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医学学科建设精选(九篇)

医学学科建设

第1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目前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处于白热化状态,当然医院也不例外,要想医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首选就要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并提出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对策,促进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对策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将重点学科建设作为了重点,并且也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主要是因为该建设有助于医院内涵建设的提升,并将医院品牌树立,同时促进人才的培养,使人才队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临床医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及其良好的人文素质,进而推进医院科研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1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

1.1明确医院的发展方向,将技术短板清除

例如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肿瘤、疼痛和老年病进行学科建设,同时实现消化系统内外科融合、心脏中心建设的融合,院前院中危急重症的融合、神经内外科的融合。

1.2与医院的特色和实际融合

也就是整合医院的自身优势,将亚专科建设及早布置,如建设骨科医疗中心等,同时针对重点学科进行科研协作群及其科研团队的构建[1]。除此之外,在业务上也要立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发病和常见病。

1.3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储备人才的培养

将具备创新意识、勤于专研、吃苦耐劳的人才选拔,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头羊,同时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保证在学科建设上凸显水平一流、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优势,进而为患者提供廉价、高效、优质、方便、安全的服务。

2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2.1将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加强政策倾斜

也就是将弹性管理加强,同时进行相关保护制度的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建设的顺利实行。再者就是将管理机制健全,促进管理力度的加强,并将重点学科领导小组设立,并以各种途径进行顶尖人才的培养进而选拔,由领头者进行重点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将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将科研经费和政府专项拨款更多的争取,并且拓展融资渠道,保证最近能够满足科研的需求[2]。除此之外还要将相应的实验室设立,并且将设备购置齐全,为重点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将院内资源配置优化,将合作机制强化

要想将医院重点学科的竞争力提升,并且将省级研究课题和部级研究课题承担,并且获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加强合作。一是院内科研合作,也就是将重点学科的“龙头”效应充分发挥,借助医院的优势和特色进行物力和人力的统筹,将新技术和新业务开展;二是将优势学科群建立,对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实现学科间互补互利和学科的低成本发展,同时也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3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

要想将医院的发展战略落实,就必须对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将定编定岗制度推行,将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明确区分。还有就是将大量的人才吸引,进而共同致力于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充分发挥领头者的作用,对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构建良好的科研平台,推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4结合院外多渠道

也就是在技术上向国内外先进单位学习,做到扬长避短,进而使重点学科在技术上获得发展。同时整合商业,将院一企合作模式推行,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将成本降低,进而促进社会效益和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2.5将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建立健全

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重点学科建设领头者的选拔,并且保证考核因素的全面性,如人际协调能力、道德品质、管理组织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在进行相关人才选拔的时候,还要注重优势互补,当领头者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帮扶,并且加强实践锻炼。并且带头者来要明确权、责的关系,将两者明确区分的同时,还要将其细分,如建议权和决定权等,并将任期目标管理实行[3]。对于创造利益、技术引进和课题立项必须将具体的要求提出。同时将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使更多的学科接班人和青年技术骨干被培育出来。并且加强科技人员的交流、学习和进修,进而加快学科梯队建设。

2.6借助疾病诊治建立学科链

疾病的诊治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和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诊治链,同时也是学科关系的重要纽带。因此,可将市二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发挥,实现临床和科研的协作,并且将学科间的网络联系加强,使学科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推进学科的共同发展。

2.7将重点学科品牌效应树立

带动其他学科及其探索发展道路是重点学科建设承担的发展使命,要想将重点学科的建设步伐加快,就必须将医院各级人员积极组织,使其共同思考和献计献策,将重点学科有计划的制定和发展,并且将其纳入医院管理的范畴,在管理上推行长效动态管理,也就是优先发展重点科室,优化组合发展受限科室,强力扶持有潜力的科室,以此来实现重点学科品牌效应的努力创建,推进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并且以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来促进医院学科的整体发展。

3结语

对于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而言,在工程量上较大,且具有长期性,同时还必须依靠各方的扶持和支持。而作为医院,必须明确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路,再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加强政策倾斜,将院内资源配置优化,将合作机制强化,结合院外多渠道,将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借助疾病诊治建立学科链,将重点学科品牌效应树立,这样才能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美昕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金凤.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8:236-238+242.

第2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1.1提高医学技术水平、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重点学科建设与促进科技进步密切结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水平。注重科技前沿,不断加强重大、重点攻关科技项目的能力,突破医学防治疾病的重点、难点,对关键技术加以攻关,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1.2造就高层次人才创建一支尖端水准的医学科技队伍

加强学科建设,力求让医院的学科专业在国内外的医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锤炼出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创办多学科、构造健康的学术梯队,逐渐形成人员队伍合理、精干、高效的卫生科技队伍。

1.2.1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及时补充医院各学科需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培养和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快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1.2.2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医院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使之成为医院发展的主力军。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人工股骨头置换、阴式子宫切除术等新技术在医院的开展,充分证明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1.3优化实验技术装备,完善科研支柱体系

科研支柱体系离不开先进的实验场所和先进的实验装备,对准国际前沿优势学科,创建以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研究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平台,加快医院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强科研设备,如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的配置。积极吸引人才,为学科发展出谋划策。科研平台的建设,保证了科研课题开展的可行性,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健康发展。

