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九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第1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现在的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只是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状况,而大大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所以,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通过各领域教学活动来实施。

在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讲述历史小故事(小故事情节简单生动,有人有事,道理清楚易懂,教师在选择题材时应注意内容要浅显、生动、有趣),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讲讲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使幼儿在各类传统精神中得到启示;

在音乐和健康教学活动中,可根据传统美德教育的情节内容,为幼儿设置模仿游戏,使幼儿置身于故事之中,更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对英雄人物民族气节的理解;如:“司马光砸缸”体现了少年儿童机智勇敢的精神,“闻鸡起舞”体现了勤奋好学的刻苦精神等等。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可以通过节日庆祝,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三.八”妇女节,小朋友们通过给妈妈倒茶捶背来祝福妈妈节日快乐。老年节时,组织幼儿到老年公寓表演节目,向爷爷奶奶祝贺节日,使其在心理上对老人产生敬爱之情。“清明节祭扫”活动中,可以先向幼儿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那些保卫祖国的革命先烈,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制作小白花,然后带领他们到烈士陵园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前瞻仰献花,使幼儿对革命烈士产生无限的敬仰之情。

二、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通过各项活动来实施。

如:进行唐诗宋词说讲活动,及传美题材的绘画、舞蹈大赛等。通过活动,除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表演,或观看其他幼儿的表演,去激发他们对爱国主义精神,勤奋好学的各种传统美德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弘扬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精神。

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它与当今社会距离遥远,怎样让幼儿对故事不感到陌生,比较容易理解,这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其中,即教师根据历史故事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形象逼真的故事情节,使古代英雄人物及故事情节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形象易懂地渗透到幼儿心中。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中各种行为的表现,进行优劣对比,使幼儿迅速地找出好的做法和不美的行为,从而很快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确定位。

四、家园合作,进一步促进幼儿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幼儿品质性格的培养,更是影响至深。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和参照,具有很大的实效作用。所以家长要以表扬、鼓励、赏识教育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性,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美德的良好环境。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2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成立于2010年的山西介休实验第二小学建校伊始,就把美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整合在一起,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施美育的新途径。

中国古代的儒家圣贤会把美作为道德的一个基石,人因为向往美好而产生道德感,因为有了仁义的内心才会有审视美好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孔子会那么推崇“礼”“乐”的原因。因此,传统文化中的美,常常和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融为一体。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梳理,比如在国学经典中,常常都含有中庸的人文之美、和谐的人伦之美、仁义的道德之美、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如道德、伦理、哲学,美与其中的理念、思想都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德育、智育甚至体育和美育都是一体的。也正因如此,在传授传统文化时,我们非常注重发掘其中的美育元素,并会把很多精力花在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品味之上,注重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情感碰撞,使传统文化不只是存留在文言中或博物馆里的“死”东西,让美好的审美情感贯穿在孩子们的阅读、思考过程之中。我们相信,这种情感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们,让他们认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而对他们的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为了让传统美和传统文化精华同时落户孩子们的心田,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从身边入手,让传统美更贴近现实

从地域文化入手。我们学校地处文庙,是“三贤故里”,是清明、寒食两个节气背景故事的发生地,这种地域特点可以使我们的孩子离传统文化更近一些。我们让这些传统文化因素化作一种环境符号,用孩子们能懂的图解方式画在校园的墙上。这些东西都是孩子们从小就有耳闻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熟悉。当他们知道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和分量时,一种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而同样在墙上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德,也就不会仅仅是一些陌生的概念。

从故事入手。经典古训也是我们校园墙上常见的内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等美好的文言若只是这样挂在那里,孩子们会视而不见。我们用一些孩子们能懂的图画来表达,孩子们便能感受其中的情感,对其中的故事、画图有了一个审美过程,其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我们开发的经典阅读校本教材《文蕴》,包括了《做人篇》《处事篇》《求学篇》,遵循学生爱读、易懂易接受的原则编辑,每篇经典背后都会辅以能让孩子们懂的小故事,很多都是儿童故事,甚至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体会情感,最终接受经典以及其思想内涵。

