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护理专业问题精选(九篇)

护理专业问题

第1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摘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即将走入社会的护理专业毕业生群体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传导至毕业生心理上,给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盲目攀比、自负等心理应激反应。如何动用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心理干预,对帮助学生成功化解就业前的心理压力,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加成熟的姿态去迎接人生的又一挑战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本文从护理专业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各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心理调试两个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

近几年,高校护理专业在经历一轮扩招后,毕业生数量呈现急速递增,大量护理专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逐渐导致护理市场需求出现饱和和供过于求的局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逐渐发生了不健康的应激反应。如何正确分析这些毕业生群体面临的心理问题,对帮助学生成功化解就业前的心理压力,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加成熟的姿态去迎接人生的又一挑战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一 护理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毕业生面临陌生的社会和捉摸不测的就业市场首先表现出来的心理负面投射。自卑总体而言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消极情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社会上一些对优秀标准的单一评价和就业市场的门槛设定也对导致毕业生自卑推波助澜,如大城市的好医院对毕业生的毕业学校名气、学习成绩、担任校职务乃至主观上的对容貌、身材等形象评价,使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毕业生易产生受挫感,投射到心理便会滋生自卑心理,从而使自己的优点被自我“主动”遮蔽,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受到抑制。

第2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并且护理范围的不断变化使护理水平相应的也发生了变化,护理水平的变化同时也是对护理教学的一种挑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根据护理学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也是护理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实际上目前的护理教学中并没有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以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护理教学的发展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有着严重的影响。

1 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的不明确

对于基础护理来说,其主要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而相当一部分的临床实践内容被老师只在课堂上讲授并没有让学生去进行实际的操作。科技的进步使护理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以往的操作不能适应新的护理设备,也有的不能用了,但在护理教学中,对设备的操作并没有随着设备的更新而有所变化,一些操作项目随着技术的更新已经被淘汰,但仍然存在与护理教学中。在护理教学并没有体现出来教育大纲中要求学生应该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对应的一些技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缺乏指导。从而导致老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强,没有计划,对学生的教学目标缺乏考虑。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不知该从哪里着手,对许多操作要素不明白等许多不好的影响。

1.2 教学方法的问题

现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再不然就是老师操作学生看,很少有学生操作老师在一旁讲解的情况。而新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多让学生动手,而不是在课堂上的死记硬背。另外老师要根据每个科室和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工作。但一些老师把学生的护理见习课变成了小的理论课,不给学生见习的机会而是重复的讲一些课堂理论,忽视了实习的重要作用。老师自己的原因,由于讲课经验不足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兴趣不足积极性不够,甚至有的学生会有厌学的心理,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也有的老师让学生去实习,但是在实习中他们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当做免费的劳动力来使,这些问题都是由教学方法不当引起的。比如在学习心血管系统疾病时,不光要在课堂上讲述有关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病情的有关症状,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会如何对血压进行测量,在实践中多让他们正确认读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以及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临床特征,这样在以后的实习中才不会慌乱,不会不知从何下手。

2 解决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重视教学模式的改变

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见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要使学生敢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激发作用,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护理教学要把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同时使学生除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抛弃以往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讨论、实践等活动。

2.2 重视实训教学

护理教学在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做一些改变,增加实训课时以突出护理专业较强实用性的特点,大大增加医院见习和实训课,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及时的对学校设备进行更新,多模拟病房的设施,同时对老师也要进行适时的培训。此外,增加学校的实训课减少讲授理论知识所占用的时间,按照课程的有关要求,把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每组学生不要过多这样不但能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动手操作,有更多的时间联系,还方便老师指导。以往的教学是老师讲后,学生模仿练习,最后又由老师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是以老师为主,这不仅与新的教学理念不符,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在护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3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生物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内容复杂、概念抽象,知识论述枯燥乏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这门科目产生了一定的怠倦情绪,觉得这么难懂的学科,在加上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兴趣更为低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采用一些有效的新型模式,刺激学习的学习兴趣,逐步的实现生物化学的科学有效性。

