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爱的教育的故事精选(九篇)

爱的教育的故事

第1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自从踏进校园站在三尺讲台上,转眼间已经工作三十个春秋了。这些年中,孩子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经意间,我已经当了三十年的班主任了,孩子们给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笑过,让我哭过,更让我感动过。在孩子们的成长过成中,我也逐渐成熟起来。我感谢孩子们,是他们在我教育的工作中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是他们让我有了成就感。回首这三十年的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平凡的教学生涯却给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下面就我的教育故事和大家分享:

还记得我刚踏进学校的那一天,心情忐忑不安,激动无比。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班主任,和一群纯真的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孩子们的心中,我就像大姐姐更像妈妈一样。上课的时候很严肃,下课了就和他们做游戏,是他们的大朋友。和学生的交谈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微笑。平时我带着微笑去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我用微笑的眼神对他们的回答表示很肯定;学生学习上遇到了困惑,我带着微笑给学生帮助,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阳光,温暖别人;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音乐,调节了紧张的气氛;微笑是心灵沟通的七彩阳光,融化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亲切的微笑给了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学生们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带着微笑去上课,课堂就增添了浪漫的感情色彩,学生们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扫去烦恼与不快,收获颇深。

每位学生都是我们教师需要呵护的对象。学生无论是学习上有困难还是生活中,我都主动帮助。记得我班上有一位单亲的孩子杨雯颖,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整天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她,我就利用中午时间经常给她洗头,同时教育她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到她家经济困难,没钱买新衣服,我就带来洗得干净的孩子穿过的衣服给她,还经常为她垫付饭费。班级中有个学生叫代天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成了“不交作业的困难户”,课堂纪律也不能保证。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内心,使他明白父母出去打工挣钱,是为了让他生活的更好,自己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放心,做一个优秀的男子汉。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及时与他的父母沟通,让他的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双管齐下,把孩子从下滑的路上拉回来,使他变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尚成浩,父亲去世,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为了生存,妈妈有时候外出打工,他只好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由于缺失良好的教育,染上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在家里经常偷拿奶奶的钱,少则十几块,多则上百元,奶奶无助的打来电话,得知情况,我立即找他谈话,询问钱的去处,及时说教,让他明白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在学校,他常常不遵守学校纪律,总是欺负其它学生,学生们经常告状,反应他的不良行为,每次我都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一次次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在说服教育中渐渐改掉了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想着良好的健康的轨道发展。像这样的丑小鸭还有很多,我没有嫌弃他们,没有把他们抛弃,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粒种子,做到既爱白天鹅也爱丑小鸭。我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对我的爱与尊重,每到教师节之日,学生们就会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我的祝福:有的送来一支钢笔,有的送来一个苹果,有的送来一束野花,还有的送来一幅制作的画,礼品轻,却表达着孩子们童真的心,一颗热爱老师的心。每每这个时候,眼角都会不自觉地留下几滴热泪。这泪水是我对教育事业的爱,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情。

第2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爱的故事

新的学期开学赶上了三八妇女节,第一天就感受到二小满满的幸福,校长带来了可口的慕斯蛋糕,以及彩色铅笔,希望老师们用铅笔绘画自己的七彩人生。二小7位帅气的男神团队带给祝福舞蹈,让所有的姐妹们幸福感爆棚,在快乐的同时,迎来了新学期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趣事。

郭潇是个让人一见就十分难忘的小家伙:在一年级算个子比较高的,小单眼皮里装的是满眼的倔强与叛逆。一年级时,刚开学我就牢牢的记住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人物,每一天闯祸最多,并且无论你怎样说服他,他也不会说一句“我错了”。他对待任何一个教师的态度都是高昂起脖,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你,对我也是一样。他的这种态度真的把我气的不得了,有时我想:这哪里是个孩子分明是块顽石。我和梁老师聊起他们班级的时候,都只能苦笑,因为我们对他真的是软硬皆施了,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我惊异地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很聪明,喜欢帮老师整理器材,喜欢帮助其他同学,爱打抱不平。从此,我每一天都用爱的目光去迎视他的漠然。渐渐的,他的漠然淡了,也许他感受到了老师不嫌弃他,有时也很喜欢他,甚至对他比对别人还好。直到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轻轻地摸着他的头对他说;“郭潇,你又犯错了,老师明白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有时管不住自己,是吗?”此时,他不说话,把头低下了,眼角也湿润了,可是他的倔强,使他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轻轻地说:“老师,我错了!”就在这个时刻,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半年多的磨合,我最终等到了这句话,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从此以后,他能够认错了,虽然经常是改了犯,犯了还改,可是我很知足,因为他最终能够诚恳地听我的劝告了。我相信我所给他的每一份叮咛,每一份鼓励都将使他向正确的人生路上靠近。

