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艺术作品分析精选(九篇)

艺术作品分析

第1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关键词:小背篓;宋祖英;艺术风格;演唱特质;创作作品

一群在湘西大山里把冰棒放在背篓里的土家族苗族大妈、背篓、吊脚楼、深山、溪水、赶场、河滩……这一连串的景象勾勒出了一幅幅典型的湘西“边城”风光景象,这也正是《小背篓》所呈现的清纯画面。由欧阳常林先生作词、我国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先生作曲,1990年由宋祖英把这首散发着浓郁湘西气息的原创声乐作品带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并深深打动了全国观众的心。

一、《小背篓》的创作背景简析

词作者欧阳常林先生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创作的《小背篓》歌词朴实无华、亲切动人、形象鲜明。体现出欧阳常林先生创作思路的艺术独特性,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切热爱之情,他深深喜爱着这片土地,且对湘西人民生活现状了解细微,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歌颂和美好回忆。曲作者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先生,四川成都人。自从1955年10月分配到湖南省歌舞团工作起便扎根湖南这块具有浓郁民族音乐的土地,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全身心地投入这片热土,进行创作,深入侗乡、苗寨采集音乐素材,踏遍三湘四水,在充分吸收民间歌曲丰富养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创作之中,创作出一首又一首唱响全国的湖南民歌。在他五十余年的创作艺术生涯中,白诚仁先生更以“伯乐”的眼光挖掘培养了何纪光、宋祖英、吴碧霞等一大批湘籍歌唱家。他是第一个开采出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富矿创始者,《小背篓》就是他其中的一部经典原创作品。进入1990年初,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音乐的传播媒介在这种大驱势的浪潮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壮大,从当时单一的卡带、录音机、磁带、录像带到有声影像的黑白电视机、直至现在普及千家万户的彩色电视机、CD、DVD等的出现,促使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创作作品实现全屏效果。由湖南湘西大山走出来的乡妹子宋祖英,以一曲《小背篓》使人们对民族风格歌曲开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认识,又重新回望过去的田野生活,重温对亲人的情感记忆。正式进入90年代后,广大的歌曲创作工作者,多以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为主要题材,它一直为我们伟大的党精神文化传递的形式之一,同时激励着广大人民怀着一颗赤热的心投入到火热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它也是民族精神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随之进入高速发展的多元化交织时代,广大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需求大步提升,除了阳春雪的“西洋货”、当时时髦的轻音乐、流行音乐,更需要民歌的“民族精髓”。《小背篓》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小背篓》借助动人形象的歌词,描绘出湘西人民的生活的美好景象,妈妈的小背篓是贯穿全曲的主导线,小背篓是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小小的背篓啊装的是满满的爱与情,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风歌曲,风趣生动、具有儿童般的语言特征。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真实、生动形象地叙述了童年时期幸福快乐的生活,抒发了对家乡及母亲无限的思念。旋律特点是典型的湘西山歌风格,曲调清新、起伏流畅、委婉悦耳,词曲的完美结合是山歌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呈现了最美湘西的壮丽景色。

二、《小背篓》的曲式结构分析与演绎诠释

首先从曲式结构方面来分析:是由“呈示、对比、再现”三段体结构而完成。全曲描述了一段朴实纯静的童年美好回忆场景。在作品引子部分采用了以柱式、和弦、分解和弦音型的级进入为前奏,并在加有轻快活泼的和声主旋律线条中,表现出极为温婉幸福而愉快轻盈的音乐形象。充分展示出整个作品在创作体裁上的音乐发展动力。在每个乐段中基本采用了非等长与非完整的音型结构的乐句及乐节组成。形成作品的丰富内在张力和深度内涵的场景再现。在曲式结构上即灵活又平衡舒展,凸显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本身散发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第二是从调式上来分析:它是属带前奏加尾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构成。采用了我国民族调式中的#F羽调式,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渗透出勤劳的湘西土家族、苗族妈妈身背“小背篓”的“晃悠悠”甜美幸福之感。当听到这个音响效果时,会自然的联想到一位背着背篓的苗族妈妈正在弯延的山坡上徒步跋涉的喘息情景,从容而自然。在音乐中自然地引入装饰音、变化音,调性转换十分丰富,充分表达了主人翁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对音乐的进一步展开达到了预期的艺术效果。第三从旋律上分析:有着极为淳朴甜美,净化心灵之感,音乐情感表达的手段采用得当,恰如其分,音乐线条发展中描写出小小背篓世界的勤劳与乐观,淳朴与善良,此曲通过采用了我国民族五声羽调式特点,同时还借鉴了湖南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中的变化音运用并多处加入了较强的色彩变化音:“#1、#5、#4”,使得旋律线条,在甜美、纯朴、亲切动人的基础上,显得更加委婉流畅、多姿多彩。最后从作品的节奏上来分析,创作者为了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境,表现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不同节奏时值的休止符,音乐情境中恰到好处的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奇妙意境效果。节奏明快舒展,表现了童年幸福甜静的欢乐时光。无认从音型设计、调式调性、节奏运用,还是曲式结构,旋律线条等方面来看,都能深深感受到这部具有浓郁土乡气息的艺术创作作品,它的完美设计与精湛技艺,无论是艺术风格、音乐形象,还是审美感受,都给我们广大观众以清新脱俗的感受。作品《小背篓》作为一首经典的创作作品被很多演唱者所传唱,在对《小背篓》进行二度创作中,以湘西苗族人民大山生活背景为出发点,以其审美属性为基本点,让听众通过对苗族艺术描写的视听感受,通过运用声乐演唱进行情感层面的解读。《小背篓》在演唱处理上对演唱风格的把握要求:声音明亮、真实,自然、淳朴。第一段演唱时要求力度不需太强,保持中速。第二段在整首歌曲当中的一个小高潮,在这段演唱中声音的流动性需要自然平稳。紧接着两个衬词“哟”的出现表现出一种对母亲的感激回味之情,此时无法用言语表达,随之引发出了全曲的音乐主题思想,也是抒发感情的关键乐句,要求对情感的表现处理把握非常重要。第三段重复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唱时以情托声、声情并茂地表达歌中意境,当演唱到高音处“妈妈”这句时是全曲的最高潮处,应运用豫剧中的抖腔,保持圆润甜美的音色,力度上从弱到强,从远到近,唱出心中的思念和深情。

