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精选(九篇)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第1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现代化 探讨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模式也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目前,单纯以经济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管理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1],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需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寻找突破口,顺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管理模式

(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含义

简单地讲,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一个企业为达到自身经营目标而开展生产活动和组织资源的一种管理方式与框架[2],是企业实现集成化管理和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对促进企业生产,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其市场经济效益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随着知识经济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与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各企业需根据其实际发展状况,研究新型管理模式。

(二)企业管理模式分类与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6种,分别为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以及系统化管理模式等[3],其中目前各企业中最常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模式、前后端型组织结构模式以及以产品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模式等3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使用,但不能固守不变,其组织结构模式的设计需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新型目标做到与时俱进。当前环境下,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日益网络化,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想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如互联网等,借助其高速、高效、精准的信息技术和传输优势,缩短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提高企业工作效率。②扁平化管理,这一管理转变,能够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费用,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③柔韧性管理,该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结构的柔韧性,在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上迂回,寻找其他出路,可有效减少企业各组织集团之间的分歧。④合作化管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密切,通过强强联合,可增强管理优势,弥补劣势,形成企业间的战略联盟。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企业将计算机、互联网等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作为企业管理核心手段,使其企业管理水平能够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与知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其现代化管理内容主要可概括为三项,即企业管理控制现代化、管理思想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二)发展方向

现阶段,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主流,知识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管理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以及存储和共享等,充分利用智慧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知识管理也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其管理核心将逐渐转变为提高企业生产力与创新能力。就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企业管理现代化将会发生以下变化: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②以人为本,重视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③企业网络信息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相融合

(一)制度联合关怀的企业管理

从企业的管理学角度来讲,制度与“法制”类似,关怀与“德治”相当,二者互为补充,可相互促进,其中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根据既定的企业制度规范员工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而关怀则可缓解或协调企业内部矛盾,对企业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需两者兼顾,在实施制度化管理时,重视对员工的情绪关怀,提高其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工作能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其调配至合理的工作岗位上,并尽量满足员工需求。或关心爱护员工,定期为其开展道德培训,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效益联合责任的企业管理

一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都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但是伴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生产中也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从社会角度看长远发展,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尽量减少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促进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网络信息化管理

企业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主要在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该技术作为企业管理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储备、数据资料存储以及利用网络所建立的庞大客户群体等。此种管理模式的重心在于信息资源,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完善网络信息保密系统,建立信息化组织,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风险控制和数据资料的整合与计算,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知识经济与网络信息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智慧.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经营管理者.2016,(01):129.

第2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

1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

企业管理模式就是指企业制定经营管理目标,并且通过对经营活动以及内部资源进行规划配置,以达到预期目标所形成的管理方法和结构。当前世界采用较为广泛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两种,一种是美国模式,另一种是日本模式,而且美国模式侧重于法制管理和管理者的个人能力,突出利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日本模式则侧重于集体主义,善于利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完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指以社会生产需求为根本,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强化现代化生产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的管理过程。企业管理现代化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捷径。企业管理现代化包含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现代化,而且还包括管理控制、管理协调、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等。企业要以现代知识经济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才能够实现对各部门的高效协调和管理,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现代化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的顺利运用。

2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类别和特点

2.1制度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对企业职工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操作进行严格管理,能够在管理过程中达到有据可依,确保企业管理的顺畅有序。制度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制度构架,健全规范程序,但是也凸显出缺少人性化和过于呆板的确定,容易引起和激化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之间的矛盾。

2.2情感化管理模式

情感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彼此的信任和情感为前提,通过人性化管理方式,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和集体感的管理过程。在采取情感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从激励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对员工进行企业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大部分应用于企业初建时期,可以通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增强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从而不断延伸管理的宽度和深度。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仅靠情感维系企业的规范将会出现众多弊端,当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不一致时,或两者之间的情感出现波动时,都会使已经建立的信任和情感崩塌,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3家族式管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模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并让家族成员在企业的关键职位任职,实现权利集中。由于家族式管理的管理人员都存在血缘关系,在制定相关决策时,容易达成一致的意见,在决策落实的过程中,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团结力。但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权利过于专制,制定重大决策时,容易只从自身角度出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增加了决策的风险。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之间,由于血缘关系的隔阂,矛盾容易被激化,影响企业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3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状况

