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精选(九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第1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精神 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 有效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32-02

党的十提出了“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不仅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相关,更关系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与发展。由此观之,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出现不认同、不了解和不自信的态度,体现在认识和关注程度明显不足。

1.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的认知。随着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当今大学生的精力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分散,而最为重要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却逐渐被淡忘。

2.了解中华逐渐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较为匮乏。当今时代了解信息的渠道极大丰富,可当代大学生却并未真正掌握简洁方便的了解中华逐渐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

3.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足。由于缺乏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推出时,大学生对于此类活动关注和参与的热情明显不足。

4.文化创新意识较为薄弱。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却无法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全新的媒体平台,进行属于自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

二、“知、书、达、礼”基本内涵

进行以“知、书、达、礼”为核心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结合学生特点,以“知”即认知传统文化内涵为基础,以“书”即品味传统文化精髓为提升,以“达”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重点,以“礼”即实践优秀传统文化行动为目标,通过四位一体的品牌活动项目和具有特色且符合时代特征的活动模式,在不同学院的同学进行分层分类引导,打造大学生课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体系,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使广大同学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是设立分层分类的引导模式

以知、书、达、礼四个维度为方向,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课余生活,在不同学院设定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目标,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学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对学习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上形成自觉。比如国际教育学院侧重家国情怀、尊师孝亲,友善同学的传统美德方面;法学院侧重进取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养成;经济学院侧重利益观、人格塑造等方面。在各个小范围教育在有重点的同时,也能够做到统筹兼顾。

2.建立四位一体的活动模型

(1)“知”,把认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基础,增强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①开展国学讲堂。依托大学的文化优势,在课外开设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体系通过古典名著漫谈、先秦诸子思想研究等主题讲座,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性结合,促进当今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通过普及国学知识,增强大学社国学素养及道德素养。

②开展传统节日漫谈。在我国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采用线上线下师生集体过节的方式,在一起漫谈我国的传统节日,用节日氛围引导同学了解国人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增强同学人生成长的责任感和动力,同时也让同学感受学校的关心与呵护。

③举办励志故事汇。选取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以故事汇的形式,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制作相应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推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观,重大事件的内在本质等。

④打造文化品鉴会。使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学业上,我们需要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根基,让同学们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使命。发挥同学特长,开展“品茗知味”茶艺表演会,由茶艺师向社员讲解茶文化、茶具、茶类的有关知识,并现场表演茶艺,沏出一杯杯芳香馥郁的茶供社员品尝,在把盏品茗中体悟中华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还有书法教学、太极流、京剧赏析、中国结等传统工艺制作的展示等,吸引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2)“书”,把品味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提升,倡导品读经典,在阅读中增强大学生文化修养。

第2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先队;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16-02

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着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前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历朝历代名人志士的思想,还包括了世间百态和各项生活技能。历史积淀遗留下的文化底蕴,形成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背景。但走到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教育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尤其是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远不如对手机、电脑、玩具那样了如指掌。现在优秀的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品德的文化逐渐被一些高科技产品替代,淡出学生的视野。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在诵读经典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每个学校都瞩目的重要课题。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应该承担这份责任,因为我们是少年儿童最亲密的朋友,是他们思想上的引导者、行为上的塑造者。我们有必要通过少先队这一阵地,以多种形式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一、 了解传统文化――耳濡目染

(一)每日经典诵读,将传统文化熟记于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少年儿童熟记于心。像唐诗宋词等这样的经典文化,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益于朗读也益于背诵。所以学生如果养成每天诵读经典的习惯,不仅提升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与经典为伍,与圣人同行。就拿我校来说,学校要求每日每节课前,进行三分钟的经典诵读,内容有经典名句、成语、名曲、书画、戏曲、电影等。每班都由语文教师提前精心安排,由学生代表轮流主持进行。这种积少成多的背诵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坚持,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知识储备量与内在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发挥宣传阵地作用,让传统文化启迪人心

提升学生思想,离不开少先队宣传阵地。少先队宣传阵地有形式多、涉及广、传播快、效果好的优势,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对少先队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红领巾广播站”用伟人、名人榜样作用带动队员们学习经典国学的积极性;板报、墙报、手抄报等以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让队员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课使队员们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二、 掌握传统文化――寓教于乐