2重点学科建设注重专人培养

2.1做好重点专科建设,实施专科人才培养

加快重点专科建设进程,增进医院优势,提升医院竞争力。制定每位医生的轮转计划,强调急诊轮转。要求主治医师以上要有科研方向。组织科室内副教授和主治医师编写书籍。科主任和副主任参加指导,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英语听说训练,观看专业原版光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2注重横向与纵向合作交流

第3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弱势专科医疗市场专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Undernewtimeandnewmedicalmodel,themedicalmarketisrenewedlyarrangedanew.Then,therearesomeweakspecialmedicaldepartmentssuchasburndepartment.Howwilltheybesurvivalinmarketcompetitionandgaintodevelop?Thewriterputforwardfiveviewpointstodiscussthosespecialdepartment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weakspecialdepartmentmedicalmarketconstructionofthespecialdepartmentcontinuativ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工农业生产的意外事故在逐年下降,随之而来一些专科的病人来源在减少,市场在缩小,例如烧伤外科就属于这一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弱势专科。且现代医学的发展,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被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模式所代替,医学的范畴也由单纯的救死扶伤向着社会大医学过渡。医学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一个医院一个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在当前医疗市场中,像烧伤外科这一类弱势专科,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学科上谋发展,把这类专科做大做强,变弱势为强势,值得我们深思。

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适应医疗市场

1.1适应医疗市场的变更工业的革命推进生产的现代化,文明生产及工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一些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在逐步下降,导致了像烫伤这一类病人的逐年减少,造成了整个医疗市场构成的变更。这类专科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推病人”、“转病人”现象到现在的“等病人”、“要病人”、找病人”。病人是医疗市场的主体,也是专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及动力。所以说赢得病人是一个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1.2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建设,医学模式也由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的范畴在扩大,已形成了一个社会大医学。社会及病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能满足于以往的“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原则,转向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医学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但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人”。这样就给医学的各专科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换句话说专科的发展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有发展,而且还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有发展。只有这样该专科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疗市场的不断变更。才能赢得病人,求得专科生存和发展。

2创专科特色,树专科品牌是发展之本

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要在本专业领域具一定的声誉,在整个医疗市场中,在整个医院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1)敏锐地洞察学科发展的动向;(2)摸清外部环境及社会形势;(3)认清自身内部的情况及特点;(4)纵观当地医疗市场迎合市场的要求。科学地提出本专科在近几年的主攻方向,在人、财、物上,在临床及科研上均有所倾斜;在某一二个专题上做强做精,从而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而形成影响,具一定的声誉;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能够向他人引荐本企业产品的顾客才是真顾客。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医疗市场也是如此。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树立自己的专科品牌,从而赢得市场,扩大市场,赢得病人(特殊的顾客),得到发展。在这方面我院烧伤科这几年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手烧伤和头部烧伤医疗水平及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功能的主攻方向,得到预期结果。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水平上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赢得了病人,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大,专科业务覆盖区域不断地得到扩大,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专科病人得到了补充[1,2]。

3人才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专科建设,保证特色项目,用有限条件发挥出最大的科研效益,才能尽早、尽快多出成果。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首先是人才建设问题。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才建设上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提高,只有他们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开发新的科研项目,研究出高档次的科研成果,使本专业处于本区域卫生系统内外较先进水平。专科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有所长的技术骨干和有知名度的专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专科不但要有一个合理人才梯队,而且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才结构,也就是说:专科的人才梯队在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技术职称上高、中、初相结合。从而使专科建设稳步进步,后继有人;在专科的人才结构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到专科内的每一个人均有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长,特色,做到在某一方面胜于科室中的他人,学得较深,而具一技之长。形成一个由不同特长,不同专业水平相结合的合理化的智能机构,从而使专科在学科上能够全面发展,从而节省专科中人才资源,做到各有所长,专业知识在本专科中得到互补,吸引专科领域中的各类病人,使他们得到最好技术水平的(专家级的)治疗。真正实行“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的目标[3]。

4科学管理是专科发展的动力

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科学预测,制定组织目标,并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对人、财、物等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争取最大效益,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组织的控制活动。管理的核心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专科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科学地进行科室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室这个小团体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实现科室的经济效益,这是科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整体规划下的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综合,才能是高效管理。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第一,对全体科室成员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学历、职称、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科室成员的潜力,为科室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也更好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目前在我们科室就存在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埋头于简单地劳动,换药,处理日常医嘱,写病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适于他们的工作,例如像疑难病例的分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科教研等工作。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换药等工作完全可以像国外由护士及创面技士来完成。这样对专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项目,种类和量上重新进行分配,使得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率。第二,一系列制度,条例和操作常规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它们来规范科室工作,来进行科室的科学管理,在制度、条例面前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第三,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其必须是业务技术精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而且必须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科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学习型的表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但要学业务,学政治,还要学管理,使自己在科室中永不落伍,从而带领的科室才能不断地进取,在专业水平上及组织管理上不断前进[4]。

第4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学科建设 继续医学教育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步发展,是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所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 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 radiography, 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 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 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 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 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 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转贴于

(6) 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 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2001年以来,学校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投资60余万。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Ⅰ期拨款400万用于我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985工程 Ⅱ期拨款800万用于我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充足的经费保证对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和互相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态势,使学科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蒋健敏.建立创新教育模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4):216,235236.

[2]万学红,张肇达,李甘地,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2):1113.

[3]王宪,周卫红,孙翠银.对综合性医院继续教育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6):2627.

[4]季仲友,倪系和.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及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2):1314.

