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九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

第1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的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改革发展处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即继续全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阶段。这此条件和环境下,进一步指出并强调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世界舞台上提出中国方案,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这不仅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趋势所向,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话语权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的命运共同体新意识。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将“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全世界进行表述和传达,这是我们党剖析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针对全球目前存在的冲突和问题和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发展的可能性,最终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期寻求全球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内涵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所谓共同体(community),是指人们在某种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或是指若干国家基于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在某些方面形成的统一组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在十八大正式提出的,其内容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多次在世界舞台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阐释和解读:“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其致力于寻找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旨在为全人类谋福利,创造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美好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在这个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背后,依然充斥着民族冲突与局部战争,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在全球横行,逆世界潮流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要想在如此形势下和平发展,就要直面危机、迎接挑战,就要在薄弱环节和落后领域充分学习和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让中国声音在世界中响彻,积极为人类世界做出应有贡献。霸权主义中的文化霸权,是西方发达国家入侵其他国家的新策略和新武器。根据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可知文化霸权即认为文化也是一种与强制性国家机器相对应而言的隐秘的专制统治方式,从而形成了一定社会形态下,某一社会集团在思想、意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领导权,在意识形态领域达到一定的统治地位。文化霸权通过文化渗透等方式,将某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输出到另一国,以期影响甚至改变该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西方发达国家倡导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其中美国是文化霸权的主导者,也是文化霸权对世界造成影响最大的国家。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创新的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向世界展现中国声音,中国担当。 

1.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系统地阐述了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在多个场合多个时间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阐释,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向全世界发出“中国最强音”,“中国最美声”,向各国人民承诺了中国责任,中国担当,向全人类论述了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报告之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更进一步的进行了阐述、丰富和发展。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根深蒂固,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整个世界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未知。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层出不穷,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升级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秉持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意识形态分歧、价值观念差异、文明之间隔阂、社会制度矛盾,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浪潮,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从政治局势、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文明交流、保护生态等方面作出共同努力,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让每一个国家、民族的人们共享全球发展的成果。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背景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共产党在上作出的“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判断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谋求富强的必然结果。

新时代,充满了机会与希望,也不乏挑战与危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定布满荆棘坎坷,西方势力必然虎视眈眈围追堵截。在这样阴云密布的世界局势下,我们要更加坚定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扩大话语权,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中国声音在世界上发出最强音。

2.2和平与发展任是错综复杂的时代主题

2017年2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党的报告的第十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任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也依然存在冲突与危险,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威胁着我国的安全。

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和文化多元化的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遭遇到多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冲击和挤压,加之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迅速性,这种形势有逐渐增强的趋势。除此之外,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瓶颈也显现了出来,无论是对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形式的创新,亦或是传播意识形态的手段和方法,还是应对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的冲击,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意识形态工作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表达的形式,是话语权确立的内在前提和基础。[3]因此,构建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自身创新发展的要求,也是面对外界挑战的大势所趋。

中国的话语权要在世界上稳固,要在世界中广泛传播为世界人民所接受,那么话语创新就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借鉴有利于话语的因素,使话语成为世界性的话语。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独自的发展,也是推动整个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动力。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话语是强调和平发展的话语,其实质则是试图建立各话语系统之间互动中的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关系。中国话语是中国的,但也是世界的,中国的话语体系不是要对抗、压迫甚至于取代其他话语体系,而是作为众多话语体系中的一种实现世界话语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和多样化繁荣。中国的话语体系区别于西方式的霸权话语体系,它是与其他话语体系和谐共存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不只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而且也是属于世界人民共同的话语。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

3.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精华的凝结,引领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建设,引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方向,也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因此,提升党的理论引领能力,强化党的理论引领作用,将会强有力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以往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殖民扩张的反驳。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永恒发展的长远立场上, 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根本桎梏,提出用“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世界眼光来应对资本主义奴役式”的交往方式,这种建设性的全球发展理念对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是大有助益的。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为精确地描述了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下融入世界发展大势并保持民族国家独立性。民族国家在寻求现代化的征程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但现代化道路又绝不是西化、资本主义化,而是创造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和体现国情特点与世界发展趋势相统一的现代文明。

3.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的责任担当

平等是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要原则,它要求各国主权平等,不同国家之间,他们的尊严和自主性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确保规则平等,各国主权平等,不同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他们的尊严和自主性必须得到尊重,确保规则平等,各国的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要得到保障。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是追求正义的共同体,发展坚持普惠、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各国共享发展成果,代际之间要有公平的发展空间。自由是最终评判尺度,推动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终极目标和最终旨趣。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正义、平等和自由这三种价值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紧密交织的,是一个有机体。缺少平等的自由是无法存在的,缺少平等的自由也只是形式自由和虚假自由。平等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一种正义。正义考量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发展成果共享。平等和正义都以自由为归宿,自由是衡量个人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最终评判尺度。对马克思主义正义、平等和自由思想的研究能够促进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价值追求的实现,进而推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成功构建。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走出去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中国话语想要具备“国际范”,就需要将面向世界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一个“口头禅”,更应将此落在实处。中国话语走向世界必须坚持中国的外交政策、国家理念和国家利益,立足自身保证底线,将中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贯彻到中国话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中,这是不容置疑和不可商量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信息化的世界形势下,应增强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他国角度和他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上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的表达效果,使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更好地深入世界人民的内心,引起共鸣。此外,我们应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社会进步思想和经验,促进中国话语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增强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感召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探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0]《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1]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 冯颜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当代世界》2017年第11期。

第2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十报告;命运共同体;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122 ― 02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峥嵘岁月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安居乐业的生活和提高的国际地位,这95年是一个光辉的历程,留下了中国人民大团结的足迹,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平崛起、与时俱进,向世界敞开友谊的大门。党的十报告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了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和权责共担,进一步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1〕。当今的世界多极化,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世界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因素,各国发展不平衡,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多样化的文化与信息更加持续的推进发展,各国全力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早在2004年被郑必坚提出,他提出构建利益汇合点,提出后逐渐被广泛应用,涵盖的范围从国内逐步到国外,现在是全球〔2〕。2011年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在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上对命运共同体继续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上任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有关国际问题治理的新理念,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标签,是一个具有清晰目标的外交战略,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新时期进行的伟大外交实践〔3〕。

当今的世界多极化,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世界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因素,各国发展不平衡,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多样化的文化与信息更加持续的推进发展,各国全力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再不是固步自封、紧闭国门,各国敞开国门互相合作,因此各国关系更为紧密和复杂,有交流就会有冲突,那么从国际的共同利益出发,为了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各国就要形成命运共同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加强共同治理问题的能力,同舟共济,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形成多种方面,多个层次的利益共同体,保证世界各国和平并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召开以后,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梦”的提出,在复兴中华民族的基础上,更加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共同结合在一起,不断扩大多方向多层次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全球共同利益的发展〔1〕,世界各国互相弥补优劣,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这也是“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二、“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是在维护和追求本国安全和利益的同时,合理与其他各国合作、互利,共同发展,这个理念是一种平等的价值观,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它灵魂。