第3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选择有教育意义或有哲理的故事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听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常被故事中的内容所感动,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故事曾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启迪智慧,并阐释做人的道理。一个好的教育或哲理故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些故事代替了空洞的直观的说教,为抽象的说理增添形象性,内容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不仅爱听,而且易激起他们的思想共鸣,滋润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灌输和说教,强调用教师的权威去引导学生,这是一种不能触动儿童心灵的肤浅的教育。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理论认为,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故事对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使儿童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之中;故事情节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适合于儿童的学习心理。所以,活教育理论竭力倡导“教育故事化”的教育原则。

许多优秀教师会用职业的眼光搜集故事,发现并挖掘故事深处的教育价值,总结提炼其中蕴含的教育真谛,在教育实践中贴切灵活地去运用,让故事来说话。如为了鼓励学生自律、自强,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美国青年,一天突然警觉到他经常失去朋友,形单影只。认真反思后,他发现是自己太争强好胜,所以始终跟别人处不好。临近新年的一天,他制订完年度计划,便坐下来列了一张清单,把自己个性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缺点都列在上面,从最致命的大缺点,到不足挂齿的小毛病,全部依次序排列,并痛下决心要一一改掉。每当他彻底改掉一个毛病,就在单子上把那一条划去,直到全部删除完毕为止。最终,他入主白宫,成了美国第32任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学生通过对故事的揣摩和理解,有了一定的思辩能力,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不言自喻。

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当空洞乏味的说教不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时,当机械单调的灌输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时,不妨“让故事说话”。用故事调节气氛,让故事鼓舞士气,以故事促进思考,借故事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一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精彩的课堂需要故事。

抓住身边故事,让教育无处不在

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在人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些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学生对于身边的人或事非常了解和熟悉,也倍感亲切,自然可信度高,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更具教育说服力。例如,放学后笔者看见某同学正主动关教室门窗,知道他平时关心班集体的种种事迹,马上赞扬:“你关心爱护班集体,好样的!”运动会上,一同学在赛跑中摔伤了,但他顽强地站起来继续跑,因为平时听同学说过他的一些勇敢的事迹,笔者不失时机夸奖:“你这么坚强勇敢,值得我们学习呀!”教师三言两语的赞赏,能勾起其他同学的无数回忆,因为每个同学都很清楚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故事,教师看似无意的引导,无疑向其他同学传递了一种教育的信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教育。

课外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如深入社区、家庭开展调查、走访活动,参观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或者到贫困地方体验生活等,也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生活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让“身边的故事”说话,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促进学生的上进心和主动性,也让学生更加珍惜生活,刻苦学习。

第4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52-02

【作者简介】黄正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的内容要求

教育故事演讲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重要环节。教育故事是班主任以故事形式叙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教育案例,从而揭示内隐于这些故事背后的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和技巧。教育故事演讲主要考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教育、与学生沟通和共同成长过程中的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师德修养、班级管理、教育智慧、教育叙述与反思能力,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意识、能力、水平和素养。教育故事的内容一般包括班级管理、心理疏导、养成教育、特殊学生教育、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家校沟通等方面。教育故事的结构主要包括故事情节、反思、感悟、教育意义等要素。

优秀的班主任教育故事应该具有真实性,而不是虚构的;应该具有典型性,而不是流水账;应该具有情节性,可以是片断,但情节要相对完整;应该具有生动性,体现教育冲突,能打动人;应该具有启发性,对自己、他人都有教育意义。因此,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是班主任通过说故事的形式,讲述“我与学生”“我与班级”的教育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感所悟的过程。

二、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的情况简析

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过程中,我们听取了78位参赛选手的教育故事演讲,总体上讲,班主任老师们的表现很出色,都是各地层层选的班主任中的佼佼者。我们既为班主任老师的热情和激情所感动,也为他们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他们的演讲表情自然、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态度认真;他们的故事情理交融,生动感人。参赛选手的教育故事演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了职业学校班主任老师的风采、风貌和风格。班主任老师们都是用心、用情、用智去认真准备、积极参赛,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教育情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有真挚的情感

教育故事演讲的内容体现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用爱心温暖学生,用信任理解学生,用宽容体谅学生”;他们“习惯了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他们的心声,坚守着那一份责任”,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认识到“再顽皮的学生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份希望!”

