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精选(九篇)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第1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任务的双重性

任务的双重性是指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就区别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说大纲的教学内容与各种专业的体育教学两者促进,互为补充。即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大纲的理解。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实行双轨走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和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

首先,是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

其次,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是做幼儿教师,所以在传授大纲内容如“快速跑”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先让他们沿直线跑,然后再跑三角形,最后作迎面接力跑,既增强活力,激发了兴趣,又调节了运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又要掌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

3.量的合理性

量的合理性是指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与课的时间分配等。首先是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活动量(运动量)远远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如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运动量一样是不够的,因而应加大强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适应学习、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一课时时间的分配问题。即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各占一定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4.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科学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双重性与量的合理性所决定,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5.实践的实用性

实践的实用性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适用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即经济又适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专项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特点,全面提高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学用结合。

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1.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所需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2.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搞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完成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的有效途径。

3.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学校群体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二十多个专业。根据各专业及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教学,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专业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达标成绩逐年提高。同时,社会信息反馈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赞扬。这些毕业生在社会各单位即是生产能手,又是文体活动骨干。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势在必行。

4.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树立学生专业思想与终身锻炼思想的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如果在校阶段没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劳动强度的要求。所以在校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及时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树立一日获得,终生受益的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要求

1.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教师本身职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相适应。

体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大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职业本身技术与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到准确、实用、科学、新鲜有效的专业知识。

3.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4.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特点、学生身心特点等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

第2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体育 教学改革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得不到重视

我国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希望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世界的人才。而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提供、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个黄金时期,以后则难以补救。而体育的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提供他们身体的免疫力,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他们的意志、毅力,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体育的教学都得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认为运动是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许多学生在重大考试来临前,常常因学习过度而生病,从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但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目前的体育教学,大多以锻炼学生毅力、意志为主,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输的精神。而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高速增长,如果个性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则会影响其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由于体育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活动中的情节也变化多样,学生的角色也随之要变换,因而提供了多种发展学生个性的机会和场合,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佳方法。然而,能够利用体育活动的优点来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师并不多,即使有相关了解的教师也难以创造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环境。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初中学校的教学任务性质,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的教学,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仅只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开展体育选修课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层次,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水平进行选择,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选修的锻炼项目,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性教学。在中学阶段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更好体现“教学相长”。对调动体育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标,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他们文化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做一名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新课标倡导实行合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教学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在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益。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新授课应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复习课应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这是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合作的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3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互动;模式;特点

互动的目的,意义

我在自己的体能训练课程中,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采取了互动的教学模式,学员与教员之间;让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个人与群体之间展开互动。让学员与教员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让学员之间的感情更深厚;也更加有效的调动了学员的训练积极性;让学员的身体素质更快的提高,为其他训练科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动的基本类型

1.体能课堂教学互动的基本类型

在体能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从互动的主体构成来看,主要是教员与学员间的的互动。据此可将体能课堂教学互动组成分为5种基本类型。

1.1教员个体与学员群体的互动

教学中,教员要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选择好场地, 掌握时间,发挥好主导作用,充分带动学员群体互动起来,共同学习、训练。体能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内容都表现为这种互动。它主要发生在组织教学准备、讲解、示范、提问、评价、讨论和动作练习之中,是体能课堂教学实现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基本保证。

1.2教员个体与学员个体的互动

在面对群体互动的基础上,学员出现个别问题,使自己失去兴趣,沿错误的方向走向深渊。于是教员就要结合学员各自的心理特点,身体素质。对学习、训练方法进行指正。教员个体与学员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于体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要求与练习、计价与反馈,以及课堂辅导、休息交流、直接接触等过程中。在这类互动中,教员会表露出对学员的期望、印象和成见,学员则体验着归属、自尊、自信、自我形象等。