[5]张京萍,张超.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六年实践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13.

第5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62-02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科建设在综合医院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创新特色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新的课题。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建设,以“创、促、培、合”的工作思路,引领中医药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主要做法如下:

1 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支撑力度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科学与文化瑰宝,历来受到党和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1]。尤其是总后卫生部《关于加强军队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医院党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将其作为医院优先发展的十大学科群之一。为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需要,医院创新性地成立“三级中医药学科推动模式”,即院有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任组长,机关职能科室、中医药科室负责同志及部分技术三级以上专家为成员,对中医药工作的方向、政策和重点进行决策、指导;机关有中医药工作办公室,由医务部副主任牵头,组织全院27个科室的业务骨干作为成员参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具体落实中医药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强技术协作,共同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各科室均有中医药工作联络员,由住院总医师担任,负责中医药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科学研究、预防保健等工作的落实。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科快速发展,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提出了“打破均衡,有主有次,优质优先”的建设方针,从资金、人才、床位、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大量投入,中医药优势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通过加大投入,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科展开床位将达到60张,中西医结合床位、康复床位达到120张,中药自制制剂160余种,特色诊疗项目26项,医疗用房面积上万平方米,拥有双管氦氖激光治疗机、三维立体牵引床、磁疗机、骨质疏松治疗系统等一大批高新诊疗设备,良好的支撑条件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2 促进特色形成,强化学科建设主攻方向

学科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学科方向是学科发展的灵魂[2]。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学科,尤其要注重特色形成和方向明确,以规避院内无序竞争,引导患者向中医药临床学科合理分流,保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坚持走品牌道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医学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按照“疗效就是优势,疗效就是特色”的原则,逐步形成中医药的五大学科特色: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肾病治疗、肿瘤防治、训练伤防治。目前,开展的主要特色项目有益气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活血化痰软坚散治疗恶性肿瘤,清肠扶脾法治疗结肠炎,清热化湿凉血法治疗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伤,清利化瘀健脾益肾治疗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均形成品牌优势。另外,根据军队医院服务宗旨要求,我们结合部队训练特点和任务需求,把训练伤防治及战创伤救治作为重点,加强了针药结合和补肾通络治疗股骨头坏死及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同时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专方专药研究、面神经麻痹,中医对亚健康保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和完成各级各类中医药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课题2项,全军课题6项,军区课题8项;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篇,主编专著11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3 培育“四有”人才,打造学科建设学术梯队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3]。医院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科班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等特点,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团队。一是积极培育“四有”人才。采取传统理论、临床技能、科研技能、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西学中”、“中学西”途径,争取人人达到“有精深理论,有精湛技术,有科研思路,有文化内涵”,使人才队伍更加贴近学科建设需要。在培养方式上,临床技能主要采取住院轮转、专科定科、专业分组三个步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主要利用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培养科研思维。二是把好学科带头人选拔关。学科建设好坏与快慢,学科带头人领头羊作用发挥如何非常重要。医院采取内举外引、竞争上岗、学术擂台等方式,为中医药学科进行科主任选拔。我院推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给予学科带头人充分的自,由其承担起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的规划和发展的任务。因此,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不仅应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善于发挥全科医务人员的团队作用。三是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作为重点学科有利的临床、科研环境,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学科接班人的人才储备,选送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行多形式、多方面的进修学习和交流,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医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主系列技术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22人,硕士以上学历49名,有军区专业主委1名,省副主委3名,全军援古巴军医专家组组长1名,学术梯队层次良好完备。

4 合成优势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强力团队

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医院其他学科的帮助与支持,要注重发挥合作机制,优化院内资源配置。为了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竞争力,有足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承担一定级别的科研课题,圆满完成重大科研和创新项目,必须加强团结协作[4]。包括院内技术与科研合作,鼓励中医药学科依托医院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协调医院的人力和物力,开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也鼓励其他学科依托中医药学科开展临床技术应用,建立优势学科群,系统地整合资源,实现学科的低成本快速发展;也可促进院外多渠道协作,通过技术上的结合,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促进中医药学科的良性循环与快速发展。如心内科联合中医科研制的中药自制制剂“复方葛根片”(曾用名冠舒片),临床应用已38年,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全军肝硬化诊治中心在汉防己甲素、冬虫夏草抗肝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以汉防己、葛根、丹参等组成的复方汉防己合剂,临床治疗肝硬化疗效确切;参考明朝龚廷贤编著的《寿世保元》中的“无价金丹”古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几味消炎、解痉、镇痛的中药生产出的胃得安片,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疗效显著。军区血液病诊疗中心所开展的“淫羊藿苷抗放射损伤和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军队、省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应用方面,中医药治疗费用低,疗效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如乳腺外科结合辨证分型,应用乳癖消、逍遥丸、小金丹临床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血管外科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加强活血化瘀治疗,应用血塞通、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凝、溶栓、祛聚等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医院作为军区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定期举办“中医暨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军内专家授课,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临床应用水平。医院自制的益龄降压流浸膏、温阳通络活窦饮、五参饮、芪菊饮、苦菊液、芪草地黄汤等经验方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几点体会

5.1 理清发展思路是抓好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提

中医药学科作为综合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临床,面向军地患者,根据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理清明确的发展思路,以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相结合、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相结合、人才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制定符合医院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规划,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力支持、重点扶持,力争早见成效。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根本

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着眼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科人才队伍,对中医药学科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要按照中医药学科建设特点,以临床应用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中西医结合,对现有学科人才优化重组,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在系统教育、培训、培养、选拔的条件下,确保中医药学科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5.3 中西并重资源共享是学科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学科建设,必须树立“中西医并重”的理念,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予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推动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相互结合。要求中医药相关学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依托医院的整体实力,对患者人群、先进设备、科技平台等资源实现共享,打破界限,优势互补,交叉共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品牌和知名度的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共同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27):966-968.

