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经济产业发展精选(九篇)

经济产业发展

第1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摘要: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概念,分析了海洋经济产业的特征,最后提出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洋产业经济对策

资源枯竭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源价格飙升,世界人口激增,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政府则面临着来自这些方面的各种威胁。人类在反思自我的同时,加快了调整和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步伐,不断的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寻求新的资源替代来源,而海洋蕴含的巨大能源资源,正是人类未来希望所在。

然而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开发不是很充分,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依然不是很发达,海洋中的高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消耗型的粗放性增长模式。因此,仅仅依靠初始的开发模式,难以维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调整海洋开发思路,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坚持科学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增长模式。

1、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概念

海洋经济包括海洋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和与之相关联的各类产业活动。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相关的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沿海旅游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研究教育管理服务。

而若按照形成时间分类,海洋产业可以分为传统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传统型产业主要是指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新兴海洋产业是指海水增养殖业、滨海及海洋旅游业、海水盐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直接利用业和海洋服务业。未来海洋产业技术尚未成熟但是有很强开发价值的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和海水综合利用等。

2、海洋产业特征分析

2.1 海洋产业的开放性特征

海洋不同于陆地没有严格的封闭界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因此也难以准确的分割其界限,正因为如此国家上对与海域的竞争以及海洋经济的竞争都要比陆地更加激烈,同时也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因此海洋经济就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海洋经济需要跨越地区部门及行业之间的界限,从理论研究层面,海洋经济也涉及到多个产业多个科学领域,总而言之,海洋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化的全球经济体系。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开始步入大规模开放利用海洋的新时期,沿海国家动用各个方面的技术手段加紧开放利用海洋,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海滨地区成为国家发展与经济开发的热门地段。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海洋产业的现代化特征

和传统的产业体系相比较,海洋体系本身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海洋的开发方面对高新技术的依赖要大于一般的传统产业。因为在广大的海域进行开发,本身具有的难度很大,而且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及密集的知识投入。真是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才推动了海洋开发的迅速扩张。世界海洋产业近几十年所取得的突破,离不开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石油探测技术的飞速进展。中国目前之所以海洋产业整体开发不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高新技术方面的制约,据数据统计,发达国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倚重的科技因素是我国的两倍以上。我国在海洋经济领域方面缺乏先进的探测仪器设备、资金和技术也不是很到位,因此发展海洋开发高新技术对于推动海洋产业化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从我国的国情上看,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依托于强大的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

3、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3.1 加大海洋产业开放领域和发展空间

产业开放主要是指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优势产业领域,在投资市场准入条件方面依照国际通用规则进行经济方面的合作。产业开发需要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的技术或者管理条件,进行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自身的发展。

3.2 优化海洋产业区域结构

发展临海产业本身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一方面通过临海产业为载体可以将海洋优势从海洋推广到陆地,扩张海洋产业的服务基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吸引陆地资源的开发方向向沿海地区倾斜,充分发挥港口海运等方面的辐射海外的优势。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海陆之间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优势互补的关系,海洋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本质上取决于陆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海洋经济的制约因素也不然要通过加强陆地经济的发展来加以消除。只有在加强海洋产业与陆地经济的联动中全面布局,优化调整结构产业,才能促进海洋产业在整个经济和资源平衡中的作用。

3.3 优化海洋产业技术结构

针对传统产业,要继续发扬其原有的优势,并且通过开发高新技术为产同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延长传统产业的经济优势,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要加强国际地区间的和高新技术相关的信息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的交流渗透。例如,加强国际渔业经济技术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捕鱼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渔业的整体竞争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都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粗放到集约逐步提高,从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农业社会,发展到以轻纺工业为主的阶段到重化机械的大型工业区结构,再到最近的新技术时代。

4、结论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科研支撑和创新引领,要全面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平台和载体。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促进海洋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增强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考虑发挥海洋经济的综合效应,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各级各部门要不断优化服务,形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海洋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齐心协力把海洋经济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余金.湛江举办海洋经济博览会[J].中国渔业经济,2001;01