1.3学员个体与学员个体的互动

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训练效果来看,学员个体间的互动对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他们间可互相竞争、交流、讨论、拓宽知识面、增多方法、改变思路,达到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学员个体间的互动大多出现在体能课堂传授、课堂训练和课堂讨论过程中。最常见的是训练中同伴间的互助互学等。学员个体间的交往可以深化学员的认识、拓宽思路,还可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合作精神。

1.4学员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在部队里要求整体化一,共同发展,杜绝个别对群体的影响。促使个体服从、适应群体。在我教学班里出现过多次个体影响群体,使整体成绩、名次下滑,导致功亏一篑。 学员个体与整个队学员间的互动,既包括学员个体在本中队面前进行示范、回答和发表观点时所产生的互动,又包括个体在小组中发表自己意见和评论他人意见时的互动,以及集体帮助个别学员的互动。

1.5学员群体与学员群体的互动

体能课堂教学中,学员群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是旅与旅、连与连、班与班间的互动等。在体能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度的群体间互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集体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部队里的汇操就是群体间最有效的手段,在每一个内容、动作练习结束时都要进行汇操,其目的是要检验效果,互相观看。通过观看结果使学员群体掌握情况,增强互动性。

体能课堂教学中互动的上述5种类型,对教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员与学员个体、群体的――互动。但对整个体能课堂教学来说,每一类互动都有其它类型无法代替的作用。

互动的实例展示

我在采用互动教学训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合训学员的训练课了。合训连是由士兵生、青年生组成的学员连。合训连中,青年生生在文化水平上比士兵生要强,但是他们的体能素质却与士兵生差异较大,士兵生经过军队的几年培训,大部分的体能素质比刚刚进入部队院校的青年生有很大的优势。他们双方各有优势与劣势,却也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障碍。就因为他们彼此间的优势与劣势,让他们既不服对方,却又羡慕对方。在我的训练科目里,我希望通过互动,增强他们之间的情感,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先把动作要领给大家讲解一遍,再做示范动作。然后,找出士兵生来示范,他们的动作一般比较规范的。接着,让士兵生与青年生组成训练小组,分开训练。最后评比看哪一小组的学员训练的效果最好,给予肯定。为了小组共同的荣誉,他们就会想办法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在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分组互动训练后,他们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刚开始,他们的合作有些别扭,特别是青年生,他们因为自己体能素质比不上士兵生,所以,觉得有些尴尬,仿佛自己的文化优势在这里行不通了。可是,又不能拉本小组的后腿,所以,他们很努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士兵生也为了小组的荣誉,不断的耐心帮助青年生。他们的进步都很快,并且关系也渐渐的更加融洽了。这样使得他们在军事和文化上共同提高很快。

体能课堂教学互动的特点

1.体能教学目标的制约性

互动总是在一定目标指导下发生的,主体间通过互动,或者改变他人和自己的观念,或者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等。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学员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领会和掌握。能是学员心理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学员在认知、情绪、社会性、品德等方面制约着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体能课堂环境的效应性

人际互动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一定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中发生的。体能课堂教学主要发生在操场上,场地的大小,器材的安排,天气的好坏等等。都会对体能课堂教学互动发生影响。

3.体能教学交往的相互性

在体能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并控制着学员的行为,决定着体能课堂互动的性质。课堂互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员体能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员则努力通过课堂互动,把知识传授给学员。传统的体能教学交往被认为是一种单向影响过程。实际,在体能教学中,学员的反馈信息,也会影响教员的教学行为。

第4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专业特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7.01.017

1 前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 [1]。可见,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教育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不同进行教学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 [2],这为中职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指导意见。长期以来,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无论在教学目标、项目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数上都没有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缺乏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体育教育内容的重新选择和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提高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固有教学目标,缺乏针对职业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不可取的。

本文根据目前中职学校体育n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体育专项课,设置提升职业素质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针对性的锻炼着重发展不同专业中职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2 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客观而言,中职生和普高生在体育锻炼标准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可能并不明显,但在体育运动能力和水平上的距离是显而易见,这和生源以及学校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及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仅依靠公共体育课来提升与其职业能力相关的身体素质效果并不大,很难培养中职生毕业后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提升运动能力。

