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精选(九篇)

中国传统艺术作文

第1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定位和中国招贴艺术出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招贴艺术的发展方向有机的结合起来,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招贴艺术殊的地位及其所起到的导向作用。

一、现代招贴艺术概述

招贴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沧桑百年,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招贴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盛衰,如同一个人从幼年刚刚步入盛年。

为什么说招贴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的呢?因为它不是那种可以由创作者自由的宣泄,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意念的纯绘画艺术,它的发展始终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紧密地相连在一起。随着印刷机的完善、摄影和照相排序技术的发明、电脑辅助设计的推广,这些硬件设施的应用以及十月革命,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六十年代席卷欧美大地的学生运动及后现代的各种文化潮流等诸多因素的出现,都对现代招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招贴是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由图形、文字和编排等要素构成的设计语言方面,探索空间大,形式变化多。至今,他的表现形式除了部分用直观形象本身外,多数采用比喻、替换和象征的手法,要求创意新颖,设计简洁,信息传达准确,还追求图形的“以少胜多”即高度的凝练。招贴设计不是抽象绘画,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更不是字谜,它是无声的语言,必须求得观者的共鸣,绝不是作者强加的“给予”,而应是观者自由地“获取”,是在图形诱导下的“意合”。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厕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

好的招贴要做到既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做到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就要求招贴具有精湛的构思。招贴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那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尽管构图简单,却要求表现出一定的、能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客观事物精粹部分得到了集中处理,达到了情景交融,能牵动人的某种情思,某种体验,某种联想。清代一位学者说过,一幅画“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好的招贴画要能引人人胜,唤起人的联想,引起人的美好愿望。

招贴艺术发展至今已步人国际化,众多设计家都力图使设计语言成为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世界语言。一方面是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信息传播媒介的溢滋,另一方面是国际主义风格以其高功能性和理性化的特征形成的国际主义风格在视觉传达上的刻板和单调消弱了民族性的影响,导致设计日趋相似。现在很多的设计家为了在世界性的信息大交流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不得不从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找寻创作的源泉。说明设计家们开始关注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也就是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招贴艺术也在这股艺术的潮流中寻找自己发展的道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就是民族风格的代言人,他很早就在招贴设计中探索自己民族传统风格,在他的设计中大量采用中国的传统视觉要素,特别是借鉴水墨和书法的表现方法。在1985年设计的“水墨的年代”展览招贴,1990年设计的《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的招贴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同时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二、传统文化在招贴艺术的导向意义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招贴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在招贴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为我们今天的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元素。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小至一个标志,大到高速公路旁的广告,其应用非常之广,所传达的信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中国招贴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国画、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剪纸刺绣等数不胜数。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我们把这些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中去,用现代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借助科学上的发明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细致地表述。

比如说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传统水墨画。水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水墨艺术有的简洁的形式语言,即“计白当黑”的朴素形象。水墨艺术简约的画面不等于简单,而是形象简捷,寓意丰富,妙在以、极少的要素表达最多的信息。世界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水墨画语言与设计语言的交融,追求构图的简略与传达的丰富性的融合。靳埭强先生的招贴作品,创造性地变化运笔速度与技巧,勾、皱、点、泼等综合交或单独运用,能取得层层渍点,复合会美的笔墨意象。

快慢、枯浓、燥润,犹如一碧清潭,无风则表面澄静如鉴,水底深流暗涌,有风则表面起波,水底波澜相助。淡墨与浓墨的和谐组合,画面纯粹简洁而又丰富,磅礴大气而又飘逸非凡,大面积的白与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不同层次的黑制造出脱俗灵动的意境,将中国画笔墨的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在文化交流日益丰富的今天,现代中国画的水墨追求决不是简单地呈现为个性化的艺术操作,它的种种行为必然在发展中代表了现代中国文化的人文思维本质而具有先进性。该先进性表现在运用独特的认识手段和品格标识作为基础,在现实文化的发展中展现出现代中国人丰富的思想深度与人文水准,从而使现代的水墨艺术努力走出中国人自己应有的艺术之路,成为时代文化的旗帜。于是,面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为了中国现代文化水墨画艺术发展的认识和表现所进行的任何人文努力,最终都以其文化境界的高度显示其存在价值。