(二)有反思的心路

教育故事演讲中,班主任老师能够从教育故事的背后揭示出自己对教育行为的所思所想,能够从教育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和提升。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三)有创新的行为

教育故事演讲中,体现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体验到“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学生,用情去对待学生,我们一定会听到花儿尽情开放的声音”。

教育故事演讲对提高班主任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进一步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5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一、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家长配合于9月18日观看了中央台的大型文艺演出,通过直观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传承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教育。

2、九月份各班级结合教师节开展“尊敬老师”活动,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以学唱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我和老师说句悄悄话、我给老师画张相、我做红花献老师等活动。通过谈话、手工、歌舞、绘画进一步加强了对幼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美德教育,激发了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

3、我们请老爷爷、老师给幼儿讲“革命传统的故事”,并在大班开展讲革命英雄故事比赛,在家长的带动下孩子知道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是来之不易的,要好好珍惜。努力学本领,将来报答祖国。

4、各班以各种形式开展“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活动。

学唱“国旗国旗多美丽”“祖国、祖国我爱你”“红太阳照山河”等幼儿歌曲。结合国庆节开展“双爱”画展活动。共展出了二百幅美工作品。还出了三版以爱家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幼儿美工作品专刊,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5、结合开学出了一期幼儿行为规范“我上幼儿园”专刊,对幼儿进行常规及文明礼貌教育。

二、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创建活动

1、坚持升旗制度,让全体孩子了解了国歌的意义,在星期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都进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坚持每周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2、创建育人环境布置“我爱家乡”大型图片展,并利用专刊、让幼儿观看电视等方式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

3、悬挂了《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标语。

三、开展专题活动

请家长配合带幼儿观看爱国影视作品,听革命传统故事。各年段结合实际进行幼儿讲英雄故事比赛。大班年段李**小朋友讲的故事《小英雄雨来》获一等奖,***、黄**小朋友讲的故事《王二小》、《刘胡南》获二等奖,在这次讲故事竞赛中进一步深化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紧密结合其他方面工作,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1、各班以多种形式结合开学活动,教幼儿学习“行为规范三字歌”故事《讲礼貌的小白兔》歌曲《对不起没关系》等。对幼儿进行我们爱上幼儿园,热爱幼儿园教育。

2、结合秋季带幼儿走向社会,到清流的山城山庄、福利院、张林果园等地秋游,领略家乡的风貌,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

3、各班结合主题开展了“勤锻炼,爱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幼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将民族精神进一步深化于幼儿心中。

第6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一种强化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沿袭了古代中国的传统作法,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重视德目的教学,注入式地进行。小孩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只求背诵,不重视理解。聪明绝顶的小孩也许会自然而然地贯通其中的道理,但大多数的学生对所读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这种注入式的方式不符合学习规律,不为现代教育所接受。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再沿用这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

近二三十年来,欧美的教育工作者搞了许多颇具创新精神的道德教育实验,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是隐蔽课程。学校不设独立的道德教育课,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而由各科老师兼负德育工作。因此,德育可以说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工作。

二是价值观念澄清法。所谓价值观念澄清法,就是学生具备自己的“一袋子”道德观念,他们可以自由去澄清和选择,教师并没有固定的指导方向,只是采取中立的态度,整理和综合学生所持的意见。这种方法一方面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所谓的“自由教育”精神,另一方面反映出西方社会的教师似乎缺乏信心,不愿将自己的意见加在学生身上;而青少年则越来越早成熟,年纪轻轻便具有独立作主的思想,宁可受同辈的意见左右,也不愿受老师影响。

三是道德认知发展法。这种方法始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30年代开创的儿童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理论。继承者有美国的柯尔柏格,他根据道德发展阶段进行研究,以道德两难情境及问题解决方法去探索并推进儿童道德推理和判断力及道德观念的发展阶段。近年来这种方法在欧、美、非各国实验过,获得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柯尔伯格的论点。