三、《小背篓》的曲调韵律与意蕴

所谓湖南风格的作品创作,是需要词曲创作者通过充分吸收湖南传统民歌歌词和音乐素材或借鉴湖南民间曲艺及戏曲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再利用现代作曲理论专业技巧将传统民歌词曲加以改编创作和发展,才能体现出赋予其新时代的特点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声乐作品。这些创作作品在曲调上既保持了湖南传统民歌的特色和韵味,又融入了当下现代音乐元素,使得音乐结构形式、音乐形象、意境表现等方面才具有更新的创意。一首曲调的风格决定赋予曲调怎样的灵魂,将歌词所需表达的意义包含的丰富情感和曲调的韵味准确地通过感性的声音表现传达出来,是曲调风格所要追寻的。中国民歌风格各异,千姿百态,其中湖南民歌独占一方,湖南风格民歌的特点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曲调清新脱俗、别具一格。浑厚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等等,其曲调风格曲体多种多样,百花齐放。《小背篓》是一首具有典型的湖南湘西风格的原创声乐作品,曲调清纯甜美、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湘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峦重叠,溪流众多,居住着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地域形态创造了《小背篓》的独特音乐曲调韵律。作品《小背篓》朴实无华,形象鲜明,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作曲家自身的创作意图,它是民族与时代的结合。第一乐段旋律优美,节奏张弛有力,形象生动的刻画出童年的我,天真地坐在“妈妈”“小背篓”“晃悠悠”的调皮、可爱、美好的愉快情景;第二乐段是对童年幸福生活的赞美,让人沉静在甜静的幸福童年回味之中。《小背篓》它作为体验与祈愿的表达艺术,自然而然的从原本意义上联系着自己的“乡土”,有着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歌曲结束句中巧妙运用的衬词:“噢!噢!”,仿佛是将没有说完的童年趣事用一种特殊的最原始的感叹抒发出来,那是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对母爱的无比赞颂。

四、《小背篓》的演唱艺术内涵

第2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一、研究现状综述分析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象,舞者所要传达给观众的实则是一种舞蹈所构建的虚境的感受。这种虚境所具有的意蕴比形象的舞蹈肢体动作更能够诱发和发掘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虚境给观众留置了思考的空间,观众在艺术想象的空间中获得较高的审美体验。在人们看来,艺术本身就是虚幻的。艺术家通过运用一些形象符号,试图创造一个超现实的、纯粹的情感世界与哲理世界,这便是其进行艺术创作的意图。

二、创新性思考

舞蹈作品的意境,都具有虚实结合的环境,把虚假和真实的追求相互结合。舞者必须精雕细琢,反复练习,把舞蹈的最高境界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才能直接感知到舞蹈的具体形象。舞蹈中引入的虚拟现实环境,不一定能被观众感知,它需要观众在欣赏的同时用心感受舞蹈的内在意蕴。这超出了无尽的想象,包括“象外之象”与“外王之王”的艺术境界。

虚境,是原始艺术形象的延展,也是舞蹈艺术想象所产生的具体形象。在正常情况下,舞蹈的语言是借助舞者的肢体来表达的,除了肢体语言本身,更多的是构造一个虚拟的环境,舞蹈意境的“虚拟”是一个非视觉的方式,寓意含蓄内敛,不能言传,只有仔细观察、感悟和理解,才能真正认识和了解。

舞蹈《荷花舞》,是戴爱莲先生根据民间“荷花灯”舞蹈和古典舞圆场步创作的带有民间舞性质的作品,舞者身着荷花舞衣,裙摆下方装上圆形的莲叶,以恰似游浮的小碎步、柔和优美的身体线条,演绎出荷花在水上亭亭玉立、随风起舞、含情脉脉的风情。舞台没有水却像有水一样,没有花却像有花一样,观众仿佛被放置在一个虚拟现实环境中。舞者的一颦一动,把整个舞蹈展现出来,进而创造一种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氛围,让观众能感受到莲花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更暗喻了伟大的祖国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这就是作品由舞蹈形象和舞蹈语言所构建出的一种舞台实境之外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的虚境之美。