再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剪纸艺术,它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民间美术的基础,是现代平面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剪纸艺术造型体现了人类的丰富设计思想,既有直观的图形,又有内涵丰富的特定文化,它和设计水融,难舍难分,是物化了的艺术符号,表达了一系列的社会意义,是民族的思维群体同化的艺术符号。我们面对如此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再认识、再发掘,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审美精神的内涵。还有中国书法,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书法艺术应用广告招贴设计已经有历史了,也创作出了不少成功的民族性的作品。一些书法,美术展览的海报设计,特别是传统文化份量较重的展览往往都由书法家题写书名,再加上少许美化,很具有典雅、内涵丰富的品质。许多招贴画,比如舞蹈演出,往往是一个狂草的“舞”字,且把最后一竖拉得特长,以表现舞蹈的动感、张力,这是都充分应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装饰美而取得的很好效果。由于书体应用得合体,许多招贴设计都恰如其分的传达了设计内容的特点。运用具有厚重、并富含古韵的字体,给人一种对古典艺术生活所向往的感受,运用豪放的笔触体现不拘小格的大气和不张扬的个性。中国书法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已经越来越被现代设计家所采用,并赋予了现代设计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招贴设计思想,而招贴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招贴作为一种宣传媒介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中华五千多年文化做铺垫,放眼世界,无论从图形设计上吸取营养,还是在设计意识及设计形式上(如文字和排列,构图的安排等)都能使自己与世界性的设计节奏合拍。

三、结束语:

第2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一、传统艺术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艺术是随着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化成的一种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史上文化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总体表达。中国传统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几点具体分析传统艺术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1.传统文字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文字艺术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反映着民族历史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状况,而且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情感。特别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文字作为一种独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设计因子,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很多艺术设计师的作品中都运用传统文字艺术创作出新的形式,增添了设计的文化内涵。传统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传递媒介,使信息更具有强烈的标示性和视觉效果。比如,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上的标志“中国印”,便是运用传统书法艺术的形式以手书的形式创作出来的,简单的文字、印章使中国传统汉字的民族神韵得以传递和表达,奥运会徽的设计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此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字的融入也使现代艺术设计增添了人文生机。例如,在很多城市的主题公园,特别是艺术公园或是广场中,一些人行道两侧区域设置的文字石碑或景观小品,大多是取自古代诗词或书法,这不仅增添了主题公园的针对性和文化底蕴,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传统文字创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意味着传统艺术需要在新的时代呈现出风格和审美上的不断追求,并在设计观念上对传统文字加以创作和运用,进而让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2.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理念和文化意蕴,同时也包含着现代艺术设计的构成元素,民间艺术带来的情感体验则是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途径得以展现和发挥的。随着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民间艺术多以造型为主被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比如,北京王府井大街路边有许多人物铜像,有磨剪刀的小贩,有吹糖人的老人等,这些鲜明生动的民间趣味造型真实地展现出老北京的生活面貌。因为这些民间艺术形象不仅使王府井大街独具北京特色,而且使街道环境充满了生活的真实和乐趣。虽然民间艺术并没有直接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接壤,但是这些民间艺术的参与却成为王府井大街整个环境艺术的主题风格。此外,民间艺术也体现出一定的寓意理念,现代艺术设计师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把其灵活恰当地运用在艺术设计领域,对艺术设计的实质产生了影响。比如,我国流传久远的陶瓷艺术,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都继承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在现代艺术设计创作中,陶瓷艺术的表现无论是在外包装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也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创新。中国一些民间的节庆或民间礼仪等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也有助于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内容,增强城市的艺术个性。3.传统色彩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艺术设计中的色彩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尤其对于环境设计而言,色彩成为评价生活态度和审美认知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国传统色彩艺术在传统的观念基础上更为重视色彩本身对人的视觉心理影响,人在接受色彩的影响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但是不同的个体、群体、社会环境的变化都影响着色彩的最终表达效果。因此,中国传统色彩艺术必定会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有所表现,并延伸色彩本身的性质。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色彩的运用与传统艺术的色彩特质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很多城市的中央广场的设计上一般是保留传统规则的,而在设计的色调运用上大多选择具有传统色彩艺术的特征,因为这些传统色彩的运用会让城市生活空间更为贴近群众,更能激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绿色在我国传统印象里象征着勤劳、朴实,这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与传统意义相得益彰,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城市公园的绿植一般是成片状或是块状分布,色调协调,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色彩过渡给人以爽朗、开阔之感。传统色彩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主观的象征,赋予了当代艺术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4.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在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广大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积累创造出的精华,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特别是体现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更显示出重要的意义。传统图形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基础艺术之一,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设计往往是根据传统图形艺术的隐喻特征,即通过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信息来表达作品本体外的精神。近年来,新一代的设计师们为了跟随时代的脚步,将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获取新的设计创意。一般来说,中国传统图形指的是代表吉祥的图案形状,并通过其象征的寓意来向人们展示不同的意义,比如,“龙”的形象在中国很多朝代都具代表性,不仅是不同时代对崇高事物审美的表征,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设计师韩秉华便是运用了传统“龙”的图形,将其复杂的造型运用现代的几何抽象方式进行简化,在现代设计中表现出传统意蕴,使表达成为新的创意点。再如,传统图形中把蝙蝠、梅花、桃共同表达为“福、禄、寿”的美好象征,用在现代设计中便是体现了团圆、吉祥之意。而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图案是取自传统图案的精髓,把象形的中国结图案与中国的太极文化相结合,体现出民族大和的寓意,两者恰到好处的勾勒出中国运动员的意象,并借此传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热情和祝愿。因此,将我国传统图形合理运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可以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无穷魅力与传统价值。