第2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西体育体育经济历史考察

一,西方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与起源

体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竞技体育,尤其是职业体育,大众体育,尤其是以健身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娱乐体育迅速勃兴,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强大,体育的产业地位进一步得到了确立。那么,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是如何起源的,是理论上应回答的一个问题。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活动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而相继萌芽和演进的。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棉纺织机,以及后来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体育作为一项产业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的。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体育作为一项产业起源于英国。美国学者莉萨·马斯特拉莱西思在她1998年出版的新著《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英国是现代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出生地”。应该说,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一方面,现在体育可以作为产业来经营的绝大部分运动项目,基本上都源于英国人创立并竭力推崇的“户外运动”。如足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羽毛球以及部分水上和冰上运动项目。尤其是大英帝国以炮舰政策开道的殖民扩张,又把英国贵族们热衷的户外运动传给了殖民地的新贵,从而使户外运动逐渐传播到美国和欧亚等许多国家。这就客观上为体育在全球的职业化、商业化做了经营内容上的准备,现代体育的产业基础由此开始奠定。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产业除了需要可以开展经营的内容之外,还必需有开展经营所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就是俱乐部体制(ClubSystem),而俱乐部体制最早也是产生于英国。1750年在英国的纽玛克特一批贵族资助成立了著名的“乔治俱乐部”(TheJockeyClub)。该俱乐部是一个普通的赛马俱乐部,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该俱乐部开创了现代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并且“乔治俱乐部”的模式很快就被英国的板球、拳击等其他运动项目仿效,并进一步在欧美的许多国家流行。所以说,英国可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有理由成为体育产业的发源国。

当然,谈体育产业的起源只提英国不提美国,也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因为,一来美国也是当今世界上一些最为成功的商业化体育经营项目的创始国,如篮球等;二来美国人在引进英国俱乐部体制的基础上又创立了现代体育职业化、商业化所不可缺少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即联盟体制(Leaguesystem)。而后者在确立现代体育的产业地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世纪初,“乔治俱乐部”模式开始在美国流行,许多年轻人纷纷按照英国人的传统建立体育俱乐部,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的俱乐部体制在美国很难获得成功,因为美国社会缺乏贵族传统,俱乐部难以找到贵族们慷慨的赞助而得以维持。于是,美国人开始探索盈利型俱乐部的运作方式。1828年美国纽约的一个赛马俱乐部的会员考德沃德·科尔顿(CaldwalderColden),为解决俱乐部资金困难向俱乐部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在俱乐部内部出售1万美元的股份;二是向观众出售门票。尽管俱乐部经过讨论否决了他的第一条建议,但是同意他在1829年的赛季按商业方式运作俱乐部的整个赛事。由此,开创了体育商业化的先河。美国内战以后,棒球超过板球成为当时美国最流行的运动。1871年部分职业棒球了全美棒球协会,凡是给尖子运动员支付薪金的棒球俱乐部都可以加入该协会。1876年有“棒球沙皇”之誉的威廉·赫尔伯特(WillianHulbert)接管了全美棒球协会。他认为只要像商业那样来经营棒球,棒球完全可以盈利,并且上任不久他就把全美棒球协会改名为全美棒球联盟。随后又立即着手制订联盟的各项规则,并有计划、有步聚地开发棒球的联赛市场,进行联盟的垄断经营。棒球职业联盟的成功运作,使得这种体制很快在篮球、美式橄榄球和冰球等项目中得到了推广。

当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美国已率先在自己的职业体育领域建立和完善了联盟体制。所谓联盟体制实际上是指职业队的业主们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把经营权委托给一些专家,让他们代表自己的利益来对联盟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它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的一种“经济上的合资企业,法律上的合作“,它的实质是通过垄断经营来获取最大利益。所以,美国商界一直把联盟称为“体育卡特尔”。在今日美国,除了中国人熟悉的NBA之外,棒球大联盟(MLB)、全美橄榄球联盟(NFL)、全美冰球联盟(NHL)和足球大联盟(MLS)都创造了令世人叹服的商业奇迹。而奇迹产生的深层原因和共性特征就是联盟体制这样一种独特的制度安排。应该指出的是,联盟体制在北美的成功运作,并不是职业体育商业化惟一的组织形式。在当今欧洲各国,“乔治俱乐部”模式经过不断地改革和调整,也已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俱乐部模式,并同样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所不同的是,欧洲职业俱乐部是竞争环境下的“自营模式”,北美联盟体制下的职业俱乐部是部分垄断经营的“自营+”模式。总之,体育之所以能从一种单纯的教育和文化现象演变为能够创造几千亿美元产值的巨大产业,英国人创造的俱乐部体制和美国人创造的联盟体制同样功不可没。当然,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竞技运动项目从业余走向职业的商业化路径有关外,大众体育的全球勃兴和健身娱乐产业的迅速崛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相对于竟技运动的职业化探索,大众体育的商业化在时间上要晚得多。尽管18、19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上流社会己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但那时的消费规模整体上还比较小,还形成不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实际上直到20世纪中叶,欧洲国家在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重建中重新崛起时,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才真正实现了平民化、普遍化、生活化,大众体育(SportForAll)才有了产业地位。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后起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已在产业规模和产值上超过了先发的竞赛表演业而成为全球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二、中国体育经济产业发展与探索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体育事业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和发展。客观的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这段时期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1.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集中计划,动员和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较好的宏观效益,奠定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工作队伍,并改造和兴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2.通过行政手段推广和普及学校体育教育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