当少先队员已将传统文化经典读到滚瓜烂熟、能明其意时,少先队就要发挥组织作用,为队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学的舞台,这样不仅是对他们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情况的一次检验,而且可以达到提高队员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寓教于乐。

然而,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队员,学习传统文化的范围不一样,如何分年级、分年龄开展传统文化竞赛,也是需要辅导员们认真思考的。好在当下有一些备受瞩目的文化节目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如央视收视率颇高的《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北电视台的《中华好诗词》等 ,这些节目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对选手的要求上都展示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确实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作为辅导员。如没有独特的构思和创意,那就不妨做一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样的事,如我校就借鉴这些节目,根据本校办学特点、学生年龄特点,打造出了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二年级的国学大擂台、三四年级的中华好诗词、五六年级的课本知识听写大赛。现将本校的活动程序略写一二,与读者共勉。

二年级开展国学大比拼,主要以《弟子规》《三字经》为参考内容。以年级为单位,共分为“国学大考验”“国学小故事”和“国学才艺表演”三个板块进行比拼,最终决出优秀国学班级和优秀“国学星”。三四年级联合开展中华好诗词,主要以《唐诗80首》为参考内容。以代表队为单位,每一个代表队由一名老师和三年级的两名学生、四年级的两名学生,共计五名选手组成。通过个人必答、小组必答、集体抢答几个环节决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五六年级开展课本知识听写大赛,我校的听写大会不同于汉字听写大会,主要以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学科课本内容为参考。五六年级每班选派8名选手参赛。通过三轮汉字听写、两轮数学问答、两轮英语单词听写和一轮综合知识问答决出个人奖和集体奖。以上这些活动一学年举办一次,所以队员们从赛前准备,到赛场竞技再到赛后总结,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收获成果的过程。这些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我们看到了少先队给队员们提供的绝不仅仅是竞赛的平台,也是一个快乐的、自信的能够激发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舞台。

三、 实践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外化于形。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人。古有孔子、孟子,今有老舍、巴金等 ,这些文人墨客,哪一个不是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后人。所以,少年儿童在接受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应该用行动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少先队应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践行传统文化,从而帮助队员们养成好习惯,提高道德修养。要让队员们在感恩活动中懂得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要在孝老敬亲活动中培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怀;要在拓展活动中树立鸿鹄之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如神笔马良将略显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一位可以为队员们指点迷津的“圣人”,带领他们遨游在道德的大海中,阅古人之典范,赏文化之魅力,树道德之风采,立少年之志向!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提升队员们的内在修养,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树立爱国情操。少年儿童今日是国之希望,明日为国之栋梁。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有义务将凝聚祖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发扬下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遗产,更是中国人民的灵魂。少年儿童只有吸取文化精髓的营养,陶冶情操,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才能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

此文系“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少先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参考文献:

[1]宋剑华.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承续[J].中国社会科学,2014,(11).

第3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1.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

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

2.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

3.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

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第4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进行传统的文化教育,这是一个新课题。传统文化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意识到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意义,自觉地担当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那将会使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学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

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汇集着人类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各种文化知识都必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都有赖于语言文字来传递。而汉字,由于其结构的方式特点,在传递文化信息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往往一个汉字的形体本身就蕴含着某种文化知识。如“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地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所以从“里”字上揭示了古代人们居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黄宗羲的《柳敬亭传》道出了说书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到说书这种民间通俗艺术的大致特点。贾谊的《过秦论》,是对秦二世灭亡的历史反思。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则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具体就是桥梁建筑文化,如此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中学语文教育应是一种泛文化教育,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不会让学生置身于文化宝山,却两手空空。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从上古到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虽以近代、现代文章为主,但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并不在少数,这些课文不仅是古代文章的精华,也是古代文学、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1.中学语文教材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华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从孔夫子到,世世代代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创造了瑰丽辉煌的语文文化。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人文章,均为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在各种不同体裁上,构建了独特的风范。如《诗经・硕鼠》是古代四言诗的典范;《涉江》是古代骚体诗的典范;《荀子・劝说》、《韩非子・五蠹》是古代论说体的典范;《鸿门宴》、《陈涉世家》是古代史传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是五言诗的典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中的精品,它们气势磅礴,均为豪放之作;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则是风流妩媚的婉约之作;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记”体文章的精品;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第三折,无名氏的京剧《打渔杀家》第一场,可称得上古代戏剧文学的精品力作。所选精品,既为中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树立了范本,又为他们学习古代汉语提供了范例。这些精品或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或抒发感慨、揭示哲理,或寓情于景、清新雅致,或托物言志,揭示生活真谛,真是字字淘洗,句句精酌,篇篇溢彩流金,巧夺天工,无人工斧凿之痕迹。