[2]胡捷,彭世喜,郭立新,等.新形势下军队医院中医科建设发展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9):874.

[3]马玉琛.浅议军队医院中医专科建设的原则[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76-77.

第6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学科建设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性任务,对推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其学科建设内涵和学科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本文旨在探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并思考医学院校学科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医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当前,在高等医学院校发展过程中,学科建设的作用愈发明显,学科建设承载着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医学院校的职责和使命,已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国家相关新政策的出台,高等医学院校学科体系的构建、完善和管理等,受到各高等医学院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如何更新管理模式,注重医学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关注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加快学科建设进程,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业内人员关注的重点[1]。本研究以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的演变历程和现实状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1学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学科是人类在认知和时间的基础上针对认知对象而划分出来的集合,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科学发展形成的特定范畴,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依据[2]。学科承载着人才培养任务,同时完成大量的科研工作,并且学科人才梯队的建设对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工作起着主导性作用。学科建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发展学科或建设学科,指立足于学科实际,根据科学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促进学科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科水平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环境与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学科建设水平是一所高校所处地位的象征,决定着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是通过学科体制编制、人才梯队建设和其他各项软硬件条件建设具体实现的,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学科建设是大学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建设,能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总体水平。目前,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因为办学观念滞后,管理模式不科学,缺乏地域优势,缺少资金扶持等主客观原因,普遍存在着学科布局不平衡,部分学科带头人未能发挥引领作用,未能担负起学科建设的责任,梯队不合理、不配套,科研团队力量单薄,缺少跨学科、跨院系联合开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及实施平台,未能形成“集中优势资源、以小搏大、体现特色”的交叉学科亮点。

2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的分析

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是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基本组织和管理形式,是学科建设成功开展的保障,其受到了广大学科梯队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从建国初期参照苏联模式成立的一系列单科性院校,到80年代后逐步兴起的各级“重点学科”评审以及“211工程”等战略性举措,再到现今的特色学科和学科特区等新型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同其他门类高校类似,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化过程,先后演变出多种不同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管理模式,即依托型、规划型、立项型和特区型。

2.1依托型

依托型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也称为目标建设管理模式或学科点建设管理模式,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学科建设管理仅仅是学位授权点的申报[3]。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的专职部门缺位,主要以科研管理和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下达工作任务的形式开展,没能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系统性、前瞻性的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缺乏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远景目标,是一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难以取得好的学科建设成效。

2.2规划型

规划型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是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通过全盘考虑与实地调研论证,制定一段时期内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并设有专门的学科建设管理部门,待建设周期满后重新制定发展规划。这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是从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出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发展的总体框架,加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实验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这一定问题,比如对学科建设的管控不利,缺乏约束机制;学科建设规划常脱离自身实际,贪大求全,具有一定盲目性;建设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存在重规划轻建设,责任不清,缺乏竞争等问题。

2.3立项型

立项型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是目前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是指依托二级学科,以立项为形式,以学科项目为管理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立项论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系统全面地进行学科点建设,并通过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等监控管理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4]。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学科立项建设的责任机制,学科建设立项和项目负责人竞聘的竞争机制,项目建设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的监控机制,以及项目建设终期验收的奖惩机制等诸多优势,避免了学科建设的盲目性,调动了学科建设者的积极性,为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有效制度保障。但该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科立项建设常忽视学科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导致学科建设管理“工程化”;立项式建设常会使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越发的强势,而弱势学科因竞争不利发展滞后,从而限制学校的整体发展。

2.4特区型

特区型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学科建设模式,是指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选择几个突破口,将新兴学科对学科整体发展的学术影响力、国际学术地位和持续发展的活力等作为衡量标准,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突破原有的学科组织结构的束缚,创新管理机制,采取特殊运作方式,构筑人才高地,优化资源配置,以超常规发展的思路和速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有突出影响的优势学科[5]。相对于传统学科建设模式,特区型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以引进方式构建学科人才梯队核心,集中优势资源构建硬件平台,所以学科建设的成效更为快捷和显著。

3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的对策思考

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纵观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先后出现的几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其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相比较而言,立项型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并且诸多高等医学院校运用其开展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9]。在立项型学科建设模式框架下,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与时俱进的融入现代学科建设管理思维和手段,抓好当下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将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的开展大有裨益。

3.1坚持人才梯队建设的中心地位

学科梯队是以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第三梯队成员为核心,以其他骨干成员为补充,依托学科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10]。学科梯队建设应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及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宗旨,逐步形成促进学科发展的人才优势,为学科乃至学院的高速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学科人才梯队的管理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执行“学术不端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公开遴选、平等竞争、择优选拔”的原则,做到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坚持“重成果、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重点向教学、科研、医疗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坚持“统筹规划、重点支持、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先发展优势学科梯队、重点建设特色学科梯队、加强培养新兴学科梯队;坚持“动态管理、评建结合”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确保学科人才梯队发挥领先作用。