3.依靠计划性极强的“举国体制”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我国的竞技运动项目水平,为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做出了贡献。严格的说,这一时期的体育还只停留在“体育事业”的范围内。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1)国家管的过死,统的过多,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等一切体育事务都由体育行政部门一体委来管理和控制,造成体育行政机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约了社会各个方面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认识上和决策上仍然把体育仅仅当做纯粹公益性的事业,排斥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对体育的参与;(3)计划性的体育管理模式排斥体育职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导致一方面体育事业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持,财力不足;另一方面提供的体育产品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社会拉开了以市场为取向,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才开始了以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有三次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奥林匹克战略的制定与实施;80年代中期体育社会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90年代初体育市场化改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这3次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就像三次巨大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推动中国体育事业滚滚向前。这一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70年代末到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体育体制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体育系统对体育场馆进行了试点改革,提出了“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实际承包责任制。到80年代后期进而提出了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为突破发展阶段。1992年随着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的发表对社会主义市场理论和改革目标的确立,体育体制受到很大冲击。1993年6月,全国首次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就体育事业发展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取得共识。1993年召开的全国体为主任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提出体育事业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基本思路。1995原国家体委下发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特别是1995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这进一步促进了体育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看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使体育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这一时期加大了体育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加强了体育立法工作。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动纲领,体育经济产业更是蓬勃向上的发展。

总之,综上所述,体育产业的起源,从地缘上看,是源发于英国,继发于欧洲大陆和北美,美国是当今执世界体育产业之牛耳的国度.从内容上看,是先竞技体育,后大众体育。从根源上看,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形成了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从制度保障上看,是俱乐部体制和联盟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事业从体育部门走向了市场,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一时期迎来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特别在社会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增长势头,其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重视。这一时期中国体育产业的最显著特点就试体育产业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1,北京申奥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的信心,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次空前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美)加里·贝克尔著王业宇等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3]杜利军:国外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切[J]体育大观,1995,(3)

[4]蔡军等:东西部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比较研究闭[J].体育科学,1997,(3)

第3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一、缺乏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第4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产业经济一种非常有效的发展方式,可以提升区域生产能力,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在局部区域内形成较为专业的市场分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一)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率

在经济学理论中,产业集群可以为其内部企业带来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可以共同使用交通、资金、公共设施等有利资源,同时集群内部形成小型产业链,可以让企业在短距离内实现完整的采购和产出销售,产业集群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单个企业也会获得更多利益。

(二)产业集群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众多的同类型或是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的产业集群,会形成一种资源洼地效应,大量的企业聚集在这里,对于资金和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长,会刺激产生更多的供给。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其中一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出和需求增长,就会带动和它相关的多家企业同时成长,为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塑造了良好的环境。新兴的中小型企业很容易在产业集群的区域扎根,方便发展,不会出现频繁的区位转移,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产业集群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会诱使更多的资源向本产业倾斜,相对于区域内的其他产业,产业集群在企业家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要有更多的优势。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资源向目标产业倾斜,具备更多的发展优势,竞争力自然要强于其他产业。相同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会不自觉地凝聚在大企业周围,这对企业自身内部经济规模的短板是一种弥补,这些企业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存在竞争的关系,在市场条件的制约下,督促企业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更有利于新兴优质企业崛起,从而使得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区域内的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以及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一个企业在某区域内长久安逸的发展,不存在同行的竞争以及合作,那么就很难产生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也是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建立起一套产业内的沟通网络,在相互竞争机制的约束下,单个企业想要获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在技术上进行改善和创新。而一旦产生新技术,在一段时间后,就会被同行业者所掌握,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大部分企业又回到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新一轮的创新就会开始。同时,产业集群的存在,使得本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比较充足,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空间,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相对降低。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不同的企业个体之间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形成特有的产业联盟,这种相互合作的方式促进的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多种产业链条向外延伸,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自身的升级。围绕着本产业发展而产生的相关服务业,在拉动区域内就业的同时,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更加趋于专业化。