三、虚境构建对文艺作品的影响

(一)虚境的影响。在当代中国,通过声、光、形状、颜色等的烘托,很多舞蹈作品包装华而不实,那种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已的作品被遗忘。如今很多舞蹈仅限于浅层的感官刺激,场地的外部装饰不透气,阻断气流,失去了虚空的精神空间感。其实,画面的装饰、场景的雕琢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进行良好的形象设计。

就像水墨画,在着画的时候,只要用心,油墨在心目中也是彩色的,那么绘画就达到了至高的境界。但是如果这个想法集中在有色,这样华丽的外表就掩盖了真正的本质。

(二)虚境分析。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历史典故,随着田园诗和宫廷词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这样既可以显示出作者的心境,也可以与舞蹈相结合。舞蹈《飞天》中,画面人物的“飞”是非常形象的,舞者想借此舞蹈表现当时的盛世。《飞行》的目的是呈现给我们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为什么这部舞蹈好评如潮?这部舞蹈可圈可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动作、角度、背景、灯光、色彩等。完美的场面调度是舞蹈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虚境构建对营造舞蹈美感的作用

(一)虚境的作用。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方艺术求“实”而缺乏“虚”的情趣。偏重于外在形式,忽略内在的生命气韵。过于直白,缺少可以回味的东西,不能给观众带来想象的空间,于是就少了许多可感可悟可谈的雅趣和意蕴。朱志荣说:“中国艺术总是力图将外在形式生命化。”这一点在舞蹈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二)虚境的意义。虚境可以烘托出舞蹈的美感,让舞蹈表现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丰富舞蹈的内涵,让观众有更多的思考和启迪。由此可见,虚境的构建承载着以有限之形传达无尽之意的艺术使命,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作品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效果。所以说,虚境的构建对于舞蹈本身来说至关重要,在某?N层面上它决定了一个舞蹈作品的成败。那么舞蹈艺术应该如何进行审美虚境的构建呢?

五、独舞《希望》的艺术特色

独舞《希望》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希望》所塑造的形象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一方面是由于舞者的服饰被简化,另一方面是动作的高度抽象化。这种处理手法,使得舞蹈的意境极为开阔,虚境空间极度延伸,这无疑需要欣赏者具备艺术想象力,才能深入作品,感知情思。

一部舞蹈作品的虚境构建,对于其艺术意境的完美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成功构建一部舞蹈作品的虚境,有赖于舞蹈艺术各个方面因素的合作,它是一种“景”的展示。我们知道,虚境要靠实境诱发,没有实境就不会产生虚境。因此,像舞台的灯光、道具、服装等一系列的外在设计,都会对舞蹈艺术虚境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作用。

舞台灯光的作用首先是以不同的色调产生视觉对应,符合舞蹈作品的整体环境和人物的内心情感。其次是吸引观众的视线,突出作品的表达重点。第三是构建舞蹈时空,演绎出作品需要的特定空间情景。第四是代替某种舞蹈形象的存在。灯光的参与使得舞蹈表现更加美轮美奂,使得舞蹈更容易渲染出所需要的艺术氛围和意境,因此灯光对作品虚境的构建必不可少。

六、《雀之灵》艺术特色分析

杨丽萍在《雀之灵》舞蹈作品中的服饰是一条绣着孔雀翎、白色大下摆的长裙。这使得作品一开始就在外型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虚拟环境为审美留置了想象的空间,中国舞蹈作品中的虚拟环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重要核心之一。

第3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 基于PHP的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开发① 基于web的九江学院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的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以文化创意服务与交易平台促进大学生实践、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 在线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商品信息与交易平台的设计 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二手儿童用品网络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淮安大学城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IPv9技术的电子交易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NET农产品交易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关于互联网金融产品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平面设计与手绘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城市景观设计与手绘表现艺术的教学研究 手绘设计是企业创意的灵魂 手绘艺术在室内装潢的实用性与创作分析 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html)中加入Java程序片段(Script)和JSP标签,就构成了JSP网页java程序片段可以操纵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以及发送E-mail等,实现建立动态网站所需要的功能。所有程序操作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网络上传送给客户端的仅是得到的结果,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客户浏览器的要求,即使客户浏览器端不支持Java,也可以访问JSP网页。

3.1.2 MS SQL Server2000数据库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 将SQL Server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Ⅸ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3.2 系统的设计界面

3.2.1 主界面的实现

通过此模块可浏览网站的总体情况及大致框架,进行不同模块功能的选择,查看所需内容,如图2所示。

3.2.2 精品案例

好的企业让人信服必须依靠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以及产品的认可度。我们网站制作的精品案例这一模块主要是向客户展示我们平时的实际作品情况,这样更具备说服力,让客户一下子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作品是不是他需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起到说服作用还可以更好的为网站进行业务宣传。如图3所示。

3.2.3 在线手绘

客户可以通过您的需求填写在线手绘这一栏的内容。我们网站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来明确客户的需要好及时地做出准备,竭诚为客户服务。具体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当然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就需要有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或平台,传统交易场所受地域、时间、数量及形式上的诸多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大众对艺术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庞大消费需要。随着国内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平台对艺术作品展示及贸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因此创建文化创意服务与交易平台能很好的实现文化创意作品的在线交易。绘眼手绘网站的建立,可以直接给客户提供良好文化的平台,了解更多手绘作品信息,也可以发展更多的潜在客户。网站的建立可以使文化传播得到进一步扩大,创造差异化服务,制造个性化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度提升,提高手绘网站的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卢山山,杨玲.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 刘月轩,王振宇.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 2012(05).