3.2强化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学术联动机制

大力支持和鼓励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协同研究。学科科研平台向全体教师和医务人员开放,通过科研沙龙与论坛、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对接会等有效的形式,引导临床教师与基础教师协同、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促进学科发展。发挥基础学科科研平台的设备、技术和人员优势,充分利用临床学科病例和标本资源优势,使具备相应条件的基础教师到临床相应科室学习、观摩、工作,临床教师到相关基础学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拓宽科研思路,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培养“基础教师临床化、临床教师基础化”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不断改善学科人才知识结构,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有机结合[11,12]。

3.3注重科学研究,深化学科内涵建设

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科研创新精神,营造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科研创新氛围,形成崇尚学术、激励科研创新的学术环境。完善“学校———二级学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强化二级学院、学科对科研管理的责任,增强其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发挥学科在开展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13]。二级学院应设专人负责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学科带头人要重视学科的科研发展,负责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学科配备学术秘书,选拔有工作热情、有责任心、有能力、有水平、有创新精神的人员到科研管理岗位。保障科研项目专职研究人员及时间,创新科研项目、奖励申报评审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管理。

3.4抓好学术组织建设,促进学术交流

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学科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术组织体系,加强学会、协会和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的建设,使之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增强学科梯队人员在各级学术组织内的影响力[14]。加强学术交流机制建设,开展多种形式、多途径的学术交流活动,掌握学术的前沿动态,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支持学科外请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吸引国内外学者到学校做访问学者,与外单位开展科研协作,鼓励出国留学和国内外访学,举办承办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后做学术报告和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

3.5完善学科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科基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为学科建设的成功开展提供平台[15]。倡导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和科研基地,依托科研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科研基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发展环境,使学科基地成为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的平台。注重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以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为依托,积极与相关企业联合,建立校企共建的科学技术产业研发中心,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平台、科技孵化器,并尝试企业化管理与运营模式,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为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奠定基础。加大对学科可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重点管理,专人负责,探索市场机制运作,依托各学科的科研资源,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作者:任晓旭 郑立红 潘洪明 梅庆步 张嵩 辉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佳凌,万江中,汤军.浅析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建设[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097-3098.

[2]马微.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模式初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2):103-105.

[3]刘芳.高校学科建设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22-123.

[4]闫伟,肖敏.我国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32(6):154-157.

[5]赵哲.我国高校学科特区建设的模式、路径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20-23.

[6]卢慧聪,李妍,齐玲,等.医学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5,(20):247-248.

[7]梁贵友,刘兵,杨威.试论地方院校的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管理模式———以西部某地方医学院校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3,31(5):148-150.

[8]任晓旭,辉,郑立红,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与师资培训调研[J].中国卫生产业,2017,(1):120-122.

[9]尹姗姗,李立,郭永军,等.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中期建设成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62-64.

[10]高阳.如何加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07-208.

[11]张晓杰.基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医学教育管理,2016,2(4):576-580.

[12]李春燕,李春旭,杨帆,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2):3393-3394.

[13]徐荣华.二级管理模式下应用性学科建设的思考———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3):100-103.

第7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一、口腔医学系整体现状

1、所属学科:口腔医学系现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粘膜病学、牙周病学、牙体牙髓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牙病及预防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8个学科。

2、师资队伍:口腔医学系现有教师8名,其中专任教师2名。教师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1名、助教2名,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学位教师3名。

3、基础设施:口腔医学系现设有5个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口腔内科教研室、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正畸教研室,2个实验室即口腔修复实验室及口腔技能实验室。

二、学科建设发展目标

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建设1-2个院级重点学科,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培养造就一批有实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充实高、精、尖仪器设备为口腔医学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口腔医学系将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引进高层次口腔专业人才充实教学第一线,采取引进与外聘相结合的原则,外聘兄弟单位教授为本院兼职教授,完善口腔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2、加强院外短期培训:口腔医学系将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进行脱产学习,以短期强化训练更新知识,拓宽视野、迅速提高学术水平及教学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口腔医学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2008年口腔医学系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了佳医的硕士研究生。

4、加强院内培养:院内培养是提高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培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以老带新、青年教师跟班听课、组织观摩教学、教研室内部互相听课、试讲等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手段

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立体形象化非常强的科学,很多疾病专业知识凭空讲解无法理解,即便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也只能给学生一个平面印象,使学生理解知识大打折扣。我们口腔系将要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引进和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针对操作视野小,动作精细的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挂图、模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进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依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

(1)、加强教材建设:口腔医学专业将要加强教材建设,增取在近几年内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主编或参编几部教材,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积极选用高质量的部级推荐教材和获奖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加大对外语学习的投入,选择有基础的课程率先开展双语教学,在三年内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通过总结经验,逐步在其他课程中推广,努力向合格标准迈进。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口腔医学系争取在几年内实现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重点抓好2门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推动全系的课程建设。

(三)、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1、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口腔专业实验室,针对口腔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特点,解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争取在2008年末建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一流实验室,以满足教学需要。

2、加强实验室软件建设,口腔医学系在系主任的带领下,建立了口腔专业实验实习指导性文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确立各门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制订了实验实习大纲、实验实习指导。

(四)、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

目前口腔医学系建立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教师上课时必须携带教案,严格执行教学日历规定的内容授课,授课前教研室要组织集体备课,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对任课教师有计划听课,并且要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检查教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试讲、观摩教学、学生评教等方式完善和促进教学质量。

