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第1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一、审计质量特征与审计质量系统

审计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质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是共享性即非排他性。是审计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特征,指一方对审计信息的使用并不会使其他方受到影响。由于审计产品的这种特性,使得审计产品使用者的范围逐步扩大,难以准确界定。审计产品的使用者是审计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因此审计质量应以公众利益为导向,以为公众利益服务为宗旨。

二是系统性。是指影响审计质量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包括审计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审计产品消费、使用系统以及市场、法律法规等环境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从这个大的审计质量系统出发,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提高审计质量。

三是模糊性。这一特性是相对一般商品而言的。它是指由于审计产品质量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报告的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各评价主体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不同,导致审计质量的高低很难客观评价。

四是隐蔽性。是指一方面很难通过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的外表辨别审计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审计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其缺陷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如有时被审计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审计人员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外部投资使用者在此情况下很难发现审计质量的缺陷。

审计质量这四种特性中可以把审计质量的共享性、模糊性和隐蔽性均纳入到系统性之中,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考察审计质量。本文从审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应用和反馈等不同阶段出发,认为审计质量系统主要由泛审计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和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泛审计系统是指包括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是指审计报告使用者所组成的系统;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主要是指审计信息传递的途径。审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各种特性会在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以及审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审计信息在审计质量体系中的这一传递过程形成了审计信息的一个循环体系。

二、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

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是对同一内容即审计质量内容从不同角度考察的结果,其中审计质量系统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审计信息循环系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把审计信息质量看成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审计信息的循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系统中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审计信息的信源地①。在这一系统中核心部门是各个审计机构。它们通过编制审计计划、审计业务实施(取证、判断)和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形成最终的审计产品。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守行业协会所制定的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接受政府监管部门(财政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通过某种信道②即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从其信源地传递到信宿③即审计报告使用者手中进入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使用者依据所取得的审计信息和自身的判断力做出决策,使审计质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作为一种信息产品。

审计信息循环是指审计信息从泛审计系统产生,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把审计信息应用于实践,审计信息的实践效果又会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泛审计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在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内部,各组织部门都是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为基点的,如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获取报酬而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由于审计信息稀缺,导致了对审计信息需求、供给的产生,从而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审计信息循环系统,使二者被统一纳入到审计质量系统中。泛审计系统在完成内部的审计工作程序基础上做出审计报告形成审计信息;审计信息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与其消费者的自身能力、各种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相结合作用于客观实践从而产生某种效果;审计信息的使用效果又会通过多种途径被重新传递到审计信息的信源地――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得以形成。从中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甚至泛审计系统的职责、义务,它涉及到审计循环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产品形成的主要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审计实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审计行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准则等规范监督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审计机构通过制定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和管理审计项目小组和审计人员。

审计系统内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审计质量系统中,不仅包括泛审计系统,还包括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并且泛审计系统内部提供的高审计质量产品并不能保证审计消费系统的高质量。

一方面,理论上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即由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程序,遵循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规范,各监督流程做出的审计报告,应该会产生高质量的实践效果。但是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审计信息产品的消费者是具有主观性、意识能动性的人,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为审计系统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的高质量就等同于审计的高质量的结论,是在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依据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做出合理决策能力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这需要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做出合理决策应有的素质,如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如路径(1)。如果审计信息消费者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即便是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审计信息消费者的需要也就不会被完全满足,如路径(2)。这种情况下,一旦

出现问题,审计人员的责任可能会被不合理的扩大,因此审计的责任、会计责任、报告使用者的责任应当区分。

另一方面,理论上低质量的审计报告,肯定会误导审计信息消费者,进而使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如路径(4)中未满足消费者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路径(3)和路径(4)中满足消费者的情况就属于此类问题,如被审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与审计单位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这就使处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外部投资者很难发现审计报告中存在的违规问题,使得低质量的审计信息被隐蔽起来。现实中大部分审计质量问题的揭发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破产、倒闭、内讧等情况下发生的,“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琼民源事件”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应该用系统的思想实行“两手抓”,在提高各子系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审计质量系统的质量。

四、审计信息循环模式下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首先,建立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为核心的高质量泛审计系统。由于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信息产生的信源地,所以应先从泛审计系统采取措施来保证审计信息质量。可以从审计主体,即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工作程序、以及对审计结果的监督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如,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包括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加强审计工作流程的管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充分、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可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机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控制,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提高行业互查和年度检查效率等。从图3可知,对于路径(3)和(4)应重点提高泛审计系统的质量,为形成审计高质量提供前提。

其次,正确引导审计信息消费者合理使用报告,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质量不应仅从审计信息的提供者角度进行评价,还要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服务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最终产生真正高质量的审计。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消费系统质量的提高,重点在于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即使用审计报告的投资者、债权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比如对实际情况的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还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企业能通过合法经营、正当渠道获取收益,可通过舆论手段如借助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法律手段如有关政府部门可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以及其他审计信息消费者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进步。