[3] 查华超,乔刚.合芜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机制——基于极化效应视角的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 郑丹华.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11(10).

[5] 叶翠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课题(WS2012283,文化创意服务与交易平台的建设研究)。

第4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摘要】李准从事文学创作数十载,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作品,平生共发表两本散文集、二十余部电影文学作品和五十多部小说。李准是现代中国文学界,在影视和文学双线均取得显著成就的大家。统览李准的作品不难看出,其总体创作特色有三点:一是寄时代精神于影片中;二是文学作品彰显鲜明的民族气息;三是浓墨重彩凸显自然风光。  

第5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关键词】审美;水彩画;创作;技巧

水彩画在我国已经发展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发展中受到了艺术家的追捧,这种艺术价值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系[1]。在艺术价值中,水彩画能够借助其有力的手段,向世人展现出具备强烈艺术美的作品[2]。水彩画在发展的过程别注重艺术价值,在不断追求价值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路,这种作品是真正的艺术作品[3]。研究基于艺术价值的水彩画创作手法就是从创作目的出发,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设计,从根本上来探索新的方法,对于水彩画有着重要的意义[4-5]。本文进行分析了水彩画的艺术价值,并具体的从多个方面探索创作技巧,指导我国水彩画创作的发展。

一、水彩画的艺术价值分析

水彩画的艺术价值是其发展的根本,也是其保证永久生机的基础。水彩画的创作离不开艺术价值,是围绕艺术价值展开的创作互动,分析其艺术价值有利于提高水彩画的创作水平,具体艺术价值分析如下:

1、艺术感染力。优秀的水彩画艺术家不仅能掌握最基本的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注入主体情感。因此,其创作的水彩画就具备鲜明的感染性,能够促使人民思考水彩画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实际上,水彩画创作的过程作为一次新的生命力的赋予过程,从中体现出自身的美学观念、表现技巧和情感内涵。如果只有机械的写实和简单的模仿,在这些因素的相关融合下,就能产生具备典型感染力的作品。水彩画是一幅具备生命力和说服力的画卷,将其中的元素赋予感彩,达到精神上的呼应和共鸣。

2、想象表现力。表现力是水彩画引起关注的基础,是其让人们产生艺术遐想的关键。在分析水彩画的想象表现力中,要深入水彩画的每一细节。水彩插画不论以直观、夸张等形象出现,都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在这种视觉感受下,加强主体的艺术效果,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水彩画就是在表现中获得生机,在想象中获得发展,让水彩画艺术发挥到极致。此外,水彩画的想象空间更具体,更贴近生活,欣赏着不需过多的猜测作者的意图,就可以在自己脑海形成美的形象。

3、精神创作力。在进行表现水彩画的艺术价值中,精神创作力更是强调了水彩画的内涵,从作品构成的整体布局,形成具备展现能力的艺术形式。精神创作力赋予了水彩画在思想上活跃的空间,让作家能够控制表现形式,在通过水彩画说明其要展现的故事。同时,精神创作力能够彰显水彩画艺术中的激情,让这种艺术形式在广大艺术市场中获得认可。人们在水彩画面前能够与这种精神相交融,作者也能和欣赏着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进行精神交流。

二、水彩画的创作分析

水彩画要想提高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就必须从艺术美的本源分析,从提高作品内在形式和外在表现两种方面,达到形与神的交融,让作品充满更多的艺术美,具体创作分析如下:

1、水彩画创作精神分析。艺术个性是体现艺术家的品质的主要形式,是艺术家创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水彩画创作中需要从创作精神上分析其具体艺术价值,从情感上来完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需要通过心灵的洗礼,只有包涵人生哲理的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水彩画创作中需要用于打破传统束缚,不要过多的参考已形成的艺术风格。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水彩画创作中也应注重引入精神思想,更加主动的去寻找净胜领域,将各自的关键融入到作品中,使精神语言达到良好的提升。水彩画创作不能仅限于形式,要从自然美的角度出发,丰富创作内容,让更多的精神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同时,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应成为水彩画创作的指导思想,将传统哲学和理学转化为艺术表现方式,展现给世人更多的艺术内涵作品。

2、水彩画多元化的创作技巧分析。创作技巧是水彩画的特色基础,在进行创作中把握不同的技巧是提高艺术价值的关键。创作水彩画需要不断地拓展实施手法,将崭新的作品展现给欣赏者。充分利用色彩,构建色彩画卷。在创作中要善于把握色彩的整体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作品的艺术内涵,让作品按照设定的艺术风格执行,来抒发色彩情感。其次,要注重色彩的搭配,不用的色彩搭配方案能够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主要注重分析各个色彩的特点,以色彩形成的对应分析创作。此外,要注重色彩的装饰感。通过对色的概括,提炼和夸张,使色富有简练、单纯、含蓄的整体性,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有一种别样的美感。重视画面构图,形成协调的艺术作品。画面组织形式就是画面的构图。构图能够使水彩画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在整体的角度上进行扩大视觉效果。水彩画创作的构图是通过色块,形体的有机协调的组合来组织画面的,使这个画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靠多元化形成创新点,让水彩画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设计,在创作中要注重分析各个创作技巧的特色,并通过在主题内的表现达到形成艺术氛围的效果,让多元化成为水彩画的精神意境。

