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小清新范文

文艺小清新精选(九篇)

文艺小清新

第1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1、决绝离去的你,冷漠得看不到我的后悔,我忏悔的心。伤心不留余地,我再多的悔不当初,都已不能留住你,留不住我们地动山摇的爱情。

2、笔尖的碎语,写满衷肠。感怀与你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的容颜,只能在幻尽沧桑的岁月里,静静的怀念。

3、生命里,那些仅存的美丽逐渐的消失不见,我想紧握着过去的一切,却发现,握得越紧,走得更快。我在岁月的街角处,迷失了泪眼,往左往右,已经眩昏了我的思维。

4、看透,心静,锁份幽静,将自己填埋在那里,任窗外灯红酒绿,草长莺飞,让那颗疲惫的心,静静地栖息在流水盈盈里,抛却尘世累累。

5、从生命的开始,见到第一缕阳光,你就一直在我身旁,和我一起成长,一起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有时颓废,有时忧伤,你都沉默的拍拍我的肩膀;有时快乐,有时幸福,你都会飞扬的随着我手舞足蹈。

6、前尘往事,如烟如梦,想来缘浅,奈何情深。铭刻在时光里的印记,见证着曾经的遗憾。

7、缱绻诗情,画于手心;半边明媚,挂于眉间;半边忧伤,藏于心间。于手,于眉,于心,由外到里,塑造一个不带杂质,真实的我。

8、江南烟雨,错落的水花,前生今世的梦境。不知道记忆是否有过重叠,将前生今世梳理过后,在一畔莲湖里,静静地开出一朵水莲花。不芳艳夺人,不香郁浓重,只淡淡地开,守着自己的时光。看岁月绵长,雕刻了旧时的模样,依旧心情如昨,不悲不惧,不忧不伤。看着着西垂的夕阳,盈盈浅笑,如初绽般温馨美好。

9、佛说,心外无物,是舍是求,只于你一念间。或许,急于追求最后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或许攻于心计最终把自己弄得世俗平庸。

10、开满朝颜的晚秋,我可以卸掉一身倦怠,独自踏上旅途。趁晚秋未晚,我伴疏雨,轻车铁轨,我临窗静候,看车窗物景移变,幻出迷离异芒,织成一道道流光,弹落我心蒙蒙咸埃……唯有静候。晚秋。疏雨。入梦而来。

11、或许,天空最美的时候不是朝霞映红时,而是万里晴空的那种辽远;或许,大海最辽阔的时候不是海浪连排涌出,而是风平浪静时水天连一的深远;或许,鲜花最美的时候不是满山通红,而是化

12、什么才是最真?卸下面具,放下包袱,活出现世的自我。对一花,可以自言自语到天黑;对一树,可以放空自己到黄昏;对一叶,可以凝视到落泪。一个纯洁的我,一个多愁的我,是最真实的自我。

13、前方的路还很远,注定了我们还要漂泊,无数次的寻觅自己的一方乐土,想把自己的灵魂搁浅,坎坎坷坷不怕,荆棘密布不怕,只是不知道离梦想的目标还有多远。

14、品一花香,折一段愁,画在我的脸,让世人瞧见;碎一纸药草,拈一丝伤悲,藏在心里。曾经你我共剪西窗烛在江南水乡的茅屋边;曾经你我相依在树木葱茏的菩提下;曾经我研磨你执笔在月夜皎洁的星空下……多少个曾经啊,我的低诉,你的轻语,无时无刻,萦绕在花开的日子里,那些日子里,有我们最懵懂,最纯净的爱恋。

15、人在旅途,有许多事情,身不由己;有许多遇见,念念不忘。梦在天边,梦在眼前,寻梦,瀚海扬帆;追风,品一种悠然。流年清浅,纵使前行的路上荆棘密布,以海的心境去包容一切,以海的豁达去审视人生,将人生的喜怒哀乐淡绘成灵魂的千回百转,当心情飞溅若花,红尘一笑,我们领悟的何尝不是一种超然与快乐?!

16、掬一捧海水,润眸,风卷千堆雪,笑看落花飘,所有的过往,都于拍岸处转化为经年的似水沉香;纳一怀幽深,沁心,那些萦绕于怀的郁结,都于无声处演绎成云卷云舒。

17、花开花落,不过一段距离,悲欢离合,也只是时光里的流沙,握住的,便珍惜;散落的,便不再去沾惹。

18、懂得感悟,适时的敞开心扉,让久违的阳光的心,大大方方的沐浴在那片耀眼里,任风吹,任雨打,秉住一份虔诚,于清幽里,膜拜出遍地的香花满径。

19、若前生有缘,我愿每一曲天籁声声震雁落忧伤我的琴弦,等你来和。若今世有梦,我愿虔诚为你许下心愿,你的一世安然是我此生最暖,你的语笑嫣然是我最大的心愿。()只愿你共赴这场盛世的遇见,在你如水温柔里,步步倾心,灵犀相扣,在似水流年里,相伴老去。

20、红尘漫漫,埋葬了谁深深的眷恋?一卷丹青,扰乱了谁的一纸情殇?相思一曲,幽怨了谁多情的眼眸?望不穿曲终人散的凄凉;写不尽缘起缘灭的沉浮;看不透镜花水月的虚无。谁倾了我的城,我负了谁的心?从此,那一抹容颜遗忘在天涯,前世焚香,却与你错过一世动情的流连,如约盟誓终是一曲美梦绕黄梁。

21、凉意慢慢湿透了我的回忆,那个素面朝天的小女孩,那个在暮日下葬花的女孩,那个习惯用文字填补心灵空白的女子,如今,已经踪迹难觅。

22、前世菩堤下焚香,与你换得一场厮守的幸福,于是,期待喧嚣的红尘,能有一份平淡的相守,便是欢颜。求的只是倚楼听风雨的简单,只是淡看江湖路的平凡,只是笑听烟雨落的平静,捻指清欢诉衷肠,相看两不厌,以两两相望的姿态,修篱种菊,守一份安然,共一世琴瑟,倾其一生的柔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3、如果说,岁月是一首歌,那么我们便是歌者,纵使孤独,仍会固执高歌;如果说,岁月是一段旅程,那么我们便是行者,且行且梦,让生命丰盈。人生究竟有多长?流年该用怎样的深情去诠释?站在海的面前,感知的不仅仅是沧海一粟的渺小,更是浩浩汤汤的雄浑,与海静静对望,丰盈的是梦,安恬的是心……

2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自己的心一个港湾,盛风盛雨盛欢笑;给自己的心一片蔚蓝,寻寻觅觅,静思淡行。

第2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2017文艺小清新生日祝福语 1.微风吹啊吹,祝这轻柔的风吹走你所有的烦恼,留下的是开心与欢笑;细雨浇啊浇,祝这缠绵的雨浇跑你所有的悲伤,留下的是幸福与逍遥。祝福你生日快乐!

2.领导您好,今儿是你的生日,我特意送上我的祝福,愿他如一碗甜甜的长寿面,有嚼劲的面条是我长长的祝愿,可口的汤,是我对您快乐、幸福和甜蜜的祝福。

3.柱擎新月我凭栏,仲夏七夕凝露寒。雅韵三叠谁远唱,难如知己自悄还。生平莫笑飘零客,日日登楼望远山。快典求诗衔祝福,乐携君手自婵娟。

4.祝福风吹一岁去,谢家儿郎醉逍遥。晓观夏月青烟绕,波涌清贫众醉晓。生死僻开乐夜月,日光雾散看轻笑。快意恩仇品平淡,乐见春秋四季飘!