二、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和设计潮流的不断冲击,传统艺术所带来的不仅是历史文化缩影,更多的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已成为设计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艺术设计全球化趋势的大范围下,当代设计师应合理运用传统艺术带来的视觉感受,将其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全过程中,同时设计师要充分抓住时机,发挥自己的创作理念,推动中国艺术设计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刘国英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第3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关键词: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只有积极借鉴和学习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够设计出更好地工艺美术作品。工艺美术设计发展至今,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协调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能够保证作品更具内涵和韵味。

一、传统文化与设计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元素,经过历代艺人、画家以及工匠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彩陶到青铜,从器皿帛画活雕塑画像石,再从绘画到瓷器,和剪纸、面具、建筑以及纹饰等都体现出精致、灵巧、简约、奢华等手法,[1]这些丰富的形式给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图式。我国传统设计元素是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多样化的形式和悠久的历史,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当前国际化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也需要面对新的问题,科学的借鉴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更有特色的现代工艺美术作品。

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

(一)传统设计理念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积累、总结和形成的,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从一万八千年以前,人们就开始认识到了美,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在钻孔、着色方面有了原始的认知形态。到仰韶文化时期,彩陶成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人们在夏商使其就能够熟练的冶炼和铸造青铜。我国的工艺设计经历了商周的青铜、汉代的工艺品、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瓷器、明代的苏绣以及清代的家具。[2]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从绘画、书法、建筑、民间艺术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绘画中的笔墨、结构等技巧应用到了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凸显绘画中的虚实、曲直、黑白、刚柔以及浓淡等应用,在艺术设计中表现出新的美,并且已经将这些新的设计手法应用到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作品中。

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当时民间流传的艺术作品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点以及时代特征,可以说这是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财富,更好地触动设计人员的心灵。我国民间流传的工艺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艺术设计有着重要传承价值和意义,现代艺术设计师积极吸收传统的色彩与造型,并以此作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我国传统文化是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文化的形态更加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气节、人文关怀、道德修养等是十分丰富的,引导人们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二)传统装饰纹案的应用

我国的艺术设计分为三个过程,陶器、制造青铜器、使用金银器。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中陶器是重要的标志。[3]陶器在制造过程中是有所差异的,不同的陶器在造型、装饰纹路以及色彩等应用上都是不同的。当前陶器的制作手法逐渐发展起来,其制作的过程和工艺也逐渐复杂,制作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体现,原始社会中,陶器虽然很美,但是它的主要功能要是使用,青铜器的出现是陶器的发展,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比如工艺手法、造型以及装饰功能等都是存在差异的。青铜器不仅在使用功能上比较好,而且其造型和装饰也比较独特,这些设计体现出人们当时的精神与物质观念。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沿用了工艺美术和传统的图案。传统的装饰纹案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现代的工艺美术设计中,古典的装饰纹案起到了良好的艺术设计效果。我国的古典家住、画像石、剪纸、书法、装饰纹案等传统图饰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我国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我国高品位的文化内涵,并且也凸显时展的潮流。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图饰的使用需要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可以对传统的图饰进行重新设计与研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融入到工艺美术设计中从而更好地表达民族文化。

三、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对于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者是统一的整体。我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更是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在汉字、传统的图形、绘画以及工艺等表现出来。当前尽管我国的艺术设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不仅需要回归到传统化,也需要与当前的时展相适应,与世界接轨,这是我国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的总结与反思。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促进

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是有硬和软两种方法的,这两种方法中的硬其实就是在进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使用一些外在的工具,进而更好地辅助工艺美术设计,使用的主要工具主要有电脑、笔等,这些是比较常见的。而软的方法则是思想上的内容,比如新的设计理念等。在硬和软两种方法中,软是最为重要的,在对现代工艺美术作品欣赏中,人们一般都是被设计理念吸引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作品中,设计理念是其灵魂与精神。硬的方法以软的方法为依托,只有实现了软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通过硬的方法表达出设计的作品。

鉴别传统文化元素时,需要对创作的内在思维以及方法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我国古代作品创作时主要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形”,这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有存在的创作方法和主题,其二是“意”,这是对图形内在的含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这些内涵进行创作。其三就是“神”,也就是说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按照传神的方法进行,这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需要进行更好地学习。

四、结语

将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象以及民族特点凸显出来,从而设计出更多高水准的作品。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师需要保持独特的眼光以及文化功底,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吸收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好的工艺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魏娜.新疆文化产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七坊街中的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135-136.