四是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本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英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中,是一种注重道德情感的道德教育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基本思想是多关心,少评价。主张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础上,注重“角色承担”“情境教学”。

以上所述无论是古代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是西方理性情感主义道德教育,对处于学龄初期的小学生来说,都存在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教材教法上不够生动活泼,未能主动适应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影响了教学效果。有鉴于此,从1994年起,我们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利用漫画故事编写教材,组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开展实验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简要说明这一实验教材的特点,分析漫画故事教学的长处及其对小学生道德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编写体例

(一)教材目标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所提出的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诚实勇敢、互相友爱、关心集体的品质,养成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勤劳动、讲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小学低年级启蒙教育的特点,我们确定了“爱的教育”“礼貌教育”“勤奋教育”“诚实教育”“劳动教育”“公德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

1.爱的教育——学会爱父母、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初步具有合群乐人的品质。

2.礼貌教育——学会尊重他人,言行举止文明谦让,待人接物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3.勤奋教育——懂得勤奋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成功的基本条件,形成勤奋、刻苦的品质,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做一个勤奋上进的人。

4.诚实教育——懂得什么叫诚实,形成待人处事的诚实态度和行为习惯。

5.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别人的劳动,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6.公德教育——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花草等基本的社会公德。

(二)教材内容

我们根据上述六大方面的德育目标,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为主,选取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1.历史典故: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富有教益的典故,这些典故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历代人民的提炼,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它们往往在生动的情节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而且得到广大群众的共同认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历史典故生动形象,学生便于接受,它们无疑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如《孔融让梨》等。

2.从《三字经》《小儿语》等中国古代蒙学书籍及诸子百家的一些基本思想中选取相应的内容,如《不打扰别人》《做客的学问》《滴水穿石》等等。

3.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补充相应的内容,如《爱护小动物》《爱同学》《爱老师》《遵守公共秩序》《自己的事自己做》等。

(三)教材体例

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漫画故事德育教材采用统合设计的体例,即将课文标题、漫画故事、问题与思考、学生活动作业和家长反馈等课内外教学环节、要素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编排。

1.课文标题:实验教材通过不同种类的标题为学生提供道德观念,形式上不求划一。首先尽量突出道德要求的民族传统特色,如《孔融让梨》《长幼有序》《悬梁刺股》等课文都以中华民族历史典故取名;同时也穿插反映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如《讲信用》《遵守公共秩序》《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部分则直接结合德目来标题,如《爱父母》《爱老师》《乐于助人》等。

2.漫画故事:实验教材利用漫画引出故事,重视运用视听手段来加强教学效果,包括提供漫画软片、故事录音等,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与思考:教材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在通过看漫画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4.学生活动作业:作业不重文字作答,而是设计了一些辅助教学的道德实践活动,并力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旨在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态度和行为,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5.家长反馈:结合课本要求,设计家长反馈的内容,要求家长观察子女在品德课学习之后相关方面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以便育措施,优化品德教学,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有效地达到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形成了这样一种漫画故事教学的基本组织方式,即教师至少用一半以上的课堂教学时间,结合课题先向学生讲述漫画故事,然后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向学生提出和揭示需要回答的道德问题,点明故事主题,并布置相应的作业和练习。

(一)漫画故事引路

通过对漫画的观察思考,辅之以教师的讲解,提供给学生一种道德行为的典范(或反面素材),让学生了解课文中传递的道德观。如《悬梁刺股》一课的教学,先出示课题和漫画,以“谁把什么挂在屋梁上?”和“谁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为引子,过渡到让学生自己看图,拼读课文,理解大意,接着针对插图引导:“图中坐着的人是谁?”“什么时候了他还在干啥?”之后让他们来听故事……课始以漫画故事引路,引起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细心地拼读课文,思考寓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漫画,认真琢磨教师讲述的故事,使学生头脑中先有了故事和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其中人物的言行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学习,为下一步的明理导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道德问题讨论

让学生对漫画、故事中的人和事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澄清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生心中已有了初步的道德判断,迫切想得到证实和肯定,因此教师此时若能破解学生内心的道德困惑,有利于他们认识正确的道德行为,辨明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这引导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努力了解漫画、故事内容的大意,人物和言语、行为是正是误,并通过学生之间激烈的讨论,师生共同的分析,一起做出恰当的评价,揭示一定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接受、吸收。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课,听完故事录音后,教师先请全班学生思考:“1.言子自己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2.别人遇到困难时言子又是怎样做的?”接着展开热烈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踊跃地发表意见,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言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讨论时教师应从多角度让他们想像、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总结。

(三)布置实践作业辅助教学

结合学生所取得的道德认识,教师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分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通过实例分析巩固自己的道德认识,再进行道德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成效。如《乐于助人》一课实践作业是这样布置的。

1.你以前帮助过身边的人吗?他们有什么表示?他们若没有表示感谢,你心里有何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言)

2.你帮助过陌生人吗?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当你面临下列情形,会如何做?