5.远方的钟声叮咛,我在晨曦清醒;手表的滴答渐明,微笑的按键铃;写下的祝福音,送给你快乐盈;想起的特殊情,是你生日在今;送上生日祝福:快乐永久。

6.如果我有天空,我就用白云为你祝福,如果我有大海,我就用浪花为你祝愿,如果我有一百万,我就用九十九万来给你祝福,可惜这些我都没有,只能用一毛钱祝你开心快乐。生日快乐。

7.妻子过生日时,丈夫为妻子买了一副首饰,妻子看了这价值连城的珠宝欣喜异常,观赏之后,妻子说道:亲爱的,如果你给我买辆奔驰轿车,不是更实惠些吗?

8.中文很经典,因为可以把你的微笑装裱,英文很浪漫,因为可以把你的快乐朗诵,阿拉伯文很精准,可以把你的生日计算进我的记忆,祝你生日快乐。

9.梦境不会褪色,如同我的思念一样执着;繁花不会凋零,如同我的牵挂一样多情;愿你的生命抬头是春,俯首是梦,甜蜜伴随你每个春夏秋冬。生日快乐!

10.我亲爱的朋友,你还好吗?虽然现在我们相隔两地,但我对你的思念并没有丝毫减分,祝你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11.愿你的快乐,如大海般宽广;你的好运,如星空般浩瀚;你的成功,如高山般厚重;你的幸福,如流水般灵动。愿我的祝福,如许愿般灵验:生日快乐!

12.太阳是金色的,月亮是银色的,我的祝福是彩色的,愿你被幸福追逐,被好运降伏,被快乐逮捕,被笑容粘住,今天就让我在远方为你祝福,生日快乐!

13.香槟淳淳入口,祝福声声入耳,他乐着笑着,没有注意到我正痴痴的等着。我坐在角落里,独自吃着一小块蛋糕,巧克力好苦。我喃喃地随着音乐轻轻地合着,脸上挂着泪花,在这五光十色的房间里闪耀着。

14.亲爱的自己,相信你的直觉,不要招惹别人,也不要让别人来招惹你。

15.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的浪漫是生命的浪漫。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绿色的世界,馈赠给我的生日。愿我充满活力,青春常在。

16.给你发这条短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兽星,今天是你的生日,猪你生日快乐!

17.在这个属于我最灿烂的日子里,我诚挚的送上一句最古老但又是最新鲜出炉的生日祝福:生日快乐!终身美丽!

18.课桌留下了回忆,粉笔写下了思意,黑板记录了情谊,教室珍藏了日记,每一次回眸,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珍惜。亲爱的同学,生日快乐!

20.蝴蝶对蜜蜂说:你真够小气的,装一肚子甜言蜜语却一句也不舍的给我。蜜蜂说:哼,还说我呢,你头上顶着两根那么长的天线咋不给我发信息。哈哈,最亲爱的你生日快乐!

21.王母娘娘托梦给我,向你表示深深的歉意,并附上厚礼一份,祝你生日快乐。难道你是被打入凡尘的嫦娥?呀,怎么礼物是九齿钉耙!原来你不是嫦娥下凡,而是猪八戒投胎。

22.baby,生日快乐!祝你:像猫咪一样可爱,像小鸡一样活泼,像牦牛一样壮实,像绵羊一样温顺,像狼一样精明。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永远像彩虹一样美丽!

23.大千世界,多一个人牵挂是一种幸福;茫茫人海,多一个人相知是一种骄傲;人生旅途,多一个人相伴是一种福气;红尘多扰,多一个人祝福是一种慰藉:生日快乐,祝幸福长存。

2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去年生日你被我们灌醉了,把咱同事弄成了三辈,今年生日大家决定还为你庆祝,不过为了不差辈分,大家统一决定喝雄黄酒,因为我们想知道你到底是什么蛇。

25.25岁的我褪去了年少时的那份天真,那份单纯,多了份成熟与淡定,平果,新平果25岁了,我学会了感恩。我感谢我生命中所有的人,他们给了一个今天的我。我想告诉深爱我的爸爸妈妈,女儿长大了,感谢你们养育了我。

26.我每年都记得你的生日,只是不知道该祝福你什么;一句生日快乐也会让我猜度,别添给你什么不快乐,今年,还是老样子吧,心里说

27.我快要过生日了,我想要在生日的那一天矫情的听你说着温暖的一生。

28.元宵迎寿诞,六六冰轮园;火树银花夜,忽闻风烛残。

29.我已经忘了你的生日,就正如你也忘了我的生日一样。

30.生日祝福的话:人生多歧路,不管怎么走,每年的今天,都该为自己做一个选择。无悔地祝福,祝福生辰,祝福自己,生命本就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试探。

31.我的那个他,你的生日宴会,女主人又换了何人。

32.都说流星可以有求必应,如果可以我愿在夜空下等待,等一颗星星被我感动,带着我的祝福落在你的枕边。为你送上生日快乐!

33.祝你生日快乐,你的善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这完全属于你的一天带给你快乐,愿未来的日子锦上添花!

34.在这个属于你的灿烂的日子里,让风载去我最真挚的问候,让花儿送去我最衷心的祝愿:祝你幸福开心永远不变。

35.生日来临之即,祝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哇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36.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条装入真情的信息,给你。祝你生日快乐,事事如意!

37.每个生日都有礼物,都有祝福,无论你有多少个愿望,多少个梦想,我的礼物是我的心,永远陪着你!老爸,生日快乐!

38.爱你是我一生无悔的决定,漫天星星都是我注视你的眼睛。无论结局如何,我都知道:此生最爱是你!亲爱的生日快乐!

39.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日落西山欢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在这一天衷心祝你快乐到永远生日快乐!

40.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你而不平凡,一个普通的时刻因你而不普通,今天的世界因你更精彩,今夜的星空因你更灿烂。生日快乐!

41.我不用甜言蜜语,我没有贵重礼物,我没有惊人的举动,我只有诚心诚意地为你送上一份关怀,简单的跟你说句:生日快乐!

42.在这无比温馨的时刻,遥向你敬上一杯酒,连同我的衷心祝福?礼不贵,情珍贵。祝福你拥有一个甜蜜温馨、快快乐乐的生日。

43.送你一朵玫瑰花,传情达意全靠它,送你一朵大桃花,时来运转有赖它,送你一碗豆腐花,要你一天到晚笑哈哈!祝生日快乐!

44.无论空间如何改变,你永远走不出我视线;无论时间如何转变,你永远逃不出我的思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你生日快乐!

45.岁月总是愈来愈短,生日总是愈来愈快,友情总是愈来愈浓,我的祝福也就愈来愈深愿你的每一天都如画一样的美丽?生日快乐!

46.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真心地祝福您生日快乐,感谢您常年的操持家务,及给予我们的帮助。愿您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快乐健康!