3.1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日渐提高,但是,距离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现代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企业还未完成经济改制,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方法停滞不前,难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管理过程中,管理的能力还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未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3.2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失衡

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企业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周围的发展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呈现出不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各有不同。东南沿海一带,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先进、员工的素质整体水平较高,所以呈现出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也较高,能够适应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加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所含的科技含量不高,依靠消耗资源和环境来推动企业的发展,相应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从全国的整体格局来看,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发展,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

3.3管理的创新能力不强

很多企业对管理现代化的认识不深刻,只强调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管理的精力也主要集中在技术和设备的改革创新,却未能形成管理的创新意识,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环境。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法仍然延续以往的陈旧管理经验,盲从跟风和商业化现象明显,未能充分展示企业的文化特色,管理的创新能力较弱。

4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4.1从传统管理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国家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性目标得以确定,也从另一方面加快了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步伐,从以往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向综合利益最大化转变。所以,企业的管理思想也要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中,无论在组织管理还是生产运营、风险控制等环节都要相应改变,以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4.2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员工个体地位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体现在于以人为本,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一是企业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企业的考核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二是企业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为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提供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而且也能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认识员工个人的重要性,给予生活和精神的帮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便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3增强企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信息化科技已经被普遍应用到各行各业。企业管理也要注重科技化发展,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和运营的各环节,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同时,深度挖掘企业内部资源,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5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选择

5.1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主要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指导,通过测评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来评判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强调责任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责任的作用,督促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较,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侧重于全局统筹,以社会责任为基础,探索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掘企业的可用资源,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2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将人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关键元素,通过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该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增加对员工个人的关注度,满足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使其在集体中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亲密感,激发其最大的工作热情。

5.3知识型管理模式

知识型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设备,督促企业从多种途径提高知识对管理模式的提高。包括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员工接受新知识和国际化思想的机会;搭建完善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更新完善相关技术,实现企业对人才管理和数据分析的完美对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管理要顺应时代趋势,选择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推动企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雯茜.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现代商业,2014(18).

[2]黄志建.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4(02).

第3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一、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为了达到利润的目标而所执行的经营活动的框架和方式。我们注意到我国常见的管理模式在面对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必须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程度的改革,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企业的常见管理模式

根据相关调研和资料我们知道现代企业一般都是由小企业所发展而来,而在企业的创立之初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合伙以及家族式成立,所以现在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被分为如下两种:

(一)合伙式企业

所谓合伙式企业就是指企业有几个管理比较亲密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所创立,企业是靠着这些合伙人的关系进行管理的,但是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到这种企业管理模式比较脆弱,维持的时间不长久。

(二)家族式企业

家族式企业的创立是由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出资创立的,一般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家庭的长辈担任决策层,实行类似于军队的集权化管理。企业的各种安全都由家族的血缘关系所保证和维持。在企业创立的初期主要投资人将会成为管理权的拥有者,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整个企业服从统一的管理,这样相关领导层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我们注意到这种企业在创立的初期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原因在于这种自上而下的统一式管理。但是在企业逐渐变大变强后,这种管理方式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由于企业管理权所有者在企业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导致其所的相关命令没有受到限制,其也不会主动和家族其他人进行商榷,这样做出的相关决策将会使得企业的发展留下一定的隐患。另外,家族式盘根错节的关系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家族的其他人都将会找各种关系进入到企业中或者是企业的相关人员会想尽办法的将自己的亲人拉入到企业中,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无法有效的招纳新的人才。