对于路径(2),应着重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为产生高质量审计信息使用效果创造条件;路径(4)中,由于审计信息消费者的原因而导致审计低质量未被检测出的情况,也应把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作为重点。此外,审计消费者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能够有效、及时发现泛审计系统的低质量,从而给泛审计系统以警示,形成一定的压力,这也将有利于泛审计系统内部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建立泛审计系统与审计信息消费系统相结合的审计良性循环机制。由于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系统是审计质量系统中保证审计高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应从两方面来采取措施,共同致力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审计系统的有效运行会使审计报告的质量得以提高,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通过各种信道传递给审计信息的消费者,会有助于其做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合理决策的运行会使审计信息消费者对审计报告的作用给予肯定,这又会强化审计信息消费者对审计信息的自主需求,从而形成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垄断网络效应锁定标准

一、IT行业的垄断特点

网络分析机构ComScore Networks公司公布的2006年调查报告称,Google公司在全球互联网搜索市场的财运越来越好,它的市场份额从先前的55%上升至62%;据网站实时监控机构OneStat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当前的市场份额高96.97%,占据着绝对垄断地位;市场研究公司NPD最近了2006年办公软件市场份额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办公软件的单位出货数量看,微软Office占95%。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IT业是一个大公司云集的行业,从市场份额来看,有些公司几乎是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与此同时,IT业也是一个极具竞争和活力的行业。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计算机硅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各种软件不断推出升级版本,硬件也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极具潜力和活力的行业。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极具活力的行业中,怎么会存在如此之高的市场集中度,会出现像微软这样的所谓的绝对垄断者呢?

1.垄断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垄断是指一种控制力,通行的定义是强调一家厂商是市场上某种没有近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提供者(萨缪尔森,1992年)。

经济学中,还存在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又称寡头,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垄断比绝对垄断更具现实性。

经济学中的垄断的定义是指绝对垄断,没有任何竞争者、没有任何近似产品、有绝对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几乎没有任何企业能进入该行业的情况。在同类产品也存在差异的今天,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在实际生活中,竞争是水恒的,垄断是暂时的。这正如“物竟天争,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没有能阻止生物多样性的实现。竞争和垄断犹如两个车轮推动着市场经济发展前进,推动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发展前进。因此本文中所指的垄断并非指绝对垄断,而是指具有绝对市场地位的厂商。

2.IT行业垄断的新特点。IT行业的垄断,有着与传统企业类似的高市场占有率、高回报率等特点。与此同时,IT行业中,垄断也呈现出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新特点:(1)IT业市场竞争度高,大中小企业并存,软硬件更新速度快。(2)IT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性能持续上升。

IT行业的垄断新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形成原因的。IT业自身的新特点导致了IT业垄断的形成,也导致其垄断存在其特有的新特点。

二、IT业高度垄断的形成原因

IT行业的特征导致了IT业垄断的新特点。在IT行业中,以下特点造成并加快了垄断的形成。

1.网络的外部性。网络的外部性是指消费者从一种产品获得的效用取决于这一网络中其他消费者的选择。使用某一产品和服务的人越多,消费者从中得道德价值越大。网络的外部性会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同样的商品,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腾讯公司1999年2月,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八年来,其使用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已成为年轻人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之一,短短几年间,腾讯的用户就达到了上亿人。网络效应就是这样,它会使造就许多“市场领先者”,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可以说,网络效应是一种内在力量,导致了高度垄断市场结构的自发性、合理性和必然性。

2.锁定和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路径依赖于锁定相关,锁定可以说是路径依赖的起点,路径依赖是锁定之后的过程。信息是在一个由多种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中存储、控制和流通,而使用特定的系统需要专门的培训,即用户要为他们的选择进行各方面的前期投入,而这些前期投入反过来又使用户难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转换,亦即用户容易被锁定在最初选择的系统之中。消费者最初的选择,即使并非最好,却往往被锁定。由锁定引发的便是路径依赖,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因为信息的特殊成本结构,供应商为了从尽可能多的用户基础中获得最大利益,会在产品推出初期提供甚至低于成本的产品来吸引用户。由于这种因最初选择而产生的依赖以及转移成本的阻碍,最终促成了被选择厂商在市场中难以动摇的市场力量。可见,IT业厂商市场力量的形成规律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的市场力量是在竞争中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形成的。而路径依赖几乎是一种市场机制之外的作用力,被锁定的产品有可能在技术上并不是最优的,但是一旦形成却很难改变。IT业路径依赖的特征,极大的诱导了垄断的形成。

3.标准。在IT行业中,有一句行话叫做“得标准者的天下”。目前,移动市场上争执最强烈的莫过于第三代移动通讯的标准问题了。在IT行业中,谁创造了标准就意味着其它厂商都要与之兼容,就意味着高额的产权使用利润。所以IT业中,每个厂商都尽量的是自己拥有最广泛的客户源,哪怕是免费使用、免费安装。谁拥有了最广泛的客户源,谁就拥有了最强的网络效应和客户的路径依赖,谁就最有可能成为通用标准,成为坐拥江山的最大赢家。在IT行业中,标准驱动着每个厂商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使用群体,驱使着IT行业中垄断结构的形成。可以说,IT行业中标准带来的系列效应,加固了垄断的力量。