当前,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参照普通中学的比较多,教学时数一般为两个学年,第三学年实习,实行男女合班,一般一周2课时,课外活动不计,男生以篮球、田径为主,女生以排球、健美操,形体课为主,课中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有条件的开设足球、武术、网球课等内容。综合而言,中职体育课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程度较低,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特点。针对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3 中职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3.1 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际上,体育可以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与指导,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3]。实施公共体育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开设提升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审美能力的选修课,尤其是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尤为必要。

首先保证公共体育课,每周2学时,在此基础上,开设专业基础课,也可以称为职业体育技能课,具体教学时数由学校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公共体育课与职业体育技能课、体育选修课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共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好的身体能力的支持。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不同专业的职业体育技能课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不同的内容,比如服装工程专业和公关文秘专业的职业体育技能课的内容应有所不同,和机械、电子等工科的专业区别更大。服装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设计和制版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职业特点是长时间的站立,移动距离少,经常弯腰,会长时间的面对电脑等,容易对关节、颈椎、腰椎等损害较大,重复性的动作对手指、手腕力量等要求较高。而且,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喜欢网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传统性运动项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非常强,艺术气息浓厚,街舞、瑜伽等运动项目也比较受欢迎,因此,可以增设游泳、体育舞蹈、瑜伽等课程。公关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办公室文员,对文案处理、接待等要求比较高,其职业特点是活动范围不大,经常坐着,长时间面对电脑,用脑、用眼、用手的时间比较长,同样,容易对关节、颈椎、腰椎等损害较大,而且,文秘的职业特性对职业形象、形态礼仪等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增设游泳、瑜伽、形体训练、高尔夫、交谊舞等内容。而且,针对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以及理疗与恢复应作为重要内容普遍开设。

根据专业的职业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调节因为岗位原因而造成的对身体的损伤,更有利于从业者的身体健康,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4]。当然,提高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体育欣赏、体育美学等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开设。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集中体现在男女分班、小班化、合作教学、专项教学的改革上。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是基础要求,男生和女生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对不同项目的领悟能力和兴趣也完全不同,要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前提是男女分班教学,现在,还有不少的中职校仍然是合班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职业体育技能课还应实行小班化教学,目前看,小班化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和办学成本提高,但从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学校专业品牌而言是值得的。目前,优质校、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名专业等竞争非常激烈,这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小班化教学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另外,以3-5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协作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和采用,对提高体育基础比较差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帮助较大,而且,增加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的锻炼内容非常必要,如增强手指、手腕、膝和踝关节的力量的俯卧撑、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体前屈等一系列的力量训练要专门运用。

3.4 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教学评价改革非常难,不同的评价机制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如何才是更合理的,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总体看,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化,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转化是被证明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化,重在提高过程评价的作用和权重,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情况。特别注重平时成绩以及增量情况,对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提高幅度高度重视,要予以充分的肯定,特别是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到了拿高分的希望,练习的积极性自然明显提高。可以进行期初、期中、期末三阶段的测试,分析增量情况,再给予评价,特别鼓励和肯定提高明显的学生。同时,探讨取消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五级定性评价机制,实行百分制。实行百分制一方面可体现对体育课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弱化“一分之差降一个等级”的尴尬现象,起到更多的激励作用。

4 不足

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对称,学生喜欢的不一定符合业体育技能课的要求;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小班化和课程细分后对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要求;在很多领导、老师的心目中,体育就是一门公共课,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师生对职业体育技能课的认识还没有高度统一,推进有难度,缺乏质的改进。

5 结论

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程度较低,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上进行整体改革,积极探讨公共体育课与职业体育技能课相结合,辅助于选修课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课程内容,实施男女分班,小班化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办法,注重过程评价和定量评价,弱化结果评价和定性评价,着重发展不同专业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2016年杭州市社科联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6HZSL-ZC007)]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

发〔2014〕19号).2014.6.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2015.