(1)有一天,同桌忘了带课本,上课急着用。

(2)有位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在地,她摔疼了,站不起来且人又很胖。

(3)小芳艳得重病,家境十分困难,无钱医治,眼看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你能通过自己能力去帮助小芳艳吗?

(4)小弟弟玩迷路了,你会怎么做?

(四)鼓励课外练习,及时反馈矫正

通过学生作业及家长反馈等途径,矫正学生行为,这一环节的部分工作将延伸到课外。经过前面三大环节的努力,已使学生能逐步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以此指导和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但因全班同学认识程度不一,付诸行动努力有异,加之儿童普遍缺乏耐性,做事无适当的压力便不能持久等原因,每一节课的教学还应深入,还应向课外延续。我们就在每节课临近结束时要求学生进行与课堂教学目标要求相应的道德练习,让学生课外完成,也请学生家长协助,将孩子在外的品行表现加以笔录,定时交给班主任翻阅。班主任据此及时了解他们的各种反应,从而适时地鼓励或矫正学生的行为,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勤做家务》一课的课外练习为:“请你坚持为家里做家务活。”坚持多久,每天做几件都没规定,为的是考验学生有没有自觉的劳动意识。但要求学生若做了便在当天的家庭作业后面写明,请家长每周在反馈本上记录一次。若课后头一二周情况良好,第三周有所下降,班主任应及时在班上表扬部分坚持做好的同学,并提醒其他学生加强和巩固从教材中学到的劳动观念,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家务活。

四、结语

从以上所介绍的内容看,漫画故事教材教法具有如下特色。

(一)强调通过漫画的引导、故事的讲解组织教学内容,增强教材教法的趣味性。

(二)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量采用历史典故作为德育素材,增强教材教法的民族性。

(三)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年龄特征,重点进行爱心、礼貌、勤奋、诚实、劳动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教材教法的针对性。

(四)明理与导行并重,反馈与矫正并行,增强教材教法的实践性。

(五)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基本道德规范,增强教材教法的可接受性。

第7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历史 影视片 国情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47-01

历史影视片一般包括历史纪录片和历史故事片两类。其中,历史纪录片是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及历史表象进行切实记录的电影电视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历史故事片是一部以史料为参照而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影视作品。历史影视片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历史影视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重大历史故事片,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苦难历史

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随着社会上物质生活的愈来愈丰富,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我们伟大祖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现在的中学生已经无法体会我们伟大祖国过去的苦难历史,他们只能从书本上朦胧地知道我们的祖国曾经被侵略者过,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苦难的历史。为此,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海战”、“地雷战”、“地道战”等电影。那些生动、鲜活的历史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把他们带到了那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之中,让他们深切地体会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看完电影之后,不少学生在自己的观后感中这样写道:看到外国列强那肆无忌惮的侵略行径,我仿佛看到了祖国母亲在受伤、在哭泣。而更多的同学表达的看法是: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受欺侮。重大历史故事片的观看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深切地唤起了他们内心的民族自尊心和危机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爱国热情。

2 战斗英雄故事片: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

使学生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行为,引导学生抓住时机集中,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际的爱国行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榜样教育活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大家公认的至理名言。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自己的学习榜样,工作、学习才会有动力。这对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榜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笔者采用观前引导,观时思考,观后指导的方法,成功地组织学生观看了一系列战斗英雄人物故事片。如:我在指导学生观看“狼牙山五壮士”、“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上甘岭”等等电影时,引导学生思考:

①影片中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有哪些优秀品质?

②你准备向英雄人物学习什么?