2.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语文文化与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文化的保存与流传虽离不开语文这一媒介,然传统文化一旦形成,它又可以脱离语言文字,而存在于人们的意识、语言、行动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文化更多的应用于人们的交际和传递信息,因而它更具工具性。而传统文化一旦为人们所接受,不管人们自觉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导向与制约作用。

但是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乃是“语文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这里所讲的“语文文化”又仅限于课文教材范围。传统文化则紧紧依赖语文文化,严格限于中学语文教材范围,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必须用新的视角、新的眼光去认识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里有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文化、民俗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工艺文化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

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人们习惯于对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以及勇武过人、力大势沉的英雄品质大为赞赏,若深入分析,鲁达的英雄行为中还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对英雄的审美认识。《师说》是韩愈的名作,文章的表层意思说的是从师求学的道理,也抨击了士大夫中自恃门第高贵而不肯拜师求学的陋习。从深层的文化意蕴说,文章还涉及到我国古代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也是很丰富的,各种文学体裁中均有反映,尤其以诗歌最为突出,可以说,隐士文化是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珍视自我人格,向往自由这一高洁人格的体现,从先秦时的楚狂、庄周,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其中最著名的有东汉的严子陵、东晋的陶渊明、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这些隐士文化在中学教材中多有体现。《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都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又是表现陶渊明隐士情怀的代表作,所蕴含的隐士文化是丰富的。

三、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传统文华的传播者

既然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承担着将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重大使命。如何将传统文化授予学生,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师探讨的新课题。

第5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加强学科建设,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应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增加其在国家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中的权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经史子集门类贯通、科研教学相生相长的学科优势平台。发挥学科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整合队伍,钻研高深学问,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学以致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通才人物,造就大师鸿儒,不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培训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讲深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展现中华文化气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简言之,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成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就等量齐观,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加强经典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分学段有序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中,贯穿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国学经典教育思路。复兴国学经典教育传统,重在上路前行。精心鉴别,优选文本,探索文化概论课程与经典阅读课程、专业经典教育与通识经典教育、课堂导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感受力深化的过程。在网络文化快餐流行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研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微言大义、深水静流的不断浸润中,在字里行间、墨香韵律的反复熏陶中,沉淀思绪,静观玄览,真切感悟中华文明“活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理解力提高的过程。把握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独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形成先在的文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洞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节日、习俗、古迹、文物等文化形态中深藏的民族精神密码,充分领略其无穷魅力所在;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塑造力加强的过程。

第6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辅导员 现代意识 工作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大学生群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理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然而当前的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认同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使命,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性、有品德和有灵魂的优秀青年。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高校辅导员虽然试图贯彻此项精神,通过第二课堂及学生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非技术层面问题。首先,一些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未能从政治高度全面认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性,也就不能在机制建设和系统分工等多个层面给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机会和便利;其次,一些辅导员开展相关学生活动仍只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致使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高;再次,在发展思路和开展路径上,一些辅导员依然延续以前的风格,主要通过灌输相关知识、翻新活动主题及扩大活动规模等方式适应文件要求,活动路径单一,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无法实现依托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这些问题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也偏离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弘扬的初衷和预期。诚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担绝非辅导员一己之力能承担,但在高校转变思想及保障传播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和工作路径扩展已然成为突破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提升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重要群体,高校辅导员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培养现代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传统文化拥护意识

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应从意识层面上认同并拥护中华传统文化。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80后”、“90后”,受其思想及生活的某种局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未必深刻透彻。因此,辅导员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思潮前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价值、道德及精神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积极主动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掌握其历史渊源、政治背景、价值理念及时代价值,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兴趣,争做传统文化的研习者和传播者;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武装自己,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地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蕴含的精神能量,展现中国声音内在的思想动力,全力以赴立德树人。