从生活入手。如果传统美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某项元素,就更能让孩子们接受。我们想到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时间纹路,是表征民族文化身份的代表性符号,也是一种“活着的”传统文化。除了庆祝、娱乐等一些内容外,各种节日背后都有着一个特别的故事,一份特别的情感,造就一种特别的美。如自然节律之美、美满的亲情人性之美……爱惜这些美、读懂这些美,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理念、思想与价值的认同和传承。为此,在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中,我们都会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美、体验美。比如,寒食节背后是介子推的故事,因其抱母被焚烧在绵山,这个节日便有了“慈孝”的文化内涵,能唤起孩子们爱父母的一份真情。

在朗读和书法中让传统美渗入学生的血液

经典是要读出来的,而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的旅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经典的韵律美、节奏美,渐渐地就能领会其内涵美,这也是古代读书的一种方法。为此,我们安排了课间读、午读和专门读三种集体朗读,使朗读成为我校学生的一种习惯。每天安排一个课间,每周二、三中午安排20分钟,来进行我们的课间读和午读。我们会播放悠扬的古筝背景音乐,学生们放声朗读某段经典,共同体会经典中的情感、思想。而专门读是指每班每周都要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兴趣活动课,也会有相当的时间用来朗读。经典朗读需要一定的重复,在一段时间内,内容须保持一致。这些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气质的文化经典,会随着孩子们的诵读最终流入他们的血液中。

而书法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审美,中华文明的精、气、神都蕴含在书法中。每周一、四下午有20分钟是全校写字时间,我们认为,作为中国人不能没有这项熏陶。

让传统美的发掘遍及各个学科

我们对各个学科中可进行传统美熏陶的知识点做了一些梳理。语文课补充了一些国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含有审美情感的经典故事;体育活动课上我们增设了一些武术项目,如太极拳;数学趣味课上,师生辩论解决两鼠穿墙、鸡兔同笼等中国古代数学趣题,引导学生走近中华数学典籍;音乐活动课上,欣赏民族器乐演奏的中国古典乐曲,让孩子们进行古诗新唱活动;在美术课上,孩子们可以画脸谱、作国画、写书法、用废旧瓶子仿制青花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开展国学寻美、走进孔子、围棋象棋等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上述举措,都将国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审美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第3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关键词:木雕花板 传统文化 内容题材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具有相当高的位置,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 “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吉祥图案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望,产生吉祥平安等联想。因此吉祥图案成为木雕艺术的主要创作内容。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以人物、山水、故事为题材,宣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传统

第4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1851年,这幅画在纽约展出时即引起关注,曾有人以当时1万美元的天价收购,几经转手,最后由一位收藏者于1897年捐赠给博物馆。不过到了当代,名画却经常遭遇不严肃的对待。很多美国漫画家结合时事,有的画成“尼克松横渡特拉华河”,有的改为“里根横渡加勒比海”,还有人改成“女权主义者横渡卢比孔河”。

有学者和记者指出,这幅画有很多元素并不符合事实与常识:一、当时美国国旗还未诞生;二、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当时的河流相当湍急,华盛顿以这个姿势站立于船头会被晃到河里去;三、当时的大陆军没有这么好的军服和气色,因为缺吃少穿,屡战屡败,士气低落。

解构与修正并没有影响华盛顿的历史地位,无损于他的威望,但人们对这幅画态度的变迁,却暗示了美国社会看待“建国之父”的观念演变――曾经他从平凡变成神话,后来又逐渐从神话再回归平凡。

【“华盛顿牌鸡汤”的诞生】

截至特朗普登上总统大位,美国已有44人当过45任总统(克利夫兰曾不连续地两次担任此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总统所获得的评价会有起伏,或褒多过贬,或贬多过褒,也有褒贬参半的,主要看历史发展导致的美国大众价值观走向。例如在多数人心中,林肯是伟大的总统,他领导北军打赢了南北战争,废除了蓄奴制,享誉全球。可直到今天,美国南方地区一些人仍拒绝称呼那场战争为“南北战争”,而采用“北方侵南战争”“南美利坚独立战争”“二次革命”等称呼,这鲜明地体现出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在他们眼中,林肯是个“违宪者”和“战争犯”。

大体而言,开国元勋一代出任总统,生前能得到较多赞誉,死后也愈发被推崇,华盛顿生前就享有后来任何总统无法比拟的声望(他两次获全数选举人票当选总统,这一纪录后世再无人能破)。但华盛顿绝对想不到,自己去世后会变成最受欢迎的“鸡汤故事”主角行销全球,在涉及外国政治名人的励志类图书,或一些广受欢迎的少年儿童读物当中,有关华盛顿故事的引用名列前茅。但这些故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意图在于美化华盛顿。