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观看,看后进一步组织学生行讨论。学生纷纷说出影片中自己崇拜的英雄人物及其特点,潜移默化地把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当作了自己学习生活的榜样。还有不少同学纷纷表示:“我们从小要向英雄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为建设中国出力。”这样,坚定了学生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的信念,强化了他们今后报效祖国的决心。

结合电影的教育效果,积极鼓励同学们把英雄人物当作榜样,以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诺言。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英雄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爱心献功臣”的团队活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演讲比赛,“我为祖国学特长”的周日活动及书画作品展览,优秀作文竞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情”、“明理”的基础上,养成了良好的行橄肮摺U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气氛。

3 中外历史名人故事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榜样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理想教育更是爱国主义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提出“四有新人”的标准时,旗帜鲜明地把“有理想”摆在了首位,充分肯定了“理想教育”在学校教育在的重要地位。如何运用影视片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去报效祖国呢?笔者选取了中外历史名人故事片,用名人的故事去影响、教育每一个学生,先后组织学生观看了“少年”、“伟人爱迪生”、“神医扁鹊”、“聂耳”等历史人物故事片。在观后感的讨论中,学生各自说出了自己的今后的理想。有人说:“我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有人说:“我长大后当一名音乐家,歌唱祖国”。还有人说:“我长大后当一个发明家,造福人类”。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中萌发了理想的种子,树立了学生长大为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为了深化影视片的教育效果,我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以“谈理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我长大

后……”“假如我是市长”的作为竞赛活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奋发努力。

4 美丽山水纪录片:帮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美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同志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壮美诗句。的确,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幅员辽阔,山川秀美,有着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无与伦比的秀美风光。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材料。为此,笔者又组织学生观看了“绿色千岛湖、太湖、洞庭湖”、“啊,台湾”、“黄果树瀑布”、“万里长城”等等历史纪录片,使学生在影片中生动地领略了祖国江山的美丽多姿。有一位学生在他的观后感中写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原来这么美丽富饶!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增强建设伟大祖国的能力。

第8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回观我们的教育现实,一段时期以来的学校和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过于严重,父母、老师、社会过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而把其他的教育要素都割舍了,学生变成了分数的机器。表面上看,学生学习成绩好、掌握技能多,但本质上他已变成了一个没有孝心,不存善念,没有情感的冷漠的人。于是一个个悲剧就此上演,学生自杀他杀事件层出不穷,甚至于弑师弑亲也屡见不鲜。稍早的马加爵事件、近期的药家鑫事件、2008年的10月一个月之内连续发生的三起弑师事件、2011年4月留日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当一把把屠刀举起时,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原本启人心智、传承爱、丰富灵魂的教育,却培养出一个个杀人魔王?为什么善行结不出善果,还要结出恶果,甚至于要以鲜血来偿还,以生命为代价?

疑惑之后再冷静思考,我们认识到当前不断出现的校园冷血、残忍的暴力现象的背后,除反映了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和社会适应不良外,折射的是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敬畏的缺失和爱的教育的失败。

今天,青少年学生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大多由于缺乏爱,缺乏关心,缺乏真诚和热情的引导而导致的。有人发现,问题家庭容易产生问题少年,那么,同样的,缺乏爱的教育方式也容易造成孩子诸多方面的问题,心理的、道德的、学业的等等。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家长,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青少年的教育要更多地给以爱心。伤人自尊的言行、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和谐的环境和生活氛围,都容易使学生们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心理上的叛逆,对抗等问题。其实,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确需要好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但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他们的关心、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升华一点,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们的爱。

我们在反思教育的悖论和缺失、找寻爱的教育良方时,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古老最天然有效的途径――通过民间文学中那些家喻户晓的故事、谚语、歇后语中蕴含的关于爱的传承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在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文学遗产中,优秀的民间文学是一颗闪着异彩的璀璨明珠。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教科书,人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窥见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千百年来,它滋润着五彩缤纷的中华文苑,为培育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它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我教育的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的教科书。生动的民间文学通过一些内在的东西给予我们美的感受,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实现民众的自我教育,这种集体所传承的文化,大多表现为勤劳善良、勇敢朴实、教育子女、反映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上,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可低估。在民风淳朴、素有文都之城的桐城更是如此,桐城的民间文学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是桐城人民灵魂的纯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桐城民间文学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流淌着爱的旋律,为我们的教育提供爱的滋养。