3、水彩画创新分析。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水彩画也要根据艺术价值做出创新,使新形势下的水彩画创作充满创新色彩,达到满足人们对艺术价值追求的效果,让艺术美感染更多的欣赏者。水彩画创作主题上要注重创新,主题也就是水彩画创作的内容,是形成水彩画整篇布局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打动欣赏者的关键。创作中要深层次的分析主题内涵,从艺术价值来评价主题的特色,以假象方式来验证主题,提升创作价值。水彩画在创作元素上也要体现创新,选择具有鲜明特征的元素能够提升水彩画的感染力。因此,创作中需要做到良好的规划,对于使用的元素进行详细的考究,达到提升艺术价值的效果。

结 语

以上,结合笔者的认识和见闻,分别就水彩画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技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水彩画的艺术价值是其发展的基础,根据水彩画的创作方式研究提升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彩画要想获得新的生命力,就需要以其崭新的风貌,独有的艺术魅力走向世界,采用更有特色的创作方法,呈现出独具匠心的水彩画作品。

【参考文献】

[1]欧阳斌.浅谈水彩画的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2]王靓.浅谈水彩画的语言魅力及发展前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3]曾卫,刘斌慧.情感因素在水彩绘画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3).

第6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关键词:艺术歌曲 形态论 创作论 作品论 演唱论

一、包罗万象

“艺术歌曲――声乐艺术形态中这颗璀璨的明珠,以它独具一格的审美魅力,唤起和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由于《艺术歌曲概论》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从而给我留下了诸多的艺术思考,何谓艺术歌曲?何谓它的审美特征?何谓它的创作规律?它的历史源流?它的作家作品?它的演唱特色?………”(余笃刚主编 王大燕著《艺术歌曲概论》,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年2月第一版主编识语)总之,在王教授的大作中都已一一找到了诠释。纵观全书共有三十多万字,整本著作中涉及知识面非常宽泛,其撰写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文字工程。该著作主要是从艺术形态的视角,以艺术歌曲的审美规范为立论,以19世纪欧洲与中国近、当代艺术歌曲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由艺术歌曲形态论、创作论、作品论、演唱论四编八章构成,这充分体现了王著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

该书运用大幅篇章对艺术歌曲的概念、创作原理、定义和论证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详细阐明了艺术歌曲的历史源流、审美特征、文学创作与音乐创作的手法、中外作曲家与他们的作品、世界各国艺术歌曲演唱特色等等,研究的内容涵盖了诗歌文学、音乐美学、作曲艺术、声乐艺术、钢琴艺术的方方面面。该著作对艺术歌曲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并透彻的剖析之,每一编的内容又按章进行阐述与论述,由于它是概论的缘故,虽然没有很深刻的研究,但也基本明确所要说明的问题,使读者对于艺术歌曲的概念、创作、作品、演唱特色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艺术歌曲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歌曲创作、作品与演唱现象与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艺术歌曲的本质、任务、作品、创作内容和演唱特色。该书第一编就系统地从艺术歌曲的审美形态与历史形态出发,科学的界定了艺术歌曲的概念、形成、审美效应、历史源流及艺术歌曲的发展概述。第二编至第四编中各章节有机统一,前后衔接顺理成章。该书既有宏观的理论阐述,又有微观的实证分析;既有对艺术歌曲的历史源流的研究,又有对今后艺术歌曲目标的设计与展望,结构合理,论证严谨,已达到建立中国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体系的目标。

二、博学多识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从《艺术歌曲概论》中可以看出王教授博学多识的学术底蕴。学术之境界,上焉者创造突破,开拓革新;中焉者集人之长,成己之言;下焉者人云亦云,不知所云。一本专业的学术著作真正的意义在于其学术价值,本书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成功地通过理论的宏观阐释与透彻的剖析作品相结合,对艺术歌曲阐释、创作、作品分析、演唱特色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还在于它本身所提供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研究者敏锐的思维方式等等。如书中(第65页)第二编艺术歌曲创作论的第三章艺术歌曲的文学创作,把诗歌(歌词)的意境高度上升到具有典型化的形象,充分的展开想像,尽可能的体现出歌词意境之美。第三编(第158页)提出了对于艺术歌曲中半音化的认识,需要从声乐旋律与伴奏部分的半音化角度来观察的新观点。第四编中第七章(第285页)提出艺术歌曲的演唱是对诗人、作曲家的作品进行阐释,歌唱者一定要在艺术歌曲作品中挖掘新的东西,进行二度创作的独到观点。再如第四编中第八章(第375页)提出了演绎艺术歌曲时应重视钢琴伴奏艺术,要合理的使艺术歌曲的演唱与艺术歌曲的伴奏相融合的新观点。

在艺术歌曲作品论中对欧洲与中国近五十位著名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透彻的剖析。此外,尤其是在艺术歌曲演唱论中阐述和列举了大量的欧洲与中国的著名歌唱家演唱艺术歌曲的风格与演唱艺术歌曲的方法以及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汉语艺术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特征、演唱举例。其写作工程令人惊叹。