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维护世界各国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各国以“命运共同体”为新的视角,加强各国经济和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出文明理念,互惠互利,优劣互补,公平、平等、加强交流,保护各民族文敏的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共同发展,构建国际美好的未来〔4〕。

三、实现“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指导我国良好的进行国际交流、合理的处理国际事务、正义的构建国际新秩序。和平发展,建设和谐国际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整体推动各国综合发展与进步,并且能够创建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提就要有平稳的国际环境,缓解和消除国际压力与干扰,进一步实现我国的奋斗目标。“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共生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具有高度政治共识的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基础。

“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型具有世界观的理念,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是我们看国际社会的眼睛。能够客观的反应现实,能够深刻揭示规律与本质,目的在于追求人类世界的共同发展与进退,融合世界各国的价值观,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开启利益共生主义发展模式。《新华每日电讯》刊文中指出,建设和推动“生命共同体”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一种实践,不断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邀请世界各国共同发现与发展,同舟共济,在和平的环境下与世界共赢,在推动全球的发展上迈上一个新的阶梯。

四、中国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虽然“命运共同体”在2004年就被提出,但却是在十报告上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跻身大国、强国之列,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越来越多,以“命运共同体”将我国和平发展理念推向世界,将各国的经济、文化与命运连接在一起,拓宽各国合作之路,最终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与战争,提出“生命共同体”以和平理念处理国际关系,支持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利益共存,注重与其他各国的互相沟通〔5〕。为此,中国又提出了“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关系,这就是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因为我国强大、稳定、繁荣,提出共同发展理念会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那么,中国要如何实践“生命共同体”?中国会在坚决捍卫本土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良好处理与相关国家的问题,维护好邻国之间的和平关系,继而平稳全球,劝谈产生矛盾的国家,通过对话帮助处理问题,解决国际纠纷,敞开国与国的大门,摒弃陈旧理念,各国同步。

第二、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国际上倡导和平、合作与共赢,也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不仅要致力于本身的不懈发展,也要对国际负责,对国际做出贡献。有国家有难,如自然灾害等,中国会立刻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贡献相应的人力与物力,对全世界人民负责。中国是和平与共赢的倡导国,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对国际贸易、发展、稳定、投资、能源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力〔6〕。中国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各国在稳定本土利益的同时关切其他国家,公平、平等的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对于中国来讲,中国也更加积极的向各国开放经济战略,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合理共赢,与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对经济困难国家捐献大量款额,帮助建立学校、医院等设施,对技术落后的国家派遣对应的技术人员,建立技术培训课程等,改善全球人类的生活环境,扩大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的大力发展。

第三,在外交方面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其他各国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合作,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特征。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平等,倡导互信互利,互相交流,一起创造文明,将国际中的黑暗与隔阂消除掉,将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相互融合,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五、“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十报告上倡导,并且在其他会议上也多次加以阐述,正确对待全球人类和谐共同发展,中国是自信的,是强大的,“中国梦”能够引领我们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动力是思想要密切关注在不断变化中的现实社会,并且要洞穿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深入时代的根据,能够将最深刻的思想与实践任务挖掘出来,在进步中反思,在生活中追求与实现梦想,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国际理念,能够为全球打开多种空间,是持续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一种努力,能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

当今国际的主题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我国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发展下,要更加频繁的推动国际和平交往,各国之间互嵌式紧密依存,“命运共同体”能够表达人类持续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共同意识,与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共通。目前全球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间或有恐怖主义出现,这些问题如果让一个国家去消化和解决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各国共同面对和解决,为了克服地球环境带给人们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必须要联合合作,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克服各种挑战,维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寻求出共识的价值目标。“命运共同体”承载着合作与发展,紧跟国际发展潮流,是一种积极的现实行动,在“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必须成为理论自觉。我们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就要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境遇。

虽然中国一直在倡导“命运共同体”,但这个理念仍旧具有局限性,还要继续向世界各国家进行呼吁,国际上民族众多,文明、文化与国家制度各不相同。要想深入贯彻实施“生命共同体”理念,就要突破地域限制、突破历史限制、突破思想限制、突破交通观念等,要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利益共同体”为纽带,稳步推进和实施“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一带一路”是“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路径,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与各国打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架构。

六、结束语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逐渐的相互依存,中国政府呼吁“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世界各国的利于相互结合起来,共担全责,共赢合作,同舟共济,建设和平和繁荣的国际社会,消解国际间的不稳定因素,追求平等和互信。“命运共同体”要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利益共同体”为媒介,扎实实施和呼吁 “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参 考 文 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郑必坚.世界热议中国:寻求共同繁荣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1-09-07,(15).

〔4〕.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01).

第3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微妙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走向对世界的前途和命运有很大影响。

中国国家主席6月6日发表的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讲话,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其中,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大气胸襟,“海纳百川容乃大”的宽广气度,“清风拂岗任他强”的平和心态,“大智若愚得天助”的睿智风度。

大国自有大气象。这也是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必然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平发展的一个内生逻辑和重要理由。

大气象,就要心系天下。大国的大气象,来自对人类前途命运和时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大全球性现象影响越来越广泛和突出。一是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信息革命等深入发展,正引起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引发世界各国的复杂反应。世界在经历时代性变革,人类何去何从?中国敏锐地看到世界越来越成为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个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文明正在母腹中躁动。在一系列国际场合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五个方面,形成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

大气象,就要善解难题。大国的大气象,来自对中美两个大国关系战略走向的准确把握,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坚定不移。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发展的要持续发展,发达的想继续发达。都要“发”,是真的;都要“和”,也是必须的。如果中美双方不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无疑就是空谈。

强调,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各国利益紧密相连。零和博弈、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要求。中美要防止浮云遮眼,避免战略误判,通过经常性沟通,积累战略互信。要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秉持共赢理念,不断提高合作水平。中美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双方要努力解决或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管控分歧。只要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两国关系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

大国自有大气象。大气象,就能有大作为――催生世界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一个地球,同样的经历、危机和挑战,同样的愿景――和平、发展、合作,共建、共享、共赢,人类必须走到一起。近代以来,将人与自然对立、使人类社会分裂和对抗的观念主导世界数百年。这是当前一系列全球性危机的深刻根源,也是当前加强国际合作、化解全球性危机最大的思想文化障碍。

全球性危机揭示了旧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反思旧文明的弊端,摒弃过时的旧思维旧观念,建设催生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成长的新文明,是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建设头等紧迫的历史使命。

第4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在现代文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具体民族国家内部还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都应该超越以资本为中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指出,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在每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做到发展不间断,就在于每逢重大转折,中华民族都能创造出或寻求到一套有效机制或组织,使文明得以衔接与发展。在古典向现代转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仅获得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创造出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再次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走向现代文明的中国逻辑,而且还能够以此透视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机理,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中华民族与人类文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理性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发展的。经历了蒙昧与野蛮阶段,在战胜自然与治理社会过程中,人类的能力与理性也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于是,人类社会跃升到了文明阶段。人类最早的若干文明体,是在空间上相对隔离条件下,各自进入到文明阶段,中华民族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中华文明从诞生开始就是既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沿着自身发展道路前进的。