(五)加强科研工作

第8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 数据库建设;中医药

随着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开展,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建设也从单一品种走到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对整合全领域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无论是在数据资源、建库技术、建库人才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提高数据库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地管理科学数据,为中医药信息化科学研究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源保证,是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今后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探讨。

1 资源体系建设

资源体系的建设首先是资源调查,它是数据库的建库基础,只有在全面掌握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对未来建库的技术提出需求。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已经完成了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手册研制,但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较少开展真正切合实际的数据资源调查研究,比较随机性较大,往往是找到什么样的资源就做什么数据库,申报项目也比较盲目,这些都给完成项目任务带来了一些困难。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开展资源调查研究,至少可以确定今后三五年的建库目标,减少盲目性,也可为人才的培养把握一定的方向。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要制定数据库的建库规划,规划应包括数据库的建库方法、建设时间及建设的技术准备。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属性,分别提出不同的数据库建库方法,哪些数据库要建成关系型的数据库,哪些数据库要建成结构型数据库,哪些数据库是全文型的数据库,哪些数据库是多媒体的,等等。哪些资源目前可建成数据库,哪些还需假以时日等待数据资源的成熟,使之能够很好地把握未来,对未来有所准备。

数据库的建设要采用分步施实的方法。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调查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基础上,还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采用分步实施的方法,充分讨论实施的方案,哪些数据库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就可建成,哪些数据库目前可建,但成果需要长时间的建库积累,哪些数据库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必须先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探讨。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追求完美性、实用性、真实性,不论是简单的数据库还是复杂的数据库,要求我们在建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建成一个使用一个,即使是在建设之初功能不够完善,但是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合理,具有实用性。

2 管理体系建设

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体系的建设分为3个方面。首先是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随着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飞速成长,我们的数据库建设已从单一的中医药文献期刊数据库,成为了多类型全方位的数据库群,加强对数据库群项目的科学管理已成为必须研究的问题。应该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常态数据库的与动态数据库进行管理,动态数据库多为复杂多数据集的关联型数据库,数据库主管人员可以监测到自己所管理的数据库的动态变化,但这种监测不直观也不方便,服务器直接操作也影响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者与决策者无法监测数据中心的全部数据库进展程度。加强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科学管理的研究,建设数据库科学管理体系,包括对动态数据库与常态数据库的监测、建库程序运行监测等等,可最直观地展示数据库的进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预。

其次为共建人员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已形成了全国近30家分中心200余人员的数据制作加工队伍,目前每一个项目均形成了人员的三级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有效的保障了数据库工作条块清晰、互不干扰及各种数据的安全。同时,这种管理也具有很大的缺陷,条块分隔明显,难以统一管理,同一个人员参加多个数据库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权限,密码账户多样,给加工人员造成混乱。项目高层次管理人员无法统一管理,每个项目的人员管理互通性与共融性极差,不同的项目管理人员无法介入其它项目的工作,只能局限在自己所管理的项目,对其它工作了解甚少,也无了解的途径。因此,加强共建人员管理体系的建设也是当务之急,要建立一个基于一个平台上的人员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保留原有的数据库条块清晰、互不干扰、数据安全性好的特点,还要具有人员管理唯一性(各数据库密码账号统一,或密码账号不统一但可查询)、直观性等特点。

第三为档案文献资原管理体系建设。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大量的技术档案文件,这凝集了研究人员的大量心血,如各种课题项目申请书、预算书,成果申报书、各数据库的技术文档、各种程序的开发文件、各种数据库加工制作培训教材、各种总结等等。目前我们对已形成的文本文件进行了档案管理,但大量的电子文档还都散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查询整理非常困难。应该加强对档案文献资源管理体系的研究,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级分类,确认保密级别,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我们数据库的建库优势,建设档案文献资源管理系统,研究存储这些电子文件的方式,开发查询检索的方法,确立文件的等级制度,更有效地保护这些文件,更方便地查询这些文件。

3 标准规范及数据评价体系建设

中医药科学数据标准规范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科学数据共建与共享的前提,它的作用是在科学数据范畴内促进科学数据共建与共享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工程化,使数据库工程建设在一开始就能够自上而下地遵循规范化的途径有序地进行,减少无效的建库劳动,从而提高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效率。只有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科学数据共享的总体目标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分为3方面:指导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共32项标准,这些均是管理性标准。目前我们已经研制了中医药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中医药科学数据分级分类标准,但是还没有详细著录所有数据库的元数据,我们的分级分类标准是否合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还要根据医学数据中心总平台管理性标准的研究进展,继续研究相应的近30项管理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更是实际操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数据库的建库质量保证了数据库的生命力,多年的实际工作也使我们体会到,标准的建设要密切结合数据库的建设,只有和数据库建设相融合的标准才有生命力。数据库建库加工制作标准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动态的加工数据库的同时,才能不断地完善标准、更新标准。标准词的建设(包括临床术语和语言系统)还需要深入探讨标准颗粒度粗细问题,颗粒度太细导致数据过于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的查询检索结果,反之标准过于粗放,又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如何确定颗粒度粗细,这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改变了标准,如何回朔以往的数据,如何将以往非标准化数据库更改为标准化数据,也需要研制相应的程序,定期进行整理研究。