一、民间文学能够为教育回归真爱提供本源

教育的追求需要爱。每一级政府,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要把对下一代的爱作为教育的目标追求,把传承爱、培养爱作为教育的目标。这一点与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不谋而合,民间文学就是千百年来传统美德孕育的摇篮和传承的载体,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桐城民间文学中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仁为本,和为贵,礼为先,心里装着温良恭俭让,要问美德从哪来,城里有条六尺巷”传唱广泛、妇孺皆知,可见桐城六尺巷的故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好好利用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影响力。

二、引入民间文学为教育提供爱的滋养

教育的内容需要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新课程改革,从教育的内容方面来看,已经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关注尤为突出。但是从当前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对于教育内容中爱的滋养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事实上,从留意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就能发现。现在的孩子幼儿园时知道爱父母,每天唱“我的好妈妈呀,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上了小学后,知道爱祖国,他们“不怕困难、顽强学习”,立志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上了初中、高中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失去了对老师家长原有的敬畏与爱戴,又没有及时树立新的信仰,处于一种精神贫乏的状态。这个时候要适时地进行积极的干预,为其提供爱的滋养,填补精神的空白。于是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爱的积淀的民间文学这一富矿就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

让我们以桐城民间文学为例,来梳理一下其中蕴含的爱的滋养。

(一)爱父母:孝顺双亲,仁者爱人

提倡孝道,是教育的内核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桐城民间文学中“送公桥的由来”表彰的就是不畏人言背着公公过桥的桐城好媳妇胡的孝行;“鲁肃桐城寄母”的故事洋溢着鲁肃的拳拳孝子之心;“桐城两孝子”为母帮佣为母乞讨,直至母逝悲伤而亡的故事,还有“母山传说”、“望儿尖传说”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期待,无一不感人至深。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人子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孝首先要求尊敬长辈、赡养父母;其次要求珍惜生命、推己及人;最后要求仁者爱人、爱国爱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故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勿让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操心,更不可以自杀让父母蒙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将孝演绎为仁慈,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宗亲、师长、友朋、同学(事),从而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做到仁者爱人。由小爱及大爱,在小家想大家;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从而自重守法、谨慎做人、和睦亲朋、尊敬他人、忠诚国家。

(二)爱生活:勉行其善,知恩报恩

桐城有句歇后语:婆媳塘的水 ――清浊照人心,可以说是桐城民间文学中审美观、是非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一塘之水,清浊分明,孰善孰恶,高下立现。还有个“肉案搭浮桥”的故事,告诫人们:与人为善亦即与己为善。

旧时桐城民间盛行一种自发的行善活动――施茶,即在炎天暑热时,于交通要道摆放茶水,免费供路人饮用。这一习俗后来发展为施粥、施斋,反映了桐城民间乐善好施的风尚。

桐城民间文学中“张铁匠献金赈灾民”“程芳朝回乡报恩情”讲述的都是知恩报恩的故事,感恩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知恩图报是每个人的应有之义。人的一生,得之于社会的“恩赐”数不胜数,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赠予……如果我们对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就能接近生活的现实,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人间的温暖,并将感恩的心态扩大到感谢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三)爱学习:尊师重教,学风浓郁

桐城是清代最富盛名的散文流派 ――桐城派的故乡,素有“文都”美誉。早在明清之际,桐城私塾林立,名家众多,学风盛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桐城民间文学中流传着许多兴教办学、刻苦求学的故事,如:“吴汝纶毕生兴教”“姚永概拒官乐教”“吴芝瑛罄资办学”“孙德和异国苦读”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桐城学子孜孜前行。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教师在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古人所列举的应该受到特别尊崇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老师占有一席。民间“俗以天地君亲师五者合祀,比户皆然”。

学生尊敬老师,虔诚从学,受到全社会的崇尚。古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即老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家庭父母的教养外,还要靠老师的教导和栽培,是老师教给学业,技能及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自己一生受益。

从这些民间文学代代相袭、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爱的内涵,爱包涵了孝道和善行,爱是对亲人的孝悌、是对众生的仁爱、是对国家的责任,我们已经懂得爱的重要性。但是,关键要怎样在教育中融入爱,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爱,并懂得去爱,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们心中拥有了爱,很多问题才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所以,教育的过程需要爱。教育的过程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过程,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工作,它的周期长,复杂性、反复性特点非常突出。教育是“人与人”的情感的能动的互动,它存在普遍意义的规律与方法,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特例,一般情况下都无法用普遍意义的规律、方法、技巧,去概念化地处理和对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超越所有技巧和方法的,那就是爱。有了爱,就能产生爱,失去爱,则可能产生仇恨。

