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精选(九篇)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

第1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学

一、关于地质工程学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4.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1.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1.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1.1.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1.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1.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3.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1.3.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1.3.3避让措施

1.3.3.1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1.3.3.2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四、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第2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70 

岩土工程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机率,对于无可避免的地质灾害,要采用科学的措施进行预警避险,务必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由于我国地形较为复杂,要想顺利开展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断研发革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及技术,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概况 

“岩土工程”是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岩石进行开挖及加固等相关工程。岩土工程将地质以及地质环境进行系统组成研究,并对岩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处理。“地质灾害”是岩土工程建设中极其常见的一种灾害现象。在我国,地质灾害大多是人为造成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量挖掘,导致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我国地质灾害特点 

地质灾害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灾害,这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人类活动无关。另一类是人为引起的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受人为活动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会日益加剧。据统计,每年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十亿以上,造成这些损失的最普遍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其中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最广,几乎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1)滑坡。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是指斜坡上受到地震、河流冲刷、人工切破及地下水活动等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斜坡岩体或土体软弱带整体或局部下滑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范围内人民生命安全,也会对房屋、交通等带来巨大的破坏。 

(2)崩塌。崩塌是指因为矿山开采、道路边坡挖掘。水库渗漏、堆渣填土等岩土工程的进行,导致陡坡上岩石颠倒翻滚至坡脚,再加上岩土体因为过度开采而产生根部空虚,发生的局部移滑或者断裂的现象。 

(3)泥石流。泥石流主要是由于降水量过大,在山坡与沟谷中混入大量泥沙、巨砾、碎石等物质引发的固体洪流。过度的开采、不合理弃石弃土及乱垦滥伐等行为导致的水土流失是产生泥石流的主要因素。 

(4)地表变形。地表变形主要表现在地表塌陷、裂缝、沉降等方面。地下矿产的过量开采、表面岩溶的活动及地下水大量抽取等都是引起地面变形的主要原因。 

3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1)推广环保设计规划。环境岩土工程建设,是将环境科学与岩土工程进行完美结合,主要使用岩土工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来进行环境保护规划。在进行岩土工程规划设计时,以环境保护为原则,充分考虑工程稳定安全性,注重岩土工程环境的变化。从源头减少经济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实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饲养动物、植树造林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合理的防治生物手段来改善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节约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3)开展工程防治。工程防治是地质灾害防治中最重要的重要的一环,就我国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只有小部分工程无需开展,大部分工程还是需要依赖工程防治工作。但不管是怎样的工程,在施工前都需要做好规划与防治工作。如大多数房屋在切破后都会形成小型的土质滑坡,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滑坡后缘排水、前缘支撑拦截,削方减护坡等,都会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进行灾害预警避险。对于城镇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上游,如果存在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高山峡谷地区,应加大对于其水文、雨量、气象以及地质灾害等专业检测密度,加强预警信息传播手段,确保能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并且加大灾害区域内公众防灾抗灾意识,提高群众互救自救能力。 

在岩土施工过程中,一些必要的避让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在降雨量大时将地质灾害范围内群众就近转移,对于灾害严重地区群众进行搬迁避让。有效使用避让措施,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5)研发新技术。在岩土工程活动中应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将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力求将地质灾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使用新工艺对工程地基进行加固,运用不同形式的板桩墙和档土墙来开挖深基坑,利用大直径抗滑桩来防止岩土滑动等,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在岩土工程中,不仅加固了边坡,还改善了地基变形的情况。只有不断研发新技术,才能促进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革新进步,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 

4 总结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类生存环境,以及施工人员和施工工程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岩土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提前预警和规避,通过合理的措施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加大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危斯敏.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2]黄利杰.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李玉钦.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 

第3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范围内的降水、降雨量日渐增多,地质灾害隐患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性破坏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人类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类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从原始人利用天然洞穴到学会挖土造屋,时至今日,人类已能够建造高达数百米的摩天大厦、高坝和巨塔。在此过程中,由于地基处理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技术D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我国地理位置独特,东邻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靠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处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带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导致破坏铁路、公路、航运、水库、堤坝和通信等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滑坡发生的规律: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设计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防治工程措施,见下表1所示。