二、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研究下的护理教学心得

(一)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科性质,深入浅出介绍生物化学定义

虽然《生物化学》在教材的书面意思上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介绍给学生时横向结合书面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与其结合,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学科的真实意义。比如,在讲到人体组织构成的问题是,先由基本构造层次使学生依次了解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之间的联系,在进一步的讲解分子水平上的认知和探讨分析。其实《生物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有些女性追求时尚盲目节食而造成一定的头晕、出汗甚至休克的情况,这其实是因为大量出汗体内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状,在比如,人们经常把头发烫变形,这是因为把毛发中的蛋白质进行了一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等,以及名噪一时的核酸广告宣传的营养价值没有理论依据等等;这些民生问题都是与生物化学息息相关互相联系的。只有不断的通过对相关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结合更多民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从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这门学科的科学性有一定层次的认识,自发的原意去学,希望学好的热情。

(二)串并联讲解生物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不仅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我国人民为其发展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再加上近几年来频频与诺贝尔奖发生渊源,先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因此教师们在对其内容的讲解中可以充分的结合国别的线索,以时间为中心轴,为大家讲解学科发展史,是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门学科。比如,我国的老农人们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用粮食酿酒(当时的原料就是现今的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近500种动物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为医学的研究做出十分重大的贡献、“药王”孙思邈已探究中草药治疗维生素缺乏疾病等、还有近代留美生物化学家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贡献斐然,面对多国的热情邀请全然不顾,终身保留中国国籍,为国贡献满腔热血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体现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现代科学家们的满腔爱国热情,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向这些前辈们虚心学习,用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积极的热情和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与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的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教学项目

通常人们的学习离不开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三个方面,而教学项目的选取也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目的的验证性内容为辅,以运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性实验为主的相互结合和互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在接受完知识后把所学知识进行彻底的消化与吸收,最后结合实践完全的展现出来,服务大众。

(二)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不断的改革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成绩在一个公平、公正、严格的环境机制,激发各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由完成项目的效果决定最终通过的评定审核成绩,最后由教师对每个任务的成果进行验收,最终成绩由各个项目的成绩累积而成。

四、结束语

第4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 问题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在校及正在实习的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的课程偏多,应对各种考试的压力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形势迫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不但要懂得护理专业范围内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还要学习一些临床专业的知识及护士礼仪等。这样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偏多,学习及考试的压力不断增大,造成许多同学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实验课上精力不集中。

(2)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调查发现: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及偏远的山区,只有极少部分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也是极少数。经济问题已对许多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更有少数学生有了严重的心理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为省钱生活过于节俭,造成营养不良。目前,家庭经济状况已成为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

(3)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带给了学生无形压力。近几年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还是令人满意的。但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较窄,只有少数的学生能留在市、县级医院,大多数的学生都在乡级医院或私人医院,工资待遇偏低,而多数学生都抱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不想上基层,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精神压力。因此,学校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2.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学生感到自身价值不被社会所承认。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深切的感受将来作为一名护士的荣誉感,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参加临床实习后发现,有一些病人和家属看不起刚刚走出校门面带稚嫩的“小护士”。这种心理落差使得部分实习生有一种失落感,觉得护士社会地位较低,不受尊重和重视,对自身价值开始产生怀疑。

(2)学生感到实习生活较累且精神生活空虚。通过调查发现,实习生普遍感到在实习的过程中时间紧、工作累,精神上比较空虚,整日生活忙碌而单调。在校期间,学校或班级通过第二课堂经常开展一些文艺活动,课、内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也丰富多彩。在实习期间,文体活动没有了,居住条件差的还看不上电视,忙碌了一天后精神得不到及时的调节。这种状况虽然是由客观条件和护士的职业特点造成的,但也应引起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高度重视,不然会直接影响实习的效果。

(3)遇到紧急情况缺乏经验,实习生心理负担较重。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临床上,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要求是实习生的最大愿望。但事实确非如此,遇到紧急情况缺乏应对经验使得她们害怕突况的发生,甚至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由于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紧急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护理老年患者,更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充满活力,更有对工作的热情,缺乏的就是经验,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损害到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帮助实习生克服心理负担,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3.对护理专业学生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面对现阶段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好的对策之一就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特别是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综合素质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不知如何应对。学校团委、学生会及辅导老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给她们以帮助。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竞争力的增强还有利于学生以后就业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2)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切实搞好就业工作。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对一些课程进行整合,是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面对目前学生学习的科目繁多,考试不断的现状,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粗略了解到熟练掌握,从过多的科目中疲于应付到学一门懂一门,非常值得探讨。此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也非常重要。学校只有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够解除学生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3)逐步改善实习生的生活条件,强化管理和心理辅导。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为节省费用实习生居住、生活的条件比较差。对此学校和实习医院要给学生以关心和帮助,逐步改善实习生的生活条件,合理安排实习生的实习计划,随时了解她们的生活情况,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必要可修改修改实习计划,加强管理和心理辅导,增强实习效果。想法解决实习生文体活动缺乏的问题,使她们在忙碌的工作后及时得到调节,避免出现心理负担。