第4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和特殊价值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运用各种材料和工艺设计制作出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人工造型的统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造型艺术的核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能体现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情趣爱好,在视觉上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独特感受,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现代服装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商业招贴广告设计都注重增强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2.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价值

其一,文化的标志性。一些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传统的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先进、装饰雕刻之精美、文化内涵之丰富,是举世无双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二,技艺的特殊性。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漆艺,有史料记载的就达数百种,但如今很多已经失传,现存的漆艺水平普遍达不到历史的高度。

其三,经济的无价性。无论是彩陶艺术还是佛雕艺术,其精品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难以估算,可以说价值连城。如,中国元代瓷器《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罐、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与乔家大院、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都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无价之宝。

其四,精神的凝结性。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其物质实体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水平,其造型、色彩、装饰等视觉形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亟须传承的精神价值。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现代设计需要传统工艺美术来充实、丰富,使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具现代感。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现代社会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要想在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现代设计必须引领社会时尚潮流,必须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作品底蕴更深厚、底气更充足,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如,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能使作品更具灵活性、更富有生命力。此外,这些传统艺术元素还直接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凤翔的泥塑艺术和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都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可以使现代包装呈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风格。

三、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设计思想的创新

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把儒、释、道的思想融入产品的形态、色彩、功能设计,以现代审美观念改造、提炼和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追求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设计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2.设计形态的创新

中国古人一向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在钟鼎、器I的形态设计中都运用了方与圆的元素,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产品设计者要结合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传统精神与传统造型进行深度加工提炼,使设计契合现代美学思想,实现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高度融合。

3.设计色彩的创新

中国古人运用的色彩蕴含了阴阳、五行、中庸的精神内涵,贯穿了生动传神的美学理念。现代设计师应该先对传统色彩进行深刻感悟,然后进行再加工、再提炼、再升华,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时尚潮流,以此表达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设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

四、结语

第5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作者简介:彭吉象(1948- ),男,汉,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兼任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百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艺术学。)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别是了解极富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一步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不断加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会通,尽快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应当是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也只有这样,中国艺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美学特色,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在弘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为各国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艺术学庞大体系的构建与叙述者,《中国艺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通过中国艺术简史、中国艺术理论和中国艺术精神三个方面,从总体上勾画出中国艺术的风貌,概括了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基本规律,尤其突出了中国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创建;培养;文化修养;艺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五千年悠悠岁月,五千年辉煌历史,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之东方、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灿烂辉煌、绚丽多彩的中国艺术。从古至今,中国艺术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杰出艺术家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并且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形成了洋溢于我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作品之中的中国艺术精神。正因为如此,如同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中国艺术也是人类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举世瞩目、璀璨独特的光芒。

在笔者担任主编的专著《中国艺术学》(75万字)中,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通过“中国艺术简史”、“中国艺术理论”和“中国艺术精神”这样三个方面,从总体上勾画出中国艺术的风貌,概括了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基本规律,尤其是突出了中国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从气魄宏大的秦汉艺术,到艺术自觉时代的六朝风韵,从富于乐舞精神的唐代艺术,到推崇文人心态的宋代艺术,再到处于社会巨大裂变期的元明清艺术,组成了一幅极其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长卷。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又包含着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杂技、曲艺等等为数众多的艺术门类,而在每个艺术门类中又都有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与宛若繁星的优秀艺术家。此外,中国传统艺术还包括着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内容和层面,其面貌更加异彩纷呈、气象万千。

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学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第一,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艺术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中国文学史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以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样式一样,中国艺术通史也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与经典艺术作品,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各个艺术种类。除了中国艺术通史以外,由于中国艺术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今后还应当采用断代史的方法加以研究,例如秦汉艺术史、唐代艺术史等等。

第二,中国艺术门类众多。除了世界各国通常都有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等门类之外,中国艺术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艺术种类,例如戏曲和书法等。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例如中国的国画同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戏曲同西方的话剧都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区别,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当然,作为中国特有艺术的戏曲,本身又包含着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三百余个剧种,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等戏曲艺术审美特征,值得我们从艺术学的高度去高屋建瓴地加以研究。

第三,中国艺术体系繁杂。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着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就拿美术作品来讲,现在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历代的文人艺术家和宫廷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即文人书画和宫廷书画。实际上,在民间艺术中,也有不少优秀的美术作品值得去发掘和研究。