三、理论精当

王著的《艺术歌曲概论》具有见解精当的特点。书中相关理论的论述十分精辟,本书在写作中力求做到既有理论的深入探讨,又有对作品与表演的概括分析,主客兼融,从而区别于一般概论著作的生硬刻板,了无生气。如在第六章中对中国作曲家白诚仁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品的分析十分的精彩(第256页),强调了白先生创作歌曲的特点是以苗族音乐旋律、节奏贯穿其整个创作之中,特别是通过苗族音乐对歌中的拖腔衬词的旋法运动特点,以及民族徵、宫调式色彩的交替变化来表现作品,王教授还特意指出这是白诚仁先生音乐创作有的“语言风格”。此后又详细地分析了白先生的名作《洞庭鱼米乡》的创作手法、演唱技巧等,明确指出应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湘剧高腔演唱技巧来演唱这首作品,笔者认为此处的理论精髓当应来源于王教授多年对白仁诚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与作品分析的结果。

作者有时还借用他人的见解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如第七章中(第277页)谈到“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时,引述声乐大师赵梅伯先生的《歌唱的艺术》中的观点,然后道出自己的见解“语言的正确发音是唱好艺术歌曲的基础,掌握各国语言的发声规律与语音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引用赵梅伯的观点并予以肯定。纵观全书其理论精当,论述精辟,对作品的剖析也十分的透彻。

四、雅俗共赏

笔者认为《艺术歌曲概论》的最大亮点就是其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纵观全书确感此著条理清晰、用词得当、语义明了。虽“阳春白雪”,但“通俗易懂”,可谓“雅俗共赏”。如第三章(第145页)总结了艺术歌曲音乐创作中的四个旋律特征,分别是色彩迷离的诗境美、气质独特的入俗美、调织的对比美、挥洒自如的动态美,语意精炼、言简意赅。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王教授经常善于研究音乐作品的主要手法是“从旋律的角度分析写作现象及过程” 的结果。

此外,书中的每一章结束后都有三至七个不等的思考题,而这些思考题正是读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例如:你最喜欢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家有哪几位?为什么?,为艺术歌曲演唱伴奏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艺术歌曲概论》不仅是一部“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的佳作,同时也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

第7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关键词:青花瓷纹饰;欣赏教学;教学方式

青花瓷纹饰这种传统艺术,以其强大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底蕴,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艺术“晚餐”。这样的艺术“大餐”如何让现在中学生接受喜爱并传承下去,就要通过赏析去实现。因此,在欣赏青花瓷纹饰这类的传统艺术,教学过程中就要采用一些具体的欣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欣赏、感受青花瓷纹饰的能力。具体欣赏方法如下:

一、现场欣赏法

现场欣赏就是组织学生到现场实地进行艺术欣赏的一种教学形式。包括参观书画展览、观看视频和电影;欣赏文物、雕塑、绘画等。例如:《中国瓷器———青花瓷》这一课,是让学生了解瓷器种类及纹饰特点,能够从造型及纹饰的角度欣赏青花瓷作品。在上这课时,学生很容易对青花瓷产生一种距离感,不容易去欣赏。这时可以拿一些生活中的青花瓷小物件,拉近距离感,让学生直观欣赏、感受青花瓷纹饰,从而产生对青花瓷纹饰的兴趣。

二、分析欣赏法

分析性欣赏就是从形式、配色、构图、主题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探索作品中的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如欣赏青花瓷纹饰,颜色独特,以蓝白为主,给人朴素清新、庄重典雅之感;年代久远,纹饰丰富美观,如缠枝纹、云龙纹、故事纹等;造型独特,风格多变。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分析不是对形式的直觉,而分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感性的直觉也同样需要理性的分析,两者缺一不可。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分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让整个教学从一个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到感知的循环过程。

三、情景欣赏法

模拟情景是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来,体验生活中欣赏的客体变化,逐步领会审美客体“美”的价值和内在特征。再如《中国瓷器———青花瓷》这一课,通过模拟“鉴宝”场景,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青花瓷进行赏析鉴宝,在赏析时引领学生关注青花瓷造型及纹饰,在实践中侧重从审美的角度去体味和评价。对青花瓷作品的赏析、理解与作品产生的年代背景、文环境、造型纹饰的特点及审美风格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量使学生感悟到一件青花瓷的丰富内涵。拉近青花瓷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把美融入到生活情趣中,增加艺术亲近感,激发、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赏析的意识与能力。

四、学生探索评价欣赏法

教师有意识地设下悬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感受、分析、交流等过程来解决问题并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例如《中国瓷器———青花瓷》这一课,按历史发展顺序讲解青花瓷纹饰的发展历程,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赏各个时期的青花瓷纹饰。让学生通过问题分析作品、解释作品、进行价值判断,这个环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讨论分析作品,再用掌上美术馆的形式,让学生把分析好的作品剪裁下来,贴在纸上并注上小组分析、解释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再汇集成册,形成班级的掌上美术馆,全班传阅交流从而探索评价。在整个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个人意见灌输给学生,不要让学生接受美术评论家或是美术教师对作品的评价,而是让学生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亲自对作品做出评价,这才是美术欣赏课中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关键。