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商品、人才、知识、资本都是可以自由的流通的。面对这一态势企业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本着开放的原则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现在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期,不进则退。中国应该借助这次变革的机遇和动力,是我国能够保持不断地进步,因此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核心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使得人们都开始追求多元化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现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同于以往想找一个固定的饭碗工作一辈子,而是希望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找到一份更加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面对这种形式,企业只有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才能留住人才,不断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未来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向如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组织结构可塑化

组织结构可塑化就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变的能力,通过可塑化就能帮助企业合理的、正确的面对出现的内部问题和分歧。

(二)面对竞争合作化

所谓竞争合作化就是企业主动地找到和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做出有好的谈判,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更好地开拓市场。由于这一个整体内部的企业能够相互自己取长补短,这样就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合作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中非常常见,并且以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典型榜样。

(三)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扁平化是现在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过去企业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虽然说这种管理方式曾经帮助企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管理模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阻碍,扁平化的结构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经营策略机动化

一旦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就应该全面的检查自己的经营策略,发现其中的问题,迅速的解决,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

第4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积极性 创造性

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知识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将取代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主体,成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源。知识将带动着社会进步,知识必将推动着管理创新。有专家预言:“21世纪是管理的新世纪,是以管理变革和管理新方法取胜的新世纪。”来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巨大变化,给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变则通,通则明。管理的变革就要求管理者有超前的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陈规,要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当前,以“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在已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规范管理基础上,经过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经营管理状态变化的一种灵活管理模式。它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是扁平的和灵活的,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是快速变化的,企业信息沟通是畅通的、便捷的,人的积极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和调整。

柔是相对于刚而言的,那么柔性管理就是相对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的刚性管理而提出来的。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强调高层管理统管,部门分工,各自负责;重视组织管理结构的稳定性;依赖自上而下的层级控制;强调对成员严加管束,认为成员工作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重视物质激励;注重成员的专一技术能力,这样就使管理具有较强的刚性,灵活性小,管理风格不易发生变化,企业很难适应外界的变化。而现代企业的柔性管理中领导者乐于向下属授权,实行扁平结构的弹性管理;提倡按市场需要灵活组建团体;重视与成员的人际沟通,引导成员自我管理,突出成员在组织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释放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倡导成员一专多能,这些就使企业具有较大的弹性,反应非常敏捷,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强调激活人的主动性,倡导创新精神,实现知识由学习到运用的转化,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采用柔性的生产技术和动态的组织结构,不断创造出企业在市场上领先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实施柔性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建设柔性组织

柔性组织是一种网络式的扁平化的组织,它要求现代企业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替代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由集权向分权过渡。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信息传递是逐层进行的,一级一级往下传。高层占有的信息多,底层占有的信息少,信息分配的多少决定了权力的大小。另外,处于基层的技术人员直接生产产品或直接与顾客打交道,他们拥有最新的产品或顾客的反馈,过多的中间层次使得他们的信息只能缓慢甚至难以到达高层。这种组织形式在信息高速传递时代很容易反应滞后,对组织经营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此,减少中间层,加快信息的双向流动,使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成为一种企业变革的潮流。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载减冗余人员,从而使组织的结构更加紧凑,使组织的运营变得灵活、敏捷,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网络化使得组织中的劳动不再是可分的,而是为知识员工所共同承担,他们既可以被看做是独立的贡献者,又可以被看成是团体的一员。企业要打破传统的部门边界限制,根据从市场需求到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整个价值链将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员工组建成灵活的团队工作模式。企业的决策将尽可能由低层做出,依靠技术手段,丰富的信息足以使智慧型员工完全不必再等上层管理人员的指示就可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网络式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当一个市场机会出现时,在某一组织机构中有固定位置的人便会以其专长进入项目工作小组,并在其中扮演团队成员的新角色,与其他小组成员形成虚拟团队协同工作,直至小组任务完成为止。这种柔性组织赋予组织以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作出灵活机动的反应。