47.愿我的祝福是一朵鲜花,盛开在你的天空下,为你点缀最美的年华。一条短信,只言片语,将深深真情表达,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48.走过万水千山,也曾千回百转,道路坎坷曲折,人生历练风雨,看透世间百态,领悟生活真谛,父爱厚重如山,祝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第3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2、年华里,我们失去的是一种心情。

3、真正的寂寞是很真实的

4、我讨厌你这样肆意充斥着我一个个的夏天

5、一定要很用力的活下去

6、是陪你走在人海里、却不会让你走丢。

7、漫长抗衡着须臾,悲伤炼化为透明

8、对谁说情话、给谁写天涯。

9、浮沉余生虚伪地歌咏天上人间。

10、还是轮回的痛。

11、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第4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罗武一身干练的polo衫,坐在自己与童浩设计的长沙发上,已经离一个传统乡村木匠的形象相去甚远。

环顾四周,这间去年租下的上千平方的空间,坐落在厦门五通一个叫凤头的小村子里,一开窗海风就灌进来,通透、光亮。改造前,还只是一栋空空的毛坯房。如今这里被设计成不同的空间模块,展厅、工作室、木作教室与民宿,彼此通联,也有微薄的隔断。老师傅不常在厦门,大部分时间待在龙岩的家具厂中,负责熹山工房的家具制造工艺和把关,而童浩负责设计和营销,两人虽为翁婿,但交流不多,点滴默契都在手势里。

“熹山”出自陶渊明的一句诗:“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讲的是早晨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创始人童浩对初创品牌寄予了不少希望。童浩毕业于中国美院家具设计系,年轻有头脑,在文创势头强劲的杭州工作过一段时间,2013年他选择回厦门创业。一直从事也热爱家具这一行,但从头做起,可不简单。学设计的人,大多缺乏动手的能力,没有工艺的基础,而传统木工的技艺学问太深,自己在设计上的想法没办法用最好的木作结构来实现。与此同时,在龙岩的年过半百的木匠师傅罗武也在职业上也遇到了问题,随着传统木作的式微,迫于生计的他暂时放下忙活了大半辈子的木匠活,改以养猪,维持家中生计。

老匠人与设计师 “武系列”是熹山工房推出的纯手工定制家具。天然的木料取其形,蝴蝶榫露在外头,既有装饰感又实用。

如今很多现代的家具设计,已经将传统的榫卯工艺抛开,仰仗螺丝、胶水,看上去漂亮有颜值,功用性并不如人意。童浩想把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的东西结合起来,推广出去。他试探性地问岳父罗武,能不能一起合作,创立一个家具品牌。谈的时候,罗武很怀疑,现代设计和传统手艺间隔了十万八千里,原来流行的风格是雕花,是繁复的细木作,童浩却打算尝试简约的风格。简约的木器、家具乍看之下毫无特色,能不能推出去?“工艺上我不会怕,我至少有三四十年的经验,主要怕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人接受。”罗武内心忐忑,却在童浩的软磨硬泡之下,答应一试。

在龙岩,他们建起了家具厂,推出了熹山的第一款产品――木作砧板,圆的、长的,带柄的、不带柄的,当时电商平台上这样的新式木砧板并不多见,和传统砧板不同,确切来说它既实用也可做装饰,年轻人家里或许不做饭,但也买上一把胡桃木的砧板,切切面包,或用作周末brunch的摆拍道具,也算是现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彼时这座闽西小城还没有几家新媒体,也不懂Kinfolk与生活方式为何物,人们第一次见着砧板,只摸不着头脑,不清楚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大多上前问上一句,“这是不是一把乒乓球拍?” 熹山推出了木作课,通过直观的教学,让更多人了解榫卯及木器的制作过程。

刚回来的时候,童浩觉得家具品牌这个事情,一两个月就可以做起来,罗武性子沉稳,不紧不慢,却说至少需要一年,两人在前期规划上意见不合。小地方,想做出点什么都会担着压力,讨论、争吵、讨论,不顾外界的舆论,两个人定下心来研发产品,一个砧板,反复打样、设计,前前后后出了十几款。淘宝一上架,没想到,这款不起眼的砧板,竟成为月销过千的爆款。童浩卯准了这个点,边做小物件的设计,边积累家具款式和用户人气。

一老一小,受的是不同体系的教育,在设计与工艺上,多少有认知的差异。童浩希望做出来的桌子面要薄、腿儿轻巧,老一辈人喜欢扎实、厚重感的家具,罗师傅敲敲桌子,摆摆头,他眼里薄的东西都不经用。两人争执过,也相互妥协过。跟一群年轻人一起工作,罗师傅慢慢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原来自己眼中毫无特色的家具,实际上有许多贴心的设计,打理起来挺方便的;而童浩相信罗武几十年的木匠经验,一点点地,将一些传统卯榫的、承重的元素,加入他们设计的家具之中。

就这样,将现代设计结合传统工艺,“熹山工房”这个品牌慢慢立起来。一只精巧的五斗柜,表面十分平常,实际把它拆解开来,蕴含着两代人的心思:五金的小配件轻巧贴心,方便打理,抽屉的轨道缓冲让整个的体验感上升,榫卯露在外面,既是装饰也有接合的作用。通过一个个产品的累积,两个人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设计风格,以家具为主,以“家”为核心的家居设计品牌也显现雏形。

“熹山的产品性格,很多来自于我们俩的性格” 以家具为主,以“家”为核心,熹山工房正在一点点地构建自己的品牌个性。

工作室里陈列着一整墙大小型号的刨子、刮树皮的刀与量门框距的木尺,这些都是罗启武和父亲心手相传的“老伙伴”。如今,木匠曾经常年随身携带的工具,已失去功用,成椴AС饔肭奖谏系某铝衅贰T陟渖焦し康哪咀骺翁蒙希童浩让罗师傅当上了木作老师,他希望通过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木作的理念,老工具正在焕发新的生命。

罗武年轻的时候,跟父亲学习木匠活,一间四合院,大木作与细木做,房梁门框与板凳小桌,没有设备,全靠手工活,他都揽得下来。四十年过去,他依然严谨、稳健,做事一丝不苟。做传统中式家具,抱着可以用几代人的心去制作,用料不含糊,每个榫卯也都烂记于心,一把纯榫卯结构的老式椅子,取材自樟木、槭树、桑葚树、杜鹃树四种不同树木,上手掂一掂,比想象中沉许多。罗武琢磨许久,前后打样三四次,最后把它复刻出来,虽不是旧时的天然木材,但也已经暗藏在中的卯榫、暗承一个不少,两把椅子放在一起,手感与比例,几乎差不离。

童浩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观念。他和所有的八零后一样,也上过班、辞过职,喜欢旅行,他能代表差不多这个年纪人的品味和审美,以及想要的一种生活状态。80、90后的生活方式,已然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他们有着鲜明的喜好和特点,诸如对小户型的钟爱,对原创家具的认可,重视设计和功能性的结合。年轻人是市场消费中不断崛起的群体,如何在这个群体中获得认可是每个家具品牌都要认真思索的问题。童浩的经历让他清楚地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更好地设计出年轻人喜爱的家具,如何让用户有更好的家居体验。他一步步地经营出展厅、民宿空间、木作课堂等内容输出,陆续在厦门、上海开设展厅。