4.报酬递增。传统经济中,受到资源稀缺性和规模的限制,边际报酬会出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而在IT行业中,物质性沉淀成本很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知识、信息、员工智力、各种创意和技术的外部更新,因此,在IT业中,研发的前期成本很高,而其后的成产成本较低,这将导致生产商多售出一份商品,就能够多获得一份利润。在利润的驱动下,会使厂商尽可能的多生产,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利润的驱动也将诱导垄断的形成。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IT行业中,网络效应是一种内在力量,导致了形式上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的自发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而网络效应所带来了路径依赖、赢家通吃、标准等一系列效应将不断加强垄断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最终形成IT行业中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

三、IT行业垄断新特点产生原因

在上述分析中,解释了IT业高度垄断产生的原因和市场集中度高的原因。在IT行业中,还存在着竞争度高和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下文将详细分析这两方面的原因。

1.IT业中的垄断与竞争并存。在IT行业中,虽然形式上的高度垄断存在,但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IT行业实质上是有效竞争性的市场。首先,IT业的技术创新是非常迅速的。以具有典型IT业特征的软件行业来讲,行业中78%的收益均来自投放市场不到两年的那些产品,且各种应用软件一平均每两年更新一次,呈现高度创新性。其次,IT业中存在巨大的潜在竞争威胁,因为IT产品的研制、开发、促销固然要有大量的前期投入,但与传统产业相比,IT业很多成功的经营实践最初来源于创意,物质性的沉没成本比较低,这充分增加了行业进入自由度。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存在,表现出所谓的“市场可竞争性”,从而使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特征,因此,如果依据市场份额来衡量IT业,可能在形式上具有高度垄断性,但如果从行业创新的角度看,IT业却呈现出实质上的市场竞争性,市场竞争存在且自发保持有效性。

2.IT行业中产品频繁的推陈出新、升级降价。IT行业中竞争与垄断并存的现象迫使垄断厂商不断的推陈出新、提高质量。而IT行业前期研发成本高,而边际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加上IT业呈现出实质上的市场竞争性,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应用,迫使IT业厂商,包括垄断厂商不得不持续推新,提高质量,降低价格。

再则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是随着使用而不断消耗的,如食品等每天都需消耗。而IT业的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则不同,数字产品的耐用性极强,通常不会因为使用的次数而丧失本身的功能。这样一旦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某种数字产品,在维持其原有功能的条件下,它的使用寿命趋于无限。这样已有商品的使用者不会支付货币去购买同样的商品。试想,如果杀毒软件不更新升级的话,它还会有市场吗?这也迫使垄断者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实现更高的功能,以维持其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理念也对垄断厂商产生了影响。他们从追求利润到注重其长远发展,保持长期的市场地位。在IT业,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资本、土地等物资性资源,而是知识、人力资源。只要拥有好的创意,并不需要很大成本就可能发明新的技术。比尔・盖茨等几位年轻人创造了微软的神话,正是知识与智慧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垄断企业如果想保持其长久的垄断地位,只有不断的创新、进步。施惠于客户的同时不断地推出创新的、高质量的产品。

四、IT行业垄断的趋势――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认为,在事物增长过程的前期和后期都会有混沌现象出现。这样,在两个阶段的交界处,往往会产生波动和振荡。例如,在增长的后期,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突变,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系统或者是通过对自身结构的调整以增强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或者是通过开拓新的环境资源,来保持其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一个系统在逼近某一阶段的极限时,就会在上述两方面寻找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必须经过多次探索之后,系统决定自己的前进道路。因此,当每一个增长阶段接近尾声的时候,就会经历一个波动阶段,然后才会开始新的有序增长过程。在增长的前期,经历的过程也是类似的。系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中,或者系统本身经历一个大的改造期间,也必须进行多种探索。经历一个波动阶段,才会逐步进入比较均衡的增长阶段。

在IT行业的垄断效应中,也存在类似的混沌效应。IT业的竞争模式可以用以下两阶段来说明。第一阶段:由于一个新创意的产生或是新技术的发明,占先者进入市场,产生巨大的网络效应,接着是路径依赖和标准的设定,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或者退出市场,促使垄断的形成,垄断厂商坐拥巨额利润。第二阶段:新的革命性的创意产生或者新的革命性的技术的发明,产生新一轮的网络效应、路径依赖,新标准的设定,新赢家的出现,新垄断的形成。IT业的创新就是这样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波浪状前进态势。上述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说明。

五、总结

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IT业充满活力,其发展速度也远比传统企业要快。高速发展的IT业不同于传统的资源稀缺性企业,是一个以人力资源、知识、信息、创意为主要资源的行业,它所呈现出的网络效应、锁定、标准等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其垄断的自发性和合理性。在IT行业中,垄断使其自然产物,但IT业的垄断也有其特殊性。IT业的垄断并不排斥竞争,是与竞争相生的产物,IT业的垄断是在技术的推动下,以网络效应为载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IT业的垄断格局会持续,与此同时,更好、更先进的IT产品也会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价格与消费者面对面。

参考文献:

[1]季晓南:《中国反垄断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版

[2]方兴东:《打破中国IT业第一垄断》[F].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7期

[3]欧阳平:《软件业的竞争与垄断》[F].价格月刊,2002年8期

第3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策略;路径;比较

作者简介:徐向平(1967-),男,江苏泰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研究”(编号:SM20144073002),主持人:苏春林。课题组核心成员有苏春林、欧阳新年、徐向平、侯爱民、于久洪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7-0005-09

一、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概况

(一)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标准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1]是指在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核查产品和服务满足特殊需要的系统性加工过程,也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差错和瑕疵、避免问题型解决方案的基本方式,更是采取标准设置、过程监控以及缺失反馈等有效措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实现服务目标的程序性管理活动,旨在增强消费信心和提升企业声誉,改进加工过程和效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质量保障遵循“契合目标”和“防微杜渐”等两条主要原则,最早在“二战”的军工生产中引进运用,检查和测试产品中的缺陷和瑕疵。如今,质量保障已经拓展到设计、咨询、投融资、保险、软件开发、商业零售、交通运输以及教育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作用是加强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理性调配岗位管理、精确加工、操作标准和身份认证等管控元素,增强知识、技能、经验和资质等职业胜任能力,注重个体人格整合、自信心、组织文化、动机、团队精神等综合品质塑造。

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2]通常指用明晰无误的特定标准和客观指标,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者的清晰意图,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拥有较高质量,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特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涉及毕业率、就业能力、利益攸关方的满意程度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系统维度,依赖于利益攸关方的思想观念、目标设置、可用社会资源以及决策背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就是要明确界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标准,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结构、利益攸关者的角色、治理原则以及总体历史文化背景,通盘考量质量管控的方法、路径和目标,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各个层面上保持适度一致和高度统一,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别具一格的内在特质。

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重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各种标准却惊人相似,几乎都涵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业绩成就、产品质量、有效系统改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诚实守信、财务责任、健保义务、用户保护等方面的确认,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力度,确保教学传授服务的较高质量,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强化教师和培训师所拥有的基本职业胜任能力,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调控体系[3]。欧盟《Bruges宣言》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及时反应就需要构建基于操作结果的课程体系,促进企业、非盈利公司和学徒制类型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基于操作过程的学习加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雇主的密切协作,让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能够全面了解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的真实就业能力和实际就业率。截止2013年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设置了必要的质量标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丹麦和荷兰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质量保障标准的重要元素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结果,在质量保障管控体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目标驱动和结果监控的质量保障可以保证质量确认和结果度量,有助于利益攸关者的全面参与,在提升整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质量过程中居功至伟[4]。

(二)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路径

第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本文通过分析,找出了中药专业就业现状与更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差距。针对所存在的差距,探讨如何利用职业指导促进中药专业毕业生向高质量就业靠近,并分析了造成中药专业学生不能达到高质量就业的原因,尝试使用职业指导的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工作分析的方法、职业取向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确定职业发展意向,对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帮助其探索自己职业发展路径的合理性,设计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而推动学校中药专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的。

党的十之前,有一项关于幸福感的调查显示,收入是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就业是民生之本,它直接关系着居民收入水平。而在促进就业、改善就业的整体工作中,有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承担的责任。

中药专业就业现状

笔者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最后半年进入企业实习,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后,就直接跟企业签约上岗就业了。与近年来社会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新闻屡见报端相比,中药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从每年实习岗位数量与每年实习学生数量的比率来看,在2008年就业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是3:1,以后逐年上升至7:1,也就是说现今中药专业1名毕业学生至少有7个岗位可以选择。尽管如此,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不是高枕无忧。

中药专业就业与更高质量就业的差距

党的十报告对促进就业工作的论述中,最关键的是11个字: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标准是什么?就是不仅要满足于大家都有事情干、有岗位待、有报酬拿,更要干得舒心、待得称心、拿得开心,这“三心”可以解释为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一是所从事的职业是体面的;二是其工作岗位是稳定的;三是所获得的薪酬是较高的;四是职业发展前景美好。

下面我们看看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离更高质量就业还有哪些差距。

1.不能做到所有的学生全部就业

从理论上讲,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数远远超过毕业人数,学生们可以达到100%就业,但现实并非如此,总有个别学生不能甚至很难顺利就业。主要表现有:在实习岗位充足的情况下,双向选择会(学校专业为实习学生举办的与用人单位见面会)的当天不能做到100%的学生都有单位接收;在一些学生已经上岗的同时,有的学生经过2~3轮的后期学校推荐面试后,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接收;勉强上岗完成实习后,不能转为正式员工。

2.部分学生的工作不稳定,有频繁换岗的情况

实习期间,已经上岗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跟学校表示想换单位的意向,有的学生直接从实习单位退出后又到其他企业工作,也有极个别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而重新推荐实习单位;学生正式就业后,个别毕业生也有换工作单位较频繁的情况,更换周期平均一年左右。

3.在实习和就业后,部分学生对所在单位和岗位有不满意的情况

主要集中在工作收入偏低,仅够开销,甚至不够,仍需要父母接济;对福利待遇不满意;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制度是一套,管理是另一套,毕业生感到难以适应;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对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4.学生有不在本专业就业的情况