2.现代媒介运用意识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途径和媒介运用,是一种传播者和受众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面对每天接收海量信息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转变简单的说教式宣传观念,具备传播意识,善于综合运用现代媒介,融合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实现传播目标。大众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营造文化氛围意识;人际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精髓、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意识;组织传播方面,要有抓好团学干部和班委队伍,使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最终打破多种传播形态自成一家的局面,建立起以大众传播内容深耕、人际传播深入讨论、群体传播强烈互动的综合叉传播网络②。

3.文化内涵挖掘意识

《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中国传统文化既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传承和延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在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过分夸大,而要本着追本溯源的态度,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传播内容应包括古典诗词、文学名著、书法、绘画及音乐艺术等,提高第一课堂讲授、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及学生课外活动的效果,着力打造精品校园活动和王牌社团,依靠活动的文化特质提升学生认知,实现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涵化思想的作用。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路径拓展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隐性文化源于历史形成,而显性文化则靠人为打造。作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角色,辅导员要从可塑的显性校园文化着手,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化”氛围,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于其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方面,可通过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知悉校史、校训、校徽、校风、校园建筑及人文景观所折射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结合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系统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精品项目,引导学生成立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协会或社团,通过学生团体组织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2.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宣传教育活动是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第一,倡导以民族传统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我国是礼仪之邦,注重内在德行的修养,引导学生争做遵守“静、敬、净、竞”的华夏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端庄得体、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第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历史纪念日等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精神;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文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如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手工技艺展、民族舞蹈晚会、书法大赛、传统文化讲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第四,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感受文化大家的风采,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或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国学经典,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论语》等。通过学习报告、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交流等让学生了解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从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检验和内化,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可依托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长服丈缁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另一方面,可以号召学生开展“家乡故事”、“民俗民风”等假期调研,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爱家精神及民族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建立民间传统文化调研小组和拯救小组,针对民间传统文化存续现状展开社会调研,以视频采集、访谈记录、照片留存等方式反映现况和问题,并在学校组织相关展示和交流活动,达到以学生和现实的视角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进而产生共鸣。同时可以整合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③。

4.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倾向,个人职业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相背离”④。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应积极调整创业指导思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用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首先,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创新创业理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社会发展尚待完善的区域去就业创业;其次,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操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职业品质,辅导员要注重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准则引导学生,加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诚信道德建设⑤;第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遵守爱岗敬业、自强进取的职业操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志存高远、吃苦耐劳,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朱尉.高校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代意识与职业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③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4-2.

第7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高师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50-02

现代素质教育体系发展中早已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的核心目标即为“国富、民主、和谐”;在这一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仅单纯依靠物质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人民自身具备全面的精神文明形态;尤其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发展的环境体系下,更应该强化精神、思想方面的发展建设。[1]只有将我国上下五千多年的精神文明及传统美德进行弘扬,才能够确保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持续向前。因此怎样进一步提升人民精神文明健康水平,成为当前教育体系较为关注的问题。而师范院校作为文明传承的起点,在校师范学生不仅仅需要接受科学全面的素质文化教育,也需要注重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的教育指导。[2]而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则是高师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不仅可直接影响学生今后思想意识发展,同样也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及弘扬有着明显相关。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的本质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精神,是我国人民对自身价值观念、精神意识、心理及文化修养的概括性体现,同时也是民族道德发展的实践精华所在。可形成我国民族思想的核心部分。不过因中华历史因素及传统阶级发展的限制因素,造成中华传统道德之中也涵盖了部分与当前社会理念相冲突甚至落后的道德标准[3][4];而这类传统道德文化之中的糟粕也对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带来不小的阻碍。但是在传统道德教育之中,作为文明教育者也需要充分认识道德文化中正性、精华之物。深度发掘“爱”“善”等思想理念,将自身克制之心、容人之心发展成为自身品行。例如传统道德教育中修身(诚实守信、重德贵义、律己宽人、勤劳俭朴)、齐家(尊老慈幼、团结友爱)、治国(热爱祖国、廉洁奉公、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惩恶扬善、尊师重教)等美德兼具个人、家庭及处世之道,均属于中华美德文化之精髓,这一精神文化诸说也对中华儿女进行哺育,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发展奋发推行。同样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之中,建设具有我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特色社会同样需要传统美德的弘扬发展,只有充分将中华儿女道德精神激发,才能够为今后的社会深化改革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动力源泉。[5]在现代化社会道德精神的发展中不可凭空臆想,需充分将中华传统美德作为道德文明建设的基石,顺应时代潮流及文明理念进行融合。以此来作为现代人民自身道德意识发展的标准,将现代行为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融合,促进自身人格意识的成长。