他喜爱传统木工工艺,也不抵触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做一件家具前后要花上一个星期,现在加上机器设备,通过模具等现代工艺,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这也符合当下的趋势。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制造结合在一起,制造成本降低不少,价格亲民,也有更多的人能够享受的到。

通常,童浩会提出想法,设计图纸,两个人通过讨论、调试,在家具结构上加入榫卯、承重等工艺。两人亦师亦友,依然会为了一个比例、大小争执,也会互相妥协,童浩放心地将自己的想法交由罗武去实现。如今熹山出品的家具,百分之八十都是榫卯结构,带有自己鲜明的风格,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风格,“我们没有把自己定义成中式、日式或者欧式,现在人喜欢混搭,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给自己设定框架,就意味着既在框架里,又在框架外。

现在很多设计师,借助网络的平台声名鹊起,成立自己的初创品牌,这其中滥竽充数也不少。对于这一点,童浩却十分淡然,熹山走的不是一夜爆红的路线,不管怎样,首先得有拿得出手东西。做原创,当然得有互联网思维,善于经营自己的形象也同样重要。就像他说的那句话,“熹山的产品性格,很多会来自于我们俩的性格。”

对话:海峡旅游×童浩

海峡旅游:做一件家具,需要多久的时间来完成?两个人是如何分工的?

童浩:通常一个设计需要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主要的分工是设计师对产品进行头脑风暴,草图绘制,3D模型制作,制作图纸等;木工师傅对产品进行结构分析,制作1:1的样品,修改样品等,工程师制作生产流程,特殊五金定制等,质检工程师对量产家具进行质检。

海峡旅游:您认为熹山工房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童浩:我认为是“固守”和“突破”。出色的设计团队和良好的供应链在我看来十分重要。我们一直固守着对原料和品质的高要求,从设计、打样,到小批量试产,再到量产,我们拥有从设计到采购再到生产的整完整体系,并由自己监管。突破,是因为归根

到底家具还是为人们使用而存在的,我们一直努力将简约设计与功能性结合在一起。为了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也尝试着将一些新的结构、配件运用到家具中。每个品牌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我们一直以将熹山工房打造成为中国当代的国民生活品牌为目标。

第5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在人们眼中再普通不过的玉米苞叶,自落入赵广清手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会焕发出新的光彩。赵广清自幼拿起喜爱的画笔开始,即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奋力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艺术造诣终于在书画艺术界脱颖而出,他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其书画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但赵广清从不满足于鲜花和掌声,好奇、探究、创新是他的秉性,致力于探索原汁原味的艺术创作,尤其在创作材质上和表现方式上,力求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能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一次吃烤玉米时,赵广清被玉米苞叶的质朴、天然所触动,从而便开始了他尝试利用废弃的玉米苞叶进行艺术创新的研究。然而,事情的进展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想象,小小的片片玉米苞叶却使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精神、健康和经济的代价和苦痛,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历尽艰辛和孤寂,并以数万次的试验,经过近十年的孕育,终于成功发明了“玉米叶画”。玉米叶画系国内外首创,创造了世界书画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广清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从此,玉米苞叶完成了从“灰姑娘”到“公主”的蜕变,身价难以估量。

与其他画种不同,玉米叶画是一种全新的艺术。玉米叶画工艺从构思、选叶开始,要经过32道工序。利用玉米苞叶自然的纹理、天然粗砺的叶面、优雅的色泽和坚韧的特性,采用传统烫画技术和先进的科技环保工艺,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创造一种全新的、多元化的、美丽浑然天成的形神艺术。玉米叶画作品小到微雕细作,大到丈尺数米,将现代与传统艺术、工艺与艺术、文化与艺术、平面与立体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制作出平面画、立体画、半立体画、圆雕、浮雕等五种类别的书画艺术作品。与一般的书画艺术不同,代之以画笔的是电烙铁,这需要娴熟的技术和对所要创作的对象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在粘贴于绒布的玉米叶片上,不同叶片之间的触点和接缝都巧妙地设计在结构线上,通过对电烙铁温度的把控调节,笔走游龙般地对它们进行魔术般的艺术加工,使玉米叶画浑然成为一个整体,用他自己的话说,线条是他创作玉米叶画的超值语言,是他对客观对象再融合主观感受而产生的,是他阅读自然的心得记录,是他心志顽强的表现或自然流露,是他笔头功夫的和盘托出。玉米叶画既具有木质的质朴与天然感,又具有浮雕凹凸有致的质感,它将各种风格尽情展示,充分展现了赵广清厚实的文化素养和书画艺术底蕴。玉米叶画已成为赵广清钟情的专有艺术语言,他的玉米叶画作品被专家堪称“妙造自然,玉叶天成,凑理有致,筋脉奇灵”,可谓艺术史上的奇葩,他也被人们誉为“中国玉米叶画第一人”。

赵广清,硕士研究生学历,1957年5月出生于吉林市的一个偏僻的山村。6岁起师从三代宫廷木师赵玉普,后随欧阳中石学习书法。现任吉林大学农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北京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华夏出版社社长、吉林市金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约画家、吉林市文联特聘文化艺术产业专家等职务。他在艺术创作中,始终把记录家乡、繁荣家乡为己任,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创作理念,以自然为源,以史为料,以情为魂,“书我国家史、画我民族魂、扬我华夏风、传我中华情”,不断创作出一幅幅凸显中国元素和中国基调的优秀作品,充分表现了赵广清作为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个艺术作品,若没有烙上历史的记忆,那就是苍白的,就算不上是“优秀”的,所以很多艺术家会把自然当成历史来创作,达到自然与历史的统一,并在其作品中表达出生活里的琐碎和平常的细节。赵广清的玉米叶画就是这样。他崇尚自然,创作的玉米叶画纯朴自然大气,用其独有的绝技和表现手法,记录着自然的语言和历史的符号。一段历史,一种风俗,一个英雄,一个故事,一座泥草房,一墩石磨,一头牛,一匹马,秋天的衰败野草、泛黄的落叶,甚至一朵不起眼的无名小花……在他的眼里,都是他创作的灵感和画符。他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深刻的内涵、高超的技艺,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赏心悦目的书画作品。特别是以农村题材的作品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通过小小的院落旧房、湾湾的潺潺小河、暮归的老牛壮汉、村落里的鸡欢狗跳、晨曦的花开鸟鸣、夜晚村妇孩儿的归盼、春天耕种的辛苦繁忙、秋天丰收的喜悦欢跳、以及东北特有的民俗风情……使读者从他的作品中能够领略到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体会生活中的点点快乐,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犹如亲历了那年那月,也自有希望如待发的种子自胸中萌发升腾,充满着一种蓬勃的力量,这便是赵广清玉米叶画作品所赋予的乐观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赵广清的玉米叶画作品自诞生起,就以其新、奇、特,得到了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日本友人福田一郎先生曾这样评价玉米叶画:创新、刚劲、凝重、潇洒、飘逸。玉米叶书画作品多次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展出,数次入选国际拍卖行,近百幅书画作品被九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外各界友人收藏。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一刻》,定格历史的瞬间,逼真传神,富有感染力,这幅玉米叶画作品曾作为贵重国礼由外交部代表中国赠送前法国总统萨科奇。玉米叶画《人生足迹》被北京当代名人俱乐部收藏并展出,《南洋之门》和《交大之门》等近百幅精品被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际论坛做为特定礼品,《连年有鱼》、《情荷》等27幅艺术作品被日本早稻田大学、大东文化大学、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加拿大世界多元文化学院等收藏。2013年8月,在长春举办的中国第八届民艺博览会上,赵广清的玉米叶画作品《梅兰竹菊》被评为银奖,他的玉米叶画艺术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第6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除了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的体认,“文艺复兴”还是一个持久的现实期待。胡适很喜欢用“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nce)一词,按照他的理解,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自宋代开始,明代王学之兴,是第二期;清学之兴是第三期,而近代新文化运动则是第四期。(《胡适日记全编(1923-192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8页。)这就将历史的与现实的“文艺复兴”联系起来了,而他的落脚点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蔡元培1935年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所写的《总序》中,也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到了80周年之际,孙玉石又一脉相承地发表了题为《待完成的“文艺复兴”》的纪念文章,呼吁“真正完成一场未完成的‘文艺复兴’”(199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直到前几年,还有学者撰文呼唤“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并引起过激烈的辩论。可见,在中国文化界,文艺复兴似乎永远处于进行时,甚至是将来进行时。