在古代文明时期,中华民族获得了充分发展,创造了辉煌文明成果。不仅在早期,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成为人类最早文明体之一,而且在轴心时期,中华文明也作为世界上少有几个轴心文明之一,对后来的人类整体文明发展,产生着深刻与长远影响。在古典文明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在超大规模社会条件下实现有效治理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与组织体系,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与文明成果,不仅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伟大民族,而且也惠及了整个人类社会。在建设现代文明过程中,虽然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不仅正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还创造出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不仅解决了中华民族自身问题,而且还在许多方面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

纵观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我们发现,不仅在文明发展的每一阶段内部,中华民族能够创造出伟大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与组织体系,使中华文明得以充分发展,而且在文明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能够产生出具有创造性能力的领导性人物与行动性群体,以及寻找到具有建构性特征的组织化力量与机制化安排,保证文明转型成功,实现新型文明建构。这就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不断取得辉煌而不中断的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繁荣昌盛并生生不息的原因。

纵观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我们还发现,中华文明发展,不仅遵循与坚持自身发展逻辑与道路,而且积极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与经验;不仅将其他文明经验创造性吸纳与转化为自身实践,而且在与其他地区交流过程中,不断传播中华文明成果;不仅对同时代其他文明产生影响,而且对后来的人类整体文明产生影响。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道理所在,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民族的道理所在。

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

中华文明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要发展,就必须面向未来,根据时代要求,在遵循着自身发展逻辑与道路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造性地解决每一阶段问题与完成每一时期任务。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华民族在建设现代文明过程中,在中华文明基因作用下而建立与发展的,具体来说,就是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社会发展逻辑与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共同演绎而导致的,是为中华文明走向现代与未来而诞生的。

在古典文明时期,中华民族为了在超大规模社会中,实现持续与有效治理,形成了以皇帝为代表、以文官为主导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以及以家族力量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鸦片战争之后,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一方面古典的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时展要求,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历尽磨难。最终,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革命方式结束这一古典的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与制度安排。然而,随着古典政治文明形态崩溃,旧中国也陷入了“一盘散沙”的境地。

为了解决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现代化建设对组织化诉求与“一盘散沙”社会现状之间的矛盾,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与组织人民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建立并承担起历史使命,除了中华文明历史逻辑与现代文明发展逻辑之外,很重要一方面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所蕴含的共产主义运动逻辑起作用。起源于近代并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能够不迷失历史方向,把握发展规律,形成正确战略;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组织化特征,使中国共产党能够锻造领导核心,获得革命力量,形成组织优势;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使中国共产党能够与世界建立联系,学习先进经验,吸收文明成果。这些内容不仅是推动文明转型的内在诉求,也是建构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的现实需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发挥其政治上、价值上与组织上的优势,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不断完成每一阶段历史任务,从而使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与中华民族不同时期任务实现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了政治任务,制定了战略路线,找到了革命力量。同时,根据中国革命需要与中国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从而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基础上,实现了对人民群众与武装力量的有效组织与领导。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民族完全独立与国家基本统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基础。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我们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

经过努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如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党的领导与面向未来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构建

任何文明体的兴衰,从其自身内部来看,都是与其每一阶段文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文明发展或先进则文明体兴盛,文明停止或落后则文明体衰弱。同样,作为文明体的中华民族,文明处于发展与进步阶段,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否则就羸弱衰败。清代末期,一方面古典文明处于停滞与崩溃阶段,另一方面自身也无法实现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由此导致了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衰落。为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革命方式推翻清王朝,并建立现代文明来完成这一夙愿。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承载这一使命而诞生的,这也意味着,建立现代文明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同一使命的两个维度,即只有通过建立现代文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文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照搬西方现代化原发性国家的路径与做法,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方面遵循中华文明历史逻辑,通过坚持走自身特色发展道路,使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与发展有着主体性与自主性,而不是邯郸学步;另一方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与发展能够立足当下并面向未来,而不是故步自封。因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构建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完成奠定了文明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清除了阻碍现代文明在中国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性、制度性与组织性的力量,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开始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阶段之后,我们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努力,我们建立了现代市场、现代社会、现代国家与现代政党,使现代文明的主体要素得以生成,并且全面推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的建设,使现代文明的内容要素得以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作出了“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推动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从要素生成阶段向形态发展阶段的跃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了政党、国家、社会和市场等现代文明形态的主体要素的功能发育,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动了这些要素之间形成内在有机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一方面强调法治作用,使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实现制度化定型,另一方面强调依法治国,使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得以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强调党的作用,使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实现组织化定型;另一方面强调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建设实现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方面强调奋斗目标,使文明形态建设任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实现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强调具体任务,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阶段性任务得以明确。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署了新时展战略,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进入到了全面发展阶段。为此,党的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党的五中全会做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判断,提出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动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构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相互建构的新发展阶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不论是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中华文明都是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在历史上,中华文明发展,不仅受益于人类整体文明发展,包括其他文明的影响,而且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既是一个伟大文明发展的规律与机制,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存在的责任与使命。在构建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中国形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走向了伟大复兴。不论是中华文明内在基因,还是现代文明发展规律以及共产主义运动逻辑都决定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后,都应该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并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推动世界大同实现,使中华文明发展再次贡献于人类整体文明发展。这既是中华民族的责任,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仅与中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

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同时,还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是历史启示与内在逻辑使然,而且也是现实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正如所指出的那样,“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在这样背景下,中华民族要得以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不仅关系到世界发展,同样也关系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这就意味着,作为中华民族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自身奋斗目标之一。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在现代文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具体民族国家内部还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都应该超越以资本为中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这意味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必须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自身奋斗目标之一。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变成了现实,而在抗击疫情期间的态度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念,不是停留在倡导上,而是落实在实践之中。

第5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中共万源市委第一巡察组:邓明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要将人类整体作为解决问题的行动主体,凸显了共同体较于个体的优越性。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全球性肺炎中,共同命运为联结主线,将全人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以合作共赢为主旨,我们同舟共济,合力战“疫”。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人类整体,合作共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当今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这时代精神的表达。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是对某个国家的考验,更是对全人类的考验。病毒无国界,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要在抗疫之中,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权责共担,同舟共济。

一、以人类整体为抗击新冠肺炎的行动主体

(一)全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单调而薄弱,有时一次分别便永远的失去了联系。在那个年代,虽然医疗水平落后,但是疫情基本不可能引发全球性危机。而在经济全球化,交通便利的今天,即使素昧谋面的人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密切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能随时相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早已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共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早已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此次新冠疫情,没有哪个国家能作壁上观,独善其身。同病毒较量,只有全人类取得抗疫的胜利,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我们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团结抗疫,合作共赢。