校园作为整体传统美德弘扬发展的核心阵地,其道德文明的传承教育显得意义非凡。尤其在当前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师范院校作为道德文明发扬的轴心,其师范学院自身学生的传统美德修养将直接影响今后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视集体意识、爱国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逐步发展成为整体教育的根本,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忠于祖国、热爱党和人民,对党的发展政策极为拥护;对自我生命的岚、社会活动的支持带来正面影响;使学生在今后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自身行为意识,对未来社会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创造。[6]不过简单的素质教育在学生自我思想、行为道德方面的引导力相对薄弱,如个别学生重视切身利益得与失,而对于整体集群意识不高,在纪律、行为公德方面的遵守意识较差,对物质、安逸方面的追求过度等现象。虽说上述行为意识的偏差影响因素复杂,不过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仍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重视传统美德教育的力量,将其完善应用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范教育之中才能保证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2014年年初国家主席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考察之后,曾寄语:“不同的时展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观念,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则重点体现在传统文化道德建设方面,中华文明绵延千载,其自身优良美德中所蕴含的道德力量无比强大,这样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的素质方面,更符合当下时代思想精神方面;只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够将国家、社会发展至更加民主、和谐、美丽,提升民族自豪感,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有效应对未来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危机。而弘扬传统美德思想教育非一日之功,不过建立正确的道德思想第一步则在校园的思想教育方面。只有全面开展师范院校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才能够确保青年道德价值取向的正确,让中华传统美德精神得到传承[7][8];同时具备传统美德思想观念的人民教师也为今后民族精神发展提供动力。

二、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统筹兼顾措施

现代教育体系工作繁重,受到发展目标及战略任务等多方面影响,造成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仅仅作为当前科技知识学习的辅助课程。这一现象与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需求密不可分,因此日常的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是否有能力进一步扩大尚不可知,不过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需在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中有效地将中华传统美德价值体系进行融合共同开展。

(一)强化法律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联合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华美德的认识

在学院教育中,课堂讲解当属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而现代师范学院在各类知识教学中均建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教学课程,这类教学内容多集中在现代核心价值观下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讲解及对现代法律的相关影响方面,而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对此可结合众多《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等兼具传统美德教育意义的教材进行联合讲解[9][10],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度的现代法律与传统道德思想观念的综合性剖析。如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使学生对我国几千年文明道德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增强自我修养。

(二)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高职师范院校作为典型的“象牙塔”式教学管理模式,院内学生也以校园内居住生活为主体,这一现象虽能够有效降低外环境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干扰,不过反之社会联系不够密切,也造成学生在课堂之上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知识理论难以与实际社会生活进行转化。因此在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也需要借助家庭环境作为辅助,将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形成群策教育之力。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之前,家庭仍旧属于其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地点,同时学生业余时间多,家庭环境的放松状态,可真实体现出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而中华传统美德中“修身、齐家”当属相辅相成[11],若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精神进行家庭、学校相互配合,可帮助学生充分发扬自身道德闪光点,及时纠正道德思想方面的不足之处,由此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精神的传承价值。

(三)将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与自身品行实践充分转化结合

战国末期思想教育学者荀子曾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其意义在于道德品行高尚之人不仅仅只是在通过言语表达合乎道义的理论观点,同时也需要通过切身力行来完成高尚道德行为,这样即为国家文明发展中最为宝贵的人才。而这一儒学理念在现代思想素质教育中也同样有着相符的理想价值。若高师学生在思想道德与行为上发生偏差,可引发严重的后果。当言行举止分崩离析,道德思想理论与实际品行相差甚远,可让学生在今后人生价值观的价值尺度逐步降低,在成长中失去正确的行为指导标准。[12][13]例如部分学生自身虽完全知晓谦让、勤劳、俭朴等属于中华传统美德,但是在实际的行动方式上却易发生傲慢、浪费、懒惰等现象,造成思想认知、道德行为无法转化、言行不一。通过分析总结发现,这类现象可能受“非知之艰,行之唯艰”影响,即真正将自身接受的道德思想付诸实际,需要艰苦磨炼;同时该现象可能与高职师范院校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仍旧有着不足相关。对此在实际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可依据自身院校环境、师生特点进行特色化美德思想教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与自身品行实践能力的发展,对校园内道德教育环境进行引导,突出言行举止的一致性,适当开展类型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道德品行成长;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发展与传承,将道德文化建设与现代核心价值相互融合,实现自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形成言传身教,以身垂范,成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隆卫华.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化[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12):143-144.