3.2.3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第4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一、提高认识,全县迅速投入到抗战救灾工作中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到灾害现场亲自指挥抗灾救灾工作,其余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乡镇党委第一书记下沉到基层一线,查看灾情、安抚灾民,指导群众抗灾自救,要求各乡(镇)、村、组、隐患点、监测人员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科学避让的原则,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确保人民群众生命不受伤害。一是强化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县国土资源和气象局密切合作,联合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确保预警预报准确传达到个乡镇及监测点。二是强化汛期值班。进一步细化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强化信息保畅、监测预警和主动防灾等工作要求,确保防灾应急时效性。三是抓好关键区域、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和在建工程的地质灾害防范,将防灾工作落实到操作层面。四是加大部门间协调和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得以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二、强化责任,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

全方位推进,形成地灾防治强大合力。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实行关口前移,以村为主体,村民为群测群防员,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实践中所体现的积极作用,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道关口。着力构建属地管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地质灾害防灾体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民政府为第一责任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经信、教育、公安、城乡建设住房、交通运输、农业水务、安监、旅游、气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承担行业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发挥各自监测网络优势,及时协调处理地质灾害。进一步严格汛期值班,实行定期巡查,确保地质灾害险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应急处理。确保在建治理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加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申报立项力度,进一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力度,做好灾后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为把地质灾损失降到最低。按照“防治不留死角、监管不留真空”的原则,努力做到地质灾害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对确定的重点地灾防范区实行领导包片负责,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汛期期间实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建立台账。

第5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产生因素;类型;防治措施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对我们的影响必将在较长的时期内蔓延。

1.对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地理、水文、地质、气候环境复杂,由于复原辽阔,海拔绝对差大,气温跨度明显,东西、南北差异极大。从而形成分布广、危害大、种类多的地质灾害特点。由于各种因素,近几年我国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人们还没有从唐山大地震的悲痛中完全走出来的时候,5.12地震发生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打的我们措手不及。国内外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的历史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研究的趋势由原始低级的定性化、粗劣化逐步演变成定量化、数字化。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国内的地质灾害研究起步较晚,对地质灾害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识别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完善地灾理论体系建设工作,灾害预测信息搜集缺乏,各部门联动综合协调处理灾害能力较差等。在1970年以后,随着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不断上升,迫使人们不得不把减灾防灾工作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着手开始进行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估。当前,国外地灾研究人员多将精力集中在利用计算机建立数理模型上。虽然我国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各项工作起步均较晚。但是能迅速的将其应用于地质灾害方方面面的研究当中运用“GIS”将不同区域划分基本单元,从而弥补了区域地质灾害研究当中无法将自然单元为基础的数据与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综合搭配问题的空白。

2.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及类型

2.1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于地质灾害。我国地质地貌较为复杂,高原、丘陵以及山地通常被地面切割破碎,造成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质灾害,对于平原地带,也会由于不正当的人为活动而发生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跟气候因素也是息息相关,其中降水、风暴、气温等气候条件均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尤其是降水方面,其强度、大小、时间长短都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2.2地质灾害的类型

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

3.1地质灾害防治措地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 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一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我国的地质地貌问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发育情况、以及危险程度等,为建设全国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打好基础。要想更好的防治地质灾害,要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预则地质灾害以及评估灾害灾情等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估、防治等方面法律法规,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3.2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建议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要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辖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值班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表,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知悉灾害情况,确保上报下达、传递到位。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理,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分布活动的规律、形成条件、控制因素、危害程度的不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同时进行严格地质勘察和施工管理,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行综合治理。

4.结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本文在分析了地质灾害产生的因素和地质灾害的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具体建议,以期能够更好的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屈秋楠.浅谈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山,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12.