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中国艺术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历朝历代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宛若天上的繁星一样难以计数;产生了无数的优秀艺术作品,真可谓是浩若烟海,让人目不暇给。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同样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艺术创作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于艺术家道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例如,强调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强调艺术家的作用和主客观的统一,唐代张b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谓一语中的。又如,在艺术创作中重视审美意象的孕育、形成和物态化的过程,清代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堪称精辟概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艺术鉴赏来看,历代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书论、文论、乐论、戏曲论、小说评点等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和方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理论宝藏。中国传统艺术这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征,甚至在某些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乃至材料工具、物质媒介等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应当看到,对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不但是为了完善和加强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艺术学人才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也是当前我国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艺术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如何真正走向世界?已经不只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能否创作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艺术家能否在创作中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追求,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文明在前进。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人类文化既有民族性,也有时代性;既有继承性,也有创造性。正因为如此,中国当代文化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也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历史,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未来的中华文化一定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必须正视并且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更要看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我们的一些传统艺术正在遭到现代化强有力的冲击,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传统艺术的冲击和影响更是不能低估。这就要求我们的民族艺术不断超越传统,不断追求创新,真正作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21世纪综观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于全球化的讨论,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引人瞩目的话题之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球村”的概念,正在成为现实。尤其是以电影电视和因特网为主导的大众传播媒介正在重构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我们注意到,凡是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艺节目往往更容易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但是,我们同时也要强调文化的世界性,必须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通过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转化,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交融,综合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文明色彩的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真正作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在这种意义上,正如人们常说的:“越具有民族性,也就越具有世界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要求。

在新世纪的时代大潮中,中国艺术如何真正走向世界?已经不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中国艺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能否在世界艺坛上得到它应当具有的地位?能否创作出为世界各国观众所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和表演中能否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风貌,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

因此,一方面,正如人们常说越具有民族性也才越具有国际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我们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沃土。另一方面,21世纪的艺术更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正是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作品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内在的深沉意蕴。

在这方面,许多优秀的华人艺术家们已经通过他们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深刻的启示。其中之一,便是博采东西方文化所长,我把它概括归纳为一句话,就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现代创新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种成功的经验,我们几乎在各个艺术门类里都不难发现,并且在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华人艺术家们那里找到例证。

在舞蹈领域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运用现代的舞蹈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她担纲主演的大型舞蹈作品中《云南印象》中,将极具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极富创新精神和时代色彩的现代舞蹈语汇体现出来,受到世界许多国家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绘画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华人画家丁绍光被称之为“云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善于运用最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云南风情;此外,还有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赵无极,善于将国画与油画打通,将东西方文化的神韵通过自己的画笔有机融汇在一起。

在建筑艺术领域中,享誉世界的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善于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语言来体现浓郁的东方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他设计的北京香山别墅就是一个典型的作品,极富时代特征的建筑手法与宛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他设计的另一个建筑艺术作品,巴黎罗浮宫门前的三角形建筑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音乐家谭盾在香港回归音乐晚会上,将古代乐器编钟与现代音乐语汇有机结合起来,在他为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所创作的音乐中,更是将中国乐器鼓、锣、钹、板巧妙地编织为乐曲。

在电影艺术领域中,我们不但发现20世纪80年代电影艺术家,包括香港“新浪潮”电影和台湾“新电影运动”,以及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大陆“第五代”导演群体,他们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但是他们的影片至少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现代的电影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一批成功进军好莱坞的华人电影艺术家如李安、吴宇森、成龙等,同样也是如此。

正如李安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自己所说:“我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对西方的文化也比较了解,就是站在这两种文化中间,我采用西方人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我有一些出发点是比较中国的,比如儒释道这种东西……所以当我拍电影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这些东方的精神还有西方的手法融进来。”①显然,李安这种“东方的精神”和“西方的手法”,正是他成功的经验,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别是了解极富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一步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不断加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会通,尽快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应当是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只有这样,中国艺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美学特色,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在弘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为各国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张克荣编著《华人纵横天下•李安》,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Construct Chinese Artistics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Develop Cultivated Artistic Personnel

PENG Ji-xiang

(School of Art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第6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新媒体 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广大民众在长期劳作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作的艺术,包含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内容,但主要为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长期以来,民间艺术创作往往围绕民俗活动展开,和民俗活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融入,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然而,现代科技文明逐步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或民俗活动,当代年轻人更加热衷于网络、电影、动画、游戏等新媒体数字化娱乐,一些代代相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甚至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和启发灵感,指导学生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通过教学的反复实践和学生作品的反馈,总结出了一些融合传统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是融合了创作观念、数字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媒介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作品通常涵盖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艺术两个部分。新媒体技术主要指实现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媒介和技术手段;新媒体艺术则包含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创作动机和作品的美学形式等内容。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科技和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艺术得到广泛推广和认知。在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扩大了创作媒介的范畴,任何媒介的自由组合都可能成为创作的载体,解读新媒体作品的关键在于对创作观念的理解。新媒体艺术家通过不同媒介的选择和组建,进行艺术观念的表达和传递,艺术观念的背后往往传递出艺术家个人代表的文化身份、民族历史及哲学思考。比如,2000年,日裔美国人塔米尔・蒂尔(TAMIKKO THIEL)和伊朗艺术家扎拉・胡什曼德。(ZARA HOUSHMAND)联合创作了新媒体交互影像作品“超越曼萨纳尔”(BEYOND MANZANAR),位于加州的曼萨纳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收容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那里荒凉又美丽的景色让人同样联想到1979年发生在伊朗的美国大使馆被占领和人质劫持事件。艺术家利用真实照片和三维技术再现了当时集中营内的情景,这件互动作品触动了那些身处异国他乡和自己的祖国正发生战争的不幸的人们[1]。