[3] 戴德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针对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

讨[J].体育与科学,2003(6).

第5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课程;模块;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14

在普通高中新课改中,有人说,“模块”教学与此次新课改的理念及操作运行息息相关,是新课改的核心和灵魂,离开了它新课改就无法得到落实。这一说法虽然过于偏激,但也确实说明了我们对“模块”教学认识的重要性。体育与健康作为普通高中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它的组成当然也离不开体育与健康课程 “模块”教学,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研工作者要想将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有效地全面地推行,并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模块”教学的特点与作用作一番深入仔细的了解、学习和探讨,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了。

一.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特点

(一)体育新课程模块充分体现了人文性

1.教材的选择体现了人文性

模块教学将体育教学内容分为选修和必修二种,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选修更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模块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授性。即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相符;是否与学生的社会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否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基础。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代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特别是其中贯穿了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方法、生存常识、生活和休闲体育的内容等等。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还拓宽了文化视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正因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充满人文性的体育模块教学内容,更易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强、自立、自主的精神面貌及发展学生的认识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 教学方法体现了人文性

在体育与健康的模块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人文性体现在更合理地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导引的关系。教师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逐步转向“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包揽”为“主导”,变“管理”为“协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基本原则。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运动认识、感受和体验过程。需要情感的接受与体验。并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老师在指导时采用“显隐”策略。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采用“踢球”策略,教师只作简单讲述,把问题还给学生,给学生设计多个问题,让学生学会遇见问题懂得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相互学习及学会自我评价等。真正促进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体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模块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学生个体间差异,在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即便是同一个教学班里。存在年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的差异。所以模块教学真正做到从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超市”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

3 . 教学评价方法体现出人文性

教学评价做为教学方法的一个手段,模块教学评价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模糊”策略,不过于注重学生的结果,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和失败的顽强品质及乐观向上的人文观、价值观。同时也将学生的健康行为纳入了评价之中。充分体现模块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具有开放性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模块,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次、多专题、多板块的方式出现,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运动技能的沟通,更好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和发展,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开合、取舍、增删、更换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师生经验的介入提供了合理性,提供了需要和可能。特别是体育与健康选修模块,给的选修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七分之四,不但时间充裕,而且选修的范围和开放度也比较大,对此,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在教学中可以自行组合选修课教材。”那么学校就可以选用现成的教材作为教科书。或者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也可以借助学校学生会的社团优势,成立各项体育俱乐部。例如:我校结合社会办学的一些力量,聘请了当地专业武术,跆拳道,围棋教练,在学校开办了武术,跆拳道,围棋等俱乐部,还根据学校的地域优势依托当地体育基层组织建立了龙舟队,并将其列入了选修的内容。这样扩大了学生选修课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设计更具有灵活性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化的设计下学生只要完成必修的学分,对课程和选择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如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系列中,选修不同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也可以在某个系列中选修多个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可以选修某个系列获得多个学分。如学生可以在系列1-6中选修跑、篮球、徒手操、游泳、武术等获得学分;也可以在系列1中选修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获得学分;也可以在篮球模块1获得1个学分后,继续在篮球模块2获得第2个学分。这样就更能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为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提供了条件。也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6. 体育与康课程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每一个模块都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模块组织的核心,而每一个主题都是指向教育的体育与健康的总目标,并围绕着某一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可以说主题是模块的灵魂,因此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铺垫设置的。例如我们在选择教学主题时只选择模块教学中的一个内容,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有效解决一个教学重点,突破一个教学难点,达到一个教学目标。那么也就完成了课的教学任务。不必再象传统体育教学要考虑课内容的组合,上下肢的搭配,教学进度快慢等等。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具有个性化