(二)勇于担当,心有大爱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危难当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逃避心态,或是想着我不是医护人员,不是军人,不是领导,我是一个弱者,就应该被保护。哪有不怕死亡的人,不过是有着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人们去捍卫罢了。

新冠肺炎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记忆。4月中旬,344支援鄂医疗队全部撤离湖北,这也代表了我们挺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在面对生死之事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胆怯,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总有勇士用一己之力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这正是源于大爱和担当。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也给予了我们无比宝贵的支持和援助。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中国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后,又为其他国家提供医疗物资,分享抗击疫情的经验,我国的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奔赴海外。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二、以共同命运为联结主线,协力抗疫

(一)病毒无国界,唯有全人类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而且也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身陷疫情困境,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要么齐心抗疫,将它彻底打败,要获得全人类的胜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都不能少。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 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如今的新冠肺炎更是将全人类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万众一心,抗疫胜利指日可待。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变争夺权力和财富的国际关系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各个国家之间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竞争和摩擦,但是在病毒面前,我们应该暂时放下往日的芥蒂,团结一心,着力解决眼下全人类的困境,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趁火打劫,滋生事端。

中国在此次“战疫”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们和世界各国积极分享抗击疫情的经验,提供多种防控和诊治的方案,举行疫情防控经验国际交流大会,并和有关国家开展疫苗、药品研发等合作。但也有人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发出些不和谐的声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中把新冠病毒演绎成为“中国病毒”,对中国搞污名化。美方毫无根据的称中国正在“窃取”美国病毒疫苗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外交部作出回应,美方毫无根据,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不是中美之争,而是人类与病毒之争。哪个国家率先完成疫苗研发并投入使用都是对人类抗击疫情的积极贡献。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向世界展示了大国的担当,我们用行动证明,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噱头,而是真正的为了全人类更好的发展。

在这场危及全人类的灾难面前,我们应当以大局为重,将全人类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利用疫情做文章,暗中生事的行为实在为人所不齿。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希望各个国家之间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竞争,多一些和谐,少一些纷争。

三、以合作共赢为主旨,大获全胜

(一)共赢体现了所有参与者共同利益的实现

疫情当前,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尽快摆脱疫情的困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新冠肺炎不仅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更是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以中国为例,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的蔓延,我国停工停产停学。而这一举措虽然有效的抑制了病毒的扩散,但是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比如对从事餐饮行业的人来说,春节期间本来是收益的高峰期,但是为了及时控制疫情接触感染,严禁聚餐聚会,很多饭店因此歇业,这不仅减少了店家的收入,还会使食材堆积,带来更大的损失。即使现在饭店恢复了正常营业,可生意也大不如前。国家为了缓解人们的生存压力,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补助措施,帮助人们共度难关,这对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这样的现状并不只是在中国,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样糟糕的情况,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所以我们必须选择合作共赢。

(二)合作共享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均衡发展,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任何时候,人的生命应该放在首位。在此次在灾难中,中国可谓首当其冲,深受其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中国主动分享治疫经验,提出医疗援助,为世界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反观某些西方政客,对自己国家抗击疫情不作为,转而借机攻击中国,这样的行为不但不利于世界抗疫的进程,更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世界各国在此次疫情中,并肩战斗,团结协作,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紧密。我相信疫情全面结束的未来,我们依然能像现在这样,合作共赢,为全人类共谋福利。

参考文献:

[1]史宏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蕴与历史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

第6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即在于它的公共性。所谓的“公共”,按照现代英汉大辞典中的解释,有如下几个层面的理解:公有的,公众的,公共事务的,社会的,为公的;国家的,政府的,公家的,公立的;公开的,当众的;知名的,突出的;全国的,国际的,普遍的。所谓“公共性”,是基于一定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公共领域的建立。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1]根据以上的理论诠释以及现代社会的基本情状和未来人类的理想追索,“公共性”应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

(1)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人们在一定的开放的场域相遇,可以自由的交流、碰撞、吸取、磨合,共同谱写人类精神的交响乐章,共同铸就文明的累累硕果。

(2)独立性、批判性、超越性。在公共的场域,每个相对的个体具有独立性,他不依附任何的权力,具有自我表达、自我展示以及对他者进行评判的权利,因而,公共性,从深层次上讲,应该具有一种独立性与批判性、超越性。

(3)民族性与类的融合。在公共时空中的个体是独立的,但不是无所归属的,并且,任何的公共场域都不是虚幻的存在(这里当然不包含虚幻的设计),因而,它首先体现着一定的民族性的精神昭示,而这种民族性又充分蕴涵着人类的终极指向,这即表现为差异性、多元性的共在。

(4)公与私的融合。公与私向来被框架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诚然,按照辩证法的逻辑,二者是对立中的统一,相互依存而又独立,没有公即没有私,反之亦然。但是,在应用和诠释中,二者的对立性往往成为唯一的存在,并内在于人们的行为之中。在真正的“公共性”精神内质中,公与私不应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圆融。这种圆融共在的精神内涵,不是得益于西方文化的公私二元的对立,而是受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识慧命:“上下与天地同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芥子纳须弥”、“壶中自有天地”,在此种“天人合一”、万物圆成自在的生命精神中,个体之“私我”、“小我”即涵纳于宇宙天地之“大我”的境界中,这是一种保存自我而又与他者共生共存的精神理念。

基于此,我们所谈到的“公共艺术”之“公共性”,应作为广义的理解,它更在于通过艺术的多种形式以进行公共精神的构建。因而,单纯强调“公共性”或“艺术性”都会有失偏颇,从而造成对“公共艺术”的曲解和误读。“公共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只不过这种艺术形式有着一种特有的灵魂构筑,即公共精神的指向和铸就。艺术家有权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展示自我的设计理念,但这种设计同时又是面向公众的,具有公共性。因而,通过艺术的感召传达公共精神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合理内核和必然归趋。实质上,艺术所传达的公共精神是人性的一种表征和显现,是对人之为人的不懈的追问,是使人最终臻达于真善美圆成自在的精神昭示。人们既可以尽情地徜徉于纯艺术的瑰丽殿堂,又可以有感于鲁迅那种“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精神朗照。在公共艺术的世界中,艺术家在自我展现的过程中与他人相遇,这便构成自我和他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即是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生命的交流和对话,生命与生命的相沟连、相依偎。公共艺术的生命精神正在于此。艺术家的生命力在这种公共的场域中被进一步的激活,从而得以延续和增盛。汉娜阿伦特曾谈到:“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公共空间,那么它就不只能为一代人而建立并只为谋生而筹划;它必须超越凡人的寿命。……与基督教理解的公共产品不同—一拯救人的灵魂是一种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关怀一—公共世界是我们一出生就进入、一死亡就弃之身后的世界。它超越了我们的寿命,过去是如此,将来也一样;它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我们的渺渺一生之后仍将延绵持续。这不仅仅是我们与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共同拥有的世界,而且也是与我们的前人和后代共同拥有的世界。但这一共同的世界只有出现在公共领域中这一程度上,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经久不衰。正是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才能在缠绵几百年的时间里,将人类想从时间的自然流逝中保全的任何东西都融入其中,并使其熠熠生辉。”[2]我们生存的世界将逝去,而人类共铸的灵魂将使这个世界绵延共在。艺术家的使命及其所珍视之处便在于此。