我先从“小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说起。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华盛顿小时候,父亲赠给他一把漂亮又锋利的小斧子。小华盛顿想,父亲的大斧子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子能不能砍倒小树呢?花园里正好有棵小樱桃树,于是小华盛顿走过去,朝着小树一顿猛劈。父亲回家后,见最心爱的树被砍伤,十分生气。小华盛顿在父亲面前,毫不隐瞒地承认此事是他所为,原因是为了试试斧子是否锋利。父亲闻后转怒为喜,认为无论多少棵樱桃树,也换不来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则故事来自书商兼作家梅森・洛克・威姆斯的创意。1799年12月华盛顿去世,普罗大众很想了解这位开国总统之方方面面,威姆斯抓住时机,于1800年及时推出了华盛顿的第一本传记,砍树的故事就是他精心炮制的。威姆斯一反当时喜欢赞颂华盛顿公共品德的习惯,专注于华盛顿的私德,创造了一个新观点――自小就具备出众私德,才成就了华盛顿的伟大。这本传记出人意料地畅销,直到1806年发行第5版时,砍树故事才悄悄地从书里消失,但它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收回。

十几年后,深受欢迎的学生语文课本编撰者――牧师兼大学教师威廉・霍尔姆斯・麦格菲,收录了威姆斯构思的故事,并对某些细节作了更具道德色彩的加工。麦格菲有虔诚的宗教和道德信仰,编写励志故事的动机跟威姆斯相似,他编写的课本被翻译成数种语言,砍树的故事开始跨出国界,百年间他的课本销出了100多万套。

这则故事再经过口头传播和各类出版物的扩散,到1830年代,已然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还能借此牟取暴利。

【有碗“鸡汤”与众不同】

自威姆斯和麦格菲开始,“华盛顿鸡汤产业”就呈现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除了鸡汤外,奇葩段子也不少,“华盛顿有一套木制假牙”“华盛顿能把一枚硬币扔过波托马可河面”……少数为作者自创,多数取材自欧洲,有的段子基于一点史实,但作了大量文学加工。其实这也顺应了一个大势,美国人塑造对新国家的认同过程中,需要一些符号化的人物,来强化共识与凝聚力,这一重担就落到了华盛顿身上。

20世纪头20年,教育水平提升,现代社会学科体系建立,越来越多的美国知识分子认为,应该用现代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检验有关华盛顿的故事,去伪存真,还原真实的开国总统。在学者和记者们的努力下,很多有关华盛顿的段子逐渐被证伪。1960年代迎来社会和思想大动荡,美国告别“古典时代”,知识界因“左倾化”开始流行“黑”华盛顿,一些激进的左翼学者、文人并不满足于破除神话,澄清事实,他们甚至把对历史和现实的不满追溯到华盛顿头上,如指责他在缔造“父权社会(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入1990年代后,批判华盛顿的风潮已经过去,学界已较少关注华盛顿的问题,一个博士生如果想写有关开国总统军政生涯的论文,可能会显得比较“落伍”。

但有一个关于华盛顿的鸡汤故事最与众不同,在全球知识阶层中的受追捧度超过在大众中的流行度,而且被破解得最晚,那就是“华盛顿拒绝当国王”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人力劝功勋卓著的华盛顿当国王,他坚定地拒绝了这个登上权力之巅的机会。

比如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士大夫之一林则徐,他在广州命幕僚陈德培编写有关海外情况集子《洋事杂录》时,便知道海外有个国家叫“米利坚”,该国有一位叫华盛顿的“兵头”率领“米利坚众夷”脱离英国独立,华盛顿被尊为“圣人”,其名讳被用作地名、人名。晚清名臣徐继也在《瀛寰志略》里描述:“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盛赞其“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华盛顿拒当国王”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故事的生成和传播有相当复杂的过程,但居然是来自记者和学者的一个小小失误。

1781年10月,英国将军查尔斯・康沃利斯在约克镇围城战役中投降,此后英美双方除了零星的小战斗,几乎没有大的战事。1783年9月3日英美签约《巴黎条约》,美国正式独立。