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创作具有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特点,民间艺术既是参与集体性民俗活动的必备项目,又是满足个人日常生活和自我表现欲望的必需品。它将广大民众的审美活动和生活实用统一起来[2]。比如,传统民间剪纸是用于祈求生儿育女的护符,如今成为节日婚庆烘托喜庆气氛的必要装饰;各种造型的民间泥塑不仅可以用于陈设观赏,还可以供儿童游戏玩耍。这种扎根于民众生活的土壤,由民众在劳作中自主创作的民间艺术,长期以来,形成了夸张、纯真、质朴的艺术特点,并充满了纳吉、祈福、平安、繁衍等象征意味。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艺术共同构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透过这些民间艺术,我们可以探寻中国人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艺术的本质,归根结底属于文化现象,而艺术同时承载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艺术作品应包含主题、形式语言和内容。在新媒体艺术中,不同媒介的选择和组合构建了新媒体艺术的形式语言;新媒体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决定了新媒体作品的主题和内容。由此看来,观念和媒介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如何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融入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键是对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创新。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因子的民间艺术一直都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思想源泉,传统民间艺术的象征、寓意、造型、色彩等元素,渗透着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媒体艺术课堂教学中发现,“90后”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普遍缺乏认知和兴趣,在新媒体艺术课堂上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使学生拓宽创作思路,并加深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了解。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先拟订方案,然后建立观念,再进行媒介表达,最后讨论反馈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和教学步骤。拟订方案包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以及对艺术创作方案的整体规划,这个阶段让学生加深了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建立观念是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独立思考后形成的艺术创作理念。媒介表达是将创作者观念和创作载体进行融合的过程,合适的媒介对于创作观念的表达起到决定作用,不同媒介和内容的组建产生了不同的形式语言表达。从观念的建立到媒介的表达是创作的关键,需要反复磨合和尝试。表达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或拼贴民间艺术元素,而是尝试运用不同媒介对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传递和创新。讨论反馈是作品完成阶段的修改和完善,主要涉及创作观念是否透过媒介传递,观众对于作品的感知和体验效果等方面的讨论。通过新媒体艺术课堂教学实践反馈,对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艺术形式的再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多样的艺术表现。民间的剪纸、皮影戏、木偶、戏曲、年画、瓷器、木雕等各具特色、形式多样。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艺术家已经开始借助新媒体技术再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比如,国产动画片《神笔马良》再现了民间木偶艺术,国产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融合了民间剪纸的角色造型和皮影戏的表演方式,国产彩色动画片《金色的海螺》则再现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创作教学中,有学生运用光影创作了交互装置艺术作品“影子”,在这件作品中,观众能通过操控杆体验光影下细沙的流动,作品不禁让人联想起皮影戏的表演。有的学生则直接运用手影,为素材打造了数字化系列平面作品,再现了古老且具有独特韵味的皮影艺术。

第二,色彩造型的重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常用暖色象征吉祥喜庆,造型单纯、质朴,常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对象。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元素进行重构并融入新媒体创作中。比如,有学生借用蝴蝶形剪纸造型创作了装置作品“蝴蝶效应”,作品中红色的光源和暖红的色调,暗示着不断积聚和涌动能量,以及即将来临的暴风雨的前兆。

第三,象征寓意的借用。谐音和寓意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创作时经常采用的手法。如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蝙蝠就有了福的象征,民间艺术作品中有五只蝙蝠造型象征着“五福临门”。莲花意寓着女性及结婚生子,牡丹意寓着富贵,桃子、乌龟、松树、鹤造型意寓着长寿等。将这种象征和寓意借用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就成了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作品。比如,有学生将莲花、剪纸造型和旗袍结合起来,创作了数字平面作品,大红色的旗袍剪纸配以莲花造型,意寓着吉祥喜庆场合的妩媚女性。

第四,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兴媒体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民间艺术无可避免地受到数字化娱乐和生活方式的冲击。笔者于2007年曾赴陕西华县考察民间皮影艺术,发现作为中国民间皮影戏发源地之一的华县皮影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大多数年轻人对民间艺术不感兴趣。可见,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值得艺术创作者思考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有学生以记忆中的湖南花鼓戏为素材,创作了数字平面作品,作品展现了泛黄的花鼓戏角色造型被刻意抹去脸部形象,作者试图呈现老一代人记忆中即将逝去的湖南花鼓戏形象,这件作品唤起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有学生以分离的蝴蝶图形创作了名为“年画”的数字作品,作者试图探讨新媒体时代被分离和曲解的传统文化传承。在另一位学生的装置艺术作品中,将西方的埃菲尔铁塔、大本钟等欧洲代表性建筑,以剪纸方式装进一个中国民间传统灯笼里,透过灯笼的灯光若隐若现地呈现出欧洲建筑的剪影,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海外逐渐扩大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将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本身也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分析,不仅拓宽了他们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思路和观念,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形式语言,而且强化了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吕胜中.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J].美术研究,1994,(01).