以奥运景观设计为例。此次北京奥运景观的设计艺术,是一次充分展示自我、彰显民族精神、与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交流的绝好时机和平台,在铸就和高扬公共精神的设计理念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省思。北京奥运景观的艺术设计,遵循“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宗旨,尽情地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真情关爱、对和谐世界的心灵企盼、对自然的挚爱情怀。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吸纳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精神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对文化的解读和对生命的诠释:有抒情的、幽默的、挑战的、可爱的、情趣的,或温润或激情,或内敛或勃发,或传统或前卫,或写实或抽象,尽显艺术家的个性的同时,也在与他者的相遇中进行着自由的交流,公众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和省思中建构着公共精神。

二、诗意的蕴涵

中国曾是充满诗意的国度,一片云尽知心灵的缱绻,一落叶可涵纳春秋,鸟儿可谛听诗人的吟唱,花儿可饱含愁韵与温情。曾几何时,国人能尽享诗意的精神家园。但这已经成为历史,在现代的生存中,特别是在大都市的生存境域中,浮躁、奔忙、沉郁、疲惫等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写照,人们在片刻的消遣、娱乐之中渴望的是感性的狂欢、压抑的心灵释放,但这片刻的狂欢结束后仍是精神的困惑与茫然。因而,现代人的心灵充满着乡愁,企盼文化的记忆的苏醒。所以说,现代的生存不是要隔断传统,而是应回归精神家园,在其中诗意的栖居。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着生命的诗韵,在这种诗韵中的艺术是对生命的诠释与传达、对性灵的言说与展现。徜徉于中国的艺术世界中,人们可行、可游、可居,“应会感神”、“怡情悦性”,进而获得生命的游弋与安顿。现代的艺术创作应从这种生命的哲思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来健康自己,从诗意的灵动中获取心灵的慰藉来润泽近乎干枯的艺术生命。海德格尔曾说艺术能够昭示人存在的本真性,而这种本真性就是诗,“艺术的本性是诗”。正是有了这种诗性,艺术才具有塑造、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具有延脉、展示生命的无穷魅力。黑格尔谈到:“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3]因此,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公共艺术,亦应提取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秉承本民族艺术的生命精神,以营建现代人生存的诗意空间。诗性是人内在的一种生命体验,一种心灵的诉求,也是性灵的彰显,而公共艺术的展现正应根植于这种生命体验之中,因此,诗性理应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灵魂主宰,一种理想的精神诉求。

在北京奥运景观设计的很多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得到呈现,浓厚的诗意萦绕其间。如在建筑景观中,国家体育场“鸟巢”,虽然利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它的视觉形式以及营造的意境却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即古典又浪漫。鸟巢的设计者迪默龙先生说,鸟巢是个形象的比喻,它可以使人联想到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棂花窗、冰裂纹瓷器、镂空玉器、新石器时代陶制器皿上的网状图案。而对于一般的公众而言,鸟巢的外观最易使人联想到自然中的一个鸟儿的乐园——那就是它的家,倦了可以休憩的温暖的家;它同样会打开尘封的记忆——儿时游玩的天堂。如此意境,会撩动现代人一种归根的意识,一种激情澎湃后的宁静追求。因而,鸟巢的建筑是现代的,同时又是古典的、诗意的、浪漫的。

奥运的雕塑景观凝结了东西方的文化因子,其中不乏蕴涵诗意的作品,如《奥运之翼》,男女并肩携手向前奔腾欲飞,奥运五环化为其羽翼高飞飘举,这一情景在蓝天白云无垠天宇的映衬中,展现了人类以自己的奋争来圆梦的激情与渴望,也寓意着人涵纳在宇宙之中,与天地同在的和谐境界。与优雅婉约的诗情相比,此种诗境更增添一种生命的豪情与奔放,亦具一种超越飘逸之感。诗情缘自生命基底的情感,这类公共艺术作品正是巧妙和谐的利用了空间的视觉效果,撩动着人们的内心情感,营造着诗意的空间,从而展现着生命的张力和亲和力,进而触动灵魂的深处。

但是,颇为令人遗憾,也是值得反思的是,奥运雕塑景观的作品精品甚少,缺乏那种震撼心灵、具有独特审美效果的作品,传统文化的底蕴表现不够,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并没有充分地展示出来。尤其应该指出的是,有些作品明显是没有领会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只是摘取一些表层的东西进行装点,因而,作品的表现不仅肤浅,而且显得忸怩做作、搔首弄姿,人为的、强制的、雕琢的痕迹太浓、太盛。不仅是对中国的文化,对西方文化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理解都有过于表面化的倾向。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仅仅是符号、装饰、风格、形式的因袭摹写,她都有着鲜活深邃的源头活水,即她的生命精神,她的生存基底,这只有创作者以其生命来领会、体验、把握到这一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有震撼心灵的、永恒的艺术作品问世。

三、意义的生成

人是一种寻求意义且依凭意义而生存的存在,这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根本的层面之一,也就是说,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生存的物种。何以如此?弗兰克尔认为,人寻求意义缘自人类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最基本动因即是“意义意志”,它能够使人超越现世生存去获得终极的意义。弗兰克尔的这种观点很有启发,意义的追问以及求解意义的生存本是人之生命的自然归属,人无法容忍生存的空虚,尽管现代人有时会把意义的追求嘲笑、蔑视,甚至给予抛却、碾碎,但是,他们的空虚的痛苦,心灵的漂泊感正说明“意义意志”之于他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都在从不同的视角对意义进行关注和叩问,柏拉图认为“意义是永恒的原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考虑人间事务时,不能把人当作原本意义上的人来加以考虑,也不能在凡尘俗世中去探寻什么是会泯灭的,而只能在他们具备永恒的可能性这个程度上来考虑他们。”[4]将意义同永恒性相涵纳,说明人的意义生存贯穿于人类的生命历程,且成为人的最终的形上追求与生命的归依。由此可知,意义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在艺术领域尤其显著。艺术的意义呈现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传达自我的生命意义以及对于社会的存在意义,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所言:艺术创作是为了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要“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5]正是在艺术家的不断的创作中,意义不断地生成,从而照亮并且主宰人的生命行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这种生存不懈地追问着生命的真谛。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彰显其个人的意义生存,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言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创作者与公众相遇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能指与所指建立意指关系的过程,也就是符号意义生成的过程,这种意义会根据场的变迁不断地变化、延伸、衍生,进而还会生发出新的意义,因此,意义的生成即可看作是生命的不断地提升和超越的历程,进而臻达理想的彼岸。公共艺术的存在的意义正是可通过与公众最亲近的艺术形式,最现实的生存方式进达那种已经被现代人淡化出去的理想境界,能够穿透其灵魂,深入人性的基底。