四、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区域内城镇化水平

乡镇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生推动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产业集群的存在,能够为乡镇城市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乡镇以产业集群作为依托,通过“产城集合”的方式推动自己的城镇化进程。乡镇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普遍较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产业集群的存在,能够为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特别是如果能够吸引一些大型企业的入驻的话,将会对各个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强的带动作用。

五、总结

产业集群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模式,通过外在经济规模的扩大,为集群内部企业吸引更多的资源倾斜,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本产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本产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乡镇区域来说,产业集群的存在,还能够推动乡镇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柳丽 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

参考文献:

[1]贾会棉,刘松颖.以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保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明日风尚,2016(22).

[2]刘平凯.民爆产业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经济视野,2016(14):153-153.

第5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第三产业;实体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三次产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截至2011年年底,我市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6.2:59.3:34.5,产业结构实现了新优化。长期以来,相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而言的第三产业,其所占地区生产总值大小成为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余姚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第三产业越来越重视,在中国共产党余姚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毛宏芳书记作的《继往开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再接再厉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以现金特色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生态高效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明确了我市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

一、第三产业是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实体经济是强市之本,是基础,而第三产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从整体经济形势看,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总体滞缓、国内经济发展步伐放慢、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加大,第三产业能有效地破解经济发展瓶颈。从三次产业关系看,

如图所示,汽车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销售服务、企业上市、维修服务、交通运输等与之相关联的部门,这些部门又属于第三产业,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以其特殊的性质,弥补了实体经济发展中不足之处,使实体经济发展更趋完善。随着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提质,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第三产业正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各经济部门的紧密结合,推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推进我市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反过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一句话,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互补作用。

1.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市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中国塑料城、中国裘皮城等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其市场辐射带动功能,架起了市内外生产者和商贸者之间的桥梁,加快了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机构融资作用,2010年,我市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放贷款8397505万元,有力的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会计、审计、法律服务、担保、评估、科技创新等新兴服务业的不断壮大,都为全市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2010年,我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9197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661万元,所占比重为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84111万元,所占比重为40.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88202万元,所占比重为58.77%。第三产业占据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动力。

3.激发消费活力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6亿元,同比增长19.29%。其中批发业和零售业为202.45亿元,同比增长19.86%,住宿和餐饮业为17.41亿元,同比增长13.13%,有力的激发了消费活力。

4.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第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就业岗位逐渐增加,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已成为全市吸纳新生劳动力及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5.实现经济发展新增点

2010年,我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4.13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3.74%。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幅0.94个百分点;2010年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9.86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50%,其中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幅度尤为突出,详见下表:

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税收收入407871万元,是2009年的8125万元的5.7倍,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52.2%。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第三产业所占DDP比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被认为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但是2006年到2010年,我市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没有质的上升(即从2006年的33.68%到2010年的34.18%),与到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的目标尚有较大的距离。

2.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金融业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导致真正要发展实体经济的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遏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3.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而我市除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以外,一些新型的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都较低。虽然我市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革,但全方位竞争格局尚未形成,使得很多企业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技术明显不足,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4.第三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虽然我市近年来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下,高新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有关行政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政策灵活性把握不够、也制约了第三产业投资和经营。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要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主要是要做好五篇文章:

1.狠抓商贸流通业,着力打造商贸余姚

充分发挥余姚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中国塑料城“三位一体”项目建设,增强并发挥中国裘皮城、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等专业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大力发展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业。加快时代广场、河姆渡国际广场、舜大财富广场、保利文化广场、万达广场、四明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提升街景品味,增强城市承载服务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按照休闲度假胜地建设的要求,加快特色街区的建设,重点培育牟山湖开发区等商业特色街,丰富休闲度假基地的内涵。坚持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加快推进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引进商贸龙头企业和新型消费业态,打造竞争有序地消费软环境,充分激发消费活力,留住高端消费群体,提高商贸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配送中心建设,规范连锁超市经营行为,巩固连锁超市全覆盖成果,营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

2.狠抓生态旅游业,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支柱产业加以培育,谋划、实施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加快姚江文化旅游带、四明山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牟山湖休闲度假区、河姆渡文化 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功能区建设,着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业由“一日游”向“多日游”、由“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并重”转变。加强对“农家乐”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我市休闲度假游的接待水平。不断丰富休闲度假内涵,创新旅游产品,继续推出“余姚杨梅节”、“柿子节”等大型活动,以节会友、以节促名,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余姚旅游的对外知名度。

3.狠抓金融保险业,着力打造“信用余姚”

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拓展居民个人信贷、住房抵押贷款等符合居民消费投资取向的金融品种。深化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合理吸纳民营资本参与农村改革发展,完善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稳步推开“三权一房”质(抵)押贷款试点,缓解融资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个人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引导全社会开展诚信活动,规范诚信企业的有序发展。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不断推进保险险种创新,积极探索保险业务。

4.狠抓新兴服务业,着力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

强化市政设施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旅游、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重点数据库,促进各领域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律师、金融、保险、技术及招商会展等中介组织;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向“精、专、特、新”方向发展;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中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发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区文化、法律咨询、涉老养老、社会福利、技能培训等社区服务项目;完善和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鼓励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引导和培育各类社区民间服务的发展。

第6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特色旅游产 业转型跨越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21-01

党的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柱。张掖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拥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因此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张掖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 张掖市旅游资源的现状

1.人文旅游资源

张掖集丝路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于一身,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境,古代文化瑰宝光彩闪耀。佛教、儒学等东西方文化在此传播渗透,西戎、匈奴、党项等少数民族在此迁徙融合,西凉、回鹘、吐蕃等政权在此交替更迭,形成了众多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张掖大佛寺是我国仅存西夏最大的佛教殿堂,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材料;祁连山北麓自西向东有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还有中国唯一纪念红西路军的部级烈士陵园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

2.自然旅游资源

张掖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草原、戈壁沙漠、七彩丹霞、湿地芦苇等极端地貌交相辉映,形成了鬼斧神工、风光奇绝的自然景观。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的山丹马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马场和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有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总面积51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8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有“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和“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等美誉;张掖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

二、张掖市建设特色旅游产业的成效

1.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张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增长迅速,相应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也进一步得以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要着力构建旅游信息平台,重点加强旅游网站、旅游安全系统、旅游数据库系统建设,形成集信息咨询、电子地图、酒店预订、导游服务、旅游商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电子商务,建立覆盖全市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服务手段的信息化。

2.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品牌效应凸显

近年来,全市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引领,以“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为主题,顺应时代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大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凸显旅游品牌效应。

3.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重视旅游业在城市扩建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中的资源配置,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着重打造“宜居宜游”;创造优惠互利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

三、张掖市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仍以陈列式的观光旅游为主

张掖市旅游资源开发形式是以单纯的陈列观光为主,游客的主动性、参与性表现不足,缺少较为刺激的,娱乐性较强的品牌旅游产品。例如:张掖大佛寺、马蹄寺、张掖丹霞等景点都只是让游客在视觉上得到享受,无法真正参与体验旅游资源的价值,而像临泽县推出的“吃农家饭,过农家年”枣乡休闲度假游,山丹皇家马场骑乘良驹观光旅游等活动均可增加游客旅游兴趣,吸引更多的游客。

2.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

从总体看,北方气候条件恶劣,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因气候原因,旺季一般是5月到10月之间,淡季部分景点人数稀少,造成大量人员闲置。冬季部分地区寒冷干燥,景区无法正常营业,例如:祁连山万亩金黄色的油菜花仅在每年8-9月才能一睹风采,接待游客时间短,旅游收入无法提高。

3.生态环境脆弱,环保意识差

张掖市近年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与生态环境争水争地的现象日益增多并加重,大量湿地破坏严重,大量废水废渣排入黑河,形成一条条臭水沟,昔日的“甘州城北水云乡”早已淹没于历史风尘中。