无论是中西,或是古今,不同意义上的“文艺复兴”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在内涵上也有相同的地方,用胡适的话说,那就是“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口述自传》,引自《胡适文集》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1页)。问题是,如果“文艺”可以在同一个内涵上面不断地“复兴”,那么,这种“复兴”又有什么区别与意义呢?这里,至少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漏洞。卢兴基的《失落的“文艺复兴”――中国近代文明的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以下略称为卢著)机智地跨越了这一漏洞。我指的是他所使用的“失落”这个词。这个词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历史进程的“中断”;二是指由于“中断”,这一历史进程在后人视野中的逐渐“迷失”。无论是“中断”,还是“迷失”,都无法否认曾经的存在。而证实这一存在,便成了卢著最为用力之所在。

如上所述,包括明中叶以后的“文艺复兴”,前人多有提及,但往往是浮光掠影式的类比,卢著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对这一“文艺复兴”最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显然,这既需要有对“文艺复兴”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更需要对明中后期历史、文化的全面分析。而这样的把握与分析又有赖于打破学科疆域,全方位地审视历史的过程。实际上,卢著所阐述的观点与材料,有些也散见于一些其他论著中。但这些论著分属不同学科,难以构成一幅完整的时代画卷。如同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样,卢著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拼凑,而是以比较与综合的学术眼光,对原本就不可也不应分割的历史进行着整体的扫描,进而展现出骨肉相连、色相完具的时代风貌。以有争议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例,这原本是一个经济史的课题。不过,如果将其与时代思潮、社会风尚、科技文明、文学艺术等联系起来看,那么,无论是对于更深刻地认识这一经济史现象,还是对于认识这一现象与其他现象的联系,乃至整个历史时期的全部真相,都有重要的价值。事实上,如果单纯就商品经济而言,我们甚至在《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等早期文献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类似于明代中后期的城市生活记载。然而,如果从社会的整体来看,则只有在明中后期,才出现了与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相似的人文主义,出现了泰州学派、李贽以及一大批卢著所说的“时代弄潮儿”,出现了对个性的张扬,对礼教的批判,对的追求。也就是说,当我们按照卢著的思路,将商品经济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种种变化与整个物质文明的发展看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进程,我们才能把握这一进程的真谛。就这一点而言,卢著所特别强调的章学诚主张的“横通”、“纵通”的研究方法,确实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跨学科意义。

卢兴基先生是古代小说研究专家,本书很自然地以明代中后期至清初的小说为论述重点。事实上,作为一种文化信息最丰富的新兴文体,小说以最鲜活的形式,展现了新的价值观和人文思想。卢著主张将通俗小说放在16世纪的文化观照下来审视,认为《西游记》突出地反映了16世纪的人文精神,在孙悟空身上,表现了人的自我发现,以及对自身力量的赞美和肯定;《金瓶梅》所表现的新的价值观和婚姻观等,迥异于农耕社会的传统观念,对礼教、宗教禁欲主义也是一种讽刺;“三言二拍”让我们感受更深的,并不是其中的说教,而是那些从未表现过的新的、违背传统的东西,诸如重商精神、反禁欲主义和对近代的描写。这些见解符合小说的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又使小说的思想价值超越了单一作品的主题,成为一个时展趋势的奏鸣曲。

不仅如此,卢著还对公安派与晚明抒情小品表现的个性主义意识、徐渭戏曲反道学的民主精神、汤显祖“临川四梦”体现的唯情主义浪漫思潮等,也都作了精辟的分析。卢先生特别重视明清文人画的崛起,为此,他披阅了大量画作和画论,从宏观的画风演变勾勒,到董其昌赠袁中道画跋、莫是龙《画说》等诸多细节的敏锐发现与辨析,揭示出文人画中所蕴涵的新的审美取向及其战胜“院画”的历史意义。而有关新思潮代表人物交游的广泛考察,则坐实了这些似乎是互不相干的思想家、小说家和戏曲家以及诗文作者,声气相通,互为影响,“都是受到了共同的一个启蒙鼓动”。

不言而喻,由于中国古代有着与欧洲不同的文化背景,始于明代中后期的“文艺复兴”,在内涵与表现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一一对应。坦率地说,明中后期的“文艺复兴”在深度、广度特别是自觉性上,可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还有一定差距。卢 著既然以浓重的笔墨证实了明中后期的“文艺复兴”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要回答它何以骤然失落。在作者看来,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乱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倒退,清政府对理学的大力推崇和严酷的文化钳制政策,乃至汉族士人在反思历史时,将明代灭亡归咎于明代启蒙思潮的空谈误国,都破坏了16世纪以来文化启蒙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最终导致这股思潮丧失活力并偃旗息鼓。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曾经声势浩荡的文化思潮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作为“中国近代文明的曙光”,它也许只是被黎明前的黑暗所遮蔽。在论及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起时,卢著就依据对明中后期小说创作特别强调,我们习惯上说的“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提法需要改变,这类小说实际兴起于16世纪初,贯穿明代后期至清乾隆时期。这一观点不仅说明了天花藏主人和烟水散人等创作的大量才子佳人小说不是凭空而来的,也说明了他们的作品与明代的唯情主义浪漫思潮血脉相连。至于《儒林外史》、《镜花缘》、《红楼梦》、袁枚的“性灵说”主张,也都依然隐约折射着明代以来文艺复兴人的自由解放的思想光芒。卢著据此认为,明代的启蒙运动,虽然在改朝换代的内外夹击中销声匿迹,但不能忽视它在我国历史转折关头所昭示的意义和作用。

第7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一清远当代文学发展概况

建国后,清远市的文学创作处于发展初期,创作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195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清远文学创作虽然一度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但清远的作家们能够尽力排除干扰,不断有好作品问世。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8年清远建市后,由一批业余文艺骨干组成的创作队伍,以新的风采活跃在城乡各条战线上,他们的作品开始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出版文学作品集的数量也开始增加,文学创作伴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繁荣发展时期。90年代,文学创作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进入一个调整期,文学更多地面向社会、思考人生,创作题材多样化,多角度、多途径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共同繁荣的创作局面。但农村创作队伍随着文学大潮的减温开始萎缩和锐减,文学更多地关注都市人的命运。21世纪后,文学创作借助于网络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作家的写作纷纷指向一些特殊群体,打工者等众多领域都成为文学关注的对象,出现了网络作家等新的创作群体,产生了一批新的作品。