第8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一、对反求对象的分析

在进行反求设计前,首先要对反求设计的对象(全文简称反求对象)进行分析。

1.对反求对象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功能原理的分析

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决定了产品的设计方案,深入分析并掌握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分析了解整个产品设计的前提。充分了解反求对象的功能有助于对产品原理方案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且有可能在进行反求设计时得到基于原产品而又高于原产品的原理方案。

2.对反求对象的工艺和装配的分析

反求设计和反求工艺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在缺乏制造原型产品的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方法和未掌握某些技术技巧的情况下,对反求对象进行工艺分析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2.1采用反判法编制工艺规程。以零件的技术要求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等为依据,查明设计基准,分析关键工艺,优选加工工艺方案,并依次由后向前递推加工工序,编制工艺规程。

2.2改进工艺方案,保证引进技术的原设计要求。在保证引进技术的设计要求和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局部地改进某些实现较为困难的工艺方案。

2.3用曲线对应法反求工艺参数。先将需分析的产品的性能指标或工艺参数建立第一参照系,以实际条件建立第二参照系,根据已知点或某些特殊点把工艺参数及其有关的量与性能的关系拟合出一条曲线,并按曲线的规律适当拓宽,从曲线中找出相对于第一参照系性能指标的工艺参数,即是需求的工艺参数。

2.4材料国产化,局部改进原型结构以适应工艺水平。由于材料以及工艺对加工方法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无法保证使用原产品的制造材料时,或在使用原产品的制造材料后,工艺水平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国产化材料,以适应当前的工艺水平。对反求对象进行装配分析,应主要考虑:用什么装配工艺来保证产品的性能要求,能否将原产品的若干个零件组合成一个部件,如何提高装配速度等。

对反求对象精度的分析,产品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对反求对象精度的分析包括了对反求对象形体尺寸的确定、精度的分配等内容。在确定形体尺寸时,根据反求对象软件、影像或实物的不同,所选用的反求方法也有所不同。若是实物反求,则可通过常用的测量设备(如万能量具、投影仪、坐标机等)对产品直接进行测量,以确定形体尺寸;若是软件反求和影像反求,则可采用参照物对比法,利用透视成像的原理和作图技术并结合人机工程学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形体尺寸。在进行精度的分配时,根据产品的精度指标及总的技术条件、产品的工作原理图,并且综合考虑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生产的经济性和国家技术标准等,按以下步骤进行:明确产品的精度指标;综合考虑理论误差和原理误差,进行产品工作原理设计和安排总体布局;在完成草图设计后,找出全部的误差源,进行总的精度计算;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确定精度;在产品的研制、生产的全过程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所作的精度分配进行调整、修改。

产品造型设计是产品设计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其主要目的是运用工业美学、产品造型原理、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对产品的外形造型、色彩设计等进行分析,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舒适方便程度。例如,在数控系统的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到数控系统的显示器的布局问题,图形和汉字显示问题,数控系统操作面板的造型和色彩问题,各个功能操作按键的造型、色彩、布局及操作的方便性问题等等。

分析反求对象时,要考虑到所引进的产品是否已经系列化,是否为系列型谱中的一个,在系列型谱中是否具有代表性,产品的模块化程度如何等具体问题,使得在设计制造时少走弯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生产出多品种、多规格、通用化较强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反求设计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软件反求设计法

软件反求设计法是以产品的样本资料、产品标准、产品规范以及与设计、研制、生产制造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等为研究对象的反求工程技术。软件反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所引进的如上所述的技术软件的分析、研究,提高本国在该产品技术上的设计、生产制造能力。

2.影像反求设计法

影像反求设计是以产品照片、图片、影视画面等参考资料为对象来进行分析设计的。在运用影像反求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时,由于研究对象主要是产品的外观图片、画面、影像等,很难甚至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内部结构。为此,在进行设计时,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如中心投影规律,透视变换和透视投影,透视图的形成原理、色彩、阴影等相关知识。影像反求设计法的设计步骤:广泛地收集参考资料;多方面分析、研究参考资料;设计产品的方案;评价方案;设计反求技术。

3.实物反求设计法

实物反求设计法的研究对象为引进的比较先进的设备或产品实物,其目的是通过对产品的设计原理、结构、材料、工艺装配等进行分析研究,研制开发出与被分析产品功能、结构等方面相似的产品。实物反求设计是一个认识产品—再现产品—超越原产品的过程。

实物反求可分为对整个设备的反求(即整机反求)、对组成机器的部件的反求(即部件反求)和对机器零件的反求(即零件反求)三个组成部分。

实物反求设计法一般是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或激光扫描机等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复杂零件的三维数据点,然后利用反求软件进行数据点处理,实现由点一线一面的CAD三维模型设计。所以,软件反求设计法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实物模型表面数据点的获取,即数字化技术,二是曲面造型技术。

第9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

这里,我们必须要将“艺术收藏”与“艺术投资”稍作区分。艺术收藏如若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风险与股票、金融衍生商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代艺术是一种无用生产、没有具体功能,难以评比客观价值,并且大部分的时候没有展示机会。它的未来价格预测,仰赖许多数据、分析、论述。然而,金融市场中大量的分析与统计,也造就了大量的赔钱散户。平心而论,是否今日艺术市场中的投资者,也可能如同股市中的非专业投资者,80%最后成为短线操作的“失败投资者”?今日市场上追捧的爆红股,下一个十年,或许已然下市。艺术投资者,是否真的了解自己投资了什么?