部分学生毕业后有离开中药行业,转做其他行业工作的情况。

利用职业指导促进中药专业高质量就业

针对上面所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此分析一下如何利用职业指导来缩短中药专业毕业生与更高质量就业的距离。

1.什么是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

每一个准备进入职场的人都想知道怎么找工作、怎么做工作。职业指导是由职业指导师根据需要指导的个人与职业相关的背景——包括教育背景、职业兴趣、职业追求、职业目标、职业经历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等,围绕其本人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分析、评估、判断,为被指导者提供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辅导、职场导航、职业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共同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职业指导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力资源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情况,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

2.职业指导对促进中药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作用

首先分析造成中药专业学生不能达到高质量就业的原因,其次尝试用职业指导解决现存问题。

(1)学生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由于历史等原因,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在校学生好好学习就行了,给人的感觉是,只要学好了,干什么都行,什么都会干。所以大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而对于自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特点、能力特长、兴趣和需要则考虑不多,在专业选择时联系自己的素质特点有限,准备进入职场时缺乏具体的工作目标,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就导致学生选择岗位时看到别人选,自己也选,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学校在学生择业前,辅导学生写简历时,提醒学生写出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是简历上还是面试的时候,一些学生往往展示不出自己有什么特点。还有一些学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企业,工作了几天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些情况都是与学生对自身了解不够有关。

第二,对企业和岗位了解不够。学生在就业前对企业和岗位了解往往相对模糊,学校招生就业办为学生提供用人单位信息后,学生需要自行考察和挑选,并最后确定目标单位和所选的岗位,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有效和较全面的考察。部分跳槽择业的毕业生还可能进入到一些用工不规范的用人单位(尤其是小微企业),不签合同,随便被辞退,随便被欠薪,有的甚至因为企业在“五险一金”上“偷工减料”,而出现权益受损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

第三,职业目标不明确。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破罐破摔,也想不起给自己定什么职业目标,往往抱着哪里要我就去哪里的心理;相反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往往抱着哪儿好就去哪儿的心理。这两种人都属于职业目标不明确的情况,经常表现为职业选择易受他人影响,缺乏主动表现自己的愿望,职业准备不充分,职业规划应付了事,或者只注重职业规划的形式,而忽视了职业规划的实质作用。这些学生往往是就业不成功的范例。

(2)职业指导如何解决现存就业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做到知己。走出校门,新生劳动力步入社会前,要首先认清自己,即所谓“知己”。就业指导中的人员素质测评能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如果在择业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测评,并用测评结果来指导学生择业,那么就业的成功率必将有所提高,跳槽的频率也能适当降低,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讲,稳定的工作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就业质量自然就高。如果在学生入学时就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尽早设定具体努力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在整个在校学习期间,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加强自我培养,为更好就业打下基础。

二是帮助学生做到知彼。学生就业前就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了解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这叫“知彼”。职业指导可以运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对工作岗位本身及任职者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分析,为任职者提供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使求职者很清楚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够胜任工作。同时,职业指导能够通过就业援助,对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常见的劳动争议问题进行处理,进一步提供就业保障。

三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设计。职业指导能通过分析、了解学生职业取向,与本人交流并确定其职业发展意向,对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帮助其对职业发展路径的合理性进行探索,帮助学生设计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我们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上多年遭受打击的失败者,一部分人在学校学习时不努力,到了工作岗位往往后悔在校时没认真学习,一些学生表面上显得什么都无所谓,但内心里依然非常渴望成功,希望有人帮他指出职业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应该是具体可行的,职业成功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而职业指导应该是他们登山的石阶。

职业指导在推动学校中药专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准确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不断变化,专业、有效的职业指导的引入,能帮助中药专业的学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竞聘时,抓住机会,少走弯路,在职场上快人一步。

2.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职业指导有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在具体努力中有据可依,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改变以往目标很美、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3.帮助学生找到有效提高收入的途径

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越来越重视,只要努力都会有不错的发展。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能促进学生抓紧在校的学习机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各项操作技能。

4.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从学校教学的角度讲,全员参与职业指导,有利于将工作分析引入教学,促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5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吉林省前郭县中医院 吉林省前郭县 138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各4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差错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护理差错几率、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度。