三、结论

1.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偏多,应对各种考试的压力较大;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带给了学生无形压力。

2.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生感到自身价值不被社会所承认;学生感到实习生活较累且精神生活空虚;遇到紧急情况缺乏经验,实习生心理负担较重。

3.解决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切实搞好就业工作;逐步改善实习生的生活条件,强化管理和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第5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

作者简介:鲜于丽(197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副教授。

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规范标准的护理服务的关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但目前我国多数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多按生物医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缺乏学科的融合和衔接,导致课程教授出现重复、脱节和遗漏[1]。因此,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对接,尤其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是提高中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也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本课题组拟通过调研护理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有效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从事医学教学和临床护理工作的96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基础医学教师16名、临床护理教学教师22名、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58名,具有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50名,初级职称7名。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1)调查湖北省部分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调查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内容在护理专业课教学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3)调查各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和比重。

1.2.2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湖北省某高专院校2014年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计划,让被调查人员对调查表中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按自身工作使用情况分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进行评价。问卷多次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预调查,反复修改而成,其中Cronbach’α为0.884。

1.2.3调查方法

(1)统计部分中高职院校2014年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发放调查问卷前,先进行填表相关情况说明,发放96份,收回96份,收回率100%,收回问卷均为有效问卷。(3)整理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共8套,请具有高级职称从事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6名(每门2名),分析各课程在试卷考题所占分值。

1.2.4资料处理方法

(1)统计每门课程授课内容分别被评价为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的次数及占总评价次数的百分比。如人体解剖学共106学时,53次课,96名被调查者给予评价,评价总次数为53×96=5088次,其中“很常用”的评价次数为1788次,1788÷5088×100%=35.14%,从而得出人体解剖学“很常用”知识占授课内容的百分比。(2)统计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中涉及各基础医学课程的分值,通过求百分比来了解各课程在试卷中所占比重。所有数据应用Excel2007和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部分中高职院校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学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数据显示,传统中职与高职的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基本相似,虽然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高职规划教材,但从教材内容、授课学期、理论及实验学时分配比较,中职与高职均有较多的雷同之处。这种课程设置使中职护生升高职后,在知识、技能、素质3人方面没有显著提升,不适合各阶段人才培养需求,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2.2统计7门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

表2统计数据显示:基础医学课程中很常用和常用知识所占比例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临床很少用的知识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遗传与优生、生物化学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排名居中。评价药理学中抗菌药物、病理生理学中发热、缺氧、休克等为很常用的知识的人数均超过80名以上,将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核酸的结构等内容被评价为很少用的人数均达到88名以上。由此可见,基础医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在后续课程学习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确实很少用到。如何优化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删除很少用且偏深偏难的学科知识,是进行中高职课程内容对接的重要方面。

2.3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所占百分比见表3

表3显示,所有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资格考试中所占分值不超过30%,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所在比例最大,分析原因是这两门课程涉及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用药,其他基础课程如遗传与优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所占分值均很低。因此,中职删除部分基础医学课程,高职删除部分基础课程知识点,对中高职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以及对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影响不大。

3讨论

护理教育应注重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建立以护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观[16]。护理职业教育必须以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务引领教学实践,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学中[17]。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对接,应遵循“必需够用,工学结合”的原则,应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核心,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3个方面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3.1课程设置对接

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对接应摒弃传统思想,按工作需要创新和重构,以专业提升和从业需求为目标,进行一体化设置。中职基础医学教育应以护生获取护理执业资格证、中专升大专为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课程,并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18]。高职教育应以护生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和专科升本科为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加宽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充分将人文教育融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加强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培养[20]。具体对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创新设置见表4。