对于这一点,体育与健康选修模块,无论相对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个性化显然是它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这种个性化的特点既表现在课程与课程形态、内容之间的不同,更表现出学校层次的区别,学校特色的不同,学校资源与地域条件的差异等等,特别是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别上更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不同的学生的运动技能不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爱好更有很大的区别,新课程中的模块教学更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席之地。真正地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体育,不同的体育不同人学,人人学有用的体育,有用的体育人人学。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的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便于适时地调整课程内容

因为教育的传承性,知识的延续性,要求课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就必然会显露出它的滞后性和保守性,显然这不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以及爱好转变的要求,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随之变化,学生的爱好和选择更有针对性和广泛性,特别是新课程中要求我们在学生上完必修课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项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新兴体育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体育,让学生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要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创新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有可能让一部分不满足课本中的内容的学生,也能学到课本中没有的新兴体育项目,而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就完全适应了这种需要,由于模块是组装性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这个平台及时获取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最前沿的体育知识,也可以通过社会这个平台吸收适合于本校特点的运动项目,然后将这些项目进行模块组合,不断完善模块教学。这样,就能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吐故纳新,体现新时代的精神。

(二)使体育课程更具有社会性

体育课程由课堂走向社会,由课本走进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增强了体育的生命活力,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开发和利用社会体育的设施资源和体育素材资源。体育设施资源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健身场馆、社区健身路径,学校应与社会体育资源整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体育素材资源包括民间体育资源,社会新兴体育资源,网络体育资源,电视广播体育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应与各种社会体育资源有效地整合,让学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体育资源。

(三)有利于学科灵活的安排课程

由于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且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逻辑顺序,每个学期不是一本书到底,而且设置了每个学期两个模块,六个学期就可以安排十二个模块,体育课程提供的模块又比较多,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后,亦可以在它之前进行,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设多样化的体育必修和选修课程,灵活地安排体育教学。

(四)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习者只有确立了主体地位,才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以发展学生的专项体育为根本点。必然要求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也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体育专项,自主规划未来人生提供了可能和要求,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最终使主体地位得到真实的确立和充分的体现。

(五)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的模块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和选择的广泛性。过去,体育课程的高度统一和整齐划一的内容,使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体育课程设置的选修模块有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涉及了许多方面,为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足够的内容和空间,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无疑是很有好处的。如身高体壮的就选修篮球,对抗性差的高个子选修羽毛球,个子小的选修乓乒球等等,学生完全根据自身特点来选修自己所爱好项目,加上这些模块不但涉及的内容广,空间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也提供了足够的条件,这为学生终身学习、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提供了可能。

(六)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队伍的形成

模块教学,给了教师极大的自主发挥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对教师过去那种以我为主,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提出了挑战。特别选修模块的设置,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体育技能技巧。更要成为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模块教学需要老师善于研究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科研型的教师。 (七)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本身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学校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资源,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从而形成地方体育的特色,形成学校体育特点;另一方面,选修模块的设置,也为学校之间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学校开设选修模块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将直接体现学校体育的层次水准,甚至会关系学生兴趣的形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模块设置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鲜明特色和综合实力的表征,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必须引起全方位足够的重视。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模块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模块教学指明方向。只有真正了解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作用我们才能真正将模块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体

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 [M].浙江教育教育出版社,2011.8.

[2]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体育

与健康实施意见[M].浙江教育教育出版社,2011.8.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4] 陈洪.人文性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格教学的影响[J].山东电力

第6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以参加新疆中学体育教师工作会议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辛涛等人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通过分析比较新疆中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了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对策。

1研究目的

教师教学效能感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bandura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同会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由于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比其它课程教师工作面大、范围广、工作环境差、身心负荷大,加之有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教学效能感易降低。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睡,教育环境相对艰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培养有专业特点、运动能力、运动教养和运动热情的体育教师,才能针对学生体能、健康意识和锻炼能力的个性特征,起到引领、开发、点拨和促进作用。因此应理解体育教师的特殊工作心理环境,努力提高教师需要的社会认可,体育教师以此为契机,逐步在其自身职业成熟过程中,日臻完善自我,以逐步提高其职业满意度、自尊感和成就感。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新疆中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对策,这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也为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参加新疆中学体育教师工作会议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问卷后剔除废卷,得到有效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93%。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采用辛涛等人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 alpha同质性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84。该量表有27道题,采用6点制评分标准。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即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其中i一10题主要测量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11一27题主要测量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