关键词 临床护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护理效果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包膜血肿,通常在患者头部出现外伤后第3 周[1]。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轻微,甚至无明显临床表现。当血肿发展至一定程度时,临床症状迅速加重,轻则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重则出现偏瘫、失语和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由于该疾病患者多为50 岁以上老人,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我院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 年2 月~2015 年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80 例,患者经CT 检查后均确诊。男性患者的47例,女性患者33 例,年龄49~77 岁,平均年龄(58.4±7.7)岁。患者均由轻微头外伤史,且患者均采用局麻下性慢性硬脑膜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治疗方式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护理、引流管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宣教等。试验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查阅文献和资料收集并掌握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和机理。2、根据诊断结果及患者的个人需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临床路径护理表单,表单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内容、护理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表单开展护理工作,做好相应文书记录。4、护理监督小组定期护理实施情况,给予相应指导指导;根据护理表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调整护理表单内容。患者出院前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差错、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根据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进行评价,满意度调查表指标内容包括医院环境、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总分100 分。调查问卷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全部收回,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差错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护理差错、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该护理是指医务人员的对特定的诊断和手术,按照时间顺序做出最恰当的护理安排计划,减少护理资源的浪费,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2]。基于广大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要求的提高,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功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将临床路径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护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省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临床护理护理节能医疗成本的原因在于护理工作的有序性,护理人员根据临床路径护理表格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工作更具目标性及合理性。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临床路径护理表实施情况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不必要护理内容,从而节省患者的治疗成本。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间接降低住院费用。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科学有序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可避免护理人员因护理经验不足引起各种护理差错,预防医疗事故,因而临床路径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更低。在本研究,试验组仅有1 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则出现5 例,护理差错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路径护理的高效性来源于该护理模式基于患者个体化需求,这决定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其它需求。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有助于加强护患练习,增进感情,而且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而临床护理可以提高的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化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上的作用,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度。

参考文献

[1] 雷桂梅.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20):92-93.

[2] 严彩琼, 廖正步.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 现代医药卫生,2014,45(19):2889-2891.

第6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临床路径;评价;支付方式;改革质量;持续改进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building a tiered assessment system of clinical pathway and an "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 system.Methods Analyze the statistics data of Clinical pathwayfrom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and the evalu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re were methodological flaws while commonly using indicators to evaluatethe clinical pathwayin our country, which result in a bias evalu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clinical pathways, making a more "individualized"evalu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Key words:Clinical pathway;Evaluation;Way of payment;Reform;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美国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是公认的最早采用临床路径概念和在临床上应用的医院。后来,临床路径在各个国家相继开展起来。研究认为,临床路径能临床路径能避免过多的或无必要的诊疗措施,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1-4]。2009年底,我国卫生部开始组织国内多家医院实施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我院为国内首批试点医院之一。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及我院的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对构建临床路径分层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为医院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源于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公布2009-2011年我国卫计委临床路径试点医院的统计数据以及广州市某部属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路径统计数据。

1.2方法 利用EXCEL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运用帕累托原理等质量管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临床路径统计数据与我院临床路径试点统计数据进行归纳比较。

2结果

2.1 2009~2011我国卫计委试点医院实施概况2009~2011年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中有三级医院105所,二级医院5所,三级医院入径211372例,二级医院入径5176例。三级医院的临床路径完成率、变异率和退出率分别为86.65%,25.95%和10.07%,而二级医院的临床路径完成率、变异率和退出率分别为71.03%,12.90%和7.47%,不同级别医院指标差异较大。

2.2 2009~2011我国临床路径病例主要来源地区根据帕累托原理,对2009~2011我国临床路径试点病例的来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临床路径病例主要来自北京、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河南、辽宁。

2.3 2009~2013我院首批临床路径试点病情情况2009年底我院开始试点实施临床路径,4年来,首批试点的11个单病种的住院天数均缩短,其中8个下降明显(P

3讨论

3.1我国临床路径评价存在方法学缺陷 国外一项文献回顾性研究发现,在临床路径研究文献中,只有33%的文献在研究方法设计上是高质量的[5]。目前我国常用的临床路径评价方法也存在方法学缺陷,即临床路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其往往以特定的业务指标或经济学指标对所有医院、病种进行"一刀切"式地评价。这种评价可能造成评价结果偏倚。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在使用诸如"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临床路径,使用这些指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地反映医疗质量。然而,这些反映医疗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临床路径的效果。因为医疗质量和临床路径实施不是影响这些指标变化的唯一因素。我们认为,临床路径的本质为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尽管临床路径的应用能够使各个实施医院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由于各个医院具体情况的不同,这种作用便有了差异,因此它的实施和评价都不应是"跟风"式的开展。错误的直接使用"间接指标"不仅不能准确评价医疗质量和临床路径的效果,而且还可能误导医院,特别是使那些平均住院日较短、病床使用率较高、病床周转较快、平均住院费用较低的医院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医疗质量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进而影响其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因此,我们不能直接使用上述指标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价,而是应在分层评价基础上使用。

3.2探讨临床路径分层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构建临床路径分层评价体系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临床路径"个体化"评价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探讨了构建分层体系的可行性,采用横向分层和纵向分层对不同医院、病种进行临床路径效果评估,即为同一医院采用纵向研究,以病种、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并发症及是否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等指标进行分层研究;同时,不同医院采用横向分层研究策略,根据医院所在地域经济水平、临床路径开展成熟情况、医院规模、医疗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情况对不同医院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构建分层评价体系可能是完善临床路径评价体系,是持续改进临床路径工作的突破口。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文仅列举了国内实施临床路径医院的数据,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效果作了一些统计分析,所提出的论点和评价方法尚缺乏严格的实践检验,有待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希平,余丽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31-32.

[2]计虹.临床路径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26-27.

[3]李捷伟,龚纯贵.利用临床路径推进合理用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35-236.