2.采用柔性生产技术

柔性生产技术,即采用FMS(柔性制造系统)或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进行制造。它融合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和最新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将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建立在高度集成和高度自动控制之下,大大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采用柔性生产技术就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从大批量粗放式经营向小批量多品种经营转变。因为柔性制造就是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放在首位,利润蕴含于顾客对物品需求和满足顾客偏好之中,只要能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转化为物品或服务,利润就是这种转化的一种自然结果。今后柔性制造的总趋势是生产线越来越短,越来越简,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交货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损耗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实现柔性制造可以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制定柔性战略

由于组织面临的环境中各种因素变化莫测,因而长期稳定的战略计划已不再有效。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注重战略要与环境相匹配,能形成互动,计划必须保留弹性,要具备能及时发现和抓住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性。任何时候企业的发展都必然受制于其环境的变化,再强大的企业都不可能在任何时期无所顾及地一味进取,所以战略柔性提倡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能够在高风险的市场竞争中既要敢于冒险抓住机会,又要善于保存实力,新产品研发要有多种储备,生产和营销实行多元组合,根据市场的发展而增加或减少投资。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能够适应现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未来。组织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不但要继续发展“适应”竞争环境的能力,而且要继续发展“影响”环境的能力。

4.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管理体制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机体,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是由相关的人去选择、去适应、去改造的,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和欣赏企业每一个成员,重视他们的个人价值,重视企业与成员之间的诚信与合作的关系,使他们都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工作。这样就能在企业中创造出一个人人争先,充分发挥潜能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能促进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至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对企业起着导向、规范、激励等作用。它能转变人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提高人的素质与追求,由于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的员工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因此,企业间人际关系会更加融洽,企业组织间会更易协调。

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和机构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的进步。企业应鼓励员工再学习,对员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组建高效的知识型团队,并且善于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建立及时有效的管理沟通。在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冲突、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冲突和矛盾如果积累下去就会由缓和到激烈,这都会干扰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要通过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来缓解和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有利于企业实现组织目标,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任何一个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本。

实行有效激励以促动员工不懈进取。激励是一种领导艺术,这种艺术能极大地唤起员工心中潜藏的能量。激励的有效性,往往在于及时。太早的激励,会让员工忘了他的责任和他必须努力的目标,有时甚至会带来一种误解,以为这种激励是很随便很轻易即可获得的。太晚的激励,会让员工受到伤害,对公司及领导失去信心。最后激励虽然来了,但是负面的影响一时无法消除。激励除了有效性之外还要有柔性,即在满足成员物质利益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成员的贡献实行多样化的激励,以激发工作热情,及时调整成员的心态,如:树立榜样,庆功表彰、授权负责、进修学习等等。

柔性管理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营的新形式下提出的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刚性的规章制度,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我们知道“太刚易折,太柔则靡”,企业的管理活动也是如此。企业要想出奇制胜,必须刚柔并举,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刚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离开它,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离开它,企业管理就是死水一潭。柔性管理是以刚性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而刚性管理又必然要靠柔性管理来提升。柔则和谐,柔则灵活。柔性管理就是一种以柔克刚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法宝。

参考文献:

[1]涂超.管理变革[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第5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本文从介绍人本管理理念和模式出发,全面论述现代人本管理理念和模式的精神内涵,即人文精神、人性思考、人生关怀、人员激励、人才开发等,并从多方位对人本管理理念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现代企业如何实施人本管理。

【关键词】:人本管理企业管理理念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正面临着重整提高的挑战。企业管理也从强调以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开发,是管理领域一次变革和创新,而把人当作一种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当代先进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称之为“人本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变革和创新,反应了知识经济的本质和要求,本文主要对人本管理的理念、内涵、要求和模式作以剖析和探讨。