第7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导致了中国传统艺术类型具有多样性特点。传统艺术类型除了最常见的绘画之外,还包括剪纸、书法、戏曲、服饰、陶瓷、篆刻等众多妇幼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型。中专美术教学的目的性、实用性相对较强,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能对其中最具代表性和使用价值的艺术门类有所涉猎。中国传统的绘画大致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类,特征明显,成就极高,适用范围广,可以作为中专美术教育必学的内容。学习传统绘画,能为中专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拓展学生创作思维和眼界。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也可被纳入教学范围。学生可以先学写大字,锻炼腕力,然后再选择喜欢的字体来临摹。所谓“字如其人”,习得一手好书法对于中专学生来说,也是生活与工作的一大助力。而传统文化中的图腾、篆刻、传统纹饰等,都是某种观念的外化,如龙图腾代表王者、霸权、绝对力量,凤凰图案代表高贵,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这些图案以其简单的外在形式蕴含了丰富的内在象征意义,对于中专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等工作有借鉴意义。学习传统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模仿和因循守旧,而在于推陈出新。例如中国传统服饰经过了从先秦到明清的漫长演变,融合了多民族的服饰文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中专美术教学中,可以涉及服装设计等内容,借鉴传统服饰的长处,结合现代需求进行创新,既能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形式多样,美轮美奂。就其中最重要的绘画艺术而言,传统绘画中,写意画与工笔画两者各具特色。传统绘画作品尤其是写意画中,讲究的并非形似,而是神似。画面上的主体与真实形态是否一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面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是否高雅。正如《历代名画记》所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工笔画相对写意画则更接近真实生活,更讲求细致,但其创作目的与写意画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某一画面来表现某种思想内涵和企盼。如北宋范宽作品《溪山行旅图》,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描绘出高大巍峨的山峦、浩浩汤汤的流水、山路和路上的车马,看似客观描绘,但表达出画家所向往人生图景。画面中的山水并非实景,而是画家理想中的山水,达到了“物”与“我”与画三者和谐融合的境地。在欣赏这种传统艺术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的精神内涵有所把握,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思考。建筑艺术可以说是最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门类,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古代园林建筑,至今都被视为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集绘画、雕塑等众多艺术形态于一体,并较为明显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和“等级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专美术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通过传统建筑认识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思考各自的优劣,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第8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1.1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学习意义

这些著述分别从艺术的角度阐明了对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已有论著从艺术理论为切入点分别将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维放在现当代艺术环境下阐述其发展态势,从绘画主张中探究其艺术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美国学者高居翰的《山外山》,书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境界。[2]这些研究侧重学生从艺术中吸收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借此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或进一步将思想纳入艺术表现中;或在艺术形式上提出吸纳传统文化。另外,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此作专门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1.2对体会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

传统绘画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对传统绘画的影响及所涉及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引入课堂,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提升艺术课堂及学科的特色,使实践技能教学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有利于提高艺术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充分将历代文人绘画理论及相关国学精神渗透到绘画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水平,增强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表现如下:第一,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和认识。第二,较为完备地分析学生在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思想意识的升华,从而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第三,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付诸于绘画实践,从而更好地指导其艺术行为。第四,更好地辨别和看待当下现代后现代艺术风格的流变,端正艺术学习的态度。第五,有助于国学的发扬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艺术生的综合素质。中国传统绘画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诸多艺术层面的阐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统的绘画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既不是封闭的,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壮大自己,延续自己的,同时中国绘画又有自己一贯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如何解读传统绘画的精神实质,理解个中的深层命题。怎样品评可以感观、可以心观、可以画观的传统艺术,以及如何跳开传统绘画的皮毛之争,鞭辟入里,发现新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有非常大的潜力,但现在的在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匮乏,而且缺少兴趣,所以教师教学面临一定的难度,老师既要把正确的观念灌输给他们,又要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和把握一定的依据性,让学生学有所长和学有所依,从而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看待传统,也是艺术教学中要明确的问题。中国的传统艺术是通过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又不断淘汰掉糟粕,增加进精华,经过长期的论证才得以传承的,而艺术发展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过程,艺术的发展只有根植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所以传统并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反而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2如何通过学习传统绘画艺术去体会传统文化

第9篇:中国传统艺术作文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传统文化 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其实质是引导幼儿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