鉴于此,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乎场的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等。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说,看看城市的公共艺术,即可知道艺术家的兴趣、追求和使命,即可明晓公众的思想、生活和文化,即可呈现意义是否在生成着、支撑着人们的生存。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事业,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事业等全方位的社会互动活动。《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的宗旨要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6]可见,奥林匹克运动是提升人的意义生存的一项活动,因而,相应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应是以建构意义的生存方式而进行。如雕塑景观《天行健》,由来自台湾的杨奉琛创作,雕塑蕴涵着深厚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呈现着厚德载物的醇厚博大与天行健的搏击阳刚,张扬着一种独特的生命之美。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作品也会使人们在历史的行程中、在文化的积淀中回味、省思自己的生存。

艺术的真谛在于艺术给予人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瞬间感受,而且是契入灵魂深处的生命的意义体验,从而臻达有灵魂相守的人生境界。精神生命获得永恒,艺术亦永恒。

参考文献

[1] 尤根哈贝马斯:《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125。

[2][4]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2、43。

[3] 黑格尔:《美学》(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6-347。

第7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生态文明思想 ”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由此确立。当前,这一思想成为我们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最高准则。

一、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感触认识

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下大力抓的战略工程。就人与自然关系发表许多重要论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又将其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这些举措为我们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立足发展新阶段和人民新期待,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理念更接地气的表达,代表了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方法论。

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招,符合世界绿色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共同意愿,彰显了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世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把握、基于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基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价值的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我们今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劳动监察中队在新时代推进美丽金塔建设,需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生态文明思想,自查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金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二、存在问题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对照工作实际,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和部门关系不大,重视程度不高,生态环保意识与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差距。

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知之甚少,对涉及本部门应当肩负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模糊不清。

三是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接到工作任务后,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没有时刻高标准严格要求,影响了工作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的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将进一步加以改正,切实完善部门制度,促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增强绿色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认真学习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相关系列讲话,充分认识劳动监察工作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排污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摸排解决,确保在思想认识上同上级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勇于担当作为,在整改落实上下猛药。进一步集中人力、集中精力,对管辖企业进行全面巡查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打击力度,坚决做到“不欠新账,清理旧账”。要有一股子冲劲和拼劲,不能畏首畏尾,举步不前,要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要坚持做到工作有效率,有质量,有创新,有思路。

第8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话语权;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7-0026-08

全球治理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达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依据国际法的规则、制度和价值规范,进行多元合作。伴随着国际秩序的变化,全球治理是由一个均衡走向另一个均衡的政治变化过程,构成均衡的三要素――行为体、价值分配格局、规范构建――内涵不断变化。当前全球化和新兴大国崛起带来了全球治理本身变革的必然需求。然而,以西方国际关系话语为基础、以权力和竞争为主轴的模式无法为人类全球治理未来提供充分的思想基础。

一、权威与全球治理变革趋势

全球治理具有公共性和权力性两重属性。一方面,“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而全球治理可以被理解为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和个人等行为体相互协调、合作以管理国际事务、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过程。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事关全球权威的生成和维系,以及治理制度、规则、规范的建构、维持和变化。根据这一认识,全球治理可以被理解为多种行为体围绕治理权力和治理规则的博弈,因而具有很强的权力属性。全球治理的公共性要求各国通力合作、协调立场,不断解决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但其权力属性也制约着相关国际制度、国际规则等的改革。因此,虽然当前的全球治理的制度体系已经不足以适应剧烈变化的国际体系,但其改革仍然缓慢。全球治理过程既包括传统权力政治因素,也有制度建设的驱动,西方国际秩序强调权力的体系影响了治理的领导权和制度建设。

全球治理中的权力性更多体现为一种治理权威性。全球治理中的权威(Authority)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关系。只有当被治理者认可治理者的领导时,权威关系才能成立。换言之,一个治理者获得权威意味着其采取的治理行动及其所提出的原则、规则、规范等获得其他行为体的认可。根据此定义,权威和强制力(Coercion)(及物质性权力,Material Power)应该加以区分。后两者的实现需要依赖行为者所拥有的物质资源,而前者的实现则依赖社会认同的建构。由于权威与物质资源可以(当然,并不一定)相分离,潜在的权威主体就不仅仅包括国家,也可以包括国际组织、跨国非政府组织、专业团体、地区社会组织、家族、个人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为体。在全球治理领域,权威流散化的趋势十分明显。由于全球治理不仅仅关系到物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更关系到规则的制定,那些缺乏物质性权力的非国家行为体能够通过影响规则来影响全球治理的结构,从而获得权威,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者。权威的生成往往遵循结果性逻辑(Logic of Consequence)和适当性逻辑(Logic of Appropriateness)。就结果性逻辑而言,权威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利益合约,在此合约关系中,治理者通过提供秩序和公共物品来换取被治理者对规则的遵摹>褪实毙月呒而言,治理者可以通过规范倡导行为推动被治理者对某些理念的接受,从而使其将治理者提出的规则内化为自我认知。两种逻辑虽然殊途,但其最终归宿都是建构治理者合法管理全球事务的社会地位。在许多情况下,权威地位的获得往往从提供有效服务、公共物品等利益交换行为开始,但若想建构长期稳定的权威地位,则通过社会建构努力促使被治理者学习、接受治理者的观念、甚至习惯治理――被治理关系就十分重要。全球治理领域的权威的变化可以大致分为权威的消解和权威更替两种路径。一方面,治理者的权威地位必须小心加以维系。虽然规范化和制度化了的权威关系能够使权威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稳定,但权威不是不可动摇。如果一项治理实践出现明显的失败,则治理者的权威就会受到质疑。如果治理者不能及时改变来重新建构有效治理能力,则其遵从者就会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治理者的权威地位还可能受到新兴治理者的挑战。

如上所述,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行为体从西方发达国家朝向多元行为体共治方向转变、权力资源出现“东升西降的”变化、传统西方为主的国际制度合法性和有效性都在减低。参与全球治理的行为体数量正不断膨胀,以全球治理为主旨的国际协调、合作、网络等也不断建立,但这些都未能真正有效地增强全球治理的有效性。在包括反恐、互联网、气候、发展、金融、全球公共卫生等在内的诸多议题领域,全球治理都面临着严重的有效性赤字。有效的全球治理至少需要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有效动员尽可能多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参与,发挥多方力量的合力;第二,是建构强有力的国际政治领导力量,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和治理方案;第三,是建构系统的全球治理制度、规则,并适时改革相关制度以维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当前,随着国际体系的行为体、权力分布、规则等要素的变化,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动员能力、领导力和制度改革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这造成了全球治理的赤字,也催生了全球治理革新的一系列新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传统的权威结构和话语权必然被不断动摇,国际社会要求全球治理改革的诉求不断上升。