3结果与分析

3.1新疆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特点

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

表i显示:新疆中学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分为4.52分,离上限6分还有一定差距,说明总体教学效能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效能感的教师才对教学活动更投人,也更易采取民主的方式。个人教学效能感均分(4.34分)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4.63分),并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中学体育教师相信自身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和评价不够。要实现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需要协同各种教育力量,尽可能减小在教育影响上的彼此牵制和内耗。

表2显示:性别因素影响着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男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分(4.77分)高于女教师(4.11分),并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上定位认识的自信心有关系,体育教师队伍中男多女少的现象普存在,男教师比女教师更有成功的优势,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教师角色期望是被动、依赖、温柔、整洁等,经济收人和教育子女、体型发胖及体能下降、贤妻良母类型的人生价值取向、性别角色定位及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是制约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女教师如对角色定位不够准确,会影响自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己不适合或干不了的想法,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容和水平。

3.3职称、教龄、学历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从职称、教龄和学历因素来看,只有教龄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影响。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 0.01),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教学效能感随教龄的增加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审美意识、认知水平、人格特征、角色特征和教学能力日趋完善,教师对教学活动安排的计划性,以及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与对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自我评价能力也不断增强。

3.4年级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高中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分(4. 75分)高于初中体育教师(4.2f1分),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初高中教师教育对象不同,初中体育课应试成分占有较大比重,初中生又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错综矛盾时期,老师必须应付青春期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但部分教师对于自己提高学生成绩和控制转变学生的能力不太自信;而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觉得体育课是忙碌学习中最好的放松,教师的努力付出在学生身上易产生效果,老师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会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从而对自己的教育质量更有信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新疆中学体育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

2)由于体育教育与女性性别的特点,不少女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进取目标,中学女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显著低于男体育教师。

3)教龄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从业经历,教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教龄因素对新疆中学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影响。

4)体育课本来应该是初中培养兴趣,高中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现在的课程把这个概念倒置了,初中体育教师的“应试”压力较大,教学效能感低于高中体育教师。

4.2建议

1)要重视对体育教师效能感干预手段的研究,探讨如何从教育、培训及其它社会环境的改变人手,加强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师信念的教学培训工作,把教师信念作为教师素质的“软件”来抓;

2)壮大女体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女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3)教学效能感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特点,针对不同教龄段的不同特点,要采用反思训练模式积累检验,提高教学效能感;

第7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论文摘 要:由于年龄逐渐增长,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高中综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权衡考虑来说,主要有主、客两方面因素。同时,主、客观因素相辅相成,集中在主观因素方面起重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通过女生的心里活动特点表现出来。

一、体育活动中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

1.深刻而稳定的女生动机

针对高中所学的知识逐步增加,认识辨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渐趋于正确化,更为深层次的对社会性体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此,针对那些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关联较为密切的间接动机,一定程度上激发女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动机,既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学习的理智态度,又渴望获得现实中种种满足与认可。