[2]陈海林,王全权.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对其成才的必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313-314.

[3]汪四红,李晓星.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在高校思修课程中的教学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2):45-48.

[4]柳海萍.高校学生诚信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2014(12):35-36.

[5]李雁冰.如何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5(1):27-28.

[6]孙在福.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0.

[7]苗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4):84.

[8]刘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5.

[9]张俊杰,王钟坤,宋红军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7):138-140.

[10]梁凯.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364-366.

[11]张荣云. 加强高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0-33.

第8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 教学研究

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核心灵魂的体现,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在时代的发展长河中可以屹立几千年而不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使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对于国家和社会培养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

(一)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尚浅。

中华民族在5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是值得全体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也是我们承载接续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2]。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不太满意。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知道儒家、佛家、道家并能够区分三者的观点,某些学生不能完整地描述三大家的基本观点。对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四大名著,只有很少的学生非常熟悉内容,大多数学生大概知道内容,有的甚至没有看过书籍,就看过一两部影视作品等。因此,他们很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毋庸置疑,从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尚浅是不争的事实。

(二)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然能够传承到现在,就说明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具有超时代的价值。但是,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了解多少呢?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某些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脱节,已经过时了。他们体会不到中华传统文化对身心发展甚至人生规划的一个积极的影响,看不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生活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看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目前,某些大学生崇拜的不再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而是现代比较流行的歌星、明星和影星等。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医生等已经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奋斗的目标是哪些职业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某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普遍认同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表示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但是在实践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不高。他们大多数人喜欢浏览时尚杂志、韩剧美国大片等,很少有人主动阅读中华传统人文经典或者文史哲类书籍。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真正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人数非常之少。西方的许多节日以迅猛的速度和超高的普及率走进国人的生活,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对许多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的来历、习俗如数家珍,而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由于受到美日韩等西方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更热衷于追捧新鲜时尚的外来文化,缺乏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造成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3]。

二、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

(一)一些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在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就业率,因此在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因需施教”,只注重专业课程的拓展加深,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一些高校并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引起重视,甚至有的高校没有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如此培养出的人才,虽然具有一定学科的专长,能够较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庞大的有机体,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运行要求。但是,这样的人才是不完整的,缺少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底蕴。虽然不能即刻明显地暴露出弊端,但是长时间下去,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弊端[4]。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某些大学生往往只关注前者,认为更加务实,自觉忽略后者。

(二)思政课教师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知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等内容。因此,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内容,都必须重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5]。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状况。但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年级较轻,缺乏教学经验,对传统文化和理论课的学习不够,很少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多以照本宣科和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加上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低,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趣,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好顺利毕业。让这样一门与时展紧密相连、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学科成为摆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多元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一种现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等。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看问题不够全面,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大学校园中,如图书、音像制品和报刊等。久而久之,某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开始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等由最初的好奇到盲目崇拜,怀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也就意味着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伴随一些问题的出现。如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理念,使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选修科目时对于他们认为是无用的,根本就不会学。加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面临各方面的竞争,考级、考证……总之,功利性的职业至上理论让某些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思政教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思政课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思政课教师则承担着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传承和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开展此项教育是一项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承担此项重要的教育工作。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政课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深刻领悟其内涵和蕴含的精神,不断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其次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比如优秀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即是新形势下思政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6]。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坚守职业道德,做到道德自律,因为老师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等方面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展开教育。思政课教师可运用故事教学法和微课、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观看录像等形式增强教学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集一些简单、深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学生,除传统“讲”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如此通过视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接受新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在思政的实践教学课上,教师可依据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依托学生处、院团委、社团等在重大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一些既喜闻乐见,又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百家讲坛、传统文化艺术展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实践体验活动,使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思政课老师可以结合文化保护传承与区域特色文化等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化馆、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都可以作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场所。

(四)搭建传统文化的网络教育平台,使其润物细无声滋养学生的心灵。

网络教育平台是新媒体时代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与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高校思政课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应重视网络教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搭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将传统文化放置在微信、微博、博客等新时空语境下,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代数字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如开设传统优秀文化论坛、制作数字化文化遗产传播视频等,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学生的心灵。

四、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时,应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实际相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所在,提高高校的思政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4,(7).