3.2课程标准对接

课程标准是学时标准、内容标准和结果标准的统一。目前我国尚无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国家应组织护理专家从宏观层面入手,以护理职业岗位任职能力为基础,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中高职课程目标。并遵循学生从中职到高职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课程标准与工作标准对接,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满足岗位工作基本知识需求和后续课程学习需求”的原则,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技能高考大纲、专升本考试大纲”确定课程标准[21]。中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密切联系临床初级护理需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轻理论重技能。知识目标应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2]。例如人体各系统重要器官的结构、功能与代谢;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发热、缺氧、休克等;护理用药的基本常识等。技能应侧重于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改革现有的技能教学方法,多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23]。例如找出人体的一些特殊体表标志;如何正确测量和判断人体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血压等;如何正确按医嘱给药等相关知识。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重知识亦重技能,重点学习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所需要的较深理论和较难技术。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免疫学,心、肝、肺、肾四大衰竭等中专未涉及的较难知识。并尽量避免与中职内容的重复,全面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3.3课程内容对接

第6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1存在问题

1.1教育体制不合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护理教育体制的问题较为明显,如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实践应用能力弱影响毕业生就业等。高职高专院校扩招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最大,不是体现在学生数量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由于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随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定位的调整,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都有很大影响,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更为关键[1]。

1.2实习态度不端正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了实习态度不够端正,集中表现为工作积极性及吃苦奉献精神较差,安全意识淡漠,处理不好实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夜班不注意休息,白班无精打采,上班期间聊天,不主动巡视病房,不虚心学习,不努力工作。有的护生重治疗轻护理,对治疗工作争着干,对生活护理工作怕脏、怕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比较欠缺。

1.3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能力差虽然近几年来高职高专的护理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是非常被动的,往往是仅学到了老师教的内容,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进入实习以后,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主动、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理论无法转化为实践。

1.4学习上的压力过重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了解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法律等社会及人文科学知识,繁重的课业负担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少部分学生因没有信心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而选择中途退学或转学。即使能够完成学习的学生,也普遍感觉压力较大。

1.5因求职影响实习随着医学护理执业资格制度的规范管理,医院对刚毕业的护生需求量不大,为增加就业机会,一些护生选择提前择业,在实习后期经常请假参加各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使正常的实习受到了求职的干扰。

2原因分析

2.1家庭因素近5年的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不愿意相互配合。实习生的这些不良心态与她们的成长背景有关,她们大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拥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重养轻教,造成她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上级医生的批评,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少数实习护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有的护生对上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到了实习中后期,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巧,能应付日常护理工作,开始沾沾自喜,学习积极性下降,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经过前期实习,少数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护理行为的严格和正规化管理,觉得与最初的职业认知不相符,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对专业选择产生动摇,不安心工作甚至放弃实习。

2.2文化基础差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另外,年龄偏小,理解能力较差,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与中学阶段有很大差别,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要求她们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学习观念有一定难度。

2.3护士人才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越来越关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需求量增大,为适应现代护理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高职护理教育在很多地方开展,大专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将成为2l世纪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但我国目前护理行业的现状是一方面护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护理专业毕业生却放弃临床护理工作,选择和从事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造成护理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

2.4就业压力大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本、专科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不同的困惑,加之少数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影响学生就业。造成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人才的培养不再是计划模式,能否顺利就业需要学生接受市场的考验。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制于教育规模的发展,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往往由于不能列入计划,而处于求供隔断的局面。第三,由于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导致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医院的床位规模有限,实习生人均床位相对不足,也极大地影响了实习质量。

3对策

3.1调整护理专业教育规模根据发达国家办高教事业的经验,各级各类院校实现招生规范化,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同时,高校应减少中专生护生的招生规模,通过联合、合并等途径将一部分基础好的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2加强对护生的岗前培训

3.2.1注意角色转换从实习开始要从学校单纯学习理论为主的学生角色逐渐向一个临床实习护士转换。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这阶段中,能否迅速完成由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培训内容重点为医院概况、医德医风、着装、仪表、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技能考核等具体要求,使学生心中有数,自觉遵守,检查学生在岗前教育听课笔记,了解学生听讲情况,收集学生对岗前教育反馈意见,了解岗前教育效果,这种先入为主的开导,能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转换角色。事实上实习生临床角色的适应与转变受到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应帮助实习生加快角色的适应与转变。