大战休止,就一直盛传军官们牢骚满腹,想发动大陆会议,令共和主义者非常恐慌,其中的激进派甚至认为军人们筹划“纽堡阴谋”,指责华盛顿是主谋。不管有没有阴谋,军人们的不满,早在战争年代就已经爆发,华盛顿准备安抚他们的情绪。1783年3月16日,他召集500名官开会,向他们发表了著名的“纽堡演说”。

华盛顿是受军人们崇敬的总司令,演说那天,他拖着老迈身体上台,很多人表情凝重。他的演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当他掏出眼镜说“先生们,请允许我戴上眼镜,我不仅头发花白,几乎老眼昏花,无法再为国家效力了”时,很多军官已热泪盈眶。

军人的不满并非没有道理,美国独立战争受激进的共和主义理念驱使,开国精英的非军人阶层,因反抗英国而抨击作为英国象征的君主,所以他们普遍厌恶旧大陆的体制,痴迷分权制度。但分权制度在战争年代有缺陷,无法高效动员人力、物力支援战争,紧急时刻难以对战场局面作出迅速决策。大陆会议亦是松散的权力机构,没有“征税权”,倍受钱粮物资短缺的困扰。

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撑,战争中前期的形势非常严峻,大陆军军饷匮乏,缺吃少穿,很多士兵就跟叫化子一样,赤着脚,裹着一床破毛毯。在革命激情的驱使下,作为欧洲“专制主义象征”之一的军法制度被废除(后来被华盛顿恢复),导致军纪松散,遭遇训练有素的职业英军的反击,常常一触即溃。由于擅长溃逃,英军甚至给当时的对手取了“飞行兵团”的绰号――农忙时节,很多士兵不管战事吃不吃紧,溜回家里干农活儿。华盛顿曾一度面临几乎无兵可用的危机。

军人们长期被拖欠军饷和抚恤金,别说他们对松散无能的大陆会议充满厌恶,连华盛顿也经常一肚子怨气,他本人同样反对不切实际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1782年5月,出身于爱尔兰的资深大陆军军官刘易斯・尼古拉在纽约州的纽堡营地给华盛顿去信,表明他对政府形态的看法。他认为,任何政府形态都有它的优缺点,北美精英中流行的对欧洲君主制度“一棍子打死”的看法,有严重偏见,没有看到这种制度的优点。刘易斯特别强调,自己不是绝对君主制的推崇者,更青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为了新国家能够存续,建议未来的政府形态,不妨考虑君主制。刘易斯的担忧不无道理,美国诞生之际,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领土如此广阔的共和制国家,君主制度仍是世界的主流政体。当时的常识是,共和制很难在超过城邦幅员的国家有效施行。

华盛顿在“纽堡演说”前两个月也曾极度绝望,他发现,因为大陆会议视“常备军”为“欧洲专制主义”的重要象征,对军队心怀恐惧情绪,应该给予独立战争军人的待遇,哪怕他一再呼吁,仍可能在英美和约签订后泡汤。军人群体是否稳定,是关乎新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带兵多年的华盛顿深谙这个常识。

“华盛顿拒当国王”的故事就起源于刘易斯・尼古拉这封信,实际上刘易斯只是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对有限君主制的偏好,并没有提议华盛顿担任国王。

1823年,军事杂志专栏作家詹姆斯・撒切尔首次完成了故事的原型,他错误地把刘易斯写信之事与后来的“纽堡阴谋”混淆到一起,说刘易斯主张华盛顿当国王。以后故事迅猛传播,细节也越来越“生动”,新的版本中,还添加了“刘易斯建议华盛顿率领军人们起义,无能的大陆会议,自己当国王,被华盛顿严辞拒绝”的情节。

直到当代,不少撰写华盛顿传记的学者和作家都还信以为真。专职于编撰开国元勋文集工作的学者罗伯特・哈格德,近年《尼古拉事件:刘易斯・尼古拉、乔治・华盛顿和独立战争期间美军的不满》,详尽考证了故事的起源与传播过程,方才拨开迷雾。

哈格德透露了一个信息,近两百年来,这个故事代代以讹传讹,原因居然如此简单,因为撰写华盛顿传记的很多学者和作家误信了前代同仁(尤其是哈佛、杜克大学学者)的“可靠性”,几乎无人去查阅一下刘易斯・尼古拉的信件原文,这对专业人士而言,原本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5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诚信美德》。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想读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的人,对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这是里面讲诚信篇中选自《论语·为政》的一句格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中庸》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讲信用的,而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诚信为本,于世于人,于国于民,何其重要。