第一,随着国际政治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非国家行为体(包括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跨国社会运动、跨国网络)和次国家行为体(包括省级政府、城市政府)都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者。在环境(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互联网、金融、公共卫生等全球治理领域,非国家行为体不但十分活跃,其重要性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国家。比如,在气候治理中,城市和跨国城市网络、公司、非政府组织等正在取代国家成为重要的气候治理者。又如,大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治理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更加传统地区安全治理领域,私人安保公司也开始同国家合作,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可以说,在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中,国家已经不可能排除其他行为体的干预而独立制定和实施全球治理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能否与非国家行为体有效协调、合作。由此,既有的以国家间谈判为主导、以政府间国际组织为主要架构的全球治理模式需要改革,为多元行为体的有效参与提供渠道。跨国政府网络和公私合作治理模式的兴起正反映了新形势下处理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的需要。

第二,行为体的复杂化、权力资源分布的变化、再加上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发展,都使具备动态调整能力的国际制度成为全球治理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当今的国际制度改革进程滞后且保守,其有效性和合法性赤字进一步凸显出来。当今国际体系的最重要变化之一就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全球权力分配的渐进式转移。“非西方世界的兴起”挑战了传统的以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政治领导结构――七国集团(G7)。新兴大国的崛起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两方面新挑战。其一,随着传统大国权力优势和物质能力的下降,其领导全球治理、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和治理方案的意愿也随即降低,这造成了严重的领导赤字。因此,全球治理需要一方面动员传统大国采取行动,同时动员新兴大国加入到领导者行列。其二,全球治理不能只要求新兴大国的贡献,更需要为新兴大国的参与提供适当的平台,以使其诉求得到倾听和接纳。新兴国家崛起后,为避免新兴国家与传统大国围绕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出现零和博弈,发达国家应与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探寻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可能性,其基本要素是明确“责任化”、承认“多极化”和“多元化”、推动“共同化”和掌控“集团化”。在重塑全球治理领导力的需求下,二十国集团(G20)的出现和升级恰逢其时。随着G20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全球治理体系中首次出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平等协调的平台。围绕G20,“金砖国家”等新兴大国集团合作机制的不断强化,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推动其诉求和理念的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

第三,多边国际机构(UN,布雷顿森林机构等),其问题在于缺乏反思能力、代表性等。全球治理不但需要行为体的推动,更需要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制度体系。国际权力结构的转型使既有国际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赤字进一步凸现出来。全球治理很多领域中的制度由西方大国于二战后逐渐创设,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强化,并不能动态地反映新国际政治现实和新治理思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主要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除了决策权被美欧垄断之外,还被证明无法有效解决全球公共问题。IMF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饱受批评。世界银行所推动的一系列发展援助实践都收效甚微,以至于“失败”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的标签1。其他领域的国际制度,包括联合国系统和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制度等,都或多或少地显出疲态。曾一度作为地区治理典范的欧盟,在一波三折的债务危机中,面临着治理机制的转型。为推动非洲的团结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非洲联盟也在积极建设并完善制度。而成功维护欧亚地区安全的上海合作组织,随着成员扩大和议题扩展,在从有效的双边接触向多边合作转变中,也在探索改革。总之,改革与创新全球治理制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即在创新中改革不合理的传统国际制度和规则,打造全球治理制度与规则的新范式,使传统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新型体系的建制齐头并进,走双轨增量的渐进道路,从而确立更为公正、有序、均衡、包容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

此外碎片化国际制度(气候、贸易等领域),其问题是缺乏协调整合。治理制度的“碎片化”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议题的复杂性、政治权力的博弈和国内政治的干扰都成为推动制度碎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制度碎片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全球治理失灵。相反,在三种制度碎片化类型――协同型碎片化、合作型碎片化、冲突型碎片化――之中,前两种碎片化加以正确引导即可产生更强的治理动力。塞巴斯蒂・奥波斯赫(Sebastian Obertur)等人指出,可以通过等级型管理(Overarching Management)、协调型管理(Coordinative Management)以及单边型管理(Unilateral Management)等方式引导碎片式的国际制度产生治理合力1。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碎片化的制度应该被视作一个生态系统,它们的发展不一定需要更高的国际权威的调控,而需要制度碎片之间的协调和自下而上的推动。虽然有所分歧,但上述两种路径都认为,使碎片化治理制度有效运转的关键是对碎片化制度的整合和引导。

二、西方全球秩序观对全球治理改革的阻碍

全球治理的矛盾和改革趋势日趋明显,新兴治理者可以通过推广其本身的规范、知识、规则等行动,改革不合理的权威结构、侵蚀传统治理者的权威基础。随着新兴治理者的出现,既有的治理体系可能出F混乱,也可能出现正向演进。这取决于治理者和新兴治理者能否有效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推动治理体系的完善,然而西方国家的全球秩序观念却不利于国际合作、不利于全球治理体系完善。

基于对国际秩序多元主义的排斥,西方社会往往突出强调全球治理的权力属性,认为有改变现状国家和守秩序国家的区分,这种二分不利于动态改革,而是要求被治理者服从既有机制。换句话说,“稳定”是西方对全球治理权威结构的主要偏好。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和进攻现实主义代表人米尔斯海默都强调霸权的重要性,其认为,“如果没有美国霸权领导的国际制度,国际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将会十分严重”2。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以来o特别是根据现实主义学派的演绎,权力政治和传统安全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议题。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崛起意味着自冷战结束初期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权力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在权力转换过程中,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崛起,美国和欧洲等在全球治理中逐渐收缩,全球治理缺乏新的领导动力,传统大国的倡议和议程设置能力都有所下降3。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亨克・奥弗比克题为《全球治理:从激进转型到新自由主义管理》的文章指出,全球治理的话语已经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这一概念最初是指全球经济秩序的一种根本性的重建,但是到了现在它已经被当作一个改良主义者的概念,它试图通过西方主导的边缘性的改革来适应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利益,而这些改革被认为是对维持西方体系运转而言不可或缺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多次强调,不能让中国主导国际规则。美国和西方部分国家通过各种行为,展示对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的敌意,美国还借用自由贸易协定制衡中国,企图垄断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

“命运共同体”强调国际体系的均衡发展,并呈现出多种不同“次均衡”状态共存、共赢和共生,通过推动建设和谐共生的新型国际政治秩序和合作共赢的新型经济秩序,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国际秩序均衡的思想基础。

首先,“命运共同体”强调重建世界秩序的基本理念。秦亚青指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一个新兴大国群体崛起的时代,需要构建融合各种文明、治理思想的新的治理体系,也需要重建世界秩序的理念原则。为此他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秩序理念:多元主义(Pluralism)、伙伴关系(Partnership)和实践参与 (Participation)。“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命运共同体”认为当前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各国应该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同舟共济,以实现共同发展、连带发展。这些理念与之前的共同体思想是一致的。“命运共同体”强调渐进性,主张从某一地区的国家之中先行试点,在沟通磨合中,逐步推进,逐步发展。从之前的世界其他地区共同体的实践经验来看,较为成功的共同体建设如欧盟和东盟都是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推进,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我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立意高远,但同时落脚踏实。在落实“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我国并没有提出好高骛远、超出自身能力和他国接受度的方案。“命运共同体”首先以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切入点进行构建,正是体现了“命运共同体”务实和渐进的特征。与之前各种共同体思想类似,“命运共同体”也认为共同体内部的大国应该更多地承担责任,积极地向共同体内部各成员提供公共产品。之前的经验表明,维系一个共同体的有效运作,需要该共同体内大国扮演相比其他国家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例如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每一次重大推进的背后几乎都与法德两个大国所起的积极作用密切相关。“命运共同体”表明了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向命运体内各成员国提供有效公共产品的担当。但是,我国在“命运共同体”内承担更多责任,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并不表示我国希望将“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一个以自身为霸权核心的联盟体系或势力范围,中国与共同体内部成员地位平等,互相尊重。