二清远文学创作的特点

清远文学创作由于受地域和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广泛、内容新颖,并产生了一批有力度、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文学作品。其文学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各种体裁的创作上,形成了具有清远特色的文学群体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以谭伟文、刘耀杰、袁启生、欧平、李伟新、蒋馨舜、叶清河、姚燕飞等为代表的一支文学队伍,他们以丰富的生活阅历、现实主义的思想观念和强烈的艺术实践勇气,成为清远小说创作的重要力量。发表了长篇小说《广州梦》、《如烟》、《上廓街•下廓街》、《棋王》、《刑警队长》、《山区警官》、《网事》等,中、短篇小说集《痴情少女》、《千里觅踪》、《绿日》、《山寨》等。在散文创作中,涌现出了以潘伟、唐德亮、刘耀杰、华海、朱明铿、刘国华、陈玉梅、何群贤、李代权、钟雪莲、黄家赐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发表了散文集《故乡这方土》、《心路漫漫》、《纸上的月亮》、《鼓舞》等,此外还有唐德亮、徐润的杂文集《上帝造石与赫氏评画》、《我说谁了?》。清远散文以其广泛多样的题材,自由灵活的抒写,清新流利的语言,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以唐德亮、华海、黄海凤、吕杰汉、成春、李伟新、徐润、邓维善、刘顺涛、李德嘉、杨振林、唐小桃、周建生、汤惠群、曾新友、萧风、曹鉴彪、潘公才等为代表的新诗创作群,以骆雁秋、邱鉴波、何超华等为代表的旧体诗创作队伍,出现了新旧体诗、散文诗、儿童诗、打工诗等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在报告文学和戏剧文学创作中,涌现出了以陈修飞、潘伟、龚政宇、罗昆烈、周玫、魏传广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出版有《怒遏惊涛》、《走出寒极》、《水电县长》、《大东山风云》、《林奕兴》等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或传奇多部作品。以龙湘黔、李新华为代表的戏剧、影视创作后来居上,作品屡获省、全国大奖。随着大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和繁荣文艺的整体发展思路的确立,清远的文学评论与之呼应。2009年清远市文艺批评家协会成立。一批优秀文学评论、理论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外诗歌研究》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及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华海、马忠、阿南、邓维善等均出版了个人文学评论专著。清远市的文学创作特色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了农村的改革发展,紧跟清远的时展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展现时代风貌,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长路》,以农村改革为题材,选择了一个半山半水的区县为背景,揭示了农村改革初期的矛盾和斗争,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二是体现了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如郑江萍的《欧秀妹》、《何老懵》、《取枪记》,关照禧的《刘瞻上疏》、《竹马腾云》、《火烧洋楼》,陈云清的《赤脚书记》等,这些作品都围绕清远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创作,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人物成了文学创作的主角。三是体现清远乡土、民族特色。如梵杨的《瑶家寨》、《瑶寨三月三》,谭伟文的《上廓街•下廓街》、《如烟》、《第十九福地》,李伟新的《棋王》、《喇叭手》,潘伟的《门楼》,唐德亮的《苍野》,黄海凤的《聆听清远》,成春的《魂灵之水》等,这些作品发乎自然、收于乡土,显示了浓厚的粤北地域与民族气息。

(二)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呈现出了作品多、出书多、获奖多“三多”的良好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建市以来,清远作家在《诗刊》、《当代》、《十月》、《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儿童文学》、《文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作品与争鸣》、《花城》、《小小说选刊》、《作品》、《小说月刊》及海外境外的《世界日报》、《美华文学》、《中华日报》、《大公报》、《诗世界》、《秋水》等知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0余篇,出版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类文学图书达200多部,获省级以上奖励100多次,并且有5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80人加入省作家协会。

第8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LOMO相机、脚丫特写、陈绮贞、岩井俊二……

这些加起来等于“小清新”。

咔嚓一声,文艺了

莉莉周(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声音空灵的歌手)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往里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种成像色彩浓郁的相机)一喀嚓,哇噻,文艺了。这是网上对“小清新”不乏揶揄的形容。

“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起源自1980年代的英国,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在中国,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被叫做“小清新”。“小清新”的文艺特点可以归纳为:清新、唯美、温暖、治愈(即治愈心灵创伤)。“小清新”成为文化现象,和80后一代有关:读大学时,大学扩招、学费飞涨;就业要自谋出路,社会压力空前巨大;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他们又陷入忙乱的都市生活,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小清新”的文艺形式,希望从中找到安顿灵魂、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小清新”多为女性,有统一的“制服”――白色棉裙、光脚穿帆布鞋、白T恤、大耳机、LOMO相机……“小清新”服饰关于搭配和衣服质地还有更复杂的美学系统,落落主编的《文艺风象》有一个栏目教女孩子穿衣,走的就是“小清新”路线,简单可爱。

“我是标准版的‘小清新’。”80后自由摄影师夏以年乐于这么称呼自己她大学时无意间在摄影网站看到了日本清新派摄影师川内伦予的作品,当时就被那些照片柔和得近乎惨白的色调,还有特写的脚丫、树叶、电线杆吸引了,“看起来像青春期的小情绪”。2006年,夏以年加入了豆瓣网“小清新”小组,组员们都自称为“清新小草”,最初的“小草”只有几百人,如今,已经膨胀到两万多人了。在这个圈子里,台湾歌手陈绮贞被奉为“小清新”教母。

“这陈绮贞谁啊?”

1998年,台湾音乐人张培仁在魔岩音乐签下了陈绮贞。那时陈绮贞还是台湾淡江大学的一名学生,背着把木吉他到处走唱。陈绮贞在“魔岩”出了3张专辑。她在这些旋律甜美的歌里反复吟唱的,是自己的小情绪和私人化的生活,如《我的骄傲无可救药》、《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我喜欢木村拓哉》。她一度率先以自费形式发行限量Demo,“独立”、“小众”的形象深入人心。2005年,她贷款制作的专辑《华丽的冒险》,在唱片业面临互联网冲击的恶劣环境下,两个月卖出超过30万张。刚开始,陈绮贞是“拼盘歌手”,演唱会只能选择小场地。2008年,当她宣布在可容纳几千人的北京北展剧场连续三天举行演唱会时,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说她疯了。人们普遍怀疑,“小清新”们是否忠诚到了成群结队去听演唱会的地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演唱会场场爆满。门票开唱前几天已经售罄,不少人找黄牛买高价票。黄牛们一边数着钞票一边纳闷:“这陈绮贞谁啊?”