回想从开天辟地至今,就有着许多讲诚信的故事。西汉初年,季布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当时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北宋晏殊参加殿试,发现考题正是自己曾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说明实情,要求换个考题,《晏殊诚实无欺》这一美德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伯牙,子期,一个抚琴,一个听音,衣袂飘飘,风清云淡,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结为知音,并庄严约定,后来故人逝去,再无知音,伯牙宁可断琴。这约定与断琴,便是对友谊的诚信。方志敏,一位无私的共产党员,他的遗书可谓朴实而又感人:“我经手的钱有上百万,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是用于革命事业的。”相信这番话会令“伸手派”汗颜。这遗书体现了入党宣誓时定下的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诚信,千金难易。

可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各种文化交融,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诚信“一文不值”,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过时”。这种错误的迷失,导致了个人乃至社会行为的偏差。

在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去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给中国留学生的信》,文中写到他面试一个求职者的经历。在面试谈话的过程中,求职者表示,如果录用他,可将在原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可是李博士并没有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信”。文中还写了有关中国留学生的实例,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有工作机会,他们就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的承诺抛在一边。

想一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诚信吗?

不!我们失去绝不仅仅是诚信!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缺少人文关怀。其实主要就是精神家园的迷失,缺乏诚信,就是精神家园迷失的具体体现。因此,寻找精神家园已经成为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呢?

×年4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全国出版发行,xx主席为该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李岚清副总理为该书所写的序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我想,这无疑是我们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园。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我们更要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许还有些人会觉得,传统美德离我们很远,我们只要安于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

可是你想过吗?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与朋友相聚不失约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吗?!

第6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中庸》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讲信用的,而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诚信为本,于世于人,于国于民,何其重要。

回想从开天辟地至今,就有着许多讲诚信的故事。西汉初年,季布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当时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北宋晏殊参加殿试,发现考题正是自己曾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说明实情,要求换个考题,《晏殊诚实无欺》这一美德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伯牙,子期,一个抚琴,一个听音,衣袂飘飘,风清云淡,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结为知音,并庄严约定,后来故人逝去,再无知音,伯牙宁可断琴。这约定与断琴,便是对友谊的诚信。方志敏,一位无私的共产党员,他的遗书可谓朴实而又感人:“我经手的钱有上百万,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是用于革命事业的。”相信这番话会令“伸手派”汗颜。这遗书体现了入党宣誓时定下的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诚信,千金难易。

可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各种文化交融,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诚信“一文不值”,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过时”。这种错误的迷失,导致了个人乃至社会行为的偏差。

在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去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给中国留学生的信》,文中写到他面试一个求职者的经历。在面试谈话的过程中,求职者表示,如果录用他,可将在原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可是李博士并没有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信”。文中还写了有关中国留学生的实例,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有工作机会,他们就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的承诺抛在一边。

想一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诚信吗?

不!我们失去绝不仅仅是诚信!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缺少人文关怀。其实主要就是精神家园的迷失,缺乏诚信,就是精神家园迷失的具体体现。因此,寻找精神家园已经成为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呢?

×年4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全国出版发行,xx主席为该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李岚清副总理为该书所写的序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我想,这无疑是我们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园。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我们更要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许还有些人会觉得,传统美德离我们很远,我们只要安于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

第7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第8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关 键 词:木雕花板 传统文化 内容题材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具有相当高的位置,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 “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吉祥图案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望,产生吉祥平安等联想。因此吉祥图案成为木雕艺术的主要创作内容。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以人物、山水、故事为题材,宣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传统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自孔子、孟子以来就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主张不为保存生命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种精神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慷慨捐躯,从容就义。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很自然,爱国主义方面的题材也成为木雕艺术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之一,如《苏武牧羊》《岳家将》《杨家将》《罗家将》等历史故事在木雕图案中屡见不鲜。这些爱国主义故事既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又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以山水为素材的木雕,也是体现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木雕艺人主要以山水名胜为直接或间接素材,来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依恋和衷心赞美。他们常把对充溢着俊美、灵秀之气的山川草木的直接感受,升华为一种庄重、深沉的感情,把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和家园的眷恋一笔一笔地雕刻进自己的作品里。

木雕花板艺术中许多体现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都再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更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

木雕花板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我们开创新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结语