第6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生产安全;防治措施

一、绪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以及其他高新行业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其中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中的一种表现。本文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论述,针对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改善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不断推进可持续性发展。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使得地质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地质灾害的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地质灾害对人类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为了能够缓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就必须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做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使灾情得到有效缓解。针对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过程中,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1]。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调查、分析、评估等。在评估矿山地质灾害严重程度过程中,首先要对矿山进行现场勘察,收集并有效利用先前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留下的生产资料,利用有关的评估方法,结合相关的评估理论,对矿山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估结果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其次,在评估矿山地质灾害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采用相关评估方法的时候,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矿上存在的不同地质灾害需要进行就地考察和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根据矿区在评估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预先分析,并勘察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相关矿体分布和矿物质的性质,并对矿山的开采设计方案进行调查,采用定性评估的方法对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2]。

三、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

从环境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从环境质量出发,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具体的环境范围内,总体环境和某些关键要素对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适宜程度的影响。在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环境质量对人类生存发展适宜程度造成的影响,如果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改变了地质环境原本的适应力,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就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而言,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对人类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损失[3]。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地质环境较为复杂,气候多变,导致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造成的损失较大。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而言,地质灾害的产生会影响各生物的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越严重,造成的危险越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越严重[4]。

四、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分布较广,造成的影响较大。其中,矿山地质灾害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之一。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在开采和开发矿山过程中过分的开采、错误开采以及随意开采等导致。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当地的地质环境、自然环境严重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凹陷以及水位变化等,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生产,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环境污染也是矿山灾害的一种重要表现,由于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对三废进行有效、科学处理,将三废未经允许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导致江河湖海受到污染,从而出现各种自然问题。同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盐渍化,不利于地下水顺流,出现地下水断流等现象。其中最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坍塌以及矿山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等[5]。

(一)山体滑坡

从斜坡上的物质组成分析主要包括松散的土层、碎石土以及各种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下滑的岩土层。当这些岩土层在暴雨侵袭过后受到水的浸泡,降低了抗剪强度,容易导致这些松散的土层、碎石发生滑动现象从而造成山体滑坡现象。在矿山开采和开发过程中,由于挖掘过程中容易造成矿山表面碎石也较多,使得岩土层较为松散,从而容易造成矿山地质灾害,出现矿山山体滑坡现象[6]。

(二)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是山区或者山体中地形险峻的位置,由于长时间受到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导致山体发生滑坡现象,在山体出现滑坡现象过程中携带有大量的泥沙、碎石以及沿途,导致这些泥沙形成特殊的洪流,从而造成泥石流现象。形成泥石流的条件主要包括地形需要较为陡峭的地方,并堆积有大量的松散泥沙、土壤,并爆发较大的具有突发性、持续性的暴雨,在雨水的连续冲击下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从而出现泥石流现象。典型的泥石流主要是由各种粉砂、黏土形成的泥浆构成,当含水量较大时,这些泥浆在自身重力牵引下发生运动,形成泥石流。矿山泥石流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现象,爆发较为突然,来势猛烈,并伴随有矿块等,由于加速度较大,聚集的能量较大,所以具有极大的破坏力[7]。

(三)地表坍塌

地表坍塌是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地表坍塌主要与矿区在开采过程中保留的矿量不足、矿柱受到损伤,失去支撑力,从而导致矿山采空区发生塌陷情况。尤其是针对矿体掩藏较浅矿物质质地较为松散的矿山,例如煤矿等发生地表坍塌的现象更为明显。针对矿体埋藏较深的矿区,如果没有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当规模达到一定面积时就会出现地表塌陷的危险,另外由于矿区昼夜温差较大,季节变化也会加快矿山的岩石风化速度,在地表水的冲刷作用下会导致矿区的填充物出现软化裂痕等现象,从而造成地表坍塌现象发生。地表坍塌,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危险情况发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破坏耕地资源,使建筑物受到影响,破坏道路、水库等公共建设,甚至发生淹井事故,使得矿区停工停产[8]。

五、常见矿山地质灾害的相关治理措施

(一)防治山体滑坡

在治理山体滑坡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及时处理的综合治理原则。矿山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山体滑坡形成的因素和条件,在开采过程中就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相关的预防工程。在预防山体滑坡过程中,需考虑两个方面,要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山体的威胁。通过降低地表水地下水的压力,防止岩土发生软化和分解现象,并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对岩体的冲击作用。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边界修建水沟,在滑坡区内修建排水沟,并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和水文特点,设计地下水的排除工程,通过水平钻孔疏水法、竖井抽水法等对地下水进行排除,从而有效预防山体滑坡[9]。