四、张掖市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一是通过详实、深入的调研,按照可持续发展、规模建设、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定位和全面评价,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坚决杜绝对自然资源、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破坏性开发和低水平开发;三是根据张掖村镇多、城市小的特点,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对古色绿色红色旅游进行融合,以促进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有机统一;四是修编完善市、县(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各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确保这些规划在具体的领域能得以贯彻落实。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时机,整合各方资源,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和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项目。重点抓好城市连接各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争取立项建设张掖市游客服务中心,全面推进肃南、山丹旅游示范县建设,提高景区品位和接待能力。

3.加大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力度

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是旅游的名片,富有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可以将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研制开发具有产权性、地域性、文化性、纪念性和收藏性的旅游商品,特别要加强价格低廉、包装精美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进一步增强城市旅游购物功能,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增强旅游品牌效应,营造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整体包装,全方位宣传推介

瞄准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加大旅游宣传和商品销售力度,健全完善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一要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坚持抓品牌、抓特色,加快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争创一批名优品牌景区和特色餐饮服务业。将旅游开发同景区景点建设、旅游纪念品研制等有机结合,做好规划、精心包装、整体促销、优势互补;二要借助各级各类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络、杂志等主流媒体,努力拓展外宣空间,全方位、高密度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利用大型会议、洽谈会、文化经贸活动、网络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三是各县(区)要在城市出入口、车站、交通主干线、游客集散地等公共场所设置旅游宣传广告,印发宣传册。市内各新闻、网络媒体,要定期制作旅游宣传节目,开辟旅游宣传专栏,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5.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对于旅游业发展而言同样适用。一是要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搞好项目策划,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兴办旅游投资项目,创办旅游企业和参与景区建设。二是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完善丹霞地质公园和大佛寺、马蹄寺景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探索成立旅游投资集团,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集团化经营、旅行社综合经营、旅游饭店连锁经营和旅游客运企业开辟旅游专线、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多种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业。

第7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太阳能 经济 发展

德州市位于北纬36°24'-38°0'、东经115°45'-117°24'之间,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724.8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265000千卡/平方米;年平均气温12.9℃,冷年占25.1%,暖年占28.5%,正常年占46.4%。具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光热资源。而太阳能资源既绿色环保,又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在德州市争得“中国太阳城”命名,并进行商标注册之后,德州的“中国太阳城”战略便全面展开。本文就德州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调查形式。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对德城区及周边农村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对象涉及普通市民、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公务员。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1份,有效率96.1%。因为此次调查的地域分布广,人员年龄、职业、学历分布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对德州市太阳能利用情况和市民的需求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完整的结论。

1.调查的内容

主要有能源知识和绿色能源知识;使用绿色能源的意义;太阳能产品使用和消费动机、特点;现阶段太阳能产品利用率低的原因;太阳能利用的意义;期望的太阳能产品的价格;未来购买的能力;对太阳能产品的期望等几个主要方面。

2.调查样本

普通市民20%、工人20%、农民10%、学生15%、教师15%、公务员20%。

图 职业分布图

二、结果分析

1.绿色能源的认知

对绿色能源的认识因人而异,60%的人认为太阳能是我们最方便获取的绿色能源,这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公务员这一人群中。但是也有35%认为天然气也是绿色能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构。65%的人是通过报纸、电视宣传认识到这一点的,35%是通过德州要建中国太阳能城这一宣传形式认识的。对于太阳能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73%的人持乐观态度。

2.太阳能产品的使用

大多数人已认识到太阳能的环保作用,所以78%的人在选择洗浴产品时首选太阳能热水器,另外22%首选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在选择太阳能热水器的人中,82%已在使用该产品。没使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小区不允许使用,二是认为价格过高,三是售后服务跟不上,坏了不便于修理,影响使用。22%的人希望推出小型尖端的太阳能新产品,比如厦门奥得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车用空气净化器产品,该产品同时解决了车内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46%的人在认可太阳能产品的同时,还是希望厂家给予优质低价的产品。在10%的农民调查样本中,大多数人通过本次活动对太阳能已有了解,但是由于价格问题,还是难于接受,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还有1.1%的人需要一些特色产品,比如建太阳能温室,进行蔬菜种植、花卉培养。