中国木雕艺术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木雕花板不仅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处处散发着山水诗画般的灵气。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块块木雕艺术,遵循着相同的价值理念,既有对中国脊梁、英雄豪杰的礼赞,也有对封建道德的吹捧和皈依。我们在品味木雕艺术的同时,应该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扬弃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同样,除对木雕工艺装饰题材的挖掘、整理、借鉴、继承和宣扬外,还要同其他艺术一样,不断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的营养,不断改变,不断创新,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装饰纹样,以充实、丰富的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叶柏风,赵丕成.镂琢纤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抗生.民间木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潮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5]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徽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6]董洪全.东阳木雕/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第9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传统美德教育 必要性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了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对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且明确了德育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本文就为什么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及怎样展开传统美德教育进行了论述。

一、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首先,这是弘扬历史、传承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同志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要以冷静的反思、公正的态度对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一个创造过举世无双灿烂文明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无比丰厚的民族。热爱祖国、勤劳节俭、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自强不惜、奋发进取等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志士仁人,而且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这些传统美德理应而且必须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次,这是教书育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艺、科技等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操、舍生取义的人生哲学、立志有恒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友善和谐的人伦关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之一。

再次,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特殊功能的要求。

国家教委制定颁发的《思想政治教学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之一。这段话明确规定中学思想政治课应该把德育功能放在重要位置。而德育的重要内容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所以,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所担负的功能的要求。

最后,这是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许多新的人生追求方式悄然兴起,原有的道德观念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观念淡薄的现象,不少中学生视传统伦理道德为古董。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论等腐朽思想蔓延,许多青少年道德沦丧,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激励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和魅力所在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认识过程,又是思想觉悟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情感和意志。这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使命,是思想政治课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许多老师就知识讲知识,单纯围绕书上的内容讲条条,学生记条条,考试考条条。有些教师所讲的道理、所举的事例存在着“假、大、空、高、深、远”的情形,与中学生的所见所闻出入较大,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是“来自天外的声音”,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除了考试功能外,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很多学生丧失了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部分学生跟着老师学,也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而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认同感、没有感情的投入、没有内在的迫切要求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会对教材的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和思考?又如何会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应对现在的高考?

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遇到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引进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在哺育中华民族、延续中华文明中的丰功伟绩,让学生迸发出一种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强烈的责任感。那样我们的教学就容易多了。

三、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博闻强记,并注意言传身教。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故事发人深省。如“破釜沉舟”、“樊哙闯宫”、“荆轲刺秦王”、“缇萦救父”、“管鲍之交”等;很多在文字表达上朗朗上口,语言优美,意义深刻,如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一个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一个知识面非常狭窄的教师是很难进行有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

另外,还要注重师德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传,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随时随地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念、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一个满嘴“仁义道德”,而自己却自私自利的教师所讲的道德怎么会让学生信服呢?

2.要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能动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社会主义实践。现实的实践属于社会存在,是“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属于社会意识,是“流”,“源”规定“流”,“流”服务于“源”。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并有利于社会主义实践的要继承发扬光大,不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并阻碍社会主义实践的要学会抛弃。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批判是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很多传统美德我们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丰富其思想内涵,抛弃其不合理的思想,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传统美德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

3.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教师则是匠心独具的艺术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下面介绍两种,供大家参考:

(1)情感交融激励法。即教师和学生通过所学内容其情感融和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的方法。这要求教师一定要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语言抑扬顿挫。如我在给学生上“集体主义”的相关内容时,给学生讲文天祥的故事,并饱含深情地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我自己感动了,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读起来,看着学生那严肃的表情,听着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我知道,我此时任何的解释都是多余的了。

(2)事例熏陶法。如讲“艰苦奋斗”时引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讲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时给学生介绍“苏武牧羊”的故事,并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讨论等多种形式把所涉及事例精彩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事例熏陶法把抽象的理论、枯燥的说教寓于具体的实践和鲜活的历史中,让教学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4.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

中学生思维渐趋成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国家、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时要注意贴近他们的实际,把大道理讲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如我在讲“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先讲了孔子的“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讨论在同学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又如在经济学讲“正确的金钱观”时,我先讲“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然后让学生讨论当代的中国的腐败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原来离我们很近,这样会增强教育的效果。

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们传给学生,尤其是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师,更是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冯克诚.实用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大系・中学卷〔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