陈绮贞有一首《旅行的意义》,成了许多“小清新”的“国歌”。在这首歌曲的MV里,她戴着机车帽骑摩托车,于是在她的演唱会上,常有人戴机车帽来助兴。“小清新”也因为这首《旅行的意义》而把“旅游”称为“旅行”,他们认为,“旅游”太俗,“旅行”才对了路子。

在陈绮贞专辑大卖的2005年,一个叫豆瓣网的网站成立,此后,成为“小清新”的大本营。这个瞄准文化消费领域,网友自发填充内容的web2.0网站,已拥有五千万注册用户,有三大内容,图书、音乐、电影。与传统网站的最大区别是,资料库可由网友任意添加,推荐电影,看完还可以打分、写评论――尽管这些内容后来被认为日趋“矫情”。生僻电影,冷门书籍爱好者都能在这里轻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今已有6万成员的豆瓣“陈绮贞”小组创办于2005年。过了一年,陈绮贞首次成了大陆杂志的封面人物:她身着T恤、牛仔裤,出现在北京鼓楼前。

当反“小清新”也成为潮流

“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件事情,一个朝圣,一个咖啡馆读书,每次想到这个,悲从中来,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旅游景点,一个丽江,一个凤凰,每次想到这个,我了个去,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国家,一个尼泊尔,一个越南,每次想到这个,驾鹤西游;贵国小资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牛作家,一个村上春树,一个张爱玲,每次想到这个,杀心四起。”在网上随便搜一搜,你会发现很多的网友都跟从这个语体写过这样的句子。当“小清新”逐渐被大众了解,“小清新”开始遭到炮轰。

一年前的夜晚,值夜班的北京电影记者田野闲得无聊,做了一个试验。他瞎编了一个电影名字――《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用同事的英文名炮制了一份演职员表,“盗用”前苏联电影导演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的插画设计了一份海报,信手胡诌一段剧情,添加到豆瓣网电影片库里去了。

一年后的一天,忘了这次恶作剧的田野,无意间打开了这部并不存在的电影链接,奇迹发生了:一年里,有2500人想看它,最逗的是,有三百多人表示已经看过了,竟然有人写下了影评。“这些人中,一定有不少所谓的‘小清新’吧。”田野说。

田野把假造电影骗倒豆瓣网友的事写到了微博上,几千人转发留言,“小清新”的所有负面特征都由此昭然于天下了。留言者基本都是看笑话的态度:“豆瓣上装的人还真不少。”

但在《城市画报》执行主编黎文看来,反“小清新”恰恰是因为大家的生活太“粗鄙”了,“当我达不到的时候如果有人那样做,我就要鄙视他,达到我的狂欢。这个世界已经有许多媒体在揭黑和煽动愤青,如果再没人去单纯地传递一些花草系、清新系的美好情怀,世界就更加没趣了。”歌手邵夷贝更在博客中忿忿不平:“在一个物质崇拜的时代里,情怀和理想主义都被认定是‘装’和‘假’。我没有明白‘小清新’的危害性在哪里,也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人用特别像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在辱骂这个称号。所以从今天起,我宣布我是一个‘小清新’。”

80后刘帅帅完成了一次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疯狂”。大学毕业,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稳定的工作成了一名流浪歌手,梦想完成一次全国“巡演”。2010年夏,刘帅帅真的上路了。他在网上选定10座城市,当地网友提供一顿饭、一晚住宿,每座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通道就是表演现场。“巡演”常因缺钱进行不下去,朋友们就轮流偷偷给他寄钱。刘帅帅和这些朋友,就是在豆瓣网“立方米小剧场”小组认识的。创立者支翔是80后警察,从小喜欢看青春杂志《萌芽》,文艺情结很深。“立方米”在连云港组成了一个两三百人的圈子,成员都是刚进入社会不久的“新鲜人”:记者、警察、设计师……大家每周末一起去固定的咖啡厅、酒吧聚会,看电影院不会放的小众文艺片、独立电影,夏天在连云港海滩上举办音乐节,助阵的都是当地的独立乐队。“如果你想成为特别的那一个,就不要在乎大多数人的眼光。”支翔说。

不过,当“小清新”队伍不断壮大,当棉布裙、海魂衫、帆布鞋成为流行,问题还是出现了:“小清新”本是以一种回避商业社会的“小众”姿态出现,却被商业社会“收编”,制造了新的大众消费。陈绮贞一旦太大众了,估计一部分人就会放弃她,去寻找更小众的东西。

有关“小清新”的关键词

周志强 陈军吉

“小清新”跟文青、小资看上去很像,实际上很不同。“文青”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背景是当时的文学热、美学热,认为艺术可以使人解放。相信文学、艺术是人生活的自由象征时,年轻人用文学设计未来,就会出现一批文青。到21世纪,文青群落慢慢消失了: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带来美好人生的乌托邦理想主义信念破灭了,文青成了讽刺性概念。说人是“小文青”,意思是你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情调:“小清新”观念里没有“文青”这么复杂的哲学理念,他们并不认为陈绮贞的歌能带来更理想化的生活,但他会沉浸在这个情调里,对他们而言,清新、优雅、伤感等美学色彩较重的情境体验更加重要。

反消费主义:“小资”更多是一个消费概念。一杯咖啡成本只有十几元,但我愿意花60元在咖啡馆获得那一瞬间的享受,实际上就是花过量的钱去购买自身的身份感、奢侈感。“小资”跟“小清新”是一对敌人,是反消费主义的。小资的理想是有点钱,有点闲,有点爱情。小资是反文青的,因为文青反对消费主义,追求自由,在内在情调上跟“小清新”比较沟通。

娱乐版“小清新”快速养成术

佚名

新穷人:“小清新”更多的是用“笔”来塑造自己的体验,是一种思考活动,更执著于美学、感官上的快乐。“小清新”属于夹心层,刚离开校园不久,在社会上还没有获得支配性地位的“新穷人”。“新穷人”是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的概念:他在经济上有一定收入,尽管不足以让他获得社会主流资源,进入奢侈场所,但他的贫穷感并不强烈,他对付这种尴尬处境的办法,就是创造清新的、抵抗消费主义的幻觉文化。

1 文学

65%的小清新喜欢并且痴迷安妮阿姨和郭敬明大爷,但是为了照顾部分人叶公好龙的特点,作为小清新的你只需要记住安妮阿姨和郭大爷的模样即可,至于他们的作品,识字较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背下书名。

2 ID

关于ID,小清新最热衷的姓是苏、夏,并且多为三字名,为此特提供苏翰烟、夏鉴壬供选用。

3 音乐

音乐是小清新的至爱,但是如果你听的是周杰伦之类的流行性感冒音乐,你还好意思自称小清新吗?所以,小清新至爱的是小众的独立的音乐。如陈鸿鹄陈老师,你也可以叫她鸿鹄或者她的英文名HONGHU,这样更能彰显小清新的个性。

4 照片

作为小清新,摄影是必备的招数,但是为了与普通群众划清界限,小清新有其特殊的拍摄手法。

手法1:闭眼

手法2:45度仰望

手法3:电线杆

手法4:蓝天鲜花绿草

手法5:耳机音乐旅行

手法6:脚

5、签名

为方便模仿,现列出小清新自我介绍范本:

我是苏翰烟。八月生。处女座。

棉布裙子。帆布鞋。素颜。

安静。执拗。暴戾。乖僻。

第9篇:文艺小清新范文

在台北市的一个角落,伫立着一间清静雅致的咖啡店。它的主人朵儿和蔷儿是一对美丽的姐妹花。姐姐朵儿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妹妹是一名满脑鬼点子、喜欢新鲜事物的90后。为了经营好这间咖啡馆,姐妹俩倾注了大量心血,但终不见起色。正当朵儿为此烦恼不已时,朋友庆贺开业时送的一本泰文食谱启发了蔷儿的灵感。她鼓励姐姐在咖啡店内开展以物易物的服务,客人如果想要拥有其他东西,就必须拿出自己的物品和主人交换,客人可以用无敌铁金刚公仔换到一张老相片、可以用清水沟换到店内的泰文食谱,不谈客观的金额,只在意彼此对价值的认同。

这个计划竟意外吸引了世界各地到台北来的客人,其中就包括一位带着35块手工香皂,走遍欧洲、亚洲、非洲等35个城市的副机师群青。在和群青的物物交换中,他充满异域风情的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朵儿,最终两人决定一起去寻找第36个故事。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是电影《第36个故事》里的情节。这部由台湾“新电影教父”侯孝贤监制的电影自2010年上映后得到无数“小清新”们的追捧,简直把它奉为教科书。他们说,“朵儿咖啡馆”不仅是一般的咖啡馆,更是一处串联城市情绪的旅行集散地,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在这里交汇,最后甚至改变了彼此的价值观。

“小清新”诞生记

当然,这部电影能够这么火是和一个人的推荐密切相关,她就是被誉为“小清新教母”的陈绮贞。

陈绮贞是台湾少有的原创民谣歌手。关于旅行,她有一首《旅行的意义》,是许多“小清新”的“国歌”。在这首歌曲的MV里,她戴着机车帽骑摩托车去各地看风景,于是她的演唱会上,常有粉丝戴机车帽来助兴。“小清新”也因为这首歌而把“旅游”称为“旅行”。“小清新”们认为,“旅游”太俗,“旅行”才更有个性。在陈绮贞看来,旅行的意义是为了在旅途中发现另外一个自己。

由于旋律甜美,再加上歌曲里面的小情绪和私人化的生活描述,她的歌激起了许多80、90后粉丝的共鸣,其“独立”、“小众”的形象深入人心。2005年,她的专辑《华丽的冒险》,在唱片业被互联网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恶劣环境下,两个月竟然卖出了30万张。2008年,她又在可容纳几千人的北京北展剧场连续三天举行演唱会,大陆的“小清新”们终于近距离膜拜了他们的教主。

“小清新”是个舶来品,而非中国特色。“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起源自1980年代中后期的英国,通常旋律柔美、清爽可人、伴奏简单,歌词也简单得像孩童写的诗,如陈绮贞、张悬、苏打绿的音乐就属于这种类型。后来,“小清新”的词义扩大了,扩展到一系列视觉要素,如服饰、摄影风格,进而扩大到电影,如中国台湾和日本的青春片。再后来,许多文学作品也被追溯或命名为“小清新”,如杜拉斯、村上春树、安妮宝贝等等。来到中国后,“小清新”指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与此同时,“小清新”概念中也耦合进了日本文化和台湾文化中的青春崇拜。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后杨玲这样概括“小清新”的特点:清新、唯美、温暖、治愈(即治愈心灵创伤)。“莉莉周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往里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种成像色彩浓郁的相机)一喀嚓,哇噻,文艺了。”这是豆瓣网网友对“小清新”的形容。

杨玲认为,“‘小清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80后一代有关。”联系80后的成长背景:读大学时,大学扩招、学费飞涨;就业时,不包分配要自谋出路,社会压力空前巨大;走进社会,又面临中国社会转型速度时期,他们不得不陷入忙乱的都市生活,成为各种奴。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小清新”的文艺形式,希望从中找到安顿灵魂、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小清新”们有一个网上家园,这个叫豆瓣网的网站成立于2005年,此后,成为“小清新”的一个“集中营”。迄今为止,已拥有五千万注册用户,包括三大内容:图书、音乐、电影。与传统网站的最大区别是,它推出了“和你口味最像的人”、“小组”、“同城”功能(常有看文艺电影、郊游等活动),为志同道合的“小清新”提供了抱团机会。

按照德国社会学大师齐美尔文化研究的“阶级、种族、性别”三要素来分析。第一,“小清新”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80、90后,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有一份稍微稳定的工作,但还在努力往上爬,没有多少资产可以支配。情感上以单身为主,一旦进入婚姻状态要考虑的事情便是房子、车子、孩子以及柴米油盐等事情了,哪还有时间“小清新”。第二,“小清新”在种族构成上没有限制,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这个阶层。第三,从性别构成上来看,以女性较多。她们有统一的“制服”――白色棉裙、光脚穿帆布鞋、白T恤、大耳机、LOMO相机……

生活3.0:文青、小资、小清新

“小清新”的出现大抵可以从“文青”、“小资”这两个词汇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文青”出现在1980年代,背景是当时的文学热、美学热、哲学热。那时中国社会刚从十年“”走出,大量西方社会学和哲学思想被引入中国。李泽厚等美学家提出,美是自由的象征,通过美学等艺术可以使人解放,年轻人应该用艺术设计未来。1980年代中后期,“文青”不仅不再满足于设计出一种生活形态,进而形成了若干种关于国家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充满理想色彩的理论,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再加上1990年代开启的经济主义,这股思潮逐渐消退。尤其到了21世纪,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带来美好人生的信念破灭了,“文青”成了讽刺性概念。

“小资”是“文青”的升级版。“小资”诞生于1992年市场经济之后的中国,与相信艺术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自由不同,“小资”们相信金钱也可以给人们带来自由,而且比艺术更加直接和恒久。“小资”们喜欢用消费来购买想象性身份。一杯星巴克咖啡成本不到10元,但我愿意花60元在咖啡馆获得那一瞬间的享受,实际上就是花过量的钱去购买自身的身份感、奢侈感。所以“小资”多通过消费来显示品位:到宜家买东西,尽管宜家的东西既不便宜又不结实;购买、收藏艺术品;对酒吧、 咖啡吧、书吧等进行情景购买。

“小资”被诟病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将原本多元、丰富的生活评价标准简化为金钱这一个元素,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导致金钱至上、消费至上的原因之一。“小资”跟“小清新”不同,一个是消费主义的,一个是反消费主义的。“小资”的理想是有点钱,有点闲,有点爱情。通过对经济主导权的掌控,“小资”感觉未来会通过经济地位的提升变得更美好。“小资”更多地表达了对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发展前景的乐观和信心。“小资”是反“文青”的,因为“文青”反对资本、消费主义,追求自由,在内在情调上跟“小清新”比较契合,但“小清新”缺少文青的理想主义色彩。

“小清新”回归自然,倡导一种低碳、简约和自省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幸福、快乐与物质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说过的那样,“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得多,而在于你计较得少。”

用柔软反击现实

坦率地讲,“小清新”倡导以柔软的方式反击现实是不得已之举,这并不说明她们太软,而是现实太硬。世界很浮躁,“小清新”还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采取一种低碳、节俭而又不失小情调的生活方式。

今日中国,从政治回归经济,当你到书店随便走走,就可以看到满眼都是成功学著作,诸如“如何使公司五年内上市”、“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等主题的图书,创富变成一场战争。但资本的扩张、消费文化的勃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相反幸福感不断降低,甚至我们成为无痛无梦无所谓的橡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