对现有数据库进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数据库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个优良的数据库并不应该由建库人员主观判断,应该有一套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遵循公正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包括专家评价、一般用户评价、决策层评价、自我评价等等。多年来我们除对个别数据库进行过专家评价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也不利于我们及早的发现问题,完善数据库,扩充数据库使用领域。建设有效的数据库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4 共建与共享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政策体系的研究包括数据资源政策、数据共享政策、资金政策、人才政策等等的研究,针对中医药科学数据库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库与拥有的科学数据资源,深入分析各种相关利益,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数据产出者利益、数据提供者利益、数据服务者利益等,通过政策与规范的研究和建设,实现科学数据最大程度地共享,最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最佳的数据利用度和数据增值服务,最大程度的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在作用。立足科学数据库资源,研究制定数据共享的政策性的保障措施,建立政策层面的可行性数据共享保障体系,可为科学数据共享提供政策调控、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各个体系的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中医药科学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技术框架。

5 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服务体系建设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科学数据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的不足。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包括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等方面。目前我们的服务方式有两种,在线服务与离线服务,应重点研究导航方式、数据查询方式、图片与图形展示方式、原始数据与数据集等查询与利用方式的研究。

随着数据库建设水平的提高与数据库建库技术的提升,数据库群整合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泛,目前我们已经提供了50多个数据库的服务,随着工作的进展,今后有可能提供上百个数据库或数据集群,这些数据库的种类有关联结构型的、单表型的、多媒体、全文图形等。要对数据库内容的进行深入研究,哪些数据库可成为一类,哪些数据库可具有关联性,检索界面可分门别类多层次展示,利于扩展使用者的思路和联想,继续加强中医药科学数据本体查询研究。

6 技术与运行体系建设

科学数据库系统平台项目,主要基于计算机网络与网格技术、元数据目录技术等,实现对科学数据库分布、异构的数据资源的共享、集成。科学数据库系统平台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硬件环境建设、系统平台软件的开发、先进应用系统的开发。

科学数据库系统平台的维护分为硬件环境的维护、软件系统的维护两个方面。硬件环境的维护主要进行日常的硬件维护,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其它各类设备的维护。软件系统的维护包括对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软件系统的性能调整,元数据目录库的备份、恢复等,以此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中医药科学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按照指定的《科学数据库日常维护规程》进行,日常维护的内容包括运行环境的监控、软件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元数据目录库的备份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备份管理等。日常运行维护应通过专门设计的运行支持系统来进行,可以监控系统的当前运行状况,对数据备份、元数据备份等日常操作提供有效支持。

技术支持主要针对个建库单位在数据库建库、数据库日常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主要包括在数据库建库中协助完成数据库模式设计、应用系统结构设计、元数据建设等,在日常维护中对数据管理、数据备份提供技术指导,并在出现系统运行异常时进行更加有效的支持。

第9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科;医疗联合体;学科共建;医改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0)06(a)-0163-04

2017年4月《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1]明确提出:“开展医联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建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由此成为大型公立医院的风向标。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探索长效的互动机制,避免核心医院的垄断,这些关键问题主要包括规范运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调整医保支付方式、畅通信息共享途径、动态监测运行效果等[2]。但这些关键问题多依赖政府的主导和政策配套,仅靠医疗机构自身是难以实现的。

有学者指出,“医联体的核心任务是找到一个使上下级医院得以协同、资源上下打通的纽带”,这其中学科建设是关键[3]。成体系的学科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分级诊疗的必由之路,能够促进核心医院、托管医院、人才团队的深度融合,实现医联体的建设目标。2013年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医医院”)先后对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以下简称“顺义医院”)、延庆区中医医院、平谷区中医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实施托管,逐步形成了以北京中医医院为龙头、托管医院为核心、涵盖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北京中医医院医联体。为了探索医疗机构自身能够实现的医联体建设方案,北京中医医院以第一家托管医院顺义医院为试点,探索了以优势学科为纽带的“医联体学科共建”模式,依托学科共建将北京中医医院的人才、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资源下沉到托管医院,提升顺义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力,促进两院间资源的上下贯通和深度融合。

1医联体学科共建模式

1.1责权分明

明确责任主体,成立由顺义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顺义区卫生健康委、顺义区财政局、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顺义医院所在地街道组成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北京中医医院派遣执行院长,实现管办分离,责权分明。北京中医医院选派专家兼任顺义医院科主任,顺义医院原科主任改任执行科主任,重大事项实行双主任签字制。

托管后双方启动了“学科共建”,将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脾胃病学、针灸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学科定为双方深入合作建设的首批学科,北京中医医院的学科为“带头学科”,顺义医院的学科为“培育学科”,实行两院间学科“一对一”支援建设。共建学科双方分别成立学科共建领导小组,分别指定一名联絡秘书,并签订学科共建责任书,明确共建学科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式、建设成果等。带头学科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教学建设等方面指导和支援培育学科。培育学科形成与带头学科一致的研究方向,围绕这些方向与带头学科共同开展临床与基础合作研究、跟诊、查房、病例讨论、联合发表文章、联合申报成果等。

1.2制度化建设

实行医院、职能部门、学科三级管理。两院共同设立了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学科共建科研合作基金(以下简称“两院基金”),并制订了《两院基金实施方案》《两院基金经费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要求培育学科人员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带头学科人员的相关科研项目申报。实行学科秘书季度例会制度、学科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学科年度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共建学科人员的互联互通。

