡从今天开始由你保管。妈妈就是不在了,也会走得很放心。”刘芳替丈夫尽孝的故事在北京西四北社区称为佳话,被授予“社区孝星”荣誉称号。

突破瓶颈良妻是生活的“导演”

2008年底,电视剧《解放》剧组在全国寻找演最像的人。5年前,由立平到电视剧《延安颂》中串戏,和著名演员唐国强有过8场戏的愉快合作。唐国强作为导演,筹备《解放》剧组时,把由立平列为梁漱溟的扮演者。唐国强请由立平推荐比较像的人,由立平毛遂自荐:“我来演!”刘芳早就知道丈夫有个心愿,想演,那可是由立平的父亲崇拜的“战神”啊!每次到书店买法律资料,她都会选购一些关于的图书或影像资料。拍戏之余,由立平认真研究,也分析过其他演员表演的。他总觉得,自己身上的一些劲头与相似。

当时,由立平正在拍摄电视剧《青铜匕首》,不能刮胡子。副导演谢琳让人找到了他没有胡子、与相似的剧照,顿时眼前一亮。剧组很快拍板,由立平出演。但是,他必须在一个月减肥10公斤,并且要把腮部的肉减下去。为此,刘芳专门请教了膳食专家,给丈夫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菜谱。

一个月后,天津六国饭店。由立平开拍第一场戏,与“”谈判。一到现场,所有人都在给他“相面”。由立平穿上军装,周围人不由感叹:“真像。”唐国强提醒他:“立平,这回不是像不像的问题,是戏好戏坏的问题。”刘芳也知道,丈夫这次挑战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角色。她到国家图书馆查阅四野资料,收集关于的回忆录,将由立平戏中相关的细节提炼出来,供丈夫结合剧本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由立平有了感觉,就随手记在剧本上。

在《解放》的优异表现,使由立平继续在《东方》中出演。剧本中,抗美援朝前夕,在屋内看地图,叶群为他熬汤药。由立平和刘芳探讨,能否将的戏处理成一边看地图,一边端碗喝药。他们知道会开药方,如果改动一下,可能更符合人物个性。此后,由立平包揽了《》《建国大业》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当今第一扮演者”。他演的充满人情味,深受观众好评。

生活中的由立平简单、慵懒,不拘小节。一次与一位导演喝茶,对方盯着他,不停地琢磨:“立平,也奇了怪了。我寻寻觅觅的鲁迅,就在面前啊!”“鲁迅?”由立平吃了一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除了能演军事家,还能演这位文坛巨人!当天,由立平就和妻子制定了研究鲁迅的书单。刘芳建议要想了解生活常态下的鲁迅,应该主要研究萧红和郁达夫,其次还有许广平和藤野先生。至于其思想的形成和对近代文学的贡献,通过研究鲁迅出身和经历的时代作品,不难得出答案。

一天深夜,由立平读到《鲁迅日记》的最后一页,竟然发现鲁迅去世前一天还在写日记!他不由想起妻子的话:“鲁迅如此瘦小,却又如此大气。有时显得睿智、亲切、平和,有时则显得困惑、忧郁、无助。”遗憾的是,这部影片最终没有拍成。由立平错失了一部关于鲁迅的电视剧,内心无比沮丧,曾一度消沉。他把妻子费尽周折选购的《鲁迅日记》等资料扔到储藏室角落,刘芳重新捡起来,拭去灰尘整齐地排在书橱里。她安慰丈夫:“总有一天,它们会派上用场的。”

2010年夏,电影《风雨如磐》导演李涛经人推荐,邀请由立平出演鲁迅。虽然找了很多人选,试镜效果均不理想。由立平针对鲁迅侃侃而谈,让李涛兴奋不已。然而,由于制作成本不富裕,大量的钱花在一流的设备上,留给演员的经费就很少。因为片酬问题,合作暂时搁置。那段时间,女儿恰好处于青春叛逆期,厌学情绪非常明显,也爱好攀比起来,手机都用苹果最新款的。由立平和妻子为教育不好女儿无比苦恼。谈合作前,由立平问女儿读过鲁迅的什么作品,女儿说了很多。刘芳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让鲁迅教育一下女儿?你来演鲁迅好不好?”由立平觉得有道理:“就让我为了女儿,演一回鲁迅吧。”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那段时间,刘芳做任何事情,都会当着女儿的面,亲切地喊丈夫“迅哥”。女儿先是很惊奇,而后开心大笑。她说:“爸妈,你们也太逗了吧?都什么岁数了,还哥呀妹啊的。”由立平拿着从垃圾桶被他第二次“救回”的电饭锅:“芳妹啊,这个锅比咱娃年龄还大呢!你舍得扔啊?”女儿很快与爸爸达成“统一战线”,把妈妈继续要扔的电视柜合力移到厨房里,当了橱柜。