收藏,收藏什么?

艺术创作的生产、贩卖、收藏,无疑是所有生产系统最吊诡的一环——它无法从生产的成本反映其售价,一张油画的生产成本(颜料、画笔、画布,或是体液),与其售价的关系几乎无从分析。艺术家的劳动(心智、体力与时間),而非艺术对象本身,决定了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

当代艺术的作品形式逐步由独一无二的对象(绘画、雕塑)转换成可复制影像,无法再现的现地制作,难以记录的计划作品、行为、表演、各种难以预料、无从命名的艺术形式,一再地挑战艺术收藏中对于对象与独特性的迷恋,甚至是对收藏作为一种私有财产的质疑。举个例子:Tino Sehgal(提诺?西格),他一系列仪式性的行动艺术不允许任何摄影或影像记录,作品结束也没有遗留仔何可拥有的对象,那么收藏家如何能“拥有”、收藏这件作品?当代艺术早已跨过了实质对象生产的界域,成为一组概念、一个象征,一组关系,一个事件,或甚罕是一系列可复制的符号。年仅36岁名列艺术世界百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提诺,这位坚决“反对象生产”的艺术家,或许未曾想过,他的作品依旧是可被收藏的——并且是以一纸契约文书的形式在画廊中热卖。

中国艺术家孙原彭禹在“未来事件交易所”的参展作品《芝麻开门》,也是一个例子。艺术家本身是枪支的收藏者,但碍于大陆的法令限制,任何公民都不能持有枪支,包括玩具枪。在台湾停留期間,他们购买了收藏等级的BB枪,交由藏家永久保管他们的“收藏品”,并且负有展示一年的义务。他们与藏家订立了契约,载明如大陆开放枪支管制,他们可以取回其藏品,艺术家并写了一封信,对收藏家陈述他们对这件收藏品的深深热爱。

这里,艺术家已然反转了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間的关系,收藏家从所有权的拥有者,成为藏品的保管者。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传递了一个概念——任何收藏,都是基于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无法转让,并且悉心保藏。艺术家将其热爱的收藏(BB枪)交给这位藏家,是因为相信他也持有同样的热爱(对艺术品),而在这个计划中,两者恰好是同一批对象。对象本身只是一个象征,一个载体,任何由现成物所构成的作品都可被替代、或再取得,但附着其上的概念才是使现成物产生价值的元素。借着这件作品,孙原彭禹向这位藏家传递了一个藏家与藏家司独一无二的亲密信息——全然的信任、相同的价值、与彼此理解的热爱(passion)。这个“非你不可”的保管与展示责任,标志了这件作品的独一性,以及不可能再次发生的绝对性,在此,“这位藏家”(契约明载不能是他人)已然成为计划中参与的一员,并且也必须是“这位藏家”执行了这个保管与展示的义务,这件作品才终能完成。当然——对象仍是属于艺术家的,但,对于真正的艺术收藏者而言,他早已得到了“作品”,是否拥有枪支这个对象,不会改变他拥有了一个只属于他的信息,以及信任。

我们确然活在资本社会里,但有些字词,热爱、信任、信仰,难以用资本衡量,只能共享,无法独占,无法转让,也没有所有权。而这些价值概念,也跟“未来”息息相关,资本的未来增值是独占的,但艺术社群的未来,则是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并须共同投资(无论是劳动、时間或资本),而终将共同获益的。投资无用生产,收藏一个艺术环境的未来

如果艺术无用,产品价格不可预期,风险极大。那么谁愿意投资这个风险极高的生产过程?除了非做不可、将艺术劳动作为生命价值的艺术工作者外。今日,台湾(或扩至全球)的政府公部门逐步放弃、限缩艺术生产中的成本投资——包括创作补助、非营利艺术机构的补助……而转向文化商品在销售与市场的投资。而在私部门——艺术市场的资本循环过程——从画廊、拍卖公司、收藏家、第二市场之間巨额资金流动,对于艺术的实质生产的帮助不高,反而更接近于资本的自我循环、积累与流动。这个生产与销售体系之間不均的关系,除了导致生产端的萎缩(包括预算困窘的艺术机构无法自制展览、实验性作品无从生产、展示),也可能导致市场“客制作品”的大量制造。如果作品的产出只是为了现下交易的快速与可见利润,那么它的“未来性”将趋近于现下,它只能响应一个“众所皆知”的需求,而不是指出未来的可能。

这次由台北当代艺术中心(TCAC)主办的“未来事件交易所”,试图讨论艺术与市场、生产条件、艺术劳动、机构之間的关系。我与姚嘉善(PaulineJ.Yao)作为共同策展人,是艺术生产体系中的一员,关注生产端的议题,面对的也是生产端的现实。因此,我们决定让这个展览采取一个相当不寻常的经济模式邀请台湾持续收藏观念艺术的收藏家陈泊文医师,同时也是TCAC长期的支持者,在展览尚未展出、委任制作的参展作品尚未完成之前,预先将整个展出的作品全数收藏。收藏经费则用于展览制作(含行政支出)及作品制作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