第7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数据挖掘 实时统计分析 临床路径

1.课题研究背景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我国近年来为落实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制度问题而出台的新举措,也是我国医疗改革与世界接轨,实行按病种分类管理,实施医疗保障制度的方法之一。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1]。

单病种质量控制研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耶鲁大学卫生保健中心经过10年研究,于1976年完成了著名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类法(DRGs)。当时主要应用目的是对医院合理的费用偿付进行管理,是一种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偿付的标准体系,旨在将医疗费用管理变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这是单病种质理控制理念的雏形[2]。

为了提高质量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性,后来国际上出现了各类新的质量指标:按照单位类别, 如急诊、ICU;依照手术,如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术;依照病种,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依照重点范围,如病人安全目标等方面。新的分类推动了单病种管理理念的发展。

美国医院联合评审委员会(JACHO)从2000年2月开始,开发临床/医疗质量核心指标评价系统,建立医院可以横向比较的内涵质量的软指标,并从2004年开始实施。它采用普遍认可的临床医疗程序和评价方法,这些标准化的程序和评价方法经循证医学证明与提高医疗质量有关。涉及的病种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膝/髋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2006年的总结报告证明,单病种管理的有关指标促使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了11个百分点[3]。

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在国内试点要追溯到9年前。当时,中国医院协会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自2000年起对北京地区部分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定期评价。其间,评价指标经历了从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治愈好转率等传统指标,向切口愈合率等结果质量指标的转变。2007年,最终拟定出4个病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卒中,两项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制定了以过程质量管理为主的试行评价标准,为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对大型医院的质量监管提供了依据和新途径。

2007年始至2011年,卫生部共对22个专科158个病种实行单病种管理,并从2009年开始对单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并制定了效率指标、效果指标、工作量指标、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五类20项非特异性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对非特异性指标的监测和研究,力图探索并建立一套对单病种质理控制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比较全面完整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单病种的运用及改进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评价工具,推动单病种质理控制工作的持续进展[4]。

国内许多医院采用纸张表单的手工管理方式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不能高效、规范、科学地引导增加医护人员按临床路径对病人实施医疗和护理,质控人员不能实时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动态地过程监控和终末监控,和一些与病人临床医院相关的重要环节医疗指标由于手工填写路径表格常常遗漏,增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影响了临床路径管理效果,也影响了评价指标的精准性[5]。而将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和对信息化的数据实时进行挖据,能够能有效地规避上述问题,从而使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获得准确的单病种质量评价指标,对单病种的疗效进行证评估,获得治疗方法最佳、病人费用最合适的单病种管理模式。

2.研究目标

对我院45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进行动态地过程监控和终末监控,通过数据挖掘,获取5类20项单病种质控指标的精确数据,以不断优化单病种治疗方法。

3.研究内容

3.1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块,嵌入HIS系统,与HIS系统无缝链接。

3.2设定临床路径管理监控规则。

3.3建立临床路径数据仓库,开发完整的管理平台,使用数据挖掘和自定义搜索结合的方法,在统一的界面下对单病种质量控制的5类20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统计分析和自定义报表。本平台采用分级管理的机制,通过多种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所有数据均可导出到第三方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块嵌入HIS系统,与HIS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执行临床路径的依从性。

3.2设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每个临床路径项目执行的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临床路径实行动态地过程监控控和监控临床医生和护士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临床路径管理的依从性,实现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

3.3建立临床路径数据仓库,开发完整的管理平台,使用数据挖掘和自定义搜索结合的方法,在统一的界面下对单病种质量控制的5类20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统计分析和自定义报表。采用分级管理的机制,通过多种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所有数据均可导出到第三方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4.研究的结果:

4.1通过设立临床路径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每个临床路径项目执行的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严格监控临床医生和护士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依从性,实现了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并举。

4.2通过临床数据挖掘,获得精确的单病种质量评价指标,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物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3推动医务人员钻研技术、实施高难度医疗技术、通过提高效率、吸引病源、多收病例、增加各临床科室业务收入,水涨船高,成倍地增加医院收入。

4.4通过提高单病种成本控制质量,大幅度提高医院现有资源的技术效率和分配效率。

4.5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回头客户,大幅度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员工的凝聚力,提高社会效益的也是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增加医院经济收益的道路,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良性竞争的道路,是医患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芳,杨天桂.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探讨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2卷第3期

[2].王吉善,张振伟.开展病种质理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中国医院杂志第17期

[3].刘平安.单病种管理从最基本做起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4期

第8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负面清单;对外开放;建议

一、负面清单简介

负面清单是指对国家禁止外资进入或对外资要限定比例的行业以清单的方式列出,没有出现在清单上的行业充分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管理理念。

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首次应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顺应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深化国内改革的需要。应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真正做到简政放权。由行政审批制度向备案管理制度转变,适应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应用也可以减少政府寻租机会,提高资本利用率。

同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应用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相接轨。中国目前已经成立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在自贸区内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顺应了以TTIP、TPP和TISA为主要构成的世界贸易新规则的要求,推进了中国“二次入世”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正努力参与世界经济新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应对WTO多边贸易体制“边缘化”的国际环境。