一天,刘芳和女儿翻阅《鲁迅日记》:“你来看看这篇,今天花了几块银元买了哪些书,鲁迅都要记下来。一代伟人,都如此俭朴,何况我们呢。”女儿的脸红了。第二天,女儿把早就淘汰的苹果iPhone4修好,教由立平如何操作。刘芳还与女儿谈心:“你爸爸是在为下一代演鲁迅,你看你多幸运,成了‘鲁迅’的女儿!”她耐心地教导女儿,告诉她父亲打拼有多么不易。结果,由立平在戏中演活了鲁迅,女儿也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更多东西,发奋苦读,一跃进入全校前十名。一个大手大脚的孩子,最终领悟了节俭。

贤妻打造“大人物”一生的骄傲

2014年4月,由立平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88岁的老人严重贫血,经常性头晕、眼花、失眠,刘芳不得不最大程度地减少接案数量,鞍前马后,悉心照料。三个月后,医生诊断其为胃癌晚期。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由立平双手颤抖,泣不成声。

由立平从到鲁迅颠覆性的突破,打动了著名导演张黎,他客气地力邀由立平出演《少帅》中的。而此时由立平犹豫了,母亲先后住院3次,他根本无心做事。刘芳劝他:“这么著名的导演,如此大的制作团队,上亿元的投资。既然选中你,你就应迎接这次大挑战。立平,这里有我,舞台更需要你。”

出人预料的是,张黎将蒋公的戏全部移到北京拍摄,以便由立平不拍戏时能在家照顾母亲。生活中,由立平平易近人,但在艺术创作上往往呈现出强烈的个性。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我演蒋公,必须唯我独尊。在片场,除了导演,任何人都不能与我交流,哪怕一个眼神都不行。”在听了由立平对蒋公的表演设想后,张黎欣然同意。

筹备阶段,刘芳边照顾老人边给丈夫“导戏”。就在《少帅》拍摄最为紧张的阶段,由立平的母亲第四次住进医院。这次,老人说出了一个埋藏内心很久的愿望:“我想住到305医院。”原来,老人曾经到那里探过病友,喜欢那里的环境。刘芳迅速找到该院的内科主任,讲述了丈夫的一片孝心及母亲的最后心愿。院方大为感动,不仅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还特开单间。此后,刘芳在病床前日夜陪护,端屎倒尿。

第9篇:鲁迅先生的资料范文

大概是借用舞台戏剧中的术语,上海人也喜欢将身上的装束称为“行头”,衣服套数多自然也就容易“翻行头”了。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衣装”尤为重要,难怪一些世俗之眼,可能不识你这人,但却识得你身上的服装品牌,或者从你的服饰上,能大致揣度你的类别来。

所以“只认衣衫不认人”,对于初识的双方来说,是很难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曾吃过衣衫的亏,因为他不太讲究穿着,终年总是朴素的长衫一袭。一次他应邀去和平饭店拜访一德国作家,当他跨进电梯,那位开电梯的“印度阿三”却迟迟无动于衷,起初鲁迅以为他还要等人,但过了多时仍不见动静,于是示意他,不料那位侍者也懒得开口,只是朝外面的另一方向努努嘴。鲁迅过去一看,是个楼梯,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可能是他觉得鲁迅这寒酸样似不配坐电梯。鲁迅也不计较,便爬上了六楼。等鲁迅谈完下楼时,德国作家谦恭地送上电梯并一路陪着下楼,那位看管电梯的“阿三”方觉此翁来头不小,面露尴尬歉愧之意。

当然,鲁迅先生是一代文豪,他有足够的底气,自然用不着衣衫来“壮色”。而我们一般的凡夫俗子,就免不了要借服饰来翻翻行头了。

上世纪70年代时,上海人“行头”翻得最“结棍”的就要数一只衬衫领头了。为此有些外地朋友时常纳闷,老是见上海人的衬衫不断翻新,方圆变幻,花花绿绿,不禁心生羡慕:“上海人真是又小开又小资啊!”殊不知上海人的衬衫,一天一个样,其实都只是一只“假领头”在变戏法也。所谓“假领头”,又称“节约领”,即利用一些的确良的零头布料,制成一种只有衬衫领子而无大片衣袖的衣饰,既节约了大块面料费用,又节省了制作以及清洗之成本,而且穿在绒线衫或卫生衫(过去一种针织的薄绒衫)之内,露出一只漂亮挺括的领子,衬衫的功能与神采丝毫不减,可谓一举数得也。

记得那时为了保证“假领头”的挺括有型,上海人在制作时还土法上马,刚开始限于材料的缺乏,只是用废纸盒的马粪纸衬入,新穿时果然硬挺异常,但一经搓洗,领子立马皱软不堪也。后有人又施巧计,将那时常用的120废旧胶片按领子大小剪下衬入,制出的领子就既挺括又不怕水洗了。不过时间久了也有毛病,就是胶片的边缘是个快口,穿洗多次之后,往往会率先将领边磨破,若不察觉,甚至还会有刮伤颈项肌肤之虞,这是始料所未及的。至于布店里后来有专用的领衬售卖,那大概已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