3.2.2对高职护理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奉献精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现实,普遍认为学护理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一旦进入临床实习才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辛苦,工作也不像想象中的好找,就会产生动摇的念头,放弃求学。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动机不明确,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专业志向的选择不够慎重。教师应增强对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认清自身价值,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使其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职业角色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已经签约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加强教育,避免出现工作主动性和学习自觉性下降、甚至出现护理差错的现象[2]。

3.2.3在学习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应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采用灵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护理专业的教师应关注护理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到病房进修,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还应在护理学生入校后多做相关知识的介绍,如护理事业的现状、发展、前景等,使学生们增加对专业的了解并提高学习兴趣。

3.2.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解释中欠详细、欠妥当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势在必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纠纷明显下降。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是关键,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有关知识,并在与患者交流中,恰当地运用这些知识。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情况,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患者康复[3]。

3.2.5改革护理教学课程设置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护理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思想品德、护理法规、护理心理学、护生美学、护士礼仪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身修养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可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课程。

3.3加强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严格实习生管理。对一些学生存在劳动纪律差的问题,带教老师应严格把关,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请假制度,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同时,强化工作制度的落实,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学校和实习医院带教老师严格要求,使护理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需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预防医学知识;了解急、难、重症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一般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素质[4~6]。

3.4学校充分重视护士实习实习是护理学习的集成阶段,实践教学应得到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重视,不能流于形式。医院不仅要严格挑选优秀的带教老师,还要对带教情况进行督导和考核,更重要的是进行临床教学方法研究。带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应体现出和蔼的一面,经常了解学生的需要,做学生的严师益友。

3.5对护士进行就业培训高职高专毕业的护士年龄偏小,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心理压力很大,医院管理部门和带教老师要真正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引导,避免她们因盲目找工作而影响后期的临床实习。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社会接受毕业生的容量是受各方面制约的。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一份好工作,而是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工作能力。

作者:于星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黄小霞,刘一苇.探讨高等护理教育毕业实习生临床能力的培养[J].上海护理,2005,5(2):66. 

[2] 卢冬梅.中专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压力及疏导[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8):109-110. 

[3] 满晶,李秋洁,刘美芳,等.不同群体对护理专业及本科生的认同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7B):1814-1816. 

[4] 郭邑霞,曹枫林.专科护生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52-55. 

第7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生涯发展困惑;社会支持系统;

1研究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已由“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高要求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大学期间,解决生涯发展问题与困惑,有效地塑造自已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了一个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涯发展困惑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连续对2009、2010、2011级护理学生做了访谈与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护理学生存在如下生涯发展困惑:

2.1自我认知与定位的困惑

自我认识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大一年级护理学生的自我认知严重不足,有63.5%和2.3%的同学“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有70.0%和2.4%的同学“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个性特征,有40.1%和26.8%的同学“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2.2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困惑

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认知是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一年级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存在不足,对于“选择所学专业的根据”这一问题,有58.2%的同学是因为“好就业”,仅有20.3%的同学是因为“兴趣爱好”,进一步的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同学是按照父母旨意或是老师推荐选择专业。同时有70%的学生“不太确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对于护理专业的专业发展前景、就业趋势等相关专业情况也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2.3职业认知与发展机会的困惑

职业认知与发展机会的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又一重要基础。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认知与未来发展机会的了解也存在不足。对于“是否清楚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具体的工作内容”这一问题,仅有10.8%的同学选择“是”,而更大多数的76.7%、10.2%和2.3%的同学选择的是“不太确定”、“不是”和“没有考虑”;对于“是否清楚自己将来所从事护理职业的工作环境以及面临的工作内容”这一问题,仅有29.8%的同学选择“是”,而更大多数的55.6%、9.2%和5.4%的同学选择的是“不太确定”、“不是”和“没有考虑”。 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涯发展困惑的解决方案

针对前述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本人认为有如下可行的解决方案:

3.1高职院校方面

高职院校是教学管理与教学的实施主体,对于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应承担起重要的责任。首先在课程建设方面,建议设立全程化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配置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保证在护理专业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至大三实习期间的各个学期,开展相应的生涯规划团体指导,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各阶段的生涯发展共性问题,顺利地实现从合格的“校园人”向合格的“职业人”的转变;其次,建立导师制管理机制,加强导师与学生的常规沟通,以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潜在问题,同时,帮助、督促学生实施分目标阶段计划,做好生涯管理与评估;最后,设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与生涯交流互动平台,完善职业规划个性指导与咨询,促进学生的生涯体验与交流学习。

3.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方面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是生涯发展的主体,对于其自身生涯发展问题,作为主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达到提升主体自我解决困惑与问题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首先是理念转变,这是首要因素。“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当一个人面对问题的态度发生改变时,他就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面对困惑与问题时,就能够主动地找到一个有效地解决方法;其次,充分的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良好的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能为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这一基础变得夯实有力时,任何一个困惑与问题的产生也就失去了赖以滋生的土壤;第三及早地制定生涯发展规划。有预见性地设计多种可能的发展规划,事先未雨绸缪, 这样在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会时就能够从容应对;最后行动执行力的推进。鼓励学生努力将规划付诸行动,敢于实践是消除困惑与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行动中最有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的方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面对这些困惑与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正视其存在,并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相信通过学校、学生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三重努力,未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踏实奋进,实现理想的生涯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萍丽.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全科护理,2010年,28期.

第8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1 专业英语课程简要介绍

专业英语是我国很多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大量英语加专业的复合新型人才。而且这项课程的开设不但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同与支持,而且还积累了很多专业英语教学的宝贵经验和成果。由于各行各业的行业规范,特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习惯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方向的专业英语都具有各自的专业性,特殊性和特定性。目前我国大专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多达73项,其中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英语类型有机电专业英语,护理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物流专业英语,通讯工程专业英语,数控专业英语以及管理学专业英语等[1]。

2 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由于起步较晚,因此既缺乏大量的专业英语教学人才,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以下三点就是对目前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2.1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所学知识的正确,发音,拼写,结构与应用,其目的是为专业英语实践服务的。然而,目前我国很多护理大专学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出现了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通常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课下也会布置很多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甚至最后采用的考核方式也是布满理论知识的试卷。导致的结果就像纸上谈兵一样,会说不会用。很多护理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较单一,本该师生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通常会变成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忽视或逃避专业英语课的学习。

2.2 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

根据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过于老旧,甚至有些护理大专院校的专业英语的教学照搬中学或本科学校的教学内容。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词汇,语法展开的,理论性太强。抛开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不说,光是堆积如山的英语词汇和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就已经让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了,在这种状态下学习专业英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除了教学内容老套外,很多护理大专学校对专业英语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几乎一成不变,考核的标准基本由试卷的得分决定。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只能在试卷上以书写的形式展现。其次,专业英语的教学资料太局限于纸面上的知识,课本,试卷是很多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学生每天见得最多的学习资料了,学习资的局限缩小了学习的视野,也缩小了知识的半径。

2.3 护理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要求也往往更高。通过分析发现,护理大专学校的英语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教师,他们能将将具体的专业知识讲解的深透易懂。另一种是英语教师,发音,语法是他们的优势。然而,专业加英语才是专业英语的重要的特点,显然,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资深英语教师才是最适合担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目前我国个别护理学校采用了复合型教师,即护理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师,外籍教师均参与教学。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更需要大批的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教师。

3 改进策略

3.1 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重新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逐渐形成以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这些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将来服务于相应的实护理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方面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师的导下到企业模拟现场进行口语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到校外去兼职,以加深他们对工作岗位具体过程和要求的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译,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难点,重点和英语实用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2]。教学模式也要实现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

3.2 丰富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摈弃只采用老套单一的课本的讲课方式,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讲课模式。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授课,教师随时和学生互动,如此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必然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选择实用的教材是搞好专业英语教学的前提,因此要合理选用教学课本。也可以订阅相关的英语报刊,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学习英语知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利用的网上资源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比如一些网上课程的开设和网上的外语互动专区可以给课下愿意学习的同学更大学习的空间,包括一些论坛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3]。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会给专业英语的学习带来很大益处。除此之外,要在总结课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护理专业英语教材。