(二)防治泥石流措施

泥石流是矿山地质灾害常见的一种灾害之一,在防治泥石流措施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需要消除或者将泥石流物质进行固化处理,第二是消除发生泥石流的条件。首先在消除泥石流物质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山体斜面的碎石、泥土、岩土的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大量的松散碎石、泥土堆积现象,如不能及时清理,需对这些泥土进行固化处理,例如利用水泥砂浆等对其进行固定。消除泥石流的诱发条件就必须确保水源得到有效控制。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山体修建排水沟、排洪渠,使水能够有效排出,防止泥石流发生,同时还要做好绿化工作,通过种植植物等方式,有效预防水土流失。

(三)防治地表坍塌措施

在防治地表坍塌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山的具体特点,合理设计回填参数和边坡参数,并加强对采空区的监测。为防止出现地表坍塌现象,需要加固矿柱,并做好稳固边坡工作,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出现开裂变形现象,就要立即停工,然后让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进行勘查,并针对开裂变形现象制定合理的措施,同时在坑道内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矿顶出现坍塌现象。

六、结语

综上所述,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坍塌等,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是一项重要、长期工程,矿山在开采和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矿山地质灾害的相关治理和防治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保理念,重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通过采用科学防治的方式,使中国矿业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近中,李飞.四川广安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恢复措施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0,35(04):123-126.

[2]汤银锁.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

[3]李欣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综合利用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20(07):295-296.

[4]刘炎波.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及恢复治理方案改进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258-259.

[5]赵克锋,张阿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环境与发展,2020,32(01):244-245.

[6]李渊,刘双全,刘华驹.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法分析与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81.

[7]李聪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2):161-162.

[8]王海东,初欣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勘查要点浅析[J].山西建筑,2020,46(03):150-152.

第7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频发。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2)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3)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5)地面变形,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2.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2)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3)避让措施:a.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b.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

3、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8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古丈县;建设项目;地质灾害

1前言

建设项目位于古丈县山枣乡林场村山枣溪北部海拔约325.0m山坡,周边属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估区内现状未见各类型的地质灾害,但用地区内存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条件,对建设项目造成损失,因此对古丈县公租房建设项目场地的地质灾害性进行科学评估极为重要。

2工程概况

古丈县民政避险搬迁公租房建设项目位于古丈县山枣乡林场村山枣溪北部,其占地面积4486.30m2,约为6.73亩,总建筑面积2000m2,项目包括公租房40套及水电等相关附属工程。

3地质环境

3.1气象、水文环境

评估区位于武陵山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暖多雨,夏季干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南西部的地表水体有山枣溪,该溪自北西往南东迳流,其河床宽3.0~5.0m,坡降5~15%,本次评估野外工作期间测得流量约19.5L/s。

3.2地形地貌

评估区一带位于湘西断褶侵蚀、剥蚀山地在南东部,建设工程区一带主要为丘陵地形。

3.3地质构造

评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南缘,属新华夏第三复式隆起带中段,即古丈复背斜南东侧、古丈—吉首断裂带中部的南东盘,区内褶皱、断裂构造不发育。

3.4工程地质概况

评估区内地形条件简单,地貌类型较简单,地质构造属较简单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经现场详细调查,评估区内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类型的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区内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5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5.1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估

(1)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未来工程建设涉及切坡和填方,将于建设场地北侧形成相对高差1~4m,坡度约65°的边坡,切坡坡度虽较陡,但切坡高度较小,故预测评估其引发崩塌的可能性小,但存在引发滑坡的可能。

(2)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内较松散的土体厚度为0~3m,成分为人工填土、强风化岩及较软的泥质粉砂岩,危害对象为坡体下部拟建的建筑物,约3栋,危险性等级为中等。

(3)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建设项目用地区一带为丘陵地形,山枣溪自南向北从评估区边缘通过,长度约300m河床较平缓,在用地区附近其坡降小于3‰。用地内切坡后的土石方量一是作为建筑材料用作回填土石料,不存在大规模弃土渣堆,物源物质不丰富,所以用地区内工程建设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险性小。

5.2工程建设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

根据现状地质灾害分布,评估区内未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所以,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加剧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5.3建设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