一、人本主义管理的兴起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经验管理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到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这都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了市场调查与预测,开展民主管理、应用运筹学、实行系统管理等,促进了管理学在思想内容、组织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更快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来临,规范与制度虽然依然存在,监控也仍有必要,但是其刚性大为削弱。因为规章制度只能对共性问题进行约束,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其非程序化的创造性工作,没有固定准则与模式可循,人们只要求结果,但很难监控它的过程;而且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经济多元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人对机器的适应将变成机器对人的适应。人们所受的刚性约束越小则自由度就相对加大,为人类实现自主性提供了条件。所以在新经济时代,人本管理必然取代管理型管理,因为人本管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和管理要求。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此种管理,它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皆蕴藏潜能,人性是积极的、建设性与社会性的,追求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哲学,它强调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整性和人需要的多样性,具有以下精神内涵:

1、人文精神: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

2、人性思考:尊重员工,满足需求

3、人生关怀:关心生活,交流情感

4、人员激励: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5、人才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从多方位对人本管理的分析

1、从人的文化性发展看人本管理

2、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智力型要求看人本。

3、从人的本质属性看人本管理,

4、从资产形态的发展看人文管理。

四、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具体体现

人类物质生产和生存与社会发展离不开对硬性物资资源的依赖;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的文化性、精神性、理性越强,对人自身智能资源开发应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成为社会发展的本质推动力。工业经济孕育了泰罗制;而知识经济正孕育着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本管理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企业人文环境为基础的,其宗旨是尽量发挥人的文化性作用和满足人的本性的需求。企业人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的发展。

2、对待用户。

3、对待生产。

4、对待管理职能。

5、对待员工。

6、对待企业竞争。

7、对待产品设计。

8、对待组织形式。

9、对待企业文化。

结束语

企业之间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本质上则是管理水平的竞争,而人本管理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哲学,它强调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整性和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其要义是在管理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其它生产要素的辩证关系,重视人的智慧、创造力及主导作用,实行综合性、动态性管理,从而帮助员工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形成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奋斗的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元著:《人力资本运营—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战略与致胜方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45-47页。

第6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现代装饰企业管理模式科学化

受老城区改造与新城扩建的影响,我国建筑装饰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何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现代企业竞争与管理的研究中发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产品与价格的竞争,更是企业市场反应能力、客户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的竞争。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素,企业的管理模式将直接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企业市场口碑的建立、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文中针对装饰企业管理工作现状对现代装饰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我国装饰企业管理现状与管理模式的探讨

受我国装饰企业综合水平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装饰企业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以及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我国装饰企业难以发展壮大,这也是造成我国缺乏大型装饰企业的重要因素。另外,装饰企业重市场、轻管理的理念也是造成装饰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的现状。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建筑装饰企业必须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展管理工作。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现代装饰企业的管理模式探讨

1、针对装饰企业管理现状提高管理工作的认识

针对我国装饰企业管理现状,现代装饰企业应从提高管理工作的认识入手,科学分析装饰企业管理现状与特点。通过借鉴不同企业管理模式以针对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打造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现代装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正确认识管理工作对企业生存、发展、市场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意义。以企业经营者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针对装饰工程特点打造符合装饰管理特点的管理模式

装饰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还要将艺术、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构建实现针对装饰工程特点的管理模式构建。在现代装饰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企业在注重分析自身特点、现状以及企业人事结构、管理架构基础上还要针对装饰企业工程特点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以科学的管理模式构建实现对装饰工程的适用性、实现装饰企业管理工作的适用性。以科学的装饰管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3、以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为重点进行管理模式的打造

在进行现代装饰企业的管理模式打造中,企业应将管理流程的优化作为重点进行管理模式的打造。通过对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针对企业经营方向的分析,使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优点与特点,实现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4、针对装饰市场变化进行装饰企业管理模式的打造

我国WTO后的装饰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使得装饰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随着国外装饰企业的进驻,我国装饰企业也正面临着多元化的、国际化的市场竞争。这就需要装饰企业必须针对环境的变化进行管理模式的调整。借鉴现代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同时针对装饰工程特点以及环境的变化进行管理模式的打造,以此提高装饰企业在现代装饰市场环境下的市场竞争力,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

针对装饰风格多样化、装饰流行变化快的特点,现代装饰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应用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受装饰风格、功能与流行趋势的印象,装饰企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重点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其要求施工企业针对不同的装饰风格进行相应的管理要点调整,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的提高、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在装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通过市场预测、企业自身情况分析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等进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制定。在明确的战略指导下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装饰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优化已近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现代装饰企业必须认识到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通过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梁建国.装饰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J].装饰与装修,2008,12.