三、我国发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我国扩大开放规模,进一步深化改革有重要意义,但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新管理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长度与透明度问题。在2015版的负面清单上,列出的特别管理措施有122条,其中,有限制外资比例的措施有85条,禁止性外资进入的措施有37条。2015版的负面清单长度明显缩短,比2014版的负面清单减少了17条,比2013版的负面清单减少了68条,在四大自由贸易区共同使用。在负面清单的长度缩减到一定程度时,透明度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2.隐性壁垒问题。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表示在负面清单禁止和限定之外的领域,各类所有制企业地位平等,都有权进入,可以公平竞争。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这种理想的状态还很难实现。与负面清单相配套的各种措施,诸如项目核准、财政金融等体制并没有及时跟进。

3.投资标准问题。我国对外资标准的界定模糊,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引进高质量外资,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但是什么是高质量的外资,政策法规上并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我国虽然已经成为投资大国,“投资”的明确定义也未在法律上做出具体规定。负面清单对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也无明确区分。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间接投资也要放任不管吗?显然不是。除此之外,还有外商直接投资主体的标准是不是应该和国际接轨呢?这些都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4.外资冲击国内重要产业问题。在自贸区内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放水平,但与此同时,外资的大量进入,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例如,基础和竞争力薄弱的幼稚产业,有发展前景但在我国还未兴起的产业,对国家命脉有重要影响的产业等。政府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可能会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威胁。

5.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依赖”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政府已经习惯了采用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做出改变,这使得负面清单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如果政府不能真正做到简政放权,使政府职能得到回归,及时跟进配套措施,那负面清单可能落会入画饼充饥困境之中。

四、我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建议

1.提升负面清单质量。负面清单短了的确可以表明我们开放的姿态,但并不是说负面清单越短越好。如果负面清单能够更加详细地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的行业领域,以及列明每一项限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负面清单很长,但因为负面清单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更能够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向着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

2.打破隐性壁垒。要扩大开放水平,真正发挥市场作用,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率,在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同时,必须跟进相关政策和管理等配套措施,例如,与之相关的项目核准、行政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支持等措施,以消除隐性壁垒。

3.界定投资准入中的各项标准。我国应在法律上尽早明确“投资”的概念,对外商间接投资的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对认定何为外商的标准逐渐做到与国际接轨。

4.开放市场与国内重要产业的发展要兼顾。对外开放与国内重要产业的发展要相协调,一些重要的行业,国家必须制定防范措施,以规避外资大量涌入造成的冲击。如金融行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如基础电信,对维护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国家的经济具有引导作用。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政府必须有相关的防范措施,不能处于被动地位,兼顾国内重大产业的安全与利益。

5.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路径依赖”。政府要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简政放权,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后监管,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切实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要切实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监管部门的作用,构建多主体的监管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相应的配套措施要及时跟进,摆脱正面清单的束缚,将负面清单落到实处。

总之,在自贸区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在全国具有示范性意义,为实现“中国梦”也增添了重要一笔。

参考文献:

[1]张相文,向鹏飞.负面清单: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挑战[J].国际贸易,2013(11).

第9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一、“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对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新时期衢州发展战略思路的继承和创新,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合衢州发展实际,顺应百姓期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重要举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方向,开启了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吹响了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新号角,从“两创”到“两富”,反映了浙江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两地三城’(即浙江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神形兼备的人文生态城、开放包容的活力创业城、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为加快‘两个崛起’(即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体现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目标要求。“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使“两富浙江”和建设“两地三城”的任务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操作性更强。同时,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把衢州确定为浙江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关键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路子,使衢州成为全省山区绿色产业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我们必须紧紧抓牢、大力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才能增强山区科学发展的动力,提升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实力和竞争力。城市是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重要平台,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和综合利用,为山区试验区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山区试验区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衢州的潜力所在。因此,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内在要求、重点所在,是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必然路径。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立足发展阶段,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的迫切要求。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具体落实到经济领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的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当前衢州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属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2011年衢州GDP总量只占全省2.7%左右。从周边地区看,四省九市相互竞争激烈,赶超步伐加快,衢州排位并不处于明显优势。尤其是今年以来,衢州经济发展遇到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之大超乎预期,多项指标增幅在全省排位后移,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阶段决定战略,形势决定重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决定了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决定了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低质量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形势背景下,必须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切实发挥工业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带动城市经济和旅游经济双轮驱动,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抢抓机遇,迎难而进,克难攻坚,努力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世界产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转型升级是“华山一条路”。衢州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衢州第一、二产业比重高出全省水平3.6和3.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低7.4个百分点,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提升城市化,突出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三产发展。同时,衢州工业以传统重化工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和价值链低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倒逼”下,必须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拉长和拓宽产业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促进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路子。城市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平台,当前衢州的城市化水平仍较低,2011年城市化率仅为44.8%,落后全省17.5个百分点,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战役,有利于有效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有利于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对于融合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有着重要作用。衢州地处钱江源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1.5%,具有打造休闲养生基地的基础,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培育特色产业优势。

二、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的重点工作和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