(1)可能遭受崩塌的危险性评估通过现场调查,评估区内没有发生过崩塌地质灾害,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也未见自然山体崩塌不稳定的危岩体,规划区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崩塌的可能性小,未来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崩塌的危险性小。(2)可能遭受滑坡的危险性评估通过现场调查,建设项目用地评估区内未见不稳定的滑坡隐患体。规划区南部一带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其它地段可能性小。所以,预测评估规划区南部一带未来工程建设本身遭受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其危险性中等。(3)可能遭受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项目属侵蚀型丘陵沟谷地貌,规划区地势相对较高,北高南低,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局部有分布,厚度小,部分地段基岩已出露,在长期暴雨的情况下,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对本工程影响小,规划区一带未来工程建设本身遭受泥石流的危险性小。

6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建议

6.1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主要是根据综合评估分区中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和防治工程难易程度确定,可分为三级。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的,防治工程复杂的划为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的,防治工程简单的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的,基本上不设计防治工程的划分为一般防治区。按照上述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分级原则,本建设工程区内可划分为1个地质灾害防治区,即次重点防治区,编号为B,需采用的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监测措施等,其中工程措施简称为“工”,生物措施简称为“生”、监测措施简称为“监”。

6.2防治措施建议

6.2.1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建议

(1)工程措施:①对切坡地段形成的人工边坡易产生崩塌地段,采用护披工程进行防护,如修建挡墙、喷锚、锚杆+网格梁等。②对边坡上的松散岩块及节理裂隙发育地段进行处理,采用锚索、锚杆等各种方法处理。(2)监测措施:对场地平整开挖形成的斜坡进行监测,发现崩塌隐患,及时处理,并设置警示牌。

6.2.2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建议

(1)工程措施:对边坡采用护披工程进行防护,如放坡卸载,降低坡度与坡高;支挡,修建挡墙、喷锚、锚杆+网格梁、抗滑桩、排截水沟等。(2)生物措施:在斜坡体种植草皮、灌木等。(3)监测措施:对场地平整开挖形成的斜坡进行监测,发现滑坡隐患,及时处理,并设置警示牌。

7结束语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古丈县公租房建设项目场地存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其后期使用安全性提供数据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技术要求实施细则.

[2]杨顺泉等主编.《湖南地质灾害》.

第9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峡谷山区;地质灾害;危害性;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峡谷山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

峡谷山区地质灾害可说是灾难性的,如何减少峡谷山区地质灾害对社会与经济的冲击,是各国政府所关心的重要课题。要有效地减少灾害的损失,需了解灾害发生的机理并进行分类,国内外峡谷山区地质灾害的分类法相当多,我国则是将峡谷山区灾害分为崩塌、滑坡与泥石流三大类,而各国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分类法是Vames在1978年提出的,Vames将峡谷山区灾害利用其运动型式与边坡材料不同加以区分,其中运动型式分为坠落(fall)、倾翻(topple)、滑动(slide)、流动(flow)、侧向扩展(1ateral spread)与复合型(complex);而材料则分为岩石(rock)、岩屑(debris)与土质(soil)。一般来说坠落和倾翻属于崩塌的范畴,而滑坡与泥石流的运动型式分别为滑动与流动,下面简要说明峡谷山区灾害常见运动型式的特性。

坠落:岩块或土体受重力、风化与水渗入等因素影响,由悬崖或陡坡骤然坠落、跳动及滚动至下方斜坡,坠落主要发生在多裂隙、节理的高陡斜坡或河岸侵蚀侧,若落石发生在道路旁则会造成交通中断甚至伤及人车,典型的落石如图l所示。

倾翻:通常发生在不连续面(裂隙、节理、层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相反的逆向岩坡,此不连续面受重力或裂隙中的水压力作用而张裂,受到扰动而向下、向外翻倒,边坡倾翻的照片如图2所示。