第7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突出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目前由于世界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各国都加强了对国际贸易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订单数量锐减,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矛盾越来越激烈,所以需要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从而对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加快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优化,使企业能够更好的与当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

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是以企业各种要素资源为基础,即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高擀质量、低成本及快速及时的转化,从而形成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化的指导和控制方法,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企业的生产进行控制,并针对市场的需要求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同时提供能够满足顾客满意的各项服务。虽然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生产管理模式,但这种新的生产管理模式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加快企业的发展。

1.1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有健全的生产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当中,企业组织机构还不健全,没有形成企业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开发、原料采购及产品生产等一系列完善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而且企业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配合,而且权责不明,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管理无法达到协调、及时,极易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从而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发生。

1.2 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部分企业为了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生产量,则一味的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却较为忽视,这就导致大规模的进行产品的生产,但由于质量不过关,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无法实现。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生产管理流程,企业在采购流程、订单流程和生产线管理流程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没有一套健全的体系,生产管理较为混乱,对企业的正常运行生产运营带来较大的影响。

1.3 质量控制不够到位

质量是企业产品的生命,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对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来确保产品的质量。但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必要的控制,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由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产品滞销或是被退货的情况屡屡发生,给企业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在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中,由于检验人员缺乏质量控制意识,在检验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即出厂,给企业的信誉带来较大的影响。

2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生产管理机构

改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转型发展以及遇到重大制约瓶颈的企业来说,完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显得更为重要。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必须按照“精兵简政”的原则,聚消、精简和合并不必要或者功能重叠的部门,优化组织体系,强化部门职能,建立联系制度。牢固树立“精益生产”理念,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分布,将人力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效利用,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完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决策层、管理层、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就企业生产管理计划以及一些突出问题进行研究落实,强化企业生产管理的“协同性”。

2.2 完善生产管理流程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而要落实好制度就必须完善工作流程。改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着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大力加强采购、订单评审、库存清理、生产线、质量检验等流程建设,比如对于质量检验管理,应当建立原材料采购流程来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建立生产环节检验流程来确保质量检验到位,真正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流程,保证企业生产管理落到实处。完善生产管理流程,还必须根据品质、质量、价格、时间、服务等企业竞争力“五大要素”来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将“五大要素”渗透到企业生产管理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科学性。

2.3 完善生产管理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是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执行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生产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规范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全体员工遵照执行。建立企业生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落实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员工应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那些破坏管理制度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给予必要的惩处。把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加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强化生产管理水平。全力打造一流的企业生产管理队伍,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员工公认的生产管理队伍。

3 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生产管理,这是企业的重要基础,而企业要想实现生产的有效管理,提供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则需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模式开始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开始转变,这就需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并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确保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走向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加快推动企业发展的步伐,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煜.精准生产模式及其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

第8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1.何为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模式(EnterpriseManagementModel),简称EMM,就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围绕实现企业特定的目标、各种资源、信息、知识,开展运营活动的基本框架、规则和方式。EMM包括结构要素、支撑要素两种要素。结构要素主要有经营管理、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管理技术、决策制度及领导体制。支撑要素包括人员素质、企业目标和目标市场、产品技术等。

2.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

2.1在管理对象方面。传统企业管理的管理对象侧重于物质资源,重在对物质资源进行分配、收入、支出。而现代企业管理的管理对象侧重于人力资源,强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重点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2在管理理念方面。传统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管理中是靠组织制度的约束实现管理目标。而现代企业管理注重人的素质的培养、人的激励机制和人的自控力,在管理中是靠人员素质和人员激励实现管理目标。