二十年前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开篇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最好注解。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智慧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回答是“仁者爱人”。综合2500年前孔子与当代诺贝尔奖得主的意思,通俗的理解就是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就离不开爱。教育的爱的本质,决定了教育能最大程度地增长当今社会中的爱。

第9篇:爱的教育的故事范文

《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型都很强的作品。鼓舞了无数青少年读者去迎接命运的挑战,用爱心去创造美好的世界。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爱的教育》这部书是意大利着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他出生于1846年10月31日,是小说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他的作品有《军营生活》、《西班牙》、《巴黎游记》、《爱的教育》等等。他从小就酷爱学习和写作,在1886年创作了这部被誉为世界少年最优良的读物之一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原名叫《心》。这是他的作品中间算是销行最广的书。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来写的,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反映了社会个阶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感情的处置方法。100多年以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的原因是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说的是:小主人翁——安利柯,在街上散步的时候,遇见了一个非常瘦弱、脸色苍白,还抱着一个小孩子的女乞丐向安利柯讨钱。他什么也没给这个女乞丐,只是看着她就摆摆手走开了,其实安利柯身上装着许多钱的,他只是不想把钱给那个女乞丐。安利柯妈妈她是这样说的:“你不该这样。一个真正不幸的人伸手乞求时,我们不该视而不见、假装不知啊,尤其是为了吃奶的小孩儿而乞求的母亲,那怀中的小孩说不定正饿着,如果真是这样,那位母亲该是怎样的难过呀!假如你母亲——我,不得已要对你说‘安利柯啊,今天不能再给你食物了’,你想,那时的我,心里会是怎样的难过的呢?”

回想起了他母亲说的话,我想起了以前,曾经站在我面前的、那些要求我帮助的那些穷人,家里也说不定一样有正饿着的老人和小孩正需要我的帮助,如果当时我可以给他们一些钱,或者就一个硬币,他们一定会感激万分,可是我当时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因为我当时认为他们这一些又脏又臭的乞丐根本不需要我们大家的同情。

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一起创出一个爱的世界!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泰戈尔曾经说过:“爱是恒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不以动,爱就是充实了生命,正如盛满了酒杯。”在看《爱的教育》时,故事中的情节深深地感动着我,使我不禁好几次流下了泪水。我并不在意这本书的文化价值有多高,只要这本书流露着真情实感,让人看了流连忘返,这就是一本好书。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坚忍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当然,还有慈爱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师、他们给予了安利柯最无私的疼爱,教会他宽容与理解。这本书还有一个每月故事的版块,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对家国情怀做了最好的诠释,读起来让人心头怦然一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变得更加繁荣!《爱的教育》这本书中令我最感动的是《费鲁乔的血》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费鲁乔的孩子总和人家打架,和人家,是个坏孩子。可他却有个爱他的祖母,祖母见费鲁乔又和人家打架了,便教育他要做个乖孩子,不要走歪道。费鲁乔心里知道错了,很悔恨自己当初的行为,准备和祖母道歉。可就在这时,两个强盗闯了进来,祖母认出了其中一个强盗,强盗察觉自己被认出来了,便拿着刀向祖母扑去,费鲁乔见状,马上扑在了祖母的身上,挡了那一刀,强盗走了。夜宁静得可怕,费鲁乔的灵魂已经去了天国……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费鲁乔对祖母那深深的爱,故事诠释的爱是那样的真诚。我想,天国的费鲁乔肯定已经化身为爱的天使,永远守护着他的祖母。。

经典是不畏惧时间的,虽然经历了一百年的光阴,但这本《爱的教育》依然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引导着每一个阅读它的人感受爱的芬芳!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爱是人间最美好,最无私的事物。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同学之间的关爱,有家长对孩子的爱……

生活中的爱无处不在,它们是从一些小的事情体现的,但同时也给了我很深的教育。所以近日,我就读了这一本《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由意大利作家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小学四年级男孩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通过塑造一个个渺小,而不凡的人物形象,在我的心中荡起一阵阵的情感,整篇文章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身边的善与恶,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有许多的故事令我感动,但最让我感动的是——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他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