2.增加兴趣全方面的选择度

高中阶段,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其态度分化将更进一步加深。男生侧重于热爱竞赛性活动,与初中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女生则侧重于喜爱动作优美、运动力度与强度都相对适中的体育项目。与此同时,部分女生对体育欠缺正确性认识,或体育基础不牢的女生,则对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产生了厌倦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女生,因为自身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要求技巧性较强的活动产生顾虑,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确自身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走求学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都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硬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明确了身体的健康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未来事业发展的利害关系。由此,她们不仅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而且开始注重体育实用价值的讲究,侧重于探究体育与人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全面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熟练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女生完成某项活动的具体状况来评测能力的高低。比如体育老师的熟练讲解、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技能,并结合女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度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兴趣和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兴趣和能力,意义很大,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与女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只有当女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时,兴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强化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同时,气质是人的情感和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以及平衡性、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多血质的女生反应迅速、灵活、精力充沛、热情,但易见异思迁,坚持性不够。对这样的女生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练习中要有一定间歇。粘液质女生细心、沉着,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反应慢,很能坚持学习,成绩和情绪也较稳定。抑郁质的女生缺乏战斗精神,技术差。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要求老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各种气质的女生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如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觉,中长距离跑时出现的极点现象;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练习。如天气变化、上坡跑等,可见克服困难是运动过程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困难,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纪律性等。

体育教学中对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结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协助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教育女生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纪律,遵守各项运动规则,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3)根据女生的具体状况,体育授课的特点,巧妙地使得具有计划性的教育与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女生在运动时出现疲劳感时,要使用生动灵活的教法使女生的兴奋和抑制及时转稳;对个别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险时,老师需要耐心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及时实施有效地安全措施,进行保护。(4)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水平和项目特点,对教学难度、运动负荷量、女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恰当的要求,使女生能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 增强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三、针对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的关注点

1.适当地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创新

在开展的体育教学全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女生系统化的讲解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确掌握体育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另一个关注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语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简洁化,并能准确地运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际生活中,因人而异,对女生讲解一些适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洁易懂的,并能长久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与锻炼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处处收益。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女生之间的传教、女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女生个性的丰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特点的角度来考虑,高中女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性较强,渴望老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爱老师的基础上,同样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爱戴老师,同时,老师尊重女生、爱护女生,增强女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极大乐趣,并转变思想,真正懂得体育运动带来好处。

3.因势利导,发挥女生的个性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比较容易些。一样的女生,个性却相差千里。不仅重视纪律方面的教学,还要注意技术技巧方面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由于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别较大。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保证全面地指导课程顺利进展,更需要针对每位女生的实际,着重于个别教育。在准备授课前,老师需要明确每位女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个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明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的性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对女生形成优良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表现出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果断性、顽强性、勇敢、机智、灵活、自制力、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等。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个性教学法

从初中体育教学来看,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初中体育教师应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特点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并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取得积极效果。为此,初中体育教学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就要正确分析学生特点,应在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个性教学法中正确分析学生特点,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有效手段。

一、初中体育教学应在主题教学法中分析学生特点

主题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对象的年龄特征,为本教学课或课的某一部分设立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教学,从而达到实现课的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主题教学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教学成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保证主题教学法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在主题教学法中对学生特点进行正确分析:首先,在主题教学法中对学生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应通过立足体育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入手,正确分析学生特点。其次,将学生特点作为确保主题教学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主题教学法的开展要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主,学生特点是重要的衡量因素。再次,根据学生特点做好主题教学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教学方案过程中,应将学生特点作为重要依据。

二、初中体育教学应在情境教学法中分析学生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在体育课教学中,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快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达到课的最佳效果,实现课的预计目标。从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来看,情境教学法是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为了保证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法取得成功,就要正确分析学生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正确分析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情境教学方案,保证情境教学方案的合理性,满足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其次,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特点为主要依据,使情境教学能够符合初中教学实际。再次,分析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表现,达到分析学生特点的目的,全面提高情境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特点。

三、初中体育教学应在个性教学法中分析学生特点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和教材特点,开展具有启发性、引导性、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个性教学法来看,个性教学法的制定主要是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的。为了保证初中体育教学的个性教学法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其次,对个性教学法进行研究,正确分析学生特点。从现行的个性教学方案入手,研究学生类型及个性特点。再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学生特点的分析效果。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只有加强与学生本人沟通才能够取得实效。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学生特点对制定特色教学方案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结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从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个性教学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满足初中体育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杜萍,张道荣.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3]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