考核方式应该摒弃传统的试卷测验方式,充分将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有效结合起来,合理分配考试成绩的比例。

3.3 培养护理专业英语人才,壮大师资力量

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专业英语人才教师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专业加英语的复合型教师,奖励和支持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并更多的创造让他们出国深造的机会。作为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领域的能力,专业老教师对于自己的要求也要逐渐增高,即不再仅仅只是做一个讲授英语语法或只是做一个懂专业知识的教师,而是二者最高境界的融合,既精通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又能在专业知识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和见解,真正做到一个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做到这些,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师资力量才能真正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迈上另一个新的台阶。

第9篇: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往中使用很普遍的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速,对人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阅读及写作相当不错的学生碰到说英语却难以启齿 ,在英语的应用上成了一个十足的哑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反思:

1.条件限制

1)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 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现在绝大多数班级较大,一般在6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口语的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3)听英语的机会太少。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目前,学生由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源较差等种种原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少,这样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2.心理障碍

英语课本上的语句并不深奥,学习中的主要困难源于它的外语特性 汉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 由于不受其他语言的干扰, 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对于英语,农村学生多是在初一年级才开始接触,早已习惯了母语思维,加之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学习起来往往举步维艰。许多学生在使用英语词句时总想着他们的汉语意思,习惯于靠翻译的办法推进,这种模式势必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想说说不出,说出来就错。于是多数学生宁可费事去写, 也不开口说, 背弃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对口语练习更是惟恐避之不及。

3.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1)轻视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应付英语等级考试,而目前英语等级考试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学生便片面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事实上教师持这种态度的也不少。于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上,学生学习英语像学习古汉语那样: 阅读、背诵、默写、填词、翻译、 解释,口语训练普遍不被重视,本末倒置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英语课程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语活动得不到落实,形成“哑巴”英语。

2)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积极性不高。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氛围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

二、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谁越是敢说、多说,谁就越早学会说英语。学生开始说英语开始时,免不了会有些紧 张、害怕、害羞,教师应热情鼓励,及时帮助,适当引导,鼓励学生说下去。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鼓励、期待的眼神,都能帮助学生顺利说英语。

3.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英语课堂则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每人都到这个舞台上去尽情地表演,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表达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如,在进行“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时,教师让前后桌四个学生为一组,假设给其中一个组员过生日,让每个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词汇、句型表演生日聚会的短剧。教师可以把课堂当舞台,自己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登台表演。在教学中,可准备经典的英语演讲、电影对白、文章、新闻报道等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标准英语口语训练教材,学生以范例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范例的内容稍加修改,加上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语言了。

4.布置背诵任务,强化积累和习惯形成。背诵是积累英语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英语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的有效方法。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材料朗读背诵。选择的材料最好有录音,且语音语调纯正的文章。背诵能将一些英语句型、 语法材料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痕迹, 以便使用时脱口而出。

5.推行三种问答教学方式,增强交际运用的互动环节。提问具有“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提问一般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三种方式。“师问生答”主要用于教师将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执导编排成小品就其中的实物、情节、细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这样的问答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节奏紧凑,用时少,效率高。“生问师答”主要用于学生就英语学习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问题用英语向老师提问,老师也用英语进行回答。“生问生答”由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时引导学生间相互用英语问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教、互学、互纠整体效应,促进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并且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形成能力、挖掘潜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6.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交际的场所。学生在学得一定科学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课外。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多看课外读物, 组织课外一帮一学习小组、英语角等,老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到英语角与学生进行英文对话、交流。促使学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7.注意改错的艺术。学生说英语,出错是难免的,因此老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性。有的教师习惯于一发现错误就立即打断学生,进行直接纠正,并要学生重复老师的正确句子。这种改错的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宜多用,因为它往往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不利调动学生参与口语实践和积极性。教师的改错要有所选择,对一些小错,尤其是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因为随普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错误会自行纠正的。即使需要纠正.也最好由学生自己纠正。

8.文化障碍的消除。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因此,英语口语教学是否成功,是某种意义上说是能否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 特定的文化观念等,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弥合文化沟壑,才能在交际中随机应变,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随着口语的不断被重视,我们教育工作者,会在工作中总结更多提高英语口语的实用方法,我们的学生口语教学将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花.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辛咏梅. 中考英语口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