一、幼儿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的起点之一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提出教育的功能或者说使命主要有三种:经济使命、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无论什么阶段的教育都应当担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使命。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源头,是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起点之一。北师大教授石中英曾有论述:“在过去的20世纪里,中国教育的变革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变革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经济上的强国富民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行的。”“比较起来,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使命没有得到同样充分的关注。”[1]“人生百年在于幼学”,幼儿期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之一,而这个阶段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可塑性更强,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有时是根深蒂固的。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文化精神的积淀与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幼儿园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容太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来开展的,基本都是在强调如何培养孩子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唯独没有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民族日益强盛之际,我们理当要为幼儿创设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除了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外,主要需要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启发幼儿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二、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比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都浸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它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是其审美体现与升华,是培育国民人格精神的故乡山水,是实现教育中“以人为本”极具功效的文化营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理应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在目前职业教育在文化艺术培养方面异常弱化,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等方面有些功利。

1.忽略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高职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甚至是专业建设者和专业教师还不能够全面、清晰地认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的标准上一味强调技术性而忽略了文化内涵,导致了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艺术涵养。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艺术教育课程也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他人。例如,在钢琴课上强化训练练习曲,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强化训练弹奏技术能力,而忽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同时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疲于应付练量的练习曲,而没有时间认真感受中华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舞蹈课堂也走入了误区,追求基本功技术训练,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大部分学生是高中毕业后才接触艺术熏陶,缺乏必要的舞蹈基础,在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教育水平及能力时,过分看重作品排练的难度水平,而忽略了舞蹈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成分。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而忽略和轻视了祖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刻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以至于作为未来的准幼儿教师竟然对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闻所未闻。同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等,学生更是孤陋寡闻。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喜欢国画精于国画的越来越少,酷爱书法精于书法的更是寥寥无几。舞蹈方面,不少学生以“拉丁舞”、“踢踏舞”、“爵士舞”、“肚皮舞”等洋舞为时髦,认为民族民间舞土气。戏剧方面,作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这一博大精深、极具民族特色的美妙的戏剧艺术,几乎还没有纳入专业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视野,学生对戏曲的知识与兴趣都很贫乏。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四大名旦,更不用说什么关汉卿、汤显祖、元杂剧、明清戏曲了。另外,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很少有人通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对唐诗、宋词、元曲缺乏起码的知识与修养。由于培养出的幼儿教师本身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素养,要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艺术的教育,就相当困难了。

2.服务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不足。

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在艺术设施、教育环境、教学氛围、授课时间、课堂媒体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这些方面的条件较原来虽有所改观,但满足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还是比较匮乏。比如开展民乐弹奏的古筝数量不够、二胡数量不够;适合戏曲舞蹈表演的实训服装没有、雕刻艺术的设备、饮食文化的设备、专业音响设备、多功能展厅等都还亟待解决。由于专业发展及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还有待补充和加强。根据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专职教师应占据艺术教育专业的50%,但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2]。许多高职院校负责艺术教学的教师,不仅素质较低,而且数量普遍不足。能招聘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大都是一些教学条件、师资条件、薪资条件比较优厚的院校。但是,这些院校担任艺术教育的教师虽然艺术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却涉猎甚少。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承担教育启蒙使命的专业,纳入“国家控制”专业的范畴,学生除了要习得一定的艺术技能,但更多地要求能传承文化艺术内涵,这些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缺乏没有足够的了解,不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致教师无法针对院校特点、学生状况安排教学。另外,在一些经济条件较落后的院校,不仅文化艺术教师的数量不够,而且自身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更有甚者一些艺术课教师身兼数职,把教学作为副业。还有一些学校聘请的行业艺术教师,缺乏必需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策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责任,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发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的有效途径

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给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一席之地,开设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如:剪纸艺术、戏曲舞蹈欣赏、书法绘画、雕刻基础、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天人合一、和谐包容,如仁爱诚信、礼义廉耻等,自觉抵制中外腐朽文化的影响。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内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使学生不但能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还能够提升综合的艺术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为社会推送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2.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设备需求。

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的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同时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熟悉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启发学生创造艺术价值的教学能力。在审美教育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作品和学习技巧,还能够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时,要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内涵、创作背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中渗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舞蹈《赛龙舟》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教学时,教师应更深入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端午节的来历,赛龙舟的习俗活动,南北习俗文化为何存在差异,等等,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如美术手工制作《京剧脸谱》,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含义、脸谱的分类、脸谱描绘着色方式、脸谱色彩含义等,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仅学会美工技能,更能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艺术教育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端正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而优秀的艺术教师更是这一作用的有力推手。按照课程开设的不同要求,对教学实训场地教学设备的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若想谋求长远发展,就应努力完善相关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设施,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提供配套的实训场地、实训材料、课堂多媒体设施,满足艺术教育的科技化、现代化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开辟校外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幼儿园,共同研发传承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课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习就业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