第9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教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成人教育中的体系教育则是体育的再教育,使成人通过体育专业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掌握更多、更全、更新的专业技能,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推进终身体育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分析了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特点,最后就如何优化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提出对策。

关键词:

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

自1987年国家教育出台《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以来,经过30余年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我国成人教育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成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给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成人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以新思路、新定位、新方法推动成人体育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1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现状

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成人教育领域和教育内容,对于提高成人的体育意识、体育素质和体育专业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成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其中有很多的客观原因。首先,成人体育教育缺乏足够重视,配备资源长期处于匮乏状态以及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等。但其中的主观因素更应发人深思,长期以来成人体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根本上严重影响成人体育教育的质量,在教学模式上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非常不完备的方面。这就直接导致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成人体育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次,成人体育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成人体育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成人体育教育管理也缺乏规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育朝着良性轨道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最后,成人体育教育教学资源短缺。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老师还存在着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给我国成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特点

从我国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模式来看,目前主要是借鉴高等体育教学模式,而且还存在着一些“盲目性”,照抄、照搬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因而有必要对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只有充分了解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特点,才能使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有的放矢,进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从总体上来看,新时期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具有3个方面的重要特点。(1)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其自身特点。众所周知,成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因而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成熟的特征,而不同的成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必然会增加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难度,如果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完善的教学大纲,因而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必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兼顾性,必须对成人学生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才能使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否则就极易出现问题,因而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进行改革,否则再好的改革措施都无法取得成功。(2)成人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其自身特点。对于成人来说,绝大多数都已经步入社会,因而都具有较强的心理水平,这就使得成人教育体育教学必须从成人的心理状态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采取学校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符合成人的心理特点,使其更加符合成人教育的客观水平。特别是由于成人普遍对体育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必须强化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着力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人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适应学习生活,使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3)成人学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特点。由于成年学生年龄都比较偏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我国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最大的难点所在,因而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成人学生年龄偏大,因而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性,必须针对成人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开展教育工作,这就使得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成人教育体育教学难度更大,如何针对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开展教学工作,这是成人教育体育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就会制约成人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法适应新时期成人体育教学的需要。

3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

3.1明确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定位

推动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定位,特别是要对办学目标、受教育主体、教育办学主体、办学层次等进行科学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使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更具实效性。这就需要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努力为社会、为市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要将受教育主体拓展到整个社会层面,不断扩大受教育主体范围。要将办学重点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特别是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创造条件。

3.2端正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思想

对于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来说,必须把“市场导向”作为重要的教学思想,既要实行教学“自主化”管理,又要最大限度的脱离行政指导与干预,通过办学自地充分发挥,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这就需要牢固树立开放性、实用性的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思想,各院校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制订成人体育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体育消费结构出发,强化教育服务思想,着力培养综合型体育人才,使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更具“先导性”,通过开办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成人体育教育,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的体育人才。

3.3创新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改革是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历史条件下,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应当借助网络开展教学工作,实施点对点、远距离教学,将各种体育声像及图文资料及时展示到学生面前,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更新内容需要数字化交互式的动态演示教学,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因而,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必须大力实施“网络教育”,以在线教学为主,最大限度地解决“工学矛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4加大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研究

由于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基础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研究工作,既要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又要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地位、内容、方向、模式、趋势以及管理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师进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深入开展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通过实践、总结、提炼的形式,使好的实践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其更具指导性。

3.5强化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保障

深入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学保障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建立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化性、系统性的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险体系。要建立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管理、实践、考试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特别是要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配强配齐工作人员,确保质量管理取得成效。要大力加强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师引进、培育、考核、评价、激励、奖惩等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不断提升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

4结语

尽管自1987年我国实施成人教育以来,成人教育体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成人体育教育的深入开展。这就需要从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新特点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使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轨道。

作者:张新爱 张彦 单位: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柳燕.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成人教育,2013,33(11).

[2]经建坤.探索成人体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搏击•体育论坛,2014(1).

[3]刘朝生.深化体育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以河南省7所高校调研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3(4).