滑动:主要可分为旋转滑动(rotational slide)与平面滑动(translational slide)两种,这是斜坡最常见的破坏模式。旋转滑动多发生在较均质的土坡或破碎的岩坡,滑动面类似圆弧状;平面滑动的滑动面则近似平面,此平面一般为不连续面(如层面、节理面、断层与土岩界面等),岩坡的楔型破坏(wedge failure)也是平面滑动的一种,上述这些边坡的滑动主要是岩土的剪切破坏造成。图3为岩土界面间产生平面滑动的照片。

流动;斜坡的土体或岩体破坏情形如流体一般,流动速度可以是很缓慢的蠕变(creep)或是快速的泥石流。蠕变是因坡体的剪应力足够产生永久变形但未达到抗剪强度所造成,由于速度缓慢,尽管时间久后会造成工程设施损坏,通常不致影响人类生命安全,但有时蠕变可能会由于风化作用等因素从缓变转换成突变,这种蠕变破坏可能会引发较严重的灾害,因此斜坡的蠕变要注意是否有突变的可能,以避免蠕变从缓慢的流动转换为快速的滑动或流动而造成灾害。与蠕变相比,泥石流则非常危险,它是土、石和水的混合体受重力作用而流动,这种流动依其发生机理主要可分为水力型与土力型两种,水力型泥石流与水流运动有关,水流带动溪流的推移质与悬移质进而形成泥石流;土力型泥石流与岩土体内超静孔隙水压的增长有关,当超静孔隙水压增大到某一值时,使土体产生流滑(或广义液化)并进而引发泥石流。流动的泥石流有如流动的混凝土,由于其爆发突然且夹带巨石,因此破坏力惊人,泥石流依据组成材料不同可分为泥流、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与水石流,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的特性也不相同,这意味着所采用的防灾减灾策略需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合适的减灾策略。由图4可以看出泥石流的破坏力。

侧向扩展:与其他斜坡破坏型式不同,侧向扩展多发生在较平缓的土坡或河道边的平地(若发生在河边的侧向扩展常称为崩岸)。其主要发生原因一是下层土产生液化(地震或人工振动)或塑性流动,使上层岩土体开裂并依次倒下或滑下,一是高灵敏土(quick clay)或分散性土的流滑现象,因此侧向扩展常是一种复合式的边坡破坏。侧向扩展的研究相当少,特别是崩岸的启动与停止,它不仅与土力学中的水土作用下崩塌与滑动问题有关,也涉及到河流含沙量、水流特性等泥沙运动学和水力学问题,因此仍有待进一步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减少崩岸所造成的损失。图5为发生在长江的崩岸。

事实上,自然界的斜坡破坏型式很少是单一型式,多属于两种破坏型式以上的组合(复合型)。以泥石流为例,通常在泥石流溪流上游发生处及两岸有许多崩塌与滑坡,这些崩塌与滑坡所携带的岩、土提供泥石流的土石材料,存在合适的溪流坡度与足够的降雨时,便会爆发泥石流。

因此斜谷山区灾害的机理相当复杂,需累积相当的经验才能判断出致灾的主因,进而做出合适地减灾措施的决策。

图l堕落的落石 图2岩石倾翻

图3平面滑动破坏 图4泥石流图 5长江崩岸

2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考

如上所示,峡谷山区地质灾害可说是灾难性的且类型很多成因复杂,因此要经济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多方面(诸如学界、工程界、公众与政府等)的相互协调与整合,以下就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学科的整合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生命周期设计理念、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与地质灾害防治专责机构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这些讨论来说明峡谷山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学科的整合研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说是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整合应用,因此可说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即使仅从工程角度来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涉及到很多的学科。以岩土工程中的管涌破坏来说,岩土工程学可以利用达西定律描述土中水的渗流,利用水力坡降来决定土体是否发生渗透破坏,但一旦产生管涌,则必须考虑数管据道内的水力学与泥沙运动学特性来决定管涌是否继续扩展或稳定,因此要较好的描述管涌等渗透破坏的过程则需进行土力学、水力学与泥沙运动学的学科交叉研究。

同样地,由于强降雨是造成峡谷山区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雨量来进行峡谷山区灾害预警基准的研究也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但要较好的应用雨量预警基准则需进行岩土工程学与气象学的整合研究。然而在进行整合研究不可避免的受到各学科发展不足的限制,因此需了解这些限制才能有效地将其应用在实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生命周期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