2.3在管理内涵方面。传统企业管理行为总是针对某一管理要素实施,对问题的揭示、分析或处理措施的制定采取直观的线性思考,属于单维的平面式管理。而现代企业管理行为总是针对多个管理因素实施,注重多维的立体式协调处理,属于多维管理。

2.4在管理重点方面。传统企业管理以生产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是产品生产,强调产品数量。而现代企业管理以战略管理为重点,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决定于企业内部的多方面因素,如经营决策、产品设计与创新、员工工作积极性、资源调配、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水平、制度规范等,企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应纳入战略管理的框架中。

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特征及发展趋势

1.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特征。

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盛行、顾客需求的差异化与个性化、新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技术的日益更新及应用的综合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企业需要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模式。

1.1强调“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充分重视员工的需要,还要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员工,要谋求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共同面对企业困境,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提供晋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企业必须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注重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注重对人的选拨、培养、开发,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1.2信息化下智能化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互联网和各种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企业在信息数据管理方面面临巨大冲击。大量的信息数据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另一方面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调整和优化。大数据通过内外结合来协助企业稳定市场地位与价值,保证在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企业要广泛运用大量数据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以及数据流创建全新的管理模式,商务智能的出现,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通过数据库的建立,集成来自不同数据资源的多种数据类型,从数据中发现新的关系,将企业大量的信息进行保存和共享,实现企业信息的完整性,数据库的建立,也极大的方便了员工对企业信息的查找,而对这些信息的有效管理,还能为企业今后的管理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2.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2.1组织结构弹性化。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围绕着物品和资金流动而设置,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顾客需求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现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则围绕信息流动来设置。因此现代企业挂历对组织结构的弹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注重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管理费用,对提高企业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注重组织结构的柔韧性。柔韧性的组织结构可以解决组织集团化与组织分权化的矛盾。第三,要注重联盟化。通过战略联盟组织,打破企业间在空间上的阻隔,形成联合体,增强竞争力。最后,强调管理中心下移。倡导建立团队式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垂直式、智能式向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发展。

2.2组织管理柔性化。组织管理柔性化主要体现人性特征。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活动过程。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力量源泉。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由传统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将员工看做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注重人才开发。第二,加强员工培养,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员工的创新能力关系着企业的竞争力,要加强员工的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第三,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被人们称为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次革命”。有西方学者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是“21世纪型革新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文化革新的方向,企业文化的创造与渗透”。企业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突出企业的气质和个性等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管理模式灵活化。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说过,有效的管理总是一种随机制宜的、因情况而异的管理。企业面对瞬变的市场、技术更新的快速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等因素,必须建立与环境变迁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要具有灵活性,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革和创新,不再局限于一种管理模式。

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形式

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TotalResponsibilityManagement,TRM),是在科学的社会责任观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强调企业通过自身行为应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企业动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它是通过激发相关利益方的社会价值,创造潜能以有效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具有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管理框架,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注重利益相关方合作创造综合价值的管理方式等特征。在管理模式方面,企业只有把社会责任当作其核心,谋求管理模式的创新,将社会纳入企业管理的对象,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循环发展。

2.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最高层次,构建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又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企业文化中,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能够从思想上将与员工统一起来,形成巨大合力,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既要注重员工的需求,还要注重顾客的需求。一方面,企业要满足员工物质需求,还要重视员工的道德教育,从而培养员工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使员工能够切实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企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将“顾客至上”的理念融入到管理各环节。

3.知识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手段,把信息与企业活动和员工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知识管理模式重视信息技术手段,重视员工的国际化、知识化等现代思想意识,一方面将知识作为企业的财产来进行管理,通过建立智能化信息组织,强化最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信息在企业全体员工共享,实现企业信息的透明化,促进员工对企业的了解,增进员工间及员工与领导的相互信任,从而极大的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企业人才选择及培养方面,企业更看重具有国际化视野及超前意识的人才的开发和应用,从而改善人才结构,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快学习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信息组织,以完成对复杂信息的识别、记忆、计算、联想、判断,从而实现企业对数据的有效整合分析与利用,发挥知识的最大效用。