其次,“命\共同体”不同于西方的共同体理念,是对传统共同体的超越。 “命运共同体”发扬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的精神,强调和而不同。与其他共同体强调身份一致、价值观趋同不同,“命运共同体”在处理共同体内部异质性和同质性这一矛盾时采取了更为包容辩证的态度。“命运共同体”意识到命运体成员的多样性和多元诉求以及共同体中不同理念之间的张力,但“命运共同体”不主张通过消灭异质性的方式来获得共同性,“命运共同体”主张通过不同类型、不同理念的成员相互交流,形成尊重多元基础之上的共识。“命运共同体”内各成员不仅要做到求同存异,还要比“异”齐飞,理解并欣赏对方与自身的不同之处。

第三,“命运共同体”尊重成员国,照顾成员国舒适度,不提出超过成员国发展阶段的目标。相比于其他几种类型的共同体强调让渡,“命运共同体”更加强调尊重成员国的重要性。王帆指出,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整体威胁远远大于局部威胁,要求人类寻求更大的联合。而西方发达国家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坚持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长久以来已成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萌芽已经产生。虽然“命运共同体”意识到一定程度的超国家机制建设对共同体的有效发展而言是必需的,但是这决不能侵害“命运共同体”内各成员国。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情况下“命运共同体”主要针对我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害,其对于格外珍惜,对让渡其格外敏感;同时这些国家还处于国家建设进程中,在此期间让渡也会导致其国内政局不稳。故而,我国提出“命运共同体”要尊重各成员国,在不干涉其内政的情况下,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引领与帮助。

展望未来,“命运共同体”将会赋予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以新的角色。“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世界秩序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故而要在世界上推广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如何贯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先“做得好”是基础,体现话语权的硬的方面。即需要我们在命运共同体的指导下,积极地引领一些既有的全球治理实践,比如上合组织、中非合作、亚投行、金砖银行。这些中国所引领的组织要怎么体现命运共同体思想?如何成为先进的全球治理制度的代表?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理实践来凸显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功能性,并且是可以有效促进全球治理实践的,否则就是空谈。其次是“讲得懂”,要与西方既有理念进行有效对话,不能完全自说自话,否则不能够实现规范的传播。因此要加强“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将中国核心价值体系投射到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中。最终使“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涵与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使“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联系的纽带。第三是 “会表达”,即在话语权的宣传方面,大大加强中国故事的宣传。

特别是在外交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最关键支撑,也是世界欢迎一个崛起大国的最重要理由。“命运共同体”丰富的内涵使其可以根据我国外交布局安排,灵活使用,在整体理念保持一致连贯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针对大国和发达国家,我国应突出强调“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义和价值导向。要突出“命运共同体”与发达国家既有共同体理论的共性,从而使其提升其在价值层面对中国的认可。针对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突出“命运共同体”不同于西方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创新之处,提升中国价值理念的吸引力。针对周边国家,我国应在宣传“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同时,积极充实“命运共同体”内涵,以“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等为抓手来打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The Evolution of Authority and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Yu Hongyuan

第9篇: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

构画亚洲命运共同体,强调以软实力为支撑,为此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理念,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观、价值观、义利观、近邻观与和平观,构成中国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文化内涵。

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观

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主张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观,但不主张重返中华封贡体系的旧范式。

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强盛后是否会恢复中国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东亚朝贡体系,是有疑忌的。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将总结吸取历史上东亚各国和平相处的重要历史经验,总结亚洲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运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东亚价值观念的重要历史经验,为今日建设命运共同体所用。中国不主张恢复历史上中华封贡体系那种过时的旧范式,中国将与各国一起寻找和总结新的亚洲文化思想,共同推动亚洲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不接受西方范式的价值观

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倡导学习和吸收欧洲和北美共同体的宝贵经验,但不接受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前提。

强调中国自己的价值观。在谈及文化软实力时指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强调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价值观念、发展路径和政治制度。

那种以西方价值观为指导与前提来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为中国所赞同和接受。中国承认各国文明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承认西方价值观在人类文明发展上的地位与作用,但同时认为它并不具有普世性,存在于亚洲的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各种文明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建设东北亚的美好家园。鉴于东北亚多文化、多制度的特殊情况,强调此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亚洲各国在学习欧洲和北美共同体宝贵经验的同时,必须创造出建设各种文明共存兼容的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欢迎“搭便车”的义利观

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强调中国自己的义利观。他主张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将互惠互利的原则提升至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方面,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不仅使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同时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搭便车”本来是奥巴马嘲讽中国的用语,说中国搭乘了美国30年的便车,然而却接过去讲“我们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实际上,在两千多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处当中,凡是中国强大、稳定的时候,历来都是让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的,而且也只有在周边国家和民族能够搭乘中国便车的时候,整个亚洲才是稳定的。“搭便车”是中国与周边亚洲国家发展互相关系重情重义的一个传统。中国在让周边国家“搭便车”的过程当中,别的国家获益发展起来了,反过来就会推动中国的发展,这正是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

亲诚惠容的近邻观

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友情外交”,为中国周边外交添加了浓浓的人情味。

强调中国自己的近邻观。2013年10月,在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以亲诚惠容为中国处理周边外交的重要理念。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生动宣言,是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精辟概括,也反映了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

亲自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增进了彼此互信和互利合作。中国领导人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加大与周边国家领导人的互访,积极推行好邻居外交、走亲戚外交、交朋友外交等等,使深化各国友谊、推进国际关系的“友情外交”正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反对“国强必霸”

的和平观

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追求中国的大国强国地位和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之梦,但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霸权主义逻辑。

强调中国自己的和平观。邓小平奠定了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特征的基本战略,时代倡议发展与各国间各种形式的伙伴外交,时代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使“和谐”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成为中国外交的主题词。反复论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他提出六个“坚持”,即坚持平等、坚持共同安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包容互鉴、坚持公平正义,强调“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中国真诚希望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携手把这条路走稳走好”。

针对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展壮大之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忧虑,坦言“其他人肯定要看看(中国这个)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他对此表示理解,但明确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中国虽然是个大块头,但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人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近代以后遭遇100多年的动荡与战火,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根本无从谈起,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

构画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反对各种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言行,纠正各种不符合各国团结共存的错误观念。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也不挑战既成的国际体系,中国将与亚洲各国一起,通过共同的、和平的努力,开创以亚洲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平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