3.太阳能产品的消费

1500元~2500元的太阳能产品能被80%的人接受。德州处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每天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热水,所以太阳能在德州还是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其他原因,相当一部分人还未使用该产品,但亦有购买意向的占30.5%。

三、建议

1.政策支持

200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在法规和《2010-2020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执行对使用绿色能源的优惠政策,给予税收、贷款等各方面的优惠,使企业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进一步提高太阳能产品的普及率。我市绝大多数为家用小型太阳能热水器,其推广使用受到很大的制约。因家用小型太阳能热水器大多由每个家庭分散独立安装,侧放的安装和使用方式对其性能和外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建议对于新建小区可以统一规划、集体安装,既美观又提高普及率。

2.做市场需要的产品

厂家设计和销售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比如对于普通农村消费者,可以生产一些太阳能热水袋,既经济耐用,价格又便于接受。对又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帮助他们建太阳能蔬菜大棚。

3.利用德州优势,建太阳能城

中国太阳能产业前十强,德州占两强。应该进一步利用这种优势,建德州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太阳能城。目前,德州市建设了占地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建筑与太阳能利用试验区。104国道10公里、新城占地1800亩的长河公园安装使用了太阳能(二极管)路灯、庭院灯。应进一步推广这种做法将德州市区所有路灯、草坪灯全部采用太阳能灯;所有新建小区在设计规划时,一律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必然会推进太阳能产品在德州的普及率。

4.售后服务

企业形象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售后服务建立起来的。可是现在出现了很多太阳能“孤儿”。

部分品牌的产品没有售后服务或售后服务跟不上,也使很多市民不愿意购买太阳能产品。所以企业要做大,售后必须跟上。对于一些没有售后的杂牌子,正规厂家也可以给予有偿维修,既收留这部分“孤儿”,又扩大企业影响。

太阳能是未来人类最绿色、最安全、最合适、最理想的替代能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太阳能将更完美地展示给人类。长远看,太阳能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德州应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开发市场,既节约能源,利于环保,又推动德州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产业集群 发展优化

经济开发区模式为我国探索出了适应全球化背景c改革开放的成功道路,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作用显著。新形势下,积极探究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定位不清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大部分开发区定位不清,缺乏突出的产业,产业种类过于广泛,产业集群效应不足。开发区各种项目同构现象严重,且杂乱无序,未做详细且全面的规划,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体系。除了各种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之外,行业之间无必要联系,没有产生集群效应。

(二)产业链多而短

我国成功的经济开发区均具有良好的主副产业关系及产业定位,如大连软件园园区内聚集了软件评估公司、进出口公司、软件销售公司,以对日软件出口为目标,形成了有效的产业链体系。但是,我国大部分经济开发区盲目追求高科技产业数量,忽略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渗透性以及产业上下游关系,进而导致产业链多而短,无法为企业发展带来集群效应与规模效应,经济开发区发展动力不足。

(三)产业集群脆弱

我国大部分经济开发区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土地等吸引企业进入,这种不注重内在机制的模式很难对集聚企业产生植根性。一旦开发区的政策、土地等因素发生变动,部分企业就会向政策更为优惠的地方流动。

(四)缺乏产业集群的机制

我国经济开发区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相关产业服务不协调、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尚未构建产学研运行合作机制。第二,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不足。第三,尚未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专业分工协作产业。