4.柔性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而言的,强调管理软化,以管理的柔性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柔性管理模式是从企业环境出发,强调“人本管理”,变革组织结构。此时,企业管理重点发生变化,由盯住员工、实施负反馈纠偏的外部控制转变为关注员工观念意识、间接影响员工行为的内部控制。

5.信息化管理模式。

第9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前言

一直以来,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与生产活动中除了企业自身条件限制之外,也要受到市场运行环境的影响。事实上,要实现现代企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与持续发展,还必须要具有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但是如何才能构建出现代企业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模式,是相关人士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探究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就具有现实意义。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现状

要探究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必须要从经济管理体系现状中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才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1.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

纵观现代企业之中,许多企业根本不重视管理人才,片面的认为管理不过是随便找一个人看住生产工人就行,有和没有几乎是等效的。在实际之中,很多企业还让一个管理者身兼多职,这样的做法确实能够降低劳动成本的费用,但是这种管理却达不到管理的真正目标。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激情与斗志,势必影响到整个生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型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2.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现在很多企业经济管理上不但模式比较落后,就是理念上也还缺乏现代化观念。无论是理念还是模式上都不能够与时俱进,都和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匹配。很多企业领导片面的认为,所谓的经济就是钱,根本没有真正意识到经济总量,往往他们只是注重企业业务收入量,这种做法不但会增加成本,还有可能降低收入。有时候表现上提高看似乎提高了收入,但是最终收入却出现下降,甚至还亏损。

3.融资较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企业发展上受到资金的阻碍,加之财务信息等都不完善,这些都会为银行等融资单位带来各种忧虑。因此,很多企业根本就不能够从债券市场以及股市、银行等地方直接融资,造成企业融资只能从金融机构去实现,无形中就提高了耗资成本。

4.经济管理平台滞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许多企业都进入到网络化管理和生产。因此各个企业都构建投标、项目预算、财务结算等方面软件管理,但是大都是各个企业独自经营自身的信息平台,没有一个统一平台,这就造成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极为困难,导致系统信息出现了偏差,有时候会影响到经济管理上的决策。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策略

要想增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效益,增强现代企业自身实力,就必须要结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现状,有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策略。

1.优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所谓的经济管理体系,就是现代企业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儿采用的管理模式,只有确保了经济管理具备有效性与科学性,并且定期测评经济管理体系,对经济管理体系中不合理因素进行改进与完善,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要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管理中的“管理效益模式”,要放眼于长远,将短期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经济管理体系整体效果。

2.完善现代企业的内控制度

如今,现代企业大都将信息化管理模式引入到企业之中,在企业内部构建出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内控系统,通过管理信息一体化有效缩减了企业管理上的偏差,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同时,现代企业还要加强内部文件管理,确保文件具备时效性,让企业员工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公司动态。而且还要收集其他企业相关的信息,及时准确掌握政府最新动态、政策,搭建出客户、企业以及政府三方联系平台,为现代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要有所发展,必须要激励员工斗志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因此现代企业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员工各种福利条件,指引员工树立正确人生观、职业观,通过各种培训、激励以及晋升等,来增强企业中的凝聚力,将人事风险降低,留住优秀的人才。现代企业只有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才能给实现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实现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

4.优化生产过程

要做好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采购与生产。因此,在构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上,必须要改进与优化生产于采购过程,要严格控制各个程序,从原材料的采购――入库――生产――产品成形――库存整个过程中,都要严格对各个关卡进行把关,从每一个工序去控制成本。这样,就能够有效监测与控制质量的关键点,确保现代企业产品的质量关。通过过硬质量抢占市场,赢得现代企业最大利益,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经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重要的保障。因此,一定要构建出科学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模式,采用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方法来管理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确保企业的价值与利润。

参考文献:

[1]常新洛.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1(05):98-101.

[2]单金苗.经济改革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构建[J].现代商业,2007(1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