1.3同质化建设——纵向共建

开展医联体内部同学科的纵向联合建设,以重点病种为抓手,做到学科内同一病种的医疗服务同质化、科研教学同源化。构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协同发展”的理念,“同”表现在在相同的目标下协同建设,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相同,为各院区患者提供同质化、高标准的医疗服务;形成共同的科研、教学团队,实施共建学科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共同研究方向下的协同创新攻关。“异”表现在功能定位差异化、诊疗病种差异化、区域覆盖差异化上,使得两院间同学科各有定位、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优势互补。

1.4针药结合——横向共建

以重点病种为统筹,开展医联体内部相关学科间的横向联合建设,即探索构建“学科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乳腺癌为例,将医联体内部的肿瘤科、乳腺外科、疮疡科、针灸科、病理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检验科、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相关科研平台联合建设,形成该病种的统一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联合开展临床、基础、新药研发等科学研究,实现内科与外科、临床与基础、药物与针灸、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科间协同发展。在每年两院基金立项时,也会对探索针药并用治疗模式的研究提高扶持比例。

1.5科研平台共建

为了更好地提升共建学科的临床基础全方位发展,解决医院基础研究平台供给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北京中医医院还首次探索在托管医院建设科研平台,利用托管医院的地方优势,建立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平台。顺义区卫健委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顺义医院匹配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生物样本库、动物室、细胞培养室、病理室及分子生物室等多个研究平台,配备专职研究人员。实验室建成后,北京中医医院的部分基础研究下放到顺义医院的科研平台实施,一方面解决医院实验室紧缺的困境,一方面帮助托管医院实验室顺利投入使用,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文件,同时依托相关实验的实施带动托管医院实验室专职人员成长。

2建设成效

2.1提升顺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自实施学科共建以来,顺义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较5年前有了大幅提升,主要医疗运营指标情况详见表1。

2.2提升顺义医院科研能力

顺义医院的科研项目立项数量、获批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均较5年前有明显上升,主要科研指标情况详见表2。

2.3实现双赢

北京中医医院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但地处城市中心受到医院规模的限制,出院患者和门诊量很难大幅提升,而托管医院有床位、区域服务等优势,两者优势的互补促进了资源共享,实现双赢。作为托管方的北京中医医院,人才和医疗技术有了更大空间与平台施展,通过派驻科室主任培养锻炼了一批学科骨干和后备管理人才,通过出诊、教学、科研合作等方式也加快了相关医疗技术在顺义医院及其托管社区的推广;双方深层次的合作也促进了共建学科内部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工作配合,比松散型医联体[4]更有利于开展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北京中医医院在顺义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也显著增强。

顺义医院通过深层次的学科共建,更加熟悉和了解了北京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学科内涵,共建学科的人才梯队初步形成,医疗、教学、科研的水平明显提高。在建设实验室平台后,依托该平台,目前已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零的突破,也成为北京区县医院首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单位。学科共建促进了顺义医院的整体发展,托管后的顺义医院实现四升两降[5],门诊量、出院患者数、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及绩效明显提升,门诊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下降,并顺利晋升为三甲医院。

3讨论

我国目前的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呈现“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之势,形成了目前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也造成了基层医疗资源的浪费[6]。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基层就诊、就近就诊”成为可能。因此,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分级诊疗制度列为医改五项制度建设之首[7]。医联体作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四大抓手之一[8],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基本内涵为通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的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医疗机构“1+1>2”的效果[9]。当前,北京市的区域医联体还比较松散,尚未形成合力[10],存在着建设思路不明确、三级医院“跑马圈地”、医联体“貌合神离”“联而不动”等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医联体的利益相关方诉求相异、行为动机不一,医联体内部单位之间如果只是简单的派专家到托管医院出诊,往往容易吸走托管医生固有的患者群,分流托管医院医生的部分绩效,引起医联体托管单位的不配合和抵触情绪[11]。因此找到一个使医联体内部得以协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纽带是医联体建设成败的关键。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12]指出“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里的评价指标,医院专科声誉分值占80%[13],可见外部评价一家医院首先关注的是其优势学科。学科建设涵盖了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科研、基础设施、教学、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因此重点学科的数量和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14]。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以攻克和掌控某一疾病为导向,融合临床、基础、中药为一体的中医药学科群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北京中醫医院在探索医联体建设中选择学科共建为抓手,在开展医联体建设的同时,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5年来的建设成效确实验证了学科共建能够成为医联体上下协同、协作共赢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提升托管医院的医疗、科研、人才水平,强化医联体内部的管理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实现双赢。

学科共建,特别是横向共建也符合未来的医学发展趋势。美国从1987年就开始推行科学和技术中心计划(scienceandtechnologycenters,STC),支持研究人员在新兴的前沿学科领域长期从事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可以说医学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15]。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其实施的重要任务。2016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科技成果化在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16]。而优化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医学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科的建设情况能够决定并影响医学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的水平[17]。探索针药结合的共建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协同创新,也与中医“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传统治疗体系相符合。“针药并用、内外同治”一直是传统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在中医典籍中记载非常详尽,现代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表明针药结合不仅能协同增效,而且能够减轻单一运用针灸或中药的不良反应[18-23]。但现代中医医院的分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药合治的使用,形成了患者服药到内科,针灸找针灸师的现状,针药结合、内外同治的学科共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融合目前的医疗现状,提高患者的医疗体检,提升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