[2]贾铜涛.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9-50.

[3]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5-57.

[4]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西安大学新闻网,2010,(12).

[5]唐东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101-103.

第9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45-02

一、“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国家公立学校教学体系的运行,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公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认同整合的主要手段,国家正是通过编写教材的内容和组织教学来开展本国的“民族构建”,推行以国家为单元的新型“民族认同”。作为国家的成员和未来公民,中国各族学生无疑需要了解全国整体性系统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由于教材容量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通常国家课程教材中对这方面知识主要介绍的是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中原皇朝的历史,但汉族学生需要了解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少数民族学生也需要了解汉族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因此,我们的国家课程必须包含与各边疆地区、边疆少数民族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教材的内容必须包括一定程度的关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乡土知识。

各地编写的乡土教材的内容也需要注意避免过于狭隘的“本土性”,应当在地域和族别方面具有更宽的涵盖面。如果只包含本地(本省、本自治区甚至本自治州、自治县)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学生们的“乡土知识”将只局限于本地,如果的藏族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只了解了,江苏的学生只了解江苏,“乡土教材”设计思路上的这种地理区隔将使学生对家乡地区以外的“乡土知识”知之甚少,这对他们建立有关“整体的中华民族”的“乡土知识”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时,应把两者看成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是彼此割裂与分离的关系,不能把这一分野看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并以各自在全部课程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哪部分“过度”或哪部分“不足”。地方性知识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国家课程中也应当包含一定的乡土――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各地区的乡土教材可以对局部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给予更多的介绍,但是其主脉和基本精神必须与国家课程相协调。这是一个“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必须涵盖“局部”,由于整体容量的限制,有关“局部”部分的脉络可以是粗线条。同时,乡土教材必须彰显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乡土教材应当在“中华民族”整体框架下叙述介绍本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二、乡土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课程与汉族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提到“乡土知识”时,人们有时认为“乡土知识”就是一个地区或当地土著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是一种多少有些偏狭的认识。其实,一个地区的乡土知识,除了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知识(地区历史、民族史、古代文物、传统民间习俗、传统民居建筑等)之外,也应当包括该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起来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如新式灌溉系统、交通体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文化设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特色产业(新开发的地方食品、手工艺等)等。这些系统在其发展与运行中带有相当的“地方性”,是该地区社会―经济一文化体系的特色与组成部分。所以,在“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个等号。“乡土知识”应当比“传统文化知识”更为丰富,因为它包括了新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知识内容。

人们谈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时,有时有意或无意地把“国家课程”看作是中国主流群体(汉族)的文化知识体系,而把“乡土课程”看作是各地少数族群的文化知识体系,所以发展“乡土课程”似乎就是要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以与“国家课程”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什么是“汉族文化”?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改穿“汉装”即标志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其实,现在汉族民众穿的服装无论是正式的西装皮鞋还是休闲的夹克体恤衫,都是来自西方国家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的“国际服装”款式……

现在“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外语等整套知识体系和教学程序虽然是用汉语文在讲授,但内容都是自清末民初废除科举制后从外国学来的,是西方的知识文化体系。由于沿海汉人社会对外开放早一些,对这套知识体系的教学经验多一些。中国传统的算学(如珠算)、地理(如阴阳五行,风水堪舆)、植物学(如《本草纲目》)等并没有系统进入“国家课程”。来自西方国家的这套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中国、印度、非洲国家) “国家课程”的核心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在学习全球化的现代知识体系,而不是在学习“汉人知识体系”。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与乡土教材之间的关系

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各少数民族的权利。因此政府在―些地区建立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体系,在这个民语教学体系中把汉语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