二、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规划经济开发区的空间布局

为了避免经济开发区重复投资、布局过度分散等问题,必须按照集约化原则,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第一,创造产业集群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等行为,成本高、风险高,且会破坏企业竞争力与现有市场结构。故而,相关部门必须立足于现有开发区实际,合理规划,而不是刻意创造集群。在经济开发区初期规划阶段,应明确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导向,促使相关产业合理、自发聚集。在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开发区的人力资源、产业特性、政策等,以开发区发展实际为基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第二,合理引导经济开发区,形成梯度产业集群。在一定空间内,资源价值与土地资本价格是呈梯度跌落,我们需要促使不同开发区结合自己的区位形成均衡的空间梯度,进而合理引导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区级地区集中,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向城镇地区集中,这样将有效促使合理空间梯度的形成。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要想发展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就必须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经济开发区主管部门必须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到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等作用。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方,政府部门必须加强与外部群体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政策指导、干预开发区集群发展。第一,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强公共研发机构与开发区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两者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以便集群企业可从公共研究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获得所需的技术、知识服务,从而全面加强集群企业的知识积累。第二,制定优化人才政策。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强化经济开发区劳动力人才市场职能,进而为引进人才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在保证高水平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上,促进人才流动与知识扩散。与此同时,积极引入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积极建立高水平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平台。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一方面,能促使企业加强学习、实现进步;另一方面,还能促使科技产业化,促使经济开发区形成积极创新、竞争合作的氛围。第三,加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是经济开发区健康发展的前提,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使集群区域在通信网络、交通等方面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将数字化开发区建设提上日程,加大管理服务体系、信息技术体系的建设力度。上述体系的建立,能更好地促进网络创新发展,从而为维持知识共享与合作提供外部技术保障。第四,加大中介平台建设力度。中介组织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桥梁,也是保证经济开发区集群发展的重点。政府部门必须积极鼓励智囊团体、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发展,并从经济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导入服务项目与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持。

(三)建立区域特色产业

在新形势下,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进行产业集群建设,必须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完善的特色产业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第一,全面分析经济开发区所有的软硬件资源,并在分析基础上设定不同的集聚目标,并加强与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进一步形成区域发展合力。第二,积极加大关联型企业的建设力度,提高不同产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配套服务能力,积极推动经济园区企业的网络化与合作化,进而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经济氛围。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经济开发区,必须挖掘潜力,建设区域特色产业,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吸引相关企业,促进产业集群优化。

(四)扩大开放

为了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必须加大开放力度,积极融入国际生产体系,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对外开放是经济开发区的一大优势,目前来说,充分依靠国际技术与国际资本推动产业集权发展,是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故而,在新形势下,经济开发区必须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利用开发区的社会文化条件、经济基础、资源优势等,重点引进跨国公司项目,强化对其上下游产业、产品的跟踪,充分发挥跨国项目的产业联动效应,促使项目招商转化为产业招商,促使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良性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完善经济开发区招商配套机制,促进经济开发区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双赢、互动共联。

三、结语

本文以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空间发展布局、政府支持、区域特色产业、扩大开放等角度,详细论述了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化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更好地促进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优化发展。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安律,周畅,张鹏.区域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汽摩制造业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6(1).

[2] 李毅.基于开发区视角的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4(1).

[3] 李芝.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博兴县为例[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3(3).

第9篇: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中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经济模式。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循环经济在农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少,主要是应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农业的远期发展,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科技化,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农间作业方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节地、节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是珠江三角洲种桑养蚕―养猪―养鱼的良性循环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传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其他地区也有相关成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山东的玉米收获与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浙江的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等,都是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这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涌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节省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2.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的相关应用,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过多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营养价值下降,农业机器使用产生的废气污染以及农药残留对食品的危害等。这些不好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

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而且我国农业人口比较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这种有限的资源以及农业人口较多的不和谐关系,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时刻面临着考验。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套路,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障我国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合理发展。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个原则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四个原则。首先要做好减量化,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也就必须做好农产品的加工,对有关农产品初加工后附产品和有机废弃物,利用新的技术进行成分的分析,从而开发出新的产品。再循环原则,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废弃物重新返回工厂进行相关的提炼,并将提炼物应用到新的产品中。再思考原则,就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思考,找出更多的有利于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

4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

首先,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这主要表现在要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畜禽粪便排放等,以便导致农业系统中土壤、水体、生物、大气之间的相互交叉感染。其次,要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工业化来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将农业当作一个工程来建设,通过工程项目所采用的论证、设计等方式,再进行循环利用资源,促使污染和废弃物的减量化,从而获得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此,在以后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下方向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1 传统农业朝着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农业工业园建设的问题上,要求制定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的规划,通过生产要素这个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一起,从而实现封闭式的生产,并将污染控制在这个区域内。

其次,在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的建设上,做好场地的选择以及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从而保障农副产品的食用安全。

4.2 传统农业的理念实现向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的强调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3 加强农业经济发展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新路子

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主要是粗放型农业,在以后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实现粗放型农业向精准型农业发展。要实现农业的转变必须做到:要不断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优势农业的发展;加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采用滴灌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建设上,不断的进行集约种植并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